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范文

时间:2023-09-27 16:43:02

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篇1

1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与问题

1.1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对于农村准公共产品的提供,市场机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农村公共产品的基础性、效益的外溢性特征,政府仍然应发挥主导的作用。据统计资料,建国以后至2005年,除个别年份外,我国政府的财政支农资金绝对额是增长的,特别是1992年以后,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每年以百亿元的规模上升。1990—1994年保持在9%~10%,l995—1997年下降至8%左右,1998年以来尽管国家把国债投入的30%用于了农业和农村,但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仍呈下降趋势。2000.2003年继续下降至7%左右。财政投入不足10%的水平与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极不相称。

l.2政府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

从农业投资内部而言,我国农业投资主要由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村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及其他费用这几部分构成。据统计资料,我国政府农业投资的使用方向特征十分明显,即农业投资中的主体部分投向了农业事业费、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业基本建设,这几项所占比重超过了按这一口径计算的90%,投向农业科技(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只是农业科研投资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和其他方面的项目很少。农业基本建设中,主要投向了大中型水利建设。例如,2005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为2450.3亿元,其中支援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费占73.1%,基本建设占20.9%,科技三项费用占0.8%,其他占5.1%。而不同的投资方向对农业增长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1.3区域差别大,西部地区资金支农力度低

从区域来看,由于历史以及当前的经济发展程度等原因的影响,比较而言,西部及中部地区对农业投资的力度相对薄弱,资金运作的效率总体上也低于东部地区。据统计资料,除人均财政直接对农业项目支出外,其他指标同东部相比,西部都有一定的差距,其中人均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当年净增存款额、当年净增贷款额、农业贷款余额、外商对农业的实际投资额差距都在50%以上。

1.4金融支持不够

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投融资发展进程中,普遍存在以下三大问题:(1)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增长不足。目前,农村金融体系主要由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和农业发展银行构成,但从发挥的作用看,这四家机构在农村的作用并不明显。中国农业银行是国有商业银行,由于赢利动机的存在,实施“有所为有所不为”战略一放弃农村,进军城市;邮政储蓄仅是一个储蓄银行没有贷款业务,功能过于单一;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已演变为“收购银行”,只负责粮棉油收购资金的管理,局限于单一的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的信贷服务,而急需政策大力扶持的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及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却得不到足够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金融主体地位不突出。于是,实际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只能落在了农村信用社的肩上。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农村信用社过分看重业绩增长,以追求赢利为主要目标,偏离了为社员服务的主要原则,难以达到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目的。(2)农村信贷需求满足度不高,民间借贷现象突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严重缺陷,已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金融“空洞”,民间借贷应运而生。虽然目前只能以“灰色”或“黑色”的形式存在,表现却异常活跃;虽然屡遭政府取缔或禁止,却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3)农村金融产品单调,融资渠道狭窄。以重庆市为例,农村可选择的金融产品仅有存款、贷款、保险等,且基本上是城市金融产品的简单移植。采取的可融资方式主要限于间接融资,尤其是短期、小额贷款,且涉农贷款多为1年期以下,按农户养殖的生产周期,年均利润40%~50%计算,若贷款1000元1年后到期还本利,农户无法实现简单再生产,更不能进一步滚动发展,再加上额度偏低,不能有效满足农村市场发展需要;农村企业债券尚处于空白状态,重庆27家上市公司中仅2家间接涉农。

2农村金融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2.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资本形成能力不足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资本形成能力不足,客观上阻碍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融资。农村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基础落后,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农业仍处于靠天吃饭的境地,抗风险能力弱。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区域经济布局不合理。农业生产需用的固定资产多,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技术进步滞后,特别是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实行了对农副产品低价收购的政策,更使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有日益扩大的趋势,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因而投资农村往往得不到平均利润;农业投资经营规模在现有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制度下上不去,不易取得规模报酬。由于农业生产“投入多,产出少,经济效益低”的特点非常明显,不仅难以吸引非农业部门资金,就是农业部门自身即便产生了利润也不大可能转入农业进行再投资。

2.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划分上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过程中,一些本来应该由中央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却通过政府的行政权威转移事权交由下级政府,造成基层政府事权大于财权。而基层政府财力不断萎缩,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统计,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1.34万亿元,其中中央占51%,省级占10%,地(市)级占17%,而有着2千多个县级财政、4万多个乡级财政的两级财政收入共计仅占22%,这种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就从客观上限制了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

2.3投资环境不理想,缺乏对资金的吸引力

由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所具有的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的特征决定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具有外部性和社会性,基于资金的趋利性原则,除了国家及地方政府为协调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公共财政资金外,其他的农村金融机构、企业和国外的金融机构都不愿意投资于农村公共产品。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制度的对策建议

3.1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

应逐步加大财政支农的投入力度,并且逐步调整财政支农投入份额及其递增比例,主要是农村基本建设投入占计划内基本建设投入总额的比例、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农业科技三项费占科技三项费的比例等,确保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同时还要适应WTO规则,建立和完善新形势下的政府扶持农业政策。改变传统的以高关税和价格支持为主的直接式农业扶持保护政策,向通过“绿箱”政策进行的间接式农业扶持保护政策转变,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入,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减少农村农民增收的私人成本。

3.2明晰公共财政的投资范围与力度

明晰公共财政的投资范围和力度,纠正中央和地方对农村公共产品投融资的范围与结构偏差,抑制地方投资规模盲目扩张。根据地方农村公共产品的特性,对政府投资领域逐步进行分类界定,明确政府投资主要集中在非竞争性的投资领域,对有收费机制、收益稳定的公共产品投资项目(如供水等),完全交给社会投资者投资;对一些有收益机制但效益难以做到投资收益平衡的设施项目,政府通过适当的补贴等政策,鼓励社会资金规范、有序地投入。一般认为,凡是能够通过市场调节的领域,由市场根据等价交换原则来实现。如农业生产中农民使用的农机具、农药、化肥、薄膜等流动资金的投资适宜由农民来承担。因为这些投资所形成的效益分割,成本与效益对比关系比较明显。

3.3完善农村金融公共产品供给支持体系

目前亟待需要解决的是拓展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支农业务的范围。通过拓展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支农业务的范围,实现农业发展银行对农村政策性贷款的指导和统一管理,以确保农业发展银行发挥支农的主导作用,增加农村农民收入,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供资金支持。其次,构造分工明确、相互配合、运转良好的农村公共产品金融支持体系,逐步建立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主导,农村信用合作社和中国农业银行为两翼,国家开发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等机构为有效补充的稳定的活跃的农村金融信贷体系。

此外,建立农村信用担保及保险体系,为供需结合创造条件。尽快组建成立农产品、农业贷款担保中心等信用担保体系,解决当前贷款缺乏抵押担保的现状;授予更多的保险机构参与农村保险市场,通过奖励、补贴、政策优惠等,推动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农村信贷保险等业务,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降低农村资金市场风险,促进供需有效结合。

3.4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金融的发展

农村金融篇2

农村金融领域(县域和县域以下),大概有两三千个独立法人的金融机构(以农信社为主),十多万个基层网点,百万员工,管理几亿个人客户和千万的中小微企业客户,管理约50万亿的总资产。现在,我们非常熟悉的这个传统农村金融体系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而又紧迫的变革和挑战。

两大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利率市场化。美国是上个世纪90年代完成了银行市场化,从1997年开始连续四五年每年有近200家中小银行倒闭。我国台湾地区利率市场化之后全行业亏损。日本利率市场化的结果之一是经济泡沫破裂。我们国家银行业总体而言利润很好,但这是建立在利率保护、行业利差平均在3%(农信社利差更高一些)基础上的。有专家们测算过,利率市场化之后,利差肯定会缩小,如果缩到1%左右,我国银行也会大面积亏损。存款保险制度这几天就正式实施了,这是活期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基础,行业估计活期存款利率市场化很快就会推出。如何在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中经营,如何在竞争环境下设计不同价格的存款(理财)产品,如何降低运营成本以适应残酷的价格战时代,将是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完全陌生但又必须立即勇敢面对短兵相接的巨大挑战。

第二个挑战是互联网金融。如果没有互联网金融,农村金融领域竞争还不是很激烈,往往在一个县域就是本县的农信社一家独大,其他商业银行在农村领域网点布局不多,农信社往往都是县域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但最近几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个人储蓄不断地向互联网金融转移,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快。去年春节微信红包借春晚做推广,一个晚上将微信钱包推到农村地区亿万用户――而这些用户,我相信有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我们农信社的储蓄客户。未来三五年,如果我们不作为,我们这些客户的储蓄,就会逐渐流失到微信钱包和其他优秀的新型互联网金融机构。储蓄是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命根子,如果中青年客户的储蓄逐渐流失,我们还怎么生存?

那么,我们如何应对这两大挑战呢?根据笔者在互联网金融和农村金融领域探索和实践的经验,我认为传统农信社可以向两个方向转型:互联网金融和中高端服务。

通过合营向互联网金融转型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现在看起来是互联网企业在抢传统金融的客户,而传统金融机构只停留在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这些IT方法在维护客户、留住客户。这种做法是防守,是守势,现在看来,根本防不住、守不住,互联网金融企业正在大刀阔斧势如破竹地挖我们的客户。所以,我们必须要转变思路,要按照互联网金融的规律去做互联网金融,要进攻,要从埋头自己小县小乡一亩三分地的传统习惯中挣脱出来,要面向整个互联网世界,想法设法去获取更多的互联网金融客户。

当然,我们都知道,农信社存在治理结构不完善、人才短缺、科技落后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简直是向互联网金融转型升级无法逾越的障碍。但是,我认为我们还是有办法,办法就是合作,和优秀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合资、合智、合营,在北京、深圳、杭州这三个互联网金融最领先的热土成立合资公司,农信社提供本土化的资源,由北深杭的团队来运营互联网金融。只有这样,才能借力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快速推进农信社业务转型。

这方面实际上有先见之明的同行已经行动了,根据具体做法的不同,又有这么几种模式可以参考。

第一种模式是银行自营。如果准备转型的机构自身管理能力足够强,可以在自己内部设立一个新互联网金融部门,但这个部门最好还是设置在北京、深圳、杭州这些发达地区办公。这种模式的代表是包商银行,2013年在北京组建了运营管理团队,推出了“小马bank”这个独立的互联网金融品牌。这种模式的弊端是部门依然在银行体制内,受银行传统习惯的影响较大,使得管理团队很难按照互联网方式工作。

第二种模式是银行的股东另外设立银行体外的独立法人公司。自身独立开展业务,人事财务业务都独立,当然业务上可能和银行有些配合。典型代表是陆金所和民生电商。陆金所互联网化的程度高一些,目前看也比较成功。

第三种模式是外包代运营,典型代表是招商银行的小企业E家。从产品到运营,都外包给一家专家公司。这种模式适合于想尝试尝试,但本身又不愿意投入太大精力,也没有把互联网金融当作一个重要战略去落实的阶段。从中长期看,这种模式不太合适。

互联网金融不是采购一套IT软件系统这么简单,产品设计、体系运营、营销客服都比IT更难。而且,互联网金融还处在剧烈的发展变化中,没有成熟模型可以套用,其管理团队最好“泡”在北京、深圳、杭州这些互联网金融最发达的圈子中,才能跟上行业发展的节奏。对于偏传统、扎根县城乡镇的农村金融机构,即使去买一套“完整”的软件系统,但自己在本地管理运营互联网金融时往往面临着产品、运营、营销人才缺乏的严重障碍。如果农信社单独在北、深、杭设立下属机构,远程管理能力又不一定跟得上,且互联网金融团队又容易受农信社内部机制所束缚,项目成功概率反而不高。因此,农信社向互联网金融转型的最佳方案,最好以省联社(或一些实力比较强的农商行、市联社)为主体,和北京深圳等发达地区已经取得了足够互联网金融经验的公司合资,就在北京或深圳设立合资公司来发展互联网金融。就地点选择上,深圳前海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除了深圳开放宽松的创业环境和优质的人才基础外,未来通过前海对接香港金融市场、迎接人民币国际化也是一个潜在的金融业务增长点。

需要指出的是,在互联网领域,最核心的资产是品牌。不能仅仅盯着项目规模和利润的增长,更要关注品牌在互联网上影响力的增长。不管以什么形式,一定要形成并发展自己的互联网金融品牌,这也是一个成功的互联网金融项目的基础。互联网上的客户,并不关心你的公司在哪里,办公室有多豪华,普通客户也搞不懂你的金融专业有多强多大;客户通过互联网找到你,就是通过品牌。我们绝大多数农信社都是没有品牌的,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名字,因为大家都叫做“某某县农村信用社”,连个名字都算不上,这是完全无法应对现在的互联网时代的。另外,培育一个互联网品牌,需要花费很高的成本,也就是俗称的“烧钱”,这也是普通县一级农信社所无法负担的。合理的方式,可能还是把品牌放在省联社的合资公司中培育,县联社共享这个新的互联网金融品牌。

转型本地化中高端金融服务

另外一个转型方向是金融服务,或服务型金融,也就是提升服务在我们业务中的比重,将优质金融服务作为我们获取和维护中高端客户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宁愿把金融产品外包,把我们自己转型成以优质面对面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金融服务机构,靠服务获得收入和利润。就像田忌赛马,我们要避开自己不擅长的互联网竞争,避开农信作为一个小型金融机构和大金融机构相比的产品竞争,反而发挥农信熟悉本地人文、本地风土人情的优势,获得差异化竞争中的局部领先地位,成为金融生态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一环。

当然,向这个方向转型依然有难度。我们国家的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习惯于在利率保护下靠牌照“躺着挣钱”,绝大部分金融行业从业人员都缺乏服务意识,更不要说服务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向服务转型的难度还是要比向互联网金融转型的难度要低一些。一方面,在一线城市已经涌现出一批服务领先的新型金融服务机构(如第三方理财公司),我们也可以把金融服务作为专题去欧美发达国家学习;另一方面,哪怕就是在地市甚至县城的其他行业,如餐饮旅馆等传统行业,它们专注于服务改进多年,有不少成熟经验可以借鉴。笔者曾经去美国一家非常优秀的小银行――安快银行学习,他们的转型,就是从向酒店业学习开始的。安快银行从一个偏远穷困地区的四个网点的小银行起步,把优质社区服务当成主要竞争力,现在已经发展为一家拥有400个网点的中型银行,其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农村金融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金融服务体系;信贷;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正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业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200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顺利解决“三农”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离不开高效、公平的金融服务体系。如何构建一个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一个已经引起决策层、理论界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

一、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现状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由正规性金融机构和非正规性金融机构两部分组成。正规性金融机构是受中央银行和银监会监管的金融组织,非正规性金融机构是指游离于中央银行或银监会监管之外的民间金融组织。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问题和矛盾也同样突出。

(一)农村信贷体系。农村信贷市场由于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缺乏可抵押物、农业生产借贷的特质性成本和风险高的特征,导致农村信贷服务需求长期得不到有效满足,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农村信贷融量上看,当前中国农业和农村的金融资源短缺、涉农贷款总量不足,农村贷款需求满足率低,已经很不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改革开放前,金融部门的农业贷款占所有贷款的比重一直维持在13%左右,而1978年后一直在两位数以下,1998年以来维持在5%左右,对乡镇企业的贷款一直保持在6%左右。2007年12月,全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26.17万亿元,而用于农业贷款余额仅占6%左右。从1995年起,农村资金缺口每年都在5千亿元以上,并且出现了逐渐扩大的趋势。一方面,农民很难从银行和信用社获得贷款,另一方面,大量资金通过各种渠道从农村流入城市,农村资金链条难以正常运行。按可比价格计算,1978—2000年,通过各种渠道外流的农村资金达284000亿元,其中通过金融系统流出的资金占农村外流资金总额的40%左右。

从农村信贷服务机构上看,正规性金融组织难以满足农村信贷服务的需要,非正规性金融组织又没有纳入监管范围,存在较大的金融风险,农村信贷组织结构退化现象严重。1979年以来,我国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组织在内的以正规性金融组织为主导的农村信贷服务体系。然而,1997年至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业务调整和重组,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中国农业银行在市场化竞争中业务重心有所转移,从2007年开始确立“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市场定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很长时期内只发放粮棉收购贷款,虽近年开始拓宽涉农贷款范围,但作用有限;农村信用合作社主要提供小额农户贷款,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大农业”日益增加的金融需求。国有资本在农村信贷市场中的份额大幅减少。非正规性金融组织虽然在满足农村信贷服务需求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其风险性不容忽视。世界银行曾指出,非正式信贷往往不能提供长期贷款,还存在金额较小、利率较高、可获得性不强的弱点。同时,非正规的金融组织游离于央行和银监会监管之外,金融风险巨大。

(二)农业保险体系。农业灾害发生后,我国传统的保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民政部门发放灾害救济;另一种是由商业保险公司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办理的农业保险对农民提供保障。从198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办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农业保险到目前为止,我国农业保险经历了先发展后萎缩的过程。1982年到1993年,由于政府对农业保险实行财政补贴政策,农业保险出现快速增长,保费收入年均递增127%。而在1994年农业保险市场化后,由于偿付能力的限制,经营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纷纷对农业保险业务采取限制规模的措施以控制亏损。2006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8.46亿元,分摊到全国2.2亿农户,户均保费不到4元,保险金额不到百元。尽管从2004年起,中央连续三年指出要“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加快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但农业保险仍然呈现出保费收入逐年大幅下降、险种逐渐减少、机构萎缩、承保深度不断降低的局面。目前,我国种养两业95%以上不在农业保险保障的范围之内。

(三)与农产品相关的衍生金融产品体系。目前,我国与农产品相关的衍生金融产品体系还很不健全,能够为农民回避价格风险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在现代金融体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衍生产品在我国还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农产品价格已经由原来的国家制定保护价格变为现在由市场定价。在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农产品价格又受到国际农产品价格的较大影响,广大农户面对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没有有效的应对措施。虽然农产品期货从理论上来说具有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的功能,能够帮助套期保值者回避价格波动的风险,稳定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但是目前我国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并未能充分发挥其功能。首先,交易品种数量少限制了期货市场的交易量。目前农产品期货的交易品种只有7个,交易品种主要集中在大豆和小麦。由于市场规模小、品种单一、品种之间缺乏联系,投资者的选择空间极小,其吸引力和影响范围十分有限。其次,农产品期货交易的主体多为散户投资者,投资目的主要是通过价格变动获得投机收益,而非通过套期保值规避风险,没有发挥期货市场稳定价格的功能。再次,农民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意识和条件都很薄弱。一方面我国农民对期货交易还很陌生,不会运用期货交易机制帮助自己锁定价格。另一方面,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户通过期货交易规避风险的意愿不高。

二、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体系构建

(一)构建支持农业发展的多层次信贷体系。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农业、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在不断细化、要求在不断提高,应加快构建一个以政策性金融为基础、合作性金融为主导、商业性金融为辅助、民间金融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农村信贷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层次的信贷服务需求。

1.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农业作为一个弱质产业,承担着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具有投资回报率低、风险大的特征,吸引资金的能力较弱,因此需要政策性金融的大力支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必须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农发行应进一步扩大“三农”扶持领域,充分发挥其政策扶持功能,对整个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直接推进的作用。从短期来看,农发行应以现有业务为主,在充分发挥其在粮食流通领域的信贷支持作用的同时,向粮食生产、加工领域延伸,最终扩大到整个粮食产业链。从长期来看,农发行应立足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政策性金融运作的经验,在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实现农业可持续、产业化发展中发挥作用。一是支持农村贫困农户、普通农户,满足其小规模种养生产贷款需求和规模化生产贷款需求,支持贫困地区人口尽快脱贫解困、普通农户尽快实现致富目标,解决贫困和相对贫困问题;二是资金支持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企业和龙头企业,满足其生产规模扩张、技术改造的资金需要,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三是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村开发基础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水平。2.以合作金融为主要形式,培育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2006年12月银监会颁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鼓励包括合作金融等在内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进入农村金融领域,进一步说明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加快建立“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解决农村借贷难题的决心。要解决农村信贷交易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必须有能够真正面向全体农户的信贷组织——合作金融组织,真正吸收农户参与管理,利用血缘、地缘、人缘基础上的信息优势降低贷款的交易成本,保证贷款的可获得性。一方面,要恢复农村信用合作社合作金融的本来性质。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吸收农户加入,建立相互协作、互助互利的资金融通机构,更多的为农户进行融资和信贷投放,实现扶农目的。在经济发达、资金流动量大的地区,可以将原有的农信社改组成为股份合作制银行,如浙江鄞州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在吸收外部资金增强银行实力的基础上保有合作性质,保证农户的信贷需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大力培育新型金融机构,将社会资金引入农村,支持当地经济发展。降低市场准入的门槛,鼓励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三类机构不受政府主导,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

3.调整商业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定位。资本的天然属性是要获得利润,要求商业金融承担我国扶农支农的重任是不现实的,但是这样并非意味着商业金融在农村信贷市场中就无所作为。作为目前唯一保留所有县域金融网络,为全国所有县域提供骨干金融结算网,承担了相当部分公共服务职能的中国农业银行来说,定位于“服务三农、商业运作”是当前的现实选择。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相比,农业银行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发挥其优势,处理好赢利和支农的关系:一是有选择的以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出现的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场等为核心客户,支持农业产业化进程;二是以发达地区为中心辐射不发达地区,加大涉农信贷投放,有效缓解农业发展中的贷款难问题;三是大力发展新金融产品,满足客户的多层次、多元化金融需求,成为农村现代金融业务的先锋军。

4.对非正规金融组织进行规范,放宽农村融资的渠道。民间融资是正规金融的补充,缓解了农村借贷难的矛盾。我国农村民间融资主要表现为资金供需者之间直接或通过民间融资机构中介间接完成融资。虽然与正规性金融机构相比,民间融资机构没有按照现代金融组织的要求建立起良好的组织制度和内控机制、信用活动不规范,但是它对农村信贷市场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否认的。民间融资的最大优势在于手续简便、节约时间、环节少、效率高、能及时满足借款人的不同需求,这非常符合农村信贷的实际需要。加强对民间借贷的规范管理,使其成为正规金融的补充,对于拓宽农村融资渠道,构建多层次的信贷体系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快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在我国,由于农户的生产经营多为个体或小规模形式,长期以来没有积累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农户承担灾害的能力非常低。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建立一个适合我国的农业保障体系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应建立一个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主体经营的农业保险制度,以适应我国农业产业化、区域化、现代化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

1.进一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业保险的高赔付率特征决定了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是农业保险发展的必然选择。增加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可以大大降低保费额度,以低廉的保费吸引更多农民投保,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日本、法国、加拿大等农业保险发达的国家,政府对农民所交保费的补贴比例大都在50%~80%之间,并承担保险公司的部分或全部管理费用。在经济发达省份,可以主要依靠地方财政进行补贴,在经济较为落后的省份,则由国家财政进行补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商业化运作,农民买不起;农民买的起,保险公司赔不起”的两难局面。

2.积极探索新型农业保险模式。农业保险的政策性目标与保险公司的商业化目标存在矛盾,因此积极探索新型农业保险模式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浙江省“政府推动+农户互保+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三合一”模式,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借鉴。其主要内容为:政府提供政策性农险支持,建立省、市、县财政保费补贴分担机制,建立各级农业保险风险专项资金;市、县建立农村保险合作社,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或经营,实行“单独立账、独立核算,以险养险,以丰补歉,逐年滚存”,结余留地方农业保险风险专项资金。

3.进一步完善农业风险分散机制。一是建立农业保险巨灾补偿机制,设立巨灾风险基金,应对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农业保险公司的赔付危机问题。二是在条件成熟时建立国家农业再保险公司,为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保障。

(三)充分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农产品期货市场通过其特有的价格发现和回避风险功能,能够转移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缓解农产品价格波动,稳定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因此,大力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规避农业风险、完善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发达国家期货市场相比,我国的农产品期货市场还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针对当前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积极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主体,引导农户利用农产品期货的积极性。我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农业产业化程度很低,小规模生产单位的农户主观上没有参与期货市场的意愿、客观上没有参与期货市场的能力。因此,目前应大力普及农产品期货交易知识,鼓励国有农产品企业和有条件的农产品生产大户参与到期货市场当中。其次,在进一步完善现有品种的基础上,增加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扩大市场规模。依照国际经验,期货市场规模一般是现货市场的20—30倍。我国小麦、稻谷生产世界第一、玉米生产世界第二、大豆生产世界第四,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的潜力非常大。经过1994年和1998年两次清理整顿后,我国农产品期货交易新品种的开发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影响了市场发展。我国应该适时开发并尽快推出大宗商品期货品种,如玉米、棉花等,以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从而扩大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交易规模。

参考文献:

[1]李爱霞.农村金融退化问题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7,(5).

[2]周立.农村金融市场四大问题及其演化逻辑[J].财贸经济,2007,(2).

[3]康书生,鲍静海,李巧莎.外国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经验及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6,(7).

农村金融篇4

1.农村金融组织难以满足三农要求?

近年来,出于自身经济效益的考虑,国有商业银行更加注重集约化经营,县域内的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大量撤并。另一方面,随着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些乡镇实施撤并,设在这些乡镇的信用社及农业银行营业所也发生同方向变动,从而使有限的金融机构难以满足农村多元化、分散性的金融需求。而且,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过分强调风险防范,实行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严重挫伤了信贷员的放贷积极性。他们为减轻责任追究,实行严格审批程序和审批条件,人为设置贷款障碍,拉长信贷决策链条,制约了三农对资金的要求。

2.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定位不明确,缺乏分工协作?

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虽然比较健全,但服务面窄,其职能还远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仍有许多盲点。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逐步退出了农村服务领域,政策性金融机构仅仅围绕粮棉油收购做文章,没有体现出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农业发展中的导向作用,也没有体现出政府对弱势产业的重视,农业基础性设施建设少有金融机构问津,弱势群体特别是贫困人口的信贷需求得不到支持。以支持三农为己任的农村信用社因历史包袱沉重,甚至相当一部分社已资不抵债,加之结算手段落后,吸储能力不足,很难真正发挥好为三农服务的主力军作用。

3.农村金融组织产权不清,内部治理结构残缺不全

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治理结构粗糙,“社员代表大会、监事会、理事会”形同虚设,经理人控制现象严重,三会成员也主要由农信社主任与上级部门任命,或由他们提名,再经过社员代表大会选举这一程序。而农业银行虽为国有独资产权模式,但所有者缺位问题严重,缺乏真正对国有资产负责的持股主体,并且单一产权制下的法人治理结构容易造成政企不分,政府过多干预,责权利不明,董事会、监事会难以发挥作用,同样存在内部人控制现象。

4.农村金融组织缺乏良好的经营环境

农村经济落后,再加上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许多地区农民生活贫困,乡镇企业不景气,破产倒闭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金融组织的正常业务开展。而地方政府为出政绩,支持不该支持的行业或企业,当贷款难以收回时,政府甚至鼓励企业逃废债务。对于民间金融机构,政府也没有进行引导、监管,而是不允许其存在,丧失合法地位的民间金融机构只能转为“地下金融”方式,资金紧张的农民在一定程度上又依赖于这种“地下金融”,导致高利贷盛行,一方面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严重扰乱了农村金融秩序。

此外,在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村的金融需求已经突破了“传统农业”和“自给自足”的局限,农村金融的需求层次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与此相应的对金融机构、金融机制、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的需求显然也是不相同的。因此,在加入WTO和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农村金融服务不能依靠单一主体(信用社)的垄断供给,农村金融不能被排除在市场主体多元化的进程之外。

二、明确和加强政府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完善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但农业生产的高风险、低收益,很难引进商业银行资金的支持,所以,迫切需要政府的介入。从各国的经验看,农村金融建设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各国政府一般都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一是农业保护政策等软公共产品。农业是天然的弱质产业,面临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因此,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都很重视对农业的保护,制定了许多农业保护政策,如政府补贴、农业保险制度等。二是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公共产品,包括交通运输、电力设施、水利工程、治理农业污染等。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也是农业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农业生产资料、农民生活需要物资的供应和农产品销售和服务的各种设施,如贮存技术和设施。三是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的公共产品,包括农业信息、中介服务、农业气象预测预报等。此外,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也是极为重要的。通过完善农产品市场加工、储藏、保鲜、监测、检验等配套设施,建立起信息系统、质量检测检验系统、电子结算系统等,完善农产品市场行情信息网和供求信息网,完善市场信息收集与制度,提高农产品市场设施水平,强化服务功能并消除农产品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加强这些公共产品的建设是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有效措施,而且也是加入WTO之后对农业保护的可行选择。针对我国人多地少、人均农业资源匮乏、农户生产规模较小、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等特点,我国政府更应把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作为重点。因此,我们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继续抓好大型水利工程、农村能源、电力、生态环境改善等建设;加强农村通讯、信息、市场、城镇化建设,构建农业发展的良好平台;对于可市场化运作的项目,国家应采取措施积极引导社会投资,并在税收、信贷等方面予以优惠。

2006年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表示,允许并鼓励私有资本、外资参股乡村社区金融机构;文件还对农村金融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十余项重要举措。这意味着中国农村金融体制将出现重大突破,鉴于此,笔者提出完善农村金融的几点政策建议。

三、完善农村金融的政策建议

(一)强化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

政策性金融是世界各国普遍运用的基本符合世贸组织协议要求的重要支持手段。农业发展银行应该重新定位,真正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国家应整合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区分国家必须的财政投入和国家予以补偿的财政投入。对农村的公共道路、重大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农业的基础科学研究建设等可以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无偿投入,除此之外,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应列出一部分预算用于补偿性财政支出,即向有政策性金融业务的机构提供贴息资金和呆账损失的弥补,用少量的财政补贴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业和农村。农业发展银行要突破单纯依靠央行再贷款支持的路径,通过发行债券,逐步转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二)培养和提高农民的信用观念,完善农户自身的贷款条件

农户的信用观念差是影响农户贷款取得的重要原因。当然改变农户信用观念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金融部门、法律部门、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来实现。通过对农产贷款进行商业化管理,逐步培养农户的信用意识。此外,农业产业风险大、农户收益水平低,也是限制农户取得贷款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对农业的税收政策、对外贸易政策、农产品流通体制等多方面进行配套改革,使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提高,使农业经营者可以获得平均利润,使土地所有者能够获得地租收入。

(三)农村信用社的组织形式应多元化

我国农村幅员辽阔,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只要坚持了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农村信用社的组织形式可以因地制宜地多样化。首先,贫困地区的农信社可暂时转为政策性银行,作为农业发展银行的基层网点,等待时机成熟,再采取合作金融方式;其次,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广大农村地区,取消县乡两级法人制,实行县级统一法人,减少管理层次,划清责权,提高抗风险能力;再次,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可参照江苏江阴、常熟、张家港的做法,转变为农村商业银行。同时,加强信用社的内部管理,主要是解决两大问题:第一,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资扩股,充实资本金,发挥“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有效职能。重视社员代表大会行使其职权的独立性;分设理事长与信用社主任,杜绝内部人控制现象;监事会不能流于形式,帮助完善贷款审查、财务审计、管理层及员工行为监察、风险防范等内控制度。第二,加强职工素质建设,重视人才培养,定期开展在岗培训。干部选拔上,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并且对外广纳贤才,改善内部人才结构。

(四)规范和发展民间金融组织

目前农村正规的金融机构,从组织形式上看,由于政策性银行在乡镇普遍未设分支机构,国有商业银行又从县域经济中大幅度撤退,使农村信用社成了农村金融市场事实上的垄断者。农村金融市场缺乏适度的竞争,没有竞争的市场必然是一个没有活力、低效率的市场,这也是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滞后的又一重要原因。各种形式的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存在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需要,强行取缔将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因此,应承认这些体制外金融组织的合法地位,使其从地下转为公开,并为之发展创造条件,由于民间金融组织无国家信用保证,在与正式金融组织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可考虑给予民间金融机构一定的利率浮动权,允许在一定限度内上浮存款利率,吸收资金。同时加强监管,杜绝任何非法集资、高息揽存及高利贷行为,走规范发展道路。此外,放宽市场准入政策,鼓励支持农民自发建立合作金融组织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组建中小型农村商业银行,解决资金紧张问题,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主体。

(五)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和风险补偿机制

农村金融篇5

不同国家的政策性金融各具形式,而且一些国家的政策性金融经过了长期的实践,并日益普遍发展壮大,在实现政府的特定政策目标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借鉴他们成功的政策性金融制度和活动经验,对于构建中国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性金融体系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美国、日本、印度、巴西、法国等各个国家的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有效地支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尽管各具形式,但总的看来有以下一些特点:

1形式多样,目的明确

各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形式多样,如:美国有对农产品进行价格支持和对农业生产给予补贴的农民家计局,有对农村非盈利的电业合作组织和农场等发放贷款点农村电气化管理局,有对农产品进行价格支持或对农业生产给予补贴点商品信贷公司,还有为融资困难的小企业提供信贷援助的小企业管理局等等。日本农业中的政府金融机构是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向森林渔业的公共事业提供低息长期贷款和各种农业贷款。印度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有三类: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地区农业银行、农业中间信贷和开发公司,每一类机构的目的和任务非常明确,法国的农业非常发达,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系统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贡献最大,它是由总行、地区和基层三级机构组成的。尽管各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名称不同,但是,他们的服务范围非常明确,在执行政府的政策上富有效率。

2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多样化

主要有政府资金,政府担保债券、向央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款、吸收存款等方式。如:美国的农业合作信贷机构均在很长一段时期都由联邦政府出资,是一种政府出资的形式,然而,美国的农业合作信贷机构的筹资方式是发行统一政府担保债券。由于有政府信用作为支撑,所以很受欢迎,筹资能力较强,这种做法可以适应中长期的资金需求。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则是以吸收活期、定期、储蓄存款的形式补充资金。日本的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开始是国家通过一般会计和特别会计投入财政资金组建的,后来的主要资金来源是邮政储蓄资金和邮政简易保险。还有一些发展中国家一般都由中央银行直接发放或充当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向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资金。如泰国就采用了这一做法。

3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法律制度健全

各个国家大都通过立法对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给予支持和保障,目前,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法律体系,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监管严密规范,如美国的《农业信贷法》、《农产品信贷公司特许法》,日本的《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法》等,都是关于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专门法律,除此之外,还有农业信贷法,农业信用保证、保险法等关于农业信贷、信用保险的专门法律。同时,在政策上提供许多优惠,如减免税收、注入资金、利息补贴、损失补贴、债务补贴以及实行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制度,鼓励和保护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来促进农业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的发挥。

4政策性金融机构层次明晰,支农范围宽泛

各个国家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各自有具体的支农范围,而且,支农的领域很广,和农业有关的融资都可以找到对应政策性金融机构。这些支农领域涉及到生产领域贷款,如美国农业电气化管理局的农用电力改造贷款,日本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的农业综合设施贷款等,流通领域贷款,如美国商品信贷公司,不仅发放粮食收购贷款,国家储备贷款、农场主自主储备贷款,还提供出口信贷,加工领域贷款,如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印度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等都有农产品加工贷款,扶贫贷款,如印度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对小农、无地农民和边际农民等贫困人口的扶持贷款;农业担保和保险业务,如美国农民家计局对其他金融机构发放贷款进行担保。

5各国注重建立支农政策性金融中的农业保险制度

农业保险制度是化解转移农业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如美国的农业保险非常发达,美国在1938年就颁布了《联邦农作物保险法》,其农作物保险经历了试办、加速发展、政府出政策并与私营保险公司混合经营、政府出政策并完全由私营公司经营和的四个阶段。法国是的农业保险体系基本上由私有保险公司组成,政府只是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二、政策性金融是指为了满足政府特殊的政策性取向,在一国政府支持下,为贯彻和配合国家特定社会经济发展政策,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严格按照国家法规限定的业务范围和经营对象,运用各种特殊的融资手段,以优惠性利率进行的一种特殊性资金融通行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显然属于政策性金融的范畴,基于此,农业政策性金融,就是在国家和政府支持下,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运用各种特殊的融资手段和优惠的存贷利率,严格按照国家政策的界定,以支持农业发展为主要职责,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国家对农业支持和扶持政策的一种特殊的资金融通行为。

从上述界定内容看,农业政策性金融有三个特征:政策性,主要是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而实施的手段,金融性,是一种在一定期限内以让渡资金的使用权为特征的资金融通行为,优惠性,即其在利率、贷款期限、担保条件等方面比商业银行贷款更加优惠。这三个本质特征充分显示了政策性金融同财政和商业金融的区别。

农业是高风险、收益率较低的弱势产业。由于资本的逐利性,不仅城市的、发达地区的资金不往农村流,农村的资金还会往外流,这样关系人类生存的农业问题却得不到资金的支持,当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不能发挥作用的时候,就需要政府的手来弥补这个作用。因此政策性金融的产生、存在与发展是有深刻的经济金融与社会根源,它是市场缺陷与政府干预、资源配置主体和资源配置目标错位与失衡的必然结果。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这三个特点恰恰体现了政府的作用所在,尤其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的发展来说,政策性金融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三、中国欠发达地区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定位

1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的立法工作

可以借鉴国外立法的经验,规范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使其行为有法可依,摆脱外部干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保障资产的安全。同时,要加强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监管,发挥和完善中国银监会的监管作用。

2拓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资金来源

农发行的资金来源除了财政拨款的资本金以外主要就是人民银行的金融债券,目前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面临着资金来源和使用规模不一致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对资金需求的规模在逐渐扩大,然而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资金来源已经不能够满足这种需要。欠发达地区支农的金融支持需要充足的资金来源,因此,扩大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融资渠道是关键,日本做法值得借鉴,日本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不直接吸收存款,而是间接的利用率邮政储蓄的资金作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重要资金来源。我们可以参照这一方法,中国的邮政储蓄在农村吸收了大量存款,其中的大部分都存入了央行,造成央行负担很重。在2006年底挂牌成立邮政银行后才开始有了贷款业务,因此,借鉴日本的经验,把邮政储蓄在农村中吸收的大量存款当作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解决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问题。还可以,利用政府担保从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获得低息低资金成本的优惠贷款等等。

3拓展农发行的业务范围

2004年农发行转型以来,形成了以粮棉油收购贷款业务为主体,以农副产品生产加工贷款为一翼,以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的一体两翼的支农新格局,有选择性的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农发行的支农格局与欠发达地区的支农需求的不相匹配的,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很少有农产品的加工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的经营项目,而往往是单个农户分散,小额和急需的资金的需求。这种资金的需求是商业银行所不愿支持的,必须要有政策性的金融来承担。

4发挥农信社的作用

农信社在农村覆盖面广,与三农接触最多,这些都具备了服务三农的基础,因此,通过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将农村信用社建成产权关系明晰、可持续发展的支农型社区金融机构是可行的。农村社业务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走商业银行的道路,另外一部分是支农服务,规定支农的比例和最低的底线,针对社区农民的需求来确定金融产品,以微利为前提,办理扶贫、开发贷款业务、农副产品的种植、收购、加工贷款等各项业务。关键是要贴近农民,了解需求,提供快捷的金融服务。

5建立有效的合作金融和合作信用担保体系

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分散而且经济实力弱小的农民来说,通过合作金融的形式融资是一种必然选择,正是由于农民、农户没有自己的合作金融组织为其服务,就造成了大量县城金融市场的真空,也就产生了大量的民间借贷、地下钱庄等灰、黑色金融。实践证明互助合作性质的农业信贷机构是一种具有效率的组织,如法国的农业信贷银行是一种“上官下民”的所有制模式,它的中央机构国家农业信贷银行是公有性质的,由政府所有,而省级农业互助信贷银行和地方农业互助信贷合作社均为合作性质,由个人及成员入股组成,按合作制原则经营,为农民提供了大量的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普通和优惠贷款。这种将政策性金融机构与互助合作性质金融机构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支农形式可以为我们所借鉴。在政府的主导下,积极支持农民自主参与的各种形式的资金互助,自担风险、自己出资、自我管理的合作金融组织,以改善农村金融的服务供给,同时,主导的政府部门可以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监督。

6完善与支农金融相配套的农业保险和农业担保机制

中国自1982年开办农业保险,由于种种原因,农业保险自1992年开始逐渐萎缩,2004年中国农业保险业务不仅保费收入减少,农业保险的险种也在不断减少,已由最多时的60多个项目下降到目前的不足30个。2004年保监会启动了农业保险,有了安信、安华和阳光三家不同经营模式的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开展保险公司与政府联办,为政府代办,以及直营等多种形式。如何在试点基础上逐步完善支农金融相配套的农业保险和农业担保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内涵,其次,总结了国际上农村政策性金融支农的经验,最后指出了中国欠发达地区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定位。

农村金融篇6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中国农业银行贵州省分行

主办单位:贵州省农行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贵州省贵阳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7-6816

国内刊号:52-1092/F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8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贵州农村金融》(月刊)创刊于1988年,由贵州省农村金融学会主办。是一本反映农村金融业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借鉴创办金融超市经验,细分农村个贷市场的目标客户,高标准设计适合不同农村阶层需求的个贷产品,优化农村个贷服务和管理的流程,探索并完善农村个贷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对于农行大力培育农村个贷市场,开创农村广阔的个贷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村金融篇7

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借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的东风走在了全国金融改革的前头,作为利率改革的试点开始已经历时20多年,有效激活了我县金融机构的经营机制。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对农村金融体系的一系列改革,农村地区逐步形成的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以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等相互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却仍难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与此同时,作为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民间借贷依然活跃甚至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为什么农村金融改革历经多年,但似乎农村金融需求仍然难以满足。基于这种情形,我们有必要对以往的农村金融改革模式做一简要回顾,分析改革存在的内在问题,确定今后改革的基点,这是农村金融演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农村金融改革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范畴,按照人民总行行长周小川的划分(*年),广义的农村金融改革,包括农村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国家对资金流动的引导、农村融资媒介的创新和发展、农村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等问题。狭义的农村金融改革具体指农村信用社改革。本文研究的是针对的广义的农村金融改革,旨在解读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历程,农村金融现状及存在问题,农村金融改革的悖论,并试图指出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方向,就农村金融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政策建议。

二、农村金融改革进程简要回顾

为适应农村经济的变化,我县正规农村金融体系一直进行着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与改革。按照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即控制权的更替,我们将*农村金融改革在全国的大背景下大致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农村信用社控制权的国有化

*年初,我县在南溪成立了首家农村信用社,开始了我农村信用社发展里程。*年化后,农村信用社和国家银行在农村的营业所被下放给,建立了公社信用部。*年9月,又下放成为公社管理区信用分部,并规定公社(管理区)有权使用信用分部资金,信用分部成为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筹资与分配资金的重要渠道。当时的实际上是农业和工业相结合的,所以两次“下放”不能抛开国家工业化战略背景,是国家为了实现以重工业为核心的经济增长必须控制和垄断经济资源使然。*年,国务院在《关于整顿和加强银行的几项规定》中指出,信用社是集体金融组织,又是银行在农村的基层机构;并规定在既有银行营业所又有信用社的地方实行所社合署办公的政策。因而改革开放前,农信社只是国家银行体系的延伸,是国家资源配置的工具,难以真正体现合作金融的性质。

(二)农村信用社控制权向中国农业银行的转移

*年3月国务院恢复农业银行以后,农村信用社成为了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农村信用社成为农业银行基层机构后,模糊了农村信用社固有的合作金融属性,农村信用社逐渐放弃了民间借贷职能,走上“官办”道路。*年10月,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在经营、核算、业务方面开始分离,农业银行只负责对农村信用社的方针政策领导。但实际上,至*年之前,农村信用社管理依然受控于农业银行,信贷业务并没有与农户的生产活动密切结合,合作金融的性质没有完全确立。

*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组组建后接管了我县农业银行的农业政策性贷款,主要承担国家粮棉油储备和农副产品合同收购等业务。至此,农村金融机构初步构建了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制金融机构相结合的框架。

(三)农村信用社控制权向中国人民银行的转移

*年,农信社和中国农业银行在管理体制上脱钩,暂由人民银行管理,我县于*年开始实行此项政策,此后就开始了制定农信社改革方案的艰苦探索。*年8月,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县各职能部门对全县农村基金会开始清理整顿,4家自行关闭,3家业务由当地农村信用社接纳。*年,金融服务社也被纳入农信社管理。*年,农村信用社浮动利率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展开。

(四)农村信用社控制权向地方政府的转移(*年至今)

*年,国务院下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正式启动全国八省(市)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我县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年全面启动。结合我县的实际,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有组建县联社一级法人机构、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增资扩股、清理老股金等,由于我县农信社资产质量较好,没有以央行发行的票据来兑付信用社历史包袱,改革顺利完成。此次改革,将农村信用社的控制权由人民银行转移到了地方政府即省联社手中,这固然有利于降低地方政府干预的道德风险,但是省联社的组建有可能使农信社与农户的关系越来越趋于淡化。

可以看出,50多年来,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虽然几经变迁,但是由于每次改革都是由国家行政主导进行的强制性的信贷制度改革,而不是完全基于服务对象即农户的实际需求与制约因素而去选择改革的方式和路径。因此,农户的信贷需求始终不能圆满解决。目前,我市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就存在诸如以下的种种问题。

三、农村金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正规金融提供的金融服务

目前,我县农村正规金融制度框架主要由三类金融机构组成,即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商业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银行)和合作性金融机构(农信社),它们向农村经济提供的金融服务非常有限。

首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以政策为导向的国有金融机构,服务范围严格限制,只负责粮棉油收储贷款业务,不与农民发生信贷关系;其次,中国农业银行近年来经营重心明确向商业化方向发展,导致业务逐渐撤离了农村地区向城市集中;作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主力军的农信社在经过新一轮改革后,信贷支农力度有所加大,目前农业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的比重由改革前的75.9%上升到*年9月末的85%。但是农信社改革后面临着新的市场定位问题,所谓的政策性和商业性并重的市场定位只是权宜之计,当难以协调追求市场化经营效益与政策支农的矛盾时,农信社更可能牺牲后者利益。

(二)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现状

农村非正规金融是相对于正规的银行信贷而言,主要指非金融机构的社会个人、企业及其它经济主体之间进行的以货币资金为标的价值让渡及本息还付。农村非正规金融形式因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参与主体而非常多样,主要包括直接借贷、集资、“会”、地下钱庄、基金会等。90年代后半期以来,基金会、地下钱庄、会、典当等非法融资形式被政府依法取缔,但民间直接借贷活动由于其灵活性仍在广大农村地区活跃着。据人民银行*县支行估计,*年末,全县民间借贷规模估计超过了10亿元,月平均利率在17.024-18.521‰的狭窄区间内波动。另据*年的调查显示民间借贷资金的主要用途是生产经营和投资,估计占借贷资金总额的85%,消费性借贷占10%,种植养殖业的占4%。

目前,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农村资金外流和农村金融市场垄断,具体而言,当前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农村资金大量倒流城市导致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受经营机制、利润最大化目标等因素影响,农村地区大量资金倒流到城市。一是受经营体制影响,县级邮政储蓄机构吸收的存款只能全额上存,由此导致吸储资金从农村大量外流。近年来,邮政储蓄凭借其全国通存通兑并可进行个人款项汇兑结算的优势,其业务在县域农村地区呈现逐年稳步增长态势,这意味着农村地区由此外流资金的速度也呈逐步增长态势。十五期间县域邮政储蓄存款余额年均增长30.5%,*年9月末,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2.5亿元。二是县域国有商业银行通过系统内资金上存方式将储蓄资金从农村抽走。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策略上逐步向大城市、中心区转移,上级行对欠发达县实施逐步退出信贷市场的经营战略。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通过对农村基层分支机构上收审批权限、提高信贷准入条件等方式限制了基层行的信贷投放力度;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通过系统内资金上存方式从农村抽取信贷资金倒流城市。*年9月末,县域存量和增量存贷比分别为50%和48%,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低24和21个百分点。三是对外投资流出。一方面,随着城市化逐步推进,农村一些富裕阶层纷纷迁出农村进入城市,由此引起的购房支出导致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另一方面,部分农村外出投资者回乡以招股、民间借贷等形式吸引农村居民资金对外投资。我县由于农民外出经商、购房、投资、打工引起的年均农村资金外流在7亿元左右,近三年全县农村资金缺口以年均30%的速度递增,目前资金缺口约在4.5亿元左右。

2、农村金融市场垄断格局导致金融服务水平低下。目前,农村地区虽然在机构设置上形成了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三足鼎立的格局,但实际上,商业银行为适应集约化经营需要对农村地区实施收缩经营战略;农发行由于专项支持粮棉油收储企业,业务范围严格受限未能真正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邮政储蓄机构只存不贷,对农村资金形成“抽水机”效应,所以农信社成了新农村建设金融支持的主力军,农村金融市场已经出现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占垄断地位的趋势。这种垄断格局不仅使农村金融供给总量不足,而且由于缺乏竞争使得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品种单一,贷款利率偏高、服务水平相对低下,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格局调整带来的多元化的金融需求。目前,农信社的农业贷款利率趋于上限,远远超过了同档期国有商业银行的个私贷款利率。正是这种利率上浮倾向,导致农户信贷成本明显偏高和信贷资金非农化趋势,使得信贷资金趋于流向非农产业。

3、农业贷款金额小、期限短、覆盖面有限与农村金融实际需求矛盾突出。从贷款规模来看,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小额信用贷款余额一般控制在1万元以内,这只能解决部分小规模传统种养殖业的资金需求,而对一些需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实施产业化经营的农户来说,小额农贷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而大额农户贷款又遇到担保抵押难落实的问题。从贷款期限来看,目前小额信用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这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生产周期拉长、资金周转延缓的新特点难以适应。从贷款覆盖面来看,农信社由于人手少、工作量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非常有限。

4、农业生产高风险性和金融机构追求信贷资金安全性的矛盾。农业是弱势产业,生产周期长,受气候和市场影响大,存在较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虽然农村保险市场在不断探索改革,但当前农业保险和担保制度仍尚未健全,而且,个别农村社会信用意识淡薄,逃废银行债务现象时有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机构的放贷积极性。另外,在当前的银行信贷文化氛围下,农村抵押资源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政策上已逐步明确集体财产不予抵押登记,但农村生产资源主要都是集体财产,这就使农村贷款抵押遇到法律瓶颈问题。在此情况下,如果政府没有明确对金融机构支农贷款的配套扶持政策,由于资金的趋利性金融机构的支农贷款不会出现大幅增长。

四、农村金融改革悖论

我们注意到,农村金融改革历经50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和农村金融市场垄断格局带来的服务水平低下,甚至出现小范围的金融服务空白,只能借以民间借贷予以弥补。为什么无论农村金融怎样改革,但农村金融需求仍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呢?问题不在于农村正式金融制度的金融服务机制有什么缺陷,而是因为它们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和农村经济的金融需求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对称。金融改革必须首先明确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和制约因素,进而才能确定改革的方式和路径选择。但是目前以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存在相互矛盾的制约因素。

一是投资的理性化决定了农村金融机构不可能和农村经济建立真正的合作关系。

虽然农信社产生于农村经济的土壤,农村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农村金融,尤其是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效益和水平,二者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但这并不表明农信社没有脱离农村经济的愿望和倾向。因为农信社“属于半商业半政策性的金融机构”(周小川),尤其是新一轮改革要求农信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股东大会决策权,这有可能使农信社的市场定位更加趋于商业性。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资源的配置取决于投资收益率,而农村经济的弱势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性、农户的分散性、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的差异等导致了农村资金需求的多层次和多元化,决定了农村金融机构信息获取成本和交易成本高而投资收益率低。*年9月末,农信社资产利润率只有0.58%,比全市平均水平低0.3个百分点。况且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担保抵押物品缺乏,更加重了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在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理性决策下,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缺乏增加资金投入的内在动力。

从现行农村金融体系的服务功能来看,可以印证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共生共存的合作关系远没有建立。农发行只是粮棉油收购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逐步撤离农村地区,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导致大量农村资金外流,作为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一农”难支“三农”,追求投资收益率的偏好也使其农业贷款利率远远高于同档期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

二是政府主导安排的农村金融供给和农村金融需求存在严重的不对称。

因为产权决定了利益主体的行为,农村信用社产权的集体性质也决定了制度变迁的主体只能是政府,目的在于实现政府对农村金融资源的重新分配与宏观管理,实践也表明,国家在构建制度环境,将制度供给和实施相结合,尤其对农信社的有效运转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忽视了农村金融的多层次、多元化需求。所以,当政府在没有正确理解农村金融需求之前,而把自认为好的和符合现代金融发展方向的信贷制度移植到农村经济的时候,注定这种努力是事倍功半的。例如,虽然目前农村地区已经形成以农信社为主体,以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相互补充的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合理搭配的农村金融框架,但是,近年来,农业银行经营方向更加明确地向商业化发展,改制后的农村信用社也有向商业化经营发展的动机和趋势。商业化经营的金融机构不仅注重市场的赢利性,而且更注重信贷资金的安全性。而农村信贷的小规模、长周期、自然和市场风险大、抵押品不足等特点势必造成较高的交易成本和信贷风险,决定了农户等弱小经济体的金融需求事实上很难从正式金融机构得到满足。以国家安排的小额农贷的推行来看,小额农贷本来是为了解决农户在发展生产过程中的资金不足而设计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小额农贷严格限制农户的农业生产性资金用途、贷款额度和期限,这与农村现有的借贷需求存在明显的脱节。因此,只有从农村金融需求角度出发而设计的金融供给制度,才能真正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从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五、农村金融需求及改革基本取向

由于农村金融需求决定着农村金融供给的有效性,所以在讨论农村金融改革之前,我们必须先分析农村地区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金融需求才能对症下药。为了使分析更加真切,我们的分析将主要依据我支行*年对20个信用社2042个贷款农户的问卷调查案例。

1、农户借贷资金的金额特征

农户贷款已基本摆脱了传统的小额状况,由小额农贷向大额资金需求转变。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的温饱问题已得到解决,农村信贷的需求也逐步提高,原来1万元以下的小额农贷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特别是大批外出经商、投资的非农业性等农户“外延性”扩大再生产,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促使农村信贷需求规模发生变化,1万元以下的农户贷款占比逐年萎缩,增长速度远远小于1-5万元的贷款,大额需求大幅增加。

2、农户借贷资金的资金用途

当前,农户贷款用途已经由传统意义上的农业贷款为主向非农业性的生产投资转移。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的自有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传统种植业等简单再生产的需要,而农户扩大农业规模的生产性投资及农民外出经商打工的资金需求增加。农户纯农业贷款所占比例从*年的51.6%下降到*年31.2%,而经商及投资性贷款则从26.3%上升到44.1%,农村经济整体格局发生变化较大。

3、农户借贷需求的期限特征。原来春耕和秋种前后是农村信贷资金需求的高峰期,随着农村整体经济格局的改变,农业专业户的增加和外出经商人员的增多,农户资金需求由季节性的需求向全年长期性的需求转变,农户资金借款期限也向长期性转变。调查显示,6个月以内的农户短贷只占16%,6-12个月的农户贷款占84%,其中近两成的农户要求提供1年期以上的贷款。

4、农户信贷资金需求量和贷款满足度的关系。近年来,随着外出经商投资农户的增多,非农业性的“外延性”生产成为影响农户信贷需求的重要因素,由此导致农户资金需求向大额方向发展。表1、2显示,农户贷款额度和贷款满足度呈负相关关系,小额及纯农业贷款资金基本能满足需求,资金需求最为旺盛的农户“外延性”生产满足程度低,且逐年下降。

针对以上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要想实现金融与农业的共生共存,三农经济必须达到平均利润,这就要求改变日益恶化的农工部门间交易条件,需要政府行为的介入和对“三农”优惠政策的落实。在此基础上,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取向应该是发展产权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鼓励这些不同形式的市场主体在充分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中共同发展。

六、政策建议

1、现行农村正规金融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一是要深化农信社试点改革。要根据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按照不同的产权模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切实履行股东(社员)大会、董(理)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各自的职责,建立和完善决策机制和内部约束机制,防止经营班子取代董(理)事会决策的情况。二是要进一步强化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应调整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扩大对三农贷款的覆盖面;财政部门应建立金融支农风险基金作为对政策性金融的财政补偿机制。三是要用政策和法律手段诱导商业金融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针对农民贷款抵押难的问题,可以研究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加快发展信贷担保机构和农村诚信体系建设。四是改革邮政储蓄的资金利用模式。要逐步推动邮政储蓄自主运用储蓄资金,改变储蓄资金从农村净流出的局面,创新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环境。

2、大力发展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着力点不仅是对现有农村正式金融机构的重组和强化监管,而是要根据农户金融需求的多样性建设各种形式的农村金融机构。首先,要打破对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限制,大力培养新型的各类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以及民营、私营金融组织,以及尽快建立农村金融机构准入、监管和市场退出机制等制度,使民间金融合法化。其次,适应农村组织化和合作化需要,培养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实现农村弱势群体微小资金的自联合。可以将民间自有借贷培育为合作金融组织,以更好地服务“三农”,同时将它们纳入监控范围,减少金融风险。

农村金融篇8

关键词:金融需求 风险保障 投资创业 金融服务

农村金融需求现状

(一)农村金融贷款需求

农村金融贷款需求主要包括三类:农户贷款、农村中小机构贷款、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贷款。

农户贷款主要包括生活消费贷款、生产经营贷款、创就业投资贷款。生活消费贷款的主要用途是应付消费性金融需求。这类贷款特点是以小额、中短期、临时性强,频率较高。这类贷款往往由于农户的抵押担保品缺乏,还款能力较差,还款来源不明确,风险最高,经常不被正规金融机构所接受,更多来源于民间金融组织、政策性金融优惠贷款、财政扶贫资金等渠道;生产经营贷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者为了扩大种养规模,购买大型农机设备而进行的金融借贷,但由于该类贷款的额度高、期限长、风险大,其贷款需求并不能被商业性金融机构充分满足;创就业投资贷款是积累了一定技术经验的外出打工农户回乡创业、就业时,向商业性金融机构进行的借贷,目前这类贷款主要的供给主体是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或农村信用社,但也并不能被完全覆盖。

农村中小机构贷款主体主要包括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村合作组织,其金融需求主要体现在存款、贷款、结算三个方面,以贷款需求为主。随着“三农”经济的发展,农村中小企业贷款的集中行业有农产品生产、加工行业、农产品流通行业、农产品营销行业、农业高新科技行业,且近些年农村中小企业由于技术改造和扩大生产的需要对贷款融资的要求有所提高;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近几年发展迅速,资金需求量日益增长,资金需求主要用于社员采购生产资料,提高技术服务,收购农产品,建设农产品深入加工的基础设施等。但这两类农村中小机构往往由于土地资产的农业属性以及农村资产交易市场不健全,可抵押资产不足,资金需求缺口出现结构性矛盾,无法被有效满足。

在农村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农业生产要素城市化的转移问题,伴随而来的是农业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的增设投产,而财政负担能力有限的问题,因此,这必然推动农村金融贷款需求增长。而由于公共品外部性、非盈利性等特征,作为逐利性的商业金融资本并没有向该领域流通的冲动,政府和农业金融机构需要构建双赢互利的合作机制,共同投资负责,共同受益。政府只有通过给予参与其中的金融机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担保等政策扶持政策作为投资风险的补偿,提高金融机构的投资积极性,才能吸引农村信贷资金的投入。

(二)农村金融服务需求

从风险保障方面来看,一部分富裕起来的农村家庭和经济实力强大的农村企业,对现代商业保险产生了新的需求,主要包括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养老年金保险、大病医疗保险、企业财产保险、农业灾害保险等内容。同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能从根本上保证农民的养老、医疗、失业、最低生活保证等问题,才能提高农户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实现农户到城市居民的转变。保险和社会保障两方面的金融需求是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安全网和定心丸,也是坚实的奠基石。

从投资创业方面来看,首先,应开发支持个人工商户的小额贷款、优惠贷款、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提供的资金贷款,并为农户提供居民创业、培训金融服务,实现“贷款+培训”的金融服务机制。其次,农村市场需要农产品期货交易、担保、抵押、典当、拍卖、存款保证金、以房养老等服务,从而帮助农户更顺畅地获得短期的小额融资,满足抵押品不足前提下的资金融通,抵御自然风险和金融风险。这些金融需求属于间接的金融辅助需求,但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资本市场来看,对发展成熟的企业,存在着辅导上市,在资本市场发行证券直接融资等金融服务需求。其次,作为拆迁或征地补偿拥有了一部分的闲置资金或房屋资产,对于这部分资金或资本有投资的冲动,更需要合适的资本市场的投资渠道对资产保值增值,投资方向应主要面向稳定性高、风险较小的国债、银行理财、房地产、贵金属等产品,需要普及金融知识教育,了解投资渠道和投资技术常识。

农村金融市场存在问题分析

(一)农业贷款供需缺口严重,信贷供给主体功能缺失

从供给总量角度来看,我国的农业贷款的主要供给者包括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代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以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代表的商业性金融机构、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代表的互金融机构、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而在这四类金融机构中,由于以下原因: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狭窄并不针对一般农户和涉农企业贷款;中国农业银行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商业化经营原则驱使近些年大量撤并农村经营网点,向城市输送农村资金;村镇银行创设时间较短,资金来源有限,发挥的支农效力微弱;农村信用合作社因历史遗留问题肩负大量的呆坏账,经营技术落后,吸储能力较弱,这些综合因素最终导致了“一社难支三农”的局面。农村贷款需求旺盛和农村信贷主体功能缺位造成了农村信贷缺口问题严重,两者无法有效衔接。

从供给结构角度来看,农户的消费性和生产性的信贷需求、农村中小机构的产业化发展产生的信贷需求、农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中产生的信贷需求没有明确的供给主体相对应,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村金融机构的权责利不明确,没有进行改革创新的激励和动力。市场分割区域的不明晰和法律约束机制的缺失致使农村金融机构无法派生出特色化服务功能,不能走向专业化分工的金融市场发展道路,也无法避免农村金融服务的“盲区”的产生。

(二)农村金融服务缺乏创新,金融服务与金融供给主体未有效衔接

从金融服务的数量和产品结构来看,现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仅限于传统的存贷业务,新产生的金融服务业务种类很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农村金融机构没有利润利益动力驱动其完成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改造,提供的农业贷款主要集中于面向农户的小额联保贷款,尚未开展助学贷款等消费信贷业务,抑制有强大需求的消费性信贷的发展,更没有开展保险、理财、投资等更高端的金融服务。对于抵押、担保、典当、保险、投资、理财等金融服务项目的开展,除商业银行或小型金融机构外,需创设相应的保险公司、担保公司、投资理财咨询公司等金融机构来提供支持。因此,从金融服务需求结构的变革来看,金融机构与金融服务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许多新的产品和服务的新增需要相应金融机构的新设,而机构的新设也会促进产生新型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服务的新增、变革是金融变革过程的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需要同时发展、共同完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农村金融改革措施建议

(一)建立层次合理的金融供给系统

我国应建立起以政策性金融为导向、合作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为主体、服务性中介为基础的复合型金融供给系统。

规范政策性银行经济行为,发挥政策性导向作用。通过规定商业银行购买农业发展银行的金融债券的方式,以及利用国家财政补贴、扶贫贷款等渠道拓宽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渠道,并将资金投向农业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中长期支农贷款比例;由农村合作金融对产业化农业的经营、发展需求的支持作用。充分发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支农主力军作用,深化其改革力度,剥离政策性亏损由地方财政核销,加大财税优惠措施。同时,通过规定支农贷款在总贷款中的占比、支农贷款利率贴息等办法来解决存款回流农村问题;由民间金融和小微金融机构满足农户生活、消费与其他金融需求,以及农村中小企业的小额贷款需求。民间金融和小微金融机构有制度、成本、信息和效率上的优势,应对其合理引导,完善其商业化运营机制,采用农户联保模式或“小组+中心+工作人员”的关联方式,形成内部监督和外部法律约束机制,实现农业信贷的安全性,满足小额的农村金融需求;建立起保险、担保、租赁、信托、理财机构,满足农村金融的各项新型金融需求。可以吸收民间资本入股或由政府出资建立起政策性保险机构或再保险机构,实行低费率高补贴政策,达到农业市场风险的转嫁和补偿目的。由政府牵头,具有经济实力的专业合作社出资,建立政策性农业贷款担保公司,分散金融机构承担的信用风险。在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乡镇设立为农机设备租赁或融资租赁服务的小型金融租赁公司。在商业性金融机构中设立理财部门,或专门成立社区范围内小型理财服务中心、信托投资机构,为高端客户提供投资理财服务。

(二)创新完善农业信贷产品体系

针对农户信贷需求,应根据需求层次的不同进行创新。针对农户的生活性金融需求,可以开发政策扶持类金融产品,如以奖代补小额扶贫贷款、打工农民技术培训贷款等。针对生产性金融需求,可以采用青年农户创业贷款、失地农户创业贷款等;针对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应探索以“农业固定资产”为抵押的贷款品种,如开发林权抵押、土地承包权抵押等产品。也可以形成 “农业流动资产”为抵押的贷款品种,如订单质押、保单质押、存货质押等贷款品种;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一般通过财政和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资金,但在一些有未来收益项目上,商业性金融机构通过开发以农村网络信息化、广电通讯、道路桥梁等收费权为抵押的贷款等,也可给予地方政府以基础建设贷款。

(三)健全农村金融服务品种

应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覆盖范围,使他们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并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同时可以利用财政土地出让金提取部分建立失地农户的社会保障风险基金、大病医疗救助基金、团体大病保险投保基金、失地农户失业保障基金,切实通过土地为农户带来保障和利益。

成立专业的农业风险管理局,研究农业风险,推动农业保险立法进程。尽快建立起经营主体多元化的农业保险经营体系,对参与农业保险的农户和企业根据险种进行不同比例的保费补贴,对商业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服务。通过政府财政拨款或参保人的保费共同出资,建立农业保险专项风险基金,用于保费补贴、巨灾补贴、超额赔款补贴。

创新担保方式,以扩大担保品范围的方式来克服农村担保资产有限造成的农业贷款风险大的问题;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发展土地流通市场;加快完善农村中介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建立农村产权服务平台,增强农业资产流动性;建立商业化运作的担保基金,为农民和经营业主提供担保服务。

通过扩展农村本地期货经纪公司网点,实现用远期价格指导农业生产、销售的功能,规避市场风险,锁定农户和企业利润,提高农业贷款的融资力度。建立专业的农业信托机构,为农业规模化生产、销售提供资金支持,缓解农村无抵押资产带来的生产经营资金短缺问题,为农村闲置资金找到投资理财的出口,帮助农村市场合理调剂资金余缺,满足农村金融需求。

通过建设农村资本市场实现多渠道融资,设立农业投资基金,引导和组织民间投资,将分散的小额资金汇集到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鼓励优势的龙头企业兼并收购弱小企业,实现企业的集团化发展,完成企业资产重组和产权交易,盘活存量资本,优化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农业企业的上市,为农户提供投资交易平台, 从而为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提供资金来源。

参考文献:

1.李敏.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基于对浙江农村金融需求的调查[J].浙江金融,2008(1)

2.王醒男.基于需求与发展视角的农村金融改革逻辑再考[J].金融研究,2006(7)

3.张琴.从农村金融需求的视角看农村金融改革[J].软科学,2006(2)

上一篇:测量技术范文 下一篇:任务驱动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