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色中华》报中的女性社会角色

时间:2022-09-05 05:04:10

论《红色中华》报中的女性社会角色

【摘要】在土地革命期间,《红色中华》发挥着宣传动员群众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324期《红色中华》报中涉及女性的报道进行分析,并且从宣传报道的形式归纳出该报主要借助口号、社论、树模范和宣传画等形式来塑造女性社会角色形象。

【关键词】《红色中华》报 女性社会角色 土地革命

《红色中华》报创办于1931年12月11日,共出版了324期,后改名为《新中华报》。该报是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府的中央机关报,在革命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红色中华》报对女性社会角色的定位

随着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和土地革命的开展,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内忧外患,苏维埃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根据当时社会环境的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塑造了全新的女性社会角色形象。

1、政治权利的“拥有者”

在土地革命时期,人们的思想经历了、“五四”运动等的洗礼,女性的政治权利观发生很大的变化,很多人已认识到她们拥有和男子一样的政治权利,能够像男子一样保卫国家。另一方面,受苏联苏维埃政府的影响,“男尊女卑”等封建观念得到洗涤,党开始赋予女性更多的政治权利,并鼓励她们争取和行使政治权利。

《红色中华》报第130期在第一版头条刊登出各省第一次女工农妇代表大会的新闻,号召各省的妇女们积极参与选举运动,邓颖超在报上发表《怎样领导各省第一次工农妇女代表大会》,亲自指导工农妇女大会。第159期上设立“三八”特刊,介绍了苏维埃在保障妇女权利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并刊登《论文:“三八”妇女节的国际意义》,鼓励苏区的劳动妇女在生产上和精神上给予白区更多的支持。这些报道逐步教导女性应该摆脱旧的思想束缚,成为拥有政治权利的独立体。

2、扩红运动的“助推器”

“苏区进行的战争,是一场全民皆兵的战争”①,在土地革命期间,面临来自国内外双重打击,扩红运动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势在必行,党不仅需要能够独挡一面的女士兵,更需要支持解放事业的女性。《红色中华》报从第68期到324期,不间断报道妇女在扩红中的优秀表现。第76期中《劳动妇女送郎当红军》报道了女指导员李六英鼓动丈夫当红军,第92期报道《鼓励儿子当红军》,树立了赣县江口区的林黄氏和福建的李连清和李生连送儿子当红军的榜样。此外,有的妇女自己也会加入到红军的队伍中,如第159期里,报道了江西瑞金的劳动妇女在扩红运动中的光荣成绩,并表示“要加紧完成中央增收一倍女党员的号召,把积极的先进的劳动妇女,特别是女工吸收到党里来。以巩固党的无产阶级基础。”

3、农业生产的“生力军”

在《红色中华》等报的宣传下,扩红运动蓬勃开展,全国各地群众纷纷响应扩红号召,“妈妈鼓励儿子去当兵”“妻子送丈夫去当兵”十分常见,但这也导致农业生产力的减少。1933年11月,在长冈乡调查时发现:“长冈乡16岁至45岁的全部青年成年733人,出外当红军做工作支了320人,在乡413人,其中男子只87人,女子竟占326人,因此长冈乡的生产,绝大部分是依靠女子……女子已是成群的进入生产战线中。”②不仅长冈乡是如此,其他乡也是妇女投入农业生产。

第84期的《全国劳动妇女 组织生产突击队》就鼓动妇女加入到生产战线上来,“主要工作为消灭荒田,多种杂粮菜蔬,瓜豆。”第202期也发表《号召广大妇女走上生产战线来》:“后方生产战线的任务,要更多的放到劳动妇女身上。……据兴山,公路,龙岗,据县,瑞金,杨殷等六县统计,妇女学会耕田的已有四千多人。”中国共产党深知农业是国家的基础,面对多数男性当了红军的情况,只有号召广大妇女加入到农业生产的队伍中来,才能保证苏区群众和战士的基本生活。

4、后勤保障的“基石”

第134期中刊登的《全国劳动妇女热烈进行十天冲锋运动》,报道了全国妇女踊跃参加做草鞋运动的盛况。第225期《一千三百个妇女同志运谷给红军》中报道了,在全国开展以保证前线战士的给养为目的的“给红军送粮食运动”的动员中,“全城市的妇女大部分是小脚妇女非常热烈的帮助运送,在7月30日到8月2日攻击动员了1300个妇女同志运谷给到XX。”前方缺什么,后方就补上。妇女在后方扮演好“后勤保障基石”的社会角色,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战士的生活物资。

二、《红色中华》中女性社会角色定位的特点

由于受“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封建思想的长期束缚,尽管当时党组织在苏区创立妇女文化学习班,可是从整体来看,女性的文化程度依然较低,阅读报纸对于苏区的广大劳动妇女来说还是有一定困难。为了达到宣传鼓动的目的,《红色中华》报采用简单通俗的形式为主社论为辅的方式塑造女性角色。

1、简洁的标语口号

在《红色中华》报中,关于妇女宣传的标语和口号很常见。比如,“领导和组织广大劳动妇女参加选举运动!”、“拥护全国第一次女工农妇代表大会”,这些口号中传达出中国共产党希望妇女能够了解并行使自己的权利,打破封建束缚,解放自己。又如,“完成目前的紧急任务!”和“做先锋的劳动妇女!”等,都在敦促妇女们行动起来,完成生产任务。“这些标语内容简单,不掺杂复杂的语言,易呼号、易识记。而且,采用的是一个行动意味很强并且表示坚定态度和号令语气的祈使句。这种句式用于标语口号,具有很强的鼓动性和号召力。”③

2、平实有力的评论

评论是一份报纸的灵魂,它是传达党中央和编辑部思想政治的最有力的途径。《红色中华》报从第5期发表社论《大家起来做防疫的卫生运动》,标志着《红色中华》报纸社论版块的创立。第159期的“三八”特刊中刊登了《论文:“三八”妇女节的国际意义》,文中阐述了苏联女性战胜资产阶级获得解放的先进事迹,表扬了中国苏区妇女封建压迫,投身到革命中获得解放。1936年2月6日的第254期发表《社论:妇女同志到生产战线上来》,当时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中央红军刚到陕西不久,必须马上开展农业生产活动,保障战士的给养和群众的生活,《红色中华》以社论的形式向苏区各地方所下达的关于动员广大妇女加入到春耕中的指示,号召妇女同志开始承担起她们在特殊的时期所要扮演的社会角色。

3、树立先进模范

树立先进模范不仅为群众提供一个行为标准,同时激励群众积极完成任务。《红色中华》报中为广大苏区妇女树立了多个模范形象,比如,第92期的《鼓励儿子当红军》,塑造了林黄氏和李连清等送儿子当红军的优秀榜样;第84期《三个模范女性》中也报道了上杭才溪区同康乡少先队大队长王大青等三人送丈夫当红军的先进事迹。通过树立扩红运动中的先进,促使妇女纷纷响应号召,鼓励自己的儿子丈夫当红军,完成扩红运动“助推器”的角色期待。在第261期《春耕运动中一个模范的妇女同志》中报道了清涧北一区二乡的好榜样――贫农团主席,她亲自向妇女宣传农业生产,学习春耕技术,带头下地劳作。在榜样的引领下,广大妇女积极参与到农业生产中,保证苏区经济的发展和战争的顺利进行。

4、通俗易懂的宣传画

苏区妇女大多受教育程度不高,而且很多人不识字,宣传画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第111期一幅名为《女赤卫军的勇敢》的画中,一个劳动妇女手持一把长枪,右手高举正在呼号,把女赤卫军的英勇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号召妇女投身到革命中,为革命事业做贡献。在第159期配有号召妇女参加春耕运动的两幅宣传画,一幅描绘了妇女将儿女送到托儿所,另一幅则是妇女在农田里春耕的画面,形象的画面,吸引了妇女的注意,增强了劝服力。这些漫画生动形象,向妇女们清楚地传达了中央对其生产生活活动的指示,号召广大妇女完成新的社会角色定位。

三、对《红色中华》报中女性社会角色定位的解读

“从总体上看,《红色中华》已经担负起了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妇女工作的指示、决定以及妇女干部汇报妇女工作的任务。”④《红色中华》报中所塑造的女性的社会角色与之前的报刊发生了变化,推动了女性的解放。

1、进一步破除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封建旧思想

在《红色中华》之前的报刊已经开始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破除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但它却将其进一步推进。如《杀媳烹羹的杨嘉才枪决了》及《党秉禄老婆虐待儿媳》,这些都表明党打破传统观念,向全苏区的群众强调女性应该拥有与男性平等的地位。第26期刊登了《关于保护妇女权利与建立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的组织和工作》,努力改善妇女的生活现状。第156期报道的《下州乡妇女热烈学习生涯》指出,为提高妇女的生产水平,创立了生产学习组,帮助妇女更好地开展农业生产。该报中还登载了中共所提出了新的婚姻法规,提出男女平等,用法律力量保障了妇女的权利。

2、肯定女性的社会地位

在经历了多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洗礼后,女性开始认识到自己的社会地位。《红色中华》中出现了关于妇女参加选举的报道等,这些报道旨在鼓励妇女行使权力,表达想法,保障自己的利益。拥有了权力的她们能够像男子一样有权力参加选举和被选举,她们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最有价值的肯定。《红色中华》报通过报道妇女在春耕等生产线上的模范事迹,以及妇女的农业生产的突出成绩,也充分肯定了妇女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①周榜师、曾金玉,《从中央苏区“扩红”看国家、地方组织和民众的互动》[J].《党史文苑》,2004(8):22-25

②李霞、尹士风、邱祥莺,《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妇女解放运动》[J].《党史文苑》,2009(1):23-25

③廖勇勇,《〈红色中华〉报的战时宣传探析》[D].南昌大学新闻学,2007

④陶洁、郑必俊:《中国女性的过去、现在与未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1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出版专业学生)

责编:姚少宝

上一篇:浅析《文汇报》复刊初期《笔会》的特色 下一篇:微电影广告及其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