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10-22 10:08:53

社会科学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范文第1篇

《社会科学研究》(CN:51-1037/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社会科学研究》获奖情况:全国中文优秀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四川省十佳期刊;全国“双效期刊”。以大学师生及研究机构研究人员为读者对象。

社会科学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社会科学研究;科普工作;应用对策研究;广西

[作者简介] 李建平,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沿海企业与科技》杂志社社长、编审,研究方向:区域文化、文化产业,广西 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 G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6-0018-000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都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纳入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布局,广西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迎来新的机遇,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2011年是广西“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广西社会科学工作者牢牢把握机遇,奋发有为,开展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为加快“富民强桂”新跨越作出显著贡献,充分发挥了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思想库”和政府“智囊团”的作用。

一、以社会主义新智库建设为切入点,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广西社会科学院通过一系列活动、课题使社会主义新智库建设得到显著推进。2011年8月18日,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办、综合开发研究院西南分院(中国·深圳)、广西北部湾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2011年“泛北部湾智库峰会”,并与泛北国家相关著名研究机构共同签署《“泛北智库峰会”宣言》,同意建立固定机制进一步深入探讨和深度研究泛北合作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及对策。这是继2010年《“泛北智库峰会”成立宣言》发表后的又一重大智库宣言,有力地推进国际或区域性重大问题的合作研究及成员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人员交流。10月,广西社会科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广西北部湾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了“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系列论坛”之一的“第四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论坛以“加强中国-东盟全面合作”为宗旨,围绕“新形势下的中国-东盟合作”的主题,就扩大中国-东盟政治、经济、文化合作领域,深化区域行业之间的务实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进行讨论和展望。两次中国-东盟智库峰会,对推进中国-东盟的全面合作和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深度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11年,广西社会科学机构和有关专家学者直接参与多项自治区党委、政府重要报告和文件的撰写工作。根据自治区党委的安排,广西社会科学院牵头开展了“关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建设‘三基地一中心’问题研究”和协助开展了“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幸福广西问题研究”两个党代会报告重要专题的调研工作;该院主要领导吕余生被邀请到中共中央组织部协助考评工作,作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起草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并担任第四调研组组长,蒋小勇全程参加了党代会报告的起草,袁珈玲参与全区农村工作会议材料的起草工作等。吕余生主持的《关于从源头处理影响广西社会稳定13个突出问题的调研评估报告》获得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温卡华的批示,林忠伟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5篇调研报告分别获得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原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际瓦、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新建的重要批示,批转自治区相关职能部门落实。该院专家还积极开展为党委政府、部门及地市县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的研究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广西社会科学院主持或参与自治区、市、县三级“十二五”规划编制共34项,参与广西北部湾发展研究院课题研究工作3项。广西区党校自2010年开始设置全区党校系统咨政类重大课题,当年立项18项,2011年立项29项,选题包括《广西经济增长协调机制研究》《广西建设面向东盟商务总部经济对策研究》《基层党内文化建设研究》等。2011年,由河池市党校主持完成的《河池市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核心成果《依托世界级生态旅游“富矿”打造世界级生态旅游产业》在广西区党校咨政内参《党校要报》发表呈报自治区党委后,获得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的批示。社会科学科研项目贴近党委政府决策需求,更加发挥出作为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

广西社会科学院主编的2011年系列蓝皮书以真实的记录、准确的数据、深入的分析继续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战略、政策提供了思想理论上的重要支撑。2011年出版有《2011年广西蓝皮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1年广西蓝皮书:广西社会发展报告》《2011年广西蓝皮书:广西文化发展报告》《2011年广西蓝皮书:西江经济带发展报告》《越南国情报告2011》5部,该院还与自治区北部湾办、广西北部湾发展研究院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编著出版了《广西北部湾经经济区开放开发报告(2011)》《泛北部湾合作发展报告2011》,并作为2011年第六届泛北论坛的会议材料。此外,《2012年广西蓝皮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2011年12月召开的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之前出版,为会议提供了翔实的经济数据和决策参考意见,反映了社会科学成果的时效性得到显著提高。

二、针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可行性研究成果显著

2011年,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社科联及有关高校的专家学者针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遵循自治区政府提出的“六个着力抓好”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多项学术研讨活动和课题研究,形成许多新的理论观点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成为有关部门、行业推进工作的理论支持,为推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社会科学研究范文第3篇

一、社会科学研究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关系

社会科学研究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关系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宏观上讲,社会科学研究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静态上二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社会科学研究的组织机构制度体系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动态的层面则表现为二者的互动关系。二是从本质上分析,社会科学研究与公共政策制定在内在逻辑上具有同源性和目标的一致性。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通过揭示人类社会的历史现象和本质原因,进而指导人们更科学地改造社会、管理社会和推动社会发展。公共政策作为人类社会的历史现象,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公共权力、公共职能及公共责任一起发展起来的。制定公共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管理社会和促进社会向前发展,公共政策制定者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就需要了解或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相关知识和发展规律,而社会科学研究恰能填补这些知识的需求。三是从研究方法上分析,社会科学是一个多学科的复杂研究领域,其研究方法是一种较为普遍且涉及宽泛的研究方法,因而研究成果也具有兼顾面广的特点。正是这种宽泛的特点为公共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整体的、联系的智力支持,满足了公共政策制定所需要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理论依据和要求。正如曼海姆所言:“政治能够利用它的世界观作为武器……作为政治与科学思想这样融合的结果,各类政治,至少在它表现得可以令人接受的那些形式之下,逐渐染上科学的色彩。”因而,社会科学研究自身的独特性与公共政策对科学知识需求的相契合,决定了社会科学研究与公共政策制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模式

在我国,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是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当前,这类机构体现为不同的组织类型,从静态的视角,按照组织属性和隶属关系可分为四类。一是隶属行政系统的官方政策咨询机构,主要有中央及各级党政系统的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室及参事机构等;二是官方的社会科学系统,主要包括各级社会科学院、行政学院、党校;三是哲学社会科学二级学院,这一类型隶属于高等院校,是由各高校下设的二级研究机构;四是民间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这类机构是指不隶属于党政系统,不受行政机制制约,具有独立性、自主性运行的科研机构以及国际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设立在中国的分支机构。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尚处于改革起步阶段,目前,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参与模式。

(一)公共政策需求拉动社会科学研究模式这是一种以政策制定者为主导的参与模式,即是首先由公共政策制定者提出需求或给出决策,然后委托社会科学研究者进行研究或论证分析,最后将研究成果提供给政策制定者转化为公共政策。这种模式是我国以往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应用最多的模式,参与此模式的研究机构主要是行政系统的官方政策咨询机构或官方的社会科学系统机构。这是一种线性模式,即政策制定者确定问题,研究者用科学知识解释问题。政策制定者把研究视为工具性运用,忽视了其他研究类型的运用及研究者与政策制定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此种模式的局限。学者牟岱在对我国13个省份的社会科学院进行调研后明确指出,由于国家缺少相关的统一政策规定,使绝大部分省份的社会科学院出现功能定位错误,把服务单纯理解为满足地方政府的需求,忽视了社会科学院的科研功能和自身发展规律。“这使地方社会科学院多数情况下在为地方政府的很多非科学决策做论证,为领导的政绩工程做论证,通常的做法是地方政府做出决定后,请专家做论证,而不是做决策前听专家建议和论证”[2]。

(二)社会科学自主研究驱动公共政策制定模式此模式的主体是各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二级学院。这种参与模式与上述模式相反,研究方向的主导者是社会科学研究者,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方式是以供应研究成果为介入点,而公共政策制定者只是被动地接受和选择研究成果,并将其转化为公共政策。这是一种匹配度不高的参与模式,由于此类研究者的关注点与公共政策制定者的关注点之间存在着知识体系、理论逻辑、知识背景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二者在达成共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进而影响研究的实用性。如何使二者之间达成共识,使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被政策制定者所接受,并能发挥作用,这还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

(三)社会科学研究与公共政策相互作用模式此模式是最为科学的参与模式,也是我国现阶段所推广的参与模式。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就采用这种参与模式。在“十二五”规划整个过程中,从第一个阶段的问题提出、确认、界定及基本思路的形成到第二阶段的中期评估、目标确定及规划建议的形成,以及第三个阶段的设计、规划、制定草案及纲要草案的形成,乃至最后一个阶段的全国人大审议并批准,社会科学研究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其中,且各种类型的研究机构都有参与(除民间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以外)。其中党政部门下设的研究室、研究中心等智囊机构承担了26%的课题量;党政部门直属的各级社会科学院、行政学院、党校等官方的社会科学系统承担了23%的课题量;高等院校下设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承担了51%的课题量,充分体现了一体两翼的参与格局[3]。社会科学研究与公共政策相互作用模式有效弥补了上述两种模式的不足,并改变了公共政策需求拉动社会科学研究的线性模式,有效地调节了各利益集团之间相互施加压力的问题、权力与个性的关系问题、民主化程度及公共领域发展的远期目标与即期目标的冲突问题等。当然,这些复杂因素当前还存在,且还是制约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相互作用模式发展的瓶颈。不难发现,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现还处在一个不完善的阶段,其中还存在着一些本质性和根源性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磨合,并需要在理论上给予深入研究。

三、优化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途径的策略

随着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的普及,广大民众和其他组织可以更为直接地对公共政策的相关信息进行关注和评价,这使得公共政策制定的压力不断增加,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如何统筹兼顾这些复杂性和多样化问题,笔者认为还应从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社会科学研究者的社会责任和政策制定者的吸纳路径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健全社会科学研究法制规范,提高学术质量与社会责任社会科学研究是研究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活动,是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理论支撑。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用政策制定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发展时期,如何把社会科学研究“真正用于造福社会”,如何能使社会科学研究者拿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有益于社会发展的研究成果,如何改变“人云亦云”的学术作风,如何摆脱目前这种复制粘贴、抄袭滥造的不端学术行为,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对社会科学研究自身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社会科学研究参与社会实践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更凸显出学者学术良知的缺失。因而,完善社会科学研究法制规范,重视和提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质量,是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有效途径。对于学者的社会责任问题,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曾指出,文化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所有物,我们是通过在社会上的学习和工作才使自己获得文化知识。知识源于社会,那么,我们就有责任运用这些知识来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同样,学者的知识源于社会,也理应造福社会,这才是一个学者应该具有的胸怀,也是其学术研究的崇高使命。现在,我国正处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关键阶段,需要有这样胸怀的学者把用文化知识造福社会的使命感融入到中国梦的建设中来。因此,健全的法制法规、良好的研究环境是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保障;提高学者的学术良知是提高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质量与社会责任的前提。

(二)政策制定者开放决策机构,创新吸纳路径在我国,公共政策制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涉及机构多,主要包括中央及地方党委,国务院及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大及各级政协等组织。“在这些组织中,中国共产党委员会主要负责宏观政策指导,人大是最高的决策权力机关,各级政府负责具体的政策制定与执行,政协主要是参政议政,没有决策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从党委、政府、人大到政协都有所参与,都具有一定的司职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其中也存在有过于程序化、形式化,过于局限封闭,缺少对外开放及有效吸纳的因素。这就制约了社会科学的介入,影响了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因而,政府要想获得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社会科学的智力支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打破原有政策制定行为的闭锁性和排他性,提高科学化和民主化程度。二是平衡公共政策制定者与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话语权。弱化政策制定机构对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操控和干涉,放松对公共领域的管制。三是构建交流平台,增强相互交流。搭建各种形式的交流平台,创造政策讨论公共空间,增强政策制定者与社会科学研究者之间的交流、讨论,鼓励社会科学研究者走出办公室,融入到社会实践中来,缩小公共政策制定者与社会科学研究者之间的取向差距。四是完善社会科学研究的法制建设及环境保障。建设和完善社会科学研究的相关法制规范,形成系统的完善的管理体系及环境保障,可促使优秀的社会科学研究者能够各尽其才,科研成果得以保护,也可以使学术腐败问题得到遏制。综上所述,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领域广泛,涉及问题复杂。面对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在迎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挑战。社会公共领域将更需要社会科学研究者承担起为人类社会公共生活服务的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智力和人才支撑,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贡献中国的思想和力量。

社会科学研究范文第4篇

摘 要:社会科学研究以人类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其研究过程与人直接相关,这种使得社会科学研究受到了许多的伦理限制,它必须要遵守人类社会的道德准则,坚持一定的伦理原则。只有这样,社会科学研究才能得到尽可能客观的研究成果,达到促进人类社会的目的。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伦理限制;伦理原则

长期以来,社会科学研究因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研究内容的复杂性、研究中伦理的限制等原因,面临着许多不可避免的困境。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讨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社会科学研究伦理限制的原因;坚持伦理原则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社会科学研究应该坚持哪些伦理原则。

一、造成社会科学研究伦理限制的原因

首先,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社会是人的社会,它的起点和核心都是人,没有人的社会也就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科学也是‘研究人的学问’。”[1]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动物,任何个体都会因为对外在事物的需要而产生相应的动机,并且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是一类对研究有反应的研究对象。他们的一系列变化,如参与研究的意愿、对待研究的态度等,都会对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一定的影响。社会科学研究对人们的行为、态度、意愿等的观察、测量都是一种相对量、是一种“程度事物”,其程度取决于研究者给研究对象带来的影响。其次,人的行为和人类社会现象都具有复杂性。一方面,人的行为既会受个人特定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的影响,也会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从原始社会至今,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虽然有很多共通之处,如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至今仍然为现代社会所推崇,但是每种社会现象都与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状相联系,有着各自社会特有的特点,这就使得社会科学研究难以进行精确的解释与预测。

基于上述两个原因,社会科学研究就经常会面临科学研究需要与伦理原则之间的矛盾。因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由“人”所构成的“人类社会”,研究者不能为了研究而人为制造研究所需要的社会现象,这样做既违背了伦理道德,也达不到真正的研究目的。例如科学研究不能为了研究单亲家庭小孩的生活现状、学业成绩、社会行为等,不顾伦理道德,人为地将他们与其父或母分离。这样的行为,即使最终制造了类似的社会现象,也只可能是一种“假象”不可能得出科学研究真正想要的研究结果。出现这样的矛盾时,社会科学研究应该是以伦理原则为先,以事实为先,以科研需要为后。

二、坚持伦理原则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

伦理原则是人类社会的道德准则,坚持以人为本,社会科学研究要做到以人为本,达到促进个人、社会发展的研究目的,就必须要遵守人类社会的道德准则,坚持一定的伦理原则。一方面,坚持伦理原则是社会科学研究顺利进行的保障,另一方面,坚持伦理原则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目的的实际体现。任何一项社会科学研究都需要人的参与,如果在研究过程中违背了伦理原则,势必会打击参与者继续参与研究、为研究提供帮助的积极性。而由于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它总是要求参与者自愿提供无偿的帮助,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坚持伦理原则,保护参与者的积极性对保障社会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尤为重要。同时,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最终要有利于个人、社会的发展,那么社会科学研究过程本身就应该始终遵循这一点,才能体现其研究目的。一个从一开始就违背了伦理原则的科学研究,如何能够让人相信它的研究目的是向善的?因此,在研究过程中,不能为了得到研究成果给参与者、给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这完全违背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初衷。而坚持伦理原则,以此规范研究者的研究行为,正是社会科学研究促进个人、社会发展这个最终目的的实际体现。

三、社会科学研究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原则

(一)自愿参与原则

大多数社会科学研究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涉及研究对象的个人隐私,因此不少研究参与者在选择参与之前都会有许多顾虑、犹豫,尽管如此研究者也必须确认参与者都是自愿的。自愿参与包括不强迫和不限制两个方面的意思。不强迫是指参与者应是在充分了解的情况,没有顾虑、主动自愿地参与到社会科学研究当中,而不是研究者通过蒙骗、强制等手段迫使参与者的合作。不限制是指在研究过程中,参与者因某种原因要求退出,这对科学研究无疑是不利的。但研究者不能因为考虑研究的继续性和成本而要求参与者必须继续参与研究,只能采取措施将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二)知情同意原则

我们有时会在大街上碰到一些拿着调查问卷寻找调查对象的研究者。仔细观察,会发现要找到一个合适且自愿的参与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就会有不少研究者为了尽快完成调查问卷,通过隐瞒问卷的某些内容、问卷长度等手段,说服参与者的加入研究。这些做法不仅有损研究成果的客观性,而且容易导致参与者在研究途中选择放弃,给研究带来更多不利的影响。社会科学研究必须让参与者知情同意,要将调查研究过程尽可能简明扼要地告诉参与者。“简明扼要”并不意味着隐瞒,相反,研究者应该预料到参与者有可能会在调查的某个环节选择退出,而将这个环节特别告诉参与者,让他们有心理准备,减少退出的可能性。

(三)匿名和保密原则

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的隐私需要而且应该得到保护,一旦个人隐私泄露,就有可能会对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困扰甚至伤害。因此参与者决定参与后,往往会要求匿名,要求研究者保密。社会科学研究并不要求掌握个别参与者的个别现象,因此研究者完全可以并且必须尊重参与者的隐私权,进行匿名、保密研究。研究者必须主动向参与者许诺并始终坚持保密的原则,只有消除参与者的顾虑,才能得到他们的积极配合,获得真实的信息资料,保证研究质量。

(四)不伤害参与者原则

不管是在参与前、参与过程中,还是参与后,研究者都必须保护参与者免受身体和心理的伤害。一方面,在研究者试图说服他人参与到研究和研究过程中,由于参与者对科学研究的了解有限难免会有一些不理解,这时候研究者不能因为参与者的不理解而口出恶言甚至大打出手,而应该宽容对待并耐心解释。笔者所在的调查研究团队在研究过程中就曾遭遇过这种状况,最后整个团队不得不中断研究,将事情处理好。另一方面,在参与者为研究提供完帮助后,研究者应当遵守承诺,保护参与者的隐私,承诺不会透露参与者的个人信息,不会与科学研究之外的人员讨论参与者隐私,不会给参与者带来不良的舆论影响甚至伤害参与者。并且,如前所述,社会科学研究不能“为了研究而研究”,人为地“制造”参与者,给参与者带来伤害。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宇翔.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

社会科学研究范文第5篇

〔摘要〕文章基于国内顶级期刊数及新华文摘转载论文数,构建了人文社会社会科学研究质量指数,以此对中国主要研究机构

>> 法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解析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互联网利用状况研究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文本挖掘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典型应用述评术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文本挖掘技术应用进展 论中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合作结构 项目视角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比较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程序公正探讨 传媒学转向: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新走向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论与质量观及其评价机制 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2011年广西社会科学研究综述 试论社会科学研究的功能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ABC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新思路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的保障体系研究 地学价值论:地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rticle number published on the domestic top journals and reproduced on the Xinhua Abstract, a quality index,model for the research of social science and the humanities is built. And the medel is used to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he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p 10 institutions in China respectively are Renmin Universit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University, Tsinghua University, Zhejiang University, Wuhan University, Sun YatSen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Key words: evaluation; research quality index ; ranking

社会科学研究范文第6篇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为社会现象,即为一门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具体研究包括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文艺学、史学、语言学、民族学等多个方面,并把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研究总结出来。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必须具备五个基本要素:(1)以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2)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必须经学术权威部门鉴定,应用研究成果必须被实践证明;(3)有积极的社会效应(益)或一定的经济效益,只有产生正效应的研究结果,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成果;(4)必须有一定的被人们认可的表现形式,如论文、论著、报告等;(5)必须有明确的结论,如创立新的理论、学说,提出新的观点、思想,或提出新的策略、对策、措施,等等。

社会科学研究本身具有以下特点:一方面社会科学对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具有附属性,而这两者本身就具有抽象性;另一方面,对于社会现象研究本身来说就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外到内、由浅及深的过程。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要排除很多方面的因素,还要假设某些前提条件,从理性上认识并揭示其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发展规律,此研究过程的本身也就决定了研究成果的抽象性的特点。人们通常必须借助于一系列可变换的中介来完成“具体抽象”这一过程,而不能直接将研究成果用于实践。这表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具有间接性。由于受到研究者主客观因素,如价值判断、知识结构、社会阅历和环境等的影响,在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中,得到的社会科学成果总会包含各种的缺陷、不足和错误。因此,我们要从实践和理论上进行不懈的探索,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的理论,再用发展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实现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社会科学成果到现实生产力之间的良好转换。在这个意义上,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运用是一个检验错误并对其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要经过一个较长时期。

要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实践价值。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一定要有它自身的价值,其价值应符合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能够被人们理解、接受、掌握、应用。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亟须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能够提出独创性的见解或可操作性的建议,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创新程度。评价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一项重要标准是创新程度。只有创新才能在科研成果中总结出新的经验、规律,探索新的思路、方法,建立新的理论、学说,提出新的方案、对策,为新的实践及时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等。一项没有创新力的研究成果,只是重复别人已经提出的观点和方法,是毫无意义、没有价值的。所以,不同范围、层面、角度的创新对社会经济生活所起的作用不同,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同。因此,我们应根据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创新程度的大小来衡量其价值。

3.影响力度。任何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旦进入社会,都会对社会产生影响。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可以增长人们的知识,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转化为管理者的决策或方案,为社会带来影响。研究成果的大小对社会的影响体现在广度和深度上,更重要的是其方向,所以产生积极正面影响的研究成果就是有价值的。

4.效益评价。社会研究成果既可以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途径产生经济效益,也可以通过为人们提供知识、更新人们的观念,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各类效益之间可以量化。我们可以通过价值量的大小来衡量研究成果的好坏,对于难以量化且表现复杂的成果,可以通过其影响面、宣传面的大小以及贡献加以评判。

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要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为增加各个成果之间的可比性,应尽可能以定量为主,采用量化指标。二是形式评价与内容评价相结合。“形式”主要是指成果的来源、类型与成果发表(出版)的形式(含刊物的档次);“内容”则是指成果的质量、产生的影响和社会经济效益等。在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时,应坚持以内容为主,兼顾形式的原则。三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过程中,既要重视理论上的创新性,又要重视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根据上述评价标准和原则,初步设想采用10类具体指标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对某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单项评价,然后再加以汇总,对该项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评判。

1.成果属性。成果类别指成果的性质和类型。不同的成果所具有的性质作用大小、评价的高低也会不同。我们将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分成4种不同的类型,并对各种类型的研究成果分别作出恰当的评价,给予不同的评分范围。(1)数据资料类。此类是指通过对各种现象的调查研究和数据资料的搜索、整理、汇总,所取得的能够反映现象基本情况的成果。此类成果的评分标准不高,评分范围在20分~60分。(2)实践类。此类成果是指通过对各种门类社会科学的研究,充分发挥社会科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宣传功能以及参考功能,将各学科的基本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进而取得的成果。这类成果不仅可以提高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还能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研究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一般情况下,获得这类成果所进行的研究难度不是很大,创新的成分也不多,故评分不宜过高,评分范围为30分~70分。此类成果还包括根据某一社会组织在一定时期的任务,在对社会组织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研究,对影响社会组织的各种变量进行测算,能指挥和协调全局性工作,促进社会组织完成任务 规划、决策、方案等成果。在工作进展过程中,为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人力的合理调度,最大程度地将劳动者的积极性发挥出来而提出的策略、意见和方法等成果。这类成果通常应用于经济工作和行政工作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其价值的大小及应用的范围和转化的力度也不同。评分范围一般为40分~80分,但有些全局性、战略性的规划和决策,评分可提高至80分~100分。(3)理论性成果。理论性成果是指在各种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中取得的重大突破性成果。这类成果或者提出了新的观点、思想、理论和学说,或者对传统理论进行质疑、补缺、完善,或者在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创新方面有新的设想和进展,或者选题有特别重大意义,研究难度大,填补了某项专业的空白,在理论上具有开拓性创见,等等。这种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学术论文和专著。理论性成果的效应是巨大的,一旦为群众所掌握,就会转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获得理论性成果的过程是艰巨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和艰辛的探索,因此评分较高,评分范围为60分~100分。(4)综合性成果。综合性成果是指兼有以上两种或多种属性的研究成果。社会科学研究是复杂的,其研究方法也是多样化的,因而成果的属性不是单一的。综合性成果具有较多的表现形式,也有一些综合性成果全面体现了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各种特性,这些成果产生的价值是非常巨大的。综合性成果的评分一般较高,没有理论创新的综合性成果评分范围为60分~90分,包含理论创新的综合性成果,评分范围为70分~100分。

2.成果背景。成果背景是从形式方面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的分类指标。形式是内容的反映,形式评价是成果评价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形式评价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只处于次要地位。形式评价主要是对成果的来源、项目的级别和成果发表(出版)刊物(著作)的级别、档次以及获奖等级进行评价。(1)项目来源。项目来源指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是来自哪一级立项的科研项目。项目的来源可分为部级、部省级、厅局级、其他级、非立项5类,分别给以100分、80分、60分、40分、20分的评分。根据这些不同等级的评分,对科研成果进行形式评价,接受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的课题可参照其研究的难度和范围来评定相应的等级,国际合作项目可视同部级。(2)重要程度。重要程度是指科研项目在本学科的研究中属于哪一个层次的课题,是否具有高水平、科学性、知识性、可读性强等特点,在学术界评价如何。我们将科研项目分为重点工程项目、重大项目、规划项目、一般项目、自选项目5类,根据以上这种分类可分别给以100分、80分、60分、40分、20分的评分。(3)发表(出版)等级。发表(出版)等级是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发表的刊物或出版的出版社的等级。一般情况下,刊物或出版社的等级越高,其价值也越大。我们将刊物分成国内外权威刊物、国内核心刊物、省内一级刊物、其他公开刊物、内部刊物5类,分别给以100分、80分、60分、40分、20分的评分;将出版机构分为中央级出版社、省级出版社、其他出版社、在一定范围内交流、内部印刷5类,分别给以100分、80分、60分、40分、20分的评分。(4)获奖等级。获奖等级是指某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已经获得的奖励等级。一般分为国际奖、国家奖、部省级奖、厅局级奖、其他奖,由于每种奖励中又分为一、二、三(或更多)等级,故其评分也应是一个区间,拟分别给以100分~70分、80分~50分、70分~40分、50分~30分、40分~20分评分。

3.创新力度。创新力度是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内容的评价。一项没有新意的成果是不会有多少价值的,只有使科学成果成为具有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并且处于领先水平,在推广中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才说明这项科技成果具有创新力度。我们拟用以下几个指标来衡量其创新力度。(1)惟一性。惟一性是指在科研成果中提出的理论、思想、观点或方法,在古今、在国内外绝无仅有,第一次提出来。惟一性又分为国际惟一性和国内惟一性。国际惟一性的成果给予100分,国内惟一性的成果给予50分。(2)新颖度。新颖度是指科研成果中提出的理论、思想、观点、方法,虽然不是惟一的,但属于较早提出或较早对其进行阐述、解释、论证的以及较早应用这些理论、思想、观点、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并且具有的科学性较强,有可能较早的应用于实践,产生社会效益。我们可根据其在国际或国内出现的时序,根据填补空白、国际领先、国内领先、部分创新、较早应用等5种类型分别给以100分、80分、60分、40分、20分的评分。(3)转引率。转引率是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中引证其他成果的理论、观点、方法的次数与本成果中的理论、观点、方法被其他文章所引用次数的比率。如果转引率越大,说明引证他人的成果越多,而自己的成果被别人引用少,创新力度不强;转引率越小,说明引证他人的成果越少,而自己的成果被别人引用多,创新力度强。我们可以根据转引比率的数值大小分别给以0分~100的评分。

4.影响广度。影响广度是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问世后,在理论界和实践中所带来影响的范围和广度。影响越大,价值也越大。影响广度包括被引用强度和被引用比率。被引用强度指被引用的广度、被引用频度和被引用深度三个指标的得分简单相加。被引用比率指某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在一定时期内被引用次数占同期同学科全部被引用次数的比率。

5.系统性。阐述全面、精当、知识结构系统完整可打100分、90分。主要方面全面阐述,次要方面略有欠缺可打80分、70分;主要方面基本阐述,初步建立知识结构基本框架可打60分、50分;主要方面有遗漏或知识结构混乱可打40分、30分、20分、10分。

6.可靠性。理论前提科学,概念明确,逻辑严密,资料准确、充实,研究方法科学、深究、适当,可打100分、90分;理论前提科学,在资料、研究方法、概念和逻辑等某个方面略有欠缺可打80分、70分;理论前提科学,在资料、研究方法、概念和逻辑等某些方面有欠缺可打60分、50分;理论前提、资料、研究方法、概念和逻辑等某些方面有严重欠缺可打40分、30分、20分、10分。

7.引证规范性。引证规范,所有引用资料、观点来源清楚可打100分、90分;引证较规范可打80分、70分;引证基本规范可打60分、50分;引证不规范可打40分、30分、20分、10分。

8.研究难度。问题十分复杂,或理论难点多,或学科基础薄弱可打100分、90分;问题复杂或有理论难度,或学科基础薄弱可打80分、70分;问题较复杂,有一定难度可打60分、50分;难度很小可打40分、30分、20分、10分。

9.资料搜集处理难度。资料的搜集与处理难度很大可打100分、90分;资料的搜集与处理有难度可打80分、70分;资料的搜集与处理难度不大可打60分、50分;难度很小可打40分、30分、20分、10分。

10.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具备下列任何一项即可:(1)对解决重大理论或现实问题有推动作用;(2)对学科发展有奠基作用,可打100分、90分。具备下列任何一项即可:(1)对解决重大理论或现实问题有推动作用;(2)对学科发展有促进作用,可打80分、70分。对解决理论或现实中的一般性问题有推动作用,可打60分、50分;对学术研究或社会发展作用很小,可打40分、30分、20分、10分。

三、社会科学成果及其常用的评价方法

社会科学成果是指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探索未知、推进社会和经济发展、深化认识为目的,对所研究的问题经过周密的分析、论证,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结论,其成果的表现形式一般为著作、论文、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咨询建议、方案论证、工具书、译著、译文等。

1.定性评价法

社会科学研究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长期、深远、间接的作用和影响,由于社科成果自身所具有的描述性、模糊性等特点,它难以像自然科学成果那样通过精确的计算、反复的科学实验来加以验证,也无法用数据或指标来作简单的测定。因此,目前对社会科 学成果的评价大多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来进行,即同行的专家进行评定。定性评价法是以评价者的主观判断为基础的一种评价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充分利用同行专家的知识、经验以及调查分析能力,对要进行的评定成果进行定性评价。这种方法通过不断的发展完善,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定性评价分为会议评价和通讯评价,前者为会议组织者聘请相关专家召开会议,听取被评人员对其成果的汇报,进行面对面的质询、答问,然后给出评定;后者是以信函形式送审成果,聘请有关专家进行背靠背的评价。

定性评价法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专家的智慧和经验,对信息资料的数据需求程度比较小,从而避免和减少了因信息数据不全或不精确而造成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定性评价法特别适用于某些因素难以量化的情况,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评价中的随机因素影响较多,由于评价者的价值观和主观意识的影响以及专家知识经验的局限性,往往使评价结果带有个人偏见和片面性,因而评价结果有可能不是很客观、准确的。此外,评价成果通常没有经历被检验和被认识的过程,因此可信度和可靠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2.定量评价法

许多社会科学管理部门和研究人员为了使社会科学成果的评定结论尽可能地符合客观性,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开始不断探索如何借助科学计量分析指标来评价社会科学成果。目前,常用的计量分析指标包括主体成果发表的刊物级别,论文收录、转载情况,成果被引证情况,获奖情况等。

定量指标分析法的优点是,由于它是根据登载成果刊物的权威程度和成果被转载、引用次数来作为评价标准的一种评价方法,因此它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不受个人主观因素干扰和其他非科学因素的影响,有助于规范评价行为。然而,对于以著作和科学论文为主要产出形式的社科成果来说,采用计量分析法也有不足之处。首先,在成果统计上有时间的滞后效应,由于或著作出版通常要等若干年才能验证其真正价值,因此不可能对成果进行及时的评价。其次,定量分析指标只适用于已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公开出版的著作等科研成果,而对于那些不宜公开发表,已被有关部门采用,并已取得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却无能为力。

目前,定量分析指标法已在我国自然科学界基础研究领域的评价工作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对于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工作还存在着某些局限性,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社会科学情报信息系统还很不完善,无法使成果的引用情况和引用次数被及时、准确地检索出来。

3.多因子综合评价方法

综上所述,由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目前社科成果评价工作仍以定性评审作为主要评价方法。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定量评价方法也开始在社会科学领域得到广泛运用,从而使社会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由于在社会科学领域,各种新兴交叉学科不断产生,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围也日益扩大,影响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因素也愈来愈复杂,特别是对应用性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影响成果价值的标准除了要考虑其学术价值外,还要考虑其社会价值、经济社会效益以及其他相关的因素。传统的一些定性评价方法由于其自身具有的局限性和主观性,不能准确地反映社科成果的价值,因而愈来愈不能满足社科成果的评价要求。

为了更加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社科成果,人们期盼对社科成果能够实事求是、公平合理、保证质量地进行定量的、精确的描述,从而使社科成果评价更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由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发展问题以及改造社会的方法和手段等,因而,对于社会科学成果来讲,进行定量评价的难度比较大。在影响社科成果的众多因素中,许多因素都具有模糊性、复杂性,所以难以直接量化。因此,目前应用于自然科学成果评价的绝大多数定量评价方法,并不能单独作为解决社会科学活动评价的实用方法。

社会科学以其独特的方式研究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每一项社科成果的实现,都取决于下面两个因素:一是接受这项成果的决策机关和领导人是否认可、赞赏并让其通过。二是运用该项成果的实际工作者的水平和运用的现实环境如何。对社会科学成果的考核,我们应该注意基础理论和应用科学成果是并重的,并且注意把定性和定量标准相结合。总之,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一定要统筹考虑,防止顾此失彼,做到公正合理地体现社会科学成果的真实价值。

收稿日期:2002-08-02

【参考文献】

[1]杨家栋、秦兴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及其指标体系》,《齐鲁学刊》2001年第2期。

[2]高燕云、任世安:《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方法探讨》,《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社会科学研究范文第7篇

【关键词】Internet/哲学社会科学/网上文献

【正文】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一场由信息革命带来的深刻的社会变革。以Internet为核心的这场信息革命,将极大地改变着人类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Internet作为信息时代的标志,它的出现,涉及到广泛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尤其和哲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新闻学、国际问题研究等诸多学科关系密切,引起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和兴趣。它不仅提出了大量新课题,也向一些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并将不同程度地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走势产生影响。

1Internet向传统的社会科学理论提出挑战

在经济学领域,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造成冲击。在传统经济概念中,生产取决于所用生产要素的数量,特别是劳动、资本、设备和资源(物质的),信息或知识只被视为外部因素,不是生产函数完整组成部分,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核心是资本积累;

而在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知识成为可再生的重要资源,经济增长更直接地取决于知识的投资,知识创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其次,劳动价值论需要发展。实践证明价值规律虽然是正确的,但是信息产品与传统意的商品有所区别,它使商品的质发生了某种改变,其目的不仅是为了交换,而且还有分享的含义。那么,信息产品的属性是什么,当度量信息产品的价值时,知识和创新在信息产品价值的构成上占有多大的比重,怎样测定其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需要进一步探讨。此外,经济稀缺理论、保护贸易理论等也受到挑战。

在哲学领域,Internet突破了传统哲学的理论思维和逻辑框架,改变了传统的时空观,同时赋予哲学一些基本概念——“实在”等以新的内涵。如“虚拟实在”也是“实在”,在信息网络空间是人类生活空间的延伸这个意义上,它是实在的,同时它不仅超越了物理的四维时空,而且造成了更多维数的可能性空间。Internet还向传统认识论中的二元对立模式,特别是认识和实践的对立提出挑战,提倡智慧型思维,创造了新的思维方式。

在社会学领域,对Internet给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用传统的社会学观点和概念难以解释或不能涵盖。如社区概念、社会成员互动模式、社会分层理论等等,都面临着挑战。

在法学领域,Internet将改变传统的法律思维方式,即习惯于对与错的非此即彼式的思维。同时,Internet对现行的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战。传统的法律制度是按照地理界限划分,以国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国界是法律规范有效的界限,如民商法、刑法、知识产权法等都有着明确的地域概念。而Internet超越了国界和时间,网络形成了新的时空,这对传统上习惯以地缘界限建立的法律制度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新闻学领域,Internet冲击大众传播理论。在大众传播理论中,职业传播者、媒介和受众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从网络传媒来看,这三个要素均已发生重大变化。一是Internet不仅改变了职业传播者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传递和信息的方式;二是大众媒介与网络融合形成新的媒体,网络上各种新闻组或信息站点也成为一种新的媒体;三是Internet改变了“受众”的概念和关于“受众”的理论,每个网民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能是信息的创造者、者或交流者,它改变了传统媒介的“传—受”关系,建立的是新型、平等的交互关系。大众传播理论的基本问题是大众传播的性质、过程和影响,特别是它是如何在心理上、社会上和文化上影响人们的。面对网络传媒的迅速发展,这些基本问题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需要对原有理论进行扬弃或重构在国际问题研究领域,Internet的发展将会影响思维方式,进而引起研究国际政治、国家安全模式的变化;同时,对一系列在信息时代产生的国际政治与经济问题,需要作出预测,进行理论概括,这是目前面临的理论问题。

2Internet向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大量新课题

Internet代表着一个正在到来的新时代,伴随着大量还未被认识、有待认识的新问题,引起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关注。哲学工作者在探讨:Internet的出现,对人们的观念与思维方式带来了哪些改变,我们应以什么样的观念迎接信息社会;它给予社会生产方式、人们的交往方式带来了那些变化,并对已经发生、可能发生的社会变化进行探讨;研究从工业化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文明的转型。经济学工作者在研究:宏观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知识经济的特征、主要内容和运行规律,知识产品、信息产品的价值度量问题,知识经济的现状、未来以及我们的对策等等。微观上,研究电子商务带来的新变化。开展网上贸易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体现,如何进行金融结算?网上贸易超越了国界,如何保证国家行使,进行国家监管?在研究网上贸易降低交易成本、简化交易手续等优越性的同时,怎样推动它的健康发展?另外,网上贸易除了传统的商品贸易外,服务贸易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交易的科技含量加大,如何搞好网上的服务贸易?对网“虚拟社会”的研究,正在成为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虚拟社会中,社会成员是怎样发生关系、进行互动的,它如何改变了社会结构,引起了社会认知和价值观念的哪些变化?Internet引起现代社会交友方式的变化,如何看待网上征友、网络婚姻走进我们的生活,Internet对现代人际关系、社会整合又将产生怎样的作用?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研究课题是当代信息技术与金融资本相结合将导致整个社会结构改变,形成新的社会分层。虽然目前对Internet的研究,在社会学界尚属前沿性的课题,但是不容忽视。法学研究人员在密切关注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发展Internet方面的政策法规和基本思路,并着手研究与Internet相关的立法问题。第一,对已有法律进行补充,如新刑法,网络犯罪的界定与制裁;著作权法,增加著作权人享有“展示”(display)的权利;出版法,增加网络出版物的内容;保护消费者权利法,享受网络服务是否列入消费者的权利;针对电子商务发展所涉及到的有关法律如合同法、民商法等制定政策,等。第二,进行新的立法。对Internet带来的许多新的法律问题,必须进行新的立法。如网络域名管理,ISP(服务商)的管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隐私保护法(针对网络既是公开的、又是隐蔽的情况,凡属于个人在网上从事信息交流、发送活动过程都应受到法律的保护)等等。

Internet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体,已经引起新闻学研究的关注。网络媒体同以往传媒不同的特点、作用和功能,这些都是新闻学研究的新领域。值得注意的是,未来信息传播的发展打破了新闻学传统的五“W”,即表现为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形式的信息交流。当前新闻学对Internet研究的热点问题有:第一,网络出版物的管理。报纸、广播、电视及书本式出版物都有着严格的审批手续,而网络出版物却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涉及版权、法规等问题,网上什么是需要保护的,怎样有效地保护等。第二,网上色情等不良信息问题。它们妨碍了网络的健康发展,应该怎样克服。第三,网络传媒与传统传媒在特点、功能和作用等方面的比较研究。Internet对国际问题的研究增添了新内容。表现为研究观念在改变:如国家安全问题,过去对边疆的认识,主要以地缘为界,扩展到领海、领空,而Internet使时空观念发生变化,安全边疆的观念也相应发生改变。研究领域在扩大:如国际安全领域中,信息安全正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恐怖主义的内涵增加了黑客、信息犯罪的内容;国际冲突除了战争、经济等形式外,信息战已经开始点起烽烟;信息战,也许最能体现冷战后冲突的新特点,21世纪的战争,也许首先是信息的战争。这一点已成为很多专家的共识。随着世界范围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信息安全将日益成为安全的主题,信息安全将成为国际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

3Internet对学科发展产生的影响

目前对Internet的研究,虽然还处于介绍、普及阶段,但是伴随着Internet的发展,对Internet的研究将会逐步深入,产生一些新兴学科或新的研究领域。如Internet经济学、网络传播学、知识经济、网络立法、信息安全、网上贸易研究等等,这些研究有些处于学科的前沿位置,有些尚处于学科的边缘。尽管研究的侧重点和内容不尽相同,但有几个趋势是共同的:一是多学科、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研究趋势明显增强。Internet的出现,对社会科学提出了跨学科研究的客观要求,由于它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哲学、伦理学等许多领域,分散、孤立的研究都不足以作出合理的解释或科学的分析,因此对Internet的研究,呈现出跨学科、交叉学科研究的走势。二是对Internet的研究,不仅是纯理论意义上的研究,而是更加侧重于应用性。当前,学术主要关注的并不是Internet的一些抽象概念和原理,而是更注重它带来的变化、影响和问题,使社会科学研究的应用性大大增强,与社会实际联系更加紧密。因此,知识经济、创新理论、网络出版物的管理、网上不良信息及信息垃圾的治理、网络立法、网上贸易等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三是对Internet的研究,正在向着全面、纵深的方向发展。学者们在研究中,既充分肯定、认识它的社会功能和积极影响,也不回避它的负面效应和存在问题,特别是注意借鉴发达国家在信息化方面走过的弯路,以推动Internet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在本文的写作中,笔者先后访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9个研究所的12位专家学者,

访谈笔记为本文提供了主要内容。

2朱葆伟,金吾伦.社会的信息化与观念变革.光明日报,1997,11,15、22

3卜卫.互联网挑战大众传播理论,“新闻研究工作座谈会”学术交流资料,1998

4李少军.国际安全警世录,金城出版社,1997

社会科学研究范文第8篇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必然造成研究方法的多元化。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历史过程,它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其中包括有经济、政治、科技、军事、文化、民族、习俗、社会心理等因素或者子系统,并且,这些因素或者子系统还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每一个因素或子系统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并由此产生出一些特定的研究方法。此外,上述因素或子系统又不是平行发展的,而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于是就成为多种交叉学科的研究对象,产生出各种类型的交叉学科的方法。由此可见,社会科学只有凭借各种各样的具体研究方法,才能1黑格尔:《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37页2黑格尔:《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4页揭示出社会历史过程及社会历史现象的复杂性。

二、社会科学研究主体的差异性依据

黑格尔指出:“方法就是逻辑内容的内在自我运动的形式之觉察。”也就是说,对象的内容本性、客观规律要成为思维方法、研究方法,首先要为研究主体所认识和把握,并且要经历由客观到主观的转化、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建构的过程。客观规律只提供了形成思维方法的客观基础,但不能提供人们思维和实际活动的现成规则和手段。客观规律只有内化于人的头脑中,并转化为思维活动的内在规律,它才能成为科学的思维方法,才变成人们思考问题的规则和手段。所以,思维方法尽管有其客观基础,但绝不是纯客观的东西,而有其主观的因素、主观的特征。

由于研究主体在政治立场、利益需要、知识水平、研究能力、兴趣爱好、情感意志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无疑会影响到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程度,会造成对于思维方法的不同选择和应用,形成不同的思维视角和研究风格,从而形成不同的学风和流派,造成宏观上方法多元化的情形。如培根重视归纳法,而笛卡尔、斯宾诺莎则推崇演绎法;罗素强调逻辑和理性,而叔本华、尼采则提倡直觉和直观,突出强调反理性主义方法的作用;贝塔朗菲对事物善于作整体性、综合性的系统思考,而实证主义者却更强调分析的实证的研究。

三、社会科学研究实践活动的多样性依据

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黑格尔也认为:“在探索的认识中,方法也就是工具,是主观方面的某个手段,主观方面通过这个手段和客体发生关系。”也就是说,方法是主体从事实践活动、达到预定目的的工具和手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桥或船。实践是有对象有目的的,不同的实践活动的不同对象和目的就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方法,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就必然要求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工作方法等等的多元化。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深入,形成了“方法论热”,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多元化已成为了一种现实的趋势,我们在以后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要重点把握方法的多元,以多元的方法来进行我们的学习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范文第9篇

关系学等一系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所提出的大量新课题,并向传统理论提出的新挑

战,以及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走势产生的影响。

【关 键 词】internet/哲学社会科学/网上文献

【 正 文 】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一场由信息革命带来的深刻的社会变革。 以internet为核心

的这场信息革命,将极大地改变着人类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intern

et作为信息时代的标志,它的出现,涉及到广泛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尤其和哲学、社

会学、法学、经济学、新闻学、国际问题研究等诸多学科关系密切,引起社会科学研究

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和兴趣。它不仅提出了大量新课题,也向一些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

并将不同程度地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走势产生影响。

1 internet向传统的社会科学理论提出挑战

在经济学领域,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造成冲击。在传统经济概念中,生产取决

于所用生产要素的数量,特别是劳动、资本、设备和资源(物质的),信息或知识只被

视为外部因素,不是生产函数的完整组成部分,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核心是资本积累;

而在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知识成为可再生的重要资源,经济增长更直接地

取决于知识的投资,知识创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其次

,劳动价值论需要发展。实践证明价值规律虽然是正确的,但是信息产品与传统意义上

的商品有所区别,它使商品的质发生了某种改变,其目的不仅是为了交换,而且还有分

享的含义。那么,信息产品的属性是什么,当度量信息产品的价值时,知识和创新在信

息产品价值的构成上占有多大的比重,怎样测定其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需要进一

步探讨。此外,经济稀缺理论、保护贸易理论等也受到挑战。

在哲学领域,internet突破了传统哲学的理论思维和逻辑框架,改变了传统的时空

观,同时赋予哲学一些基本概念——“实在”等以新的内涵。如“虚拟实在”也是“实

在”,在信息网络空间是人类生活空间的延伸这个意义上,它是实在的,同时它不仅超

越了物理的四维时空,而且造成了更多维数的可能性空间。internet还向传统认识论中

的二元对立模式,特别是认识和实践的对立提出挑战,提倡智慧型思维,创造了新的思

维方式。

在社会学领域,对internet给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用

传统的社会学观点和概念难以解释或不能涵盖。如社区概念、社会成员互动模式、社会

分层理论等等,都面临着挑战。

在法学领域,internet将改变传统的法律思维方式,即习惯于对与错的非此即彼式

的思维。同时,internet对现行的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战。传统的法律制度是按照地理界

限划分,以国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国界是法律规范有效的界限,如民商法、刑法、知

识产权法等都有着明确的地域概念。而internet超越了国界和时间,网络形成了新的时

空,这对传统上习惯以地缘界限建立的法律制度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新闻学领域,internet冲击大众传播理论。在大众传播理论中,职业传播者、媒

介和受众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从网络传媒来看,这三个要素均已发生重大变化。一是in

ternet不仅改变了职业传播者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传递和信息的方式;二是

大众媒介与网络融合形成新的媒体,网络上各种新闻组或信息站点也成为一种新的媒体

;三是internet改变了“受众”的概念和关于“受众”的理论,每个网民不仅是信息的

接收者,也可能是信息的创造者、者或交流者,它改变了传统媒介的“传—受”关

系,建立的是新型、平等的交互关系。大众传播理论的基本问题是大众传播的性质、过

程和影响,特别是它是如何在心理上、社会上和文化上影响人们的。面对网络传媒的迅

速发展,这些基本问题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需要对原有理论进行扬弃或重构。

在国际问题研究领域,internet的发展将会影响思维方式,进而引起研究国际政治

、国家安全模式的变化;同时,对一系列在信息时代产生的国际政治与经济问题,需要

作出预测,进行理论概括,这是目前面临的理论问题。

2 internet向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大量新课题

internet代表着一个正在到来的新时代,伴随着大量还未被认识、有待认识的新问

题,引起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关注。哲学工作者在探讨:internet的出现,对人们的观

念与思维方式带来了哪些改变,我们应以什么样的观念迎接信息社会;它给予社会生产

方式、人们的交往方式带来了那些变化,并对已经发生、可能发生的社会变化进行探讨

;研究从工业化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文明的转型。

经济学工作者在研究:宏观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

的转变,知识经济的特征、主要内容和运行规律,知识产品、信息产品的价值度量问题

,知识经济的现状、未来以及我们的对策等等。微观上,研究电子商务带来的新变化。

开展网上贸易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体现,如何进行金融结算?网上贸易超越了国界,如

何保证国家行使,进行国家监管?在研究网上贸易降低交易成本、简化交易手续等

优越性的同时,怎样推动它的健康发展?另外,网上贸易除了传统的商品贸易外,服务

贸易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交易的科技含量加大,如何搞好网上的服务贸易?

对网上“虚拟社会”的研究,正在成为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虚拟社会中

,社会成员是怎样发生关系、进行互动的,它如何改变了社会结构,引起了社会认知和

价值观念的哪些变化?internet引起现代社会交友方式的变化,如何看待网上征友、网

络婚姻走进我们的生活,internet对现代人际关系、社会整合又将产生怎样的作用?另

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研究课题是当代信息技术与金融资本相结合将导致整个社会结构改变

,形成新的社会分层。虽然目前对internet的研究,在社会学界尚属前沿性的课题,但

是不容忽视。

法学研究人员在密切关注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发展internet方面的政策法规

和基本思路,并着手研究与internet相关的立法问题。第一,对已有法律进行补充,如

新刑法,网络犯罪的界定与制裁;著作权法,增加著作权人享有“展示”(display)的

权利;出版法, 增加网络出版物的内容;保护消费者权利法,享受网络服务是否列入消

费者的权利;针对电子商务发展所涉及到的有关法律如合同法、民商法等制定政策,等

等。第二,进行新的立法。对internet带来的许多新的法律问题,必须进行新的立法。

如网络域名管理,isp(服务商)的管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隐私保护法(针对网络既

是公开的、又是隐蔽的情况,凡属于个人在网上从事信息交流、发送活动过程都应受到

法律的保护)等等。

internet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体,已经引起新闻学研究的关注。网络媒体同

以往传媒不同的特点、作用和功能,这些都是新闻学研究的新领域。值得注意的是,未

来信息传播的发展打破了新闻学传统的五“w”,即表现为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和其他任何人、 进行任何形式的信息交流。当前新闻学对internet研究的热点问题有:

第一,网络出版物的管理。报纸、广播、电视及书本式出版物都有着严格的审批手续,

而网络出版物却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涉及版权、法规等问题,网上什么是需要保护的,

怎样有效地保护等。第二,网上色情等不良信息问题。它们妨碍了网络的健康发展,应

该怎样克服。第三,网络传媒与传统传媒在特点、功能和作用等方面的比较研究。

internet对国际问题的研究增添了新内容。表现为研究观念在改变:如国家安全问

题,过去对边疆的认识,主要以地缘为界,扩展到领海、领空,而internet使时空观念

发生变化,安全边疆的观念也相应发生改变。研究领域在扩大:如国际安全领域中,信

息安全正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恐怖主义的内涵增加了黑客、信息犯罪的内容;国

际冲突除了战争、经济等形式外,信息战已经开始点起烽烟;信息战,也许最能体现冷

战后冲突的新特点,21世纪的战争,也许首先是信息的战争。这一点已成为很多专家的

共识。随着世界范围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信息安全将日益成为安全的主题,信息安

全将成为国际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

3 internet对学科发展产生的影响

目前对internet的研究,虽然还处于介绍、普及阶段,但是伴随着internet的发展

,对internet的研究将会逐步深入,产生一些新兴学科或新的研究领域。如internet经

济学、网络传播学、知识经济、网络立法、信息安全、网上贸易研究等等,这些研究有

些处于学科的前沿位置,有些尚处于学科的边缘。尽管研究的侧重点和内容不尽相同,

但有几个趋势是共同的:一是多学科、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研究趋势明显增强。intern

et的出现,对社会科学提出了跨学科研究的客观要求,由于它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

政治学、法学、哲学、伦理学等许多领域,分散、 孤立的研究都不足以作出合理的解

释或科学的分析, 因此对internet 的研究, 呈现出跨学科、 交叉学科研究的走势

。 二是对internet的研究,不仅是纯理论意义上的研究,而是更加侧重于应用性。当

前,学术界主要关注的并不是internet的一些抽象概念和原理,而是更注重它带来的变

化、影响和问题,使社会科学研究的应用性大大增强,与社会实际联系更加紧密。因此

,知识经济、创新理论、网络出版物的管理、网上不良信息及信息垃圾的治理、网络立

法、网上贸易等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三是对internet的研究,正在向着全面、纵深的

方向发展。学者们在研究中,既充分肯定、认识它的社会功能和积极影响,也不回避它

的负面效应和存在问题,特别是注意借鉴发达国家在信息化方面走过的弯路,以推动in

ternet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在本文的写作中,笔者先后访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9个研究所的12位专家学者,

访谈笔记为本文提供了主要内容。

2 朱葆伟,金吾伦.社会的信息化与观念变革.光明日报, 1997,11,15、22

3 卜卫.互联网挑战大众传播理论, “新闻研究工作座谈会”学术交流资料,19

98

4 李少军.国际安全警世录,金城出版社,1997

社会科学研究范文第10篇

第一,不同的研究对象要求有不同的研究方法,正因为不同的研究对象具有不同的“内容本性”,也即具有自己特殊的内部和外部的矛盾,因而也就具有不同于他物的特殊的性质、关系和发展规律,这一系列“特殊”必然要求研究方法上的“特殊”,造成研究方法的不同和差异。社会科学的特殊对象决定社会学必须使用自己特殊的方法,并且,每一门学科都应该有自己特殊的研究方法,这样就会在宏观上形成研究方法多元化的情况。

第二,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必然造成研究方法的多元化。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历史过程,它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其中包括有经济、政治、科技、军事、文化、民族、习俗、社会心理等因素或者子系统,并且,这些因素或者子系统还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每一个因素或子系统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并由此产生出一些特定的研究方法。此外,上述因素或子系统又不是平行发展的,而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于是就成为多种交叉学科的研究对象,产生出各种类型的交叉学科的方法。由此可见,社会科学只有凭借各种各样的具体研究方法,才能揭示出社会历史过程及社会历史现象的复杂性。

二、社会科学研究主体的差异性依据

黑格尔指出:“方法就是逻辑内容的内在自我运动的形式之觉察。”也就是说,对象的内容本性、客观规律要成为思维方法、研究方法,首先要为研究主体所认识和把握,并且要经历由客观到主观的转化、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建构的过程。客观规律只提供了形成思维方法的客观基础,但不能提供人们思维和实际活动的现成规则和手段。客观规律只有内化于人的头脑中,并转化为思维活动的内在规律,它才能成为科学的思维方法,才变成人们思考问题的规则和手段。所以,思维方法尽管有其客观基础,但绝不是纯客观的东西,而有其主观的因素、主观的特征。由于研究主体在政治立场、利益需要、知识水平、研究能力、兴趣爱好、情感意志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无疑会影响到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程度,会造成对于思维方法的不同选择和应用,形成不同的思维视角和研究风格,从而形成不同的学风和流派,造成宏观上方法多元化的情形。如培根重视归纳法,而笛卡尔、斯宾诺莎则推崇演绎法;罗素强调逻辑和理性,而叔本华、尼采则提倡直觉和直观,突出强调反理性主义方法的作用;贝塔朗菲对事物善于作整体性、综合性的系统思考,而实证主义者却更强调分析的实证的研究。

三、社会科学研究实践活动的多样性依据

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黑格尔也认为:“在探索的认识中,方法也就是工具,是主观方面的某个手段,主观方面通过这个手段和客体发生关系。”也就是说,方法是主体从事实践活动、达到预定目的的工具和手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桥或船。实践是有对象有目的的,不同的实践活动的不同对象和目的就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方法,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就必然要求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工作方法等等的多元化。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深入,形成了“方法论热”,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多元化已成为了一种现实的趋势,我们在以后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要重点把握方法的多元,以多元的方法来进行我们的学习研究。

上一篇:职业素质规划范文 下一篇:学前美术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