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建设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26 00:43:51

德育建设论文

德育建设论文篇1

1.1实用主义思想的侵蚀

目前发达国家的竞技体育已高度职业化和商业化,体育活动自始至终都渗透着金钱的魔力和实用主义思想。现实利益成为参与者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其唯一的体育道德标准,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在大型国际比赛中获胜的运动员,可以一举成名,并带来滚滚财源;同时其教练员、俱乐部老板及经纪人的前途和经济利益,也与运动员的成绩直接相关。正是在这种小团体利益的驱动下,为了确保实现其目标,必然会产生一些有悖于体育道德的行为。

1.2重视个人主义忽视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是我国体育道德的基本原则之一,集体的力量是通过每个个体的努力来实现。在体育领域里人们崇尚自我奋斗、自我完善、实现其价值,但因此也会滋生个人主义的恶性膨胀,忽视和否认集体的力量,导致集体主义群体和谐蜕变,甚至丧失。

1.3多元价值取向和利益的驱使

传统体育道德中那种讲求奉献、重在参与的价值取向在引导人们行为时缺乏力度,进而使得多种价值取向并存,导致人们在体育行为的选择中缺乏强有力的道德依据。一方面社会对成功者的评价皆以成败论英雄,忽视了体育真正的价值是在于过程而非结果,造成对体育的价值评定失衡,影响运动员对自身价值的正确认识;另一方面,体育明星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与号召力是其他公众人物难以比拟的。部分运动员、教练员正是受此影响,期望通过比赛而一举成为明星人物,享有其特权和地位,因而不惜在比赛中采用弄虚作假的不道德行为。

1.4片面看待竞争意识,失去尊重他人的道德理念

体育比赛鼓励人们树立健康向上的竞争精神,“更快、更高、更强”是竞技体育的宗旨。但是,“和平、友谊”是体育追求的更高境界,如果片面看待竞争意识,就会使“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失去意义,把对手看作敌人,使得传统体育讲求的“礼、让”等伦理道德规范在功利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而球场斗殴、辱骂甚至殴打裁判、利用比赛进行报复和伤害对方等非正常现象屡见不鲜。

1.5职业道德和技术水平不高

有些运动员和教练员一旦取得成绩以后就以此为砝码,要待遇、讲条件,把集体和领导的关心当作理所当然,而对训练则应付了事,失去了继续拼搏的体育精神;有些运动员境界不高,缺乏体育道德,比赛中不讲精神文明、消极怠工、故意放水等;有些裁判员把个人情绪带进比赛,在出现错判、误判后不但不能正确对待,甚至搞起平衡手法,造成错上加错。

2以德治体是体育发展的根本途径

2.1体育运动的特点是要求良好的道德保障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也在不断提高。体育对人类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并月体育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竞技体育不断跃上新台阶。无论是群众体育还是竞技体育的发展,其自身的特点都要求有良好的道德保障。

2.1.1体育活动的群体性

体育活动中有许多群体运动,如篮球、足球、排球、接力等,这些运动的特点是参与人数多,整体性强,要求每人各其职、积极配合。要完成一个动作,打好一场比赛,都必须努力完成自己的职责,失职便意味着要加重队友的负担,也就谈不上配合,就会影响集体的成绩,并最终使自己遭到淘汰。

于集体项目的体育运动强调群体性、合作性,参与这些体育运动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必须是集体,而决非是个人,个人的存在只是如何使集体更强大,更有战斗力,可以摒弃过分自负者的个人英雄主义,从而加强道德修养的培养。

2.1.2体育竞赛的公平性

竞争是体育运动的特征之一,体育运动常以竞争的形式出现,因此有人称它是现实社会竞争的转型。但竞技体育比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竞争更为公平、公正,在体育竞争中人们更能体会到竞争的公平和快乐。人类热衷于体育竞争,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其严格、公平的竞争规则。然而随着现代体育逐渐走向市场化、职业化,竞技体育中的某些方面已背离了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的“和平、友谊、进步”的理想,取胜变得比参与更重要,于是很多不正当手段就应运而生,黑哨假球等体育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地扰乱了体育竞技秩序公然地违背了公平比赛的道德原则。竞技体育的公平性,要求必须有相应的体育道德来维护。

2.1.3体育运动主体的年轻化

体育运动的参与者是不分年龄、性别,但由于竞技体育要求不断挑战极限,使参加者多以年轻人为主。他们朝气蓬勃精力充沛,但心理尚不成熟,控制能力弱,辨别是非能力差,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体育市场中的不道德问题。年轻人是体育的主力军,是国家的未来,但是现今体育道德中的腐败现象严重影响年轻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因此强化体育道德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2体育事业健康发展需要正确的道德指导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复杂多变。如何做到既考虑社会利益、他人利益,又兼顾个人利益,以利于体育事业的发展,这不仅是体制管理问题,更是体育道德的考验。另外,在体育运动的具体行为中,也同样存在遵循与道德规范的问题,如裁判员吹黑哨是否符合道德,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是否正当等等。在竞争激烈、充满变数的竞技体育中,运动员、裁判员只有清醒地认识自身的道德责任,遵循正确的道德准则,才能真正地促进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3加强体育道德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下,通过教育和社会生活实践,以及个人的自觉锻炼、修养而逐步形成的。由此看出,要加强竞技体育中的道德建设,就必须从加强教育、道德自律和改善社会环境3个方面着手。3.1建立道德教育系统工程

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这一点是举世公认的。体育本身就寓于教育中,而道德教育是教育的一个核心而重要的内容。19世纪初,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所用的“教育”概念是一个同培养道德性格有关的概念,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他提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道德教育在教育系统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乃是由道德在体育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所决定的。1992年4月17日,顾拜旦在《致全国青少年运动员书》中说:“当今世界充满发展的极大可能,但同时也存着危险的道德衰败。为防止这种道德衰败,顾拜旦大力倡导道德教育应成为体育运动的核心。从个体的角度讲,要实现一个人的生命价值,要使其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和受尊重的人,要使其人格尊重得到彰显,就必须是一个“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即必须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为这是做人和处世的根基。这就要求我们的体育教育不仅要建立完备的知识传授体系,更要把道德教育放在核心位置,无论是在体育教学中还是在体育竞赛中,既要掌握竞技知识和技巧,提高运动水平和技能,使其“学会做事”,更要对他们进行完整的道德教育,使其“学会做人”。这就需要建立道德教育系统工程,这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正确的道德观的形成也不是很快就能达到的,我们必须进行锲而不舍的探索,将这项工作常抓不懈,通过各种有效的形式和途径,深入开展道德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这时更应十分注意道德教育的系统性,由浅人深,有计划地长期进行,随心所欲、杂乱无章的道德教育很难达到提高运动主体道德境界的目的。

3.2加强道德自律

在体育运动实际中,为了促进体育竞技的健康发展,人们利用各种手段对体育竞赛进行调节,如法律手段、行政手段、道德手段等。法律手段是维护竞争秩序必不可少的,如中国足球的打黑、打假,就在努力争取司法的介入。但我们应看到,无道德根基的法制手段是不牢靠的,因为法律是人制定的,人的道德水平不高,法律、行政手段就只能如浮萍一般,缺乏根基,不会长久。特别是当法制不健全时,一些道德素质较低的人就有可能钻法律空子。事实证明,道德素质低下,往往是体育竞争秩序混乱的根源。只有加强道德自律,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因为道德是超越法律、行政调节手段的一种特殊方式,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从约束人的行为角度看,法律、行政手段是一种强制性的“硬约束”,在市场化条件下,当求利所激发的个人私欲冲破道德堤坝时,“硬约束”尽管可以收到明显效果,但毕竟是短时的,只是一种外在的力量,它往往未能使人心悦诚服地接受,这在效果上可能形成一种“暂时性效应”,一旦体育竞技中出现“障碍”,原有的秩序就会有被冲破的危险,法律条文、行政干预也就成为一纸空文。原因何在,就是因为这些人丧失了应有的道德良知。所以,最关键的调节手段还是加强道德自律,因为道德是以内心信念、社会舆论、传统习惯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运动行为。它主要是通过教育的方式,逐渐使人们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竞争中的善与恶、美与丑,从而把正确的道德原则、规范变成内心信念,自觉抵制各种非道德的体育活动,从而达到体育竞争行为的道德化,收到“持久性效应”。从调节范围看,道德的功能比法律、行政的功能广泛得多,在体育法规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有些领域还需要道德来调节,靠每个人自身道德的调节和约束。它完全克服了法制手段的滞后性和消极性,它深入到社会生活每一个角落,直接影响人的内部精神世界。保证体育的健康发展,必须提高体育参与者作为道德主体的自律意识,使其时刻以道德为准绳,约束自己的言行。

3.3优化体育社会环境

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而且是一种社会活动和行为实践,社会实践环境对于运动主体思想道德健康发展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唯物史观认为存在决定意识,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状况和可能的道德拓展空间是他们存在于其中的环境所决定的。环境对个体道德的决定具有偶然性,任何社会都有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而要使社会群体道德获得提升,则必须使环境条件得以改善,因而社会环境对道德的决定具有必然性。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社会环境,建立正确的道德价值体系,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基础上倡导体育竞争的基本规范,使运动主体在从事体育竞争活动中遵循公平、公正、守法的道德原则,随着体育竞争活动的频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增多,使得一贯遵循的道德准则会出现多元化的现象,造成原有的具有权威的价值体系发生危机,成为空洞的训条,这时,应加强体育道德立法和体育道德监督。体育道德立法就是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职业道德规范等,将部分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给体育市场主体以相同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评判,使其明确权力与责任的关系;道德监督就是要通过社会舆论营造出主导性的道德价值判断标准,协调存在的多元价值取向,倡导正义道德,传播先进思想,弘扬社会正气,加强对运动主体的正面教育和引导,使其知耻辱、有良心,在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不断根据外界舆论和行为结果反省、调整自己的行为。并注意引导竞争主体在社会实践中接受道德熏陶,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汲取道德营养,在平时的职业行为中自觉受到道德教育,从而具有一颗高尚的道德之心。只有这样,顾拜旦所倡导的“和平、友谊、进步”和“更快、更高、更强”体育精神才能永远发扬光大。

4参考文献

[1]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编.奥林匹克[M].詹雷译.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3.

[2]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195.

[3]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熊斗寅.体育文选[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5]车洪波.市场经济的道德评价与建设[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8(2):6.12.

[6]杜培.当代中国道德失范及道德嬗变探源[J].甘肃理论学刊,1998(4):20—22.

[7]冯亚平.试论体育道德的形成与发展[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18(S1):109—1l1.

[8]王洪海,王豫.论体育中的道德教育[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19(4):54—55.

论文关键词:竞技体育体育伦理道德主题自律

德育建设论文篇2

2000年,作为未来的象征,它影响着人们的心态,激发着人们对它积极的思考、谋划,引发起人们对它美好的憧憬与向往。

对我们国家来说,从现在到2010年,正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党和国家制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描绘了宏伟蓝图;《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我们实现教育现代化设计了远景目标;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为我们制定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行动纲领。在这样的背景下,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德育的发展,思考德育改革和德育现代化问题,认识它的意义,谋划它当前的改革,设想它未来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一、迎接未来要做的最好的准备

迎接未来世纪要做什么样的准备?科教兴国,教育为本。迎接未来不抓科技不行,抓科技不抓教育不行。抓好教育,要抓好科技教育,又要抓好思想道德教育,保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邓小平早已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回顾历史与现实,展望未来的发展,我们将能更好地理解邓小平这一论断的深刻含义和深远意义。以往的国际竞争,主要是战争形式,强国以炮舰手段,掠夺弱国。未来世界范围内,仍有竞争,但主要是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市场就是“战场”,商品就是“武器”。要在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就要提高人的素质,生产出精良的“武器”。为此就要提高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就必须要依靠教育,依靠道德教育、依靠科技教育。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几乎不约而同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教育改革上。”[1]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作出论断:谁掌握了21世纪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迎接未来要做的最好准备,就是抓好教育,包括科学技术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对科技和教育(包括德育)作用要重新估计,不能静止地、停留在当前的视野内去认识,而应以发展的眼光,从未来的视角去认识。我们既要看到当前条件下科技和教育在生产中的巨大作用,更要看清它的作用随着时间推移与日俱增的发展趋势,既要看到当前,更要看到21世纪。21世纪,一个“全新文明”即知识社会的文明,或信息时代的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将或迟或早地展现在各国人民面前。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第二次浪潮体力型经济”将过渡到“第三次浪潮智力型经济”、“超级符号性经济”。“知识的作用、意义和本质发生根本变化”。知识(广义知识包括数据、信息、意象符号、文化、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成为“经济的主要资源”,最重要的财富形式不再是“物”而是知识,高科技工业中机器和产品,其作用的有效性“以月或星期来计算”,“速度经济”将取代“规模经济”。知识信息的发展和分配,将成为人类主要的生产活动和权力活动。[2]“知识的重要性将随着时间的每十亿分之一秒的推移而增加”。[3]与此相关的,教育的价值日益重要。美国学者刘易斯在论到21世纪教育时指出:工业时代的推动力是能量(石油、煤、原子能),信息时代的推动力是信息;教育在工业时代是陪衬,在信息时代是基础。[4]但我们不能把教育仅仅理解为科学技术教育,还应包括思想道德教育。连托夫勒也认为,广义的知识包括“文化、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金钱万能”,将被“知识就是力量”所代替,轻视知识作用,对财富的“物质至上主义”,“除了职业教育外,其他教育都是浪费”,“文科和生意成功毫不相干”等观点都是错误的[5]。21世纪的竞争,不仅表现在知识、智力方面,也表现在理想、道德方面。我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现代化,不是“西化”,尤须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因此,我们认为只重科学知识教育,轻视思想道德教育,只重视科学素质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等,都是错误的。

重视德育已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1989年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就提出了“学会关心”,会议总报告的题目就是《学会关心:面向21世纪的教育》。面临当代经济和科技发展中带来的种种全球性问题,会议认为:教育的使命是要培养未来一代又一代新人,使他们关心这些全球性问题,具有面对这些问题的责任感、意志、信心、素质和能力,使他们从只关心自我的圈子里跳出来,“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利益”,“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关心他人”,“关心自己的家庭、朋友和同行”,“关心其他物种”,“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也“关心自己和自己的健康”,“从为私人利益而学习转变到强调为公众利益学习”,因此决不能误以为到21世纪,只要科技教育,德育就不那么重要了;也不要误以为只有我们才重视德育。各国人民都“需要一个与21世纪相适应的教育哲学。这包括一个新知识观和学习观,一个与21世纪相适应的伦理规范和一个对待21世纪教育的地位和新的政治和经济道路”。[6]

二、当前的德育改革与德育现代化

社会是个系统整体,社会现代化是整体中各要素的全面进步。现代化包括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当然也包括德育现代化。德育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既要保证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又是推动整个现代化的力量。德育的现代化,要求德育改革,德育现代化与德育改革是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德育要现代化必须改革德育,改革就是按德育现代化的方向、要求去改革,改革就是为了德育现代化。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我们的德育(包括德育学科)发展也开始了新的历程。现在的德育已经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德育了,而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由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等诸方面要素共同构成的社会环境中的德育。特别是现代社会中经济体制的转变、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现代化的实施,决不能误以为可以淡化德育,恰恰相反,这一切赋予了德育以崭新的意义,并向德育改革、德育现代化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它必然要求德育思想的转变,必定引起德育地位、德育功能、德育价值的变化,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课程、德育方法和形式,以至整个德育体制的改革也势在必行。这也是现代经济、现代科技发展对德育论研究提出的一系列新课题,而现代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发展,也为德育改革和德育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科学理论和现代技术基础。努力实现德育现代化,加紧德育理论现代化建设已成为时代赋予德育工作者的历史性任务。

从德育实践和德育理论自身发展说,也要求德育作进一步改革,并为德育改革、实现德育现代化提供现实基础。现有的德育,投入的人力、物力、时间很多,但未收到预想的效果。这里的原因很复杂,需要联系整体社会大系统及系统的各个要素加以分析,才可能有较清楚的认识。但就德育自身说,其原因也是很复杂的。在总体上说,现有德育模式不适应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这是根本性的矛盾。具体说,我认为原因表现在多方面,如:(1)德育观念不适应,突出表现为德育目标要求、德育内容等方面的观念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不能适应当代青少年发展的要求。(2)德育实践没有以德育理论为指导,违反德育规律的现象到处可见。这里说的是“没有以德育理论”来指导,而不是说“没有德育理论”。平日经常有一种议论,说“德育理论脱离实际”或“德育理论滞后不能指导德育实践。”这类问题也确实存在,但是对已有理论没有运用的情况也是存在的。(3)德育理论和德育理论研究的科学水平不高,因而不能适应德育改革实现德育现代化的需要。前面提到的一系列课题,还是有待研究的问题,有许多问题,例如,适应时展要求的道德准则、市场伦理规范究竟有哪些?这类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相关学科的发展。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时代特征是什么?现代化发展对一般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如何转化为对青少年学生德育要求,如何使这些要求在受教育者身上得到实现等等,这些是需要社会学、伦理学、德育心理学、德育哲学、德育论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而从德育科学研究的现状看,现在主要是各学科独自作战,而德育现代化发展则迫切要求我们联合攻关、综合研究。

以上是对德育和德育研究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作的一些分析,但并不否认我们在德育和德育研究中取得的成绩。我认为德育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已为进一步德育改革和实现德育现代化提供了一定的现实的基础。从新中国诞生到60年代中期德育取得了一定成绩和经验。10年,学校教育受到摧残,德育完全沦为“阶级斗争工具”。1978年经过拨乱反正,学校德育走上正轨,德育理论研究逐步正常开展,德育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鲜经验,形成了一些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思想、理论,为德育学科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是现代德育理论的源泉,应予高度重视。现对德育已有的成绩初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80年代初开始,高等师范院校在总结以往学校德育和高师教育学科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当时需要开设了“德育原理”课程。这对把“德育原理”作为独立学科建设说来是个重要开端,对推动德育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1983年开始编写、1985年正式出版了建国后第一本《德育原理》教材[7],在八院校合作的“德育原理编写组”会议上,原教育部长董纯才提出编写出“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德育原理”。

(3)德育理论研究得到顺利的开展。“”以后,“六五”以来,中经“七五”、“八五”,德育研究项目一直被列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成为国家教育科学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方、学校的研究也有一定的计划。由于统一规划,使研究经费的投入有一定保证,研究力量得到有效的组织,陆续出了一批研究成果,为今后的德育学科建设提供了很重要的思想理论。

(4)80年代中期开始,在全国布设了德育原理硕士研究生授权点,经过十余年的研究生教学实践,培养了德育原理专业教学和科研人才,促进了德育研究和德育论学科建设的发展,在思想、理论、研究力量、人才培养等方面,为德育学科现代化建设作出一定贡献。

(5)编辑出版了一定数量的全国性、地方性的德育理论期刊和报纸,在传播德育理论、普及德育原理教育、交流德育信息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也是德育学科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资料。

(6)建立了德育原理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全国性的德育学术团体有:全国教育学研究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全国中学德育研究会,全国小学德育研究会。地方上的学术团体更多,至1995年,全国80%的省市成立有德育研究会。在研究机构方面,1991年中央教科所成立了“德育研究中心”,至1995年,全国1/3的省教科所先后建立了德育研究室。

(7)在全国大、中、小学分别开设了政治课、德育课、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经过多年教学改革和实验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模式。

(8)经过多年的理论探讨和“六五”、“七五”以及前较长时间的实验研究,研制出全国性的《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和《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并分别于1993年、1995年正式公布实施。在“六五”、“七五”大纲研制期间,大大推动了有关学校的德育改革和德育研究工作,并形成了一支德育研究队伍。“大纲”的研究和贯彻实施,为各级学校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依据。

(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和社会德育网络逐步形成,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发展。多年来,广大实际工作者创造了一系列新鲜的德育经验。例如:创建各种类型的德育基地;建立校外辅导员制度,扩大德育队伍;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各种组织,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开发德育环境课程;德育与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结合等等。

(10)德育研究的范围大大拓宽。重视德育的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与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研究结合,出了一批研究成果。重视德育史的研究,出版了中国德育思想史、中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史等方面的著作。重视当代国外德育现状和德育理论研究,翻译编写出版了前苏联及西方国家一批德育著作和比较德育研究著作。由于开展了德育学和其它学术的交叉研究,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学科交叉研究态势,如德育心理研究、德育哲学研究、德育评价研究、德育与文化的研究、德育艺术研究、德育工艺学研究、德育社会学研究等,并且在这些方面取得了一定数量的成果。

由于社会的发展,由于德育理论研究和德育实践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德育思想的重大转变,在一系列德育理论问题上均有所开拓、有所突破、有所进展。例如关于德育本质和德育过程方面的研究,德育的功能与价值的研究,在德育目标内容方面关于个性发展的研究,关于培养思想品德能力等问题的研究,在德育课程方面开始重视隐性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研究,关于建立德育网络和德育管理的研究,以及德育评价问题的研究等等,都有显著进展。

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社会发展和德育自身发展都向我们表明:现在是需要,也有可能从“现代化”视角对其加以分析、研究了。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德育,当前应当对自己国家已有的经验、思想理论,作系统的调查、整理,对其进行哲学的思考,促使其进一步提升。对历史上的外国的德育,也要进行系统的研究。

三、对“德育现代化”的理解

上文已提出,当前德育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德育现代化,已有的德育思想、理论中有的就是现代化的德育思想、理论,要以“现代化”为参照来对已有的成果、经验作哲学思考等等。那么究竟怎样理解“德育现代化”的涵义呢?德育现代化是德育改革和德育发展所要达到的一种状态、一种目标,同时也是德育改革发展的一种过程、一种实践活动。作为所要达到的目标的实现,即是现代化运动结果,就是现代化了的德育即现代德育。

现代德育或德育现代化是适应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发展要求,在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过程中实现。现代德育是以现时代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为基础,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促进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德育。这里最核心的思想是“促进人的思想道德现代化”。这是现代德育区别于古代德育的根本标志。现代德育是从历史上德育发展来的,是历史与时代的共存体,德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其发展是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续体。但现代德育不是对历史上德育简单的承袭,而是在现代社会基础上发展的,带有时代特质的。现代德育与历史上的德育因有共同的属性而相联系,又以其根本不同的特质而相区别,这种特质就是“现代性”。简单地说,现代德育是具有“现代性”特质的德育。“现代性”是一种社会——文化结构,是现代人的社会属性和现代社会人的属性。“现代性”是对现代德育特质的高度概括,具有丰富的内涵。对德育“现代性”的理解,有以下几点:德育的“现代性”集中表现在德育目标,德育本体功能和德育的内在价值方面,成为现代德育区别于古代德育的根本标志;“现代性”作为德育的整体特质,还表现为现代德育所具有的其他许多特征,如全民性、发展性、科学性、民主性、世界性、革命性等方面;现代德育的这些属性是从总体上全面地反映了现代德育特质,而不是仅指德育的某一个部分或某一个方面的属性;所有这些属性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当前的德育中,随着德育现代化的发展,这些属性愈益显著;德育现代化的过程就是这些属性不断增长、发展,日益显著化的过程,现代德育是这些属性高度发展的结果。德育现代化是一个运动过程,现代德育是这些属性高度发展的结果。德育现代化是一个运动过程,又是运动的结果。作为运动过程说,现代性具有相对性,作为结果是达到一定规格标准的产物,具有绝对性。德育现代化是这种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现就现代德育各个属性,分别作简要说明。

全民性:德育对象不再限于学校学生,而扩展到每个社会成员,学习化社会每个人都接受不同形式与内容的教育,同时也相互教育。当前,作为社会成员,要接受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我们将逐步实现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目前已开始形成社区德育网络,全国形成大的德育网络。

发展性:德育由过去的限制性、规范性的德育转变为主体——发展性德育。主体——发展性德育是以培养现代道德主体,促使主体德性发展为中心。发展包括发展思想品德心理,道德能力,“自我教育力”等;[8]在德育活动中,确立教育者,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在教育者组织引导下,双方共同参与;主体——发展性作为根本指导原则,贯串德育过程的始终和过程。受教育者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的确立,不再是建立在对年长一代教育者的信任上,而是以理性的思考为依据,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哲学、现代伦理学、现代德育心理学、德育社会学等学科,从不同方面揭示了德育规律,促使德育实施的科学化。

民主性:每个社会公民都有接受教育、参与教育的基本权利、义务、责任。在现代德育过程中,不应是“道德权威”或“教育者”居高临下的说教;在教育者组织、启发、引导下,教育者、受教育共同参与德育活动,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中,相互教育,教学相长,品德共进。

终身性:社会每个成员不仅仅是儿童、少年、青年时期接受教育,而是终身地受教育;随社会生活发展,每个人都要具有“自我教育力”,都要自主地学习,自我教育。

世界性:德育的现代性,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结构,也表现为德育是民族文化产物、具有民族精神,同时,现代德育是开放的德育,面向世界。既把优秀的民族的德育文化汇入世界现代化大潮,同时又在世界性现代化中得到更新和再生。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也就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革命性:现代社会中,德育不是保守的因素,现代社会的革命性,决定了现代德育的不断变革,德育的变革又推动着社会的前进。

上述各属性都是德育“现代性”表现,认识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当前的德育改革,总的说,就是要向“现代性”的方向改,这也就是向德育现代化迈进。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德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同时又是具有中国特点的。因此,我们的德育现代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德育现代化。

四、对德育论学科建设的设想

为了说明对德育论学科建设的设想,先回顾一下该学科发展的状况。

近十几年来出版的德育论学科教材和编著,名称多为《德育原理》、《德育学》、《德育论》之类,或称《德育学教程》、《德育论教程》等。其内容大多是德育的应用性理论和方法,有少量的内容是关于德育哲学的。新中国成立前,1944年国内学者姜琦著《德育原理》,主要论述道德体系,道德实行的程度,道德的目的等。1948年吴俊升著《德育原理》,主要内容是德育的意义、构成、与智、体关系;品格的意义、结构、分类、价值与改变理论;道德论,包括道德哲学基础和社会基础;德育实施的方法、途径、学校教育的组织。1976年台湾龚宝善编著《德育原理》分两篇:上篇“学理之探讨”,从儒家三纲八目出发论述道德涵义,德育与哲学的关系,德育任务,实施途径等;下篇“德行的实践”,主要论述内修与善群,以求合乎“八目”。80年代中期台湾学者欧阳教出版了《德育原理》一书,该书对德育作了多学科的分析以建立德育原理的学术基础,试图将理论分析应用与实际评价兼顾,以建立适切可行的德育原理。由上述可见书名为《德育原理》的颇多,但人们对其内涵理解并不一致。建国后“德育原理”内容的主要部分是德育的应用理论和方法,对伦理、哲学虽涉及,但份量很少。新中国成立前以及70年代后台湾学者的德育原理编著,伦理或道德哲学的内容多,这与开设“德育原理”课程目的有关系。“大学教育系开设德育原理的目的有二,一是学生本身对道德的知与行的修习涵泳;二是学生日后有关德育课程或活动的教学与指导的专业训练”[9],70年代前较偏向于前者,1970年后,偏向于第二种目的。

德育原理作为一门学科是怎样形成的,有三种看法:(1)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的;(2)从伦理原理、教育原理交集组合出来的;(3)是多种学科如教育学、品德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分化与综合的产物。笔者认为从现象看是从教育学“分解”或“细化”的结果。但若从深层的原因看,即从学科发展内在规律看,则是当代学科发生分化与综合的产物。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对认识研究方法是必要的。既然是多种学科分化综合的结果,在研究方法上,就不能单纯用演绎方法,即将教育学原理演绎为德育原理。演绎的方法与把德育论视为从教育学分化出来的观点相关。德育既是多种学科交叉整合而产生,因此宜用多学科整合方法加以研究;以学科基础理论为指导,用归纳方法对德育实践中的经验、事实进行理性思考,由经验升到理论。

当前为了建设好德育论学科,我认为有三点值得注意:

第一要区分伦理与德育,从而区分道德哲学与德育哲学,区分伦理学对象和德育学对象。伦理原理、道德哲学应是伦理学对象或道德哲学的对象;德育学的对象主要是道德教育问题。

第二,就德育学科内容说,缺乏结构性的状况要改变,从现在的内容范围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从发展看可能形成三个分支学科。三个层次或三个分支学科是:

德育哲学:是高层次的德育原理或“德育解析原理”,研究德育本质,社会、德育、人三者关系,德育的目的论、功能论、价值论(这些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德育本质);德育过程论,这是从动态方面在总体上研究德育的一个层面,包括过程的要素;德育论学科性质与方法论研究;德育学范畴研究;德育论学科发展的动力和机制的研究等。

德育原理:相对于德育哲学说,这是“德育应用原理”。主要研究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与课程、德育原理与方法论,德育体制。应用原理是对德育哲学理论选择、分解、综合的结果,是由抽象回到具体的结果,是在理性综合中把握现实,是联接理论与实践的中介。

德育工艺,这是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育科学和工艺学的统一,在综合运用多种相关学科原理基础上,对德育流程中各可操作因素进行分析、选择、组合、控制,以便取得理想的效果。

第三,要重视对德育基本理论的研究。这并非否定应用研究的重要。有关“德育理论脱离实际”问题无形中成为理论研究的一种思想障碍。对此,前文有所涉及,但要消除这种障碍,一要对“理论”的应用价值抱有合理的期望,二要充分认识理论研究的作用、价值。所谓对“理论的应用价值抱合理的期望”,就是要根据德育哲学、德育原理、德育工艺三个层次理论的内容性质不同,在发挥三者对德育的指导作用方面,有合理的要求。德育工艺是研究德育操作体系的,对德育活动具有直接的具体操作指导功能,德育原理是实施德育的规范体系,是一种“思想上的规定”[10],对德育活动具有思想准则上的指导功能,德育哲学是德育的形而上学,是超越感性的抽象理论,是“脱离”实际的根本性原理,具有理论上的或哲学层次上的指导功能。德育哲学本身不具有直接的操作指导功能,因此要求它如同德育工艺那样,直接具体地指导德育操作就是不合理的,如同要求德育工艺学作德育哲学层次指导一样,是不合理的。因此合理的期望,是依据不同层次的理论,充分发挥其各自的指导作用。

德育哲学既是“脱离”实际的,重视研究它有何意义呢?这里说的“脱离”是从科学的抽象意义上说的。一切科学来自实践,归根结底又服务于实践,指导实践,回归实践。但在人们对世界的科学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脱离”实际。如恩格斯所说:数学“正如同在其他一切思维领域中一样,从现实世界抽象出来的规律,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就和现实世界脱离,并且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作为世界必须适应的外来的规律而与现实世界相对立。”[11]列宁认为“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是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12]日常的观点认为这种抽象的理论脱离实际,没有价值,但如果我们经过理性的思考便能理解抽象理论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它不是直接、具体指导德育的实施、操作;但是它帮助人们形成一定的教育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根本上全面地指导着整个德育,包括对德育的方向目标价值观、德育过程的组织等作理论指导。

以上是我对德育现代化几个问题的认识,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希望。既然现代教育是“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13]那么它的任务必然是开拓性的,也是艰巨的。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必然要求教育,包括德育的现代化,也必然要求教育工作者,包括德育工作者的现代化,这样才能为培养新人而承担起促进德育现代化的重任。我们只有以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努力的工作,来迎接21世纪的到来。

注释:

[1]袁运开:《“科学技术社会辞典”序》,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美]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著,陈峰译:《创造一个新的文明》,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4、19、20、31、44、74、38页。

[3][美]阿尔温·托夫勒著,刘炳章等译:《力量转移》,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第493页。

[4][美]刘易斯著,施良方译:《21世纪的教育》,瞿葆奎主编:《国际教育展望》,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5]《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31、50页。

[6]以上引文均见“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的报告,王一兵译“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教育研究》1990年第7期。

[7]该教材由北京师大、华东师大、南京师院即现南京师大等校协作组编写,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8]“自我教育力”不限自我教育能力,包括自我教育的愿望、需要、方法、习惯等——作者。

[9][台湾]欧阳教:《德育原理》,文景出版社,1986,第34页。

[10]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35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8页。

[12]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81页。

德育建设论文篇3

正文:

一、学校德育的地位和作用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德育的地位和作用,他在这方面的论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科学地阐明了德育工作的客观地位。

1984年10月,邓小平同志指出:“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很大变化。……当然,我们总还要做教育工作,人的工作,那是永远不能少的。但是经济发展是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工作就好做了。”1990年3月,他指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讲艰苦奋斗,都很必要,但只靠这些也还不够。最根本的因素,还是经济增长速度,而且要体现在人民的生活逐步地好起来。”(第355页)这两段话讲的是物质与精神、经济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一般认为,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因此,可以认为这两段话讲的是德育与经济工作的关系。德育的地位和作用有广狭之分,狭义是指教育内部诸因素的关系,即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关系。广义是讲德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邓小平同志从广义讲德育的地位和作用,这反映了总设计师的德育大思路。他指出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又指出了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德育工作的能动作用,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地把握德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纠正德育工作“万能论”和“无用论”,防止“左”右倾向,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2、在总结改革和建设的经验教训中强调重视和加强德育工作。

1986年3月,邓小平同志指出:“实行开放政策必然会带来一些坏的东西,影响我们的人民。要说有风险,这是最大的风险。我们用法律和教育这两个手段解决这个问题。”(第156页)1987年3月,他指出:“在整个四个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都存在一个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既然是长期的事,不可能搞运动,只有靠经常性的说服教育,必要时采取一些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第208页)1989年3月,他指出:“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很好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我们经过冷静的考虑,认为这方面的失误比通货膨胀等问题更大。……所以要加强对人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倡艰苦奋斗。这是中国从几十年的建设中得出的经验。”(第290页)同年6月,他又说:“四个坚持本身没有错;如果说有错的话,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还不够一贯,没有把它作为基本思想来教育人民,教育学生,教育全体干部和党员。”(第305页)邓小平同志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德育的经验和教训,指出时期“左”的错误决不能重演,而8O年代中后期轻视德育、失误的教训,应永远记龋。

3、从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的高度论述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1983年1月,他指出:“教育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就为我们事业的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提供了保证。”(第202页)1983年10月,在论述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反对精神污染时,他指出:“不要以为有一点精神污染不算什么,值不得大惊小怪。……从长远看,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的事业由什么样一代人来接班,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第45页)1992年初,在视察南方时,他语重心长地说:“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事业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帝国主义把和平演变寄托在我们以后的几代人身上。……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在,有分量,敌对势力知道变不了。但我们这些老人呜呼哀哉后,谁来保险?“所以要把我们的军队教育好,把我们的机构教育好,把共产党员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第38O页)“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这条中国发展的路线,是否能够坚持得住,要靠大家努力,特别是要教育后代。”(第381页)

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德育的地位和作用,可谓语重心长。当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如何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继承和发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党的革命传统,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如何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诸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等等。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这些新课题,必须以邓小平关于德育的地位和作用的思想为指导,发挥德育工作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向和保证作用。

二、学校德育的目标和内容

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3月之前,多次指出,要教育人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1985年3月,将“守纪律”改为“有纪律”,从此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简称为“四有”。1987年2月,他指出:“带坏了一代人。”“所以我们提出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四有,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第205页)1989年9月,他明确提出:“我们的目标是‘四有’”(第318页)。强调加强以下几方面教育内容。

1.理想和纪律教育。他说教育人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第11O页)“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第111页)1986年11月,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对青年的影响,他指出:“首先要向青年进行有理想有纪律的教育。没有理想和纪律,建设四化是不可能的。”(第191页)1987年3月,他又指出:“我们历来提倡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最重要的是有理想、有纪律。”(第209页)同年6月,他再次提出:“在强调发展民主的同时,要强调教育我们的人民特别是青年有理想、有纪律。”(第245页)

2.坚持四顾基本原则的教育。他多次强调要对人民特别是青年进行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他在1987年3月指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一个长期教育问题,同四个现代化建设将是并行的。”(第208页)1989年9月,他又指出:“我们要抓紧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理论的教育,搞几年风气就会变的。”(第31O页)

3.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教育。1989年3月,他在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时指出:“在经济得到可喜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没有告诉人民,包括共产党员在内,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坚持这个传统,才能抗住腐败现象,所以要加强对人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倡艰苦奋斗。”(第29O页)

4.爱国主义教育。1983年4月,他指出:“国际主义、爱国主义都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1992年初,他在南方视察时,殷切希望知识分子“对我们的国家要爱,要让我们的国家发达起来。”(第378页)

5.社会主义法制教育。1986年6月,他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第163页)邓小平同志强调的理想教育实际上就是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的教育,纪律、法制教育是为了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他说:“理想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搞四个现代化,要使中国发展起来,就要有纪律、有秩序地进行建设。”(第209页)他把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有机地统一在一起。这在他视察南方谈话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来。他说培养教育好“以后的几代人”、“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我们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第38O页)邓小平同志关于德育目标、内容的思想,是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大思路,高屋建瓴、意义深远。

三、学校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邓小平同志指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1985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的讲话指出:“教育一定要联系实际。对一部分干部和群众中流行的影响社会风气的重要思想问题,要经过充分调查研究,由适当的人进行周到细致、有充分说服力的教育,简单片面武断的说法是不行的。群众关心的实际生活问题和时事政策问题,各级领导一定要经常据实讲解,告诉大家客观的情况以及党和政府所作的努力,并且对群众所反映的不合理现象及时纠正。群众从事实上感觉到党和社会主义好,这样,理想纪律教育,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才会有效。”(第144----145页)1987年2月,他指出:“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如果我们在本世纪内达到小康水平,那就可以使他们清醒一点;到了下世纪中叶我们建成中等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时,就会进一步的说服他们,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才会真正认识到自己错了。”(第204页)他在回顾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史后指出:“这个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所以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青年人不了解这些历史,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第206页)在上述讲话中,邓小平同志提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德育一定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摆事实,讲道理,用事实说话。

2、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对群众反映的不合理现象要及时纠正,最终解决思想问题,要靠解决产生这些思想问题的实际问题。

3、有效性原则。要运用各种适当的途径方法,使思想教育“有效”。反对弄虚作假和形式主义。

4、周到细致、耐心说服的方法。防止“简单片面武断的说法”,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德育建设论文篇4

关键词 法治文化 道德伦理 行为模式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4.029

On Moral and Ethical Education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Rule of Law

QIAN Yingping

(College of Law,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7)

Abstract For the basic culture of ethics and the rule of law culture cultural identity has an irreplaceable role. Specific path to strengthen ethics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rule of law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China mainly through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irst, people cultivate emotional foundation for the rule of law culture through moral education; followed by the law applicable to enhance the moral quality, enhance the rule of law and cultural identity of people ; the third is to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law-abiding citizens through propaganda to promote the rule of law and moral culture.

Key words rule of law culture; moral and ethics; behavior mode

1 道德伦理对法治文化基础培养的重要作用

法治文化是法治国家得以构建背后的深层次的观念性因素。我国理论界一般认为法治文化应当涵盖以下的内容:一是法治文化所包含的价值判断;二是法治文化所蕴含的行为模式。从法治文化的价值判断来看意味着对法律的尊重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法治精神得以确立,法治化的思维方式得以养成。而从法治文化蕴含的行为模式来看则是社会普遍存在遵守法律的行为模式,特别是由于法治的要义在于限制公权力的滥用,因此,法治文化更为注重的是公权力机关及公务人员的普遍依法而为。

法治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成果,其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相应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基础之上的。“市场经济的建立是法治文化形成的经济基础;民主政治的发展则意味着公民对于权利和民主的重视,这为法治文化的形成确立了政治基础;伴随着现代市民社会的发展,市民社会自治力量的加大将会限制国家公权力的滥用,使国家归位为中立的裁判者,这为法治文化的形成奠定社会基础。”①而从中西方的文明发展历史来看民主政治与市民社会的发展都是在道德伦理进步的推动下取得的。

1.1 道德伦理的完善过程即是民主政治的完善过程

民主不仅是一个政治范畴,同时也是一个道德范畴,人类社会在民主政治上的发展进步在本质上都是一种道德上的发展进步。因为民主涉及到如何对待人的问题,涉及到人的基本权利、自由、平等等方面的问题,这在本质上也即是伦理问题与善恶问题。

作为国家与制度层面的民主,必然包括制度与社会的公正、国家对人民意愿的回应与负责、促进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等方面。②这样的制度民主本身就是在伦理道德上的积极判断。好的政府本身所具有的德行是其有效管理的基础,而这样的管理反过来又会促进人民本身的道德素养。作为公民层面的民主则意味着围绕不同社会地位个体间的利益分配所形成的合作协调及妥协让步,以及在个体与团体的关系中形成的自主平等、共同体精神等。因此,积极合理的道德伦理预设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完善的前提,在民主制度的安排上需要符公平正义的目标,能够有力促进社会的自由与平等,有利于生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具有民主精神的公民同样要有着高尚的道德理念,其首要的道德品行是能够划分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的边界,在公共政治生活领域往往要舍弃私人的偏好;其次则是能够划定具体个体的利益边界,每位公民的权益都需要得到尊重,对于私人利益的追求需要以尊重他人利益为前提。

1.2 公共伦理道德的发育完善是市民社会得以成长的主要土壤

市民社会是人类社会生活交往中最为深入及普遍的一个领域,它渗透进了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这个领域的主导规则是公共伦理道德,因为在市民社会中的一般“市民”摆脱了传统意义的民族共同体,拥有了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意志。与此同时,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很容易陷入各种利益冲突、价值矛盾中,在对立冲突中谋求平衡的约束机制,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的公共伦理道德。在市民社会领域,价值规律以及法律规范无能为力之际,正是公共伦理彰显其作用之处。可以说,离开了公共伦理道德市民社会将无法有序地成长。从这一逻辑起点出发,我们也可以认识到公共伦理道德的发育完善也是市民社会得以成长的主要土壤,在市民社会的交往中,私人的行为习俗和个体的道德规则不断发生碰撞、摩擦,不断地提升演变,最终蜕变成为市民社会交往的约束机制――公共伦理道德,可以说,正是公共伦理与其它因素的合力最终促成了与政治国家相分离的市民社会的独立发展。

2 道德伦理在法治文化认同中具有重要作用

法治文化在我国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体的广泛认同。有学者认为我国法治建设中存在的所谓疲软现象,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于社会主体对我国法治文化的认同度不高。③根据上文对于法治文化的分析,法治文化蕴含的价值判断意味着对法律的尊重已成为社会共识,而从法治文化蕴含的行为模式来看则是社会普遍地遵守法律。因而,培育大众对法治文化的认同应该沿着从情感认同到价值认同,最终发展为行为认同的路径而逐步展开,这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理念到实践发展的过程。

2.1 道德伦理在法治文化的情感、价值认同中所发挥的作用

所谓法治文化的的情感认同主要包括人们对于法治具有的信任感,这些情感因素是汇聚成为认可法治的主观意识基础。法治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首要的是观念上需要形成共识,进而会形成对于法治文化的价值认同。但实际上,我国对于法治文化还远未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共识,不少官员并未形成对于法治的价值认同,甚至于缺乏基本的法治观念,官本位的文化在一些地方还相当盛行。而在民间,对于法治的情感、价值认同也并未形成主流价值观,许多人对待法治的态度掺杂着机会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因素。

对于法治共识的形成而言,道德伦理的作用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一方面,由于法律具有他律性,其所形成的往往是一种外生性的国家强制性秩序,但是,仅仅当人们对于他律性以及外生性的法律有着发自内心的认同及自愿服从的情感时,法治文化的价值观才能形成。为此,需要提高民众的道德水准,当上升成为法律的规范同时也是一定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普遍性伦理道德准则时,对于法律的信仰就会内化为一种道德义务。另一方面,民众对法律的普遍服从与信仰也取决于执法者的道德素质,一般而言,执法者的道德水平越高,法律的实施效果越好,民众对于法律的信任和情感往往得以培养。总之,如果没有道德伦理的支撑,对于法律由信任的情感向价值的认同过程就难以为继,而法律秩序乃至法治文化最终也会因为缺乏信仰的基础而成为空中楼阁。

2.2 道德伦理在法治文化的行为认同中所发挥的作用

法治文化的价值需要通过行动加以落实,而要形成对我国法治文化的行为认同,关键是我国守法、执法、司法等具体法律行为的实践效果与法律理想之间的差距,差距越小,人们对于法治文化的行为认同度越高。显然,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道德水准是法律良性运行的最高保障。

就守法行为而言,道德素养较高的人,即使欠缺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因其能够坚守内心的道德底线及做人的良知,在生活中违法的概率往往相对较低;相反,道德素质较差的人即便法律意识较强,在其对法律的强制尚存畏惧时或许可以克制自己的违法犯意,但在违法获利较大时便难以抵制诱惑,可能会突破道德防线,其违法的概率相对会较高。而在司法与执法行为中,如何令民众认同则更加考量司法者与执法者的素养,“一次公正的司法裁判胜过一百次法律宣讲”。能够做到熟谙法律、精通法律的仅仅只是“法律工匠”,只有具备良好道德素质的法律人能够保障法律良性实施的积极效应。

3 加强道德伦理教育促进我国法治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1)通过道德伦理教育,培育民众对于法治文化的情感基础。一国的法律制度如果缺乏正义、道德等价值内涵时,该法的实施也必然难以唤起民众对之的向心力,即便是在当今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市场经济时代,多数民众中仍然共有着相同的道德价值标准。因此,我们要唤起民众对于法治文化的情感,依法治国所依据的法律就必然是合乎公平、正义等道德观念的法律,是反映最广大民众意愿、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良法。通过道德理念的强化,制定良法的过程就是道德法律化过程,也是培育民众对之情感基础的过程。

(2)通过提升法律适用者的道德伦理素养,提升民众对法治文化的认同。我国立法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举世公认,早在2008年3月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中,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向大会做报告时就宣布,中国特色社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民众对于法律治理的信任度、认同度却并未同步的提升,究其根本在于我国司法与执法的领域广泛存在着有法不依的现象,法律适用者的道德素质难以让民众满意直接影响了法治理念的深化。因此,对于法治文化认同的实现路径需要通过提升司法者以及执法者的道德素质来完成。因为公正是法律适用的必要前提,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的司法者或执法者才可能实现公正的价值目标,维护法律的尊严,特别是当纷繁复杂社会事务涉及到自由裁量权时,唯有具备了自律与公正等道德品质的法律适用者才能保障自由裁量权的正确运用。

(3)通过道德教育提升民众的守法意识,推动法治文化建设。民众法治观念的萌芽乃至法治文化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为人对于规则的认识与接纳程度。一个社会中,法治秩序和法治文明的最高实现形式就是伦理道德的自律。我国致力于法治建设要在提高民众法律意识的同时,也着力加强道德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道德素质,因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公众整体的法治文明程度往往并不简单地由他们的法治观念的总体现状加以决定,而是通过他们总体的道德伦理素养加以体现。因此,要推动法治文化的深入人心,进而建设现代法治文明社会,应当要将整个社会公众的法治意识和伦理素养的同步提高作为重要手段,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和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通过广泛的道德伦理的教育,将法律和道德所蕴含的朴素理念转化为社会公众内心牢固的价值信念,由此民众能够自觉以此来判断、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通过道德自律来实现法治秩序并推动法治文化的建设。

注释

① 云书海,陈新亮.当代中国法治文化形成的基础[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4(1).

② 寇鸿顺.试论民主政治的伦理意蕴与道德追求[J].道德与文明,2011(1).

德育建设论文篇5

论文摘要:本文就德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问题,从确立素质教育观念、努力拓展校园文化空间、加强精神文明环境建设、完善心理健康环境建设四个方面作初步的探讨。 

 

德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德育课程改革是由传统的“说教课”、“讲大道理课”转变为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德育课程的实用性,增强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使教育内容具体化、生活化。校园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学校环境中人为创造、长期形成的所有有形与无形的客观存在、可深层反映学校特点的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力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品位,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当前德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笔者谈了4个方面的体会。 

1 确立素质教育观念,重视校园大环境的建设 

德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德育教育观念的深刻变化,是确立以育人为背景,教会受教育者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即在教育中确立素质教育观念。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文化”环境,首先必须是从“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即提升校园的育人能力,是否能真正建立、形成一种和谐、健康、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校园氛围。所以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从确立素质教育观念,重视人的生活环境做起。 

建设校园大环境应着手于优美的校园、整洁的环境、典雅的建筑物、恰到好处的宣传栏、精美的雕塑、繁茂清馨的花草树木、规范整洁的教室、美观整齐的实验室和实习场所、富有朝气和生活气息的宿命园区,充分体现着校园特有的人文风格;校园内人员整洁的仪容仪表、谦和得体的言谈举止、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及特有的待人接物的习惯等,则反映出人员的精神面貌。优美的校园大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有意无意地影响、同化着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人们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经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所以,美丽的环境氛固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德育手段,它是一种无声的熏陶和感染。是德育的教育观念——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以及做什么样的人的一种重要途径。 

2 努力拓展校园文化空间。让学生获得积极的发展 

学校文化环境是指校园内操场和行政办公楼上的五星红旗、校园内的雕塑、楼台亭榭的对联、校园内的文字标语、墙壁上的书画、碑林、学校师生的书画作品展等。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变精神”,作为育人场所,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学生在学校活动的时问非常长,如果耳濡目染优良的文化,可以洗涤心灵,潜移默化地获得优良文化意识的渗透。拓展校园的文化空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2.1让校园充满文化气息 

学校应该着力建设“文化长廊”,充分发挥宣传窗、黑板报、校史陈列室、阅报栏、广播站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合理地在校园里布置“警句”、“雕塑”、“校训”等。校园文化渗透各个角落,小则一句简单的问候标牌,大则一座建筑物,如校园中随处可见的“糖甜一口,心甜一生”、“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不摘果子是高尚的”等温馨警句,让学生看了产生会心一笑的感觉,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2.2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 

为了使校园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学校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全校性的文化主题活动,让整个校园动起来。

2.2.1结合德育的有关课程,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开展以“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反对邪教”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的“祖国在我心中”教育活动;以优良公民教育为宗旨的“做个优秀公民”的教育活动;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主题的“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主题活动等,作为促进优良校风形成的有效手段和途径。这些活动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为原则,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从点滴的事情做起,从平凡的事情做起,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人。 

2.2.2结合专业知识的学习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在德育课程 

改革背景下,对学生的评价是德育、教学、学生就业三者有机的结合。应结合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大力开展学生科技学术活动,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如举办“护士节”、“读书节”、“科学节”等。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同时,逐渐感受到“合格+特长”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才有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

论文关键词:德育课程;改革;校园文化建设 

论文摘要:本文就德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问题,从确立素质教育观念、努力拓展校园文化空间、加强精神文明环境建设、完善心理健康环境建设四个方面作初步的探讨。 

 

德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德育课程改革是由传统的“说教课”、“讲大道理课”转变为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德育课程的实用性,增强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使教育内容具体化、生活化。校园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学校环境中人为创造、长期形成的所有有形与无形的客观存在、可深层反映学校特点的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力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品位,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当前德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笔者谈了4个方面的体会。 

1 确立素质教育观念,重视校园大环境的建设 

德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德育教育观念的深刻变化,是确立以育人为背景,教会受教育者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即在教育中确立素质教育观念。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文化”环境,首先必须是从“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即提升校园的育人能力,是否能真正建立、形成一种和谐、健康、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校园氛围。所以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从确立素质教育观念,重视人的生活环境做起。 

建设校园大环境应着手于优美的校园、整洁的环境、典雅的建筑物、恰到好处的宣传栏、精美的雕塑、繁茂清馨的花草树木、规范整洁的教室、美观整齐的实验室和实习场所、富有朝气和生活气息的宿命园区,充分体现着校园特有的人文风格;校园内人员整洁的仪容仪表、谦和得体的言谈举止、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及特有的待人接物的习惯等,则反映出人员的精神面貌。优美的校园大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有意无意地影响、同化着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人们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经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所以,美丽的环境氛固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德育手段,它是一种无声的熏陶和感染。是德育的教育观念——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以及做什么样的人的一种重要途径。 

2 努力拓展校园文化空间。让学生获得积极的发展 

学校文化环境是指校园内操场和行政办公楼上的五星红旗、校园内的雕塑、楼台亭榭的对联、校园内的文字标语、墙壁上的书画、碑林、学校师生的书画作品展等。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变精神”,作为育人场所,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学生在学校活动的时问非常长,如果耳濡目染优良的文化,可以洗涤心灵,潜移默化地获得优良文化意识的渗透。拓展校园的文化空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2.1让校园充满文化气息 

学校应该着力建设“文化长廊”,充分发挥宣传窗、黑板报、校史陈列室、阅报栏、广播站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合理地在校园里布置“警句”、“雕塑”、“校训”等。校园文化渗透各个角落,小则一句简单的问候标牌,大则一座建筑物,如校园中随处可见的“糖甜一口,心甜一生”、“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不摘果子是高尚的”等温馨警句,让学生看了产生会心一笑的感觉,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2.2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 

为了使校园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学校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全校性的文化主题活动,让整个校园动起来。

2.2.1结合德育的有关课程,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开展以“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反对邪教”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的“祖国在我心中”教育活动;以优良公民教育为宗旨的“做个优秀公民”的教育活动;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主题的“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主题活动等,作为促进优良校风形成的有效手段和途径。这些活动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为原则,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从点滴的事情做起,从平凡的事情做起,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人。 

2.2.2结合专业知识的学习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在德育课程 

德育建设论文篇6

新时代学生的思想是充满活力的,成长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高校德育工作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引导学生健康积极成长方面。高校德育工作者既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意见》指出,高校德育工作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紧紧围绕学生成长的需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健康积极成长。这些也给高校德育工作者的素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高校德育工作者素质能力建设的重要作用

1.表率示范作用。

教育者的言行对于学生的影响最大。高校德育工作者的人格力量,具有行为示范的作用,它能使教育者成为最可信服的行为榜样。建国以来年来涌现的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人格特点在学生中产生了极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当代大学生不仅仅关注先进人物,更注意从身边的人身上寻找榜样的力量。因此作为学生周围的德育工作者更要身正为范,把高尚的人格力量转化为成为无声的命令,规范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实现教育实践的目的。

2.情感沟通作用。

情感沟通,能够使人们互相交换彼此的观点和意见,表达喜怒哀乐的情绪,分担挫折,分享快乐,进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2]。实践证明,情感沟通能够进一步激发人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高校德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和修养能够感染学生的精神和热情,强化学生自觉改造思想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高校德育工作者素质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

1.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

正确的政治方向不仅支配一个人对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正确选择,还是培养高尚道德品质的坚实基础,同时也是人生追求的内在动力[3]。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就是无论在任何复杂多变的时期,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捍卫者。高校的德育工作,关系到培养党的事业合格接班人的问题,因此,只有具备正确的政治方向的人才能承担起这样艰巨的重要任务。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要有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较好地解决问题。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用于开拓的精神。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素养,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切实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正确把握形势,分析自我价值的基础上,研究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特点,摸索出新方法、新举措。

2.要有高尚的人格力量。

人格力量指一个人在性格、能力、气质、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强的吸引人的力量[4]。为人师表者的责任,决不仅仅是知识灌输,而在于人格的培养。乌申斯基说,教师对于青年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因此,德育工作者自身的人格力量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道德素养。要有合理完整的知识结构,用坚持不懈的精神诠释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实质。要有良好的性格气质和情感态度,言行有度,仪态有方,愿意和学生做知心朋友,善于和学生交流,以一种内外兼修、和谐统一的人格形象激发学生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热情。

3.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

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对于德育工作者的具体工作能力也提出了挑战。第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高校德育工作者要走进寝室、走进课堂,从学习和生活等多方面、多角度地关心学生,善于从中发现学生的思想变化,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第二,要有调查研究能力。德育工作者要把相对枯燥的政治理论讲深讲透,又要使学生乐于理解和接受,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面对新形势、新时期出现的社会焦点问题、难点问题,德育工作者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第三,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QQ、微博等现代媒体平台来宣传正确的观点。语言要态度明确,贴近生活。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教育、引导好学生就必须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以以达到说服人和教育人的目的。第四,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高校德育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把领导、群众方方面面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各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把各路人马的职能、作用都发挥出来[5]。高校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从多方面、多角度影响学生正确的思想观点的形成。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与多个部门和相关人员沟通交流,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实践证明,高校德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能力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时代稳定发展的工作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充分重视并积极提升自身的素质能力,紧跟时代步伐,在实践中探索适宜发挥德育工作重要作用的途径,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德育建设论文篇7

所谓“师德”,广义而言是指教师在从教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行为规范的总和。简言之,就是指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古有“为人师表”、“循循善诱”、“良师益友”的标准,今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普罗米修斯”、“人梯”的更高教师标准。这些定义从不同层面提示了师德的本质所反映的深邃内涵。

然而,近几年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一切向钱看”、“追求利润最大化”等各种不良风气影响着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中的个别人“金钱”、“利欲”的冲击下出现了道德失范现象,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同时,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教育被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而现实中,教育发展不完善、不平衡,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引发了很多问题。尤其是在大批学生涌入和国家下拨经费不足的矛盾加剧的情况下,学校不得不广开渠道搞“创收”,其追逐市场化倾向与师德的建设发生了严重冲突。

再次,高等院校扩招后,部分学生在学习方面表现出底子差、基础薄的现象,同时社会又对大学毕业生的整体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无疑也对教师师德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学校师德建设机制不健全也是影响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部分学校并没有没有建立和实施师德建设的有关制度,比如培养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等,因而不能有效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

二、素质教育与师德建设的紧密联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质量需要不断提高,既要求基础扎实、适应性强、掌握现货知识和技术,又要求德才兼备、有奉献精神,有较强的意识,优良的品质,这就是素质教育需要达到的目的。这给教师的职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教好学生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修养。美国人类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说:“人类本性最基本的特点就是教育性。”[1]高尚的师德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青年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深远的,甚至是终生的。师德高尚的教师就像一面镜子,一个榜样,他用自己的思想、品德、情操去影响教育着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目标,督促学生加强道德品质的修养,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有了高尚的教师队伍,学校才能有良好的教风,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与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为己任的师德建设,这二者是相辅相成,协调统一的。

三、加强师德建设的具体要求

其一,教师应该具有职业责任。陶行知先生曾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一个教师,其职业责任是传授知识,在做人和做学问两个方面都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楷模。真心爱护学生,教书育人。教育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教书育人可谓是教师的“天职”。

其二,教师应有正确的职业态度。即应该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自尊和荣誉感,“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无高低贵贱,工作无强势弱势,只要有爱自己的工作态度,就能够很好地调整心态,做好工作。

其三,教师应遵守严格的职业纪律。严格要求和管理学生是建立在教师严于律己的基础上,“由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才能服众,才能使学生心服口服。

其四,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是教师师德的重要构成,教师不能只凭自己的夸夸其谈来教育学生,而应该是有丰富的知识和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教学艺术。教师教育的观念、思维方式、知识内容、教学方式要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而发生变革,才能接受各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

四、建立师德运行的有效机制

师德建设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这就决定整个学校的党、政、工、团都应重视师德教育和管理工作,形成齐抓共管、互相配合的局面。建立健全培养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使全体教师在师德要求和规范下有一个再学习、再认识的机会,并通过各入办学条件的改善,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强化为人师者的责任心,通过这些机制的运行,为师德提升,促进素质教育提供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查尔斯.霍顿.库利著,包凡一、王源书译,《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25页.

[2]李春秋主编:《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杜公卓:《以德治国全面推进师德建设工程》[J],上海:《教育发展研究》2001.5.

[4]《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工作的首位》[J],北京:《中国高等教育》2005/15.16.

摘要:在当前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而师德又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文章就教师应以德立教、以身示教、与时代同步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德育建设论文篇8

关键词:学校德育体系; 历程; 德育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4-0089-05

从全国教育科学“六五”规划正式设立德育研究课题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无论从最初“泛政治化”色彩浓厚的爱国主义与共产主义教育研究,到反映德育学科自身建设的德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还是从“知识”、“技术”、“制度”到“文化”、“生态”、“和谐”的德育价值研究体系的变迁,抑或是实践层面的德育工作基本经验分学段的调查研究到初、中、高等学校德育体系整体构建的推进,学校德育始终是德育研究的主阵地,而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作为学校德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过程融合,随着“八五”时期确立“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的开创阶段、“九五”、“十五”时期提高“理论一体化”水平阶段以及“十一五”时期探索学校德育体系实践模式的实验及推广阶段,日益成为实现德育研究实践转向,从而提升学校德育实践力的现实要求。

一、确立“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理念的开创阶段

我国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课题“关于大中学德育衔接的研究”、“大学与中小学德育的衔接问题研究”以及“我国初等、中等、高等学校德育体系的实施研究”等的设立,越来越多的德育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同时也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针对我国长期以来以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德育的现状,研究者认为要落实德育的首要地位,必须建立“大德育体系”的思路,[1]要“从整体上改革德育,建立稳定、持续、协调的德育体系”,[2]强调德育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的有机统一是认识并解决德育整体化的关键。从侧重于德育外部环境的角度,“宏观”上德育整体化工作体系指幼儿、小学、中学、大学德育的纵向衔接与学校、家庭、社会的横向配合;从侧重于德育内部要素的角度,“微观”上德育整体化工作体系指德育者将社会发展要求内化为德育对象的需要,德育对象将个性发展要求外化为社会发展要求的规范行为、情感和认知的矛盾运动的各种状态和全部过程。[3]

同时,研究者们也针对学校德育实验及实践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上海市崇明县实验小学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对小学德育系统进行了整体优化的实验与研究,逐步建立起“德育途径网络化、德育方法科学化,德育内容系列化、德育效果信息化”的结构体系,[4]南京大学从自身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完善学校德育体系这个重要环节,从“全员育人、优化环境、拓展内容、丰富形式,加强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完备学校德育体系。[5]

“有没有一个科学的德育工作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德育工作的成败。年轻的德育学科,只有获得自己的科学体系,才能尽快发展和成熟起来,找到自己的位置。”[6]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的要求,为未来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和建设明确了方向和内容。“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方针强调,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建设应遵循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相关性原则。[7]

上述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开创阶段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虽已确立“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的思路,但由于学校德育缺乏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大多数的研究尚处在经验阶段,成果比较零碎、片面和分散,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纵向与横向的综合研究较少。

二、提高“理论一体化”水平的建构阶段

我国学校德育体系研究自90年代中期逐渐进入德育体系学科建设阶段,德育思维也相应地发生了转折:德育思维的出发点由“泛政治”转向人的发展;德育思维的根据,从唯书、唯上的教条主义转向现实基础和可能;德育思维的价值尺度,从片面抽象的集体主义转向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集体主义。

建构阶段关于“学校德育体系”比较系统的研究是由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詹万生主持的从“八五”开始的“我国现阶段各级学校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现状及其成因与对策的研究”、“九五”的“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到“十五”的“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三个从调查研究阶段到理论建构阶段再到实践运用阶段的国家重点课题成果。其成果从德性论、德育论的本体论出发,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原则和方法,以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分系统为纬,以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三个子系统为经,构建了一个时间上具有全程性,空间上具有全面性,能够产生更大整体效应的学校德育体系。[8]同时,在整体建构学校德育体系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实践运用和成果推广方面也开展了大量工作。“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课题研究历经八个春秋,在全国设立了一千余个实验地区,五千多所大中小学 (含高职、幼儿园)先后参与实验,实验教师达万人。“整构实验”将理论体系与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实践相结合,构建了主要由德育途径、德育方式与方法、德育管理与评价系统构成的“结果验证”与“过程体验”辩证统一的操作机制。[9]

另外,部分学者主张在建构当代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体系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将传统道德的原始理论或某些具体做法融合到现代道德之中,而是把传统道德中所蕴含的基本精神运用到学校道德教育中,[10]从而真正增强当下学校德育内容体系的民族特色、认同感、丰厚度与感染力;要注重从方法论的角度开掘中国传统德教思想的丰富资源,即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关于如何认识、实施、推进道德教化的理论思考中所体现出的具体实践路径,从而增强德育活动的有效性。[11]同时,要充分考虑大众媒体、网络对学校德育体系的冲击和影响。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的文件和通知中多次强调了学校德育体系的建设问题。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强调必须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2003年底,教育部成立了以教育部部长周济为组长的“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工作领导小组”,2004年中共中央在的8号文件和16号文件中,再次强调了学校德育衔接的重要性。教育部于2005年4月印发的《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前承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的“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体系”的要求,整合并深化发展了《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大纲》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内容体系,总结吸收了近十年来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总体要求,不断提高学校德育体系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我国学校德育体系研究的建构阶段将经验性研究成果在理论层面上重建了研究对象的“真面目”,并在解释、预测与研究对象相关联的现象和事件的过程中形成了学校德育体系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理论体系,大大推进了德育体系学科建设的理论水平。同时党和国家也更加强调学校德育体系的实践能力,而切实解决学校德育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即提高学科理论与学科实践的吻合程度,成为了后续研究的重点。

三、反思学校德育体系建设实践困境的全面推进阶段

“十一五”期间是学校德育体系由实验期向全面推进期的转换阶段,实验期间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进一步凸显,研究者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对学校德育建设的反思上,进而寻求摆脱学校德育实践困境的思路,提升学校德育的实践力。“十一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优秀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生命·实践’学校德育体系构建”、“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新情况与对策研究”、“学校德育的使命研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实践模式研究”等也体现了全面推进阶段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杜时忠教授经过系统研究指出新时期学校德育面临着十大矛盾:“德育首位”与“德育无位”的矛盾,德育政治化与德育生活化的矛盾,德育万能与德育无能的矛盾,思想统一与价值多元的矛盾,“大德育”与“小德育”的矛盾,传统德育与现代德育的矛盾,规范化德育与主体性德育的矛盾,德育工作者队伍数量大与专业化程度低之间的矛盾,德育高要求与德育低投入之间的矛盾,学校“主渠道”与校外影响之间的矛盾,[12]其中,文化定位、文化选择、文化取向乃至文化重建的焦虑一直都是作为自觉自为的学校道德教育所面临的深层意义上的困惑,学校道德教育能否做出合乎历史和逻辑的文化选择,将是制约未来道德教育改革成效的关键。[13]面对百余年历史沉积中的“德育政治化”、“德育知识化”问题,有学者主张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代中国德育创新的必然选择,[14]因为道德教育的根本使命是“成人”,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就是引导更有利于人之生成和发展的生活的建构;[15]有学者则认为“我国的德育改革,不是要放弃学校德育的政治方向,也不是要全盘否定道德知识的教育,而是要在确保德育的政治价值导向和道德知识基础的前提下”,[16]使学校德育“实现与社会现实的视域融合,克服学校教育与现实社会的脱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赋予学校德育更多的生活趣味,丰富和扩展学校的德育资源”。[17]

在对学校德育体系实践困境反思的基础上,有的研究者从课程的视角系统提出了提高德育实效的教育对策:各级各类学校应依靠本校教师集体研究,构建具体化、特色化、可操作的学校德育课程实施系统,进而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8]以“生命·实践”学校德育理论为取向,立足于人的生命实践,通过整合知识、学生与社会的影响选择道德课程知识,从理论性、规范性、实践性三个层次构建学校德育课程体系。[19]有的研究者则从教师的视角提出德育教师专业化建设,认为教师的德育专业化是指逐步使所有教师都具备起码的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素养(达到专业标准),教师的素养结构从内容上由道德与文化素养、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三个基本维度构成;[20]强调教师在进行德育时应该具备良好与广泛的知识基础与有效的教育方法,真实、专业地意识到自身的德育教师身份。[21]还有学者从现代道德教育的文化建设的视角,认为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道德教育责任主体之外,文化始终是型构人类价值理性的强大力量,文化应该成为道德教育的责任主体;[22]同时,必须面向以网络文化、大众传媒为交往媒介的交往伦理的重建,唤醒青少年道德生活的文化自觉。[23]另外,研究生、职业教育的学校德育体系研究,丰富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德育体系的建设,使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愈加全面和系统。

实验及推广阶段的学校德育体系研究更加关注“建设”,关注以时代精神、文化传统、市场经济和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为价值选择的建设基点,关注当前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时代困境、制度困境、文化困境,关注影响学校德育体系运行的基本要素和建设主体,从而从根本上加快学校德育研究成果的实践转化,真正实现德育研究的实践转向,从而提升学校德育的实践力。

“十二五”期间,学校德育体系的建设将更加推向深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构建目标明确、内容科学、结构合理、学段衔接、循序渐进的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教材体系”,“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24]

四、关于我国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的思考

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表明,其研究经历了“两个转变”,即在价值主客体层面,从满足“构建现代道德教育理论,加强德育学科建设”的理论需求到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实践应对的转变;在空间维度,从横向贯通的“学校德育系统的构成要素”的“条”状研究到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学校德育系统的全面建设的系统研究的转变。以两个转变为标志,未来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研究将更加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学校德育体系的融合;更加关注德育环境的变化,注重“虚实结合”创造性地应对全球化和多元世界观彼此相撞对德育产生的巨大影响;继续加强学校德育制度建设,为推进学校德育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更加关注德育主体间的意义建构,注重德育个体存在意义的体验式的自我教育;更加关注学校道德教育理论研究与社会中的现实问题相结合,实现学校道德教育研究的实践转向。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思想指导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突出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期和矛盾的凸现期并存的关键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借助科学技术的强势及其软实力,所形成的文化霸权语境,对我国学校德育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日趋尖锐和复杂,如果缺乏科学的价值体系引领,那么对于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往往会是非不分。因此,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学校德育体系的主流意识形态,并且植根到学生的思想深处,使之在行为上进行自觉的践行,是德育研究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学校文化诊断是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提升实践力的现实基础

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不仅要实现学校德育体系本身组成要素时间上的全程性和空间上的全面性,更要关注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时代性。学校德育体系是在社会发展中达到自身的全面性发展的,它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因此,开展学校文化的诊断研究是提升学校德育实践力的重要基础。“学校文化诊断的核心是发现学校文化现状与其理想状态的差距,从而为学校文化的变革提供方向和指导。学校德育的改进,必须以整个学校文化的变革为前提。”[25]目前我国学校德育体系面临社会经济转型期建设力度日益增强与社会诚信缺失加剧并存,学校文化无力规避社会道德风险。学校文化的空场将意味着教育灵魂的缺失,它可能使学校道德教育失去应有的文化敏感、文化传承和创造的自主性和生命力,而一味沉沦于道德教条的传输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学校文化规避社会道德风险不仅是解决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关键问题,也是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

3.道德教育制度建设是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紧要任务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制度不仅规范着德育主体的行为,也影响着德育活动的价值取向,是德育主体德性生成的土壤。制度德育理论认为,当前学校德育要走出实践困境,有两点是必须做好的:一是社会制度本身要体现公平和正义,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二是学校德育不能回避对于道德制度本身的德性考察,要不断去完善自身的道德规范和制度体系,通过道德的制度来培养道德的人。[26]德育制度提供道德规范、营造德性氛围、引领符合时代精神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和谐德育制度的保障。目前,建立现代德育制度的问题虽已逐渐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但由于理论研究的不足,就德育制度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方面来说还没真正纳入德育改革的议事日程,以至在一些学校,制度规章所蕴含的道德伦理成分稀少甚至制度本身就是有违制度伦理的。[27]因此,目前的紧要任务首先是如何在多元化背景下,揭示制度环境下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社会机制和心理机制,从而通过德育制度建设推进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

4.增强德育主体的合力是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根本举措

谁是德育的主体?这是德育理论中争议极大的一个问题。有学者认为德育主体通常是指“在德育过程中以充分注意道德学习主体发挥自己道德教育活动最大主体性目标的道德教育工作者——教师”[28]。另外,根据道德教育的活动领域,德育主体被归纳为三个基本模式:家庭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以社会组织或社会团体为责任主体的道德教育)。同时,道德教育面临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和多元化的时代背景,在家庭、学校、各种社会组织为责任主体的道德教育方式之外,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的价值理性建构功能不容忽视。[29]“文化赋予我们自我反思的能力。文化赋予我们判断力和道义感,从而使我们成为有特别的人性的、理性的生物。我们正是通过文化辨别各种价值并做出选择。人正是通过文化表现自己、认识自己、承认自己的不完善、怀疑自己的成就、不倦地追求新的意义和创造出成果,由此超越自身的局限性。”[30]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正以文化模式的方式形成文化合力,进而影响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文化也因此而成为道德教育的责任主体。[31]另外,相对于人的本质力量而言,任何社会存在都无法拒斥人的实践,无法斩断与人的主体性的联系,道德教育的个体也理应成为自我教育的责任主体。当然,个体若要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德主体,必须要具备充分的道德理性思维能力。德育主体是一个动态的复合体,有不确定性,如何找到各种德育主体道德教育方式之间的契合点,共同推动学校德育体系形成符合人类发展需要的核心价值观,是未来研究需要深思的问题。

5.类主体生存意义的自我建构是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意义的价值原点

“如果从类主体、群体主体和个体主体这三种意义上来看待‘人是主体’这一命题之内涵的话,在全球化时代,类主体这一主体的存在维度就会凸现出来,类主体教育就成为全球化时代道德教育的新任务”。[32]类主体中人的生存是具体个人的生存,是人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是主动地、以个体的生命为承担,个体生命也在意义追求中得以生成和自我觉醒;个体在发展自我的同时,与他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因此,学校德育体系的建设,其意义决不是仅仅体现为理论一体化水平的提升,在更深层的意义上,学校德育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个体在道德生活中的存在状态甚至生活方式。通过学校德育的内容把个体带入“生存”之中,让“生存”成为“人的生存”,“人的生活的世界”。陌生于“生存”的个体受德育内容的导引,逐渐地进入“生存”之中,让“生存”不断地为“我”的“生存”。本真道德教育即启发人去看生存、理解生存、发现生存、体验生存,从而真正地进入生存,在生存中生活。[33]

参考文献

[1] 李德焕.落实德育首要地位,构建大德育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1992(1):5-12.

[2] 鄢 究.建立稳定、持续、协调的德育体系[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高教研究专号),1990(3):150.

[3] 辛 旸.德育整体化工作体系探讨[J].教育科学研究,1992(5):7-9.

[4] 郭志超.整体优化小学德育系统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0(5):48-51.

[5] 郭广银.完善高校德育体系理论思考和实践尝试[J].思想教育研究,1995(1):26-27.

[6] 马 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德育工作体系[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5(1):1-2.

[7] 袁 名.对“整体规划德育体系”的认识[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0(1):19,33.

[8] 詹万生.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研究报告[J].教育研究,2001(10):9-13.

[9] 冯铁山,詹万生.整体建构学校德育体系与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J].德育与心理,2005(5):47-50.

[10] 于钦波.论21世纪道德教育发展的主导趋势[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87-90.

[11] 沈壮海.中国传统德教方法论及其现代意义[J].教育研究,2003(10):52-55.

[12] 杜时忠.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十大矛盾[J].当代教育论坛,2004(12):47-49.

[13] 戚万学.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困惑与文化选择[J].教育研究,2009(10):23-29.

[14] 黄书光.生活世界中的当代德育反思[J].理论探索,2006(2):5-8.

[15] 鲁 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0(6):3-8.

[16] 冯文全.关于“生活德育”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研究,2009(11):92-96.

[17] 檀传宝,班建武.实然与应然: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两个向度[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2):1-4.

[18] 詹万生.整体构建具体化、特色化、可操作的校本德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7(4):44-46.

[19] 易连云,邓 达.学校德育的知识基础与德育课程变革[J].教育研究,2007(2):17-21.

[20] 檀传宝.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的德育专业化[J].教育研究,2007(4):34.

[21] 易连云.学校德育的知识基础与德育教师专业化[J].教育研究,2007(4):32.

[22][29][31] 魏则胜,李 萍.道德教育的文化机制[J].教育研究,2007(6):13-19.

[23] 张茂聪,王培峰.网络交往伦理: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新视域[J].教育研究,2007(7):66-70.

[24] 袁贵仁.扎扎实实推进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2-2-21.

[25] 段 鸿,姚 君,刘次林.德育研究:理论与现实的对话——第全国德育年会综述[J].教育研究,2011:108-109.

[26] 杜时忠.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1):38-42.

[27] 冯文全.关于“生活德育”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研究,2009(11):92-96.

[28] 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5.

[30] 欧文·拉兹洛.多种文化的星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小组的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53.

[32] 唐汉卫.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综述[J].教育研究,2004(1):95.

上一篇:对话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环保建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