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医院门诊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18 08:58:55

儿童医院门诊工作计划

儿童医院门诊工作计划篇1

日本儿童医院多数分布在人口稠密的关东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近畿地区的大城市中,且大多数为公立医院。

功能定位

日本儿童医院的平均病床数约为200床,规模比我国小得多,主要原因在于两国儿童医院的功能定位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日本,儿童医院主要专注于儿科疑难杂症的治疗;而儿童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则基本上留给居民日常生活范围内的儿科诊所或综合医院的儿科解决。具体来说,日本的儿童医院有下列特色——

治疗对象涵盖了新生儿、婴幼儿、小学生、初中生,也包括胎儿及产妇,但以婴幼儿患者为主;

儿童医院的科室设置比综合医院的儿科更为全面、细化;

住院期通常比普通医院短,但提供的医疗服务范围却非常广;

重点治疗癌症、循环系统疾病、外科疾病,并提供儿科的各类特殊医疗服务;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儿童急救医疗需求,许多儿童医院还设置了急救诊疗部门及PICU;

患者大多经其他医疗机构介绍或转院而来,经过初期的密集治疗后,多数患者退院或转院,少数疑难患者长期住院观察;

对入院患者的年龄有严格的限制,若住院期间年龄超标,患者须转往其他医疗机构。

设计理念

众所周知,由于患者特性及治疗方法上的差异,儿童不能被视为“小成人”,因此儿童医院的建筑设计理念也不同于普通医院。对此,日本学术界及业界大体上有下列看法:

*从患者的角度

儿童患者的身体及精神均未成熟,他们在住院期间不仅需要更多的护理,更需要家庭般的温暖与呵护。

很多儿童患者尚处于生长发育期,特别需要学习与游乐的场所。

儿童患者天真无邪,但对就医和诊疗充满恐惧,因此在空间、环境、色彩的布置上要做到既提升生活情趣,又有利于消除紧张不安的情绪。

*从医护人员的角度

护理单元的规模不宜过大,且须通过改进管理方式来降低管理成本。

医技部的布置需简洁、高效。

儿童医院的门诊量虽小但因科室众多,门诊部宜采用区块化的设计方法。

下文结合具体案例做进一步分析。

我们对日本国立成育医疗中心、宮城县立儿童医院、冲绳县立南部医疗中心·儿童医疗中心进行了实地考察,医院的概要见表1。

住院部的设计

*病区构成

住院部设计的关键在于合理划分病区。日本儿童医院在病区划分时主要考虑患者年龄、护理程度以及疾病种类等因素。

表2为日本国立成育医疗中心住院部的病区构成。可以发现,4层集中了所有的重症患者,6、7层分别设置了产科及外科病区,其余病区均按患者年龄划分。

*病床构成

图1显示了宫城县立儿童医院的病床构成。该医院共设160张病床,产科病区占18床(内含MFICU,6床),其他均为儿科病床。儿科病床中,34床为儿科重症监护病床,其余108床分设在6个儿科病区中。

图2为冲绳县立南部医疗中心·儿童医疗中心的病床构成。由于当地儿童医疗的需求量有限,儿童医疗中心与南部医疗中心并设在同一座医疗设施内,以共享医疗资源。全部434张病床中,儿童医疗中心占100床,南部医疗中心304床,急救中心30床。

*护理单元与管理单元

儿童患者在住院期间需受到更多的护理,因而护理单元的规模不宜过大。如宫城县立儿童医院的儿科护理单元仅设18床(图1、图4)。

控制护理单元规模的优点在于:显著缩短护理流线,方便护理观察;增加患儿与护士的见面次数,从而可促进两者之间的交流。因此小规模的护理单元有利于提高医护质量并保障医疗安全。但缩小护理单元的规模会增加管理成本,因此该医院采取了两个护理单元合设一个管理中心的做法。管理中心内设置护士长办公室及事物人员办公室。

医技部的设计

*功能模式

为确保安全高效,当前日本的儿童医院普遍将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及周产期用房设置在同一楼层。

图3为该方法的功能模式图。其核心理念是以手术部为中心,产房、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以及小儿重症监护室布置在周边,不仅联系方便,而且便于迅速开展手术。

为确保该设计方法的顺利实现,所在楼层的最小建筑面积需满足表3的要求。

*实例分析

图4为宫城县立儿童医院的三层平面,该图较好地体现了上述设计思想。表4显示了该楼层的相关数据,建筑面积为7384m2。

冲绳县立南部医疗中心·儿童医疗中心虽然为并设型医疗设施,其三层平面(图5)的布局方式同样也体现了同层化的设计理念。

门诊部的设计

*科室设置

表5为这3所儿童医院的科室设置。不难发现,即使同南部医疗中心共享医疗资源的仅设100床的冲绳县立儿童医疗中心,其科室设置也相当齐全。

作为日本最高等级的儿童医院,国立成育医疗中心肩负着为全日本提供示范医疗以及积累和推广先进医疗成果的重任。该中心共设置了45个科室,并将全部科室归并为8大部类。

该中心门诊部虽然科室众多,但因采用预约制及转诊制,成功地将日门诊量控制在1000人次以内,因此门诊部的建筑空间并不大。图6、图7分别为该中心的三层及二层平面,图中白色的C型走道为患者的交通干道,它联系着通向所有科室的白色交通支路,流线清晰便捷。各科室按所属部类沿C型走道依次排列,十分简洁明了,便于患者识别。

*分区与协作

如图4~9所示,医院各层平面均按不同的颜色划分为若干个区块。各区块相对独立且只设单一的功能,再通过合理组织建筑空间,可充分确保区块内功能的合理实现及区块间彼此的有效协作。

图9中红色虚线为患者的门诊流线,蓝色虚线为患者前往医技部的流线,绿色虚线为患者前往康复部的流线。由于实行了上述区块化的设计方法,流线不长且非常清晰。图中右下角绿色区块为门诊部及急诊部,中间的深绿色部分为门急诊部的医护人员共用的工作区域。虽急救部通常并无医生留守,但当急救患者被送至急救部时,通过共用的工作区域,各科室的门诊医生均可迅速抵达急诊部展开抢救。

图4中,手术部与ICU的工作人员共用更衣休息区,既可节省建筑空间,又便于这两个部门的协作。此外,图4中的产科门诊设在产科病区的西北角,即便产科医生数量较少时,也可开展门诊及住院医疗服务。以上做法都较好地体现了分区与协作的设计思想。

设计创意

儿童医院的建筑设计除需解决好上述功能问题外,也离不开良好的设计创意。

*游乐场氛围的共享大厅

以日本国立成育医疗中心为例,为增强门诊空间的可识别性并创造轻松活泼的氛围,在门诊部中央设置了贯通地下1层至地上4层的共享大厅。如图10~12所示,该大厅不仅色彩丰富,厅内还有超市、餐厅、甜点店、游乐场等设施,因而深受儿童欢迎。

*童话世界般的医院

如图13~18所示,由红色砖墙、浓灰色金属屋顶以及民居尺度的阳台等要素构成的宫城县立儿童医院从外观到室内都更像一座童话世界。难怪它的建筑师山下智史曾说过,该医院是一座不像医院的医院。他的用意是为了消除儿童的紧张与不安情绪,实践证明该医院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并设型医院的空间处理

将两所或更多的医疗设施并设在一起,以达到共享医疗资源的目的,是解决所属地区某类医疗需求不足却又必须设置相关设施的有效途径之一。但设计好并设型医院的关键在于必须在建筑空间上处理好相邻医疗设施的不同需求。

如图21所示,从冲绳县立南部医疗中心·儿童医疗中心东南角的共同入口进入玄关后,向左可进入儿童医疗中心的挂号大厅(图19),向右可进入南部医疗中心的挂号大厅(图20)。两者之间虽通过共用挂号收费事务室来节省人力资源,但室内设计分别迎合了儿童及成人的不同口味。

从一层平面图还可以发现,该中心除挂号大厅外,门诊诊室也分开设置,而医技部及急救部合用,取得了“既分且合”的良好效果。

图22为该医院的四层平面,该层共设3个病区,其中两个为成人病区,1个为儿童病区,与门诊部的挂号大厅类似,病区的室内设计也充分考虑了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图23~25)。

儿童医院门诊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医院建筑;新型设计;功能分工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医疗设施包括医院建筑的设计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建设现代化医院的需求。应对医疗建筑的变化,模块化设计方法是一种值得尝试的设计思路。在某妇产儿童医院的方案设计中,我们根据医疗建筑系统分级理论,将整个医院作为一个系统,通过各个功能模块的横向与竖向的有机组合, 形成功能完整的医院。其中,相同体系的单元模块,有着统一的技术参数、结构体系和构造作法,可以灵活地拼接组合,有效地增强了建筑空间对医疗技术进步的适应性。

1 项目概况

某妇产儿童医院是投资兴建的一所新型现代化民营医院。该项目基地呈东西长、南北窄的长方形,总用地面积35 826㎡。建成后的某妇产儿童医院包含门急诊综合楼、住院部,总建筑面积约77 798㎡。其中门急诊综合楼为3层(局部4层),住院部为16层,设有病床500床。

2 总体规划

2.1 模块化的整体布局

某妇产儿童医院基地呈狭长的长方形状, 这决定了建筑空间布局呈东西向延展的特征。方案总体规划结合模块化设计的理念, 充分考虑了医疗流程的科学合理和服务效率的提升,采用“一轴三区”的布局模式。一轴为由东向西延展的医疗街主轴线,即交通模块,串联整个院区的主体医疗功能。三区指三个模块分区,分别为“门(急)诊模块区”、“医技模块区”、“住院模块区”。

2.2 外部空间与外部流线组织

医院建筑功能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其外部空间与城市道路空间应直接衔接,以实现大人流量的集散。某妇产儿童医院地处桃源路与锦州中路交叉处的西北象限, 在近交叉路口地带设置了开敞的广场以及大片绿地, 以此为媒介实现医院空间与城市空间的有机衔接。富有韵律的模块化布局使门诊区、医技区等形成极具趣味性的庭院空间,既解决医院的通风、采光的要求,也为患者与医疗工作者创造更加舒适的医疗环境。

2.3 医院的功能分区

在建筑设计中,我们参照“三级甲等专科、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设计要求,将整个医疗区具体划分为门诊区、急诊区、医技区、病房区、管理区等。门诊区设置于基地东侧, 主要包括门诊大厅、中西药房、标准门诊单元等。入口门诊大厅设计为2 层的通高大厅,结合宽敞明亮的医疗街,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舒适宽敞的分流和等候空间。门诊模块单元的设计结合了采光中庭,使诊室可享受直接的通风采光,实现了主动节能。根据医院建设的规模,每层设置了2 个门诊模块,并串联在医疗街主轴上,模块之间通过连廊相互联通。

急诊区紧邻南侧的锦州中路并设置独立出入口, 配置急诊、急救,急诊输液,急诊手术,急诊留观等功能。急诊模块的一层急诊、急救分区明确, 设置急救绿色通道方便快捷。医技区位于基地中部偏北, 与门急诊模块以及南侧的住院模块联系紧密。医技模块主要设置了放射科、检验中心、B超科、心肺功能检查中心、病理科、手术中心等功能。病房区设置在急诊区西侧,一层为出入院结算大厅、员工餐厅、儿童游憩等。

3 医疗模块设计

1) “回”字形门诊模块

(1)基本尺寸及柱网布置

本方案中标准的“回” 字形模块长宽分别为2.4 m×32.4 m,模块面积约1 000 m2,其特点是自带一个内庭院,解决了自身的通风采光问题。“回”字形模块的基本柱网尺寸为5.4 m(8.1 m)×8.1 m,“回”字形的面宽为32.4 m,一般分为5 开间,中间天井开间为6 m;两侧诊室尺寸为:5.4 m(诊室)+2.7 m(走廊)=8.1 m(柱距)。模块中的柱网可根据实际空间需求按模数灵活设计, 共可划分成一个候诊厅和诊室约40 间。

(2)基本特征

“回”字形模块平面形式,形态简单,柱网布置灵活,适应性强。模块之间形成半开放的庭院,以及模块本身的内庭,使得医院整体上形成了一个通风采光佳、趣味性强、环境优美的人性化氛围。模块之间相对独立又有联系,串联模块的医疗街增强模块间的联系和便捷性,模块的尽端设置了连廊,用于医患分流。

2)复廊式住院模块

(1)基本尺寸及柱网布置

方案中复廊式平面模块长宽分别为78m×28.6m,模块面积约2 250㎡; 模块平面的基本柱网尺寸为7.8m×8.1m,模块面宽为78m,共10 开间。柱网设计还需考虑地下车库的布置。南北两侧可各划分房间20间。

(2)基本特征

复廊式住院模块将护士工作站设置在两条走廊之间,这种设计被证明比单廊式平面工作效率大为提高。在平面设计中体现了集中的工作核心区与一些分散的辅助功能区域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按自然层划分护理单元,一个护理单元的病床规模控制在40~50 床。

3)矩形医技模块

(1)基本尺寸及柱网布置

医技模块平面尺寸为43.2m×32.4m,模块面积约1 400㎡;医技模块的功能和设备的技术要求对空间灵活性的要求更高,大小空间的划分和组合依照医疗设备的技术要求进行。因此, 模块平面采用便于划分的8.1 m×8.1 m 柱网尺寸,南北进深长度与门诊模块一致。

(2)基本特征

矩形医技模块主要由影像部、检验中心和手术部等组成,均对空间有其各自的要求。影像部的设备不一,对房间尺寸也不尽相同,同时部分大型设备需要操控室和机房。方案中将需要操控室的大型设备用房集中布置, 并形成控制廊。检验中心内部为开放式的大空间,这样使用起来最为便利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3.2 模块的连接组合

由于各模块在医院系统中的功能不同, 模块之间的组合关系也各不相同。根据模块可连接的数量, 分为单向连接、双向连接和多向连接。门诊模块采用了多向连接组合方式,方便患者就诊及相关的检查等行为要求;急诊模块采用了双向连接,形成了急诊、医技、手术中心直接的“生命通道”;手术中心、医技模块因技术要求采用了单向连接,保证了该模块的管理和效率要求, 模块间的合理连接提高了整个医院的可达性、便捷性,较易实现医患分流、洁污分流。

4 结语

某妇产儿童医院的模块化设计策略使其具备了模块化医院的基本特征:(1)高效的组织方式———这是承载医疗功能模块的组织构架,医疗模块通过医疗街有序串联起来,所有的服务都可在开放空间内为患者提供服务。(2)灵活的模块组合——通过对兼容性和等效性的研究, 将各种模块细化, 组合成适用的模块, 提高了对不同规模科室的适用性。(3)可变的功能模块——在标准功能模块的基础上,可变化出适合各科室功能要求的单元模块,医院可依据“抽屉理论”轻松实现内部功能调整,适应医疗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的要求。

儿童医院门诊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儿童医疗;人性化设计;医疗公共区域

1灯光照明

灯光的作用之一是照明,第二则是氛围的营造。近几年,关于医疗事故和医闹事件愈演愈烈,不能把所有的原因归结于医生或患者。我们希望通过对于环境的改善能适当地缓解这种情况的发生。灯光的使用要充分考虑到医患对于照明环境的反应,避免因为照明布置或照度选择不当引起病患的不适和反感。尽可能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任何的光和色对人的感受都是不同的,在新型医疗公共空间中。灯光的选择主要以筒灯和普通LED灯。普通的LED灯要结合软膜天花,使灯光更为柔和、分散。

在门诊和急诊区,要尽可能地处理好自然光和人工照明的平稳转换,所以在“挂号”、“付款”等区域使用照度在300Lx左右,以荧光灯为主。在门厅、走廊等区域主要依靠人工照明,在门诊诊室和急诊诊室,则充分利用自然光。

在医院的大厅、公共走道、病房走廊等区域,要设置一定量的应急照明。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楼梯拐角等地方要设置出口指示灯和安全指示灯。以便在发生安全事故时人员能够通过导示及时撤离。而儿童诊室在色调上最好选择暖色基调,选择高彩度的色调,给孩子一个活泼的氛围。

2色彩心理

色彩是对人视觉影响最大的因素,对于患者在医疗环境中的康复发挥重要的作用。不是从美亦或者是情感方面,都可以影响到儿童生理和心理。儿童医院里色彩的设计和普通医院里色彩的设计有很大的区别,它更具有特殊性,不仅要照顾到孩子的喜恶,还要更科学地使用颜色。因其所面向的群体相对成人来说是比较弱势的群体,所以色彩的运用更需要合理、科学、美观和人性化。

儿童医院内色彩的设计不能太过复杂,这样容易造成儿童产生焦躁不安的心情。室内主要使用立邦儿童漆,可以经过调色,得到想要的色彩。粉色和浅蓝色、嫩黄色给人带来的感受比较舒心。对于儿童来说,这类色彩更有利于他们形成积极、柔和、平静的心理感受。鉴于儿童对于色彩的敏感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尝试用色彩进行区域划分,让他们在医疗空间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冰冷和严肃。

3设施和区域划分

新型医疗室内公共区域主要划分为:门诊区、急诊区、导医台、趣味分诊区、接待区、MINI礼品店、儿童游乐区、咖啡厅、餐厅、甜品店。

新型医疗空间和以往的医疗空间的不同在于更加注重人性化设计,从人的需求着手设计,所以根据儿童的需求,我们增设了MINI礼品店、儿童游乐区、咖啡厅、甜品店,希望他们在接受治疗的时候不会对医院产生太大的抵触心理,让他们卸掉对医院的防备心理,更加轻松地接受治疗,轻松愉快的心情对于病情的缓解会有一定的帮助。

4材质肌理

材料对于儿童心理的影响、材料给儿童安全的保障、材料的多样性和协调性都应该考虑在内,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医院并没有给他们留下好的印象,甚至于很多大人对于去医院也是怀着一种胆怯的心情。这对于人的心理是不利的,医院总归是一个治病救人的地方,所以我们要把不合理的心理作祟全部颠覆掉。

涂料和墙面是医疗设施所采用的最常见的墙壁处理方法。质感、可清洗的墙面往往是首选,因为他们不仅有利于声学控制,还能减少眩光。为医疗内饰制定的大多数窗口处理通常是中性色或无色百叶窗。根据不同情况,客户可以在某些空间添加窗户处理,以提升内饰,例如:在医疗套间的诊察室里添加窗帘或面板可能会使空间显得不那么像诊所、更友好。

地面是最容易使儿童受伤的一个区域。由于治疗区和住院病房需要每天打扫,所以常常指定耐用的、医院级别的塑胶地板。经常有重型推车经过的走廊使用塑胶地板以及紧密编织的宽幅地毯或地毯拼片。术前和术后区域的走廊使用塑胶地板材料,而护理单元的走廊指定使用宽幅地毯,以减少噪声。因其用房类型的不同,儿童医疗在材料规格上有更大的灵活性。吊顶可使用矿棉板、石膏板等材料做出独特的造型,让儿童和家长可以缓解病痛的阴郁。

5结语

儿童医院门诊工作计划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定量资料

1.1.1不良反应主动监测前后数据分析[1] 包括主动监测前后AEFI报告率的比较,AEFI的发生时间、制品种类、接种剂次、接种季节和人群分布特征。

1.1.2AEFI主动监测模式的建立

① 基于社区的AEFI主动监测模式:对在2008年7月―2009年12月建卡的新生儿发放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记录册,要求家长在每次接种疫苗后进行体温和局部全身反应的观察和测量,医务人员进行电话随访,或在儿童下次疫苗接种时进行主动询问。对不良反应填写《AEFI主动监测登记表》,并逐级上报。

② 基于医疗机构的AEFI主动监测模式:在闵行区二级综合性医院(市五、吴泾、闵行区中心医院)建立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在儿科门诊建立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记录册,对在就诊时发现的与预防接种相关的疾病进行登记和报告,院防保科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旬、月进行主动监测。

1.2定性资料

参加访谈的对象为儿童家长和不同部门的医务人员,包括卫生行政部门、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管理部门、区域二级综合性医院管理人员和临床医生。

对儿童家长采用门诊拦截式,对医务人员采用小组访谈,以事前设计好的提纲内容进行访谈,了解访谈对象对问题的看法与观点。根据专家知识背景与专业经验将资料形成不同的主题和类别,所有访谈内容均录音记录,并整理为文稿,记录关键信息供研究分析。

1.3AEFI定义与分类

以卫生部下发的《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中AEFI的定义与分类为标准。AEFI分类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实施差错、偶合事件、注射反应、不明事件;不良反应分类为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

1.4资料分析

将AEFI监测个案资料输入上海市免疫规划AEFI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并导出为Excel文件后,进行整理统计。采用内容分析推断法对定性资料进行分析讨论。

2结果

2.1不良反应主动监测前后数据分析

2.1.1AEFI报告率2007―2009年共收集到接种后不良反应事件302例,AEFI报告率为276.56/10万。主动监测前的AEFI报告率为87.25/10万,主动监测后的AEFI报告率为455.67/10万。

2.1.2AEFI分布特征

① 制品种类:在所有疫苗接种不良事件中,一般反应报告率居前三位的依次为DPT、Hib和PCV,分别为840.58/10万、681.82/10万和529.41/10万;细菌类疫苗的AFEI报告率高于病毒类疫苗,AEFI发生按种类分析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表1)。

② 人群: 2007―2009年沪籍儿童的AEFI报告率是非户籍儿童的1.62倍。沪籍儿童和非沪籍儿童主动监测后的AEFI报告率分别是主动监测前的7.51和3.93倍。

③ 发生时间:AEFI报告率与疫苗接种月份有相关性,从1月开始,报告率呈上升趋势,7―8月份为最高,9月后报告率逐渐下降。

④ 接种剂次: DPT与JEV随接种针次增加,报告率有上升趋势;OPV第三剂AEFI报告率较前两剂为高。其余疫苗随着针次的增加,报告率逐渐降低。

⑤ 临床表现:一般反应中临床表现主要以注射局部红肿硬结(126例)和全身低于39℃发热(152例)为主;异常反应中临床表现以全身皮疹(1例)与发热超过39℃(23例)为主。

2.1.3哨点医院报告情况

哨点医院AEFI总体监测的敏感性差,市五医院、区中心医院的AEFI报告率分别为1.02/10万、8.96/10万。报告AEFI共16起,其中一般反应11起,异常反应1起,偶合事件4起;报告的AEFI临床表现主要是以发热为主,占75.00%(表2)。

表2 哨点医院AEFI报告情况与临床表现分布

2.2定性访谈

2.2.1预防接种门诊家长访谈 实行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主动监测以来,接种门诊的医务人员与儿童家长关于AEFI相关知识的交流增多,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后AEFI的关注度增强,有利于提高监测的敏感性。家长说“接种门诊的不良反应记录册,上面有每种疫苗可能会有什么不良反应,还让我们每次打完针都自己测体温,加强监测”。

预防接种主动监测模式中,发放给家长的AEFI联系册对增加家长不良反应知识及提高对AEFI报告的敏感性起到重要作用。家长回答说“如果接种预防针后体温到了38.5℃就会到医院就诊,采取一些降温的办法,这些知识都是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记录册中知道的。”“这本册子对我还是很有帮助的,上面写得挺详细的,因为咨询医师的话需要问题非常具体才能提问咨询,对于广泛的症状,电话咨询往往说不清楚,还是自己看比较有帮助。”

部分家长在儿童预防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时,没有意识到要主动将信息报告给接种门诊的医务人员,医务人员的主动随访或到下次进行预防接种前主动询问对增强AEFI报告的灵敏度非常重要。同时在医院儿科门诊建立起合理的AEFI监测、报告机制有利于提高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报告率。有家长谈到:“孩子8月龄打麻疹疫苗时发生过一次,当时发热39℃,到医院就诊了,但是没有报告过接种的医师,直接去的儿科医院”。

2.2.2医院儿科门诊医师访谈医院儿科门诊医师在AEFI的报告、处置、解释上发挥重要作用。他们“常遇到小孩上午进行了预防接种,下午出现发热等症状,家长会认为是接种疫苗所引起的,对小孩进行检查后发现咽部有红肿,有卡他症状,我们常对家长进行解释发热可能是由于上感引起。” 因此建立以医院儿科门诊为阵地的AEFI主动监测哨点,加强对儿科门诊医务人员AEFI常见类型、报告程序、处理方法的培训,不仅增强医务人员对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识别的敏感性及处置能力,同时有利于医务人员对预防接种后偶合疾病而引起的发热等症状的解释,从而消除家长对预防接种安全性的顾虑。

在启动AEFI主动监测项目前,儿科门诊医务人员对儿童中可能因预防接种引起的发热等不良反应的报告缺乏相应的机制,同时考虑到预防接种,尤其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是必须接种的,报告不良反应心存顾虑。认为“没有一个规范处置流程,能不诊断不良反应尽量不诊断,但回避也不是办法,需要摸清报告,还是需要消除顾虑加强监测。” 通过AEFI主动监测网络的建立,让医务人员获得更多了解AEFI监测及处置相关知识及信息的机会,同时也有利于理顺儿科门诊对AEFI的监测、报告流程。

3讨论

随着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的有效控制,AEFI受到了公众与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区从2001年起建立预防接种不良事件报告制度,2005年全面实施了《上海市AEFI监测方案(试行)》[2],与全市相同所有监测到的AEFI事件均由家长报告等被动方式(占95%)为主,尽管我区的AEFI报告率处于全市平均水平,但由于医务人员对AEFI报告的顾虑以及缺乏培训,发现并报告的途径单一等诸多因素,仍然导致AEFI漏报现象的发生。

3.1主动监测前后AEFI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2009年全面实施主动监测后,本社区AEFI报告率为455.46/10万,是2007年的5.21倍,高于区平均水平的3.47倍,报告及时率和完整率均>95%,监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3.2主动监测前后AEFI分布特征

按病毒类与细菌类疫苗统计,主动监测开展前后AEFI报告率有年度增长的趋势。按不同人群分析,沪籍儿童和非沪籍儿童主动监测后AEFI报告率分别是主动监测前的7.51倍和3.93倍。在以被动报告为主的方式下非沪籍儿童的AEFI报告率略高于沪籍儿童,之后沪籍儿童的报告率高于非户籍儿童且增长趋势明显。主动监测前后AEFI按疫苗接种剂次分布大致相同,DPT与HepB随接种针次增加,报告率有上升趋势,OPV第三剂AEFI报告率较前两剂为高,其余疫苗随针次的增加,报告率逐渐降低,与应颖、钱晓华等[3-4]的调查结果一致。

3.3 定性访谈

近年来,风险沟通策略被用于描述和解释免疫规划项目中发生的AEFI [5]。对受种者、家长、接种人员和免疫规划工作人员而言,AEFI是一种风险,为便于更好地开展AEFI监测工作,我们自编了《宝宝预防接种反应记录册》发放给新生儿家长,除了宣传疫苗接种后的常识和发生不良反应后的常规处理办法外,在各疫苗接种宣传页的下栏内留出空格,由家长自行填写记录宝宝接种疫苗后24 h内的体温、注射部位和身体不适体症,便于家长观察记录和及时就诊处理,主动配合和参与预防接种工作。这种家长主动参与AEFI监测的模式有利于保持公众对预防接种的信心,作为一种风险沟通策略,对提高家长预防接种的依从性和巩固免疫规划项目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与朱渭萍等[6]在医疗机构实施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主动监测可行性的定性研究中的调查情况类似,卫生行政和免疫规划管理人员认为在儿科门诊开展AEFI主动监测工作很有必要,需要上级政策上的支持。绝大多数临床医生认为目前的监测工作流于形式,AEFI漏报普遍存在,原因主要是未受过相关方案和免疫预防工作的培训,门诊工作量大,另外不能明确症状与预防接种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是影响报告的因素。在本文试行的4个监测哨点中,报告率远远低于接种门诊,除了培训不足、临床门诊工作量大外,还与报告程序繁琐、甄别难易、工作量绩效有关,临床中更应注重以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机制为主的监测模式,并完善规范处置的绿色通道。AEFI作为一种风险,除了预防工作者外,全面提高临床儿科医生开展沟通风险策略的各项技能是至关重要和迫在眉睫的,帮助他们掌握预防接种知识、AEFI的报告流程、处置规范可以使我们有效地建立起AEFI主动监测哨点,并以它作为预防接种工作中临床与预防整合的切入点,将一个成功的风险沟通转变为机遇,为免疫预防工作营造一个更健康和积极的社会环境,各方形成合力,树立公众对预防接种的信心,降低其对免疫规划项目的负面影响,保持免疫规划项目的成果。客观评价AEFI主动监测模式所取得的效果,由于对被接种者所实施的主动观察,是否使观察对象或家长出现霍桑效应从而引起观察的偏倚,进而导致AEFI报告大于实际发生数,仍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观察和评价。

4参考文献

[1] 余峰,余翠萍,吉美蓉.上海市龙柏社区2007―2009年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报告率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0,22(7):394-396.

[2]陶黎纳,胡家瑜,郑英杰.上海市2006年预防接种安全性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08,14(4):297-303.

[3]应颖,蒋天兰,吴慧芬.2001―2004年上海市普陀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05,17(6):267-269.

[4]钱晓华.上海市虹口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主动与被动监测情况分析[J].中华医学与健康,2006,3(8):5-8.

[5]郭飚.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免疫规划项目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疫苗和免疫,2008,14(6):549-552.

[6]朱渭萍,徐飚,张红叶.医疗机构实施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主动监测可行性的定性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2008,9(11):992-994.

儿童医院门诊工作计划篇5

1项目概况

泗阳妇产儿童医院是广东省江苏商会在泗阳投资兴建的一所新型现代化民营医院。该项目基地位于泗阳县城区桃源路与锦州中路交叉处的西北象限,呈东西长、南北窄的长方形,总用地面积35826m2。基地南侧隔锦州中路与民居小区相邻,西侧隔拟建农贸市场是相文路,北侧为文城新都居民小区,东侧紧邻主干道桃源路。建成后的泗阳妇产儿童医院包含门急诊综合楼、住院部,总建筑面积约77798m2。其中门急诊综合楼为3层(局部4层),住院部为16层,设有病床500床。(图1)

2总体规划

医院建筑的规划与设计总是在一定的特定背景条件下完成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医院建筑的空间需求亦随之变化,导致了医院建筑的过早“老龄化”,早期的总体规划未考虑到医院远期发展和新技术带来的新的空间需求,尤其是中小型医院“见缝插针、零扩碎改”影响了医院的运行效率与环境品质。因此,在医院建筑的总体规划中应该考虑未来随医疗技术进步提出的新要求,要将医院的远近期建设综合考虑,尽可能地采用灵活的、可拓展的系统化设计方法,最大限度地保证改、扩建时期医院系统的功能完整性和运行效率。在泗阳妇产儿童医院方案中,我们采用模块化的总体布局模式,既增强了医院总体规划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又避免了改建、扩建过程中带来的衔接问题。

2.1模块化的整体布局

泗阳妇产儿童医院基地呈狭长的长方形状,这决定了建筑空间布局呈东西向延展的特征。方案总体规划结合模块化设计的理念,充分考虑了医疗流程的科学合理和服务效率的提升,采用“一轴三区”的布局模式。一轴为由东向西延展的医疗街主轴线,即交通模块,串联整个院区的主体医疗功能。三区指三个模块分区,分别为“门(急)诊模块区”、“医技模块区”、“住院模块区”。医院的核心医疗区主要由门诊模块、急诊模块以及医技模块等组成;医技模块布置于场地中部,使得门(急)诊模块与住院模块可方便快捷地共享中心医技资源。(图2)

2.2外部空间与外部流线组织

医院建筑功能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其外部空间与城市道路空间应直接衔接,以实现大人流量的集散。泗阳妇产儿童医院地处桃源路与锦州中路交叉处的西北象限,在近交叉路口地带设置了开敞的广场以及大片绿地,以此为媒介实现医院空间与城市空间的有机衔接。富有韵律的模块化布局使门诊区、医技区等形成极具趣味性的庭院空间,既解决医院的通风、采光的要求,也为患者与医疗工作者创造更加舒适的医疗环境。模块化的总体布局使建筑外部流线脉络清晰,在外部各种流线的组织中,我们将传染与非传染、洁净与非洁净、住院与门(急)诊病的人流和物资流线合理分开,使之不交叉、不干扰,各行其道。(图3)

2.3医院的功能分区

在建筑设计中,我们参照“三级甲等专科、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设计要求,将整个医疗区具体划分为门诊区、急诊区、医技区、病房区、管理区等。门诊区设置于基地东侧,主要包括门诊大厅、中西药房、标准门诊单元等。入口门诊大厅设计为2层的通高大厅,结合宽敞明亮的医疗街,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舒适宽敞的分流和等候空间。门诊模块单元的设计结合了采光中庭,使诊室可享受直接的通风采光,实现了主动节能。根据医院建设的规模,每层设置了2个门诊模块,并串联在医疗街主轴上,模块之间通过连廊相互联通。急诊区紧邻南侧的锦州中路并设置独立出入口,配置急诊、急救,急诊输液,急诊手术,急诊留观等功能。急诊模块的一层急诊、急救分区明确,设置急救绿色通道方便快捷。医技区位于基地中部偏北,与门急诊模块以及南侧的住院模块联系紧密。医技模块主要设置了放射科、检验中心、B超科、心肺功能检查中心、病理科、手术中心等功能。病房区设置在急诊区西侧,一层为出入院结算大厅、员工餐厅、儿童游憩等。住院模块平面采用医患双通道的复廊布置形式,实现医患分流。宽敞的活动室和舒适的房间布置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的基本理念。

3医疗模块设计

3.1模块标准化

设计模块的标准化设计可以使建筑具有统一的技术参数、结构体系和构造作法,标准模块是柱网和功能最大限度的契合,并具备一定的通用性。

3.1.1“回”字形门诊模块

(1)基本尺寸及柱网布置本方案中标准的“回”字形模块长宽分别为32.4m×32.4m,模块面积约1000m2,其特点是自带一个内庭院,解决了自身的通风采光问题。“回”字形模块的基本柱网尺寸为5.4m(8.1m)×8.1m,“回”字形的面宽为32.4m,一般分为5开间,中间天井开间为6m;两侧诊室尺寸为:5.4m(诊室)+2.7m(走廊)=8.1m(柱距)。模块中的柱网可根据实际空间需求按模数灵活设计,共可划分成一个候诊厅和诊室约40间。(图4)(2)基本特征“回”字形模块平面形式,形态简单,柱网布置灵活,适应性强。模块之间形成半开放的庭院,以及模块本身的内庭,使得医院整体上形成了一个通风采光佳、趣味性强、环境优美的人性化氛围。模块之间相对独立又有联系,串联模块的医疗街增强模块间的联系和便捷性,模块的尽端设置了连廊,用于医患分流。

3.1.2复廊式住院模块

(1)基本尺寸及柱网布置方案中复廊式平面模块长宽分别为78m×28.6m,模块面积约2250m2;模块平面的基本柱网尺寸为7.8m×8.1m,模块面宽为78m,共10开间。柱网设计还需考虑地下车库的布置。南北两侧可各划分房间20间。(图5)(2)基本特征复廊式住院模块将护士工作站设置在两条走廊之间,这种设计被证明比单廊式平面工作效率大为提高。在平面设计中体现了集中的工作核心区与一些分散的辅助功能区域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按自然层划分护理单元,一个护理单元的病床规模控制在40~50床。病房南北向布置,以南面布置为主,北侧配以医生办公室和辅助用房;垂直交通主要设置在北侧中部,两端为辅助交通单元。

3.1.3矩形医技模块

(1)基本尺寸及柱网布置医技模块平面尺寸为43.2m×32.4m,模块面积约1400m2;医技模块的功能和设备的技术要求对空间灵活性的要求更高,大小空间的划分和组合依照医疗设备的技术要求进行。因此,模块平面采用便于划分的8.1m×8.1m柱网尺寸,南北进深长度与门诊模块一致。(图6)(2)基本特征矩形医技模块主要由影像部、检验中心和手术部等组成,均对空间有其各自的要求。影像部的设备不一,对房间尺寸也不尽相同,同时部分大型设备需要操控室和机房。方案中将需要操控室的大型设备用房集中布置,并形成控制廊。检验中心内部为开放式的大空间,这样使用起来最为便利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手术部采用双走廊模式布局,洁污分流,共设16间不同规格的手术室。与门诊模块相同,医技模块与交通廊道连接。

3.2模块的连接组合

由于各模块在医院系统中的功能不同,模块之间的组合关系也各不相同。根据模块可连接的数量,分为单向连接、双向连接和多向连接。门诊模块采用了多向连接组合方式,方便患者就诊及相关的检查等行为要求;急诊模块采用了双向连接,形成了急诊、医技、手术中心直接的“生命通道”;手术中心、医技模块因技术要求采用了单向连接,保证了该模块的管理和效率要求,模块间的合理连接提高了整个医院的可达性、便捷性,较易实现医患分流、洁污分流。医院内部主交通流线是以“医疗街”为轴线的“非”字形交通组织形式,通过宽敞的医疗街将门急诊模块、医技模块及住院模块等有序地串联起来。就医人群在医院前广场进行一次分流,进入门诊大厅后进行第二次分流,在各候诊厅进行第三次分流,实现了分层次的交通组织和空间安排,优化了医院内部流线和空间效率,减少了患者不必要的往返、相互干扰,塑造了一个宁静而高效的诊疗环境。

4结语

儿童医院门诊工作计划篇6

你一定要有:社保类少儿医疗保险

孩子出生后就有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保障——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作为基本保障,它的保费便宜,在医保覆盖范围内,可报销50%~70%的医药和住院费用。和商业医疗险拒绝患病后投保不同,社保类少儿医疗险在查出患病后,仍然可以投保并正常报销。这类保险每年要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办理和缴费,错过了也不能补缴,这一年也就没有保障。上学的孩子可以通过学校参保。

不同年龄段,你有不同的商业险选择

0岁~16岁:少儿消费型重疾险

如果有重大疾病,门急诊和住院费用被社保型医疗险报销后,自费部分的支出只能通过商业重疾险分担。通常儿童消费型重疾险一年保费几百元。而相同保额的返还险,一年保费几千元,如果投保期间没有发生重大疾病的理赔,到期保费返还收益率极低。

商业重疾险的好处是除了报销型,还有更方便的给付型——不需事后报销,疾病确诊后持正规医院的确诊报告和医师级医生出具的诊断报告,就能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保额直接支付而且没有使用限制,比报销型保险更加实用和及时。但给付型医疗险只保住院的费用,而且补贴部分通常低于80元/天,一般最多只能赔30天。

住院费用一般包括几大项:医药费(非自费药与自费药)、检验费、床位费、膳食费、手术费等。投保消费型保险时,最好选择医药费、检验费、床位费等项目罗列明确,并且注明了可报销比例的产品。儿童商业医疗险的保额存在制度性的限制。除非附加了寿险责任,否则中国法律规定:给付型保险的保额上限为5万元,北京、上海、广州等少数经济发达城市放宽到10万元。

6岁以后:商业意外险附加医疗保障

孩子入学后发生意外的概率变高。因此学龄儿童除了基本医疗保障外,可以选择补充附加医疗保障的商业意外险,应该侧重实报实销的费用型住院医疗保险,意外产生的门诊和住院费用支出也能报销,还可以添一份住院津贴保险,弥补家长为照顾生病孩子而耽误的工作收入。

商业意外险以消费型居多,每年保费100~300元。目前各大保险公司都有复合型的儿童险,既包括重疾赔偿也包含意外赔偿,有些还包含儿童的意外责任险。和给付型医疗险一样,儿童意外险的保额也有最高10万元的限额。

给孩子买意外险时要注意:理赔范围和免赔条款非常重要。越便宜的商业保险越有可能在免赔条例中设置更多的限制。因此,签字之前,合同中所有赔付条款的细节一定要全部弄清楚;选择最实用的选项:烫伤、跌落、气管异物、运动受伤等。“儿童绑架勒索津贴”之类的就算了吧;附加医疗险最好选择能用于非医保类药物的,补充基本医疗保障的空缺。

需要国际医疗保险吗?

国外出生的:投全球医疗保险

全球医疗保险是一种高端医疗保障计划——保费高,每年大概1~6万元,限制条件少,赔付范围广,涵盖了境内私立医院、境内公立医院国际部和特需门诊、境外公立和私立医院的绝大部分医药费。

全球医疗保险,也属于消费型保险。如果保险生效期间没有发生赔付,保费也不返还,但有的会提供续保保费折扣。有的全球医疗险接受儿童单独投保,有的必须是父母中的一人先投保,才能把未成年子女纳入计划,但是只收第一个孩子的保费,之后参保的孩子都可以免保费加入计划。

选择高端医疗险时,特别要注重一个硬指标:保险公司争取到多少公立三甲医院与之签署直付协议。私立医院的医疗环境和医疗服务比公立的好,但中国内地的权威医疗专家仍然集中在公立三甲医院的特需部。所以,保障计划能否在三甲医院特需部直付,也是重要的选择标准。

国内出生的:投亚洲儿童医疗保险

如果你的孩子在中国出生,厌倦了公立三甲医院无休止的排队和拥挤的环境,价格相对低一些,专门为亚洲儿童设置的医疗保险其实更适合你。

亚洲儿童医疗险同样涵盖儿童在公立医院特需部和私立医院的住院、门诊医疗费用,只是覆盖范围缩小到亚洲,赔付限额降低到住院赔付200万元、门诊赔付10万元,每年的保费可以控制在1.4万元以下。在中国内地公立医院普通部、非普通部和私立医院,中国港澳台、日本以及新加坡的公立、半私立和私立医院看病,保险公司都可以通过直付医疗网络直接结算以上的项目费用,不用申请理赔。

儿童医院门诊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儿童;医疗空间;室内空间;人性化

如何以儿童为核心,赋予医院良好的室内环境,同时满足儿童在心理、生理的多重契合性要求,进一步来增加整个空间的游戏性和趣味性,越来越成为我们解决与改善的问题。如何从室内空间设计和儿童心理学等相关领域对儿童医疗室内空间进行设计,在对医院空间的功能、流线的分析,以及对儿童就医期间医护人员的行为、心理的分析等,提出相应满足儿童就医空间的要求。在总结前人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分析医院研究的背景,然后结合本国国情,比较国外此类设计中提出的一些最新设计理念和设计。

一、综合医院中儿童医疗室内空间环境现状分析

在现阶段综合医院中,儿童医疗室内空间环境绝大多数还停留在空间的功能系那个和设施的完备性,基本忽视了对儿童心理感知的的关怀。因此,对于儿童医疗空间的认印象始终是冰冷而刻板的。但现实就医环境心理告诉人们在就医的同时,不仅仅满足于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儿童医疗环境的舒适性和人性化投入。由于现代综合医院功能划分繁杂,容易导致医疗空间的相互干扰、混乱,由此也带来就医者的不便。除此之外,我国多数儿童就医空间的环境设计普遍存在色彩较为单一的问题,基本以白色为主,患者如果长时间处于单一色彩空间容易导致心理认知疲惫、枯燥、厌烦和不安,儿童对于色彩的敏锐度要高于成人,他们对于单一色彩认知不够专注,他们更喜欢五彩斑斓的彩色空间,多色空间也更容易安抚儿童心理。另外,综合医院中的儿童医疗空间缺少专为儿童量身打造的休息娱乐区域,在儿童等待就医过程中无聊、好动,很容易导致儿童情绪的不安和焦躁。

二、国内外儿童医疗室内空间设计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对于儿童医疗室内空间的设计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书籍都比较少。随着儿童医疗环境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国内很多专家和学者也积极投身到儿童医疗空间环境研究这一课题,从而也取得了一些基本成果,相关的学术观点和见解也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作用。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儿童医疗空间的研究明显要早于国内,因为现代设计发源于欧美,他们对于设计和人的行为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外相关学者和设计者不仅有完备的理论性成果,又有大量丰富的设计实践来验证他们的研究理论,并不断改进。三、儿童医疗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基本要素和方法1.合理的室内空间设计在综合医院中,儿童医疗空间必须具备健全的功能区域,主要包括门诊部、诊疗部、住院部和其他功能区域。各功能区域既要保证独立存在的同时也要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考虑到未来的一个可持续发展方向。医疗水平和医疗设备的提高带动医疗空间规模的扩大与缩小,使空间功能进一步的合并与分解,而创造一个动态的空间是未来儿童发展的一个趋势。2.儿童人体尺度由于儿童是特殊群体,医院为了更好的为儿童治疗和服务,需要更严格的按照儿童人体工程学方面知识来设计。对于那些不符合标准、缺乏儿童使用尺度和比例的设计会给儿童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危害。因此,在儿童医疗室内空间设计上应当充分了解儿童使用习惯和使用尺度,是空间设计布局更加合理、科学、温馨。儿童的年龄跨度整体来说相对较大,从0—12岁被称为儿童时期,但是各个年龄段的差异也是很大。在婴儿时期就医的空间就需要考虑到母婴喂养室,还有随时准备换尿布的服务台。对于可以独立行走的儿童,就要避免儿童行走中滑倒、跌落等问题的发生,设计出适合儿童高度的设施,对于有身体残障的儿童,特别是视力有问题的儿童,采用极易辨认的特殊材料和不同色彩进行区别。

3.光环境和色彩的应用

在儿童医疗室内空间中,充足的光纤不仅是诊疗的需要更是儿童视觉和心理的需要。自然光线的引入,是接近自然的感受,让儿童更多的沐浴自然光,有助于自高自身的免疫力,增加身体对于钙的吸收。所以,在室内,尽量让光线充分,但应适当避免光线直射。在门诊大厅中,如果可以让顶棚采用玻璃,让阳光直接照射到整个空间,病人就会感受到自己强大的生命力。同样,室内人工照明依然同样重要。根据室内空间不同的功能,照明的力度也是不同。尽量可以做到根据不同人的需要设置不同亮度的光线,这样工作人员在工作的同时也不会相互打扰,对于儿童也起到更好的保护。色彩是儿童对世界感受表达手段之一。儿童医疗空间中,用颜色来改变医院在儿童心目中冰冷恐怖的心理是最直观的方法。色彩在人们的表达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儿童更偏向的是暖色,如红色、黄色,但成人更偏向的是冷色,如绿色、蓝色。所以在设计中,要考虑利用色彩来调节儿童的心理,如在走廊中墙壁刷上和儿童同样高度的蓝色或者绿色涂料,使儿童情绪得到更多的放松;在就诊区地面铺上一张颜色亮丽的特殊图案,可以分散儿童就医中恐惧的心理。充分认识到色彩的重要作用,积极创造出更温馨的环境。

4.室内装饰造型的设计

儿童对于新奇事物都保持着一颗好奇的心,儿童医疗空间的设计趋势必将是充满了性化的空间。可以根据不同的空间设计不同的主题,如:海洋、星空、动画卡通等。也可以在墙壁上面贴上孩子喜欢的动物形象,或者画上有趣的涂鸦手绘。考虑到清洁和感染的因素,室内尽量不要铺设地毯。走廊或者室内流向可以用不同色彩的磨石等材料引导儿童的就医流向。儿童的视觉集中点总是在圆形的物体上,所以圆形家具或者造型在室内更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设计具有趣味性的圆形物体,可以更好的来分散儿童就医时的压抑感觉。

三、结语

长期以来,无论是儿童医院还是综合医院中的儿科门诊设计一直迁就于综合医院的设计风格,人们对于医院的认知就是刺眼的白色、冰冷的诊室和单调的空间。这种氛围对于儿童来说无疑是恐惧的。因此,在综合医院中,儿童医疗室内空间环境的设计应当以医疗建筑的“性格”和儿童的“天性”进行设计。根据空间功能和环境因素来搭建形体结构和空间关系。因此,设计师应当以医疗建筑的建筑属性和儿童行为为设计出发点,积极寻找最佳的设计平衡点。

参考文献:

[1]刘磊.现代综合性医疗建筑中的引导空间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

[2]杜欢.当代儿童就医空间设计[D].北京服装学院,2010.

[3]孙琪.色彩在现代医院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沧桑,2010(3).

[4]陈超.现代儿童医院室内设计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周欣.中小型医疗建筑空间探讨[D].湖南大学,2008.

儿童医院门诊工作计划篇8

一、强化组织行为,完善工作机制。我系统妇女儿童工作在局党委领导下,以实施《两个规划》为目标,不断组织行为。2007年《两个规划颁布》以后,为加强力量,落实责任,多次调整妇儿工委组织,扩大工作范围。各单位配备专职(兼职)妇儿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单位的妇女儿童工作,增加工作的延续性和实效性。同时,将妇儿工作列入各单位目标考核内容,由各医院向卫生局签订协议,产科向医院签订责任状,层层明确工作责任,建立联系网络。目前,各医疗卫生单位各科室内的联络员80%以上都是各单位和部门的骨干或中层干部,建立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局党委和各单位将妇儿工作费纳入财政预算,实行专项使用,保证妇女儿童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健全妇女儿童工作制度,定期召开妇女儿童工作会议,及时召开实施《两个规划》阶段性情况调度会,不定期召开解决妇女儿童发展重点难点专项工作会议。系统内建立了困难职工救助制度,及时了解各单职工生活状况,定期走访慰问贫困职工家庭,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目前全系统已初步形成了局党委主管、妇儿工委牵头、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的上下贯通、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网络化工作格局。妇儿工作人员树立尽职尽责为妇女儿童服务,实实在在为妇女儿童做事的意识,保证了妇女儿童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人抓,有人负责,推动了《两个规划》的全面实施。

二、健全妇保网络,消除孕产妇死亡。加强孕产妇全程保健管理,防范孕产妇危害因素是确保母婴安全、妇幼健康的重要措施。十多年来,我局坚持对所有育龄妇妇女、孕妇实行从婚前检查到临产住院的全程系统管理。首先是严把“早孕建卡关”,采用等形式告知孕妇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医疗机构早孕建卡。其次是按要求进行定期产检、产后访视及42天产后检查,保障孕程健康。再次是以提高县级高危妊娠筛查为重点,加强高危妊娠规范化管理,发现动态高危的随时转诊,固定高危的在孕37-38周后转诊至县级医院。县妇保所、县级产科分别设立高危门诊,负责全县孕妇县级高危筛选和高危转诊工作。四是以提高质量和产前诊断技术为重点,确保产科病人安全。2007年以来,共抢救重症病人34例,成功率100%。对外来孕产妇,同样加强指导管理,制订了《县外来孕产妇保健管理办法》,依法打击非法家庭接生活动。此外还制订了外来孕产妇平产接生费用减免办法,为每位外来产妇减免接生费用1000元。2012年1-10月,共有23名外来孕产妇在县第一、二人民医院做产,减免接生费用23000元。由于各项措施落实,使孕产妇保健质量逐年提高。多年来,全县孕产妇接受健康教育率达到85%以上,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到10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0%,农村新法接生率达到100%,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至2012年10月,创造了连续11年无孕产妇死亡的优异成绩。

三、做好儿童保健,保障儿童健康。与妇女保健工作同步,坚持以全省“十五”儿童发展纲要为指导,以0-7岁儿童保健、0-3岁儿童系统管理重点,扎扎实实做好全县儿童保健工作,提高儿童系统保健率,保障儿童身心健康。近五年来来,全县计划免疫全程接种率保持在99%以上,乙肝疫苗接种率达到100%,0-4个月母乳喂养达到86%,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达到97.45%。由于落实了儿童保健各项措施,使全县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降低到1%%以下,新生儿出生缺陷率控制在10%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在目标位内,儿童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四、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规范医疗制度,杜绝医疗事故,确保医疗安全,也是实现妇女儿童健康的重要一环。为此认真抓好人才引进和培训工作,抓紧重点学科和专病专科建设,强化科技兴医,积极引进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抓好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努力创建等级医院、等级卫生院、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和妇幼保健规范化门诊。进一步改善医疗条件和服务环境,提高诊治水平。加强婚前检查,保证婚检质量。两所定点婚检单位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主检医师质量把关制度,严把发证关。在婚检过程中,注重筛选遗传病,防止传染病传播。加强助产技术服务管理,坚持各医疗单位助产技术服务审批许可制度和助产技术人员质证上岗制度,提高产科质量和医疗抢救能力。

上一篇:门诊月度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爱婴医院门诊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