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8 07:43:05

农机专业技术总结

农机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1篇

(1)制定《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量化工作任务,建立考评制度,将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纳入目标考核管理,年中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年底进行工作评比。(2)明确技术服务单位职责,州、县(市)、乡(镇)农机部门将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任务具体分解到人,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到示范点蹲点服务,保证示范基地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全州每年下派专业技术100余人,指导春耕生产工作,狠抓农机作业质量,促进全州农机作业质量大幅提升。并组织县(市)专业技术人员互相观摩学习,学习示范基地规模化建设、提升机械化水平的方法、农机作业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实施等方面的好的做法和经验。(3)积极争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向示范基地倾斜,各县(市)积极争取配套资金,大幅度提高了示范基地农机装备水平。大力开展破埂除垄等工作,资金投入逐年增加,2012年州、县两级财政投入2000多万元。(4)利用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农机“科技之冬”培训活动,对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农机大户和农民,分别制定不同的农机化培训方案与培训教材。从2008年起,每年培训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农机大户、农民5万人以上。(5)示范基地通过组织召开现场演示会等方式,提高农民对农机先进技术的认识。从2009年起,先后承担了自治区农机局、州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农业部组织召开的机采棉现场会,参加人数超过2000人。

2存在的问题

(1)示范基地建设资金投入不够,土地连片种植基本可以实现,但长期存在农作物连片种植只去掉了田埂,组织连片地块统一种植管理难度还很艰巨。一是连片种植规模化不够,存在示范基地建设土地虽然连片,但土地管理措施仍由每家每户自己实施,农资由连片地块里的每家每户农民购买,播种等各项农机作业各自实施,没有真正实现规模化种植。二是农作物种植品种不统一,不利于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技术实施。三是因管理不能协调一致,田管不到位导致作物生长不一致,影响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2)农机农艺技术衔接融合不到位,影响农机作业标准化建设,作业质量提高缓慢。对于棉花、番茄、甜菜、土豆等作物影响尤为突出。棉花、番茄、甜菜等作物如不能按照机收模式种植、田间管理,机械化采收损失高达5%~10%。(3)培训与基地建设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培训和宣传工作不够扎实,农机作业技术规程、技术培训形式单一,没有落实到最需要农民和农机手的层面。

3建议

(1)加强农机连片土地集约化统一管理,要求连片种植,品种统一,种植模式一致、统一播种时间、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机械收获。一是加大加快土地流转政策实施,引进先进适用的大型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发展。二是以“企业+农机化示范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形成“以市场为导向、龙头企业为主体、农机化示范基地为依托、农民参与为基础的”产业化发展格局。(2)加强农机与农艺深度融合,积极总结制定规范切合实际的农机作业技术规程,推动昌吉州如棉花、番茄、甜菜、土豆、玉米(包括制种玉米)、花生等大宗农作物机械化作业标准体系建设。(3)要进一步加强农机作业技术标准化体系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实际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引入作业质量和技术规程的监管机制。组成农业生产技术指导组,根据发现问题制定合理解决方案,现场开展农机与农艺技术融合培训,采用便于农机大户和农民接受的集中培训、现场教学、考察调研多种方式培训,拓宽技术实施平台。(4)提高资金投入。不仅要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给予投入,还要进一步争取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支持,合力打造农机化精品示范基地,提高和扩大农机化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

农机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2篇

一、当前农机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机推广人员技术素质有待提高。“打铁先要自身硬”。农机推广工作能否扎实有效开展,关键取决于推广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现在的情况是,一大批老专业技术人员已退休,相当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年龄老化,知识落伍,新进的技术人员对推广业务不够熟悉,难当重任,青黄不接的问题比较普遍,加之缺乏先进的推广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推广工作开展。

(二)农民购买力较差。我国人口众多,大多数人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人均耕地面积很小,农民的总体收入较低,因此,大部分农民购买力偏低,拿不出更多的钱来购买机械。特别是部分人均耕地面积比全国平均水平低的地区,农业生产带给农民的经济效益有限,这些单纯靠务农为生的农民根本不具备购买先进机械设备的能力。

(三)农机装备更新缓慢。由于人们对农业现代化缺乏足够的重视,投入资金有限,加上农机推广体制不活,致使先进农业机械技术引进缓慢,机械设备更新不及时、种类不全、总量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对新型农业机械的普及和引进造成了较大影响。

二、新时期加强农业机械推广力度的途径

(一)强化农机推广人员和农机手的教育培训。作为整个推广工作的主体,农业机械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因此,应高度重视对农业机械推广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尽全力将其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并对农业机械推广人员进行耐心、全面、细致的专业技术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机手培训和教育的有效性,保证农业机械推广顺利开展。

(二)建立健全农业机械推广体系。我国现阶段的农业机械推广体制是通过省级农机推广总站,联系市县农机推广站,相关推广工作在乡村农机推广站全面开展。但这种四、五十年一贯制的农业机械推广模式已经不适应农村和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对农民来说,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增加产量,但现阶段采用的农业机械推广模式并不能满足农民这一要求。因此,应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并建立健全农业机械推广体系,结合农业机械推广和农机技术指导,促进农民粮食增收,增加农民购买和使用机械的积极性。

(三)建设农业机械推广示范基地。作为保证机械推广工作顺利开展的平台,示范基地不仅能方便机械推广,同时还可以对农业机械推广质量进行有效验证。示范基地应尽可能建设在群众基础好的地方,使基地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得到保证;在选址上偏重于农田多地区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的地区,尽最大努力使农业机械化的需求得到满足;将成功示范基地的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农业机械推广质量提高;在对成功、经验认真总结的情况下,将推广范围扩大,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农机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3篇

一、聘任范围、资格条件及设岗方案

1、应聘人员范围:是在实行岗位管理的事业单位中,按国家颁布的标准和规定程序,在本系统下一聘期实施之前,通过评审、考核或定职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在职在岗人员。

2、竞聘人员资格:具有副高任职资格并符合任职条件的人员可参加竞聘七级岗位;在十级岗位受聘满6年并符合任职条件的人员可参加九级岗位竞聘;在十级岗位受聘满12年并符合任职条件的人员可参加八级岗位竞聘;在十二级岗位受聘满6年可参加十一级专业岗位竞聘。

第七聘期农机系统共有专业技术人员42人。各岗位设置数为副高12,中级17,初级12。

二、时间安排

根据人保局要求,专业技术职务第七聘期竞聘上岗工作10月底前结束。农机系统各项工作进行时间安排:

1、9月28日前各单位填报专业技术人员情况登记表,现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和现聘任专业技术聘书原件、复印件。

2、10月20日前,各单位根据市局意见制定本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第七聘期竞聘上岗工作实施方案,并报市局,批复后,组织实施。

3、10月25日前,各单位按照市局批复的实施方案,按照任职资格年限等条件,组织竞聘人员申报竞聘岗位,同时书面报市农机局聘任工作领导小组。经局领导小组审查同意后,各单位按照程序组织竞聘并完成竞聘工作。

4、各单位竞聘工作结束后,将结果书面报市局。市局将竞聘结果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保局,人保局批复后,市农机局公布聘任结果并颁发聘书,聘任工作结束。

三、聘任程序

1、成立领导小组和聘任委员会。农机局成立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第七聘期竞聘上岗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系统竞聘上岗工作进行组织领导,监督工作开展情况。各单位要成立聘任委员会,聘任委员会人员组成要具有广泛的参与性,要有领导、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和职工代表参加,聘任委员会具有编制考核评价标准、聘任方案并组织实施的职责,同时受理考核及聘任结果异议等。

2、宣传发动。聘任委员会向专业技术人员宣传市政府文件和农机局聘任实施意见精神,明确评聘分开的目的、要求、方法和步骤。

3、确定各岗位聘任数额、岗位职责、聘任条件及聘任的各项事宜。

4、专业技术人员述职。分岗位级别由符合任职条件的具有竞聘资格的人员进行述职,专业技术人员将任期内的政治思想表现、工作业绩、科技成果等进行总结,同时,汇报对下一步工作打算。

5、在量化考核和个人述职的基础上,单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民主评议。

6、奖励政策。为了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多出科研成果、、信息等,各单位可根据单位实际,对获得各级先进称号和科研成果、、信息等的人员给予适当加分等。

7、直聘条件。连年考核为合格以上,上一聘期内获得以下奖励的专业技术人员,下一聘期可直接聘任同级专业技术职务:

(1)获得县级以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的;

(2)经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

(3)获得县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的(一等奖前二位,二等奖首位);

(4)被评为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的;

(5)受县级以上政府表彰并授予荣誉称号的;

(6)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优秀的。

8、参加副高七级竞聘落聘的人员,直接聘任中级八级岗位,不占用中级岗位数额;参加中级八级岗位竞聘落聘人员参加九级岗位竞聘,参加九级岗位竞聘落聘人员参加十级岗位竞聘,参加十级岗位竞聘落聘人员直接聘任初级十一级岗位,参加十一级岗位竞聘落聘人员直接聘任初级十二级岗位。

9、各单位对确定的各岗位拟聘任人员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5天。

10、公示无异议后,将拟聘任人员名单报农机局党委。经党委会研究,确定聘任人员名单并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保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保局审批后予以公布,按规定办理有关聘任手续,按照聘任职务兑现工资。聘任时间从2011年7月1日到2013年6月30日止。

降聘、解聘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得执行原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待遇,应按新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兑现工资。落聘人员属干部身份的按管理人员待遇执行,属工人身份的按工人待遇执行。取得现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男年满55周岁、女50周岁以上,工人身份的女年满45周岁以上,上一聘期年度考核合格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竞争聘任后降聘、落聘的,不得享受现有专业技术职务工资,现专业技术职务工资记入档案,单位按档案工资交纳养老保险金,待达到退休年龄后,以档案工资为准办理退休手续。

四、组织领导

农机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4篇

一、继续采取优惠农民的培训措施,举办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5期

针对市拖拉机驾驶持证率不高的问题,我校从降低培训门槛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实际出发,继续采取优惠农民培训的措施,疏通“生源”渠道,通过认真协调,取得了不错的培训工作业绩。截至目前,共举办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4期,培训人,完成年培训任务%,有效的推动了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工作的开展,对提高拖拉机驾驶持证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精心组织,完成了54人的继续教育工作

继续教育是国家人事部门制定的一项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科技素质的重要制度。为进一步做好我市本年度农机行业的继续教育工作,达到即提高培训质量,又学习方便的目的,我校首先通过积极协调,争取了州、市人事部门对继续教育工作的支持;其次在市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冬季这个特殊的农闲季节,进行了市年度专业课程培训;三是严格了继续教育的培训教学和到课制度,从管理层面确保了培训的质量;四是根据市农业生产和农机化发展的实际确定了授课内容;五是于5月下旬聘请老师完成了公共课教学。使全市54名农机专业技术人员接受了继续教育培训。丰富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知识,提高了业务能力,为提高年农业生产的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科技之冬”措施得力,培训任务完成好

针对去年新机械、新技术和“膜下灌”、残膜治理配套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幅度大,以及有关农机作业质量提高的问题,本届农机行业科技之冬培训,在市农机局的领导下着重抓了培训教学和培训管理两方面的工作。在教学上,一是确定了9项培训内容;二是选派了11名高、中级工程师组成讲师团;三是每个授课人员都进行了认真的文字备课,部分课程采用了多媒体备课;四是对备课情况进行了认真的督察。在管理上,一是确定了各个乡镇的培训责任目标,二是根据责任目标进行了“三结合”的培训,即市乡(镇)培训结合、乡镇培训与村组培训结合、市级专业教师讲课与乡镇技术人员讲课相结合;三是建立了农机科技之冬工作规范内容,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共完成农机科普培训0.73万人次。其中:农机操作人员及农机大户培训率100.4%,农民农机科普培训率30%,特别是极大地限度的支持了我市本年度膜下灌项目的大面积推广工作,为全市的农机化事业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作出了贡献。

四、存在的问题及思路

⒈农机化教学交流极少,师资培训的途经缺乏。农机培训师资水平提高需要实实在在的学习才能提高,不是走走形式就能解决的,不但要在干中学,而且还要给大家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出去学。

⒉开展农机职业技能培训,还需大量的物力和人力,还有大量的实际工作要做。目前,我们仅仅取得了一个农机职业技能培训的资格,其职业技能培训的交通保障问题、实习设备(施)问题、师资及待遇问题都有待于认真计划、统筹解决。

农机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5篇

为加快实用型人才开发,提升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人才支撑能力,促进我区实用型人才又好又快又多地发展,根据上级有关人才资源开发的总体要求,现就做好我区实用型人才开发及地方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申报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加大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充分挖掘实用型人才的潜力,建立健全以能力、业绩为导向和重在社会、业内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进一步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建设一支适合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实用型人才队伍,更好地促进我区农村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二、范围及对象

1、从事园艺(花卉与瓜果栽培、蔬菜种植、茶艺)、林业、水产养殖、畜牧兽医专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业绩突出的种植、养殖专业户、示范户及从业人员;

2、从事经营管理(产品销售、物资采购、生产技术管理、物流、酒店管理、物业管理)的人员;

3、从事建筑装饰装修(水电安装、木工、瓦工、油漆工)的人员;

4、从事维修(电脑维修、家电维修、钟表维修、汽车修理、摩托车修理、农机维修)的人员;

5、从事家政服务(管道疏通、高空及外墙清洗、家庭烹饪、家庭月嫂、住家保姆)的人员。

三、地方系列职称的增设

根据我区实用型人才的实际,在《市区职称工作管理实施办法(试行)》规定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名称基础上,增加地方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设置:

1、园艺专业(园艺技术员、园艺助理工程师、园艺工程师、园艺高级工程师);

2、林业专业(林业技术员、林业助理工程师、林业工程师、林业高级工程师);

3、水产专业(水产技术员、水产助理工程师、水产工程师、水产高级工程师);

4、畜牧兽医专业(畜牧兽医技术员、助理畜牧兽医师、畜牧兽医师、高级畜牧兽医师);

5、经营管理专业(经营管理员、助理经营管理师、经营管理师、高级经营管理师);

6、维修专业(技士、技师、主管技师、高级主管技师);

7、家政服务专业(家政员、助理家政师、家政师、高级家政师);

建筑装饰装修专业列入综合工程,仍设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四、申报评审条件

(一)综合素质条件:

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二)申报条件:

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经专业培训考试、考核合格可申报评审员级职称:

(1)非本专业大专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2年;

(2)非本专业中专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3年;

(3)高中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5年;

(4)初中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8年;

(5)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10年;

(6)获得市、区职业技能竞赛第三、第二名的选手。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经专业培训考试、考核合格可申报评审助理级职称:

(1)非本专业大专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3年;

(2)非本专业中专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5年;

(3)高中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8年;

(4)初中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10

(5)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15年;

(6)获得市、区职业技能竞赛第二、第一名的选手。

3、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经专业培训考试、考核合格可申报评审中级职称:

(1)非本专业大专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5年;

(2)非本专业中专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8年;

(3)高中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15年且取得助理级技术职务资格满5年;

(4)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20年;

(5)获得市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的选手。

(三)晋升高级职称的评审条件按《市区职称工作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执行。

五、材料申报要求及程序

1、材料申报要求。符合申报评审条件的人员,由个人如实填写《市区地方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一式2份,评审表须经当地政府或区业务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并盖章)、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专业培训合格证书、服务单位或所在镇、街道、村委出具的从事专业技术年限证明(须经户口所在地政府签署意见并盖章)、近期一寸免冠照片2张(详见附件二)。

2、申报程序。申报个人将申报评审材料分别报送区业务主管部门,其中申报园艺(花卉与瓜果栽培、蔬菜种植、茶艺)、林业、水产养殖、畜牧兽医专业人员的评审材料由区农林局负责受理和初审;申报经营管理专业人员的评审材料由区经贸局负责受理和初审;申报建筑装饰装修专业人员的评审材料由区建设局负责受理和初审;申报维修(不含农机维修)和家政服务专业人员的评审材料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受理和初审;申报维修(农机维修)专业人员的评审材料由区农机局负责受理和初审。评审材料由各业务主管部门统一报送区职称办审核并组织评审及发文、颁证。

六、待遇

1、取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农村实用型人才统一进入区人才库,可按区专业技术人员的有关规定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2、取得地方系列专业技术资格人员享受本单位国家系列专业技术人员同等继续教育权利。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平均每年继续教育分别为32学时和40学时,并作为晋升地方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晋升条件之一。

七、组织领导

区职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负责农村实用型人才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组织实施和指导协调工作。区农林局具体负责园艺、林业、水产养殖、畜牧兽医专业技术职称的申报审核工作。区经贸局具体负责经营管理专业技术职称的申报审核工作。区建设局具体负责建筑装饰装修专业技术职称的申报审核工作。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具体负责维修(不含农机维修)和家政服务专业技术职称的申报审核工作。区农机局具体负责维修(农机维修)专业技术职称的申报审核工作。各镇、各部门人事干部要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及时了解情况,熟悉掌握政策,主动为实用型人才的职称申报工作搞好服务。

农机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6篇

一、工作成效

全年共完成农民培训2200人,其中培训拖拉机驾驶员263人、农机管理人员120人,农机安全教育培训1200人、农机法律法规及新技术等各类培训617人。培训工作取得了七个方面的实效:一是通过对基层农机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使大家认清了形势,看到了发展农机化面临的机遇,增强了搞好农机化工作的信心,把握了工作重点、着眼点、着力点及奋斗目标,掌握了农机化管理相关业务知识和农机化新技术,提高了服务农机化工作的本领。二是围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高性能联合收割机、浅旋播种机等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培训了一批新型农机具操作手,使农机操作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三是通过举办农机化新技术培训和新机具现场演示活动,为农机科技项目实施和各类示范点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四是通过对农机维修网点从业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及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经营管理知识、农机作业标准的培训,使农机社会化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五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宣传和服务活动,使广大农民对农机化促进法等法规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有进一步的了解,激发了农民购置使用农机具的热情,全市新增农机具4363台(套)。六是通过开展农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七是通过对拖拉机手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机械常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使全市拖拉机手的驾驶技术和作业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全市新取得驾驶拖拉机及联合收割机资格证的人员达到270名。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市农机局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局长谭明龙任组长,党组成员刘发友任副组长,成员由监理所长张廷禄、副所长阳昌洪、科教科科长何林、管理科长张兴建等组成,由农机监理所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

(二)落实工作责任。建设新农村,人才是关键。农机化人才培养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是推动地方农机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此,局领导认识十分明确,我局把农机培训列为考核各镇(街道办)农机化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年初分解下达了培训任务,在全市农机工作会上作了重点安排部署,局领导和主管科室人员经常深入督促检查和指导农机培训工作,协调解决培训问题,切实推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培训机构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从而保证了农机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制定培训方案,落实培训任务。根据培训任务、教学条件和实力,切合实际地制定了培训实施方案。把农民培训工作与目标考核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培训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全体培训小组工作人员克服种种困难,深入到各镇村进行现场讲解、实地培训。今年共办农机安全培训班6期,培训人员1200人,办农机管理人员培训班8期,培训120人,办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10期,培训263人。

(四)围绕科技项目实施,开展关键性农机化技术培训。今年,我局承担省农机局下达的农机购置补贴、水稻机械化插秧、秸秆气化利用试点3个农机化科技推广项目,分别在禾丰、师古、皂角、湔氐等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点培训技术人员80人、农民390人。农机购置补贴新技术培训460人,秸秆气化使用技术培训370人,印发农机实用技术规范及技术简介等资料2300份。建立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12个,示范面积达8000亩。

(五)围绕购机补贴,开展农机具操作手培训。为了让农民懂得新购置补贴机具的构造原理,做到会安全使用操作,我们把农机具操作手的培训作为落实购机补贴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抽调系统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农机培训暨科技宣传服务组,由局领导任组长,分片深入各乡镇,分别举办以农机具选购注意事项,手扶拖拉机、微型耕作机、水稻插秧机的安全使用为内容的培训班,培训农民1200名。

(六)多措并举,着力提高培训质量。一是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及要求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市局主抓基层农机管理干部的培训和全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相关业务科室承担农村农机实用人才培训。二是本着“实际、实用、实效”原则,把集中培训、联合办班、送教下乡、上门培训、田间指导等培训形式灵活结合,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局在培训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为了今后更好的开展这项工作,总结出以下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偏差。少数同志对农民集中教育培训工作有些不理解,认为农民学理论有难度,起不了多大作用,因而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与各镇协调力度不够。由于本单位与各镇在工作安排和时间上的冲突,没有及时地与授课地点进行联系和协调好,使整个培训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农机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7篇

一、工作成效

全年共完成农民培训2200人,其中培训拖拉机驾驶员263人、农机管理人员120人,农机安全教育培训1200人、农机法律法规及新技术等各类培训617人。培训工作取得了七个方面的实效:一是通过对基层农机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使大家认清了形势,看到了发展农机化面临的机遇,增强了搞好农机化工作的信心,把握了工作重点、着眼点、着力点及奋斗目标,掌握了农机化管理相关业务知识和农机化新技术,提高了服务农机化工作的本领。二是围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高性能联合收割机、浅旋播种机等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培训了一批新型农机具操作手,使农机操作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三是通过举办农机化新技术培训和新机具现场演示活动,为农机科技项目实施和各类示范点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四是通过对农机维修网点从业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及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经营管理知识、农机作业标准的培训,使农机社会化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五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宣传和服务活动,使广大农民对农机化促进法等法规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有进一步的了解,激发了农民购置使用农机具的热情,全市新增农机具4363台(套)。六是通过开展农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七是通过对拖拉机手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机械常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使全市拖拉机手的驾驶技术和作业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全市新取得驾驶拖拉机及联合收割机资格证的人员达到270名。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市农机局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局长任组长,党组成员任副组长,成员由监理所长、副所长、科教科科长、管理科长等组成,由农机监理所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

(二)落实工作责任。建设新农村,人才是关键。农机化人才培养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是推动地方农机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此,局领导认识十分明确,我局把农机培训列为考核各镇(街道办)农机化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年初分解下达了培训任务,在全市农机工作会上作了重点安排部署,局领导和主管科室人员经常深入督促检查和指导农机培训工作,协调解决培训问题,切实推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培训机构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从而保证了农机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制定培训方案,落实培训任务。根据培训任务、教学条件和实力,切合实际地制定了培训实施方案。把农民培训工作与目标考核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培训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全体培训小组工作人员克服种种困难,深入到各镇村进行现场讲解、实地培训。今年共办农机安全培训班6期,培训人员1200人,办农机管理人员培训班8期,培训120人,办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10期,培训263人。

(四)围绕科技项目实施,开展关键性农机化技术培训。今年,我局承担省农机局下达的农机购置补贴、水稻机械化插秧、秸秆气化利用试点3个农机化科技推广项目,分别在禾丰、师古、皂角、湔氐等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点培训技术人员80人、农民390人。农机购置补贴新技术培训460人,秸秆气化使用技术培训370人,印发农机实用技术规范及技术简介等资料2300份。建立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12个,示范面积达8000亩。

(五)围绕购机补贴,开展农机具操作手培训。为了让农民懂得新购置补贴机具的构造原理,做到会安全使用操作,我们把农机具操作手的培训作为落实购机补贴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抽调系统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农机培训暨科技宣传服务组,由局领导任组长,分片深入各乡镇,分别举办以农机具选购注意事项,手扶拖拉机、微型耕作机、水稻插秧机的安全使用为内容的培训班,培训农民1200名。

(六)多措并举,着力提高培训质量。一是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及要求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市局主抓基层农机管理干部的培训和全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相关业务科室承担农村农机实用人才培训。二是本着“实际、实用、实效”原则,把集中培训、联合办班、送教下乡、上门培训、田间指导等培训形式灵活结合,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局在培训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为了今后更好的开展这项工作,总结出以下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偏差。少数同志对农民集中教育培训工作有些不理解,认为农民学理论有难度,起不了多大作用,因而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与各镇协调力度不够。由于本单位与各镇在工作安排和时间上的冲突,没有及时地与授课地点进行联系和协调好,使整个培训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农机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8篇

根据省农机办函[]3号“关于开展农机公共服务休系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我们按照文件调研的内容和工作要求,参照“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提纲”,对我市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市现有市级农机推广机构1个,区(县)农机推广机构4个。市级农机推广机构主要职能参与制定农机技术推广规划;组织农机技术培训宣传;研制、试验先进农机技术和农业机械科研成果;对选定推广的机具进行试验、示范;制定本市技术规范、执行技术标准,参与农机技术推广的鉴定;为农民和农村提供技术信息;指导区(县)农机技术推广机构、群众性科技织织、农民技术人员的农机技术推广活动;受理农机产品质量投诉、对农机产品质量监督。区(县)农机推广机构主要职能负责本辖区农、林、牧、副、渔新机械化新机具的试验示范推广、技术宣传培训、咨询、农机化质量等工作。市农机推广站现有干部职工8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高级工2人。区(县)农机推广机构现有干部职工61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8人。全市农机推广机构直接从事公共服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比例1:0.08。工作经费来源财政拨款和农机推广项目经费,资金用途主要是引进试验示范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技术的宣传培训费;试验、示范基点、基地费;现场会、巡回演示会等会议费;购买演示机具的购置费;下乡人员补助费等。

二、工作成效与经验

(一)技术推广情况

近年来,先后承担了机械化地膜覆盖技术、谷物沟播机械化技术、机械深施化肥技术、日光温室机械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技术、小麦(玉米)免耕播种、小麦秸秆捡拾、全方位深松、玉米秸秆揉搓、饲草打捆等技术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其中14项推广项目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12项获科学技术奖。通过推广项目的实施,为我市推广了一大批先进农机具,培养一大批农机技术人员,推动我市农机化发展。围绕市政府重点工作,正在实施的农机化技术项目有保护性耕作技术、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果园机械化技术、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油菜机械化播种技术、青核桃机械脱皮技术,年实施保护性耕作面识10余万亩、玉米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业7余万亩、机械加工玉米秸秆饲草13余万亩、果园旋耕、施肥作业 20 余万亩,玉米联合收获3余万亩。根据农时季节,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机化技术宣传培训工作,帮助农民检修、调试机具,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解决了农机化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根据果园管理需求和技术要求,积极开展果园机械开沟技术、机械施肥技术、机械除草技术、机械植保等技术服务;根据春、夏玉米播种农时季节和技术要求,积极开展地膜玉米机械化播种技术、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玉米硬茬播种技术、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机械深施化肥等技术服务;三夏三秋期间根据农机生产需求和技术要求,积极开展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玉米秸秆饲草加工技术,玉米联合收获等机械化技术服务,解决了农机生产中的一些技术问题,发挥了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春播、三夏、三秋关键农时季节,印发果园机械化、玉米生产机械化、小麦生产机械化等新机具、新技术宣传材料和培训教材,技术人员结合自己承担的工作任务,带着这些宣传材料在科技之春宣传月、科普宣传日活动及新机具、新技术演示培训活动中发放。

推广工作的主要经验一是积极申报农机化试验示范推广项目,以项目带动农机化的发展,实行项目目标责任制,严格按项目的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各项任务。二是围绕我市的农业生产,引进先进适用农机新机具进行试验示范推广,满足农业生产对机具的需求,不断提高我市农机化水平。三是加强对农机技术宣传和培训,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进行农机技术宣传,印发培训教材、技术规范,举办机具现场会、培训会等各种形式对群众进行宣传培训。

(二)农机化质量工作情况

农机化质量工作的主要围绕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服务质量开展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市农机推广站每年对200台购置补贴机具使用情况和产品质量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对调查有问题的机具,及时将情况书面反馈给区(县)农机管理站调查处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有效地预防了集体投诉事件的发生。二是市农机推广站组织开展田间作业质量巡查。春播、三夏期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对玉米播种机作业质量进行了田间巡查,待玉米出苗后,再次进行了实地复查,通过调查整理,将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区(县)农机(推广)管理站,要求各区(县)加大对玉米播种机田间作业质量的监督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三是“三夏”期间,市、区(县)农机推广站组织农机质量监督信息员,深入田间地头,对辖区内在用的补贴机具小麦、玉米两用联合收获机、免耕播种机质量情况、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按照财政补贴机具调 查表的内容认真调查填写,对调查情况进行汇总形成调查报告。四是及时调查处理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维护农机手的合法权益。

农机化质量工作主要经验:一是明确了农机化质量工作承担单位及负责人,监督投诉信息员实行持证上岗。二是对投诉记录、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便函、书面协议书、现场调查记录、结案记录等样表进行了规范。三是对各种补贴机具进行质量调查,对有问题的机具及时给予调查处理,有效地预防了集体投诉事件的发生。四是三夏. 三秋农忙季节,农机化质量监督投诉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深入田间对重点补贴机具进行产品质量调查,对作业质量进行巡查。四是农机产品质量投诉实行属地管理和项目管理相结合的快速应急处理机制。通过市、区(县)农机推广站的共同联动,使我市农机化质量工作健康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农机化质量工作经费短缺,制约工作的开展。

2、农机推广队伍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四、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强化公共服务,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力度,以试验示范为核心拓宽服务领域,全面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服务水平和科技水平,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五、对策和建议

1、 加大投入力度,增加财政对农机技术推广投资。

农机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9篇

1项目立项后存在的问题

(1)农机项目实施的前期资金无着落。农机科技项目申报主要通过市科技局。立项后正常的试验、示范费用,宣传、培训费用、差旅费用、租车费用、场地租赁费用、演示会费用及项目组参加人员培训费用等一般由乌苏市农机局拨少量资金。新机具的演示也只能在农机户享受国家30%的购置补贴后进行,给项目实施、技术改进、创新造成极大的困难。

(2)缺乏推广试验、示范检测仪器设备。乌苏市农机局农机推广站(包括基层乡镇农机推广站)参加和承担多项自治区、地区、县(市)农业机械科技推广项目。但常用的新技术试验、示范检测仪器如土壤养分速测仪、土壤水分测量仪、土壤水分温度测量仪、多参数土壤水分记录仪、土壤墒情与旱情管理系统、农业信息采集系统、土壤硬度计、土壤紧实度仪、便携式土壤水势测定仪、GPS面积测量仪、土壤容重测定仪(环刀法)、土壤振筛仪、土壤酸度水分计、土壤酸度水分汁、土壤盐度分析计、土壤肥力、pH值测试计等推广试验、示范检测仪器设备几乎为零。技术培训设备除市农机局有多媒体投影设备和拖拉机模型外,其他设备只能依据《自治区财政2011年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资金管理》《自治区农机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争取自治区财政2011年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资金来实现。2005年乌苏市农机局示范、推广的《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及配套农具作业技术推广》项目,部分农机户要求退换与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的1LFGT-435型翻转犁,因其重量与主机不配套,而其配套的重量要求无依据,检测设备空白。2007—2009年示范、推广的市农机局申报的新技术、新机具示范、推广项目《棉花一膜八行/(六行)超宽膜高密度机械作业技术试验、示范》采用2.00、2.05 m的超宽膜,出苗快,苗期长势旺盛,可明显提高地温,解决乌苏市春播时气温反常、地温低造成烂种的问题。但因无检测仪器,无法测定地温提高的度数,给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科学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

(3)专业技术人员参观、学习机会较少,知识面不广,知识更新慢,视野狭窄,不能适应农机科研新成果快速发展的步伐,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很少有外出学习的机会。

(4)项目评审连续性差。乌苏市科技项目2年评审1次,但2006—2007年市农机局申报的项目《水稻插秧、收获机械机械作业示范、推广》《加压微灌机械作业技术示范、推广》《大马力轮式拖拉机及配套农具作业技术推广》《玉米收获机械作业技术示范、推广》等,因种种原因,没有进行成果鉴定和科技进步奖评审,相关材料只能存入档案,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项目评奖后奖金发放迟缓。乌苏市农机局2008—2009年度申报的农机科技推广项目,于2010年8月通过乌苏市专家评审团(市科学技术管理局在项目评审时抽建)及项目领导小组成果鉴定和科技进步奖评审并在乌苏市科技网公式。2011年3月28日,依据《乌苏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和《乌苏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文件精神,下发了乌政发〔2011〕61号文件《关于奖励乌苏市2008—2009年度科技进步奖获奖单位和个人的通报》,该通报指出乌苏市农机局申报的科技推广项目《棉花一膜八行/(六行)超宽膜高密度机械作业技术试验、示范》荣获乌苏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奖金1万元;《棉花双膜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械作业技术推广》获乌苏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奖金5 000元;《番茄高产综合机械化试验、示范》荣获乌苏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奖金5 000元,并荣获塔城地区行署科技进步三等奖,得到专家评审团和地区行署、市委科技进步奖评审领导小组的认可和肯定。但因种种原因,到2012年1月6日市科技局召开2011年年终总结大会时,才发放2008—2009年项目奖金。《番茄高产综合机械化试验、示范》荣获塔城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奖金2 000元,而三等奖奖金不足以支付项目鉴定费、科技进步奖评审费、差旅费等。

2建议

(1)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时,人事部门与农机系统相关人员,依据《县(含县)级以下中、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量化赋分参照标准》进行初审打分,业绩成果主要以获奖项目为主,共占20分左右。规定自治区或地区级获奖项目,一等奖:第1、2、3、4位加分;二等奖:第1、2、3位加分;三等奖:第1、2位加分;但自治区农机科技项目数量较少,主要以县(市)级项目为主,项目主要参与人员的从第4位开始其业绩成果将不得分。乡镇农机管理站技术人员得分较低。可通过改革将县(市)级推广获奖项目纳入《县(含县)级以下中、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量化赋分参照标准》,使主要参加人员和实施乡(镇)农机站人员。

(2)按照《全国科技进步县(市)》标准,加大科技推广金费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并落实到位。已立项的科技项目前期费用包括项目正常的试验、示范费用,宣传、差旅费用,租车费用,场地租凭费用,演示会费用等。在项目经费中人员培训费是一项重要开支,而组织部门把领导或者部门领导外出学习、培训、考察作为重点,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反而较少,造成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知识面不广,知识更新慢,视野狭窄,不能适应农机科研新成果快速发展的步伐。这一现象不但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也影响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项目的开展。建议组织部门把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学习、培训、考察作为重中之重,有计划地组织、多形式地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学习、考察,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政策水平、创造性和开拓精神,以适应农机科研新成果、实用技术快速发展的步伐,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和科技贡献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建设现代农业做出贡献[1-2]。

(3)积极引进项目实施的试验、示范仪器。有效开展农业、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试验、示范、宣传、培训、咨询、服务工作,实施科学管理,为广大农牧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3-4]。

(4)项目评审结束,应及时召开科技大会,表彰新技术、科研成果应用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大力推广科研新成果、新技术,按时发放奖金,提高办事效率。

3参考文献

[1] 王平.辽阳县农机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现代农业装备,2010(12):50-52.

[2] 冯舟.开展农机标准化工作促进退款区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J].现代化农业,2010(5):37-38.

[3] 王社和.基层农机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湖南农机:学术版,2010(5):17,22.

农机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水稻机插秧发展现状对策

一、自然地理概况

勐海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西部,地处东经99.56°~100.41°,北纬21.28°~22.28°之间,年均气温18.7℃,年均日照2088小时,年降雨量1341毫米,最高海拔2429米,最低海拔535米,属热带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县总面积5511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3.45%,坝区面积占6.55%,有水田25.9万亩,旱地35.8万亩,拥有万亩水田以上的坝子有:勐遮镇、勐海镇、勐混镇、勐阿镇,一年四季适宜水稻生长,盛产滇陇201、滇屯502等优质米,素有“滇南粮仓”之美誉。

二、机插秧发展现状

勐海县自2003年开始引进示范水稻机插秧这一新型农机农艺技术来,通过农业农机技术部门的试验、示范与以点带面的方式,插秧机逐步被农民群众接受认可,水稻机插秧面积逐年扩大。2003年至今全县累计推广机插秧2万余亩,节约水稻栽插资金100余万元,提高粮食产量60万公斤。

1、水稻插秧机数量和机型不断丰富

插秧机的品牌从原来的东洋PF455S、久保田SPW-48C,增加至现在的久保田SPU-68C型、碧浪BILANG、常发2ZS-4等几种。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水稻插秧机69台,分布在9个乡镇。其中,高速插秧机4台,手扶步进式插秧机65台。

2、农机服务组织不断完善,服务队伍逐步壮大

随着国家农业机械化推广力度的加大,农业农机推广部门的经费得到保障,人才队伍得以充实,农机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服务“三农”能力也不断提升。目前,全县除财政全额拨款的县、乡农机推广部门外,还有民营性的农机公司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全县有民营(个体)农机公司11家,各种农机专业合作组织5家,从业人员达300余人。

3、技术逐渐成熟,面积不断扩大

由于开始引进示范时秧盘育秧的技术不成熟,农民操作不当与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了试验示范效果不明显,农民群众不接受。随着近几年国家对农机购机补贴金额的提高,适合山坝区的机型配套,农业农机部门的不断摸索,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勐海山坝区发展的水稻插秧机集成技术。从2003年全县试验示范的50亩推广增至2012年的6961亩,增幅达139.2%,乡镇也从坝区的勐遮镇、勐海镇辐射带动至全县的7个乡镇。

4、农业机械化水平迈上新台阶,基础进一步得到夯实

勐海县近几年的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迅猛,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中的耕作机具与运输机具。耕作机具包括大、中、小型耕整机与大、中、小型联合收割机等。目前全县有各种耕整机3万余台,各种联合收割机84台,这为勐海进一步实现水稻栽插机械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全县坝区乡镇的农田机耕率已达100%,机收率已达80%以上。

三、存在的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勐海县农业基础设施包括水利设施近几年得到了较大改善,特别是坝区乡镇。但是山区与半山区乡镇的农业基础设施还相对滞后。随着近几年的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勐海连续干旱,全县原有的中型、小一型、小二型水库和一些蓄水坝塘已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另山区与半山区乡镇的耕作田块不标准,不利于农业机械的操作。

2、农民对水稻栽插实现机械化的认知度不高

勐海县在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上还存在不少误区与盲区,阻碍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一是对机插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二是由于历史上推广机插秧技术多次失败,许多人对新一轮机插秧技术缺乏必要的了解,对机插秧技术能否稳产高产心存疑惑,信心不足;三是重视程度不够,对机插秧的推广应用缺乏相应的政策扶持,推广力度不大,效果不佳;四是重视了坝区的示范推广而忽视了半山区与山区的示范推广。

3、农机队伍建设和专业合作组织的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勐海县农机推广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是非专业工作人员占1/3以上;二是对新型农机缺乏实践操作经验;三是水稻机械化栽插的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大户与技术娴熟的机手较少,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水稻栽插时的需求。另拥有插秧机的农户规模小而分散,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程度低,服务范围和领域较窄。

4、其他方面的问题

一是机械化插秧技术关键和难点是育秧,育秧技术农艺较为复杂,农民不易掌握;二是水稻品种多,种植要求差异大;三是步进式插秧机行距不能调节,30厘米的行距对有些品种和土壤肥力偏差的田块来说太宽,影响水稻产量。

四、对策及措施

1、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和水利设施的投入

随着国家近几年正在投入的土地整治、兴滇睦边、台地平整和爱心水窖等一批项目的实施,抓紧完善田间生产道路、耕作田块及排灌沟渠。全县现有的中型、小一型、小二型水库和蓄水坝塘搞好除险加固与扩建,争取勐满水库、勐遮的曼桂水库早日动工,增加日常蓄水量,确保春耕时生产生活用水。

2、加大对水稻插秧机的宣传力度,争取政府政策扶持

在近两年水稻机插秧示范推广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政府和职能部门应站在全县粮食生产安全的高度加大机插秧技术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机插秧技术优势,加大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对机插秧的认知程度。把机插秧技术列入经常性农业推广项目,财政每年专门安排部分资金给予农民机插秧种植补贴。另外要不断扩大试验示范的点与面,有组织、有计划的推广机插秧技术。

3、搞好技术培训,提高农机专业人员素质

采取举办机插秧技术培训班,召开现场会和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来提高农机专业人员素质。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对机具性能的了解,提高操作技能;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对水稻品种特性的了解,对秧盘育秧,大田管理与水稻病虫害等技术农艺的掌握;培养和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方式技巧,更好的开展工作。

4、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结合

要加强农机与农业技术部门合作,成立由农业和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机插秧技术指导小组或办公室,共同来指导推广机插秧技术的普及应用。在插秧时,根据水稻的特性调节好插秧机插秧的适宜株距、秧苗的喂入量和栽插深度,保证单位面积内秧苗的栽插苗数。秧插好后,要组织技术人员指导农民抓好田间管理,特别要注意分蘖期高峰苗的控制,避免造成无效分蘖过多、穗小,做到农机与农艺充分结合,达到稳产高产的最佳效果。

5、扶持企业或专业合作组织,走“工厂化”育秧

上一篇:司机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下一篇:投标专业技术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