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两难范文

时间:2023-03-19 15:33:32

道德两难

道德两难范文第1篇

关键词:道德两难;道德滑坡;个人修养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360-02

“道德两难”作为方法论是由哈佛大学教授科尔伯格首次提出的。本文中涉及的作为现象的道德两难,即“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环境所提供给人的善良意志发挥的可能性或空间与人们的道德追求或者人性的本真状态相差甚远,使得善良意志的外化无力、道德行为的践行处于两难境地”[1]。

近期,人们在施救的过程中出现了“两难”现象,而这一现象的出现导致了多数受害人因未能得到及时救治而无辜丧命。这一问题令人们不得不重视“道德两难”继续发展的危害性。

2011年9月2日上午,武汉市88岁的李大爷在离家不到100米的菜场口摔倒后,围观的人群无人敢扶他一把。一个小时后,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2]。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轧,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2011年10月21日零时32分,孩子因救治无效去世了[3]。

当一个个路人从老人和小悦悦身边经过时,只是害怕做了好事却被“讹上”,因此,人们在帮与不帮、救与不救间陷入了道德与现实的两难抉择之中。这警示着人们,当今社会道德和社会诚信问题遭到了严厉的质问和考验。

“小悦悦事件”发生后,人们抱怨“人性冷漠”,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良知和传统美德并没有消失。只是人们不愿承受“好人没好报”的恶果。综合分析,导致这一现象有两个原因。

第一,信仰缺失是一个重要原因。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

信仰的有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的可能性。有信仰的人,会为自己的信仰调动自身的一切力量,集中到既定的目标上,其知识、能力、内心世界都会得到充实和提高,从而推动个人及社会的发展。没有了信仰,人们会失去把握自身命运的力量,其发展的可能性会大大减低。人们的思想不再受任何约束,就出现对什么都无所畏惧的现象,毒奶粉、黑砖窑、注水猪肉、假药假器械、假文凭、假货就出现了。

第二,不完善的制度环境是其外在原因。法制不健全,部分官员,威胁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由于我国宪法的相对不稳定性和不可诉性,导致了公民宪法知识缺乏、宪法意识薄弱、怀疑宪法的权威和价值。再加上法律体系不完善、落实不到位,导致部分救助者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并付出惨痛代价。

法制上存在的问题同样是人们道德外化的巨大障碍。由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国只能采取推进型的法制发展模式,因此,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发展,还需要政府的设计和推进。

让道德不再为难,降低行善所付出的代价和成本,是破解“道德两难”的现实路径,然而道德不仅是个人的良知与修养,更是社会共同的责任与担当。

首先,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途径有很多种,在此,引用《论语》、《孟子》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著作中的伦理道德思想,进一步阐述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方法。

《论语》的伦理道德思想以“仁”为基础,包含孝悌、交友、守仁等,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如何提高个人良知和修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孔子指出人道的基本内容是“仁”,这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坚持的道德准则。《说文解字》中说:“仁亲也,从人从二,仁字的基本含义是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即像爱自己一样体贴、爱护别人”[4]。《论语》中关于“孝悌”的思想为人们如何提高个人修养提供了指导意见: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5]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到,孔子要求的仁道,必须先有仁心,而仁之本又在于要有孝悌之心。孝悌指善事父母和兄长,即子女对父母的爱敬之心和做弟弟的对兄长的敬爱之心。

孔子认为实行仁道首先是从孝顺父母开始的。孝悌不仅仅是对父母尽赡养义务,而且对兄长还要有敬爱之心。因此,他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入则孝,出则弟”[5]。孔子还要求,子女对父母应该关心。必须将父母的年龄时时刻刻谨记心中,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长寿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是为他们年事已高而担心。而且,“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5]。

因此,孔子指出发于仁心,才会有仁道。其先发而可见者为孝悌,故培养人心当自孝悌始。孝悌之道则贵能推广而成为通行于人群之大道。因此,如果将这些事情办理好,对于收拾人心、维系社会,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孟子》有言: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8]。

孟子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如果看见一个孩子快要掉进井里面,肯定会产生惊慌、同情的心理,这并不是因为他希望从中获取什么好处。凡是有同情心、羞耻心、谦让心、是非心的人,都要扩大充实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我们必须看到“恻隐之心”体现了人具有偏离现实存在、纯然的善的属性一面。孟子教给人们在看到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不仅要有同情心,还要有是非心。

其次,道德外化必然需要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环境,因此笔者将从社会保障制度和法制的建设角度来提出改善现存问题的方法。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诸多问题:覆盖范围窄、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础薄弱,无法适应我国老龄化、城市化的发展趋势。这些制度的不合理和不公正之处为不道德的行为提供了机会和空隙,也很容易使人们在做出道德选择的时候出现“道德两难”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第一,促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规范化,促进企业、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第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人们的基本生活问题。第三,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使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第四,充实社会保障基金,采取多种方式搞好基金投资运营,加强基金管理,确保基金安全[7]。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若是人们可以得到社会制度的保障,跌倒的老人或许就不会因为昂贵的医疗费用而诬赖救助者,人们也就不会在道德抉择时处于“两难”境地。

我国的法制建设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法制的不完善使道德的实行遇到了障碍,正如邓小平曾经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8]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重视法制建设,才可以改善“道德两难”现象。首先,我们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7]。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里,我们应该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其次,对于见义勇为的人应该予以奖励;而对于损人利己的人应该予以严厉的惩罚,减少不道德行为的发生。最后,还要加强法律的监察力度。因此,制度的保证只有在法律下,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道德两难”现象随之改善。

基于上述原因,使道德不再两难,须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从《论语》与《孟子》中汲取的伦理道德思想可为提高人们的良知、修养提供参考。其次要加强法制建设,使人们在救助他人的时候,可以受到法律的全面保护。

参考文献:

[1]邢天娇.论现实社会道德两难抉择及其解决[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1:19-27.

[2]王琦.武汉88岁老人跌倒无人扶一把因鼻血堵塞窒息死亡[N].新民晚报,2011-09-04,(A05).

[3]毛忠斌.我们该如何守护孩子?[N].新华日报,2011-10-26,(A08).

[4][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3:161.

[5]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5-7,10,103-104.

[6]王常则,译注.孟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148-49,223-224.

[7]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95-201.

道德两难范文第2篇

关键词:《好兵》;福特;新历史主义;道德伦理

福特•马多克思•福特(ford madox ford,1873-1939)是一位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家,他与康拉德一道对小说改革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好兵》是他的代表作, 评论家约翰•a•麦克沙恩认为:“《好兵》是高度艺术性的创造,是20世纪文学成就之精品,必需列入所有问世的伟大小说之列。”[1](51-55)福特也因此“终于以英国当代为数不多的重要作家之一的身份出现,与康拉德、劳伦斯和乔伊斯这些得到普遍承认的作家站在了一起。”[2](8)然而,我国学者对该小说研究不够,已有的少量研究集中于论述小说的叙述技巧,对主题思想很少提及。笔者认为,《好兵》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决不能囿于小说技巧。本文从新历史主义批评家斯蒂芬•格林布拉特在论述文学的社会功能时提出的“颠覆”和“抑制”两个概念出发,揭示贯穿小说的“颠覆”和“抑制”两种力量的矛盾张力结构,剖析了工业化语境下人们的精神迷惘和道德两难。反映小说从“逸闻琐事”中再现了历史真实,从“小历史”中反映了“大历史”,体现了作者对资本主义道德伦理抑制人性的丑恶本质的揭露和批判。

爱德华•阿什伯纳姆是福特在小说《好兵》中塑造的一个封建绅士的形象。绅士在英国历史上最初就是地主贵族。根据钱乘旦主编的《英国——在传统与变革之间》一书介绍,贵族绅士的特点就是富有骑士精神,即对社会的责任心和对心仪女人的崇拜以及尚武精神。[3](391-5)然而,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工业精神渗透人心的帝国主义阶段时,他的这些道德价值观念与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道德伦理发生了“颠覆”与“抑制”的矛盾斗争。“‘颠覆’(subversion)和‘抑制’(containment)是斯蒂芬•格林布拉特的文学‘协和’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协和’就是在‘颠覆’和‘抑制’两种社会功能的动态关系中得以突现。”[4](77-80)“在格林布拉特看来,处在社会能量的协和运作而交织起来的巨大社会文化网络的文学艺术,不可避免地要受这种社会现象的影响,表现出鲜明的‘颠覆’和‘抑制’功能。简而言之,‘颠覆’是指对代表统治秩序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反叛,‘抑制’则是对颠覆性力量的反叛。二者形成一个悖论,而文学就是在这看似相悖的情况下与社会现实密切结合,融入社会能量的浩大流程之中。”[5](151)

首先,爱德华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他救济穷人,减免地租,收养儿童,参加慈善活动。可是,他的这些道德之举遭到各种社会力量的“抑制”。爱德华的妻子利奥诺拉是一个满脑子资本主义工业精神的功利主义者,她在工业化进程中变得更加实际而淡薄人情,她以庄园的收支失衡为由控制爱德华的经济大权从而“抑制”他的道德情感追求。她的父母也竭力“抑制”爱德华的救济行为,邻近的乡绅太太也以募捐开支太大抱怨爱德华。给爱德华打击最大的一次是他在三等火车上出于同情而亲吻一个被男友抛弃的女仆,结果女仆不但不领情,反而报了警,因为“在她的一生中,她母亲、她的姐妹、学校老师以及她所在的那个阶层的传统都告诫她要提防绅士”。[6](361)贵族绅士昔日的慷慨大度、尊重女性的形象淹没在工业精神利欲熏心的洪流之中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被人们称赞为“公正基金项目:湘潭大学研究生政治理论课教改项目《新时期的伦理秩序与道德责任》

的法官、一流的士兵、最好的地主”[6](27)的爱德华因此事被当地法院判处五先令的罚金而无罪释放。爱德华的道德理想与时代“格格不入”而失落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了。

爱德华还是一个追求骑士淑女浪漫激情的绅士。在家庭生活中,他得不到妻子的道德支持,更无激情可言。于是,他把这种道德价值上的压抑和激情的缺失转向婚外的激情追求。但他在每一次与女人的鬼混以后都天真地认为,这些女人为他献了,他要对她们负责。他也常常为自己背叛了妻子而痛苦和焦虑。殊不知,他的骑士王国里的“淑女”们都变成了张口金钱、闭口田庄的势利了。他却死死抱着过时的骑士道德观念而成为那些女人们的笑料,扮演着这些道德悲剧里可笑又可怜的主角。爱德华在一次次情感与道德的挫折中焦灼彷徨

南希是爱德华夫妇收留的养女。她是一个因父母离异而遭受家庭不幸的女孩。她把自己的失落感寄托在对爱德华柏拉图式的爱恋中。她把爱德华当作罗英林格、纪德等中世纪骑士英雄崇拜。爱德华对南希的爱也是唯一真心的爱,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南希崇拜他的道德理想。但是他们的爱情再次遭到了无情的压制。利奥诺拉把爱德华与许多女人通奸的事告诉了南希,这使南希和爱德华都处在一种难以取舍的两难境地。当两个同样遭受家庭和社会“抑制”有激情的人执著地投入爱情时,他们却深受天主教规的桎梏和陈规陋习的钳制,他们在道德与激情都受到无力反抗的“抑制”中,他们在这无所适从的道德迷惘中心力憔悴或自杀或发疯。

“抑制”和“颠覆”是矛盾的两极。工业革命把资本家推上历史舞台。以资本家为主的新贵族继承了英国人的理性思想传统,就是既相信科学实证论,也保留了宗教的地位,他们的精神活动中存在两个价值参照系:“当人们判断客观世界、处理实际问题时,用科学和理性的思维方式;当人们蜷缩进纯粹的精神生活时,他完全可以用宗教的观点来理解一切——只要他愿意信奉宗教的话”[3](361)象征资本主义道德伦理标准的宗教成为了标榜他们身份的一个符号。这在南希看到她认为一向对妻子恩爱有加的布兰德先生居然刊登了与其太太的离婚广告以后与利奥诺拉的对话中可以得到证明。

南希说:“我真不敢相信,难道婚姻不是庄严的许诺吗?一旦结了婚,就不能再分离,无论生死,你都无法改变这一现实。”南希边说边哭。

利奥诺拉说:“你说的是教会的法律,不是现实社会的法律。”[6](211)

这种金钱道德伦理误导了人们的价值追求。小说开头讲述贵族绅士爱德华与妻子利奥诺拉在德国的瑙海姆疗养时结识了来自美国的富翁道尔和他的妻子弗洛伦斯。他们因兴趣相投而组成一个吃、喝、玩、乐的“固若金汤的堡垒”。他们不用语言或者眼神的暗示就知道坐什么地方,吃什么菜、跳什么舞等,好一幅“心有灵犀”的繁茂景象。然而,疯狂的消费掩盖不掉他们内心的空虚,表面的井然有序隐藏不住他们道德的迷惘。这些表面温文尔雅的“体面人物们”以“心脏病”为幌子开始了寻求刺激的激情追求。“心脏病”象征一种病态的心理,一种无所适从的道德迷惘心态。人们拥有庄园、金钱,却失去了幸福的家庭、纯洁的爱情,人们象飘零在精神海洋的孤帆,没有方向,无处靠岸。

南希在发疯以后吐出的三个字“羽毛球”,是对这一时期人们婚姻情感道德状况的真实表征。人们对待婚姻情感甚至友谊就象打羽毛球一样,没有责任,没有道德。这种金钱道德伦理扭曲了人们的爱情观、友谊观,压抑了人们真实的激情。人们失去了精神的支柱。爱德华的婚外激情寻找,那些妇女们的出卖肉体,都是社会所逼。

正如道尔所说,小说中没有什么反面人物。“我认为利奥诺拉不应比南希受到更多的谴责,……利奥诺拉不过是一个典型的一般妇女……她周围的世界都疯了,她在痛苦挣扎中也以一个疯女人的面貌出现,她看上去是邪恶的女人,剧中的反面人物。钢在正常情况下是一种坚硬、发光的金属,但你若将它置于火中,它会变红,变软,没法儿拿了,你让它再在火里加热,就会变成液体流走。……”[6](228)她只不过是财产和资本主义道德伦理的维护者,她也期盼爱德华回到她的身边,“她认为夺回爱德华不仅仅是她个人的胜利,它象征着所有妻子和她所信奉的宗教的胜利。”[6](182)她以为让庄园为他们家赚更多的钱,让爱德华在外面满足了激情的刺激就可以抓住他的心,她总被金钱“锁着她的心和她的感情”[6](33),她充当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维护者,她始终以天主教规“抑制”自己的内心情感,她“抑制”着处于边缘意识形态的爱德华的道德理想追求。但故事的结局中她卖掉庄园,而嫁给了温顺的罗德尼,是对资本主义道德伦理观念最有力的“颠覆”,是在“抑制”中的“颠覆”,罗德尼只是一个被工业精神所控制、所驯服的金钱奴隶。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资产阶级代表在追随工业化的进程中所经历的苦苦挣扎、道德与激情的两难、人性与金钱道德矛盾的冲撞,这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反人性的一面。爱德华也不是什么反面人物,他不愿做金钱的奴隶,他对封建绅士道德理想的追求,对自然人性的向往,完全是符合人类正常道德、情感的自然需要,是对人类本性的张扬,充分表达了他对资本主义工业精神的反叛和“颠覆”。“英国历史上伟大的激进派成员威廉•贝克特的名言‘我出生时的英国’就是对社会全面怀疑和痛恨的开始。从往昔的安宁到现时的抱怨,工业革命到底在心理上给英国人带来了什么是不言而喻的。……这种缅怀或者说留恋从反面表现了19世纪的一种普遍的畏缩心理,一种被时代碾压的感觉遍及英国”[7](8-11)。

道尔用“一个烂了心的苹果”来形象地比喻资本主义国家的表面繁荣而内在腐败的本质。这种内在的腐败本质必然“抑制”不住“颠覆”的力量,它会从其内部彻底“颠覆”自己。

“历史是一个延伸的文本,文本是一段压缩的历史。”[8](396)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由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国际国内矛盾加剧。在国际上,由于英国疯狂扩大海外殖民地,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之声此起彼伏。与此同时,美、德两国的经济快速增长对英国的殖民霸权造成严重威胁,矛盾深化;在国内,政治局势的动乱和劳资矛盾的深化以及经济的滑坡,激起了国人的抵触。尤其是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的去世标志着英国历史上一个无比强大的历史阶段的终结和一个衰落混乱时代的开始。人们对这个号称“日不落”的世界第一殖民大国产生了失望。在科学和思想方面,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尼采的宣告“上帝死了”等哲理思想震撼了人们的灵魂,人们对几千年来笃信不疑的宗教产生了质疑,人们陷入了信仰的危机。批评家马修•阿诺德早在1880年就如此形容当时的情景:“没有不动摇的信条,没有可信的教条证明不可怀疑,也没有公认的传统不受到消亡的威胁。”[9](135)人类进入一个无信仰、漫无目的的“迷惘”时代。而战争的死亡威胁更直接地触动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反叛与“颠覆”。

小说是对这一段历史的延伸和阐释。这个社会让人们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人们失去了生活的指针,他们难免会导演出许多荒诞的道德伦理悲剧。他们的离奇死亡和发疯,他们上演的一幕幕道德悲剧,难道不是对资本主义工业精神的彻底“颠覆”吗?从这一点上说,小说又是一段压缩的历史。“海登•怀特指出,新历史主义在批评方法上采用‘逸闻主义’来实现其批评工程观念,新历史主义对文本中的零散插曲、逸文逸事、异乎寻常的事物、卑微甚至是不可思义的情形表现出特别的兴趣。”[10](272)《好兵》正是捕捉了生活中的一些不为人知的轶闻琐事,让我们仿佛触摸到一段感人的真实历史,让我们仿佛看到一群孤独无依的心灵流浪者飘荡在人类精神的荒原,一个满嘴责任、激情的封建绅士(好兵)在无道德、无信仰、无激情的社会语境中遭受的尴尬和无耐。小说从“小历史”中反映了“大历史”。

对新历史主义产生巨大影响的米歇尔•福柯说:“权力无所不在,不是因为它包围着一切事物,而是因为它在所有的地方出现。”[11](345)因此,“新历史主义在历史语境中考察文学史,将‘历史语境’从根本上理解为一种‘权力关系’。它通常是通过研究文本与权力关系的关联方式来显示其文学观点的 。在它看来,历史的丰富内涵与‘权力关系’这一轴心观念相关联并受后者的制约”[11](41)。小说悲喜交加又富有讽刺意味的结局充分体现了这种权力关系:一边是利奥诺拉与贝海姆在教堂里举行热闹的婚礼;一边是道尔经受着亲人、朋友的死亡和疯癫的悲怆。这一方面充分体现了作者运用新历史主义文学功能论达到了社会能量的“协和”,即在“颠覆”和“抑制”中最终是“颠覆”性力量的让步,“抑制”性力量的圆满结局;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作者对压制人性的资本主义道德伦理的挑战和质疑,对资本主义社会权力话语的颠覆。“福柯说,在任何一个看似处于某种统一意识形态统治下的历史时期中,都充满了被压抑的它异因素,历史学家必须在他的谱系研究中对它异和断裂给予格外的关注。”[12](465)“格林布拉特指出,不论历史或文学,作为文本,它们都是一种权力运作的场所,不同意见和兴趣的交锋场所,传统和反传统的势力发生碰撞的地方。”[12](465)虽然“抑制”性力量最终以死亡、疯癫收场,小说传达出作者对必然会导致人类走向死亡、疯癫,走向人性丧失的精神荒原的资本主义道德意识形态的反叛。

作者运用锋利的解剖之刀为我们剖析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压抑人性的历史,是话语权力、意识形态斗争的历史。小说为我们捕捉了历史画卷中人们复杂的情感结构,为我们再现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真实,也隐隐透露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趋势。反映了作者对资本主义道德伦理压抑人性的丑恶本质的揭露,对金钱主宰一切的道德价值观念的挑战与颠覆。

参考文献:

[1] 马瑜.创作的非个性化及叙述中心的内移——评福特的《好兵》的叙事风格[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2(2):51-55

[2] owen knowels.conrad’s life in the cambridge champion to joseph conrad[m]compiled by,j.h.stape.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ess,2000,8

[3] 钱乘旦,陈晓津.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391-5.361

[4] 秦楠,石云龙.人性在“颠覆”和“抑制”中突显——《京华烟云》的新历史主义解读[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77-80

[5] 刘萍.反叛的悖论——论新历史主义的文学功能与《麦田守望者》[j]当代外国文学,2002,4:131-135

[6] 福特.好兵——一个激情的故事[m]张蓉燕,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7] 吴浩.自由与传统——二十世纪英国文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8-11

[8]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96

[9] f.h.洛瑞.马修•阿诺德致阿瑟•休•克洛书信集[c]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32,135

[10] 杜小真.福柯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345

[11] 张进.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41-262

道德两难范文第3篇

[关键词]政治伦理 公共管理 政治“脏手” 道德两难

[中图分类号]B82;D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1)05-0020-04

在政治生活中,管理者可能遇到这样的困境:为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或某些个体或群体的权益,他不得不侵犯或损害另一些个体或群体的正当权益。这典型地表现为政治“脏手”现象。面对类似情境时,大部分管理者不同程度地感到为难,因为他意识到自己不得不在两种或多种均能说明自身合理性、但却相互排斥且不可公度的(incommensurable)利益诉求之间作出非此即彼的抉择。这种抉择是优先性选择。亦即说,选择促成某种利益诉求,并不意味着另一种利益诉求是不正当的或者错误的。然而,优先性选择不仅仅带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遗憾,更重要的是,它极有可能导致错待(wronging someone)认同另一种利益的个体或群体,损害他们的合法权益,甚至对他们造成致命性伤害。

一、消除道德两难的进路

道德两难的处境直接影响决策方向和行政效率。它既可能使管理者在关键时刻犹豫不决、错失良机,又可能使其为避免运用邪恶手段而放弃推进公共善的目的,甚至作出否定性的自我评价,对自身的志业产生怀疑。故而,政治家和政治哲学家试图以不同方式消解公共管理中的道德两难。为了让管理者减轻良心负担,以马基雅维里为首的辩护者强化了政治相对于道德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从“国家理由”等角度为“脏手”行为开脱。在马基雅维里看来,政治应植根于“真实”(reality),而非“真理”或“真知”(truth)。由于政治主体在本性上是恶的,因此,政治不是一个让人展现高风亮节的恰当场域,更确切地说,它随时会把置身其中的人逼向邪恶的境地,玷污、腐蚀甚或磨灭他的灵魂。诚如萨特所言:“纯洁是托钵僧或和尚的理想。我的双手是肮脏的,它们浸满了鲜血和泥泞。可那又怎样?你认为你在维护统治的同时还能够保持灵魂的干净么?”正是通过强调政治主体的局限性和政治环境的阴暗面,辩护者赋予政治相对于道德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此基础上,辩护者立足于政治的实效性,着力于论证管理者作恶的必要性(necessiffa),并由此否证道德两难的意义。在他们看来,“好的”和“善的”、“有用的”和“道德的”之间没有必然关联,而“好的”、“有用的”应取代“道德的”,成为判断政治行为正当与否的重要依据。如科迪认为,道德两难形容的是这样的困境:不管做X还是不做x,在道德上都是错误的;与此不同的是,当管理者用邪恶的手段(X)促成公共利益时,尽管X是不道德的,但这样做是对的,因此,为了行善而作恶并不构成道德两难。可见,行为方式的实效性屏蔽了道德合理性。鉴于目的的全局性和实效性为手段的正当性提供了说明,管理者无需因采用了不道德的行为方式而备受良心谴责。“如果没有那些恶行就难以挽救自己的国家,那么,他没有必要因人们责备恶行而感到不安。”对这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观点,尼尔森深表赞同。依他之见,最紧急关头(supreme emergency)所作出的决定不是在好与坏、正确与错误之间作出的抉择,而是在此种邪恶与彼种邪恶、此种错误与彼种错误之间进行选择,采取不道德行为是为了尽可能地减少邪恶的程度,而不是为了避免邪恶。当罪恶无法避免时,管理者为何要为自己采取有助于消除更大罪恶的小恶而感到内疚呢?倘若与日常道德背道而驰的行为可以抑制或减少更大的恶,那么,他有所什么理由拒绝行动呢?既然他无法拒绝小恶――它是抑止更大的危害的惟一办法,那么,公众为什么还要惩罚那些为维护或增进公共利益而不得不作恶的人呢?由此推断,所谓的道德两难纯属无稽之谈。

显然,从疏离政治与道德之关系的角度消解道德两难的研究取径排斥“道德利己主义”的政治倾向,反对“道德上的自我沉溺”。它正视了政治诉求与道德诉求之间的冲突,强化了公共利益的主导性和优先性,主张管理者以国家利益为依归,用不道德的手段来促成公共目的。与之不同的是,另一些政治家和哲学家致力于从道德体系内部之分殊的角度论证,不同生活领域有相异的道德标准,这些相异的道德标准之间有可能相互协调与融贯,也有可能相互矛盾、不可公度;其结果是,在私人领域让人厌恶和谴责的“脏手”行为,在政治领域中被看作是干净的、可接纳的、甚至是道德的。人们应以适用于政治生活的特殊道德标准评价政治行为,即政治道德可包容一般意义上的“脏”,从而消解两难问题。

现代公共生活的结构性转型影响了人们对政治的理解。随着公私领域的关联日益弱化、公共意识日渐增强,韦伯所提出的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的区别逐渐被放大,并由麦考莱、伯林和翰普歇尔等人重新加以诠释。在翰普歇尔看来,与私人事务相比,公共事务的影响如此广泛,以至于公共政策合理与否应主要取决于其结果及它能否给更大多数人带来更多利益。相应地,对政治行为的道德评价应更看重行为效果,而非行为过程的合理性,以私人领域的道德来规导管理者的行为无异于吹毛求疵。从职业的角度来看,政治道德是一种角色伦理,是同社会分工相对应的道德分工的产物。政治道德与私人道德的分殊体现了道德多元化。在多元道德的框架内,“好人”和“好的政治家”之间的内在关联被割裂,公共管理者似乎只需遵守政治职能所附带的道德要求而无需顾及其他。政治家与哲学家为消解道德两难所作出的努力,深刻地反映了现代人对古典政治哲学的理论根基――道德相对于政治的主导性和道德内部的连贯性――的质疑,揭橥了政治诉求和道德诉求、公共道德和私人道德之间的张力,体现了功利主义和后果论在政治决策与行为中的深远影响。正是通过彰显政治诉求的优先性、权力的公共性及政治道德的实效性,他们力图证明政治“脏手”行为是正当合理的,进而排除公共管理中的道德两难。

二、道德两难与权力约束

尽管辩护者从不同的角度消解道德两难,但在现实生活中,当面对政治“脏手”情境时,许多管理者依然感到为难、厌恶,甚或是想逃避了事,而事后又感到若有所失、愧疚不安或意欲给予补救。这不仅表明了上述理论辩护缺乏足够说服力,而且说明了两难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澄清自身的“脏手”行为时,管理者或许辩解道,“我这样做完全是为了公众利益”,似乎他的政治行为和决断完全是公民意愿的结果,与自身意志没有任何关联。既然管理者的决策和行为代表了公共意愿与利益,那么公众怎能把政治“脏手”的罪责完全归咎于他呢?由于行为责任的大小取决于行为主体的自由度,因此,假如管理者采用恶的手段是出于满足公益的迫不得已,那么他似乎无需对超出其控制范围的后果负责,也无需为行为带来的恶果感到为难。乍一看来,权力的公共性是解决道德两难问题的有效办法。当管理者以违背日常道德的手段来增进公共利益时,我们似乎没理由斥责他是邪恶的,而 只能说他不走运,但这种观点有可能使管理者摆脱道德的约束,陷入去道德化的险境。实质上,试图从公职的非个人化而推断出“对管理者的责罚可以因其权力的公共性而得到豁免”的结论――它让人产生错觉,误以为不应以私人道德的标准来要求管理者,因为它不能准确地反映他的道德状况――掩盖了一个事实:权力的行使是个人表达的最私人化的形式,是纯粹个人愉悦感的丰富源泉。可见,在判断是否行使权力以及如何行使权力时,管理者并非完全受外部环境和公众意愿的支配。

权力运用的非完全公共性说明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政府官员在决策时不可避免或多或少地渗入个人的价值评价和决断,他应当对决策和行为的后果负责。公共管理者是社会公众的代表,而不是人。一旦管理者以人的身份自居,过度强化主导性目标的非个人化,他会把行为产生的后果看作与己无关的外部责任,并认为公众才是真正的责任者;也容易导致管理者忽视了对行为方式之合理性的必要考量。殊不知,即便管理者被赋予特殊的公共职能,也不意味着他可以不受一般道德或本职工作以外的其他义务的约束。因此,从公共伦理和私人伦理之分殊为“脏手”辩护的做法并非无可置疑。就此而言,道德两难体现了管理者是一个有责任心和道德感的公职者。他不仅意识到公共权力需要接受道德的检审,而且自觉地承担行为产生的道德责任,并能更真切地代表公众利益和反映公共意志。进一步地,在面对多种相互冲突的利益时深感两难,能使管理者更慎重地审视各种可行性方案,尽可能找出合理的方式加以协调和兼顾,而不是作出武断的判断。两难的心理体验也可减少权力运用时产生的道德风险。政治领域是一个道德高风险场域,对此,韦伯曾用“权力的虚荣感”的说法提醒世人,权力容易使意志力薄弱的人经受不住外界的诱惑。或许有人提出反驳意见,认为制度或政治程序足以监督管理者及其行为。诚然,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少等腐败现象的发生,但制度本身是有缺陷的,完全依赖制度并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从制度的生成与完善来看,它离不开具有专业技能和政治实践智慧的管理者。相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他更清楚整个制度系统运作的复杂过程,并且更能看出其中的漏洞,因而也较之公众更懂得如何钻制度的空子。行业的专业性或行业秘密使行业制度本身容易游离于公众视线之外,在此意义上,制度形成的外部约束力或多或少是有限的。通过外在的机制防范和监督假公济私的行为,在具体操作层面存在着晦暗不明的地方。如前所述,管理者运用权力时产生的具有特殊的非透明性,它既影响了政治决断与行动意向,也妨碍了公众对管理者行为目的的判断。也就是说,社会大众难以判断管理者采用“脏手”行为是否真正迫于无奈,其作恶主要是基于推进公共善的考量,抑或出于增进个人私利的考虑。故而,在权力意识最为隐秘的内心深处,两难所蕴含的道德维度是监督和约束过度的权力欲望的必要且重要资源。

显然,道德两难并非如韦伯等人所说的那样毫无价值。虽然政治领域存在着道德有时无法单独发挥作用的情形,但这并不意味着政治可以免受道德的约束。即便政治权力在本质上是公共的,但在权力运作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难以监督的灰色地带。作为一种心理体验,道德两难不仅对公共权力构成必要的约束,而且能弥补社会制度本身的缺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好的管理者与道德的管理者

政治“脏手”折射出目的与手段之间的价值冲突,把管理者置于尴尬的境地:道德的管理者似乎无法成为好的管理者,好的管理者也似乎注定要做离经叛道的事情。价值的错位容易导致管理者的人格处于分裂状态。而借助道德两难这种情感体验方式,管理者可兼顾相互矛盾的价值诉求,其人格也能实现较弱意义上的统一。政治生活中的管理者同时也要在私人领域扮演重要角色,而他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形成的各种价值观念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很难想象,一个具有虐待倾向且常常无缘无故地对妻儿施行家庭暴力的管理者能真正包容持有不同政见的政治伙伴。同样很难想象,一个心智与人格健全的权力者会毫无顾忌地借助邪恶的手段达到目的,并在事后依然毫无羞耻之心。换言之,个体的判断是相异的价值观念相互平衡、协调与综合的共同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同的价值判断可达致融贯和统一。

在面对“脏手”情境时,管理者之所以犹豫不决和深感两难,是因为他不仅考虑了目的的高尚性,也考虑了手段的合道德性;不仅预料到行为会产生好的结果,而且预料到它也将损害某些个体(或群体)的正当利益。此时,即便是“国家理由”观念也难以调和它们之间的矛盾与卸除管理者的良心负担。支持“国家理由”立场的辩护者无法有说服力地解释多数人的利益能否肆无忌惮地凌驾于少数人的利益之上这一问题。如果说,最大限度地维护或增益多数人的利益是侮辱少数人的尊严、对他们施以残忍的极刑、甚至剥夺他们生命之理所当然的缘由,这显然违背了公共道德的初衷。单纯以政治结果的全局性和优先性来界定政治伦理,将导致善与恶之间的界限消失,使道德被挤压成没有广延的点。可见,“国家理由”观念的辩护力并非没有限度。当维护或增进公共善的行为将对无辜者造成严重伤害时――它可以被预见、且没有征得受害者的允诺,这是一种主动的伤害,是故意作“恶”。可见,即便管理者是为实现更高的利益或者增进更多数人的福利而侵犯他人的正当权利,这仍旧是有意作恶。

在政治“脏手”问题上,即便诉诸于公共道德和私人道德的解释框架,也难以证明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是道德的。目的与手段之间的价值冲突难以完全解决,目的无法证成手段。而在相互冲突的价值规范背后,不排除存在着共同的道德基础的可能性,或者说,在人类价值体系内部,存在着不论以什么方式或理由都无法完全逾越的道德底线。在任何情况下,违背这些基本的道德义务,如对无辜者施加虐待等致命性伤害,都难以获得充分的道德正当性解释和辩护。故而,当管理者迫不得已要侵犯无辜者的正当权利时,他并不总是那么果断或心安理得。鉴于此,管理者感到两难是理所应当的。道德两难反映了管理者正在做一种优先性选择,而非否定性选择。他并不完全否定落选价值的重要意义,而是以愧疚或补偿等特殊方式从另一个角度肯定它。由此,不同的价值之间的尖锐冲突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进一步地。正是两难、厌恶等情绪,甚至是深重的罪恶感,才足以说明管理者是迫于无奈而选择了不道德的方式。也正是这种负罪感使他清醒地认识到“脏”的行为有可能对其他人造成伤害,并且意识到自己也不是清白无辜的。当他害怕把手弄脏时,我们才有可能相信他并不愿意伤害他人;当他感到愧疚时,我们才有可能相信他仍是一位好的管理者,或借用康德的话来说,一位“道德的政治家”。

道德两难范文第4篇

儿子

朋友

时间:某日上午

地点:小龙家里

(母亲准备往楼下跳,被刚回到家的儿子拦下)

儿子:(恐惧)妈,你这是干什么啊?

母亲:(没有任何希望)干什么?这日子还怎么过啊?都死了散了!

儿子:(无语)

母亲:(悲痛欲绝)我活着跟你受罪啊!我看不见了,你再看不见,让我们娘俩这日子还怎么过啊!

儿子:(痛哭)妈,儿子知道自己不孝顺,没有让您过好晚年,但是你也不能这样对待儿子吧!

母亲:(绝望)你个死老头子,你怎么不让我跟你走了啊!

(门开了,朋友进来)

朋友:(生气)呦,你小子想干什么啊?啊!?怎么这么大了还惹你妈生气啊,我这半年多没来你给大娘多少气受啊?

儿子:(吃惊)赵大哥!?

朋友:(心平气和)大娘,小龙是不是又惹你生气了?

母亲:(绝望)生气?!还生气呢,这日子没发过了!(母亲下场)

朋友:(愤怒)小龙,怎么回事儿啊?你妈这是怎么了?你也老大不小的人了怎么还像小时候那样,我跟你说,你要是再惹你妈生气,别说你大哥我跟你翻脸,怎么回事你!(掏出烟)哝,知道你小子一生气就吸烟。

儿子:(伤感)不用了,赵大哥,早就戒了!

朋友:(吃惊)戒了???你小子也能戒下烟?

儿子:(爆发)连饭都快吃不上了,还有心思抽烟吗?

朋友:(吃惊)怎么了你?吃火药了?什么事啊?

儿子:(无奈)你知道这三个多月都发生什么事了吗?

朋友:(无语)……

儿子:9月13日,阿亮的生日,我那天晚上喝的大醉开着摩托车就回来了,当时阿发要送我来,我说自己走就行了,我开到富国街出了车祸,把一个女的撞倒了,我当时就瞢了。送到医院抢救过来了,但是头部受到强烈震动,眼角膜脱落。双目失明!

朋友:你小子就会惹祸,告诉你多少次了,不要喝酒不要喝酒,你就是不听,现在出事了吧!

儿子:出事?事还没完呢!

朋友:那个女的那边怎么说?

儿子:赔款!要赔46万!我上哪弄这么多钱去啊!

朋友:她说多少就多少了,法院没判她说了能算吗?法院方面怎么说?

儿子:酒后驾车,一切责任都是我的!

朋友:哎,你们娘俩也真够可怜的!

儿子:可怜?可怜的还在后面!

朋友:后面?

儿子:我准备把眼角膜捐给那个女的!想私下解决这件事。

朋友:那女的怎么说?

儿子:没说什么。不过我妈却不同意,我执意要捐献出来,我妈决定让她来捐,她说,我还年轻,以后的路还很长,她都七十多岁的人了,又有白内障,要不要眼睛都无所谓了,现在就靠我来养活了,我想了想,还是决定要还给那个女的,最后我妈真的就把眼角膜给那个女的了。

朋友:你个混蛋,那可是你妈啊,你还有没有良心啊!

儿子:我知道,我知道,我跟我妈说了,我会陪着她,直到她如土为安。医药费两家各一半,我把我爹留给我的房子卖了,房东说不急着用,我们就暂且住在这,找到房子再走。你这时候来是巧了,要是再过十天半个月,可能你就找不到我了!

朋友:你说你,我走不到半年,你就发生这么多事。

儿子:事还没完呢!

朋友:还没完?

儿子:发生那件事后,心情一直都没好过,9天前,我开着摩托车回家,一没留神,谁知道怎么又撞到人了,我当时真想死了算了,真是祸不单行啊!

朋友:你说你什么搞的?怎么样?

儿子:怎么样?你知道什么叫无巧不成书吗?

朋友:不会又是掉了眼角膜?

儿子:你猜对了,那孩子没死,也是头部受到强烈震荡,双目失明!

朋友:摩托车呢?

儿子:让我砸了!

朋友:那你打算怎么办?

儿子:把我的眼角膜捐给那个小孩。

朋友:你也捐?你妈双目失明,你再双目失明,你们娘俩准备喝西北风去。

儿子:我知道,我妈前天晚上吃安眠药,我给带到医院去抢救过来了,刚刚我出去,忘了带钱,回来拿钱,看见我妈在这上吊,你来时也看到了那一幕,现在就是这个样!

朋友:那你还把眼角膜给那小孩。

儿子:人家那一大家子就这么一个孩子,所有的希望都寄在这孩子身上了,难道我闯出祸来就这么若无其事吗?

朋友:不错,但你想没想过你妈,你不活,你妈还得活啊!你不是说要让她老人家过个安详的晚年吗?你脑袋上的眼睛是你妈给你的,没有你妈,你现在就成瞎子了,这个眼角膜你已经没有说话的权利了,天无绝人之路,大活的人还能让尿给憋死了?现在什么都不要想,该多少钱,法院判好了咱给他,你赵大哥我虽然不是富翁,但是多多少少还是能给你点的,不是还有阿发、阿亮、小宇他们吗?大家一起凑凑,还过不了这个关了?

儿子:是的,钱是能解决问题,但是,这个孩子才11岁就永远看不见光明了,你知道那是什么滋味吗?你能想像出他家里人的滋味吗?全家人都叫他宝宝,这孩子从小就是家里唯一的宝,而我呢?却让他们家唯一的宝永远失去的光明!

朋友:那你呢?你怎么办?

儿子:我真想死了算了,天该绝我啊!

朋友:你死,那你老娘呢?也跟着你一起去死,那你刚才还救她干什么,还不如刚才让她死的痛快,省的跟着你活受罪。我能看着我妈自杀而不管吗?

朋友:你管?你管什么了?救了这次,就你现在这样子,你能保证她下次就不会再上吊?现在唯一能救你,就只有你自己,你想想,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说不定哪天就可以人工做成眼角膜了。以后还有很大的希望,而你呢?你把眼角膜给了他,你们娘俩呢?只能在家等死了!

儿子:但是这仅仅只是一个设想,也许到那孩子人老枯黄了也造不出眼角膜,那这个孩子怎么办?那一家人又怎么过?

朋友:但是,她有人照顾,你有人照顾吗?艾嘉呢?

儿子:我不想让她跟我受罪,和她散了。

朋友:那你现在什么都没有了,该怎么办?你是给还是不给?

儿子:是啊,该怎么办?该怎么办?该怎么办……

道德两难范文第5篇

1根据教学内容

精心选择“道德两难”案例这是应用伦理学实施好案例教学的首要条件和关键所在,因为“两难”案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好的“两难”案例的选择应该具有客观性、典型性、时效性等特点,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更重要的是,“两难”案例的选择必须紧扣教学内容,突出主题,使学生能够在案例的思考和讨论中,加深对某一理论、知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就事论事的讨论。例如,我们在讲“应用伦理学的应用模式”这一部分的时候,曾经引用过2008年发生的“交叉换肾”案例。两个家庭,两个医院,换或是不换,生命攸关而又左右为难。通过展示相关案例信息,带领学生直接进入两难选择的具体情景。在引导学生自发思考讨论之后,介绍两家医院各自的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做法。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关于程序正义的深入思考,指出伦理委员会是解决“道德两难”问题,形成道德共识的可行的途径。这样,从个别到一般,从实践到理论,层层深入,使学生在案例的思考中掌握这本部分的教学难点和重点,融会贯通地理解相关知识。

2精心设计问题,提前布置准备

选择好“两难”案例后,任课教师要结合案例情景,提出和设计好所要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查阅资料,展开思考。问题的设计要强调价值性和开放性。价值性强调的是设计的问题要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开放性强调的是设计的问题要能够给学生提供较大的思维活动空间,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道德两难”问题的“难”就难在我们会面临两种完全相反的选择,无论哪一种选择,都会遇到一些道德原则的支持或反对。比如,关于“克隆人”的讨论,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都能找到相应的论证,讨论会触及“人究竟是什么”“人类道德的支柱是什么”以及“对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等的一些根本性的理论问题。因此,与其他的教学案例相比,“道德两难”案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也具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难度。为了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查阅相关资料,对“道德两难”案例有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更好地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问题的布置应提前完成。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的做法是在这一次课结束之时,布置下次课将要讨论的“两难”案例及其问题。

3分析讨论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是“两难”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观点在这个环节碰撞,思想在这个环节交流,学生的道德观念也在这个环节得以提升。分析讨论能否圆满成功,关键在于任课教师是否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冷场往往是这一环节遇到的最大障碍。讨论冷场现象的原因很多,有来自学生自身的内因———兴趣不足,更有来自教师的外因———方法不得当。但现实情况是不少学生没有提前阅读课前布置的案例相关资料。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应用伦理学课堂上,要想克服“冷场”现象,教师除了在前两个教学环节加大投入,唤醒、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外,更重要的是任课教师在此环节要扮演好“主持人”的角色,通过巧妙安排,适时鼓励,营造一个平等的开放式的活跃的辩论环境。同时还要防止学生天空行马,远离主题,保证讨论沿着既定目标进行。还有一种常见情况是,辩论只集中在少数几个积极分子间,其他同学要么是没有准备要么是懒的发言而只是倾听,坐享其成。因此,通过提交个人课前准备资料和小组案例分析报告、记录发言次数等方式,考查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使之成为判定课程成绩的重要标准之一,依然是行之有效的外在激励手段。

4归纳总结,梳理问题明确思路

由于“道德两难”案例的复杂性,辩论结果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不同的道德原则在面对“两难”问题时会有不同的抉择。所以,无论对案例所提出的问题采取的态度是支持还是反对,都可以从我们普遍认可的道德原则中找到相应的道德理由。对“道德两难”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道德争议所涉及的所有道德依据,学习如何在道德判断上进行理性讨论。这种解决“两难”问题的对话程序,是应用伦理学所必需的,也是学习应用伦理学者必须理解和掌握的。叔本华说过,伦理学不在于呼吁,而在于论证。应用伦理学所提供的是开放的辩论平台,所直面的是“道德两难”,所寻求的是“道德两难”的解答方案。因此任课教师在归纳总结时要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全面总结,虽然这种总结不一定能达成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满意的答案,但这个归纳过程的本身可以进一步拓宽思维空间,帮助学生梳理问题,明确思路,掌握达成道德共识,走出伦理困惑的解决方案。“道德两难”案例教学带领学生直面道德冲突的“两难”困境,让学生在思考、解决冲突中掌握伦理知识,提升道德认知能力。

二总结

“道德两难”案例的应用,使应用伦理学课堂焕发出新的教学活力,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实践中,“道德两难”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理论修养、掌控能力、教学艺术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思维模式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教学的许多环节上还存在着许多的局限与不足。所有这些,都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探讨,实践上进一步的修正。

道德两难范文第6篇

关键词:道德两难;换位思考;中西合璧;小品表演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2-0006-02

所谓道德两难法,也称为“故事两难法”“新苏格拉底法”等,它是由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针对单纯式灌输的德育方法提出来的。其具体方法是教师向学生同时提出两条道德规则,并且两条规则不可兼得,让学生面对这两条规则进行道德选择,并根据他们选择的原因和结果判断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当学生出现道德失衡时,教师引导他们了解更深层次的道德判断形式,帮助学生的道德向更高的水平发展。说得再直白些,“道德两难故事法”就是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指在道德两难故事讨论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多角度深层次地看待和理解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力。

一、换位思考,用心沟通是化解道德两难问题之本

在两难问题的呈现过程中,创设两个不可兼容的冲突情境,可引发学生体验,促进学生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让冲突的情境成为提升学生道德情感的台阶,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达到理想的体验效果,促成学生获得最真实、最触动内心的体验。在创设的情境中,学生身临其境,直面冲突,经历了对新旧认知的思考,经历了对认知冲突的处理,发展了道德判断能力,建构起新的道德认知。以品德与社会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为例:五年级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的萌发阶段,自我意识正逐步完善,与大人的冲突日益明显。教师设置了一个道德两难问题:小明的成绩一向很稳定,可是有一次由于考试前没有休息好,临场发挥失常,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小明的爸爸是一位脾气十分暴躁的家长,面对这样的成绩,小明该不该实话告诉爸爸?如果你是小明,你也有一位这样的爸爸,你会怎么办?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思辨,正方理由: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应诚实地告诉爸爸,得到他的谅解;反方意见:不告诉可以维持和父亲的表面和谐,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的,争取得到好的成绩来回报他。站在一个青春期的孩子的角度来看待,正方的理由似乎过于“高大上”,反方的想法好像略显幼稚,但是这也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从他们的想法中,教师可发现家庭的开放性和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播放了一段处理过声音的一位爸爸的录音,在录音中,这位爸爸强烈地表达了想和孩子沟通的想法。孩子们听了,纷纷表示愿意和父母沟通。有着亲子关系的父子俩平时不愿意沟通的原因,不外乎就是沟通方式的不同。根据平时家庭中出现的问题,学生总结出如下方法:先从小事谈起,讲究策略;理解父母,多一些平等;坦诚相待;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换位思考;注意沟通时的语气委婉些;找准时机。

沟通这种行为,需要彼此先拥有相同的情感基础,站在同一目标上才有可能进行。如果一方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将自己想说的话不假思索地全部说出来,只会让情况更加失控。这样,双方不仅无法顺利沟通,而且极有可能像在吵架似的,使双方都陷于僵局之中。同样的,如果沟通的双方站在同一出发点,奔着同一目标时,敞开心扉,就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道德两难法看似是平行的两条线、告诉与不告诉的一对矛盾体,此时却找到了一种兼容的方法,行之有效地解决了生活中的难题。

二、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是化解道德两难之法

教育家皮亚杰曾指出,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获得,或者由他们重新发现或建构,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们。因此,当面对难以抉择的矛盾冲突时,教师要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式或辩论式的深入对话。在生生对话中,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进行激烈的碰撞,会在碰撞中不断刺激道德认知结构的改变。并且,学生在对外界信息的分析和处理中,会提升自己的道德认知水平,增进自己解决道德两难问题的实际能力。

以教师听过的一堂录像课――上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石库门的变迁”一课为例:石库门作为上海独有的一种建筑物,在历史的演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上课伊始,叶老师埋下伏笔:上海早期的石库门一户人家住一幢楼,十分舒适,而且上海作为中国最早开放的城市之一,较早地接受了西方建筑的特色,一幢一幢的石库门房子连成排成为“联排式布局”,建筑风格可谓是“中西合璧”。可随着当时战争的爆发以及大量人员涌入上海, “一户一栋”的石库门变成了“一门多户”,甚至出现一栋楼房住“七十二家房客”的现象。现在上海作为全国经济文化的中心,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和上海的生活不相匹配的石库门,又该何去何从呢?前期的铺垫一方面让学生们更深地了解石库门的特色以及在历史的长河中所起到的作用,另一方面引发学生们的思考。而如何看待这些已经老去却富有意义的老建筑,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思辨。生:我也觉得不应该拆,因为有些名人的故居就是石库门建筑。生:我觉得应该拆掉,因为它的生活设施实在是太落后了,家里没有卫生间,白天还行,晚上上厕所还得去公共厕所,现在这样的生活我们难以想象了。生:我也X得不应该拆,虽然它已经很破旧,但是现在的人都喜欢“忆苦思甜”,就好比开惯了小汽车的人偶尔也想去感受下骑骑自行车兜风的感觉,当我们住惯了高楼大厦,也很想去看看以前老上海人的房子。我的奶奶以前住的就是石库门这样的老房子,现在已经被拆掉了,奶奶现在还总是向我们讲述以前她在石库门的生活。从奶奶的话语中,我虽然感受到了石库门生活的艰苦,但邻居间的那份充满温馨的人情味是现在大房子里所缺少的。师:有没有同学考虑过两者兼备的方法呢?生:文人故居在保持原样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修缮。生:实在破败不堪的石库门还是拆掉吧,影响形象的同时也的确无人问津,还是拆掉了让政府重新规划。生:可以对它进行修缮变成旅游景点,让更多的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来参观,让更多的人了解石库门。改变一种思维和方法,就可以让本是矛盾的两者更好地融合与兼备。学生们在本是拆与不拆的两个完全不能兼容的矛盾体中,找到了中和的方法,既保留了石库门,又赋予了它新的意义,在大上海的历史长河中继续扮演着它独一无二的角色。

三、小品表演,潜移默化是化解道德两难之形

小品表演是情境教学的一种常见手段,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来推动他们认知活动的发展。它利于学生真实地感受人物及自己的心理变化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适当的引领,解除学生已有的认知困惑,让学生重认知冲突的化解中及时构建新的道德认知,能促进学生道德思辨能力的提升,健全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使认知冲突成为提升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楼梯和台阶。以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真正的友谊”一课为例:在一次数学发展题竞赛中,班长小红遇到一道题目不会做,怕得不到奖受到同学的耻笑,就偷看了同桌的答案。这一幕正好被坐在后面的好朋友小雨看见了,小雨陷入了两难境地,不知道该不该告诉老师。通过前期的思辨和小品表演,学生们想到了折中的方法,现截取其中一个片段。小雨(笑嘻嘻):小红,今早上学时听到广播里表扬一位司机,在车主不在的情况下主动留了张纸条给小车司机,承担赔偿责任。我觉得应该给他点个赞,他太有诚信了。小红(低着头):是的。小雨(拉着手):损坏了别人的东西,就应该主动赔偿。一样的,做错了事情就应该主动承认并承担后果,你觉得呢?小红(红着脸):嗯,你说得对,我这就找老师去承认错误。

面对认知冲突,教师没有把教条式灌输式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对话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辨、自己去感悟。在这样的小品表演式的总结和反思中,学生逐渐懂得理性地认知事件,采用合适的方式解决冲突问题。

四、结束语

总之,在品德课堂教学中设计和应用道德两难法,可以提高学生在道德困境中进行道德判断的能力。在实际活动中,教师采用换位思考、“中西合璧”、小品表演等活动形式,使学生不仅能表达自己独特新颖的体验和感悟,彰显出理性的力量和思想的深度,而且能提高自己面对真实问题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劳伦斯・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2]肖静,潘泽江.论“道德两难”在德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05).

道德两难范文第7篇

关键词:道德 道德价值观 两难 教育教学法

一、“道德两难问题”的理论基础

“道德两难问题”是根据瑞士学者皮亚杰和美国学者科尔伯格等人创建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而采取的相应教学方法。所谓“道德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可兼顾的情境或问题。通俗的来讲,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其中所倡导的“道德两难法”,是指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能兼顾的情境。道德两难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在教师设计的道德两难情境中,让学生直面道德两难冲突,引导学生通过道德讨论解决道德冲突。

二、“道德两难问题”在思政教育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及意义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等方面学习养成与评判优化的教育。正如科尔伯格指出的那样:道德判断是人类道德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前提。我个人也认为,道德判断分为道德评价和道德推理,是道德认识中的重要成分,发展学生的道德评判能力,对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具有重要作用。

一般说来,道德两难问题对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敏感性,使他们更加自觉地意识到各种不同的道德规范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意识到自己的道德价值取向与别人的道德能力的道德价值取向可能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提高学生在道德问题上的行动抉择能力,深化学生对各种道德规范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亦然,这种“道德两难”的问题解决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也在促进学生道德的逻辑推理发展的同时,也能有效地使学生的道德判断发生有意义的向上运动,甚至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产生更高一层次的建构,更能有效地促进他们对思政教育整体的认知与感悟。这样子,道德两难教学法对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道德两难教学法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积极作用

道德两难教学法能不能成功,关键看教师在教学中所处的位置。从道德两难教学活动的结构看,两难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在这一交往活动中,教师作为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需要具备以下四种技能:知识的提炼与生活化、教学设计的灵活性与趣味化、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与教师素养的运用、教师的课堂管理与顿悟能力。

1、 知识的提炼与两难问题讨论案例的选取

学生通常都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假、大、空”,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不可信。因此,教师在编选道德两难问题时,要求其具备敏锐的生活观察能力和知识的加工能力,还应当根据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知识、经验和其他素材进行加工和虚构。所选题材应具备两难性、生活性、可行性、可信度等特征。

2、 教学设计的艺术性

采用灵活的动态教学设计,是道德两难教学法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有更高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不仅要确定达到目标的总体思路,还要设计教学的具体组织形式、师生沟通的方式等。道德两难教学法的运用过程是一个突出的动态教学过程,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不是在教学之前一次性完成、静止不变的,需要针对教学中的情况不断调整,这种调整依赖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分析。

3、 教师个人独特的人格魅力的渲染引领作用

这个主要取决于教师本人的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道德两难教学法的重要阶段就是学生直面道德冲突展开讨论,这阶段是提高教师沟通能力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讨论、提问等方式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也可以利用一些促进人际沟通的技术,比如在听取了对方的话后,再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把对方的话说一遍,看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对方的意思。这一阶段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教师的表达与理解能力。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最好是以支持者和鼓励者的身份出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畅所欲言,只要不失时机地点拨、启发即可。

4、 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

道德两难教学法中,因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它比传统的讲授法更容易出现混乱局面,这也是锻炼老师教学组织能力的好机会。教学组织能力是指教师组织课堂活动、维持教学秩序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免影响学生的选择。当学生的讨论离题甚远时,可以适当地把学生的讨论拉回主题。此外,当学生的讨论不够深入时,教师可以及时地加入讨论,使得学生的讨论能更加深入,以便进行道德推理。

总之,两难教学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的运用与实践,不仅提高了政治课的趣味性、实效性,而且也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值得大力提倡。

参考文献:

[1]鲁艳.小论德育中道德两难问题的教学[J].基础教育研究,2000(6)

[2]吴铎,罗国振.道德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道德两难范文第8篇

关键词:“道德两难”;辩证思考;“不置可否”;角色扮演;求同存异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告诉我们:课程的设置是要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片段一:南京市某小学关于“道德两难”问题的教学展示及教学研讨活动

师:前不久在我们南京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出示幻灯片:

一位老太太在路边自己晕倒,一位男青年将其扶起并送至医院,结果老太太苏醒后和后来到场的家属一口咬定是男青年将其撞倒,让其支付医药费及后期费用,此事件发生后还出现了一些类似的事件,使得“晕倒老人该不该扶”成了一个社会热议话题。

师:同学们,如果你遇见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生1:我会去扶老奶奶,因为她很可怜,年纪那么大了,如果不及时救治可能会出危险。

生2:我想我可能不会扶,因为如果我扶了老奶奶,万一和那位大哥哥一样背上了撞倒老太太的误解就不好了。

此时班级内出现了激烈的讨论,分成了扶和不扶两方。

生3:我也不会扶的,我听爸爸妈妈说过这样的事,他们告诉我不能盲目地去扶。

生4:我自己不会去扶,但是我会帮助老奶奶向其他人求助,可以报警。

……

在这样一个激烈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也没有打断进行点评,而是让学生去辩,去说出自己的看法,在学生激烈的讨论中,绝大部分学生也逐渐达成了共识,认为小学生应尽自己的能力去做,最恰当的做法就是向别人求助。

这个“道德两难”问题情境的辩论对蕴含在教学话题中的教育做了深层次的挖掘,能使本来低层次的道德认识逐渐向高层次的道德认识靠拢,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更为深入。

“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是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运用于儿童道德教育实践的重要方法。它以道德两难故事为基本材料,让儿童对故事中的道德问题进行讨论并围绕该故事提出问题,以此判断儿童所处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并引导和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方法。该方法的关键是要以两难故事诱发儿童的认知冲突,促进积极的道德思维,用来促进其道德判断的发展。

怎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辩证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道德两难”问题呢?

一、说出心里话,两难本身就不置可否

在引导学生探讨解决“道德两难”问题的时候,教师扮演的角色极为重要,你到底是选择的风向标还是一个善于倾听的旁观者?教师如果一味地将自己的道德评判标准施加在学生身上,是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清问题的,个人的道德标准的形成需要有一个自我修正的过程,不同的认知能力、不同的年龄层次的道德观不尽相同,让学生逐步形成并改良自己的道德观是我们的目标,对待一个“道德两难”问题,想说什么,就让他尽情地去说。

二、站得高看得远,换位思考很重要

课程设计时所选用的“道德两难”问题都来源于生活,学生难免会带入主观的意识去判断对错,这时我们可以找出对立的看法,让他们进行换位思考,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做?这样的换位思考也许并不会改变学生的初衷,但是会让其学会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这时对问题的思考也就更立体化了。让学生在事件中试着扮演不同的角色,再让其来谈谈,想必他的见解就会更加合情合理了。

三、求同存异,不苛求统一

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在问题探讨时,也会形成舆论导向,这时教师可以静观其变,看看学生在舆论的导向下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看法的,有的学生选择了被同化,有的学生仍然坚持己见,在这样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评判水平的提高是有帮助的。“道德两难”问题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敏感性,使他们更加自觉地意识到各种不同的道德规范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意识到自己的道德价值取向与别人的道德价值取向可能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同时可以提高小学生在道德问题上的行动能力;从而深化小学生对各种道德规范的理解,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识。

学生在“道德两难”问题的教学中学会运用辩证方法找寻适合的解决方法,有利于美化他们的心灵,启迪他们的智慧,完善他们的人格,帮助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正确前行,这也就达到了德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道德两难范文第9篇

【关键词】“道德两难法”;思想政治教学;新课改

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认知结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科尔伯格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开创性的提出了“道德两难法”及通过道德两难故事启发儿童对故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此判断儿童处在道德认知发展的那个阶段,研究出促进其道德认知发展的具体方法,以便引导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今天本人结合“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法”谈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设计的一些启示。

例如,笔者在讲授《经济生活》“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时会涉及到“商品”这一概念,就会陷入两难:盗版、劣质产品是不是商品,对时下特别火的“山寨”又如何认知?如果按照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教师就会给学生灌输一个标准答案:假冒伪劣产品不是商品,它没有相应的使用价值。然而问题是即便你再怎么解释,学生也不能真正的理解,反而会结合自身的某些生活认知认为买盗版,山寨货便宜也能满足我们的某些需求,这就没有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为何不改变一下教学设计,应用“道德两难法”,让学生在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进而发现问题,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

在授课前笔者在全班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便编写道德两难故事,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并结合时政资料我编写了如下一个道德两难故事:

非洲某国,埃博拉疫情肆虐,很多人因此早逝。国际上有一种特效药能够控制疾病的蔓延。这种药每剂成本只要2美元,而专利持有者却要价50美元。该国的总统老曼,他想尽一切办法和药商谈判,希望以低廉的价格购买,但终究没能达成协议。恰巧这时印度的某个药品制造商经过研究成功仿制了这种药,然而仿制药药效只有原药的80%,价格却不到10美元,老曼陷入了两难:如果购买特效药分发给本国居民,对这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国家来说完全不现实;如果购买仿制药国家能负担得起并且疾病的蔓延也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但很有可能这个国家连带老曼本人会被特效药的药商告上国际法庭,因为这一行为违反了国际上有关知识产权的相关规定,可能给这个国家带来重大的损失。

当这样一个道德两难故事呈现给学生们之后,我让学生接着回答与故事有关的下述问题:

(1)你认为仿制药是“山寨”产品吗?为什么?

(2)老曼应该购买仿制药吗?为什么?

(3)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别人的生命是不是很重要?为什么?

(4)老曼购买仿制药是违法的。他购买仿制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为什么?

(5)仔细回想故事中的困境,你认为如果人人都去购买山寨(仿制)产品,那么还有厂商会化大力气开发新产品吗?为什么?

针对这几个问题,让学生们分小组讨论,对学生的个别不同观点教师要合理的加以引导切不可妄下定论,教师在其中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中心加以讨论,防止学生们偏离题目,教师在碰到部分学生的观点明显有问题是,要注意教学的艺术切不能给予学生暗示,教师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注意课堂时间的合理分配,最后教师的总结非常重要,它既是对学生不同观点的点评,也是对学生表现的肯定,这样学生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主动,于此同时,教师的总结是生生互动,师生交流的产物,也是我们达到教学目的的关键,比如我们对盗版、劣质产品产品、山寨的认知不妨这样点评:

任何人传播、购买或生产假冒伪劣产品都是违法行为。的确购买或使用假冒伪劣产品可以带来一些好处,比如上述故事中的仿制药,它价格便宜,有一定疗效,但如果广泛使用也可能带来未知的风险,它是仿制药可能没有进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它的疗效也不及原药,成分的细微差异可能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再比如我们使用的盗版软件,虽然价格比正版便宜了很多,但其中可能包含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有可能会盗取我们的个人资料,如果是在企业或政府部门使用的话,可能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正版软件的价值,正是由于这些假冒伪劣产品不完全具有原品应有的使用价值,因而它不是商品,不仅如此,如果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任由假冒伪劣产品泛滥,这个国家的企业就不能从创新中获利也就失去了创新的动力,这个民族这个国家也就失去了发展的不竭动力……

总之,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采用“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法”正是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使思想政治课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要求,也是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贯彻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树立“学生为本”,打造“生本课堂”的题中之义。

【参考文献】

[1]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上)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于2004年3月印发

[3]洪俊.《教师学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4]张绪姝班主任.《巧用“道德两难法”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2005年06期

道德两难范文第10篇

首相喜欢把自己想象成一个“非常正直的人”。他的确十分厌恶官场中的腐败与色情现象,并致力于领导一个更廉洁守信的政府。但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使他陷入了困境之中。在英国政府的一次招待会上,一位以缺乏道德感(但没有官司缠身)著称的商人,把首相叫到一旁,悄悄地对着他的耳朵说:

“很多人都不喜欢我,也不喜欢我经营的方式。对此我没有怨言。可让我烦恼的是因为我的名声,我不能得到我的国家的尊重。”

他接着说道:“我确定我们可以一起来对付此事。如果你能保证把我写进授予爵位的新年礼单里,我准备捐出1000万英镑用于解决非洲人民的饮用水问题。如果不行的话,我只能自己用这笔钱了。”

他拍了拍首相的后背,说“好好想想吧”,接着挤入了人群中。首相很清楚这是一起贿赂。可如果它的好处是如此显而易见,卖出国家的一项最高荣誉难道一定是错的吗?

对那些喜欢是非分明的人来说,有两种办法可以解决这个困境。采用一种狭义的功利主义的观点,道德上好的结果就是使大多数人受益的结果,那么显然首相应该接受这笔贿赂。这个道德计算相当简单:如果他接受了,将有成千上万的人可以喝上干净的水,一个有钱人将被称为“爵士”,其代价不过是当人们看到一个伪君子被女皇授予爵位时激起的愤怒。

然而,如果你从正直的原则或从既定程序出发,那么同样显而易见的是首相应该拒绝这笔买卖。事情的进展应该遵从既定的程序。把头衔和荣誉授予有钱人,就算他们付的钱会产生一些好的结果,可它还是会破坏这条原则:依据美德而不是依据有没有钱支付来授予荣誉。

衡量这起困境的难处,你需要权衡双方的论证力度。既定的程序与法治的原则对任何一个民主的开放国家来说都是重要的,但是,如果让原则压过巨大的好处和轻微的坏处,恪守原则是不是有点傻,甚至不那么道德呢?

这个争论的核心是一种叫做道德放纵的现象。首相致力于领导一个廉洁的政府,而这就意味着让他自己远离任何腐败的污点。可是,他想要自己双手干净的愿望可能会牺牲成百上千的非洲民众的利益,否则的话他们就能喝上干净的水了。所以对此的指责是,首相更看重的是自己的道德名声,而不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他对道德的渴望让他实际上做了不道德的事。这就是一种道德放纵,它让其他人继续忍受疾病的折磨,走上几里去取水。

然而,首相也许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却仍有诸多保留。因为,如果在这件事上他允许自己这么做了,其他的腐败接踵而来怎么办?向选民们撒谎怎么样,如果这么做他可以赢得他们对一场正义战争的支持,镇压暴虐政府又如何?如果这样可以获取长期的地区稳定及防止更坏的人攫取政权,如果只有最后的净收益对政治家而言是有意义的,他又如何坚持他的信念,做一个正直、守信和不腐败的领袖呢?或者这个观念整个就是个天真的幻想?

上一篇:商业道德范文 下一篇: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