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范文

时间:2023-11-07 07:20:24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篇1

【关键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管理;重要作用

一、我们国家社会保障建设的现状

1.网络建设初步具有规模

网络建设是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得以建设的一个基础,网络建设主要有主干网、局域网和广域网这三个主要部分,并且通过国家社会保障中心以及各省市的中心,形成了一个社会保障的三级网络的结构,通过网络的建设实现各级用户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信息的查询与数据的传递。通过我们国家这几年的努力建设,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的网络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各个部级的计算机局域网络的建设系统也已经有所完善,在各个省市之间建立了计算机局域网络系统,实现了各个省级之间的网络上的互相联通,并且还建立了多个信息网络中心,以此可以构建出不同地区之间的信息网络,并且还建立了许多专业领域的信息网络。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在逐步的完善

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以及其它的五个系统构成的,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中包含了我们国家大部分人的具体信息,并且这些信息还在继续完善当中,我们国家也在努力的去把所有参保人员的信息输入到系统当中去。

3.金保工程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金保工程是我们国家信息化战略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金保工程利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依靠中央、省、市这个三级网络,能够支持许多核心的应用,涵盖我们国家统一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电子政务工程。

二、信息管理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所存在的问题

1.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大,缺乏人才资源

在一些地方企业当中,对于信息管理的重视程度非常低,进而导致在企业内没有对信息管理这方面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这对信息管理在整个企业内的全面实施增加了许多难度,并且还有一些企业在信息管理的建设过程中,还出现了资金的浪费和资金的投入不足等一些问题。人才资源的缺少也是一个制约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的关键原因之一,而且目前许多高校在培养专业人才的方面与市场所需要的人才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在专业知识结构的方面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所以目前企业急迫的需要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化的人才来从事信息管理这方面的工作。

2.数据的共享性和准确性较差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包含了城镇、农村社会的保险,劳务关系以及各种有保障性质的工作,而且还包含了城乡、城镇从业人员以及各种人群的工作信息,所以这种要求所包含的数据应该非常的准确。但是因为各个部门之间所存在的数据共享方面的问题,导致各个部门出现对同一个事物有好几个不同的数据的情况的发生,而且信息重复的现象发生的也非常频繁,这些情况都严重的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

3.技术的发展比较落后

因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是一个包含面非常广的一个工作,并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信息系统也是一个数据信息非常庞大,处理起来非常复杂以及安全系数要求很高的一个系统。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信息系统,以及数量繁多的数据信息处理的情况来看,如今的技术发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这个发展的越来越快的系统了。随着客户群体的增加,系统所需要处理的数据信息变得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就需要运用更先进更成熟的技术来适应这一方面的需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是建立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的,还以互联网作为传播的途径,所有的工作都是在互联网上进行并且完成的,所以只要是互联网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话,就会导致企业的信息和客户的信息随时都可能被泄露出去,而且系统也有可能会遭到一些不法分子的袭击,这就需要企业加大力度,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4.系统的稳定性差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是一个涉及范围非常广、信息量非常大、数据保存非常复杂的一个系统,如果想要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可以长期稳定的运营和发展下去,就必须要保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所以这个系统完善起来非常的困难,而且这几年来我们国家对于社会保障实施的政策,有所不同,使人们对社会保障的要求也在一直发生变化,这就需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系统要及时的更新数据,来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情况。但是如果频凡的对系统进行更新改变,就会造成一些人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所以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发展和运行。

三、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建设的几个建议

1.加大资金的投入和人才的投入的建设力度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建设是关系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和人民日常的生活和日常的工作都有密切关系的一个方面,然而人才和资金又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所以我们就需要去重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技术,并且加大对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和人才的投入力度,在各个高校重点着重的去培养一批新的具有高素质高技术的专业化的人才来去适应市场的需求,并且要让企业认识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建设的重要程度,以此来提高企业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建设中的资金的投入,进而促进我们国家的社会的经济可以不断的发展下去。

2.要对信息进行一个统一的管理,实现数据的充分集中

要想对信息进行一个统一的管理,就要切实的去解决好各个部门之间的所存在的数据信息共享方面所出现的问题,还要转变传统的管理的思想观念,创新管理体制,紧跟时代的步伐,完善管理的体制,避免数据重复的现象的发生。除此之外,还要整理好各个部门之间的相关的业务流程的关系,实现社会保障管理业务在流程上的重合,把那些分散的各司其职的单位流程之间做一个合理的链接,实现一个数据共享的通道,对数据的信息进行共享,并且还要对所有的数据信息进行一个审核和检查,把不完整的信息及时补充完整,以此来保障信息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发展先进的技术,保障信息的安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拥有着非常庞大的信息体系,有着非常繁杂的人员信息和资料,对每一个和这些资料相关的人员来说,这些信息与他们的个人利益都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因为客户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使用互联网来进行数据的传递,这就给整个系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风险,因为任何信息的泄露都可能会给企业或者客户的安全带来一定的损害,所以就要加强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的力度,完善防护措施,运用多重加密的方法来对顾客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有效的保护。

4.扩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的覆盖范围,适应国家政策的变化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是我们国家未来的企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所以就要去大力的推进扩大信息系统的覆盖范围、网络信息技术的建设的范围以及数据信息的所覆盖的范围,还要不断的去更新,去适应我们国家社会保障政策的一系列的变化,尽力使信息系统的范围包含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并且逐渐的去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去调节和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管理是一个工作量非常大的工程建设,拥有非常庞大的数据资源,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建设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是我们国家持续发展经济的必然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也是我们国家保障公民基本的生活权利的一个重要体现,所以进一步地去建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也能够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我们就更加需要去重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建设,加大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资源和人才的投入力度,提高各个企业对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的重视程度,让企业意识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建设的重要性,从而让我们国家可以不断发展下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篇2

英文名称:Shandong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大众报业集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山东省济南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4-6380

国内刊号:37-1474/F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杂志是我省唯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期刊,以服务机关事业单位、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劳动者为宗旨,及政策性、实用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解读国家、省最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关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热点、难点问题,探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介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前瞻性科研成果,研究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处理,探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解答劳动者所关心的就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职业培训、工资收入分配、维权等方面的政策问题。《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是知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帮助企业、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提高政策业务水平的益友,是维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得力助手。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篇3

一、工作目标

1.改革创新。推进深化改革,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创业”行动、万名技能人才培育工程等“十件实事”。

2.就业创业。全市新增城镇就业6.5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8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籍高校毕业生年末就业率95%以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有就业服务需求)服务率100%;扶持创业7000人,创业带动就业3.5万人。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2.2万人,其中城乡新成长劳动力技能培训6000人,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4万人,创业培训6700人。

3.社会保障。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分别参保90.25万人、88.2万人、52万人、62万人、57万人,主要险种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率100%,退休人员档案接受率100%;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190万人。

4.人才集聚。全市接收本科以上毕业生1.5万名(其中引进硕士以上人才1850名),新增专业技术人才1.85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万人,新增留学回国人员180人,柔性引进外国专家61人,培养提升创业企业家100名,培养引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000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7万人次。

5.劳动关系。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8%,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95%以上;劳动保障监察联动平台案件按期运行率98%,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结案率94%以上。

6.人事管理。全市公务员在职培训1.43万人次,人事考试项目规范完成率100%,干部、随调家属安置任务完成率100%。

二、重点任务

(一)推进就业创业富民工程

1.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策解读,完善配套措施,推动新一轮促进就业政策落地见效,用足用好政策。围绕去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加强结构调整中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采取综合措施,妥善安置好分流职工。落实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制定应对规模性失业风险预案,采取稳定就业岗位、及时提供失业保险、开展职业培训等针对性措施,推进失业人员再就业。

2.开展“创业”行动。出台创业带动就业工程实施意见,推进大学生创业引领、农村创业富民、城镇居民创业促进、回国人才创新创业“四大计划”,突出抓好“互联网+创业”,支持农村电商创业。总结推广“盘活存量资产、发展众创空间”的“模式”,建设以“互联网+”工作、网络、社交和资源等空间为一体的全新创业载体5家以上,省级创业示范基地新增2家,实现辖市区全覆盖。完善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遴选制度。完善创业培训体系,筹建创业大学,建立健全培训对象甄选、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培训主体报告和培训师资管理新制度。

3.实施“精准就业援助”计划。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首位,推进大学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两大计划”,结合产业转型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登记和跟踪就业帮扶工作,确保籍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5%。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实施结构调整失岗失业人员专项就业帮扶计划,鼓励引导到企业就业、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扶持,确保城乡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残疾等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扶持农村新成长劳动力返乡创业和转移就业。

4.优化公共就业服务。深化人力资源市场改革,推进辖市、区公共就业机构和人才服务机构整合。全面梳理公共服务项目,制定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目录,推进公共服务与经营分离。推进就业质量与经济发展联动监测部级试点,探索建立测量和评价就业质量指标体系,搭建就业质量与经济发展联动监测云平台。推进就业失业预警省级试点,构建就业失业预警模型,防范和化解失业问题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

(二)推进全民保障幸福工程

5.实施法定人员社保全覆盖行动。将社保扩面征缴目标任务纳入市级机关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实现扩面征缴完成情况与证照审验、税费减免及专项资金扶持、参加政府采购招投标资格审核、评先评优及表彰奖励、“四证合一”、征信管理等“六挂钩”,依法推进基金征缴和清欠工作,确保应收尽收、应保尽保。完善困难群体参保帮扶机制,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激励政策,推动被征地农民刚性参保,将进城务工农民纳入城镇社保体系,基本实现社会保障法定人员全覆盖。

6.推进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保管理和经办模式,在全市范围内统一政策、数据标准、操作规程,推动城乡居民更加公平享有社会保障权益。建立全市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缴费档次和财政补贴标准。统一全市基本医保政策,整合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和经办管理,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7.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全民医保制度,制定出台医疗保险保基本政策调整文件,优化职工医保运行模式和统账结构,提高重大疾病保障能力。大力发展以职业年金、商业保险为重点的补充保障和以社会救助为重点的兜底保障,积极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加强城乡低保与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衔接,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加强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的衔接,形成医保制度合力。

8.建立健全可持续的社保基金运行机制。建立持续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和历史欠账偿还机制,落实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举措,提升基金保值增值能力。强化社保基金预决算管理,完善基金运行监测和预警分析机制,探索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提升基金可持续运行能力。推进医保付费方式改革,完善总额预算下的按人头、病种、床日等复合式医疗费用结算方法,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实施医保反欺诈“亮剑”行动,全方位加强医保基金监管。

(三)推进人才集聚助推工程

9.全面打造苏南人才集散地。紧贴全市“十三五”产业发展布局,启动“金山英才”计划,实施新兴产业紧缺型基础人才引进培养计划,举办新兴产业、“双高”人才对接洽谈会等招才引智品牌活动,打造面向全国、辐射苏南的人才集散地。落实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20条政策,组织开展高端人才项目申报,充分发挥政策引才聚才的虹吸效应。培育留学人员(大学生)创业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智示范基地等各类人才载体,推动人才向产业园区和科技型企业集聚。实施“百名专家服务百企行动计划”,整合利用在镇高校的骨干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外国专家等各类资源,分批组织100名专家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项目研发、人才培养,将专家智力资源和科研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参与推进“科技副总”和“产业教授”试点工作,加强在镇高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双向流动”。

10.大力培育新型技能大军。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和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意见,强化技能人才培养引进与经济发展需求对接,构建多层次的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打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探索技能人才在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职称评审、军队士官报考、政府表彰等方面的政策贯通,提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推行“招工即招生、入厂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和引导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举办技能大赛,培养新型技能劳动大军。实施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推进技工院校走内涵、特色、创新发展之路。推进技师学院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办学活力。

11.加快发展现代人力资源服务业。制定《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成立市人力资源服务业行业协会,培育综合型、专业型骨干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快形成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业态。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功能,加强机构招引,健全产业链条,入驻品牌机构10家左右,核心园区入驻率达到80%以上;完善功能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开发建设园区运营平台,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推进市技能大师产业创新园发展,规划在企业和院校建设分园区和虚拟园区,形成“一体两翼”发展新格局。

12.优化提升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推进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全面实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提升公务员队伍管理水平。加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动态管理,深化绩效工资改革,创新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制度,探索试行“校长职级制”和“县管校聘”,妥善做好公车改革的司勤人员安置工作。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体系。密切关注军队体制改革动向,做好干部和军嫂安置工作。打造“阳光考试”品牌,完善社会监督和应急处置机制,确保人事考试公平公正。

(四)推进劳动关系和谐工程

13.加强劳动关系权益保护。充分发挥预防化解欠薪部门联动机制作用,建立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工资保证金和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落实施工总承包企业清偿欠薪负责制,保障职工特别是农民工按时足额领取工资报酬。完善并落实职工工作时间、全国年节及纪念日假期、带薪年休假等规定,规范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审批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14.健全劳动关系利益协调机制。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开展春秋两季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履行质量。加强对企业劳动用工的动态管理,完善劳动用工信息申报备案和工资指导线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制度,释放积极的工资政策信号,指导企业合理调整职工工资。推进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建立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企业绩效挂钩制度,完善考核评价办法,规范薪酬支付和福利待遇管理。

15.提升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效能。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加强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建设,开展商会、行会调解组织建设试点,构建多元化的调解体系。优化办案机制,建立健全仲裁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裁审衔接与工作协调,探索建立诉讼与仲裁程序有效衔接、裁审标准统一的新规则、新制度,全市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结案率94%以上。

16.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提升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加强劳动保障诚信评价制度建设,实行用人单位劳动保障信用分类监督管理,开展和谐企业市、辖市区、乡镇(街道)三级培育行动,发挥和谐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等专项行动,加大工资支付、超时加班等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及建筑、租赁等重点行业的专项执法检查力度,依法打击严重侵害职工权益的违法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五)推进公共服务便民工程

17.打造标准化经办服务。推进与人社部共建全国人社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基地,整合人才、就业、社保、劳动监察等窗口服务资源,探索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体系和管理模式,率先建成在全国可推广的人社标准化服务“模式”。推进市、辖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打造统一规范、服务高效的“15分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圈”。

18.拓展智慧化信息服务。推进“金保信息工程”二期和“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掌上人社”、人社微平台等服务功能,开设人社数字电视频道,打造“网上公共服务办事大厅”,实现人社服务“线下一卡通”和“线上一网通”。推进全市人社集中库建设,建立就业、社保、人才大数据分析系统,建成集预警监测、分析于一体的“智慧人社云平台”。

19.开展社会化延伸服务。打造全方位的人社服务“直通车”,满足群众便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将服务专线拓展到企业,在用工人数多、员工流动频繁的重点企业,开展社保委托经办服务。将服务网点拓展到银行,为群众提供参保缴费、待遇领取等网点式服务。将服务触角拓展到高校,依托就业创业指导站,综合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创业模拟实训、人才招聘等人社服务进校园活动。

20.提升一体化维权服务。完成市劳动维权指挥调度中心二期建设,建成劳动关系预警监控指挥系统,加强对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预警监测,推动劳动保障维权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御转变。完善市人社维权服务中心功能,建立矛盾调处和综合协调机制,推动建立复杂疑难问题集体会商会办制度,提升接访处访效率。坚持法定途径优先原则,引导群众通过劳动监察、调解仲裁、申诉控告、行政复议等现有法定途径反映合理诉求,解决矛盾纠纷。

(六)推进效能建设基础工程

21.实施党建示范引领行动。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推进“双型”先进党支部创建工作,实施“弘扬发展正能量建功立业当先锋”行动,开展党员联系群众“三带三帮”(带头帮教、带领帮进、带动帮强)活动,设立党员正能量加油站,评选党员先锋岗,打造党建特色品牌。深化党建带群建工作,支持群团组织发挥积极作用。

22.深入推进“法治人社”建设。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事中事后“双随机”抽查监管制度,实行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制度。完善人社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推行人社行政综合执法,探索劳动监察管理体制和执法机制改革,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和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制度。健全人社法律顾问制度,开展重大行政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23.加强人社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深入学习传达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及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文件精神,加强人社干部队伍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坚持实干用人导向,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全程纪实和日常考核制度,完善干部职工综合考评办法;实施优秀年轻干部梯次培养“135”计划,按照“一年有提升、三年获成长、五年成骨干”目标,推进年轻干部的挂职锻炼、多岗位培养、竞争性选拔、艰苦岗位磨砺,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实施人社干部“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培训工程,举办两期“人社干部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开展“人社大讲堂”、读书微感悟分享等活动,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

24.全面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全面组织开展人社系统单位、文明处室创建工作,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全面开展、全面提升。积极争创省级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和省级文明标兵单位、全国文明单位,提升精神文明创建层次和水平。推进“人社文化”建设。开展“身边好人”发掘、推荐、评选活动,积极申报“好人”;组织开展服务窗口“每月一星”、十佳服务标兵、十佳服务窗口评选活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篇4

一、基本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措施,

积极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就是要进一步强化执法责任,规范行政执法活动,提高执法水平。为强化领导责任,我局成立了以局长张景文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局各科室负责人和局属二级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坚持做到政务公开,透明执法,人人身上有担子,个个肩上有责任。并将依法行政责任制落实情况与年终考核挂钩,调动了全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了各项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在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的正确实施。

(二)健全行政执法工作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为认真贯彻落实《纲要》,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今年以来,我局在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我局实际,制定了《行政业务办理程序规定》,《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制度》,《行政许可听证制度》,《行政审批、行政许可收费管理制度》等,使每个部门,每一名工作人员都清楚了解自己的职责和应承担的责任,并注重抓好落实。如:在执法主体规范制度落实上,20__年我局有35名执法人员进行了行政执法证的换证工作,有一名主要领导申办了行政执法监督证,有4名执法人员申办了行政执法证。在政务公开制度落实上,能够将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权限、收费标准、办理期限、办理结果、投诉电话等都进行网上公布,并将局部分个审批项目放在行政服务大厅办理,既方便了群众,又保证了行政执法的合法、公开、透明、公正。通过一系列制度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行政执法人员能够客观、公正处理行政执法事项,维护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良好形象。

(三)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确保行政执法行为合法。

为了切实维护规范性文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我局对各科室、各单位拟定的规范性文件全部由局法制工作负责科室审查、备案、法核,然后再签发,并按照程序、规定时效报市法制局备案。

(四)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不断提高执法水平。

随着《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劳动保障政策的颁布实施,广大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因不订立劳动合同、拖欠工资、劳动争议等投诉案件不断增长。为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劳动监察大队不断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全年共受理案件141起,案件涉及劳动者2414人,涉及金额245.1万。全市劳动争议仲裁部门,调解为先的办案原则,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71件,其中立案受理151件,案外处理了220件,案件共涉及512人,涉案金额1599.45万元,案件审理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做到了既重实体法,又重程序法,确保了司法主体、法律依据、法律程序、事实认定、证据采集合法正确。

(五)、积极开展法制宣传,营造依法行政氛围。

法制宣传教育是建设法制政府、推进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此,我局紧紧围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社会保障等法律法规,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学习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今年,先后3次采取市、区两级联动的方式开展贯彻学习《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就业促进法》等劳动保障法规政策。发放《农民工维权手册》、《劳动合同法》、《条例》、《就业促进法》、宣传资料彩页上万余份。并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法制培训教育。借助市政府组织劳务输出等有

利时机,对外出务法律知识教育,积极引导他们合理走法律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开展了送法进社区、进学校、进工厂、进广场、进工地等一系列活动,既达到了普法宣传教育的目的,又塑造了劳动保障部门的良好形象。(六)依法受理,规范程序,提高应诉水平。

为加强和促进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我局明确了局机关业务科室在行政复议、诉讼过程中的职责。同时,积极与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法制处、市法制办和法院做好协调工作,对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积极参加答辩和应诉,自觉履行法院生效的行政判决和裁定。通过行政应诉,强化了依法行政的观念,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提高了行政应诉水平和效率。20__年,我局被行政复议2起,自愿撤回申请1起,未结案1起。行政应诉案件1起,维持1起,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出庭率100%。

(七)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为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

我局组织开展了“争先创优活动”。活动以建设“依法行政,构建和谐社会”和“廉洁高效、优质服务”单位为目标,坚持平创结合、重在创建的原则,转变了全局执法单位、服务单位的工作作风,强化了为民服务意识,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是劳动保障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行政执法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三是因专业人员不足,劳动仲裁和行政复议、应诉工作还不够专业、办案水平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量比较薄弱、办案经费短缺等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劳动保障队伍的自身建设,不仅是劳动保障工作的内在要求,更是适应时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和职工对劳动保障部门的殷切期盼。一是加强法律法规、政策业务的培训,使每一个工作人员成为精通法规、政策的行家里手,提高办事效率;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把为企业服务、为群众办事变成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自觉行动。

(二)加强协调,提高行政执法效率。

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行政执法效率,配合省厅、市法制办以及各级人民法院等部门,及时处理与用人单位、劳动者利益相关的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案件,切实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篇5

一、指导思想

__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新局组建后狠抓落实、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省第__次党代会和市第__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为经济转型升级服务、为人民生活幸福服务、为维护公平正义服务,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狠抓落实,着力在构筑人才高地、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健全社保体系、发展共建共享的和谐劳动关系、提高人力社保管理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努力开创人力社保工作新局面,为再创__发展新辉煌作出贡献。

二、主要工作目标任务

1.人才开发。全年引进、培育__市级以上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项目10个,培育重点创新团队2个。全年引进各类人才4400名以上,其中高层次人才__名,每万人人才拥有量净增100人。

2.就业再就业。全年新增就业人数7500人,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700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1200人。新建大学生见习基地1个,安排大学生见习100人,__籍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2%以上。公益性岗位进村达标率60%以上,社会就业率达到__%以上,充分就业社区、村均实现全覆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

3.社会保障。全年新增养老保险参保1.3万人,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96%以上。新增基本医疗保险参保8500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97%以上,新增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净增参保人数分别为7500人、6500人、__人。养老待遇发放率100%。

4.劳动关系调整。小微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0%以上,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0%以上;劳动人事争议结案率达92%以上。主动监察检查企业1400家;书面审查企业6000家以上。

5.职业技能培训。全年职业技能鉴定发证9000人,高技能人才培训1800人,其中新技师16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1700人;创业培训260人。

三、工作重点和措施

(一)坚持创新引领,着力打造人才高地。

1.更加突出高端人才开发。完善组织机构,优化创业环境,成立高层次人才引进办公室,深入实施“金凤凰计划”,在配合组织部门做好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职能优势,重点引进、培育我市高新技术行业、重点优势行业等优先发展产业领域急需的各类高层次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和重点创新团队。举办“金凤凰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活动,成立高层次人才联盟,加强博士后工作站和外国专家工作站建设。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扩充、提升高技能人才工作室和培训基地,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开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使优秀的技能人才在实践中脱颖而出。

2.更加突出企业人才开发。企业是发展之基,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打造人才高地,重点在于企业。要以企业需求为重点,落实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完善企业人才服务制度,合理配置企业急需的各类紧缺人才。加快制定面向企业倾斜的人才政策,优化企业人才配置。广泛开展猎头中介服务,创新机制、畅通人才流通渠道,吸引优秀人才到企业工作,努力形成一流人才向企业集聚的生动局面。

3.更加突出培养引进的重点。以本土人才为重点,加大培养开发力度,让每一位__人都成为有用之才。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鼓励企业职工参加技能培训,努力实现人才队伍总量的壮大和结构的优化。加强人才需求预测和信息收集,根据产业结构特点,重点引进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紧缺、急需人才,加强与外省职业院校的联系,完善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引进办法。依托“有形”和“无形”两个人才市场,引导和鼓励__籍高校毕业生回桐参加经济社会建设。

4.完善人才引进扶持政策。对人才引进政策进行系统的梳理,修订“金凤凰计划”创业创新领军人才政策和配套政策,加大对各类人才的引进和扶持政策力度,力争优惠措施走在__市前列,吸引各类人才来桐创业、留桐发展。

5.大力实施人才服务工程。加强对外宣传,形成合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理解、支持人才的浓厚氛围。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不断创造条件,完善服务机制,开辟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为人才搭建施展本领的舞台,做到以事业聚才、以待遇用才、以感情留才。努力开创人尽其 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二)坚持就业为本,着力推动更高质量就业。

1.提高农村劳务专业合作社覆盖率。适应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闲散劳动力就业和灵活就业需要,联合相关部门切实落实扶持劳务专业合作社政策,广泛发动,积极筹备,在去年先行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逐步扩大农村劳务合作社的范围,提高覆盖率,支持合作社拓展劳务活动,争取把农村的闲散劳动力、经常性的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合作社管理,扩大农民就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农村个私企业季节性用工难。

2.千方百计开发就业岗位。抓住经济企稳回升的有利形势,进一步完善援企稳岗的政策措施,鼓励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现代服务业,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力开发公共事务管理、社区服务等公益性岗位,多渠道扩大社会就业容量。充分利用市、镇、村三级就业服务平台,加强就业公共服务,依托市人力资源市场、镇街道分市场组织开展各类招聘活动,强化网络招聘,努力为劳动者就业和企业用工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实行企业用工和就业形势分析报告制度,完善企业生产经营和用工情况动态监测体系。

3.努力促进重点人群就业。贯彻市场导向的就业方针,把今年作为“就业政策落实年”,落实就业政策,加强分类指导,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城乡重点群体的就业保障工作。推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管理和就业服务,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充分利用农村劳务合作社等平台,加大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就业引导,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深化充分就业社区、村的创建复查工作,加大对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长期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力度,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4.巩固提升创建成果。深入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把推进创业引领计划与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结合起来,建立创业培训基地,加大创业培训力度,落实各项创业扶持政策,提高政策的含金量、增强吸引力,完善“五大创业保障体系”,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改善创业环境,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更多的劳动者走自主创业之路,以创业带动就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5.加强职业能力建设。按照“控数量、提质量、优结构、保重点、限规模、重实效”的工作思路,积极稳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立“政府引导、企业支持、社会参与”的培训格局,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落实培训政策,推动技能竞赛、比武,创新技能人才的考核评价办法,全面提升技工学校办学水平,发挥高技能人才工作室、公共培训基地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规范对民办培训机构和职业介绍机构的审批管理,加强对培训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开展专项检查,确保培训质量。同时,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工作,提高职业技能鉴定质量。

(三)坚持普惠共享,着力构筑城乡社保体系。

1.稳步推进社保扩面工作。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形势和经济承受能力,进一步深化“五险合征”,加大与财政地税部门的协作和配合,调整征缴政策,合理确定缴费基数,落实激励政策,在实现企业全覆盖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个体劳动者、外来新居民等群体的社会保险参保率。研究对接人力社保部即将出台的《生育保险办法》,做好生育保险费率调整测算和扩面工作,同时,全面开展摸底调查,掌握应保未保人数,加大稽核和监察力度,确保征缴政策落到实处,完成扩面各项目标任务。

2.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政策。继续抓好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被征地农民、退伍士兵等群体养老保险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统一政策操作口径,规范操作流程,妥善解决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政策落实到位。进一步完善以养老保险为重点的各险种之间的转移衔接办法,完善异地转移人员接续办法,充分考虑参保人员的社保权益,稳妥做好衔接转移工作。加强“两个定点”的监管考核,研究制订对参保人员尤其是享受公务员补助对象违规行为管理办法,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完善失业保险政策,加强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工作,强化对失业保险金申领的监控,防止基金流失。制订工伤保险浮动费率、工伤预防政策,激励企业加强安全生产,从源头减少工伤。

3.切实落实社会保险待遇。严格按照政策规定,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确保按时足额发放退休人员养老金、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等各项社保待遇。进一步优化医疗保险报销办法,探索支付办法改革,加快医保异地平台对接,推进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尽快实现参保人员在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刷卡结算。按照上级部署,制订“大病医保”新政策,切实减轻大病参保人员负担。按照上级的调整机制,落实好养老金、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金等待遇调整工作,及时调整到位。

4.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机构建设,完善工作职责,加强多方监督。进一步落实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两条线管理措施,完善社会保险内控制度建设,优化业务流程,推进信息控制,加强相互的监督制约,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完整。同时,探索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的信息披露机制,透明公开管理社会保险基金。

5.快速妥善处理工伤案件。多形式加大《工伤保险条例》及安全生产预防的宣传教育力度,对工伤事故高发企业进行重点预防督查。探索实施更加快捷高效的工伤调查认定新机制,充分利用基层人力社保平台,试行工伤调查协作机制和小额工伤案件下放。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群体性工伤事件的处理力度。进一步加大与公安、安监、卫生等部门的协作,探索建立工伤预防和联动处理机制,快速妥善处理工伤案件。

(四)坚持共建共享,着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1.深入推进“双爱”活动。加强对“企业关爱职工、职工热爱企业”活动的推进和引导,按照“六有六要”总体要求,坚持企业利益和职工权益“双保 护”原则,找准工作载体,强化典型引导,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使“双爱”活动能够产生影响,取得实效,推进企业关爱职工基本权益有新突破,职工热爱企业有新气象。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完善和谐劳动关系指数评价体系,扩大创建范围,促进构建规范有序、公平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2.全力打造“无欠薪__”。按照上级部署,结合__实际,大力开展以“四春”专项行动为重点的执法检查活动,加强部门联动配合,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查处拖欠工资、恶意欠薪等严重侵犯劳动者权益行为。进一步落实《__市欠薪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强化相关单位工作责任,落实应急周转金,确保欠薪得到快速、妥善处置。强化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动态监管企业的经营情况,构建覆盖城乡、反应灵敏、处置快捷的劳动保障监察体制机制。进一步落实建筑企业欠薪保障金、租赁企业欠薪保证金、书面审查等制度,加强部门协作,强化欠薪事前监控预防。

3.积极预防化解矛盾争议。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优先”原则,加大与司法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强化劳动争议仲裁庭规范化建设,强化质量查审和裁审衔接,提高劳动争议调解率。进一步完善调解组织和机制建设,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实现镇、街道全覆盖,逐步推进规模企业、已建工会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形成“市、镇(街道)、社区(村)、企业”四级调解网络,下移工作重心,前移工作关口,打通信息通道,关注企业发展,掌握经营状况,加强对企业实时动态监控,把劳动争议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充分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建立企业和职工利益共赢机制。

4.强化维稳工作。进一步畅通职工诉求渠道,强化投诉举报、办理责任制,引导职工通过电话、网络、现场等多渠道、合理有序反映情况,规范办理程序,加快办理速度,快速处理。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活动,加大对积案、疑难的分析研判,积极进行化解。落实维稳责任制,建立党委领导、统一调配、分工协作的、维稳工作机制,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要重点进行把关,确保不发生影响全局形象的恶性事件。

5.加大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培训。围绕人力社保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对党政领导、个私经营者、劳资管理人员、人力社保所工作人员、基层协理员等不同层次人群有侧重点的进行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培训,增强人力社保工作的透明度,提升人力社保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和美誉度。通过与媒体合作,充分利用局门户网站等资源,开辟典型案例分析、疑难问题解答等宣传新载体、新形式,拓展普法宣传教育的受众面。同时,通过讲座、研讨、调研等多种形式,引导人力社保职工学法律、学政策,不断提高人力社保干部依法行政水平。

(五)坚持深化改革,着力提高人事管理水平。

1.加强公务员队伍管理。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打造公务员“阳光招录”品牌。加快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公务员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公务员考核培训工作,落实公务员培训“十二五”规划,深化公务员初任、任职、专门业务和更新知识培训。建立健全科学评价考核机制,严把人员“进口关”,疏通“出口关”,努力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性竞争局面,建设一支符合科学发展需要的公务员队伍。

2.完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深化完善工作,健全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分类推进事业单位职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岗位动态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进人制度,提高各类人事考试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3.积极稳妥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

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为新农村建设留下一批骨干、在干部培养链上成长一批干部、为各行各业输送一批人才”的战略安排,改进选聘办法,规范管理考核,加强培训教育,落实工作补贴,促进有序流动,逐步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

4.健全收入分配制度。加强公务员收入分配管理,完善公务员津补贴制度。按照调低、稳中、控高的原则,实施好第三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工作。加强企业职工收入分配指导,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完善企业工资指导线、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制度,指导企业建立职工工资民主协商和正常增长机制。

5.规范做好安置、老干部服务工作。严格执行安置有关政策,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安置渠道,认真完成年度安置任务,确保我市干部接收好、安置好、培训好。认真做好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以督促检查“两项待遇”落实为主线,积极开展“六个老有”各项活动,举办退休干部运动会、游园会等活动,丰富退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

(六)坚持学习创新,着力提升执政服务能力。

1.加强学习调研。把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十精神、省、市第__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完善学习制度,创新学习载体,坚持全面学习和重点学习相结合,个人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工作应用相结合,迅速在系统上下掀起学习十精神的热潮,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精神上来。围绕十精神中有关人力社保工作的论述,结合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人力社保工作工作重点,深入开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调查研究工作,提高调查研究服务决策的科学性、时效性和针对性,对全局性、制度性政策问题深入开展重大课题研究,促进课题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2.完善人力社保基层平台。在__年基层人力社保平台建设在全市全面铺开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设施,延伸信息网络,落实工作人员,制订考核管理办法,全面开展基层人力社保平台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政策和业务操作的规范化流程培训,提升业务能力,逐步下放业务,使基层平台真正发挥应有作用,方便基层群众办理各项业务。同时,进一 步深入推进金保工程建设,向全市企业推广网上申报系统,做好相关培训和系统维护工作,提高工作效能。

3.打造阳光人社品牌。继续深入推进“阳光政务”,全面公开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编制人力社保系统各项业务标准化体系,积极推进网上办事和实时监察,切实做到权力在阳光下行使,进一步提高全市人力社保系统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保障网站信息安全,拓宽网站服务功能,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完善窗口考核管理办法,工作人员力量适当向窗口一线倾斜,加大奖励惩罚力度,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的督促和激励,全面打造环境优美、作风优良、服务优质的人力社保窗口形象。

4.加强信息宣传工作。根据科室单位人员调整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信息宣传工作队伍,建立完善信息宣传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力度,总结工作经验,反馈基层问题,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谋。规范新闻报道工作流程,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与衔接,创新新闻报道载体,结合工作重点策划系列宣传,为工作开展营造良好氛围。制订舆情监测、分析研判和应对处置办法,牢牢掌握舆情引导主动权。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篇6

劳动部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部之一,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就决定了设立中央人民政府劳动部。

与劳动部相比,人事部的设立要稍晚一些。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并没有设立全国统一的人事管理机构。为了避免在人事的管理上出现机构重叠、工作分散的情况,1950年9月,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人事部,统一管理全国在职、在学、在党和非党干部等。

1954年9月,国务院成立,并设立国务院劳动部。而根据有关规定,国务院不再设人事部。改为设立国务院人事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人事、劳动部门的管理、名称不断发生着变化,但其主要职责并没有发生改变。直到1970年6月,中央决定将人事局的工作,一部分交中央组织部,一部分交国务院政工小组。而劳动部则被并入国家计划委员会。五年后,1975年9月,国务院决定将劳动工作从国家计委分出,成立国家劳动总局。

1980年7月,为进一步加强人事工作,国务院决定将民政部政府机关人事局和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办公室合并成立国家人事局,负责综合管理政府系统的人事工作。

1982年5月,国家劳动总局、国家人事局、国家编办和国务院科技干部局合并成立劳动人事部。1988年,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劳动人事分离,并分别充实了其他功能后成立了人事部、劳动部,将原国家科委科技干部局并入人事部,适应党政分开和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强化政府的人事管理职能。1998年的机构改革,在劳动部基础上组建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把当时由劳动部管理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人事部管理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民政部管理的农村养老保险、各行业部门统筹的养老保险以及卫生部门管理的公费医疗,统一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管理,建立起统一的社会保险行政机构。为了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战略,为了减少机构重叠、职能交叉与脱节现象,2008年,上届政府推行大部制,人事与劳动保障成为首选的一批,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应运而生。

主要职责如下:

(一)拟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政策,起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拟订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流动政策,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

(三)负责促进就业工作,拟订统筹城乡的就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拟订就业援助制度,完善职业资格制度,统筹建立面向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牵头拟订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会同有关部门拟订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激励政策。

(四)统筹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拟定城乡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政策和标准,组织拟订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和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办法,统筹拟订机关企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并逐步提高基金统筹层次。会同有关部门拟订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制度,编制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草案,参与制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政策。

(五)负责就业、失业、社会保险基金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拟订应对预案,实施预防、调节和控制,保持就业形势稳定和社会保险基金总体收支平衡。

(六)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分配政策,建立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拟订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福利和离退休政策。

(七)会同有关部门指导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拟定事业单位人员和机关工勤人员管理政策,参与人才管理工作,制定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和继续教育政策,牵头推进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健全博士后管理制度,负责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和培养工作,拟订吸引国(境)外专家、留学人员来华(回国)工作或定居政策。

(八)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政策和安置计划,负责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组织拟订部分企业军队转业干部解困和稳定政策,负责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服务工作。

(九)负责行政机关公务员综合管理,拟订有关人员调配政策和特殊人员安置政策,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国家荣誉制度和政府奖励制度。

(十)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农民工工作综合性政策和规划,推动农民工相关政策的落实,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十一)统筹拟订劳动、人事争议调节仲裁制度和劳动关系政策,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制定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政策,组织实施劳动监察,协调劳动者维权工作,依法查处重大案件。

(十二)负责本部和国家公务员局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制定派往国际组织职员管理制度。

(十三)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篇7

1月9日,在广州召开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3年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情况,研究深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体制机制改革的思路举措,深入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强省建设,部署2014年工作。

会议指出,2013年,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人社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一手抓业务工作,全力推进人社强省建设,一手抓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业质量和社保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才工作机制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和劳动关系调整机制进一步完善,机关作风和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4.5万人,占全国1/8;城镇登记失业率2.43%,为各省区最低;大学生就业率达98%;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87.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9%,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6%,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养老和医疗保险的目标;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新增专业技术人才21万人、高技能人才21.2万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5000多名,新增两院院士4名、百千万工程部级人选8名、领军人才20名、南粤百杰15名、全国技术能手8名。9名选手参加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获得2枚铜牌、6个优胜奖,实现奖牌零突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19.1%,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2.3%,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协商建制率83.1%,仲裁结案率94%,累计为29.42万名劳动者追回工资等待遇18.3亿元。全省1649个镇街服务平台全部建成,社保卡持卡人数达8899万人,基本实现社保卡户籍人口全覆盖。全面建立公务员阳光考录制度,改革完善公务员日常管理和培训制度,探索破解乡镇基层人才招不进、留不住难题,圆满完成安置任务,完善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岗位管理和考试面试制度。

会议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始终,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强省建设取得新突破,努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加快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力争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88%和99%,基本医保参保率达97%;不断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人才特区建设;着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继续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积极构建劳动关系协调新机制,统筹推进各项综合性基础性工作,为广东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作出新贡献。

会议强调,要突出抓好三个重点,一是以改革统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全局,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人事制度、工资收入分配、处置劳资纠纷6个方面改革;二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打好人社强省建设攻坚战,要强化排头兵的意识,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推动粤东西北地区跨越发展,强化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三是以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为基础,深入推进作风建设,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篇8

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3年工作,安排2013年任务。刚才,局长作了很好的发言,我完全赞同,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实事求是,客观评价2013年人社工作取得的成绩

2013年,我县坚持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主线,创新工作举措,真抓实干,在强化人才支撑、促进就业创业、筑牢社会保障、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成效显著。新增就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人员,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市下达控制指标0.18个百分点。二是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显著。超额完成小额担保贷款年度目标任务,获市人社局表彰,并在全省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三是社会保障工作成效显著。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新农保、城居保等参保人数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基金征缴增长112%,社会保障水平和信息网络化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四是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新增人员招聘、干部培训、人才引进等工作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壮大。五是人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改革、工资制度改革等稳步推进,干部安置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六是维权工作成效显著。加大维权力度,坚持一手抓制度建设,一手抓监督管理,全面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劳动者权益得到了保障。

二、审时度势,攻坚克难,努力开创2013年人社工作新局面

党的十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扎实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内容。在全国“两会”上,就业与社会保障的民生问题备受关注。省、市、县各级党代会、人代会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作为同步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作为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省、市将就业工作纳入争比进位排名考核。从这些方面看,中央、省、市、县对民生工作是高度重视的,我们必须把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内容来抓,促进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扎实推动就业创业工作,努力提高工作质量。今年,我县要完成城镇新增就业625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90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190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800人(其中农村劳动力培训1600人);要在全县创建充分就业社区6个,发放就业小额担保贷款3000万元,力争把公益性岗位人数控制在790人以内。一是全面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行好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创业服务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创业政策、优化创业环境、降低创业门槛、拓宽创业领域,加快形成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在全社会形成服务创业、支持创业的良好氛围,鼓励广大城乡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带动就业,努力打造政策体系健全、创业服务到位、创业环境优良、创业人才集聚、创业企业增多、创业投资增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型城市。二是扎实开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工作。要从产业发展、政策落实、基础设施改善、创业项目引导、资金扶持、金融支持、技能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着手,着力抓好政策扶持、配套服务、优化创业就业环境等工作,切实把引导和扶持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创业就业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把就业工作纳入乡镇目标管理,定期督查考核,确保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创业有项目、就业有岗位、致富有路子、发展有保障,努力抓好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创业就业工作。三是优化就业服务工作。要认真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助残日”、“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等活动,努力为各类劳动者和企业用工搭建良好的交流沟通平台。继续实施对就业困难人员公益性岗位安置、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企业吸纳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紧紧围绕建设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切实抓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认真开展好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工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认真做好贷款项目的调查、审批等工作,及时发放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要进一步完善乡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平台建设,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县人社局要积极向上争取就业专项资金,促进就业工作有序开展。县财政局要加强就业资金管理,严格资金申请和拨付程序,健全和完善就业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县监察局、县审计局要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的常规检查和审计工作,确保资金安全运行。

(二)扩大保险覆盖面,全力推进社保体系建设。今年,我县要完成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104930人次,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7760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54740人、失业保险9620人、工伤保险16490人、生育保险16320人,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6603万元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达151340人以上,征缴收入达869万元以上。一是抓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范围。加大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力度,着力扩大社会保险征缴范围,重点抓好工业园区、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引导城乡居民参加新农保、城居保续保缴费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努力提高征缴质量。二是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要重点抓好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长效机制。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探索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异地结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工作,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作用。要进一步推进工业园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事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落实好失业保险金调整与物价指数挂钩的相关政策。要以高风险企业和事业单位为重点,继续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探索工伤认定分级管理和规范劳动能力鉴定工作,进一步做好生育保险工作,按照政策落实好相关生育待遇。三是强化管理,努力提升服务水平。要加强乡镇人社中心建设,推进社会保险经办标准化建设,规范业务经办流程,严格基金管理,坚决杜绝挤占、挪用、截留社保基金,确保基金管理和使用规范、安全。

(三)强化服务,全面推进人事人才工作。我们要加大对人才队伍建设和人事制度改革,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前不久,在全省首届人才博览会上,我县引进高水平人才105名。随着经济开发区的逐步建成,更需要高水平技术型人才、高层次多领域的高端人才、懂经济建设和规划的适用型人才。要从完善人才政策、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强化人才培养、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等方面着手,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二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要继续落实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严格公务员管理,深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继续抓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今年我县乡镇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工作已经接近尾声,要稳妥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认真做好安置和部分企业干部解困稳定工作。

(四)加大维权执法力度,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以改善和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办法为突破口,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使农民工工资支付法制化、规范化。一是加大劳动人事争议和行政争议处理工作力度,推进基层调解组织建设。二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加强劳动保障年度书面审查、日常巡查和专项执法检查,加大举报投诉案件查处力度,抓好重大违法案件查处工作,确保劳动监察案件结案率达98%以上。

上一篇:保障房范文 下一篇:保障性住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