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理论范文

时间:2023-10-29 09:22:24

社会经济理论

社会经济理论范文第1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社会科技得到进一步发展,汽车制造业在欧美国家迅猛发展,这导致了汽车运输方式开始进入社会,并向铁路运输产生冲击与挑战。同时,航空、管道运输也兴起。各种运输方式得到迅速发展。随着运输方式的多样化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力已经被人们重视。经济学家开始全面讨论包括铁路、水运、公路、航空、管道各种运输方式的经济问题。交通运输业也已经成为独立的新型产业受到人们的关注。二战以后,各种运输业的发展、变化和经济学理论在宏微观理论方面的进步,吸引了更多的经济学家逐渐加入运输经济研究。从二战前夕到50年代,运输经济理论开始形成,并得到一定的发展。

这一时期,交通运输业已经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由于世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发展迅速,虽然受到二战一定影响,但是在二战后欧美国家迅速复苏,推动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发展必然对作为国民经济的流动载体的交通运输业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国民经济的增长也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保障。各国铁路、公路建设里程大幅提升,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在竞争中开始出现一定合作机制,交通运输业形成了初步运输化模式。

这一时期,交通运输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增长所依赖的重要基础产业、基础结构、和条件设施之一。随着工业化发展,社会经济体系前进必然需要进行更频繁的人与物的空间位移,交通运输业为这些需求提供支持和保障,从最基础的方向确保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交通运输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时期的交通运输业主导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就使得对运输经济理论研究变得尤为重要,促进了运输经济理论的系统形成与发展。

二、运输经济理论的繁荣期

6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各种运输规划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和环境影响研究,吸引很多工程专家参加工作,这使得运输经济学在投资和成本———效益分析方面取得了较快进展。这填补了运输经济理论研究的空白,运输经济理论研究进入繁荣时期。这一时期随着物流业的产生与发展,一体化运输的重视,城市交通与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进一步凸显。经济学家对运输经济理论的研究更加细致全面,产生了一体化运输、运输化理论、运输成本的阀值理论等。这一时期运输经济理论可以说是百家争鸣,国内外经济学家对运输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各种运输经济理论。随着一体化运输、运输化、城市交通与区域经济理论等理论在这一时期产生。

但就我国而言,学者近年来对运输经济问题研究已经不断深入,产生了多种运输经济理论。这些学者对运输经济理论的观点可以从“2007年运输经济理论与政策暨产业经济学发展”学术论坛会议上的报告体现。北京交通大学荣朝和教授《重视基于交通运输资源的运输经济分析》的报告中指出,运输资源理论强调交通运输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运输业及社会经济运转体系的影响。运输资源理论与运输产品理论及网络经济理论一起,构成了运输经济分析框架的内源性基础内核。国家发改委郭晓培研究员在《综合运输发展政策》中指出,建设综合运输体系有利于减少字眼占用和节约消耗,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强调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综合利用,运输技术的综合进步。从运输业的成本消耗及内部协调方面阐述运输经济问题。其他学者分别对运输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区域运输经济等方面进行研究。

三、未来运输经济理论发展方向

目前运输经济理论虽然发展繁荣,但是总体上并未形成成熟的自身理论体系。由于运输经济理论研究的初始是由经济学家对运输问题的分析,并一直发展到今天,这就必然导致运输经济理论缺乏自身的基础理论框架,运输经济理论发展下一步必将走向成熟,走向成熟的第一步就是实现学科范式的转变。这需要分别从产品—资源—网络经济分析框架和运输业网络形态的分层分析框架两个角度,探讨如何建立区别于其他行业基本技术经济特征的经济学坐标系,和如何刻画并解释具有网络形态的研究对象,并进一步提出深入研究学科领域基本科学问题的意义与方法。当运输经济理论完成学科范式转变,建立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经济学坐标系,一切运输经济问题便可以归入自身产业经济坐标系中,运输经济理论研究以自身产业经济理论为基础,形成系统、全面、成熟的理论体系,运输经济理论方可进入成熟期。

社会经济理论范文第2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社会科技得到进一步发展,汽车制造业在欧美国家迅猛发展,这导致了汽车运输方式开始进入社会,并向铁路运输产生冲击与挑战。同时,航空、管道运输也兴起。各种运输方式得到迅速发展。随着运输方式的多样化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力已经被人们重视。经济学家开始全面讨论包括铁路、水运、公路、航空、管道各种运输方式的经济问题。交通运输业也已经成为独立的新型产业受到人们的关注。二战以后,各种运输业的发展、变化和经济学理论在宏微观理论方面的进步,吸引了更多的经济学家逐渐加入运输经济研究。从二战前夕到50年代,运输经济理论开始形成,并得到一定的发展。

这一时期,交通运输业已经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由于世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发展迅速,虽然受到二战一定影响,但是在二战后欧美国家迅速复苏,推动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发展必然对作为国民经济的流动载体的交通运输业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国民经济的增长也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保障。各国铁路、公路建设里程大幅提升,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在竞争中开始出现一定合作机制,交通运输业形成了初步运输化模式。

这一时期,交通运输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增长所依赖的重要基础产业、基础结构、和条件设施之一。随着工业化发展,社会经济体系前进必然需要进行更频繁的人与物的空间位移,交通运输业为这些需求提供支持和保障,从最基础的方向确保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交通运输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时期的交通运输业主导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就使得对运输经济理论研究变得尤为重要,促进了运输经济理论的系统形成与发展。

二、运输经济理论的繁荣期

6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各种运输规划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和环境影响研究,吸引很多工程专家参加工作,这使得运输经济学在投资和成本———效益分析方面取得了较快进展。这填补了运输经济理论研究的空白,运输经济理论研究进入繁荣时期。这一时期随着物流业的产生与发展,一体化运输的重视,城市交通与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进一步凸显。经济学家对运输经济理论的研究更加细致全面,产生了一体化运输、运输化理论、运输成本的阀值理论等。这一时期运输经济理论可以说是百家争鸣,国内外经济学家对运输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各种运输经济理论。随着一体化运输、运输化、城市交通与区域经济理论等理论在这一时期产生。

但就我国而言,学者近年来对运输经济问题研究已经不断深入,产生了多种运输经济理论。这些学者对运输经济理论的观点可以从“2007年运输经济理论与政策暨产业经济学发展”学术论坛会议上的报告体现。北京交通大学荣朝和教授《重视基于交通运输资源的运输经济分析》的报告中指出,运输资源理论强调交通运输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运输业及社会经济运转体系的影响。运输资源理论与运输产品理论及网络经济理论一起,构成了运输经济分析框架的内源性基础内核。国家发改委郭晓培研究员在《综合运输发展政策》中指出,建设综合运输体系有利于减少字眼占用和节约消耗,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强调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综合利用,运输技术的综合进步。从运输业的成本消耗及内部协调方面阐述运输经济问题。其他学者分别对运输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区域运输经济等方面进行研究。

三、未来运输经济理论发展方向

社会经济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论细化对接规制

循环经济理论作为经济形式的一种范式,逐步转化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但是,目前全世界循环经济构建状况却参差不齐。究其原因,除了这些国家与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因素影响外,主要是循环经济在理论上还存在某些盲区。因此,明晰循环经济理论和探索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是目前循环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循环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循环经济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萌芽之后,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和实践,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循环经济理论包括:概念、特征、原则、规律、模式和管理等内容。所谓循环经济,“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王冰冰等,2005),其基本特征是各种经济要素在经济运行中按照闭路反馈式循环方式运行,运动中的物质能量梯次使用,逐步减少,溢出的能量形成新的能源。

循环经济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原则,“就是在生产和服务进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再利用原则,“就是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或再制造使用,延长产品使用期”(王冰冰等,2005);资源化原则,就是最大限度地将生产和消费中的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在3R原则的规制下循环经济运动表现出五种规律性:自然生态式的闭路反馈循环规律;能量梯次使用和转化规律;废弃物向新资源转化规律;循环价值递增规律;循环效应延展规律等。

循环经济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运行模式进行闭路反馈式循环运动,构成循环经济运行程序链。在这种链式循环中传递着物质、能量和信息,形成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三种形式的运动。循环经济在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上的运动就形成了循环经济的整体形态。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是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统一,通过“低消耗、低排放、高效应”途径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循环经济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因此,也形成一种个性化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用来评价和检测循环经济效果(见表1)。循环经济的管理以矩阵循环管理为主,力求做到标准化、标志化、合法化和法制规制化。

二、循环经济理论的细化

循环经济理论在向实践转化中需要一个理论充实和与实践对接的过程,就是将其理论内容及其对象分解、扩充和对应具体化,即理论细化。循环经济理论细化包括对经济基础和核心内容两个方面的细化。

(一)循环经济理论的经济基础细化

循环经济是改造社会经济的一种形式,社会经济形态是循环经济的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形态的细化:

一是产业结构细化。产业分类有三次产业、四次产业等方法。四次产业分类法将产业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我国产业按照中国国家标准局编制和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分为16个门类,92个大类,300多个中类和更多的小类。16个产业门类是:农业、林业、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地质勘查业和水利管理;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他行业。这些产业门类都能构建循环经济模式。

二是经济领域细化。经济领域是根据社会经济的职能性质划分的经济类型,其中包括生产、服务、消费和管理等四个经济领域。在这四个细化领域中同样可以构建循环经济。

三是经济区域细化。经济区域是经济活动的社会平台,分为三个层面:企业—企业内部自成系统的经济循环形成小循环;区域—局部地域和关联行业内的循环经济的有机组合形成中循环;社会—无数企业和地区的合理组合或者小循环和中循环的有机连结形成社会一体化大循环。

四是企业经济细化。企业经济是社会经济的基本构件,从企业经济构成要素及其运动分析,企业经济包括资本、资金、物资、设备、技术、工艺、人才、信息、生产、运营、管理和项目开发等要素及其运动摸式。资本运行模式:G—W—G’;资金运行模式:货币资金—材料设备资金—产品资金—货币资金;物资运行模式:材料—加工—产品—废弃物;设备运行模式:购置—安装—运行—报废;技术运行模式:开发—采集—运用—废弃;工艺运行模式:编制—采集—运用—废弃;人才运行模式:开发—采集—运用—闲置—流失;信息运行模式:采集—输入—处理—输出;生产运行模式:材料—加工—产品—废次品;运营运行模式:供—产—销;管理运行模式:建制—执行—调整—废止;项目开发运行模式:设计—构建—运营—调整—终止等,这些企业经济构成要素及其运行模式也一样可以构建企业循环经济。总之,从以上四个方面对循环经济理论的经济基础的细化分析,为构建循环经济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对象和路径选择。

(二)循环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细化

3R原则细化。3R原则的内容是“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减量化原则要求对物质性、能量性和信息性的投入在所有经济活动中力求投入少、消耗小、产出大。再利用原则要求对资源材料、技术工艺、人才、产品、功能、信息、运营管理和废弃物再利用等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回收处理。资源化原则要求对可再利用的资源材料、技术工艺、人才、产品、功能、信息、运营管理和废弃物等尽可能转化成新的经济资源。

运行模式细化。循环经济的运行是“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路反馈式循环模式框架。资源在框架的始端,指社会经济中的所有投入;产品是对资源的处理结果;废弃物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剩余、残损、闲置、遗弃、排放和丧失功能而废弃的物品;再生资源是废弃物经过资源化处理形成可再利用的新资源。这种新资源反馈式进入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构架中再循环流动,从而形成不断地经济循环活动。

循环物流细化。循环运动的本质是物质运动,其中包括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三种流动形式。物质流指有形物质的流动,如物资、材料、能源、资金、设备、办公用品和生活用品等;能量流指无形物质传递,如数量、质量、功能、作用和效应等;信息流就是指循环过程中的知识和“知识差”的传递,如知识经验、科学文化、技能技术、工艺设计、规划指令、市场动态和管理规制等。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循环经济形态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范畴,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全面、系统地在社会各产业、各领域、各区域和各企业实现了经济循环运动,才能构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世界的循环经济。

三、循环经济理论的实践对接

(一)对接原则

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对接的原则:一是系统原则。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构建和运行中必须系统组合,协调运作。二是对应原则。首先是经济理论对应经济实践,切实着手对现实经济的改造。其次是循环经济原理与经济产业、领域、层面和区域的对应,构建不同类型的经济循环。最后是循环经济运行模式与生产消费流程的对应,框架设计和构建生产消费流程中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运行模式,并按照这种模式运行。三是规制原则。循环经济理论也是一种规制,运用循环经济的理论原则规制社会经济的循环运行。四是激励原则。循环经济是一种长效经济,必须建立激励机制,才能保证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对接方式

循环经济理论的对接方式,分为三种:一是全面对接,指一个地区和国家的各产业、各领域、各区域和所有企业全面、系统地按照循环经济理论构建和运行社会经济;二是全程对接,经济活动从设计、构建、运营和管理的全过程都按照循环经济的理论原理进行规制构建和规范运作;三是分解对接,因循环经济实践对象的环境、条件和战略需求的差异而形成的差异性对接,但总的要求是总体设计,分步实施,最终全面落实。

(三)对接战略

发展循环经济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战略性,这种战略性就决定了循环经济理论的对接战略选择,一是因势战略。根据构建主体的状况、环境、条件采取量力而行、量势而动地发展循环经济。二是功利战略。通过诱发构建主体的功利需求引导和推动发展循环经济。三是互促战略。通过示范、功利和激励形成竞争格局,引导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循环经济理论的规制

循环经济理论既是一种范式,也是一种规则,具有一定的约束性,这是循环经济理论的社会功能之一。循环经济理论的规制性有两个特点:一是范式性;二是约束性。范式性是通过整合认识,制作规范,构建范例,引导和规范循环经济的发展。约束性是采取法规、政令、惩戒等手段强行推动和管制循环经济正常发展。循环经济理论的规制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论导向。即通过理论传导作用于人的思想理念,使循环经济理论成为社会意识、公共理念。二是规范供给。即提供可借鉴和仿效的理论规范和实践示范并进行指导和咨询服务。三是制约管理。即通过组织形式和法制制度等手段规范和制约循环经济运行,发挥循环经济理论的管理职能。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理论是目前世界各国经济形式的最佳选择。这种理论要转变为经济现实,除了本身应当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外,最重要的是因为循环经济具有“设计经济”的特点,要求理论系统应当较为系统和完善,理论对应较为具体,因此,循环经济理论的细化和对接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构建和发展经济循环成为切实可行而有效的社会经济活动,从而促进循环经济广泛而深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冰冰,于传利,宫国靖.循环经济企业运行与管理[M].企业出版社,2005

2.张扬等.循环经济概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社会经济理论范文第4篇

循环经济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萌芽之后,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和实践,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循环经济理论包括:概念、特征、原则、规律、模式和管理等内容。所谓循环经济,“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王冰冰等,2005),其基本特征是各种经济要素在经济运行中按照闭路反馈式循环方式运行,运动中的物质能量梯次使用,逐步减少,溢出的能量形成新的能源。

循环经济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原则,“就是在生产和服务进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再利用原则,“就是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或再制造使用,延长产品使用期”(王冰冰等,2005);资源化原则,就是最大限度地将生产和消费中的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在3R原则的规制下循环经济运动表现出五种规律性:自然生态式的闭路反馈循环规律;能量梯次使用和转化规律;废弃物向新资源转化规律;循环价值递增规律;循环效应延展规律等。

循环经济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运行模式进行闭路反馈式循环运动,构成循环经济运行程序链。在这种链式循环中传递着物质、能量和信息,形成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三种形式的运动。循环经济在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上的运动就形成了循环经济的整体形态。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是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统一,通过“低消耗、低排放、高效应”途径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循环经济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因此,也形成一种个性化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用来评价和检测循环经济效果(见表1)。循环经济的管理以矩阵循环管理为主,力求做到标准化、标志化、合法化和法制规制化。

循环经济理论的细化

循环经济理论在向实践转化中需要一个理论充实和与实践对接的过程,就是将其理论内容及其对象分解、扩充和对应具体化,即理论细化。循环经济理论细化包括对经济基础和核心内容两个方面的细化。

(一)循环经济理论的经济基础细化

循环经济是改造社会经济的一种形式,社会经济形态是循环经济的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形态的细化:

一是产业结构细化。产业分类有三次产业、四次产业等方法。四次产业分类法将产业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我国产业按照中国国家标准局编制和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分为16个门类,92个大类,300多个中类和更多的小类。16个产业门类是:农业、林业、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地质勘查业和水利管理;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他行业。这些产业门类都能构建循环经济模式。

二是经济领域细化。经济领域是根据社会经济的职能性质划分的经济类型,其中包括生产、服务、消费和管理等四个经济领域。在这四个细化领域中同样可以构建循环经济。

三是经济区域细化。经济区域是经济活动的社会平台,分为三个层面:企业—企业内部自成系统的经济循环形成小循环;区域—局部地域和关联行业内的循环经济的有机组合形成中循环;社会—无数企业和地区的合理组合或者小循环和中循环的有机连结形成社会一体化大循环。

四是企业经济细化。企业经济是社会经济的基本构件,从企业经济构成要素及其运动分析,企业经济包括资本、资金、物资、设备、技术、工艺、人才、信息、生产、运营、管理和项目开发等要素及其运动摸式。资本运行模式:G—W—G’;资金运行模式:货币资金—材料设备资金—产品资金—货币资金;物资运行模式:材料—加工—产品—废弃物;设备运行模式:购置—安装—运行—报废;技术运行模式:开发—采集—运用—废弃;工艺运行模式:编制—采集—运用—废弃;人才运行模式:开发—采集—运用—闲置—流失;信息运行模式:采集—输入—处理—输出;生产运行模式:材料—加工—产品—废次品;运营运行模式:供—产—销;管理运行模式:建制—执行—调整—废止;项目开发运行模式:设计—构建—运营—调整—终止等,这些企业经济构成要素及其运行模式也一样可以构建企业循环经济。总之,从以上四个方面对循环经济理论的经济基础的细化分析,为构建循环经济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对象和路径选择。

(二)循环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细化

3R原则细化。3R原则的内容是“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减量化原则要求对物质性、能量性和信息性的投入在所有经济活动中力求投入少、消耗小、产出大。再利用原则要求对资源材料、技术工艺、人才、产品、功能、信息、运营管理和废弃物再利用等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回收处理。资源化原则要求对可再利用的资源材料、技术工艺、人才、产品、功能、信息、运营管理和废弃物等尽可能转化成新的经济资源。

运行模式细化。循环经济的运行是“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路反馈式循环模式框架。资源在框架的始端,指社会经济中的所有投入;产品是对资源的处理结果;废弃物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剩余、残损、闲置、遗弃、排放和丧失功能而废弃的物品;再生资源是废弃物经过资源化处理形成可再利用的新资源。这种新资源反馈式进入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构架中再循环流动,从而形成不断地经济循环活动。

循环物流细化。循环运动的本质是物质运动,其中包括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三种流动形式。物质流指有形物质的流动,如物资、材料、能源、资金、设备、办公用品和生活用品等;能量流指无形物质传递,如数量、质量、功能、作用和效应等;信息流就是指循环过程中的知识和“知识差”的传递,如知识经验、科学文化、技能技术、工艺设计、规划指令、市场动态和管理规制等。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循环经济形态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范畴,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全面、系统地在社会各产业、各领域、各区域和各企业实现了经济循环运动,才能构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世界的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理论的实践对接

(一)对接原则

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对接的原则:一是系统原则。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构建和运行中必须系统组合,协调运作。二是对应原则。首先是经济理论对应经济实践,切实着手对现实经济的改造。其次是循环经济原理与经济产业、领域、层面和区域的对应,构建不同类型的经济循环。最后是循环经济运行模式与生产消费流程的对应,框架设计和构建生产消费流程中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运行模式,并按照这种模式运行。三是规制原则。循环经济理论也是一种规制,运用循环经济的理论原则规制社会经济的循环运行。四是激励原则。循环经济是一种长效经济,必须建立激励机制,才能保证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对接方式

循环经济理论的对接方式,分为三种:一是全面对接,指一个地区和国家的各产业、各领域、各区域和所有企业全面、系统地按照循环经济理论构建和运行社会经济;二是全程对接,经济活动从设计、构建、运营和管理的全过程都按照循环经济的理论原理进行规制构建和规范运作;三是分解对接,因循环经济实践对象的环境、条件和战略需求的差异而形成的差异性对接,但总的要求是总体设计,分步实施,最终全面落实。

(三)对接战略

发展循环经济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战略性,这种战略性就决定了循环经济理论的对接战略选择,一是因势战略。根据构建主体的状况、环境、条件采取量力而行、量势而动地发展循环经济。二是功利战略。通过诱发构建主体的功利需求引导和推动发展循环经济。三是互促战略。通过示范、功利和激励形成竞争格局,引导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循环经济理论的规制

循环经济理论既是一种范式,也是一种规则,具有一定的约束性,这是循环经济理论的社会功能之一。循环经济理论的规制性有两个特点:一是范式性;二是约束性。范式性是通过整合认识,制作规范,构建范例,引导和规范循环经济的发展。约束性是采取法规、政令、惩戒等手段强行推动和管制循环经济正常发展。循环经济理论的规制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论导向。即通过理论传导作用于人的思想理念,使循环经济理论成为社会意识、公共理念。二是规范供给。即提供可借鉴和仿效的理论规范和实践示范并进行指导和咨询服务。三是制约管理。即通过组织形式和法制制度等手段规范和制约循环经济运行,发挥循环经济理论的管理职能。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理论是目前世界各国经济形式的最佳选择。这种理论要转变为经济现实,除了本身应当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外,最重要的是因为循环经济具有“设计经济”的特点,要求理论系统应当较为系统和完善,理论对应较为具体,因此,循环经济理论的细化和对接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构建和发展经济循环成为切实可行而有效的社会经济活动,从而促进循环经济广泛而深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冰冰,于传利,宫国靖.循环经济企业运行与管理[M].企业出版社,2005

2.张扬等.循环经济概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3.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内容摘要:循环经济理论作为经济形式的一种范式,逐步转化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但是,目前全世界循环经济构建状况却参差不齐。本文细化分析了循环经济理论的经济基础和主要内容,并对经济理论向经济实践转化的对接进行了研究,充实了循环经济理论,使之成为一种切实可行的经济理论。

社会经济理论范文第5篇

(一)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依次呈现出三种资本形态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只有一种资本,即货币资本。但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事实并非如此。人们通过对市场经济发展史的研究,尤其是对最近200年的市场经济的研究,逐渐认识到:完整的市场经济应包括货币资本、知识资本和消费资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单一的或者唯一的货币资本。换言之,是三种资本共同推动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仅是单一的货币资本。

但多年以来,我们的市场经济一直是货币资本一枝独秀,它的作用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货币资本所有者的权益也得到充分的保证。而知识资本和知识资本的所有者、特别是消费资本和消费资本的所有者,却长期处在被淡化甚至缺位的状况,从而使他们长期处于被动的消极状态,形成单一地依靠货币资本发展经济的局面。虽然经济也能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长期地依靠货币资本这一单一要素发展经济,资本短缺、创新乏力、消费萎缩的问题不可避免。

近年来,知识资本的作用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认识到,新的科学技术即人类知识的结晶,对所创造的财富起着重大的作用。也就是说,除货币资本以外,还有一种形式的资本即人类的知识结晶――高新技术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这就是后来人们认识到的第二种形式的资本即知识资本。它的具体作用表现为:当货币资本不能充分满足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经济发展需要的时候,知识资本就起到一种点石成金的作用,它可以几倍、十几倍地扩大现有货币资本的实力,推动地区和企业自身的经济发展,创造大量的财富。这种货币资本同知识资本相结合的经济增长方式,比之依靠单一货币资本的经济增长方式,给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支持力和推动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进一步深刻地认识到:消费者才是市场竞争的最终决定性力量。因为消费者既是市场的主人,又是给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资本动力的源泉。因此,谁能赢得最多的消费者,谁就能拥有最大的市场和巨额的资本注入。消费资本由此而生,“消费资本化理论”的构建也以此为基础。

消费资本化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将消费向生产领域和经营领域延伸。当消费者购买企业的产品时,生产厂家和商业企业应把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采购视同是对本企业的投资,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把企业利润的一定比例返给消费者。此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已不再是单纯的消费,他的消费行为同时变成了一种储蓄行为和参与企业生产的投资行为。于是消费者同时又是投资者,消费转化为资本。

这实际上是把消费者从产品链的末端以投资者的身份提升到前端,使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既能分享企业成长的成果,同时也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使消费和投资有机结合。从而使买卖双方在这种条件下合二为一,完成消费转化为资本的过程。这样,消费作为一种资本,它同货币资本、知识资本一样,成为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二)消费资本化理论是资本理论新的里程碑,是新的资本理论体系完成的标志

消费资本化理论,是突破西方传统市场经济理论的局限,而提出的新的资本理论。它科学地论证了消费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指出消费即是投资,从而在世界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提出消费资本这一新的资本形态,并以完整的理论体系把社会经济发展中消费和消费资本的力量系统地揭示出来。消费资本化理论的提出,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观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以崭新的视角和思维模式,分析了消费同生产一样,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以往的经济学家,包括一些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他们理论上一个共同的缺陷,是重生产轻消费。他们从资本的高度分析生产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但却没有一位经济学家从资本的高度分析消费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他们对生产和生产资本进行了十分深入的研究,详细地阐述了生产资本的属性、作用和意义,而从没有提出一种理论把消费和消费资本的力量系统地揭示出来。

其实,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费。生产和消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从生产的角度分析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单方面的、局部的分析。唯有从资本的高度并同时从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分析社会经济发展,才是全面的、科学的分析。

以往的经济学家在理论上存在这一共同缺陷的原因,是在于他们理论研究的前提失衡。因为他们研究的前提是“商品的生产过程”,而不是“商品经济全过程”。以“商品生产过程”为前提,其研究的重点是“生产的准备环节”和“生产环节”,而不是消费环节,或者说主要是“商品生产的准备过程”和“商品的生产过程”,而忽视了对“商品的消费过程”及其重大作用的深入研究。

因此,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前提应是“商品经济全过程”,而不只是“商品的生产过程”。否则,其研究及研究成果必然是不充分的。传统的市场经济理论的缺陷恰恰出在这里。

消费资本的确立和消费资本理论体系的建立,是21世纪资本理论的又一重大突破,是资本理论的第三次革命,是资本理论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至此,人们认识到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三种资本形态。其实,三种资本形态在人类经济发展的初期就已经存在了,它是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依次呈现出来。我的贡献在于,对已经呈现出的三种资本形态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根据三种资本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运行的特点和规律,对新的资本理论的结构和内容以完整的理论系统地揭示出来,重建了到目前为止完整的新的资本理论体系。消费资本化理论则是新的资本理论体系完成的标志。

(三)消费资本化理论完善和发展了市场经济理论,是新的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标志

在对消费资本化理论的深入研究中,进一步分析了人力资本,并把人力资本提升到知识资本,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市场经济资本构成体系,这是对市场经济资本理论的重大突破,并据此提出三种资本相互结合,共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从而完成了新的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建设。

我们可以看到,新的市场经济理论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完整的市场经济是由货币资本、知识资本和消费资本三种资本构成;二是经济增长方式是由多种资本要素共同作用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知识资本的确立和消费资本化理论的提出,是市场经济理论不断发展的重大成果。它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各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由于它从市场经济资本构成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方面突破了原有的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从而使市场经济理论本身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可以说,消费资本化理论的提出是新的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标志。

(四)消费资本化理论揭示了企业利润形成的秘密――人类社会一次伟大的发现

新的资本理论体系的建立,特别是消费资本理论的提出,向人们揭示了商品经济全部的真实过程,从而揭示了并科学地论证了以往经济学家予以回避的、没有揭示出来的社会财富和企业利润形成的秘密。

这是由于,新时期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前提是“商品经济全过程”,而不只是“商品的生产过程”。

商品经济全过程包括如下三个环节或者说三个阶段:

生产资本由于购买了生产场地、原材料和零部件,而完成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商品生产的准备过程。

工程师、科技人员和能工巧匠(工人们)利用已有的生产场地,把原材料和零部件转化为产品――这是知识资本发挥作用的过程,即商品的生产过程。

产品只有在进入市场并由消费者购买之后,才能实现其价值和利润――这是商品的消费过程,这一过程是消费资本的载体――消费者完成的。

由此可以直接引申出如下几个结论:

1、市场经济的资本构成应包括生产资本、知识资本和消费资本三个部分,而不是唯一的生产资本;

2、社会财富,当然也包括企业利润,是由生产资本、知识资本和消费资本共同创造的。

3、三种资本的载体即三种资本所有者,应当共同参与社会财富和企业利润的分配。

对商品经济过程的分解,充分揭示了商品经济的全部真实过程,也深刻地揭示了企业利润形成的秘密,这一发现,从根本上动摇了流行几个世纪之久的不公平的分配制度。为彻底打破社会分配不公的格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是人类社会一次伟大的发现,由此将揭开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新的一页。

链接

社会经济理论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探寻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1-0001-02

一般来说,经济理论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对社会运行机制的研究和制度总结,一个时代的经济理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的主要经济问题和经济制度,所以,经济理论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20世纪末提出来的,主要反映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的运行制度以及发展规律,是对我国市场经济的总结和高度概括。因此,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对于正确把握国民经济的发展形势,促进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具有十分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特征

长久以来,在国家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基本的市场经济理论对于完善和发展社会经济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国家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对于经济制度的理解都仅仅停留在表面意义之上,没有把握其实质上的真实意思,有时还会和其他经济制度混淆,这对于经济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1]。因此,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意义和本质特征,对于国家经济制度的完善和发展都是十分关键的。总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具有科学合理的社会化发展目标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科技革命的推动,社会经济的整体水平较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对经济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由于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技术现代化趋势也变得越来越明显,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分工的变化,与之前相比,当前的社会分工变得更加明确和细化[2]。另外,对于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来讲,跨部门甚至跨国家的合作变得越来越频繁,社会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根据社会的发展形势及时做出反应,从而有利于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发展,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生产秩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对现代社会经济理论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也是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制度,因此,设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目标逐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一直处于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下,国内和国际形势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经过漫长的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基本形成[3]。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不变的经济制度也难以适应社会形式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一直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之中。在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一般都是在继承和批判原有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运用辩证主义的思想对原有经济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使经济制度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4]。也就是说,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与当前的初级阶段相适应,由此可以预见,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未来的社会制度经济理论一定会具有较大的差别,并且未来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是在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上完善和发展而来的。可以说,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社会制度相适应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当前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社会发展的整体形势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密切相关,作为上层建筑的基础,经济水平的发展对于社会的整体形势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5]。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社会的整体发展情况,所以,要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参考因素。从图1可以看出,进入到21世纪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所以在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应该在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对既有的经济理论做出适当的变通,从而使其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为了更好地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提升服务,使经济理论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是十分必要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正如前文所述,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在此情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也可以称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理论。总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以公有制橹魈宓木济发展形式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发展实践中,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有经济来说,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公有资产在社会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公有制资产的发展情况也直接影响着市场经济的走向[6]。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也说明,公有制经济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支配地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优势,从而更好地体现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体现其制度价值。在当前形势下,公有制经济既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经济,也包括混合所有制资产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在经济制度变革的不同阶段,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都是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形势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就是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形式下,将多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和私营经济等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形成优势互补、长期共存的发展局面,让各种不同的经济形式在各自不同领域l挥经济作用的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7]。在此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也包括私有制经济。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私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外资经济等经济形式。虽然非公有制经济不具有公有制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也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命脉,但是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私有制经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不完整的。因此可以说,私有制经济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经济理论,是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的探寻,对于总结以往经济发展经验,分析当前经济发展现状以及预测未来经济形势,都具有十分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蒋永穆.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83-86.

[2] 何召鹏,马慎萧.一部发展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鼎力之作――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研究》[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7(3):211-216.

[3] 张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继承与发展[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73-77.

[4] 宗寒.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社会主义繁荣发展――评林岗主编的《〈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J].当代经济研究,2011, (5):90-92.

[5] 裴小革.弘扬马列锐意创新――读《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当代经济研究>;创刊20周年纪念文集》[J].当 代经济研究,2011,(4):89-92.

[6] 闫茂旭.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历程――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内涵[J].中共贵州省委党 校学报,2012,(1):85-89.

社会经济理论范文第7篇

森林对于人类的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的作用及其目前所面临的危机,已逐渐为人们所理解。从人类社会产生到现在,地球上已有近2/3的森林消失了。即使今天,全世界每年也有1。8Xlo7一2。oxlo7ha的森林被毁掉。由此所产生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社会经济条件不断恶化,限制了经济深入发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森林对经济增长、社会繁荣、改善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探索经济与生态关系协调发展的途径,成为保护生态环境,一持续发展社会经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认清我国在这方面的真实现状,则有助于正确制定林业发展战略决策及各类森林的经营方针。

一、关于生态经济理论的提出

实际上,生态经济理论并非一些人认为的仅仅是限制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它早已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在各国的森林经理当中。这一理论的出现,与本世纪地球上人类与生态关系的不断恶化、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受到抑制、人类生存面临严峻挑战有着因果联系。人类不能不重新调整对自然界的观察角度,开阔自己的视野,全面、系统地考察自然界带给人类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大陆地生态系统,是由多种森林生物地理群落所组成的一种地理景观。森林具有在与各环境因子、自然现象和生物圈成份互相作用时对它们产生影响的功能。这种功能表现在相互作用所产生影响的后果上,即各环境因子、自然现象和生物圈成份在森林影响下所发生的一系列表现在数量或质量上的变化。其变化范围可以是区域性的(一个小流域,局部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也可以是地带性的(一个大流域,一个植物带的森林生态系统),或是全球性的(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由森林生态系统产生的独有功能给人类所带来的便是森林的多种效益。这种效益被人们主要分为三大类: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是指森林具有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稳定和保持人类社会经济生态平衡的能力。前者主要包括森林的水源涵养作用、土族保持作用、大气净化作用和动植物保护作用,后者主要强调森林对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使人类生存得以保证,社会经济能够持续增长。经济效益则指森林能给人类直接提供包括木材、再生能源、食物、药材等各种林产品。社会效益更强调森林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森林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中,从整个林业发展史来看,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三者是可以强化提高的。但是,违背科学规律的主观过度强化,所付出的代价是昂贵的。这一点,生态学家们都已有了深刻认识。.本世纪以来,围绕林业发展问题,在国外就先后出现过生态论派和经济论派,并分别提出了一系列以无顾忌地使用一切可能的手段谋取木材高产。这一部门生产的木材产量很高,只需少部分林地就可满足绝大部分木材需求。其余大部尹分森林则主要用于生态防护等目的,只需投入少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使这部分森林能永久维持天然化状态,也可从中提取少量木材等林产品。这一理论现已在世界上迅速发展。生产实践中,在有条件时大量营造人工速生丰产林以解决急需的工业用木材、造纸材和能源材已成为世界的普遍趋势。木材培育理论是在总结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与全球性生态问题日趋严重,木材供需矛盾日益紧张,传统林业已穷于应付生产与生态双重任务这一形势下产生的,受到人们一定的重视。总的说来,林业生态经济理论是当前世界林业理论界和生产实践中的核心论题,虽然现有的这些生态经济理论各有自己的优点和缺陷,但对我国林学界仍产生着重要影响。

二、我国林业与生态经济理论

近几年我国开始住意了生态效益,如何协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已成为我国林业发展现代化的战略核心问题。生态经济学在我国并非纸上谈兵,在林业生产实践中已有所体现。根据我国国情与林情,摸素出,自己的林业发展道路,建立自己的林业生态经济理论与模式,对发展我国绿化事业,解决现在和将来出现的生态、经济中的一系列问题,是很有必要的。就目前来说,我国尚无完整、系统的林业生态经济理论。国外流行的几种理论及模式也都是各国国情的产物,各有优劣,我们可以研究、借鉴其中的有价值成份。在我国,一方面在理论界模索研究自己的理论模式,另一方面,在现实生产实践和现行政策、规程、规划中,实际上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和检验着现有几种主要生态经济理论。

1.在认识上体现的生态经济观点“森林的兴废直接关索到国家之富强、民族之兴旺、文明之发达、人类之生存。”大多数人现已认识到森林与经济擎荣的密切关系。古地质时期,森林就留给人类以地下财富一煤和石油。现在,仍源源不断地提供给我们木材、油料、木本粮食、糖类、肉类、色素、化工产品、药类,提供给人类氧气,光合作用间接发电等等。各种生态效益更是不可胜举。大家承认,这些综合效益是多方面的,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协调森林的多种功能、充分发挥多种效益是实现现代化林业所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但森林多向利用理论仅仅是停留在理论阶段,在生产中实际上施行的是森林多向开发,但不完全利用的做法。这种状况与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相关,我们还无力做到多向利用,却又需要多向开采。在贫困山区,这种情况更是严重。从深度看,我国学术界无论是理论或是实践方面的认识,焦点都集中在对各种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分析上。这种分析又主要是以夭然生态系统和工业经济系统为参照系统,对系统的组成部分,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包括林业)的内在关系及二者之间能量和物质变换关系,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转换关系,系统的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的能量和物质联系进行系统分析。当然,这种分析是包括了形态、性质、数量、时间和空间要素的。对未来的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和要追求一个什么样的系统却大多是茫然的。研究现实状态的系统结构、功能和动态正是为了合理调节不理想的物质和能量变换,提高效益,最终促进系统功能的最为发挥,取得最大效益。现在还无法更多地把国外这几种理论与我们的认识连在一起,对这几种理论的评介已有一些报道,多少能反映出对这些理论的认识深度。“生态平衡是一个经济平衡,生态问题说到底是一个经济问题。如不从经济上考虑,就无法说明保护生态平衡的意义”的认识就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船迹理论”的思想。对这一理论重要的是看从什么角度去体会、强调和实践。真正能长期的(这个“长期”的时间概念不是较为短暂的,而要理解为人类世代的时间距离)使森林保持最大经济输出(或是越来越大的经济输出)的系统,其生态条件必定是完好的,因为一个扰而处于紊乱状态的生态系统根本无法承担这种保持长期旺盛生产力的任务。以长远时间条件来限制,以保证森林越采越多来达到最大限度追求经济效益的“船迹理论”就不仅仅是追求纯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狡辩之词了。

2.我国林业生产中的“船迹”理论与木材培育理论在我们的林业发展战略规划和国家与各地的林业区划中,生态原则同经济指标往往相脱离。或者主要强调生态原则,或是着重注意经济指标。在这些区划、规划、决策中,提高生态效益只是用一大堆漂亮的语言支撑起来的海市屋楼,最终仍是具体的指出了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对于经济方面,有具体措施,反复推敲的目标数据,生态效益只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书面语言。很明显,只要拥有大片的森林,生态效益自然会产生。至于生态学原则,在追求大量木材生产的过程中,肯定是需要的。因此,在运用生态学理论解决林业科研和生产问题方面,我们做得更主动、更实际,而利用这些理论来寻求经济效益实现的途径方面,就要消极得多了。“随着森林产量提高、覆被率的增大,就能更充分地发挥生态效益”,这一大多文章的结论性语言,不是反映出某种“船迹理论”吗?在南方适生区,大力发展集约化程度较高的人工速生丰产林,在一些山区大量营造见效快的薪炭林,以解决群众烧柴问题,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营造和划分出水源涵养林;在风沙侵蚀严重地区种草种树,建立防护林带。这些实践活动,同木材培育理论的观点是类似的。可以肯定的结论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作用,凡有森林就有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在一定社会经济水平下,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由于人类对森林的不同功能的利用程度不同,经济和生态效益体现程度也出现差别。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偏重于生态效益的要求,但它也能提供相当的经济价值,如为提高生态效益、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行抚育等经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少量间伐材以及林下‘林副一知一产品,从而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样,木材培育部门经营的以生产木材为目的的人工速生丰产林,按木材培育理论,无需考虑其生态效益。实际上,要想使木材产量尽可能高,材质,尽可能好,则必须在集约经营条件下,使林分具有相当高的组成和结构质量。在这种林分生长过程中,将体现出相当可观的生态效益。这里的生态效益实际上是由追求良好经济效益时所带出的船迹,“船迹理论”在这种情况下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

社会经济理论范文第8篇

统计学在现代社会经济中得到广泛地运用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手段。统计学与社会经济存在着密切联系。本文通过分析统计学与社会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将统计学更好地运用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

【关键词】

统计学; 社会经济; 关系

1 统计学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统计学在社会经济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为收集经济数据提供必要的方法

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必须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经济数量模型,开展定量分析。因此首先有必要收集必要的经济数据。经济统计学给出了各种经济统计指标的科学定义和计算口径,给出了具体收集各种指标的方法和途径。离开了统计学的支撑,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能够真实反映客观世界的经济数据。

1.2 为总结和提炼客观经济现象的数量变动规律提供方法

社会经济的个别现象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了相当多的偶然因素,只有通过统计的大量观察法,才能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总结出现象变动的数量特征。微观经济学中著名的恩格尔曲线(Engel’s curve)与宏观经济学中的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 ,就是通过统计观察发现数量特征的典型事例。

1.3 为检验经济学理论的真实性和完善程度提供方法论基础

任何经济理论都只是相对真理,只能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较好地解释某些经济现实。因此需要人们利用经济数据去检验这些理论是否能够与实际情况相符。这种分析被称为实证分析。实证分析所获得的新知识常常为实质性学科的研究开辟新的领域,例如消费函数。

2 社会经济统计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

美国著名统计学家Tukey1962年发表了题为“数据分析的未来”的长篇文章,论及对数理统计研究的评价标准。对分析数据工作有无直接作用。是否发明了新的统计方法或者将一些统计方法组合应用于新的领域。对分析数据工作有无间接作用。虽然未发明新的统计方法,但就学科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为学科的发展、揭示新的方向或思路,或开辟新的研究分支和领域。如费歇在1921年发表的题为《理论统计学的数学基础》和1925年发表的题为《点估计理论》的文章,虽则并末提出新的统计方法,但其中所提出的概念和理论框架,主导了以后许多年的数理统计学的研究思路影响延续至今。成果的数学水平。解决或推进有统计学背景的数学问题方面有独到和创新之处。

对于社会经济统计研究来说,衡量社会经济统计研究成果也可以有类似的三个标准:

第一,经济学标准。通过对经济数据的分析,发现了新的经济规律,或者是很好地论证和说明了某种经济现象发展的趋势和数量变动规律。

第二,对经济数据分析工作的直接作用。提出了新的经济指标及其核算方法、发明了新的分析方法或者是将产生于其他领域的方法成功地应用于经济社会领域,或者是巧妙地结合运用已有的方法等等。

第三,对经济数据分析工作的间接作用。虽然未提出新的方法,但就学科的理论框架进行有益的探讨,为学科的发展、揭示新的方向或思路,或开辟新的研究分支和领域。关于大统计学科的讨论等等,经济统计领域大国民核算体系的提出等等也属于类似的工作。

长期以来,我国的数理统计学界,采用发展纯数学的方法去发展统计学,特别是在成果评价方面,重理论轻实用。这种“政策导向”使许多数理统计学者对实用问题不感兴趣。研究内容流于空疏,无补于实际。

我国的经济统计学界没有很好地将现代统计方法应用于社会经济领域,去得到一些非统计专业的经济学者难以得到的很有参考价值的定量分析结论。因此,难于获得社会的支持。使学科发展的“良性循环”无法形成。相当一部分经济统计学论文的统计特色不够鲜明,不会江统计学深入运用到社会经济领域。与经济学其他学科的研究没有明显的区别。个别论文甚至只有文字的论述或数学公式的推导,而很少统计方法与统计数据的应用。

3 统计学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正确运用

3.1 坚持统计学的正确方向

对社会经济进行研究时,需要应用通用的统计方法,但更重要的是要密切结合有关经济理论,建立和完善以有关经济现象为对象的特定的统计方法。因此,搞经济统计时不能盲目照搬照抄西方经济理论,而应该从我国国情出发,要密切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将研究适合经济领域特有的统计方法作为研究的重点,同时积极参与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发挥经济统计学的作用。

3.2 经济研究最重要的是经济思想而不是数学公式

不能以数学水平的高低来衡量经济学家的水平,也不能以运用数学的多少和它的难易程度来作为评判经济学论文质量高低的标准。我们在对社会经济进行深入研究时,不能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不注意问题的实质和方法的适用条件,片面追求复杂的方法和复杂的模型。我们应该找的最佳的方法和手段来解决复杂问题。

3.3 重视社会经济思想的运用

在肯定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需要指出:经济学不是数学。在经济研究中,经济思想是最重要的,数学和计量方法只是体现和执行经济想法的工具。经济学的主要领域是靠经济学知识而不是数学取胜。

【参考文献】

[1]陈希孺:数理统计学及其与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关系[J].中国统计,2001年第7期。

[2]余明江:统计学基本理论问题的再认识[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年第1期。

[3]邱东:国民经济统计方法论研究的中外比较[J].统计研究,2003年第11期。

社会经济理论范文第9篇

关键词:认识理论;理解理论;运用理论

经济学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一方面有着自然科学的严谨性,另一方面又与社会科学一样,研究的是活生生的人而非没有意识的物,它兼有自然科学的逻辑美与社会科学的生活气息,是一门有趣的学科。

相对于师范学院政经系的其他课程,政治经济学有太强的理论性,而且又与数学知识相联系,被学生戏称为“文科中的理科”,无形中学生对学习经济学产生了畏惧心理,教师在教学中有责任帮助消除学生畏惧心理,要全面、熟练掌握自己讲授课程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教材内容,梳理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必要时根据现实社会实践的需要,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灵活调整处理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完整的了解整个事件,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与理论互相印证,激发学生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加深对经济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例如,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迎来了新学期的开学,危机是怎么产生的,又将如何发展,自然成为学生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政治经济学课程不能回避的问题,经济学理论正像一把钥匙,可以帮助学生打开这扇门看清端倪。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次贷危机是如何引发了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在政治经济学的第一章商品经济基本理论讲授了货币的产生及职能后,我就打破教材章节顺序,把教材中的金融理论贯穿起来,提前讲解第六章的银行资本理论,这样让学生知道了引发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次级款贷是什么,接着我把国际金融理论中金融衍生交易,如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区别等等,作为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小小的次级贷款经过评级公司的打包评级证券化、兑冲基金的杠杆举债追捧、保险公司的保险担保三级放大,随着房价的下落,又经过会计机构资产评价的减值、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卖空抛售、评级机构的降级评级三次迅速贬值,终于引爆了华尔街的次贷危机,由于华尔街监管的缺失,在经济全球化的格局形势下,美国经济对当今全球经济的有着重大影响,华尔街小小的次级贷款最终演变成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随着事态的发展,金融危机又波及到实体经济,对我国经济,特别是出口制造业造成重大影响,为此,从2008 年11月开始,中国政府提出了4万亿拉动内需、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刺激经济的计划和措施,在随后的教学中不断跟踪事件进展,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经济理论分析、理解社会实际,2009年4月2日20国峰会在伦敦召开的前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接连在网上公开发表了两篇署名文章,直击当今国际金融体制弊端,提出建立超货币的建议,针对这一事件发展态势,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收集国际金融制度从金本位体系到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国际金融体制变化等相关知识,观看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时下正在热播的两部电视系列片“货币战争”与“货币变局”,了解国际金融局势的变化,通过对一系列国内、国际重大事件的跟踪关注,让学生在社会经济事件中去学习、理解经济理论,这样的教学既有理论,又有鲜活的经济事实,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年轻人关注社会的兴趣,让他们认识到课本上看似枯燥乏味的理论教条,与鲜活的现实密切相关,学习掌握好经济理论不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拿到文凭,还能提高自己对社会经济实践的理解能力。

学习经济理论不仅要在社会经济现实中印证理论,引导学生关注、了解社会生活,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对社会现实进行思考,思考现行经济政策可能产生的利与弊,思索事件可能的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提升经济理论对经济社会的解释力。例如,在讲解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时,一方面要讲清资本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与有机构成的关系,另一方面要解释有机构成提高与相对过剩人口出现之间的关系,然后,我启发学生用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分析国务院新近出台的以提升产业结构为主要内容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一方面思考为什么媒体把它称为“9+1”产业升级规划,以此理解实体经济与服务行业的区别,了解第三产业在吸纳就业方面的巨大潜力,以及第三产业的发达将会极大的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我提出一个观点让学生思考:我们为产业振兴升级可能产生的副产品――“相对过剩人口”做好准备了吗?在全球经济下滑的背景下提升产业结构,政府怎么处理好产业升级与社会就业压力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很尖锐的问题,最近在学术界也引起激烈的讨论,课堂上向学生介绍学界的最新动态,让学生认识到:经济理论的运用,经济政策的制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处理好每项政策的利弊效应,否则,一项好的政策也难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对一些敏感问题的讨论与思考,会更加激发学生对重大社会事件后发进程的关注与期待,关心国家战略政策的动向;对这些极具时效性问题的讨论与思考,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使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对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拓展,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发挥。

社会经济理论范文第10篇

适足经济理论是可应用于个人、家庭、社区、国家等各个层次的处世哲学和治国理念。它包含三项基本原则,即适度、合理和有内在的免疫力。该理论指导人们重视正直、诚实、勤奋、知识、智慧、敏锐等方面素质的培养。

适度,是一切行为都应适可而止;合理,是表明行为造成的后果不但影响自己,也影响他人、社会与环境;免疫力,是指自身应具有的对风险的抵抗力。适足经济理论指导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有清醒认识,为人处事诚实勤奋,恪守中庸之道,理性决策,并要构建抵御震荡的抵抗力。

适足经济并非是闭关锁国的自给自足经济,而是在全球化大潮中争取成功之道。它强调每个人要有应对市场经济的能力,国家也必须具有应对全球化的策略。在泰国,适足经济是扩大社区自和强化社区作为地方经济重要基础的途径。适度即中庸之道,这是在内部资源与外部力量之间以及国内社会需求与全球经济之间寻求平衡的指导方针。适足经济也是全球化时展经济的中庸之道,旨在实现更加平衡、更加公平的经济增长。

过去20年,泰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3/4的家庭拥有了自己的住房,99%的家庭拥有安全卫生系统以及水电供应。从1957~1997年,泰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6%,人均收入提高了7倍,贫困人口占比从1962年的57%降至2004年的11%。然而,社会经济的不均衡现象也随之而来:处于最上层的5%人口拥有总收入的55.2%,国内的自然环境和森林也受到急速破坏。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适足经济理论就是在当时泰国社会经济变化的背景下被提出的。

经济发展本身并非最终目标,它只是实现人类发展的手段。适足经济理论能够指导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以提高国家对外部震荡的抵抗力,规划更为公平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包括:减少外债,增加外币储备;加强通货膨胀目标管理,设定通货膨胀率的中期目标;审慎管理国家财政;维持政府债务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低于50%,政府债务偿还比率低于15%,政府预算中至少25%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等。

泰国第十个五年规划(2007~2011)贯彻了适足经济理论:经济发展要以人为本,注重更加平衡、更加公平的可持续经济增长。

上一篇:动物实验培训范文 下一篇:矿产储量评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