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02 21:06:08

中国酒文化论文

中国酒文化论文篇1

关键词:跨文化管理;酒店业;经营管理;品牌

一、研究背景

酒店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是旅游业经营和创造经济价值的重要构成部分。与此同时,酒店又是各种文化要素汇集、碰撞、影响、交融的重要场所。酒店经营管理的真正内核事实上也是文化。文化问题是酒店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面。

中国酒店业经历了风风雨雨30年,走过了起步、量的扩张、粗放经营的初期阶段,正在实现创建品牌的质的提升。酒店高层管理人员逐步认识到品牌创建在树立形象、开拓市场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中的重要作用,纷纷付诸行动:有的在谋求加入国际著名酒店联号,有的在谋求创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品牌。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酒店业经营管理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正在融入国际酒店业大家庭。越来越多的跨国酒店公司进入中国,而中国的酒店业也在不断地走出国门,尝试跨国经营。中国酒店业的国际化一方面会带来各种发展机会,但另一方面也会使我们面临国际化中不可避免的各种风险。

在旅游学术界,与酒店业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也产生了质的提升和飞跃,研究主题、研究水平、研究的国际化程度等各方面都在体现这一提升。例如,2008年以来在广州、深圳等地由旅游学术界和实业界共同举行的提升酒店经营管理和创建酒店品牌方面的几次国际研讨会就是典型的例证。

认真研究和探讨中国酒店业在经营管理提升和品牌创建方面的文化问题,发现其中的规律性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无疑具有明显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中国酒店业经营管理和品牌创建中面临的文化问题

问题一:跨国酒店公司一方面对投资东道国和整个国际酒店业的发展,对资金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信息、技术以及先进管理手段的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另一方面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以至政治等各领域也在产生一系列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如何用好跨国酒店公司这把双刃剑,就成了摆在投资东道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前的一项严峻课题。

问题二:现代科技,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国际酒店业经营管理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作用;与此同时,现代技术也提高了酒店业国际化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的强度和速度。互联网实现了酒店客房预订的全球化,可以使一项最新研发的先进管理技术传遍每一家酒店,但也可以使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渗透到全球每一个角落。

问题三:酒店业经营管理的全球一体化和酒店企业文化的多样化如何同时发展的问题。一方面,国际酒店联号在全球各成员酒店使用统一的商标、统一的器具,执行统一的服务标准、统一的财务制度,遵守统一的运营规则;但另一方面,各地的成员酒店又在体现自己独特的风格。目前,中国正有越来越多的酒店加入世界著名酒店联号。如何做到一方面身为该联号的成员,另一方面又体现出独树一帜的中国文化特色?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文化一方面是酒店重要的无形资产,是酒店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但另一方面,酒店经营管理中出现的社会文化问题也越发凸显,可以认为已经到了不容低估的程度。

问题四:酒店业是中国最早与国际接轨,最早接受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的行业,但是中外经营管理人员,尤其是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在管理哲学、管理理念、管理思路、管理制度建设和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和摩擦却始终未能有效地解决。这在人治思想和法治思想的差异,注重群体作用和注重个人作用的差异,对解决矛盾冲突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等方面都能找到足够的例证。

问题五:随着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各大型跨国酒店公司纷纷看好中国市场,来华投资。他们能否有效地融入中国的文化环境,站稳脚跟?中国酒店业如何有效地与他们合作?与此同时,他们带来的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要素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方面对中国会构成哪些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我们能否有效地应对这些影响?

问题六:随着中国酒店业的强大,也会不断走出国门进行跨国经营,我们同样也会遇到与投资东道国文化的差异、冲突、沟通与融合问题。中国的跨国酒店公司同样面临在投资东道国能否站稳脚跟,能否有效经营的问题。

问题七:中国酒店业正在努力创建自己的品牌,品牌的核心是文化。响亮的酒店品牌是各种优秀文化要素的结晶,而制成这种结晶的关键技术就是跨文化管理研究。因此,对跨文化管理研究在酒店经营管理提升和品牌创建中的应用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三、跨文化管理研究在酒店业经营管理提升和品牌创建中的应用

在酒店业的跨文化管理研究中,有两个起到支柱和核心指导作用的理论基础,这就是旅游学基础理论和旅游人类学理论。跨文化管理研究分为理论和应用两个层面: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旅游活动运行中文化现象和文化问题的发生及发展规律、主人和客人的不同文化在行为、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方面的体现、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冲突及其规律;应用研究是在上述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对酒店业经营管理和品牌创建中各种文化问题的解决对策。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跨文化管理研究能够实质性地提升经营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实事求是地讲,中国酒店业的从业人员,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为了提高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始终在做着不懈的努力。从管理制度制定到服务动作设计,从经营战略构思到岗位应知应会,从学习北京建国饭店到突出自身特色,从加入国际酒店联号到创建民族品牌,能想到的全想到了,一些酒店的总经理真可谓绞尽脑汁。但是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这些措施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服务质量”是中国旅游业和酒店业喊了30年的口号,但服务质量却始终没能实质性地改观。究其原因,这些旨在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的措施陷入了3个误区:一是就事论事,治标不治本:二是盲目照搬仿效,与本酒店实际情况不符;三是着眼点始终局限于经济方面。

事实表明,在很多情况下,服务和经营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并不在经济方面而是在文化方面。服务的对象是人,管理从实质上说也是驾御人际关系,而人是文化的载体。酒店的客人和跨国酒店公 司的员工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使他们表现出迥然不同的行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客人对酒店服务有不同的要求,来自不同国家的酒店员工自然会有不同的工作表现。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服务和管理的核心是文化,而跨文化管理研究成果正好能够有效地解决酒店经营管理和服务中主人和客人之间,以及来自不同国家的员工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问题。应当使我们的员工和经营管理人员,尤其是酒店的高级经理掌握跨文化管理的知识和理论,并且将其转化为实际能力,在酒店运作中敏锐地发现问题的实质,从根本上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2、跨文化管理研究能够有效地促进酒店经营管理的国际合作

改革开放以后,酒店业是中国最先与国际接轨、最先利用外资、最先实行国际合作和接受外国管理的行业。我们在这方面受益匪浅。但是30年来,始终有一个困扰我们的问题,这就是在酒店的国际合作中经常是难以合拍,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障碍。经常会有一些中外合资酒店的双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不欢而散,经常会有一些国际酒店联号的外方经理与中方人员发生冲突。也经常会有一些外国酒店公司的管理制度在中国酒店的员工中遭遇无声的抵抗。

这种无形的障碍就是文化障碍。在酒店业经营管理的国际合作中,中外双方的文化是有着明显差异的。文化差异具有两面性:如果处理得当,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可以形成一种融各方优点和精华的新文化,能够有效地促进双方的合作。但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形成文化冲突,最终很可能使合作归于失败。

跨文化管理研究能够有效地解决酒店经营管理的国际合作中中外双方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问题。利用跨文化管理的相关理论,可以有效地鉴别合作各方所属的文化类型、文化特征,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两种文化之间的异同、文化差异的性质和程度,探寻导致文化冲突的原因,巧妙地设计防止或解决文化冲突的对策。利用跨文化管理的研究成果可以使我们将中华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精华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生成一种全新的酒店管理文化,促进酒店经营管理的国际合作。

3、跨文化管理研究能够优化酒店产品营销

根据市场营销学的原理,每一种产品都有其特定的市场,特定的顾客群体。企图用一种所谓通用的产品去满足所有的顾客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为此要进行市场细分。

中国酒店业在市场营销和市场细分方面曾做了大量工作,我们也在探讨不同类型客人的不同需求,力争提供适销对路的酒店产品。但是在以往的酒店产品营销中,我们经常是仅注意到或仅能理解表面现象,而没能有效地看到顾客不同需求的实质。例如,酒店的餐厅可能知道某些国家、某些民族人民或某些宗教信众的饮食偏好或饮食禁忌但不知原因何在。酒店的客房可能一般性地知道西方人的作息时间和用房习惯与中国人不同,但不知道同属西方的欧美各国在这些方面也是有区别的。酒店经理可能一般性地知道西方客人对个人私事,尤其是个人隐私都比较看重,但却不知道同属西方的德国人和美国人对个人空间的确定范围有明显的不同。正因为如此,我们的酒店服务工作总是出差错。

跨文化管理研究可以使酒店的经营管理人员在酒店产品营销中逐步学会将文化作为市场细分的一个重要标准。逐步掌握不同文化、不同亚文化的顾客群在消费行为、消费习惯、产品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差异及其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根源。由于这种掌握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因此,酒店人员能够根据客人所属的国家、民族、社会阶层、职业推断出客人的行为模式和对产品的需求,从而能够有效地针对来自不同文化、不同亚文化的顾客,有的放矢地开发和提供客人愿意接受的酒店产品。

4、跨文化管理研究在酒店硬件设施建设中的应用

硬件设施是酒店向客人提供服务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国酒店业在硬件设施的建设上真正是付出了大量心血。大楼一座高似一座,设备一家比一家精良,内装修一处比一处豪华。甚至在官方的星级酒店评定标准中也将硬件设施作为首要标准。有些外国游客和业界同行惊叹:中国不少酒店在豪华程度上已经远远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

然而,上述行为又未免陷入了误区。根本的问题是我们过分看重了酒店有形的硬件,却忽视了客人需求的文化差异,也忽视了作为酒店硬件设施灵魂的文化内核。正确的做法是:大到整个酒店建筑物的设计建造,小到一间客房或餐厅的陈设布置,都应重视客人的文化差异。尽可能经过适当调整满足不同文化背景客人的需求,至少不能违犯客人的文化禁忌。然而更重要的是利用文化差异的吸引力来建设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酒店。跨文化管理研究成果可以有效地用于指导酒店硬件设施的建设。当然,这里可能同时会用到建筑心理学、建筑美学、建筑艺术以至宗教学等方面的知识和原理。

5、跨文化管理研究提高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随着酒店经营的不断国际化,跨国人力资源管理越发成为酒店人力资源总监们必须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一个新问题了。总体上看,跨国公司的外派经理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文化差异的态度曾经历过3个阶段:早期是惧怕阶段,认为是跨国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文化差异是一个难以克服的困难,难以逾越的障碍,甚至将其视为洪水猛兽,谈之色变。其后,随着经验的积累,进入可驾御阶段,他们逐渐感到可以采取某些手段,有效地解决文化差异带来的管理难题。跨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跨国经营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不断扩大,随着先进管理理论的传播和应用,他们对多元文化人力资源进入追求阶段,认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是企业的一种重要资源,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中国酒店业的高管人员,特别是人力资源总监或总经理也必须学会应用跨文化管理研究的成果于自己的业务运作中。无论是国内酒店聘用外国员工还是中国酒店经理派驻国外经营,都会越来越多地面临跨国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主动地学习和运用跨文化管理的理论知识,研究来自不同国家员工各自的文化背景,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员工的行为特征和可能的工作表现,努力发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的优势和劣势、强项和弱项,努力建设多元文化经营管理团队和工作团队,创造特色管理文化,提升酒店的经营管理效率。

6、以跨文化管理研究成果指导特色项目的设计运作

近10年来,国内一些酒店纷纷在设计和创办主题酒店、主题餐厅、主题活动等特色项目,例如健康主题酒店、科技主题酒店、茶文化主题酒店等不一而足。创办者旨在通过这些特色活动吸引顾客,同时创建自己的品牌。在主题酒店的经营实践和理论探讨中不乏成功的例证。例如,田玉堂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尝试运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创建不同类型的主题酒店,先后撰写了《21世纪瑞海姆国际旅游度假村经营模式》、《度假村的理念与操作实务》、《温泉文化:主题酒店操作实务》等专著。魏小安也出版了《主题酒店》等专著和论文。

各类主题酒店、主题餐厅、主题活动的灵魂都是特色文化。但是以往的失误在于我们对文化的理解过于泛化,似乎什么都可以冠以“文化”,似乎只要与“文化”沾边,贴上“文化”的标签就准能成功。事实上文化人类学理论对文化的概念和层次早已有非常清楚的论述。文化的核心是它的精神层而非器物层。各类主题酒店、主题餐厅、主题活动真正要宣传的,并通过这种宣传吸引顾客的是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观,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意识形态。跨文化管理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此类活动的创办者看到问题的实质和精髓,抓住活动的灵魂,利用文化差异理论、文化传播理论、文化涵化理论指导项目的设计和运作。

7、跨文化管理研究在酒店对外投资中的应用

随着酒店业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入和中国酒店业的不断强大,中国的酒店经营管理者正在不断地走出国门,寻求海外发展的机会,寻求建立自己的跨国酒店公司。跨文化管理研究的成果可以帮助我们的酒店经理人尽量少走前人走过的弯路,较为顺利地实现跨国投资经营的目标。

首先,在投资东道国考察、筛选和确定各环节中,应将文化调研作为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我们可以利用跨文化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对计划中的投资东道国作文化类型识别,根据这些国家的文化类型判断其普通国民,特别是我们的主要业务交往对象的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并据此推断出其思想和行为模式。尤其要注意分析投资东道国和中国文化差异的主要方面。通过这种鉴别和分析,预测在该国的投资经营前景。

第二,我们需要对外派的酒店经理人进行跨文化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理论的系统培训,使他们在投资东道国缩短文化冲击的适应过程,尽快进入工作角色。

第三,外派的酒店经理人应当利用所掌握的跨文化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不仅要尽快适应异文化环境下开展业务,更重要的是不断提高驾御文化差异,解决文化冲突的能力,将多元文化化作一种资源,将本国文化和投资东道国文化之精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并在此过程中建立自己的经营管理特色和品牌。

8、以跨文化管理理论指导酒店的品牌创建

酒店品牌响亮的基础是优质、特色以及声誉的强大影响,体现在酒店的管理哲学、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产品和服务等各主要方面。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是文化力。

我们可以运用跨文化管理研究成果,促成中华文明和其他各种不同文化中优秀要素的有机融合,形成一种全新的管理哲学、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我们也可以运用跨文化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理论,为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亚文化背景的客人提供他们欣然接受的酒店产品,这些高附加值的产品会在顾客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们还可以将中国特色的酒店建筑艺术、店内装饰、服务风格和西方的现代管理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游客既能深刻领会中国文化特点,又能满足其卫生、方便、效率等方面的要求。即使作为国际酒店联号的成员酒店,也不影响中国文化特色的体现。

中国酒文化论文篇2

关键词: 功能派理论 酒店汉英翻译 理论指导

引言

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中英双语的酒店逐渐成为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沟通的纽带,做好酒店汉英翻译工作对于维护中国的国际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一系列深入的研究。

一、功能派理论的主要内容

功能派理论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由德国人提出来的,功能派理论的主要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三点,第一,翻译出来的内容一定是存在功能的;第二,译文和原文之间是存在一定的联系的,这种联系是由人们希望译文所具有的功能决定的;第三,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解决在语言和文化方面的障碍。功能派理论认为翻译涉及三个参与者,即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接受者,这些在酒店汉英翻译中都是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此外,功能派认为翻译一定要坚持目的法则和忠诚法则两大原则。

二、酒店汉英翻译存在的问题

(一)酒店对汉英翻译的重视程度不够

对外酒店在汉英翻译方面做得不好的主要原因是酒店在这一方面不够重视,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不重视导致酒店员工的英语能力相对薄弱。现在大部分酒店都会有中英两种语言的提示语,但是有一次旅行时发现一家酒店的提示语中将“WATER”写成了“WATE”,虽然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单词,大部分人一眼就能找出错误,但这正体现了酒店对此的不重视,竟然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这不仅体现出酒店不够重视,而且会使中国的形象在外国友人面前有所降低。

(二)不重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具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很多中国人意识不到这一点,在酒店汉英翻译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酒店中,一些工作人员在做翻译时大部分都是汉式思维,不了解西方的文化和人们的生活习惯,以至于很多外国友人都很难理解工作人员的意思,造成沟通上的障碍,这样不仅会导致员工工作的不愉快,更会使外国友人住得不开心。酒店在汉英翻译方面很有必要加强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视。

三、功能派理论指导下的酒店汉英翻译

(一)功能派理论指导酒店汉英翻译的必要性

1.功能派理论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功能派理论是由西方很多语言学家和翻译学家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总结出来的翻译界的指导理论,并且这么多年来仍然使用,说明功能派翻译理论是具有很高的可行性的,在酒店的汉英翻译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酒店是以让顾客满意为服务宗旨的,功能派理论重视译本的功能,放在酒店中来说就是重视译文能否使顾客满意,这就非常符合酒店汉英翻译的要求,而且,依照功能派理论是把译者当做重要重要角色的,这就更加适用于酒店的汉英翻译了。从这两方面来看,功能派理论具有很高的科学性。

2.功能派理论重视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差异

功能派理论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化解客观存在于两种语言在语言和文化方面的障碍,由此可见功能派理论是非常重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的。例如在中国的餐厅中,菜单上只有菜名和价格,但是国外的菜单上通常会有关这道菜的材料和做法,同时会有配图,这样可以使顾客清楚地了解到这道菜到底是什么,而在中国往往是使人看到菜单就一头雾水。在酒店汉英翻译时重视文化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让顾客满意。

(二)功能派理论指导酒店汉英翻译的具体措施

1.重视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化解中西方文化的障碍。

功能派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化解文化的障碍,对于这一点,首先要做的就是重视语言的习惯和表达方式,在酒店汉英翻译中就是要重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酒店应该做的首先就是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使其充分了解西方文化,在翻译的过程中能够学习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并且合理运用,从而在酒店服务中尽可能减少交流上的障碍。

2.重视顾客的主体地位。

酒店的服务主要是使顾客满意,而且功能派理论十分重视译文接受者,在酒店翻译中顾客就是译文接受者,所以在汉英翻译时就要重视顾客的主体地位。在翻译时,翻译者要时刻注意顾客的需求,观察顾客是否理解自己的意思,并且在顾客有疑问时认真解答,随时调整翻译内容,做到使顾客满意。

结语

本文通过对功能派理论主要内容的陈述,以及对目前酒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结合具体事例,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指导酒店汉英翻译的必要性和重要措施。以上根据笔者多年经验所写,若有不足之处,还望及时提出指正。

参考文献:

[1]刘嘉佳,黄振定.功能派理论指导下的涉外酒店业汉英翻译.湖南师范大学,2011.

[2]李婕.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旅游景区公示语的汉英翻译研究.天津财经大学,2011.

[3]陈丽,胡东平.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环保类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湖南农业大学,2012.

中国酒文化论文篇3

论文关键字:酒;文化;中华民族;典故

论文摘要:中华文化之历史,酒文化贯穿其中,它着实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之内涵,文人骚客更是在其浸染下留给后世诸多不朽之名篇,文章以此为基点,阐释了酒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并希望以此给时人留下一点借鉴。

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酒文化的历史几乎和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的。酒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它是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催化剂。从古至今酒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文化史中的精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社会生活中不能排除的存在一部分。中国酒文化的历史悠久、丰繁,渗透了日常生活的每个领域,因此,关于酒的故事经常会成为人们交流、谈吐的话题,大都以历代名人诗文中咏酒的名句、佳话为内容,这既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语言,又绵延和充实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

谈及酒,首当要说到它的发明者了,其中最为流行的是杜康的造酒说。在曹操的乐府诗《短歌行》中道:“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里杜康就是酒的代词,所以人们把杜康当作了酿酒的祖师。现在也有不少人将杜康注释为最早的酿酒师。这里有一个关于杜康造酒的传说。杜康造了一种饮品,后来一位老者告诉他,九天之后的酉时,在村口找路过的三个人各要一滴血加入其中,这样饮品才会更完美。杜康按照老者的吩咐早早在村口等候,说明原由后,分别向书生、侠士、傻子索要了血。回去将三滴血混入原先的饮品,果然造出了绝佳饮品。为了纪念这一传奇,杜康决定把它叫做“九”(等了九天),字型则为“酉时”的“酉”加上“三滴血”,也就是现在看到的“酒”。饮者在初饮时恭敬客气——这是第一滴书生血的作用;三杯下肚豪情万丈——这是第二滴侠士之血的作用;酒过三巡,开始语无伦次,神志不清——这是第三滴傻子之血的作用。当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中国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有从未中断的成文史绵延了数千年的国家,有自夏商以来四千年的酒史,有关酒史的记载也是全人类最为丰富的。历代的咏酒诗、词、文、赋更是数不胜数。酒是灵感的催化剂,它对文学艺术的作用是被人们所认可的。古今不少诗人、书法家、画家都是因酒而兴致勃发、才思敏捷,留下无数绝世佳作。最具代表的是唐代的李白,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酒星”。李白不管是“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也好,还是“举杯销愁愁更愁”也罢,或是“莫使清樽空对月”这样的豪情,只能由酒来善始善终。“会须一饮三百杯”是豪情,“举杯消愁愁更愁”是心情,“醉翁之意不在酒”是妙喻,“劝君更尽一杯酒”是诚挚。千百年来,多少文豪饮酒吟咏,借酒抒怀,留下绝世佳作。诗文如此,中国文人的书法艺术、绘画艺术也都和酒有着不解之缘。中国书法中的瑰宝《兰亭序》就是王羲之在兰亭聚宴中醉时挥毫而作的。明代唐寅画名满天下,当时有“欲得伯虎一幅画,须费兰陵酒千锺”之颜,可见他对酒的感情之深。

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中,还有大量亏炙人口的与酒有关的逸事,如水浒传中的景阳冈武松醉酒打老虎、醉打蒋门神,鲁智深醉杀镇关西、大闹五台山。《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曹刘青梅煮酒论英雄等。“青梅煮酒论英雄”是《三国志•署志•先主传》中的故事。刘备带了关张二人投奔曹操,刘备颇有英雄之名,曹的谋士劝其乘机将其杀掉,但他觉得无故杀掉一位英雄有失道义,故以礼相待,于是于青梅亭煮酒与刘对饮,一起谈论当时天下英雄,刘备列举袁绍、刘表等当时的风云人物,曹操把酒道:“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一下子吓得刘备手中的筷子掉落在地,恰时值雷声大作,刘假装被雷声惊吓而掉了筷子,躲过一劫,刘备还家后故意做些无为之事,以示胸无大志,麻痹曹操。只因曹操心怀狡诈,想在酒后试探刘的志向,倘若被识破,那他必会遭害。

当然,酒也是具有两面性的东西,有它积极的一面就有它消极的一面,它可以对文学艺术增添绚丽的光彩,它也可以对社会及个人产生消极的影响。酒被称作“祸水”,俗话说“酒放在那里是水,喝进肚里是鬼”。历史上记载了不少因酒招祸的史实,大到王朝衰败、国家灭亡,小到酗酒滋事、纵酒伤身,给社会秩序喝家庭带来危害。相传,夏桀王、商纣王都是造酒池肉林,因荒淫于酒色而亡国的。当然这些都是传闻,王朝灭亡的原因很多,但是,不是单纯是酒的因素,只能说酒是其中的因素之一罢。不过因酒误事的史实的确不少,值得后人借鉴。如“子反因酒被杀”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春秋时期,楚恭王和晋厉公战于鄢陵,楚败,楚将司马子反在战场上因醉酒误事而被楚王杀死。我国历史上也有请客喝酒致人死亡的的事例:王昌龄游襄阳,访孟浩然,二者相见有种“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悦。恰巧浩然病疹未愈,加上纵情宴饮导致病发,就这样一命呜呼了。王孟两位大诗人的相见成了他们的永别。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已难得听到因酒而创下佳作的事迹,听到较多的而是因醉酒而引发的一系列案件或其他骇人听闻的事情。“酒祸”已经逐渐引起了社会大众的高度重视了,针对酒引起的这一系列问题,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具有代表性是的交通法中对驾驶员饮酒的行为进行限制的法律条文。酒对社会治安所制造的案件也是比比皆是,醉酒滋事的事情屡见不鲜,给家庭以及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影响到了社会的繁荣安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增加了阻力。酒是社会存在的一部分,是不能被排除的,但是饮者一定要把握好质与量的关系,一但超越了量就会发生质的变化,那么酒对饮者就会产生消极的作用。《论语》上孔子云:“唯酒无量,不及乱”。后人应该借前人之鉴,正确的把握自身与酒的关系,继承良好的酒德、酒风,更好的弘扬中国酒文化的精神,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何满子.醉乡日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

[2] 康明官(编).酒文化问答.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01

[3] 冯时化.酒史.中华书局.1985.

[4] 胡山源.古今酒事.上海书店.1987.

中国酒文化论文篇4

中国酒文化强调一个“干”字的原因主要有:1、东方人的感情是含蓄的,酒精的作用可以促进人们情感表达;2、我们的社会普遍缺少信任机制,很多喝酒场合人们总把“令伤身体不伤感情”挂在嘴边,其实质是用一种轻微的身体自残来换取一种信任与认可。上面描述的中国酒文化我们先不论他价值层面的对与错,这种依托酒又脱离酒的情感交流或者说精神层面的交流也正是中国酒文化的本质。作为舶来品的葡萄酒和西方葡萄酒文化进入中国后,只有和中国传统酒文化相融才会愈发生机勃勃。

其次,把葡萄酒忽悠成阳春白雪实际上也是误解了西方酒文化。

这些年随着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迅猛发展,国内的、国际的各种关于葡萄酒、葡萄酒文化的培训如火如荼,但大多都是那些完全基于西方生活方式的,所谓既奢华又有内涵的内容:如何开酒、如何醒酒、如何倒酒、如何闻香、如何酒配菜等等,可实际结果呢?除了哪些极少数的所谓葡萄酒发烧者外,大多数人还都是按照中国的传统方式在进行着他们的杯酒人生。

很多葡萄酒培训与教育大师们也走进了一个误区,太过注重西方的葡萄酒文化,并且教条地引用西方葡萄酒文化教材,找出几十种香气的酒鼻子让学生去感性记忆,要命的是那些香气品种没有几个能在中国找到实物,学习者也迷信这些,照搬复制继续忽悠消费者。

最后,中国餐饮的复杂性、多样要求也必须有我们自已的葡萄酒文化。

国内很多葡萄酒教育中也都少不了酒配菜内容,但大多也只能谈到“红酒配红肉,白酒配白肉”,并配以一些具体西餐案例如什么酒适合配牛排,什么酒适合配海鲜等。可实际上西餐在中国毕竟是极少数的,而且众所周知,中国饮食文化与烹调技艺远超西方,有人开玩笑说《舌尖上中国》可以拍上数百集,而如果拍《舌尖上欧洲》最多也不过十集。

中国酒文化论文篇5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特色资源是指“一定时空内,与其他资源相比具有明显差异性,并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竞争优势资源” 。一般说来,特色资源体现出经济性、稀缺性、差异性、可开发性的特点,尤其在“吸引资金、技术、人才方面,在整合生产要素的力度和速度上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因此,对巴蜀地区而言,开发其多样性强的地域文化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特殊的自然环境赋予巴蜀地区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决定其开发的巨大潜力。在众多的文化载体中,巴蜀酒文化可谓是一枝独秀,负载着久远的历史与厚重的价值。明清以来,随着商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巴蜀地区以川酒为代表的酿造业得到了飞速发展,随着满长岁月的累积,酿造业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对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川酒与地方经济、文化的互动

川酒大都分布在四川东部盆地以内,其外圈“西起广元、江油、灌县、邛崃一线,向南经过乐山、犍为、宜宾、泸州、合江,向东延伸至重庆、涪陵、万县和云阳;内圈西起绵阳、德阳、广汉、成都、彭山、眉山,南过荣县、自贡、富顺,东连合川、广安、渠县乃至达县” ,呈U字形分布。川酒文化千年传承,形成了许多独特遗产,极大的丰富了酒文化内涵。

1.川酒与诗词歌赋

酒与诗向来联系紧密,诗人们将自己的思想行为、生活感情、政治抱负等融入到酒文化之中,饮酒也由一种日常生活变为了一种具有多层意蕴的复合意向与文化符号。它所积累的情感与文化心理,成为一种民众认同的象征主义文化载体。在《华阳国志》中写到:“川崖惟平,其稼多黍。旨酒嘉谷,可以养父。野惟阜丘,彼稷多有,嘉谷旨酒,可以养母。”由此可见,远在巴蜀时期以酒为载体的诗词文化现象就已经出现。这些诗词也正因为川酒的独特韵味而获得了丰富的内涵,赢来了一次次文学艺术的创造巅峰。

2.川酒的文化继承

课题组成员相继考察了五粮液、文君酒厂、水井坊、沱牌四个酒文化建设基地。以五粮液为例,中华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五粮液是儒家中庸文化典型代表和集大成者, “不偏之, 谓中, 不易之谓庸”, 五粮液酒具有的“香气悠久, 味醇厚, 入口甘美, 入喉净爽, 各味谐调,恰到好处, 酒味全面”的卓越品质, 体现儒家思想和谐理念。五粮液和中国文化和儒家文化一脉相承, 体现了中庸和谐的集杂成醇文化理念, 达到了色、香、味俱全的佳境, 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庸和谐”的完美境界。

3.川酒与经济开发

酒文化与酒文化资源之间是一种相生关系,酒文化产业集生产示范、科学普及、旅游观光为一体,能够展示独有的地方特色,这些酒文化风情构成了独特资源,是四川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它们展现了巴蜀酿造特有的文化底蕴,再现了不同民族的人类文化传统符号,对吸引外来游客、传承民族文化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此酒文化背景下,四川的民俗产业应运而生,“通过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到当地的民俗风情、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审美情趣,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川酒开发的问题及建议

一般认为,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连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就是以系统观点出发,抓住系统与要素,系统与环境,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综合的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优处理问题的学说,其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目的性、稳定性、突变性、组织性和相似性等特征。” 系统论反映了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现代社会问题研究中。

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我们认为川酒文化的开发关键在于用系统论的方法处理好产业、资源两者的关系。

首先,应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针对四川酒文化的发展战略,建立科学的论证、备案、与审批制度,以保护各类酒文化资源,提高其资源开发效率。

其次,运用点线面一体的开发思路,避免粗放式经营,四川酒文化资源具有很强的历史传承性。若采取传统的零散无序的粗放式经营开发模式,便会降低酒文化资源的历史价值,因此在四川酒文化开发过程,应运用点线面一体的开发思路。

四川酒文化资源是物质与非物质资源的综合体,因而,要使其得到科学的发展必须建设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能将历史与文化角度将四川酒文化资源做到有机结合。对四川酒文化进行系统开发,不仅仅是建设资源所在地经济、文化事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引领着我们对地域文化未来道路做出思考与选择。更应建立内部发展机制――对特殊资源的系统开发是一条有效途径。

1..杜亚然、覃曼、冯铁辛.重庆山区特色资源开发状况的调查报告.科技致富向导.2010.13.

2.石岩.中西部欠发达区域特色资源产业化模式研究――基于产业生态学视角.博士学位论文.江西财经大学.2009..

3.康.基于酒文化的四川省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安徽农业科学.2010.13.

康、倪江波.四川酒文化的剖析.商业文化.2010.2.

魏洪森、曾国屏.清华大学学术专著.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中国酒文化论文篇6

(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莫言的很多作品中给我们讲述的都是一种生存情境下人性状态,以及通过不确定的象征来思考人性的困境。《酒国》作为莫言文学谱系中曾经被遗忘的一部作品,除去其现实批判的忧国伤时情怀,更值得我们探宄的是作品中深刻的文化批判和人性反思。本文将以莫言《酒国》文本为基点,在前人现实批判的基础上,细致深入思考莫言这寓言象征性故事中展示出的人性置于文化情境中的困境以及权力合谋下人性原始的欲望。

关键词 :《酒国》;莫言;文化批判;人性反思

中图分类号:12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 08- 0169- 03

伴随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之而来的是莫言文学研究的水涨船高。《莫言研究资料》《莫言研究》《说莫言》《莫言研究硕博论文选编》《莫言研究三十年》《上下》《莫言研究资料》等书籍竞相出版:莫言代表性作品《红高粱》《丰乳肥臀》《檀香刑》《蛙》等在文学界再度引起全方位阐释热潮。就连《酒国》,这部莫言自成书以来几乎最少受到关注和评论的作品也受到了追捧。

自1992年《酒国》成书以来,至2012年10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关于《酒国》的研究论文和会议文章共计20余篇。自2012年10月后,《酒国》的相关评论文章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大约可以分为现实、政治、文化批判类:如杨小滨、愚人《盛大的衰颓重论莫言的(酒国)》,李珺平《换一只眼睛看莫言-(酒国)印象三则》等;叙事艺术(技巧)、复调结构、虚实互写类:如华中师范大学胡蓓、王梦洁《试论(酒国)的叙事艺术》,安徽大学王传满《讼酒国)的复调结构及狂欢化精神》等;翻译策略研究类:吉林大学荆漠雨《等效翻译理论视角下(酒国)的汉俄翻译研究》,河南大学刘畅《论关联一顺应理论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莫言(酒国)葛浩文译本为例》等。其中不乏深入思考与分析的优秀之作。但基于文本细读人性批判、反思角度的评析至今较为少见。

一、《酒国》的主题反思

莫言不止一次表述过自己的文学创作理念:优秀的文学应该是超越党派、阶级、政治、国界的。优秀的作家是描写属于人的文学,是描写人的感情,描写人的命运的。是站在人性角度的写作。我认为《酒国》也不例外。

《酒国》是莫言作品中唯一一部关注当下社会问题小说。讲述了省级侦查员丁钩儿接到上级命令到酒国市调查红烧婴儿案件,结果在酩酊大醉的状况下也参与到食婴”的筵席中:并且与女司机,也就是金刚钻酒国市宣传部长)的妻子偷情,后发现女司机与一尺酒店老板余一尺也有私情,射杀余一尺后发疯,最后跌入茅坑而死。期间穿插着《酒国》作者莫言与酒国市爱好文学的酒博士李一斗探讨文学创作的通信,连同着李一斗创作的《酒精》《肉孩》《神童》《驴街》《一尺英豪》《烹饪课》《采燕》《猿酒》《酒城》九篇小说,读者逐渐清晰了酒国市的运作规则和内部奥秘,并且在文章最后《酒国》的作者莫言在李一斗的邀请下也来到了酒国市,与高级侦察员丁钩儿一样醉倒不省人事。

在一些评论认围《酒国》的成功之处在于深刻剖析了社会问题,表现权力腐败并把两者很好地融为一体。有着莫言明显的写作风格,有着天马行空、汪洋恣肆、大杂烩式的语言,并且在叙事技巧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自我突破。几乎将整个20世纪中国各种各样的小说,从《狂人日记》到武侠小说,到魔幻小说、先锋小说都戏仿了一遍,叙事艺术几乎是满汉全席”。被美国汉学家葛浩文誉为创作手法最有想象力、最为丰富复杂的中国小说。

但我认为时隔20余年再度引来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一方面受莫言获诺奖的影响,更重要的一方面绝不仅仅在于他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反讽、社会批判,以及叙事技巧。而是隐藏在那多线索多视角、延宕叙述技巧和荒诞故事背后莫言的创作野心:不仅是对社会现实赤裸裸的批判,更是一种深刻的文化批判和回归莫言文学创作理念下人性”主题的书写。

丁钩儿作为高级检察官,是理性、正直甚至是真善美乃至英雄的代表,但自从进入酒国市境内,丁钩儿从偷情到大醉到食婴到流浪大街到最后酒醉跌入茅坑而死,像被一种自己毫无招架能力的怪异力量牵引着:不是醉倒就是被欲望诱引,像陷入了一种迷狂的状态。在丁钩儿为数不多的清醒时刻,他从玻璃中看到一个苍老的、丑陋的男人被一个肮脏的女人支撑着,他想挣脱,但已无力脱身:在即将被赃物淹没的瞬间,他说我抗议,我抗——”,但为时已晚。这酒、色牵引下的强大怪异力量像是人性中理想、尊严、正义等美好品质的折射镜,照出的是人性的欲望、贪婪、丑恶的弱点。 《酒国》就如一坛历久弥新的好酒,存放的时间越长,其魅力越引人走进。我认为酒国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在虚构的情节中给我们呈现了一种生存的情境,给我们一种不仅反观现实的参照更是一种想象的可能,更是直面了人性。也正是直面了人性的欲望,使得《酒国》获得了世界文学的通行证。

二、人性置于文化情境中的困境

在我们的普遍认为中,人性困境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即如果人生存的物质条件改善、文化水平普遍得以提高,人性的困境问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但莫言在《酒国》中,显然是想表达人性的一种永恒的困境:即使是在生存条件得以极大优化——酒国市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物质文明,还创造了解释这种物质文明的精神文明,以及看似完善的体制之后,人类依然走不出人性的困境。

莫言在《酒国》中就给我们设置了一种现实的、文化的情景。酒国是一个政治、经济与文化浑然一体的世界,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权力关系的构建基于一个酒国市民心照不宣的秘密:对人性贪欲的认同并用与之相反的话语加以遮盖的自成文化。酒国的这种强大的文化有着很强的自我保护能力,对外来者和异见者本能的予以排斥,或加以同化,甚至制造罪名进行杀害。

酒国市的民众推崇酒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认为在酒国市做官,靠的不是才华,而是酒量。金刚钻因有着干杯不醉的海量成为酒国市的光荣与骄傲,成为酒国大学生崇拜的对象。酒国充斥着酒,余一尺说酒”是国家机器的润滑剂,没有它机器就不能正常运转。金刚钻就是靠着他的海量无往不胜,借着酒让丁钩儿失去理性、判断力,参与食婴筵席,再利用女色为诱饵,丁钩儿从审判者的位置一步步沦为被审判者的角色,最终跌入粪池,命葬酒色。在金刚钻钢铁般坚硬的权利和金钱的意识形态面前,法律、正义、理性显得毫无抵抗力。不可控欲望下的无节制饮酒,就将酒”由创造的源泉、享乐的源泉转化成为了个人意志丧失的催化剂和道德沦丧、历史衰微的源泉。

酒国中的人有着一种对政治、权利狂热的追捧和信仰。杀食婴儿的事件明明存在,但丁钩儿就是查不出来,就是因为权力控制下的吃人事件在酒国早已成为一种制度化的生活现象,成为民众默认的一种运行规则。上层官员食婴,下层民众为其提供食用材料,而收购处和酒国的高等学府有专门烹制婴儿的人才。酒国不仅到处充斥着酒因子,更是充溢着极致的吃文化”。小说中详细介绍了一道全驴宴”“十二个冷盘上来,拼成了一朵莲花:驴肚、驴肝、驴心、驴肠、驴肺……全是驴身上的零件。再上来一盆盆热菜是:酒煮驴肋、盐水驴舌、红烧驴筋……五味驴肝……”最后压轴的一道菜是“龙凤呈祥”:即用公驴的性器官和母驴的性器官精心拼合而成。酒国市人可谓在吃上掏空了心思,可再精致的美食饮入过多也会使人产生疲劳,当这些所有能吃生禽被挖掘到极致无可再开拓的时候,酒国的肉食者们味蕾便开始伸向一种欲望饮食:人肉。而人肉中最鲜嫩的一部分便是婴儿。酒国上下被欲望和权力操纵着,也正是这纵欲的意识形态造成了权力与金钱的合谋吃人,不断地用它的迷惑性和拖人下水,不断扩大吃人的筵席,使更多的人成为共犯,借此对吃人的行径进行辩解,加以掩盖。在全民追求声色酒食物欲的社会环境中,一旦有人触及或是反对他们的生存方式,就会遭到方方面面的出击,要么被同化要么被追杀。 “美食+美酒”似乎构成了酒国的享乐主义。如果说过度的饮酒会导致人精神的颓废,那么过度的美食”则会是文化颓废的缩影。吃人,或是任何其他集体或社会暴行,首先必须从个体那里内向地以自我解构的方式去追踪。人性置于这种现实的政治和文化困境中,出路显得遥不可期。因为人类最大的敌人是人类自身,灾难般的生存环境和敌对的世界是由人类自己的活动造成的,那么我们唯一可以追踪的便是人的欲望。

三、直面人性

古人云:食色,性也。酒国市之所以有着强大的同化能力和排异能力,核心便是人人都有的原始欲望——无法抗拒食色的诱惑。这是人的贪欲,贪欲像一个无底的黑洞,在下落的过程中所有残忍的潜质都有可能暴露出来。从美食文化到吃人文化,这是一种互利的集体性活动,因此吃人的文化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吃人者,每个文化基质都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受害者有时甚至可能是帮凶。即人性吃人。但当这种由人性贪欲与权力实现的合谋深入到普通生活中、深入到日常文化里、深入到人们的意识里的时候,人性的贪欲便被遮盖了而被视为是一种常态了。《酒国》就是力图以故事中的故事这种创作方式,通过寓言与故事相互映照,让我们直面生活中最原始最基本的欲望。

酒国是一个巨大的象征,象征着人性的欲望,莫言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给我们呈现的这个巨大象征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丁钩儿作为理性的化身来到酒国,不仅没有以理性的光芒解决掉他所认为暴行,反而参与到暴行之中。由审判者的角色转化成被审判者的角色。这种角色的转换也是人性中的多元和不确定的外在表现。按照莫言的故事理解,人性不是理性的,而是混乱的,即使目标明确,但混乱人性支配下的行为则又会消解其目标。

我们在《酒国》看不到绝对的善,甚至也看不到绝对的恶,看到的只是人性欲望支配下的悲剧。迟子建认为:作家就是要进入深渊,寻找那一点点亮光,而人性的光辉会把深渊照亮。无论莫言还是迟子建,他们都认同文学作品是书写人性的,文学的最高表现就是人性”。但对于人性光辉的作用,从《酒国》乃至莫言文学的谱系中我们似乎看不到这样的认同。丁钩儿覆灭在人类贪欲的排泄物中《酒国》作者莫言”用醉来重复丁钩儿的角色,醉倒或丧失精神和肉体的自救能力,成为唯一的真实《檀香刑》中赵甲对酷刑的沉迷,将冷静的智慧和残忍的疯狂融为一体,以及看客们也把施刑当作狂欢性的宣泄和欲望的满足:甚至《蛙》中姑姑忏悔难以归结为源自内心的一种自觉觉醒,而是极端狂热政策执行退潮后,源于民间强大的生命伦理对人产生的无意识的文化规约而生发的一种良心发现”,其忏悔行为只是为了减免自己的不幸。莫言在这种种深渊中并没有寻求到那足以照亮深渊的强大的人性善的光芒。取而代之的是对人性的真实书写。这是一种悲悯的情怀:正视罪恶、残酷,把它从人性、人的存在里面剖析出来进行拷问,拷问着他人也拷问着自己。正如余华所说:在井然有序的经验世界中,蕴涵这不可思议的支配性力量,日常经验往往是不真实的,而真正真实的冥冥之中那不可理喻的力量。人像是被这冥冥之中可怕有巨大的力量裹挟着,改变不了也逃不掉。而人性中同样巨大欲望率领着人类不断与这奇异的力量抗争、博弈、生存,崇高的悲剧意味也因人性的局限性得以彰显。

中国酒文化论文篇7

关键词:本土酒店;企业文化基因;识别

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泰伦斯•迪尔教授和麦肯锡咨询公司顾问艾伦•肯尼迪在长期企业管理研究的基础上,写成《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一书,该书于1981年7月出版后即成为论述企业文化的经典之作。企业文化深植与组织内部,并在组织内部生长蔓延。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学术界分为动态研究和静态研究两派,前者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现阶段已有的企业文化对组织有什么样的影响,后者则侧重研究企业文化的形成以及动态发展等问题。

二、企业文化认同与企业文化基因

企业文化认同指的是作为企业一员的个体对企业文化一致性的动机和需要,赞成和认可。企业文化认同的层次有认知层次的企业文化认同、情感层次的企业文化认同以及行为层次的企业文化认同等。关于企业文化基因的研究,早在1982年就由Nehon和Winter引入到演化经济学的研究中,英国学者查理德•道金斯出版的《SelfishGene(自私的基因)》以及苏珊•布莱克摩尔的《TheMemeMachine(谜米机器)》都有关于对企业基因的初步论述,最先完整提出企业DNA的是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TichyNoelM.和ShermanStratorf教授,上述两位美国学者在1993年完整的提出了企业DNA的概念,他们认为企业作为非自然生物体与生物一样,有着自己的遗传基因,正是遗传基因决定了企业的基本稳定形态和发展,以及变异的种种特征。国内学者诸如赵传海、吴秋林,朱克江对企业文化基因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普遍认为企业文化基因对于企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物学上认为,带有遗传讯息的DN段称为基因,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生物体的生、长、衰、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它也是决定生命健康的内在因素。所以,如果基因存在缺陷,那么生物体就难以适应周围环境,最终将被淘汰。企业文化基因也是如此,关于企业文化基因,结合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我们可将其定义为:企业中具有遗传功能的能够影响和制约企业文化发展的元素,这些元素综合作用的累积结果形成了企业文化,进而影响、制约甚至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三、本土酒店企业文化基因识别实证研究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开始了对酒店企业文化的研究,企业界也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在本研究中,笔者选取广东佛山X酒店作为研究对象,以此来说明酒店企业文化基因识别以及酒店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改革开放近40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和外资酒店登陆中国市场,中国酒店业先后经过了高速发展—动荡调整—稳固整合等发展阶段。X酒店建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本土酒店的发展历程,因此本文选取X酒店作为研究对象。酒店企业文化从属于企业文化范畴,酒店文化的内涵在实质上是与企业文化相同的,但是,酒店行业因其自身特点,又有一定的独特性,作为服务行业的酒店,其核心内容就是酒店在提供服务性产品时所形成的酒店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1.备选基因选择。根据企业文化基因的概念,运用德尔菲技术从人员和公司历史沿革两个方向选取了以下几条路径作为寻找X酒店文化基因的主要维度:

1.1国有公司,X酒店作为一家国有公司,“国有单位”是公司非常重要的文化载体。通过研究,由研究小组运用运用德尔菲技术得出以下文化基因:重组织、较强的规范化运作意识、人文关怀气氛浓、官僚风气浓、比较保守。

1.2旅游开发实体,X酒店位于旅游度假区内,公司主营业务不仅有酒店,还有高尔夫、景区等开发实体单位,这些实体经营单位,既是独立的企业法人,相互之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由于X酒店位于度假区内,特别关注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因此,由研究小组运用运用德尔菲技术得出以下备选文化基因:注重社会效益、市场意识强、协作意识强。

1.3稳定的管理团队,X酒店属于国有公司,通过对X酒店管理人员摸底分析,发现管理团队的平均年龄大部分都在40岁以上,这些人的责任意识、强烈的事业心在公司文化中明显的体现出来。事业单位领导人的背景给公司决策和经营带入明显的稳健特征,经过研究小组反复论证,利用德尔菲法得出以下备选企业文化基因:事业心强、责任心强、求稳健、创新精神不足。

2.研究设计。根据研究小组利用德尔菲法确定的12项文化基因,笔者对X酒店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主要由4部分组成:(1)受访者的个人资料:年龄、性别、工作部门、职务、工龄等,用以反应不同类别的员工对酒店企业文化的看法;(2)企业价值观;(3)体制性价值观;(4)管理性价值观。问卷共50题,涵盖了酒店经营和组织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被访者根据自己的认同与理解对每个问题进行打分,认同程度越高,分值就会越高,每题分值设定为1—5分。受访者由研究小组从酒店抽样产生,采取无记名方式。此次调查共收到问卷98份,有效问卷95份。

3.结果。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分析,最后确认X酒店文化基因排序如下所示:市场意识强—事业心强—责任心强—人文关怀气氛—注重社会效益—协作意识强—重组织—较强的规范化运作意识—求稳健—官僚风气浓——比较保守——创新精神不足。其中“官僚风气浓”、“比较保守”、“创新精神不足”这三个备选基因因为评价结果在“一般”以下,不能接受为公司的文化基因。

四、结语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下,酒店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符合自己酒店的企业文化,而建立自己酒店的企业文化,首先要对本酒店进行文化测量。企业已有的文化,有些是被酒店员工作认同的,有些则不然,本文通过统计等数学方法,通过定量分析,得出了本土酒店的文化基因。

参考文献:

[1]纳尔逊•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中译本)》[D].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颜爱民.企业文化基因及其识别实证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7[1]:119-124.

[3]朱克江.企业文化对企业基因改变的作用分析及成功实践[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1[5]:156-160.

[4]许彦华.企业文化基因的理论证成研究[J].求是学刊,2013[2]:71-76.

中国酒文化论文篇8

无论是于丹讲解论语、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年轻人热衷汉服,还是祭孔、祭黄帝陵、祭大禹陵等中央或地方政府主导的大型传统礼仪活动,抑或是自2008年开始政府将传统清明、中秋、端午作为固定假日,以及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学院、每年举办汉语桥节目、拍摄国家形象片在海外播放等对外建设国际形象及软实力,都表明了政府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的态度。

可以说,以“国学”为代名词的传统礼仪文化正在中国全面复苏,传统的国粹文化在海内外华人及国际社会中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那么,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外延及重要的派生形式之一的中国国酒——白酒以及国酒文化,如何在“国学复兴”中崛起,从而步入经济推动文化、文化指引经济的良性循环轨道?

企业要做什么?

从企业层面来看,企业及产品能否有旺盛的生命力,往往取决于其是否体现出某种特定的文化。例如,葡萄酒体现浪漫,白兰地体现商务与贵族,啤酒体现休闲与运动。

目前,我们的白酒企业常常强调体现的是历史积淀,而且大都带有很强的区域限制。这其实是一种文化资产而不是一种文化行为,更不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因此,不能形成行业合力,也不利于白酒行业打造整体形象。

从以上几种外来酒种的文化类别来看,中国白酒没有真正解决好文化人群或领域DNA的辨识问题。甚至随着历史的发展,酒文化俨然成了市井的“酒桌文化”或“低俗文化”的代名词。李白的潇洒、文君的浪漫、贵妃醉酒的雅致、“壶中乾坤大,杯里日月长”等淋漓尽致展现酒意境的文化内涵却消失殆尽。

因此,对于一些有实力、有责任的酒企来说,应当利用当前国学热的大背景,利用其在当地或全国的影响力,与各地酒协联合举办一些国学与中国酒文化有关的专题推广;倡导并深入研究中国的酒文化,整理编撰有关酒与中国礼仪和传统文化的关系论题;在民间,尤其是在年轻人中,进一步有系统、有方向地发扬、传承与推广国酒文化。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做产品、做品牌上升到做文化,而且是与中华文化和传统礼仪行为甚至生活行为紧密相连的文化传承,进而推动白酒整体品牌的打造。

如此,中国人对自我文化天然的亲和度及认同感将很容易得到消费人群及潜在消费人群的认同。最终,不止是在文人雅士间,在坊里民间的各种传统礼仪节日,酒话、酒令等各类酒文化活动也将得到极大的繁荣发展,从而直接促进中国酒的文化行为消费。

行业要做什么?

从行业层面来看,白酒行业协会除了积极支持并规范上述所提的企业与当地酒协的各类酒文化推广活动外,还应起到酒行业的社会文化扩音器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主动接洽并配合国家的全球战略形象文化推广,考虑能否上升到政策战略的高度将世界各地孔子学院建设、各使馆外交文化年或文化月推广以及汉语桥这一每年政府文化的建设推广活动结合起来。

当然,这就势必对我们行业协会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是否要成立专门研究机构研究中国酒与中国哲学、中国儒释道的关系?如何将研究成果与国家软实力的展现舞台巧妙地对接等。

如此,中国白酒的影响力也必将随着中国经济的影响力、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中国政治的影响力一起走向世界这个大市场、大舞台。

这样一来,中国白酒的推广,将跨越到国家市场营销和国家文化营销的阶段,同时将自动纳入国家战略发展体系而使行业得到长足发展。这个举措的实施,也将大大缩短中国白酒国际化的进程和成本。

上一篇:中国茶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厨房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