社会发展理论范文

时间:2023-10-21 09:47:26

社会发展理论

社会发展理论篇1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指导思想的丰富发展

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恒的主题。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为谁发展”、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以及“靠谁发展”等发展的基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思想。

第一,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的的理论。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为实现以人为本的目的而科学发展、靠科学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目的,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防止两极分化,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追求更加明确,使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的的思路更加清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凸显。

第二,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我们要的是“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理论。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是与各国人民共同构建和谐世界的和平发展。它不但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原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且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市场经济的文明成果有机融合起来,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构建和谐世界有机融合起来,把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当今中国的特殊规律结合起来,不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我们追求的是“什么样的发展”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而且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理论。

第三,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科学发展观强调在统筹发展布局中发展,在统一发展进程中发展,在创新发展模式中发展,即以谋求又好又快发展为出发点,以探索发展的布局、模式、进程、机制为重点,以揭示发展规律为基本目的。

第四,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依靠谁发展”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力量的理论。科学发展观的鲜明特点,在于把为谁发展和依靠谁发展统一起来,把党的领导作用与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强调靠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来谋发展,靠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来促发展,靠建设创新型国家来抓发展,靠亿万高素质劳动者的智慧和力量来求发展,在回答“靠谁发展”的同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力量的理论。

科学发展观对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丰富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能不能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必须确立科学的执政理念,因为执政理念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反映,它决定着执政能力、执政使命和执政结果。我们党提出了许多适应时代要求、体现人民意志的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一是丰富和发展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我们党先后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就是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理念。科学发展观要求不仅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且要求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并把“民主执政”作为“科学执政”的先决条件,倡导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就实现了“执政为民”和“民主执政”的统一,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更加丰富完善。

二是丰富和发展了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执政理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要求发扬务实创新精神。求真务实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求真是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之真,务实是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实,改革创新关键是转变不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观念、制度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这就从目标指向、思想内涵和制度机制上丰富和发展了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执政理念。

三是丰富和发展了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执政理念。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也是我们党不同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要求广大党员和干部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并保持廉洁,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而奋斗并保持廉洁,为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践行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而奋斗并保持廉洁。

四是丰富和发展了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执政理念。富有活力、团结和谐,是我们党生机勃发、力量凝聚的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执政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因为科学发展观蕴涵了创新精神与和谐精神。体现在党的执政理念上,就是以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带动人民民主的创新活力,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从而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创造力与和谐力凝聚体现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实践之中。这就把党的创新活力与人民的创新活力,把党的和谐与社会和谐,把党的发展进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步融为一体,既摆脱了离开中心抓党建的倾向,又解决了以党代政等问题,为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执政理念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和强大思想武器。

第一,着力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新世纪新阶段,世界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回顾总结我国发展实践,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实践基础。这就要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以其鲜明的科学理念、丰厚的思想内涵、清晰的理论脉络,建构了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的科学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就要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蕴涵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科学发展观蕴含的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认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问题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的理念,科学筹划、科学组织、科学实施所必须坚持的统筹协调的系统思维和根本方法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只有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才能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这就是以发展的思想学习贯彻发展的理论,在用发展的理论指导发展的实践中学习贯彻发展的理论。随着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在不断破除,但思想观念更新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而且随着科学发展的实践进程还会不断出现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需要出发,真正使思想观念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做到与时代进步同频共振,与科学发展同行共进。这就要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发展是硬道理,不科学发展没道理,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是坏道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问题,深入研究我们党长期执政面临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带来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当前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和改革发展稳定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政策措施,使科学发展观在解决矛盾和问题中贯彻落实,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科学发展中顺利推进。

社会发展理论篇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 社会发展理论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历程,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指明了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实践的社会发展理论

实践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逻辑起点。对于科学发展观起点的认识,有人提出是“解放思想”,有人提出是“群众利益”,还有人提出是“理论学习和提高认识”、“现代管理”、“生态建设”等等。人们从各自的角度、层面和维度来探讨,应当说都是有益的思考。我认为,实践才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逻辑起点。

从价值目标的实现来看:“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五个统筹”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的建设布局,都包括在科学发展观之中。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目标是要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促进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终极价值目标是要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实践是科学发展观的归宿。实践不只是科学发展观的起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归宿。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中,社会的发展是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高度发展。它有两方面的含义: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它强调的是人的社会化程度,即整个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而又协调的发展,就作为个体的人而言,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人的个性化程度,即人的能力、素质、需要、独特个性、社会关系等诸方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在“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指导下,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也是社会主义能够与市场经济结合并取得成功的明证。与此同时,中国社会也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和市场经济自身的一些弱点和消极方面。实践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认识,积极探索思考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提出的理论成果。它强调的发展是“又好又快”发展,不但关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更注重发展内涵和质量的提升;不但关注社会财富的创造和涌现,更注重社会利益的分配和调整;不但关注经济实力的增长,更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各方面的均衡发展;不但关注开发和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更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但关注群众基本需求的满足,更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而不是片面,是精确而不是模糊,是系统而不是零碎地理解和掌握发展,这是在实践中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的光辉典范。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发展的规律有了更科学的揭示。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经济发展是基础,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又反过来给经济发展以巨大影响。离开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不仅会背离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而且经济最终也搞不上去。科学发展观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各个环节相协调,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

科学发展观明确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第一要义,离开发展就谈不上社会主义,发展不快也不是社会主义,发展不好更不是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的“硬道理”。

科学发展观把握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科学发展观概括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内涵,社会主义的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阐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途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确保持续健康发展。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保障。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保障。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面前,工人阶级仍然是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体现者,仍然是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历史使命的承担者。在多种社会阶层出现和并存的新格局下,中国共产党仍然必须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科学发展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科学发展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协调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必须是人类和自然的高度统一,全面兼顾的协调发展。这不仅因为自然有其自己的进化过程,而且因为自然展示了人类的历史,体现了人的本质并且实现着人的价值。但在传统自然观的支配下,人类在自然界面前表现了过度的能动性,从认识、改造到征服自然,超出自然界的承载能力而向自然界过度索取,从而招致愈演愈烈的自然灾难。对于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协调,需要建立起一种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为人的生存和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科学发展观深入了对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认识,提出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

科学发展观丰富了马克思社会持续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把可持续发展纳入当代社会发展视野,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内在统一的当代社会发展体系和战略选择,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重要发展。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可承载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它不仅考虑当代人的发展需要,还要考虑后代人的发展需要。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不仅是对世界发展潮流的应答,也是对我国现实发展状况的理性反思;是在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脆弱的情况下,实现人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生态之间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是我国走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科学发展观丰富了马克思社会和谐发展理论。马克思在预见未来社会时,提到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革命实践基础上不断完善的理论中已为和谐社会奠定了政治保障。马克思在《资本论》指出:“不管工人的报酬高低如何,工人的状况必然随着资本的积累而日趋恶化。最后,使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同积累的规模和能力始终保持平衡的规律,把工人钉在资本上,比赫斐斯塔司的楔子把普罗米修斯钉在岩石上钉得还要牢。”对于工人而言,工人只有选择出卖劳动力给不同的资本家的“自由”,却没有不出卖劳动力的自由。工人被钉在资本上,显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不是“自由人”。这个社会不是人类理想的社会,真正理想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就是一个和谐的“自由王国”。

社会发展理论篇3

【英文摘要】MarxistSocialismdevelopmenttheorymainlyincludesmaterialism;socialformationandsocialevolutiontheory;thetheoryof“modernsociety”andthethoughtofperson''''sall-roundfreedevelopment.Atpresent,ithasgreatsignificanceinunderstandinganddrawingupsocialdevelopmentstrategyandthepolicyofestablishingmodernization.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发展/唯物史观/Marx/socialdevelopment/materialism

【正文】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经典体现,是与马克思社会生产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结构理论和社会冲突理论紧密相联的有机体。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不仅包括了对东、西方社会不同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途径、道路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动力以及社会形态依次更迭的理论,而且也包括了对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具体社会形态所进行的研究(如对英国、德国、法国、俄国、中国等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并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著名论点。它涉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的社会行动、社会结构、社会形态与社会演进、阶级斗争学说以及权力、统治、官僚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进行的经济与社会分析,其内涵丰富、体系完整。诚然,马克思当时接触到的非欧洲国家的历史资料是非常有限的,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思考有待深化,而这给马克思主义者留下了理论发展的巨大空间。本文仅选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若干主要思想作粗浅分析,探讨其在我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与启迪意义。

在阐释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观之前,让我们先看看马克思是如何界定社会这一概念的,因为社会这一范畴是其社会发展理论的基础。马克思于1846年12月28日至巴·瓦·安年柯夫的信中对社会这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重要范畴第一次下了定义:“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P320)另外马克思还在其它地方提出过“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P363)这两个规定体现了社会最主要的内容和本质的东西,即社会是一定生产力发展状况下的人们的相互关系。

一、唯物史观——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科学基础

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最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一生对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形成了新的唯物史观的萌芽,根据西欧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素材以及在批判性继承以往各种社会历史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其基本观点认为,人们所从事的直接物质生产活动是考察一切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的出发点,人类社会是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由各种生产方式产生的交往形式,是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真正基础;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存在的基本方式——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迁推动着社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一发展是借助于人们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得以实现的;人们在改造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发展趋势,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显得尤为突出,甚至可以说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对此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了经典性的论述:“人类在自己的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合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就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P83)唯物史观为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分析奠定了深厚的科学基础,为其对社会发展理论的具体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我们认识社会发展理论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二、社会形态与社会演进论——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各种社会发展理论所依据的一种理论范式。社会形态是由历史上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全部社会要素组成的统一的完整的社会体系,是按照本身特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发展着的活的有机体。它包含有以下几层意思:(1)一定的社会形态是由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力是组成社会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决定社会形态的性质及其具体特点的最后根源。(2)一定的生产关系是构成社会形态的骨骼,它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同时又决定其余一切社会关系。一定的生产关系是决定该社会形态性质的直接标志。(3)社会形态除骨骼外,还包括有血有肉的上层建筑及其他一切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如家庭、民族等各种人群共同体)。社会形态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4)社会形态是由全部社会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完整的社会体系,而不是由这些要素机械地拼凑起来的东西。(5)社会形态是一个活生生的社会有机体。

每一个社会形态都有其特殊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有其生产、发展和消亡的历史,一个较低的社会形态必然被另一个较高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社会的发展和演化是多线条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社会形态划分为社会经济形态、社会主体形态、社会交换形态、社会技术形态等,但其中以经济基础为划分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准。

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和演进有“五形态”和“三形态”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他第一次比较完整地提出了人类社会演进的阶级图式,以分工和所有制的不同特征来说明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社会制度: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现代资产阶级私有制,最后是共产主义制度。后来他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了人类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综合马克思其它著作中有关社会发展的观点,可以说马克思提出了社会发展五形态理论,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年—1858年草稿)》中,马克思依据人的发展和与之相适应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特征,又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提出了人类三大社会形态的构想:“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能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创造条件。”(P104)马克思社会发展与演进的“五形态”与“三形态”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各具特色的,二者是互为补充和不可分割的。

尽管马克思依据所有制和生产方式提出了社会发展的“五形态”与“三形态”论断,但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阶段的划分是多标准的,而且都体现社会形态发展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马克思还根据社会阶级关系的状况,把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无阶级社会阶段——阶级社会阶段——再到无阶级社会阶段;根据社会财产关系的特征,把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原始公有制阶段——生产资料私有制阶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阶段;根据人类对(自然和历史的)客观规律的认识、把握、利用的程度,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两大阶段;等等。另外,马克思在对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理性思考和对“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一人类历史发展趋势的科学把握的基础上,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马克思深切地关注人的发展、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全人类的解放,作为自己毕生研究的主题和为之奋斗的最高目标,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

三、“现代社会”的理论——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思想

马克思深入研究了现代资本主义大工业对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对推动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巨大威力和作用,指出了人类历史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进程中的基础条件、基本途径和主要动力。马克思的“现代社会”的理论体现了现代化思想。

综合起来看,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工业化及其社会后果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变革。大工业创造了现代社会的物质生产力,一切生产工具迅速改进,交通极其便利;大工业使分工丧失了自然性质的最后一点痕迹,破坏了手工业和工业的一切旧阶段,把自然形成的关系一概消灭掉。(2)工业革命开创了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大工业控制了商业,使竞争普遍化,开拓了现代化的世界市场;大工业使每个人的需求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它消灭了各国的孤立状态。(3)工业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影响。大工业使未开化、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使农业的民族从属于工业的民族。(4)工业化导致了城市化。大工业建立了现代化大工业城市来代替从前自然形成起来的城市。(5)大工业的发展导致了阶级的简单化,加剧了工人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还探讨了人类历史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和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基础条件、主要动力、基本途径等。马克思认为现代大工业和科学技术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他以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为实例,具体分析阐述了大工业在现代社会生成、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同时又指出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大工业和整个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他强调要高度重视科学技术。马克思认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社会变革;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形态发展。马克思揭示了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进程中,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社会变革的规律和特征,并指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和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商品经济和普遍的世界往。因为正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以前的传统社会形式的瓦解,把商品交换的范围扩展到了整个地球,建立了世界性的联系,驱动人们创造了现代社会的生产力和物质财富。

马克思还分析了世界往对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重大意义。他认为只有在普遍的世界往中发展起来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人,因为处在普遍的世界往中的个人,实际上是把具有世界意义的东西变成个人自由活动的条件,变成创造自己个性的物质基础,使自己的个性具有了普遍性。所以,“每一个单独的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P42)

四、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启示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形态和阶段的多角度的考察与划分及其现代化思想,对当今我国的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与指导作用。

马克思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而且从人的本质活动的创造性出发,强调了人类社会发展模式和道路的多样性和历史选择性。这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属后发现代化国家。我们不仅要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而且也必须重视我国的具体国情,探索出符合我国实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和模式,不可盲目照搬他国经验。

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形态和阶段的多角度的考察分析与划分,不仅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同时,它告诉我们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比与它同时存在的资本主义社会高出一个时代,而与资本主义社会同处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大阶段——阶级社会阶段,而且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也不能等于同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以社会主义实践的任务和目标要切合实际,不可跨越市场经济阶段,而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应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马克思关于现代化的思想对于我国当前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很有启发。人类社会已迈进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科技创新更是知识经济的命脉,我们要靠科技的进步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改变,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应深刻领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规律,重视改革在社会进步中的积极作用;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要有清醒的认识,我国政府积极加入WTO,就是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表现,是自觉融入世界文明进步潮流之举,唯此我们才能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自己,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

马克思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应树立协调的人本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观,加强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总之,深入研究和领会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理论,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尽管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是我们应该把它看成活的理论,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十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钟金洪.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鲍宗豪.当代社会发展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社会发展理论篇4

关键词:社会发展;五阶段论;探源

中图分类号:C9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8-0067-01

一、马克思原著中的社会形态演进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初步提出在资本主义之前和之后人类社会已经经历或将要经历的所有制形式有如下几种。

一是“部落所有制”:“它与生产的不发达阶段相适应,当时人们靠狩猎、捕鱼、牧畜,或者最多靠耕作生活”;“在这个阶段上,分工还很不发达,仅限于家庭中现有的自然形成的分工的进一步扩大。因此,社会结构只限于家庭的扩大:父权制的部落首领,他们管辖的部落成员,最后是奴隶。”二是“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这种所有制是由于几个部落通过契约或征服联合为一个城市而产生的;这种所有制下仍然保留着奴隶制,但动产和不动产的私有制已经发展起来,“公民仅仅共同享有支配自己的那些做工的奴隶的权利”;建筑在这个基础上的整个社会结构,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人民权利,随着私有制,特别是不动产私有制的发展而逐渐趋向衰落;分工已经比较发达,城乡对立、国家对立和阶级对立也都已经出现。三是“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封建时代的主要形式,一方面是土地所有制和束缚于土地所有制的农奴劳动,另一方面是拥有少量资本并支配着帮工劳动的自身劳动。这两种所有制的结构都是有狭隘的生产方式――小规模的粗陋的土地耕作和手工业式的工业――决定的。”

资本主义所有制是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的所有制形式。这种所有制形式产生于工场手工业,并随着工业的发展而逐渐扩展到整个社会,成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其主要特点是生产资料归资本家个人所有;资本家凭借所占有的生产资料对雇佣劳动及其产品进行支配,社会日益分化为资产者和无产者两大对立的阶段;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生产过程日益社会化并因而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冲突。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将要经历的一种所有制形式。共产主义是作为对资本主义所有制下生产力和“交往方式”(当时未提出“生产关系”概念)之间矛盾和冲突的一种解决方案而出现的。在共产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将重新由社会共同体来统一占有、统一管理,固定分工以及与此相连的阶级对立、城市对立等现象都将会消失,每个人都将会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所从事的活动,或得自由、全面的发展。

二、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论述

通过对马克思的东方社会论述原文的系统研究,不少学者提出马克思笔下的社会演进过程东方、西方各成体系。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伟大构想至少包括两个部分,作为主体思想的西方社会理论和作为补充思想的东方社会理论。所谓西方社会理论,如前所述,是马克思早、中期关于欧洲,特别是关于西欧的历史发展与现实资本主义状况以及未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全面系统的理论。其主要代表作是《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和《歌达纲领批判》等。所谓东方社会理论,它是相对于西方社会理论而言的,主要以占全世界人口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东方世界为背景,特别是以印度、俄国、中国三国为典型,是马克思晚年关于东方社会的历史发展、现实社会状况以及未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理论。与逻辑严密、论证充分的西方社会理论不同,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没有大部头著作,其主要思想散见于马克思研究印度、俄国和中国的文章、通信以及《资本论》和晚期的《人类学笔记》中。

三、人类社会发展五阶段论与中国历史研究

令不少中国人颇感失望的是,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评价事实上很刻薄,甚至带着鄙夷的态度和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如下的表述比比皆是:中国像一个“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而“印度社会根本没有历史”;亚洲社会的这种“稳定性”、“停滞性”在历史上保持得最持久、最顽固。

社会发展理论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

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无疑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重大成果,也就是说邓小平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这种创新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五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内涵所体现的关系

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它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这个人的因素,以及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个物的因素。此外,科学技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甚至成为第一生产力。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受到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种种限制,使生产力遭到巨大的浪费与破坏。生产力的一切要素都成为剩余价值的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成为剥削雇佣工人的物质条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特别是在中国,将生产力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下解放出来。这是一次对生产力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的解放。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从剥削者手中“剥夺”回来的生产资料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的物质基础。劳动人民脱离了苦难深重的剥削与压迫,迸发出极大的生产积极性与创造性。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生产力更深刻的含义在于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就是要使生产力从旧的经济体制下解放出来。概括地说,中国现阶段生产力使总体素质差、水平低,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还没有实现农业现代化。工农业基础力量薄弱,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很低等等。

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概括,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他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在邓小平提出这个论断之前,人们还从来没有在社会主义特征之上提出一个社会主义本质来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范畴,邓小平在高于社会主义特征的层次上,在目的和目标的层次上,突出生产力目标和人民利益目标,来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本质论断,把我们对社会主义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第一,它坚持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如果不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就不可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也不可能真正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第二,它为完善、发展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和实现程度,归根到底只能根据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实际要求,根据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来确定。第三,突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廓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

1.邓小平从生产力的高度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无疑是抓住了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马克思指出:“人们在发展其生产力时,即在生活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的本质必然随着这些生产力的改变和发展而改变。”[2]接着又指出:“社会关系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

2.社会主义是取代资本主义而出现的崭新的社会形态

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适应发达的社会大生产建立起来的公有制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需要,使得原来被束缚的生产力获得了解放。尽管这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也有矛盾,但这种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自觉的调节,来不断加以克服,从而保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持续地、正常地发挥作用。邓小平说,通过改革,“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5]社会主义能够通过改革来解放生产力,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发展。而这正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根据,是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

3.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根本目标,这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最本质的区别所在,是社会主义伟大理想的最本质的体现。一方面,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为了达到共同富裕,是达到共同富裕的手段。离开生产力的发展,不可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它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关键。同时,它又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达到共同富裕。

4.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所存在的基本问题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涵盖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问题以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五句话互相联系,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了被学术界称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一层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巩固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和根本途径。只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首先,它突破了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观念。公有制和按劳分配都是受生产力状况所制约的,它们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但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本身。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都只能根据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来确定。也就是说,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要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其次,它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所谓市场经济即资本主义、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思想束缚,使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市场为取向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再次,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原理。

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建立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科学体系,它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主题,并围绕着这一主题形成了一个崭新的相互联系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态,其主要内容包括15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发展的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和完善,显示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参考文献:

社会发展理论篇6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指导思想的丰富发展

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恒的主题。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为谁发展”、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以及“靠谁发展”等发展的基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思想。

第一,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的的理论。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为实现以人为本的目的而科学发展、靠科学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目的,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防止两极分化,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追求更加明确,使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的的思路更加清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凸显。

第二,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我们要的是“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理论。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是与各国人民共同构建和谐世界的和平发展。它不但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原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且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市场经济的文明成果有机融合起来,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构建和谐世界有机融合起来,把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当今中国的特殊规律结合起来,不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我们追求的是“什么样的发展”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而且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理论。

第三,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科学发展观强调在统筹发展布局中发展,在统一发展进程中发展,在创新发展模式中发展,即以谋求又好又快发展为出发点,以探索发展的布局、模式、进程、机制为重点,以揭示发展规律为基本目的。

第四,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依靠谁发展”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力量的理论。科学发展观的鲜明特点,在于把为谁发展和依靠谁发展统一起来,把党的领导作用与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强调靠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来谋发展,靠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来促发展,靠建设创新型国家来抓发展,靠亿万高素质劳动者的智慧和力量来求发展,在回答“靠谁发展”的同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力量的理论。

科学发展观对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丰富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能不能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必须确立科学的执政理念,因为执政理念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反映,它决定着执政能力、执政使命和执政结果。我们党提出了许多适应时代要求、体现人民意志的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一是丰富和发展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我们党先后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就是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理念。科学发展观要求不仅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且要求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并把“民主执政”作为“科学执政”的先决条件,倡导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就实现了“执政为民”和“民主执政”的统一,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更加丰富完善。

二是丰富和发展了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执政理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要求发扬务实创新精神。求真务实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求真是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之真,务实是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实,改革创新关键是转变不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观念、制度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这就从目标指向、思想内涵和制度机制上丰富和发展了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执政理念。

三是丰富和发展了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执政理念。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也是我们党不同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要求广大党员和干部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并保持廉洁,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而奋斗并保持廉洁,为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践行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而奋斗并保持廉洁。

四是丰富和发展了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执政理念。富有活力、团结和谐,是我们党生机勃发、力量凝聚的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执政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因为科学发展观蕴涵了创新精神与和谐精神。体现在党的执政理念上,就是以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带动人民民主的创新活力,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从而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创造力与和谐力凝聚体现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实践之中。这就把党的创新活力与人民的创新活力,把党的和谐与社会和谐,把党的发展进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步融为一体,既摆脱了离开中心抓党建的倾向,又解决了以党代政等问题,为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执政理念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和强大思想武器。

第一,着力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新世纪新阶段,世界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回顾总结我国发展实践,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实践基础。这就要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以其鲜明的科学理念、丰厚的思想内涵、清晰的理论脉络,建构了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的科学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就要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蕴涵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科学发展观蕴含的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认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问题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的理念,科学筹划、科学组织、科学实施所必须坚持的统筹协调的系统思维和根本方法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只有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才能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这就是以发展的思想学习贯彻发展的理论,在用发展的理论指导发展的实践中学习贯彻发展的理论。随着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在不断破除,但思想观念更新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而且随着科学发展的实践进程还会不断出现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需要出发,真正使思想观念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做到与时代进步同频共振,与科学发展同行共进。这就要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发展是硬道理,不科学发展没道理,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是坏道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问题,深入研究我们党长期执政面临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带来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当前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和改革发展稳定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政策措施,使科学发展观在解决矛盾和问题中贯彻落实,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科学发展中顺利推进。

社会发展理论篇7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当代价值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尝试着用自身特有的方式对发展问题进行探讨,获得了宝贵的经验。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 优秀成果,并且吸收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上,“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了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找到了实现人类 自身的自由、发展与解放的钥匙。新的发展实践呼唤新的发展理念,因此,在社会变革和转型时期重温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全面领会并准确地把握其精神实质, 对于我们今天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为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历史上每一次重大发展、每一次深刻变革往往会引起对原有理论的重新认 识和审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作为全面的社会发展理论,关注的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要素的发展和进步,突出地体现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 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良性互动、全面协调发展的精神,换言之,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为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科学发展观正是在继承和发扬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机遇和挑战所提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对马克思 社会发展理论中整体发展观思想的发展,从而为科学发展观开创了新的理论视野。全面发展的思想超越了片面的经济发展理论,在肯定物质文明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 巨大作用的前提下,将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重要作用凸现出来,从而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良性互动、全面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

二、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为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社会的协调发展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在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史上,尽管在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有关于协调发展的思想,但是这一思想从来没有像在科学发展观中这样凸现出来,并且与全面 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并列,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三大关键环节之一。”协调发展实际处于“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协调在社会发展中不仅具有独 立的意义,而且其作用也贯穿于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之中,对其起着制约作用。在这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就是协调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协调发展观,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要对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关系和问题进行协调;或者说,只是在其对发展中的各种 矛盾和问题的解决中,它才成为一种协调的发展观。协调发展的意义在于,它体现了全面发展和总体发展的实质内容。协调是一个贯穿社会全面发展过程的因素,是 使社会达到全面发展要求的基本条件,是对全面性的一种内在规定性。需要指出的是,“从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到以全面、协调的发展为宗旨这一发展观念的转变,在 实质上是从‘狭义的发展’到‘广义的发展’的转变,是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并不意味着对传统发展观的全盘否定,而只是将经济的发展看作是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 一个方面。”因此,“这种发展观的转变,突破了经济增长就是发展这一狭隘观念,扩大了‘发展’的概念和范围。”

三、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是相对于不可持续发展而言的,所谓不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对自工业文明以来传统理性发展观所造成困境的反思。恩格斯曾指出:“美索不达 米亚、希腊、小亚西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 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导师所处时代的生态问题不是很突出,但是他们站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立场上,深刻地探 索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

科学发展观把可持续发展纳入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体现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良性互动、全面协调发展的精神,不仅 要注重人类社会的当前发展,更要考虑人类社会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观是科学的进步的发展观,是对发展有着更高要求的发展观,其实质是要探寻解决社会怎样可 持续发展的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中,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协调一起,构成了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科学的发展模式,而且也对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俞可平 李慎明 王伟光《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56。

社会发展理论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891年,一个名叫康拉德・施米特的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德国青年作家写信给恩格斯,向恩格斯陈述他的写作计划,说他准备写关于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问题的文章,征求恩格斯的意见。恩格斯回信答复说,这项写作计划要认真考虑,“然而,我劝您:放它九年,先不拿出!这是目前存在的所有问题中最难解决的一个”。①的确如此,历史证明了恩格斯的预言。

(一)

马克思恩格斯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这是他们巨大的历史性贡献。但囿于当时的时代条件所限,他们对社会主义所作出的一些具体规划设想难免会有一些局限或过于乐观的成分。这一点我们当然不能苛求前人。马克思主要以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为研究对象,以为当时的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最高阶段,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革命即将来临。可是,后来的事实表明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起步阶段,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马克思直至逝世也没看到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革命到来,但应该说明的是马克思并没有对自己产生于19世纪的理论中每一个观点都抱住不放,恰恰相反,他一直在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来完善自己的理论。当年马克思撰写《资本论》第2卷并即将付印的时候,恰赶上1873年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发生,马克思立即决定推迟《资本论》第2卷的出版。他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这场危机和过去的危机大不相同,世界资本主义正在展示出新的东西,他必须等待事态成熟,将新的经验加以“消化”,即“消化”在理论上,将已经完成的稿子加以修改。由于马克思在这场危机结束前就去世了,因此《资本论》第2卷马克思生前未曾出版。

(二)

列宁正是没有局限在马克思具体的话语内,敏锐地观察到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当时俄国由于参加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世界大战,统治链条出现了薄弱环节。列宁适时抓住这一机会领导俄国的无产阶级进行了十月革命,夺取了政权。由此展开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篇章。而十月革命恰恰没有按照马克思所设想的那样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国家发生,而是在经济文化都很落后的俄国一国单独发生了。

当时第二国际的领导人考茨基反对列宁的做法,认为这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因为俄国的经济还太落后。而列宁则主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当然不能看着无产阶级继续受剥削、受压迫,要领导他们去夺取政权,然后再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然而列宁的这一正确思想,却是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遭受挫折后才逐渐得出的。起初他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并未超出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所设想的那样,即社会主义应该是具有消灭商品货币关系、消灭阶级(包括消灭工农阶级差别)、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中央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等特点。列宁最初设想从当时俄国的经济水平出发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或第一阶段,大概也不会超过几十年时间。但后来的实践很快证明这种设想是不切实际的,为了促进工业的发展而在农村实行的余粮收集制,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有的地方甚至。现实使列宁逐渐意识到,在当时的俄国尚不能象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那样完全取消商品货币关系,而只能先建立某种初步形式的社会主义作为过渡阶段、中间站,然后才能到达共产主义。在此认识基础上,后来俄国所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已经在原来的基础上实行了“后退”,即承认在当时条件下一定范围内还存在商品关系,俄国的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当然从现在的视角看,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其实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如列宁没有放弃建立集中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也没有提出发展商品市场经济的任务。然而列宁意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应该分阶段,这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已经是重大的突破,尤其是对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遗憾的是,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在实际上逐渐放弃了新经济政策,并在1936年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此后不止一次宣称要向共产主义过渡。

(三)

在建国之前,就在《新民主主义论》一书中,对中国革命胜利后的社会方向作了说明。与俄国相似,中国当时国力衰微,经济文化极度落后,因此我们的革命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即允许资本主义经济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发展,为的是发展我们的生产力,目的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应该说这一认识是符合中国当时国情的。遗憾的是,1953年我们宣布进入过渡阶段,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当时工商界对此感到很不理解。据老一辈理论家吴江先生回忆,1955年1月,宋庆龄曾给主席写信对社会主义改造提出她的意见,信是这样说的:“我们不理解提出对工商业的改造。共产党曾向工商界许下长期共存、保障工商业者利益的诺言。这样一来,不是变成自食前言了吗?资本家已经对共产党的政策产生了怀疑和恐惧,不少人后悔抱怨。”②但可想而知,这封信不会有什么结果。社会主义改造脱离了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提出的在建国后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发展适当形式的资本主义,以促进我们生产力的大发展这一路线。我们仓促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并计划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来完成这一壮举。今天平心而论,社会主义改造的确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壮举,我们毕竟在生产关系上实现了我们认为的社会主义,对于中国人民这种劳动热情和对于社会主义的殷切之情,我们必须抱以理解和敬佩。然而历史并不只是理解和敬佩就能解决问题的,事实是,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当我们于1956年宣布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时,原定的与此同时完成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只不过才刚刚起步。③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生产关系基本上已经实现了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应该具有的特点,而生产力却是处于比俄国还要落后的状态。当时的哲学界就有过生产关系是否跑到生产力前面去的讨论,④可想而知这场讨论和前面提到的宋庆龄给的那封信一样不会有什么结果的。而我们党内左的思想自1953年肇始,往后越发展越严重。1958年“”,在农村由初级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最终在全国范围推广“一大二公”的。不考虑生产力的实际情况,盲目最求生产关系的进步,结果适得其反,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前面提到的曾经反对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第二国际领导人考茨基在1927年所写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一书中曾有这么一段话:“马克思主义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取得了政权,就有责任来检验一下,新社会的存在条件究竟在旧社会的胎胞里已经孕育到了什么程度,并以此为根据,为劳动阶级的利益来安排自己的实践……如果在实验中新生产关系所赖以存在的物质条件没有被创造出来,那么,尽管颁布各种法令,这种创造新生产关系的尝试最终会归于失败。”⑤考茨基的这番话是针对当时苏联处于斯大林的错误政策阴影笼罩之下而言的,对于我们恐怕更有警醒之意。

受挫后的痛苦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到底怎样看待社会主义的发展,怎眼看待马克思对于社会主义的设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阶段以后,这成为摆在我们面前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还是列宁的话:“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于是,1981年通过的《决议》提到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尚处于自身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正式确认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从国家方针政策上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自此,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展开了充满生机的新的一页!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3页。

② 转引自吴江:《社会主义前途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267页。

③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177~182页。

④ 吴江:《社会主义前途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56页。

⑤ 转引自吴江:《社会主义前途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246页。

参考文献:

吴江:《社会主义前途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黄宏(主编):《马克思主义创新史》,云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秦刚、贾建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

上一篇:职业发展论文范文 下一篇:农村发展意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