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制度范文

时间:2023-03-07 18:14:39

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育制度 变革 分析

教育制度关系到一个国家教育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一个国家人才的培养、知识的普及和社会的建设,所以教育制度在一个国家的制度建设中的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使教育制度能够与时代的特点相结合,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社会建设人才,教育制度必须随着时代的变迁、国际环境和国内建设状况的变化以及教育的现实需要和长远的发展规划而变化,使教育制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我们称之为教育制度变革。

1 教育制度变革的实践基础

教育制度变革源于人的感性活动方式和社会教育实践的变迁。人的生存方式、与社会交往的方式和教育活动开展的方式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必然引发和伴随着教育制度的能动的变化。具体而言,教育制度变革的实践基础为以下几点:

(1)教育实践需要教育制度作为理论基础。我们为什么需要教育制度?因为教育制度可以很好地规范教学活动,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使之始终秉承为社会培养人才、为个人增长知识和能力、为国家提升整体素质、增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的原则。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制度可能会滞后于社会的现实,所以才提出了迫切的教育制度改革。就拿笔者所在的湖南中医药大学来说,如果没有完善的教育制度作为依据,没有在教育制度要求下的学校管理组织构架,这所几万人的大学根本没有办法正常运转,更别提学习知识和培养人才了。

(2)教育实践是教育制度供给的主要渠道。教育制度这个理论基础可以为教育实践作出指导,同时教育实践也能够通过经验的积累来完善教学制度理论。正是因为这种双向的作用,才愈发地让我们认识到教育制度变革的重要性,因为教育制度的是否完善和适用关系到教育实践的开展,为了使教育实践能够更好地开展,必须要求实践的主要供给渠道教育制度得到变革。

(3)教育制度的修正和完善依靠教育交往实践。教育实践是在教育制度指导下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所以教育实践必然带有这种教育制度的特点,而教育制度的变革必然要求从教育实践的不足出发。例如笔者所在的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才培养机制上缺乏变通,导致很多时候学生和学校都难以选择,究其根源,还是教育制度在这方面的规定过于陈旧,难以适应现在的要求,在接下来的教育制度改革中必须要得到修正。

(4)教育实践是教育制度发挥其功能实现其价值的主要途径。教育制度影响着教育实践的进行,同时教育制度的价值必须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来得以实现。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在教育制度改革的全过程中都应该以此种教育实践的实际情况出发,完善教育制度。

2 教育制度变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教育制度可以影响教育实践,它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育制度不能一成不变,而应该根据时代特点的变化而变化。为了使教育制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教育制度必须进行变革,保证其满足时展的需要。

若谈到教育制度变革的可行性,则需要才能够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教育制度处在永远的变革过程中。纵观人类发展的全过程,教育制度永远处在一个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永远变化的过程中。本人从事的是中医药教育的研究,比较了解本校湖南中医药大学的发展历程。湖南中医药大学创办于1934年,那时候国学盛行,当时创办的学校名叫湖南国医专科学校,1960年改为普通高等本科学校湖南中医学院,因为后来的国家运动,中医因为继承自古代的技术和理念,所以被称为糟粕,中医学院的教学和研究一度受到影响,近些年来,随着中医的功效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中医研究和教学又再次兴盛起来,2002年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与湖南中医学院合并,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湖南中医药大学,发展至今为社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医学人才。湖南中医药大学的发展历程可以作为教育制度变革的一个缩影,表明教育制度处在一个永远的变革过程中。

(2)社会环境变化日新月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我国社会环境的变化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思想、新理念层出不穷,这也从一定程度生影响到教育制度的发展。一个社会的教育必须与这个社会的实际情况相吻合,才能通过教育培养更多有利于社会建设的人才,随意教育制度的变革必须与社会环境的变化相适应。因为社会环境不断变化,所以教育制度的变革具有相当的可行性。

(3)人们学习的需求增强。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从事社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处在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中,所以终生学习的理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为了给更多的人创造学习的条件,促进社会整体素质的提升,教育制度的变革呼声也越来越强烈。

(4)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人类的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进步。我们不仅可以继承前人的优秀知识成果,作为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同时还在不断地研究中发现更多的知识成果。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和人们学习知识的诉求相结合,就必然对一个社会的教育制度提出要求,要求社会为个人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他们能掌握一些最新的技术和理念,使他们不落后于社会潮流。就我所在的中医药院校来说,就经常有一些行业内的从业人员前来进修。

3 教育制度变革的趋势

(1)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的联系将会越来越大。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更多的社会建设人才,提升社会的整体素质,增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所以,学校教育将会更多地从社会实际出发,从专业设置、学科设置、教育方法等方面出发,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2)学制弹性、开放性趋势将会更加明显。前文已经提到大学教育在学制规定上的弊端,在教育制度变革之后,学制弹性化将会更加明显,特别是大学教育将不再拘泥于之前的专业化培养,而应该在人文和科技素质培养的前提下,以专业教育为基础,以知识面和专业眼光为提高,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方法,建设自由开放的大学学习环境。

(3)普通教育与职业化教育一体化。在持续进行的教育制度变革中,普通教育与职业化教育的一体化将成为一个趋势,即在中学教育完成之后,将学生分流为普通大学和职业化院校,培养不同方向的人才,这种方向性的转变不仅可以有效维护我国的产业发展,还能够有效解决大学扩招带来的严重后果。

(4)现代学制逐渐朝着终生化方向发展。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终生学习的好处,“活到老,学到老”逐渐成为流行语。随着教育制度的变革,这种趋势应该会以学制和学位的方式固定下来,成为维护社会教育发展的规则。

4 结语

变革教育制度,紧扣时展脉络,将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绵涛、康翠萍。关于教育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关系的探讨,[J],教育科学研究,2009,08

[2]冯晋婧,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入学招生制度变革,[J],教育科学研究,2011,05

教育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字】教育制度;决定因素;客观看待;鼓励否定

如今社会中一些人对于教育制度的批判过于片面偏激,不准确不客观。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年代一定有着不完全相同的教育制度,不同的为社会提供人才的方式。中华不同时期的每种教育制度都有着其自己的利与弊之所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制度同样有利有弊,但总体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是促进社会进步的。

《三字经》是一朵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奇葩,它是经典的国学启蒙读物,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教育意义以及独特的思想价值,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当代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借鉴意义。但它也确实存在一些封建文化的糟粕和艺术瑕疵。我们不能因为《三字经》的糟粕和艺术瑕疵就否定《三字经》的意义,同样不能因为我国教育中存在问题就全盘否定我国的教育制度。

我国教育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这是必然的,这是由我国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人口发展等诸多因素所决定的。“政治,仅就是参与国事,指导国家,确立国家活动的方式、任务和内容。”任何社会成员或社会现象都以一定的方式与政治发生关系,教育自然也不例外,任何社会的教育都体现着社会的政治特征。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制度还不完善,还有待发展,所以与之对应的教育制度也必然是不完善的、待发展的。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这是不争的事实,经济基础相对落后也是无可避免的。经济发展为教育提供物质基础,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的目的、内容以及手段。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方式等在国人的思想中已经根深蒂固,影响着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教育自然也在此列。中华民族文化传承至今,其中有的已经不再适合现代的社会。但“扬弃”是一个过程,去其槽粕取其精华也是需要时间的,在这期间,民族文化中落后的部分必然会阻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多、增长快、可耕地少,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数量与物质资料的生产不相适应,严重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是在一定背景下发生的处世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这个定义将教育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我们在评价教育时同样也要以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为前提条件才能做到客观的评价。

我国教育制度的问题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教育制度的问题不是教育制度本身出现问题,而是教育制度随着社会发展相对于人们现在的需求所出现的问题,教育的问题是变化着的问题。各个国家各个时期的教育制度都会存在着不利于社会发展的问题。不是说把现在教育制度的问题解决了教育就趋于完美了。旧的问题解决了,又会迎来新的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教育事业不断进步的过程,这正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我们不可以“谈弊色变”,将教育制度中的弊端无限夸大。教育制度中的弊是必然存在的,同时又是必然会被改正的。弊端的发现改正过程,正是教育的发展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弊端的发现存在着积极意义。不怕否定我国教育制度,也应该且必须不断地否定我国的教育制度,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这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消极因素又保留积极因素。鼓励辩证的否定,但不允许绝对的否定、片面的否定、极端的否定。现在有很多人,只看到了教育制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就偏激的全面否定我国的教育制度。这些人根本不了解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以自己的意识去判断事物、评论事物。他们整天夸夸其谈,无限制夸大教育制度上的弊端,而完全忽视我国教育事业对社会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这些人的做法与其说是对教育进行评价不如说仅仅是在宣泄自己对社会的不满情绪。最近看过几篇文章甚至在说中国教育之死、中国教育必死,我可以说这些人的观点是错误的,但同时我也要说“教育之死、中国教育必死”这话本身是正确的。中国教育制度确实存在着死亡,也必然存在着死亡。恩格斯说:“生命总是和它的必然结果,即始终作为种子存在于生命中的死亡联系起来考虑的。”“生就意味着死。”中国教育死的是落后的、消极的方面,从而产生出新的、积极的内容。这种由死孕育新生的过程,正是事物的新陈代谢的过程,是不可避免的。说:“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

教育制度范文第3篇

一、社会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1.社会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进步过程

世界范围内,对现代化的研究有经济特征学派、政治特征学派、科技特征学派、思想心理学派以及多维综合学派。要准确地把握现代化看来不可专注于某一个角度。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英格尔斯在《从传统人到现代人》一书内也认为,社会现代化是一个体系,是由不同的系统构成的;整个社会结构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社会服务四个基本方面。一个社会是否是现代化的,要用系统的观点从这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我国社会学家司马云杰在《文化社会学》中阐述道:“我们所说的现代化,乃是社会主义形态的一种高度发展的文明形式,它标志着一个历史时代的全部特征”。总而言之,社会现代化虽然是个综合的社会体系,但它的基础是人的现代化,也就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

社会的现代化对现代教育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具体地说,主要有如下十点:

(1)实施普及义务教育。英文中在educa-tion(教育)前面所冠的形容词obligatory,其含义为义不容辞的、必须的、义务的。所以这里的义务应当理解为带有强制性的,也就是必须实施接受的意思。义务教育准确的定义为:“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顾明远主编《教育辞典》第1卷,第69页)。1619年诞生于德意志魏玛邦的义务教育,到19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经济发达的国家已普遍实行,尔后义务教育的年限逐渐延长。目前义务教育已成为世界多数国家普遍实行的教育制度,年限一般在5年到12年之间,可见义务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

(2)建立起现代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之上,构筑起职业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完整体系。

(3)职业教育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以中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的职业教育体系。

(4)成人教育高度发展,终身教育思想逐步取代传统的教育思想,并作为一种教育制度贯穿整个教育体系。

(5)教育事业法制化,实现依法兴教、依法治教、依法施教。也就是说,从教育思想到办学、管理、教学等各个方面都有以教育法律法规为准绳的标准,以教育法制化为手段推进教育现代化。

(6)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高等教育走向“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之路,职业教育走教学与生产实习相结合之路。

(7)教学内容丰富而协调,各级各类教育各有侧重地设置由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组成的完整的课程体系。

(8)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采用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主要手段的现代声像教学与电子计算机教学。

(9)在教育教学管理上,采用现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制度。

(10)形成完整的现代教育理论体系。社会现代化对现代教育提出的十点要求,大多与教育体制相关,特别是前五条的内容,是建立现代教育制度必须解决好的课题。

2.教育现代化给现代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教育现代化,一般是指经济与教育相对落后的国家,采取一系列改革与发展政策,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争取达到现代教育水平的过程,以及最终使得教育高度发展,满足本国现代生产、现代科学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实现教育向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先进水平的转化。教育现代化的水准并无一个绝对的尺度。由于教育本身具有较为复杂的属性,如有社会性、生产性、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继承性等等,因而有的教育规律具有世界性,有些规律依附于不同的社会制度。因社会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民族传统等方面的区别,不可能划定全世界统一的教育现代化的标准。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现代化,现阶段可以参照经济中等发达国家教育所达到的教育现代化水准,结合我国物质、观念、制度、传统等若干层面的实际状况,确定教育的具体目标与各个主要项目的内涵,在实践中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教育现代化。

具体地说,教育现代化给现代教育提出如下七点要求:

(1)教育思想的现代化。要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树立起现代的教育发展观、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等等,为教育现代化奠定思想基矗。

(2)教育目标的现代化。教育要使社会成员具备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现代人所应有的素质。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和新机遇最开放的人。

(3)教育结构的现代化。建立起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功能齐全,效益优良,结构优化的终身教育体系。

(4)教育管理的现代化。要建立完善教育法规体系,加强管理手段与制度的现代化建设,为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提供法律上与条件上的保障。

(5)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学内容反映现代科技文化的最新成果,不断更新教材,建设优秀的教材体系,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条件。

(6)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充分利用现代视听工具和信息传播工具进行教学,扩大施教范围,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

(7)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方法的现代化。以先进的教育科研方法与教育实验手段,揭示出教育教学规律,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大幅度提高。教育现代化对现代教育的七点要求,涉及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的思想基储价值观念、管理原则等问题,故必须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二、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1.教育制度、教育体制、教育机构

教育制度与教育体制这两个概念是隶属与包容的关系。教育体制是指教育机构设置及其管理权限与有关制度的总合,而教育制度是指整个国家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教育体制包容教育制度,而教育制度隶属于教育体制。教育体制的改革,其中就包括着教育制度的改革。但是教育制度改革有其自身具有的更深刻的内涵,教育制度的创新必须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为条件。教育机构指的是进行各级各类教育工作的场所和从事教育管理及研究的机关。教育应当做广义的理解,所以教育机构应当包括:各级各类学校(如中小学、职业学校、高等院校、职工学校等)、学前教育机构(如托儿所、幼儿园)、校外教育机构(如少年宫、辅导站)、成人教育机构(如职工大学、干部管理学院、广播电视大学、成人考试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班)、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如国家教委、省市教委等)、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如教科院、教科所、教育教学研究室等)。我国的现代教育制度,就是符合我国国情与现代教育的要求,为实现现代化教育服务的教育机构体系;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我国的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2.现代教育制度的框架

教育制度范文第4篇

诺思认为,制度变迁源于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也就是说,制度变迁的动力来自于环境条件变化而诱发的利益冲突。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是我们唯一的推动力”。对自身需要的满足和对利益的追求,是人类一切社会生活实践的最深厚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动机”。反思我国近30多年来教育改革中的制度变迁,其动力来源于国内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社会矛盾与国际社会竞争的压力,来自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促进民族复兴繁荣的需要。换言之,不进行如此改革,将不足以解决面临的社会压力,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不能摆脱在国际竞争中的不利困境。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教育政策文件的呈现加以识读。例如,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1:3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教育部颁布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具体目标:“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为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加强教育同科技与经济、同文化与社会的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同样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概而述之,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决定了政府是最广大的社会公众利益的代表,政府利益就是公共利益。由此,中央政府主导的教育制度变迁,以最广大社会公众的利益,即国家利益的获得为主要目的。当然,政府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存在。从组织学视野审视,政府作为组织,也会有自身利益(如政府的税收等),而且各级行政机关也有相应的利益。在当前,政府利益已成为许多学者研究政府行为的重要维度。例如,诺斯就认为,政府有两种职能,一是促进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二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两个职能是相互矛盾的,即通常人们所说的诺斯悖论。审视教育制度的执行过程,我们经常会发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其实质就源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由利益差别而导致的诺斯悖论。择校问题,教育部曾于2010年l1月1日《关于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的指导意见》,从规范招生入学秩序、完善招生入学政策等方面向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10项要求。(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再次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在此,教育部是以国家利益为制度安排的价值原点的。然而,现实情况是,即便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对择校问题三令五申,许多地区的择校现象却如野火春风般势头不减。为了子女能上好学校,越来越多的家长义无反顾加入付费择校的行列。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学校、教师、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都是一个链条上的获利者,有的学校把“择校费”直接纳入小金库,用来改善教学条件,甚至发放教师福利;有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将“择校费”纳人专项账户,参与择校费分成,然后返还给学校,变相抵消教育经费,减轻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这就是说,地方政府为自身利益在很多时候回避与漠视了国家利益。而教育制度变迁,即是在国家利益与政府利益的矛盾纠结中踯躅前行的。

二、教育制度变迁的目标取向

审视30多年来我国教育制度变迁的历史进程,可以说,任何的有效制度变迁,均以学校组织活力和教师个体活力的激发为主要目标指向。

1.旨在激发学校组织活力的教育制度变迁例如,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在教育事业管理权限的划分上,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统得过死,使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而政府应该加以管理的事情,又没有很好地管起来。”针对上述状况,要“改革管理体制,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1986年的《义务教育法》则“逐步使中共中央的决定走上了国家化、法制化的轨道”,即政府对学校管理应做到“有法可依”,以避免过度膨胀的行政权对学校办学活动的影响和干预。而1995年的《教育法》,首次以法律形式对中小学校应拥有的权利作了相应规定,确认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具有自主管理权、教育教学权、招生权、管理学生权、颁发证书权、管理教师权、管理设施权、拒绝非法干涉权等等权利。伴随系列教育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的颁行,学校的权利得以拓展,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校的组织活力。目前,中小学校除了拥有《教育法》中所规定的相应权利之外,已开始逐步享有以下3项权利:第一,学校资源的自主利用权。对于学校范围内服务于教育活动的人、财、物等资源,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自主决策、自行支配。第二,人事权。教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对于教师的质量和规格,作为用人单位的学校最有发言权。所以从优化教师队伍的目的出发,教师聘任权是学校的一项基本权利。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以来,已有部分中小学校,尤其是重点学校和示范学校在实质上逐步享有教师聘任权。第三,课程设置权。在改革过程中,国家多次借助教育政策,对传统集权式的课程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以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为主体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使中小学校拥有计划、开发、安排校本课程的权利。

2.旨在激发教师个体活力的制度变迁在本质上,教育是人的活动,教育活动能否顺利开展,能否取得预期效果,人是决定性因素。因此,如何促进学校场域中的人的变革尤其是教师群体的变革,使其获得身心的解放,萌生改变学校的主动意识和自觉参与行为,是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的另一重要目标。为此,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教育体制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教育体制改革中,必须紧紧地依靠教师,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有关学校自身的重大改革都必须经过教师充分讨论。”1993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在分配上按照工作实绩拉开差距,运用正确的政策导向、思想教育和物质激励手段,打破平均主义,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与国家教育政策的规定相呼应,大多数的中小学校通过对教师内部管理制度的调整,把教师的工作业绩与收人、荣誉、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等挂钩,从而激励和促进教师全力投入于教育教学之中去。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对教育制度变迁中目标取向的判读,其实质是制度文本的应然取向分析,但与现实存在差距。首先,教育制度变迁中的学校自确实有所扩大,但学校作为基层教育组织,在教育管理体系中处于从属和依附地位的状况没有得到实质改变,其法定的权利既在内涵上缺乏具体化,又在行使中处处身受茧缚。而其所在区域的任何一个行政部门(并非仅教育行政部门),均能对学校下指令、提要求。于是,学校领导经常困于应付外来的种种干预,而正常的教学秩序也不时遭受干扰。由此曾有学者感叹:“就总体而言,我国中小学在正规管理系统内的生存环境是较逼仄和繁杂的。站在中小学的立场上看,真是压力层层、要求纷繁、干扰过多、牵制甚大。”[3]其次,为确立与激发教师的变革主体地位,外在制度条件的变化——如涉及组织结构、评价机制、科研奖励、薪酬待遇等方面改革,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策略的变革,但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积极的、能引导教师增强对自身知识、能力和专业意识关注的制度氛围尚为真正形成。显而易见,教育改革中教师个体积极性的提升,不仅需要外在的控制手段,更需要把教师看作是自身发展的主体,需要倚重教师自身的力量。换言之,教师的主体发展地位,有赖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保障,即应该在制度层面提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提供教师学习、合作、培训的机会,以激发教师自身的发展动力,增强教师对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提高教师对自身职业价值和社会责任的认识。

三、教育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

诺思将制度理解为两种规则的构成:非正式规则与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泛指特定文化背景下的风俗习惯、意识形态、伦理道德、等,它普遍地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而正式规则是由公共权威机构制定的具有强制性的政治规则与经济契约,它体现着一个社会的制度化水准。鉴于篇幅所限,本研究着重从正式规则维度揭示教育改革进程中制度变迁的路径。就总体而言,近3O多年来的教育制度变迁,在性质上多属于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即一种由政府或法律自上而下强行引入并推行的制度变迁。也就是说,上述制度变迁是沿着由政府到学校的方向发展的,“要不要改、改什么、如何改、什么时间改是由一个权力中心最后定夺的是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教育制度创新。”]这种由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通常呈现两大特征。首先,南政府设置制度变迁的起点和准则。教育范畴内的制度变迁,应是以“教育公正”为起点的。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任何一个追求民主、文明的国家,都力求使每一位公民能够同等地享有教育”。我国《教育法》第八条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2006年修订的新《义务教育法》,增加了“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等内容,同样也是以“教育公正”为制度变迁准则的一个例证。当然,从更广泛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我们应该认识到,政府之所以把教育公正作为制度变迁的起点,在于教育是国家与社会的事业,教育不仅能使接受教育的个人获益,更是促进国家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利器。其次,政府以制度供给者的身份,秉借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手段实施制度供给。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我国教育法律的制定工作倍受重视。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专门的教育法律,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等;同时,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教育行政法规,如《教师资格条例》、《教学成果奖励条例》、《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实施教育行政许可若干规定》等等。虽然这些教育法律法规的文本存在过于原则化、概念化甚至粗略化的不足,且不得不制定相关细则和条例加以补充说明,但它们的颁布和实施,无疑表明了我们对教育事业规律认识的深化,表明了我国教育管理正在向依法行政的方向迈进。与教育法律相比,国家在不同时期制定的教育政策,对广大中、小学校的变革发展的影响更为直接,意义也更为深远。30多年来,对我国中小学校的变革发展起着指导性作用的政策文件很多,如《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等。这些教育政策文件不仅紧密切合其时的教育形势,而且其主要精神与相应法规也是一脉相承的。

教育制度范文第5篇

一、教育先行,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关键。学校首先要高度重视广大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力争建立一支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思想好,就是要进一步加强政治学习和师德师风建设。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没有崇高的信念与高尚的人格,就绝不会有好的职业道德,就绝不能做好教育教学这一工作。因此,学校要经常性围绕师德师风建设,在广大教师中大力开展各种学习和实践活动,让广大教师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觉悟,完善自我。只有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教师工作才会有自觉性、主动性,才会有责任心、使命感。

业务精,首先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底蕴。学历进修、自学考试、中短期培训都是提高教师知识水平的有效途径,学校要提倡鼓励。其次,学校必须创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不断帮助和促进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要组织教师对校内外优秀教师的成功案例和优秀课例进行讨论、解读与学习;要通过课堂视听评教研,在同学科教师中互相听课,学优补漏,改进教法;要通过集体备课型教研,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难点进行专题研讨;要通过诊断式教研,对弱差教师的工作进行分析诊断,从反面案例中剖析教育教学的疑难与困惑,寻找突破点;要通过理论学习型教研,学习有指导实践意义的好论文、好案例。学校还要经常性请校内外名师进行专题讲座或指导,或组织观看专家、学者、名师讲座与授课录像,不断借鉴和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掌握较好的教学方法,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

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主要途径。学校要加强和完善校本培训的合作机制,力求让个人研究与同伴互助、名师引领和帮带相结合,力求让个人在集体中发展,团队中提升。学校还要广泛开展课堂教学视听评活动,让教师在听中学,看中学,评中改。学校还可以给教师布置业务成长任务,如让教师每学期改进一个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上一堂展示自己教学风格的汇报课等。

二、优化制度,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蓝本

“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管理是学校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只有先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操作性强和人文色彩浓的学校管理制度,才能避免管理的无序和忽冷忽热。学校制度的建立要做到切合学校实际,要通过教师会、年级组会、教研组会、班主任会、校委会等不同层面的会议,逐一讨论,让广大教职工提意见建议,适时不断修订和完善。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 广大教师耳熟能详,不仅增强了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感,还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使学校制度具有权威性、公认性。

学校制度首先要为广大教师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要让校长和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明确其职责,明白其工作准则与要求。其次要建立与此相应的常规制度,包括《升降国旗制度》、《值周制度》、《教职工考勤制度》、《教育教学常规》等一系列制度;还包括各项财务、财产管理制度,如《仪器室管理制度》、《财务、校产管理制度》等。还要建立教师考核制度,如《教职工量化考核管理办法》、《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管理办法》等。

学校管理制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优化与完善,要以人文本,体现出对广大教师的关怀和激励。如此,学校管理制度才能真正成为学校管理的蓝本,才能真正调动起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督查整改结合,促进“三风”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三风”建设,除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外,学校还必须着眼于制度的良好运行。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加强督查,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切实落实好业已制定的制度。

学校要建立教育教学督查制度,成立教育教学督查领导小组,加强对学校工作的全方位检查落实。督查要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业务督查,包括教师政治学习、业务学习、教案、听课笔记、学生作业等诸方面的督查;二是纪律督查,包括教师与学生纪律的督查;三是体艺卫督查,包括两操一活动、音体美课程、卫生等的督查。各项督查具体到人,如业务督查由中心教研室负责,纪律督查由政教主任负责。督查有规定的程序与方式,如教师业务检查一周一次,其他业务检查每学期不得少两次,可结合不定期抽查。各项检查结束后,检查结果张贴公布,并进行量化计分。对督查出的问题,限期整改。督查和整改制度的实施,能使学校对教职工的考评做到有时间、有地点、有事实、有依据,既注重了过程性管理,又注重了终结性管理,有效的规范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做到了学校工作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必将促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教育制度范文第6篇

提供企业管理常用制度范本《安全教育制度》免费下载,Word模板,DOC格式,下载后请用OfficeWord打开即可学习参考:

安全教育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各部门有关安全教育的指示,不断提高公司员工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保证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安全教育制度:

一、入公司教育

1、新入公司员工由公司统一进行一级安全教育,具体由安全部门负责,教育内容包括: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本公司生产性质、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和安全知识。

2、由车间领导指定专人进行二级安全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是:本车间生产特点,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车间内重点部位及注意事项,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和应急实施方案。

3、由班组长负责进行三级教育。教育内容是本班组上岗工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二、现场教育

1、从事重大危险工作的人员,必须由安全员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内容包括从事此工作的危险状况和特点,以及注意事项和防范措施。

2、对发生事故现场进行事故分析,介绍总结经验教训。

3、推广和介绍避免事故的经验和先进的安全操作技术。

三、特殊工种教育

1、凡从事特殊危险操作的员工,如电气、焊接、压力容器、高空作业、危险品运输、易燃、易爆、剧毒、起重等操作,经有关部门进行各项专业安全技术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工作。

2、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投产前必须进行专业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

3、对特殊工种,由主管部门负责经常进行专业性安全技术和灾害事故案例教育,不断提高安全技术水平。

四、日常安全教育

1、公司各级领导应对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使员工自觉地遵纪守法,履行安全职责,确保安全生产。

2、积极开展正规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并利用宣传画、安全简报等多种形式,广泛进行宣传教育。超级秘书网

3、公司组织员工开展安全生产活动,主要内容如下:

(1)学习有关的安全文件法规和安全技术、工业卫生知识等。

(2)参观安全生产展览,学习外单位的经验及教训。

(3)组织安全技术操作表演和现场岗位示范作业。

(4)检查规章制度贯彻执行情况和隐患的整改落实情况。

4、生产车间进行检修时,生产部门应进行督促检查,在检修前和检修后及开车前的车间生产会议上,要讲述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安全教育,确保安全检修和顺利开车。

5、对重大危险性作业,作业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出具体要求和安全技术措施,否则不得作业。

教育制度范文第7篇

关键词:免费;师范教育;制度

一、概念界定

(一)免费的含义免费在新华字典解释是:“免去费用,不收费”。在这项免费师范教育制度中,免费主要是指,师范生免缴学费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所需经费由国家财政承担。《教育大辞典》认为,学费(tuition)是指受教育者向学校或教育举办者(单位或个人)交纳的培养费。《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学费是人们为接受教育所支付的费用,以支付学校、学院、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全部或部分教育耗费。由于各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差异及人们认识习惯的不同,对学费的理解和定义也不一致。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大学学费指的是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高校向学生收取的部分或全部培养成本。公立高校收取的是部分培养成本,民办高校一般收取的是全部培养成本。

(二)师范及师范教育的概念界定“师范”一词具有师范教育的涵义,成为师范学校或师范教育的代名词,最早始见于清朝未年的一些着作中,如梁启起的《论师范》中有“故师范学校立,而群学之基悉定”,“故砍革旧习,兴智学,必以立师范学堂为第一义”。如今的师范教育具有三种含义:

(1)师范教育是指,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包括培养新师资的职前教育和培训在职师资。

(2)师范教育“指的是为人们在初、中等学校任职做准备的体制、机构和过程”。

(3)师范教育是指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培养和培训师资的机构、体制和过程,是一种专业教育。“师范教育”虽然在定义上也包括对教师培训,但是长期以来,培养和培训相对分离,大多被误认为“师范教育”仅是指对教师的职前培训。教师教育包含为培养未来教师的职前培训、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和在岗教师的在职培训三个层次,是一个包括职前、入职和职后教育的综合概念,是终身教育理念在师资培养领域的一种体现。

(三)制度的含义自人类产生,就有各种各样的制度产生。制度到底是什么?张旭昆老师在《制度的定义与分类》一文中阐释的定义,把制度理解为行为的规则,关于人们的权利、义务和禁忌的规定。制度的核心就是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权利规定人们可以采取的行为,义务是必须采取的行为,禁忌是不准采取的行为。当前的免费师范教育制度详细的规定了哪些是权利,如可以转专业、可以在不同学校之间流动;义务就是免费师范生必须从教十年,到城镇工作的师范生必须到农村支教两年;禁忌就是免费师范生不可以违反相关的义务规定,必须履行义务。

(四)当前免费师范教育制度介绍2007年5月,《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出台,规定从2007年秋季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等6所部属师范大学试行免费师范教育。

二、免费师范教育制度出台的背景

当前我国教育不均衡发展日益加剧,在利益的驱使下,优秀教师从普通学校流向重点学校,从农村流向城市。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城市中的学校尤其是重点学校就更具备吸引优秀教师的条件,长此以往地区差异、校际差异日益扩大。而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又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培养一大批优秀青年从事教育,尤其是能够服务于农村教育的优秀教师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三、《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内涵

(一)免费师范生享受的优惠政策有

第一,免费师范生在校期间免缴学费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第二,师范生毕业以后,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落实,确保每一位到中小学工作的师范生有岗有编。第三,免费师范毕业生可在学校间流动。第四,免费师范生有接受在职研究生教育的权利。第五,非师范专业的学生,在入学二年内,可在教育部和学校核定的计划内转入师范专业,并由学校按标准返还学费住宿费,补发生活费。

(二)免费师范生必须履行的义务有

第一,免费教育师范生须签订协议,按照规定毕业后回生源地所在省份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以上。

第二,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生,应先到农村任教服务两年。第三,免费师范毕业生未按规定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应归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经费并交纳违约金。

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由于教师职业的特点,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要求免费师范生会生源所在省份并教育系统工作十年以上,是国家的一种鼓励和引导政策。而免费师范生到农村任教,目的是接受锻炼,了解基层社会,为农村带去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这是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

四、当前免费师范教育制度与以往的区别

本次的免费师范教育是在其他学校都实行收费的前提下在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的,因此更能体现国家对师范教育的重视;免费师范生在承担义务的同时也享有更加宽厚的条件,如各部属师范大学也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为免费师范生提供了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的机会;同时当前的免费师范教育制度设计的更加灵活规范,如该制度也设定了相应的师范生退出机制,避免一些免费师范生不想从事教育事业,但因协议规定留在教育岗位上消极对待教育事业的情况发生。

实行免费师范教育,培养造就优秀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家,从根本上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提高农村地区中小学师资水平,对提高整体的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旭昆.制度的定义与分类[J].浙江社会科学.2002,11.

[2]陈璐.免费师范生学风状况调查及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

[3]黄玉钗,饶药药.师范教育任重道远一师范教育免费政策的背景、目标以及对策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7,7.

教育制度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免费;师范教育;制度

一、概念界定

(一)免费的含义免费在新华字典解释是:“免去费用,不收费”。在这项免费师范教育制度中,免费主要是指,师范生免缴学费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所需经费由国家财政承担。《教育大辞典》认为,学费(tuition)是指受教育者向学校或教育举办者(单位或个人)交纳的培养费。《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学费是人们为接受教育所支付的费用,以支付学校、学院、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全部或部分教育耗费。由于各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差异及人们认识习惯的不同,对学费的理解和定义也不一致。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大学学费指的是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高校向学生收取的部分或全部培养成本。公立高校收取的是部分培养成本,民办高校一般收取的是全部培养成本。

(二)师范及师范教育的概念界定“师范”一词具有师范教育的涵义,成为师范学校或师范教育的代名词,最早始见于清朝未年的一些着作中,如梁启起的《论师范》中有“故师范学校立,而群学之基悉定”,“故砍革旧习,兴智学,必以立师范学堂为第一义”。如今的师范教育具有三种含义:(1)师范教育是指,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包括培养新师资的职前教育和培训在职师资。(2)师范教育“指的是为人们在初、中等学校任职做准备的体制、机构和过程”。(3)师范教育是指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培养和培训师资的机构、体制和过程,是一种专业教育。“师范教育”虽然在定义上也包括对教师培训,但是长期以来,培养和培训相对分离,大多被误认为“师范教育”仅是指对教师的职前培训。教师教育包含为培养未来教师的职前培训、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和在岗教师的在职培训三个层次,是一个包括职前、入职和职后教育的综合概念,是终身教育理念在师资培养领域的一种体现。

(三)制度的含义自人类产生,就有各种各样的制度产生。制度到底是什么?张旭昆老师在《制度的定义与分类》一文中阐释的定义,把制度理解为行为的规则,关于人们的权利、义务和禁忌的规定。制度的核心就是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权利规定人们可以采取的行为,义务是必须采取的行为,禁忌是不准采取的行为。当前的免费师范教育制度详细的规定了哪些是权利,如可以转专业、可以在不同学校之间流动;义务就是免费师范生必须从教十年,到城镇工作的师范生必须到农村支教两年;禁忌就是免费师范生不可以违反相关的义务规定,必须履行义务。

(四)当前免费师范教育制度介绍7年5月,《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出台,规定从2007年秋季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等6所部属师范大学试行免费师范教育。

二、免费师范教育制度出台的背景

当前我国教育不均衡发展日益加剧,在利益的驱使下,优秀教师从普通学校流向重点学校,从农村流向城市。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城市中的学校尤其是重点学校就更具备吸引优秀教师的条件,长此以往地区差异、校际差异日益扩大。而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又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培养一大批优秀青年从事教育,尤其是能够服务于农村教育的优秀教师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三、《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内涵

(一)免费师范生享受的优惠政策有

第一,免费师范生在校期间免缴学费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第二,师范生毕业以后,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落实,确保每一位到中小学工作的师范生有岗有编。第三,免费师范毕业生可在学校间流动。第四,免费师范生有接受在职研究生教育的权利。第五,非师范专业的学生,在入学二年内,可在教育部和学校核定的计划内转入师范专业,并由学校按标准返还学费住宿费,补发生活费。

(二)免费师范生必须履行的义务有

第一,免费教育师范生须签订协议,按照规定毕业后回生源地所在省份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以上。第二,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生,应先到农村任教服务两年。第三,免费师范毕业生未按规定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应归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经费并交纳违约金。

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由于教师职业的特点,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要求免费师范生会生源所在省份并教育系统工作十年以上,是国家的一种鼓励和引导政策。而免费师范生到农村任教,目的是接受锻炼,了解基层社会,为农村带去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这是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

四、当前免费师范教育制度与以往的区别

本次的免费师范教育是在其他学校都实行收费的前提下在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的,因此更能体现国家对师范教育的重视;免费师范生在承担义务的同时也享有更加宽厚的条件,如各部属师范大学也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为免费师范生提供了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的机会;同时当前的免费师范教育制度设计的更加灵活规范,如该制度也设定了相应的师范生退出机制,避免一些免费师范生不想从事教育事业,但因协议规定留在教育岗位上消极对待教育事业的情况发生。

教育制度范文第9篇

一、我国高师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

从清末第一所师范学校建立到1922年“壬戌学制”颁布的20多年间,我国师范教育一直是独立建制,由国家统一办理,初高等师范教育同时并立,培养不同层次的教师。师范生的在校学习实行公费制度,就业实行服务制。

“壬戌学制”颁布后,受美国模式的影响,高等师范教育制度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原独立设置的体制几乎完全让位于由大学培养师资的开放性体制。当时原有的六所高等师范院校除北京高师改为北京师范大学外,其余五所都改为或并入大学。在此之后,一直到建国前夕,围绕高师院校要不要独立建制问题曾发生过几次大的争论,但除抗战期间为满足战时教育需要,师范学院曾一度从大学中分离出来以外,到抗战结束,大多师范院校又基本被归并到大学当中。所以,期间,我国基本上是实行独立设置和非独立设置并行的高师教育体制。

建国后,中央政府对师范教育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在1951年第一次全国师范教育会议之后,仿照苏联模式,政府对高等师范院校进行了重新调整,并提出了由政府主办、独立设置的原则。与此同时,通过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将各级各类师范学校的学制以法令的形式确定下来,形成了我国现行师范教育的基本制度:分高等师范学校和中等师范学校两级。其中高等师范学校可分为师范大学、师范学院、师范专科学校和教育学院等层次。

1977年后,针对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较低的现实,我国政府对师范教育事业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高师教育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截止到1997年,我国拥有高等师范院校232所,在校生64.25万人;有教育学院229所,及教师进修学校2142所,在校学员共67.2万人;中等师范学校892所,在校生91.09万人。至此,一个与我国整个教育事业基本相适应的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也逐渐形成,该体系表现为三个层次和两大类等特点。所谓三个层次是指:第一层次,国家教委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第二层次,省、自治区、直辖市属高等师范院校;第三层次,地(市)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两大类是指职前和在职两类,职前教育的承担部门主要是普通高师院校,在职进修的承担部门则主要是教育学院以及其它成人高校。

师范教育培养和培训规模的扩大,基本缓解了我国中小学教师学历偏低的问题。许多地区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的学历基本上达到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对教师提出的学历资格要求。以1995年为例,全国小学教师的学历达标率为88.9%,比5年前高出15个百分点[1]。

然而,数量上的可喜变化,并不能掩盖体系上存在明显的缺陷。学历的达标并不意味着质量的合格;由于我国地区间教育发展的极不均衡,各地对师资的学历层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现有高师教育层次结构不能适应新的需求变化;师范生培养实行公费制度,且就业又有保障,使一向门庭冷落的师范院校生源见好,引起了其它高校的兴趣,因而对封闭型师资培养制度提出了诘问;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环节依然十分薄弱;此外,外部环境中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客观上对师范教育的资源提出了优化配置的要求,如此,关于职前与在职机构、不同层次间结构的调整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制度面临的问题

对上述缺陷作进一步分析,可在制度层面上将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存在的几方面基本问题具体展开如下:

普通高师教育机构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当我们把眼光转向未来,转向一个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对教师的要求;当我们把今日我国师范的教育状态与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势头相比较,就会发现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地位的下落和发展的滞后。它不但没有了世纪初教育改革的‘先遣队’的锐气,而且呈现出‘步履维艰’的老态。……于是人们提出的‘高师教育向何处去’的问题。”[2]

问题之二:教师具有双专业的特征,综合性大学在基础学科方面无疑具备较雄厚的势力,学科优势比较明显。因此,它们要求参与教师的培养,无论在动机还是条件上都具有合理性。而且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高师教育发展的历史角度考察,实行高师教育的开放型培养体制代表着一种走向。有人将封闭型和开放型培养体制的优缺点作了一番分析,认为:开放型体制尽管有其自身的缺点,如综合性大学承担教育课程的师资条件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也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容易引起教师证书发放过滥,教师间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但其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封闭型体制的缺陷,如师资来源广泛,储备多,能满足各类教育发展的需要;保证师范毕业生的学识水平不低于其它大学,有利于提高师资培养质量;师范院校向综合型方向发展,也培养其它类型的人才,可以避免师范院校设置的大起大落,能与地区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走面向社会办学的新路子,增强自身发展的能力;师范生就业门路广泛,可与其它类高校毕业生平等竞争。如此等等[3]。然而,我国要真正实行开放型高师培养体制,必将面对许多相当复杂的难题。其核心方面在于:实行开放后,如何从制度上保证非师范高校师范生培养的质量?在垄断地位发生动摇后,原有的庞大师范院校军团在办学方向上该作何调整?

问题之三:80年代以来,为满足在职教师学历补偿性教育和进一步培训的需要,我国各地都相继建立了省(直辖市)级、地区级的教育学院,由于隶属不同部门,彼此间各自为政,形成相对封闭的系统。如此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处于这种条块分割式的师范教育系统内的各个学校,相互间难以沟通,给管理上带来一定的困难与障碍;另一方面,各种教育资源的重复配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与闲置。”

在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关系上,两者出现严重分离,存在明显的不协调现象。“比如,师资比例不协调,上海现有从事在职培训专职教师473人,从事教师职前培养的师资却有2475人。”[4]其结果是导致一方面在职培训的从业师资数量客观上仍无法满足数以万计的在职教师的培训需求;另一方面职前培养机构的承担培训的能力和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而且由于人为的分隔,阻塞了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部门沟通的渠道,造成培养和使用的脱节;此外职后机构照搬职前办学模式,引起培养和培训内容上的重复。另外,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进修间还存在教育水平的倒挂现象,影响了培训的质量,降低了培训的层次和标准。

问题之四: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培养还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目前大多中等职业学校特别是在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上,数量上还严重不足,质量上更令人心忧。以1996年为例,全国职业高中学校中,专业课教师仅占45.5%,而其中具备本科和本科学历以上的仅在30%左右,这与《教师法》中规定职业高中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应当具备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资格要求相差甚远。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培养是目前及今后我国高师教育培养体系中最薄弱、因而也最需要亟待加强的环节。然而,我国现行高师教育体制还远不能适应这一结构上变化的要求,如此势必涉及到高师教育内部结构的调整问题。

以上四方面实际上反映了整个高师教育培养体系中存在的基本问题,所以它们相互间并不是孤立出现的,而是相互纠缠、包容于一体。因而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仅仅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小修小补策略,而是应该从全局性的制度变革角度来予以统筹考虑。以下提出关于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制度变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

三、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制度变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

我国高师教育要解决上述问题并顺应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走势,体制变革应采取的基本策略是:从数量、质量、结构和效益四者间关系角度统筹兼顾,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需要,适当调整层次、类别结构,重新组织师范教育资源,实行定向型和非定向型并存、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一体化的高师教育培养体制。

1.关于高师教育培养体系结构的调整

目前在我国相当部分地区,小学教师学历基本达到中师毕业的标准,故而中等师范学校的存在和去向尤其值得人们关注。一些地区如上海、广东和大连早在80年代中期就进行了中师改造,如举办五年一贯制的“小教大专班”,培养专科层次的小学教师。如今,在全国许多地区都在考虑中师的“合并”与“升格”问题。由中师升格为师专,不仅需调用大量的资源,而且涉及到整个高师教育层次结构的重新调整。因此,此举不宜操之过急和莽撞行动,否则很可能造成资源重组的不合理和新的资源浪费。合理的行动策略是:不同地区应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未来人口预测,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确定中师调整的布局、规模和实施方案。方案既要考虑到近期需要,更要兼顾长远。应从全局上来统筹资源的合理配置。

层次上重心上移代表了今后整体的发展趋势,但各地在层次结构调整过程中,可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采取不同的模式。譬如,对于一些比较发达地区,如上海,小学教师学历要求在不久的未来将达到本科层次,中师升格显然行不通。此外,从全局性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分析,有效地利用目前已有的高师教育资源、甚至非高师教育资源,提高教师的培养层次,不失为一条经济可行的途径。而这又涉及到高师教育开放型培养体制的问题。

2.关于高师教育的定向型和非定向型培养体制

该问题在80年代后期就成为争论的热点。定向型高师教育培养体制有其独特的生存条件:中小学教师需求持续增长的需要;保证师范生有较好的待遇和前途的需要;国家干预、控制和支持师范教育发展的需要;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等等[5]。长期以来,中小学合格师资供给不足是困扰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实行定向型师范教育体制在我国具有其现实性与合理性。但是随着我国师范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教师职业地位的提高,特别是今后我国基础教育学历层次的进一步提高,适当开放师范教育的培养,如允许综合性大学来培养教师是可行的。

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以1995年为例,我国普通初中和普通高中的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69.1%和55.2%[6],因此,高师教育的培养任务仍比较重。特别是在有些地区,小学教师正向专科学历甚至本科学历过渡,初中教师向本科学历过渡,个别地区高中甚至初中出现了研究生学历的新教师的迹象。由此,可以肯定,定向型高师培养体制在我国依旧会长期存在。但是,从另外角度分析,正是目前一些地区教师学历层次提高的要求,为我们探索非定向型师资培养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因为,学历层次要求的提高,更加激化了高层次学历人才的供需矛盾,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资源优势来培养中小学教师,无疑有助于缓解供需不足的矛盾,并避免因升格或创办新的机构而增加投入量;其次,利用一些专门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良好的学科条件和办学优势培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与创办单独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相比,此方式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根据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各方面合格的专业课师资,投入经济,效果明显;此外,随着人们对教师职业兴趣的提高,部分综合性大学可以与高师院校合作,共同培养具有较高学科素养和教学素养的教师。

实行开放型高师教育培养体制,势必或多或少地影响以至动摇高师院校的地位。由此引起了人们对“高师院校将向何处去?”问题的关注。于是,围绕“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争论一度在学术界成为热点。在此,并无意于就两者的内涵和相互关系作一评述和新的阐释,只是从制度变革的角度提出以下认识:

(1)就目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还不可能建立起完全开放型的高师教育培养制度,而是以封闭的、定向型为主,开放型来提供补充,定向型和非定向型并存;

(2)既然允许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培养,就应该鼓励部分有条件的高师院校发挥学科优势,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

(3)高师院校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在不占用师范教育资源的前提下,适当设置非师范专业不应受到过多的限制;

(4)正如有人所认为:高师院校的师范性和学术性并不应该是完全对立的,不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而是辩证的统一,即师范性是指具有高度学术水平的师范专业特色,学术性则是指具有强烈师范专业特色的学术水平[7,8]。高师院校可以充分发挥在教育科学研究方面的优势,通过培养和培训高层次的人才,为基础教育部门乃至非师范高校部门提供全面的服务。目前,许多高师院校开办的“教育硕士”课程班便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和创新,它在实践中已显示出美好的前景和巨大的开发潜力;

(5)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的在职培训是高师院校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实行开放型高师教育培养体制后,高师院校可以适当注意重心的后移,加强培训职能。而培训职能的加强,势必牵涉到职前在职教育制度的变革。

3.关于高师教育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的一体化改革

如前所述,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的严重分离是影响当前我国高师教育培养质量和效益的制度障碍所在,克服这一障碍的有效途径是探索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改革。所谓教师教育一体化就是适应社会和教育的改革要求,针对现有师范教育中职前在职隔离、体制机构各自为政、教育内容重叠交叉、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依据终身教育思想、教师职业生涯理论以及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试图构建一个体系完善、机构合理、内容科学的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

我国实行职前在职一体化就要打破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建立协调统一的领导关系。一体化的改革在于打破不同隶属关系的教育学院与高师院校间相互独立,自成体系的管理格局。通过理顺不同主管部门的关系,对同一地区,不同院校实行一体化的管理;一体化的根本落实在于机构的调整,如机构的联合或合并形式,但这种调整如合并形式并非简单的合并,必须经过内部结构调整和资源的重组,使之整合为一体,同时能够既发挥培养功能,又更有效地提供培训服务;合并后的机构还具有雄厚的研究实力,成为教育研究、教育改革实验的中心,并保持学术上的领先性;与中小学校间建立其亲密的伙伴关系;调整后的机构是教师教育的主体,但不垄断教师教育;在培养和培训内容上,一体化强调针对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需求,设计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内容。对不同职业阶段的教师个体,根据需要加强培养和提供培训;先整合后分流,建设一体化的教育师资队伍。机构调整前不同机构的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上各有优势,实行一体化在于使双方通过取长补短,形成整体的教育优势[9]。

实施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是今后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目前,上海、河北、广东和青海等省市已率先进行省(市)教育学院与师范大学合并的尝试。经过反复论证和一年多的筹备、协调,上海市于1998年9月将市属两所教育学院和一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华东师范大学。相信这些地区的大胆探索和尝试,会为我国高师教育制度变革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

[1][6]《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1995)》,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版。

[2]叶澜:“转变观念、开拓发展空间——论当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年第5期。

[3]马超山:“浅谈中国师范教育体制的变革趋势”,《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5期。

[4]马钦荣、范国睿:“上海师范教育改革的新趋势: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一体化”,《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年第5期。

[5]参阅夏人青:“试论‘定向型’师范教育体制的生存条件及其启示”,《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1年第2期

[7]参见叶澜:“转变观念、拓展发展空间——论当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年第5期。

教育制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重要环节

科学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实践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得以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制度就是一种特定社会活动规范,是调整主体间关系并要求共同遵守的规程体系,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规律的反映和要求。制度是使思想政治教育从科学抽象到具体明确的有效手段,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自律与外在他律紧密结合的有力保障,也是使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创新的重要途径。尊重制度就是尊重规律、尊重科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建设必须联系学生思想和发展实际,遵循成长规律。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国际国内思想舆论互动性增强,传导途径日益拓宽,传播速度不断加快。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同时,学生个体差异日益明显,他们在社会背景、经济状况、成长道路、生活态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他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和分化性特征。这些新变化和新特点,对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带来了新考验。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应该准确把握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特征,深切体味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规律性,把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与合理需求作为推进制度化建设的重要依据,把学生关心关注的问题作为增强制度化建设的切入点。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建设必须强化管理措施,突出保证作用。制度化、规范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组织安排教育活动,需要时间内容人员的落实,需要各部门按职责分工协作,需要制定相应的考评指标体系,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制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已经呈现出不断量化和制度化的趋势。必须服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建立符合院校特点的教育管理规范。如果各行其是,主观随意,必然背离院校管理的一般要求,使思想政治教育陷入混乱,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思想、规范行为,而规范行为就要加强管理。历史已经证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良好习惯的养成,既要靠思想引导,也要靠加强管理,这样才能把自律与他律,内在自觉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在管理过程中遵守科学的程序规范和方法规范,建立起具有规范性、稳定性、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具有约束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不允许任何个人感情和片面主观因素掺杂进来,确保分析、判断和选择事物都能以公认的客观标准进行,切实使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能够科学有序地运行。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建设必须顺应时代要求,体现时代内涵。必须适应时展的新特点和广大学生的新要求,不断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以新的时代内涵,使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更加富有时代感,具有超前性。要在不断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科学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制度化建设的前瞻性、开放性,坚持紧贴时展,充分体现时代特色质,而这些要求本身就呈现为层次性。首先是对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要求,诸如伦理的底线要求、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等等。一般来说,使这些基本要求为全体社会成员所自觉践行,是维系我们社会顺畅运行的基本条件。其次是针对广大党员提出的较高层次的要求,比如具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先人后己、吃苦在前等等。其三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担负着领导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重任,应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清正廉洁,执政为民,践行科学发展观等等。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所处环境、社会阅历、基础素质水平各有不同,同样具有层次性。从人群的自然层次上看,有儿童、少年、青年和成年人之分。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心理生理特点,对事物的认知形式和理解程度也很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区别不同的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比如对儿童和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采用符合他们认知特点的方式、提出适合他们接受能力的要求。经验表明,对儿童、少年多多注重习惯养成教育,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而对于成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则首先需要立足于他们的职业生涯和社会生活的实际,以此为基础才谈得上向较高的目标进行教育引导。当然,如果再进一步区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儿童、少年、青年和成年人也是有层次的,也需要我们依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从思想水平方面看,可以把人群划分为原有思想政治水平较高和较低两种,对此我们同样需要视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而不能简单化,搞一刀切。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就是针对原有思想政治水平较低的那一部分人进行的,其基本价值也正在于此。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表现为层次性。归纳日常运用较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大体上有三种基本方法:首先是说理论证法。说理论证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比较普遍运用的方法。它一方面要向人们阐明社会的要求,诸如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和怎么做是不对的;另一方面要向人们阐明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让人们从内心乐于接受这些要求。这其中,价值观层面和理论层面的教育内容尤其需要说理论证法。其次是养成训练法,这种方法对于低龄人群来说尤为重要。没有养成方面的训练,社会的更高要求就会像空中楼阁一样落不到实处。第三是榜样示范法。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非常重视榜样的示范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会推举出各种不同的楷模典型,目的就是通过他们的高尚行为、精神境界给人们树立榜样,让人们去效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更是历来重视榜样示范法的应用,并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基本方法,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效。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这里的三种基本方法也是分层次的。

上一篇:制度建设范文 下一篇:报销制度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