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设范文

时间:2023-02-24 15:14:41

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范文第1篇

一、重物质轻精神是一道世界性的难题

中国现在有突显物质轻精神的现象,而且还非常厉害。但是对于这种现象,我觉得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很重要的,也许不同的人对这个现象有不同的解说。其实世界上几乎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在抱怨这一点。这几乎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所以我们在谈这一点的时候,既要看到共同性,也要看到特殊性。

在中国,我觉得至少有这么一个特殊性,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其实是重精神轻物质的。记得在1975年期间,邓小平重新执政时,想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就对这种所谓的重精神轻物质意识形态进行了批判。这就是那时十分著名的“以三项指示为纲”,其中明显地批判了中国传统思想中阻碍经济发展、物质建设的东西,即:重其义而不计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邓小平其实真正针对的是时的极左思潮:最典型的就是的话,“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所谓“社会主义的草”,指的就是类似“道统”的“好东西”;所谓“资本主义的苗”,指的就是类似物质的东西,苗再好,只要不符道统,就不是一个好东西。改革开放以来的总体成就,恰恰证明小平同志所见所论更符合国情更契合国民之需。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当我们今天遭遇到了物质发展与精神生活不协调的时候,千万别再通过回归所谓的传统道统来求解了。

当然,能否避免回归,绝非易事。因为,中国曾经经历过把精神推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甚至把物质或者利益推到了完全等于零的地步的时候。时期就最突出最严重:当时很多盛行的东西实际上是非常反人性的。讲的“狠斗私字一闪念,灵魂深处爆发革命”,在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极为流行。在这样的精神滥殇中,中国经济在后期到了“快要崩溃的边缘”。邓小平1975年复出,是中国重拾现代化,从极左的、虚伪的精神原子弹中挣脱出来,即“拨乱反正”。正是从小平复出开始,发展物质利益、谋求个人利益开始在中国变得渐渐正常起来。

如果历史是个钟摆,1960年代到1970年代的中国,这个钟摆全然摆向精神这一边,但自1980年代尤其是1990年代中叶以后,钟摆强烈、迅速地反向摆往物质这一边,甚至也出现了惟利是图、惟钱万能的荒谬现象。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这种忽左忽右大幅度摆动的现象,极为稀罕,甚至是特有的。为什么?中国这种现象与中国特殊的背景相关:中国实际上是从一个不正常的、极端精神完全没有物质的那边开始摆的,因此当它从离开精神这一端往物质摆的时候,实际上是对以前只要精神不要物质的一个反动,因此不仅不是所谓的倒退,恰恰相反,它是一种进步。

当然,尽管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中国人越来越所谓的物质化、个人化,但是,改革开放之前那种只重精神或只重集体的东西,也并没有完全就消失掉。由此,我认为:中国的情况远不是那么简单地一清两楚的,而是很复杂地纠缠在一起的。正是出于这种认识,因此当我意识到今天物质化太强、精神性太弱这种失衡已经严重到了不得不管的地步时,我仍然很清醒:管是很困难的。除了一些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特殊性外,现在又有了另外一个共同性的问题,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或者在现代化过程中,过分追求物质几乎是人类的一个通病,而且是一个非常难以治愈的痼疾。你看,不光是西方这种基督教文明国家如此,东方儒教的中国如此,印度亦如此:印度的宗教非常厉害,可能是世界上最重视精神的民族,他们曾经对物质蔑视到了极点,但是,今天印度也在迅速地追求经济增长,追求现代化,宗教也难以挡住物质化倾向。

正是考虑到重物质轻精神并非中国独有,而是人类发展中遇到的普遍现象,因此,中国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能否寻求到化解之道,至少我不敢太乐观。

二、中国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制度建设

现在,大家对精神文化的追求相对来说非常淡薄,对物质欲望的追求是非常厉害的。所以很多人就认为中国现在的问题是一个文化跟精神的问题,但我自己完全不这么看,而且我比较坚定地认为,中国首先是一个要重建政治价值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实际上中国跟世界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文化跟精神是多元的。

现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不是要哪一种文化建立起来以后,我们的局面才会很好。实际上这个问题很含混,很容易把重建精神跟文化想成是重建中国的道统。问题在哪儿呢?我觉得我们缺失的,不是我们中国独特的一种道统或者是文化的东西,而是一种最基本的、全人类都应该有的东西。当然,未见得需要有信仰,未见得我们必须要有一种宗教的信仰中国才行,中国本身就是一个无神论国家,信仰这种维度中国不见得非要有。

实际上这个问题是一个基本的道德问题,这跟重建精神文化是毫不相干的。比方现在中国最缺的东西,大家都感到比较严重的是诚信问题,其实,这并不是哪一种文化才有的,讲信用不是因为我信了基督教我才讲信用,我信了孔孟之道我才讲信用,或者因为信了伊斯兰教才讲信用,而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是人之为人所必须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那种认为中国最根本的问题要从重建精神文化做起的主张,我并不认同,因为问题不在这里。但是,就中国的精神和文化而言,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在政治价值上存在着一元化的明显缺失。如果我们承认多元化是最重要的话,我们就不应该有重建某一种特定类型的精神文化的考虑。

美国当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罗尔斯就谈过这个问题。他说,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几乎任何一个大国,不要说是美国这种移民国家,像中国这种国家,是由不同的民族组成的,这些民族又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文化、宗教。在这种情况下,所以我觉得我们非要不可的一个基本共识,就是我们是一个多元文化,要重建某一种文化或者要回归到一个中国传统的、以孔孟为主体的道统上来,实际上是非常危险的,我觉得根本不可能朝那方面考虑。如果你朝那方面考虑,罗尔斯的论点就能说明问题。

其实在道德和精神文化的问题上,我还是同意大多数知识分子的见解。中国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实际上是制度建设,而不是类似于炮制的“灵魂深处爆发革命”,这恰恰是我们应该否定的。我谈到在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国人的追求的“钟摆”为什么摆到了另外一边呢?那时候刚好我们讲究的是要有一个“道”,追求的是一个“道义”或者“道统”。现在我们否定这一套了,现在很多事实表面上看起来是道德沦丧的问题,实际上是制度安排的问题。

因为很明显,人性是自私的,如果没有制度约束的话,任何人都会做坏事。你看,现在有一些犯了罪的高官,他们在忏悔的时候,在谈到精神和道德问题的时候,他们谈得何其之好,那他们为什么又要犯那种道德沦丧的错误呢?因此,这根本不是一个精神文化建设的问题,这完全是一个制度建设的问题,制度能把他管住就管住了。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为什么说要重建政治价值呢?与重建政治价值相联系的,主要还不是一个道德的问题,而是政治安排的问题。实际上世界上其他的一些民族可能在某些方面做得比中国要好,但你不能说中国人道德上比美国人差、比英国人差,或者比任何人差。其实任何人都是差不多的,都有向善的一面、都有自私的一面,如果没有制度的约束的话,他肯定就会搞贪污腐化或者更为糟糕的东西。

实际上,我们的制度在很多时候是不鼓励诚信的,我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大学原本应该是培养人的世界观跟人生观、最讲究诚信的一个地方,但是,现在所有的大学为了迎接国家教育部搞的一个所谓的评议,全校几万人,从食堂到寝室,包括校园的绿化,从上至下全部都在做假。教育部要来评审,你学校要达标,这些指标有些是要评审你十年前批改的卷子和学生的作业,可那时候还没有那种指标,怎么办?现在的大学老师为了迎接这样的一个评比,他们一天什么事都不做,也要准备一年多的时间。造成这种情况非常明显的原因就是制度缺失,这跟他们学的是孔子、孟子,还是基督教没有任何关系。由此看来,现在中国的道德问题主要还是制度缺失造成的,如果我们的制度安排健全,哪怕贪官污吏他内心装的是一个魔鬼,就是因为惧怕受惩罚,他也会做出选择。中国的问题关键是制度,《邓小平文选》里面说得非常好: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所以,我们应该在政治价值方面多考虑,在制度安排方面多下功夫。当然我们也不能走到另外一个极端,变为制度决定论,好像我们谈制度就不谈道德了,那毕竟还是有关系的,因为你治本也还是要治标的。所以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要分清原因跟结果、分清现象跟本质。对道德跟文化的要求还是应该有的,而且一个制度安排吸收的是全人类共有的东西,这跟中国的道统是毫无关系的。

三、社会共识需要用制度来保障

在重建政治价值时,中国应该有一个广泛的社会共识。在这里,首先我们要把社会共识跟文化道德区分开来,如果不区分的话,你把社会共识就当成道德文化,这就很难谈了。社会共识有时候是很具体的,如果说中国现在有13亿人口应该有一个社会共识的话,而这种社会共识又只有一条社会原则,我认为这是不行的。实际上社会共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一个方面,如果一定要有一个惟一的东西,我觉得除了宪法之外,不可能是任何别的东西。任何一个带有特定民族的、传统的、宗教的、信仰的东西都不可能成为社会共识,一旦把这个作为社会共识,就要导致国家的分裂。宪法所有的价值我认为都是可以挑明的,他肯定个人权力、肯定个人自由、肯定法治、反对人治,肯定各种各样的东西。从这种意义上讲,假定我们要讲社会共识的话,惟一的社会共识就是宪法,这一点在学理上是非常站得住脚的。当代有一个最伟大的政治哲学家、德国的哈贝马斯,他到中国来过两次。当时他就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爱国主义。

第二个方面,我觉得除了这种大的共识以外,我们要呼唤社会共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呼唤改革开放应该是一个公正的改革开放,得到的好处跟承担和付出的代价都应该是一样的。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对于改革开放是有一个共识的;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由于贫富悬殊,由于很多贪官污吏利用改革来搞腐败,关于改革已经没有共识了。有相当大一部分人,既有知识分子,也有广大的人民群众,他们认为改革开放已经损害到他们的利益了:比如,改革开放是不是应该为一些特殊利益集团服务呢?不应该。一些大的国有企业,石油、化工、通信这些垄断行业出台的一些东西,都是打着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的旗号,来为他们服务,房地产商说什么一切都是商品化,等等,这些东西大家都是反对的。所以从这个方面而言,大家对于改革开放已经没有共识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重新提出了把2006年叫“改革开放反思年”,我们现在面临的任务就是中国人对于改革开放应该重新有一个共识。这个共识,就是改革开放的代价应该由大家来承担,改革开放不应该导致一部分人大发横财,而由另一部分人去承担义务。

在这种意义上,我们的共识的层次显然比宪法要低,但是我们经常用的却是这种共识。有人认为中国进一步发展需要社会共识,我认为这里要补充一点的就是依靠宪法,要民主、要按照法制办事,任何事情都必须按照宪法办事,这是惟一能够凝聚我们的共识的。

当然还有一个更低层面的共识,就是比如说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在现代化和环保之间,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共识,就是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现在许多地方官员为了追求政绩,就没有做到,之所以没有做到,是因为他们的升迁是跟GDP挂钩的,是制度迫使他们这么做的。当我们需要实现这个发展与环保的共识的时候,我们一定不是给官员灌输一些理念,其实这些理念他们都是知道的,环保理念问题跟制度安排问题相比较,我认为环保理念是较为次要的。如果环保问题没有解决,那么在考核政绩的时候、在他升迁的问题上就可以一票否决,这种社会共识实际上是需要用制度来保障的。

四、知识精英应是普世价值和永恒价值的守护神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拯救和弘扬中,我们的官员、我们的知识分子应该发扬孔夫子讲的“天下为公”的精神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我认为,这两个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在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的身上,有一种比较优秀的品质,就是强调独立性,还有就是批判精神,他对现实中一些不好的东西,不论是在环境方面,还是在公共道德方面,都应该有一种批判精神。

而现在中国的知识分子最大的问题,就是他太想在体制内得到东西了。这点说深沉了,就是以前时代有点不尊重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把知识分子当成牛鬼蛇神,他们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被戏称为“臭老九”。其实,古今中外,任何稍微聪明一点儿的统治阶级,都是把知识分子当成工具来收买的。改革开放以前没做到这一点,现在搞经济建设了,尤其在中国的大学办学条件好了以后,中国的知识分子完全可以在体制内拿到更多的东西:住房、工资乃至休闲等都可以通过做各种项目来取得。再加上中国是一个行政主导型的国家,大学行政化,学术机构也行政化,因此,今天中国知识分子最大的问题已经转变为在体制内为自己谋得地位和利益,这实际上就是跟着权力的指挥棒在转,他们把自己的智慧、甚至把自己的科研成果都用来替体制做很多不好的事情,替体制作辩护和注解。所以,一谈到中国的知识分子要做什么?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作为一种普世价值和永恒价值的守护神。为此,首先他要有独立性,还应该有一种批判的精神,而不是一味地要去献身服务。也就是说,作为知识分子关键就要守住这两点,其他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甚至应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是知识分子应有的责任。具体来说,不管当官的怎么说,之所以我要支持当官的,不是说他是当官的我就要支持他,而只有当官做的事情跟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共同的价值相一致时,我才这么做。正是基于这样的立场,知识分子对现实中一些比较好的东西,比如现代化和环保主义理念,应该大力去弘扬。

结语

制度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军民融合;制度建设;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416.48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月20日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2002年,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提出,21世纪的头20年是中国发展必须牢牢把握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把握好这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为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创造良好的条件。2007年,党的“十七大”上,同志首次正式提出了军民融合的思想。2012年,同志在党的“十”上再次强调了 “军民融合”的战略部署,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妥善处理军事领域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实现国防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共进。

(二)研究意义。军民融合的军队建设思路在我国仍属新生事物,还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军民融合是一个宏大的研究领域,既可以开展规范研究,也可以进行实证研究;既需要针对实际问题的、微观的研究,也需要面向未来的、宏观的研究;既要总结国内实践经验,也要借鉴国外的先进做法。研究军民融合的制度建设,使军民融合式发展思想得以落实为具体完善的制度体系,使之更符合实际需要、更具可行性,为更有效地贯彻党的军队建设思想创造条件。

本文总结和借鉴了前人关于我国军民融合的制度变迁、问题与对策以及具体领域的研究成果,吸收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希望可以为其他关于军民融合的研究提供借鉴,推进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注重对国外军民融合经验的研究和借鉴,通过外国与外国、外国与中国的比较以及外国军民融合的历程和某个具体方面的研究,我国学者总结出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在研究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杜兰英和陈鑫认为,我国应制定宏观政策并丰富融资渠道以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牛振喜认为,我国的军民融合式发展应当以政府为先导,法律为保障,军民两用技术为核心;杜人淮认为,应当以保障国家安全为前提,以提高资源配置为核心,以法律制度为支撑,以贴近国情为基点;吴翔飞强调通过宣传教育为我国军民融合式发展整合信仰;刘光育和邹世猛提出了夯实军民融合思想观念、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突出政策法规和将军民融合纳入国家整体发展规划的四大对策。

(二)国外研究综述。军民融合是全面的融合,尤其是将市场的、商业的方法机制应用于军事领域,以节约资源、提高效率、促进军事和经济的协调发展。Hawkins Shawn R的《军民融合催生美国国防部包装流程的革命》(1999)对美国国防部进行的物流方面的改革进行了纵贯研究,介绍了美国将军用包装标准与商业包装标准一体化的经验,以求更多地使用商业包装标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Lavalle Tara M认为军民融合的程度对美国的战略政策形成了挑战,理由是人民可以为了国家而献身,但并不会为了公司而冒生命危险。

国外军民融合的发展历史较长,制度相对健全,其研究目前更多地侧重于实际操作层面的研究,这对于我国完善军民融合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研究领域不断扩展而且注重对国外经验的研究和借鉴,这有利于推动我国军民融合制度的建设。但是,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大多数的研究注重技术领域的融合或合作,对于涉及军民融合顶层设计的制度建设研究相对不足。

三、军民融合制度建设理论分析

(一)军民融合制度建设的内涵。军民融合的概念首先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被正式提出,在2012年党的“十”上被重申。军民融合是我党总结中外历史上处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的经验教训的成果,其目的是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即将军民融合的范围由工业技术领域扩展到各个领域,打破“军民分离”的体系,实现二者的相互渗透与共享共A。

军民融合制度建设是指为促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而进行的相关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以及配套实施机制的构建。这涉及国家为推动军民融合而制定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计划,社会各界对于军民融合的认识和理解,以及与此相关的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组织机构设置等其他配套措施。

(二)军民融合制度建设的特点。军民融合制度建设涉及全局,时间紧任务重,而又属于新领域,因而具有全局性、紧迫性与探索性的特点。

我国坚持走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路子,就是将过去军民分离的旧体制打破,将国防军队体系全面融入到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实现“军”与“民”的共享共赢。军民融合制度建设属于顶层设计,关系到军民融合中各项具体工作的实施效果,因而也具有全局性的特点。

要快速有效地推进军民融合,就离不开系统完善的各项有利于促进军民融合的相关制度。但是,由于我国实行军民融合的时间不长,尤其是受到我国长期以来军民分离体制的影响,我国推进军民融合还面临着紧迫的政策终止和制度更新的问题。这些制度性问题都在制约着军民融合的推进,因而军民融合制度建设具有紧迫性的特点。

(三)军民融合制度建设原则

1、适应性原则。党的“十”明确指出,我国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既然是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那么也就既要区别于我国以往处理军民关系的制度,也要区别于国外的军民一体化办法,也就是要求我国军民融合的制度建设要适应我国国情,符合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要求。这种适应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c:一是我国的军民融合制度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要从制度上确保军民融合式发展符合我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思路。

2、前瞻性原则。规章制度具有稳定性,也就是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不变。但是,现实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而制度要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适应环境。因此,制度建设中需要坚持前瞻性的原则,保证所设计的制度能够在较长时间内适应现实需求,军民融合的制度建设也不例外。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国内进入矛盾多发期,由于国外敌对势力和领土争端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也变得更为复杂。要在军民融合制度建设中坚持前瞻性原则,就必须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把握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规律,并充分吸取和借鉴国内外实施军民融合的经验教训。

(四)军民融合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1、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必然选择。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要求“加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这就是要从制度上保障军民融合,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建国后,我国长期实行“军民分离”的体制,“军”与“民”分别属于不同的两套管理体系。这在建国初期有利于国防建设,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当国民经济建设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方兴未艾的新时期,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但这种趋势要转变成切实的实际行动并产生预期的良好效果,就离不开必要的军民融合制度建设,从政策、人才、技术和资金等方面全方位地推进军民融合。

2、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军民融合相关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等顶层设计方面的问题是制约我国军民融合的深层次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办法就是顶层设计,即军民融合的制度建设。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内在的本质要求是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到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通过整合军民两种优势,一种是资源投入,另一种是效益产出的“兼容型”、“双A式”发展。而实现这一目的,一要有军民自觉融合的良好氛围;二要有军民规范融合的井然秩序。

四、加强我国军民融合制度建设的对策

(一)完善保障军民融合的政策法规。政策是军民融合制度建设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法律和法规则是军民融合制度顺利实施与提升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国防动员法》等一系列法规政策的颁布实施,我国军民融合战略实施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逐步实现了有法可依。然而,我国军民融合的政策法规还处于初生阶段,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因此,在进行军民融合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始终把完善政策计划和法律法规作为重中之重。需要重点把握的是,应该在完善宏观政策法规的同时,着力健全具体的微观政策法规体系。兼顾好政策法规的废、改、立,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完善各项专项法规,为军民融合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融资困难、合同纠纷、技术标准冲突等具体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法律依据。这些微观方面的政策法规主要是融资政策、保密措施、技术标准体系三个方面的政策调整与制定。

(二)培养符合军民融合要求的人才。军民融合制度建设,首在政策,重点在法规,核心在实施,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培养能为发展提供强劲的后力。更新引导军民融合思想观念的长足动力和最深影响力在于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将人才培养作为一个长期的规划。成才并非朝夕之事,应该持续有效地把人才培养作为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对青少年从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和国防知识的普及,形成对军民融合的了解,并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形成专业人才的培养意识,制定培养计划,跟进培养效果。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以高校作为培养平台的现象比较普遍,但就国内而言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因此要提高高校培养军事科技人才的质量,培养高校军事人才的创新能力,提高知识文化水平,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军事科技人才的综合素质。扩展人才培养方式,走“开放式培养、合作式开发”育才路子,并且扎实做好人才贮备工作。同时,要加强高校与军队、企业的联系,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之下加深国内外、地方之间专业军事院校以及具有专业军事科技人才培养点的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将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理论性有机结合,这也是提高人才培养效率的契机。

主要参考文献:

[1]杜兰英,陈鑫.发达国家军民融合的经验与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3.

[2]牛振喜.各国军民融合的历程及我国军民融合的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3.

[3]杜人淮.国外推进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借鉴与启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5.

[4]吴翔飞.美国军民融合法律机制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5]刘光育,邹世猛.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之路必须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6]Hawkins Shawn R.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creating a revolution in DoD's packaging processes[J].Program Manager,1999.

制度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方国库制度;探索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地方国库制度建设面临的压力分析

随着系统的不断升级、总行制度的重新整编及业务人员对地方国库制度和国库业务操作的熟悉程度越来越高,制度内容与制度执行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对制度建设产生了需要继续完善的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上位制度协调一致的压力。2011年底,总行对现行国库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清理、修改、补充和完善,先后颁布了多个基本规定、管理办法及指导意见。新制度根据当前的国库业务环境进行整编,在内容上有所修订,且更偏重原则性规范。为了切实执行总行国库制度,更好地履行国库职能,当前各地方国库制度必须随着总行基本制度的重编进行相关内容的修订与完善,使之与总行新国库制度保持一致,且内容更加明晰、更具操作性。

(二)增强制度执行力的压力。目前,部分国库业务人员在部分业务处理中存在“习惯化”以及“表面形式化”的操作,制度执行力表现不高。首先,部分支库业务人员在国库业务处理过程中习惯按照相关业务的旧制度规定来处理各类国库业务,致使某些国库业务处理流程和操作程序与当前适用的相关制度内容不一致。其次,在处理一些国库收、支、退等业务时,部分业务人员只满足于在纸制凭证上的鉴章,但在业务处理过程中没有实际进行监督或执行内部国库资金风险控制程序,未能实际履行国库职能和防范国库资金风险,只是在表面上执行了相关制度内容。

(三)业务制度内容规范到位的压力。当前制度对部分业务处理的规范内容只是做了“原则性”的阐述,对内部风险控制制度也重视不足,显现出规范不到位的问题。首先,随着国库的整体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原制度的编写人员对新环境的情况并不了解,因此在某些业务规范内容方面大多采取“原则性”或“方向性”的制度规范用语,对业务操作程序的规范阐述不是很到位,导致国库业务人员在实际的制度执行中容易产生误判。其次,由于对国库内部风险控制制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部分国库业务的内部风险控制程序缺失,比如:“在退库业务中,发生退库的收入预算科目在收入报表中的本年累计余额不可以为负数”等风险点。

(四)部分旧业务的制度内容继续完善的压力。随着各种业务的不断发展,当前存在部分制度内容与业务不适应的情况,相关制度对业务处理行为规范作用不强。首先,在TCBS系统上线初期,为了确保国库业务人员从原有系统业务角色尽快向TCBS系统业务角色转变,在考虑防范国库资金风险的基础上,制度内容尽量避免对原有国库业务处理过程产生太大的改变,少量业务处理程序的制度规范依然保留原有做法。其次,TCBS系统的不断升级改变了某些国库业务处理流程,优化了国库业务环境,导致某些制度规范内容过时。

(五)新业务的制度内容需进一步完善的压力。随着TCBS系统运用的不断深入,各地国库部门协同相关部门已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工会经费、残疾人保障金以及地方社会保险金纳入国库管理等多项国库创新业务,开创了地方非税收入纳入国库预算外收支管理的先例。但由于创新业务是在相关制度出台后开展的,相关国库预算外收支业务处理办法及管理制度只是另行出台并使用,未能在基本制度内容中得到反映。为保证制度内容的完整性,需对该部分业务制度内容进行整编。

二、强化地方国库制度建设的建议

为了满足新形势国库业务需要,解决全国各地分、支国库在制度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确保国库职能在可控风险范围内得到更好的履行,本文结合各地国库业务处理中制度执行的实际情况,提出各地分、支国库机构应采取执行有效的方案加强地方国库制度建设、完善海南省地方国库制度体系内容、强化地方国库制度实施效果等的建议。

(一)明确地方国库制度建设的目标。明确制度建设的目标是地方国库制度建设的前提条件。地方国库制度应建成什么样的体系?制度内容应以什么尺度作为衡量标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应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些问题在确定制度建设意图过程中应加以明确。一般情况下,地方国库制度建设的目标应体现为制度的一致性、完整性、可操作性、前瞻性等方面。

(二)健全地方国库制度的制定机制。国库制度的建设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为确保制度建设的科学性与完整性,地方国库制度建设应在总库制度建设的基础上,总结过去本地国库部门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广泛征求各地及各部门对制度建设的意见与需求,针对不同的情况研究并采取不同的优化方案,不断完善国库制度内容,据此形成一个相对健全的地方制度制定机制。

1、学习与研究总行新制度。地方国库制度内容必须与总行上位制度保持一致。在国库制度建设前,地方国库应对总行基本制度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与研究,全面掌握总行基本制度内容的变化情况,了解变化内容对地方国库制度建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总行的地方国库制度及实施细则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国库业务的实际情况,确定总行各基本制度需要进一步细化的制度条款,并将相关内容细化成地方制度实施细则与操作规范。

2、总结旧制度建设的问题。制度建设不是从开始就十全十美的,建设情况需要在实际业务中不断进行检验。一般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制度执行后,“制度内容不到位,无法执行”、“制度内容不符合业务规范”、“制度内容与上位制度相冲”以及其他在制度制定与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会逐渐暴露出来。为了促使地方国库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需要对过去制定的制度内容及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并对制度内容不断优化,对制度执行不断加强。

3、广泛征求意见。国库制度是各级国库部门业务行为的规范依据,对国库履行监督职能行为、业务回单及相关资料的整理行为以及和相关部门的对账行为都会产生规范作用,从而也会对财税等相关外部单位产生影响。然而,基于不同的现实需要,各级国库部门和各外部单位对某些国库业务可能会存在不同需求。为强化国库制度的执行力,在地方制度实施细则制定前,应事先征求各支库及各外部单位的意见,在防范国库资金风险的基础上尽量满足各支库或相关业务外部单位对国库业务的现实需求。

4、拟订方案,完善制度。首先,将总行基本制度的每个条款进行细化并汇总,编制每个总行基本制度的地方实施细则;其次,将各地方实施细则的相关条款内容按国库业务种类进行归类与划分,使规范每种业务操作的实施细则能按每种国库业务处理的过程进行整编并按顺序排列,汇编成地方国库业务操作规范等制度。

(三)完善地方国库制度的内容框架。对于每种国库业务,地方国库制度及实施细则应分别从业务要求与风险、业务凭证与监督、业务操作与账务处理及凭证整理等方面进行规范。

1、规范业务要求与风险内容。国库业务处理的业务要求与风险是地方制度实施细则应首先明确的内容,具体是指总行基本制度所规定的每种国库业务处理应达到的目标、可能出现的风险点、总行对地方国库业务的年度考核点以及相关财税政策对国库业务的要求。业务要求与风险的内容一般可以根据总行国库基本制度内容及相关财税政策进行细化。

2、规范业务凭证与监督行为。国库业务的发生都需要各相关凭证作为依据。为规范国库业务处理的标准,实施细则应对国库业务发生时的必要凭证,以及凭证要素的必要项做详细的规定;在此基础上,还需明确国库业务人员应如何根据凭证要素内容和各凭证间的勾稽关系进行对外监督。

3、规范业务操作行为与国库会计账务处理。TCBS系统上线后,国库业务基本上依靠各种国库系统进行处理。为保证国库业务的系统操作有法可依,地方国库制度及实施细则应对系统业务操作行为进行规范,明确各业务岗位在国库系统中的操作内容,并确保该规范内容与各国库系统操作手册保持有效的衔接;其次,地方国库制度及实施细则还应详细阐述国库业务经国库系统处理后所产生的业务处理信息、国库会计核算的会计分录、登记的会计账簿种类以及汇总的会计报表,以便国库业务人员据此对国库业务处理结果及国库会计核算结果进行全面的理解与掌握。在此基础上,实施细则还应对国库业务处理信息以及国库会计核算信息的查询方法及操作行为进行规范。

4、规范凭证整理行为。国库业务在国库信息系统中处理完后,相关凭证资料如何进行处理等业务行为也需要在实施细则中得到明确的规范。其内容主要应包括对国库业务处理和会计核算资料、相关部门的国库业务凭证回单、会计凭证及相关报表的清分、签章及整理等行为的规范。

(四)强化地方国库制度的执行机制。国库制度建设不仅仅是指健全制度体系与完善制度内容,还包括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制度执行到位,强化国库制度在实际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制度执行力。

1、加强制度学习与培训。深刻理解并全面掌握国库制度内容是制度得以执行的前提条件。各级国库部门应通过组织培训班、网络视频培训、录制光盘、编写制度汇编、组织大分区国库知识培训以及其他创新培训方式与手段,积极组织国库业务人员开展新国库制度和财税政策学习及研究,着力增强制度培训效果,确保各国库业务人员对制度内容及国库业务相关政策理解到位。

2、强化制度监督与检查。为确保各项国库制度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得到切实的执行,各级国库部门应重视对辖内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与检查工作。根据条件不同,国库部门可以灵活采取不同的监督方式,确保监督行为及相关检查业务操作程序符合制度与相关政策的内容,对发生的各种制度不执行情况予以及时纠正;保证各种业务凭证合法、完整,业务处理结果真实、准确,业务资料整理符合制度规定等。

3、深入开展制度调研。国库制度建设可以通过制度调研的方式加强国库制度建设的信息反馈工作。首先,加强国库制度定期与不定期的专题调研力度,可以及时了解国库制度在实际业务中的执行情况,摸清制度内容存在的漏洞,为进一步完善国库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强化国库制度建设准备好各种条件;其次,制度调研还可以积极引导地方国库开展业务创新和制度创新,确保国库各项业务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促使地方国库各类创新业务规范有序地开展。

制度建设范文第4篇

1、制度建设重主轻次、重点轻面,没有形成严密的体系,突出表现为“三注重三忽视”:注重治理腐败主源头的制度建设,忽视腐败支源头制度建设;注重实体性制度建设,忽视程序性制度建设;注重单体性制度建设,忽视系统性制度网络建设。

2、监督制度不健全,造成了制约乏力的体制性漏洞。一些规章、规定、办法等比较笼统,评价标准缺乏明确的量化规定,在操作过程中没有科学准确的制度性判断依据,对腐败后果的处置把握不准,人为随意性很大;制约机制单向运行,上下监督不对称;自上而下监督效果明显,而自下而上监督空洞乏力,公众反映问题和上诉往往被“截留”,导致上级难以对下级的权力运行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评价,进而无法对下级进行有效的制约和监督。

3、制度落实难,执行制度的保障机制建设滞后。抓制度落实的意识不强,重建章立制,轻贯彻落实的现象相当普遍;制度规定修订不及时,个别条款陈旧,有的还与国家法律条款不相衔接甚至抵触;有些制度的出台不规范不严肃,没有经过有关专家的论证,缺乏群众性基础,使制度不管用;有些制度缺乏强制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保障制度落实的制度建设滞后。

二、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出现问题的原因

从制度的设计、出台、执行的全过程分析,造成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方面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制度时缺乏系统观念。

纵观世界反腐工作,任何国家的反腐败要想取得成功,都必须建立起多个关键的廉政支柱,形成整体的反腐合力,而不能零打碎敲,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想把腐败现象控制到最低程度,必须用系统的观念、系统的思想设计规范制度体系。我们的制度建设单件性、现实性、应急性的多,整体性、超前性、预见性的少,总体上缺乏系统观念,不能用系统的思想建立反腐败制度体系。

(二)设计制度时存在旧的思维定式。

一方面,政策研究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同志,相当一部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定式带有较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在制度的设计和制定时,偏重于引导,注重于疏导;缺少对违纪者应如何处置等具体规定,使贯彻落实纪律规定具有很大的弹性空间,很难起到制约规范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制度设计时经常定格于党员干部多数是好的且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优秀的品德这一基点上,忽视新时期内外环境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和冲击,过多地强调党员干部“自律”,所以大部分制度都以“自律”为基础,缺乏应有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三)廉政制度受到特权的抵制。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其根本的作用在于制约权力的滥用,规范对象首先指向的是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这就使有权力的领导者面临着遵纪与贪利的选择,如果遵纪就不能够得到利益。这样廉政制度的推行在一些人那里遭受到了抵制,加之部分领导干部依法从政意识淡薄,使廉政制度失去应有的权威和效力。

(四)制度制定缺乏前瞻性。

腐败行为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而我们的制度体系没有能够适时地作出动态的调整,对腐败行为不能做出迅速的反应。反腐倡廉制度的制定和出台,赶不上腐败行为本身的变化速度, 有明显的滞后性,缺乏一定的前瞻性。

三、如何解决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问题

(一)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各项制度为重点。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紧迫任务。党的十七大指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这是我们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适应反腐倡廉形势发展变化提出的重大任务,是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途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进一步突出了反腐廉制度建设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要紧紧围绕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等工作,加快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所确定的各项制度,加快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努力形成一整套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二)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

不受监督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滥用和腐败。加强监督是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重要保证,解决监督问题就是一个完善制度的过程。当前,“一是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体制。加强党代会代表、党的代表大会、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监督作用。健全和规范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制度。充分发挥民主生活会、巡视工作的党内监督作用。二是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严格执行和不断完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质询、罢免或撤换等制度。三是改进监督方式方法。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建立健全党内民主监督机制。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四是拓宽监督渠道。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发挥好舆论监督和网络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豍要充分认识监督对于党的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探索加强监督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加大监督制度创新力度,逐步完善监督体制,健全监督体系,明确监督责任,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三)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

制度的效用取决于制度的执行力,而制度的执行力则体现了党的执政能力。抓好制度的贯彻落实,既是制度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检验制度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准。要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切实加强制度执行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要把制度执行摆在突出位置,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出实招,求实效,保证反腐倡廉各项制度得到切实执行。二是切实加强制度宣传教育。要把制度宣传教育作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领会制度精神、熟知制度内容,不断增强制度意识,牢固树立严格按制度办事的观念。三是切实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要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加强日常督查和专项检查;要建立健全制度执行问责机制,把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内容。”

(四)加强整体规划。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内容丰富、任务繁重、牵涉方方面面,必须统筹兼顾,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各级党委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把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总体部署,全面分析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面临的形势,整体把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进展情况。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反腐倡廉工作实际, 制定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总体规划和中长期计划。要紧紧围绕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建章立制,探索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要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发挥好人大、政府、纪检、监察、司法、审计等机关的作用。要支持人大和政府制定廉政法律法规;调动党政各部门和各行业的积极性, 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将反腐败要求融合到相应工作制度之中;要发挥行业协会、社团、社区等群众组织在各自领域的制度建设作用,共同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各级纪委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出主意、提建议、定规划、拿方案,协助党委做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组织协调工作。

总之,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反腐倡廉建设重要发展时期,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突出强调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问题,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反腐倡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境界,对于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要求贯彻好、落实好。

(作者: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注释:

孙飞.深刻理解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中国监察,2010.6.

制度建设范文第5篇

(一)制度与制度建设

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的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1】,现代制度更多是指博弈规则,是国家对资源的权威分配。

制度建设是政府为了保证社会各阶层合法、合理、有序的工作而设计的一整套程序性、规范性规则,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离不开制度建设,社会的各种利益和谐调整也离不开制度建设,制度是国家、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串珠线,没有制度,国家和社会将会是一堆没有线的珍珠,无法正常运作。

(二)公民社会定义

公民社会(Civilsociety),又称市民社会,对公民社会的定义众多,伦敦政治经济学院(TheLondonSchoolofEconomics)公民社会研究中心给出工作性定义:“公民社会是指围绕共同利益、目标和价值的,非强制的行动团体。理论上,其制度机构与政府,家庭和市场不同,但实际上,政府、公民社会、家庭和市场之间的界限是复杂、模糊,并且可商榷的。公民社会一般包括不同的场所、人物和组织机构,以及多种程度的正规性、自治性和权力结构。公民社会通常运作于慈善机构、非政府组织、社区组织、妇女组织、宗教团体、专业协会、工会、自助组织、社会运动团体、商业协会、联盟等之中。”【2】

本文认为公民社会是介于国家和家庭之间的一个社会领域,这一领域由相对于国家的组织所组成,这些组织在同国家的关系上享有自并由社会成员自愿结合而形成,以保护或增进他们所关心的利益或价值。非政府组织或非盈利性组织是典型的公民社会。

(三)公民社会的兴起

民间组织的发展既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也需要一定的政治环境,没有一个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很难想象民间组织的存在与发展。80年代以来中国的政治体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其中的许多变革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了公民社会的发展。第一,政府日益重视法制和法治,公民的结社自由开始具有实质性意义。第二,政府大幅度放权。第三,政府开始转变职能。这三方面改革所带来的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变化,使得80年代后中国的民间社会开始快速增长,出现了增长高峰。到1989年,全国性社团聚增至1600个,地方性社团达到20多万个。到1997年,全国县级以上的社团组织即达到18万多个,其中省级社团组织21404个,全国性社团组织1848个。县以下的各类民间组织至今没有正式的统计数字,但保守的估计至少在300万个以上(俞可平,2000)。除了社团组织外,改革开放后,中国还发展起了另一类比较特殊的CSOS即所谓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民间的服务性事业单位,它们不享有国家的经费资助,通过向社会提供有偿维持运转,但按照规定这些组织不得把盈利作为其主要目的。据初步统计,到1998年这类组织达到了70多万个。【3】

公民社会的兴起使得政府设计制度时必须考虑公民社会的力量,因为民主国家里的制度是国家与社会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所以制度设计必须遵循一些合法原则。

三、制度建设原则

人是天生的社会性动物,人本性是社会性,人们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隔离生活,但是人们又不能直接决定自己的生活。所以把权力转让给政府是必需的,即使政府有时会侵犯人们利益,人们也不可能轻易政府。因为政府这一届或整个政府机器,由于人们不仅追求政治自由还要追求生活幸福,政治生活并非是每一个人的主要事情,故不可能由人们直接行使权力治理国家。所以还得建立政府,由它行使权力,因此人们必需在现实政府主导下生活,政府“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也不过是一件免不了的祸害”【4】。

制度建设过程应然是政府与人们的博弈过程,制度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是政府与人们博弈力量的此消彼长。但实然的制度建设是政府主导的,是政府自认为符合人们利益而设计的制度,这是因为公民社会还不够成熟和强大,达不到与政府博弈的实力,所以政府就包揽了制度社会的一切工作。等公民社会兴起和强大时,制度建设就会在政府与公民社会博弈过程中变化和发展,制度就会朝向公正发展,因为“制度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反映,又是社会公正的保障”【5】。

(一)政府主导制度建设原则

在现有的社会状况下,政府力量过于强大,所以制度建设要求政府遵循一些原则,使制度设计合法与合理。

1、宪法建立在人们心中原则。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每个人有权利也有义务了解和熟悉宪法,如果人们不了解宪法,宪法就是一张纸而已。现实中,放眼望去,了解宪法的人、看过宪法的人没有多少人。中学、大学都没开宪法学,这也不利于宪法在人们心中传播,真正的宪法是建立在人们心中的,而不是一张。人们心中有宪法才是制度公正与民主发展的最重要基石。

2、遵从法的精神原则。法的精神是孟德斯鸠提出的,论述法的制定要遵从一定的原则。“法的精神的基本含义就是一个国家的法律和该国的政体、自然环境、土地气候、人民的生活方式、宗教、贸易、风俗习惯有关系,法律和法律之间也有关系,所以这些关系综合起来,就构成法的精神。简而言之,法的精神就存在于法律和各种事物可能有的种种关系之中”【6】。要以法的精神为指向,充分尊重本国公民的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

3、以理性为依据。政府主导的制度建设必须从理性出发,“争取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7】,引导人们走向快乐,减少人们痛苦,政府缺乏理性以及政府贪图小利、与民争利是现代人们痛苦的根源。

4、法制建设与法治建设相结合原则。法制和法治两个概念极其相近,从两者都要求政府必须以法律为依据行使权力,两者的本质是相同的。“但法制偏向于静态的规定,要求制度的改进与完善;法治偏向于动态的发展,是政府在法的原则指导下进行制度设计”【8】。由于人类各方面快速发展,产生了新思想、新文化、新技术、新财富等,法律的制定倾向于滞后,政府必须运用法的原则进行制度设计,引导人们走向幸福。“法律有限,人事无穷”【9】,正体现了现代政府权力与职能扩大的主要原因。

(二)政府与公民社会互动建设制度的原则

制度设计不可能永远由政府主导,当公民社会兴起和强大时,制度建设就要求政府与公民社会共同参与,它是一力量的博弈过程中。

1、民主原则。每个人参与政府的制度建设是不可能的,无论是有政治爱好还是利益诉求。当公民社会兴起时,政府制度建设就不能再单独行使,必须逐步扩大制度建设民主成分。政府的权力是人们赋予,“民主政府的本质,在于多数对政府的通知是绝对的,因为在民主制度下,谁也对抗不了多数”【10】,人民有权参与政府制度建设,虽然每个人不可能都参与,但公民社会有条件参与,公民社会有组织性、一定的政治性及利益相关性,政府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应考虑公民社会的存在,允许公民社会民主参与,使制度建设民主化,提高制度的合理与合法性。

2、平等原则。在政府与公民社会共同进行制度建设过程中,政府与公民社会应处于平等地位。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政府应该把决策权逐步让渡出来,由政府与公民社会共同决策制度的建设。

3、增量与最大原则。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往往涉及利益的分配,以及资源的使用,在这个过程,不仅要考虑社会效益还要考虑全民个人利益。以往制度建设是政府主导的,所以也容易造成部门立法,部门利益最大化问题。但在公民社会参与政府的制度建设,应本着增进全体公民个人利益为出发点,结合社会效益与个体利益,在保证个体利益增进至少也不损失的前提下,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建设才是合理的。

4、制衡原则。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许多制度设计是由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设计的,出于公务员“公共选择理性人的存在”【11】,制度设计难免带有强烈的部门色彩。所以在政府与公民社会在决策制度设计时,由政府草拟制度设计,然后由公民社会力量决策通过。公民社会出于本组织经济人与理性人出发会制衡政府部门立法,使制度建设趋向制衡,政府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更多会主动向公民社会协商、妥协,从而最大限度增进公民个体利益。

四、制度建设管理的技术操作问题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制度建设必须遵循一些普世原则以及人文环境、地理环境等因素,勾画了一些原则性问题,下面将讨论些实际操作性问题,以便于政府再去制度建设过程中合理与合法。

1、制度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当地人文环境、地理环境及风俗、习惯、传统等,不能做同一规划。例如在前几年制定了一项规定,人死后要火葬,不火葬要罚款等这项制度,且不论制度是否完善,从法理上,法的精神上看,都是不合理的。中国有几千年的入土为安传统,尤其在农村,不可能通过一项制度就可以把传统、风俗、习惯给于改变。从现实执行情况来看,效果很差,政府有利用职权之便侵犯人民利益之嫌。这可以看出制度遵从法的精神的重要性。

这项制度可以这样设计:考虑到城市人们文化素质较高,而且传统意识较为薄弱,只要制度完善就可以广为推行。在农村,考虑到风俗、习惯、传统等因素,可以鼓励农民火葬,但不强制,以自愿为主,可以辅以金钱等物质利益为诱导。精神诱导作用较弱,而且用的不好容易引起村民反感与抵制,比如政府为了推行这项制度,常常会宣扬一些例子,这样会适得其反,让这个村民背上一种负罪感,久而久之使村民都反感政府的行为残忍不道德。用制度慢慢改变人们的落后习俗,而不是强制和剧烈变革,而是渐进式的变革。

2、制度的力量有时没有传统的力量强大,必须用理性眼光看待公民社会的自治。例如前几年政府处于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目的,就将一大批森林加以公共管理,这样就把以前属于农村村民自治的森林也变为公共管理了,结果是森林资源减少得更快,反而没有收回管理权之前的效果好。森林减少的原因是村民去偷林,由于管理员人员有限,不可能管理得了一个面子广大的森林,而且当地村民也熟悉环境,这样偷林现象就很严重;再加上森林管理员工资较低,他们也希望获得一些“外快”,这样就产生了一些灰色腐败现象。村民其实也是一个理性人,他们当然会计算所得所失,下面是一组博弈对比分析:

从上面对比可以看出村民在自治情况下偷林成本是相当大的,所以在有些村落森林资源保护较好的应继续让其自治,政府只是原则上作指导,向其提供资金与人员支援即可,切不可忽视公民社会自治力量。

3、资源集中时应有所分配。制度建设过程主要是资源的集中与分配,为了经济发展集中是在所难免,发展经济的成果必须公平分配给全体人民。在资源集中过程中必须保证每个公民的福利至少是不损失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资源集中带来的社会利益增大时必须增进人民的利益。例如高校教育发展,政府把大量资源集中发展名牌高校,从提高本国教育、科研水平的目的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须保证其他高校所获的资金至少不低于往年的情况下才可以。当重点建设高校的资源集中所取得的社会收益时,必须把收益的一部分用于其他高校的发展,这样才能保障制度公平的合法性。

【摘要】制度是一种程序性、合法性规范,现代制度更多是指博弈规则。制度的合理与国家政治民主的发展也引起了公民社会的兴起。制度建设有政府单边主导制度建设原则:宪法建立在人们心中原则、遵从法的精神原则、以理性为依据、法制建设与法治建设相结合原则,也有当公民社会力量强大时政府与公民社会主导制度建设原则:民主原则、平等原则、增量与最大原则、制衡原则。制度设计管理应遵循尊重传统习俗与增进人民福利的一些技术性问题。

【关键词】制度建设公民社会制度建设原则制度建设技术性管理

参考文献:

【1】[美]诺斯著:《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页。

【2】资料来源百度百科,/view/660324.htm。

【3】资料来源,/docs/983284067901。

【4】《潘恩选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页。

【5】宋增伟主编:《制度公正与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5页。

【6】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77页。

【7】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80页。

【8】张国庆主编,《公共行政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17页。

【9】张国庆主编,《公共行政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83页。

【10】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82页。

【11】张国庆主编,《公共行政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72页。

制度建设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企业制度;建设;完善

一个能够服务社会,惠及百姓,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中能够健康发展的企业,离不开企业内部高效规范的管理制度;企业的不断壮大,提高社会地位,也离不开企业的高要求严标准。这些条条框框并不是想要约束哪一位员工或者是哪一项工作流程,而是,为了是全体企业员工以及技术流程能够达到一定的统一管理,按照一定的准则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

企业制度体系的建立、落实执行和完善制度体系是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三项内容。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的三个部分,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缺一不可。

进行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必然需要一套现代化、能使员工心悦诚服、能提高员工积极性与觉悟的管理制度。若要企业健康发展,制度建设需要考虑内、外部多方面的因素,不能夸夸其谈,虚而不实,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及实用性。企业制度的建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提高认识。是做好制度建设的前提

纵观古今中外,任何决策的付诸实施都是以认识为前提的,试想一个新的提案、政策、方针要出台落实,而对应的人群,无论是高层领导还是中层干部甚至基层员工,对其漠不关心、毫无了解、那么一切也都成为空谈。企业的发展大体都经历了几个大的变革时期,而且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等等诸多大环境影响下,这种变革不仅未曾减缓,反而以一种快速调整适应的姿态存在着,故而,企业对应的制度也应该是同步灵活机智的快速调整契合。然而,现今面临的普遍问题是大家对此都有意识,就是行动跟不上步子。抽丝剥茧来分析,还是从根本上的主观意识没有提高上去。甚至有的企业会生搬硬套别家的制度来添自己的砖瓦,结构不同,原理自然不通,所以往往这种“省时省力”的方法以坍塌告终。也存在因决策者缺乏高瞻远瞩的能力,制定的制度与实际不符,没做到与企业的发展轨迹贴合,难于运作的尴尬情形。再或者存在的情况是,制定的制度是很符合企业发展方向的,制定者也足够深谋远虑,运筹帷幄,制度很好,但上下干部员工不重视,或做不到恪守执行,那么慢慢的这个出炉的政策在开始还是大体执行,后来就变成大家游走于制度边缘,再后来大家行为做事干脆视它于无物,这个政策最终面临的还是被大家忽略的境地。以上的情形,无论哪种,结果都不尽人意,所以重视不起来,那么它终究会成为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致命伤。所以,建设企业制度,关键在企业高层领导,中层干部及基层员工能在思想上重视制度的建设。

2 科学制定管理制度是制度建设的关键

不管是新企业还是老企业,制度制定必须有前瞻性,科学性和针对性。提高全体员工对制度的认识之后,就需要建设制度,规划制度。企业制度的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健全,完善的。制度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实事求是的去分析,深入细致的去调查,大胆的创新。制度的制定不能仅仅局限于当前,它需要制度的制定者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需要具有务实的态度,需要能发挥员工们的群体智慧。做好制度的制定工作必须要与实际结合,切忌盲目的照搬,制度的来源是为了企业的目标服务,需要员工集体认可,且能通俗易懂。制度在制定、搭建的时候,要先做好实际调查,分析出企业管理问题的根本所在,同时坚持民主参与的原则,坚持自下而上地进行流程的梳理和搭建,同时公司的管理者、制度制定的决策者、组织者必须把握住整体的方向,定出制度的纲领。

3 做好宣传是制度落实的前提

了解是落实的前提,制度制订出来后,要进行广泛宣传,进行培训教育,不仅让员工要了解条文,更应理解制度的内涵,才能更好地执行。制订了合理、科学的制度,下一步就需要推广制度,推广的前提是要进行制度的宣传,让员工了解制度,了解制度的真谛。每个企业的员工思想觉悟,认识程度是各不相同的,甚至是良莠不齐。为了做好制度的宣传,需要相关部门互相配合,做好实例演示工作,通过各种多媒体形式进行企业新的科学制度的宣传,让员工意识到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企业的发展,是为了员工个人更好的发展。好的制度是企业与员工双赢的制度。

4 抓好落实是制度建设的最终目的

适时恰当的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才是关键,新制度的执行能力提高,需要提前为企业员工提供公平正直的工作环境,再好的制度落实到实处,不容许一人违反,也不隐没任何一个值得表彰的楷模,新制度才能将它自身的价值发挥到极致。严格的执行制度,是对企业负责,对个人负责,任何一个新制度无非在为企业与员工创造共同利益,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对任何反面人物,违反现象姑息养奸,“令行禁止”“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这些经典都在诠释着一个不变的内容:严格执行纪律和制度至关重要。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说过:“好的企业就像一个军队,令旗所到之处三军人人争先,个个奋勇,退却时阵脚不乱。好比一个斯巴达克方阵。”为了新的纪律和制度执行效率能够加强,必要的时候企业也可以采取一些相应的奖惩措施,来更好的实行落实。

5 制度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任何制度的制定人或者是策划团体,都由并不完全的人组成,那么一项制度的出炉必然有其不完全性,需要在大量的理论实践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根据企业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发展方向进行变动,如此才能使得新制度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发展。在制度的前期策划阶段,我们可以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如何使企业员工容易接受的方向上,以及如何推广相关制度的步骤上,当制度执行到一定阶段以后,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主要商讨一些如何维护相应的制度建设上来,这样才可能及时发现制度在企业中的服务效率,去掉冗繁不能够落实的部分,调整添加些必要的规条。

6 企业制度的建设应和企业文化建设同步进行

当企业文化根植于人心的时候,人们就会有了统一的远景目标,统一的核心价值观,统一的行为标准,这些正是执行制度、完善制度的充分条件。所以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制度建设才能走的更远,更完善,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的发展才能更长久、更健康。

参考文献

[1]郑守林.企业文化建设须持之以恒[J].中国石油企业,2010(10).

[2]徐亚莉.企业制度建设浅议[J].西部财会,2010(11).

[3]韩振祥.企业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改进[J].现代企业,2010(10).

制度建设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企业;制度;建设

一、企业制度的内容

企业制度是企业巩固成功经验和创新建设的规范性制度。企业制度建设的过程,也是凝聚和固化企业已有成功经验的过程。企业制度建设说白了就是企业的法制建设,人人都遵守这些制度,企业才能兴旺发达,如果不进行制度建设,或对已有的企业制度不好好执行或根本不执行,势必影响企业的发展。企业制度建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随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而变化,要与时俱进、不断修改,这样企业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企业制度建设是一个制度制定、制度执行并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制度有总则和细则之分,前者为大纲性的,后者为具体操作性的。企业制度在制定时,不仅要求在主观上是可行的,更重要的是在客观上也要可行,所以我们首先要改变人们对制度建设的狭隘认识。制度不仅仅是约束员工的行为,更应该是鼓舞员工奋发向上的一种动力源泉。一些企业中,关于制度的内容很大一部分是惩罚,而很少奖励。这种奖罚的不平衡,不仅削弱了员工的创造、创新积极性,更主要的是增加了他们的抵触思想,最终导致企业没有发展创新的支撑。所以,我认为在制度建设中要力求形成奖罚平衡甚至奖多于罚的模式,要把员工看作是企业发展的源泉,而不应该把他们看作是被奴役的人们,正如所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但企业制度中肯定也要有惩罚的内容,这些内容犹如一条高压线,告知员工不得触摸。有人就是不听忠告,非要上去摸一摸,结果肯定被电击中。对这种人,我们除了同情外,多少觉得他有点“活该”。企业制度规定的处罚制度亦同此一样。企业制度规定并告知了员工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果员工偏要去做不该做的事,结果被处分、罚款、甚至开除等,能不怨他自己吗?通过制定企业规章制度,使企业经营、安全、技术、质量标准化等各方面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并且高效运作。

企业制度有人事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销售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奖惩管理制度等等。每个管理制度项都还有许多子项,比如行政管理就又包括公文管理、车辆管理、档案管理、办公室管理、安全保卫管理等,又比如人事管理又包括招聘制度、培训制度、薪酬及职级管理制度、员工关系管理制度等。

二、企业制度的重要性

中国古人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邓小平也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制度问题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周亚夫,西汉时期著名将军,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以治军闻名。一次,文帝去边关慰问军队,到了周亚夫附近的几处别的将军营地时,他的随行部队都可以直接驱车而入,将军和他下面的官兵赶忙迎进送出。去周亚夫的军营时,营中将士个个披坚持锐、刀出鞘、箭上弦、弓拉满,处于战备状态。文帝的先行人马来到军营前,把门士兵不让进。先行人员说:“天子就要到了!”把门的都尉说:“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的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一会儿,天子到了,也不得进入。于是天子派人持符节诏告将军,周亚夫才传令打开营门。守卫的士兵对天子随从人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车马奔弛。”于是天子的车便控着缰绳,慢慢走。到了营中,周亚夫手持兵器向天子拱手说:“身著铠甲的将士不行拜跪礼,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天子深受感动,改换了姿态,靠在车前横木上向军队行礼。仪式结束后,出了营门,群臣都非常惊讶。文帝赞扬到:“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呢!以前过霸上和棘门的军队,好像小孩子做游戏,那里的将军遇到袭击就可能被敌人俘获,至于周亚夫,敌人能有时机冒犯他吗?”

三国时,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用手扶着麦杆,生怕把麦杆弄断,没有一个人敢践踏麦田的。老百姓见了,无不称赞,有的人还磕头拜谢。曹操正走着,忽然从麦田里飞出一只鸟,惊吓了他的马,马一下蹿进了麦田里,踏坏了一片麦田。曹操马上叫来执法官,要求治自己的罪行。执法官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都不遵守,还会有谁心甘情愿地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统率千军万马呢?”随即曹操拔出佩剑就要自刎。众人赶忙挡住。大臣郭嘉说:“古书《春秋》说,法不加于尊,丞相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曹操沉思了一会说:“既然古书《春秋》上‘有法不加尊’的说法,我又肩负着天子交给的重任,那就暂且免去一死,但是我说过的话不能不算,我应该受到处罚。”于是,他就割断自己的头发说:“那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现在人们剪头发是很正常的事,可古人认为:头发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随便割掉不仅大逆不道,而且是不孝的表现。曹操能够割发代首,严于律己,实属难能可贵。

所以说国家要有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企业的规章制度就如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国人不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国家的法制建设就必遭破坏,国家就要灭亡。同样,企业从董事长到员工如果不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企业必然存在不下去。企业制度建设是企业运行中的一项基本工作。企业制度是企业存在的体制基础,是企业及其机构的行为准则,是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体制保证。所以说,企业的所有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体制框架内进行,这种体制框架就是企业制度。如果没有企业制度,就谈不上企业的存在,当然更谈不上企业的发展。当然,企业不仅要制定、健全制度建设,更要加强制度建设;不仅要加强制度建设的质量建设,而且还要加强制度建设的水平建设。良好的制度建设,能够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促使企业的收益最大化,能够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能够鼓励创新和坚持原则的人取得进步和支持,能够使不敬业的人受到处罚。

三、我国企业制度的现状及对应措施

目前许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大都停留在“人治”的层面,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今天叫你在,你就能在,明天叫你走,你就得卷铺盖走人,很随便。同样做错一件事,有的人有“面子”,处罚就轻些,甚至不处罚;有的人没“面子”,处罚就重,这样一来,势必产生一些不正之风,同时给更多的勤勤恳恳工作的人很大的伤害,最终受伤害的还是企业。许多国营企业和更多的民营企业都采用的是“任人唯亲、家长制”的做法,极大地排斥了有作为的人进入高级决策层。在国营企业中,管理层分派系;在民营企业中,员工往往被分为“自己人”和“外人”两部分。企业主在比较重要的岗位上都安排的是“自己人”,除极少数情况外,“外人”是很难得到这些岗位的。另外,许多员工不了解企业制定的制度。企业就是制定再多的制度也是无用的,它只是一个摆设而已。所以,我们要制度管企,而不是人治管企。所谓“制度管企”,就是通常所说的依法治企,即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从产、供、销到人、财、物的机制运行,都必须以科学可行的制度为保证。归纳起来,目前我们的许多企业在企业制度建设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上的差距,有些人认为企业制度可有可无,甚至有些人认为企业制度束缚了员工的积极性。

二是制度体系不完备,即制定的制度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一种凝聚力,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体系。

三是制度本身不完善,即制度内容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不够。

四是制度执行不到位,即制度只是写在文件上,而没有执行在行动上,制度成为一种形式主义。

针对以上现状,我们的企业领导干部首先应该有一个科学的制度建设的思想,其次要建设和统一全面的制度体系,再次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制度的修改和细化,最后就是要顶住各方面的压力,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和执行制度。具体包括:

第一,建设并形成决策及制度建设的前期调研、咨询、协商制度。

第二,建设并形成科学决策并科学适时地制定规章制度。

第三,建设并形成制度制定后的跟踪调查制度。

第四,逐步完善制度的制定和监督。

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因为他们就像一面镜子,一面旗帜,一只领头羊,只有他们带头带好了,才能“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则“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领导干部带头不认真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不仅影响了班子,带坏了队伍,而且败坏了企业风气,阻碍企业的正常发展,甚至给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

四、企业制度的创新

众所周知,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以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要求的制度模式。所谓企业制度创新,就是要求企业随着发展的需求,不断对企业制度进行变革,这对企业是极其重要的。随着经济时代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更多地依赖知识和人力资本。企业制度中有处罚,就应有奖励。企业注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就应该为员工提供更多摘取荣誉和财富的途径。企业制度建设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市场机制越完善,企业竞争越残酷,对企业的制度要求就越高。塑造一个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就必须有一个好的管理制度。满意的服务,依赖于企业的管理。高质量的产品,需要有高质量的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作保证。所以,要想企业成功或使企业永葆青春,企业必须有一个规范性和创新性的制度。否则,企业就会陷入困境,不适应市场,甚至失败。在现在市场制度逐渐健全、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是生产产品的质量竞争,其实也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竞争,也是企业制度的先进性及有效性的竞争。所以我们要思想创新、人才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质量创新。总之,要事事创新、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使我们的企业稳定地、健康地发展。我们要给创新者以表彰、奖励,使创新意识深深扎根于每一位员工心中,使他们的创新意识时时刻刻存在于他们的实际行动中,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产品及产品质量得以时时更新、时时提高,使我们的产品得到更多用户的认可。

制度建设范文第8篇

十八届六中全会,是2016年中国政治的一件大事,也将是执政党制度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政治局会议确定的六中全会的两项具体议程,非常鲜明地体现了十后中央领导集体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特色:精准和讲究实效。

精准,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并且不是泛泛而谈的一般性的问题,而是要害性的、有针对性的、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比如说党内政治生活,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为保证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完成中心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个执政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以增进党的团结统一和生机活力。这其实也是重大的政治变革,对整个国家的政治都会有重大影响。

因此,中央提出有必要制定一部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而精准就体现在,中央明确提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领导层组成人员必须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全党做出示范。

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道理也是一样的。中央明确提出,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只有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监督、完善监督体系,才能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党内监督搞不好,其他监督就很难充分发挥作用,这是中国政治的一个常识,只是很多人有意或者无意忽略了这个常识。具体而言,强化党内监督,重在落实两个“责任”(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这方面十后的管党治党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实践,六中全会是要进一步制度化。落实两个“责任”也是制度建设的精准发力所在。

精准之后才有实效。这个道理不难理解。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关键是高级干部,只有以上率下,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这个中央提出的目标的实现才有根本保障。搞好党内监督,也只有落实好了两个“责任”,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首先是各级党委一级一级去贯彻落实的,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

所谓实效,通俗说就是“管用”。在系列重要讲话当中,我们可以发现总书记对于制度建设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制度建设贵在精,贵在管用。管党治党,制度再多,如果不精准,结果就会大而化之,起不了作用。这个思想,不光体现在管党治党上,而是体现在治国理政的各个重要方面。比如立法,总书记就说过: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国,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好国;越是强调法治,越是要提高立法质量。

制度建设有自己的规律。制度很重要,往往起决定性作用。但我们不要迷信制度,反而要认真研究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制度不精准,就不管用,这个是一方面;还有一种情况是制度叠床架屋,这就不仅是不管用的问题,更会带来内耗、莫衷一是等,走到了制度建设初衷的反面上去。这样的教训在历史上是很多的,不胜枚举。

我们常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个意思就是说,政治家做事情,第一条考虑的还是要管用。治国理政,不是搞“玄谈”。

不久前,《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全文公布后,中纪委书记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说道,任何一项制度都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不能把亟待破解的难题淹没在大量制度条文中,也不能把重要的政治信号变成学术研讨,导致制度迟迟出不了台、贻误了时机。要重视制度建设,但也要避免落入“制度陷阱”。“做不到的宁可不写,写上的就要管用”。

十后管党治党的成功实践,对于我们改革和发展的事业也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改革,说到底是要做两件事情,一件是放手搞活,一件是“建章立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日益定型,这后一件事情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同样需要遵循精准和讲求实效的精神来办。

7月22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次会议的重点是改革督察工作。他强调,改革是一场革命,要确保党中央确定的改革方向不偏离、党中央明确的改革任务不落空,使改革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制度建设范文第9篇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安康; 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 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4)01-0021-05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发展

面对传统工业社会所引发的全球性危机,思想革命和理论创新的浪潮席卷全球,传统工业文明模式的不道德、不可持续不仅被当代思想大师发现并指出,也被21世纪初陷入全面危机(经济危机、能源资源危机、生态危机)的地球现状所证实。

在反思和批判传统工业文明模式的同时,尽快探索出一种新的文明模式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和紧迫任务,在这一探索和创新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在了世界前列。党在总结人类社会发展成败得失、对人类社会已有文明成果进行扬弃的基础上,面对中国和全球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以积极的态度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并且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和创新不仅仅停留在思想和理论层面,而是利用执政党的政治优势把这些创新理论转化为国家发展战略,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足迹清晰可见、成果丰硕。十年前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建设实践。在2005年召开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同志提出“生态文明”理念,并强调生态法规体系建设、生态规划的制定和生态文明教育是我国当前环境工作的重点。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提出了“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党的十进一步提升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到“五位一体”,并强调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1] 十还把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党的行动纲领写入。

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着十三亿人口大国的执政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升华,体现了我们党发展理念的升华和对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的飞跃,开辟了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更重要的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我们党的执政纲领,体现了党对人类文明演进规律的历史性把握。同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以天下为己任的博怀和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创新和伟大实践不仅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内涵,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展示了更加美好的前景,也为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新的巨大贡献。

二、安康生态战略地位分析及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席卷中华大地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浪潮中,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分别扮演着不同的重要的角色,中央引领全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者,是理论创新的主体。而地方党委政府则承担着具体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是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付诸中国发展实践的实践主体。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2] 从这个意义上讲,地方党委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创新能力和效果,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研究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创新活动,总结成功经验、发现存在问题、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创新能力、提升实践效果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

陕西省安康市是我国众多地方政府中的一员,由于其生态战略地位特殊,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大潮中它既是一个普通参与者,也肩负着一些特殊的使命和责任,安康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更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一)安康市情独特,生态战略地位重要

陕西安康市位于汉江中上游、秦巴山腹地,是川、陕、鄂、渝四省市的交通要冲,处于西安、武汉、重庆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故有地方志称安康为“东接襄沔、西达梁洋、南通巴蜀、北控商虢”之地。安康既属于秦巴连片特困区,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在国土主体功能区划中属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

1. 安康是部级贫困区。地处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区中心地带的安康,所辖十个县区均为贫困县。全市303万人口中有贫困人口101.6万,残疾人24万,城乡低保对象34万,农村五保户4万。2012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3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15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2%和7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66亿元,一般预算支出162.45亿元,财政自给率不足14%,安康发展基础薄弱、任务艰巨。

2. 安康是国家限制开发区。安康所处的秦巴山区属于我国的中央山系,是南北地理、气候、动植物、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过渡带和分水岭。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0%,有动植物种类3000余种,许多濒危珍稀物种如大熊猫、羚牛、朱鹮、林麝、金钱豹、红豆杉、珙桐等在这里繁衍生息,被誉为“天然基因库”、“秦巴万宝山”,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所列的“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安康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典型性是全国乃至全人类的宝贵遗产。安康人民在保护濒危珍稀物种,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上承担着对民族和人类的责任;安康在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生态保护战略和陕西“三强一富一美”全面建设西部强省战略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安康发展必将受到更为严格的产业领域限制和更高的环保标准约束。

3. 安康是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如果说青藏高原是矗立在祖国西部边陲的“中国水塔”,那么秦巴山地就是安放在祖国腹地的“生态水库”。这里是我国长江、黄河两大水系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汉江在安康流长340公里、流域面积2.2万平方公里、年自产径流量106.6亿立方米,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年调水总量130亿立方米的82%。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汉济渭”工程的水源区,作为华北地区、京津冀城市群和关中、陕北应对水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战略支撑地,安康承担着“一江清水送北京”的高度政治使命,安康的发展牵系着全国和全省的发展。在经过半个世纪反复论证决策、历经8年艰苦建设、花费数千亿元公共投资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在即的时刻,安康在发展的过程中走不得一点弯路、出不得半点闪失,否则就是国家和民族的罪人。

4. 安康是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在安康2.353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25度以上的土石山区占92.5%,水土流失面积1.3万平方公里,地质灾害高发易发区面积6173平方公里,防灾、避灾、减灾任务艰巨责任重大。1983年7月31日安康发生特大暴雨洪灾,汉江洪峰流量高达31800立方米/秒,安康城区遭受灭顶之灾、死亡870人,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万里等专程来安康指导抗洪救灾工作。2000年以来先后发生七次重大山洪、滑坡、泥石流灾害。中心城市是全国333个地级市中唯一一个几乎年年进水、年年遭灾的城市,每年因灾返贫率高达15%。目前,还有88万人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和洪水地质灾害威胁区域。

(二)安康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安康市委市政府面对独特市情和安康承担的重大生态战略责任,从安康人民远离灾害安居乐业的基本民生要求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了内容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创新,把加快发展、保护生态、富民强市三大目标有机统一起来,确立了生态立市、环保优先、民生为本、循环发展的发展思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新世纪以来安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安康生态建设的政策措施。2003年1月14日,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安康市委一届四次全委会就制定出台了《中共安康市委关于加快建设绿色安康的意见》,把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进作为安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弘扬绿色文化、建设绿色环境的绿色安康建设目标,[3] 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绿色安康建设的政策措施。

2012年8月25日,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总书记7.23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召开,加快安康生态建设步伐,中共安康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生态安康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建设生态安康的重大意义进行了全面阐述,确定了建设生态安康的目标要求、主要任务,出台了建设生态安康的一系列保障措施。[4]

2013年7月26日,根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对安康市情的新认识,安康地位的新变化和安康发展的新要求,中共安康市委三届四次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共安康市委关于坚持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的意见》,站在时展的前沿和全国全省发展大局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安康的发展道路选择、发展目标定位和发展政策措施,为安康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5]

在安康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安康市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以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移民搬迁为重点的生态修复全面展开。安康全市2002年以来累积完成工程造林育林306.4万亩,其中林业重点工程退耕还林80.9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156.5万亩(人工造林25.8万亩、封山育林56.2万亩,飞播造林74.5万亩);长防工程造林7.38万亩(人工造林3.69万亩、封山育林3.69万亩);社会力量造林60.8万亩。全市林地面积达到2114.06万亩,森林蓄积达到6026.7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十五”末的55.4%提高到59.9%,每年净增0.9个百分点。

安康在“十一五”期间就开始了生态移民扶贫搬迁工作,2011年后开始实施包括生态移民在内的为期十年的陕南避灾扶贫搬迁工程。3年来已有7.5万户20余万人搬离了地质洪涝灾害威胁区和生态敏感区,陕南避灾扶贫搬迁工程全部完成后 ,安康将把居住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水源涵养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地区范围内,对生态环境存在潜在威胁和负面影响的82973户312090人全部实施生态移民搬迁。

2. 以汉江水源保护为重点的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新世纪以来为了保证汉江水源,安康下大力气开展汉江水污染综合防治工程。近年来安康市已关闭污染和有污染风险的企业1000多家,年减少工业产值上百亿,减少就业岗位10万多个。[6] “十一五”期间安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0平方公里,同时落实了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和辖区环境质量行政首长负责制,将环境和水质安全保护纳入各县区政府及部门的考核内容。对新上项目和技改项目严格实行环保“三同时”制度,有效防止了新污染源的产生,使汉江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

3. 以“双创”为主要抓手的城乡环境治理成效明显,城乡面貌大为改观。2008年5月安康市启动了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卫生城市为目标的“双创”工作,2011年顺利实现省级卫生城市的创建目标(由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评选活动终止,安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目标自然终止)。2011年6月10日,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了“安康市省级卫生城市授牌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动员大会”,在全市启动了新一轮双创工作。市委市政府提出,到2014年把安康中心城市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同时,深入推进国家卫生县城、园林县城创建,继续开展镇村、社区、单位及居住区卫生和园林创建活动。实现城市整洁优美、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健康幸福,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在创建中得到实惠,幸福指数得到提升,山水园林、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城市格局基本形成。持续六年的“双创”活动使安康公民的生态文明素养大幅提升,城市人均绿地面积明显增加,生活垃圾污染剧增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城市居民对城市管理的参与率和满意度不断提高,安康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环境治理工作得到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和赞誉,安康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城更靓,城市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达360天以上。

4. 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山林经济、新型工业为代表的生态经济初具规模。安康市委市政府根据安康的资源禀赋条件和生态建设要求,按照低碳、绿色、循环发展的要求,在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上大做文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适应安康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节能减排降耗指标完成省上下达的任务。

安康在稳定粮食生产,发展设施农业(设施蔬菜、规模畜牧养殖、水产养殖),稳步提高基本农副产品自给率的前提下,把发展山林经济和水产养殖作为安康农业跨越发展的突破口,生态农业发展态势喜人,近年来安康已流转土地32.86万亩,规划建设各类现代农业园区247个,传统农业转型成效显著,农业生产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随着安康森林面积的扩大,以油桶、油茶、魔芋、茶叶、药材、木瓜、蚕桑、养牛、养羊为代表的山林经济异军突起,林业总产值已经突破25亿元大关。

安康走“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 的符合安康主体功能定位和循环经济特点的工业化道路,以特色资源、精深加工、新型材料、清洁能源、富硒食品为代表的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新型工业成为安康工业的新支柱。

安康把发展生态旅游、涉水产业和新型材料工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先方向,让安康的广袤山地变成金山银山,让丰富的生物资源变成优势特色产业和产品,让安康的青山绿水给人民带来收入。近年来安康生态旅游业超常增长,已经成为安康经济的重要支撑,全市已建成南宫山、千家坪、上坝河、鬼谷岭四个部级森林公园和神河源、擂鼓台、灵岩寺、凤凰山、大木坝、三道门、女娲山等七个省级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年综合收入76.22亿元。

(三)制度缺失严重阻碍安康生态文明建设

虽然近年来安康生态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是,安康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却严重滞后于安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法律政策体系建设和制度建设的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安康的科学发展,严重阻碍了安康生态文明建设。比如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相关生态法律法规在安康宣传普及的力度较弱,缺乏细化可行的实施细则,生态执法监督检查跟不上,安康的生态执法效果还不理想;又如我国法律法规体系中还缺乏针对安康这样既是生物多样性生态保护区也是主体功能区划中的限制开发区,既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也是关中陕北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战略支撑地,既是秦巴连片特困区也是陕西省委省政府定位的循环经济聚集区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文明法律政策体系和制度体系,但是安康地方生态文明立法还不够超前主动,缺少目的性和针对性的立法调研和立法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政策不配套和激励不到位的问题在安康还很突出;还存在认识模糊、责任感不强、行动不积极的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有诸多障碍;在现实生活中违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逆向激励机制还存在;违背科学发展观的逆向选择行为还屡见不鲜。唯GDP独尊的政绩考核体系导致不计环境成本、不管生态后果、追求短期政绩的行为还有一定的市场,职务晋升中“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由于生态文明教育普及制度建设的滞后,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尚未牢固树立,低碳、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尚未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还有相当多的人把高碳、奢侈、损害环境的生活方式作为时尚追求,并且这种不良的消费行为正在向子代转移和扩散;由于生态公共产品生产激励制度建设滞后,作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生态公共产品主产区的安康为全省全国持续发展做出的重要生态贡献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褒扬和经济激励;由于准生态公共产品(如水资源)在实行跨地区转移配置的过程中没有采取反映其稀缺程度和生产成本的影子价格以市场交易的方式进行,生态产品产区的产出效益无法内化为其经济收入,生态效益与经济收入的严重失衡挫伤了人们从事生态产品(包括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也使当地党委政府陷入履行对国家和民族生态责任与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两难选择;由于对出于生态要求所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缺少制度化的鼓励和扶持措施,像安康这样的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产业基础薄弱、产业素质低、产业结构演进缓慢的现状长期得不到改善。因此,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对于巩固安康已经取得的生态建设成就,加快安康生态建设步伐,推进生态产品主产区和受益区协调发展,履行好安康“一江清水送北京”和为陕北关中提供水资源战略支撑的高度使命,把加快发展、保护生态,富民强市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经济强、生态美、人民富的贫困落后生态区的发展新路,实现建设美好安康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快生态安康建设步伐

生态文明制度是指人们为保护生态环境制定并保证实施的制度体系,包括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配套的政治制度、法律法规、经济社会政策和相关的技术规定、技术标准等。

安康要更好地履行对国家发展和全省发展所承担的生态战略责任和水质资源战略支撑责任,走好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巩固已经取得的生态建设成果,使安康的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就必须不失时机地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安康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一)以干部考核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进生态文明政治制度建设

当前,不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指标,扭曲的政绩观、升迁观仍然是阻碍安康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原因。由于传统的干部政绩考核以GDP为核心指标,GDP的规模及其增长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官员的升降去留,官员为谋求升迁而对GDP疯狂追求的冲动,是助长不计环境代价不顾生态后果追求短期政绩行为的内在动因。因此,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干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起反映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科学的政绩考核制度,并以此为突破口推进生态文明政治制度建设,为安康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各级党委和政府及主政官员任职期间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把生产消耗排放考核、生态产出绩效考核、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生态建设目标实现考核作为干部任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考核这个指挥棒,把各级党委政府和官员的政绩追求引导到生态文明的轨道上来。

(二)以生态文明教育制度为重点,加快完善生态文明社会政策体系

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是推进安康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支撑和道德基础。安康要像抓“双创”教育一样在全社会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的生态文明教育制度体系。一是要利用现代传媒,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通俗易懂、持之以恒的生态文明建设公益性宣传教育。通过持续广泛的公益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二是要把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列入国民教育体系。通过生态文明教育进学校、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普及生态常识、提高公民生态素养、养成生态文明习惯,强化个人生态文明责任。三是加强公民生态道德教育。教育引导民众用人类特有的道德自觉精神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善待自然、尊重生命、爱护动植物、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自觉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四是强化社区的生态教育功能和组织协调功能。开展以社区为单位的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搭建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贴身平台,提高公众生态文明行动能力,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以执法监督检查、立法调研和立法建议为重点,加快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完善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为其保驾护航。为了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我国的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保护立法步伐明显加快,现在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保护法、污染防治法、清洁生产法、行政法规、规范性文件、地方法规和部门规章在内的,数以千计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体系。但是,许多法律法规规定过于强调原则,缺乏可操作的实施细则;环境执法部门缺乏必要的执法手段和相对的独立性;环境执法监督检查力度较弱;这些法律法规的执行效果大不尽如人意。要加快安康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快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建设。

1. 要根据安康实际,加紧制定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保证国家已有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体系在安康的有效实施。同时,地方人大政协要强化执法监督检查和对重大环境违法案件的督办。

2. 要根据安康所处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水源区和限制开发区的战略地位,加紧制定更为严格的安康地方环境标准和排污标准,实行严格的排污总量控制。坚决杜绝在以COD为核心的水质环保指标体系下,在其他地方出现的水体环保指标达标水质却变坏的怪现象在安康这样的水敏感区重演。

3. 地方人大政协应针对安康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开展立法调研、提出立法建议。如针对我国目前生态补偿的非制度化非常态化问题,针对公共产品生产分配中缺乏效率机制和激励机制等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开展立法调研,提出立法建议。推进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公共产品生产分配机制改革和完善,建立起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市场化、有效率的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公共产品生产分配机制。在体制和机制上强化对安康生态保护和生态生产的正向激励。

4. 安康市委市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安康生态公共产品生产的绩效进行定量评估。在科学评估安康生态公共产品生产绩效的基础上,要对其外溢效益提出建立政府购买制度的政策建议,使安康的生态公共产品生产与安康人民的收入增长和脱贫致富相挂钩,建立起生态公共产品生产的长效激励机制,弱化地方政府和公民在生态公共产品生产中的逆向选择倾向。

(四)以约束和激励政策为重点,加快生态文明经济制度建设

生态文明经济制度是调动企业和社会公众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性,提升其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度的有效手段。安康市要注重运用经济手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推进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的市场化,建立起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推动、全体公民参与的生态文明发展体制。

1. 尽快建立和完善生态产业政府支持制度。制定颁布安康政府支持发展的生态产业目录和清洁生产工艺目录,明确政府支持其发展的税收、价格、信贷、贸易、土地、投资等经济政策,形成完善的生态产业支持政策体系。

2.尽快建立和完善安康生态生产约束激励制度。对于节能减排技改投入较大、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的企业,政府应给予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如对节能减排技改投资银行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或投资补贴,对企业“三废”再利用生产给予生产补贴。对严格遵守有关生态文明政策法律的企业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违反生态文明政策法律的单位个人给予经济上的处罚。对月河川道工业集聚区的用水大户进行污水回流处理厂的监测计量,如果其用水量在扣除合理消耗量、蒸发量、渗漏量以后全部回流污水处理厂,政府可以对其进行水价优惠奖励,对用水大户用水量扣除合理消耗量、蒸发量、渗漏量后实际回流污水处理厂的数量与应回流数量差额较大,则把差额确认为偷排污水量,给予加收排污费的处罚。

3. 尽快建立和完善生态消费约束激励制度。消费行为是行为主体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对环境影响最大、累计效果最为显著的人类行为。建立和完善生态消费约束激励制度,使安康人民养成生态消费习惯,既是安康民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方式,也是推进安康生态文明建设最有效的措施。安康要尽快建立起涵盖衣食住行全过程的生态消费约束激励机制。首先,提倡和鼓励绿色出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增开公交线路,改善公交条件,通行公交优先,加大政府对市民乘坐公交补贴力度。其次,通过安康餐饮协会出台“光盘打折”的绿色餐饮激励措施。再次,通过安康装饰装潢协会,出台绿色装修行业标准和价格优惠措施,鼓励和引导居民绿色居住。最后,创造条件加快安康生活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和回收再利用进程,对全年垃圾分类无差错的居民授予“生态安康先行者”荣誉称号,并给予现金奖励。通过建立和完善生态消费约束激励制度,促进公民日常生活的“生态化”,夯实安康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十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M].北

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3]中共安康市委关于加快建设绿色安康的意见[Z].2003-01-14.

[4]中共安康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生态安康建设的实施意见[Z].

2012-08-25.

[5]中共安康市委关于坚持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 建设美

丽富裕新安康的意见[Z].2013-07-26.

[6]郭青.坚持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学习党的十

上一篇:公司制度范文 下一篇:教育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