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对社会偏见形成的影响

时间:2022-10-13 07:08:23

大众传媒对社会偏见形成的影响

摘要 大众传媒构建的拟态环境偏差对于社会偏见形成有重要影响,大众传媒可以从宣传劝说、营造共同命运和群体接触来;消除或者防止偏见的发生。

关键词社会偏见 大众传媒 刻板印象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社会偏见“是一种缺乏客观依据、固定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和态度。”①偏见可分为个人偏见和社会偏见,二者相互强化。社会偏见大量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对社会生活的协调和谐往往产生破坏性的结果。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的各种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成员处于定位、整合的过程中,给人们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冲击和震荡,原有的心理和谐被打破,而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社会偏见的现象更加突出,大众传媒在社会偏见的形成和改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甚至成为行动的规范样本,最终影响到社会整体,因此,探求大众媒体在社会偏见的形成和改变方面的作用对于我们消除社会偏见,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众传媒对社会偏见形成的影响

1 大众传媒对社会认知形成的影响

社会偏见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认知上的偏差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刻板印象。社会认知是人们社会态度与社会行为的基础。“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自我、他人或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进行感知、判断、评价、推断和解释以作进一步反应的过程”。②社会认知的信息来源总的来说可概括为两大类: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在现代社会,间接经验是人们社会认知的主要途径。

间接经验主要来源于各种社会传播活动,诸如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大众传播对受众社会认知的影响,实际上就是大众传播社会效果的具体体现。沃纳-塞弗林将大众传播效果归纳为三个步骤:“认知、情感与意愿,每一步都必须在上一步完成的基础上才能进行。”③受众的认知显然是传播效果的初始阶段。

2 大众传媒拟态环境构建偏差

认知贯穿于新闻传播活动的始终和各个层面。是一切心理过程的基础。新闻传播活动,是从客观现实到媒介现实,再到受众心理现实的过程,新闻媒介向人们所展示的环境已经不再是客观环境本身,而是一种环境的再现,这也就是李普曼所说的“拟态环境”。

(1)从社会现实到媒介现实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新闻的选题、采访和编辑制作等都是传播者进行的相当复杂的社会认知过程。尽管新闻报道者力求准确地反映客观现实,但事实上从事件发生到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必然会加上传者的主观判断,并受到现实环境的约束,这就使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难免产生某种程度的差距。新闻的传者,作为社会个体,具有双重角色――职业人和社会人,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把关人”头脑中所固有的认知结构,影响到媒介工作人员对新闻事实的理解,它贯穿于记者、编辑对新闻事实的选择、思考、加工的整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媒介工作人员实际上是有意无意的对客观现实重新建构。在传播的过程中,他们起着过滤器和放大镜的作用,他们会在不违背报社编辑方针的前提下,更多的被与他们价值观相同的新闻所吸引,而在后期的写作编辑过程中也为以自身的价值观和报道思想为潜在的指导,来对新闻事件的性质进行判断。正如李普曼所说,“一篇报道是知情者和已知的事实的混合物……我们处在什么地位和我们习惯的看法决定我们看到的事实。”④

(2)从媒介现实到心理现实

从媒介现实到心理现实,是媒体影响受众的过程,也是受众认知转换的过程,受众则从自身的社会认知结构出发,“选择性接触”和“选择性注意”新闻的内容,并会在解码过程中通过“选择性理解”建构属于自己的心理现实。因此,受众的心理现实,既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心理映射,也不是媒介现实的简单复制,而是受众根据自己既有的社会认知结构而得出的“二次加工信息。”受众心目中所得的媒介内容已不同于媒介传播意愿中所设定的意义内容,是“心理现实”而不是“媒介现实”。两者之间处于不完全等同状态。

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人们的社会认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偏差,诸如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印象和逆反心理等。

刻板印象形成有两个途径,直接和间接,直接就是本人的亲身经验,间接包括大众传媒的影响以及他人的影响。大众传播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拥有强大的影响力。也就是说,媒介往往起着强化社会偏见的作用。“事实上,媒介对社会各群体的描述。就是描述者本人的刻板印象的反映”。说到底,受众社会刻板印象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根源于媒介从业人员的社会认知结构,特别是来源于传播者的社会刻板印象。在新闻的采访、编辑、评论等过程中,折射出传播者根据自身社会认知结构对有关新闻事件和人物的认知、判断和评价,也隐含着传播者的社会刻板印象。新闻传播者对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化”,既可能是不自觉的,即当要描述一个群体时,自然会想到该群体的典型特征;也可能是自觉的,即为了受众能有效地辨认和理解新闻事件中的群体行为,而有意突出该群体的典型特征。但是,总的来说,为了引导受众对不同社会群体成员的形象进行辨别、理解和认同,或者基于商业目的而刻意追求大众的认同,大众传媒都不可能不反映为受众普遍能够接受的社会刻板印象,尽管这种刻板印象有时候并不能真正反映现实,存在着对社会群体的认知偏差。

3 社会认知偏差导致社会偏见

社会偏见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认知上的偏差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刻板印象。

产生偏差的根源在于认知者群体与认知对象之间的明显的差异性以及人的排它本能。人总是倾向于和自己同质性高的人们交往。对自己所属的那个群体具有较高的认同感,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比如弱势群体成员更多的是群体内交往,对于其真实的心理和生活状况,其他社会群体往往缺乏直接了解的机会和渠道,想让精英阶层的人来直接和弱视群体交往和相互了解是很困难的,对于两个差异性较大的群体。因为彼此了解太少不确定因素太多,人们往往本能的倾向于回避。由于这种心理,异质性较大的群体往往容易相互隔离和疏远,而越是这样越是得不到彼此真实的信息,对对方越是无知,偏见往往就是起源于这种无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相互了解相当程度上要依赖大众媒体,而大众媒介向受众展示的世界,从事件发生到被报道,是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大众传媒对社会群体拟态环境的构建产生偏差和受众对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性的理解的过程中产生的认知偏差使差异较大的群体并不能完全得到彼此真实的信息。“而一旦偏见产生了,人们又会更加回避与被偏见的一方的交往。这样,对从差异的无知到排他心理到疏远到再无知和偏见,这又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使得偏见得以延续甚至加剧。当然,并不是说存在差异性就必然会出现偏见,差异性只是社会偏见产生的起点。当两个

社会群体面对差异性采取逃避而不是沟通或沟通不够的话,就不能获得对方的充分信息,而建立在这种片面或错误信息基础上的社会认知正是社会偏见产生的直接原因。正是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一切偏见均起源于无知和傲慢。”社会偏见一经产生若得不到及时的抑制的话就会成为一个群体甚至全社会共同持有的态度即社会刻板印象并不断的延续下去。

二、大众传媒提高消除社会偏见作用的途径

1 大众传媒通过有效的宣传和劝说消除偏见

“有效的宣传、劝说从而消除偏见是社会心理学态度改变的一个主要策略。通过宣传、劝说这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可使偏见持有者增加对偏见对象的认识,有助于打破刻板印象和克服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片面性,以修正原有的态度。”。这个也可以用海德尔(Heider,F)的认知平衡理论来解释:假设P代表个人,O代表与其有关系的某人,X代表认知对象。常态下,三者处于平衡,若O对x的认识发生了改变,这种平衡就被打破,P的态度也会随之改变。”大众传媒在宣传和劝说方面具有其他传播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大众传媒在受众艾滋病认知和态度方面影响显著,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促进公众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对于反对和消除对艾滋病患者、感染者及其家人的歧视,共同营造支持性的社会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大众传媒要努力营造共同的命运与合作性奖励的氛围

在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群体间建立共同的目标被认为是种消除偏见与歧视的有效方法。共同的命运与合作的奖励(奖励的给予视全体人员是否共同合作而定)是消解群体间的对立情绪和偏见的重要途径。

共同目标的设立,有利于推动社会群体的一致性行动,产生共同的需要;而社会群体共同需要的形成又有助于共同目标的实现。共同的命运与合作的奖励,有利于营造团结协作,消除隔阂,互利共赢得良好社会氛围。

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类大众传媒尤其是主流媒体,应让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深入人心、大力宣传公平与平等的精神,同时大众传媒要推动社会富裕群体在主动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广泛深入地参与公益事业,消除群体隔阂,调节收入的社会第三次分配,促进社会和谐。

3 让怀有偏见的不同群体直接接触是消除偏见的好方法

改变研究表明,使先前相互隔离的群体成员进行平等的交往和接触,或使先前沟通较少的两个群体沟通更加频繁,是一种减少偏见,增加融合的好办法。平等的接触和个人间的接触都是为了深入全面地了解接触双方的独特性。不平等的接触妨碍双方相互间的深入、细致的了解,并且还易产生先入为主的、刻板化的判断。同样,非个人间的接触通常也只能导致接触双方之间肤浅的、形式化的认识。只有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才有利于真实地了解对方独特的能力、性格、爱好、抱负等,避免先入为主的判断,从而达到预防和消除偏见的目的。

注释

① 邵道生:《中国大百科奎书,社会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

② 郑雪:《社会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③[美]沃纳・塞弗林等:《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④ 李普曼:《舆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内部版,第60页

⑤ 刘晓红,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

上一篇:论多媒体环境下的畅销书传播 下一篇:晚清维新思想家的经济新闻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