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价值的流动性范文

时间:2023-11-06 17:21:18

文学价值的流动性

文学价值的流动性篇1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生;主流价值观;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87-02

当下,我们已经步入了多元文化的时代,文化发展交融、交流、交汇、交锋的特征愈加明显,文化引导的难度不断增加。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其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成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内容。如何摆脱多元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困境,国内不少专家学者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体系。如何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主流价值观教育,笔者认为,应该立足多元文化的现实环境,牢牢把握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方向,通过创新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优化教育载体,注重教育实践,加强文化整合等途径来建构比较完善的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网络体系。

一、创新教育内容,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多元文化是在全球化进程中不断形成的,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具有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如何在多元文化的浪潮中增强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可,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增强对多元文化的选择性就必须对大学生在教育内容上不断创新,通过主流价值观的引导教育增强其甄别能力、选择能力,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创新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内容的重要抓手。一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下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其内容就是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涵内容承载了主流价值观的合理内核,应当作为大学生主流价值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二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1]在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要参考。三是应该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找准两者的共同点,这样才能增强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真实性。

二、丰富教育形式,将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贯穿在校园活动的各个环节

“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不但要在内容上进行理论创新,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教育形式上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过程的统一。”[2]教育形式是承载教育内容重要方法,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应该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各个环节有机对接起来,增强主流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发挥校园活动在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中的隐形教育功能。其一,坚持把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形式,应当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渗透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比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成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协会等途径来加强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其二,坚持把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践履。理论学习的最终落脚点都要回归到实践进行检验,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如何,只有在大学生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其思想和行为表现才能对其做出比较理性的价值评判,因此,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实践教育是其重要环节。其三,坚持把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党团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党团知识的教育,进一步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对主流

价值观的认同度;同时,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党团知识教育可以培养一批大学生骨干,通过发挥大学生骨骨干的作用,扩大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传播的渠道,进而形成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乘数效应。

三、优化教育载体,增强网络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干预

当今的世界既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又是一个网络的世界。网络具有共享性,方式的快捷性和交互性特点,它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够快捷地接受各类资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情感。“大众媒体传播渠道广、传播时间久,它的声音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对人们价值观形成的舆论影响力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3]网络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工具和平台,已成为大学生了解世界、表达自我的重要窗口。因此,高校要有效地增强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教育,就必须迎合网络社会的趋势,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搭建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平台。一是把握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网站开发建设的原则。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网站是高校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通过传播主流价值观念,实现传播和谐旋律、营造科学舆论功能的一种手段。因此,网站的建设和开发必须坚持教育性和社会性相统一,价值性和规范性相照应的原则。二是要契合网站设计的主流价值观主题。通过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网站的开发建设就是要通过网络的作用,实现大学生主流价值观不断增值的过程,即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网站的设计和开发改变了以往以课堂教育,传递知识的方式,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因此,网站的开发和建设必须凸显主流价值观教育的主题特征,并通过娱乐化的形式让大学生接受主流价值的熏陶和渲染。三是要提高网站设计质量。网络的优点客观上为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技术手段和设备支持,但要提高网站设计质量抓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从网站界面的规划来说,应该体现网站的教育价值,也就是说主流价值观教育网站的平面设计应该是虚拟场所上的正面价值观教育、正确价值观引导,通过链接详实的科学的价值观理论素材、影视素材等让浏览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形成主流价值观念。从网站版块的设计的角度来看,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网站要内容丰富,界面简洁,版块清晰,使浏览者一目了然。所以,在高校校园网内建设专门的宣传网站,链接在老师、学生经常浏览的校园网主页;同时要丰富网站内容,开设特色教育宣传专栏,如“科学理论”、“主流价值”、“经典著作”、“经典影视”、等栏目,真正把网站打造成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宣传教育的主阵地。

四、整合教育机制,形成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合力

“教育机制的创新,就是要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并构建与经济全球化背景相适应的、与市场经济条件相协调的、与多元文化环境相一致的价值观教育新模式。”[4]教育机制的整合为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念的教育提供了物力、财力、人力和良好社会环境的支撑,积极探索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模式是增强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吸引力的重要观测点。一是要整合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确立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主攻方向,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融入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通过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等途径形成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新方式和新模式。二是建构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新模式,建构课堂内和课堂外相结合的教育机制;建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寝室文化为主线的横向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文化环境;建构家庭、学校、社会相统一的大学生生活环境教育机制。三是要培育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专业队伍,为大学生开展主流价值观教育提供人才支撑和队伍保障。

总之,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增强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价值观教育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元文化背景下呈现的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新特征和新挑战需要进一步挖掘和剖析,应该以科学的教育内容,科学的教育手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为早日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输送可靠的人才资源。

参考文献:

[1]陈彦珍.化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教育对策[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2]张琪.论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建构[j].红河学院

报,2011,(6)

[3]朱敬义,刘云平.转型期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建构[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1)

文学价值的流动性篇2

非上市公司的流动性是有价值的,它已成为公司持续正常经营的保障。任何公司都需要一定的流动性资产来保障公司不错失未来的投资机会和保证未来或有负债等偿债事项,而非上市公司由于其外部融资的困难性自身拥有充足的流动性储备则更为重要,即流动性的价值体现在:营运需要、未来投资需要及快速变现偿债需要。因此,研究非上市公司流动性价值是投资决策领域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它对投资者,管理者都非常重要,在企业价值评估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最近二十年,学者在利用流动性期权定价理论定量研究流动性价值方面仍只是进行了初步探讨,国外大多数文献只是肯定了流动性的期权特性(Miller,1994;Scholes,2000),而对于怎样计算流动性价值却未能构建模型。Cossin and Hricko(2004)均尝试构建了流动性期权价值公式,但它们未考虑不确定条件下投资机会和投资成本的变化,没有考虑投资本身的随机性。国内对于流动性期权研究主要是郑凌云(2007),化以交换期权定价理论为基础,将流动性投资期权和流动性保险期权联系在一起,得出流动性组合期权定价模型,但模型及实证的准确性有待完善。

以上流动性期权价值的定量研究中,利用期权定价理论研究流动性价值是有意义的新课题。但是流动性期权定价理论及模型在实际应用中也有一些局限,即认为公式中的参数是固定不变的,而实际上这些参数通常源自现实市场的估计,由于未来不确定性的存在或是信息和现有知识的不完全不能精确的估计这些参数,而用精确数据代替未知数据的做法也违背了现金灵活性的特征。因此,本文试图在考虑流动性期权特征的基础上,将实物期权的相关定价参数用模糊数学的知识进行数学描述,对流动性复合实物期权定价模型进一步修正,并将投资者偏好加入评估模型中使其流动性价值的评估更贴合实际。

二、模糊集理论

模糊集理论是由Zadeh教授1965年创建的。它用来描述事件本身的模糊性。有关模糊集理论相关概念如下:

此方法用于计算在投资者风险偏好?姿下,置信度α水平下的期权价值。?姿0.5,投资者对待风险的态度是乐观的, ?姿=0.5, 投资者对待风险的态度是中立的。

三、流动性的实物期权性质

上市企业可以借助外部力量解决流动性风险,融资渠道畅通,融资较易,而非上市公司则困难得多。因为大多数非上市企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不强,融资渠道较少,而且融资成本较高,更需要较多的流动性去抵御或有负债的风险,因此非上市企业应储备较多的流动性,拥有充足的流动性资产。非上市公司留有足够流动性储备,以免出现严重的财务困境甚至导致破产清算的选择权就是流动性的保险期权价值。与此同时,企业留有一定的流动性,待未来有好的投资机会时,可以迅速做出投资决策,而减少由于流动性不足又因为融资成本过高不能及时投资而带来的损失。在投资过程中,当投资环境较好时,可以根据自身流动性储备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而在预估未来市场前景不佳时,可迅速缩小投资规模或暂停投资或放弃投资获得残值。对于企业而言,这种等待是有价值的,企业相当于购买了一项看涨期权,使企业有权在有利时机执行这项期权。这就是流动性灵活性的特征,而这种灵活性也是流动性投资期权的选择价值。这两种价值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企业的资金是有限的,大多数非上市企业是资金约束的,将有限的资金是用于现有项目还是未来投资还是用于偿还债务,这取决于企业对未来市场前景准确估计及融资成本与成本的权衡。

四、对流动性期权模型的修正

(一)流动性复合期权模型选择 对于流动性期权价值的探索是用Geske两阶段复合期权定价模型进行评估,它适用于多阶段的实物投资,如图1所示。

Geske模型假设项目价值遵循一般的几何布朗运动,用于计算流动性复合期权的价值。模型为:

M(a,b;?籽)为第一个变量小于a,第二个变量小于b,变量之间相关系数为?籽的标准二维正态分布的累积概率函数;

N(O)为标准一维正态分布的累积概率函数;

S为在t2时刻进行市场推广后产生的现金流的现值,即R贴现到t2的值;

S*为第一个看涨期权交割时项目的临界值,这时第二个期权的价值等于第一个期权行权时项目的价值,可用B-S模型计算;

?滓为描述预期现金流期望值现值的波动率;

r为无风险利率,通常可用和项目同时期的国债利率估计;

X为市场推广所需投资;X*为初始投资;

K=X*+流动性持有成本;t*=t2-t0整个复合期权到期时间;

t=t1-t0第一个复合期权到期时间;?子=t2-t1第二个复合期权到期时间;

(二)模型修正 上述用Geske模型评估流动性价值的分析中,决定期权的参数如波动率、执行价格、到期日、无风险利率水平在实物期权定价过程中被认为是固定不变的,而在参数的估计中,由于受到未来不确定性及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不能准确估计,因此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正,理由如下:第一,实物期权的标的资产是不可交易的,因此标的资产的价值不能从市场中获得,只能进行估计,这种特性决定了不能简单的将金融期权定价方法用于流动性实物期权定价。第二,由于预测预期现金流不仅与公司自身有关,还受到市场等不确定宏观因素及投资者心理偏好的影响,而且根据相关行业历史数据确定的波动率也只是估计值,所以不同评估者得出的预期现金流及波动性可能有较大差异。第三,期权的执行价格即投资成本也是不固定的,只能根据投资规模及公司本身计划做出大概估计,每个评估者对公司的认识不同及自身专业水平的差异,得出的投资成本可能不同。第四,公式中的参数都是独立于风险偏好的,假设是风险中性的,学者认为如果不是风险中性假设,则会引起套利的机会。但是在公式参数的估计中,无法避免投资者偏好。

综上所述,将参数设定为固定常量的做法是不能正确评估其流动性价值的,但是我们发现在一段时间里,参数如无风险利率总围绕某一精确数上下波动,这些特点用模糊数学理论解释很适宜。现在考虑模糊第一次执行价格■,模糊第二次投资即第二个期权执行价格■,模糊商品化后收益现值■,由(1)及模糊理论,可以得到模糊化的流动性复合期权的价值。

具体处理过程如下:

综上所述,可用公式(12)式得出流动性的模糊期权价值,(14)式可求出加入流动性偏好的整体平均值。本次修正与已有流动性价值的研究相比:一是首次利用模糊期权评估流动性价值,二是将投资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加入到流动性价值的评估中,并且说明企业流动性价值由于未来不确定性的存在处于动态的变化中。

五、数字算例

假设某高新技术企业打算进行某生物药品A的开发,在开发之前的三个月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以明确此产品的市场前景以及竞争者情况。为了使不错过最佳投资机会,公司打算留有流动性储备200万元,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机会成本大约20万元,三个月后,公司准备进行初始阶段的开发,并投入200万元,初始阶段经过一年开发成功后,公司可选择进行投产市场开发,投产大约需要投资400万元,并于一年后得到大约1000万的收益,试评估流动性价值是多少?年无风险利率为5%,预期现金流现值的波动率为25%。

(一)算例分析 企业由于未来研发新产品的需要,需要持有一定的流动性储备,虽然持有流动性需要成本(即把这200万投入以前产品的生产会产生大约20万的收益),但是为了在最佳时机投入开发(以免因为流动性不足或者融资成本过高而延迟开发),公司决定将200万持有三个月,因此这时公司相当于买入了一个看涨期权,即在三个月后投资开发A产品的机会,如果市场调研情况认为公司在研发本产品上可行,则在三个月后以大约220万元(包括机会成本)的执行价格K行权,这时第一个期权的行权为第二阶段市场开发提供了可能性,即第二个看涨期权,期权到期时间为一年.一年后,第二个看涨期权行权,第二次投资即执行价格X为大约400万元,一年后,得到大约1000万的收益,如图2所示。

(二)算例计算 具体计算如下:

最后针对不同风险投资者对待公司未来发展的乐观程度,利用式(14)求出在α置信度下,该公司在模糊环境下的流动性价值:

(三)算例结果 通过表1可以看出,?姿用来描述投资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姿趋近于0,则评估的流动性期权价值越小,?姿趋近于1,则评估的价值越大。?姿越大,即投资者对待风险的态度越越乐观,得出的流动性价值越大,这弥补了Geske模型风险中性的缺点,但不管?姿取何值,所得的流动性价值相对于在t0时刻持有200万元的成本而言,都是具有价值的。因此,说明了公司持有流动性资产以备未来不确定投资及偿债需要是有价值的。这个价值通过期权模型可以定量化。

六、结论

资产的流动性价值在于有选择在未来投资新项目的机会和避免债务危机的机会,这种机会即可理解为流动性的期权价值。本文在探究流动性期权特性的基础上,利用模糊复合实物期权方法评估公司流动性价值,并将投资者偏好的影响加入评估分析中。通过数字算例介绍了评估过程并说明了公司持有流动性是有价值的。本文的贡献在于:一是首次将模糊数学理论与流动性期权理论结合,修正了非上市公司流动性期权价值模型。模糊复合实物期权不仅考虑了期权价值,而且考虑了参数无法准确估计对流动性评估值的影响。模糊复合实物期权理论多应用于投资决策中,但未被用于流动性价值评估中。二是利用?姿-正负距离法将投资者偏好加入到流动性期权评估价值的讨论中,最后得出了在不同投资者偏好程度下的流动性期权价值。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没有将无风险利率r和波动率?籽模糊化,在实际中,它们也是不确定的,所以将它们的不确定性加入流动性价值的评估中,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二是对于参数模糊化的方法选择上,三角模糊数是否是最佳选择仍需验证。

参考文献:

[1]王春峰、周敏、房振明:《基于流动性偏好的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行为研究》,《管理学报》2010年第3期。

文学价值的流动性篇3

一、体育时尚文化的特性

1.健身性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对自身的关注不再停留在健康层面上,对审美、观赏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而对自身形体的健美和身体的健康也有了更高的追求,所以,健身俱乐部成了白领阶层和上班族时尚健身的最佳选择,体育运动场和社区健身场地也是老百姓必到之处。

2.前卫性

前卫就是超前(即与众不同),是年轻人的追求,更是青少年学生的追求。时尚、新鲜、新生、独特的事物,对一些喜欢挑战、刺激、展现自我的青少年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3.竞技性和多样性

某项运动成为人们的追随和热捧,一定具有竞争性和挑战性。在竞争和挑战的同时,培养了青少年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和规则感,在挑战比赛中,除了自身的心理、身体条件不公平外,其他不分尊贵卑贱、年纪老少,只要敢挑战,大家都用统一规则较量。体育时尚文化的展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像电视节目中的武林风、野外生存、攀岩、十分流行的“驴友”(自行车、摩托车等)协会、体育名牌服饰、独轮车、滑板、小轮车等等都深入到了百姓生活中,它不仅属于时尚流行的体育文化,其形式也接近于大众体育文化,受到大众的认可。由此可见,体育时尚文化具有大众性和多样性。

4.教育性和商业性

绝大部分青少年学生追求时髦,对于流行时尚的东西很容易接受,同样容易接受时尚的体育文化。在追求体育时尚的同时,时尚的体育文化能够充分发掘青少年学生开拓进取、积极创新的精神,能够培养他们勇敢向上、顽强拼搏等精神,也能增强他们的受挫心理。体育时尚文化被当作消费商品创造出来,通过商业运作来推销给消费者,俱乐部会员的加入、高档健身器械和运动装备、体育明星的品牌代言等等,都已把体育时尚文化带入商业化时代。

二、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特性

价值观实际上是人们在判断事物、做事标准、实现目标上做出自己的选择,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1.多重性和功利性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受到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制约,人们的价值观相对比较单一,奉献是他们的首选价值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有了很大的转变,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加之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他们不再局限于单一价值观,而是多层次、多方位利益的标准[3]。在价值取向和目标上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譬如:重情、重义、重现实、重理想等成了他们判断价值取向的标准。

2.实用性和矛盾性

当代青少年学生希望实现自己的目标,在实现过程中直奔自己的主题目标,讲究实用性,所以他们也十分关注周围的环境、时事、经济等讲究实际效应的东西,由此可以看出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具有典型的实用性。在实用性存在的同时也具有矛盾的一面,现在很多家庭四世同堂,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受前辈旧观念的影响和制约。他们的价值观同时也受旧传统观念的压力,他们既想开放自己,又想不违背前辈的意愿,加上他们的主观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在选择传统与现代的时候会有一时的迷茫、矛盾、不知所措。由此可以看出,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矛盾的特性。

三、体育时尚文化对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1.体育时尚文化对青少年学生价值观产生的积极影响

青少年学生具有精力充沛、好奇心强、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等特点,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很强,各种时尚的东西很容易影响到他们。同样时尚的体育文化很容易走进甚至渗透到他们的方方面面,自然青少年学生就成了体育时尚文化传播和消费的主力军,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会受一定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影响。

(1)拓宽了青少年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就教育层面来讲,它拓宽了价值观教育的途径。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学校的德育课,课堂上,老师只能泛泛而谈一些理论性的内容,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其不仅不容易被接受,他们甚至厌烦老师讲一些大道理,所以教育效果甚微。另一部分中,青少年学生能够亲眼目睹的事物对他们的影响就会很深。譬如:奥运会上国旗冉冉升起,能够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和集体观念,各级运动会可能就在身边举行,他们积极参与到志愿者团队中,既能够体会到平时没有的乐趣,又能体现他们自身的价值,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对体育明星的推崇也能激发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健身俱乐部、各种体育用品的价格上涨、国际大赛中的种族歧视等等,能给青少年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内容。随着高科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网络、电视等众多传媒对时尚体育文化的传播也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

(2)强化了青少年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流行时尚文化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流行”,之所以具有“流行性”是因为其具有很强的“可复制性”,即极易被学习、传播。体育是一种特殊的肢体语言,逾越了语言、文化等隔阂,因此体育流行文化极具“流行性”特征。而正是“流行性”的特征使体育时尚文化所体现的正面的、积极的价值观念很容易被青少年学生所复制、传播和接受。如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精神、不断拼搏、挑战自我、勇于克服困难等价值观念能够直观地传递给青少年学生,促进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并在他们之间迅速得到模仿、传播。

(3)丰富了青少年学生的生活、提高其锻炼的积极性。21世纪是追求个性、创新性的时代,与时尚体育文化恰好吻合,与青少年学生追求多姿多彩生活也不谋而合,时尚的体育运动使青少年学生不再觉得锻炼枯燥乏味,相反能满足他们的个人表演欲和个性展现欲(街舞、独轮车和滑板高超技艺等),锻炼他们的意志力(爬山、攀岩等)。像很多电视频道制作的“快乐冲关”节目,在娱乐的同时也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人们的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丰富了其精神生活,很受青少年学生青睐。时尚的品牌服饰能够激发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例如,当某位同学穿着耐克、阿迪等名牌却不参加体育运动的时候,可能会受到其他同学“攻击”。与传统的体育文化相比,时尚体育文化更加新潮,方式更加多样化,环境更加休闲、宽松、自由,体育时尚文化能够很好地把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体现出来,青少年学生更容易适应各种生活节奏。在休闲、快乐、自由的时尚体育环境下,能够减轻、调节青少年学生学习的压力,缓解青少年学生叛逆期的逆反心理。

(4)促进和谐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健康的体育时尚文化不仅使传统的道德观、价值观得到升华,而且也使新的道德观、价值观得以充分展示。通过观看体育比赛(例如艺术体操、跳水、花样游泳等),既提高了青少年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也拓宽了他们的审美视野,与此同时,还净化他们的灵魂,美化他们的生活,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团队精神和爱国教育。不管是传统文化还是时尚文化,都与道德形成和发展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而体育时尚文化是时尚文化的一个分支,它是积极的、健康的。同时,体育时尚文化有利于增强青少年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2.体育时尚文化对青少年学生价值观产生的不利影响

任何事情的发展和推进都具有两面性,体育时尚文化也是如此。体育时尚文化最近几年才开始流行,它的快速发展自然有一些负面的东西,对青少年学生价值观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1)体育时尚消费对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影响。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和消费观形成阶段,对那些夸大其词、花样翻新的广告宣传还不能进行准确的判断,很容易为其所诱惑。青少年学生攀比心理强,当别人有了时尚的、名牌的运动服饰或者运动器械的时候,会使他们产生一种不能比他“差”或不能让别人看不起的想法,于是不顾及家庭经济状况,一味地追求名牌服饰,时髦的、新潮的体育用品。对于家长和学校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青少年学生却认为是“原始”社会才存在的,对于他们来说,只有“潮”的东西才是他们该拥有的。这样,盲目地追随时尚运动和娱乐,给一些经济上相对薄弱的家庭带来了压力,久而久之他们就忽视人生意义,忘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2)体育时尚文化的过度渗透,导致青少年学生排斥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道德价值观。青少年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政治理念必须得到正确的引导。体育时尚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如果把握不好度,会造成青少年学生过度追求流行时尚的、刺激的、新鲜的东西,导致他们对现实道德的忽视、排斥和冷漠。

(3)青少年学生身体、心理和各种观念相对还不成熟,辨别是非、真伪的能力不强。由于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于是盲目地追求、模仿电视节目上表演的某些项目,但因为方法或专业能力达不到,给身体造成了伤害或潜在危害。看电视转播比赛时,打架、闹事等不文明行为也影响着青少年学生。体育流行文化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的强势助力极易形成偏执的价值观念。如目前大众传播媒介出于商业运作的需要、为了满足大众猎奇、寻求刺激的需求,大量传播暴力、刺激的信息。正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的青少年学生不可能对这些信息进行全面的分辨与处理,球场暴力、冒险、极度刺激等信息极易被青少年学生默认甚至模仿。这样极易导致青少年学生形成寻求刺激、冒险、过分追求个性等偏执的价值观念。体育流行文化借助这种肢体语言直观地对青少年学生价值观形成造成片面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极易被复制与传播的,青少年学生有可能受到这种不良价值观的影响而产生过激的行为,从而带来不可估量的隐患。

四、体育时尚文化影响下青少年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策略

既然体育时尚文化对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诸多负面、消极的影响,除了体育时尚文化本身外,还存在着很多的外在因素,家庭、学校、社会该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呢?

1.家庭和学校要加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价值观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生活。父母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所以父母不仅要对孩子加强心理和安全教育,还要提高自身修养。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学校教育是对青少年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进一步升华,譬如:经典名著的阅读、诗歌朗诵大赛、老师教诲等等,对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提升都有一定的帮助。

2.充分发挥媒体导向作用,正确引导青少年学生的消费观念

充分发挥政府监管作用,对广告要用法规制约,对一些不合格体育产品和影响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健康体育流行文化,要给予严厉打击和惩罚。同时,各种媒体要呼吁全社会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如:商家做广告时,有计划、有针对性、有目的宣传);学校尽可能地控制学生之间的攀比现象,对攀比现象不能“堵”,而是“疏”,要采取他们可以接受的措施,如:学校要求学生统一穿校服,多观看一些有关“留守儿童”的节目等;也要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辨别能力和抗污能力。

3.培养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青少年学生要正确看待金钱、偶像,不能盲目追随和崇拜。当前,“有钱能使鬼推磨”是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主要特征,要想使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就需通过各种渠道消除他们心中金钱万能的观念,让他们懂得幸福指数的大小不仅仅取决于物质,精神食粮是人类不可缺失的重要财富。引导青少年学生选择具备一定修养和素质的偶像,正确认识和了解要学习偶像身上的哪些东西,要让他们懂得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4.准确把握青少年学生的个性心理,加强针对性教育和自我教育活动

家庭、学校要正确引导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只有把握好他们的个性特征,才能找到教育和引导的切入点,彼此之间才能更好地交流、沟通。对青少年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加以指出并教育,让他们由外界教育向自我教育转变。也可以把价值观教育课堂扩大至社会层面,如:参加一些帮贫、捐书、与农村学生联谊交流等实践教育活动,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青少年学生在实践中真正体会、理解、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运用他们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引导教育,如:可以把教育内容改编成喜剧、小品等形式,这样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洪显利,冉瑞兵.当代体育时尚对青年生活方式和社会化的影响.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8).

[2] 程曼,程东峰.论青少年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滁州学院学报,2011(6).

[3] 董世军,李翠梅.流行文化对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分析.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

文学价值的流动性篇4

关键词 流行文化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

“流行文化是时装、时髦、消费文化、休闲文化、奢侈文化、物质文化、流行生活方式、流行品味、都市文化、大众文化等概念所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成分复杂的总概念”,其功能主要为娱乐,如草根文化、苹果文化等。流行文化具有商业性、娱乐性、世俗性等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现代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流行文化在我国迅速发展,并受到大学生的日益关注。

一、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一)流行文化有利于拓展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选择空间

大学生思维活跃,反应灵活,喜爱新鲜事物、追随潮流特点,使大学生这一群体成为流行文化的主要参与者,网络、高科技电子产品等新近兴起的事物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念的重要因素。因而,流行文化也使得当代大学生比前辈们有更加开放的意识、更加开阔的创新意识。

流行文化在高校得以广泛的传播,体现了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和追求,是社会转型期青少年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在一定程度上,流行文化扩大了大学生的知识面,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促使其愿意以新的精神对待生活,面向世界。

(二)流行文化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流行文化往往代表着时代最新鲜的事物,有其“标新立异”的特点,这有利于大学生独立个性和主体意识的张扬。流行文化作为修正、变革社会既有风俗和习惯的产物,之所以能流行,是与其大力宣传倡导求新求其的思想密切相关,大学生在流行文化上表现的求新、求奇、不甘人后,在走出校园以后转变为对工作和生活的追求,有利于大学生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不拘一格,创新工作。最有力的例子就是苹果文化的流行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改变世界的豪情和积极创新的热情。

(三)流行文化有利于开拓大学生的社会化范围

流行文化作被社会大多数人所接受,高校流行文化因而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拓展了大学生社会化的范围。流行文化符合大众心理,具有强大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具有相当的覆盖力和穿透力,大学生作为流行文化的推动者,克服了人际交往局限在校园内部的缺陷,实现了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这在客观上锻炼了大学生社会较交往能力,并使他们在接触社会、接触他人的过程中,明确自身的社会角色,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促进自身的社会化”。

二、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一)流行文化使大学生人生观产生不稳定性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2岁左右,这一年龄段的心理特征表现为思想、性格的不成熟、不稳定,“这种不成熟、不稳定的心理特征被赋予了浓郁的个性色彩和随意性,容易形成浪漫化、理想化和形式化的特点,以及流行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容易导致大学生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能使自己的人生观稳定下来,极易受到多元文化影响,从而迷失自己,是自己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产生偏差,形成错误的人生观”。高校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而翘课的现象时常发生,导致荒废学业,甚至无法毕业。

流行文化中的不良内容造成大学生审美情趣的低俗化。

流行文化对形象化的追求使大学生更注重对文化的直观性体验而将忽略了流行文化背后的意义,使快乐成为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文化标准,而不去关注文化的人文价值。“没有多少崇高的追求,至少不以追求崇高为己任。理想主义受到冲击,英雄主义受到冷落,甚至主流意识形态也受到忽视。大学生更倾向于对直观形象的接受”。在其对审美对象的选择上,表现为如京剧等古典严肃的艺术受到冷落;在审美方式上,他们的追求过于肤浅;在审美情感上,他们不再崇尚含蓄古朴,而去追求露骨的男女和金钱关系,由此也带来了的结果是大学生的审美情趣越来越低俗化,大学生的行为处事、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方面受到不良影响。

(二)流行文化冲击大学生的道德观念

“道德文化是个体品德素质发展和社会道德风尚建立的环境因素、生成因素、教育影响因素价值导向因素。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学生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品质仍然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文化。然而,在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多元化的道德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也必然是多样化和复杂的”。但又由于大学生的理性选择能力和是非辨别能力较弱,流行文化中的很多负面事物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更多的大学生把金钱和地位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他们相信金钱和权力的威力,于是我们看到“一些大学生在思想上放逐理想、消解崇高,一味追求名牌、时尚,向往富足的物质生活,崇拜文体、娱乐明星,青睐流行音乐、小说、影视、网络文化,远离经典著作,等等”,缺乏个人理想、缺乏足够的理性判断,“他们越来越依赖于物质的满足,追求世俗的幸福,很少去关注文化的人文价值以及对人类的精神导引”。

三、高校流行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在武汉大学青年研究课题“流行(苹果)文化与两岸大学生价值观研究”中的调查数据显示,66%的调查对象认为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发挥重要作用。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双刃”影响,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高校流行文化

党的十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首要任务写进大会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受到文化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结构趋向复杂,利益主体也越来越多元化;与过去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下搞建设不同,现在社会开放,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当代大学生每天通过微薄、影视剧等等媒介接受到大量外来信息和文化,过去是主流文化一统天下,现在是多种文化交织、碰撞;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来源越来越多样化。“利益分化、文化多元、全球化和信息化,使得人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党的十提出的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大学生是成长的群体、发展的群体,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观念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在盲目追捧高校流行文化的过程中很容易偏离正确的方向。因此,应以党的十报告“文化强国”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流行文化的导向作用: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地位,使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二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握好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使大学生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坚定党和政府的信任,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自觉投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三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好爱国主义这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利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四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道德模范,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践行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道德规范。

通过这一系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使大学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观察人生、透视人生和规划人生,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

(二)将流行文化列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流行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商业性、娱乐性的文化,但这并不排斥它可能性的教育意义”。“流行文化体现和融合了当今社会中的最新价值和生活观念因素,体现了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客观需求以及追求个性化生活方式的需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重视流行文化特点”。由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政治的影响,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往往忽视了大学生的兴趣、性格、意志等方面的特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枯燥乏味,受到学生的抵触。流行文化在高校的传播要求“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对新事物反应缓慢,对学生真实的生存状态不敏感、重视不够的状况,及时和敏锐地对流行文化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和把握住其特性和发展规律,挑选那些影响最大、最典型的流行文化现象组织大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为什么会流行,有哪些积极和消极因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分析与评价,将那些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可读性的优秀流行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选修课或必修课等形式引导大学生理性地看待流行文化,增强责任感,激励和辅导他们在创新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中发挥才干、展现才华”。

(三)培养大学生主体性文化人格

“人格”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不同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文化人格通常指的是文化人的人格表现,这种表现既可以是文化人在从事文化活动中的人格化特征,也可以是文化人在文化以外如政治互动中的人格化表现,且往往是在两种意义上同时使用”。主体性文化人格是指能在各种文化冲击和碰撞中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不容易被外界文化轻易影响。

培养大学生主体性文化人格能使大学生抵制低俗流行文化的影响,并且最大限度的吸收流行文化的优秀成分,“通过培养他们的文化道德感受能力、文化审美情怀、文化思维能力和文化责任感,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的文化自我导向的内部机制,使他们不是被动的顺应而是主动适应、能动改造流行文化”。

大学校园正在成为流行文化产生和聚集之地,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双刃作用”,“要求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因势利导,兴利除弊,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与时俱进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引导大学生创建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让大学生的青春之花在这个高地上绽放得绚丽多彩,昂首迈步人生新征程”。

参考文献:

[1]王炜烨,赵云娟.浅谈流行文化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J].商情,2011(49).

[2]李捷.高校流行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13(15).

[3]尹立辉.流行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2,29(2).

[4]安洁.流行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D].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9.

文学价值的流动性篇5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价值观

所谓新媒体(New Media)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指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外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1]。大学生作为新媒体受众中最活跃的群体,他们对新媒体的应用能力与接受能力极强,通过手机或电脑上网、浏览信息、与同学沟通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之一。

一、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一)新媒体的“草根化”、“个性化”、“开放性”等特征促进大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

新媒体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相比,具有独特的信息传播特征。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受众不仅是被动的接受者,也是参与者、传播者。新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开放、更自由,具有去中心化、草根化、个性化、即时性、互动性、跨文化性等特点。新媒体特有的信息传播特征直接导致了当代大学生思想信仰多元化、生活空间虚拟化、精英意识模糊化[2]。如在网络和手机上的微博与微信等信息交流平台,很多大学生把自己的动态、心情、喜好等展露出来,通过这种交流与互动,大学生既彰显了个性,又满足了互动的需要。而通过关注别人的信息动态,可以广泛的搜集信息,他人的价值观对大学生个体也产生了影响。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个体都是价值中心,这种去中心化的信息交流方式促进大学生价值的多元化与开放化。

新媒体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大学生所处的媒介传播环境,这种去权威主义的媒介传播方式,在某种方式上使传统的价值传播途径受到冲击。在传统社会,个体的价值观年主要受家庭、宗族、村落的影响。在传统媒体时代,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等传播给受众。而在新媒体时代,个体可以任意选取接受的信息,也可以传播个体的价值观念。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思潮,这些价值理念、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价值标准的选择形成了强大的冲击,他们也因此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3]。

(二)网络媒体的垃圾信息造成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误导

新媒体自身的开放性特征决定了它所承载信息的良莠不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息时代,充斥新媒体的不乏有的是充斥着“黄赌毒”的文化垃圾。在各种信息的刺激下,大学生主流的价值观有时变得模糊起来,在物质消费、感官刺激、享受主义的影响下,一部分大学生丧失了判断能力,脱离了生活的实际,容易形成以个人享乐主义、物质消费主义等位特征的价值观。

去中心的互动机制激发了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的选择互动方式、信息内容、娱乐形式,在自由的状态下获取信息,在这种形式下,大大扩展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从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大学生以个人为中心价值观的形成,而逐渐与传统的集体主义、家庭至上的观念背离。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对物质刺激的激励作用与宣传强化,使得大学生功利性的价值观日趋明显,精神追求逐步弱化,在以个人为中心的强化下,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庸俗化明显,重物质轻精神、重利益轻情义、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目标、重个人轻集体的倾向明显。

二、新媒体背景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路径

(一)强化主流价值观的引导,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塑造青年价值观

在当前时期为免除新媒体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必须强化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青年。要强化家庭、社会、各种环境的作用,尤其在高校,必须要强化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塑造青年价值观。运用新媒体的传播平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效应,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集体至上的价值观。

(二)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合理使用新媒体

要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高甄别各类信息的能力,尤其是面对新媒体各类纷繁复杂信息,要有理性分析的能力,根据生活与学习的需要利用有用信息,免除不良信息的影响。高校要在制度建设、师资配备、课程内容方面做好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保障体系,尤其是作为刚入学的大学生要对其进行新媒体使用的教育,开设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课程,引导大学生具有媒介批判思想,做媒介使用的主人,提高防范商业媒介侵蚀的能力,合理使用网络。在大量的媒介信息面前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具有选择性的运用新媒体。

(三)加强对新媒体监管

当前时期,网络等新媒体垃圾信息、不良信息泛滥,其中不乏扭曲社会事实、误导青年价值观的新闻、图片、视频等,尤其有些网站为了吸引受众眼球,增加经济收益,不惜一切手段,导致低俗文化泛滥,这些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起着不良影响。因此,政府主管部门要从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加强对媒体的监管与法律监督,净化社会发展的环境。从社会需求的核心价值观出发,倡导增强社会凝聚力、激发社会成员积极向上的传媒内容。对于传播“黄、赌、毒”内容的信息要坚决打击,给予严厉惩罚。要建立不良信息监督、举报制度,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减少商业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结论与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逐渐进入大学生的生活,并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人际交流、休闲娱乐等重要的方式之一。大学时期是青年群体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新媒体的“草根化”、“个性化”、“开放性”等特征促进大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网络媒体的垃圾信息造成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误导。大学生理性分析的能力还非常有限,因此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应强化主流价值观的引导,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塑造青年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合理使用新媒体。同时应加强对新媒体监管,弘扬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利蕊,兰国帅.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其对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3):111.

[2][3]钱文彬.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对策[J].新闻界,2010(3):83、84.

作者简介

文学价值的流动性篇6

摘 要: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传承,也是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的显著体现。然而随着社会的改革和时代的变迁,价值观也出现了多样性,这无疑对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了困惑。大学生承载着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大学生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至关重要的战略任务。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内化;精神追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7-0255-02

大学生承载着未来社会的l展方向,是树立和培养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群体。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使得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涌入,给当前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带来极大的困扰。因此,在大学生当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应当从大学生的心理品质特征出发,从大学生内心中激发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自觉地成为自己精神追求的内在动力。

一、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的现实诉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价值理念,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关系到国家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大学生承载着社会的未来,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价值观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未来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风险的并存,信息的社会化、利益的多样化、文化的多元化的局面,在多元文化的整合和冲突中,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而各种社会思潮也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蜂拥而至,对于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敏感期,缺乏相应的政治素养的大学生来说,必将引起他们思想上的困惑。因此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内心之中,成为他们自觉追求的精神动力是当前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诉求。

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积极地激发和引导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从而使得他们从内心中获得满足感和认同感,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这不仅可以及时地了解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趋势,而且可以有力地强化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也是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中国梦”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大学生头脑的有效方式,可以使大学生进一步地了解和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有利于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推动和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进程。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在统一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在内涵上和逻辑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社会化的重要力量,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2014年五四青年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道德价值观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什么是道德价值、怎样评判道德、怎样追求道德价值等问题的总看法,既是个体对各种现象做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判断时所持的内在尺度,也是决定人们的道德理想追求、道德行为选择和道德评价方向的相对稳定的思想体系,是价值观的核心。”[2]道德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所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和准则,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规范和引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以培育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为目的,与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教育培育过程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路径,引导大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追求,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内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理论成长点。

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就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发展过程。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启迪思想、感化心灵,进而实现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的有机统一的过程。这种统一性就要求在实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大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和发展规律,针对大学生的现实状况、身心特征,及时协调各方面的矛盾,加以积极引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地深入到大学生的内心当中。

三、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的实施途径

1.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依托,引导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

高校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阵地,是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掌握和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授的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因而带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而作为我国主流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正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理念的展现。因此高校必须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依托,来引导和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出引领的作用,正确地区分不同意识形态的利益因素和政治意图,从而增强对不同意识形态的辨识能力,而不被其所迷惑。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还要结合社会现实、采取大众化的方式,便于学生掌握,从大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着手,并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主动地解答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让大学生真正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当中,积极地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从情感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

2.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导向,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将有利于引领高校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可以说,校园文化是高校的灵魂,也是广大师生共同认同的精神乐园,其展示了一个学校的文化内涵和道德准则。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凝聚力,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J同,因而其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高校从各自的办学特征出发,通过各种社团活动、学术讲座、娱乐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地融入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当中,同时注重以大学生班级、宿舍、社团等活动场所为出发点积极地开展宣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当中,提升大学生活动场所的文化品位。

3.以社会实践活动为手段,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动纲领

社会实践可以通过大学生的亲身体验,从生活中点滴感知,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通过实践各种社会活动,可以将主体的思想动因和行为方式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体会和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自觉自发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社会实践活动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实践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社会实践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将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让大学生了解社会现象、认识国情,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并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采取多样化形式,既可以“引进来”也可以“走出去”,既可以带领大学生以调研的形式走出去多了解身边的事和物,从身边的人和事中来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同样也可以以开展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术讲座、座谈等方式,增强大学生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4.以网络为媒介,拓宽网络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途径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为大众所掌握,其以传播速度快、实时性、覆盖广等特征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它通过对大众传递多元的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而网络作为当代大学生了解世界、展现自我的一个平台,越来越为大学生所接受和喜爱。因此高校必须把握网络发展的总趋势,以网络为媒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途径,从而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制高点。主动地将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到教学过程中,通过网络传播渠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的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接受积极健康的主流思想文化。并且充分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联系,充分地利用网络这一宝贵资源,及时关注学生的网上动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大学生的内在当中。

为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可操作的新媒体技术平台,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形势,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因而高校在建设网络技术平台时可以结合网络发展的趋势,通过建立专题网站,对一些通过网络传播进来的社会思潮的观点和思想给予一定的解释和引导,让大学生能够及时准确地鉴定各种社会思潮附带的社会意识形态,从而正确地把握主流的价值观不受冲击。同时在加强校风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校园网络,通过网站、博客、QQ、微信等大学生喜爱的交流方式,加强同大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价值导向等,确保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这些交流方式的互动还可以有效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论,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本质融入网络文化中,进行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2]郭维平.论多元化环境下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引领[J].现代教育科学,2012(5):119.

文学价值的流动性篇7

【关键词】多元文化 青少年 价值观塑造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价值观塑造的原则

多元文化时代,不同文化对社会价值体系、个体行为都产生了较大冲击,易引发人们思想理念的混乱。因此,从多元文化角度关注青少年的价值观塑造,是摆在思政工作面前的重大课题。为此,探索多元文化下青少年价值观塑造,将大大提升思政工作的实效性,促进青少年实现健康成长。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深入,多种国外思潮开始涌入,导致国内思想文化的复杂性与多元性进一步显现,人们的思想理念发生变革。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理念进一步增强,在调动人们创造性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与价值追求。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和世界交往日渐频繁的时代,多种文化思潮交流、碰撞,使文化领域较为活跃,特别是来自西方的价值理念、思潮等都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理念等造成较大冲击。因此,多元文化的时代已来临。

塑造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利于实现其健康成长。当前社会处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国内与国外文化交融的时代,存在价值的冲突与碰撞。青少年处在这样一个时代,容易被假象迷惑,产生扭曲的想法,出现错误行为,主要是因其缺少价值目标的引导,再加上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期,在多元文化时代,容易导致好坏难以分辨,在信仰上陷入迷茫,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塑造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对其实现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一是层次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源自不同文化背景,有不同的价值理念与道德观,再加上其追求个性化发展,让其有科学的价值追求、具备个体的道德价值规范,需要彰显青少年价值观塑造的层次性。价值观塑造坚持这一原则,能全面展示“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体现对青少年的尊重。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少年的价值追求存在一定差异性,塑造价值观要按照国家对青少年的培养目标,对其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设定不同的内容,实行不同的教育方法,体现价值观塑造的针对性。此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价值观塑造的层次性和针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层次性是针对性的基础,青少年价值观的多层次追求是落实价值观针对性的基础,如果离开了层次性就谈不上针对性。因此,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价值观塑造,要坚持层次性与主动性结合的原则。

二是一元主导与多元结合相融合。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文化的地位与作用存在差异,需要一种文化居于主导地位,代表文化发展方向,协调文化和谐发展,成为汇聚人心的力量。多元文化背景下塑造青少年价值观,应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关注理想信念教育,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坚持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基本原则,这正是坚持一元主导性。实际上,一元性创建是在多元性的前提下,如果不存在多元,也就自然不存在一元。所以,在青少年r值观塑造过程中,强调一元主导、坚持多元。在塑造青少年价值观的过程中,应全面利用多元文化所提供的科学条件,汲取不同文化精髓,帮助青少年确立科学的价值观。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价值观塑造,是多元与主导的辩证统一,要坚持一元主导、统领多元,还要运用多元去丰富一元的内容,拓宽教育手段,实现一元主导的功能。

全方位创新思政工作

首先,确立“人本”教育理念。思政工作强调“以人为本”,不断发挥人的主体效能,培养其自我锻炼、塑造、教育及选择的能动性。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开展青少年价值观教育,要一切从青少年的需要出发,将其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核心,围绕人的发展及价值的实现来开展。这既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也符合人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需要。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遮挡了主流意识形态,也大大削弱了主体的话语权威,导致传统的“线性”价值观塑造模式效果不佳。要科学开展好价值观教育,需要全面正视价值观在青少年德育中的地位,从青少年需要出发,确定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方法与目的,全面发挥自我教育效能,提高青少年自觉与错误价值观抗争的能力,内化价值观。

其次,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面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趋势,要帮助青少年正确审视与认识世界,全面培养并增强其道德选择力与判断力。在面对多元文化时,通过个体的体验作出科学的抉择,并提高抵御外部消极思想的“免疫力”。在对待西方文化上,既要认真分析、研判其“分化”的阴谋,静观其变,又要采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科学审视西方思想文化的精髓与糟粕,对多元文化加以科学地选择与利用,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少年思政工作。

最后,思政工作要坚持做到与时俱进。每一时代都有其对应的精神,其全面展示了时展的内容及特点,为时代注入了动力之源。青少年价值观工作要全面展示时代精神,需要伴随时展,不断更新理念与思想。特别是伴随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及发展,势必会出现利益关系多元化。表现在意识范畴就是不同社会价值观的差异及冲突,进而为多元价值观共存、价值多元化形成,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对青少年开展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要把握时展的主题,让青少年建构和时展一致的价值理念。

激发社会、学校与家庭等主体的合力

首先,建立校外价值观塑造实践基地。青少年只有在实际生活中自觉接受并认同社会规范,才能内化成个体的品性,进而自觉去实践道德行为。要充分利用好红色资源,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理想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其对祖国的深厚情感,以及为社会贡献力量的崇高精神。还要利用假期开展一系列的调研活动,亲身去了解国家、社会中发生的变化,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采用“三下乡”等实践教学活动,让青少年走进社会,逐渐形成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理念。

其次,创设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阵地。学校要调动所有积极因素,建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网络。学校是青少年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子系统,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塑造将产生直接影响。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建立良好的学风、校风,提高文化品位,让青少年在校园文化环境中受到熏陶,确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学校在开展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时,要弘扬主旋律,宣传主流文化。开展多元丰富的科技活动、文化活动等,将价值观的核心要义融入各类文化活动中,提高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的认同,进而引导其自觉践行。

最后,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效能。家庭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要全面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价值观塑造中的效能,一方面密切学校、家长及子女间的联系,指导家长不断关注子女教育,掌握其思想动态,多与子女交流价值观方面的实际问题。青少年也要主动向教师、家长反映其思想动态,家长在了解青少年思想情况后,要解决好价值观塑造方面的难题,帮助其确立科学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家庭教育要创建在民主与科学的基础上,形成子女与家长的和谐关系,让子女在温馨和睦的家庭中成长,提高育人的效果。另外,青少年价值观塑造要注重走入生活。家长是子女价值观选择的科学引导者,对子女要开展潜移默化的教育,平常注意自身的言行,让子女从其情感中认知对错。同时,注意发挥榜样的力量,给子女传授传统故事,从故事中丰富其内心世界,使其充满对生活的期待与向往,还要注重在生活中对子女进行正面引导,在对待学习等方面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使价值观塑造融入到生活中。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注:本文为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课题“流行音乐对青少年价值观养成之积极功能研究――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视角”(课题编号:15JDSZ206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王振存:《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第2期。

②崔振成:《拯救孱弱的灵魂――我国当前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危机与救赎》,《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31期。

文学价值的流动性篇8

【摘  要  题】文件理论

【关  键  词】文件运动规律/阶段性/螺旋式……

【  正  文】

文件(档案)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物,它与所有的客观事物一样,总是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规律阶段性、螺旋式地向前发展变化的。其阶段性表现为文件(档案——下同)运动的周期性,其螺旋式表现为文件运动周期的连续性与循环性。在档案学研究中,其阶段性特点已为档案学家发现并概括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而螺旋式特点则为档案学家们所忽略,近年来,国内档案学者有所研究,但主张为“文件运动的回流形式”,其认识仍未超越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笔者认为,文件运动的阶段性和螺旋式正是文件运动微观与宏观的两个互补性规律,并就此略陈管见。

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作为文件运动阶段性质变的微观规律,既是世界档案实践和理论的一般原理,也是各国档案实践和理论的个别结论

文件从现行——半现行——非现行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运动过程,通常称作文件生命周期,它是客观世界物质运动阶段性在文件运动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最早发现文件运动周期性特点的是美国档案学家,最早形成理论成果的是英国档案学者,该理论自20世纪50年代初诞生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相当成熟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国际化的加速,各国文件、档案工作实践的发展,国际档案界对该理论的认识和运用也显现出求同存异的时代特性,即在不断增强和扩大共识之时,也很重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这一特征既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顺应了世界多元化发展潮流。

首先,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形成过程和运用范围来看,它实际上是国际档案界集体智慧的结晶。现代世界档案学史表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践和理论源头来自: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文件中心和文件生命周期论述,正式提出则是由英国档案学者在1950年第一次国际档案大会上完成的,其后又经加拿大、阿根廷等国档案学家的丰富和发展,才不断完善起来。作为新的档案工作实践的科学总结,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不仅清晰地揭示了“文件”转化为“档案”的阶段性质变的基本规律与特点,而且普遍适用和作用于各国档案工作实践。尽管各国国情不尽相同,对该理论认识和接受的程度也参差不齐,但是,只要建立了档案工作的国家大多受到这一理论的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

其次,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具体运用情况来看,各国又结合本国社会经济制度、历史文化背景与文档工作实际,作出了不同的理解、反映和表达,又表现出一定的实践与理论的个性。我国档案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就很有典型意义,如20世纪的60年代初曾三从我国文档工作实践中发现的“档案自然形成规律”,80年代陈兆@①提出的“文件运动周期理论”,90年代何嘉荪提出的“文件运动规律”等。这些中国式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不仅具有我国档案实践和理论的特色,而且丰富了世界档案学理论宝库,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更加国际化充实了新内容。

第三,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重大贡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虽然只是反映文件运动阶段性质变规律的理论,但是,从半个多世纪档案工作实践和理论发展的实绩来看,其贡献是不可低估的。一是理论贡献,它对于深入研究和把握文件运动的周期规律、正确认识和处理文件与档案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科学地指导文档工作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二是实践贡献,它对于科学合理地组织文档工作流程、切实有效地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促进文件向档案健康有序的转化,具有极其重大的实践意义。三是创新性贡献,除包括上述两大贡献外,它还对进一步探索文件运动的基本特征,拓宽研究视野和提高认识层次,为发现文件运动的其他规律,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文件和提供了可能性,因此,档案学界称它为20世纪档案学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二、文件运动螺旋式发展作为文件运动整体性变化的宏观规律,既是文件运动周期性质变的扩展和深化,也是文件运动周期之间质变的内在逻辑联系

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角度来认识,文件运动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信息系统,它是根据利用者需要,通过人工干预使“文件”与“档案”两种不同的社会价值循环转化的一个信息流。其特点有时间的无限性、空间的转换性、内容的一致性、价值的互变性和动态的可控性等;其实质是客观世界物质运动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在文件运动中的具体表现,也真实地反映了社会主体对文件和档案的需求愿望、利用目的及工作机制的发展变化。现作下述简要分析。

(一)在一个相对独立的文件运动周期内,“文件——档案”的转化呈线性运动状态,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科学性就是揭示了这一规律,同时其局限性也正在于此,所以,它无法对“档案——文件”的转化过程及其关系作出合理的解释。“档案——文件”的转化,作为档案利用中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首先在理论上正视和研究它的是何嘉荪、潘连根,他们称之为“文件运动的回流形式”,并试图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来作其“回流”观的理论依据。然而,由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本身的局限性和研究者认识的局限性,何、潘两人仅勉为其难地作了一些形而上学的论证,并没有透视出该运动形式的实质。可见,就文件运动而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只是揭示了其中一部分规律,并没有穷尽它的全部规律。尽管如此,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仍然启发我们:文件与档案之间在社会利用价值上存在着一定或明或暗的必然联系。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把解开文件运动规律秘密的钥匙。从文档工作实践和档案学基本理论来看,笔者认为,“文件——档案”转化规律体现了两者之间的显性联系(明),“档案——文件”转化规律则反映了两者之间的隐性联系(暗)。前者已获得中外档案界的普遍认同,并已形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而后者则刚刚进入档案学者的研究视野,正所谓“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总是在矛盾的对立统一和普遍联系中不断向前发展的,静止不变是相对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文件——档案——文件——档案”螺旋式发展的运动过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1.文件运动的普遍联系性表现在其价值定位的纵、横两个方面。

从横向来看,文件运动中各种价值的定位,总是与利用者的价值取向、需求意愿和预设目标的定位密切相关的,即文件(档案)一定的价值形态与利用者一定的需求期望值是基本一致、相辅相成的。从纵向来看,“文件——档案”或“档案——文件”的转化,总是与其自身价值实现方式的定位紧密联系的,即一定的文件运动形态与其一定的价值时态是基本一致、相辅相成的。因此,在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下,文件就是文件,档案就是档案,其价值定位是十分明确的;当主、客观条件发生变化的,“文件——档案”或“档案——文件”的价值转化也就随之发生了。

2.文件运动的对立统一性表现在其价值转化的时、空两个方面。

从时间上看,“文件——档案”的转化是信息的现行价值与历史价值从对立到统一,“档案——文件”的转化则是信息的历史价值和现行价值的再对立统一。从空间上看,“文件形成者——档案管理者”的转移是信息的文件价值与档案价值由对立而统一,“档案管理者——文件形成者”的转移则是信息的档案价值与文件价值的再对立统一。决定上述转化的内因是文件和档案之间具有信息来源一致性、信息内容等同性及其利用价值可互变性,其外因是文件和档案的信息价值都具有社会需求性和可实现性,而且仅当内、外两方面条件都充分具备时,“文件——档案”或“档案——文件”的价值转化才由可能变成现实。

3.文件运动螺旋式发展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

(1)文件运动螺旋式发展呈现出文件生命周期连环结构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

附图

(2)分析上图,我们可以发现文件运动螺旋式发展的以下特点:a.从信息内容来看,具有转化关系的各期文件与档案之间均保持着信息内容的同一性,即此信息即彼信息;从信息存在来看,具有转化关系的各期文件与档案之间又都保持着时、空的独立性,即此文件(或档案)非彼文件(或档案)。这样就形成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不同的文件生命周期,为文件运动的持续进行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实践支撑。b.从信息利用价值的角度来看,“文件——档案”的转化是档案对前文件利用价值的扬弃,“档案——文件”的转化则是后文件对前档案利用价值的再扬弃。从社会职能的角度来看,“文件——档案”的转化是档案对前文件社会职能的否定,“档案——文件”的转化则是后文件对前档案社会职能的再否定。其中“档案”身兼二用:一为链接前、后文件利用价值和社会职能的路径;二作两次扬弃和否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阶梯,“后文件”的作用亦然。这样就使文件和档案遵循着自然形成规律、一个周期套着一个周期连续不断地螺旋式地向前发展,构成了文件运动的全部历史过程。

4.文件运动的基本规律、定律、判断和规则。

(1)基本规律:在一定条件下,文件能直接转化为档案,档案也可直接或间接转化为文件。

(2)定律:当文件的现实目的已经实现或基本实现且具有备以查考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时,现行文件就直接转化为档案。当档案能在现实社会活动中发挥现行文件作用时,档案可以并能够直接或间接转化为现行文件。

(3)判断:a.凡现实目的已经实现或基本实现了的现行文件都可以直接转化为档案,凡档案都是现实目的已经实现或基本实现了的前现行文件。b.凡具有备以查考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的现行文件都必然直接转化为档案,凡档案都必是具有备以查考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的前现行文件。c.凡能在现行社会活动中发挥现行文件作用的档案都可以直接或间接转化为有效现行文件,凡能转化为有效现行文件的档案都必须具有现行文件价值。

(4)规则:a.文件能直接转化为档案且只能通过档案来作用于后文件,而档案则不能逆转为和反作用于前文件。b.档案可以转化为后文件且只能通过已转化的文件来作用于后档案,而文件则一般不宜反作用于前档案。

三、文件运动规律给予我们的新启示

(一)文件运动具有多样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

文件运动作为一个物质运动系统,在一定主观与客观、内部与外部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通过文件与档案、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总是在阶段性质变规律的基础上按照螺旋式发展规律不断向前运动的。这一现象正是客观世界物质运动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在文件运动中的综合反映。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建立在“文件——档案”运动基础上的现行理论中才会有“档案——文件”运动的合法地位。

(二)文件运动是文件的周期运动和周期连续运动有机结合的历史过程。

“文件——档案”和“档案——文件”作为文件运动两种基本形式,充分反映了文件运动规律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从普遍性来说,“文件——档案”的转化是文件运动中普遍存在的显性运动方式,也是文件运动的主流。从特殊性来说,“档案——文件”的转化是文件运动中个别存在的隐性运动方式,也是文件运动的支流,并常常为主流所遮蔽而令人“不识庐山真面目”。“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由于它们的客观存在,并在其价值规律的作用下统一于一个共同的运动体内,因此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件运动的历史过程。这一事实告诉我们,文件运动规律不仅要揭示“文件——档案”的微观运动规律,而且也要揭示“文件——档案——文件——档案”的宏观运动规律,只有这样,它才是符合文件运动实际的科学理论。

(三)文件与档案相互转化是一定历史条件下文件、档案价值规律和社会需求规律相互作用的结果。

文件与档案之所以能够相互转化,一方面是因为利用主体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对客体价值的认知不断深化和需求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是因为客体价值可互变规律为利用主体的认知和需求提供了客观依据,两者相互作用就推动了“文件——档案——文件——档案”的周期性、螺旋式的向前发展。

(四)文件运动规律为正确认识文件与档案的性质及其关系提供了理论根据。

从表象上看,文件和档案似乎为同一种事物,但文件运动规律清楚地说明:一是文、档在物质形式上是一种继承关系,在实质上是社会职能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有着不可混淆的界限。二是不同时期的文件、档案是在不同时期的社会活动中根据利用主体的需要而形成的,它们在适用对象和具体作用上都有明确的分工,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把“档案——文件”的转化认为是“文件运动的回流形式”的观点就值得商榷了:一是缺乏充分的理论和实践根据;二是将会产生时间可以倒流、历史可以篡改、档案可以伪造的误导。

综上所述,深入探索文件运动规律,对于电子信息时代深入认识文件和档案的本质属性、科学构建文档管理模式及其理论体系,都是重要的和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黄存勋、倪道善等著:《文档一体化——网络时代的文件与档案管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何嘉荪、傅荣校著:《21件运动规律研究——从新角度审视档案学基础理论》,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年版,

3.邹吉辉:《文件生命周期的实质是文件利用价值转化过程》,《兰台内外》1999年第3期。

4.邹吉辉、何永斌:《档案本质属性再研究》,《上海档案》2002年第2期。

5.何嘉荪、潘连根:《论文件运动的特殊形式:跳跃与回流》,《档案学通讯》2000年第3期。

上一篇:培养儿童思维能力范文 下一篇:数控编程基础知识入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