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学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26 16:36:55

儿童美学教育

儿童美学教育范文第1篇

2009年初,有幸参观了台湾苏荷儿童美术馆,那是一家以美学教育为灵魂的儿童美术馆,短短一天的徜徉使我对儿童美术有了全新的认识。

亮点1:尊重作品的原创性

从苏荷儿童美术馆陈列的几百幅作品中,你会发现孩子们的作品是那么的与众不同,每幅都有大师级的风范,画面夸张,线条流畅、自然,极具表现力,丝毫没有成人指导的印痕。

原来,这里的老师极其重视孩子的原创作品,他们教孩子画画不出示范例,更不会随意在孩子的作品上作任何修改。其体现的是对孩子作品的尊重和珍视,更是对孩子作品的认可。

亮点2:处处都有巧心思

在美术馆里,你能真实地感受到生活中各种美的场景,不是通过机械传授的方式,而是将“玩美术”的理念很好地进行了传承和创新。

老师们利用废旧的CD片和CD盒,在上面涂上薄薄的颜料,一个小男孩拿着红色的CD片放在黄色的CD盒里,原本黄色的CD盒立即变成了橙色,孩子发现了颜色的变化,反复地试验,开心极了。

通过装CD的游戏,孩子认识红、黄、蓝三原色,以及其它颜色的属性和混色的效果。在游戏中,孩子感受到了冷暖色调的不同,懂得了同一颜色的深浅变化和明暗对比,绝对是“玩美”体验。

亮点3:多样化的体验方式

同样画静物,美术馆的老师会很用心地布置情境:

有不同的教具让孩子用手去摸,感受物体的纹理,感受不同块面的变化。

鼓励孩子观察整体和细部,甚至让孩子多挪动脚步,以不同的角度:仰角、侧角、俯角来观察和作画。

事先,老师从不同角度取景(往前看、往后看、往左看、往右看、往上看、往下看等),将静物的照片先拍摄下来。然后,让孩子按照喜欢的角度安排画稿。

美术课上,孩子学到了从多个角度去观察,还学会了自己动手做、用手摸、用鼻子闻等多样化的体验方式。要培养孩子整体的艺术观,只在教室里练习绘画技巧是不够的。带孩子走进生活是最自然的教育手法,将使我们的孩子终身受益……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非凡的心眼手的配合,就是这样练成的。

亮点4:小手玩创作,体验团队协作

值得一提的是美术馆大门口的外墙,它是由泥砖组成的一面墙壁,来自200个孩子的集体创作。每块泥砖上都有小朋友玩泥时的即兴创作,那是孩子们用竹简在泥板上画成的,工作人员将泥板烧成砖,装饰整面外墙。有意思的是,每一块泥砖都可以拆下来。曾经参与创作的孩子,每次到展馆来,都会兴奋地寻找自己创作的那一块,甚至想把它带回家,但是,馆方会告诉小朋友:“这面墙少了一块就不完整了。”希望孩子因此体验到集体创作的可贵。我想正是这样一个小细节,让孩子读懂了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儿童美学教育范文第2篇

现代教育社会化、生活化的趋势使社区教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比较而言,美国的学前社区教育起步较早,社区教育体系发展得也比较完善。本文旨在简要探讨美国学前儿童社区教育的特点,并与我国的学前儿童社区教育状况进行粗略的对比分析,以便为我国学前儿童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社会对学前儿童社区教育的重视程度

受“儿童中心论”思想的影响,美国社会对儿童保护和教育参与意识比较强,社会对学前儿童的支持是全民性的,这为学前儿童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好的基础。美国不仅有由政府机构、教育部门、俱乐部、企业、社团等合作参与的社区教育组织管理部门,有专职的社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有专职的社区教育行政人员和社区教育工作者(简称社工),而且,社会名流、专家学者、地方绅士、学生家长等都普遍具有关注社区、贡献社区的思想,并提供行之有效的合理化建议。平时学校或者社区组织的各种儿童教育活动,都会引起社区民众的高度关注和广泛的支持。在美国,私人捐款设立教育基金、投资兴建社区公共教育设施、建立社区学校已成为一种风尚。

在我国,社会对学前儿童社区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自从学校成为一种有组织的独立的教育机构以来,学校就开始承担起全部的教育职能,就连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认识:教育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学校和教师应该对孩子的发展负有全责。而且,受我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校的教育方式也多是关门读书,很少与社会的现实生活发生联系,社会和社区也是无从参与教育过程。于是,学校就成为独立于社会的教育的“孤岛”,社会教育和社区教育就成为纯偶然性的、随机性的影响。虽然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教育”、“教育社会化”等教育思想的渗透,一部分人已经开始意识到社会对教育支持的重要性,但就全社会来说,人们的教育参与意识仍然比较差。在一些地区,开展社区学前教育往往是教育系统自上而下地推动,社区教育的开展多限于幼儿园或者是社区教育有一定认识的领导及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园所,未能充分发挥和调动多方面的力量参与。

而就幼儿园自身来说,对社区教育也存在认识不清或动机不纯的问题。园所认为搞社区教育是“赔本的买卖”。相当多的幼儿园开展社区教育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未考虑、了解社区公众的需求,没有同社区协调互动,导致参与者寥寥无几,人气不足。再加上幼儿园本来自身教育工作任务比较繁重,许多教师视搞社区教育为负担,社区教育活动的频度和质量也就很难得到保证。

二、社区教育资源及其利用

社区教育资源是指社区内可供社区教育活动开发和使用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等各种要素的总和,如社区内从事各种职业的居民、工厂、医院、超市、博物馆等公共设施。这些社区资源为幼教机构和组织利用后,在教育管理、教育活动的组织、儿童发展与教师成长等方面将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因此,学前儿童社区教育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丰富的社区资源,在这方面美国有许多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

首先,在社区资源方面,美国社会为学前儿童社区教育提供了较为完善的社区教育支持系统。在人力资源方面,如前所述,美国对学前儿童社区教育的参与是全民性的,人力资源充足,而且人力资源的质量也比较高(美国的人口素质高)。在物质资源方面,美国是一个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水平高,经济实力强,这决定了政府部门对教育可以有比较多的资金投入,突出表现在社区环境设施的建设方面:美国有为儿童免费开放的社区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电脑房、公园等。各社区图书馆均设有儿童专署区,书架的高度与儿童的身高都是相匹配的。资料显示,目前,全美有8300多所博物馆、艺术馆。耗巨资修建的规模宏大的博物馆基本上免费向学生开放,有的即使收费也很低廉。教师可以组织儿童到这些公益场所开展各种教育和实践活动。有的博物馆还与一些学校建立固定的联系,甚至把展品送到学校去。周末父母也可以带着孩子免费参观。

其次,美国的学前儿童教育人士对社区教育资源利用的意识也比较强,幼儿园平时非常注重邀请社区各行各业的工作者来园介绍自己的工作,也常常带领儿童走出幼儿园到博物馆、艺术馆参观学习,到工厂、医院等各种场所,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情况,使儿童认识到自己的家庭和幼儿园都是社区的一部分,而自己所在的社区又是整个城市的一部分,有效地促进了儿童的社会化。儿童家长也经常组织带领孩子参与各种社区教育和公益活动。

相比之下,我国在社区教育资源及其利用方面都还存在许多不足。

第一,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很高,对不属于义务教育的学前教育本来重视程度就不够,在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教育投入上更显得心有力而力不足,社区内能够为幼儿园利用的社区教育设施比较少。有限的一些可供利用的公共教育设施也存在应该免费的地方而不免费的问题,像公园、文物景观、革命纪念馆等公益场所,长期以来一直对家长和按一定的身高标准对儿童进行收费。

第二,幼儿园教师和儿童家长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意识还比较差。许多幼儿园都封闭办园,一学期走出校园进行的大型活动次数极为有限,利用社区各种人力资源进园教育也不充分,同时,社区各方面关系协调不够,也造成了社区资源不能得到综合利用。

三、幼儿园、家庭和社区教育一体化建设

美国儿童教育强调幼儿园、家庭和社区教育一体化即三者在平等基础上的协调、互相合作。美国推行一种以家庭为基础的父母教育计划,即HAPPY计划,它直接通过社区把培训带入家庭,父母每周接受入户指导,每隔一周参加一次与其他孩子父母的集会。教师还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为社区服务,以促进社区的发展,如幼儿教师长期利用节假日,为周围居民举办幼儿教育班、英语班、舞蹈班等,同时也为家长提供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平时还有专业教师为家庭、社区上门服务。

近几年来,幼儿园、家庭和社区教育的一体化建设在我国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要“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幼儿园同时应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服务”。在上述文件的指导下,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等城市率先开展起社区学前教育,其主要形式是将幼儿园等正规幼教机构面向社区开放,拓展服务功能,将服务对象和范围扩大到本社区为入园儿童及其家长。如开展亲子活动组织为入园儿童与园内儿童的联谊活动、举办家长学校和家教讲座等。在我国发展比较好的城市社区,如青岛已建立了“家庭学前教育服务中心”,它其中的一项任务就是让社区幼儿成为社区教育指导对象,并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这也是我国学前儿童社区教育的一大亮点。

但是在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国的幼儿社区教育仍存在许多不足。比如,由于对社区教育的意义认识不深入,不少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开展的亲子活动、家长会等社区教育活动只是场面热闹有余,而扎实不足,家长的参与不够积极主动,出现应景行为。这些都表明,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社区教育活动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学前儿童社区教育师资的培养和培训

美国对学前儿童社区教育师资的培养和培训十分重视,一般由居民生活区中设立的社区学院专门负责,如美国檀香山社区学院。它要求经过培训的教师,必须具备与家庭、社区各方面联系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目前我国学前儿童社区教育师资的培养培训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虽然有一大批幼儿师范学校培养的专门幼儿教师,但他们的受教育内容仍更多的局限于3―6岁的幼儿,而许多应上级的要求组织学前儿童社区教育的政府和街道工作人员又没有接受过必要的教育知识培训,造成学前儿童社区教育专业化指导与师资的配套还是一片空白。应该说在师资方面,我国社区开展0―3岁学前儿童教育指导还不具备条件。学前儿童社区教育师资的配套和细化是我国学前儿童社区教育正在面临的问题。

儿童美学教育范文第3篇

摘要:儿童文学在学前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美育功能。本文以普及美育知识、提高美学修养、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培养完美情感为四大理论层面,形成"四轮定位"的理论框架,对儿童文学在学前教育中的美育功能这一重要命题,进行了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论述。对于充分发挥儿童文学在学前教育中的美育功能,可以提供理论思考与实践参考的双重价值。

关键词:儿童文学;学前教育;美育功能;美学知识;美学修养;审美心理;完美情感

学前教育又称“幼儿教育”,是真正意义上的启蒙教育。作为教育中基础的基础,学前教育更要认真贯彻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因此美育自然成为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所谓“美育”,是指关于审美与创造美的教育,亦称“审美教育”或“美育教育”。即通过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的审美活动和理性的美学教育,使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对于美的欣赏力与创造力。美育对于改造人性,改造社会,造就全面发展人材,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均具有十分特殊的重要意义。

而儿童文学作为学前教育中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又发挥着独特的重要功能。为此,笔者结合个人几年来学前教育的研究与理性思考,对儿童文学在学前教育中的美育功能这一重要命题,发表若干意见,以作引玉之砖。

一、普及美学知识

儿童文学在学前教育中的美育功能,首先是它普及美学知识的功能。

美学作为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和审美意识,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所以德国著名美学家黑格尔称美学为“艺术哲学”,即从哲学高度与深度来研究艺术。

而儿童文学作为文学之一种,属于“语言艺术范畴”。儿童文学又包括童话、童谣、儿歌、儿童故事、儿童戏剧等等,是适合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阅读、表演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的总称。因此,可以说儿童文学与学前教育是互相对应,互相匹配的。

儿童文学首先可以在儿童中普及美学知识,即以具有浅显易读、适应儿童心理需求、内容与形式生动活泼,并溶知识性、思想性、娱乐性、趣味性为一炉的特点,是向少年儿童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首先以普及美学知识为基础与前提。

这些美学知识主要有:什么是美、美的特征、美的作用、如何审美、审美理想、审美感知、审美意识、审美意象、审美享受等等,都是美学的基本知识,也是进入美学大门的金钥匙。例如学习儿歌,就会懂得诗歌的韵律美、形式美、音乐美、形象美等许多美学知识。又如阅读儿童剧剧本,也可以懂得戏剧艺术的动作美、冲突美、情境美等许多美学知识。

二、提高美学修养

儿童文学在学前教育中的美育功能,还体现在它的提高美学修养功能上面。

儿童文学以其独有的审美特征,提高少年儿童的美学修养。

其一是文学的广阔性审美特征。儿童文学作为语言艺术,以语言为媒介,来表现现实生活,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有最大的容量和自由。文学还可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内在的思想、情感、愿望、理想等等。所有这些特征,都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联想力、想象力、注意力、判断力、情感力等各种美学修养。

其二是文学的思想性审美特征。儿童文学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可以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趣味与审美心理,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美学修养。例如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就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形成巨大的震撼力,可以使儿童们培养起痛恨资本主义社会,热爱社会主义社会的美好的思想感情,从而奠定最基本的美学修养的根基。

其三是文学的结构性审美特征。文学具有鲜明的结构美,正如俄国作家冈察洛夫所说:“单是一个结构,即大厦的构造,就足以耗尽作者的全部智力活动。”[1]儿童文学的结构美也是十分鲜明的,例如许多儿歌都是偶句一段(或两句,或四句),句式多半是“三、三、七”或“五五”、“七七”等,具有格律美与音乐美。所有这一切,都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美学修养。

三、健全审美心理结构

美育之所以在整个教育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是因为它可以培育和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们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艺术活动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能够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2]

儿童文学可以极大地培养起儿童们的艺术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艺术创造力等各种审美心理能力。特别是形象思维,又称为“艺术思维”,以联想、想象为思维的主要形式,成为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四、培养完美情感

儿童文学在学前教育中的美育功能,以培养儿童的完美情感为重点与亮点。

情感在审美心理中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中外许多美学家都认为,审美心理是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因素的统一体。然而这诸多的心理因素究竟是如何在审美心理中统一起来的呢?它们并不是机械地相加,也不是简单地堆积,而是通过情感作为中介,形成了有机统一的审美心理。具体而言,在审美的心理活动中,主要是一种情感活动,既以注意与感知为基础,又与联想和想象密不可分,通过理解因素在感性中表现理性,在理性中积淀感性。

所谓“情感”,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态度。“情感就其内容而言是极其多样的……换句话说,人的情感的根源在于极其多样的自然和文化的需要。凡是能满足已激起的需要或能促进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事物,便引起积极的情绪状态,从而作为稳定的情感而巩固下来。凡是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或是可能妨碍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事物,便引起消极的情绪状态,从而也同样作为情感而巩固下来。”[3]

情感作为人的高级精神活动与审美活动的要素之一,不仅是人所特有的,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与民族性。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情感又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所以革命导师列宁才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4]

参考文献:

[1]西方古典作家谈文艺创作[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p429;

[2]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p69;

[3]彼得罗夫斯基主编.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p398;

儿童美学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表现主义美学;艺术观;儿童绘画;变形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2)09-0043-03

【作者简介】钱慧(1969-),女,江苏如东人,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

“艺术必须成为儿童的朋友,当言语不足以表达他们的欣喜、忧愁、恐惧和挫折时,他们或许便得以依赖它。”美国儿童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在20世纪用诗意的语言提醒人们关注儿童艺术和艺术教育。一些学者通过反思儿童艺术教育的现状后发现,对于儿童艺术的理解会深刻地影响艺术教育的实践。人们所具有的儿童艺术观会渗透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并转化为艺术教育的行为。近年来,我国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或理论梳理,对儿童绘画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儿童美术是儿童生命需求的直接显现,是儿童记录生活、表达观念和情感的一种手段;儿童的绘画与儿童的整体智慧相一致,是儿童个性的表达等。

由此,研究者指出了儿童绘画与儿童感知、情感、思维的关系,开始从儿童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视角考察儿童绘画。现代心理治疗中的美术治疗也是利用了儿童绘画的心理学意义,将儿童绘画作为反映和折射儿童情感的一面镜子,强调儿童绘画的投射意义,由此来寻找心理困顿的症结,通过儿童的绘画活动来消除症结。我们应该从多个学科的视角进行审视,全面解读儿童绘画,不断创新儿童艺术观。本文从美学、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来探讨儿童的绘画艺术,旨在进一步拓宽儿童艺术教育的新视野。

一、表现主义美学与儿童绘画的表现性

自20世纪开始,从心理经验出发的理论研究和艺术创作日趋走向成熟,由此兴起的表现主义美学成为现代西方美学的重要流派。表现主义美学提出了“是表现,不是再现”的独特艺术观,它反对印象主义对艺术的认识――“自然主义的单纯模仿和拍照式的对外部世界的客观再现”,认为艺术是情感或直觉的表现,艺术表现的是艺术家自身的心灵。表现主义美学的兴起使美学由传统转向现代,表现主义美学体现出与传统美学迥异的理论个性,显示了非理性主义、审美纯粹主义和强烈的主体主义的特点。作为表现主义美学的开创者,克罗齐认为艺术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其根本特点是表现性,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内部视野,极力主张艺术家表现内在体验和心灵激情。在他看来,审美是一种直觉,直觉即创造,创造即表现。

儿童被誉为天生的艺术家,有学者将儿童与成人艺术家进行比较,发现“儿童与成人艺术家在内在精神、生活态度、创作手法等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和可比性”。那么透过表现主义美学的视角,这些天生的艺术家是如何“表现”的呢?表现主义美学提倡主观感觉和内心真实的表现,“变形”手法成为表现主义艺术家的主要创作手法。而儿童绘画也正因夸大、变形、拟人等手法而处处散发着浪漫、迷人的光芒。为此,许多成人艺术家向儿童学习,借鉴儿童绘画的创作手法。

“变形”在《辞海》中被解释为:“艺术中对表现对象的性质、形式、色彩与行为方式方面的畸形。”“人对反映外界刺激的反映,由于受到活动主体心理素质的影响,不与客观事物完全吻合,从而产生知觉上、情绪上和审美体验上的某种变形。”反映在儿童绘画中,“变形”则是指儿童运用夸大、歪曲、不合常理的嫁接组合等手法,表现与客观事物的不吻合、偏离人们习见日常生活的事物形象。“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儿童绘画引起了成人的极大关注,独特的手法造就了儿童绘画天真、稚拙和朴素的视觉样式。这样的表现手法在表现主义艺术家的作品中屡见不鲜,同样带给我们独特的审美感染力。成人艺术家的“变形”手法是艺术家借用儿童的眼睛、以儿童的心态单纯质朴地观察世界和表现世界。但儿童对于想象的情境、省略夸大等变形手法的运用是无意的,他们在逻辑与非逻辑中形成自己的逻辑,使成人觉得既熟悉又陌生,既合理又不合理,既细微又粗略。这是儿童的“变形”手法与成人艺术家的差别。也正因如此,儿童的绘画显得尤为真诚和可贵,这是儿童绘画中“变形”带来的魅力。

二、儿童绘画表现中“变形”的独特性

(一)“变形”源于儿童的直觉和感受

儿童在作画的过程中一般没有过多的考虑和犹豫而直接作画。图一是儿童观察了班级自然角的仙人掌之后的绘画。儿童笔下的仙人掌周围长满了“刺”,保留了仙人掌的典型特征,但是在造型与色彩方面用了“变形”的手法。有的将仙人掌画成长长的,有的采用红绿对比色和两个大小圆形表现仙人掌的外形。图二中儿童在画鲜花的时候联想到花瓶,就在草地上画了极具装饰效果的花瓶,表现出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的倾向和用直觉表现事物的方式。

关于艺术与直觉的关系,克罗齐从他对直觉的界定出发,认为艺术即直觉即表现。在克罗齐看来,直觉活动不同于逻辑活动、直觉知识不同于理性知识。直觉活动糅合了人的感受、联想等。“一个科学作品和一个艺术作品的分别,即一个是理智的事实,一个是直觉的事实。”克罗齐从艺术即直觉的观点出发,提出了“艺术不是物理事实”的著名命题,试图纠正传统美学上的自然主义和机械模仿倾向,这对于当前儿童艺术教育中偏重临摹、灌输技能等现象有着积极的指导和启发意义。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他否定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却是不可取的。”从图一、二绘画的题材来看,儿童的绘画内容大多来源于儿童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儿童绘画似乎是对克罗齐美学理论的修正和补充。

(二)“变形”是儿童的审美想象和创造

表现主义美学的另一代表人物科林伍德,继承和发展了克罗齐的“艺术即表现”说。他认为艺术是艺术家的情感表现,表现情感是一种创造性想象活动,艺术家在想象中不自觉地显露某种感情,因而艺术的两重性表现为“表现性”和“想象性”。科林伍德为艺术下了一个定义:“通过为自己创造一种想象性经验或想象性活动以表现自己的情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

儿童观察了龙虾之后的创作,儿童把龙虾的须夸大延长,画成小姑娘的长长的辫子,并为龙虾穿上了美丽的衣裳,产生“似虾似人”的变形效果。在儿童眼里,红红的龙虾俨然就是一位有着长长辫子、身穿花裙子的婀娜多姿的小姑娘。即使是写生活动,儿童也依然根据自己的真切感受展开丰富的想象。他们在欣赏《星・月・夜》之后心底涌现了某种恐惧、躁动的情绪,用夸张的加粗的黑线条和蓝线条创造了魔鬼的形象,一个令人恐惧的魔鬼形象跃然纸上。

三、儿童绘画的表现性对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启示

(一)给儿童充分的创作自由

表现主义美学认为艺术是艺术家思想的表现,表现是自主之本、创造之源。反思当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依然存在注重向儿童灌输技能技巧、简单临摹、一味追求作品的艺术化效果的异化现象。例如,有些成年人面对孩子的乱涂乱画时表现得“惊慌失措”。他们会对孩子的画进行更正、指责和劝导,有时候也会亲自示范什么是“正确”的画,根本不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机会。

我们应该给儿童充分的创作自由,重视儿童自身的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和审美情感的体验,使儿童成为意义形成的主体。在儿童创作过程中,不能随意打断他们的思路或阻止他们自由的表达,应在儿童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和支持。只有在这样的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儿童才能在绘画中表达心灵的“真”。

(二)为儿童提供具有表现力的材料

在绘画活动中为使儿童的思想得到充分的展示,除了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和工具之外,还要关注绘画材料是否具有表现力。

笔者曾经遇到一个实践案例:某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春蚕之后,让幼儿画蚕。教师提供的画纸是传统的白色画纸。当幼儿完成作品的时候,教师发现有一个幼儿的画纸上是空白的,问了该幼儿才知道,原来他是用白色的蜡笔绘画的,而幼儿的解释是“因为蚕是白色的”。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提供的画纸是不具有表现力的,孩子见到的蚕是白色的,在白色的画纸上孩子无法尽情地表现自己对蚕的认知或想象。因此,艺术教育中应提供适宜的、能促进儿童进行表达的材料。

(三)站在儿童的立场理解、评价绘画

表现主义美学强调艺术家的内在、主观世界,作为成人,该如何解读儿童的绘画中蕴涵的丰富表达呢?为此,教师对儿童作品的理解和评价不能只停留在色彩、造型等形式要素方面,而是要建立在细心观察、耐心倾听、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儿童的家庭结构、同伴关系、绘画过程等作深层次的考察,了解儿童的个性、生活经历等,这样才能全面理解和把握儿童的作品中传递的思想内涵。为进一步理解儿童绘画中的精神世界,成人不妨尝试用儿童的方式画画,重拾画笔,感受绘画的过程、手法和内在表现。通过这样的体验方式,成人将对儿童绘画中的信息更加敏感。

【参考文献】

儿童美学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苏荷美学;美术馆;儿童;美术教育

前言

少儿美术教育一直是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伴随着一次次的课程改革,少儿美术教育也在一步步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但是其中依旧还存在一些还未解决的问题。由台湾林千铃所创办的苏荷美学算当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儿童美术教育机构,他们不但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还创办了特有的当代儿童美术馆。因此,根据对苏荷美学核心教学理念的研究,对今后少儿美术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目前,关于对苏荷美学的系统研究并不存在,只有少量资料介绍其教育理念及苏荷儿童美术馆的情况,不过有一些与其教育理念相似的研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探究当今少儿美术教育所存在的误区。本研究主要建立在苏荷美学教育核心理念和前人对少儿美术教育所存在误区研究的基础上,进而展开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从而进行的更深层次的研究。

一、 对儿童美术馆认识的误区

随着时代的发展,参观美术馆已成为当今很多家庭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而苏荷美学”认为美术馆不应只是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而是应该具备一种新使命――在休闲和娱乐中获得教育。有不少家长认为带着孩子去参观美术馆就能使孩子获得教育,但具体到如何去获得教育却又答不上来,只是浅显的认为看画就可以提高审美,好一点的还会说需要听讲解员讲解。如果仅仅是依靠这样简单的方式,美术馆是适应不了现今知识水平的极速发展的,美术馆应当采取更多元化的方式来最大可能性发挥出其存在的意义。这点也可借鉴“苏荷美学”创办的儿童美术馆的经验,例如他们在讲解莫奈的印象主义时,为强调光对印象派的作用,建设了一个场景空间,背景是莫奈的作品,伴随房间光线的变化,莫奈的作品也展现出完全不同的色调感觉,这样既形象又生动,使儿童更易理解。

还有一点就是美术馆的互动游戏,现在大多数美术馆已经开始注意这一点了,在我参观的大型博物馆和美术馆都设有儿童互动游戏区,但很多小型美术馆这方面依旧欠缺。且在互动游戏形式的设置上还比较单一,未能很好的将美术馆的知识内容融合进去,大多采用填色这样的简单游戏。美术馆在儿童互动游戏方面应采取更多样化的形式,更充分地调动儿童的参与性,使他们能够在玩乐中去学习知识并且理解知识消化知识。

二、 评判儿童美术作品的指标所存在的误区

在调查中了解到,现在的家长仍有绝大部分喜欢用“画得像不像”作为评判儿童美术作品的标准。而“苏荷美学”认为其实我们应当给孩子画不好和画不像的权利。首先,从生理上说,几岁的小朋友处于身体发育阶段,手的力量是有限的,这时我们却要求他们一定要把线画直,或者说颜色一定不能涂出线外,其实是不利于小朋友肌肉的发展的。再者,其实很多知名艺术家的画都是画得“不像”的,他们更多的是在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这一点和小朋友画画是相通的。孩子们画画更多的不是在表现技巧,而是在于把内心的感受想法画出来。如果儿童受到家长“画得像不像”这样的评价,也会逐渐以追求“像”为画画的目的,这样的后果只能是严重妨碍了儿童想象力和个性化的发展。世界著名绘画大师毕加索就曾经说过“我在小的时候已经画得像大师拉斐尔一样,但是我却花了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如何像小孩子一样作画”,毕加索所学习的“像孩子一样作画”就是在学习儿童观察世界的角度,那些看似凌乱的线条和不规则的色块背后的美丽世界。

大师都是这样的看法,我们普通人也何不以一种更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和评判儿童的美术作品,发现他们作品中所存在的“美”的闪光点,而不是把眼光局限在画得像还是不像上去。

三、 对儿童学习美术的意义认识所存在的误区

从小学到高中学校一直都设置有美术课,而我们究竟为何要去学习美术呢?“苏荷美学”认为儿童学习美术应该是去学习美学和美感,而不是学习画图。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家长认为学习美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他们觉得孩子画面中的创意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却存在根据儿童画得像不像来作为评判儿童美术作品的依据,这样的误区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大概总结了一下,是因为创意性的重要性在社会中做到了很好的宣传,所以家长会认为它是最重要的,但是其根深蒂固的觉得“画得像”才是画画的首要条件这一观念却依旧没有改变,所以这也是即使很多家长觉得提高孩子审美最重要,也认为孩子画面中的创意性很重要,但是还是会拿画得像不像去评判儿童的美术作品。这里的误区就在于家长在对儿童美术教育中知道了美学、美感的重要性,但却仍有很大一部分家长把学习画图放在首要位置。

家长只有从真正意义上认识、了解、接受儿童学习美术的意义是学习美学和美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在儿童美术教育中所存在的误区,从而帮助儿童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得到更好的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晨颖.邂逅纯真邂逅美丽――台湾苏荷儿童美术馆随感[J].艺术生活,2011,(2):64-68.

[2] 何燕飞.浅析家长在幼儿美术教育上的误区[R].新疆:中国会议,2010.

[3] 李蕾.两难:少儿美术的童真与规范[J].美术观察,2013,(06):14-15.

儿童美学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学情操;教育;培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的竞争成为我国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国家开始大力推进青少年的素质化教育,要求在青少年的教育中要重视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注重挖掘儿童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顺应时展的潮流,使得小学美术教学能够与时俱进,为儿童日后的美术学习奠定基础,以人性化教学方式激发儿童的参与和创作热情。小学美术教育的重点是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通过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美术学等专业学科,对小学儿童美学情操培养展开研究,使儿童在掌握基本美术技能的条件下,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美学教育,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使其具有发现美的眼睛,感悟生活,使美术回归生活的本源。根据教师能力的相关培训和国内外教材的查阅,笔者将培养小学儿童美学情操的方法总结为以下四种:

一、整体法与个性法合理结合

1、整体法

整体法是指将每个年龄段的小学生都看作不同的整体,根据年龄发展阶段进行教学,主要分为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小学中年级(三、四年级)和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等三个年级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经历的积累,不同年级段的孩子对美学有着不同的认知,教师要通过平时与学生的交流和相关的社会经验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整体教学。低年级段学生刚刚步入小学校园,他们审美情感主要依靠老师和家长的引导,因此这时候的教学要注重孩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教授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分辨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而对于小学高年级段,学生们经过了几年的校园生活已经开始慢慢形成社会经验,对于事物的美丑也有了自己的主张和看法,更加注重同龄人的意见,这时候的美术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以平等的姿态进行教学和对话,听取学生的意见并以朋友的身份对其审美提出意见和建议。

2、个性法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孩子在对美术的理解上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质,要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观察每个孩子的表现,然后在美学教育中根据其性格特点进行点拨。如有些孩子在学习五年级下册课本第3课中祖国、家乡、和平等作品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些在第15课中的自然、环保、科技等主题下积极活跃……教师要结合美术课本的编写结构来发现学生的培养方向,可能是时间上的古今,可能时地域上的中外,也可能是结构上的立体与平面,或是色彩上的冷色与暖色,以及更高级的情感上的喜怒哀乐,教师可根据儿童对美学的不同兴趣点,组织其参与不同类型美学作品的创造,在不同主题下引导其观察生活,动手实践。

二、直接法与间接法相得益彰

1、直接法

直接法是指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直接性传递的美学元素,比如在教学时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声调语速等,以及教师在讲述相关案例时的个人意见都会成为影响学生审美的重要因素。比如在评析某件作品时,老师给予鼓励的眼神或是带头鼓掌表扬,都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老师鼓励性的语言也会给予学生无限动力,比如在进行美学元素探寻时,有些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观点,教师应该对于这种勇于发言和积极思考的行为进行表扬,如果一味的批评或漠视,就会使得学生在日后的美术创作中缺少创作激情,对审美主题选择上畏首畏尾,难以打开思路。

2、间接法

小学阶段的学习主要是模仿,也是孩子道德理念及生活方式塑形的重要阶段,因此这个阶段的美学情操培养要根据孩童模仿的特点进行教学。在美术作品赏析时不仅要注重作品本身美学价值的传递,还要向其讲述美术作品创作者的优良品质,讲述创作者在作品完成时所做的准备工作、努力方向以及寻找素材的方法,向儿童传达只有心灵美的作者才能创作出美丽的作品,用典型人物范例进行间接式美学培养,如《七色花》作品中助人为乐的行为是美丽的,《图画里的声音》中民族自豪感是美丽的,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学生美学理念: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三、反复法和多样法相辅相成

1、反复法

贪玩是孩童的天性,很多孩子都是上课时左耳朵进,下课时右耳朵出,尽管在上课时认真听取老师的教学内容,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存在着知识流失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美术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上课之前回顾上节课的大体内容,并请学生进行复述,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再一次回忆起上节课的知识点,也会因为老师的提问而进行课下主动对知识的回顾和温习。

2、多样法

积极采用我国教育部提倡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进行美学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参与感,在与同龄人的讨论中更能激发其竞争心理和参与热情,可以很好的打开其创作思路,扩大其对美学的寻找范围,能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积极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作品展示,二维到立体的变换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或积极举办作品展,让学生们重视美术作品的创作,创作所带来的荣誉也能够促使其在生活中注重美学素材的积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以及各科文化的交流融合中探索新的美学领域。

四、总结

我国强调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强调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更加注重其精神内涵和心理美学的培养。在美术这样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学科中,美学情操对儿童的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发展规律,在客观上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从家庭、学校、课堂等方面进行层层推进,关注儿童的成长特点,丰富其美学素养,改革教学方法等,能够为儿童未来的美术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创作者健全、优秀的心理品格。

作者:王春丽 单位:吉林市昌邑区通潭路小学

参考文献

[1]戴高桃.美术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杜卫.美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95-121.

[3]张帆.小学美术课堂的多元化情感教育[J].教育科研论坛,2010(5):42-43.

儿童美学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儿童文学;现状分析;对策分析

一、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教育现状分析

(1)儿童文学教育缺乏针对性。一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未能充分抓住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开展教学活动。由于教育对象较为特殊,儿童文学作品和的美学品格和艺术个性是存在不同的。加上当前有的语文教师缺乏一定的素养,从而导致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儿童文学美学特征,这就使得某些语文教师在开展儿童文学教育时,难以从其美学特征进行教学活动。这样一来,就可能导致本来充满情趣的儿童文学作品被分解得很零碎,也缺乏儿童文学原本的审美特性,最终导致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审美教育目标难以如期实现。除此之外,这种课堂教学现状也使得原本有趣的教学活动变得枯燥乏味,使学生逐渐丧失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未能抓住儿童文学特征开展语文教学。由于儿童文学缺乏相应的文体知识,从而使得很多的语文教师在教学期间习惯性地将其视为一种体裁,采用较为统一保守的方法进行教学。例如,一些教师在处理儿童文学方面,就习惯采用同一种模式开展教学工作。在童话的文体教学方面,大部分教师都能够把握其叙事性、幻想性以及虚构性等文体特征,然而在对文体知识进行深入理解方面就较为欠缺。

(2)语文教师缺乏儿童文学素养。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质,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对于教师来说,其是否具备儿童文学素养对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有重要影响。由于在当前语文教学材料中,儿童文学作品熟练很多,因此,教师的文学素养对于教学的影响较大。部分语文教师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儿童文学方面的知识,参与相关的专业性培训活动较少,虽然近些年来通过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掌握儿童文学知识的教师比例有所增加,但要想满足语文教学的需求,这些教师的文学素养依然显得有所欠缺。

二、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教育的相关对策分析

(1)抓住儿童文体特征和美学特质开展教学。教师需要抓住儿童文学中蕴含的美学特征开展教学。儿童文学中的美学特征主要指的就是儿童文学中的艺术品性和审美性。相比于,儿童文学中的显著美学特征就是儿童情趣。正是由于这些作品中蕴含的儿童情趣,使儿童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从而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教师应当从儿童的角度进行考虑,利用儿童的思维进行思考,还应当把激发儿童情趣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设计出科学的教学方案。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抓住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开展语文教学工作。首先,教师应当对儿童文学系统的分类及构成情况进行了解,由于读者对象本身的特殊性,在儿童文学文体形式方面的划分也更加细致,所以教师应当对这些细节详细了解。其次,教师还应当对各种文体的区别与特征进行详细了解,从而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第三,教师还应当学会依据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题材的课文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

(2)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首先,语文教师应当树立儿童文学的理念,构建出现代化的儿童文学教育观。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应当对儿童文学中蕴含的精神内涵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形成科学的儿童文学理念,构建出和现代儿童教育相一致的儿童文学观。儿童文学专属于儿童,未成年的儿童是其主要的读者,然而由于儿童自身的个性较强,其有着特殊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因此,教师应当清醒地意识到儿童文学的主要作用。其次,教师需要对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阅读,从而提升自己对儿童文学的审美能力和感悟能力。通过阅读,尽可能地提升自己的儿童文学素养,以适应教学需要。在儿童文学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著名的中外儿童文学作家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如我国儿童诗人任溶溶、张继楼的作品,郑渊洁的童话和曹文轩的儿童小说,意大利作家罗大里、英国作家刘易斯的童话故事,等等。通过对这些优秀作品的大量阅读,能够将教师的视野不断拓宽,从而使得对儿童文学的感性认识不断丰富,提高教师对儿童文学的教学能力,并且还能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更好地关怀与教育儿童。

三、结束语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儿童文学教育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儿童文学教育应抓住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和美学特质开展教学,抓住儿童文学的特征和美学特质,就等于抓住儿童文学教育的核心。还要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教师具有文学素养,就能在整体上把握儿童文学蕴含的精神实质,逐步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湘云.浅谈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

[2]郑飞艺.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课程形态变革———基于阅读教学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1(07).

[3]德吉央宗.论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11).

[4]谢静.苏教版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4.

儿童美学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儿童文学;现状分析;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8-0054-01

一、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教育现状分析

(1)儿童文学教育缺乏针对性。一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未能充分抓住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开展教学活动。由于教育对象较为特殊,儿童文学作品和的美学品格和艺术个性是存在不同的。加上当前有的语文教师缺乏一定的素养,从而导致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儿童文学美学特征,这就使得某些语文教师在开展儿童文学教育时,难以从其美学特征进行教学活动。这样一来,就可能导致本来充满情趣的儿童文学作品被分解得很零碎,也缺乏儿童文学原本的审美特性,最终导致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审美教育目标难以如期实现。除此之外,这种课堂教学现状也使得原本有趣的教学活动变得枯燥乏味,使学生逐渐丧失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未能抓住儿童文学特征开展语文教学。由于儿童文学缺乏相应的文体知识,从而使得很多的语文教师在教学期间习惯性地将其视为一种体裁,采用较为统一保守的方法进行教学。例如,一些教师在处理儿童文学方面,就习惯采用同一种模式开展教学工作。在童话的文体教学方面,大部分教师都能够把握其叙事性、幻想性以及虚构性等文体特征,然而在对文体知识进行深入理解方面就较为欠缺。

(2)语文教师缺乏儿童文学素养。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质,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对于教师来说,其是否具备儿童文学素养对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有重要影响。由于在当前语文教学材料中,儿童文学作品熟练很多,因此,教师的文学素养对于教学的影响较大。部分语文教师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儿童文学方面的知识,参与相关的专业性培训活动较少,虽然近些年来通过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掌握儿童文学知识的教师比例有所增加,但要想满足语文教学的需求,这些教师的文学素养依然显得有所欠缺。

二、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教育的相关对策分析

(1)抓住儿童文体特征和美学特质开展教学。教师需要抓住儿童文学中蕴含的美学特征开展教学。儿童文学中的美学特征主要指的就是儿童文学中的艺术品性和审美性。相比于,儿童文学中的显著美学特征就是儿童情趣。正是由于这些作品中蕴含的儿童情趣,使儿童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从而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教师应当从儿童的角度进行考虑,利用儿童的思维进行思考,还应当把激发儿童情趣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设计出科学的教学方案。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抓住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开展语文教学工作。首先,教师应当对儿童文学系统的分类及构成情况进行了解,由于读者对象本身的特殊性,在儿童文学文体形式方面的划分也更加细致,所以教师应当对这些细节详细了解。其次,教师还应当对各种文体的区别与特征进行详细了解,从而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第三,教师还应当学会依据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题材的课文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

(2)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首先,语文教师应当树立儿童文学的理念,构建出现代化的儿童文学教育观。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应当对儿童文学中蕴含的精神内涵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形成科学的儿童文学理念,构建出和现代儿童教育相一致的儿童文学观。儿童文学专属于儿童,未成年的儿童是其主要的读者,然而由于儿童自身的个性较强,其有着特殊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因此,教师应当清醒地意识到儿童文学的主要作用。其次,教师需要对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阅读,从而提升自己对儿童文学的审美能力和感悟能力。通过阅读,尽可能地提升自己的儿童文学素养,以适应教学需要。在儿童文学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著名的中外儿童文学作家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如我国儿童诗人任溶溶、张继楼的作品,郑渊洁的童话和曹文轩的儿童小说,意大利作家罗大里、英国作家刘易斯的童话故事,等等。通过对这些优秀作品的大量阅读,能够将教师的视野不断拓宽,从而使得对儿童文学的感性认识不断丰富,提高教师对儿童文学的教学能力,并且还能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更好地关怀与教育儿童。

三、结束语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儿童文学教育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儿童文学教育应抓住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和美学特质开展教学,抓住儿童文学的特征和美学特质,就等于抓住儿童文学教育的核心。还要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教师具有文学素养,就能在整体上把握儿童文学蕴含的精神实质,逐步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湘云.浅谈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

[2]郑飞艺.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课程形态变革――基于阅读教学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1(07).

[3]德吉央宗.论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11).

上一篇:呼吸系统概论范文 下一篇:急救基础知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