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专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20 08:40:03

传媒专业论文

传媒专业论文篇1

一、专业主义:传媒业本体的价值追求

从新闻业本体的视角出发,“新闻专业主义”应该将新闻传媒作为研究本体,“新闻专业主义”不应是特殊化的,而应该是新闻传媒业共认的一种带有共性的价值观,具有普遍性。这一点也可以从国内不同时期,四位学者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进行的概括看出来。如陆晔和潘忠党认为,“专业主义”的概念不仅涵盖新闻行业职业特征,它还体现了“一套界定媒介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②黄旦则从功能、性质、目的、经营以及约束机制等方面归纳了“新闻专业主义”③。芮必峰在黄旦定义的基础上,将“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内容概括为:客观公正、自由独立、服务公众。上述四位学者对“新闻专业主义”内涵作出的概括尽管存在一些差异,但可以看到,上述定义都指向新闻传媒业本体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具有普遍性。由上可以看出,“新闻专业主义”作为新闻传媒业本体的价值追求,理应成为传媒企业文化心价值观的核心构成要素。中国传媒集团虽已步入“传媒集团”时代,开始“跨媒体”、“跨区域”的双跨尝试,但这种尝试离真正的跨区域、跨媒体的市场竞争还有很大的距离,更谈不上跨国竞争。在真正的跨地域、跨媒体的媒介竞争中,“地域特色”的“新闻专业主义”肯定不能奏效。事实上,为了赢得竞争,赢得话语权,传媒业有必要讲求“新闻专业主义”,由此,“专业主义”理应成为中国传媒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中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

二、社会责任:社会客体对传媒业的伦理要求

如“新闻专业主义”一样,“社会责任理论”研究同样发端于美国。20世纪40年代后,西方国家的新闻媒介日益走向集中和垄断,社会各界对媒体的批评日益增长。为了修正“自由主义”带来的恶果,“社会责任理论”应运而生。“社会责任理论”要求新闻界将新闻自由从媒体独享的自由变为公众的自由,确保公众获得“知的权力”,还要求新闻界必须依据崇高的道德标准约束自我行为,尽可能地对公众和社会负责,避免做出一些损害公众利益的事。简单地说,所谓媒介社会责任,是指传媒对社会、公众所应承担的责任。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理论的原则和内容有所发展,但是,无论怎么发展,新闻传媒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则是不变的,本质上看,这是社会客体对传媒业提出的伦理要求。应该说,作为企业文化基石的价值观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价值观体系,其中既有核心价值观,也有具体价值观。然而无论价值观体系多么丰富,作为企业“理想”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强调社会责任,将企业对社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内化于核心价值观之中。中国的传媒集团绝大多数是以新闻传媒起家,无论主动与否,都表现出鲜明的意识形态特性,都强调社会效益的优先地位。因此,对社会责任的强调既是传媒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传媒集团企业价值观的核心要素。事实上,国际知名大报的核心价值观中均强调媒体的社会担当,如《纽约时报》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创造、采集以及高质量的新闻、信息和娱乐资讯来促进社会的发展”④。

三、传媒体制:新闻体制对传媒业的意义规制

传媒体制即新闻体制,指的是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国家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等。中国绝大多数的传媒集团,尤其是以新闻传媒为基础的传媒集团在传媒体制上都是相同的:属于国家所有,以有利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为最高宗旨,坚持社会效益始终是媒介组织追求的首要目标,并且自觉地接受共产党领导,党委确立新闻媒介具体的编辑方针。表面上看,体制因素似乎与传媒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无涉,然而,如果考虑到体制因素的意识形态特征及其对传媒业信息文化产品的意义规制,那么我们显然应该承认,传媒体制因素也是传媒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确立过程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的重要一环。在相当的程度上,传媒体制对传媒业的意义规制已经内化为媒介从业者的一种职业自觉,甚至是集体无意识。甚至对于社会客体而言,这个结论也具有一定的效度。而从“主流媒体必须反映主流价值观”的视角来看,社会公众的同向解读、妥协式解读也反映出传媒体制的意义规制的有效性。因此,将传媒体制的意义规制作为一种价值观诉求,放进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探讨并无不可。而且,应该看到,新闻体制对传媒业的意义规制也带有普遍性。尽管不同国家的新闻体制对传媒业的意义规制在力度上存在强弱之分,规制的具体内容也明显有别,但是规制确是客观性的存在。企业文化是基业常青的根本路径,而核心价值观又是企业文化的基石。中国传媒集团要想实现基业常青,必须建设优质企业文化,确立核心价值观,必须在遵从传媒体制的意义规制与“新闻专业主义”、“社会责任”方面找到一个平衡点,以此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传媒专业论文篇2

关键词:跨学科 交融 人文素养 新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传播学相对于文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传统学科,还是一个“小兄弟”。但它并不是仅仅依靠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而是海纳百川,从不同的学科领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呈现出聚散共生的趋势。近年来,传播学与文学等相关人文科学的交融,尤为引人关注。如何改变传播学学科范围的局限,打破学科壁垒的羁绊,需要开放的思想、宽广的胸襟、多元的文化,而文学恰好在这里给我们提供丰富的多元资源――方法、技法、审美、实用等,让我们在多位的视野、广阔的视域下探讨传播理论与传播实践,寻求学科交融下传播学的发展之路。

本文为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董小玉教授(以下简称“董”)与学生程赛博(以下简称“程”)就“文学与传播学交融”这一话题的对话。

程:董教授,你如何看待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的关系呢?

董: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相互受益。文学是人文学科、历史悠久、基础雄厚,文学可以为新闻提供坚实的写作基础,新闻写作离不开文学的典型选择、人物形象、情感因素、事件描述、细节刻画和语言个性。复旦大学黄旦在谈及自己由文学转向新闻学时曾说道:“我认为从中文转向新闻,评报是最好的方式,就是说要先会读报纸,这就如同赏析文学作品,看起来简单,涉及面却很广。”同时,新闻有助于我们深入生活、了解生活、感悟生活,激发创作灵感。

从传播史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文学和传播学的渊源。传播学科建立的历程中,文学与传播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学科的分立与分工才使得两者分道扬镳,传播学偏向整合社会科学知识与方法,文学研究越来越脱离实用与语文识读层面,走向纯文学与美学的研究发展。

程:那文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对于新闻传播学的学习和研究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董:新闻传播需要广博的知识面,从文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等学科中,我们可以寻找到其与新闻传播学的交叉点和结合点。可以用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审视和研究共同的话题,并做到由点到面,融为一体,实现“1+1>2”效果。新闻传播学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充分利用“文、理、艺等”资源,以工科背景为技术支撑,以文学积淀为素养基础,以艺术熏陶为发展平台。在新闻传播的学习研究中,既要讲个性,又要讲共性,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也是培养复合型传媒人才的基础条件。

传播学研究在我国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但作为一门学科,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交流、人类传播活动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具有多学科性的边缘学科。传播学的特殊性质必然要求其进行多学科间的互相融合和贯通,与其他学科之间形成有效的整合,使传播学研究更加深入、透彻。传播学的根系伸得越广,扎得越深,就会更加枝繁叶茂、茁壮成长,这就需要在新闻传播和各学科之间搭建有效的联系和平台,从研究实际和传播实际出发,建立稳定的学科体系,实现学科间的支撑和融合。要实现传播学科在我国的合理布局与建构,一方面还需要专家学者拓宽学术视野,进行纵向横向比较,采众学科之长和最新成果。用新的研究视野、用有原创性的教材来带动学科体系的建构;另一方面也需依托各传媒业界、行业部门在实践中、资源上的支持,以期早日促成传播学科稳定的学科体系布局。

程:在当今新的传播格局下,你认为传媒专业学生如何在学习和实践中适应传媒环境的变化呢?

董:首先,传媒专业学生要做一名社会认可、业务能力强的新闻传播者,必须具备以下几点基本素养,即自身定位上,要有浓厚的人文素质,敢担当,敢立言;从业基础上,要有专业精神、职业素质和技能;发展目标上,要有前瞻思维,勇立时代潮头,引领社会发展;求学态度上,要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第二,传媒专业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素养和新闻采写能力,做“高理论性+强实践性”的复合型人才。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做具有较强专业理论素养的深邃的思想者。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技术、能力,提高媒介素养,即获取信息,解读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也包括社会交往能力、新闻敏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网络操作能力等。传媒学子还要努力改变“重技巧轻素养、重知识轻能力、重专业轻人文”的现状,切实提高新闻采写能力。

第三,传媒专业学生要培养自己的“思考力”、“传播力”、“实践力”。作为传媒专业学生,不应只将眼光停留在一些短期发展上,要有长远的眼光、自觉追求可持续发展。要自觉培养发展自己的“三力”:通过不断阅读、钻研知识、观察现实,培养自己的“思考力”;通过内外兼修、广采博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把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实践力”;通过各种演讲、辩论以及日常交际等活动,培养自己的“传播力”。

程:传媒业永远都是新的,你认为传媒专业学生需要关注哪些传媒前沿话题?

董:做为传媒专业学生,要做到“三敏”,即敏感、敏锐、敏捷,要有一双善于捕捉和发现的眼睛。当下,新媒体技术普遍应用、新闻热点层出不穷、三网融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我认为传媒专业学生应该关注这样一些话题:

一是关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的网络舆论热点事件。当下,网络舆论热点事件研究已成为传媒研究热点。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认为八件大事能触动老百姓神经:涉及政府官员违法乱纪问题的事件;涉及代表国家强制机器的公检法部门问题的事件;涉及垄断部门问题的事件;涉及群众利益的衣食住行、深层需要问题的事件;社会分配不合理、社会分化问题的事件;涉及国家利益、民族自豪感问题的事件;敏感国家和地区的突发性事件;影响力较大的热点明星火爆事件。这些热点事件总结,能开启我们的思路,开阔我们的视野,这些舆论热点事件值得我们去关注、思考、报道、应对。

二是从新闻价值、新闻视野出发关注当前新闻热点。其一、新闻价值。“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时候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正如新华社高级记者杨继绳所言记者“是卑鄙还是崇高、是平庸还是神圣、是浅薄还是高深,在于从业者本人的良知、人格和价值取向。真正的职业记者会选择崇高、神圣、深刻、凶险,鄙视和远离卑鄙、平庸、浅薄、舒适。”影响新闻价值的因素主要有:新闻本身、国家因素、国际博弈等。其二,新闻视野。作为记者,不仅要做一名会报道的记者,还要做一名具有新闻视野、能够深度洞悉新闻背后隐藏着的复杂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挖掘新闻背后的真实,理解新闻背后的真实,思考新闻背后的真实,做把握新闻能力的记者。

三是关注三网融合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互联网、电

信网及广电网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对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需要关注法规、掌握技术、加强管理、开放竞争。

程:现在很多高校都在进行专业硕士的培养,你能以新闻传播为例,谈谈未来学术型硕士与专业硕士之间各具怎样的优势?

董:首先,来看国内外专业硕士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西方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种类多、规模大,是研究生教育主体。如美国不完全统计有74种专业学位,2006年,占硕士学位的63.7%。而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过小,仅占硕士学位的10%。2009年,我国首次下达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5万名,并逐渐推出一系列教育体系、评价体系的改革,目的在于优化研究生的整体教育结构。

我国现有报纸近2000种,广播电台近1000家,电视台3000余家,期刊杂志近万种,形成了纸质媒体、广电媒体、网络媒体三足鼎立的局面。据清华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近日的《2010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4907.96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16.3%,远远超过2009年GDP8.7%的增长率。目前我国网民规模超过3亿,手机用户6.6亿,手机上网用户超过1.176亿,网络和移动媒体已经成为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平台。

在传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国家大力振兴文化产业的背景下,我国传媒行业现有的从业人员亟需进行知识更新、观念更新、能力提升,掌握多媒体融合的传播技术。树立社会责任感,具有引导社会舆论、疏导公众情绪的能力,目前学术型硕士的培养不能满足传媒发展的实际需求,设立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培养大量适应产业升级环境的新型内容生产和传媒经营管理人才,是提升中国传媒竞争力与影响力的需要,也是振兴文化产业的需要。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以实务为导向的学科,随着传媒行业的迅速发展与变迁,对新闻传播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诉求。当今的传媒行业需要能够把握市场动态、聚合社会资源、驾驭资本运营的高端人才,需要文化事业广阔、深诸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的精锐人才,需要精通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学术型硕士在学术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学术型硕士是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他们具有较高的理论涵养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主要从事学术研究、高等教育等学术性工作。

而专业型硕士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专业硕士将更加适应新闻传播学学科特点的需要,为传媒教育培养真正具有强实践能力的人才。专业硕士是应用型人才,他们夯实专业、注重运用、善于交流,将理论性与实践性、学术性和职业性紧密结合,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在学科知识维度上,专业硕士熟知新闻传播专业核心知识,如新闻采写、广告策划、广电编导、资本运营等;能力结构维度上,专业硕士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将文化理论、市场经济的知识应用到创意和策划中,将语言文学知识应用到新闻编辑和校稿中,将计算机网络知识应用到新媒体内容的生产和传播中等;在工作经验维度上,专业硕士能更好的在工作中培养、积累和丰富自己的工作技巧和能力。

程:你在新闻传播教育上遵循怎样的教学理念和培养模式?

传媒专业论文篇3

传媒专业学什么

传媒类专业包括广告学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等。传媒是指信息传播媒介,包括通信、数媒、广播、电视、电影、出版、广告、新闻、网络、文化产业、新媒体等。比如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网络传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新闻传播理论,受到新闻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网络经营和管理的能力。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主要学习新闻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新闻业务的基本训练,并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以具备能从事新闻工作和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一般说来,传媒专业开设于大学的新闻与大众传播系或传播学院之中。这个专业的学生专门学习如何利用大众媒体(如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等)传播文字、听觉和视觉信息以及广告、公共关系、影视制作的方法与技术。

传媒专业适合女生学吗

现在有很多的同学都想要学传媒类的专业,而传媒类,也是分了很多的专业的,其中包含了传播学、广告学、传媒经济、新闻学、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等,每个专业所学的内容都不一样,应该说从事工作的情况也都不一样。对于女生来说学新闻传媒是比较好的,新闻传媒离不开笔头文字功夫,需要看很多的报纸文章、新闻、报道以及电视节目,从这方面说,女生大多比男生文字细腻,爱看电视。

现在传媒可以说是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字媒介和运用这些媒介建立的媒体,对于女生来说,学传媒专业还是比较好就业的,因为现在传媒专业的发展越来越好了,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并且女生在工作方面会更加的细心和稳定,所以女生学传媒专业还是很好就业的。

传媒专业论文篇4

想想也对,目前中国从数量到规模,从人员到资本,早已成为了传媒大国,但要成为世界级的传媒强国,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其中,传媒教育应该是责无旁贷的,应该被放在首要位置,传媒教育更应该是世界一流的,并能够支撑传媒强国持续性建设的。

建设传媒强国,人才是关键,这句话让谁听了都觉得未免太过老套,然而道理就是如此。远观欧美诸强,传媒高等教育的确比我们做得好,那些名牌大学培养出来的新闻传播、广播影视、编辑出版等专门人才,进入传媒业后成为传媒精英的大有人在。近观我国,规模上,我们的高等教育已是超级大国,每年680多万的本科毕业生数量,这其中不乏学习传媒各专业的学子们。但是质量上,偏理论少实践,靠模仿缺创新,讲待遇畏吃苦,是传媒类毕业生的普遍现象。

如何改变现状,让传媒教育有力地支撑起传媒强国建设?笔者有以下的一己之见。

首先,传媒教育要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那么传媒类高校作为文化教育单位,就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事业心、有一技之长的传媒人才作为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为此,传媒类高校应锐意改革,解决好办学与培养人才的体制和机制问题,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让新一代传媒人接过社会主义文化的大旗,成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绝对主力。

具体而言,我们应该看到更多的中国新闻传播的人才发源地和翘楚聚集地,让新一代的白岩松、水均益、闾丘露薇们,胸怀理想,身藏绝技,昂首迈进传媒领域。

其次,传媒教育要解决规模与质量的问题。目前国内有63所大学招收“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生,有19所学校招收“出版与发行专业”专科生,还有47所高校培养出版方向的硕士研究生,8所高校培养博士生。2010年,教育部还批准了14所大学开始招收“出版专业硕士”。不过,这样不大的办学规模已有过剩之虞,毕业生进入正规的报刊社、出版社越来越难。

新闻学专业目前的办学规模更加令人担忧。据统计,全国已有超过600家高校开设了本科新闻学专业,设置“新闻学院”的高校也有300余家;2010年教育部又批准了48所高校开始招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广告学专业同样存在规模数量发展过快的问题。这导致新闻学、广告学专业的毕业生开始过剩,找不到对口工作,学非所用的现象屡见不鲜。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在传媒教育的规模与质量上出现了偏差,需要尽快控制学生数量的增长,将重心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上来,这样才符合传媒强国建设的大方向、大趋势。

第三,传媒教育要解决理论与实践的问题。时下我国传媒类高等教育被世人诟病的主要一点就是为教育而教育,为学习而学习。大部分课程仍然沿用“填鸭式”的讲授方式,老师以完成课时量为己任,学生则以混学分为目标,至于专业素质、一技之长、创新能力、批判精神等,任由政府部门天天强调,教育研究者不断呼吁,但很少被贯彻执行到传媒教育的具体环节之中。传媒类专业的各领域知识,既有理论也有实践,教育教学中必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在传媒数字化的背景下,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创新创意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

理论与实践,本不是对立的两个方面,却搞不明白高校教师们为什么总把它们割裂开来。大概是这些教师大多受益于“学院派”式的教育,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中缺少了行业实践这一环,再让他们去指导实践也确实勉为其难。如何解决?很简单,先让传媒类的教师们深入传媒一线,学到真正的知识和技能,理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真谛后,再回到课堂。相信这样的教师培养出来的传媒专业学生,才可以胜任未来宽范围、多领域、脑体并重的传媒类工作。

传媒专业论文篇5

关键词 媒介融合 体育新闻 实践教学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 G214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文化传媒系助理研究员,天津300381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浪潮的推进,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当今媒体发展的新趋势。媒介融合的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普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新闻教育者必需直面这种媒介融合背景下所带来的媒介教育变革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体育新闻事业逐步壮大,研究媒介融合时代下体育新闻人才的培养是高校与社会、业界相结合的必然,其目的是培养出符合新传媒时代需求的体育新闻人才,从而增强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目前,体育新闻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仍是按照传统模式进行,已经难以满足媒介融合背景下对多元化、整合化、融合性应用人才的培养需求,因此,改革体育新闻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新的实践能力培养途径势在必行。

一、当前我国体育新闻人才实践教学现状

(一)实践类课程内容松散,不成系统

体育新闻专业实践类课程包括两类,一是各专业技能课的实验、实践教学,如体育摄影课的摄影实践、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的采写实践等,培养的是学生单项的专业技能;另一类是体育新闻实务类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综合专业技能。在目前媒介融合趋势下,体育新闻实践类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媒介种类的划分来安排教学内容,过分强调了专业能力的细化,对平面媒体、广电媒体、网络媒体等业务技能进行割裂培养,并且这些实践只注重作品形成的过程,缺乏对作品进行的实践,更缺乏各媒体间的融合交叉,这显然不符合媒介融合趋势下培养新型体育新闻工作者的要求。

(二)缺乏校内实践基地

高等学校的校内实践基地是具有一定专业特色,集人文、社会、地理资源于一体,对保证实践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的教学平台。它介于专业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之间,在实践器材设备的配置和实践内容方面,它与校外基地类似,各项实践内容和流程均按照业界普遍流行的方式进行,培养的是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在运行模式上,按照课程教学模式进行运作,使实践教学质量能够得以保证。对于体育新闻专业来说,通过校内实践基地的教学,既可以培养学生全媒体的实践能力,又能够避免校外媒体实践不可控因素较多、实践质量无法保证等难题。

目前,大多数院校体育新闻专业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仍是空白,少数已开展实践基地建设的院校也尚停留在基础性建设性阶段,基地对学生全媒体能力的培养效果尚未彰显,同时,对于实践基地的运行模式、教学内容的设计、实践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等方面的研究也急需加强。

(三)专业实习环节缺乏有效性

从各院校体育新闻专业的教学计划安排来看,各校对于专业实习环节较为重视,实习期平均约14周,相对于其他专业8—9周的实习时间已超出很多,但相比国外新闻专业20-27周的实习仍有较大差距。从实习时间来看,专业实习几乎都安排在第七或第八学期,此时学生受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等因素影响,难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实习中,实习流于形式化,效果大打折扣。

从实习形式上来看,基本以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的分散实习为主,缺乏有效的组织,给实习指导带来较大困难。

从实习单位的性质来看,目前跨媒介的综合传媒集团仍属少数,大多数的新闻媒体仍旧只涉及到一种媒介,如电视台只涉及广电媒介、报社只涉及平面媒介,这样无法使学生全媒体的技能得到锻炼。

从实习内容上来看,由于专业体育媒体仍属少数,目前体育新闻专业学生实习多以采编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为主,真正涉及体育新闻的微乎其微,实习缺乏针对性。

(四)毕业论文环节缺乏创新

毕业论文是实践教学环节中重要的把关环节,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状况、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科研能力、科研技能的一次终极展示,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各院校体育新闻专业基本上执行的仍是传统的毕业论文写作方式,从内容到形式都少有突破。从近几年学生的毕业论文看,绝大多数学生是按传统的论文模式照猫画虎,选题缺乏新意,涉及到媒介融合选题更是少之又少,论文抄袭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表明,传统的毕业论文撰写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需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媒介融合时代体育新闻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开发适应媒体融合的全媒体实践教学课程

1.顺应业界发展,增加实践教学内容

从媒介融合时代的“大传播媒介”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传统体育新闻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对于一些顺应媒介融合需求的教学内容应在课程设置中体现,以完善体育新闻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在体育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中,除传统的平面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实践外,还要增加互联网技术、手机媒体技术的实践,以顺应网络、移动媒体蓬勃发展的业界趋势。如,对于“体育新闻节目制作”课程实践来说,除了安排针对传统广电媒体的体育摄像实践、线性编辑、非线性编辑实践外,还应增加针对网络媒体、移动数字媒体的流媒体制作及的实践。

2.改革实务类课程,突出“全媒体”技能

传媒专业论文篇6

很多人愿意引用狄更斯《双城记》中的开篇名言,以形容当前中国新闻传播业所处的境况——在这个充满活力、充满挑战、充满变革的时代,传媒实践不断提出各种有待研究和思考的新现象、新问题、新观念,也不乏一些有勇气、有见地的观察家和思想者,愿意直面传媒实践,积极探讨、回应这些问题。为此,《新闻记者》在办刊中,坚持以问题意识为主导,约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撰文,从理论层面给出专业的、深入的思考与回答。比如,去年底默多克的新闻集团突然宣布《TheDaily》停刊。《TheDaily》是全球首份专门为iPad开发的电子报纸,曾被认为是拯救传统媒体的希望所在。但是,还没有度过新产品开发的三年成长期,就黯然谢幕,着实让人费解。特别是,全球传媒大亨、新闻集团老板默多克一向给人老谋深算、财大气粗的感觉,《TheDaily》这么快就宣告失败,是否意味着连默多克也打破不了“不改等死,改是找死”的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魔咒?为此,我们马上联系了彭兰、胡泳、陆小华等学者,请他们撰写文章,不仅仅是分析《TheDaily》的成败得失,更重要的是以此案例,探讨传统媒体开发新媒体产品中的观念误区、新媒体产品运行的逻辑规则等等。文章刊出后,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徐炯向全集团中层干部推荐阅读这组文章,他还特地写了一段“推荐的话”:“向新媒体领域拓展,是集团面对的急迫任务。这条路不能不走,但显然难走。许多同仁不免焦虑、悲观。不过,正如同乐观需要理由,悲观一样需要理由。对这条路上的艰难险阻,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在知之甚少之时,只能是越空谈越焦虑,或者反过来,无知者无畏。所以,首先需要的是学习,尽可能多地去了解‘路况’。在这组文章中,有对于失利案例的分析。我想,当我们从中了解到导致失利的一些缘由,或许能够减轻一些焦虑,因为焦虑往往源自不确定性。同时,对勇于尝试而提供了经验(尽管是反面的)的先行者(尽管失利了),我们理当给予尊敬和感谢……”就像医生得先知道病人得了什么病,才谈得上开处方、动手术一样,坚持问题意识,是理论研究的前提。

作为专业期刊,以问题为导向,为实践和理论架起一座桥梁,沟通学界与业界的思考和智慧,既体现了理论启迪实践、引领实践的价值,也有助于学界与业界双方互相理解、尊重,以及达成共识。提倡创新意识,拒绝学术泡沫。理论研究不被重视,并不是理论的问题,而恰恰相反,真的理论、真的思想,具有能够照亮现实的迷雾,启迪人的思考,促进人的行动的力量,也就是通常说的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性、引领性。因此,我们在选择稿件中,坚持严格质量把关,要求文章一定要有创新意识——至少在新观点、新材料、新角度、新方法上有某一方面的特色。坚持学术创新原则,也是在新媒体的众声喧哗环境下,保持专业地位、体现专业价值的方式。就像前面说过的,大变革的传播环境提出了很多新问题,网络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兴起,让每一个关心这些问题的人都有了发言的渠道,于是,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是媒介批评家,普通读者也可以毫无顾忌地评点传媒操作;人人都是总编辑,普通记者也无妨激情四溢指点传媒业发展。网络意见敏感尖锐,反应快速,蕴涵着宝贵的源于实践的灵感,但大多仍停留在情绪、感想层面。作为专业期刊,要体现专业价值,必须通过富有新意的理论阐述,体现理论对现实深邃的解释力和穿透力,让读者有所收获,有所启发。另外,从总体来看,新闻传播研究还处在比较初级幼稚的水平,有许多基础性的要求、规范还有待普及。为此,我们在文章形式上要求严谨的学术引用,提倡必要的理论检索。在语言上,我们反对故作艰深实际空洞无物的文风,提倡清晰、严谨、畅达的学术表达。之所以提倡使用学术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文件语言,不但是为了表述更严谨、思考更理性,也希望借此对普通读者产生一点陌生化的效果,让读者在阅读中形成一定的思维的张力。在篇章结构上,我们提倡开门见山、直指人心式的行文。

优秀的学术论文就像好的侦探小说,应该迅速把文章要讨论的问题告诉读者,吸引住读者,然后带领读者一步步展开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分析研究。总之,我们希望严肃、真诚、理性、深入的研究成果,它可能需要读者预先储备一点必要的理论基础,付出一点阅读耐心,但只要认真读完,应该有所收获。强调传播意识,提高学术能见度。在目前这样一个信息冗余时代,“好酒也怕巷子深”。而作为新闻传播专业期刊,更应当身体力行,强调学术传播意识,提高理论作品的能见度,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鉴于业界对学术论文有轻视、排斥的想法,学界很多人的学术视野也不够广阔,很多研究者、论文作者采取“检索式阅读”方式,自己准备做某方面的研究时,才去数据库里检索相关论文,平时很少订阅、追踪阅读某种专业期刊。为此,我们从多年前就设立了《新闻记者》电子版,每期出刊后即把全部文章上传。

近几年,电子版升级为小型专业网站,每期杂志付印后就把目录上去,然后再将文章陆续上传,几乎每天都有文章更新。不少研究者,特别是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成为《新闻记者》网站的忠实读者。专业期刊网站的影响力毕竟还不大,随着“微博热”的兴起,我们又开通了《新闻记者》官方微博。微博是碎片化传播,不是阐发理论、探讨学术的合适载体。但有很多论文,因为形式的拘束,许多精彩的段落、评述,被淹没在长篇大论的学术综述、概念解析上,把其中精彩的几句话提取出来,放在微博上,同时配上全文链接,更容易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比如我们根据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研究报告编译的《“坚持到底”将无路可走,而转型没有不痛苦的——新媒体生态下传媒业的转型与作为》,在新浪微博上经过几个“大V”的推荐,转发近2500次,比很多社会热点的转发量还大。另外,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转发、评论我们的微博,这对我们评价选题的针对性和理论的贴近性,校正今后的办刊思路,很有启发意义。前不久,浙江大学吴飞教授在微博上称赞:“《新闻记者》近几年越办越好,既有理论深度,又接地气。”这个评价当然带有鼓励的意味,我们清楚还存在不小差距。但这确实道出了《新闻记者》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

传媒专业论文篇7

传播行业对新媒体的认知

在过去,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缺乏反馈或互动机制的,传播者与受传者只是单向的“给予”和 “接受”关系,媒体工作者只需要做好信息的采集工作,将相同或类似的信息内容产品毫无差异地传播给大规模的受众,不需要在信息内容上与受众进行互动交流。而在新媒体时代,新传播技术的出现开启了双向沟通的大门,传受双方实现了广泛而深刻的反馈和互动。媒体工作者不再单单是信息的采集者,传播者,更是信息受众中的一员,需要及时了解受众对信息的反馈意见,并对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二次评论和二次加工,并与普通受众在传播过程中进行互动交流。这就要求媒体工作者在知识储备、工作方式上都必须顺应新媒体双向传播的特点,摒弃传统媒体僵化的传播方式。在新闻传递中,把上情下达同下情上达结合起来,是达到上下沟通、信息共享、互相理解、推动工作和问题解决的主要方法,只顾一头,会造成信息阻塞、传播不畅。①

由于新媒体具有很强的反馈和互动机制,加之新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信息在人际之间的传播成本,因而每个普通民众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大众传播呈现出“小众化”的倾向。新媒体近乎零费用零时间的信息对于传统媒体形成了严峻的挑战。伦敦地铁爆炸案中,市民威廉・达顿拍摄了手机照片,在朋友的博客上已近乎图片直播的方式报道了灾难现场状况,领先于BBC等传统媒体的报道速度。在这种新变化下,时代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新闻记者需要时刻保持新闻敏感性,在信息采集、媒介运用、信息上做到最快时间将信息整合,要抢在普通大众前,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在新技术的支持下,新媒体势力来势汹汹,传统的新闻传播理论受到了广泛而深刻的冲击。国内的传媒人已经清醒认识到了现代媒体的发展趋势,在2011年全国广播影视工作会议上,广电总局局长王太华表示,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必须准确把握中央对广播影视的战略部署和要求,针对广播影视的现实状况,努力实现六大转变,其中第一点就是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在政策方针的指导下,应对新形势新变化,高等教育作为高素质人才输送基地,实践性的新闻专业改革现有的教育教学方法,更好地完成新媒体时代的人才培养任务,成为当务之急。

国内高校新闻专业面临的问题

当下,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国内各高校纷纷争相开办新闻传播专业,在这种加速扩张的背后,各高校新闻专业也遇到了诸如师资短缺、培养方法落后等瓶颈。进入新世纪,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更是革命性地颠覆了原有的媒体传播理论。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高校新闻专业在新媒体时代主要面临如下问题:

1.师资结构老化,教学方法循规蹈矩

由于历史原因,国内很多高校的新闻专业多由原有的中文专业发展而来,新闻专业的师资也多是中文专业的“老底子”。在课程设置上,一些中文专业的老教师在课程转变过程中不肯放弃原有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受限于人员编制,在一线打拼过的实践型年轻人才又无法走进学生们的课堂。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日前接受《中国社会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内容的更新、教学方式的更新需要把原先的讲义和案例,老师们将会面临很大压力。老师们习惯讲传统的电视、广播案例,对于新媒体没有经验。青黄不接,师资结构的日渐老化,导致了教育教学方法僵化,严重影响了新闻专业的教学质量。很多中文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硬生生地出现在了新闻专业的课堂上,如很多老教师喜欢在课堂上分析新闻报道的文学修辞手法,出现了新闻专业“被文学化”现象,这不免背离了新媒体时代对传媒人才的需求特点。不同于传统媒体长篇累牍的报道方式,新媒体需要传播者拥有敏锐的新闻捕捉能力,将新闻在第一时间用最简短的文字出去。“被文学化”的新闻专业培养出的学生往往咬文嚼字,文学气息浓厚却实干不足,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差,应用新媒体进行传播的能力明显不足,对于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也理解不够。

文学课程作为新闻专业的基础课,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加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专业课程必要的铺垫和辅助。但过多的文学课程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学生们接触了解新媒体的时间被大量挤占,影响了新媒体时代学生新闻专业能力的培养。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何梓华不免发出这样的感叹:“新闻媒体需要的,高校供应不上;新闻媒体不怎么需要的,高校却在大量培养!”②

2.重理论,轻实践,纸上谈兵

新闻学作为一门强调实践性的专业,如果一味注重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忽视新媒体带来的实践机会,不能在新媒体时代与时俱进,便无异于纸上谈兵。新媒体时代,资讯的传播更为个性化,媒介也从团体逐渐走向个人,微博等新媒体形式的出现使得每个普通民众都有可能成为重大新闻的报道者,保持对新闻的敏感性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显得尤为重要。而这种敏感性显然需要在实践中逐步积累。

现在的新闻专业实都安排在大四进行,低年级的同学很少获得实践的机会,很多新闻专业的学生做学问一流,理论知识一流,却很少参与新闻报道,部分研究新媒体的博士生并没有使用过新媒体,所写论文大都是纸上谈兵,缺少在基层实践的经验。甚至出现了连最基本的短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的新闻学博士生。在目前这种课程体系下培养出的学生往往眼高手低,难以胜任新媒体时代传媒单位的用人需求。

新媒体加速了信息在人际间的传播速度,可以说现在的新闻报道就是在与时间赛跑,新闻工作者需要在短时间内将身边发生的大事编辑成可供播出的新闻。为了节约信息转化的时间,能拍、能写、能制作的复合型人才更多地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况且在事业单位改制的大背景下,转企改制的新闻媒体开始了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管理,一人多用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节约了运营成本。

遗憾的是很多高校新闻专业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全国设有新闻类院系的高校由1999年前的66所100多个专业点,增加到2006年的460多所661个专业点,在校生达到13万多人,几乎接近目前全国新闻界持有记者证的人数。在这种高速扩张的背后,很多高校硬件配套设施没有跟上,北京市教委高教处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教所联合进行的《扩招生北京地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状况调查研究报告》显示,86%的学校面临着硬件设施不足和经费短缺问题。例如某大学的新闻专业,新闻摄像课上30个人只能使用有限的6台摄像机。很多地区性院校没有为新闻专业配备专业采编教室。新闻专业的学生只能死背书,背死书。

新媒体作为新技术支持下的媒介形态,新闻专业的同学需要在完成原有新闻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掌握部分工学和理学知识,摸透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尤其是需要熟练运用新媒体传播技术,学会使用部分电脑软件,而这需要大量的上机操作才能实现。上机操作的机会少,学生的专业学习受到很大限制,在新媒体时代进行的实践教学便成为了奢谈。

解决问题的方法

面对诸多问题,国内高校的新闻专业教育仿佛存在着众多硬伤,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其实不然,新媒体的出现不仅给中国的新闻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更提供了改革的机遇,其实新闻教育改革的指挥棒就握在每个教育战线工作者的手中,只要领导得力,完全可以走出现有的发展瓶颈,以下是我对新闻教育改革的一些具体建议。

1.将网络媒体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国大学生往往善于考试,却不善于思考。而对于一个新闻记者,最重要的就是信息的获知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新闻专业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大量信息,创造大环境中的小环境,鼓励学生运用新媒体诸如微博等获知新闻,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高校在引进来的同时,也需要走出去。

日前,重庆大学团委与手机上网平台“重庆3G门户”合作,共建“大学生新媒体实践基地”,重庆大学将组织学生,参与“重庆3G门户”的维护工作。重庆大学与新媒体传播公司广泛合作,为学生搭建新媒体实践的平台,学生不仅可以将书本中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且在一线了解新媒体的最新发展动态,在实践中调整丰富自己的知识架构,使其始终符合新变化的要求。在新媒体时代,重庆大学新闻专业的教学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变革中的高校新闻专业,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

老师在教学中应起到示范作用,成为网络实践的先行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多媒体在师生沟通中的便捷优势。将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运用到课堂上,使学生在课堂上便潜移默化地掌握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在课后,教师可利用新媒体“点对点”传播的特点,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实现与学生的一对一交流,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学习上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新媒体的运用能力。

对于师资有限的院校,学生可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实现资源共享,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学生通过网络远程视频教学,学习其他院校的课程,并可通过视频会议等形式,实现不同学校同一专业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创造出交流共进的学术氛围。

2.改变现有考评体制

中国传统教育中往往轻视教学过程,注重结果。普遍存在一考定终身现象。其实这种考评学生的方法对于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很不利的。学生往往轻视教学过程中知识的积累,在临考时对着书本临急抱佛脚。这就造成了新闻专业的学生大多只会纸上谈兵,而缺乏实践经验的积累,更不具备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曾公开指责现有的教学考评体质:“新闻学博士连最常见最简短的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我认为是不合格的毕业生,至少我会在论文答辩时提出质疑。”③其实,新媒体的出现,一方面对现有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打开了一扇窗户。

新媒体点对点个性化传播的特点使的老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个性化的评估,摆脱原有ABCD式的简单给分制度,老师可根据学生在各阶段的学习情况,分阶段进行打分,各阶段都安排一定的新媒体实践机会,使得各年级新闻专业的学生都能获得在新媒体实习的机会,将实习成果作为考评标准之一。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平时不学,临急抱佛脚的现象。教师亦可以运用新媒体实现成绩的量化评分,保证成绩的公平性。

新媒体时代需要实践型的媒体人才,要求媒体从业人员拥有良好的动手能力。高校在毕业最终评定时,应放弃原有的单一依靠毕业论文体制,将毕业论文和毕业作品结合起来,作为打分的根据。毕业作品作为学生四年学习的展示成果,不仅考验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更直观地展示了一个学生的新闻素养。毕业作品的引进,使得新闻专业的学生不仅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彻底摆脱了纸上谈兵的僵化教学体制。

认识到新媒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影响,是新时期赋予每个在新闻战线上奋斗的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在新媒体时代,中国高等院校新闻教学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任何困难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地解决。只有通过点滴积累,稳步推进改革,中国的新闻教学才能顺应时展,完成新媒体时代赋予的新任务。

注释:

①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

②《教育探索》,2009年第8期

③《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算合格吗?》《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12月8日

传媒专业论文篇8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报http://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融合,使人们的工作、生活与传媒的联系更加紧密,如今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已成为与能源一样的重要资源。不仅如此,信息传播逐步由专业化走向普及化,一般的基层组织甚至一些个体经营者也可以申请建立自己的网站及其它自媒体。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我国基层的传媒需求不断增加,如居民社区、企业、农村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传媒,这些基层传媒需要高校新闻专业为其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面向基层组织培养新闻传播类应用人才,已经成为各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基层新闻人才需求变化

媒介的融合改变了传媒自身的生态链条,使媒介内容传播与传播技术粘合度增加。基层组织原有的广播、报刊、电视等单个媒介形态逐步融合到网络,媒介的壁垒逐渐消失了,于是对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知识结构由专业化转向立体化。过去传统大众传媒占据主导地位,传媒机构所需新闻人才的知识结构呈现专业化的特点,即传统新闻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以纸媒采编为主、广播电视新闻学以广播电视采编制作为主,知识结构以新闻传播专业理论知识、采访写作知识、编辑常识等基本专业知识为主体,且媒介特征突出。但是在媒介融合时代,媒介泛化,每一个个体或终端都可能成为传者,基层组织无论是规模大的组织还是规模小的单位,大都有一个自己的网站,有的组织还有内部的报刊、广播等媒体,这些媒介信息最终都在网站上显示出来,因此,各基层组织内部有限的新闻传播类人才,必须是既具备各种媒体采写编知识,而且还掌握一定数字技术,有跨媒体、跨学科知识的立体结构的新型人才。

(二)人才能力结构由单一化转向全媒体化。媒介融合并不是传统媒介的消失,只是介质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报刊书籍等媒体由单一的纸质形态,发展为既保留原纸形态又有电子报纸杂志和书籍的新形态。因此,在融合媒介背景下,基层组织所需要的新闻传播类人才,还必须具备跨媒体采写编的能力,全流程、一体化的实践操作能力,比如既有一定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还要有较好的使用录音、摄影、摄像设备录制拍摄较高质量音频、画面和视频,并编辑这些音频、画面和视频的能力。因此,媒介融合时代,基层所需新闻传播人才的往往是一个“多面手”,能力结构呈现全媒体化的趋向。

(三)人才非智力因素显性化。一个基层组织的新闻传播工作者往往兼有多项职责,不仅要做好新闻信息的对内对外传播,还兼有办公室的秘书事务,危机公关等多项事务。上传下达、内联外引的工作性质,要求工作者既熟悉新闻传播业务,又具备一定的行业常识或专识;既要在内处理好上下级、中高低层关系,还要与各种上级领导机关、相关业务部门和大众传媒建立广泛的联系;既要做好日常宣传工作,还要能够危机公关。这些复杂的事务处理要求基层新闻传播人才具备良好的非智力条件,这些非智力因素,需要高校开设一定的专门课程,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开展一些专业化训练,以胜任将来的基层工作。

二.当前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积极应对的措施与不足

新闻传播类专业最近十年得到迅速发展,不仅部属院校设立专门院系,而且地方院校也开设相关专业班。最近几年为了进一步适应时代需求,有的院校开设了大众传播和摄影摄像专业。随着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增加,各高校对新闻传播类教学改革研究也在发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研究:

(一)新闻传播课程设置改革研究,如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倪万、许维江、唐子恒主持的“数字化时代的新闻传播类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体系研究”等;

(二)新闻传播类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研究,如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华中科技大学“新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专业实践

转贴于 http://

教学与管理研究”,中南民族大学“新闻理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系统化训练研究”,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实验教学复合型模式研究”,三峡大学“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传播类专业多维度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等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三)新闻传播类专业跨学科教学研究,如华中科技大学“创新导向、文工交叉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研究及实践”。

但上述教学改革研究与基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新闻人才联系并不十分紧密,尤其是面向基层的企业新闻传播和企业文化传播、城市社区新闻传播、乡镇村新闻传播等方面没有涉及。

三.融合媒介背景下基层新闻传播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策略

面向基层组织培养新型新闻传播类应用人才,地方高校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地方高校可以立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情,增强专业教学改革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特色性,培养的人才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帮助学生实现人生价值。

在面向基层组织培养新型新闻传播类应用人才的过程中,各地方高校新闻专业教学要立足地区实际,尤其要考虑学生将来更多到基层工作的具体情况,转变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思路和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具体可采取以下策略:

(一)拓宽新闻传播专业培养思路

近年来我国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发展迅速,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专科学校,也无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独立学院,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有新闻传播类专业。所有新闻传播院系的人才培养思路和目标的表述大同小异:培养具备新闻传播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从事报刊、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节目制作与管理的人员;培养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人员;培养网络和新媒体需要的栏目策划与编辑人员。人才就业去向也主http://要面向各级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音像出版、文艺团体及其他单位。这样的思路和目标既没有各自特色,也没有区分人才层次,都顺着培养专业新闻人才的思路,以专业新闻机构就业为目标。且不说专业新闻机构容纳不下这么多人才(全国具有新闻从业资格的人员总共20万左右,而目前全国新闻传播专业在校生就有10之多),即使如此,也要考虑广大基层组织日益增加的新闻传播人才需求,拓宽就业出口。因此,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培养思路应该适应基层社会、经济、生活发展需求,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新闻学基本理论和现代传媒的全面知识和技能,以及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面向基层组织培养一批有志于基层新闻宣传工作的新型人才。

转贴于 http://

基于这样的新思路,高校面向基层组织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理念也应相应更新,即要体现以尊重个性的人才培养规格为依归,以大传媒全流程的课程教学为平台,以现代教育科学为手段的“创新、实用”理念;在教育与教学中坚持“三并重一结合”,即人文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并重,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并重,新闻传播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并重,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课堂实践与课外实践、校外实践结合。在http://扎实的专业基础上,强化人文科学通识和专业修读方向教育,增加基层新闻传播实务选修方向,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训练。以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未来发展潜力。

(二)建立动态的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新闻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大多以新闻专业领域的分工来划分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基本照搬著名新闻传播院系。这种传统课程体系由于媒介壁垒分明,专业划分过细,很难适应媒体融合的趋势。因此,基于基层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需要突破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体现媒介融合的实际需要,体现基层组织新闻信息传播工作的实际需要,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有利于培养基层所需要的新闻信息传播“多面手”。

首先要建立动态的专业课程体系,即先按专业类别设置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素质类、新闻类、传播类、创新类课程等;再将每类别细分成基础性课程和动态性课程。其中基础性课程是新闻传播专业基础知识模块,具有“奠基性”作用,如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教程、新闻史、新闻采访写作学、新闻评论等,即使是这样的基础课程,也应该根据融合媒介背景下新闻实务的变化和基层新闻信息传播工作的实际,适时主动调整。比如传统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将新闻业务里的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分开设立的课程体系,客观上造成了学校教育与新闻实践活动的脱节,在新闻实践活动中,新闻的采编、写作、评论只是连接新闻业务各个环节的桥梁和纽带,它们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尤其是在融合媒介背景下采写编评已是一个互动的流程,应该在对这些课程进行融会贯通,建立较为系统、科学的新闻实务通论模块课程。

动态性课程具有开放性、现实性、前沿性的特点,包括专业方向课程和技能实践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如新媒体方向、广播电视方向、企业传播方向等,技能实践课程包括报纸采编制作、电子杂志制作、电视节目制作、网站开发制作等技能模块,这两类课程往往可以分设若干贴近现实需要、体现学校和地方特色的课程模块,这些课程是新闻专业基础课程的延伸,具有“延展性”作用。

按类设置专业课程既能保证课程模块的相对稳定性,也有利于经验累积和学科发展;分设基础性课程和动态性课程,能将快速发展的业界实践成果及时充实到课程体系之中,充分体现新闻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时代要求,满足各个层面和组织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按照模块设置的动态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培养“多面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养成基本专业新闻素养、熟悉多种媒介操作技能,从而更灵活地适应媒介融合背景下基层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

(三)构建融合性实践教学平台

新闻传播专业是实践性强的专业,技术主义主导的当下社会,进一步强化了该专业的实践性特征。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结合媒介形态变化进行重构和再造,要突破传统的专业局限,以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的思维观调整或打破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构建教学实融合性的新平台。该平台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实验、实习平台,是融合了日常教学平台建设在内的多种专业功能、多种使用目标、多种媒体模拟训练的融合性教学平台。其融合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理论教学、实验、实习的融合,采、写、编、制作全流程的融合,以及多种媒体技术平台的融合。这种融合性具体落实在每一门课程中就表现为,将每门课程教学划分为知识学习和实践两个模块,各个课程作为一个单元最终构建成为融合性教学系统,各个单元之间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流程的衔接。这种多功能、跨媒体、可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是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教育的基础性实验设施,能让更多的新闻实务课程的教学,在仿真或真实的媒体环境中进行,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而且这种实践教学平台应该是开放式的,可以与主流新闻机构和前沿科技企业携手共建,将转贴于 http://

前沿技术、能力要求等引入教学,建设成为具有媒介融合功能的数字化学生媒体实习平台,让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模拟职场团队按周期运作,全流程体验新闻实务职业岗位工作。这种实践教学平台有利于学生在迅速、直观地掌握相关技能的同时增长社会竞争与合作能力,有助于新闻人才培养的方法既合乎高校教学规律http://又合乎媒体的生产规律。

融合性实践教学平台还有助于高校培养基层新闻传播人才。比如让学生承担校内的信息传播沟通工作,将校内新闻传播资源整合为可供学生学与做的“传媒集团”;立足本地资源建立实训基地,选择社区、企业和农村等典型基地建立实践教学网络。

上一篇:读书征文范文 下一篇:资助征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