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硕士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0 11:14:46

教育学硕士论文

教育学硕士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现状;计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2)06-0046-07

中国知网与万方数据库提供了:①代表某一领域研究水平的硕博论文,尤其是博士论文。②具有时效性并拥有明确而稳定读者群的期刊文献,〔1〕有叙事性的也有理论性的,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某一时段某一领域实践与理论的研究状况。

硕士论文与博士论文库的检索思路:①循环地以“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幼儿音乐教育”“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学前音乐教育”为主题词,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与万方数据库的论文。②集合两个数据库的所有论文,去掉重复统计的论文。③阅读每篇论文,去掉非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领域的论文。最后整理结果:2010年无此领域的博士论文,共有25篇硕士论文。

期刊文献的收集思路:①确定以学前教育领域的六本核心期刊为检索对象,它们是《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学前教育研究》《学前教育》《早期教育》《教育导刊(幼教版)》。②以期刊名为检索词得到2010年目录后,再以“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幼儿音乐教育”“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学前音乐教育”为关键词进行二次检索,得到每本期刊的文献。收集结果不完整,因为即便用了两个数据库进行查漏补缺,发现还是有期刊缺期现象。③查阅这六本期刊2010年纸质本,对数据库的数据作了查漏补缺工作。④阅读每篇文献,去掉非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领域的文献。最后整理结果:六本核心期刊有关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领域的文献共58篇。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研究”论文的界定:在硕博论文库与六本核心期刊范围内,凡研究对象为学龄前儿童,探讨问题为音乐教育现象的文献。另外,以下三类边界交叉的文献也被收录其中:①在艺术综合教育的文献中,涉及儿童音乐教育内容的文献。②有关学前儿童舞蹈教育内容的文献。我国幼儿园教育的传统习惯是把幼儿园舞蹈教育归入音乐教育范畴的。③在运用个案研究法的硕士论文中,其中有一个以上个案是有关学前儿童或学前儿童教育机构音乐教育问题的论文。

下面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领域2010年25篇硕士论文与58篇期刊文献作计量分析。

一、硕士论文计量分析

(一)论文作者所属专业分析

25篇论文分别来自高校的三个专业: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学专业、专业艺术院校或师范院校的音乐学专业、师范院校的美学专业。三个专业论文的数量与百分比分布如下:音乐学专业的有17篇,占总数的68%;学前教育学专业的有7篇,占总数的28%;美学专业的有1篇,占总数的4%。

数据显示: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研究领域,硕士学位论文作者主要来自艺术院校的音乐学专业与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学专业,音乐学专业的作者显著多于学前教育学专业,两者的比值接近2.5∶1。

(二)论文作者所属院校分析

通过对2010年中国知网与万方数据库两个优秀硕士论文库中学前音乐教育硕士论文的统计,我们发现中国高校在向两个数据库提供优秀硕士论文时的标准不统一。有的院校提供的确实是比较优秀的硕士论文,有的院校没有经过筛选,只要是硕士论文都提供。鉴于此,一方面,“优秀硕士论文库”呈现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现象,与“优秀”这个称呼名不符实;另一方面,个别学前音乐教育范畴内的硕士论文因为没被评上优秀而没进硕士论文数据库。录用标准混乱最明显的表现:有的院校不提供非全日制硕士的论文,有的院校全日制、非全日制硕士的论文都提供。我们想对这两类学位论文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发现得不到这个数据。因为在论文首页,除统称的“硕士学位论文”外,有的院校另有“学历硕士”或“专业硕士”“科学硕士”“教师硕士”“教育硕士”“全日制硕士”的区分标注,有的院校则没有。

数据显示:2010年共有15所高校开展了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相关的硕士生培养工作,其中艺术院校2所,综合性大学2所,其余9所为师范大学。可见,涉及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研究领域的硕士论文主要来自师范大学。

(三)研究内容分析

按照一定的类目划分标准,〔2,3〕研究内容的类别与百分比数量的统计分析如下: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类论文有4篇占16%,其中3篇讨论学前儿童审美发展,1篇讨论学前儿童总体发展。3篇讨论学前儿童审美发展的论文,作者来自音乐学、学前教育学、美学3个专业。讨论学前儿童总体发展的论文,作者来自音乐学专业。

2.国外音乐教育类论文有1篇占4%,作者来自音乐学专业。

3.非正规音乐教育类论文有4篇占16%,其中2篇讨论学前儿童的器乐学习,1篇讨论亲子音乐教育,1篇讨论音乐课外辅导班现象。4篇论文作者都来自音乐学专业。

4.幼儿园音乐教育类论文有6篇占24%,其中2篇考察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论文作者来自音乐学专业;2篇探讨教育媒介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应用,论文作者来自学前教育学专业;1篇讨论学前儿童的音乐学习方式,1篇探讨幼儿园课程实施方式,后2篇论文作者都来自学前教育学专业。除2篇考察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的论文外,其余4篇都属于幼儿园艺术课程研究范畴,而涉及幼儿园艺术课程的所有研究都体现出学前教育的专业特性,所以此领域的论文作者都来自学前教育学专业。

教育学硕士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硕士 研究主题 研究方法

2004年我国国务院学位批准人民大学等21个学院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试点工作,我会计硕士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立也表明了会计硕士的发展趋势。对会计硕士专业硕士论文进行调查可以很好的了解我国硕士教育的当前发展情况,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我国硕士论文的未来发展方向等等。由于其论文主题和论文的研究方法是论文的研究方向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论文的选题对于论文的主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决定着论文的质量,那么好的论文的选题就要在符合市场的发展的前提下具有创新性,同时还要选择具有真实可靠的研究方法,在保证高质量的研究内容的同时又不失方法的多元化,那么我们就可以针对会计硕士专业硕士论文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进行调查其硕士论文对我国硕士教育事业的影响,可以了解到过去的发展状况进行,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会计专业硕士是在2004年设立的,本文以“MPAcc”为学科专业名称,按照中国知网(CNKI)的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的“主题”进行了查找,年份为2004年到2011年,但本文没有包括2011年得任何关于会计硕士专业硕士论文,共查询到了120篇如(图1)。根据统计发现其会计硕士论文在2006年以前虽然会计硕士点已经建立,但由于未有毕业生,那么会计硕士论文也未有发表。但在2007年期间的会计硕士专业论文的发表情况出现突飞猛进的状况,直接上升到58篇,随着一批批会计硕士的不断出现,说明会计硕士论文的发表状况逐渐升温,在2008年的会计硕士论文的数量也很多有50篇。另外,由分布图可以了解到虽然2007年达到最大值,但随着时间推移又有多下降,笔者认为这是由于我国对会计硕士的教育重视度不够高,其高峰的出现也是与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会计教育水平提升、会计理论知识改革,会计学科研究方向等变化有关。经过统计分析,这些论文都与会计硕士专业硕士的研究方向一致,而其研究数据主要是来自2007年到2010年得120篇会计硕士论文,那么这120篇会计硕士论文即是所要研究的样本。根据统计结果可以了解到这些论文分别来自湖南大学、复旦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本文可以在中国知网上了解的这120篇会计硕士专业硕士论文的信息包括:中文题名、学位授予年度、作者姓名、学位授予单位和发表时间。对这些论文进行了查看后,对其主题、所应用的一些理论、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了总结。查看过程中我们所用的方法是从摘要和目录中找出所使用的理论和所使用的方法。

( 二 )研究主题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来制定自己的主题,本文中通过对其会计硕士专业硕士论文的统计分析我们可将其研究领域划分为:会计史、会计理论、会计制度、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审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和其他。首先,由于现在网络技术发展非常迅猛,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也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有了更好的发展,它对会计方面的计算方法、管理手段、报告方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会计硕士专业硕士生对此类论文的偏好也在逐渐升温,论文数量会不断增长,那么就很有必要将此类论文单独作为一类来分析研究。其次,由于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量也在迅速增加,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作为新型的学科成为我国21世纪的难题,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主要是从衍生金融工具对我国传统的会计理论方面的挑战、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将其单独列出来表明了我国现在难题的存在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再次,因为一部分论文所涉及的内容不能很好的体现或者具有交叉混合类别的不能被以上所列类别所包括的我们就将其列为其他。如果我们要向更详尽的了解其主要内容那么就要对其进行详细的划分,如管理会计包括:战略管理、质量管理、控制管理、组织环境等。成本会计又可分为: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考核、成本分析等。税务会计可分为:所得税会计、流转税会计和财产税会计等。

( 三 )研究方法 通常情况下硕士论文的研究方法有实证性研究和规范性研究,但是经过对中国知网(CNKI)的2007年到2010年的有关会计硕士专业硕士论文进行详细调查后发现,针对于不一样的主题,为了更好地达到其研究目的,硕士采取了多种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实验研究、案例分析、描述性研究等。针对所调查的会计硕士专业硕士论文资料将其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实地考察法、实验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个案分析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理论和模型法、描述性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比较分析法、用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分析行为和现象等等 。其中理论和模型是指通过数学方式和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进行的研究方法,而描述性研究是通过描述文献、历史分析、探讨比较、深入分析、结果总结的规范研究方法。对于利用经济学在会计中的运用的如理论在会计中的应用,交叉学科分析的如会计与财务管理学、会计与金融学的混合论文。实地考察研究和个案分析研究的论文虽不如以上几种方法多,但是其数据可靠真实,结论更具有说服力,体现了更加独特的研究风格。

二、研究数据分析

( 一 )研究主题数据分析 (1)总体的数据分析。经过对中国知网(CNKI)上的120篇会计硕士论文统计发现其研究主题涉及到会计史、会计制度、会计理论、财务会计等领域,经过对其12个领域详细的调查分析后可以看出我国会计硕士论文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由2007年得58篇减少到2010年的3篇,并且呈现逐渐递减的速度,2008年为50篇,2009年一共为9篇,如此说来,我国会计硕士专业硕士论文的发展趋势不容乐观。其次,我们可以看出其中所占总体比例比较多会计硕士研究主题主要有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这几个方面,其中财务会计所占的比重为13.33%,管理会计所占的比重为44.17%,审计所占的比重为9.17%,以及财务管理的比重为14.17%,由此可见这几种研究主题已经占到全部的80.84%,已超过全部的80%,说明我国近四年来会计硕士的研究主题主要围绕着这四个方面进行。再次,根据表1-1我们还得出关于其他的如会计史、会计制度、会计理论、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衍生金融工具等这些研究主题方面涉及的较少,明显不如以上几个方面,所占的比重依次为0.83%、0.83%、5%、3.33%、0.83%和0.83%,所占比重总和仅为20%左右,可以了解我国会计硕士论文关于这几个研究主题研究的较少。另外,在其他一些较少的领域方面,如会计信息披露、BOT项目会计问题研究、企业信用管理等研究主题方面,会计硕士的论文所占比例也很少,只有5%。按年份变化趋势进行总体分析可以如下(图2)所示。通过对该图的详细查看,总体可以看出其中2009年以前管理会计的数目明显比其他的要多很多,其中2007年达到最高峰,其他的会计硕士论文主题明显偏少,还可以看出会计史、会计制度、会计理论、会计电算化、金融衍生工具等2007年-2010年逐年变化情况不大,基本保持低篇数不变的状态。说明我国会计硕士专业硕士论文在这些方面的热衷度不高,值得注意。而对于财务管理、审计、其他一些方面的研究在2009年之后出现明显上升趋势,说明会计硕士专业硕士的研究主题逐步从传统的主题转移到新环境下的主题。并且,可以分析得到其结果与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市场、金融市场、教育结构的不断完善是密切相关的。

( 二 )研究方法数据分析 由于其研究方法很难获得,但对其论文进行分析后可以推断出所采用的方法。硕士论文对于研究方法的使用不仅仅只是用一种,而一部分是结合着使用的,有的既有个案研究也存在其他规范研究,这可以使人们更好的了解其企业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是如何在企业中运用的,实证和规范相结合的方法较为普遍,但仍是使用实证的研究方法的硕士论文数量较多,另外,问卷调查的方法也被逐渐运用到会计领域中,这种研究方法的使用使得研究论题更加真实可靠,还有就是采用国别比较方法,使用世界上的各种数据来对不同国家进行企业会计问题分析,这使得一股“country level”热点由此而来 。由上可知,我们不能单纯的就认定谋篇论文使用了哪种研究方法,其研究方法使用程度的不同也是论文不同的一个主要方面,所以我们根据其硕士论文所采用的不同研究方法进行了统计调查,若采用的研究方法为多个,那么我们就归类为混合研究方法,若采用的只有一种研究方法,那么就根据其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分类。通过对硕士论文的本文进行了详细的调差研究发现其研究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只是挑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进行了详细的统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其研究方法排在第一的是公开数据的实证研究,一共有39篇采用了这种研究方法,可见这种方法采用的数目相当的多;排在第二位的是描述性研究所占的比例约为25%,总数为21篇。那么排在第三位的就是案例分析法,所占的比例为16%,总数为19篇。而排在后面的则是实验法、比价分析法、理论和模型以及多学科交叉分析法,其所占的比例均较低,在这些论文的调后发现其与多学科的交叉是与财务管理学占主要一大部分,金融学也有一部分。其次是与战略的有关研究,与行为学相结合的研究较少,但是在西方国家的硕士论文研究的方法中其与其他学科尤其是行为学的结合占大多数,这就是我国和西方国家的差距,对于这种方法我们也进行了详细调查。再次,我们对于其进行纵向比较,就是对比年份来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从总体看来各种方法的运用的总数在不断增加在后五年的增长趋势明显加大,公开数据的研究方法的总数有2007年的2篇增加到2010年的19篇,描述性方法有2007年的1篇增加到2010年的12篇,个案分析法的硕士论文是由原来的1篇增加到10篇,比较分析法由2007年的1篇增加到2010年的5篇,这四种方法增加的数目非常明显,其余方法也呈递增趋势但增加的数目有限,如理论和建立模型法,说明采用这种方法的数量较少。最后,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其硕士论文的研究方法多样化程度在不断加强,在对其论文内容进行查看后我们也了解到其传统型研究的数量仍很可观,就是运用数据计算来进行实证检验,其数据的大部分是来自资本市场的公开数据,尤其是上市公司的一些数据,以沪深两地为主,那么案例研究发也是基于对公开信息的分析的,目前缺少第一手资料的获取。不过,相信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硕士论文的研究质量也会不断提高。

三、研究思考与建议

( 一 )研究主题思考 对研究主题方面的思考只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在国外比较重视的研究领域我国涉及的较为狭窄。如在环境会计、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预算会计、会计电算化、税务会计、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等方面的硕士论文的数目较少,会计电算化的选题只有1篇,税务会计只有3篇,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也只有7篇,可见比重之低。说明其论文选题的范围之小,在这些方面的重视度还不够高,另外,在西方国家对于会计电算化、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以及税务会计等方面的重视度远比中国要高很多,这也是我国会计硕士专业硕士论文选题方面的不足之处,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所在。第二、缺乏理论创新。选其中的部分硕士论文进行了查看,发现其引用的理论不外乎理论、契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缺少对于引用理论的创新。这些理论大都是来自管理学、金融学、经济学。而来自其它的一些理论如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学、社会学的理论较少。对此进行了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明显可以看出引用的理论来自管理学、金融学、经济学的比重远远多于来自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学、社会学的比重。后四种一共才只有4篇,可见我国的理论引用方面非常有限。第三、选题的重复现象较为严重。调查中发现对于风险管理、公司控制的研究较多。而对于会计史、会计制度、会计基础理论研究和会计学科体系研究方面的选题较少。说明我国硕士论文的选题方面确实有着很多缺点,重复现象非常严重。第四、选题上忽略我国制度背景不同等特殊要素。西方国家的市场发展成熟,制度与市场结构比较完善,市场背景也很发达,因此用西方的财务理论来解释我国的财务行为和现象是不太合理的,需要针对我国的不同法律制度、不同文化、不同经济背景、不同教育水平、不同教育模式进行具体研究才能写出优秀的硕士论文,才能整体提高我国硕士论文的水平。第五、研究的问题针对性不强,研究范围不明确,主题不突出 。部分论文对于要研究的主题不能够明确的提出,更不能针对的进行讨论只是围绕着进行杂谈,没有清晰的研究思路,也没有准确可靠的研究方法。对于历史背景,理论基础,现实原因进行详细描述并没有针对论题进行具体研究,浏览完也很难找出其中心论题。这样的硕士论文并不是成功的论文,对我国硕士论文的质量提高起着反作用。

( 二 )研究方法思考 对研究方法方面的思考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研究方法缺乏创新性。硕士论文的研究方法仍围绕着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进行着,其中数据公开的实证研究和描述性研究所占比例仍非常的大。西方发达国家采用的调查法、实验分析法在我国很少使用,研究方法的不同也许最后的研究结论也会出现误差,因此要采用对结论更具有说服力的研究方法是我国应该努力的方向。第二,研究方法多元化程度不高。我国的财务管理学方面硕士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仍然很少,对于数学方法、思维方法、探索性研究法、功能分析法、数量研究法、实验法等一些方法涉及的很少,多元化程度不高,这也是我国的硕士论文需要加强的地方。第三,对理论变量的选取要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选取,在针对我国自身的发展情况和国外相结合的情况下,找出最合适的来分析运用。

( 三 )相关建议 (1)扩大研究领域,加强研究内容的多元化。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研究生的视野也会不断扩大,财务管理的研究者们则不断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引入,各各学科的边界会逐渐减弱,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尤其是注意对一些冷学科的运用结合如行为学、心理学、金融环境学等。但要避免泛泛之谈,不要因为学科间的结合运用研究而模糊了研究主题,使得研究不够深刻,这样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影响研究质量。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其交叉学科之间的研究发展趋势会越来越好。(2)增加硕士论文研究的实用性。论文内容要跟随市场发展的步伐,研究主题要不断贴近现实生活,根据经济的发展趋势不断加强其研究主题的现实化,注意与西方国家的结合,吸收西方国家论文研究的优势之处。(3)加强硕士论文的研究方法的多样化,规范化。不仅仅只采用实证研究对于其他的如数学方法、思维方法、探索性研究法、功能分析法、数量研究法、实验也要逐渐的运用进来,加强论文的可靠性真实性,扩大我国论文研究的影响力。(4)加强对本国的学术性研究,提高我国学术界在国际上的地位。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的不算发展,以及中国资本市场、金融市场、货币市场不断完善,并逐渐与世界接轨,那么其财务活动也会影响着国外,对此我们要加强其针对于我国自身的具体情况,运用自己的理论模型更好地进行财务管理的研究。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是选取中国知网(CNKI)上年份为2007年-2010年的会计硕士专业硕士论文进行的调查,通过对其会计硕士专业硕士论文的分析来说明硕士论文在我国硕士教育方面起的作用,关系到我国硕士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潜力,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今后硕士生的就业、和学术地位的建立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是对其会计硕士论文的论文研究主题和论文研究方法进行了统计调查,在主题方面存在着研究领域缺乏广泛性、缺乏理论创新、重复现象严重、忽略我国自身特点以及针对性不强等缺点;在研究方法方面存在着数据不准确、多元化程度不高、不具有创新性等缺陷,有待深入研究。

*本文系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工商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实践研究――ERP教学实例及分析”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何存花:《建立科学会计规范体系应解决的几个问题》,《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2]张俊瑞、李婉丽、王小容:《中美会计学博士论文选题的比较研究》,《会计论坛》2003年第2期。

[3]何雪飞:《关于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及其在我国运用的思考》,《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年第11期。

[4]李志伟:《构建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4年第8期。

[5]曲晓辉:《美国专业会计硕士教育情况及启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第1期。

[6]孙晓峰:《自主创新财政支持的理论基础与政策选择》,《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第6期。

教育学硕士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美 数学课程标准 比较 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30-02

一、引言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是非常重视数学教育的。数学课程标准包括数学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和实施建议。1983年,美国的教育部了《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报告列举了美国教育质量严重下降的种种事实[1]。1989年以来,全美数学教师联合会(National Conference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NCTM)共研制了四个有关美国数学课程的标准:1989年公布的《学校数学课程及评价标准》(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1991年公布的《数学教学的职业标准》(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Teaching Mathematics)、1995年公布的《学校数学评价标准》(Assessment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2000年公布的《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和标准》(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SchoolMathematics)[2]。2009年6月l日,由全美州长协会(National Govemors Association)与全美州首席教育官员理事会(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发起倡议,联合美国51个州和特区,一起参与制定美国的《州共同核心数学课程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for Mathematies)[3]。2010年6月,美国颁布第一部全国统一的《州共同核心数学课程标准》,现已有44个州采纳。

2001年是进入新世纪的起步之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 2001 版》)[4]。紧接着在2003年,教育部又颁布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5]。《课标 2001 版》在中国已实施了 10 年,在此基础上,2011 年教育部公布了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 2011 版》)[6]。

目前,根据查找的所有关于中美数学课程标准的文献中,没有中美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的文献综述。因此,本文梳理了中美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的文献,找出目前研究存在的欠缺,对进一步研究中美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提出展望。

二、文献统计分析

通过在中国知网上搜集资料,整理出关于中外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的硕士论文有18篇,期刊论文有14篇。其中关于中美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的文献比较多,具体关于中美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的时间分布表如下,时间截止到2015年8月1日。

表1 中美数学课程标准比较文献分布表

从表1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学者针对中美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占中外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数量的比例很大,但是数量并不是很多。下面从比较范围和比较内容来总结中美数学课程标准比较。

三、中美数学课程标准比较

(一)中美数学课程标准整体比较

在针对中美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的文献中,有针对中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的,例如:许雪莲[7]的硕士论文《中、美两国高中学段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把我国2003年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美国2000年的数学课程标准相比较;白莲花[8]的硕士论文《中美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这是把我国2003年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美国2000年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进行比较;李青林[9]的硕士论文《中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贾晓华[2]的硕士论文《中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和张昕昕[10]的硕士论文《中美国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比较》。

有针对中美初中或小学的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的,例如:刘长明[11]的硕士论文《中、美两国初中学段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这是把我国2001年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初中部分同美国2000年公布的《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和标准》的初中部分进行比较;周瑞[12]的硕士论文《中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孟欣欣[13]的硕士论文《上海与美国加州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张雨薇[14]的硕士论文《中美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以上这些硕士论文对中美数学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基本上都是按照标准的文本框架进行逐段比较。分别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这几个部分进行“文字”比较。

(二)中美数学课程标准部分比较

关于中美数学课程标准部分比较的文献主要是期刊论文,例如杨新荣和宋乃庆[15]写的《中美高中学段数学课程标准几何内容的比较研究》,刘长明[16]在数学教育学报期刊上发表的《中美初中学段“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标准的比较研究》。针对中美最新数学课程标准内容部分比较的有张楠[17]写的《中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比较研究》等等。

关于中美数学课程标准局部比较的文献,大多数都是针对课程内容的比较。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按照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框架划分,分别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和综合实践这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四、研究不足和展望

在中美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的众多文献中,关于比较两国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硕士论文只有一篇,即张雨薇的硕士论文《中美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那么关于比较这两个最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初中学段是空白部分。而且关于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都是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的很少,因此今后可以考虑从定量研究方面对两国的数学课程标准进行评价研究。

参考文献:

[1]白改平,杨光伟.美国数学课程改革的特点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7):43-46.

[2]贾晓华.中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

[3]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for Mathematics.2010.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许雪莲.中、美两国高中学段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

[8]白莲花.中美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

[9]李青林.中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10]张昕昕.中美国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12.

[11]刘长明.中、美两国初中学段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

[12]周瑞.中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13]孟欣欣.上海与美国加州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14]张雨薇.中美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13.

[15]杨新荣,宋乃庆.中美高中学段数学课程标准几何内容的比较研究[J].数学通报,2005,44(8):14-16.

[16]刘长明.中美初中学段“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标准的比较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4,13(1):67-70.

[17]张楠.中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比较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4,23(1):88-91.

作者简介:

教育学硕士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教育;陕西

在本文中“学前教育”一词取其广义(泛指)的含义,即大致指0到6、7岁儿童的教育。而“幼儿教育”、“早期教育”、“学前教育”这三个词若就其广义的含义论,因此,笔者在搜集资料时,对陕西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和早期教育(均是广义的含义)三方面的成果均进行了搜集。

一、学前教育发展中政府行为研究

其研究又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政府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角色、地位和应有的作用。韩潇筠的硕士论文《公共财政视域下的陕西学前教育改革研究》认为陕西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均是公共财政改革滞后所致,并提出了陕西学前教育公共财政改革的指导思想、投入主体、投向管理及改革模式。熊文洲的硕士论文《陕西民办学前教育政府规制研究》分析了陕西民办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完善陕西民办学前教育政府规制的建议;第二,近年来出台的有关陕西学前教育的政策。如幼儿教师“国培计划”,相关文章有拓春晔《对有效实施幼师国培计划的调查研究―以“国培计划”陕西省“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技能培训”项目为例》、曹珂瑶的硕士论文《幼儿教师部级培训实效性研究―以陕师大置换脱产研修项目为例》。两篇文章均以陕西省所承办的幼儿教师“国培计划”项目为例进行了个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问题与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此外,陕西许多贫困地区(包括很多部级贫困县)都实现了学前教育的免费,这也自然使得这些地区政府的学前教育政策得到较多关注。上面列举的例子均是对某一具体政策的研究,而马雅玲《陕西学前教育发展前景综述》则对适用于全省的《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意见》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两个文件的规定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就如何落实这些文件中体现之新政策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研究较为宏观。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研究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方面,李可娟的硕士论文《陕西高校学前教育本科课程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通过对陕西省开设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六所院校相关人员的调研,指出了陕西省高校学前教育本科课程计划的不足之处及其现行课程的实施效果,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邰康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设置研究》选取了陕西5所2013年具备高职学前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对其在美术类课程设置方面的得失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优化课程设置的思路和对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方面,甄俊芳的硕士论文《陕西高校学前教育本科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通过对陕西高校学前教育本科教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总结了陕西高校学前教育本科教学中的经验和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武莺歌《陕西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方式初探》则针对陕西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传统钢琴教学方式的弊端,提出了新的教学方式。另外,王瑜《对我院学前教育学科及专业发展问题的思考》提出了提高陕西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科和专业水平的建议;屈亚文《学前教育学科文献资源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在对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图书馆三类用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学前教育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提升文献资源特色的对策。

三、幼儿园、幼师研究

幼师方面,杨帆《陕西省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了陕西幼儿教师继续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姚建国《陕西省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与补充的调查与分析》论述了陕西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与补充机制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制度的建议,其《陕西省学前教育教师问题分析》则分析了陕西省现有学前教师队伍的特点及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幼儿园方面,王莉硕士论文《托尼布什的管理模式与我国幼儿园管理实践适切性研究》在对陕西省幼儿园抽样调查和分析托尼・布什(Tony Bush)的教育管理理论与我国幼儿园管理实践间适切性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借鉴和利用托氏理论的方法;侯普顺《以德促教,全力打造品牌幼儿园―武功县实验幼儿园德育工作的做法和体会》论述了武功县实验幼儿园在德育教育上的成功经验;向华《经济转型中陕西学前教育办园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了在经济转型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如何优化陕西学前教育办园体制的问题。此外,在幼儿园(学前教育)教学方面,陈品帆的硕士论文《陕西省中小学和学前教育基础数据库及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研究》分析了陕西省学前教育学校所需求的基础数据库数据项信息及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相关功能,并提出了推进陕西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对策;邓亢的《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的现状调查与反思―以陕西汉中地区为例》研究了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

从前述研究成果看,近十几年来有关陕西学前教育的研究呈现如下特点:首先,学者们的研究都立足于陕西学前教育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也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其次,研究内容较为丰富。涵盖了课程、教学、教师、教育技术、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行政、教育原理、儿科医学等领域。再次,研究方法多样,跨学科研究突出。使用到的研究方法有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政策分析法、文献法、描述性研究法、跨学科研究等等。跨学科研究表现为学前教育学与社会学、医学、艺术、文献学等的交叉研究,如屈亚文的《学前教育学科文献资源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是文献学和学前教育学的交叉研究,而此种研究对于学前教育学科文献体系的构建是颇为有益的;再比如关于婴幼儿营养状况及健康教育的大部分研究成果是儿童医学与学前教育学的交叉研究等等。

另一方面,近十几年来有关陕西学前教育的研究也存在问题和不足。第一,研究内容仍有待拓展。如对陕西学前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些社会影响较大的突出问题的研究,再比如对陕西一些贫困地区免费学前教育质量等的研究。第二,研究视角需更多地集中在幼儿本身。前文所举文章大部分是以政府、高校、幼师、幼儿园等为研究视角的,第三,研究方法和理论仍有待创新。上文所列大部分研究成果都是对陕西学前教育领域的具体现象和问题的研究,缺乏研究方法和理论的创新。第四,研究成果多而滥的状况有待改善。前文一些研究成果几乎“雷同”,如宁玉梅《陕西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对策》和宋炜、李兆平《陕西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再比如李少梅的博士论文《政府主导下的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研究》和张益萍的硕士论文《公共政策视域下西部农村学前教育路径初探》。(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唐淑, 钟昭华(主编).中国学前教育史[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

[2]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教育学硕士论文范文第5篇

一、我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其归因

就其界定来说,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为培养从事基础教育的具有较强实用性的专业性人才而设置的,但教育学硕士培养的则是偏重教育科研的高层次人才。前者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及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而后者的目的是提出或创造出新的教育理论知识。因此,两者培养的方式应该是不同的。但就目前而言,我国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的培养模式基本相同,都偏重学术性的研究、轻实践,更不用说理论与实践结合,存在严重的学术倾向性问题,这主要体现在:

1.培养目标的定位虽然我国早已规定了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院校基本还是把教育硕士按照教育学硕士处理,只是在要求上适当做出一些调整。这些院校认为教育硕士既然属于硕士层次、需要授予硕士学位,自然也需要重视理论研究,但考虑到教育硕士自身的特殊性,在教育学硕士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降档”处理。2.培养方案的制定由于目前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还处在初级阶段,各方面都很欠缺,并且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不能准确把握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甚至与教育学硕士的培养方案相同,也仅仅只是在个别课程的安排上做些少量的调整而已。

3.教学方式选择方面由于受到我国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思维定势,在教育硕士的实际教学中主要以单一的班级授课为主,许多授课教师只是单纯的在课上灌输一些与实际关联不大的理论知识,甚至有意回避与实践关联密切的部分,更不会重视学员实际教学水平的提高。当前多是现有的教育学专业的授课教师为教育硕士授课,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他们常引用教育学硕士的授课方式。在授课方式方面,主要以大班课堂讲授为主,极少进行课堂讨论、专题讲座、学术研讨,并很少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授课。在授课内容方面,大都沿用教育学课程的内容,偏重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很少联系中小学实际的案例进行教学。

4.导师水平及遴选方面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除了决定于学员自身的努力程度,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导师的专业水平。可以说如果没有能力强的导师,那么又何谈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目前,我国教育硕士的师资队伍在人员数量上十分缺乏,在教学经验上严重不足。教育硕士的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因此根本无法满足迅速扩大的教育硕士的招生规模。培养院校在聘用教育硕士导师的问题上也很不规范,往往以导师的学术的水平、学位的层次作为聘任教育硕士导师的标准。所以聘任的教育硕士导师及授课教师,常年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教育硕士的培养并不十分了解,缺乏一线教学的实践经验。这也影响了学员在实际应用方面的能力,与国家设立教育硕士的培养目的相违背。

5.学位论文的指导与评审现在许多教育硕士的培养单位重视学术研究、轻视实践探索。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所做出来的论文大多是空洞的文章,学术与实践严重脱离,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最初培养目标相距甚远[1]。而在教育硕士论文的指导与评审的过程中,则过于重视学术性方面的研究。导师在对教育硕士论文指导的过程中,指导方式大多与教育学硕士的指导方式相一致。在对论文进行评审时,导师往往会减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即以低于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标准来界定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水平。造成这种现象的首要原因是由于培养院校缺乏对教育硕士自身的专业特点及特殊要求的正确认识和疏于实践探索造成的。但实际上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并没有地位高低的差别,只是应该对其培养采取不同的尺度、偏重不同的研究方向罢了。从某些角度说,教育硕士的要求更高,因为教育学硕士注重理论,而教育硕士注重实践,而理论源于实践,因此对教育硕士的要求更高。

二、建构新型教育硕士培养模式

针对以上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偏重学术性研究的现状,结合当今的实际情况,需要探索出一个具有独特性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而这种教育模式需要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和应用性。笔者初探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如下。

1.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应具有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质量观。利用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质量观,对教育硕士的性质、培养目标、培养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及准确把握。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质量观统领着本模式的构建,对于如何正确地处理质量与数量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起着重要作用。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该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摒弃以学术性作为唯一标准的质量观,而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思考和解决基础教育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的教学研究型教师。

2.培养方式的改进目前我国教育硕士院校的培养方式主要有四种类型:(1)在校学习一年,余下时间在职学习;(2)利用假期等休息时间在校集中学习;(3)混合型培养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在校学习一年、寒暑假集中学习或是利用周末上课等;(4)全日制培养方式的教育硕士研究生。笔者认为,针对不同生源的学员,培养方式应略有不同,即所选择的培养方式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籍的管理也应适应实际情况。比如,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是否保留学籍制度,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以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采取一些积极措施来开拓和稳定生源,比如中小学校选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到高校攻读教育硕士,对其进行继续教育工作。

3.培养体系的改进以往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通常重理论、轻实践,其培养体系为课堂教学、论文写作、文献阅读。培养院校需要对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进行适当的拓展。创建贯通课堂内外、连结校内校外的教育硕士培养体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大纲》规定:教育硕士至少要修12门、34个学分的课程,课内总学时为844分”。完成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仍然是课堂教学,课程学习在教育硕士培养中占据大部分时间。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虽然可以学到较为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但一年内要修完12门课程,时间紧迫,大部分院校因此只能用课堂灌输式教学,这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缺乏对上课的主观能动性。可以适当增加具有实际操作性课程的比重,精简公共课比例,突出教育硕士的特点。而只有这些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课堂与一线教学的联系。除课堂教学外,还须通过案例分析、观摩、学术讲座等其他形式来补充或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案例分析是将案例引人课堂,引起学生兴趣,结合实际,增加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才能。案例教学最容易让学生感同身受,同时相当于搭建一个教学实践共享的平台。因此,学校不但要加大案例分析的力度,并编写与实际相关的讲义。还要为学生创造观察实际教学和进行实际教学研讨的机会。在每年全国各地举办的各种类型教学观摩会议与研讨会议期间,最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授课方式会出现,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了解当前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把握学科的前沿动态。也会有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莅临研讨会现场,给学生们提供直接交流的机会。观摩活动还可以是学生相互说课、相互评课的观摩。学术讲座可以帮助学生自由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参加到教学实践中去,带着针对性在实践中体验研究性学习。重视实践环节的同时学生还要多读经典书,全面提升理论素养,理论指导实践,形成良性循环。

4.实践环节的确立由于在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中存在着教育应用性,因此需要加大实践环节的力度以及操作类的课程的比重[2]。教育硕士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育硕士必须与教学实际相联系。教育硕士不仅需要研究教育理论,更重要的是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院校增加实践环节的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院校可组建教育硕士模拟学校。教育硕士模拟学校即模拟中小学校教学的实际教学环境,建立教务处、政教处等教育管理职能部门和各学科教研组,每位教育硕士研究生在其中担当不同的角色。学生们有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实践能力,创建模拟学校在客观上为他们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切磋的平台,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重要补充。(2)强化教学实践环节。强化教学实践环节需要开辟校校合作的培养方式,组建教育硕士教学、科研基地,为学员增加教学实习机会,来增强学生的教学基本技能。通过模拟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积累更多的一线教学经验,虽然参加教育硕士培养的许多人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也需要把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整合起来。这样学生相当于直面课堂,可以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认知能力和解决能力,使学员带着问题进行“教学研究”,在教学中对问题进行思考,在教学中对问题进行研究,进一步加强学生教育研究的目的性和操作性[3]。(3)实行双导师制。双导师制是指校内导师负责理论教学,校外导师负责实践教学环节。高校现有的导师人数非常紧缺,在这种情况下校吸纳示范中学的优秀师资担任教育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的做法既充实教育硕士导师队伍,又能优化现有的导师结构。骨干教师定期为学生上示范课,优秀教师担任学员的校外导师,为学生提供富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论文选题素材。这样学员可以在校内教师的课堂上学习到理论知识,在校外导师那里学习到实践经验,双管齐下,有的放矢。

教育学硕士论文范文第6篇

角度出发,结合理论知识与研究结论,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等方法,研究发现硕士这一群体研究高校五人

制足球的科研现状及体育科研方法的实际应用中存在发文数量少、选题缺乏创新及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本文

立足扬弃、不落窠臼,提出了加强科研工作、拓宽研究领域、强化方法的学习等建议,以期为撰写高校五人制

足球方向的硕士论文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中国知网;高校五人制足球;硕士论文;科研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6-0094-04

五人制足球运动是一项健康、富有朝气、充满激

情的运动,其趣味性强且易开展,在我国高校发展五

人制足球运动既能使体育课增强趣味性,培养学生长

期参与足球运动的良好习惯,又能推动我国高校足球

运动的发展,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对提高我国五人制

足球水平、推动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

意义和作用。通过分析近几年高校五人制足球硕士学

位论文的广度、深度和发展趋势。旨在归纳出高校五

人制足球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对课题选择、研究方

法的运用和研究内容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解

决的方法和建议,既是为今后的硕士论文撰写提供经

验借鉴,也期望能推动足球科研的持续健康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为检索数据源,对2008-2011

年间发表的以高校五人制足球为研究内容的优秀硕士

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为研究对象,研究内

容为相关论文的选题、研究方法等的特征,以及各方

面因素对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情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教育学、社会学等著作中关于体育科

研的理论研究以及国际互联网上关于体育科研的信息。

1.2.2 案例分析方法以“高校五人制足球”为关键词,

对CNKI进行检索,出版年限定在2008-2011年,检

索出4年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为6篇。本文主要研究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近几年对高校五人制足球研究方

法的运用。如选题的属性、分布、创新性等进行统计、

分析;论文研究方法的种类、调查法法、问卷调查、

文献研究方法等的运用。

2 结果与分析

2.1 2008-2011年间有关高校五人制足球的硕士论文

概况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

论文的数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研究生教育培养的

情况。受查阅文献条件限制,本文只能从期刊网上查

阅文献,因此遗漏未被期刊网收录的合乎研究对象要

求的文章,在所难免。在期刊网收录的学位论文中,

本文查找出2008-2011年间,能明确作者身份为体

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论文6篇,逐年分布

数量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期刊网收录的硕士研究生学位

论文2008、2009两年每年仅1篇,其余2年数量稍多

也只有每年2篇,虽大致呈递增趋势,但与同期足球

专业其他方向硕士学位论文数量相差甚远。

高校五人制足球深受在校大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参与人数日渐增多,技、战术水平也在不断发展和提高,

各地的高校五人制足球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它正在以

其强大的生命力向国人展示着它的光明前景,近年来

足球研究生队伍也在不断扩大,但有关高校五人制足

球的研究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发文数量如此之少,

这样一种发展的势头着实令人堪忧。为更好地服务

于足球运动,建议进一步加强对高校五人制足球重要

性的认识,加大在此研究领域的科研力度。

2.2 高校五人制足球硕士论文的题名拟定

论文题名是作者对自己文章再认识的结果,是对

论文主旨和内容提炼的结晶。论文题名的制定不可带

有随意性。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

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的题名项规定:“题名是以最恰当、

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报告、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

逻辑组合。”好的题名,便于文献的存储、检索和信

息交流。

文中分析的硕士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五人制

足球在高校的开展情况,其中4篇为高校五人制足球

在某省/市高校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1篇为高校五

人制足球联赛在我国的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1篇为分

析五人制足球的技战术及其在我国高校的开展现状与

对策。

论文题目主要是“××地区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

的开展状况及对策研究”,选题比较集中,区别仅仅

在调查对象的不同。集中的选题方向上出现了较多相

似的题名,在研究内容、方法、观点上缺乏创新性就

在所难免。

2.3 高校五人制足球硕士论文的课题选择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中,对现状的研究与其他类

型的研究相比,操作较简便,对理论基础要求相对较低,

且有较为固定的写作和分析模式,因此是许多硕士研

究生毕业论文选题时优先考虑的对象。但由于受对

现状研究论文目的任务的限制,其研究一般缺乏理论

创新与研究深度。

本文的评述对象也都未能跳出常规不落窠臼,4篇

是高校五人制足球在某地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只

有2篇涉及到技战术及联赛开展。掌握研究对象的现

状是开展科研活动的基础,在对不了解研究对象的一

般情况时,对其现状的调查,获得关于研究对象的一

般性描述是必要的,但在前人已经对对象现状做了大

量研究,此时还选择有关“现状调查”为研究课题,

只是改变研究的时间、地点或对象,研究内容、方法

上大同小异,所得出的结论也无太大差别,研究缺乏

创新性。

2.4 高校五人制足球硕士论文研究对象的分布

6篇论文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足球选项课、学校

足球队、高校足球教练、业余比赛、专家以及五人制

足球运动设备这几方面。总体来说,与体育教育有关

的研究对象数量较多,与竞技体育,特别是职业足球

相关的对象较少。结合研究对象分布的数据,可知高

校五人制足球硕士论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高校足球

队、相关专家的态度及意见、业余比赛、足球选项课

及场馆设施等内容。如下表:

研究对象的分布情况在一定层面反映出当前我国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工作重学校性、轻社

会性的特点。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研究生的科

研条件有限,经费较少,很少有机会能直接接触社会

中体育的方方面面进行研究。同时从另一个方面也反

映了学生参与导师课题的积极性不高,没有真正走出

学校,去研究学校以外的与体育相关的课题。

2.5 高校五人制足球硕士论文研究方法的应用

研究方法并非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

和数理统计法等独立研究方法的简单集合,而是以特

定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为指导,以多样的研究技术为

支持的方法体系。目前各个高校的硕士学位论文评

价体系中,“研究方法”指标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其

评价要素内容包括研究技术路线、实验设计正确,采

用研究手段先进,思路清晰,研究方法科学、严谨。

体育科研中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往往决定了研

究结果的可靠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科学研究的

水平。

有关高校五人制足球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使

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法,所有论文

均采用;其次是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

法、专家访谈法;而访问调查法、个案研究、比较法、

实验及系统法等研究方法在高校五人制足球科研中运

用较少。研究方法运用统计如表3。

6篇论文中有两篇论文把同属于调查法的问卷调查

法、访谈法、特尔斐法放在一起表述,可以看出作者

对论文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有一定的基础经验,写

作规范的态度更为严谨;但也有论文在访问调查中没

有附上访问提纲,缺乏可靠的数据支撑会让评阅者和

答辩委员很难找到文中访问的论证资料;还有部分

问卷内容设计的针对性、有效性尚不尽人意;论文对

研究方法的表述都过于简单,只有寥寥几行说明用了

什么方法,而没有论述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另有3

篇论文对调查问卷的效度和信度检验也不够科学、严

谨,且过于依赖问卷数据,没有深入实践调查,出现

了“大规模、大样本,重描述、轻分析”的现象;对

发放问卷的对象再抽样上工作不足,接受调查的专家

选择上还缺乏严格遴选。任何重大科学理论的诞生都

依赖于一定的研究方法。科学规范的运用研究方法是

长期系统科研训练的结果,是科研能力的综合体现。

在高等学校的研究生教学中不仅要传播知识,更要注

重传授方法,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这是

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和研究生培养水平的根本。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2008-2011年体育教育训练学足球专业硕士

论文中,对高校五人制足球的研究较少,且无开发性

研究,较同期足球专业其他方向硕士论文发文数量比

例失衡。

(2)本文分析的6篇硕士论文的题目中对高校五

人制足球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方面占大多数,区别仅

仅仅是研究对象不同。6篇论文的题名均缺乏创新性。

(3)受课题类型的难易程度影响,选题大都集中

于对现状及发展的研究,足球联赛及技战术等方面的

研究较少,高校五人制足球硕士论文的研究缺乏理论

创新与研究深度。

(4)高校五人制足球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分

布比较广泛,但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与体育教育有

关的研究对象数量较多,与竞技体育,特别是职

业足球相关的对象较少。

(5)高校五人制足球硕士论文体育科学研究的方

法相对集中,常用的有文献资料法、逻辑法,而观察法、

实验及系统法等则较少使用。引用文献中外文和核心

期刊文献比例较少。

3.2 建议

(1)利用高等院校的科研优势,吸收跨专业人才

并与当地专业队以及科研机构挂钩。加强高校五人制

足球科研工作的发展,督促相关科研论文成果的发表。

(2)拓宽对高校五人制足球的研究领域。加强学

术交流与研究性教学,适当增加跨学科、跨专业课程,

结合时代主题进行更有价值的选题及科学研究。

(3)强化足球专业研究生对科研方法的学习和掌

握。注重体育科研方法课程学习,积极参与科研活动,

提高方法运用水平,培养体育科研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沈国征,李松.对高校开展五人制足球运动的

思考[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27(1):

104-106.

[2]高玉英.影响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学

位论文质量因素的调查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

报,2008(5):440-443.

[3]黄汉升.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学探索[J].体育科

学,2009,29(9):3-17.

[4]陈卓儒,刘成,郭观池.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

论文若干问题的探讨闭[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4,25(2):57-59.

[5]韩进,邹波.浅析高校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J].科技信息,2007,(6):22-23.

[6]张瑞华,朱晗,张哲.对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

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

教育学硕士论文范文第7篇

1987年我国首个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落户于华东师范大学,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从无到有,至今,经历了20年的风雨历程。在这短短的20年里,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一是初步形成了适应性的人才培养规模。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06年11月公布的第十次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情况来看,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点增加到10个,硕士点增加到48个,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教育开始走上正规发展的轨道。二是初步建立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我国逐步构建了一个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体系,形成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格局。然而,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一些存在的问题也相应出现。

问题

学位点布局不均衡

首先是区域分布不平衡,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省市和中部中心城市。根据统计数据可以得知,我国研究生招生的A类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学位点共31个,比例为63%,B类地区学位点17个,比例为35%,而C类地区仅有1个,比例为2%。A类地区硕士点数目是C类地区的31倍,是B类地区的近2倍。博士点也多数集中在A、B类地区,C类地区仅一个。

其次是学校类型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师范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目前我国的师范类院校、综合性大学承担着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主要任务,总数合计达34所,比例占整个职业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学校的79%,而在10个博士点授予单位中,仅天津大学为工科类院校,其余9所全为普通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理工科院校及农林、财经类院校职业教育硕士、博士点寥寥无几。

研究方向不聚焦

2007年全国招收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的26所学校,研究方向数达94个,其中21所学校设有“职业技术教育原理”方向,比例占22%;15所学校设有“比较职业教育”方向,比例占16%;13所学校设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方向,比例占14%;12所学校设有“职业培训”和“职业指导”方向,比例占13%;11所院校设有“职业技术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比例占12%;5所学校设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方向,比例占4%;另有18个其它方向。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生教育多偏重于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并没有根据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属性确定强势研究方向,聚焦程度不够,未能从全局上形成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方向的战略布局。

论文选题不切实

笔者从中国知网(CNKI)职业教育学优秀硕士、博士论文数据库中搜集到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硕士毕业论文892篇,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博士论文21篇。以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为例:

进入新世纪,职业教育的研究日渐成为教育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从2000年开始,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优秀硕士论文逐年增多,但是,通过对这些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分析,我们仍然可以发现诸多问题。首先是重原理轻实证现象严重。我们可以发现,当前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论文的选题关注到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诸多核心问题,如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比例占24%)、职业教育经济与管理(比例占21%)、职业教育(院校)发展(比例占16%)等,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借鉴。这些问题需要在大量实证的基础上加以构建和检验,但谈及这些问题的很多论文只是停留在理论构建层面上,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因此也就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其次是存在一定的浮躁心理,重复研究多,创新研究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当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功利、浮躁心态严重,许多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往往心不在焉;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我们目前职业教育研究薄弱,相关创新性研究较少造成的。

对策

形成均衡的学科布局

首先要平衡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博士点的区域分布。为贯彻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我国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应加大对西部地区研究生培养的政策、资源与人才扶持的力度。一些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由于缺乏工程技术或专业背景,难以完成职业技术教育学与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因此,这就需要在今后职业技术教育学学位点审核过程中,考虑到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这一发展趋势,适当放宽理工科院校、农林类院校的审核标准,适当增加这类学校学位点的比例,以求能够逐步适应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发展方向。

提炼特色的研究方向

我们认为今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研究方向的设置应当由过去的“追求一致”的模式转为“特色发展”。这种特色发展,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是本质特色。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定位首先要考虑其本质特色,使其突出职业教育实践性、应用性学科的特色,与其他教育学科区别开来。二是地方特色。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经济、社会、文化、资源背景,而各培养单位人才培养多是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因而必须凸显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在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方向设置上,更应突出所在地区的地方特色。三是校本特色。职业技术教育学人才培养的方向建设上应当进一步分类指导,凝炼聚焦,明确各自的主攻方向。避免重复研究,从而形成特色的研究方向。

选择合理的论文选题

教育学硕士论文范文第8篇

阅读眼动研究文献分布时间能在一定程度上呈现阅读眼动研究的发展脉络。统计结果(表1)发现,我国“三大教育”领域阅读眼动研究文献在时间分布方面有以下特点:第一,数量少。在CNKI的“三大教育”学科领域,以“眼动”+“阅读”为主题词检索,仅获得有效文献28篇,与相同领域主题词是“阅读”的28219条文献记录相比较,其总量非常少。其中,检索结果,1986年前有效文献为0篇。1986年以来,年平均有效文献仅有1.1篇。文献篇目最多的年份是2009年,只有6篇。2011年次之,有5篇。第二,出现晚。“三大教育”领域阅读眼动研究第一篇文献资料出现年份为1986年。而中文阅读眼动研究可以追溯到1925年,国外对阅读的眼动研究则始于1879年[2]。第三,增长趋势明显。从表1可以看出2000年以前国内“三大教育”领域对阅读眼动研究比较稀少,而2000至2009年十年间出现了19篇有效文献,2010至2011年,两年时间就出现了7篇有效文献。相对而言,近十年的文献数量呈上升的态势。“文献来源”既可以作为主要阵地,用来展示阅读眼动研究的成果,便于同行对研究成果进行搜集,也可折射阅读眼动研究是否进入“三大教育”前沿,成为一线教师熟悉的科研方法。统计结果表明:在28篇阅读眼动研究有效文献中,公开发表的论文有12篇,分别发表在11种公开期刊上,除《天津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上发表2篇外,其他期刊均只收录有1篇,这10个刊物按刊出阅读眼动研究文献时间先后为《心理科学》、《教育教学论坛》、《教育科学研究》、《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天津市教科院学报》、《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心理发展与教育》、《淮南师范学院学报》、《心理学探新》及《心理科学通讯》。其中,进入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类2000–2011年版中文核心期刊的论文仅有1篇,刊于2001年07月的《教育科学研究》①。除去以上文献,另外16篇源于博士、硕士论文库及会议的文献,分别为博士论文3篇、硕士论文12篇以及会议文献1篇②。其中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3篇,硕士论文2篇。其他为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4篇,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篇,河南大学硕士论文、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西南大学硕士论文和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各有1篇。从统计的数据看,华东师范大学和辽宁师范大学近年来对儿童阅读眼动研究比较关注。

对儿童阅读眼动研究论文的作者所在单位进行统计分析,其目的一方面是为同行间的交流与学习提供一个参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展现儿童阅读眼动研究课题的主要研究力量分布情况,反映研究人员构成方面的特点或局限。统计结果发现:第一,文献第一作者所在单位是小学或中学约占7.14%(见表3),文献第一作者所在单位是高校的(见表4)约占92.86%。第二,国内儿童阅读眼动研究的主要力量来自天津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及东北师范大学,他们共公开发表研究文献19篇,占检索到的28篇文献总量的67.85%。对“文献主旨”进行分析目的在于考察研究我国“三大教育”领域阅读眼动研究的重点和范围。在对文献题目和关键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摘要和全文,对文献的主要内容和文献主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28篇文献共有关键词120个,其中有107个关键词仅出现1次。出现2次以上的关键词13个,“眼动”出现23次。(2)阅读眼动研究的内容有三类:一为阅读眼动基础研究,其中包括儿童阅读眼动的特征或发展研究、阅读眼动障碍研究;二为阅读应用的研究,包括阅读眼动教学(策略或实效)研究、阅读情境研究(独立和陪读)、阅读媒介(图文)研究;三为阅读眼动研究文献述评(评介)。其中应用研究的文献占57.20%。(3)缺乏对儿童阅读认知心理理论层面探索的研究,缺乏对阅读教学界热点话题诸如“语感”和“文感”的相关研究。

研究方法影响着研究的路线和结果。据统计,28篇有效文献多数使用两种以上的研究方法,其中,“文献法”使用率最高,达92.90%。“眼动测量法”使用率次之,达60.70%。另外,有39.30%主题词含有“眼动”的文献,研究中并没有进行眼动实验,只是引用他人的眼动研究结果。根据表6,“眼动测量法”研究使用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使用者集中在华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院所。第二,阅读眼动实验材料选择上,绘本和汉语的语篇阅读眼动研究相对丰富。汉语(文字)材料的语言单位涉及词、句和篇,英语(文字)有字母、句和篇。检索中没有找到有关汉字和英语单词认读眼动研究报告。第三,有不同体裁作品的阅读眼动研究报告。例如“科技文”阅读眼动研究。第四,眼动实验被试以小学生为主,其年龄、受教育情况与阅读眼动关系的研究相对受重视。第五,部分实验属于基础研究,即对阅读眼动事实的发现和验证;部分属于应用研究,即服务于阅读教学和训练。没有发现解释汉语阅读认知心理的理论研究。第六,不同高校在实验材料和被试的选择上存在一些差异,其中,华东师范大学较关注学前儿童绘本的阅读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相对关注小学教材排版效果的研究。综上统计和分析,在学前、初等、中等教育学科领域,我国阅读眼动研究表现了以下特点:第一,儿童阅读眼动研究起步比较迟,研究成果比较有限。第二,文献主要源于学术性强、面向高校的期刊,及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至今,仅1篇相关文献出现在“三大教育”学科领域的核心期刊。与“三大教育”一线教师存在隔阂。第三,研究力量主体是高校教师和博士、硕士研究生,极少研究者来自中小学教师队伍。第四,本次检索到的阅读眼动研究触及阅读眼动基础研究、阅读应用的眼动研究和阅读研究文献述评(评介)。阅读认知过程的探索缺乏,阅读教学热点话题未关注,理论上缺乏创新。第五,“眼动记录法”在“三大教育”阅读研究中的使用不普遍,能掌握这种研究方法的学者集中在高校。另外,从被试和实验材料选择的角度看,“三大教育”阅读眼动研究已经具有一定的广度,但总体而言,不够丰富,系统性欠缺。

综上可见,我国阅读眼动研究存在着以下值得反思和重视的三个问题。一是研究成果不被阅读教学界所了解。本次研究检索到的文献仅有一篇源于进入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类2000–2011年版中文核心期刊。反映出阅读眼动研究未能对一线阅读教学起到引领或参考的作用。二是系统性研究比较缺乏。尽管“天津师范大学是国内眼动研究的发源地,位于国内眼动研究最前沿,引领着国内眼动研究的发展方向”[3],但天津师范大学仅对阅读者和阅读材料题材类型阅读眼动特征进行了系列的研究。类似地,华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只对绘本阅读、小学教材插图进行一系列的探讨。这种现象反映出该类研究的系统性不足。正如闫国利、白学军曾指出:“尽管目前我国学者对汉语阅读的眼动研究虽然已涵盖了字词、句子、语篇和不同文体等方面,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但由于我们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且研究者感兴趣的领域不同,导致研究比较零碎,不够系统。”[4]三是缺乏对语文教育热点话题的关注。例如,到目前为止阅读眼动研究还未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反复提到的“语感”及近年来备受重视的“文感”具有什么特点,是如何形成的,形成以后如何影响阅读认知过程等与心理学关系非常密切的问题纳入研究对象。

眼动测量法能有效地反映阅读认知加工过程“怎么样”,从而为某些阅读现象“为什么”和阅读训练可以或应该“如何”设计提供佐证,是研究阅读认知过程最直接的方法之一。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眼动研究者关注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科领域的阅读,从而为我国的语文教学带来更多的启迪和真正的革新。(本文作者:吕小君单位: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教育学硕士论文范文第9篇

学位论文 数字资源 开放获取 台湾地区

一、学位论文资源及其开放获取

学位论文,特别是包括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在内的研究生学位论文,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学位时评审用的论文,由于具有较好的原创性、创新性、学术性和实用性,具有较高的学术理论价值和现实应用价值,成为了解当代最新学术动态、掌握科技信息、研究学科前沿问题的重要信息资源,对科研项目的选题、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理论观点的创新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情报信息资源,越来越受到科研、教育和学术界的重视。但是,由于纸质版的学位论文一般属于非卖品,在作者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后,绝大多数学位论文不公开发表或者出版,而是由指定的单位进行收藏和保管,所以,属于用户在一般情况下难以获取的灰色文献信息资源类型。由于学位论文获取难度大,造成其利用率低,学术资源浪费。随着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免费全文为特征的全世界开放获取运动的快速发展,投入其中的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类型越来越多,其中也包括数字化学位论文资源,使其成为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一种重要类型。在此,对我国台湾地区已经实现开放获取的“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网站的研究生学位论文(以下简称学位论文)资源进行研究探讨,以便让这些宝贵的文献信息资源可以被用户更为方便地获取和利用,为使其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作用提供基础条件。

二、“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概况

相对于我国大陆地区学位论文资源仍以封闭性使用为主的情况而言,台湾地区学位论文资源的开放获取比较先进,资源内容的新颖度较高,目前最新可开放获取2011年的学位论文资源;年代跨度也较长,可达半个多世纪,即从1956年到如今。其中收录学位论文数量最多的是台湾“国家图书馆”的“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网站。其网站说明为国家图书馆免费供公众使用的学位论文在线服务,高峰时段同时上线人数突破2.5万人,每天提供检索人次超过80万次,已成为台湾最重要的学术支持网站之一。基于学位授予法,国家图书馆为国内唯一之学位论文法定寄存图书馆,负有搜集、典藏与阅览我国学位论文的职责。历年来,国家图书馆接受教育部的委托,建立部级的完整学位论文总书目库与信息整合平台,本着“公开取用”自由、平等、开放的精神,推动我国学位论文信息的共建共享,以政府资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服务理念,推动学术传播自由、照顾信息弱势族群,实现学术之前人人平等的社会公义,并藉此部级的学术研究支持平台,提供下列学位论文知识加值服务,作为提升学术研究风气,以及向全球展现我国高等教育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基础建设。由于该网站的权威性所致,因此,它收录的开放获取学位论文资源是台湾地区各同类网站中最多的。截止2012年4月27日的统计数据,目前有222918篇学位论文属于开放获取性质。从台湾地区各高校历年的学位论文开放获取比例看,最高的比例为法鼓佛教学院的100%,最低的比例为中州技术学院的4.65%,平均开放获取比例为31.93%。从该系统收录历年开放获取学位论文的数量看,成功大学最多,为17 251篇(已公开15 918篇),中州技术学院最少,为2篇,平均为1 624篇。未来,“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将藉由国家和地区级的学术研究支持平台,致力推动中文学位论文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以政府资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服务理念传播学术自由、缩短城乡差距与数字落差,实现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公义。此外,更将以政府公共部门网站的身份,持续协助国内各大学与研究人员将学术研究成果向全球,推动学位论文书目信息和全文资源的国际化,进而在国际学术领域取得更高的曝光率、被引用率与学术影响力。

三、“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的检索

1.学位论文资源的检索

“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学位论文资源的“论文查询”,包括简易查询、进阶查询、指令查询、智能型选题和虚拟学科专家。进阶查询比简易检索多出了可同时给予多个检索字符串,以及缩小查询范围的功能;指令查询给用户提供更进一步的查询方式。可利用指令查询的字段有系统编号、关键词、研究生、目次、论文名称、摘要、学校名称、参考文献、系所名称、论文别、毕业学年度、学位类别、指导教授;智能型选题:如果用户已有暂定的论文题目,可由此功能自行分析与其他同构型论文之间的相关度,以及相关主题历年的研究重点与热门程度,作为调整个人论文题目的参考;虚拟学科专家:要使用虚拟学科专家功能,需要先以会员账号登入系统,进入进阶查询功能中,选择虚拟学科专家,在查询框中输入要问的问题,选择领域及关键词后,按下搜索键,系统会给用户推荐相关的学位论文。

2.学位论文资源的检索细项

该系统目前可提供12种检索途径,这些检索途径是:不限字段、论文名称、研究生校院名称、系所名称、论文出版年、指导教授、口试委员、关键词、论文目次、摘要、论文参考文献、毕业学年度(采用民国纪年);其查询模式有5种:精准、模糊、同音、汉语拼音、通用拼音;辅助检索由:简体转换繁体、拉丁语;缩小查询范围有:毕业学年度(民国起讫);学位类别有:博士、硕士;语言有:中文、英文、日文、其他语文;全文类型有:电子全文、纸本论文扫描文件。主题浏览:请先于主题分类选择所要浏览的主题,并按下该连结;请选择于主题分类细项区选择主题分类细项,按下该分类细项后,系统将会加载该分类的简目检视页面。

3.学位论文资源的语言文字差异

教育学硕士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教科书研究;研究发展史;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台湾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5)02-0009-14

一、前 言

1. 研究动机与研究目的

天这么黑风这么大,爸爸捕鱼去为什么还不回家,听狂风怒号真叫我心里害怕,爸呀爸呀我们多么牵挂……我的好宝宝爸爸回来了,满船鱼和虾你看有多少,卖鱼买米布大家可温饱,爸爸不怕累只要大家好{2}。

莫叹苦莫愁贫,有志竟成语非假,铁杵磨成绣花针,古今多少奇男子,谁似山东堂邑姓武人。武先生单名叫做训……{3}

滑翔机真神奇,飞上天空去游戏,碧绿长空千万里,大海无边际……我们要跨过海峡,看看血污的故里。我们要冲破铁幕,带去反攻的消息{4}。

月儿弯弯照四方,台湾海峡水茫茫。它是一条分界线,一边是地狱,一边是天堂。大陆的同胞啊,饥寒交迫苦难当;台湾的人民啊,丰衣足食乐洋洋……{5}

这是几段台湾“四年级生”{6}的集体记忆,记忆的源头是当年的小学教科书。即使在毕业数十年后的同学会上,若有人兴起上几句,总有人还能接上几句,在这朗朗上口的课文中,很容易让人追忆起当年教室里齐声朗读课文的景象;而课文里隐含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父慈子孝、有志竟成、从军报国、八股……更成为那一代人的共同回忆,装入那一代人的人生行囊。对于教科书如何深入孩子的心灵,石鸥(2014,PIV)的描述极为生动:“历史上,现实中,很多文本都可能轻易死去,唯有教科书不死,它顽强而巧妙地潜入到千千万万一代又一代人的头脑中,犹如春风、犹如雨露,缓缓地抚慰着、沁润着万千孩童的心智,与孩子们的心智融为一体,构成心智,化为心智。”

诚然,教科书传递着文化精髓中的价值观,也传递着意识形态。而学界对教科书的立场也是分歧的(白亦方、杨智颖、刘修豪,2011)――精粹主义者(essentialist)力主教科书应承载文化精髓{7},教科书应是孩子们学习的主要材料,而不应信任个别教师自行决定学习内容,这是一种拥抱教科书的立场;相对地,进步主义者(progressivist)则对教科书持反对立场,怀疑官方制定的课程纲要居心叵测,导致教科书成为灌输意识形态的工具。然而无论是拥抱或反对教科书,学界已普遍接受一个事实――教科书是学习的主要媒介,无论它是好是坏,班级教师为了有效教学还真少不了它。

教科书是一种人为产物,最后问世的教科书通常是各权力团体角力后的结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简称UNESCO)观察到近年来许多国家,均出现激烈争辩教科书内容的现象(Pingel,2009)。主流团体期藉教科书增进同质性,主张教科书应反映主流团体认定的重要知能与价值观,藉此建构共同的合法观念,甚至创造国家集体记忆,以符合主流团体在文化、经济、观念、社会等面向所认定的必要需求(Crawford,2003)。然若从批判教育学(critical pedagogy)观之,教科书也应传递多元观点,尊重差异。如果某历史教科书省略重要史实与史观,势将严重局限学生未来看待历史事件的方式(Griffin & Marciano,1979)。准此以观,为正确了解学校教育实际上可能达成的目标,深入研究教科书自属必要。黄政杰(2003)、欧用生(2005)、蓝顺德(2006,2010),对此即多所倡议。

优质教育(quality education)是UNESCO近年来努力的重点,而好教科书可为优质教育奠定基石(Pingel,2009)。UNESCO于2005年为教科书与学习媒材提出计划(名为Comprehensive Strategy for Textbooks & Learning Materials)。该计划表示:“UNESCO的角色在:协助会员国发展政策、规范、与标准,以裨益教科书与其他学习媒材之供应,而教科书与媒材应促进优质教育”(UNESCO,2005)。UNESCO为推展此一政策,便需各国更深入研究教科书,了解教科书内容究竟是怎样呈现的(Pingel,2009)。此正反映“研究本位活动”(research-based activities)应是国家重要政策的前导,UNESCO期藉好的教科书研究与修订,改善教育质量,进而藉共构教科书增进国际间相互的理解与善意,降低冲突的可能,最终裨益世界的和平与共荣(张芬芬,2014)。凡此皆显示教科书研究应更受重视。

台湾教科书研究的概况与趋势如何?反映哪些政策轨迹与学术印记?对教科书的编审选用等制度,有何启示?对未来的教科书研究,有何蕴义?此类研究的另一功能,是可建立教科书研究发展史的基本统计资料,供未来探究更长段的台湾教育史或学术发展史做一参考。过去周仪(2005)、蓝顺德(2006,2010)、庄明贞与杨清贵(2011)均曾整理台湾教科书研究论文,为此领域奠定了基础。然这些研究整理的论文所涵盖之时期皆较短,论文数量也就相对较少。周仪(2005)整理25年(1979~2005)教科书相关实证论文401篇;蓝顺德(2006)梳理20年(1984~2003)有关教科书的博硕士论文272篇;蓝顺德(2010)再细究30年(1979~2008)教科书意识形态的论文171篇;庄明贞与杨清贵(2011)则整理11年(1999~2009)有关教科书多元文化议题(包括性别、阶级、种族)论文47篇。相对而言,已有的研究均属较短时期的探究。

台湾“全国博硕士论信息网”搜集了堪称完整的博硕士论文,台湾第一篇教育类的硕士论文出现于1956年{8},从1956年到2010年与教科书相关的博硕士论文,总计1 263篇,单单2010年即高达194篇,这与早期(1956~1970)无一篇教科书研究相比,数量可谓激增。本文遂以1956年为探究起点,梳理直至2010年{9}其间台湾博硕士论文中教科书相关研究,其基本概况如何?整体变化如何?何以出现惊人的数量增加?相关社会背景为何?55年来台湾教科书研究在学习领域、学制阶段、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等面向各有哪些趋势?本研究除整理55年来的教育大事年表外,主要对1 263篇教科书研究做量化统计,计算出百分比,并由数据找出近半世纪来的研究趋势与意涵。

具体而言,本研究目的如下:

目的一:说明1956年到2010年台湾博硕士论文中有关教科书之整体研究概况与社会背景;社会背景着重台湾1987年7月解严迄今的教育改革状况,找出其特征,以显示教科书研究大量涌现所处的社会脉络。

目的二:分析1956年到2010年55年来的研究概况与趋势,分由学习领域、学制阶段、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等四面向探究。

2. 研究范围与名词释义

本文探究台湾教科书研究的概况与趋势,搜集“全国博硕士论信息网”1956年至2010年55年间,教科书相关博硕士论文。该资料网除早年论文略有漏失外{10},其后论文可谓完整,应可反映台湾半世纪以来的教科书研究趋势{11}。

何谓“教科书”?本文主要采蓝顺德(2006)的广义定义:教科书系指依据政府法令公布之课程标准(纲要)或编写者自订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材料编辑而成书本形式之教材,作为学校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之主要依据,其体例大都为“分年级”、“分学科”、“分单元”;包括课本、学生习作、教学指引,以及随同课本使用之各种媒体教材。准此,从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职),以迄大学、特殊教育、成人教育(补校)等阶段均含括在内。且编写者不限于官方组织与民间书商,也包括各县市政府、民间社群、个别学校,以及个别教师所编写的教学材料在内。凡符合此定义的台湾博硕士论文,均列入本文统计范围{12}。实际搜寻“全国博硕士论信息网”时,系以“教科书”、“学习领域”、“教材”或“内容分析”等为关键词;搜寻范围包括“论文题目”、“关键词”与“摘要”,寻得后再以上述定义做筛选标准,删除笼统讨论课程内涵之论文,因其与教科书有所差异。

3. 主题分类

本研究分析面向包括学习领域、学制阶段、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其中研究主题的分类最为复杂,需先做说明。本文进行主题分类时,基本上采蓝顺德(2006,2010)的类别,将主题分为两大类:“教科书的内容探析{13}”与“教科书发展过程研究”(表1)。“教科书的内容探析”系指直接分析实体教科书或教材的内容,不包括笼统讨论课程内涵者。而“内容探析”大类再细分五类:教材内容(内容属性)、教学设计(教学属性)、图文编排(物理属性)、语文运用(可读性)、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性别、族群、阶级、地域、宗教)。

“教科书发展过程研究”系指对教科书的生产、发行、使用历程进行探究,其下再依蓝顺德(2006)分类,包括教科书的政策、市场机制、编辑、审查、选择、使用与评鉴等七小类。

二、社会背景与教育改革的特征

1. 社会背景

教科书主要用于中小学,教科书研究主要出现在大学,教科书政策无法自外于社会脉络而存在,而这些均与教育政策、教育改革关系密切。1956年到2010年台湾究竟出现哪些重要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教育研究与教科书研究出现哪些里程碑?表2针对教科书相关的事件,胪列出这55年来饶富意义的大事,依照六个时期逐年列出。左栏是重要的教育政策、学制改革或教育改革,右栏是研究所设立以及教育研究/教科书研究的重要里程碑。如:台湾第一个硕士班/博士班,第一个教育研究所、首篇教科书研究的硕士论文、首篇学者/硕士生写的教科书量化分析论文、教育研究所首次引介“古典内容分析法”、首批采此法的硕士论文,以及教科书研究的相关学会之成立、相关学术论文之设置、相关期刊之创刊等。

表2所列主要是与“教科书”相关的政策、改革与事件。进一步看,教科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一环,教育改革则与国家的政治环境有关,此政治环境包括政府主动采取的政策(由上而下)以及社会/民间所发动/出现的事件(由下而上)。1987年7月15日台湾地区解除军事,这无疑是1949年政府迁台后,台湾政治环境剧烈改变的转折点。

2. 教育改革的特征

表2显示,自1987年7月15日解除军事,自此出现一连串的教育改革。台湾解严后的这一波教育改革具有哪些特征?试说明如下。这可以显示教科书研究大量涌现前后,其社会脉络的明显差异。

(1)政治自由化在前,教育自由化在后 表2显示,1994年“410教育改革”大游行后,教育自由化{14}的脚步开始加速,究其缘由还是得归因于政治解严,过去的政治禁忌不再是禁忌,人民获得组党、结社、游行、出版、言论等自由,整个政治大环境获得松绑,政治自由化的步伐迈开后,教育自由化的措施得以逐步跟进,教科书自由化的速度也跟着加快。其中荦荦大端包括:增加乡土教学、开放教科书民编、开放师资培育、开放私人兴设中小学与另类教育、广设高中大学、废除联考、高中与大学多元入学、颁布“教育基本法”、尊重大学自治、大中小学校长采遴聘制、扩大家长参与权、开放组织教师会等。

(2)改革推动力量来自教育界内外、学界与民间 此波教育改革之所以大步迈开,虽受惠于政治大环境,但直接推动的力量实来自于各方。1996年12月台湾行政主管部门教改会公布的《教育改革总谘议报告书》固然是力量之一,但在此一年多前,教育界内部与教育学界本身就已揭橥大致相同的改革方向,包括:1995年2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教育白皮书《台湾地区教育报告书――迈向21世纪的教育远景》,1995年9月台湾师大教育研究中心提出的《开放与前瞻:新世纪中小学教育改革建议书》。此外,民间团体,如:“台湾地区课程与教学学会”、“振铎学会”、“人本教育基金会”、“主妇联盟”以及教师团体、家长团体等,在此过程中也多参与,大声疾呼,且有其强力主张。就是这些来自教育界内外、学界、官方、民间的力量,共同推动着这波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

(3)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教科书编审选用受到关注 这波教育改革的面向是全方位的,包括教育法令、教育与学校行政组织、师资培育、教育人员任用、升学考试、教师组织等均有重大变革。惟其中仍以课程改革的影响层面最广最深,中小学里,每名教师每天的教以及每名学生每节的学,均因2001年上路的“九年一贯课程”而不同于以往。过去教师并未明显感受到课程知能之重要,曾参与教科书研发的教师更属凤毛麟角,而今教科书之编、审、选、用已与每位教师发生关联,普遍地受到关注。再者,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评量方式、教师同侪关系、师生关系、学校文化、亲师关系,甚至学校领导、教师专业发展等,也都因这波课程改革而有了新面貌。准此,此波教育改革可谓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其中教科书编审选用各面向问题,普遍受到关注。

(4)负责人更换频繁,不利改革 台湾解严27年以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更迭频繁,共有13人曾任负责人,每人平均不到3年。此现象在“九年一贯课程”的关键期更是明显,1997年4月成立“中小学课程发展项目小组”,开始研议新课程;一直至2003年1月颁布“九年一贯课程”正式纲要,这5年多的课程发展任务,竟历经5位负责人(吴京、林清江、杨朝祥、曾志朗、黄荣村)。此决策层级之人事更迭快速,致使施政步伐难以平稳渐进;且某些决策上路太快,欠缺周全配套(如:师资尚未备妥、理念未得充分沟通)。此外,“九年一贯”这一新课程实施未采逐年方式而采分阶段方式、教科书编纂多组同时并进、改准教科书分批送审等,这些后来受到批评的措施,究其源头,应均与负责人更迭频繁,改革上路太急等时间因素有关。而教科书的各项新措施,以及仓促上路出现的困难与疑问,自然受到研究者的关心,将教科书相关议题列为论文题目进行研究,以期释疑解惑,找出因应之道。

三、教科书研究概况

1. 阶段划分

以上显示了教科书研究所处的社会背景与教改特征。接着将说明55年来教科书研究的整体概况,先了解六阶段的划分,再说明整体变化与影响因素。

本文将台湾55年来的教科书研究分为六期(见表2与表3),划分标准有二,质量兼顾。一是重要教育政策事件,尤其是与教科书相关的政策或行动。二是教科书研究出现的重要变化,如教育学门出现首篇教科书研究,或出现首批严谨的量化内容分析论文;另一变化是教科书研究的论文数量明显增加,如由零到一,由不足五篇到五篇以上,由个位数到十位数、百位数等。

表3显示:第一期(1956~1970)平均每年0篇,谓之沉寂期。1971年出现第一篇教科书研究(政大教育所谢建三的《中、日、韩三国初中一年级英语课本之比较研究》),进入第二期(1971~1983)每年平均0.7篇,打破挂零纪录,谓之酝酿期。1984年开始明显出现多篇教科书之硕士论文,进入第三期(1984~1993),每年平均3.7篇(增长5倍余),谓之育种期。1994年新颁《中学课程标准》,中学增“认识台湾”、“乡土艺术”,教科书开始备受社会关注,进入第四期(1994~1998),每年平均9.4篇(已近10篇),谓之萌芽期。1998年9月公布《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总纲》,1999年出现27篇相关论文,系前一年(1998年6篇)的4.5倍,进入第五期(1999~2004),每年平均43.5篇(近50篇),谓之茁壮期。迨至2005年“国立编译馆”创设“教科书研究优良博硕士论文奖”,当年论文总数已超越百篇(114篇),此后每年均在百篇以上,平均165.2篇,研究进入第六期(2005~2010),谓之深耕期(详见表2与表3)。

2. 整体变化与影响因素

(1)研究数量逐年递增,近十年更惊人倍增 由六期论文总数看(表3),沉寂期(1956~1970)论文篇数为0;酝酿期(1971~1983)出现9篇,平均每年0.7篇;育种期(1984~1993)增为37篇,平均每年3.7篇;萌芽期(1994~1998)平均每年增为9.4篇,五年共47篇;茁壮期(1999~192004)平均每年43.5篇,六年共261篇;深耕期(2005~2010)平均每年高达165.2篇,六年计909篇。从1956年至1970年每年挂零,到2010年仅一年即达194篇,其增长速度极为惊人。

(2)论文激增缘于教科书自由化政策、研究法引介与学界新力量 半世纪来台湾教科书研究呈现如此惊人成长,从无人耕耘的原始森林,到耕者渐增的学术小社群,至今成为学术人口繁盛的红火社群,其背后因素有以下数端:

1)教科书政策改走开放路线

台湾地区自1987年7月15日解除军事,自此不仅走向“政治自由化”路线,同时亦走向“教育自由化”大道(郭为藩,1995)。此波教育自由化改革,可谓以课程与教学为主轴(张芬芬、陈丽华、杨国扬,2010);而此课程与教学改革又以教科书开放为核心(蓝顺德,2006,2010)。所谓教科书开放,主要是指将长久由“国立编译馆”掌理的中小学教科书的编辑权,释放给民间出版商――经审查通过后出版,再由学校自由采择使用。

1993年9月教育主管部门修正的“小学课程标准”,开放小学部分科目由民间书商编辑教科书,此系开放改革之先声,此后开放程度逐步扩大,由小学到中学,由艺能科、活动科到一般科目,由部分开放到全面开放。开放编辑权之后,相应的教科书审查、选择、使用、评鉴,以及教科书市场(经营、销售、印制等),乃至教科书政策与制度等议题,均成为博硕士生选题的重要范围。准此以观,台湾近十余年来教科书研究之蓬勃发展,与政府对教科书采松绑政策有着密切关联。

2)重要研究方法被引介

教科书分析最主要的研究法即古典内容分析法{15}。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从1981年起由黄政杰教授开设“教育研究法”与“潜在课程”两门课,课中黄教授引介内容分析法,并阅读以此法完成之重要论文,鼓励研究生采用内容分析法。自1984年起教育类研究所最早完成的数篇严谨的量化内容分析硕士论文{16},均为黄教授学生,包括论文指导门生、研究法修课学生或口试学生。自1984年起台湾教科书研究可谓开始迈入专业化阶段,因与过去比较,此后这类论文所采方法已更严谨、有系统――清晰说明研究范围、分析对象、分析单位、分析架构与类目,及计次方式、信度计算公式,并进行信度考验(reliability test),以显示所用工具与分析者具有良好稳定性、一致性,以期达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3)学界新力量的大力推动

徒法不足以自行。即使教科书政策与制度改弦更张,而无论是新制之规划、执行与考核,均需学界以更多研究予以细究。故原本之研究所、学术团体与期刊,已难以适应新需求,遂需增设新的研究所、学会与期刊。1990年代起台湾的大学新设大量的教育类研究所,2000年代起更增设不少“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这些研究所学生正是从事教科书研究的主力。且新学会(如:1992年成立的“教材研究发展学会”、1996年成立的“课程与教学学会”)、新期刊(如:1998年创刊的“课程与教学季刊”、2008创刊的“教科书研究”)、新奖助(如:“课程与教学学会”1996年开始颁发的“课程与教学学会优良博硕士论文奖”;“国立编译馆”2005年开始颁发的“教科书研究优良博硕士论文奖”),以及无数学术研讨会,都是甚为有效的新力量,共同推动着台湾的教科书研究(见表2)。

四、学习领域的研究

1. 各学习领域论文数量依序是社会、语文、英语文、数学、艺文、生活科技、自然

表4显示55年来台湾教科书研究中,“社会”{17}学习领域之论文最多,占23.1%;次为“语文”{18}(17.3%),再次为“英语文”{19}(10.7%),“数学”(8.5%),“艺文”{20}(6.1%),“生活科技”{21}(5.3%),“自然”{22}(4.8%)。其他的“生活”、“综合活动”、“成人基础教育”、“特殊教育”等各占比例均在2.6%以下。

2. 1999年起乡土教育之论文日增,反映台湾主体意识觉醒

值得说明的是“乡土教育”这类占有3.2%,第五期起(1999年起)这类研究开始出现,迄2010年达41篇。此反映1990年代后期“台湾主体意识”觉醒,亟欲摆脱1949年起由中国长期执政而极为强调的“大中国意识”之笼罩,此亦显示台湾教育改革,走向自由化的同时,也蕴含着走向本土化的政策走向。此时推动的“乡土教育”,强调的是“爱乡”、“爱台湾”,想要平衡/扭转过去教科书极度强调“爱国”、“爱中华民国/爱大中国/爱中原文化”的现象。

附带说明的是,台湾这段时间提倡的“乡土”教育,隐含着与“国家”相对立的意涵。此与李素梅(2014)和李新(2014)考查中国百年来的“乡土教材”,所探究的“乡土”观念并不相同,李素梅(2014)和李新(2014)探究的“乡土”并非与国家相对立的,而是与“国家”相融合的,较近于“本土”、“本国”的观念,其相对立的观念是“外国”。

五、学制阶段的研究

表5显示:由学制阶段看,55年的台湾教科书研究博硕士论文中以小学类最多(54.8%);次为中学(26.4%);再次为高中(12.2%);高职只有1.8%。至于幼儿园、师专、大学、成人基础教育(补校)、特殊教育等类,比例均低于1%。另由各期变化可看出以下趋势:

1. 由公民教育向上向下延伸做探究

最早的教科书研究属小学与中学类,从第二期(1971~1983)即出现。幼儿园、高中职类的论文则出现于第三期(1984~1993)。大学类的研究出现最晚,在第六期(2005~2010)。“师专类研究”虽于第二期即出现,但此仍显示早期着重的是公民教育,因师专培养的是小学教师,故小学师资培育课程有其重要性,因而受到探究,然其数量相当少。

2. 由普通教育到特殊教育、技职教育、成人教育做探究

普通教育包括小学、中学、普通高中,相对来看,这类研究出现较早。而非普通教育类的研究出现较晚,例如:技职教育、特殊教育出现于第三期(1984~1993);成人教育出现于第四期(1994~1998),且有渐增趋势,此现象反映的仍是台湾社会变迁的轨迹――早期的成人教育类论文系探究中小学夜间开设的补校教材,施教对象是早年失学/不识字的民众。而近年这类识字班招收的对象已转变为台湾的新移民――外籍配偶和外籍劳工;故学界转而关注这些新移民的识字教材,第六期(2005~2010)就有3篇这类论文。

3. 小学类研究快速增加,跟小学教师进修硕士者大增有关系

学制方面有另一现象亦可一提,早期的中学类多于小学类,第二、三期(1971~1993)皆如此,到第四期(1994~1998)这两类研究的比例已相近。迨至第五期(1999~2004)小学类则已明显高于中学类(52.6%>28.0%),第六期(2005~2010)的差距更为扩大(57.5%>24.7%)。

此现象应与研究生背景有关。因一般而言探究中学教科书之研究生大多曾/正/将任教于中学,探究小学者则与任教小学有关。台湾自1987年起将培养小学教师的师范专科学校全部升格为大学(见表2),自此小学教师学历逐步提升至大学,至1990年代末期已有越来越多小学教师进修硕士学位,自然从事小学类研究者所占比例会越来越高。此系何以第五期起(1999年起)小学类论文不断增多的社会脉络因素。2010年时台湾小学教师获博硕士学位者已达30.22%{25}。

六、研究主题

表6显示:近55年台湾教科书研究博硕士论文中,在总数上“教科书内容探析”大类约占2/3,而“教科书发展过程研究”大类约占1/3。“内容探析”大类中又以“教材内容”类最多,占总数的48.3%,其次是“意识形态”类占9.2%。至于“教科书发展过程研究”大类中以“教科书使用”类最多,占11.4%;其次是“教科书选择”类,占5.9%。相对而言,“教科书编辑”、“市场”、“政策”、“评鉴”与“审查”等类的比例较低。而55年来台湾教科书研究的主题呈现以下趋势:

1. 早期内容探析多,过程研究少,近年过程研究大增

表6显示:早期教科书研究以“教科书内容探析”为多,“教科书发展过程研究”类相对较少,第三期(1984~1993)时前者占86.5%,后者只占13.5%。迨至第四期(1994~1998)过程研究类激增至46.8%,第五期(1999~2004)降至38.7%,第六期(2005~2010)则占29.8%。第三期时过程类研究明显增加的现象,应仍与教科书自由化政策有关,因自由化政策使得教科书发展过程有了更大的空间可以发挥,与制度、政策、市场、编辑、审查、选择、使用与评鉴等相关之议题,均成为研究生选题标的。

2. 教科书的潜在内涵与显著内容同受重视

教科书内容也可分为显著与潜在两种(见表6)。显著内容包括“教材内容”与“图文呈现”,潜在内涵则包括“教学设计”{26}、“可读性”与各式“意识形态”。55年来台湾教科书研究博硕士论文对潜在与显著内容都相当重视,探究显著内容者有636篇,约占全部教科书研究1 263篇的一半;探究潜在内涵者有211篇,占16.8%,也不算少。

3. 意识形态始终受关注,然研究动机迭有变化

表6显示教科书中的意识形态始终受到台湾研究生青睐,55年来共116篇这类博硕士论文,占总数的9.2%,从第二期的11.1%,到第三期的21.6%,第四期的19.1%,第五期的14.9%,到第六期的6.5%。始终维持相当热度。

若细究这些意识形态类的教科书研究可发现其中微妙变化,最早一篇这类研究是1979年盘治郎的《中共对儿童政治社会化之研究》,系采量化内容分析法探究当时的“敌人”中共;1985年起的4篇政治意识形态类的教科书分析{27},研究动机则从“了解敌人”改换为想要“了解自己”――欲知台湾教科书中与政治教育有关的主题有哪些?比例如何?迨至1990年代教育自由化的改革启动后,这类意识形态类的研究还是不少,其研究动机则转为“批判”与“启蒙”:揭露台湾主流团体在教科书中潜藏的意识形态有哪些(如:男尊女卑、汉族中心),期藉此批判其中的不平等,进而启蒙民众。其间的研究动机从早期的“敌情了解”,到中期的“自我了解”,再到近期的“批判主流团体”。此一过程可谓是从“求真”(敌我了解)到“求善”(启蒙民众、改革现状)的过程。

4. 国际研究与比较研究渐增,比较对象则有变化

近半世纪台湾教科书研究之国际化情况亦有变化(见表7),近年来有大增趋势。1956~1998年间的国际研究篇数不多,除1篇德国研究外,其他全集中于亚洲国家(日、韩、新加坡、马来西亚),迨至1999年起篇数明显大增,且探究对象亦增添欧、美、澳等国(美、英、法、芬、意、澳)。近来全世界对北欧国家的兴趣日增,因其在各项国际评比(如:PISA,PIRLS,TIMSS)之表现优异,台湾出现7篇研究芬兰教科书的论文。

中国内地与香港的教科书也是台湾研究生选题重点。尤其自1990年代起中国内地教科书的研究者大增,并与中国台湾做比较,此与1987年起台湾开放至内地探亲、开放两岸文教交流之政治环境改变有关;另一微妙转变是1989年以前研究中国内地教科书的论文只有2篇,且均由政治类研究所的学生完成{28},1994年之后研究中国内地教科书的论文则转为主要由教育类研究生完成,且数量日增,1994年至2010年已达56篇。而对香港教科书的探究也有日增趋势,近五年即有13篇这类论文。对新加坡的研究近五年亦9篇,这应系出于同为中华文化影响地区,教科书内涵与相关制度均甚有比较与参考价值所致。

整体来看,台湾教科书研究的国际化渐增,研究之国度亦有更迭,早期亚洲国家是主要对象,后逐渐扩及欧、美、澳;近年则对芬兰之兴趣增加。而近30年来对大陆教科书的研究亦激增,研究者则由政治类学生转换为教育类学生。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始终是台湾研究者有兴趣之对象。

5. 论文主题由宽泛到细致,由传统到新兴

若细究台湾教科书研究博硕士论文的主题,近年探究的细致度渐增,例如与“衔接性”相关之论文增加――此系探讨“课程纲要”、“能力指标”及“教科书内容”之间的衔接性或符合度,可能探究课内与课间、册内与册间、学习领域内与领域间、科目内与科目间、年段内与年段间、学制阶段内与阶段间。这些面向的探究是教科书编制时较为细致之问题,早期较少这类的论文出现。

此外因社会变迁而出现的新兴议题,近年来亦受教科书研究者所关注,包括人权教育、海洋教育、性别平等教育、环境教育、世界观教育、经济教育、防灾教育等,这些均系教育主管部门规定或民间团体大声呼吁宜纳入教学之主题,对增进社会福祉有其重要性。然另有些与个人成长有关的主题亦逐渐为教科书研究者所重视,如:负面情绪调节策略、亲情、亲子角色、自我观、家庭概念、利社会行为等。甚至也有教科书研究者探究后现代现象、同性恋、计算机病毒、绿建筑概念、节能减碳概念、永续发展概念等这类既新颖又重要的议题。

七、研究方法

1. 初期只做概略的内容探究,惟兼采多种方法

1984年以前的教科书研究不多,只有9篇(见表3)。与后来研究相较,这些论文用的教科书分析方式较为松散,不像1984年以后涌现的量化内容分析研究那样――有清晰的分析范围、分析单位、分析架构、类目表、记次方式,甚至计算出多种信度数据。然而最早期的研究常兼采多种研究法,除分析教科书外,有些亦辅以问卷调查、实验/准实验、历史文件分析等方法。

2. 中期多单采量化内容分析法,小题细做

1984年起教育学门的量化内容分析论文明显增加,所做分析较诸过去严谨,进行更有系统的探究,得到明确的量化数据,亦即采用“古典内容分析法”。这阶段的研究有不少仅仅采此“古典内容分析法”,未辅以其他资料搜集的方法,与之前相较,这类论文可谓小题细做。

3. 近期出现批判论述分析等文本分析法

长久以来台湾教科书内容研究主要采用古典内容分析法,近年则逐渐出现其他文本分析法。表8显示:1999年出现首篇采“论述分析”{29}的论文,迄2010年有6篇论文采用此方法。2005年出现首篇采“论辩分析法”的论文,迄2010年有2篇这类论文。2006出现首篇“故事分析”{30}的论文,迄2010年有6篇这类论文。

八、结 论

1. 教科书研究所处的教改背景

台湾1990年代后期教科书研究蓬勃发展,与教科书松绑政策有关。这一波教育改革的特征有四:1)政治自由化在前,教育自由化在后,教科书编审选用的自由度大增;2)改革推动力量来自教育界内外、学界与民间,此波教育改革虽受惠于政治大环境,但直接推动的力量来自于各方,如台湾地区行政主管机关教改会、教育主管部门本身、台湾师大、民间团体等,共同推动着这波教育改革,也包括新设立的教科书相关研究所、学术团体、学术期刊、学术奖项、研讨会/工作坊/论坛等;3)课程改革是这波教育改革的核心,教科书编审选用受到关注,这波教育改革的面向是全方位的,其中以课程改革的影响层面最广最深,除教科书的编审选用外,无论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评量方式、教师同侪关系、师生关系、学校文化、亲师关系、学校领导、教师专业发展等,都因课改革而有了新面貌,过去教师并未明显感受到课程知能之重要,曾参与教科书研发的教师更属凤毛麟角,今天教科书之编、审、选、用已与每位教师发生关联,普遍地受到关注;4)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更换频繁,不利改革成效,教科书的许多争议成为研究焦点。台湾解严27年,13人曾任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此现象在“九年一贯课程”的关键期更为明显,1997年4月开始研议新课程,至2003年1月颁布“九年一贯课程”正纲,5年多的课程发展,历经5位负责人。此人事更迭快速,致使施政理念难以贯彻;且某些决策上路过急,欠缺周全配套。如新课程实施未采逐年方式而采分阶段方式、教科书编纂多组同时并进、改准教科书分批送审等,这些后来受到批评的措施,均与负责人更迭频繁,改革上路过急等时间因素有关。而教科书的各项新措施,以及仓促上路出现的困难与疑问,自然受到研究者的关心,将教科书相关议题列为论文题目,来进行研究,以期释疑解惑,找出因应之道。

2. 整体变化与影响因素

本文将台湾55年来教科书研究分为六期,即沉寂期(1956~1970)、酝酿期(1971~1983)、育种期(1984~1993)、萌芽期(1994~1998)、茁壮期(1999~2004)、深耕期(2005~2010)。第一期(1956~1970)每年挂零,第五、六期(1999~2010)则海量涌现,仅2010年一年即达194篇。自1984年起台湾教科书研究可谓迈入专业化阶段,因为与过去相较,这类论文所采方法更严谨、有系统――清晰说明研究范围、分析对象、分析单位、分析架构与类目,及计次方式、信度计算公式,并进行信度考验,以期达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而论文激增缘于教科书自由化政策、研究法引介与学界新力量。半世纪来台湾教科书研究在数量上的大幅变化,留下了政策发展的轨迹与学术发展的印记。

3. 学习领域的研究概况与趋势

论文数量依序是社会(23.1%)、语文(17.3%)、英语文(10.7%)、数学(8.5%)、艺文(6.1%)、生活科技(5.3%)。1999年起乡土教育之论文日增,反映台湾主体意识觉醒。研究少于5%者依序是自然、生活、综合活动、成人基础教育、特殊教育,未来对此类领域可多做耕耘,尤其是自然领域。

4. 学制阶段的研究概况与趋势

小学类最多(54.8%),次为中学(26.4%),高中(12.2%),高职只有1.8%。幼儿园、师专、大学、成人基础教育(补校)、特殊教育等,均低于1%。而近十年来小学类研究快速增加,此与小学教师进修硕士者大增有关系。此研究趋势显示台湾教育重心之延伸方向:由普通教育到特殊教育,由一般教育到技职教育,由青少年教育到成人教育;亦反映台湾社会日趋富裕与成熟,关注的焦点由大众教育延伸至小众教育,由主流群体的教育到弱势者教育。当然日后对幼儿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仍待戮力耕耘。

5. 研究主题的概况与趋势

早期对教科书的内容探析多,教科书过程研究少,自1990年代中后期教科书开放政策后,过程研究类大增――细究教科书的政策、市场、编辑、审查、选择、使用、评鉴等问题。而教科书的潜在内涵与显著内容同受重视;意识形态始终受关注,55年来共有116篇(9.2%),研究动机从早期的“敌情了解”,至中期的“自我了解”,再到近期的“批判主流团体”。研究者则由早期政治类学生转换为教育类学生。此过程系由“求真”(敌我了解),到“求善”(启蒙民众、改革现状)――此趋势显示台湾教育学门研究旨趣的逐步解放,此现象饶富意涵。

半世纪来国际研究渐增,研究国度则有变化,早期主要研究亚洲国家,后扩及欧、美、澳;近年则对北欧的芬兰兴趣大增。1987年起对中国内地采开放政策后,探究内地教科书的论文明显增加,至2010年达58篇。而日本始终是台湾有兴趣之研究对象。

若更细究论文主题,则可发现探究主题由宽泛到细致,由传统到新兴。探究的细致度渐增,例如与“衔接性”论文增加――探讨“课程纲要”、“能力指标”及“教科书内容”之间的衔接性或符合度,可能探究课内、课间;册内、册间;领域内、领域间;科目内、科目间;年段内、年段间;学制阶段内、阶段间――这些教科书编制时较为细致之问题,早期几乎均未触及。

此外因社会变迁而出现的新兴议题,近年来亦受关注,如人权教育、海洋教育、性别平等教育、环境教育、世界观教育、经济教育、防灾教育等,这些主题对增进社会福祉有其重要性。另与个人成长有关之主题亦渐受重视,如负面情绪调节策略、亲情、亲子角色、自我观、家庭概念、利社会行为等。甚至如后现代现象、同性恋、计算机病毒、绿建筑概念、节能减碳概念、永续发展概念等――这类既新颖又重要的议题也已开始被关注。这些研究主题的发展反映了时代的轨迹,其中可能包括思潮轨迹、社会轨迹、政策轨迹、学制轨迹,这些都是日后可继续梳理探究的架构。

6. 研究方法的概况与趋势

初期多做概略的内容探究,惟兼采多种方法,如问卷、实验等。中期多单采量化内容分析法,小题细做,有清晰的分析范围、分析单位、分析架构、类目表、记次方式、多种信度数据,严谨度较高。近期出现批判论述分析、故事分析、论辩分析等文本分析法。

就教科书内容所采研究方法言,过去主采古典量化内容分析法,今后可超越此法,试着采用论述分析、故事分析、论述分析。比较这四种方法显示(张芬芬,2014),古典内容分析法倾向点与线的描述,难及于面的解释;在知识论方面古典内容分析法属于实证主义(positivism)与写实主义(realism),其他三方法倾向建构主义(constructionism),论述分析尤其强调社会脉络之分析,可触及面的议题;而论述分析所融入的批判精神,使得教科书研究除了“求真”目的外,亦带有“求善”的理想,以期揭露潜藏于教科书中社会结构的不平等。此可依研究旨趣与研究问题之性质来做选择。

揆诸过去台湾的教科书研究,已累积丰硕数量,然而绝大多数教科书研究均以大部分篇幅去说明分析所得的数字或课文字句,或仅能复述访谈、问卷之所得,对于诠释所需的理论基石,研究者是相对薄弱的;更遑论由分析所得去建构教科书理论了。展望未来,教科书研究者宜强化理论涵养,尤其是教科书政治学的理论涵养,以期深化对分析所得意涵之诠释,进而裨益教科书理论的建立。哪些理论有助于增益教科书实证研究的价值呢?Crawford (2003)认为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社会建构主义(social constructionism)、政策社会学(policy sociology)、社会行动政治学(politics of the social movement)都是颇具启发性的理论,值得你我持续灌溉深耕。

注 释:

{1} 本文系以下列两文为基础,增添研究资料与文献后扩写而成。(1)张芬芬.初探台湾教科书研究趋势(1956-2010)[C]//田正平,程斯辉.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教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299-318.(2)张芬芬.半世纪台湾教科书研究之概况与趋势(1956-2010)[J].教育研究月刊,2012,(217):5-24.

{2} 小学语文第5册第17课《爸爸捕鱼去》,系“国立编译馆”依民51年修订之《学校课程标准》编纂。

{3} 小学语文第10册第22-23课《武训兴学》,系“国立编译馆”依民51年修订之《学校课程标准》编纂。

{4} 小学语文第6册第15课《滑翔机》,系“国立编译馆”依民51年修订之《学校课程标准》编纂。

{5} 小学语文第7册第12课《月儿弯弯》,系“国立编译馆”依据51年修订之《学校课程标准》编纂。

{6} 在台湾,“四年级生”是指1951~1960出生的人。

{7} 精粹主义者主张教科书应承载文化精髓,这是对教科书应然面的主张。中国内地学者吴小鸥(2014)从实然面去探究百年来的中国教科书,发现教科书最主要的属性,乃是“按一定目的,以文化信息为基本载体,有意识地确立文化标准的文本”;换言之,吴小鸥由文化角度,看出百年来中国教科书所发挥的文化功能,并由此提出“教科书”的一种定义。

{8} 该信息库收录的第一篇教育类的硕士论文,是1956年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高明敏的《工业职业教育课程之研究》,故本文探究起点定为1956年。因为台湾第一个教育研究所是政治大学于1955年设立,台湾于1956年出现第一本教育类的硕士论文应该算是合理的。而本研究以1956年为研究起点,也应属合理。

{9} 本研究以2010年之论文为研究终点,而非以2011年为终点,系因笔者进行这批论文的统计分析之最后时间,是在2012年3月上旬,当时“全国博硕士论信息网”中2011年的博硕士论文仅有18篇,一定是不完整的。有相当高比例的2011年毕业论文尚陆续建档中,尚未纳入资料网,故本研究无法以2011年为研究终点。

{10} “博硕士论信息网”对早期论文之搜藏是不完整的,因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于1955年成立,但搜寻该资料网,却显示1956~1961年之间的论文无一篇属台湾师大教育所,此与实际有相当差距。故可推知该资料网对早期论文之搜集是有所缺漏的。笔者判断该数据库有所漏失,另一判断来自“教育统计”(1994),该统计显示:1951~1956年之间台湾的大学院校,完成的硕士论文有35篇(其中1955年就有28篇,1951~1954年合计只有7篇),然而该资料网查不到这35篇硕士论文――虽然它们并非教育类研究。

{11} 本研究整理之论文仅限于博硕士论文,未包括期刊论文与“国科会”(2014年3月3日起升格为“科技部”)论文。因本研究欲回顾台湾较长时间的教科书研究概况,而只有“台湾图书馆”将1956年迄今的博硕士论文,做了较完整搜集。对过去半世纪余的期刊论文与“国科会”论文,国内则尚未建立如此长期之完整数据库。若要完整搜罗,需费时较多,且因有些博硕士论文与“国科会”/“科技部”论文已改写成为期刊论文,势需仔细比对删除其重复者,故这部份有待日后运用更多时间继续耕耘。

{12} 本文分析的论文与蓝顺德(2006)有所重叠(1984~2003年)本文亦大致采蓝的分类架构,惟经细究后有少部分论文之归类并不相同,故统计数值与蓝的计算有些微出入。

{13} 蓝顺德(2006)称此类为“教科书内容分析研究”,本文为避免与一般所称之“内容分析法”此特定分析法混淆,故改称为“内容探析”研究类。

{14} “教育自由化”一词引自前“教育部长”郭为藩(1995)(任期为1993年8月到1996年6月)。

{15} “古典内容分析法”(classical context analysis)是文本分析法中唯一在经验主义(empiricism)社会科学中发展出来的分析法,是一种系统化的分析法,系依照定义好的分析类目,对文本内容做有系统的分析、归类、进行数量之统计,进而由量化数据说明该文本的特征与意涵(Bauer & Gaskell,2000)。

{16} 包括余兴全:1984年《中学环境教材及学生环境知识与态度之研究》;杨丽芬:1984年《中学消费者教育课程内容研究》;余霖:1985年《影响中国生政治社会化的学校因素》;蓝顺德:1985年《我国小学公民教育内涵分析》;李景美:1985年《台北市中学二年级学生防火安全知识、态度调查暨火灾流行现况、教科书教材内容分析之研究》。

{17} “社会”包括:社会、历史、地理、道德、公民与道德、公民与社会、三民主义等科目/学科。

{18} “语文”包括:国语、国文、国语文、华文、汉语等。

{19} “英语文”包括:英文、英语。

{20} “艺文”包括:艺术与人文、艺术、音乐、美术、美劳、表演艺术等。

{21} “生活科技”包括:工艺、家政、烹饪、与生活科技等。

{22} “自然”包括:自然、地球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信息科学等。

{23} “无”:是指不专门针对某阶段来研究,而是与所有学习阶段均有关。例如:教科书政策、市场、编辑、审查等类,其中有部分论文探究的议题即是跨所有学习阶段的。

{24} “加权后篇数”:指该类别的原始篇数,加上与该类别相关的跨学习阶段类之篇数。

{25} 师资的统计资料,参见教育主管部门网页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detail.xls.

{26} 张增田(2014)介绍了两种课程内容观:过去的课程内容是“蓝本观”,后现代则走向“文本观”。这也是认为教材里隐含/预设着“教学设计”,而“蓝本观”与“文本观”是两个不错的分析类目,可用来分析教科书中实际潜藏的教学设计。

{27} 最早一批台湾教科书中政治意识形态的硕士论文,包括:余霖1985年《影响中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学校因素》;谢清德1987年《我国儿童政治社会化之研究――有关小学教科书的内容分析》;李丽卿1988年《中学国文教科书之政治社会化内容分析》;刘定霖1989年《政治意识形态与中学“公民与道德”教材之分析》等。

{28} 这两篇硕士论文是:1979年盘治郎的《中共对儿童政治社会化之研究》,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1987年高英根的《中国大陆中小学政治社会化之研究――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内容分析》,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

{29} “论述分析”(discourse analysis)探究的对象是论述,论述是一个以上的句子、带有论理讨论性质的文本。准此,教科书中带有论理成分的文本,均适合由论述分析角度进行探究。受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影响,论述分析研究近年来日益强调批判与解构等企图(Bauer & Gaskell,2000;张芬芬,2014)。刘丽群(2014)将discourse analysis译为“话语分析”,相对立的概念是“语言分析”(language analysis)。

{30} “故事分析”(narrative analysis)探究的对象是故事,故事是有头、有腹、有尾等情节发展的一种文体。教科书中可被视为故事的文本至少有:历史事件、记叙文,当然还有教科书中通常也会收录的童话故事、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小说等。故事分析的架构可从故事的元素切入,也可能从故事的功能、说故事者的想法或手法去做分析,或采Greimas(1966)的二元对立的分析架构(Bauer & Gaskell,2000;张芬芬,2014)。

{31} 此表主要参考来源如下:蓝顺德(2006)、苏永明与方永泉主编(2008),以及笔者从网路上的查证。

参考文献:

[1]白亦方,杨智颖,刘修豪.教科书百年演进历程与脉络:教育思潮[C]//“教科书百年演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教育研究院,2011.

[2]石 鸥.卷首语[C]//石 鸥,张增田.教科书评论・2013.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吴小鸥.教科书,本质特性何在――基于中国百年教科书的几点思考[C]//石 鸥,张增田.教科书评论・2013.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李素梅.乡土教材的本体论蕴义[C]//石 鸥,张增田.教科书评论・2013.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5]李 新.论清末乡土教材出版的几个问题[C]//石 鸥,张增田.教科书评论・2013.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6]周仪.我国教科书研究的分析:1979~2004[J].课程与教学季刊,2005,(4):91-116.

[7]张芬芬.如何分析教科书:四种文本分析法及其比较[C]//石 鸥,张增田.教科书评论・2013.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8]张芬芬,陈丽华,杨国扬.台湾九年一贯课程转化之议题与因应[J].教科书研究,2010,(1):1-40.

[9]张增田.从“蓝本”到“文本”[C]//石 鸥,张增田.教科书评论・2013.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0]庄明贞,杨清贵.从多元文化论教科书研究的发展趋势[C]//“教科书百年演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教育研究院,2011.

[11]郭为藩.教育改革的省思[M].台北:远见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

[12]黄政杰.重建教科书的概念与实务[J].课程与教学季刊,2003,(1):1-12.

[13]刘丽群.从语言到话语――教科书分析的话语转向[C]// 石 鸥,张增田.教科书评论・2013.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4]欧用生.日据时代台湾公学校课程之研究[J].台南师专学报,1979,(12):97-102.

[15]蓝顺德.教科书的政策与制度[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6.

[16]蓝顺德.教科书意识形态历史回顾与实证分析[M].台北:华腾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0.

[17]苏永明,方永泉.解严以来台湾教育改革的省思[M].台北:学富出版社,2008.

[18]Bauer,M. W. & Gaskell,G.. Qualitative researching with text,image and sound:A practical handbook[M]. NY:Sage,2000.

[19]Crawford,K. The role and purpose of textbook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istorical Learning,Teaching and Research,2003,(2):5-10.

[20]Greimas,A. J. Structural semiotics[M]. Lincol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66.

[21]Griffin,W.L. and Marciano,J..Teaching the Vietnam War[M].Monclair,N.J.:Allenhead,Osmun,1979.

[22]Pingel,F.. UNESCO guidebook on textbook research and textbook revision(2nd revised & updated ed.)[M].Hannver:Hahn,2009.

上一篇:幼儿养成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素质教育议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