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诊保洁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2-10 01:17:23

医院门诊保洁工作计划

医院门诊保洁工作计划篇1

医院的整体规划,从城市大局出发,在满足医院建设、契合城市规划同时,将目标定位为5个方向:园林化的绿色低碳医院,体系化、模数化、标准化的功能医院,以人为本的人文医院,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可持续发展医院,功能分区明确、流线顺畅的现代化智能医院。

整体布局采取模块化设计

医院的门急诊、医技及住院楼均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可实现各功能间的置换、重组和完善,为医疗技术和设备的进一步更新、改造和发展预留空间。

功能空间依据模块化设计分区如下:门急诊、急救功能沿东侧新胜利二路展开,便于设置各特殊功能区的对外服务入口;三栋住院楼由南向北成序列状布置于院区内部,紧邻规划的疗养区,医技区布置于住院楼的底层门急诊区西侧,并以一条医院街串联,垂直和水平的连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办公后勤区相对独立地设置于用地最南端。

其中竖向发展的医院街设计可实现二期病房楼的顺利衔接,并为门诊、医技、病房、办公后勤等多方面扩建提供了可能,实现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入口分流的交通组织

为方便县城患者就诊,以整体建筑为中心四面设多个不同作用的功能入口,方便来者快捷抵达医院功能空间。医院主入口设于新胜利二路上,门诊、急诊、急救、儿科、体检中心等入口沿弧形建筑展开,形成清晰明确的功能中心入口。

为方便出入住院楼,北侧规划路上设置出入口,起到分流人员,避免阻塞主入口处交通的作用。洁污出入口以简洁合理、互不交叉为原则。洁物由后勤入口进入,沿医护流线到达各功能区,污物则由各功能单元发出,从污物出口运出。

停车场建设采用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综合楼地下室做车库,解决停车场地,保证地上舒适的人行交通环境。

建筑单体严格保证自然通风与采光

建筑单体设计在保证适宜舒适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建筑对设备的依赖。被动式的节能设计策略体现在简洁的体型处理、利于自然通风采光的空间组织和低能耗的护设计。

门诊医技病房综合楼建筑主体采用方整的形体,节制外表凹凸,以尽量降低体型系数。建筑东侧主入口为两层通高设计,因公共性和景观需求,外立面采用通透的玻璃幕墙,由双层中空LOW-E玻璃绝热门窗和保温墙体组成。外凸门斗和外挑走廊的设计对东侧形成自然遮阳,有效降低了夏季太阳辐射。

为保证室内舒适的热环境,且缩短空调运行时间,建筑内部贯穿上下各层的中庭是自然通风系统的核心。在适宜季节,新鲜空气从开启的门窗导入,利用热压和风压,排除的空气在中庭汇合并从顶部排出。入口大厅玻璃顶部设计,利用太阳辐射把空气加热,从两侧排出,强化通风效果。

病房楼和门诊科室用房为南北向布局,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利于自然通风。综合楼屋面采用屋顶绿化,选用体现当地特色和适应当地气候的植物品种。

此外,建筑顶部结合太阳能集热器设置飘板,避免了屋面上各种设备的暴露,并改善了屋面的保温隔热性能,利于节能。

满足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应变需求

柱网规整化:门诊医技综合楼采用8m×8m的规整柱网,为因功能调整而改变房间布局带来便利。

服务空间集中化:围绕医疗街布置主要交通核及公共卫生间,形成功能复合的服务空间。

门诊单元模块化:每个门诊单元均采用二次候诊模式,医患通道可分可合,满足尽可能多的变化需求。

庭院化的绿色景观自然节能

依据绿色医院的概念,建筑设计遵循舒适、低能耗和经济可行的原则。博兴县人民医院采用“庭院化”的设计理念,即使用最少的能耗营造最舒服的空间,这也是绿色医院的根本要求之一。

在设计中,由楼与楼、景与楼、景与景之间围合而成多处或封闭或开敞的庭院,将阳光、空气引入建筑内部,有利于建筑的自然通风降温,降低运行费用。

医院门诊保洁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绿色医院;绿色医院评价;建筑节能;深圳大学附属医院

Abstract:Shenzhen University affiliated universities hospitals with a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of 13. 50000 square meters, with 800 beds, located on the eastern side of the city hospital of Shenzhen University, the green reflections from the general and single buildin g on two levels. General plane with reasonable function division, clear medical streamline, far near future combined with science, perfect architectural fusion elaborated green hospital macro conception. Single building to stretch the body shape, reasonable room layout, highly characteristic of Humane Care explain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green hospital. In short, the green hospital design premis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index system. Green design of hospital core connotation: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humane care, green hospital design is the ultimate goal: a green hospital evaluation standards implementation.

Keywords:green hospital;green hospital evaluation;building energy saving;Shenzhen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

中图分类号:TU24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7-0095-05

1 前言

绿色医院设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更好地诠释“绿色医院”的建筑内涵,本文以深圳大学学府医院工程(见图1、图2)为例,从建筑学专业的角度谈一下“绿色医院”的设计思路,愿与各位专家学者交流与商榷。

应该说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与我国的“绿色医院”的起步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2009年12月中国医院协会就在深圳组织召开了《绿色医院评价标准》的研讨会,并形成初步框架,经过近两年不断修改完善,今年7月正式下发,作为行业标准在医疗设计管理领域使用。目前,中国医院协会及其医院建筑系统研究分会、“绿色医院”工作领导小组,已共同确立了推动“绿色医院”建设的“五年计划”:2010确定为“绿色医院”论证年;2011年是“绿色医院”示范建设年;2012年为“绿色医院”展示年;2014年是“绿色医院”推广年;2015年,作为“绿色医院”验收评审年。我院正是在这种氛围下参加了深圳大学学府医院工程的国际投标(总建筑面积13.5万m2),并一举中标,在投标过程中,“绿色医院”的设计理念一直是我们构思的源泉与关注点。

2 工程概况

2.1场地现状

基地位于深圳大学城,学苑大道以北(原南开大学深圳金融工程学院内),规划用地面积89828.24m2。总建筑面积:13.5万m2,住院病床一期800床。二期1300床。

基地周围有规划城市道路,南侧有保留的南方科技大学的教学楼和行政楼各一幢,北侧为深圳大学新校区,南侧为长岭皮河,西侧为西丽高尔夫球场,地势呈不规则多边形,且地势平坦,选址符合城市规划和医疗卫生十一五规划(见图3、图4)。

2.2市政配套设施

按照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污水排放到学苑大道,基地附近的大学城变电站和塘朗山变电站能为本项目提供更大的用电保障。

项目拥有完善的给排水及电信等市政公用配套设施,可为本项目的顺利建设提供条件。

2.3气象水文资料

深圳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风清宜人,降水丰富。常年平均气温22.5℃,极端气温最高38.7℃,最低0.2℃。无霜期为355天,平均年降雨量1924.3mm,日照2120.5小时。

3 总平面设计思考

3.1新建综合三甲医院医疗功能需求指标的归纳与整理

深圳大学附属学府医院工程,作为新建医院,目前尚无临床医院有关经济技术指标进行参考借鉴,指标的确定须结合现状情况及国家有关标准进行综合考虑,充分论证后形成。

在设计过程中,详尽地研究了《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广东省现代化医院评审标准与评价细则》,《综合医院评价标准与细则》,《深圳市绿色医院考评细则》,《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深圳大学附属学府医院可行性研究报告》,投标设计任务书等有关文件,系统地形成了本项目较为完善的指标体系(见表1、表2、表3、表4)。

《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中4.01条明确规定:医院建设策划阶段应具有明确的医疗功能需求指标。

分析归纳整理设计指标是设计前期策划中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医院今后各系统运行之间是否匹配,医院科室配备及绿色医院是否达标。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深圳大学附属学府医院工程指标体系满足以上要求。

3.2医院未来发展的灵活性

在一期病房楼(800床)西侧安排500床二期病房,最终达到1300床的规模。

在一期病房楼南侧预留二期医技科室发展用地。

门诊予留部分诊室,可灵活满足未来重点学科的发展需求。

基地南侧的保留建筑可为医院的办公科研教学提供使用的灵活性。同时深圳大学各方面的综合资源也为医院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3功能分区,出入口及流线分析(见图5、图6)。

3.3.1功能分区

1)门诊医技区:门诊医技是综合医院重要的功能科室,由急救急诊、儿科、妇产科、内,外科,病理、化验、血库、影像中心、洁净中心手术室、ICU、洁净中心配药,中心消毒供应室等组成。

2)感染区;在门诊医技楼西南角结合城市主导风向布置感染科,设单独出入口,解决交叉感染问题,满足医学流程的要求。

3)病房区:平面布局采用两个护理单元的模式,一期共布置病床800床,二期共布置病床500床,

4)行政办公科研区: 南侧的原保留办公楼、教学楼形成了统一协调的办公科研功能区。

5)后勤保障及院内生活区:院内生活、后勤保障系统位于病房楼北侧,满足主导风向的要求的同时,能源中心靠近主医院区,节省管道及投资。

3.3.2出入口及流线分析(见图7):

1) 医院主入口放在基地东侧,单独设急诊急救,儿科及探视入口,北侧设后勤及污物出入口。

2)合理解决地面、地下交通、行车、景观等问题,地下车库出入口设计合理,解决人车分流。

3)急救急诊流线:由医院主出入口通过东侧广场进入一层急诊急救大厅。

4)门诊流线:由医院主出入口直接进入门诊大厅。

5)探视流线:在东侧广场通过探视广场进入。

6)供应流线:由后勤供应入口从基地西北侧进入。

7)感染科流线:在门诊医技楼西南侧单独设感染科出入口。

3.4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

尽量利用地下空间,减少基地开挖量,完善地上绿化环境,实现节地节能目标。《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中规定,应至少有20%的建筑面积地下布置。(本工程总建筑面积13.5万m2,地下室面积3万m2。)

地下室布置人防,设备用房,地下车库等。

放射医学及核医学的地下布置,有利于防护,降低工程造价。

将3000m2城市公交站场布置在基地东北角。

3.5教学医院的思考

充分发挥深圳大学医学院的科研优势,提高附属医院的教学科研水平。形成特色重点学科。

门诊诊室面积比国家标准略大,可以满足实习生的要求。

门诊医技病房均设置一定数量的示教室,满足教学要求。

3.6场地选址及原有建筑的利用

根据《南开大学深圳金融工程学院岩土工程勘测报告》,场地内未现断裂构造带及不良地址作用,工程地质稳定和水文条件良好,适合进行一般基本建设,消除了基地的安全隐患。

基地目有原教学楼及行政楼各一栋,建筑面积分别为5284.03 m2及4498.34 m2。在深化设计中将其进行改造,满足三甲医院教学办公及科研的要求(见图8)。

3.7基地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的好坏对病员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考如下:

1)利用“梭形医院街”解决门诊交通空间的通风采光要求,使病人和医生有一个舒适的医疗就诊环境(见图9)。

2)基地西侧的西丽高尔夫球场及南侧滨河绿地形成医院周围重要的绿化景观,病房拥有良好的朝向,推窗见绿,给患者带来愉悦心情。

3)利用树木、灌木和草地为部分硬质地面和不透水路面提供遮阳,减少太阳辐射的吸收,防止休闲环境过热,提高室外微环境的舒适性。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吸滞道路尘土,隔离城市道路噪音污染,降低入口处风速,为建筑入口创造较好的小环境。

4)局部设屋顶花园,种植绿色植物,组织休闲空间,弥补用地紧张带来的地面绿化的不足,为患者营造安全舒适的休闲场所(见图10)。

5)渗透路面铺装:尽量减少不透水路面的比例,增加渗透路面面积。在地面临时停车场、人行道等部位全部采用透水砖和植草砖以提高路面的透水和蓄水性能,保证每平方米每分钟渗透雨水量250kg,缓解室外微环境的热岛效应。

6)雾化降温技术:在较为集中的户外休闲场所采用雾化降温技术,通过雾化水滴的被动蒸发冷却效应降低环境空间温度,改善户外休闲场所的热环境。(如世博会期间各馆使用的雾化降温技术)

7)水体冷却技术:结合景观和规划设计要求,充分利用河道、水景和喷泉等水体降低环境的热岛强度,提高室外环境的舒适性。

8)自然通风设计: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医院的整体规划方案,通过建筑物、水体和绿化路面的合理布局改善区域的风环境,引导夏季自然通风降低微环境的热岛强度。

4 建筑单体的设计思考

4.1门诊医技楼设计特点(见图11)

4.1.1 “梭形”医院街与S形架空廊架(见图9、图11)

1) “梭形”医院街将门诊、医技、病房各功能科室有机联系起来,各科室位置一目了然,且为独立尽端,互不干扰,便于管理。

2)“梭形”医院街把内部景观、交通、候诊、分层、挂号收费、超市、商务中心等公共活动完美结合,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室内空间景观,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医疗就医环境。

3)“梭形”医院街与S形架空廊架之间形成医疗区的“绿肺”体现了人性化关怀,其室内外空间的交融,符合南方建筑的特点。

4)“梭形”医院街作为主干,将东西两侧门诊功能模块空间联系起来,动静分离,符合现代医学建筑设计特征。

5)主要医疗区利用“S”形架空廊架沿东侧城市道路展开与主入口广场形成良好的城市街景界面,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4.1.2门诊功能模块与内庭院(见图12)

1) 门诊的“模块化”设计:门诊单元之间以绿化庭院相隔;一次候诊区与“梭形”医院街相连,避免穿越科室。

2) 门诊单元之间的内庭院绿化为医生及患者提供了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

4.1.3门诊医技交通核思考

1) 八部医梯及20部自动扶梯形成门诊医技交通核,解决1-4层门诊医技科室的垂直交通。

2) 污物交通核:在东北角,西北角结合污物出口设污物交通核,由污物电梯(兼消防电梯 )及防烟楼梯间组成,由此将污物送出。

4.2病房楼设计特点

4.2.1 病房交通核(见图13)

由9部医梯,两部医生专用电梯及两部专用提升机组成。患者交通核与医生交通核分开设置解决医患人流交叉问题。交通核均有直接的通风采光条件。

4.2.2病房标准护理单元的布置(见图14)。

1)每层为两个护理单元,每个单元40床,总床位数:800床。所有病房均有良好的日照、通风条件。

2) 配备完善的医疗附属用房,为护理工作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3) 护士站居中布置,护理路线短捷,大大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

4) 两个医生办公区既相对分离又联系紧密,为同一个科室两个病区的医护交流及管理带来方便。

4.2.3中心洁净手术室与ICU

1) 手术室,ICU同层布置,有利于患者治疗的快捷,安全,两者之间有内部通道相,严格划分洁污区域,将医生流线,污物流线,患者流线分开,做到分区明确,洁污分流。

2) 手术室与病理、血库、中心供应室具有良好的垂直关联,路线简洁,减少中途污染。

3) 手术洁净区域设手术附属用房,如无菌库,一次性物品库、药品库及刷手间等,两侧开门,减少护士工作距离。

4) 手术区内设专用洁梯(从中心供应室来)解决洁污分流问题。

5) 污物走廊与病房楼的污物电梯有方便的联系,有助于手术污物的送出。

5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思考

5.1屋面节能设计:建筑屋面采用广东省建设厅推荐的节能标准构造技术做法-SGK屋面防水型隔热板,该屋面具有重量轻、自防水、可上人、隔热效果好的优点。采用佛甲草种植隔热屋面技术对建筑屋面进行绿化,通过蒸发冷却有效提高屋面的隔热性能。

5.2墙体节能设计: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护结构,A级酚醛泡沫塑料板作为保温材料。加气混凝土砌块保温、隔热、隔声、防火性能,综合性能优异,价格低廉,应用较为广泛。酚醛泡沫塑料阻燃、低烟、无融化、无滴落,耐腐蚀,抗老化,是符合新防火标准的较为理想的保温材料。

5.3门窗节能设计:建筑立面设计阶段选择合理的窗墙比,应用隔热性能优越的新型窗体,比如Low-e玻璃窗,和各种形式遮阳构件,比如水平遮阳、垂直遮阳和百叶遮阳等,减少窗体的太阳辐射得热。

医院门诊保洁工作计划篇3

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本中心依然贯彻好上级卫健局疫情防控要求,认真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保持本中心正常有序接待社区居民就诊工作。现将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计划如下:

一、2020年工作概况及总结

(一)基本医疗及住院服务:

1、全年工作量:门、急诊79878人次,人均消费246元/人次;共收治住院病人41人次;平均住院天数约8天,人均消费4487元/人次。

2、医保服务方面:2020有医保定点人数为11672人次,其中城职:7939人,居民3733人。

3、医疗工作质量:医疗责任事故发生率为0;医疗纠纷发生率为0;服务投诉处理率为100%,医院感染率为0;法定传染病报告69例,报告率为100%;处方书写合格率为90%;住院病历书写合格率为90%;入出院诊断符合率为96%;治愈好转率为90%;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5%;理论考试合格率为95%;常规器械灭菌合格率为100%;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执行率为100%。

4、人员培训:组织各专线人员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工作,完成了4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医务人员业务培训,对公共卫生项目管理人员及专职人员、还有全院医生进行集中式培训。

(二)公共卫生服务方面:

1、2020年中心设立了宣传栏及电子屏、海报等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宣传栏,内容包括各种健康知识宣传、医生团队服务区域、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9项目的主要内容。

2、疫情期间,结合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举办了1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义诊活动。

3、我辖区内未出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三)行政及后勤管理方面:

1、行政管理:(1)现本中心员工总人数有110人,其中医务人员73人:注册到位医师28名,注册到位护士29名,医技人员16人,财会人员2名,行政管理人员4名,其他人员31名;(2)根据各部门人员的实际需要,进行招聘,以配备各岗位,完善招聘、入职、考核各项程序;规范了各部门的人员档案并建立电子档案,严格审查全体员工档案,对资料不齐全的一律补齐,建立了完善的人员信息系统,对医生护理人员全部注册到位。

2、后勤管理:(1)完成停车场整体硬化改造,合理规划停车及增加停车位;(2)完成增设门诊自动挂号、分诊系统;(3)完成增设体检科目;(4)全院保洁工作及医疗垃圾的暂存与清理工作,确保全院卫生整洁干清。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因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住院部暂时关闭,导致住院病人以及到本中心就诊的人数减少。

2.新冠疫情外出宣传方式有限,居民到医院接受宣传的也少,仅有微信、电话、视频、短信息等。

3.宣传讲座、培训方式宣传还没有推开。

三、2021年工作计划

创新亮点及完成时间:

1、为了更全面服务社区居民,本中心一楼增设犬伤诊室,目前在装修中,计划完成时间为2021年3月底。

2、引领党建服务,完善好本中心党支部的工作,发动职工申请入党,计划完成时间为2021年8月。

3、完善本中心的服务理念定位---家门口的健康服务,便捷凤凰城人,计划完成时间为:2021年10月。

4、本中心医疗机构将会新增儿科诊室,目前在筹备中,计划完成时间为2021年12月底。

5、继续保持对外宣传及品牌建设:发动员工转发中心公众号文章,让更多人知道我们中心的服务;不断提高以及继续落实好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在新的一年里努力把工作做到更加细致,更专业,争取服务质量比去年有更大提高,让我们的口碑传播到社区每一位居民身边。保障医疗安全,确保不发生医疗事故,为中心今后的发展打下较好的基础。

医院门诊保洁工作计划篇4

设计理念

*注重土地使用的集约化

采用集中式布局,使医院各部分之间交通流线高效、便捷。功能区域既划分明确、自成体系,又能有机结合成一个完整的医疗系统,形成整体的医学环境,同时解决好人流、物流、采光、通风等问题。

*以患者为核心是设计的出发点

整体设计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一个有利于治疗、康复的建筑空间环境,并尽可能为患者提供开阔的视野,让他们与自然环境有所交流,同时通过交通流线的合理设计拉近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距离。

在空间关系及尺度大小处理上,充分考虑儿童的感受,为患儿及家属提供了舒适及安心的休息场所。在病房楼内孩子们可以穿着睡衣在室内玩耍;儿科护士站被设计成极富吸引力、亲和力的卡通漫画站;为适应家属的陪住要求,在病房内设置了陪住设施。

*尊重人文环境、重视生态环境

与普通医院相比,妇儿医院的特殊性要求有更好的室内外环境品质和自然生态绿化,重视自然采光通风和天然建筑材料的利用。不需采光的医技部设置在中心位置,诊室、病房均可自然采光通风,节约能源,同时机电专业也采用了节能减排的新技术,而地段内东侧的公共绿地则提供了难得的绿化资源。

*适应现代医疗技术的最新发展

医院按现代化医院的标准及全空调环境进行设计,采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建筑系统和信息管理技术,为整个医院高效率的运行打下基础,并充分考虑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医院医疗技术和设备的进一步更新、改造和发展预留了空间。

规划布局

*建筑形态,采用模块式布局

建筑形态上采用模块式的布局形式,使绿化渗透其中,创造出空间丰富、灵活多变的空间形态。根据用地东西向狭长的特点,沿东西向在中间组织中庭空间,形成交通、功能、景观、绿化的轴线。它沟通了用地东侧的公共绿地、建筑前广场绿地和预留的绿地,形成富有生机、结构清晰的医院街。

设计中,非常注重区分妇科、产科及儿童就诊者,利用地段东西向狭长的特点,在南侧较安静的区域设置住院、产房及医技,提供最佳的环境空间;在北侧城市人流的主要来源方向设置各科门诊及健康咨询、中医门诊等内容;南北两部分以两条公共连廊相连,便于门诊及住院两部分资源共享。

*交通流线组织,满足不同类型的人流、物流

有明确独立的出入口和流线,各出入口到达各功能区的流线便捷清晰,避免交叉。洁污分流、内外有别、动静分区,同时针对儿童、成人患者组织专门的交通流线,西侧、东侧两条医院街分别为儿童、成人患者使用,更大程度上方便不同需求的人群就诊。

门诊人流出入口:预计大量人流来自用地的北侧,所以沿北面道路设门诊主要出入口和机动车出入口。

急诊出入口:与门诊人流分开设置,减少人流冲突和交叉,安排在西侧成飞路一侧。急诊部分与医技部门有直接的联系。

住院部出入口:位于南面规划路上,有完整的车流体系。

探视人员出入口:沿南面规划路由住院大厅进入建筑。产科、妇科与儿科病房设明显的标识,使人流在建筑外分流,符合产、妇、儿相对独立的原则。

后勤供应与职工入口:设在东南角,直接进入行政楼。供应入口设在此处,并有专门的停车位和卸货平台。洁物设专用电梯进入地下一层的中心供应区。

污物出口:由指定的推车系统经过污物电梯从西南角污物出口运出。污物和洁物的外部运输在平面上分开并安排不同时段出入,避免交叉。

*功能区域,划分明确

门诊区:妇科、产科、儿科、健康咨询等门诊设在用地北侧,采用模块式的单元布置,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急诊区:西侧设急诊部和急诊大厅,与西侧人流主入口接近,并相对独立。急诊与放射科等医技科室直接相连。

医技区:设在用地南侧的住院楼裙房部分,与门急诊、住院均保持最便捷的联系。

住院区:设19个护理单元,共800张床。病房楼分别以产科、妇科和儿科为主,与其裙房部分的手术、医技有直接联系。

体检康复区:位于建筑的东侧,有良好的绿化景观和独立出入口,与门诊医技部分既分又合。

行政后勤区:行政后勤区独立成一个区域,从院区外有直接的出入口。

*景观设计,渗透于概念设计的全过程

用地东侧的预留绿地是地段中宝贵的绿化资源,沿医院街中庭的绿化沟通了两块集中绿地,保持了城市绿化的连续性,形成了闹市中难得的花园式医院。模块式的门诊单元之间以树木分隔,为就诊提供良好环境的同时,也为城市提供了良好的景观效果。住院楼沿南面一侧设置患者活动室,充分利用了南面退让出的绿地,为患者提供了舒适的康复治疗环境。

*总体布局,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建筑总体布局使医院各功能组团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扩展性,既能独立开展工作,又能有效阻断交叉感染,做到可分可合,满足使用需求,保证整个系统能够持续正常运转。在院区的东侧为医院的发展留有充分余地,这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单体设计

*设有多功能综合街

在中央形成两条结合绿化、景观、交通的MALL(多功能综合街),使得成人病患与儿童病患分开。医院街两侧有完整的标识系统指向不同科室,方便人们识别、找寻相应的诊疗空间。沿医院街组织扶梯、电梯、楼梯等公共交通,方便到达各层的不同部门。公共区域设置问询、绿化小品、花店等设施,提高了就诊的环境质量。尤其对妇儿医院而言,女性患者和儿童居多,产科和儿科尤其需要创造家庭式的优美环境。设施齐备、阳光充足的医院街从心理和生理上对就诊者起到一定的安抚作用。

*采用重复单元的建筑处理

设计中采用重复单元的建筑处理,具有强烈的秩序感,是医院内部功能的清晰再现,表现了形式与功能的统一。在狭长的地段中,建筑与绿化相交错的韵律与周围的闹市形成鲜明的对比,成为闹市中宁静的绿洲。

*建筑造型采用简洁线条及硬质材料的组合

医院门诊保洁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

我所2008年通过省二级优秀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达标,完善制定了一系列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制度及措施,门诊手术室由于患者流动性大,手术间少,手术对象来源主要为要求人工终止妊娠及上、取节育环等计划生育手术的育龄妇女,为切实保障育龄妇女身心健康,我所将妇产科门诊手术室作为医院感染管理重点科室强化管理,取得了较满意的管理效果。

1临床资料

我所妇产科门诊手术室2008年1月-2012年6月,共完成各类人工终止妊娠手术6241例,上、取节育环手术7938例,通过制定各项严谨具体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监测制度,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各个环节,无一例医院感染的发生。

2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措施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是我所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部门,为切实加强对我所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从手术室的环境、无菌物品、无菌操作、院感监测等全方面采取一系列医院感染管理措施进行落实,取得满意效果。

2.1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环境的管理

2.1.1手术室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和污染区;严格控制与手术无关人员进入手术室,尽量减少术中人员走动。

2.1.2工作人员进人手术室必须更换手术室专用衣、裤、鞋;戴好帽子、口罩;不佩戴首饰,不将手机带入手术间。

2.1.3各区域地面、手术床和治疗车等物体表面使用专用抹布、拖把清洁,并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无菌物品存放柜内用专用500mg/L含氯消毒液的方巾擦拭;每日定时通风、定时空气消毒,使用紫外线灯管照射每次不少于30分钟。

2.2 无菌物品的管理

2.2.1加大对一次性物品的管理制度,计划领取一次性医疗物品,遇有过期、破损、潮湿等不合格物品均不得使用。

2.2.2手术中所用的器械及物品首选高压蒸汽灭菌,检测灭菌效果,每包放入化学指示卡,封口处贴化学指示胶带,外注明灭菌时间、物品、责任人,如发现一件物品指示卡未达到变色要求,当次所有物品必须重新灭菌。

2.2.3无菌物品、清洁物品、污染物品、待消毒物品严格区分放置;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使用后的其他器具,如负压瓶等置入现配1000mg/L含氯消毒液内浸泡30分钟以上作消毒处理。

2.2.4无菌物品有效期内使用;使用中的消毒剂及容器每周更换2次;储槽内使用小包装棉球,开启的棉球、棉签当时使用。

2.2.5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强化手术室工作人员如无菌包的打开和取用无菌物品的无菌技术操作。

2.3严格手卫生规范。手术人员严格的洗手制度是减少手术感染的重要因素。手术室工作人员坚持六步洗手法,通过用洗手液擦洗双手、流动水冲净擦干、碘伏涂抹两次的洗手方法,门诊手术室工作人员手的采样监测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

2.4按《医疗废物处理规范》,制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使用有规范标示的容器、包装袋,医疗废物分类存放,专人回收处理,定期对医疗废物暂存处、工具及其设施进行消毒和清洁,对负责收集医疗废物的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物品,并进行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和应急措施进行培训,医疗废物按规范处置。

2.5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依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门诊手术室坚持每月进行消毒、灭菌、环境卫生学的监测,对使用中的消毒液、医务人员的手、物体表面、室内空气、高压灭菌进行定期和不定期随机抽样监测,监测结果及时进行汇总、分析、反馈,对监测不合格的立即查找原因,及时实施整改。

2.6手术人员做好标准预防,避免操作中的沾染和划伤。

2.7为预防术后感染,手术室工作人员与每个术后对象及家属及时交流沟通,积极进行健康宣教,嘱术后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告知术后必要的注意事项等,让医院感染防控与健康教育有效相结合。

3 讨论

3.1加强对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环境、无菌物品等各环节的管理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手术室必须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和污染区,工作人员进入手术室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3.2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加强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确保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消毒灭菌效果是防止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

3.3重视《医疗废物处理规范》,加强对收集、处理医疗废物工作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是防止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科学有效的落实各项消毒隔离措施,加强对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院感知识培训和宣教,通过医护人员与手术对象的人人参与和配合管理,手术室各项监测达到标准,我所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工作得到了有效预防。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7.6。

[2] 黄宁 袁艳芳等,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与体会。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0).2。

医院门诊保洁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急诊急救中心 内科病房楼 医院建筑 绿色设计

东营市人民医院急诊急救中心暨内科病房楼工程方案设计始于2012年3月,经过前期历时一年多的方案设计、调整及施工图设计,现工程已进入施工阶段。该工程总建筑面积95600㎡,建筑高度92m,分为地下2层、地上22层(未计入5~6层之间的设备层),集急诊、部分门诊、医技、病房及保健等多功能于一体。

一、规划方案

(一)总体布局

以院区西南侧的一期急诊急救中心暨内科病房综合楼为起点,由南向北依次规划建设二期门诊医技楼、二期病房楼和科研行政中心。另外,在二期门诊医技楼和病房楼之间规划设置后勤保障楼,各楼之间通过一条贯穿南北的医疗街相连;院区西北侧规划设置告别厅和感染门诊;在院区北侧,由科研行政中心和二期门诊楼及现有病房楼围合的北广场地下,远期规划建设地下复式停车场。

上述规划布局可以由南向北依次建设,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为两期或多期建设,其灵活性较强,并且后一期的建设完全不会影响前一期的使用。另外,远期规划建设的地下复式停车场,可在院区车位极为紧张的情况下择机而建。

(二)功能分区

按照各单体医疗功能的关系,将院区分为若干区域。其中,污染区(感染门诊及告别厅)位于院区西北侧,处于城市的下风向。为减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与其他建筑保持了安全距离,并通过院区西侧专用道路及污物出口进出,有利于控制感染。

将二期门诊医技楼设置在中间位置,与急诊急救中心裙房和门诊综合楼裙房形成门诊医技区,既整合了医疗资源,又与南侧的内科病房楼、东侧的门诊综合楼和北侧的二期病房楼联系便捷,大大提高了医疗效率。

后勤综合楼位于医疗区中心,为医疗功能区提供有力保障;北侧科教行政楼自成一区,相对独立,且与医疗功能区相隔较远,避免干扰。

(三)洁污流线设计

院区内的洁物流线与污物流线严格分开。其中,洁物流线由东侧胶州路进入,通过院区内东侧广场道路进入;污物流线由告别厅前专用的污物出口输出,院区西侧现有的道路作为感染门诊就诊通路和污物输出道路,与院区完全隔离,保证了院内医疗环境的安全。

(四)院区出入口设置

在东侧胶州路上设置了两个院区主入口,并在南侧的南一路上设置一个主入口和一个次入口。南一路的主入口与胶州路上的东南入口串联起门诊主广场的车行及人行流线;胶州路上的东北入口可待二期建设时再开设。院区西侧设感染门诊入口和污物出口,洁污分流明确。

(五)交通流线及停车布置

院区内采取“人车分流”的交通模式。在广场设置车行道路及停车场,机动车进入院区后可在地面停车区停车,或通过广场外侧的地下停车场入口直接进入地下停车,所有机动车(除急救车辆外)均不得进入广场。广场成为单一的步行区域,人车分流明确,互不干扰。

地面停车区结合绿化布置在院区南侧及东侧,避免停车区过于深入而对医疗环境造成干扰。在一期急诊急救中心地下设置两层复式停车场,在北侧的二期科研行政楼及病房楼广场下设置远期单层复式停车场。全部建成后,院区内的总停车位将达1900个,可有效缓解院内停车难的问题。同时,将停车场设置在地下,也避免了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二、单体设计方案

一期建设的急诊急救中心暨内科病房综合楼(以下简称“综合楼”)作为总体规划的“开篇”工程,无论是功能还是规模,均占重要地位。

(一)平面布局的比选

在方案设计之初,就综合楼的平面布局形式做了两种方案的比选:方案一是将主楼放在裙房北侧,方案二则将主楼放在裙房南侧。

方案一的优点是:主楼位于北侧,不遮挡裙房,减轻了对城市的压迫感;缺点是与现有门诊病房综合楼距离较近,对现有建筑有一定的影响。

方案二的优点是:主楼位于南侧,裙房位于北侧,裙房部分的门诊医技与现有的门诊医技,以及二期规划的门诊医技楼可以形成组团式的门诊医技科室,有利于院区内医疗资源的整合。另外,主楼位于南侧,可以沿南一路形成完整而有气势的建筑形态,成为突出的地标性建筑;缺点是主楼会对裙房形成一定的阴影遮挡。

经过比选,最终认为方案二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其缺点也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弥补,最终形成了主楼在南侧,裙房位于主楼北侧的平面布局形式。

(二)功能布局

综合楼内功能繁多,流线复杂,其具体的功能设置为:一层为急诊急救中心、高压氧舱、静脉输液配置中心;二层为信息中心、档案室、输液室及急诊留观病房;三层为保健查体中心和康复科;四层为行政办公(暂用);五层为手术室、ICU和中心供应室;六层为保健病房;七层以上为标准护理单元;地下两层为设备用房及地下停车场。

(三)流线分析

综合楼内功能较多,如何处理好各功能区块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组织好各类人群的流线成为设计的重点。因此,通过不同的门厅和交通核将人流进行分类梳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合理的平面布局和清晰的人员流线。其中,在一层南侧自西向东分别设置了办公门厅、病房楼门厅、保健查体中心门厅;在东侧设置了急救中心门厅;在综合楼西北角设置了高压氧舱门厅和静配中心门厅;在北侧设置了静配中心药品入口。同时,各类门厅均设有专用的垂直电梯。通过对各出入口的合理设置,使医患能够快速准确的到达目的地,避免互相干扰。

(四)内部空间结构

综合楼内部采用了“医疗街”的空间形式,平面最东侧为宽12m的医疗街,通过医疗街可以快速便捷地到达各目的科室。医疗街不仅是综合楼内部的交通中心,更是二期规划中贯穿院区南北的连廊式医疗街起点,医疗街向北延伸出去,形成了医院总体规划空间的主动脉。

(五)功能设计

急诊急救中心秉承“大急诊”的设计理念,整座急诊急救中心的面积超过3000㎡,为建设成为东营市的急诊急救中心预留了充足的发展空间。中心共设A、B、C三个抢救区,均采用大空间布局,使用时可以灵活分隔,及时调整,拥有极大的应变性。此外,中心的大厅及室外广场还可作为应对突发医疗事件的抢救场地。

手术部除设计了7间常规手术室外,还设计了两间DSA手术室,这种设计方式有别于一般医院将介入手术单独设置的布局方式。经与院方协商讨论,最后认为这是一种值得推广和探索的新布局方式,将DSA设于手术部内,在介入手术发生问题时,可以就地抢救,避免将患者来回移动造成伤害,延误抢救时间。同时,还可以利用DSA的手术设备,建成杂交手术室,提高医院的医疗实力。

保健查体中心位于三层,设置了普通体检及VIP体检两个区域。其中,VIP体检在闲置时可以作为接待集体体检(如征兵体检、单位体检等)的专用区域。两个区域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建成后将大大提高医院的体检接待能力。

(六)建筑形象

考虑到院区内建筑风格的一致性和延续性,工程的立面设计风格仍然延续了现有门诊综合楼的设计风格,并力求创新,在立面设计上采取不对称的形式,使整栋楼的重心偏向右侧,既突出了院区东南角主广场和现有病房楼在院区内的主要位置,又自成一格。另外,通过大量采用密集的竖向线条,使主楼显得更加挺拔,裙房东立面的设计手法也更为现代,大量玻璃幕墙的采用使裙房对广场的压迫感大为减轻。在开窗尺度等细节上延续了现有门诊综合楼的尺度,使两者在变化中保持统一。米白色干挂石材幕墙的使用,使整栋楼富有典雅的气质,建成后必将成为东营市人民医院新的地标性建筑。

三、以创建绿色医院建筑为目标

在方案的设计中,始终将建设“四节一保”的绿色医院设计理念贯穿其中。通过采用多种手段和技术,力求建成一座充满生机的绿色医院建筑。

(一)自然通风和采光

实践证明,采用被动式的节能策略往往是最简单且行之有效的。综合楼南北长近80m,东西长约90m,在内部设置3个天井(两大一小),使绝大部分房间可以实现自然通风和采光。另外,在一层无法设置内天井的位置开设屋面采光窗,尽管平面尺寸大,但内部的自然通风采光条件仍然很好,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了舒适的就医和工作空间,同时大大降低了后期运行的成本。

在裙房的东侧和北侧设置由地面下沉到地下二层的采光天井,将光线引入地下,大大改善了地下空间的品质,同时改善了地下设备用房的通风及采光条件,有效减少了设备因潮湿而产生的易锈蚀问题。

(二)利用高窗和玻璃隔断改善室内光环境

在室内大量设置高窗和玻璃隔断,增加室内光线,减少照明能耗。在保健病房单元,通过房间布局的调整,将活动区布置在正对护士站的位置;整个活动区为开放式,使得护士站可以获得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在标准护理单元中,由于部分医护用房位于平面中部而难以获得光照,因此在这些部位设置了大量的高窗、大玻璃窗及玻璃隔断,将光线尽可能地引入室内,改善室内光环境,提高工作人员的舒适度。

(三)设置屋顶花园

在五层裙房屋面设计了大面积的屋顶花园,为人们提供休憩空间的同时,还起到了隔音降噪、保温防晒作用。

(四)使用可重复利用的建材

四层行政办公区作为暂用区域,待二期科研行政中心建成后即会迁出,因此在设计中,尽可能使用轻质隔断和可重复使用的U型玻璃隔断,避免将来改建时造成的建材浪费,同时可以将拆除的轻质隔断重复利用。

(五)节能产品的利用

研究表明,遮阳系统的利用可以使室内的空调能耗减少50%。为此,在裙房西侧的窗户上设置外遮阳硬百叶卷帘,可有效避免西晒问题。东侧玻璃幕墙较多,采用中空玻璃内衬电动遮阳百叶的构造,可以大幅度降低建筑内部的空调能耗,并可根据季节及时间调整室内光环境。结合东侧外立面,还采用了梭型翻板遮阳百叶,使建筑立面与节能效果完美结合。

在地下一层停车场南侧开设采光天窗,形成有效的引导效果,地下二层无法开设天窗则采用光导照明技术,在最南侧设置10组光导照明装置,将光线引入地下,起到局部照明的作用。

(六)其他系统的绿色设计措施

通风空调系统:空调冷水采用一次泵变流量系统,所有空调末端设备均设置电动调节阀(两通阀),空调循环水泵采用变频变流量控制,节约了日常运行费用。采用转轮式空气处理机组、数字化分体式能量回收新风机组和数字化分体式能量回收排风机组,在完成空气处理的同时回收排风中的热量,同时对新风进行预冷预热。高大空间采用分层空调方式,应用全空气系统,过渡季节可全新风运行。

给排水系统:选用节水节能型的卫生洁具、用水设施及配件。消防水池的水和冷却塔补水合用一个水池,在保证消防用水的前提下,夏季形成活水,控制水质变化,延长换水周期,减少补水量。屋顶设置太阳能系统供应热水,节约能源。

电气系统:整体规划10KV的开关站,分变配电所既深入负荷中心,又要按供电半径确定变配电所的位置,以有效缩短低压配电线路长度,减小电压损失,降低线路的损耗。对于正常照明则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以实现就地控制、远程控制、定时控制、场景编程控制等功能,提高节能效果,降低运营成本。

四、结束语

医院门诊保洁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医院;6S管理;变化;提高;效益

1 6S管理

是由日本企业的5S扩展而来,是现代工厂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医院引进6S管理,明显提高两个效益,低成本,高回报,非常值得推广。我院自2011年开展6S管理活动以来,在诊疗人次、住院人次、病区手术人次均逐年提高,医院感染率(标准≤8%)逐年下降,无感染暴发、无医疗及消防安全事故发生,患者满意度持续提高。见图1、图2。

2011年我院领导班子在偶然参观海尔集团后,深有感触:企业引进6S管理都如此有序,医院若引进6S管理能否发生奇迹?心动不如行动,医院领导果断决策,工作高效;得知广东省人民医院早已引进6S管理后,即邀请其护理部主任黄惠根来院对我院全体员工进行"五常法应用"(即5S管理)知识培训;并先后选派30余名护士长分批到广东省人民医院现场深入学习15d余。

经过前期的准备,2011年12月份我院召开了6S管理启动动员大会,6S管理在我院全面铺开。现将我们开展6S管理活动以来的体会介绍如下。

首先是成立医院6S管理活动领导组、6S管理活动办公室、6S评估专家组、各科设立6S联络员等。具体做法:我们将医院所有区域分为行政、后勤、病区、门诊、医技五个6S管理区,分别由院领导担任相应的6S管理区域责任人,由院办、党办、护理部、门诊部、质控办负责人担任相应的6S管理区域联系人。6S管理需要全员参与,要求各科室成立6S管理活动小组,并设立一名6S联络员,其职责为:做好本科室6S管理工作的计划、检查、督导、整改;把每周二定为科室6S活动日,每周检查、督导科室6S工作,并及时上报或邀请6S管理区域联系人协调解决科室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保证科室6S管理活动顺利进行。

科室建立6S活动专项登记本,定期检查记录6S管理活动开展情况;科室负责人对本科室各区域及所有物品均指定有责任人,明确职责,及时巡检,保证辖区卫生整洁、物品功能良好、归位放置,标识清晰;强行清除不用物品(需报废的按程序报废,能用的物品交医院相关仓库进行调剂处理),减少库存,充分利用空间,提高房屋空间使用率。

我院经过近3年6S管理活动的开展,成效显著,在诸多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1.1院区车辆秩序,后勤科室管理方面:针对院内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随意摆放,堵车现象严重,急救车位常被占用,不能保证绿色通道24h畅通等问题,6S管理活动办公室积极与基建科联系,协调施工单位合理放置建筑材料,及时清理建筑垃圾;要求保安人员坚守岗位,在岗履责,指挥车辆合理停放等,经过大家3个月的共同努力,终于解决了院内堵车问题;目前急救车有专位,能确保24h道路畅通,始终处于应急状态,其他车辆有序停放,院内车辆秩序明显改善。

设备、药剂、后勤三大仓库,是6S管理的难点,仓库内废旧物品多,堆放乱;日常供应的物品随意堆放,因为没有标识,需用时翻箱倒柜找不到……为此,院领导大胆创新,把三大仓库作为6S管理活动的试点区域,现场办公,强力推进,要求仓库内所有物品均按要求距离上架保存,统一制作清晰标识,按标识定位放置,取用方便,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尽快清理仓库内无用物品,报废物品按照程序及时处理;对科室收回的可利用物品,设立暂存处,可随时调配到需要的科室使用,降低医院成本。通过持续的指导辅导和检查督导,现在的三大仓库管理实现了标识清晰、库存合理、管理规范、效率超前。

1.2病区管理方面 护理部每月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评比,各项工作严格按照6S管理步骤稳步推进;1w一个重点,一月一个样板科室,从各科统一订制资料柜、垃圾箱,到物品合理摆放,标识清晰;从规范设备仪器管理,到规范各种管道标识;从规范技术操作,到规范水电暖及冰箱的管理;每一步都是重视细节管理、扎实进行。

卫生保洁人员是6S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主力军,但是病区保洁员的工具室、垃圾桶、拖把等却是极易被忽略的地方;为加强对这些地方的管理,6S管理办公室指定感染办负责,限期改进;感染办通过调研,与物业公司共同制定了改进方案,规范了工具室的物品摆放,室内统一安装不锈钢晾衣管、小毛巾挂钩;订制了拖把架及公用垃圾回收车等,目前各病区的保洁员工具室、垃圾桶及拖把管理均较前有明显改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病人满意度。

1.3医技科室6S管理 医技科室是医院重要设备、仪器的使用科室,其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设备运行及其使用寿命,为搞好医技科室的6S管理,质控办实施缺陷管理办法,定期检查,针对缺陷问题重点跟进,限期整改;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6S相关知识的培训,强调医技科室搞好6S管理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组织医技科室6S联络员到我院的6S示范病区参观学习,开展自查和互查,相互学习,及时整改,共同提高。使设备寿命延长了,设备维修率下降了,患者等候时间缩短了,医疗成本降低了。

1.4行政职能科室的6S管理开展情况对全院起着举足轻重的榜样作用;为搞好行政职能科室的6S管理,院办积极采取分级、分期、分场合、分地点等多种形式培训"行政办公区6S考核标准",从抽屉整理、柜子整顿、房间清洁的持之以恒,一月一重点的循序渐进使办公环境持续改善。

1.5门诊是医院的窗口,代表医院形象的地方;门诊部针对门诊每天接诊千余人,流动量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各诊室的医师,主要是为患者诊治,没时间进行6S管理,尤其是与病区一体化管理的轮转诊室,人员每天更换,6S管理没有连续性等诸多原因,想方设法做好6S管理工作;他们多次利用下班时间组织门诊人员集中培训6S相关知识,尽力转变门诊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门诊6S推进计划及考核标准";并经常组织各门诊科室6S联络员轮流检查,发现问题,定点摄影,追踪整改;从诊室卫生到物品摆放及电脑线路集束等均按标准规范管理。

2 小结

随着6S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及各级管理人员的持续检查督导,整改问题,人们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转变了;医院的环境在不知不觉中改善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少了;但是,所有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前进的道路永无止境,我们医院将坚持不断深入地开展6S管理活动,力争把医院各项工作做的更好。

参考文献:

[1]罗仕文,聂云楚,玄熙平,编著.中国精益生产研究中心指定专用教材《6S督导师实用手册》[M].第1版.海天出版社,2007.

[2](日)越前行夫著,尹娜译.日本精益制造大系图解生产实务《5S推进法》[M].东方出版社,2011.

医院门诊保洁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大型;综合医院;设计理念;评价体系

一、前言

在医院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既要保证正常的就诊,又要给医务人员提供一个便捷的工作条件,在医院设计的过程中要秉承时间节约、空间节约、就诊便捷、通道流畅的理念进行设计,保证人们就诊的需要。

二、医院设计的原则

1、分栋连廊的横向模式。a. 三栋式: 门诊、医技、住院使用功能相对独立,各建一栋,平面布局呈“工”字、“王”字、“山”字、“品”字等布局样式。b. 二栋式: 主要是将医技部分一分为二,将与门诊关系密切的医技部分并入门诊楼,其他部分与住院部合设。这两种模式并非空间上完全分隔,而是通过连廊、走道等形式将各部分有机联系,合为一体。

2、分层叠加的竖向模式。即所谓的一栋式医院,在一栋楼内包容了医院的所有科室和部门,各科室之间全为内部联系,功能关系紧凑,流线短捷。在现在医疗技术、信息技术支持下,在城市用地紧张的现实情况下,这种模式在实际设计中有很大的空间和前景。

三、医疗建筑总体规划设计

1、综合医院建设标准

综合医院的建设规模,一般以床位数划分。随着近年来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床位数不断加大,现在一千床以上的医院已经成为最基本的规模,甚至出现上万床的超级大型医院,所以规划设计尤为重要,以满足大规模医院的合理运营。综合医院建设项目,应由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保障系统、行政管理和院内生活用房等七项设施构成。

2、规划设计理论及方法

医院总体规划设计是医院各功能单元的布局方法,是医院未来建设的发展蓝图,是各单体项目的实施依据,并直接影响未来医院的运营及管理。目前很多医疗项目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在一所医院确定建设工程项目之前缺乏建设前期策划过程,没有针对医院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没能由建筑师与医院领导进行前期沟通,提出切合实际的建筑总体规划,制定一份实施工程项目的详细任务书等准备工作,会使设计单位因缺乏足够的设计依据而造成方案设计本身有很大的盲目性、影响和禁锢了医院的长远发展,造成业主的资金浪费。

3、医院外部设计

医院的外部流线组织重点在总平面流线设计上,关键在于洁与污,传染和非传染的人员、器械物品在总平面上的运行路线要加以严格区分。传染门诊、传染病房在总平面布置上要隐蔽隔离,独处一隅,满足传染防护距离和风向要求。常用的诊疗设施单独设置,限定传染病患者的活动范围。一般传染病房与非传染病房之间需有 30 m 以上心理距离,太平间与病房、食堂、厨房之间的心理距离需在 50 m 以上,其他如锅炉房、变电站、消毒洗衣等服务用房与医疗用房间距离不应小于 20 m。洁净与非洁净两种流线不应产生交叉,应单独运作,各行其道。需要对洁衣污衣、营养厨房餐车、垃圾尸体、人流与污流、探视流线等几方面加以认真分析归类,必要时可采用地下通道的方式分隔各种流线。住院病人与门诊病人要分开,进入住院区应设门卫加以控制,保持住院部病房安静,严格控制非探视时间的外来人员的出入,使门诊与住院病人各有独立的活动范围,避免干扰。

4、医院内部设计

医院的内部流线中,人流交通组织是极其重要一环,这与医院的医疗组织和管理模式有关,体现医院的管理水平。通常采用放射式布局,设计门诊大厅,周边设计带形走道,布置各种科室。病房区南侧布置病房,中间为护士站,北侧为医护用房。在内部人流交通组织设计上还应考虑医疗技术的发展趋势,要有设计的前瞻性,预留扩大发展的可能。医院设计中,中心手术部是设计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设计人员认清手术部各功能间关系、特点和发展趋势。手术室在总平面配置上,应设计在医疗区的上风向,远离可能产生尘土、噪声、烟雾等各种干扰源,提高外部空气的洁净度。手术部的位置应参考相关科室的位置进行权衡,需从人的关联性、物的关联性和信息的关联性等方面综合分析考虑,按病人、医护、物品传送、信息传送以及它们之间的急切程度和使用频率作为手术部联系优先顺序的考虑标准。

四、设计理念的应用

1、主从明确、高效联系

海南省中心医院以院区中南部的门急诊病房综合楼为中心,东南角的传染病楼为次中心,北侧的科研行政办公楼、医辅后勤楼为从属,彼此之间紧密联系,形成复合结构。医疗综合楼作为院区的核心,占据院区中心位置,面向开阔的西侧广场以利于患者快速到达。传染病楼与医疗主楼分开设置,保持30m以上的隔离距离,并通过开敞的连廊相连,既能避免患者的交叉感染,又能将两大功能区块便捷地联系到一起。医辅后勤区和行政办公区的独立出入口位于整个院区的北侧,既相对独立又保持联系。

2、因“地”制宜、因“规模”制宜

陕西省人民医院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用地狭长的特点,以南北轴线组织空间。考虑到对院区东侧老年公寓的影响,将门急诊设置于院区中轴线偏西的动区,病房楼设置于中轴线偏西的静区,有效隔离了西侧交通对院区及老人住宅的影响,又平衡了整个地块的重量感。科研教学办公区和生活区位于轴线的最北部,用地相对独立,与工作区分离,最大限度提供安静舒适的生活空间。

3、一用一备的双套设施

为保证医院不间断运行,后勤设备均应采用双套设施,即一用一备,即便是水、气、纯水、氧气等设施也全部为双套,避免由于突发性停电停水而对医院带来损失,或对患者产生安全威胁。除必备的电源外,医院还应另外设置了地下水箱,以及烧油式锅炉,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将在医疗运行中的风险降到最低,为奔走在生命线上的医生提供最有力、最可靠的支持。

五、大型综合医院设计评价体系的指标筛选方法

目前,指标筛选方法可以分成主观方法与客观方法。主观方法与客观方法各有利弊。主观方法是充分考虑到专家在长期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客观方法是从实际数据出发,利用医院往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挑选出有代表性的指标,可能这些指标是专家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忽视的。所以主观方法与客观方法都不是完美的,只有彼此结合,互相补充才能做到科学合理。因此本研究中主要采用主观与客观方法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文献研究、结合专业知识初步建立了备选指标群,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设计调查问卷;其次采用专家咨询法,依据专家知识结构、社会职务结构等分别发放相应调查问卷,如:精通财务指标的专家只填写经济效益问卷;随后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处理,统计每个指标的专家支持率,将专家支持率高于均值的指标予以保留;然后辅助于数据分析,删除关联性强的指标,最后结合专家咨询意见筛选出最终的评价指标。在此,考虑到专家知识结构和社会经验不完全相同,所以在调查过程中,选取了不同的部门、不同职务的专家,主要来自三甲医院财务处、医务处、院长和卫生政府部门管理人员,尽可能得使选取的专家既有代表性又有全面性。

六、结束语

在大型综合医院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病人和医护人员的需求,减少就诊的时间、方便医患两者之间的通道,提高就医效率。

参考文献

[1]罗运湖.现代大型综合医院建筑设计的设计理念[J].现代建筑设计,2010.3(3):55-56

上一篇:发热门诊建设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门诊输液大厅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