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范文

时间:2023-11-02 03:55:40

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篇1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人类生活的艺术化体现,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结晶。阅读文学作品,实际上是完成一次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亲密对话,是一次个体生活阅历的迁移。可以说,一个人的生活能力和素养,绝大多数来源于接触文学作品之后的一种顿悟。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讲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阅读文学作品,绝对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围绕国人的阅读需求和阅读经验,文学作品的功用可以理解为以下三种:实用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

一、文学作品的实用功能

(一)识人功能。中国的文学作品,有相当多的一部分,都以脸谱化的平叙来描绘众生相。不管是戏剧,还是小说,你只要一看,总能找出关于人物外形介绍的章节来。而那样的描写,包括人外在的情态、精神、须眉、骨骼、气色、声音、容貌等等,创作者的目的,就是为了反映人物内在的思想、信念、意志、气质、能力、性格特点和处事风格,这种现象在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表现尤为突出。这种人物脸谱化现象一旦融入到文学创作之中,就能产生类似于相学一样的作用,我们只要多接触这样的文学作品,对人的了解和认识就会加深,就会学到一些有用的识人智慧。

(二)经验功能。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退”,这说明,了解了一些别人的生活经验,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是很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我们意识不到自身经验的启示作用。但是通过阅读,通过对一切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典型事件和历史事件的了解和接纳,反过来会对我们的思想行为起到很好的辅助和教育作用。这种辅助和教育作用告诉我们,在换了一个视角之后,重新审视自己的体验,以便看到通常未注意的方面,就会成为我们一生当中有用的经验。

二、文学作品的教育功能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通过阅读与鉴赏优秀作品,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可见,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实现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文学作品通过其丰富的价值内涵,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灵结构、塑造完美人性。

(一)对情感的教育

文学阅读的独特意蕴就在于它不是指向表面的文字,而是指向生命的深层情感,以文字为中介达到对生命的注解,达到情感的交流与沟通。阅读作品,其实就是通过作品来激发、唤醒和强化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深藏不露的情感。如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会感受到“天寒岁暮,风凄木落”,以及对生计艰难的感慨和辛苦挣扎的哀痛。读“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便会无由的充满旅途乡愁。阅读文学作品,还能使读者心灵中平添一份信心与力量。如屈原的“上下而求索”、“虽九死犹未悔”的追求精神,就成为有志者的座右铭;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被人们当成节操自励的格言……通过文学作品纷繁的生活画面,读者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哪些是值得肯定与赞美的,哪些是必须反对与批判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读者在阅读活动中,往往会全神贯注,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感和解放感。

(二)对人格精神的教育

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在于精神。文学作品是我们对过去生命的一种珍藏,借此完成对衰老、死亡和遗忘的抗拒,它能激起人对真情和激情的呼唤,使人荡气回肠,潸然泪下,有助于呼唤人的真情。通过文学作品,人们还能够在肉体生命死亡之后有一些精神流传下来,借以教育世人不屈天命、奋发图强。它的教育作用,还在于能真实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现实,揭恶扬善,歌颂美德,教育人们抵制丑恶,追寻善与美,甚至于促进人的自我完善,培养人们对美的追求与认知。

三、文学作品的娱乐功能

文学阅读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具有明显的娱乐功能。它和其他娱乐一样,当然可以使人得到一定的感官满足。奥地利文学批评家韦勒克所说:“文学给人的快感,是一种高级的快感,即无所希求的冥思默想中取得的快感。”

一是可以减轻生活压力。现代人由于工作紧张,很容易形成焦虑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焦虑是精神长期抓住某些事件不放。要减轻焦虑,就要把注意力转移开。因此一个人要心理健康,至少要有三种爱好:运动、音乐、阅读。可见,要想陶冶性情,阅读文学作品也是很好的选择。

二是可以彰显品味生活。“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能迅速提高人的涵养,使人们在举手投足之间,自然而然地表现出优雅的气质。在传统的眼光中,有文化的人一直是最受尊敬的人,文化所赋予人的神秘的东西,往往使人显得高贵,有品味。

三是可以满足爱欲幻想。“爱”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而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在两性的关系中,爱决不是最终的目的,性才是至高无上的、最终的需求,诚如弗洛伊德所说,性欲是生存意志的核心,是一切欲望的焦点。所以,从文学作品当中的情爱描写来获取某些有益性的娱乐经验,也可使我们的人生趋于完美。不管是西方现代派文学还是中国古典小说,我们都一样能从白纸黑字中欣赏到文学作品中有关情爱描写的奇光异彩。

四是可以享受人文之美。文学的内容浩如烟海,我们简单的人生,往往借助文学之美而更加充实和丰富。比如读莫言的作品,总能感觉他的作品能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拿他的代表作《檀香刑》来说,作品以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用摇曳多姿的笔触、大悲大喜的激情,活灵活现地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这样的作品,可以帮助我们生动而又具体去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在感观享受的刺激中去体会那个时代的人文之美。

文学作品篇2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部编版教材

一.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现状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外国文学作品虽然一直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因为外国文学在中考中处于边缘地位等原因,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学习外国文学作品也有一些困难。因为外国文学作品是翻译过来的,不同出版社的翻译水准不一,有些低水平的翻译导致语言晦涩难懂。而且学生外国文学的基础知识普遍薄弱,缺少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外国文学作品很难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如何改进初中阶段的外国文学作品教学

1.添加背景知识

外国文学作品是翻译过来的,如果学生对其文化背景,地域,时代等不够了解,就很难理解作品的内容,更无法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应加入外国文学作品背景知识的介绍,可以使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主流文化以及意识形态,来帮助学生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主旨。例如新教材九年级下册中的《海燕》。我国很多学生并不认为海燕这种海鸟有什么特殊之处,而在俄语里“海燕”一词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所以在高尔基的笔下,海燕是给人一种鼓舞人心的强大力量的勇敢形象。这是外国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属于某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将背景介绍清楚。又例如新教材九下中的《变色龙》,创作于各种社会矛盾激烈交织,沙皇统治下的封建社会正在走向末路的重大变革时期。但统治者仍在挣扎,任用两面派官员,竭力强化警察统治等。了解了这样的背景后,就不难理解契诃夫为什么会刻画奥楚蔑洛夫这样一个警察形象,也能更好的理解作者所讽刺、揭露的是那个穷凶极恶的沙皇专制主义。

2.要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社会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始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华民族是讲人情,所以中国文化更重“情”,情感制约着人的价值取向和心理机制。而西方文化更重“理”,强调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认识和思考社会、自我、自然,强调对事物作较为理论的、冷静的、抽象的把握。“情”与“理”的冲突,导致了以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来理解某些外国文学作品的价值观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在教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时,要尽可能的创设与该国相应的文化知识的情景,拉近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如七年级下册中茨威格写的《伟大的悲剧》,写的是失败的英雄斯科特带领其他四个队友在归途中悲壮牺牲的故事。特别是其中奥茨为了不成为朋友们的负担,在一个暴风雪的早晨理智的做出了决定:“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其他人都知道他在做最后的道别,却也是因为“理”而没有去阻止他。这里需要教师结合中西方文化差异加以讲解,才可以使学生消除隔阂更好的理解这一行为。还有本文的标题,全军覆没的悲剧却要用“伟大”来形容,所以一定要结合西方文化思想,从古希腊的“悲剧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讲起,到作者想要表达的“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这样讲解的文章才可以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又比如九年级上册的《我的叔叔于勒》中冷漠的亲情,以中国重“情”的传统观念来看,菲利普夫妇的因为于勒没钱了而不认亲兄弟的行为让人难以置信,但当学生了解了西方重“理”的传统以后,就很好理解以钱为真理的菲利普夫妇会做这样冷漠的决定了。

3.进行对比阅读

每一个民族文学都有其自身的优点,通过与中国文学的对比阅读,我们可以发现其他民族文学的优点。可以通过同题材文章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相似的文章题材的对比中,让学生先读我国的文章,再读类似的外国文章,既可以降低阅读和理解难度,更可以在对比之中认识到外国文学作品某些方面的优点。例如新教材六下的《别了,语文课》和七下的《最后一课》,所写题材都是关于不能再学习母语的,但前者是因为自身原因要移民所以不能再学了,后者则是因为祖国战争失利后失去了学习母语的权利。按教材的安排,在学习《最后一课》时可以把前一年学过的《别了,语文课》拿来作比较阅读,从立意等角度进行对比阅读教学。也可以通过不同文章相似人物形象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相似的人物形象的对比中,体会到中外文学作品各自的优势。比如六年级下册的《青山不老》和七年级上册的《植树的牧羊人》,所写的都是致力于植树造林的人物。《青山不老》重在强调“以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植树的牧羊人》的重点则在于,天天和树打交道的牧羊人,通过亲身经历证实了孤独者“找到了过得美满幸福的好办法———爱让生活多份阳光”通过同题材文章和相似人物形象的比较阅读,可以促进学生阅读与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并可以使他们从更易接受多元文化。

三.如何过渡到整本书阅读

1.外国小说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借用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提到的“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就可以得出外国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的意义。首先,可以大幅扩大学生的阅读空间。读不同国家的整本的书“可以使学生对于各种文体都窥见一斑,都尝到一点味道”。其次,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要读完整本外国文学作品,不但可以练习总分重点章节的精读,也可以练习速读。第三,更是有助于学生养成阅读习惯。读整本外国文学作品能够给学生带来阅读的成就感,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兴趣的提高很有帮助。

2.以理解内容为目标制定阅读策略

部编版新教材在单篇外国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加入了整本书阅读,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作品通读,因为大量的阅读功课是要在家里完成的,所以教师必须要制定一个切实有效的阅读策略,来引导和管理学生的阅读活动。要想帮助学生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并有所收获,就必须让他们理解外国文学作品里的内容,要知道书里发生了什么,谁参与了情节的发展,这些情节发生在哪里,并能做到复述总结所读的内容。最基本的方法是制作阅读表格来引导学生阅读进程,要求学生填写文本的章节大意、阅读时的疑点难点,做片段摘抄和评析等。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还要养成利用课外时间阅读的习惯,培养阅读的持久性。那么可以按照如下顺序建立阅读链:分析整个故事的历史背景———确定主人公———确定书里有几个故事———在每个故事阅读前先提出自己的问题———根据情节发展制作人物的行动地图———阅读后结合问题,复述最重要的事件———在每章结束时进行总结——从某个角度总结每个故事蕴含的深层道理———最后制作阅读表格总结以九年级下册的《简爱》为例。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将要迎接中考,不可能像六七年级学生一样有很多时间进行阅读,所以制定切实有效的阅读策略更为重要。我们以一个月为期限进行这次阅读,要求学生每周抽一两个小时进行阅读,利用每周一节的文赏课分析研讨,分四次完成这本书的阅读。因为作品题目《简爱》已经明确告知了主人公是谁的,所以下面的规划都是围绕主人公来进行的。第一次课:分析整个故事的历史背景———书中序言明确指出,十九世纪中叶,工人阶级要平等要独立的运动热情高涨。夏洛蒂通过一个孤女争取自由求平等的奋斗故事,既反映了当时英国妇女受歧视受压迫的悲惨地位,也反映了英国妇女反压迫抗歧视的斗争精神。然后确定书里有几个故事———以时间线来划分———可以划分成里德太太家、孤儿院、桑费尔德庄园、婚礼上、遇到圣约翰、重逢几个部分。第二、三次课:在每个故事阅读前先提出自己的问题———简爱在这里遇到了谁?对她怎么样?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结果如何?带着明确的目的性去读,能迅速确定阅读的核心内容。然后根据情节发展制作人物的行动地图———简爱在里德太太家受尽了欺侮,被送进达劳沃德孤儿院后遇到好友又失去了她们,到桑费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与罗切斯特从不合到相爱,婚礼上知道罗切斯特另有妻子并离开,遇到表亲圣约翰,决定回到罗切斯特身边。第四次课:对每章进行总结———分析讨论这个阶段简爱的性格如何,她所坚持所向往的是什么。最后要制作阅读表格总结,简爱在每个阶段遇到的事情,都是在完善她的人物形象,使她得到成长。把这些已经读出来的东西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更可以有效提高阅读效果。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与中国文学作品一起发挥着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塑造学生的人文素养的使命。所以要改进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文学作品篇3

关键词: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平凡的世界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009-02

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两种艺术形式就已建立起了十分密切的联系。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搬上了荧幕。而影视剧作品的热播引发观众对文学作品的追捧,文字和影视作为两种重要的传播媒介,彼此对同一故事、同一人物的表现孰优孰劣,就引起了网络的热议。本文以热播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为例,浅谈文学作品被改编成为影视剧作品时,各自的语言特点及其表达异同。

一、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语言的定义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主要指我们现代汉语的范畴,通过将现代汉民族语言进行高度加工,形成符合社会规范化的语言。在文学作品的运用中,还会融入一些口语和方言,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征,更符合某一特定人物形象的需要。

影视语言指影视剧作品在传达和交流信息时所用到的各种技巧、手段的一种统称。构成影视剧作品的最基本的语言单元,即镜头;不同镜头按照表意的需要进行特殊的组接和安排被称之为蒙太奇;影视剧在表达的过程中还会借助灯光、音乐、音响、构图等多种艺术手法来辅助于作品的表达。

好的文学作品自然会成为影视剧改编的热点,小说与影视结缘,加快了这部作品商业化的运作,却无法改变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自身的特点。

二、叙事中的差异

很多作家都坦言,写作是条非常辛苦的道路。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必须借助文字来表达。而文字作为文学作品的唯一表现媒介,既是抽象的符号又能产生丰富的意境,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则是通过作者借助文学独有的表现手法达到的。相信很多人都会熟记《平凡的世界》小说开始的这段:“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路遥用这一段叙述,展示出故事发生的背景及环境。其中,对于惊蛰时节独有的雨雪天,作者采用了“细蒙蒙”、“纷纷淋淋”等词语进行了细腻的描绘,让读者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借助自己的想象去体验这场雨。最后一句“但那真正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更是对故事要展开的中心内容的铺垫。

相对来说,影视作品的语言就生动多了,不同景别的镜头产生出不同的表现效果。如远景和全景景别的镜头最适宜展现空间环境,一个镜头就可以把一大段的描写性的文字表现出来。在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通过三组远景景别的摇镜头展现黄土高原惊蛰时节雨雪天,洁白的雪花纷纷洒洒的飘落在沟壑万千的黄土之上,深深浅浅的白覆盖了这片窑洞,这是观众再熟悉不过的黄土高原。生动、具体、直观的展现,观众不需要借助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就能很轻松的知晓空间场景所展现的内容。这种独有的空间表现力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往往能带给观众更深刻的印象和感受。

文字的叙述虽然全面,但缺乏了一定的动感,可以通过语言的组织和内容的转换实现一种情感的传递;镜头虽然直接,但少了一种意境,往往需要音乐和语言的配合让观者产生一种情景上的互通。

三、人物塑造中的差异

文学作品用非常形象的语言将人物的外形、性格和思想描绘出来,让读者在字里行间去体会其中的含义和所要传达的感情。读者依据对文字的理解和想象参与作品中人物的塑造。很多作家为了对人物描写地更加生动具体,往往会借助特殊的修辞手法,如:讽刺、夸张、象征、比喻、对比等。影视作品则不同,将这些描写浓缩到演员的表情和动作之中,通过特殊镜头的展示,以一种动态的、立体的方式,让观众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感知作品中隐藏的文化内涵和中心思想。所以说,演员一出场就奠定了这个人物的形象,如小说主人公孙少平的出场,小说用了四百字详细描写了少平的外貌、衣着及步伐,留给读者的是一个忍受饥饿折磨、单薄、瘦弱的年轻小伙。每个读者都需要自己去想象,而少平在每个读者心中也是模糊的、唯一的。

影视剧作品在表现的时候就简单多了,演员袁弘黑瘦高挑的形象非常符合小说中少平的形象,当他踏着布鞋走过雪地时,特写镜头聚焦于他裤子上多出来的那块黑色补丁,不用过多的语言,观众已经知道这是一个家境窘困的少年。

影视语言比文学语言更加的形象、生动和直接展示人物形象,但文学语言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的描写,更加细腻的展开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有时候一段心理描写就是一整页,甚至是一个小章节。相对于文学作品没有固定字数限制的尽情表达,影视剧作品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而且要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完成一段故事情节的推演,势必不会在人物心理活动中花费太多时间。影视作品中对于人物心理的表现主要借助演员的表演,辅助于特殊的镜头和表现形式来展现。比如,在田晓霞牺牲后,孙少平在晓霞家中阅读小霞留下的日记,特写镜头分别表现了孙少平失去爱人的心痛和田福军失去女儿的痛苦,虽然不同于文学作品中细腻的内心描写,但特写镜头放大了人物痛苦的表情,通过一滴滴滚落的泪珠和痛苦的眼神,人物内心无法言状的痛楚就直接鲜明的表现出来了。除了特写镜头外,空镜头、主观镜头、长镜头都是影视剧中表现人物心理的镜头语言。

影视创作中的多种技术手段都可以达到对原著人物的心理、思想感情的视觉处理,如摄影的角度、构图、光线和色彩的运用,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室内场景的设置来体现。也可以通过闪回蒙太奇的方式进行表现,将影片中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通过镜头的方式快速地剪辑在一起,借助不同的色彩加以区分,或黑白、或发红、发黄、发暗,表现人物的所思、所感、所想和所虑。

影视作品是一种视听艺术,除了镜头的充分展示外,音乐也是对人物心理的直接是诉说。除此以外,内心独白和旁白也是影视作品中常用表现人物心理的手段之一。曾有观众质疑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使用了过多的旁白,干扰了叙事。对于像《平凡的世界》这样一部气势恢宏的作品来说,需要适当的旁白做补充性叙事,更重要的是,需要用这种方式来表现不同人物在不同状态下的心路历程。

四、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语言共通性

由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作品,无论情节结构、时空处理、视听造型都遵从于原著。影视剧作品将间接、抽象、多义的文学形象转变为直接、具体、单一的荧幕形象,把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变成观众对作品的直接体验,是现代商业模式下媒介传播的必然趋势。

无论是文学作品中的文字还是影视作品中的镜头和声音,他们都是基于对作品中故事的全力展示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在思想内容的表达和语言风格上都具有同样的逻辑性,即遵从作品本身的风格和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设定。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一代人不懈奋斗的缩影,更是中国特定时期的代表。这部作品以质朴的语言、强烈的纪实感影响着中国文坛,多少年后,当同样充满了黄土泥腥味的电视剧作品同样也用这种质朴和纪实性震撼着观众、感染着观众。无论是使用规范的语言描述,还是镜头下影视剧演员的表情、语言和动作的着力刻画,都让那一个个鲜活的、真实的、透着强大生命力的孙少安、孙少平、呈现在观众面前。

参考文献:

[1]路遥.平凡的世界[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2]王娟娟.电影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异同[J].电影文学,2015(07).

文学作品篇4

文学,一般是指以语言文字对社会客观现实进行形象化表现的一门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也包括搭建在文学作品基础之上并具有特定文学功能的电影、电视等艺术形式。文学作品通过塑造形象,真实、具体、典型地再现社会生活,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生活的集中、形象化的反映。法律主要指有权机关合法制定的成文法,但又不局限于此,还包括在特定阶段或一定范围内实际具备“法律”功能的文件、原则和规范,如民间的习惯法在民事法领域是民法渊源之一。法律是一种“他律”,是人类理性思考的结晶,其严密的逻辑性、语言的学术化、思维的明晰性等,成为法律条文构成的显著特征。相对于经济基础,法律和文学作品皆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人文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法律是一个科学的世界,文学是一个人文的世界。经典的文学作品的基本价值均是通过揭示人性来实现的,而现代法治型的法律也是把人作为表现的逻辑起点,以其内在固有的价值观念熏陶人、教育人。文学与法律有着复杂的关系,文学可以一定程度上还原法律现象。从文学视角认识法律,能够使人们对法律的认识更为深刻;从法律视角研究文学作品能够较好地发掘出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而其更为重要的一个功能是可以对涉及法律的诸多现象进行一定的还原,引用涉法文学对法律社会学、法律思想史、比较法学、民法学、刑法学、法理学、犯罪心理学的教学有很大帮助。文学作品具有虚构性的特征,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具有法学学科所不具有的认同感和亲和力,用文学的方式来彰显的法律正义比以法学的形式来表现更容易让普通民众所理解和接受。法律作为文学作品形式表现出来,实际上是通过对广义上的法律解释来完成法律的任务。文学作品属于具象逻辑思维,不同的正义观念都能得到表达:每个角色通过沟通和对话阐释自己对公平的主张,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而不仅仅是法官一个人的表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伸张法律正义的目的。法律为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法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政治、道德、宗教、历史、心理、美学等意识形态密切相关,从而为文学提供了广阔的描写天地和丰富的素材。文学中的法律传达了作者对所处时代的法律的全面认识和反映,涉及到法律中立法的指导思想、制定、执行等诸多内容。在中外文学史上,文学对法律的回应普遍存在。翻开《史记》,不难发现,作品中涉及到很多法律内容,如《陈涉世家》提到:“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己失期——失期,法皆斩”,此段文字反映了秦朝刑事法方面的规定。又如冯梦龙的《醒世恒言》第八卷的《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是一起典型的民事和刑事结合的案件,反映了我国古代司法审判的重“人情”轻“法理”的特点。从法律的视角对涉法文学进行阐释,才能发掘其丰富内涵,如冯象的《木腿正义》、朱苏力的《法律与文学——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和余宗其的《鲁迅与法律》都对此作了积极的探索。

二、文学作品的运用对法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文学作品在法学教学中的运用,通常是指在教学中结合法学课程的内容,将文学作品中与法律相关的内容运用到法学教学中,让法律知识与原理同文学作品相互关照,实现较好的教育效果。在当前要求提高法学教育的实效、推进法学教育的转型这一背景下,法学的教学方法是其主要突破点,而将文学作品引入法学教学,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因此,在法学教学中运用文学作品具有深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现实认知、熏陶其人文品格

现代社会变革促使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当下人文精神的日渐衰落和价值关怀的日渐势微。文学关注人,法律同样关注人。文学是人学,法学也是人学,文学要尊重人性,法学也要尊重人性。不尊重人性的文学作品,其生命力不能长久,同样,不尊重人性的法律,是一种不符合自然法则的强行法,即使勉强制定出来,也难以推行。即使短期内得以推行,其后遗症也迟早会显现出来。文学对正义的崇尚,对邪恶的鞭挞,这点和法律精神相通。法学教育不仅是职业教育,也是人文教育,法律人应当具备人文素养。文学作品张扬人的自由与人性的尊严,一般都展现着人文关怀,因此,在法学教学中运用文学作品阐释法律现象和法律制度,可以使学生潜在地加深对人性的理解,树立未来法律人深厚的人文关怀情怀。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拓宽思维视野

在法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文学作品较为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在生动、轻松的氛围之中增强其理解能力、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以此更好地掌握法学知识,避免讲授式教学极可能出现的沉闷、乏味氛围。此外,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法律现象有可能会极大地超出书本理论知识的范围,这比较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性、发散性、批判性等法律思维方式,增强对实践问题的理论分析能力。

(三)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单纯的法律条文、法律理论的学习比较枯燥乏味,法律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纯理论性教学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学作品中存在较多地描述特定历史时期的法律制度内容,如《水浒传》中重要人物之一林冲,他的经历足以说明宋朝刺配刑等刑罚使用的有关情况,《西游记》中的“倒换通关文碟”无疑与今天的出国“签证”相类似。在法学教学过程中,善于发掘文学作品中所涉及法律知识的情节,并对其展开一定的分析,用通俗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因此,将“法律与文学”相结合,对文学作品进行法律阐释起到的课堂效果,是单一的法律规则教育所无法相比的。

三、法学教学中运用文学作品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文学作品浩如烟海、举不胜举,虽然许多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法学教育价值,但法学与文学毕竟是不同学科,其思维方式等都存在较大的不同之处。因此,文学作品的运用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并不是所有文学作品均能够运用到法学教育教学中,当然也不是每个法学知识点都需要借助文学作品来进行学习。具体来讲,在法学教学中,运用文学作品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运用文学作品要适时

“适时”就是引用文学作品时要注意把握时机,按照教学内容,需要引用时才相应地进行引用。在法学教学中引用文学作品需要服务于教学目的,具体来讲,是重点分析,并以此过滤出作品中所包含的法律信息,而不是进行艺术赏析。因此,如何选择文学作品至为重要,对此,主要是要注重作品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应本着“源于教材,服务于教材”的原则适时引用。此外,选取文学作品还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能力等,引用作品不能太艰深、太生涩。尽量选择富有艺术魅力、学生比较熟悉的文学作品。为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熟悉相关文学作品的内容,并有效地收集对相关文学作品进行深度分析的文章,了解作品的法学价值。

(二)运用文学作品要适当

所谓“适当”,通常是指需要注意运用的准确性,即所引用的文学作品应对理解教材内容的内接可以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让学生可以较为直观地进行理解。文学作品虽然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但文学的真实是艺术的真实,不是实际生活的真实,通常是对生活的提炼,因而,作品中的法律生活和真实的法律现实存在着一定距离。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文学素养,在广泛阅读有关史料的情况下进行分析、比较,对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极易产生误导的作品不宜进行引用。

(三)运用文学作品要适度

“适度”,是指引用的文学作品应少而精。对文学作品的展示、分析、讲解等占用的课堂时间不宜过长,引用的内容应符合教学内容,不应太多,不要较多地去追求趣味性、迎合学生的好奇心,不能冲淡了教学重点,应尽量控制时间,做到心中有数,详略得当。因此,文法结合是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不能为了极力追求教学的生动效应而喧宾夺主,影响主要教学目标的实现,甚至将法学课上成文学鉴赏课或文学史课。

四、结语

总之,文学是人学,法学也是人学,文学要尊重人性,法学也要尊重人性。文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还原法律现象、文学是法律正义的张扬者;同时,法律也为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法律人不仅应关注法律本身,还应从文学中汲取营养。在法学教学中适时、适度、适当地引用文学作品,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现实认知,熏陶其人文品格,实现教书育人的重要目标。

文学作品篇5

关键词:明清文学 作品 研究

1.明清文学作品研究现状

1.1现阶段,纵观明清文学作品研究浪潮,可以明显发现有三个显著特点。其一就是在如今的明清文学作品的研究文献中,总结反思类文章日益增多,这说明现在的文学爱好者在研究明清文学作品时,不再只是停留在赏析的角度,而是站在当下时代的角度来审视明清文学作品。总结反思类作品中,既有对于传统文学概念的总结描述,也有对某种文学细节问题的个人见解的表达。从文章内容上来讲,涵盖了从小说到诗歌甚至是戏曲等多种文学创作体裁。很多总结类研究作品中,不单单是对明清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手法进行总结,更多的融合了当代作者结合现代文学创作思维对明清文学作品的思考。从单纯的文学欣赏变成较强的理论表述。比如部分学者指出“二十世纪的明代文学研究,是逐步现代化的演讲过程”,就是说二十世纪的研究过程也体现了国家的发展过程,那个时代对于明清文学的研究有着明显的时代转型期的特点即有着明显的现代化研究的气息。二十世纪前期是现代化研究的开始,但由于后十年因外部因素比如战争等导致研究中断,直到世纪中期才开始逐步的恢复研究工作,研究工作刚刚开始出现起色就又受到了的摧残,待结束后,对明清文学的研究可以说才正式开始,而且发展速度迅猛。比如陈文新的《近二十年来明代诗学研究综述》、王平的《二十世纪研究述评》、朱伟明《20世纪研究》等优秀研究作品相继问世,此后还有大量优秀的研究文章涌现,从各类文化刊物越来越多的明清文学研究文献就可以看出,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文学爱好者开始将研究精力放到明清文学的研究中,再者就是大多数文学爱好者对明清时期的小说表现出强烈的研究兴趣,研究性论文中最初都是对于明清时期作品中的文化表达和艺术手法进行赏析,研究者注重的是作品整体的艺术效果,随着研究的深入,文学作品中才开始出现较多的理论表述,这也预示着明清文学作品的研究逐渐开始向着更深一层发展。

2.明清时期文学作品研究成果

2.1小说是明清时期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对于明清时期的小说的研究也是异常的火热。在小说研究方面,最初更多的是对于文学作品的考证,堪比类研究文章也比较多。比如刘世德的《与:文字的堪比》,通过细致的研究《金瓶梅》中的词语时,发现《金瓶梅》中的文字有抄袭《水浒传》中文字的嫌疑,并且不仅抄袭了天都外臣序本,还参考了容与堂刊本。通过进一步考证,刘世德发现《金瓶梅》实则是抄袭的《水浒传》容乙本的内容,研究这方面的内容作用在于可以进一步确定《金瓶梅》的具体创作时间,更为细致的研究明清时期的文学发展。《水浒传》由于在民间流传较广,因此文学爱好者对其的研究也是比较深入和广泛,比如石昌渝就通过对水浒传中相关细节描写,断定《水浒传》是明代中期以后的作品,否定了之前的元末明初作品的论调,他主要是从《水浒传》中士兵们佩戴的腰刀来作为理论依据,因为腰刀是明代中期才有的武器装束,从这点看《水浒传》起码是明代中期以后的才开始创作的,这对明清时期的文学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解决了诸多之前由于创作时间不明引起的学术界关于作品内容的困惑,而且还对于历史学家对于明清时期的历史研究有着推动作用。

2.2对于小说的研究不仅停留在小说的内容上,在小说本身的文学体裁上也有着一定程度的深入,比如著名明清文学研究学者谭帆认为,对于明清时期的小说理论研究现阶段的格局虽然有着一定的合理性,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作用还不明显,谭帆认为应该建立新的明清小说研究模式。传统的小说研究一般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方面就是小说文体的研究,再者就是小说存在的方式研究,最后是对于小说的文本批评。传统小说研究领域主要是通过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之所以将这三个方面作为小说研究的三个主要方向,是因为这三个方向与我国小说发展的历程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将明清时期的小说研究与中国小说发展的历程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通过研究明清时期的小说来折射出我国小说发展历程整个宏观概况。

2.3现阶段文学爱好者除了对明清时期的小说研究热忱较强烈外,对明清时期的诗文研究兴趣也比较浓厚,其中对于诗人袁枚的研究可以说是最为集中,许多学者都将研究热情投入到对袁枚的诗文研究中,前前后后相继有诸多研究文章发表,比如《袁枚性灵诗的艺术特征》、《袁枚与清代诗学批判》等。袁枚的诗文用词较为灵动,有着明显的艺术特点,这些明显的优势使袁枚在明清时期的诗词中独具一格,成为清代诗歌的代表诗人。

总结语:

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是我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明清时期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其作品有着独特的历史意义和价值,研究明清时代的作品,更有助于现代文学爱好者充分了解我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历程,明确当下文学发展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的完善。对于明清时期的文学研究不应只停留在现有的成果上,应该继续保持高度的研究热情,进一步深入挖掘明清时期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为我国文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岁平.清代性灵拍诗人张问淘的连云栈道之行[J].中国文学研究.2011

[2]陈文新.明代诗学论诗乐关系[J].文学评论.2012

[3]钱景.袁枚试论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关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

文学作品篇6

一、抓住方向,明确出题者意图,有的放矢

在高中语文课对文学作品的复习中,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研究《考试大纲》。通过研究《考试大纲》中对文学作品欣赏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到,要求并不高。“鉴赏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从这两个要求出发,我们可以看到解答这种题型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形式、表现手法;二是内容、思想情感。从这两个方面对文学作品进行简要的赏析,就能抓住出题方向,有的放矢地积极备考。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研究历年的高考试题。虽然高考试题每年都是变化多样的,但是却都是根据考纲要求进行设计的,考察的本质、出题者的意图有可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要研究历年的高考试题,从中找到出题者的目的,或是考查学生的理解、概括、鉴赏、评价等形象思维能力;或是检测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语言的实践运用能力;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从而明确自己的复习方向,为我们的高考复习做好准备。

二、加强思想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技巧

在对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欣赏指导时,我认为,首先要教会学生怎样读好文学作品本身,在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同时,一定要教会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答题技巧,使之在答题时不犯常识性的错误。

(一)读文章,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脉络要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就要对文学作品本身有所了解,很多学生粗粗地读了一遍作品,就急于做题,这样的做题效果是不理想的。学生必须要学会怎样读好文学作品本身,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做好题目的解答。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作品时,可以教学生进行速读和精读。所谓速读,即指第一遍的阅读,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在大概了解各段或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思考作者的态度和把握文章的主题,可以进行简单的思考:作者对文中人、景、事的态度如何?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主题,什么思想?同时结合文尾两三段的议论句、抒情句,进行印证,最终定出文章的主旨。这样的阅读之后,学生对文章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把握了文章脉络,为以后的解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后学生再进行第二遍的阅读,即精读,先读问题,再带着问题回原文,细读各道题所涉及的段落,从这些段落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二)做好审题,掌握一些常见的答题技巧首先,学生要审好题。很多学生在考完试后,非常懊悔:“哎呀,我看错了!”“哎呀,我以为是”等,此类的言语不胜枚举,归纳起来就一点,审题粗心、马虎、大意,导致回答问题驴唇不对马嘴,最终失分。所以,学生一定要审清题意,知道问的是什么,再进行作答。审题时一要审明考点,不同的考点有不同的解题要领、不同的答题术语,所以学生一定要读懂题目考什么。二要审明疑问代词。如“怎么样”是考手法,“为什么”是考作用与感情主旨,“哪些”是考筛选整合,等等。三要审提示词,这关系着我们答题内容的多少,如果有简析、分析、赏析这些词,我们就应该知道结合原文词句展开回答,否则进行简单的回答即可。其次,学生要掌握一些答题技巧。总体而言,要有两个答题原则:一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因为一般而言答案在原文中都能找到,就算原文没有直接的答案,也有答案的信息依据,所以学生要紧扣原文内容进行作答。二是学生要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篇)”的原则,在原文中分析,同时要用原文的术语进行回答。

三、透析文章,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对文学作品欣赏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不断练习,不断进步。

(一)做好文学作品欣赏题的三个步骤文学作品欣赏题一般可以分成三个步骤进行解答。步骤一:说明采用什么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如采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自称还是对称,倒叙还是插叙;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象征还是对比,讽刺还是渲染;运用了什么样的结构方法,开门见山还是首尾呼应;主要修辞方法有哪些,比喻、借代、拟人还是夸张;主要艺术特征有哪些,抑扬结合还是虚实相生。步骤二: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即通过文章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步骤三:从文中举出具体事例展开分析。

(二)进行文学作品欣赏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进行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构思和主题思想等的欣赏时,首先要注意语言通畅、连贯,字迹要清楚,层次要清晰,不要有错字、语病,答非所问。其次,不离话题。也就是说,题目问什么,答案要围绕问题进行回答,全面理解,准确概括。具体的构思过程是先要简定标题,让阅卷者一目了然,然后首段总结,将自己的意思写清楚,然后总写话题,给老师一个总体的印象,最后具体分析,有理有据。再次,赏析要结合文章的具体事例,使之更具有说服力,不能进行空洞、干瘪的表述。

2.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评论一定要做到:审题准确中心明,具体分析层次清。也就是说,在答题时,要所答即所问,言简意赅,不废话、不啰嗦,还要注意答题要点的次序,不能太过杂乱。在对文章欣赏、评价时,要全面、辩证地评价,要有理有据,具体、充分、有深度,不可含糊笼统。

3.加强理清文章旨意与文章思路结构关系的能力训练,引导学生提高理解文意和分析表达技巧的能力。比如在欣赏《词二首》中的《沁园春?长沙》时,让学生明白:这首词中通过“万”“遍”“漫”“争”“击”等精当、形象的词语,运用多种对比手法,以极富表现力的语言,使描绘的形象更加鲜明。在的笔下,秋天拥有美好、壮丽的景色,一改一般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基调,秋景的美好,山河的壮丽,但是人民却不能主宰,让人在感到可悲的同时,产生了强烈的革命意识。

文学作品篇7

关键词:创作者;创作;作品

中图分类号:I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1-0011-01

文学创作是联系作者与作品的枢纽,创作过程即为作者当时心理活动的过程,创作结果大多可以反映相应时期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创作作为文学活动的重要构成部分,从古至今很多人都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将这一过程细化,形成文学理论上的“创作论”。那么文学创作到底是怎样一个过程呢?

一、作品是创作者的“白日梦”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作家与白日梦》中提到:“创作家所做的,就像游戏中的孩子一样。他以非常认真的态度――也就是说,怀着很大的热情――来创造一个幻想的世界,同时又明显地把它与现实世界分割开来。”①弗洛伊德将创作者的创作与儿童游戏联系在一起,认为创作者对现实世界有所不满,才像儿童做游戏那样用文字(或其它艺术形式)营造一个虚拟的世界,儿童游戏就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模仿,游戏所具备的“游戏性”也是对现实的一种颠覆,而创作者的创作相当于以艺术的手段创设了一个类似于游戏的世界,从而使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在虚幻中寻求美好。创作如同投身于儿童游戏,作者身处其中,自得其乐。弗洛伊德在文中还提到:“作为一个成年人,他可以回顾他在儿童时代做游戏时曾经怀有的那种热情认真的态度;他可以将今日外表上严肃认真的工作和他小时候做的游戏等同起来,丢掉生活强加在他身上的过分沉重的负担,而取得由幽默产生的高度的愉快。”②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与现实世界相比,创作者营造的世界肯定更遵从于作者的内心,这种“虚构的美好”反映出创作者对现实的逃离,让压抑与不快在纯粹的自我中得以释放,也只有愿望没有得到满足的人才会有这种幻想。

不过弗洛伊德也将作家分为两种:“一种作家像写英雄史诗和悲剧的古代作家一样,接收现成的材料;另一种作家似乎创造他们自己的材料。”③后者更符合“白日梦”一点,因为创造自己的材料如同玩游戏,是要建构一个区分于现实世界的世界。弗洛伊德也提到过生活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痛苦和失望,产生痛苦的根源是本能的要求、满足的冲动和外部世界拒绝满足人们需要的冲突。艺术就是一种“代替的满足”。很明显,儿童游戏即为现实的“替代品”,作家所要创造的“材料”就是那种类似于游戏的东西,来将现实置换。所以“接收现成材料的作家”的创作不过是对现实的“模仿”,而后者则更多地注入了主观因素,作品中明显地体现出“自我”,颇具浪漫主义色彩。

二、从弗洛伊德到中国古代“创作论”

这种观点也并非弗洛伊德所独有,“中国古代文论也有‘愤怒出诗人’、 ‘穷困出诗人’的说法”,认为创作是作者表达对现实生活不满的一种方式,是发自于内心的一种宣泄。杜甫的“文章憎命达”、赵翼的“国家不幸诗家幸”也表达了这一层意思。韩愈的《送孟东野序》中:“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这两句话有“不平则鸣”之意。

这些与弗洛伊德的理论是相通的:因为存在着现实与自我的抵触,从而刺激作者产生一种强烈的情感,通过创作文学作品得以宣泄,作者在自己营造的文字的世界中释放自我,或是通过文学创作来发泄心中的郁结。

但是中国古代文论也不完全与弗洛伊德的思想一致,弗洛伊德所强调的是幻想,是虚构一个世界,中国古代文论更看重于以创作这种方式来排遣抑郁之情,文字所流露出的并不一定是对理想世界的营造,而多数为一种情感的宣泄,作者用创作的方式来释放自己。

我认为弗洛伊德式的幻想与“狂欢化写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对其有所体现。作者在小说中构造了一个“奇迹王朝”,与世俗法律公然对抗,我们可以将其视为雨果的幻想世界,或是一个“儿童游戏”。“奇迹王朝”中的法度在世人看来是及其荒谬的。“奇迹王朝”对待生死和婚姻这么重要的两件事都如游戏般随意,让人捧腹大笑又匪夷所思。在我看来,其实这就是一种蔑视世俗等级制的狂欢,是对现实法律的蔑视,是雨果营造的“儿童游戏”。

三、结语

总之,我认为当创作者对现实有了一定的认识与感触(或是对现实的不满、或是由现实刺激生成的强烈情感),就会产生创作的灵感,文学作品得以生成。凭空想象的文学是不存在的,就算有,其存在的意义也很小。创作的源泉在于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感悟,而作品的表现形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或不同的文体表达下也有所差异,不过在从作者到作品生成的那个过程中,创作者的心理体验应该是相似的。

注释:

文学作品篇8

关键词:电影艺术;电影叙事;情节;文本语言;文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

Literature Impression of Film Works: Plot and Language Features of Film Texts

LIANG Yu-qiao

一、关于传统文本与电影文本

文本,在纸质时代是指“以文字符号为媒介,以纸质为载体承载作者‘表情达意’之信息”。在现代社会,这个视听影像元素相互交融的多媒体共存的时代,文本的意义已不再是局限在文字的领域,而是向多媒体文本形态逐渐演变、发展。因而,可以说,影视文本即是由文学文本的范畴延展开来的。因而在多元化影像充斥眼球的今天,我们不应将目光停留在表面的幻化万千,被各种商业因素掩盖关于文本的研究。

而影视范畴中的电影,能成为一门艺术,除了它利用光影的特性来复原真实的世界,它让视听元素不需要想象就可以直接呈现在人们面前,使其产生一种仿佛目睹的切身感受这样的魅力之外,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它具有叙事的潜能。

大多数人都只注意到了电影的影像性的特征,认为电影文本本身并不重要,甚至可以忽略,不纳入电影赏析、批评的范围内。但这恰恰忽略了电影的叙事性特征。影像性与叙事性是电影的两个基本特征,同时这两个特征并不相互对立、排斥,它们更应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正如塔可夫斯基论述的那样:“电影中没有任何孤立的组合元素具有任何意义:唯有电影本身才是艺术作品。”

因而当我们将两者分割开时,不应该将重心完全转移在影像性上而论,其叙事性同样举足重轻。

二、电影叙事中文本的文学性特征

谈及电影的叙事性、电影文本的领域,于我来说,情节和语言是我最用心关注的两个落脚点。情节,是电影文本的叙事结构构成之一,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文本语言,是电影的叙事在听觉上的外在展现。文学性的语言特征,使电影在影像性特征中的“听”这一关节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论是大规模的商业电影,还是为数不少的小众电影,亦或是在小众电影中的一些在很多人看来是属于供小范围人群欣赏的小制作(小班底、小成本、演员非著名)文艺片,其实都有很多在电影叙事的文本中有很多亮点。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幻真幻灭的电脑特技制作,更有不少电影因为它的美丽、巧妙的叙事的方式、手法,使作品增色不少。

(一)故事情节的巧妙编织

电影叙事文本中的故事是由若干具体的人物行为表现出矛盾冲突的情节排列、组合而成的。这不是单纯的组合,而是按照因果的逻辑关系串联起来的一个个故事节点。情节在作品中的重要作用,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1)合理的情节设置推动着故事的发展

例如在《天堂电影院》中,电影院被烧毁,这本是个很小的着墨点,但却有着帮助故事发生重大转折的情节点。正因为电影院被烧,阿尔弗多的眼睛被火灼烧失明,多多才真正踏上放映之路,从此与电影结下深厚的缘分。同时,也正是由于这场火,多多将火堆中受伤的阿尔弗多救出火海,两人日后更记下了忘年的友谊与情同父子的亲情。可见,这简单的一个情节点在故事的叙述上却达到了不可抹去的位置。在推动文本中故事的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

(2)恰当的情节交织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间的矛盾冲突

以《无间道》这样的商业片为例。韩琛为了扩大自己的实力,十年前就处心积虑地将刘建明安插到警局内部作黑帮的卧底。于此同时,警方为了准备详细掌握对方的犯罪事实,将陈永仁安排到黑帮里做警方的内线。这两个人,两条线索,看似没有联系,但其中也是黑白道间斗争的必然结果。两个线索共同迁出这两个身份足以以假乱真的卧底,为了摆脱无间炼狱那般不黑不白的生存现状所挣扎的煎熬,展开或是代表各自群体或是代表他们个体的殊死较量。

这两条情节线相互缠绕、交织,绘制着人物间的冲突与矛盾,并且来自陈永仁与刘建明内心的“我是一个警察”与“我想做个好人”与现实撞击出强烈反差的真实情感,足以使整个故事的叙述充满了张力,与可延展性。

作为商业片,《无间道》是商业运作的成功典范。但就其电影文本本身来说,就已经极具吸引力。文本中情节“鬼斧神工”般的相互交融、分离、再次融合,使得作品如同小说一般,不再光是用蒙太奇的手法来牵引观众,而是体现在其舒畅的文学叙事技巧在影视作品情节上的巧妙运用。

(二)文本语言的精心雕琢

不少制作人对电影文本的忽视,影评人对电影文本的“唾弃”,其中的原因不乏电影改编中存在的偏离原著主题,甚至曲解原作者写作意愿的现象。客观的看来,有不少电影作品的诞生是离不开文学作品的。如,戏剧《雷雨》改编的同名电影《雷雨》和最新改编版的《满城尽带黄金甲》,由柯蓝的散文《神谷回声》改编的电影《黄土地》等等。不得不说,电影文本是离不开文学本性的。即使当代的电影更强调画面的精致、美轮美奂,但也不可脱离语言本身带有的文学意义,而这个意义不仅仅局限在改编电影的集合中。因此,可以这样说,电影叙事文本从文学(特别是小说)中汲取到了丰富的艺术养分。

文学(小说)特征对电影的叙事结构(三色系列电影《蓝》、《白》、《红》的散文式结构)、时空转换(顺叙、倒叙、闪回等手法在镜头语言上的启示)和语言表达这些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在此,文本语言是主要关注对象。

由须兰的文学作品《银杏,银杏》改编的电影《爱有来生》及喜剧电影《独自等待》两个不同风格的电影为例,分析电影无处不在的文学性的语言特色。

(1)重复(repetition)

影片《爱有来生》文本即台词的成功,在于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其中重复这一辞格更是贯穿电影的始终,“茶凉了,我再去给你续上吧”在影片中反复使用了14次之多,可以说构成了整部电影的灵魂。

何谓重复?美国当代批评家希利斯•米勒论述道:从细处看,是词、修辞格、外在形式或内在情态的描绘上的不断复制;从大处看则是“由事件或场景”或“由一个情节或人物衍生的主题”在“同一文本中的复制”。

“茶凉了,我再去给你续上吧”这简单的一句话在不同时间点出现,并且意味不同。从才开始阿九用这句话来搪塞阿明、化解两人相处的尴尬,因为她不爱他;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这句话慢慢变换着味道,这句话成为了两人的倾诉爱意的标志语,直到最后,竟是两人相约来生的生死约定。五十年后,当阿明的鬼魂与投胎后的阿九的今生小玉相遇相知,小玉最终明了眼前的鬼与自己前世的那份不解之缘时,这句话成了最后抽动人心的诀别。一句“茶凉了,我再去给你续上吧”如影随形般相伴于他们生活左右,可以说这句话贯穿了他们的前世今生。这种高强度的反复给整部影片注入了一种奇特的韵味,增强了电影台词的语言表现力,听之令人感同身受,令人回味无穷。

这样的重复手法在整部片子中,渲染了一种哀婉咏叹的意味,营造出一种回旋往复的美感,体现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2)预设(presupposition)

预设也叫前提、先设,这一概念起源于哲学和逻辑学。预设,是指首先说话的人在预先假设某个信息是接受信息的那一方已知的前提下,才表达某个信息或者问题假设。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在影片《独自等待》,这样的预设手法比比皆是:

陈文和刘荣吃东西的时候,气球突然飞了!

陈:就像那本儿童卡通书《神奇的气球》。

刘:对啊!小时候我也看过。

陈:不会吧,我刚那是瞎编的。

刘:我瞎说的不行啊,切。

陈文瞎掰的一个书名,刘荣却应声附和说看过。而后来被陈文指明这书不存在是,刘荣又称自己刚才瞎说。刘荣的一点点虚伪和心不在焉在这样的对话中表露无遗。这样的预设在前后短时间内的设置和取消带给了电影观者心理上的跌宕起伏,很容易吸引他们去思索和发掘更深层次的内容。

再如:

主编:什么东西,一堆狗屎!

陈:我要是,我加一飞碟您觉得行不行?

主编:酷酷酷,小孩子最爱这东西。

陈:我就是不加!

陈文作品被否定,表面为了迎合主编的编审品味,便提出加“飞碟”这一建议。进行至此,大家都觉得两人均认同小孩子最爱飞碟这一论点,让大家都对陈文作品的成功审批有了心理上的期待。接着那句“我就是不加”,大大出乎了观众的意料,同时也彰显了陈文这个人物独特的性格以及个性形象。这在对人物形象、行为的塑造上拿捏地非常到位,真实贴切,不会因为银幕的分隔产生影像与现实的距离感。

重复与预设只是在此重点讨论的两个角度,此类的手法在电影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运用与表现。可见,这些大多在文学上有显著地位的叙事手法在我们电影的制作中利用起来,同样非同反响。

三、文学手法在电影叙事文本中的价值

“成功的文学文本对语言的运用都不会只以表达作家的构思成果为满足,而是千方百计地利用语言特有的优势,为读者营造出更广阔的想象与再创造的空间。”

于我说来,当我们的电影在技术方面已经做到炉火纯青乃至正是极致的时候,或许我们可以转向另一个角度思考电影创作,“利用语言特有的优势”,让读者在文本语言接受过程中,充分调动自我的生活经验、情感体悟,将自身融入作品中,进而再超脱于文本之外,体味“象外之旨”。 文学手法在电影叙事文本中的意义、价值可大致归纳为:

(1)表达有条有理,让观众产生第一层面上的可信性;

(2)电影文本让电影叙事、人物形态、意识环境及台词等多个方面做到统一、全面;

(3)高科技对于电影来说就如同一把“双刃剑”,数字技术让电影在画面中营造出一个偌大的梦幻般的乐园,而忽略了“有关电影文化、电影审美的取向”。而文学的身影穿插于电影中,让电影增添了人文主义的关怀与理想,直叩人的心灵,让电影更具有学术价值。

四、结语

文学虽然对于影像性特征鲜明的电影作品来说,不是最重要的部分,或许在多数人看来是可以忽略的一个点,但是在众多电影中,依然在某些电影的文本中显现出了清晰的文学现象。因而文学与电影或者说影像是不可完全区分开的,两者更应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汲取。

另外,在我看来,文学也给电影指明了另外一条发展道路。当视听技术已经发达的今天,何不另辟蹊径,摆脱只求画面质量的文化荒漠般的电影,让电影成为呈现文学、文化盛宴的另一载体,也是对电影、对文学、对文化的重新组合与创新。这条道路令人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袁智忠、虞吉 影视批评纲要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著),陈丽贵、李泳泉(译) 雕刻时光――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反思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希利斯•米勒 重复的两种形式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下卷)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李荣启 文学语言学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宋家玲 影视叙事学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天文学范文 下一篇:情景模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