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征文范文

时间:2023-11-29 12:11:34

资助征文篇1

张久娟

我的生命萌动于双溪镇岩后自然村,对于这样的出生我自己无法选择,正如史铁生所说:“一个人可以选择自己的死,但却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所以对于这样的出身,我从来没来抱怨过,因为我知道抱怨是最无用的挣扎。祖辈们在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地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姿势苦苦地录求着生活的出路。父母每天都是起早贪黑,任劳任怨的辛勤劳作着,年少的我从小就很懂事,经常帮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从小,家里的父辈们就告诫我只有学习才能改变命运,所以从我上学起就告诉自己要努力学习。我知道只有通过奋斗才能改变生活,过去和现在并不能代表未来。金斯利说,人生包含两部分:一是过去,是一场梦;二是未来,是一个希望。我想念未来充满希望。因此,我要努力学习,用自己的成绩换取美好的明天。

可是,每天回家看到父亲那一天比一天憔悴的脸,那越来越多的白发,还有那因劳作而受伤的一瘸一拐的腿和那被刺骨寒风冻裂的双手,我都会有辍学的冲动,我真的有说不出的心痛。可是,父亲那期望的眼神,每次都把我的冲动想法打入无底深渊。因此,我暗自发誓,为了父亲,为了我自己,我要努力学习,用自己的成绩回报父亲……就这样,我怀着坚定的信念,踏上了人生的旅途,从小学到初中无论多少困难我都咬牙挺过,我想信,梦想要不停地追逐,成功在下一步。所以从小我就认真努力的学习,一步一步的读来迈入了高中的殿堂,家中得姐姐们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理想的大学,父母的担子越发的沉重起来,高中的学费也越来越昂贵,让我望而止步。父母非常坚定的对我说:“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上学”。我的学费是经过父亲东借西凑解决的,每个学期的开学季都看到父母亲发愁的面容,心里总不是滋味,心里犹如万箭穿心,我真的想放弃学业,出去打工挣钱养钱,减轻父亲的重担,毕竟他已经年过半百的人,一个人的力量供养我们姐弟四人上学,而我却无能为力。

就在我迈乎绝望而准备放弃时,一个消息让我重新看到了曙光。国家为了支持普及高等教育出台了国家助学政策,给家庭贫困的学生以每年2500元的助学补助。就是这一政策,犹如雪中送炭,使千万个贫困生重新获得了希望。当我把助学金的事告诉父亲时,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微笑,我很少看见的微笑,而且笑的是那么的开心。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国家发补助学金是为了减轻我们的经济负担,孩子,你要把钱用在正事上”。

此时此刻没有人能理解我当时的心情,只有泪水心情地流下,我知道那是喜悦和幸福的泪水,有了助学金,我又可以安心地上学了,父亲不必为我学费的事发愁了,也不必像以前那样劳累了,我能圆自己的求学梦了。

这一刻,我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爱,什么叫幸福。如今,我坐在高三的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我潜心学习,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我知道我的未来还很远,困难会很多,但我不会被这些压倒,因为我心中充满感恩,我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困难只会让我更加努力学习,履行自己的诺言,实现心中的理想。

雷锋同志曾写到: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去报效祖国。作为一个倍受祖国培养、学校教育、老师关心父母关爱的新世纪青年,我更有责任去回报祖国、母校和亲人。

明年6月我就要走进高考的考场了,我一定好好努力,好好把握这一年,到时考上个理想的大学,不辜负帮助过我的人的期望。等我以后有能力了,我也会尽自己微博的力量帮助有需要的人,就像艾青的《光的赞歌》中写到的“即使我们只是一支蜡烛,也应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有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祖国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让我如今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安心的学习,我甘愿做一根火柴,一支蜡烛,去为祖国贡献光和热,这就是我的理想与承诺,我想信,凭借我的努力它一定会实现的,我的未来不是梦。

资助征文篇2

时间真是一个神奇的法宝,可以摧毁一切,又可以塑造一切。

几个月前还在为学杂费发愁的我,现在手里已经有了一张可以解决难题的信用卡。上面几个小字印在蓝色的底面上,让人有一丝温暖——“国家助学金”。可是这张小小的卡对我来说却很沉甸甸,将心压得很低很低,像要不能呼吸。

是的,国家的帮助有雪中送炭的情谊,可单薄的我是否可以承担这重重的责任?我是否可以对得起这一张卡背后的一切呢?

我猛地站起来打开窗,向天空大喊一声。这天空卷起了乌云,黑沉沉、乱糟糟的,似乎卷起了所有的焦躁,布满了我的心。一会儿,一场大雨就如期而至了,像一只阔大的手,安抚了狂躁的天空。又一阵后,雨停了,房檐下滴答答的雨,反而使我的心平静下来。我思考着……

一位成绩很好的同学在被问及成功秘诀时,和其他人不同,他并未长篇大论,而只是轻轻地说:“我只是负起我的责任,把眼前的事情做好。”这句话,似乎有人对我说过。

有一次我正在窗外读书,外公温和的声音从背后响起:“孩子,学习呢?”外公小时候曾读过私塾,年轻时做过会计。他一直对我的学习生活很关心。他坐在我的身边,说:“快开学了吧,要交学费了,今年稻子收成好,给些钱给你买书看。”我连忙拒绝。我深知外公一年到头在田间地头劳作,每一棵稻谷都是他用汗水浇灌的,我怎么能要一个七旬老人的辛苦钱呢?但他布满老茧的大手已经快速地将几张鲜红的票子塞进我的口袋。我嗫嚅地说:“我的学习也不是特别好,有时候觉得对不起您的期望。”他依旧慈爱地说:“只要做好眼前的事,就是承担责任了自己的责任,失败了也没关系。”

又回到了中考前的那个夏天,知了在枝头不知疲倦地叫着。我面对老班那期待又失落的神情,眼泪滴落在地上,被蒸发出几缕水汽。老班却没有像想象中那样的凶我一顿。他的嗓音很温柔,一下就触动了我的心:“想想你的家庭,你必须承担起你的责任,做好你分内的事,我相信你。”老班的鼓励触动了我内心最深处,我带着我的责任,我的梦,争取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当我站在宣中校园的门口时,一切的努力都值得了。

思绪一点点沉淀。我看着这雨后清新的景象,想到孟子的比喻:“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他将仁政比作沛然之雨,人民无法抵挡,就会归顺君主。

也许国家助学金就像这沛然之雨,滋润我对知识的渴望,也让我明了如何承担起我的责任。

资助征文篇3

宁国中学 高二(14)班 周东宁 雨在窗外徘徊,还不时推推雨在窗外徘徊窗,想让清新沁入我的心扉。在经历了寒冬的考验,我更加珍惜着春天的雨。雨朦胧,雨动人,雨无声,只有用心去捕捉那丝般的神韵,倾听绵绵的呢喃。

我是一个在农村里长大的孩子,从小就在稻花香中玩耍,在麦田里嬉戏,身上散发着浓浓的泥土气息。我的家是个普通的小土房,每到春天万物复苏时,都有许多小土蜂在墙里钻出一个个小洞。小时候的我就爱贪玩,母亲常常教诲我要好好读书,长大后就会有一个好的工作,摆脱这样的困境,不要像爸爸那样,在外打工,又累,工资又少。可小时候的我,只知道当前的快乐,哪有时间去想这些。

时间慢慢的流逝,我也慢慢的长大,结束了小学的学习生涯,步入了初中,由于初中在乡镇,因此,我与母亲来到了镇上,在这里,我们租了一间小平房,母亲则在附近的小餐馆里找了一份工作,父亲仍然在外劳途奔波。我还是摆脱不了我童年的心,依然爱玩,母亲一一嘱咐我,我却把当成耳边风。直到那一次,彻底读懂了母亲……

母亲是在饭店里当洗碗工,每天面对着似山的碗堆,手不停歇地冲洗着。每次看见她回家时都捂着腰,佝偻着身子。一天夜晚,我闲着无聊,就到外面走走,路过母亲房间的窗户。无意间看见母亲坐在床上在包裹着什么,就走进窗户瞧了瞧。那一幕,顿时使我潸然泪下。我看见母亲正在用那纱布包着那通红的手,热泪顿时涌了出来。母亲发现了我,连忙把手藏在背后,生怕我瞧见。我慢慢进入房间,走到母亲面前,轻轻地拿出她藏在背后的手,顿时,鼻子一酸,一阵心痛。母亲的手通红通红,指尖已经裂开。我再也忍不住了,抱着母亲痛哭起来,母亲拍拍我的背说:“别哭,为了你读书,再苦再累我也值得,你一定要争气,不要忘了你的爸爸在远方干着更苦更累的活。”我咬了咬牙坚定地说:“妈,你放心,我以后再也不贪玩了,我要努力学习。”

从那以后,我开始努力学习,通过不断的努力,我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被一所好的高中录取。于是,我与母亲又搬到城里来。步入高中,我怀着无比的憧憬。在高中,我享受了国家的资助政策,这正如雪中送炭一般,给我的家庭减轻了一些负担。我再也不用为生活费而担心了,再也不用为想买一本心爱的书而难向母亲开口而犯愁了。我有勇气和信心去完成我的学业,去实现我遥远的梦想了,让我的成长之路有了新的起点和契机。

“人们总爱站在草坪上,对落花表示惋惜,而听不到草的。”冬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草根一族没人帮助。国家的资助政策就像一阵温暖的春风,吹走了冬日的严寒,又像暮春的细雨,滋润着我的心田,抚慰着我疲惫的心灵。怀揣着希望的未来,我犹如蜗牛一样,一步一步的向上爬,一直在寻找属于我的那一片叶。国家助学政策带给我的是一种感动,你是我心灵的支柱,是我奋斗的力量之泉,在你的关怀下我茁壮成长,终将成才,你多我的帮助。

资助征文篇4

关键词:政府补助 会计处理 企业所得税 税会差异 纳税调整

前言

现阶段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振兴经济,均会出台了不少补助政策,但由于补助种类较多,且容易与政府提供的其他资金或实物帮助相混淆,加之会计制度和税法对政府补助各有规定,企业财务人员取得政府补助后如何进行正确的财税处理,值得我们关注。本文打算对政府补助的财税政策进行探讨,分析税会差异,尽量减少纳税调整事项,简化核算工作。

一、政府补助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形式

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政府补助有无偿性和直接取得资产的特征,所以政府以企业所有者身份向企业投入资本,投入的资金是要求回报的,不属于无偿取得,所以不属于政府补助准则规范的范畴。政府补助的形式主要有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和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等。

二、目前政府补助财税处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会计准则对政府补助处理的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规定,“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企业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不能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起,在该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次计入以后各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二)税法对政府补助的规定

财税〔2008〕151号规定,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性资金,除属于国家投资和资金使用后要求归还本金的以外,均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对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准予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财税〔2009〕87号文件,对企业取得的专用性财政资金作为不征税收入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条件有所放宽,文件规定对企业在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均可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企业能够提供资金拨付文件,且文件中规定该资金的专项用途;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

(三)现有处理规定可能存在的问题

1、财税处理标准不统一

从上述规定看出,会计准则规定取得政府补助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计入当期损益,税法规定取得政府补助需划分为征税收入和不征税收入,征税收入按收付实现制原则计入取得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符合条件的不征税收入可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但税法同时规定,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对政府补助的确认标准不同,这就需要企业在日常核算时进行备查登记,以便每年进行纳税调整,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多缴或少缴税款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核算的工作量,而且纳税调整结果只会影响各会计期间税款的现金流量,并不影响最终纳税总金额。

2、税收规定较多且不够明确

企业收到的政府补助名目繁多,政府往往并不会明文规定其用途,即使有规定,文件所体现的用途也比较模糊,虽然会计准则对政府补助的会计核算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但与政府补助有关的税收政策则较笼统,且散见于各税收文件中,企业取得政府补助究竟是作为不征税收入还是应税收入,财务人员常感无所适从,难以判断。

3、共同费用欠缺合理的分配标准

政府补助资金通常需要对其发生的支出单独核算,在实际操作中,通常会出现问题,比如:当有些成本费用支出既用于征税收入又用于不征税收入时,怎样将这些成本费用支出在征税收入与不征税收入之间合理分配,还欠缺明确合理的分配标准。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对政府补助的确认和计量带来了困难。

三、现有处理存在问题的根源分析

(一)会计与税法服务的对象和目的不同

会计准则要求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税法是站在国家的角度,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调节作用,由于税法与会计准则有各自的服务对象和目标,决定了对同一经济行为或事项有时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政府补助的税会处理主要体现在计量和确认标准上存在差异,需要在操作层面上进行协调,以寻求合理的减少差异的办法,促进会计与税法的统一。

(二)从业人员缺乏对财税政策的深入理解

政府补助种类较多,实务中某些政府补助,现行会计准则和税收政策并未列举,而且有些政府补助容易与政府提供的其他资金或实物帮助相混淆,该政府补助是与收益相关,还是与资产相关,同时税收法规对政府补助的征免的规定不同,对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有较大影响,如果从业人员不深入分析研究财税政策的差异,职业判断不当,会导致不能正确核算政府补助,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纳税调整也不准确。

(三)会计核算规范化的要求

不论是会计准则还是税收政策,均要求政府补助单独核算,如财税〔2009〕87号文件,对企业取得的专用性财政资金作为不征税收入规定了三个条件,在收到政府补助时,是否需要纳税就参照三个条件就够了,由此可见,相关支出单独核算非常重要。实务中,由于情况复杂,主要难点在于如何认定那些支出或费用与政府补助相关,在这个问题上容易产生税企争议,所以必须考虑如何规范政府补助的会计核算。

四、改善政府补助财税处理的对策

(一)尽量统一财税处理标准

对于会计制度和税法确认标准不同,实务中可以考虑尽量将二者统一,比如,企业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会计处理计入了营业外收入,那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直接认可营业外收入,不进行纳税调减,相应的,当期或以后期间发生的与政府补助有关的成本费用和折旧摊销也无需进行纳税调增,直接在税前扣除即可。如果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会计处理时计入了递延收益,分年摊销计入营业外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先全额纳税调增缴纳企业所得税,当期或以后期间发生的折旧摊销不再进行纳税调减,直接在税前扣除,每年只需就会计处理时结转至营业外收入的部分纳税调减即可,如若存在将政府补助一次性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会加大企业的纳税负担等特殊情况,也可以考虑在征得税务机关同意的前提下,依据会计准则分期确认营业外收入,企业所得税汇算时,不再作纳税调整,通过上述处理可以简化核算工作量,缩小政府补助的税会差异,减少纳税调整事项,避免少缴或错缴税款。

(二)深入了解财税政策及其变化

由于政府补助形式和种类较多,而且相关的财税政策变化较快,对于财务人员来说,就必须要对相关的最新法律、法规进行深入的了解,多收集相关的各种信息,以及熟练财务的处理方法,才能保证在处理财税问题上不出差错。

(三)共同费用分配采用分摊比例法

政府补助的相关支出单独核算,但有些成本费用既用于应税收入又用于不征税收入,对全部支出中应当由应纳税收入分摊的支出,一部分能够划分清楚,另一部分划分不清的可以对划分不清的部分按分摊比例法,以不征税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计算出当年不征税收入应分摊的支出项目金额,来剔除不征税收入形成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

五、结论

综上所述,政府补助的财税处理,会计制度和税法各有不同的规定,在正确进行会计核算和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前提下,如果尽量减少税法与会计制度之间的差异,减少纳税调整事项,使会计和税法之间能够有效的协调,有助于会计人员正确的进行会计核算和所得税的汇算清缴。

参考文献:

[1]陈玲娣,周星梅.财政性资金财税处理差异分析.会计之友,2010(12):55- 56.

[2]李铁,于丹.关于财政性资金财税处理的探讨.商业会计,2010(24):25- 26.

资助征文篇5

【关键词】 政府补助 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 会计处理 税务处理

一、会计分析上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的具体规定

从概念上理解,所谓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是指企业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具有特定用途的财政补助资金,例如财政部门拨付给企业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或进行技术改造的专项资金、拨付给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研发经费等。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在会计核算上属于政府补助的范畴,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政府补助》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2006)的规定,政府补助,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前者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后者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政府补助应当划分与资产相关和与收益相关、货币性资产补助和非货币性资产补助,并采用收益法和总额法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收益法是指企业将政府补助计入收益(递延收益或当期收益),而不是计入所有者权益。总额法是指在确认政府补助时,将其全额确认为收益,而不是作为相关资产账面金额或者费用的扣减。

第一,货币性资产形式的政府补助。企业取得的各种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如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拨付的补助,通常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计量;只有存在确凿证据表明该项补助是按照固定的定额标准拨付的,如按照实际销量或储备量与单位补贴定额计算的补助,可以按照应收的金额计量。

第二,非货币性资产形式的政府补助。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计量。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如该资产附带有关文件、协议、发票、报关单等凭证注明价值的,应当以有关凭据中注明的价值作为公允价值入账;没有注明价值或注明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较大、但有活跃交易市场的,应当根据确凿证据表明的同类或似类市场交易价格作为公允价值计量;如没有注明价值、且没有活跃交易市场、不能可靠取得公允价值的,应当按照名义金额计量,名义金额即为人民币1元。

第三,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其中“与资产相关”,是指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相关。企业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不能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应当确认一项负债(递延收益),自相关资产形成并可供使用时起,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次计入以后各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

第四,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补助。此类政府补助不是以“购买、建造或以其他方式取得长期资产”作为政策条件或使用条件。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在取得时确认为一项负债(递延收益),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营业外收入;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

结合企业取得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的会计处理,其基本要点分析归纳如下。

第一,与资产相关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例如企业取得的用于购置设备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不应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应确认为递延收益,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起,在该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次计入以后各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科目)。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

第二,与收益相关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应区分以下情形分别进行会计处理: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已确认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需要返还的,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冲减相关递延收益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不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实例分析:甲企业2012年得到当地市级政府财政部门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240万元,用于购置设备改造原有工艺。假设2012年1月利用该项财政性资金购买了240万元的新设备,预计使用10年,无残值(为方便分析,假设全年折旧按12个月计算)。相关会计处理为(单位:万元):

甲企业收到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 240

贷:递延收益 240

甲企业购置新设备时:

借:固定资产 240

贷:银行存款 240

甲企业按月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 2

贷:累计折旧 2

借:递延收益 2

贷:营业外收入 2

会计处理上,甲企业全年该项财政性资金应计入营业外收入24万元。

二、税收分析上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的具体规定

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从税收角度分析应区分两种情形:一是需要征税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二是属于不征税收入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

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是否征税的问题,涉及的相关税收政策较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明确了相应规定,但主要有以下三个文件规定。

首先,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是指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2008年12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1号)。按照此文件规定,财政性资金是指企业取得的来源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财政补助、补贴、贷款贴息,以及其他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包括直接减免的增值税和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各种税收,但不包括企业按规定取得的出口退税款。此文件主要规定财政性资金的三种情况:一是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性资金,除属于国家投资和资金使用后要求归还本金的以外,均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二是对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准予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三是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按照核定的预算和经费报领关系收到的由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财政补助收入,准予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但国务院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其次,2009年6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87号)规定,对企业在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一是企业能够提供资金拨付文件,且文件中规定该资金的专项用途;二是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三是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并强调,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上述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将符合规定条件的财政性资金作不征税收入处理后,在5年(60个月)内未发生支出且未缴回财政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的部分,应重新计入取得该资金第六年的收入总额;重新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发生的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因此,从上述两个税收规定可以看出,财税〔2009〕87号比财税〔2008〕151号的规定对税企双方来说更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即企业取得的专用性财政资金计入不征税收入的条件放宽,由此可以降低企业所得税税基。

再次,2011年9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70号),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取得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的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实际上,对于这一问题,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已在财税〔2009〕87号文件中作出了规定。比照这两个文件可以发现,财税〔2011〕70号和财税〔2009〕87号在内容上基本一致,主要区别在于:财税〔2009〕87号适用时间为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而财税〔2011〕70号适用时间为2011年1月1日之后。

最后,综合上述分析,对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的确认,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上存在着时间性差异。税务处理上,对企业收到货币形式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在收到的当期,应全部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不在以后期间内递延确认,应对当年会计上未确认营业外收入的递延收益进行纳税调增,以后年度逐年进行纳税调减。如果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属于不征收收入,税务处理上应在发放资金当年对不征税收入进行纳税调减,同时对不征收收入支出形成的费用,按照会计确认的期间进行纳税调增。

三、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中的差异分析

比照上述实例,2012年甲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应填报如下:附表一《收入明细表》第二十四行“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收入”项下填报纳税人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本例金额填24;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十一行“收入类调整项目——确认为递延收益的政府补助”。填报纳税人取得的不属于税收规定的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以外的其他政府补助,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认为递延收益,税收处理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应进行纳税调整的数额。本例账载金额填24,税收金额填240,调增金额填216。如果该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属于不征收收入,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十四行“收入类调整项目——不征税收入”调减金额填240,第三十八行“扣除类调整项目——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账载金额填24,调增金额填24。在购买的设备不提前报废及处置的前提下,2013年及以后9个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应这样填列:附表一《收入明细表》第二十四行“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收入”金额填24;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十一行“收入类调整项目——确认为递延收益的政府补助”账载金额填24,税收金额填0,调减金额填24。如果该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属于不征收收入,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三十八行“扣除类调整项目——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账载金额填24,调增金额填24。

【参考文献】

[1] 韩磊:财政性补助资金的会计与税务处理[N].中国税务报,2013-03-25.

[2] 陈安君: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财税处理新规解读[DB/OL].http:///new/287_291_/2010_6_18_wa1872295951

资助征文篇6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政办〔〕28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政文〔〕194号)精神,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乡就业培训体系,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保障被征地农民老年时的基本生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安定稳定,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充分认识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建立和完善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措施,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加强领导,认真抓好落实,确保有序推进。

二、基本原则

(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政府依法征收农村集体耕地而失去全部或大部分耕地的被征地农民为重点人群,以劳动年龄段内的被征地农民为就业培训重点对象,以大龄和老龄人群为养老保障重点对象。

(二)区分不同年龄,分别实施不同保障。根据被征地农民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分别实施就业培训保障、老年养老保障或老年养老补助。

(三)共同出资,合理负担。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由政府、村集体和个人共同出资、合理负担,缴费及保障水平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老年养老保障水平不低于我县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三、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对象

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的工作对象是:经政府依法征收农村集体耕地后,被征地农户人均剩余耕地面积低于上年度全县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的30%。且在征地时享有农村集体耕地承包权的在册农业人口。

四、做好就业培训工作

(一)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坚持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统筹城乡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引导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区吸纳被征地农民就业,支持被征地农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将未就业的被征地农民纳入统一的失业登记制度,提供就业服务,促进劳动年龄段内有就业愿望的被征地农民尽快实现就业。在劳动年龄段内尚未就业且有就业愿望的,可按规定享受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将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未就业且有就业愿望的被征地农民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的重点对象,优先安排就业服务和培训,积极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用,组织被征地农民实现就业。

(二)落实被征地农民就业安置责任。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有关单位要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的被征地农民就业,督促指导用地单位优先安置被征地农民就业。用地单位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安置被征地农民就业。劳动保障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多形式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

(三)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培训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应对所有的被征地农民在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未就业且有就业愿望的被征地农民予以免费培训。凡参加政府部门指定的社会培训机构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的被征地农民,可享受政府规定的职业技能培训补助和创业培训补助。被征地农户人均家庭剩余耕地面积低于上年度全县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的30%的被征地农民优先安排培训。

五、做好社会保障工作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分为老年养老保障和老年养老补助两种形式。以被征地农民自愿参保为原则,被征地农民老年养老保障采取个人账户积累模式,筹资规模为18000元;老年养老补助采取统筹模式。

(一)被征地农民老年养老保障

1.16~34周岁的被征地农民,重点实施就业培训保障,也可参加被征地农民老年养老保障。

2.35~59周岁的被征地农民,重点组织引导参加被征地农民老年养老保障,也可以申请到龄时直接纳入老年养老补助。(二)被征地农民老年养老补助

年满60周岁的被征地农民,个人不缴费,直接纳入老年养老补助范围,按月发放老年养老补助金,直至身故。也可申请参加被征地农民老年养老保障,但不再享受老年养老补助待遇。

(三)养老保障对象确认

1.保障对象年龄的确认。本文下发前被征地的保障对象,按本文执行时间确认;今后征地的保障对象,以批准征地的省政府批文时间确认。

2.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和养老补助对象的具体名单,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公示一周后,由村委会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查,经县农业、人口计生、民政、残联、国土资源等部门审核后,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所属的农村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办理参保登记手续。

(四)老年养老保障金的计发

参加被征地农民老年养老保障的人员,不分男女,年满60周岁后按月领取老年养老保障金,直至身故。计发办法为个人账户存储额除以 计发系数(160)。

(五)老年养老补助金发放标准

老年养老补助金标准不低于全县上年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补差标准。

(六)建立被征地农民老年养老保障和老年养老补助待遇调整机制

根据我县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及物价指数变化,建立被征地农民老年养老保障和老年养老补助待遇调整机制。

(七)被征地农民老年养老保障的转移和退保

1.参加老年养老保障的被征地农民户籍迁出我县的,按规定办理被征地农民老年养老保障关系和个人账户资金转移手续。迁入县如未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可以保留关系;参保人也可以申请退保,一次性退还个人账户中个人缴费和村集体补助的本息,并终止老年养老保障关系。

2.参加老年养老保障的被征地农民出国(出境)定居的、录用为国家机关公务员或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一次性退还个人账户中个人缴费和村集体补助的本息,并终止老年养老保障关系。

3.参加老年养老保障的被征地农民身故后,个人账户中个人缴费和村集体补助的本息余额,根据本人参保时的约定或生前意愿由指定受益人依法继承;未指定受益人的由法定继承人继承;没有继承人的,其个人账户本息余额转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专项资金。

六、资金保障

(一)资金筹措

1.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所需资金从财政安排的农民工就业培训经费中统筹安排。

2.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对象所需资金由政府、村集体和个人共同筹集,合理负担,政府补助比例为70%,个人和村集体出资30%。被征地农民中的低保对象、已办理独生子女证的独生子女户、二女结扎户、持有二级以上残疾证的残疾人参加老年养老保障的,政府补助比例提高到80%,个人和村集体出资20%。特殊人群优惠待遇不能重复享受。其中低保户、独生子女户和二女结扎户按年度实行滚动管理。

3.被征地农民老年养老补助所需资金由县政府出资。

4.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专项资金。按项目征用耕地每亩3万元收取,并从每年土地出让总收入中提取5%作为养老保障专项资金,用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金的调整和风险支出需要,不足部分从新增财政收入中统筹安排。

(二)资金管理

1.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政府承担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应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由县财政局会同县国土资源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筹集到位,并一次性转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

2.村集体补助和个人缴费,一次性直接缴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收入户,并定期转入财政专户。被征地农民应自收到参保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内办理缴费手续,否则视为自动放弃享受被征地农民老年养老保障待遇处理。

个人缴费原则上一次性缴清,确有困难的可以申请分次缴费。经同意分次缴费的,应与县农村社会保险管理中心签订分次缴费协议,原则上在5年内且年满60周岁之前缴清。60周岁前未缴清的,一次性退还个人已缴费部分,待遇改为享受老年养老补助。

3.要严格执行各项财务管理规定,加强资金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和增值。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要专款专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挤占、截留或挪用。

4.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个人账户。政府补贴、集体补助和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计息标准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执行,当年缴纳的资金,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

5.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业务实行计算机管理,由县农村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信息数据库,为政府有关部门、参保人提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相关信息。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业务经费、系统建设费用纳入财政预算。

七、加强工作领导

(一)成立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为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县政府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公安局、国土资源局、农业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民政局、审计局、农办、统计局、残联等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地点设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按照“统一协调、统一管理、分工负责、分步实施、分批解决、逐步到位”的原则,扎实稳妥地推进我县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

(三)各部门要各负其职,积极协调配合,共同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各成员单位要按各自职责,将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1.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和组织实施,编制被征地农民老年养老保障和补助基金预算,对基金的收缴、待遇发放和基金的营运进行监督检查。县农村社会保险管理中心负责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业务经办工作。

2.县农办、农业局负责对户别、姓名、在册农业人口数、原有耕地面积、家庭人均剩余耕地面积等情况的审查工作。

3.县国土资源局负责上年度全县耕地面积和对被征收土地的权属、被征耕地面积、地类、户别、姓名情况的审查。

4.县财政局负责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以及政府出资部份、专项资金的筹集和管理,,负责政府补助资金预算审核工作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基金保值增值。

5.县公安局负责对被征地农民的户口性质、姓名、年龄及家庭成员关系情况的审核工作。

6.县民政局负责提供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和最低生活保障平均补差标准情况,负责被征地农民中的低保对象审核确认工作。

7.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负责做好被征地农民保障对象中已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独女户、二女结扎户的审核确认工作。

8.县残疾人联合会负责做好被征地农民保障对象中持有二代二级以上残疾证的残疾人员的审核确认工作。

9.县审计局依法对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资金进行审计监督。

10.县统计局负责提供上年度全县农业人口数,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情况。

11.各乡(镇)政府负责收集、核查和汇总村委会的申报材料,并对各村委会被征地农民保障对象的确定、公示、村集体出资补助比例等情况进行督查。

12.村委会负责实施被征地农民参保对象的公示工作,组织填写《被征地农民参保申请表》、《被征地农民汇总表》和经公示确认的《被征地农民参保花名册》形成申报意见,报乡(镇)人民政府。

资助征文篇7

第二条被征收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也可以选择产权调换。

货币补偿是指直接向被征收人发放货币补偿款。

产权调换是指被征收人选择房屋征收部门所提供的产权调换房源,并与房屋征收部门结算被征收房屋补偿款与产权调换房屋价值的差价。

房屋征收安置工作遵循政府主导、群众自愿、让利于民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尊重被征收人的意愿,由被征收人自主选择补偿方式。

第三条 产权调换房的价格,由对被征收房屋价值进行评估的同一评估机构在同一价值时点、相同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按照区位不同,市场评估价值下浮10-20%后确定。

(一)征收部门库存房源或国有企业建设的安置房源,按照市场评估价值下浮20%结算;

(二)政府市场采购开发企业的安置房源,按照市场评估价值下浮10%结算。

第四条被征收人选择产权调换房的,房屋征收部门应按照《县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文件规定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

被征收房屋合法建筑面积小于54平方米的,被征收人可以按照市场评估价下浮的调换价格购买54平方米产权调换房。如购房面积超过54平方米的,超出面积按照市场评估价值结算。

对经审核属困难弱势的群体,被征收房屋合法建筑面积小于54(含)平方米的,在城区仅有一处住房的,可享受“暖心房”政策,购买房屋54平方米(含)以内的按1700元/平方米进行结算;超出面积10平方米(含)以内的,超出部分上浮10%进行结算;超出面积10平方米以上的部分,按照市场评估价值结算。

第五条县征收办协助被征收人对产权调换房房源进行选定及手续办理。开发企业产权调换房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后,应及时与被征收人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并予以备案。

第六条县住建局是产权调换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做好产权调换房的建设推进、预售审批、质量监管及开发企业提供的产权调换房的回购等工作。产权调换房必须严格按照统一的规划、质量和配套设施进行建设。

第七条产权调换房涉及的行政事业性规费、服务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相关费用按照保障性住房相关优惠政策规定执行。

第八条选择货币补偿的被征收人可以享受房票补助。

房票补助是指在县城区范围内房屋征收过程中,以货币补偿的方式与被征收人签订补偿协议后,被征收人在规定时间内凭房票自行在县城区范围内购买商品住房(不含二手房)经申请而享有获得财政补助的政策。

(一)选择货币补偿的被征收人,如需购买县城区范围内商品住房的,在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签订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由被征收人凭房屋征收补偿协议、交房单、身份证明到县征收办领取房票。

(二)选择货币补偿的被征收人,在房屋征收决定公告规定的签约期限内签约并完成搬迁的,在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签订之日起6个月内,购买县城区范围内商品住房的,凭房票享受购房合同总价(不含车位、车库、储藏室等)15%的房票补助,每户补助最高不超过10万元(含)。新购房屋面积大于被征收房屋合法面积10平方米(含)以内的部分给予补助,超出10平方米以外的部分不予补助。

(三)被征收人购房款(包括银行按揭、公积金贷款放款到位)全部付清后,凭房屋征收补偿协议、购房合同、全款发票、契税完税凭证以及被征收人身份证明到房屋征收办凭房票按程序办理房票补助。

(四)被征收人在房屋征收决定公告规定的签约期限内未完成签约搬迁、被依法或者在房屋征收部门提供的产权调换房源内选房的,不享受房票补助政策。

(五)被征收人所享受的房票补助资金由县财政承担,房屋征收部门具体负责房票补助资金申拨及发放工作。

(六)本意见中的房票补助,仅限于县城区范围内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且选择货币补偿的被征收人本人享受,不得转让、买卖以及更换姓名。

(七)货币补偿的被征收人在购房合同签订且领取政府房票补助后退房的,需先返还所补助资金后,住建部门(房地产业发展中心)方可办理退房手续。

(八)房票补助的办理流程

1.申请

选择货币补偿的被征收人,在规定时间内购房后向县征收办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1)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

(2)货币补偿房票补助的房票;

(3)《商品房买卖合同》;

(4)购房发票;

(5)契税完税凭证;

(6)申请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初审

县征收办现场审核申请人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并将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所提供材料复印2份,一份自存,以备复核,另一份按季汇总后报县财政局。同时,县征收办将汇总明细表报县住建部门。

3.复核

县财政局对县征收办提出的房票补助材料进行完整性和合法性(申请表、汇总表、申请人提供的材料复印件)进行审核,并提出房票补助拟办意见,呈报县政府批准。

4.公示

县征收办根据县政府批准意见,在县政府门户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期10个工作日。

5.支付

经公示期满后,由县征收办申请,县财政局将房票补助资金拨付到县征收办,由县征收办负责支付给申请人。

6.已办理房票补助退回

申请退房的,应向县征收办申请退回房票补助,由县征收办出具房票补助退回证明,县房地产业发展中心办理商品房退房手续。

第九条对于享受城区征收补偿最低保障的被征收人,征收补偿后符合经济适用住房保障条件的,优先选择申购经济适用住房;符合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条件的,优先将其纳入保障范围。

第十条被征收人在县城区购买商品住房,且购房成交价格不超过货币补偿金额的(不含提前搬迁奖励金额),对新购房屋免征契税。购房成交价超过货币补偿金额的,差价部分按规定征收契税。

第十一条被征收人在县城区购买商品住房,已享受本办法中15%房票补助的,不再重复享受《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泗政发〔2016〕136号)文件中2%购房补贴。

第十二条房屋征收部门在开展征收过程中,应接受各方面监督。县财政局应加强财政监督;县审计局应加强审计监督。

第十三条被征收人假借订立购房合同或故意隐瞒购房相关事项,恶意套取房票补助资金的,已领取的补助资金应当予以追回;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房票补助适用范围:京杭运河以南区域,东至迎宾大道、南至意杨大道、西至西安路;京杭运河以北区域,东至省道267(庄卢线)、北至国道343、西至国道343。

资助征文篇8

为认真贯彻落实甬党[20*]17号和甬政发[20*]150号文件精神,促进被征地人员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根据我区实际情况,现就开展被征地人员的职业培训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开展被征地人员职业培训工作的总体要求

开展被征地人员职业培训工作,是转变被征地人员就业观念,提高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必要手段,是实现城乡就业一体化的重要环节。针对我区被征地人员人数多且普遍缺乏职业技能,就业竞争能力弱的现状,在全区全面开展被征地人员职业培训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当务之急。鉴于被征地人员文化层次差异较大,情况复杂,居住相对分散,组织培训难度大,因此,各镇乡、各有关部门要切实重视,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是行使这项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全区被征地人员职业培训工作整体协调。力争通过3—5年时间,使每一个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的被征地人员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一门以上的实用劳动技能,并努力促进其就业。

二、建立被征地人员职业培训网络

区职业技术学校要发挥培训工作的主导作用,各镇乡成人学校要发挥就近办学方便学员的优势,积极组织被征地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同时,动员社会各类职业培训资源共同参与被征地人员的培训。凡镇乡能落实培训机构的,由区土地征用人员管理处与各镇乡的培训机构签订委托培训协议,作为定点培训机构;有培训条件的社会办学力量,经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核,也可签订协议确定为定点培训机构。各镇乡和区级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被征地人员参与培训自觉性的教育,广泛宣传被征地人员参与培训的各项优惠政策。要化大力气做好被征地人员培训的组织工作。被征地人员的培训以村、社区为单位报名,经各镇乡审核并汇总后,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落实具体培训方案。年终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各镇乡组织培训工作进行考评,对组织培训工作成绩突出的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一定的奖励。

三、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每年年初提出年内开展创业、职业技术类、社区服务类和其它各类培训的具体科目,而后根据报名情况,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要针对被征用人员的不同素质、不同条件进行分类培训,切实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对年龄偏大、文化基础差的人员重点开展以社区服务业、家庭手工业、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实用技能培训;对男45周岁、女40周岁以下的人员重点开展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岗位技能培训;对有一定文化程度的青年人重点开展技术含量高、就业前景好、市场需求大的技术工种培训,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对于有创业愿望和相应条件的人员,集中组织举办创业培训。

要根据本区的发展规划、招商情况等,实施带有超前性的“定向型”培训,使培训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要指导定点培训基地加强与当地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交流,了解劳动力需求信息,及时掌握当地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情况,把就业岗位采集与职业培训紧密联系起来,开展“定单式”培训。要面向异地就业或劳务输出对技术性职业的要求,开展“输出型”培训,特别是开展对外劳务输出培训。

四、被征地人员职业培训的政策规定

凡新产生的被征地人员,且列为按月计发待业生活费的,必须先参加由区劳动保障部门组织的有关择业观念、创业意识、国家相关政策和就业途径方面的短期培训,经培训后才可享受待业生活费,并发给《*市区被征地人员申请就业登记证》或《*市城镇新增劳动力失业登记证》。对于无正当理由拒绝参加培训的,视同其已就业,不发放待业生活费。对享受待业生活费的原被征地人员,目前年龄男在40周岁以下、女在35周岁以下的,在二年内也需参加上述培训。

所有适合招工条件段年龄(男16-40周岁,女16-35周岁)的被征地人员(除病残者外)在领取待业生活费后二年内均需参加一门以上由区劳动保障部门组织的职业技术培训,并取得相应职业技术资格证书或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的其他技术合格证书。未达到的停发其待业生活费,待其取得相应职业技术证书后,方可恢复发放,但其停发期间的待业生活费不予补发。

五、职业培训经费和优惠政策

为了做好被征地人员的职业培训工作,增强被征地人员的劳动技能,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被征地人员职业培训,培训经费主要用于培训人员的培训经费减免和适当的生活费补贴。

(一)被征地人员职业培训补助具体标准:

1、被征地人员参加区劳动保障部门组织的发证前短期培训,除免全部培训费外,再给予每人每天10元的生活费补贴;

2、参加劳动保障部门组织的职业指导、创业培训的,给予培训考核费全额补助;

3、夫妻双方均为被征地人员(含同一户口中两人及以上均为被征地人员)及单亲家庭中需抚养未成年子女一方的被征地人员,一次性培训考核费在1200元以下的给予全额补助,超出部分个人自理。

4、对年龄女满40周岁、男满50周岁的被征地人员,一次性培训考核费在600元以下的给予全额补助,超出部分个人承担50%,最高补助金额1000元。

5、其他被征地人员参加一般性技能培训并获《*市职业技术培训证书》的,600元以下培训费全额补助,超出部分个人自理;获《职业资格证》的,600元以下培训费全额补助,600元以上部分个人承担50%,最高补助金额800元。

6、对参加培训周期一次性在250课时以上(含理论、实习课时),且市场用工需求量大的就业准入技术工种培训的,经考核鉴定合格,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的被征地人员,在按规定给予培训经费补助的同时,再给予一次性生活费补贴600元。实行生活费补贴的技术工种范围由区劳动保障部门根据市场用工信息定期确定公布。首批实行生活费补助的工种为车工、推销员、装配钳工、铣工、汽车修理工、数控车床操作工、维修电工、加工中心操作工、中式面点、服装制作等。

(二)具体补助办法:

对于参加就业前发证培训的,其生活费补助由区土地征用人员管理处委托各镇乡成人学校在其学习结束后发放;对于参加专业岗位培训的,由定点培训学校在其培训结束后向区土地征用人员管理处报送培训名单,经区土地征用人员管理处审核后,向培训学校一次性拨付培训补助费;对于参加专业岗位培训且申请生活费补助的,由培训学校预先向区土地征用人员管理处报批,经同意后进行培训。

六、积极开展被征地人员培训后的推荐就业工作

上一篇:传媒专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网络传播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