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材料范文

时间:2023-10-01 04:40:39

数学学习材料

数学学习材料篇1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材料;生活化;效率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编写突出学生学习材料的生活化,将数学知识寓于丰富的生活材料中,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必备的数学知识,提升数学素养。所以教师在处理数学学习材料时,要切合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启迪数学思维,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合作交流中,归纳、总结出材料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网络,更好地发展自我。

一、以实际生活为背景引入数学概念,揭示数学规律

数学概念及规律是较为抽象的学习内容,学生难以理解,更不容易把握。将概念及蕴含的规律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入概念教学,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

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教师首先需要重组教材,创设生活情景:老师将6个桃子分给我班的3位同学,小红将60个桃子平均分给我班的30位同学,小东同学将600个桃子平均分给三年级的300位同学,你能说说每位同学分得几个桃子吗?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你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呢?

这样重组的教材就远比教材中的设置更具吸引力,同时又沟通了与乘、除法数量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感悟生活中的数量关系

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时,学生往往很难把握的是数量关系的建立,有时不能找出数学关系,有时不能理解数量关系。这时,可以将数量关系寓于实际生活实例中,并通过基本数量关系为生活服务,既能达到从感性的生活实践中提炼理性的数学数量关系的目的,又能使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理解数学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热爱。

三、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体会其实际应用的价值

“学以致用”“让数学回归生活”等数学教学思想都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所追求的,其重要意义是强调数学的应用价值。所以,教师在组织应用题的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反映现实生活的数量关系的直观性及实践性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从题目提供的情节联系他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不仅获得问题解决的方法,还体验到数学运用的实际价值。

数学学习材料篇2

一、案例再现

有位教师在教学“认识平均数”一课时,确立的教学目标有三条:一是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简均数的方法;二是渗透移多补少、估算、设置基准数等多样化算法的讨论,会利用图形直观估计平均数,能选择灵活的方法解决平均数问题,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三是在良好的氛围中激发主动参与的热情,培养数学兴趣,促进全程参与。确立的教学重点是:自主探索,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是:切实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片段一(引出意义时):

教师多媒体出示:五堆积木(8块、4块、5块、6块和2块),如果要使每堆一样多,你有什么办法?每堆是几块?

学生自主操作后汇报:

生1:我是通过移动积木的方法,把多的给少的,一直到一样多,最后每堆都是5块。

(教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演示了移多补少的过程,突出了移多补少的方法和渗透了基准数的思想。)

生2:我是通过计算的,把5个数加起来,再除以5,最后每堆也是5块。

(教师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生3:是5块,看看就看得出来。

(教师通过一句“你的观察能力真强”加以肯定,转而进入引导平均数的意义和揭题。)

片段二(探究方法时):

情境出示:其实是求7、6、8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师:请你猜想一下,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生:最中间的作为平均数,是7。

师:你的意思是平均数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所以是7。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请大家用刚才王xx(生2)的计算方法验证一下。

(结果完全吻合,进而教师转向引导求平均数的方法。)

片段三(练时):

多媒体出示:链接统计图出示,其实是求6、10、2、4、8和8、3、1、2、6两组数的平均数。

通过教师在图上连接各点,让学生说说图形像什么?(一条折线)再让学生猜平均数的位置,然后要求学生通过计算验证,最后校对。结果,第一题的正确率是100%,而第二题的正确率不足60%,错误答案基本是3。

二、案例透视

在该课中,我们撇开其他一切,直击该教师对数学学习内容使用这一点,笔者认为其主要存在着以下三方面重大问题:

1.非本质因素强势干扰了本质因素

本堂课的本质因素是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而所呈现的所有材料,都是本堂课学习的非本质因素。课后统计显示,本堂课教师共出示10题有关平均数的情境或式题,其中有7题的平均数就是该题的中间数。因此,这种非本质的学习材料因素已经强势地干扰了本质知识点学习的因素,造成了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负迁移”。

2.不当使用引发了数学重要问题混淆

本堂课教师要重点解决的是对平均数的认识,同时要重点解决连带的学生对平均数和中数的概念混淆问题。如果说“片段一”中的这种混淆还是无意识的,那么通过“片段二”,在许多学生心中对两个概念已经是同等理解了,原因有二,一是呈现三个相邻自然数求平均数,对于还在整数计算范围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平均数确实一定是中间数,二是教师的那句“你的意思是平均数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偷梁换柱式的归引,更是让本来存在疑虑的学生变得深信不疑。再通过“片段三”的事实,正因为前知学习惯性驱使,学生的计算验证已变的那么脆弱,看似同等的两题,结果却截然不同。而且,该教师较多的使用“猜想-验证”模式,让学生较早错误的形成了一种不完全归纳,为后继的学生学习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

3.因为材料而迷失了目标和重难点

从该教师的目标制订和课堂实况反映,他在设计时较多地关注材料呈现的童趣丰富性、知识渗透的融会贯通性、学法算法的灵活多样化,但对最根本的数据有效选择却忘记了,再加上片面追求教学过程的流畅性,导致了既定目标已经的偏离,重难点已经偏差。如在许多学生心中,“求平均数的方法”已经变成“通过中位数猜平均数了”;“能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解决平均数问题”也已变得“习惯于用较快的猜想方法”了;教学难点中的“切实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则根本变成了一句空话,甚至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误导。

三、改进方略

有效教学最终的效果取决于课程资源,而教师最能做到的是创设有效性的学习材料,也就是对学习材料的科学呈现、有效使用和“再度开发”。因此,我觉得此案例就学习材料方面应该做如下三方面的调整,均可以促进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和运用。

1.改变材料呈现特殊化的倾向

为了集中学习指向,教师所呈现的材料本身应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但不能把它特殊化。就本案例而言,应该把原来的数据作适度的调整,减少中间数就是平均数的数据呈现,最多控制在30%左右,可以放在引出意义和练习之中,从而减少材料数据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干扰。而且此时在练习类似题目时,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明晰“平均数不一定是中间数,但一定在大数和小数之间”。

2.实现材料使用即时性的把握

对于材料的使用,教师不能因固守自己的预设或追求教学的流畅,而忽视学生的反应。就本案例而言,如果还是用既定的材料,只要通过几个点的及时把握,一样可以实现有效的教学。第一个点是:学生回答“是5块,看看就看得出来”时,教师应该追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学生回答眼移、口算、猜想均可,前两者可以进一步巩固前面两个学生所说的,后者可以暴露其猜想的过程,利于教师后面对学生回答的把握。第二个点是:学生回答“最中间的作为平均数,是7”时,教师不要盲目地接话,而应该尊重学生,并可以板书“中间数=平均数”,再通过后继的学习来此说法的不合理性,把“=”改成“≠”,学生的印象一定深刻。第三个点是在练中,当看到两道同类题目的正确率出现截然反差时,应该抓反馈,充分暴露错误学生的原本思维,从而辨析平均数的真正含义。

3.追求学习材料的再度开发

当学生的认知出现偏差时,作为教师一定要对既定材料做适当改编,或者是对既定材料做深度的处理,以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点和疑点。就本案例而言,三个片段中都可以进行对学习材料再度开发,从而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归正。如:一是教学了“求7、6、8的平均数”之后,可以任意扩大或缩小其中一个数,即可以让学生思考并计算:如果把“7”改成“1”,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又是多少呢?二是教学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之后,可以回归积木一题,让学生思考:如果把第一堆的积木“8”块改成“18”块,那如果要使每堆一样多,应该有几块?三是在“练”的数据可以进行增删等。这样均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自然地澄清了中间数不一定是平均数的事实,从而让学生能应用更为优化可行的方法解决平均数问题,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对知识做到堂堂清。

数学学习材料篇3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要让数学课堂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思维,笔者以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材料的合理选择与有效使用。我们选用的学习材料,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思维、猜测、探索、验证和推理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观察、分类、统计、抽象、概括等数学思维环节,发现数学问题,真正体验“数学地思维”。以下是本人在实际教学中,从研究不同类型的学习材料入手,提升学生数学地思维的一些做法。

一、活用实物图片类的学习材料,培养儿童直观性的数学思维

刚进入小学的儿童对数已有一定的基础,儿童在这一阶段能理解加法,但这并不表示必须通过一定的训练让学生巩固加法计算的方法,并一直到能快速说出得数为止。最应该做的是要想办法让孩子保持主动探索的精神,在数学启蒙的课堂上,不应只重视结果,而忽略了计算结果如何获得的过程。

如:在第一册教学加法“3+2”时,老师可以事先准备好有数量“3”和“2”的两部分东西,或者提供相应的图片,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事先准备,给他们足够多的时间,足够丰富的学习材料,充分思考“3+2”如何得到“5”。

对于这些学习材料的运用,可以不仅仅停留在看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发展为摆摆、移移、甚至画画。或者有的孩子会先记得数量3,然后接着往下数2个。这些方法其实都是一种直观地思维,是数学学习里经常会用到称之为“构造事实”的过程,也就是直观形象地思维。但是更多的时候,老师采用的是提取事实,即“提取记忆”的方法来进行的,结果直接凭记忆获得。这样儿童在学习加法的课堂上,由于没有足够的形象支撑,或是实物演示,或是凭借手指,对加法的意义、符号的理解就不会深刻,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提升。

二、活用游戏活动类的学习材料,让儿童充分感受抽象性的数学思维

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其思维具有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老师在面对教学一些较为简单的知识点时,要学会对教材进行更深地挖掘拓展。同时可以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设计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充分感受数学的抽象思维。

例如,在第一册教学“10的认识”时,其实一些知识点,如10以内数的顺序及大小、10的基数和序数意义、读写10,对孩子们来说难度并不大,挑战性不高。对此我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课堂开始,我让孩子相互汇报了事先搜集的关于10的一些资料,经过一番交流后,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和孩子们情感交融。紧接着: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把神奇的尺子,想不想看呢?

生:想!

师:好,看仔细哦,变变变,尺子没有了,变成了什么呢?(展示课件)

生:是箭头。老师,我还发现这个箭头上的数是从小到大排起来的,空格里应该填4、8、9、10。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我们一起来填一填空格中的数。

师:让我们从10开始往左倒着数一数。10、9、8……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越往左数越小了。

师:是呀,从左往右看,数越来越大;反方向,从右往左看,数变得越来越小了。

那这个10>();反之,10<()。

(生答略)

将孩子手中的普通尺子抽象为数轴,让孩子在数轴中初步体会越往右数字越大,越往左数字越小的特点。同样,在教学10的组成这一环节时,可以借助小红花进行分一分,但是孩子的汇报一定是零乱的。这时老师就要引导孩子,每次往一边多移一朵,就不会遗漏且有顺序地将分法思考完毕。然后再让孩子通过抽象记忆,熟记10的分法。

“挖掘教材”,不是把知识加深加难,而是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深,使学生对数学的思维活动加深。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数学抽象性的过程是一个逐步要渗透的过程,对他们来说也是富有挑战性的过程。对儿童抽象性数学思维中的一些有序思维、完整思维等品质培养,都要在一定的环节中设计出来,尽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活用问题类学习材料,引导儿童对数学问题研究从现象到本质的“数学地思维”

在孩子入小学前,学前测试里一般会有类似这样的考题:有两杯一样多的水,现将其中一杯水倒在一个更长的杯子里,请问现在哪杯水多?这道题在大孩子眼里也许觉得非常简单,但是对一个学前儿童,由于他对问题的思考往往受表象干扰,对问题实质的思考能力弱,所以他往往会以直观的结果作为判断结果,同时“哪杯多”的提问也会让他产生一定是其中某一杯多的思维定式。

又如,在第四册第六单元《千克和克》的教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让孩子们判断1千克的铁和1千克的棉花,谁重?看似非常简单的数学问题,可孩子们的错误率却非常高。在问题开始时,大部分孩子会认为铁重。这样的错误也说明孩子在考虑问题时,是非常肤浅的,会受一些与问题无关的因素干扰。

我认为在数学启蒙课堂里,要引导孩子去除问题表象的东西,真正培养孩子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数学性思维。

四、活用习题类学习材料,帮助学生获得多元性“数学地思维”

1.通过主题图培养善于发现和提问的数学思维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也是一种数学思维活动,它要求学生尝试在面对不同的现象(包括数学的和非数学的)时“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换言之,初步具有一种数学的眼光,能够识别存在于数学现象或者日常的、非数学的现象与问题中的数学问题或者数学关系,并将他们提出来,这是重要的数学思维过程。

如:第六册《解决问题》中,教学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可以设计这样三个练习:

(1)一个方阵有多少人? (2)三个方阵一行有多少人?(3)三个方阵共有多少人?这些不同的数学问题的提出,可以让学生经历数学关系提炼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

2.构建解题模型,培养学生模型化的数学思维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时常能听到家长这样说:“我的孩子只要遇到稍有变化的题,就无从下手,一点办法也没有。”我们也时常能从同事那里听到诸如“这个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开窍”的话,这个“开窍”过程真的那么难吗?其实深究原因,完全是孩子还没有真正掌握这些不同类型题的基本模型所至。如果学会构建解题模型,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水平。

如教学第八册《数学广角》的“植树问题”时,我们在学生初步得出三种植树方案(两头都种、只种一端、两端都不种)的最基本的模型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题组变式训练,目的就是要巩固三种类型题的解题策略。

(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两旁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2)同学们沿着直跑道一侧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种了21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3)同学们在教学楼和科技楼两楼之间全长100米的小路一旁植树,两头都不栽共栽了19棵(每两棵树之间距离相等),每两棵树之间距离几米?

解题前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三题分别属于哪种模型,引导学生说一说从哪些字眼可以分析出来,可以通过红色字体凸显。后又通过题组对比,去发现每道题是否都可以直接运用模型中的数量关系进行解决,从而又对模型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完善,即可以求总长和棵距。紧接着通过三题之间存在的共同点,即得到全长相同、棵距相同这两个关键元素,让学生真正理解植树问题每种模型的内在联系与区别。那么,学生以后碰到相关联的数学问题时,自然就会进行构建联系,从而顺利解题,提高数学解题思维水平。

3.在问题解决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创新的数学思维

《数学标准》提出:“要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在问题解决的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选择多样化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小学数学整体实验教材》第六册学习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有这样一道思考题:一个正方形花坛(如右下图所示),四周是用小石子铺成的小路,计算小路的面积。想一想有几种计算方法?

生1:最简单的思考就是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小正方形的面积,即8×8-6×6=28(平方米)。

生2:我把小路分成4块长方形,它的长和宽分别是8米和1米,4块面积和是8×1×4=32(平方米),然后再算出4个角上的面积1×1×4=4(平方米),最后用32减去4,就算出了小路的面积也是28平方米。

生3:我把小路分成了4块长方形和4个小正方形,它们的面积和是:6×1×4+1×1×4=28(平方米)。

生4:我会梯形面积的计算,所以我是把小路分成了4个梯形,所以小路的面积是:(6+8)×1÷2×4=28(平方米)。

……

学生的能力是不容低估的,这道题解决问题的难度不大,主要是要训练学生策略选择的多样化,充分挖掘学生创造性的解题思维水平。

“数学地思维”内涵非常广泛,数学课堂对“数学地思维”培养可谓任重道远。当代科学证明人类的潜在能力是巨大的,在正常情况下工作的人,一般只使用了其思维能力的很小一部分。同样的,我们对于学生“数学地思维”的开发和引领也仅仅是一个开始,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地研究,不断补充和获得新的认识。

数学学习材料篇4

一、十以内数的学习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一)提供多元性材料,凸显数的现实意义

借助生活中出现的数据,可以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的存在感。

以“0的认识”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思考:小猴子吃桃子,可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在桃子与数一一对应的过程中,体会0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

接着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你还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0,它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道:在尺子上见到过0,在温度计上见到过0,在电话机上见到过0,在门牌号码上见到过0,在账单上见到过0,等等。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每一种情况下0表示的不同意思。

除了教材提供的情境,收集补充大量的生活情境,尤其是学生生活的素材,可以有效激起学生学习的共鸣。

(二)提供对比性材料,强化数的序数意义

自然数既包含基数意义也包含序数意义,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我们比较强调数的基数意义,对于序数意义的理解相对比较薄弱。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同时形成基数与序数的概念。提供一些对比类的材料,可以帮助我们较好地处理这一问题。

以“6、7的认识”一课为例,教师首先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6,然后呈现一些收集的材料,让学生说说这里的6分别表示什么?进而追问:左边框里的这些6和右边框里的这些6有什么不同?学生体会到左边的6表示一共有6个,右边的6表示第6个。通过对生活材料的对比,进一步感受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6个][第6]

如果教师能抓住教学中的每一个点有意识地渗透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的对比强化,而不是仅仅把教学的重心落在“几和第几”这节课上,相信学生对于数的序数意义一定会理解得更为深刻。

(三)提供序列性材料,体会数的整体构成

数的学习涉及很多知识,数的读写、大小、顺序、书写、基数意义、序数意义、数数、数的分与合等等,有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整体性学习数的相关知识?我们在实践中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以“10的认识”一课为例,呈现了主题图之后,教师问:你能在图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找到了图中有很多有关10的信息;教师追问:你知道10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数有什么不同吗?学生回答:10是一个两位数,它比我们以前学习的数都要大。教师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10这么与众不同,你想用哪些方法来介绍10呢?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用写、摆、拨、找、分等方法来介绍10。

[写一写][摆一摆][拨一拨][找一找][分一分][十位 个位][10]

教师提供学习单和操作材料,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有序的研究,然后逐一反馈,通过“怎样介绍10?”就把有关10的学习内容整合起来了,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后续学习的基本框架。

二、千以内数的学习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自然数表示的核心。它是古代世界中最先进、科学的记数法,对世界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了十进制就可以逻辑地构造和表示数,包括数的组成和分解,也就是逻辑地认识数。

(一)提供生活化材料,构建数的直观形态

以“千以内数的认识”为例,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师:一千还能表示什么呢?请同学们借助桌上的材料,4人合作,自己摆一摆,数一数。

学生汇报成果。

组1:我们小组是用小棒来向大家介绍的,一捆是100根,100,200……900,1000,10捆100根的小棒就是1000根。

组2:我们小组是这样介绍的,报纸上这篇文章的这个框,框里的字大约是200个,200,400……1000,这篇文章的字数大约1000个。

组3:我们小组是借助袋装糖来介绍的,这里一包糖是500克,2包500克的糖就是1000克。

师:看来同样的数量,不同的物体,带给我们的感受各不相同!

对1000大小的感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选择的材料虽然各有不同,但都是1000在不同形态上的拓展,对于数的意义的建构是非常有效的。

(二)提供图形化材料,构建数的维度生成

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数形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借助图形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数概念的建立过程。

以“百以内数的认识”一课为例,教师设计了一个数小方块的操作活动。先给每个小组一堆小方块,请学生猜猜自己面前的这堆小方块有几个。 学生猜测,答案不统一。教师追问:到底有多少呢?你有什么好办法来验证?(数一数,摆一摆)教师继续追问:怎样让大家一眼就看出你们小组的小方块有几个呢?学生再次操作,数摆小方块,师生一起点评学生的作品。(小方块的个数不固定,有100,99,102,93等各种情况)接着课件展示整理小方块的过程。

通过数小方块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有序数数的价值,再用整理小方块的活动推动数形的结合,得到思维的深化。在后续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延续这一思路,帮助学生数形结合。

(三)提供结构化的材料,体验数的多种表征

经过一系列对数的认识的学习积累,我们已经学会了用多种材料和方式来表征一个具体的数。我们还可以呈现一些结构化的材料,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和建构。

以“千以内数的认识练习课”为例,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教师提问:我们都知道一年有365天,想一想,如果请你来表示365这个数,你会采用哪些方法?学生先进行讨论:可以用摆小棒、拨计数器、数直线上的表示等。然后学生在练习纸上进行尝试,教师进行材料的收集和反馈。最后,将所有呈现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分类。

教师所提供的材料不仅是学生已经熟悉的,而且充满趣味,通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示365这个数的学习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也增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大数的认识学习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一)提供逻辑性材料,比较数的位值意义

我们通常所说的“大数”是指千以上的数。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可以将大的数目,按照三位一节形象地表示出来。借助计数器等工具帮助学生理性思考数的生成方式,让他们学会用逻辑思维去推断数的建构。

以“大数的认识”一课为例,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复习导入的环节。

教师出示了4个“1”。

教师提问:仔细观察这四个计数器上的珠子分别表示什么数?学生回答:1,10,100,10000。教师追问:为什么同样的一颗珠子却表示不同的数呢?学生回答:1在个位上,表示1个一;1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1在百位上,表示1个百;1在万位上,表示1个万。接着教师板书数位顺序表的一部分,并总结道:原来不同数位上的珠子表示的数大小是不一样的。

利用计数器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有序地体会位值制,将其与数位顺序表对应起来,更是从形象到抽象的有效提炼,对于后续认识更大的数有着积极的铺垫作用。

(二)提供拓展性材料,经历数的基本推算

对于小的数来说,我们的操作材料是丰富多样的。一旦到了大数的教学,我们常常苦于如何选取操作的素材和如何设计操作的活动。事实上,借助一定的拓展性材料,我们完全可以实现操作学习的理念。

以“万以内数的认识”一课为例,教师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讨论的环节。

教师提问:说来说去,1万到底有多大呢?老师这里有几组数学信息。结合这些材料,你能想象一下,1万究竟有多大吗?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思考:

1.瓶子里大约有5000粒米,那么10000粒米大概到瓶子的哪儿?

2.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绕操场跑5圈是1000米,你估计你跑完10000米后会是怎样的状态?

3.这里是1000张纸,你来抱抱看,重吗?那10000张纸大约有多重呢?1000张纸叠起来大约有9厘米左右高,10000张纸叠起来有多高呢?

4.报纸上红线框出的部分大约有2000个字,10000个字大约需要多大的版面?你读完这一个版面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材料的选择遵循了三个维度:现实性,是生活中可感可知学生常见的素材;便利性,是相对比较小便于携带和呈现的素材;多元性,有表示颗数的米,有表示长度的跑道,有表示厚度的纸张,还有表示面积的报纸。对于数的不同形态进行了多元的呈现。

(三)提供序列性材料,抽象数的内在含义

让学生体验一个很大的数的时候,可以提供一些序列性材料,让学生从形象中逐步抽象出数的意义,综合运用推理能力来感受从量到形的提升过程。

以 “大数的认识”一课为例,教师呈现了三个层次的材料。

第一层次:初步形象感知大数。提供了教材中的漫画图片,想象这些数是很大的。1万张纸摆在一起大约有1米高,10万张纸摆在一起大约有3层楼高。1亿个小学生手拉手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

第二层次:联系生活体会大数。例如提供一些社区或者城市建筑中的资料,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出示社区示意图:我们求智社区共有常住居民约10000人。出示体育馆图片:黄龙体育馆一次可以容纳5万人观看比赛。

第三层次:结合图形感悟大数。用长方形表示手上的细菌,如果用冷水只能冲洗掉一格的细菌,约40000个;而用温水加肥皂搓洗1分钟以上时,能洗掉9格的细菌;你知道9格的细菌是多少吗?

从教材图片中的具体形象,过渡到整体呈现的生活场景,再到更为抽象的几何图形,这是一个学生思维不断提升、想象不断拓展的过程,生动诠释了“形无数难入微,数无形少直观”的含义。

数学学习材料篇5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习材料;选择;有效

学习材料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提高数学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价值,形成重要数学观的重要资源,也是师生从事数学活动的基本素材和出发点.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选择、创设不同的学习材料,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会截然不同. 由于诸多原因,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材料的有效性差或无效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 如设计脱离现实起点,创设“忽视”学生的数学思考,选择时缺少数学内涵等.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因此,如何选择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材料,值得每位教师认真研究、探讨.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材料存在的问题

1. “我们都知道了”――学习材料脱离学生认知起点

一位教师教学《6的乘法口诀》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出示由6个三角形拼成的小鱼图. 准备教学“一六得六”这句乘法口诀,于是提问:这条小鱼是由几个三角形拼成的呢?是几个6呢?没等教师问完,学生纷纷说:“我知道,就是一六得六. ”“老师,我也知道.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老师一时不知所措,愣在讲台前……

本课前,大多数学生已经知道了许多有关6的乘法口诀的知识,有的学生甚至背得滚瓜烂熟了. 本例中的教师只考虑到教材中知识的逻辑起点,而忽视了学生的现实起点,所提供的学习材料脱离了学生的现实背景,没有合理地沟通学生原有的知识起点与学习材料的联系,使精心准备的学习材料失效.

2. “今天要学什么?”――学习材料缺乏数学内涵

如《1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教师为了引出教材中的“百羊图”,利用学生喜爱卡通人物的心理,出示喜洋洋图像. 提了以下几个问题:你们知道它是谁吗?你喜欢它吗?是不是因为它很聪明呢?你还喜欢谁呢?……至此,上课已经过去5分钟了. 此时,听一学生悄悄地跟同桌说:这节课我们学什么呀?

本例中提供的学习材料,看似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细细思考,这个学习材料的设计与所要教学的新知之间并没有多大联系,只不过是为营造一种看似热闹的教学氛围而已. 学习材料不一定要“绚丽多姿”,但一定要有“数学内涵”,凸显数学味.

3. “太简单了”――学习材料缺少思维含量

如“三角形三边长度关系”一课中,教师为了能顺利得出结论. 要求学生将4厘米,6厘米长的小棒分别和8厘米、9厘米、10厘米、11厘米、12厘米的小棒围一围,记录好每次围的情况. 学生小组合作后很容易得出当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前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就不能围成三角形,只有当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小于前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才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虽看起来动手操作了,但由于教师提供给学生材料都是“精心设计”的,在很大程度上,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的指令去做,无需多加考虑,就能顺利得出结论. 学生之所以会感到“太简单”,就是因为这样的学习材料思维含量过低,缺少挑战性,学生体会不到思考的乐趣,失去了数学课应有的“思考味”.

二、小学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策略

1. 把握学习起点――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材料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们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生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2. 兼顾“操作性”――选择易于学生动手操作的学习材料

皮亚杰说过,动作是智慧的根源. 动手操作活动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 让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策略之一. 因为这样做不仅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着他们至始至终把注意力集中在数学活动中,又能使学生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整理,逐步抽象、概括、获得数学知识.

选择操作性强的学习材料,能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经历体验、思维,变“静态的被接受学习”为“动态的主动探究式学习”,能有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3. 凸显“数学味”――选择利于揭示数学本质的学习材料

《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课堂实施过程中,老师对生活素材青睐有加.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关注学习材料的现实性和趣味性的同时,切勿忽视了学习材料的“数学味”,应处理好生活思考和数学思考的关系.

4. 体现“开放性”――选择利于学生个体发展的学习材料

与具有唯一答案、甚至唯一正确解题方法的传统问题相比,开放性的学习材料更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多种解题策略、多种结果能促使学生运用各种数学知识与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进行适当的开放性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5. 富有“挑战性”――选择具有思维价值的学习材料

学习材料是否具有“挑战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动态及发展水平.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一节缺乏思维含量的数学课,一节缺乏智力挑战的数学课,即使课堂气氛再活跃,也算不上是好课. 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 在每一个学习材料中找到数学思考的成分,巧妙地融数学思考于其中.

数学学习材料篇6

关键词: 阅读材料 延伸 趣味 情操 应用

课改中一项重要的改革就是教科书的修订,这几年来,我校连续使用了多个版本的数学教材,但无论是哪一版本的教材,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性:每一章节的后面都增设了“阅读材料”这一环节。翻开我用过的教本,上面画满了批注、补充、反思与拓展,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充实。但每章之后的“阅读材料”却是那么的崭新如初,这又让我沉甸甸的心里多了一些反思: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发展的动力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量,更要从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去寻找。数学的学习建立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难道这些“阅读材料”就真的是一种摆设吗?该如何来设计教学?又要注意哪些方面?我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想法。

一、阅读材料的教学突出了知识的延伸性

这些阅读材料的设计,体现了编者一个非常明显的目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首先,对课内知识的延伸。例如:勾股定理是几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其证明方法多种多样,且每种方法的背后都隐含着一定的知识点,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勾股定理的证明》这篇阅读材料就使学生对这一定理得到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其次,向其他学科知识的延伸。其实数学中的阅读就是文理科的大综合,在数学阅读中学生能养成“思考性”的阅读习惯,对其解题是非常有好处的。另外,课本中经常能出现杠杆、天平等物理专有名词,这也是像物理知识延伸的一种体现。比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一元二次方程》章节之后,安排了“黄金分割”这个阅读材料。让学生淋漓尽致地感受了一次数学的美、艺术的美。最后,就是对数学思想的一种延伸,比如,在函数里我们经常提到的“数形结合思想”就是通过“数”与“形”之间的对应、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数”借助于图形的性质,可以使许多抽象的概念和数量关系直接化、形象化、简单化,而“形”的问题经过数量化处理,并借助于计算,可以使较复杂的问题归结为较容易处理的数量关系来研究。

二、阅读材料的教学突出了教学的趣味性

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探索的倾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而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课前,我常布置学生通读阅读材料,对材料所研究的内容产生兴趣,然后让他们趁热打铁预习新课,最后运用相关知识去解决材料中提出的问题。而无论哪一种版本教材的课后材料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所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一部分知识,我们应该做到课前充分地备课,把学生能想的问题都一一罗列出来,做到心中有数。也让学生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或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学习数学的作用,从而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数学知识所蕴含的美妙、生动的一面。例如,“集合中的元素个数”“抽签有先有后,对个人公平吗?”“人类早期是怎样测量地球半径的?”等“阅读材料”,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产生很好的学习效果。另外,“阅读材料”的内容鲜明,主题突出,具有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且极富趣味性,无疑在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阅读材料的教学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阅读材料”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是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采取恰当的方式渗透教育,努力做到教书育人。数学家的成功离不开他们的创新精神、科学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他们不畏艰辛,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因此这类“阅读材料”对贯彻《标准》中提出的关于“要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向学生提供了一份鲜明的资料;“阅读材料”中还有许多可供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美学教育的素材。比如,《黄金分割》、《旋转的对称性》这些阅读材料,让学生从中找到他们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一些新鲜信息。通过这些材料的阅读,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又使他们深深体会到解决数学问题方法的新颖性、巧妙性和简捷性。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重视“阅读材料”的讲解与引导,使其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课程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阅读材料的应用性

对于生活类的“阅读材料”应该体现其应用性。开发这些材料的教育功能,更好地利用“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于数学材料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除了共同探索研究,数学教师还可以利用“阅读材料”来理解教材的重点,突破教学中的难点,达到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目的。例如,利用“有关储蓄的计算”中的知识来巩固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通过对“柱体和锥体的体积”中有关知识的学习,加深对柱体、锥体体积公式的理解和解体过程的应用。另外,“阅读材料”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从单纯传授知识到注重发展学生能力的素质教育,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效地融入到“阅读材料”的教学之中,有计划地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步骤,善于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分析、综合、概括、抽象、归纳、演绎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要领,提高能力。

综上所述,“阅读材料”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去开发编者留给我们的这个“宝库”,让更多的学生从中获益。同时也让我们的数学教育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数学学习材料篇7

关键词 数学课程 资源 高中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数学课程资源的界定

根据信息资源学的观点,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能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各种客观存在或存在物。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数学课程资源应该既包括《标准》所说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等,也包括有利于数学课程实施的各种无形资源、隐形资源,如智力资源、文化资源、习俗等社会资源,等等。

2 课程资源的划分

如果要正确理解课程资源,必须对课程资源有比较明确、清晰的分类。这种区分,一方面说明人们对课程资源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说明课程资源具有丰富多样性。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下面我们就按照数学课程资源性质、存在方式和分布的空间三个标准来分类:

根据性质,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根据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

根据存在方式,分为显形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显形资源包括:图书(包括教材及教辅)、报刊、图片等。隐形课程资源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资源,如学校和社会的风气、家庭氛围、师生关系等。

根据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也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凡是学校范围之内、能够促进数学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各种资源,都属于校内数学课程资源,超出学校范围的数学课程资源就是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资源对于学生的学习更加方便,利用率也更高,因而校内资源占主导作用,而校外资源则起辅助作用。校内、外数学课程资源对于数学课程实施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内部的数学课程资源,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利用校外数学课程资源的力度,帮助学生与学校以外的环境打交道。

3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1 挖掘教材潜在价值,创生数学课程资源

数学教材是数学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数学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基本素材和重要工具,它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教材作为丰富而重要的课程资源,蕴涵着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潜在价值,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处理教材,充分地挖掘教材的潜在价值。

3.1.1 “活”用教材提供的材料,充分发挥教材功能

用“活”教材体现在创造性地使用数学教材,选择学习材料首先要考虑的是用好教材提供的材料,尊重教材又不“唯”教材,“基于”教材又能“再生”教材。

首先,教师要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善于对教材进行教学法加工,将教中静态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能主动参与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做数学”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其次,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注意挖掘材料的价值,充分发挥材料的功能。要合理呈现学习材料,注意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多样化,可以是文字、图表、实物、媒体等多种形式;呈现的时间要适当,可以整体呈现也可以分步呈现。注意充分挖掘学习材料的价值,可以是同一材料在一节课中多次使用,可以是材料的分层使用,还可以是通过教师的追问、引申使学习材料的教育价值发挥得更加充分。

3.1.2 改编教材提供的材料,拓展学习资源

教师要突破教材的束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其中的潜在价值,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编排顺序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变,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实现教材功能的最优化,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适当增减:即以教材的学习材料为本,适当增加、删除,或增加与删除结合的形式,以期达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目的。

改头换面:教材中有部分内容较好的学习材料,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些具体的名称、人物和情境不符合具体情况,从而作一定的“改头换面”,变成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与具体班级学生相适应的有效学习材料,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展开联想:由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展开联想,创设新的学习材料。这种材料与教材原有材料比较,可能从形式上、内容上、呈现方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区别,这种方式也是有效开发学习材料的主要手段之一。

3.2 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提升课程资源的价值

3.2.1 提升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主体价值

数学教师是重要的数学课程人力资源,他们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利用和积累,还决定着能否实现自身的主体价值,发挥数学教师这一人力资源的优势,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要系统了解数学课程资源的类型,加深自身对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认识,不断提升自己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与能力。二是要掌握各种教育技术,动手制作一些有用的课件,训练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在图书馆、网络上查询资料的方法,提高自身搜集资料的能力。三是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专长,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具有自己的个性。四是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探索网络环境下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方法,发挥教师集体合力。

3.2.2 综合开发

(1)融汇生活资源和文化资源。数学资源的开发要将数学置于广阔的生活背景和文化背景中,从生活中提取素材,从数学史中汲取养料,这样,学生感到亲切、自然,能较快地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容易获得真实的内心体验,感受到数学的博大与精深,领略到人类的文明与智慧。因此,对现实生活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挖掘加工是开发有效学习资源的重要策略之一,生活中有着丰富的资源,只要我们注意观察、挖掘和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那么农村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西部开发,2008年北京申奥成功……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源。

(2)重视学生积极参与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学生既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到教学与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背景下,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途径多元化,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显得越来越频繁和重要了,他们本身就成了特殊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兴趣等都可能成为课程资源,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之间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

3.3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实现课程资源的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与数学有关的信息技术为数学的学习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迅速、高效的网络媒体资源,已成为每位教师的必备素养。

参考文献

数学学习材料篇8

在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选择学习材料时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材料的选择“为丰富而丰富”。很多教师为了追求课堂花哨和热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会给学生准备许多学习材料,而缺乏思考这些材料和所教学的内容之间的联系,缺乏对学生认知水平的认识。(2)材料的使用过于“简单化”。很多教师煞费苦心地准备了学习材料,但对材料的使用却不能深层次地挖掘,这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选择数学素材?本人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数学素材选择的策略。

一、材料的选择要适量,彰显数学本质

我们知道,选择好的数学材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因此,在倡导新课标的今天,许多教师都非常重视数学材料的选择,但数学教学到底需要怎样的数学材料呢?广大教师都没有明确的认识,使得许多教师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经历去准备许多的学习材料,学生往往被一些花哨的、大量的学习材料吸引,却难以发现真正的数学本质。

前不久笔者听了一节三年级的“轴对称图形”课,上课伊始,教师就让学生欣赏了许多漂亮的对称的图片,大约有十几幅图片,学生被精美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不时发出阵阵感叹声。教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小朋友们,看到这些画面,你有什么发现?”学生经过观察后,争先恐后地发言:生1:我发现这里面有的是建筑,有的是动物。生2:这些建筑有些是中式的,有些是西式的。生3:这些动物都很可爱。

……

几分钟过去了,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教师在肯定中不断提问:“你还有什么发现?”于是学生竭尽所能发现新的内容。教师在此浪费了许多的时间。笔者不禁要问:“是不是学习材料越多越好呢?”上课的气氛虽然热烈,但因为学习材料过多,学生无法找到所有材料的共同本质,所以数学的本质似乎被改变了。

其实,在材料的选择上,并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所选择的材料要具有典型性,突出数学的元素,直奔主题。要避免过多的学习材料,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二、材料的选择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就是学生自身对生活中各种现象的解读。教师如果能有意识地针对新的知识,巧妙地寻找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结合点,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曾设计过这样一堂课《认识面积》,如何让学生认识面积。首先教师出示一大一小两个手掌图形,猜一猜,哪个是老师的手掌,哪个是小朋友的。通过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面积。接着教师出示各种物体的面,如树叶的面、盒子的面、桌子的面等,让学生摸一摸指一指这些物体的面,说一说这些物体面的大小。学生通过摸和说物体的面,使学生获得了初步的物体面积概念。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教师选择的素材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学生始终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

学生自身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经验,这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资源。教师在选择材料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能够主动架构起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的桥梁,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材料的选择蕴涵德育功能,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要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必须激活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情感。在选择数学素材中,除了育才的智育功能外,还要蕴含德育功能,如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等等。这些都能够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笔者曾听过这样一堂课,这堂课中充满了人文关怀。这堂课是“吨的认识”,教师首先出示了一组有关青海旱区的图片,当一幅幅旱区的图片展现在孩子面前时,所有的孩子都震惊了。教师适时谈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瓶瓶水,一箱箱水,一车车水从四面八方运往旱区。小朋友们,你知道一瓶水有多重?一箱水有多重?一车水有多重?整堂课,教师教学吨时,紧密结合水和旱区的关系,教育学生节约用水,伸出友爱之手,奉献一片爱心。这些具有人文关怀的素材提供了生动的、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上一篇: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范文 下一篇: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