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管理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05 12:17:54

科研管理工作经验总结

科研管理工作经验总结篇1

论文关键词: 教育装备 科学管理 管理部门 管理经验 管理工作 装备管理 中等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 基础教育 科学研讨会 

1经验与科学

中国科学技术讲学团的袁正光教授在“百家讲坛”的一次讲演中说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凭经验发明的,这些发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生产经验。而人类近一二百年甚至近几十年的科学技术发展,使这些发明产生了根本性和翻天覆地的变化。”袁教授的这段话使人想到中国的火药发明。西方国家向中国学习火药的制作,但是他们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在很短的时间内制造出威力更大的各种火药和洋枪洋炮。清朝的咸丰年间,英法联军就是用这些洋枪洋炮,只调动数干人,就2次从天津登陆并一路打到北京,如入无人之境,还火烧了圆明园、颐和园、香山。这是经验败于科学的典型案例。

教育装备管理也是如此,如果只停留在经验管理上而不是上升到科学管理的层面,则永远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教育装备管理功能将逐渐被削弱,装备管理部门将逐渐被取缔,教育装备人将逐渐被分化。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和重视。

2从经验到科学

从经验发展到科学的过程,是知识量化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过程,是从经验实践到科学研究的过程。经验知识属于感性知识,具有隐性知识的特点,知识结构是劣构的、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这种知识的传递往往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且需要漫长的时间。而科学知识属于理性知识,具有显性知识的特点,知识结构是良构的、结构化的。这种知识的传递则是通过书籍阅读和教师讲授的方式就可以完成。一个人如果具有大量的经验,则表现为高超的技能,是个“大工匠”;而如果他掌握了科学,就表现为丰富的知识和智慧,成为一个研究者、智者、学者。

教育装备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必须经历一个管理知识量化的过程,使得管理工作成为可测量、可预测、可重复、可控制的科学管理过程。为此,就必须将管理学、运筹学、人机学、认知科学以及信息、系统、控制等理论和方法引入教育装备管理,使其成为一门严谨的科学。

3教育装备管理的科学化

教育装备科学管理的目标是发挥装备的使用效能,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和增加教育效益。而教育装备科学管理的过程包括装备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装备论证、招标采购、日常维护、科学使用、绩效评价以及退役处理等。这些工作都是为实现上述目标而进行的。例如:需求分析阶段可以采用相关性分析;系统设计阶段则应全面考虑人、机、环境的和谐搭配;装备论证需要对装备教学的适应性与非适应性进行全面讨论;招标采购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日常维护包括设备验收、登记入册、校验维修、折旧更新等一系列工作;科学使用是研究如何充分发挥装备效能;绩效评价工作反映出“没有科学的评价就没有科学的管理”这一思想。笔者近期在本刊连续发表的一系列文章(如:总137期《用层次分析(ahp)法研究中小学实验室的评估指标体系》、总l41期《用网络技术求解教育装备用户周期费用的最小值问题》、总143期《马尔可夫分析在达标评价预测上的应用》、总l45期《教育装备管理中主成分分析前的数据预处理》、总l47期《主成分分析在教育装备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中的应用》、总149期《也谈教育装备的成本一效益研究》、总l68期《数据包络分析在教育装备成本一效益研究上的应用》、总171期《教室用电子白板尺寸的人机因素分析》等),都是通过实例,引用数据,运用数学来具体说明这些科学管理的过程与方法。

4科学管理与人文精神

科研管理工作经验总结篇2

1用市场经济观念指导实验室建设管理工作

1.1资金使用上要树立市场经济观点

(l)实验室建设是科研院所最主要的基本建设项目,目前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国家部委用自有资金对科研事业单位基本建设的投资。据不完全统计,“九五”期间,交通部对直属科研院所实验室建设投资,每个科研院所平均每年约数百万元,占到实验室建设投资总额的95%以上,大额度的投资款项是科研院所难以通过其他渠道(如自筹、借贷)所解决的。因此,从决策者到具体实施人员都应树立市场经济观念,用好国家给予的投资。随着科技体制的改革,科研单位面临转制,国家无偿拨款会越来越少,要把无偿拨款当做有偿贷款来使用,在使用上讲求投入产出比,做到低投入高产出。

(2)实验室建设中,在资金使用上要严格控制,并努力降低造价。由于实验室专业性强,其中的设备多为非标设计、制造,要求技术工艺先进,控制不严容易导致造价提高。此外,要从国外进口的专用科研仪器,因要求仪器功能先进性,而被迫接受其昂贵的价格等,因此,运用市场经济的方法,来降低成本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较为有效的方法是对项目设计、制造采取招投标制度。

1.2实验室项目选择应与科技发展相适应,具有远见性由于近年来科技发展速度加快,高新技术不断出现,水运交通是多学科高新技术广泛应用的产业,在实验室项目选择上不仅要方向目的明确,起点高,而且必须具有远见性,可行性及超前意识,否则难免形成设计时先进、竣工后落后的局面。要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角度考虑,要考虑研究重点、主攻方向及各专业间结构比例关系,把实验室建成成果转化、培养人才的基地。

1.3探索新的实验室建设管理模式改变过去实验室规划、建设、管理、使用相脱节的情况,将建设与使用结合起来,寻找建设与使用的结合点,使实验室从规划、建设到管理使用形成一条流畅的连线。实验室项目的规划建设、开发使用按科研项目对待,可采用项目组的形式,按照市场需求引进企业运营管理模式建设实验室,并依托实验室先进的技术条件,开发高新技术项目、新产品,使实验室成为科研成果、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不断探索新的建设管理模式,保证实验室的后续发展和充实提高。

1.4开拓融资渠道政府对科技的投入始终是主渠道,但政府投入不足却是当前需解决的突出问题,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科技投入机制也会发生变化,国家的投入,主要用于加强基础研究,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重大科技攻关,为实现国家总体目标服务。科研院所,特别是应用型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建设,要逐步摆脱单纯依靠国家投资的局面,建立政府、企业、民间多渠道、多层次投入机制,探索与企业联合共同建立实验室的方法,其成果与效益共享,以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2抓好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

建设项目在经过科学论证慎重的决策之后,也就进入具体实施阶段,由于实验室建设的独特性、复杂性,给人的感觉是无章可循,其实它与一般的工程项目也有共性,关键要抓好组织管理工作,把握控制要点,对建设过程的设计准备、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分别进行投资、进度、质量控制。

2.1控制要点

(l)投资控制通过投资控制使项目的实际总投资小于或等于该项目的计划投资,将资金按实验室投资组成,按项目实施阶段、按时间、按子项目等详细划分切块,用循环控制理论为指导,进行计划值与实际值的比较。

(2)进度控制抓进度控制,首先对实验室建设各阶段制定进度计划,主要包括:实验室进度总计划、项目设计计划、工程采购工作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项目系统安装调试计划、竣工验收计划。制定计划之后要严格按照不同阶段进度计划及合同条款执行,重点抓好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

(3)质量控制实行质量控制,首先应确定项目各阶段的质量要求及评定标准,重点抓好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设计方案是实验室的核心部分,一定要通过严格规范的审查程序,审查过程不能有丝毫马虎,要广泛征求科研人员的意见。施工阶段要检查材料、配件及仪器设备的质量、严格施工质量监督,把好中间验收,施工验收关.

2.2具体实施方法

2.2.1设计准备阶段设计准备阶段主要侧重于投资、质量控制

(l)设计准备阶段中的投资控制编制投资规划,其中包括投资总目标的论证和总投资的分解.收集类似项目、市场信息等与投资控制有关的数据,建立数据库。通过实验室设计方案竞赛选出效果好且在资金控制范围内的方案。从投资控制角度考虑项目的合同。

(2)设计准备阶段中的质量控制确定实验室的质量要求及评定标准。确定设计方案比较(竞赛)的有关质量方面的评选原则。对多个可能的主要技术方案作初步的技术经济比较和论证。对设计任务书中的技术问题、技术数据组织专家小组进行分析审核,审核该方案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2.22设计阶段设计阶段侧重于投资、质量控制。

(l)设计阶段中的投资控制编制本阶段投资控制详细计划。对设计的进展情况进行投资跟踪,在各设计阶段完成时比较投资计划值和根据设计所需要的投资值,若有偏离,采取纠偏措施。在设计进展过程中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寻求设计挖潜的可能性。

(2)设计阶段中的质量控制在设计进展过程中深入到各工种,审核设计质量要求,根据需要提出修改意见。

2.2.3施工阶段施工阶段要严格进行投资、进度、质量控制。

(l)施工阶段中的投资控制工程项目以招投标方式选择承包方或制造商。在合同书中以合同价的计算、调整、付款方式、违约责任、奖惩办法等条款约束承包方或制造商,以达到控制投资的目的。落实投资控制人员、任务和管理职能分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投资跟踪.进行工程计量,审核竣工决算。对技术变更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着重考虑其对投资控制的影响。

(2)施工阶段中的质量控制在合同中明确质量要求,验收标准。审核设计图纸和技术交底。检查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仪器、设备及配件的来源、质量,未达到合同中规定的验收标准不准使用。检查施工工艺是否符合技术规范中规定的施工方法,一是否按开工前审批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3)施工阶段中的进度控制在合同中明确工程竣工验收日期或设备的交货日期,及违约责任。根据工程项目不同阶段的进度计划及合同条款、规范等,对工程进度实施严格管理。

2.2.4竣工验收阶段竣工验收阶段重点在整体质量控制。竣工验收是全面考核项目建设成果、经济效益、工程设计及施工质量,评估和总结项目建设工作经验的重要工作,是试验室建设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l)制定竣工验收的具体要求、依据和范围。

(2)严格按照验收程序、验收依据对项目进行验收,不能草率行事,不走过场。

(3)对未通过验收的项目,整改后并通过验收合格方可付规定的款项。

3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由于实验室的独特性,科研人员根据自己研究方向、研究课题而设计方案,这就决定了科研人员(个人、群体)既是方案的设计者、方案的具体实施者也是实验室的使用者。因设计方案中不确定因素及与施工方案有差距,在实验室建设中要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实验室建设中注意以下几方面:

(1)必须使实验室建设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建立项目负责制,引进工程承包方式,科研人员以项目组形式进行工程、设计任务承包,可采用的方式有平行承发包、设计/施工总包、工程项目总承包,以合同方式明确发包方与承包方的责、权、利,科研人员通过承包工程设计任务达到创收目的。引进股份制,对与市场结合紧密,经过后续开发和市场运作可能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实验室,可以将参与实验室建设的科研人员的知识技术作为股份的一部分,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

(2)将科技人员第一心理需要与实验室建设结合起来.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运用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归纳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不同的人各种需要的偏重程度不同;同一个人,不同时期对各种需要实现的渴求程度也不同。人的需求有主次之分,先后之分,第一需要最迫切、最有吸引力,第一需要实现的意义也最大。科技人员因其在科技活动的经历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的差异,对第一需要的表现不尽相同,如:刚加入科技队伍的年轻人最需要的是科研经费和发展机会,任务繁重的科研人员最渴望时间,期望能有一个假期,以便静心钻研,家庭负担重的科技人员最希望能解决后顾之忧,也有的科研人员最期望有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和谐的工作环境,物质刺激可能是调动积极性的主要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由于实验室建设经费有限,科技人员也不可能从中获得很高的收益,能将科技人员的第一心理需要与实验室建设结合起来,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科研管理工作经验总结篇3

关键词:工商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

0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在经济与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所有工商管理学生均要涉及企业资源与企业信息化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以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为代表的管理信息系统,代表了当今在全球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一种企业管理方法。作为一种高效模拟企业运作流程的工具,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越来越多地受到高校的欢迎,大规模的实验室也在各高校相继建立。从1998年起,教育部确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为工商管理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然而在工商管理类本科生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学生大都感觉其教学内容过于抽象,与实际结合得不够紧密,与自身的专业知识距离太远,觉得计算机专业知识欠缺,难以理解和接受相关的学习内容。所以在做好相关理论教学的同时,为了更好训练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在教学体系中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

1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目标定位

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目标根据专业特点有四种定位:(1)通过教学工作让学生具有管理信息系统相关应用软件的操作能力;(2)通过教学工作让学生具有进行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设计开发能力;(3)通过教学工作让学生具有利用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理论与思想指导具体管理活动的管理能力。(4)通过教学工作让学生在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具有从事信息系统研究的科研能力。在以上四种定位中,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应主要定位于第一、三种定位,兼顾第四种定位。

2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安排

根据教学目标的定位,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体系主要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专业基本技能强化训练,主要针对课程实验;

第二层次:专业综合技能的合成演练,主要针对跨课程、跨专业的实验;

第三层次:专业与实践的结合,主要是企业实习;

第四层次:专业与科研的结合,即参与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

基于此,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项目应包含以下四方面内容:

(1)仿真企业管理软件应用环境,适应第一层次要求。

在实验教学中引入在企业中普遍应用的管理软件,如用友ERP、金蝶K3、SAP等,用于企业体验(用于体验企业管理流程、角色与岗位等)、战略管理(如何从战略角度动作企业)、专项管理(企业管理专门方法,如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控制、信息化管理等)、生产型企业经营实战演练、商贸型经营实战演练、生产制造模拟等。使学生能够在教学中获得真实和具体的企业工作体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2)沙盘模拟实训课程体系,适应第二层次要求。

沙盘模拟课程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对抗性于一体的企业管理技能训练课程。受训学生被分成若干个团队,每个团队由若干个学生组成,每个学生将担任总经理、营销总监、生产总监、财务总监、供应总监等。每个团队经营一个拥有销售良好、资金充裕的虚拟公司,连续从事4~6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通过直观的企业沙盘,模拟企业实际运行状况,内容涉及企业整体战略、产品研发、生产、市场、销售、财务管理、团队协作等多个方面,让学生在游戏般的训练中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感受企业发展的典型历程,感悟正确的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在短期的训练中,学生将遇到企业经营中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他们必须一同发现机遇,分析问题,制定决策,保证公司成功及不断的成长。2005年开始,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始主办“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迄今已经举办六届,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最具影响力的全国大学生赛事。

(3)管理信息系统实习基地,适应第三层次要求。

依托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大力拓展与社会单位的联系,并利用合作单位及合作单位的企业用户资源,为学生提供工商管理类学生实习基地,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4)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科研基地,适应第四层次要求。

实验室在进行实验、实训和实习教学的同时,加强与学术界、企业界的合作与交流,积极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平台的研究和开发,努力开展企业管理信息化领域的理论研究、技术推广和企业培训工作,成为与企业共同培养企业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基地,努力推进管理科学化、信息化。

3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3.1统一化、系统化的专业实验平台

高校的实验室建设往往是分步投入,这样容易形成资源的分散,实验平台多样化、相互重复现象严重,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使实验室建成一个系统的实验平台。

信息化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对经管类专业的实验室建设相当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为全国高校经管类实验室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00年教育部成立了全国经济管理类实验室专业研究会并每年举行一次研究会,2006年国家首次评选3所大学的经管类实验室为“全国重点示范实验室”,打破了“全国重点示范实验室”由理工科实验室一统天下的局面。ERP是管理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国家对管理信息化提出了具体要求,即“国家重点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起点要高,步伐要快。大多数国家重点企业要基本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制造类企业以应用ERP为主”和“其他企业要努力实现比较完善的财务、营销管理信息化”。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培养熟练掌握ERP技能的人才,符合经济建设和企业信息化的要求。

基于此,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建设应以ERP实验教学软件为一个统一平台,为相关课程建设与教学提供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利用此平台可以改变相对落后、分散的课堂教学体系,使工商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可以在ERP平台上实现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从生产制造、财务、销售、采购、库存管理信息管理等一体化的综合实验教学平台,使学生成为懂理论、有技术、能创新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3.2注重实践的实验教学体系安排

根据四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安排,建立系统的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包括仿真企业管理软件应用环境、沙盘模拟实训课程体系、管理信息系统实习基地、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科研基地等(图1)。根据管理信息系统在某些领域的拓展,及时引入介绍新的与专业相关的系统软件,并能让学生会操作,或是要求学生理解其开发过程。将新的经营理念通过沙盘模拟训练课程导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或是及时增加管理信息系统领域产生的新的理论,作为更新的教学内容。

3.3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手段改革

除了传统的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手段外,场景式教学等教学手段也要引入进来,使学生在仿真环境中获得更为直接的体验。

3.3.1 研究性教学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中多学科内容交叉,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显得抽象、枯燥,学生感觉知识点太多,学起来很累。为了克服传统的教学模式说教气息太浓、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参与性差等弊端,结合自身的知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了研究性教学,增强了课程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如以问题为导向,拟定一些主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选择,然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研究方案,自己动手参阅资料、选择分析方法、计算、并结合相关学科的知识解释所得到的结论,最后做主题发言,学生相互探讨、相互评分,老师给出指导性意见。

3.3.2 案例教学

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一般采用三种模式:教师组织案例,教师进行分析的模式;教师组织案例,学生进行分析的模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组织案例,并由学生进行分析的模式。通过这三种案例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应用,可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了解,提高学生判断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具有一定操作能力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在MIS课的案例教学中,要针对每一章的具体内容及教学要求,选择题材丰富的各种案例,包含管理信息系统成功的、失败的,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并贯穿于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和系统实施的各个阶段。

此外,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注意案例教学步骤的规划与实施。第一,学生自行准备阶段。一般在正式开始集中讨论前一到两周,教师要把案例材料和相关思考题发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案例材料,查阅指定的资料和读物,初步形成关于案例中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第二,小组讨论准备阶段。将学生划分为由三至五人组成的小组,以他们自己有效的方式组织活动;第三,小组集中讨论阶段。各个小组派出自己的代表,发表本小组对于案例的分析和意见,接受其他小组成员的讯问并作出解释。在这一阶段,教师充当的是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引导学生扩展和深化对案例的理解程度;第四,总结阶段。总结可以是规律和经验,也可以是获取这种知识的方式,还可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作出总结,以便对案例所反映出来问题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3.3.3 项目驱动式教学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是以一个具体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作为载体,来进行引导教学的方法。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项目驱动式教学应该选择学生所熟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小型项目,以降低项目难度,使学生容易入手并产生兴趣。重点应放在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规划、数据库建立这几个阶段,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限制,后续的实施阶段中涉及到具体的技术层面问题可以略过。

4结语

工商管理类专业强调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验教学应以此为核心思想,通过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具有高度仿真、高度参与性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平台,调动实验室老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利用率,以达到专业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庆利.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25).

[2] 崔金栋,张毅,王欣.《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中存在的若干问题[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

[3] 张勇,段君玮,董启明.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8).

[4] 邓忆瑞.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26).

[5] 张戈,王洪海,王华杰.基于项目驱动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8(S1).

科研管理工作经验总结篇4

[摘要] 目的 了解三级医院在研课题进展情况,通过发现医院在研课题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为医院院级科研课题管理发展提供借鉴。 方法 通过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1~2013全年度三年的在研院级课题以提交答辩课件的方式进行情况汇总,将存在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分析。 结果 2011~2013全年度医院在研课题40.3%(54/134)的课题顺利在研,59.7%(80/134)的课题均存在各种研究进展问题,导致课题延期甚至终止。 结论 现在三级医院在研院级课题存在科研经费不足、实验平台设备不完善,科研时间不够、院内外协作不畅等问题。建议医院搭建大型综合性科研平台,进行分类式经费投入并鼓励筹资,优化科研管理过程,强化年度检查等措施,提高医院院级课题管理质量。

[关键词] 医院;院级课题;课题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3(b)-0162-03

Survey analysis and considerations of hospital-level research projects in tertiaryhospital

LI Qi SHEN Yiwei LIU Fuquan

Depart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Beijing Shijit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3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projects progress and existing problems, explore appropriate solutions. To prove a reference for hospitals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development. Methods The article summary the courseware of 2011-2013 hospital-level research projects in Beijing Shijit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submitted and the problems were classified and analyzed. Results 40.3% (54/134) of subjects were successfully in research, 59.7% (80/134) of subjects were delayed or even terminated because of a variety of research progress problems. Conclusion Hospital research projects have problems like research funding deficiencies, lack of research time, poor coordination. It is right to recommend the hospital building large-scale integrated research platform, classification and encourage financial funding, optimization annual inspection and other measures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ospital-level research projects management.

[Key words] Hospital; Hospital-level research project; Project management

院级科研课题是医院在“科教兴院”的原则下,根据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开展的面向全院科技人员选拔出具有发展潜力、前景广阔或处于科学前沿的研究技术进行立项资助,并努力发展年轻一代医学科技人才,挖掘中青年医师的潜力,为提高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申请国家、省级与市级课题基金做好充分准备的科研活动[1]。做好院级科研课题的在研管理工作,无论是从长远的科技发展需求,或是近期的人才培养,都是正确和必要的,对促进医院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是北京市大型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从20世纪90年代初即开始设立院级科研课题,鼓励并资助较好的有前景的科研项目进行前期或更深入的研究,经过多年的改革与优化,我院形成了自己一套管理体系,在实际的在研管理过程中,强调过程管理,建立中期检查制度,目的是督促课题负责人按计划完成课题任务,及时发现课题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调整[2]。我院科研处就医院2011~2013全年的院级科研项目进行了在研情况汇总与分析,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与思考,在此总结望为医院院级课题管理与发展提供借鉴。

1 在研院级课题现状调查资料与方法

我院于2013年7月召开院级课题情况调查工作布置,要求全院所有在研院级课题(2011~2013全年3个年度院级科研课题),按照院级答辩课件规范模式进行答辩课件提交,课件要求项目负责人就任务书计划要求、课题研究进展、课题档案资料、成果发表情况、后续任务计划、课题经费使用情况及需要解决的科研进展问题进行情况汇报。

据统计近三年共计在研院级课题134项,其中离院、调动科室等原因项目终止8项;孕产、借调、挂职等原因中止并办理延期13项,最终共计收到汇报课件113项。针对收集到的113项课件中“需要解决的科研进展问题”栏目进行分类汇总,按问题情况分为正常在研、科研经费不足、实验平台不完善、研究时间不足、需协调科室间协作、需协调院外合作及希望获得相关专家辅导等类目,每一项课题取需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并按类别归纳,得出最终统计结果。

2 在研院级课题现状调查结果

经过对134项院级课题调查数据统计,得出结果,40.30%的院级科研课题顺利在研,并已发表相关成果,有一定的产出;5.97%的课题由于负责人的离院、借调等原因课题未开展即终止;16.42%的课题出现了经费不足,经费比例设计不合理的问题;11.19%的课题由于医院提供实验设备不足或者实验设备维修的问题,进展困难;9.70%的课题由于孕产、借调、挂职等原因中止课题并办理延期;6.72%的课题表示科研时间不足需要延期;8.2%的课题表示相关协调科室及院外合作不顺利导致课题进展停滞;部分科研负责人表示希望获得专家辅导及希望提高科研鼓励。见表1。

表1 院级课题现状情况(n = 134)

课题如期完成是院级课题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3],通过调查汇总发现,近三年我院只有不到一半的课题可以正常在研,顺利结题并发表相关成果。绝大多数课题均存在科研经费不足、实验进展缓慢等问题,有22.39%的课题甚至出现了项目终止及延期的情况。经过总体概况了解及研究,就在研院级课题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优化管理在研院级课题的思考对策。

3 在研院级课题存在的普遍问题

3.1 科研经费不足且使用不合理

一直以来院级课题的资助强度都停留在表面阶段,虽然资助项目数量逐年增长,可平均资助强度都在1万~3万元阶段上,随着实验材料费及检测费等费用的上涨,该费用只能满足做一些基本实验,无法深入研究[1],负责人不得不大量缩减研究内容,减少收集病例数量,以达到保证科研质量的目的。并且由于财务管理受审计规范的影响,许多科研阶段实际发生的费用如回访患者的交通费、志愿者的相应酬劳礼物、加班录入的餐费等均不在报销范围中,只能寻求其他途径或者项目负责人自己承担,间接影响了课题负责人的研究积极性及课题研究进度。

3.2 科室实验设备不足且公共实验平台不完善

实验室是研究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重要场所,是从事科研活动的基础条件。没有良好的实验环境,是难以产生创造性成果的[4]。然而我院在实验室、仪器设备等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不均衡,各科室实验设备不尽完善,在临床取材后拿到科室实验室出现保存困难,处理设备不足等情况。医院也没有建设可以进行实验资源共享的公共实验平台,不同科室实验室之间存在严重的设备重复购置、甚至是设备闲置的现象,实验室的使用率和开放性都不高[4]。将实验室资源进行集中,优化组合,建设完善的公共实验平台,为高水平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撑和保障,是医院科研发展的一大问题。

3.3 普遍科研时间不足

科研负责人绝大多数为临床医生,均承担着繁重的临床工作,造成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之间时间上的矛盾,在从事课题研究时难以保证有充足的时间用于实验或深入实践进行调研。许多在研的科研课题,由于负责人时间不足,开展缓慢,标本收集不足,外送检测不及时等,不能按照任务书计划进行,需要不断的延期,达不到预想的实验进度。加之许多实验用的实验室受到开放限制,只在工作日或限定的时间对外开放,而临床医务科研人员多借用休息时间或者周末进行科学研究,也不能有充分的条件支持研究进展。在实验地点不确定,实验时间不保证的情况下,导致科研工作一延再延。

3.4 院内外科研协作不畅,相互沟通不够

院内外科研协作包括院内科室间协作以及院外同一研究方向的院间合作。在日常科研工作中,由于标本借用、病例采集及仪器设备使用方面的要求不同,科室间相互协调,共用资源设备等情况经常发生,科室间甚至医院间协作在所难免,但由于医院没有统一的科研协作流程,亦无法提供相关依据,院外院间的科研协作在没有规范的流程与模板参考下,往往只是简单的一纸协议,很容易发生纠纷及产权问题,造成较坏的科研影响。而院内的科研工作,科研人员只能靠关系交往,打报告请示、科主任之间沟通等多种形式进行科室间科研协作,既不能保障协作的安全性、严谨性,也容易在过程中影响研究效能,妨碍科研有效进展。

4 优化管理在研院级课题的思考

4.1 搭建医院大型综合性科研平台

随着科研内容的增多和实验复杂程度增加,各临床科室功能单一的科研实验平台已不能适应许多科研工作的发展与需要[5],建设医院大型综合科研实验平台成为医院科学研究的管理趋势。整合医院现有的科研实验设备资源,优化设备组织结构,整理科研平台设备使用规范,将各科室的实验设备进行合理配置,优化组合,建设完善的公共实验平台,方便科研人员进行相关的科研实验活动,既能方便科研人员及时完成科研进度,又能合理分配实验室设备资源,一举多得,促进医院科研发展。具体到医院科研平台建设即将各科室实验室设备进行统计整合,提供所能进行的实验内容列目,优化管理,统一资源,并对全院科研人员进行实验室开放,分配好工作日及节假日开放时间,以达到完善科研平台建设、促进科研工作的目的。

4.2 分类式经费投入,鼓励筹资研究

从经费支持角度上,建议医院适时适量加大资金投入,增加资助数量,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扩大科室覆盖面[6],进行分类细化管理方式,对研究基础、研究团队、应用价值要求较高的课题,资助强度适度加大,而对预探索类,创新性较高,研究基础一般的课题,要保持一定的规模,资助强度仍中等较小。同时为了更好的促进医院科技事业的发展,满足广大科技人员的研究需求,医院应鼓励和允许项目负责人与外单位合作共同筹集资金进行研究,解决所需经费的难题[1]。

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对经费管理实施有效监督,根据各项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需要,适当调整经费支出栏目,对于经费在科研工作中的使用,要求项目负责人及时提出需要,由科研管理部门审核并监督科研项目的进度[7],做到经费支出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不因财务报销问题,影响科研进展。

4.3优化科研过程管理,强化年度检查制度

优化科研过程管理,规范院级科研管理流程,制定相应的科室间协作流程及科研设备平台使用制度,为科研负责人提供良好的科学研究环境,以及科研问题反馈渠道,做到及时有效的科研管理沟通。强化年度检查制度,通过年度检查可以及时了解课题研究的进度及进行中存在的问题,年检制度一定要做实,且切忌流于形式[8]。应以课题负责人制作的答辩课件等形式,针对项目进展、经费使用、实验记录、科研困难等问题进行汇报,组织专家评审,特别针对实验记录情况等常见的科研问题,应在年度检查中予以强调及规范,避免后续科研工作不严谨问题的发生。对于技术类课题还可进行实地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指出,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好的改善建议。

4.4 定期专家学术辅导,提高科研水平

定期聘请相关科研设计、统计学、方法学及SCI文章撰写方面的专家以讲座、研讨等形式为科研人员进行辅导。在每次的课题申报、课题进度检查过程前后,聘请相关科研专家针对性的就课题技术路线、研究方法、病例采集等内容进行研讨,并指导规范的实验记录方法。不仅可以在科研人员遇到研究瓶颈期时,打开思路、解决问题,同时可以促进相关科研人员的合作与沟通,获得更多科研资源,进一步提高科研人员水平,培养科研人才。

综上所述,在研院级课题在支持科研工作和培养人才两方面能取得良好的效益,科研管理部门只有掌握课题进展情况,了解存在的问题,才能在管理中因势利导、有的放矢[9-12]。北京世纪坛医院在多年的院级科研管理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定期的进展检查及考核,及时总结发现问题,督促科学研究进步,优化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希望能为医院院级科研课题管理发展提供借鉴,并为医院进一步取得院外课题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 胡桂周,鲁鸿,钱毅,等.关于医院院级课题管理常见的几个问题[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2):2592-2593.

[2] 钟梅.研究型医院创建过程中院所科研课题管理策略初探[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0,23(4):232-234.

[3] 胡桂周,吴志华,钱毅,等.医院院级课题的评审与立项管理 [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1,24(5):317-318.

[4] 张淑林,陈伟,燕京晶,等.集中资源,优化组合建设研究生公共教学科研实验平台[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2):1-5.

[5] 毕大强.科研实验平台建设与使用的几点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2):178-180.

[6] 钱毅,暨宜彰,郭煜,等.医院院级课题体系的管理[J].医院管理杂志,2004,11(1):90-91.

[7] 严颖波,马晓鹂,黄娟.医院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2):232-233.

[8] 王秀清.对提高高职院校院级科研课题质量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30):201-203.

[9] 张明敏,沈康,张燕,等.我院科研工作现状与对策[J].现代医院,2013,13(1):102-104.

[10] 廖唐洪,李青莉,胡坚方,等.综合性医院科研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5):1126-1129.

[11] 吴志华,田书墨,邹俐爱,等.大学附属医院的科研绩效评估研究进展[J].现代医院,2013,13(7):118-120.

[12] 殷佩浩,李琦,彭文,等.规范院级项目管理促进医院科技可持续发展[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8,21(3):158-159.

科研管理工作经验总结篇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光电研究院,天津 300000)

摘要: 计量检定与监督管理工作是一项科学性、法制性、政策性的工作,因此提高计量检定与监督管理工作对提高质量、加强技术基础、推进与国际惯例接轨、规范市场、扶优治劣、引导消费、服务企业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 计量检定;计量器具;工作质量;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6-0025-04

作者简介:苗静(1969-),女,吉林省吉林市人,本科,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量检定与管理。

0 引言

计量检定与监督管理工作目前已经成为国家发展进步的共识,计量检定与监督管理工作的目的主要是测量结果的可靠与统一。计量检定与监督管理工作对国民经济各个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管理计量器具不断发展和完善,在贸易结算和经济核算的过程中,由于计量不一致以及不科学等问题导致经济纠纷的事件时常发生。所以加强计量器具的检定与监督管理工作,保证我国计量器具计量的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监督管理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是指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设置或者授权建立并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考核成绩合格的计量检定机构,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全国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监督管理流程图如图1所示。

2 计量比对管理

计量比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对准确度等级一致的不确定度量范围内的同种计量标准与计量基准间多次出现的量值进行分析、比较的过程。计量比对管理流程图如图2所示。

①计量比对内容:计量比对内容如图3所示。

②计量比对的监督管理工作统一负责。由县级(含)以上质监部门在各自权限范围内对计量比对监督管理工作负责。

③按照统筹兼顾经济合理的原则,在保证量值传递体系合理性、有效性的前提下,开展计量比对工作。

④计量比对由专业技术委员会申报实施。计量比对工作可由国家质检总局指定计量测试中心或具有专业资质的计量委员会实施,也可由国家计量测试中心或全国性质的计量技术委员会向国家质检总局申报实施并开展。

⑤申报国家计量比对。需要申报国家计量比对的,由国家质检总局指定大区国家计量测试中心或全国性质的专业计量委员会为组织单位实施开展国家计量比对工作。

⑥依法建立或授权设立参比实验室、计量比对主导实验室,并报国家质检总局备案。已经通过备案的、考核合格的参比实验室、主导实验室,未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不得以任何原因拒绝开展国家计量比对工作。

⑦主导实验室具备条件:主导实验室具备条件如图4所示。

⑧参比实验室计量比对相关数据应符合国家质检总局计量比对的计量标准和计量基准。

⑨组织单位要根据项目需要聘请专业人员、成立专家组。

⑩开展前期实验工作,辅助国家计量比对。

根据初步实验情况与结果,草拟国家计量比对方案。国家计量比对方案应涵盖比对的目的、量、方法、时间与路线的安排、技术要求、传递的样品或标准等内容,并符合计量技术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国家计量比对方案经主导实验室协同各参比实验室商讨后,由组织单位确定。

根据国家计量比对方案实施计量比对。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非正当理由或未经组织单位许可延误国家计量比对工作。

国家计量比对结果。国家计量比对结果生成后,所有参比实验室应在规定时间内将比对结果提交给主导实验室。比对结果组成部分如图5所示。

国家计量比对总结报告。主导实验室要根据各参比实验室所提交的量比对结果,在征求各参比实验室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起草国家计量比对工作总结报告,并依据征求意见修改后完成。国家计量比对总结报告组成部分如图6所示。

国家计量比对分析及结论。

主导实验室原则:各参比实验室必须独立完成国家计量比对,不得弄虚作假,相互抄袭比对数据。主导实验室具体原则如图7所示。

提交计量比对资料。主导实验室要汇总各参比实验室国家计量比对结果数据以及国家计量比对数据结果、国家计量比对总结报告等相关材料,提交组织单位。

组织单位接收材料后,要进行审核。经审查合格后,呈报国家质检总局备案。

国家质检总局收到报告后要进行公示。

遵守有关保密规定。组织单位、主导实验室、所有参比实验室以及专家组应遵守保密协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于国家计量比对总结报告公示前,泄漏相关国家比对数据。

比对结果符合规定要求。符合规定要求的国家计量比对结果,可作为计量标准复查考核和计量基准,并作为计量授权的主要依据之一。不符合规定的国家计量比对结果,应在规定日期内修正,在此期间暂停其所涉及的计量标准、计量基准、等量值传递工作。

3 案例分析

目前,我国一些楼堂馆所由于工程建设耗资巨大,仍处于待建、缓建、停建当中,一些已经竣工的楼盘无人购买,还有一些楼盘竣工多年,因质量验收不合格,业主不能入住。上述这些情况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因素,给国家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在项目工程建设当中开展计量监督管理工作十分重要。通过报批、审批、支付建设的工程,质量将得到极大的保证。由此可见,计量监督管理工作的不可或缺性。在工程建设中,计量监督部门可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实际工程量进行计算审核批复,进而对施工企业的工作发表意见。这能够促使工程清单真正用于生产,对整个项目工程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国家工程建设顺利完成的保障。

3.1 工程的内容清单 工程建设前,计量管理部门要将工程内容编制成其清单形式,并将设计图纸中的工程量依据工程环节的先后顺序输入到工程建设计量管理软件当中。其中,每一个施工环节造价的总和需同工程总量造价相同,以保证计算机中工程数量最终造价同计量报审造价没有误差。

3.2 工程量的审核 工程建设中,施工企业需通过实际工程将设计图纸中的任务重现出来,国家计量管理部门要通过计算对现场工程量进行确认,并进行计量支付。随着近年来计量工程的不断发展,现代计量方式更加注重国家资金全部用于工程建设,逐渐取代了原有繁琐的程序,将工作重点放在保证国家投入资金能够全部用于建设而进行的审核。计量审核以当日工作量为单元,整合为月的计量数量,进行相关批复。以某土健工程为例,施工企业每天均以工程量m进行施工,一个月(按30天计算)所建造的工程总量就是30m。在这一个月当中,计量管理部门要每天现场勘测工程量,保证当日工程量的准确性,施工单位要借助计量支付系统对发生工程量进行自审、编辑、汇总和上报,监理单位通过施工单位上报的工程量进行审核,发现乱报、少报、错报等问题要及时记录并反馈,使工程总量更加准确有效。

3.3 二次上报 审核完成后,计量管理部门要对该次计量汇总审批,而后再次上报到建设单位计量监督管理部门,并经由该部门负责人再次认定审核并批复。

3.4 三次审核 计量结果获批后,要对已审核批复完成的材料进行打印,准备第三次审核。待到施工数量完全确认之后,由计量管理部门负责人签字,施工方方可得到资金支持,然后进行到下一轮计量工作。利用循环的计量监督工作,施工工程量能够获得真实准确的保证,国家财政资金也能真正用于工程建设当中。

4 发展趋势

我国计量检定与监督管理工作发展趋势如图8所示。

4.1 加强计量科技基础研究 尽快建立一套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符合我国国情的计量标准、计量基准以及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并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努力创新突破关键技术,提升计量管理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4.2 加强标准物质研究和研制 提高研究的质量与数量,进一步加快标准物研制,不断满足生物食品安全、能源开采、环保等领域的要求,配合新兴产业、科技产业的检测技术配套,完善标准量传溯源体系,保证质监数据的可靠性、有效性、可比性、溯源性。

4.3 加强实用型、新型和专用计量测试技术研究 加快交通运输、航空航天、海洋地质、能源开采等专用计量测试技术的研究,增强气候监测、环境监测、产品质量检测等领域的计量测试水平,提升快速检测能力,不断提高突发事件、药品与食品安全的监测报警精准性和及时性,尽快将专业计量测试技术科研成果用于产品制造研发质量提升、全环节工艺控制中,实现我国专业计量的经济价值。

4.4 加强量传溯源所需技术和方法研究 加强物联网、互联网、传感网等高新领域计量技术、远程测试技术、在线测量技术等相关量传溯源所需技术的研究,进一步拓展国防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安全等领域的量值测量范围,提高测量精准度,完善等量传溯源配套技术。

4.5 推进计量科技创新 加强科研院所、高校与计量监督管理部门的学术研究合作;在行业内部开展重点专业、重点技术领域的专项研究工作;不断完善与先进测量、高精密测量、在线测量等相适应的设施配套;创造超宽、超高、稳定、洁净的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

4.6 积极参与计量国际比对 积极参与国际同行评审,找出差距、借鉴经验、取长补短,加快校准测量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计量领域的地位,细化计量国际比对各环节的管理,积极参与和组织计量国际比对。

4.7 制修订计量技术规范 加紧制定部门与地方计量技术规范,促进计量技术研究与计量监督管理工作协调、统一发展,加大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生态保护、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技术规范制定力度,提高计量技术的针对性。

4.8 加强计量服务与保障能力建设 ①做好企事业单位内部量传溯源工作,全面提升计量机构量传溯源能力,并根据需要科学合理配置计量标准,确保量值准确无误。②强化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国家计量、国际计量、标准计量、基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等信息,提升计量服务能力与水平,扩大计量科研数据计量成果、计量文献数据的共享面,促进科研成果在实践中的转化、推广与应用。③研究服务产品全寿命、全环节、全周期计量技术,完善国家产业计量服务体系。根据各行业特点研究量值传递技术,提升产业关键领域参数测量测试技术精准度,开发产业测量专用仪器设备。④开展计量检测活动,加强全行业计量测试技术的研究,进一步提升计量测试水平,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建立能够适应关键领域、重点区域发展需要的国家计量标准、计量基准、社会公用标准,并完善量传溯源体系。⑤开展能效计量比对、计量检测等服务活动,提升行业计量监督质量,促进企事业单位节能降耗增效,开展技术人才培训,提高研究人员、一线实践人员素质,构建计量服务的人才体系。开展能源资源计量检测技术,交流研究工作,促进计量检测技术成果转化。⑥加强计量检测公众服务平台建设,扩大信息分享面,为企业产品质量监测、物料交接以及企业之间的计量技术合作提供基础服务。⑦增强国防建设服务保障能力。⑧加强国际计量技术与研究成果的交流,促进我国量值国际等效。

5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完善,我们每个计量工作者都应该不断认识到计量器具检定的重要性,并根据计量检定工作的实际情况,不断加强宣传力度,促进各个部门之间配合,加强计量检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检测能力,不断加强保护检定原始计量和计量检定证书的质量和加强计量监督,完善计量监督机制以及加强计量器具的管理等,从而提高计量器具检定工作的质量,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田野.浅谈如何加强法定计量检定技术机构管理[J].活力,2011(6):261-262.

[2]李冰.关于我国衡器计量检定法规现状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3):88-89.

[3]谢兆亮.浅谈如何提高计量检定管理质量[J].时代经贸,2011(17):94-95.

[4]陈艳,王海.试论提高计量检定工作质量的有效措施[J].价值工程,2010,29(27):28-29.

科研管理工作经验总结篇6

【关键词】石油工程,项目,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E4;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237-01

1 技术管理的原则与内容

石油工程企业的技术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技术活动和技术工作基本要素进行的各项管理活动的总称。石油工程企业技术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正确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技术政策、标准和规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正常的生产技术秩序,充分发挥技术人员和技术装备的作用,不断改进原有技术和采用先进技术,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

1.1 技术管理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1)按科学技术的规律办事,尊重科学技术原理及其自身发展规律一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技术管理。

(2)讲究技术工作的经济效益。技术和经济是辩证的统一,先进的技术应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经济效益又要依靠先进技术,所以,在技术管理中应该把技术工作与经济效益联系起来,全面地分析、核算、比较各种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有时,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在研制和推广初期,可能经济效果欠佳,但是,从长远来看,可能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应该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择优决策。

1.2 石油工程企业技术管理工作内容

石油工程企业技术管理可以分为基础工作和业务工作两大部分内容。

(1)基础工作。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是指为开展技术管理活动创造前提条件的最基本的工作。包括技术责任制、技术标准与规程、技术原始记录、技术档案、技术情报等工作。

(2)业务工作。技术管理的业务工作,是指技术管理中日常开展的各项业务活动。包括:

1)施工准备中的技术工作。如: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等。

2)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工作。如:技术复核、质量检验、技术处理、材料检验、安全技术管理等。

3)一技术开发工作。如:科学研究、技术革新、扎味引进、技术改造、技术培训等。

基础工作和业务工作是相互依赖并存的,缺一不可。基础工作为业务提供必要的条件,任何一项技术业务工作都必须依靠基础工作才能进行。但企业搞好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不是最终目的,技术管理的基本任务必须要由各项具体的业务工作才能完成。

2 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

2.1 贯彻技术标准

石油工程工程的技术标准是对石油工程工程的质量、规格及其检验方法等所作的技术规定,可据此进行施工组织、施工质量验收。(1)石油工程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与标准。它规定了石油工程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方法、质量标准和程序。(2)石油工程工程材料、半成品的技术标准及相应的检验标准。它规定了各种常用的材料、半成品的规格、性能、标准及检验方法等。

2.2 技术规程

技术规程是施工及验收标准的具体化,对石油工程安装工程的施工过程、操作方法、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施工安全技术要求等做出具体技术规定,用以指导石油工程安装工人进行技术操作。在贯彻施工及验收规范时,由于各地区的操作习惯不完全一致,有必要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具体规定,技术规程就是各地区(各企业)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标准,根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地区(企业)的实际情况,在保证达到技术标准的前提下所作的具体技术规定,技术规程属于地方性技术法规,施工中必须严格遵守,但它比技术标准的适用范围要窄一些。

2.3 建立和健全技术原始记录

技术原始记录包括材料、构配件、石油工程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记录,质量、安全事故分析和处理记录,设计变更记录和施工日记。技术原始记录是评定产品质量、技术活动质量及产品交付使用后制订维修、加固或改建方案的重要技术依据。

施工日记是在石油工程工程整个施工阶段有关施工技术方面的原始记录。因此,从工程开始施工时,就应由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进行记录,直至工程竣工。施工日记应逐日记录,并保持其完整,在工程竣工验收时,作为质量评定的一项重要依据。在工程竣工若干年后,其耐久性、可靠性、安全性发生问题,影响其使用功能,须进行维修、加固时,施工日记也是制订方案的依据之一。

2.4 技术档案管理

工程技术档案,是国家整个技术档案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记述和反映本单位施工、技术、科研等活动,具有保存价值,并且按一定的归档制度,作为真实的历史记录集中保管起来的技术文件材料。石油工程企业的技术档案是指有计划、有系统地积累具有一定价值的石油工程技术经济资料。它来源于企业的生产和科研活动,反过来又为生产和科研服务。

石油工程企业技术档案按内容可分两大类:一类是为工程交工验收而准备的技术资料,作为评定工程质量和使用、维护、改造、扩建的技术依据一。另一类是企业自身要求保留的技术资料,如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经验总结、科学研究资料、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分析与处理措施、有关技术管理工作经验总结等,作为继续进行生产、科研以及对外技术交流的重要依据。

2.4.1 为工程交工验收准备的技术资料

这部分技术档案随同工程交工,提交建设单位保存。其内容有:(1)竣工图和竣工工程项目一览表(竣工工程名称、位置、结构、面积、开竣工日期,以及工程质量评定情况等)。(2)图纸会审纪录、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单。(3)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合格证明。(4)隐蔽工程验收记录。(5)工程质量检查评定和质量事故处理记录。

2.4.2 施工单位建立的施工技术档案

这一部分技术档案是施工企业自己保存,供今后施工参考的技术文件,主要是施工生产中积累的具有参考价值的经验。其内容有:(1)施工组织设计及经验总结。2)技术革新建议的试验、采用、改进的记录。(3)重大质量事故、安全事故情况分析及补救措施和办法。(4)有关技术管理的经验总结及重要技术决定。(5)施工日记。

3 技术情报管理

石油工程企业的技术情报是指国内外石油工程生产、技术发展动态的资料和信息。它包括有关的科技图书、科技刊物、科技报告、专门文献、学术论文、实物样品等。技术情报是企业改进技术、发展技术的“耳目”。它可以使企业及时获得先进的技术,并直接用于实践。这样,企业可以赢得时间,不必自己再去闯路子从头做起变事后检查为事前控制。同时,通过情报工作,总结和交流本企业的先进生产技术成果,促进企业内部各单位及各兄弟企业得到共同提高。技术情报的管理,就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石油工程生产技术情报的收集、加工、存储、检索的管理。技术情报应当做到:及时可靠并走在科研和生产的前面:有目的地进行情报跟踪;及时交流普及技术情报;建立和完善技术情报工作机构等。

参考文献

[1]王孝坤,石勇民,杨红辉,张战波.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系统的研制开发[J]东北公路,2003,(02)

[2]杨义兵,曹小琳.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目标的经济性分析[J]重庆石油工程大学学报,2003,(02)

科研管理工作经验总结篇7

论文摘要:针对科研团队发展的趋势,提出一种将知识管理的思想引入到管理科研团队知识的方法。首先从知识地图,隐性知识的交流两个方面阐了设计思想,然后分析营造知识共享氛围的激励措施,给出知识管理系统的方案设计,并介绍通过个人信息模块、经验共享模块、讨论社区模块交流科研团队中隐性知识的策略。最后利用本实验室科研团队作为示例验证知识管理系统,测试表明系统能较好地满足应用需求。

前言

知识管理是伴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而产生的,是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思想。知识管理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它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其中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是高度个性化而且难于格式化的知识,主观的理解、直觉和预感都属于这一类;而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则是能用文字和数字表达出来,容易以硬数据的形式交流和共享,比如编辑整理的程序或者普遍原则等。知识管理更加强调和关注隐性知识的作用,认为隐性知识更能创造价值。卡尔·费拉保罗认为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为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有人认为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知识管理将人、技术和过程作为三个互相联系的要素,追求三者之间的平衡和相互作用。它的基本精神即是将知识分享(Knowledge Sharing),通过知识的分享,促使整个团队及团队中的成员都得以进步。由此可以看出,知识管理是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的特征之一。

科研团队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科学研究目标由相互协作的科研人员组成的正式群体。科研团队又分为实体团队和虚拟团队。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科学活动规模越来越大,科学家与科学家之间,科研单位与科研单位之间的分工协作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频繁。以科研项目为单位,将不同地区、不同国籍的科学家组织到一起共同攻关的虚拟团队已经成为当前科学研究的重要形式。这种突破科学家的组织隶属关系,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具有灵活多样协作方式的科研组织,体现出了科研活动在充分组织化之后向自由和多样化方向的回归。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课题越来越复杂,规模越来越庞大,跨学科、跨专业、跨地区甚至跨国度的合作研究需求不断扩大,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这种需求提供了支撑条件。虚拟科研团队的组织相对不稳定,成员随项目的进展随时会发生变动;项目成员对于项目的参与程度各不相同;成员之间的关系也相对松散,上述特点须在团队知识管理中予以注意。科研团队中的显性知识包括团队成员的基本信息和项目信息,隐性知识包括成员的经验、专长以及在项目交流过程中表现的一些相对零碎的知识。

本文的思路是:对于显性知识,团队成员通过系统能快速地找到所需的资料;对于隐性知识,团队成员通过系统能快速地找到可能具有该领域知识的人的路径;同时为团队成员营造经常总结经验和技能、乐于贡献和分享知识的氛围,搭建一个讨论和交流的平台。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节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的系统结构;第三节给出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设计;第四节将本实验室科研团队作为示例验证知识管理系统,最后给出了结论。

2 知识管理系统设计

2. 1设计思想

根据知识的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策略管理知识源。对于显性知识,通过知识地图指引用户快捷地找到需要的资料;对于隐性知识,为用户提供了找到拥有所需知识的路径,并创造一种机制和提供氛围,使得团队成员勤于总结,乐于贡献、分享和交流。

2.1.1知识地图。知识地图是人操作知识管理系统的向导,它可以节省用户搜索知识的时间。在科研团队中建立一份良好的知识地图需要熟悉团队中的知识源,并按照类别和形态加以分类。科研团队中的知识源包括文档、参考文献、项目和人员,设计知识地图的依据主要是以项目为中心,建立各类资源之间的联系。项目属性包括项目介绍、项目成果、项目文档、重要参考文献,项目交流等。显性知识根据它的内容归属到项目不同的属性中,在同一属性中还可依据内容的性质做进一步的划分;而隐性知识则根据它的来源设置其在知识地图中的位置,具体的表现形式由显化的方式确定。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采用主导航栏配合副导航栏的形式就可追溯到知识库中的每个知识点。

2. 1. 2隐性知识的交流。在知识管理中,对于隐性知识的挑战在于如何系统地阐述,使之成为可以交流的类型。有些隐性知识并不属于深度的隐性知识,而只是一种逻辑上的、方法上的思维过程,它们被标识为隐性知识,主要是因为这类知识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才能进行编码。当团队中的文化能够促进和支持这种知识的共享时,就可以通过挖掘和翻译的方式将它们外化为显性知识。对于一些始终处于隐性状态的技术诀窍和经验,这类隐性知识需要采用“人—人”方式的传递实现共享。

本文提出两种交流个人技能的方式。第一,提供项目组成员的知识架构(包括项目经历)和联系方式,使成员在有明确需要时知道该找谁和找到该位专家的路径。第二,为成员提供管理个人知识的平台,提倡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总结、整理研究工作的心得、经验、技能等并归档,使个人在贡献知识的同时也能方便的获取到别人提供的知识。

对于项目交流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交流的途径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创造一个记录、保存、显示交流过程的环境,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性,提高团队的协作效率。

2. 2知识共享氛围的营造

有效的知识管理必须营造乐于贡献和分享知识的文化氛围,为了营造这样的文化氛围,采取激励机制是实施知识管理中必要的措施。激励的依据可以体现在一些数字指标上,所以在系统中的经验共享模块和讨论社区模块中增加了统计功能。系统应该具有界面美观、操作便利、功能实用等特性,当团队成员通过系统体验到了知识管理的优势后,无形中也可以激励他们使用知识管理系统。除此之外,激励机制还将体现在应用知识管理系统过程中的一些管理体制上。

2. 3知识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2. 3. 1系统模型。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了科研团队知识管理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本模型的要素有人员、科研团队知识资产、团队交流场所。知识地图的内容由科研团队中的知识库确定,知识库中的显性知识为经过编码的文档和数据。通过知识地图,人员可以检索、重用显性知识,该管理系统能够提供成员交流个人知识的平台,更新团队知识库;提供成员项目交流的环境,让成员在“你问我答”中实现知识的共享。

2. 3. 2系统功能结构设计。结合2. 1. 1节中对知识地图的分析,设计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如图2所示,它由人员信息管理模块、项目信息管理模块、安全信息管理模块构成。

人员信息管理模块管理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技术或学术经历以及工作计划,还包括了个人的经验总结(案例)等,可以给出其曾经解决过的问题、在哪些方面是专家和现在正在进行哪些研究等信息。用户可以据此推测其与自己所面临问题的关联。

项目信息管理模块用于管理项目资料和在项目交流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主要功能包括检索项目信息、展示研究成果、下载重要文档、参与项目讨论等,以实现对项目资源的存储与维护、访问和查询,让用户充分共享阶段性成果。

安全信息管理模块主要管理用户的权限。该平台将嵌人到本实验室网站中使用,系统共有三种类型的用户:网络用户、团队成员、系统管理员。网络用户不需要登录便可浏览网页,可以使用一些互动功能,如留言、检索;团队成员通过登录界面进人系统,每个成员都有个人页面,他们在自己的页面里有添加、修改、删除个人知识的权限,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参与项目讨论、下载重要项目资料等权限;系统管理员是指系统的管理和维护者,具有设计、实现知识管理系统、整合团队显性知识并录人数据库、管理一般用户的权限这些任务。

3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在2. 3. 2节的系统功能结构图中,主要采用人员信息管理模块中的个人信息、经验共享和项目信息管理模块中的讨论社区交流科研团队中的隐形知识,现分别介绍这三个子功能模块的设计思路。

3. 1个人信息

隐性知识的管理强调的是个人之间的对话,知识的共享是通过“人到人”的方式进行的,通过与拥有相应知识的人进行直接接触实现知识的共享和传播。专家黄页是获取个人隐性知识的一种知识管理的技术,它将专家的详细资料和掌握的知识列示在黄页上,方便有需要的员工在适当的时间找到适当的人并获得适当的知识。

个人信息模块在团队中提供团队成员的基本信息、项目经历和工作计划.图3显示的是成员的个人页面.在“认识我”栏目下的知识体系说明中,可以了解到该成员的项目经历和个人技能,点击页眉的“修改个人信息”可更改该栏目的内容。工作计划是指团队成员每周的工作安排及对上周工作的总结。通过这些信息,团队新成员可以迅速了解团队成员的知识水平及日常工作情况,获取找到相关专家的路径线索,便于与相关专家进行直接交流,从而获得对项目研究有益的隐性知识。

3. 2经验共享

该模块以记录的方式外化个人隐性知识,团队成员在自我总结的基础上将个人知识中能够用语言表达的部分提取出来,图4显示了在个人页面添加经验的界面,用分类、标题、经验内容这三个字段表示一条经验的提取结果,其他成员可以浏览彼此的个人页面,按照类别、标题等关键词查找感兴趣的经验,可以针对每一条经验与经验提取者进行互动交流,由此加快知识碎片的利用率和深化知识半成品,也有利于个人技能在团队中的传播,经验互动界面如图5所示。

利用该模块可以在科研团队中推广及时整理知识的好习惯,团队成员大部分是以自我为主导的非正式学习,及时整理动态知识是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控和知识持续发展的需要。该模块通过成员的主动性贡献个人知识,以实现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 3讨论社区

以隐性知识的所属对象划分,可分为个体的隐性知识和集体的隐性知识。集体的隐性知识依附于组织,是某一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的人格化特征,如某一组织或团队的价值体系(观)、团队默契、组织文化和氛围等川。在科研团队中建立讨论社区就是为了增进这两种类型隐性知识的互动,在讨论的过程中,由个人智商形成组织智商,群策群力,共同解决问题;成员之间通过讨论,实现知识共享和流动,就能快速提高团队的知识总量和集体智慧。

讨论社区模块为同一科研团队成员间提供了项目讨论的虚拟社区,具有相关权限的人员才可进人。图6是以团队成员身份登陆系统后进人讨论社区的主页面,成员在里面以发帖的形式开展一次讨论,讨论内容可以是与项目相关的热点和难点、项目组任务分配、重要通告等,并可上传文件,成员通过主题进人目标问题的讨论区参与讨论,可下载文件,不但可以屏蔽时空的限制,又活跃了团队的科研气氛。但是不能完全依靠以IT技术为基础建立的网络虚拟社区进行项目交流,也需要进行面对面形式的交流,如专题报告、交流会等,只不过前者可以自动将讨论内容记录到数据库中,而后者需要整理材料,然后录人数据库才能达到共享。

4 应用示例

根据本文的思想,选取本实验室科研团队作为知识管理的实例进行实验验证。本团队成立于2002年,主要从事认知模式识别和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两个方向的研究。团队平均每年招收博士生2-3名,硕士生5--6名,同时每年都有6-7名毕业生离开团队,人员流动较大。团队目前主要研究基于认知机理的无字库智能造字系统和数控系统加工中心的伺服驱动器的研究这两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有若干个子课题,且具有延续性,成员参与项目的内容和程度各不相同。

限于篇幅,以基于认知机理的无字库智能造字系统项目为例做简要介绍。该项目开展研究工作已达6年,期间参与研究人员达12人,包括汉字基元研究、汉字结构研究、汉字结构识别研究、汉字映射知识获取研究、汉字知识表示研究、汉字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等几个子课题。研究中产生的科研成果有:针对汉字字符集GB2312一80, GB18030一2000 ,GB18030一2005形成了较稳定的汉字原型和汉字结构,搭建了汉字编码平台、修正仿射变换系数平台、造字平台等实验平台;完成了汉字集中所有汉字的编码并获取了基元的映射知识;获得了三项专利,另外发表了学术论文三十余篇,有重要参考文献二百余篇,重要项目文档十余份。这些资料大都分散于团队中不同的地方,不便于查找和利用。团队以前采用传统工作交接的方式进行项目管理,交接工作的内容常仅限于一些显性的文档性资料,在研究中积累的个人经验却随着人员的流动而没有成为团队的资源,新成员无法借鉴传承。

依照2.3.2节中的系统功能图实现系统。实验在Win-dowsXP环境下进行,基于Web技术和B/S架构编程实现,服务器端编程语言采用PHP,客户端技术采用HTML, CSS及JavaScript,数据库采用Mysql。系统最后嵌人到实验室网站中使用,图7为成员登录系统后进人基于认知机理的无字库智能造字项目管理主页面。通过实际测试,团队成员认为系统界面友好,操作方便,有明晰的知识地图帮助他们利用科研项目中的显性知识,上文设计的3个功能模块也能较好的管理团队中的隐性知识,总体评价达到了设计目的。

5 结论

科研管理工作经验总结篇8

论文摘要:针对科研团队发展的趋势,提出一种将知识管理的思想引入到管理科研团队知识的方法。首先从知识地图,隐性知识的交流两个方面阐了设计思想,然后分析营造知识共享氛围的激励措施,给出知识管理系统的方案设计,并介绍通过个人信息模块、经验共享模块、讨论社区模块交流科研团队中隐性知识的策略。最后利用本实验室科研团队作为示例验证知识管理系统,测试表明系统能较好地满足应用需求。

前言

    知识管理是伴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而产生的,是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思想。知识管理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它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其中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是高度个性化而且难于格式化的知识,主观的理解、直觉和预感都属于这一类;而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则是能用文字和数字表达出来,容易以硬数据的形式交流和共享,比如编辑整理的程序或者普遍原则等。知识管理更加强调和关注隐性知识的作用,认为隐性知识更能创造价值。卡尔·费拉保罗认为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为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有人认为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知识管理将人、技术和过程作为三个互相联系的要素,追求三者之间的平衡和相互作用。它的基本精神即是将知识分享(knowledge sharing),通过知识的分享,促使整个团队及团队中的成员都得以进步。由此可以看出,知识管理是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的特征之一。

    科研团队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科学研究目标由相互协作的科研人员组成的正式群体。科研团队又分为实体团队和虚拟团队。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科学活动规模越来越大,科学家与科学家之间,科研单位与科研单位之间的分工协作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频繁。以科研项目为单位,将不同地区、不同国籍的科学家组织到一起共同攻关的虚拟团队已经成为当前科学研究的重要形式。这种突破科学家的组织隶属关系,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具有灵活多样协作方式的科研组织,体现出了科研活动在充分组织化之后向自由和多样化方向的回归。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课题越来越复杂,规模越来越庞大,跨学科、跨专业、跨地区甚至跨国度的合作研究需求不断扩大,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这种需求提供了支撑条件。虚拟科研团队的组织相对不稳定,成员随项目的进展随时会发生变动;项目成员对于项目的参与程度各不相同;成员之间的关系也相对松散,上述特点须在团队知识管理中予以注意。科研团队中的显性知识包括团队成员的基本信息和项目信息,隐性知识包括成员的经验、专长以及在项目交流过程中表现的一些相对零碎的知识。

    本文的思路是:对于显性知识,团队成员通过系统能快速地找到所需的资料;对于隐性知识,团队成员通过系统能快速地找到可能具有该领域知识的人的路径;同时为团队成员营造经常总结经验和技能、乐于贡献和分享知识的氛围,搭建一个讨论和交流的平台。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节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的系统结构;第三节给出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设计;第四节将本实验室科研团队作为示例验证知识管理系统,最后给出了结论。

2 知识管理系统设计

2. 1设计思想

    根据知识的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策略管理知识源。对于显性知识,通过知识地图指引用户快捷地找到需要的资料;对于隐性知识,为用户提供了找到拥有所需知识的路径,并创造一种机制和提供氛围,使得团队成员勤于总结,乐于贡献、分享和交流。

2.1.1知识地图。知识地图是人操作知识管理系统的向导,它可以节省用户搜索知识的时间。在科研团队中建立一份良好的知识地图需要熟悉团队中的知识源,并按照类别和形态加以分类。科研团队中的知识源包括文档、参考文献、项目和人员,设计知识地图的依据主要是以项目为中心,建立各类资源之间的联系。项目属性包括项目介绍、项目成果、项目文档、重要参考文献,项目交流等。显性知识根据它的内容归属到项目不同的属性中,在同一属性中还可依据内容的性质做进一步的划分;而隐性知识则根据它的来源设置其在知识地图中的位置,具体的表现形式由显化的方式确定。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采用主导航栏配合副导航栏的形式就可追溯到知识库中的每个知识点。

2. 1. 2隐性知识的交流。在知识管理中,对于隐性知识的挑战在于如何系统地阐述,使之成为可以交流的类型。有些隐性知识并不属于深度的隐性知识,而只是一种逻辑上的、方法上的思维过程,它们被标识为隐性知识,主要是因为这类知识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才能进行编码。当团队中的文化能够促进和支持这种知识的共享时,就可以通过挖掘和翻译的方式将它们外化为显性知识。对于一些始终处于隐性状态的技术诀窍和经验,这类隐性知识需要采用“人—人”方式的传递实现共享。

    本文提出两种交流个人技能的方式。第一,提供项目组成员的知识架构(包括项目经历)和联系方式,使成员在有明确需要时知道该找谁和找到该位专家的路径。第二,为成员提供管理个人知识的平台,提倡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总结、整理研究工作的心得、经验、技能等并归档,使个人在贡献知识的同时也能方便的获取到别人提供的知识。

    对于项目交流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交流的途径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创造一个记录、保存、显示交流过程的环境,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性,提高团队的协作效率。

2. 2知识共享氛围的营造

    有效的知识管理必须营造乐于贡献和分享知识的文化氛围,为了营造这样的文化氛围,采取激励机制是实施知识管理中必要的措施。激励的依据可以体现在一些数字指标上,所以在系统中的经验共享模块和讨论社区模块中增加了统计功能。系统应该具有界面美观、操作便利、功能实用等特性,当团队成员通过系统体验到了知识管理的优势后,无形中也可以激励他们使用知识管理系统。除此之外,激励机制还将体现在应用知识管理系统过程中的一些管理体制上。

2. 3知识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2. 3. 1系统模型。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了科研团队知识管理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本模型的要素有人员、科研团队知识资产、团队交流场所。知识地图的内容由科研团队中的知识库确定,知识库中的显性知识为经过编码的文档和数据。通过知识地图,人员可以检索、重用显性知识,该管理系统能够提供成员交流个人知识的平台,更新团队知识库;提供成员项目交流的环境,让成员在“你问我答”中实现知识的共享。

2. 3. 2系统功能结构设计。结合2. 1. 1节中对知识地图的分析,设计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如图2所示,它由人员信息管理模块、项目信息管理模块、安全信息管理模块构成。

    人员信息管理模块管理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技术或学术经历以及工作计划,还包括了个人的经验总结(案例)等,可以给出其曾经解决过的问题、在哪些方面是专家和现在正在进行哪些研究等信息。用户可以据此推测其与自己所面临问题的关联。

    项目信息管理模块用于管理项目资料和在项目交流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主要功能包括检索项目信息、展示研究成果、下载重要文档、参与项目讨论等,以实现对项目资源的存储与维护、访问和查询,让用户充分共享阶段性成果。

    安全信息管理模块主要管理用户的权限。该平台将嵌人到本实验室网站中使用,系统共有三种类型的用户:网络用户、团队成员、系统管理员。网络用户不需要登录便可浏览网页,可以使用一些互动功能,如留言、检索;团队成员通过登录界面进人系统,每个成员都有个人页面,他们在自己的页面里有添加、修改、删除个人知识的权限,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参与项目讨论、下载重要项目资料等权限;系统管理员是指系统的管理和维护者,具有设计、实现知识管理系统、整合团队显性知识并录人数据库、管理一般用户的权限这些任务。

3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在2. 3. 2节的系统功能结构图中,主要采用人员信息管理模块中的个人信息、经验共享和项目信息管理模块中的讨论社区交流科研团队中的隐形知识,现分别介绍这三个子功能模块的设计思路。

3. 1个人信息

    隐性知识的管理强调的是个人之间的对话,知识的共享是通过“人到人”的方式进行的,通过与拥有相应知识的人进行直接接触实现知识的共享和传播。专家黄页是获取个人隐性知识的一种知识管理的技术,它将专家的详细资料和掌握的知识列示在黄页上,方便有需要的员工在适当的时间找到适当的人并获得适当的知识。

    个人信息模块在团队中提供团队成员的基本信息、项目经历和工作计划.图3显示的是成员的个人页面.在“认识我”栏目下的知识体系说明中,可以了解到该成员的项目经历和个人技能,点击页眉的“修改个人信息”可更改该栏目的内容。工作计划是指团队成员每周的工作安排及对上周工作的总结。通过这些信息,团队新成员可以迅速了解团队成员的知识水平及日常工作情况,获取找到相关专家的路径线索,便于与相关专家进行直接交流,从而获得对项目研究有益的隐性知识。

3. 2经验共享

    该模块以记录的方式外化个人隐性知识,团队成员在自我总结的基础上将个人知识中能够用语言表达的部分提取出来,图4显示了在个人页面添加经验的界面,用分类、标题、经验内容这三个字段表示一条经验的提取结果,其他成员可以浏览彼此的个人页面,按照类别、标题等关键词查找感兴趣的经验,可以针对每一条经验与经验提取者进行互动交流,由此加快知识碎片的利用率和深化知识半成品,也有利于个人技能在团队中的传播,经验互动界面如图5所示。

    利用该模块可以在科研团队中推广及时整理知识的好习惯,团队成员大部分是以自我为主导的非正式学习,及时整理动态知识是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控和知识持续发展的需要。该模块通过成员的主动性贡献个人知识,以实现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 3讨论社区

    以隐性知识的所属对象划分,可分为个体的隐性知识和集体的隐性知识。集体的隐性知识依附于组织,是某一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的人格化特征,如某一组织或团队的价值体系(观)、团队默契、组织文化和氛围等川。在科研团队中建立讨论社区就是为了增进这两种类型隐性知识的互动,在讨论的过程中,由个人智商形成组织智商,群策群力,共同解决问题;成员之间通过讨论,实现知识共享和流动,就能快速提高团队的知识总量和集体智慧。

    讨论社区模块为同一科研团队成员间提供了项目讨论的虚拟社区,具有相关权限的人员才可进人。图6是以团队成员身份登陆系统后进人讨论社区的主页面,成员在里面以发帖的形式开展一次讨论,讨论内容可以是与项目相关的热点和难点、项目组任务分配、重要通告等,并可上传文件,成员通过主题进人目标问题的讨论区参与讨论,可下载文件,不但可以屏蔽时空的限制,又活跃了团队的科研气氛。但是不能完全依靠以it技术为基础建立的网络虚拟社区进行项目交流,也需要进行面对面形式的交流,如专题报告、交流会等,只不过前者可以自动将讨论内容记录到数据库中,而后者需要整理材料,然后录人数据库才能达到共享。

4 应用示例

    根据本文的思想,选取本实验室科研团队作为知识管理的实例进行实验验证。本团队成立于2002年,主要从事认知模式识别和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两个方向的研究。团队平均每年招收博士生2-3名,硕士生5--6名,同时每年都有6-7名毕业生离开团队,人员流动较大。团队目前主要研究基于认知机理的无字库智能造字系统和数控系统加工中心的伺服驱动器的研究这两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有若干个子课题,且具有延续性,成员参与项目的内容和程度各不相同。

    限于篇幅,以基于认知机理的无字库智能造字系统项目为例做简要介绍。该项目开展研究工作已达6年,期间参与研究人员达12人,包括汉字基元研究、汉字结构研究、汉字结构识别研究、汉字映射知识获取研究、汉字知识表示研究、汉字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等几个子课题。研究中产生的科研成果有:针对汉字字符集gb2312一80,  gb18030一2000 ,gb18030一2005形成了较稳定的汉字原型和汉字结构,搭建了汉字编码平台、修正仿射变换系数平台、造字平台等实验平台;完成了汉字集中所有汉字的编码并获取了基元的映射知识;获得了三项专利,另外发表了学术论文三十余篇,有重要参考文献二百余篇,重要项目文档十余份。这些资料大都分散于团队中不同的地方,不便于查找和利用。团队以前采用传统工作交接的方式进行项目管理,交接工作的内容常仅限于一些显性的文档性资料,在研究中积累的个人经验却随着人员的流动而没有成为团队的资源,新成员无法借鉴传承。

    依照2.3.2节中的系统功能图实现系统。实验在win-dowsxp环境下进行,基于web技术和b/s架构编程实现,服务器端编程语言采用php,客户端技术采用html, css及javascript,数据库采用mysql。系统最后嵌人到实验室网站中使用,图7为成员登录系统后进人基于认知机理的无字库智能造字项目管理主页面。通过实际测试,团队成员认为系统界面友好,操作方便,有明晰的知识地图帮助他们利用科研项目中的显性知识,上文设计的3个功能模块也能较好的管理团队中的隐性知识,总体评价达到了设计目的。

5 结论

上一篇:超声医生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下一篇:教学改革工作经验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