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性研究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08:05:48

教育性研究论文

教育性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关健词:约翰・杜威 教育哲学 实用主义 儿童教育

一.绪论

约翰・杜威(1859-1952)作为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研究成果涉及到哲学、教育、社会、政治、道德等各个领域,其中其教育哲学的影响范围最广,影响力也最深。韩国学术界对杜威思想的接触和研究由来已久,尤其是近20年来,韩国学界有掀起了研究杜威的热潮,杜威及其教育哲学在韩国的研究可谓如火如荼。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对1995年至2015年以来韩国国内博士学位论文进行主题分析;第二,以主题研究结果为依据进行杜威教育哲学研究现状分析;第三,对韩国的杜威研究的进步发展提出相关建议。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调查和主题分析的研究方法。

二.研究现状分析

1.研究主题呈现多样化趋势。

由对17篇博士学位论文的主题分析可见,近20年来韩国国内博士学位论文对杜威及其教育哲学的研究呈现多样化趋势。除了有关宗教以及对于韩国教育的功过评价没有涉及到之外,几乎囊括了所有有关杜威的研究主题领域。其中,尤其偏重于对于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杜威思想中有关知性和反省式思考、教室民主主义、经验学说的内容都有所涉及。由此可见,杜威的教育哲学并不是已经过时的学说或者教育遗产,而是正在影响着、未来也势必会对韩国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2.展示了学科间共同研究的可能性。

金研熙(2007)的论文以杜威的艺术论和探求论中的智力思维概念为基础,说明了艺术中所具备的教育性涵义,并探索了知识教育和艺术教育相互沟通融合的可能性,通过学科间研究将人文科学的美学和社会科学的教育学结合起来。金机洙(2008)的论文深入讨论了约翰・杜威的美学经验说,并从美学经验论的角度展开了对音乐教育的教育性研讨。最近学科间共同研究引起了全世界学界的注意,韩国也不例外,多个学科领域之间的共同研究正在活跃发展。金研熙的论文从学科间共同研究的角度,为杜威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3.杜威教育哲学的新实践。

郑淑子(2012)的论文从哲学咨询的角度分析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经验论中的连续性世界观和相互作用性世界观,探索了实用主义思考训练方法和反省式思考中的哲学咨询的可能性。孙玉周(2014)的论文综合考察了多种哲学咨询方法,并对杜威的反省式思考以及其适用的哲学咨询过程进行分析之后,通过直接的咨询案例探讨了杜威反省式思考理论作为一种哲学咨询方法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两篇论文摆脱了其它千遍一律的杜威教育哲学浅显研究的定式,为杜威研究拓展了新的领域。

三.建议

1.有必要重读并彻底理解杜威原著内容。

现在重要的不是杜威教育理论对韩国的影响有多大的问题,而是韩国教育者对于杜威教育理论的真谛究竟理解了多少的问题。杜威的关心领域非常之广,涉及其教育思想的有关概念也比较模糊。因此,要想正确把握杜威的教育思想,有必要重读杜威原著,并彻底理解杜威原著内容。

2.了解杜威研究的海外动向。

从1995年到2015年20年间发表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只有一篇研究了美国社会对于杜威教育理论的理解。要想深入研究杜威,不仅仅是美国,也要深入了解中国和日本对于杜威的研究研究动向。因为杜威曾于20世纪20年代亲自访问过日本和中国,还做过多次演讲,日本和中国对于杜威的研究不管是从量上来说,还是质上来说,都具备很高的参考价值。

3.对于杜威的研究仍然存在未涉及到的领域。

杜威为了实践自己的教育思想,曾经亲自创办过“实验学校”,但是近20年的研究中,并没有真正有关“实验学校”的研究。不仅如此,杜威还重视职业教育,认为应该同时促进人文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应该厚此薄彼,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健全的人才。遗憾的是,17篇博士学位论文中,并未涉及到杜威思想中有关职业教育的内容,这也是将杜威研究进一步深化的一个新领域。

教育性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截至2014年6月9日,在国内学术期刊网———中国知网中按主题搜索“网络教育资源”,笔者发现核心期刊论文188篇,其中CSSCI类文章137篇,EI类1篇;搜索主题“网络教育资源评价”,共得到核心期刊论文57篇,其中CSSCI类38篇;搜索主题“教育资源评价”,共得到核心期刊15篇,其中CSSCI类期刊8篇,EI类1篇;将“主题”搜索换为“关键词”搜索,发现当关键词为“网络资源评价”时,共有核心期刊6篇,CSSCI类4篇;搜索关键词“教育资源评价”时,可得论文1篇;再将“关键词”搜索换为“篇名”搜索,发现当篇名为“网络教育资源评价”时,可得核心期刊69篇,其中CSSCI类43篇;搜索篇名“网络教育资源”时可得核心期刊103篇,其中CSSCI类77篇;搜索篇名“教育资源评价”时得到核心期刊24篇,其中CSSCI类12篇,EI类1篇。非核心期刊类论文更是数不胜数,表1是作者在中国知网通过不同检索词进行搜索得到的文章数目。从搜索中得知各类期刊网站近年来对网络教育资源的研究非常之多,总结一下总共分为三大类研究。第一类是围绕怎样对网络教育资源进行共建和共享,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者侯建军于2004年在中国远程教育杂志上提出“网络教育的本质是教育,教育的核心是教育资源,网络教育资源建设需要大量的网络教育资源”。[3]第二类是对共建共享起来的网络资源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缺乏整体规划,教育主管部门缺少统筹规划,各高校、教育机构在网络教育共建共享中各自为政,教学站点相互覆盖,彼此间缺少必要的合作,出现盲目建设、资源利用率低、资源种类繁多却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等问题。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学者白利霞和张海静两人明确提出在中国教育信息化中网络教育资源存在“有效网络教育资源匮乏、获取困难以及网络资源重建设轻使用”等问题。[4]第三类是对已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之法的研究,诸多学者开始对网络教育资源评价标准进行关注与深入研究,其中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学者于2009年在电化教育研究中发表文章,文章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内容、类型、管理、技术标准、资源库管理系统之间的互操作以及质量监控6个方面,就其现状及相关的对策,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与研究;[5]华南师范大学谢海波学者于2011年在远程教育杂志,文章主要从使用者、开发者和管理者三个视角,分别对网络教育资源的易获得性、易操作性、共享性、可编辑性、可移植性、创新性、兼容性、知识性、艺术性、适用性、技术性、教育性、系统性、丰富性、组织性、准确性、高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这19个方面进行设计和解释;[6]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学者万力勇于2013年在现代教育技术期刊中《数字化学习资源质量评价研究》,文章提出一个多层面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资源内容、资源组织形式、资源支持系统和资源使用绩效四大一级指标,其中资源内容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准确性、完整性、创新性、教育性、知识性和相关性,资源组织形式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易用性、精简性、标准化、艺术性和可重用性,资源支持系统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可访问性、快速响应性、可靠性和互操作性,资源使用绩效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适量性、利用率和价值增值性。[7](见表2)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针对网络教育资源评价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将网络教育资源本身进行封装,所得到的整体视为网络构件的一种。从基于用户满意度的角度对网络构件和构件内部的资源本身进行评价参数设计,旨在解决网站内教育资源存在的问题,以提高资源的复用率,帮助实现教育资源的优胜劣汰,方便用户快捷搜索合适的优质资源,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二、网络构件

基于构件的思想,本文将单一的网络教育资源封装,所形成的整体,视为网络构件的一种。网络构件是能够提供整体网络教育资源的单元,具有系统规划的评价指标和显式的互联网环境依赖,能够被编辑评价和管理。其主体包括外部对构件的描述和内部的资源本身。

三、网络教育资源评价参数的设计

1.对网络构件的评价参数设计

对网络构件的评价参数进行设计,是为了得到对网络构件本身更合理有效的描述,让用户能够搜索到更加优质的网络构件,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主要评价参数有可信性、可用性、丰富性、服务性、响应性和稳定性。可信性是指外界(管理者或提供者)对网络构件的描述是否正确,用户在查阅构件后可对这一参数做最直观的评价;可用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网络构件能否可用,点击或下载后是否存在乱码等问题,另一方面是指同类型资源集合的网络构件内部的网络教育资源能否满足学习者的个性需求,是否可用;丰富性同样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指教育资源网站内是否存在丰富多样不同类型的网络构件,另一方面是指在网络构件内部同一类型的网络教育资源是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基于将网络教育资源视为对服务者提供服务的思想,对网络教育资源进行封装形成网络构件,新产生的网络构件是否给用户的使用带来方便是服务性的重大体现;响应性是指用户对网络构件的操作(下载、评价等)能否快速响应;稳定性是指网络构件本身是否足够稳定;各评价参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致力于提高网络构件的质量。

2.对网络教育资源的评价参数设计

对网络教育资源本身进行评价,方便用户更直观地了解资源的好坏优劣,方便用户搜索和下载。所以评价参数的设计尤为重要,本文在教育部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基础上,研究并设计了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知识性和时代性6大评价参数。资源的教育性是考虑所整合资源的教育意义,看它是否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是否符合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兴趣;资源的科学性是指资源的整合是否客观、科学,资源提供的知识性是否比较强,能否为日常的教学活动提供相关参考,是否有错别字以及产生歧义的科学性错误;资源的技术性是指资源提供的清晰度与画面结构及课件、文本等运行的技术要求是否与现行浏览器相符;资源的艺术性参数主要针对多媒体素材,看其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情节的生动性、构图的合理性以及画面的灵活性等来考虑;[2]资源的知识性指网络教育资源内部知识与对资源的描述是否强相关,资源的内容是否包含学科知识;资源的时代性是指网络教育资源是否适应时代的发展,是否满足用户现今的需要和市场的要求,是否走在学科的前沿,没有陈词滥调。

四、评价模式

教育资源评价具有鉴别、导向、激励、选拔、诊断和改进这6大基本功能。通过教育资源评价能够鉴别教育资源的质量、教育目标达成度、受用户的肯定度,特别能对功能相似的资源进行好坏、优劣的鉴别,一方面帮助用户(教育资源使用者)选择更好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帮助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和管理者清楚自己所提供资源的优劣和用户使用的反馈,以进一步提高教育资源质量和针对性,修正存在的问题,实现教育资源的转化升级和优胜劣汰。

1.“自评+他评+专家评”相结合

自评是网络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对教育资源本身和网络构件进行的初始化评价,能够对用户初始选择资源提供参考意见,但缺点是带有一定的感彩,主观性较大,要求资源的提供者具有很强的自律性,能够实事求是。他评是用户在使用网络教育资源后,对资源本身和网络构件所提供的服务进行的反馈,可供资源管理者和后续用户参考,帮助实现资源的优胜劣汰。专家评价就是由各个方面的专家组成评价小组,根据评价标准,在全面观察、分析资源的基础上,给评价表打分,最后由评审委员会表决、评定教育资源的质量以及应用价值。[9]对网络构件及网络教育资源分别进行自评、他评和专家评,再将三种评价综合对比,得出适宜公正的评价,将优质资源发掘、劣质资源淘汰,共同实现资源的优胜劣汰和合理利用,增强用户的满意度。

2.“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并诊断出网络构件及网络教育资源所存在的问题,通过评价对管理者及其他用户提供反馈,以提高网站内优质资源率的过程。总结性评价是用户在使用资源后,基于自身满意度对已经学习、下载、运用过的资源所做的评价。通过两种评价方式对网络构件及网络教育资源进行评价,诊断出网络构件及网络教育资源存在的问题,有助于用户鉴别优质资源,向资源的提供者提供导向,激励资源的提供者提供优质资源,实现教育资源评价的鉴别、导向、激励、选拔、诊断和改进这六大基本功能。

五、结束语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在前人的基础上,笔者提出将网络教育资源进行封装,形成网络构件,设计出网络构件的可信性、可用性、丰富性、服务性、响应性和稳定性6大参数及网络教育资源的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知识性和时代性6大参数,提出“自评+他评+专家评”和“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两种评价方式,旨在解决网络环境下教育资源存在的组织无序、优劣难辨等问题,以实现网络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教育性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商务英语阅读教学 任务型 小组合作

一、引言

现在全国很多高校基本上都设有“商务英语”这个专业。设立这样的专业是和今天世界发展的形势相契合的――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商务活动(包括投资、物流和贸易等形式)已成为各国各地区间人们交往、沟通、交流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而连接活动各方的语言媒介就是英语。因此,设有“商务英语专业”于高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而言,就是顺其自然的事了。

既然这一专业的存在很契合现实的要求,很重要,那么我们在教学上的现状如何呢?通过国内的研究者所做的调查和研究可窥一二。梁雪松等(2006)在调查中发现贸易商务类课程教学模式是静态的“口头授予”的语言学习过程。在这一模式中,教师精写精讲,学生是被动授受者,无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其主动性。谷志忠(2010)分析了包括商务英语在内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的问题,指出现有教学模式的主要问题是以教师在台上讲解课文为主,分析语法现象,将句子英译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效率较为低下。

作为商务英语教学中的一门很重要的技能科目,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也应当存在上述调查研究中所指出的问题。但正是作为一门具体的技能教学科目,商务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又如何呢?根据在中国知网上所做的调查,在近三百篇以“商务英语阅读”为关键词的论文中,多数是在技术层面上探讨如何将诸如任务型教学之类的教学法运用于商务英语阅读的课堂教学中,而没有从全面角度来探讨如何构建教学模式。因此,大多数的研究仅仅局限在技法上的尝试,而缺乏理论上的深层次的探讨。为此,本论文将尝试从任务型教学法的角度来讨论我们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商务英语阅读教学的模式,以更好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而不仅仅是满足于技法上的一时使用。

二、基于任务型教学法建立模式的现实需要和理论基础

商务英语教学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其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习者能熟练掌握英语语言能力,最终的目的是要运用于商业领域。 Mark Ellis和Christine Johnson(2000)认为使用商务语言应当是有目的的、用于社交的、沟通无误的。因此,可以将商务英语理解为在真实的商务环境下以言行事的英语。若将这一理解实践于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学者应为学习者提供接近于真实商务环境下的各种活动、工作流程,以使学习者能适应真实环境中的工作要求,同时也要具备真实环境下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这些活动和工作流程,在英语教学中被称为“任务”(Task)。

关于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注入“任务”这一元素,国内研究者亦做过相关的理论探讨。如李天紫 (2007) 在谈论英语泛读教学的发展趋势时认为,英语泛读教学将趋于强调合作与互动,合作学习的主要目标是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相互提供阅读资料、分享所讲读内容、增进理解,这种学习符合互动的教学原则。在此所提及的“合作与互动”,在教学实践中,应通过任务的设计才能体现出来。

因此,从任务型教学法的角度来看商务英语阅读的教学,比较符合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

三、建设任务型商务英语阅读教学的模式

(一)David Nunan的任务型教学法的框架

对商务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探讨,将基于David Nunan的框架来进行(如图一所示)。

David Nunan(2004)认为任务型语言教学始于真实世界的任务或目标性任务,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以言行事之事。为了在课堂中创造学习的机会,应先将真实世界的任务转换成教育性任务(Pedagogical Tasks)。虽然在教育性任务中的交际性这一特点是成功学习第二语言的充分必要条件,但是对一些语言形式的学习仍是必要的,如语法。因此,David Nunan在其框架中加入了学习使能性技能(Enabling Skills)这一要素。

David Nunan建立这一框架的出发点应是针对广义上的语言教学而言的。如果将这一框架应用于具体的商务英语阅读教学,那么就要对这一框架做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以更适应于现实中的教学实践。

Real-world / target tasks

Pedagogical tasksEnabling skills

图一David Nunan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框架 (部分)

(二)对David Nunan框架的补充和修改

在补充和修改之前,应当先问:“真实的商务工作环境需要什么样的商务英语阅读技能?”或者,“需要商务英语阅读技能做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已编写好的教材不能提供答案。我们可以向学习者问“你们想学到什么”之类的问题。但是由于学习者因自身知识和工作经验的限制,他们的需求有可能会不符合商务环境中真实的情况。因此,相比学习者而言,我们更应重视从需要商务英语人才的企业中得到答案,因为只有这些企业才能提供较为真实的商务英语应用的场景。要通过对企业的调查来获得答案。在调查之后,我们才能较多地了解企业对商务英语的具体需求,并且由企业所提供的对工作场景的描述,也可以作为设计教育性任务的依据,否则我们在课堂上所使用的那些任务,有可能只是教学者脱离实际的想象。

调查的过程,在商务英语教学领域,被称作“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管春林(2005)指出,关于需求分析的意义在于有助于教师认识学习者的需求以及未来的工作情景对学习者语言技能的要求。此外,需求分析也有助于教学者找到改进教学方法的动力。因此,有必要以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形式来分析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英语语言能力的期待和企业的目标情景。

由于必须进行需求分析,所以对David Nunan的框架图有必要进行如图二的修改。

David Nunan用由上至下指向的箭头表明真实的(或目标)任务(Real-world / target tasks)转换为教育性任务,即这两种任务之间应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但如果少了需求分析,又如何确保能将真实情景中的任务以还原、分解等方式,将其转换成教育性任务呢?因此,要在这两种任务之间补充一个“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 (如图二所示)。

图二 修改后的David Nunan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框架 (部分)

在补充之后的模式图中,可以这样说明各个箭头的作用:

真实商务环境下的任务要经过需求分析,才能为教育性任务的设计提供参考,使教育性任务能够模仿任务的形式、任务的工作顺序。

在使能性技能部分,David Nunan将这一部分解释为关注和学习语言的形式,之后能用于教育性任务中,为完成教育性任务解除语言技能上的障碍。当David Nunan的这一模式具体地运用到商务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时,我们要对使能性技能作重新解释:使能性技能应该为教育性任务提供任务的内容和目标。即,学习者对于使能性技能的掌握是在实施教育性任务的过程中得到的。例如,略读(scanning)是一项很重要的英语阅读技能,教学者让学习者掌握此项技能的最好方法是让他们在大量的阅读练习中学会,而不能将技能的训练和大量的阅读实践这种“在做中学”的紧密关联硬性地切断。因此,使能性技能和需求分析共同影响着教育性任务的设计――前者提供目标和内容,后者提供形式。

商务英语阅读教学的使能性技能的内容有哪些?我们认为这应首先基于教学者对一般的英语阅读教学技能的了解。其次,要结合真实商务环境下的工作要求,对技能的内容进行调整,才能形成合理的使能性技能的内容。例如,阅读一份资产评估报表,查找一个关于资产的数据,那么阅读者不仅要明白相关术语的含义,此时更要熟悉类似于资产评估报表的篇章结构,因为某些数据只出现在文本即定的部分中,而与文本的其他部分毫无关联,这是一种行规带来的规律。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就需要学习者既具备略读的能力,又应具备商业文件文本结构的常识。因此,在确定使能性技能内容的时候,我们应当将两者都列入,并且还应将学习商业文件文本结构优先于培养略读能力。

David Nunan框架中的教育性任务多指课堂教学中的任务,但我们认为这是不够的,因为这一框架没有将课后的学习连接起来,没有将课后的学习视为课堂学习的延续。在对课后英语阅读的研究中,有研究表明,如果没有将课后英语阅读纳入整个课程设计中,那么大多数学习者可能不会重视课后阅读,这对阅读教学来说是失败的。如Christopher Green(2005)指出香港在初级中学实施Hong Kong Extensive Reading Scheme in English,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但其结果却令人失望。原因在于课堂教学抢时间,学生阅读的目的不明确,缺乏互动。因此,Green建议课后泛读作为任务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完全融入课程设置中。为此,我们主张应将教育性任务分为两个子部分:课堂教育性任务和课后教育性任务。这两个教育性任务的子部分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David Nunan (2004)描述了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的七个原则,其中有任务相依性原则(Task dependence)和循环性原则(Recycling)。任务相依性原则要求学习任务应前后相互呼应,任务之间要相互关联(One task should grow out of , and build upon, the ones that have gone before)。循环性原则要求学习者要反复接触之前学习过的语言技能,以增大掌握某种语言技能的概率。我们依照这两个原则,将课堂教育性任务和课后教育性任务关联起来。这种关联具体表现在:课堂教育性任务和课后教育性任务之间在任务的形式、目标、实施的过程等方面应保持相应的一致性。

在这两个子部分中,课堂教育性任务主要发生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课堂教育性任务能有效地开展呢?认为应当遵循如下三个原则:

第一,应以话题(Topic)为单位来设计和组织任务。例如,我们以品牌、企业文化、投资等为话题来组织阅读材料,来设计教育性任务。

第二,应将学习者分成小组形式来参与任务。任务可以有话题讨论、模拟工作场景等之类的活动。课堂讨论、即兴表演能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学习者应通过使用目标语,并依赖小组成员的互相合作来完成任务。

第三,Ray Williams (1986)提出要有效地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就应当遵循十项原则,其中的一项是“鼓励读者对文本要有自己的理解”。这就意味着可以讨论的形式来设计任务,以促使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入的理解。对此,我们主张在组织阅读材料时,要非常注重收集商务方面的“案例”(Case study)。例如,在Harvard Business Review (《哈佛商业评论》)中有一个“How I Did It ...”栏目,这里就有很丰富的案例。在组织阅读材料时,案例是不能缺少的。因为这类材料更多的是采用通俗的语言来讲述商业人士生动的经验和经历,而不是用商业术语来讨论抽象的商业理念,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阅读的难度。这样的材料更容易让学习者接受。而且,在阅读这些案例的过程中,读者容易为这些故事加入自己的理解,这样就有利于为之后开展的讨论创造气氛。

第四,在开展任务前,教学者应当向学习者解释商业术语的含义。这也是David Nunan(2004)所主张的扶原则(Scaffolding)。

四、结束语

本论文主要是基于David Nunan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框架,结合商务英语阅读教学的具体情况,对其框架进行了补充和修改――补充了“需求分析”,使任务的设计更接近真实的商务环境;将教育性任务分为两个子部分,既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任务,又注重课后的阅读,将课堂和课后两个时段在教学上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有利于有效地进行商务英语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 Ellis,M&C. Johnson.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2] Green C.Integrating extensive reading in the task-based curriculum[J].ELT Journal,2005(4):306-311.

[3] Nunan D.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4] Williams R.“Top Ten” Principles for Teaching Reading[J].ELT Journal,1986(1):4245.

[5] 谷志忠.高校ESP教学现状剖析与应对策略[A].外语电化教学,2010(5):25-29//管春林.试论需求分析在经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的意义和方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3):37-40.

[6] 李天紫.论英语泛读教学的发展趋势[J].外语界,2007(6):65-73.

教育性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教育性;人物评介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2-0078-02

【作者简介】沈世红,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南通,226001)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南通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

“教育”一词原本来源于拉丁文“educate”,隐含“内发”之意,意思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学生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教育理应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导出”或“引领”。教育家赫尔巴特更是在其《普通教育学》一书中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观点,指出教学的目的是教育,教育的手段是教学。当下的中学化学教学,无论理念如何前瞻、课程如何更替、技术如何突破,在本质上都必须回归教育的本源。

从重视双基到关注三维目标,再到当下的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学校教育究竟如何定位和开展,教育与教学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事实上,许多人已经把教育狭义、片面理解为德育和“锦上添花”,只有教学才是正事,而教学的目的则直指应试。这使部分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异化成“两张皮”,成了毫不相关的两件事。

很高兴,一些教育的行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开始了自己的思考和行动,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的张弛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张弛老师是比较早期在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硕士学位的优秀青年教师,他的研究成果和86000多字的学位论文《高中化学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情境教学研究》成就了他自己的第一个学术研究小高峰,这篇硕士论文着眼于课改的育人功能,立足情境教学的真、优、美,挖掘了情境教学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获得了校方较高的评价,并被推荐给不少后来的学习者。可以说,在南师求学时期,是他教育理想萌芽和学术研究起步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他非常关注刚刚启动的新课程改革,据此形成了一系列文章,其中包含期刊的首推文章,还有的则收录进了化学教育理论丛书,他的观察视角总不离课程的全面育人功能。这期间,他撰写和发表了诸如《从化学教育的角度谈爱国、爱家乡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培养》《惩罚教育之我见》《平民班主任挂帅下的领导班子教学班》等文章,更加突显出他对教育的独特见解。这个阶段,张弛老师还进行了不少化学实验研究,或从美学的角度分析实验的“缺憾”之美,或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化学的求真之美,不少成果成为专业刊物的推荐文章。这种追求“美”与“真”的个性也渗透到了他的教学实践工作中,形成了他独具个性的教学风格。

此后,张弛老师沿着既有的思路和理念,不断深入和拓展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他分阶段先后从事了多项课题研究:首先是承担了南通市中小学研究课题“情境教学与建构主义双重视角下的中学化学教学研究”,将情境教学和建构主义两种教育理论进行创造性的对比与融合,尤其是作为课题研究成果之一的《小论情景教学、情境教学和情境教育三者的联系与区别》,仅在知网的下载量就达到了1000多次。之后,他又承担了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同分不同质’现象成因与优化对策研究”,以化学教学和考试为例,分析“同分不同质”现象这个不被人们关注而又值得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的对策、方案,相关成果发表在《上海教育科研》《中小学教师培训》等重要刊物上,这个阶段,他的代表作主要都着眼于教育公平,甚至还基于公平问题,撰写出了跨界哲学、经济、科学等领域的文章。十二五期间,他又再次承担了省级规划课题“‘在“定”中学’的实践研究”,此次他重点考虑的是如何解读学生学习低效的问题,提出了从根本上让学生在“定”中进行学习的“真高效”学习方略,这是一个基于生理学、心理学、传统文化等理论、方法的综合性研究。十三五期间,他又作为朱小蔓教授“情感项目”在其学校的实际责任人,把研究重心放在了情感教育研究之上,以第二主持人的身份承担了一项省级课题,其重心则是情感生态课堂的构建,已初步形成了一些成果和影响力。

始于教育的教学能让一个教师变得耳聪目明,教师真正的耳聪是要能听到学生的心声,教师真正的目明是要能透视学生的心灵。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弛老师的研究是接地气的,是基于现实问题和化学学科的教学工作实际的,他对教学的教育性的思考和认识也同样反映在他的教学行动和风格之上。张弛老师的课我听过多次,从架构上,他的每一堂课呈现出来就像一项严谨有序的科研课题研究,引领着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帮助他们拥有终身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从感观上,他的课生动活泼、清新自然,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好,教师对学生的爱与关怀,学生对教师的良性反馈都明显可见;从内容上,他的课总是把学科知识、思维、方法、价值、情感以及道德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体现了化学教学的教育价值。基于教育的化学教学是一种对话和沟通,更是一种合作和共建,是一种温暖的教学相长。

造梦者,为梦起航!多年来,张弛老师一步一个脚印走在教学的教育性表达的研究道路上,基于化学教学,却又高于狭义的教学,形成了独特的个性。2006年他入选南通市第二梯队名师培养对象,2007年评选为南通市市直学科带头人,2010年评选为南通市骨干教师,2014年评选为南通市学科带头人。这些成绩是对他“教学即教育”教育主张的一种肯定和回馈,相信他会“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教育性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育性;趣味性

当前,很多身在一线的语文教师都在积极地探讨有关语文教学更好的方法,对语文教学的“教育性与趣味性”更是积极地进行了思考与讨论。无疑,语文教学的“教育性与趣味性”能否得到发挥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效果,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本人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另外参阅了有关“培养语文教学教育性和趣味性”的资料,写了这篇论文。在本论文中,主要探讨“什么是语文教学的教育性和趣味性”“为什么要重视语文教学的教育性和趣味性”“怎样培养语文教学的教育性与趣味性”三个问题,以求对语文教学的“教育性和趣味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一、语文教学中“教育性和趣味性”的内涵

在语文教学中,“教育性”是本质的一种特征,语文教师通过语文教学传输给学生一定的语文知识。另外,还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灵,教导学生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教育的内容,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语文教学中教育性的内容和主要特点。

此外,除了“教育性”,还有“趣味性”的特点。语文教师讲授语文知识,不应该只是一味地、枯燥无味地灌输,而应该让课堂生动活泼起来,多教授学生感兴趣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对待语文的审美情趣及综合素养。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育性”与“趣味性”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趣味性很浓的讲解,成功地教授给学生语文知识。这样让学生有很丰富的体验,真正地让语文学习成为一门让人享受的课程。

二、为什么要注重“教育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功能

在语文教学中,“教育性”和“趣味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是评判语文教学实践是否合格与优秀很重要的一个标准。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成长成才,教育学生成为一个综合素质很强、能够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缺失了教育功能的语文课不能称之为语文教育,任何时候,教育性的功能是最本质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缺失了趣味性,语文教学才会成为枯燥无味的“灌输”。这样的教育方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甚至有可能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反感。在这种情况下,不利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不利于践行新课标的有关精神,不利于深化语文教学实践与改革。

三、怎样让语文教学更好地达到“教育性和趣味性”的效果

首先,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学会在语文的阅读、写作等各个版块中,渗透进更多优秀的思想。不仅仅是让学生单纯地学习语文的表达,而应该将它与爱国主义情操、团队意识、民族情感等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吸收有助于提高自己综合素养与情操的东西。

其次,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避免“知识面窄”的现象,尽量让学生学到多元化的语文知识。比如,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学点“四书五经”以及中国其他传统文化知识。可以让学生练毛笔字、学习朗诵、表演小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到的语文知识面会很“广”,避免了狭窄性,受到的教育会更加广泛。

然后,还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语文的学习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而是终身的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可以让学生一生保持一个学习的状态,积累更加丰富的语文知识,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关于趣味性的培养,要从课堂内容入手。在上课前,教师应该很充分地备好课,多准备有趣的语文趣味阅读。还要借助多媒体的手段,准备更贴近高年级小学生的动画素材,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让他们获得丰富的视听体验,真正地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多深入到学生中去,不要一直扮演一个“讲师”的角色,而要倾听学生的声音,多了解他们感兴趣的东西,真正想要的东西,不喜欢的东西,然后根据他们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避免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相脱节。

最后,多组织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根据高年级小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安排他们参加语文课外活动,多和社会接触,让他们的身心得到一个较全面的发展。不能以“分数”论一切,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特点。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进行不同的安排,避免“统一”的教育模式阻碍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发展。另外,多给他们讲一点时事政治的内容,让他们融入这个社会中去,培养现代化的语文意识。总之,语文的教学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要尽量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将学生培养成讲文明、有素养的新一代小学生。

参考文献:

郭云凤.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2(06).

教育性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一、直接涉及教育精神研究的文献述评

近年来对教育精神问题有深入系统分析的文献比较少,目前可以找到的有以下一些:王坤庆在其专著《精神与教育:一种教育哲学视角的当代教育反思与建构》对精神有详细的解析,并分析了人的精神发展的当代危机。他的论述核心在于建构并提倡精神教育,并对一种新的教育精神给予了深刻阐述[1]。另一代表性的著作是陈南生的《中国教育精神》,该书分析了中国教育精神的内涵特征、历史嬗变、人性追求以及传统和近代教育精神的内容,讨论了现代教育精神的危机及构建现代教育的精神坐标的路径[2]。他是从历史的整体的视野对教育精神作了梳理,并对当代教育精神的生活指向作了阐述,也主要着眼于整体教育精神迷失的问题,但对古代和近代教育精神的分析仅以枚举的方式进行说明,例如立志乐道、诲人不倦、学而不厌、改过迁善、近代民主科学、生活教育、儿童教育等,类似名人的教育思想汇总而缺乏系统归纳和史学的专门分析,没有着眼于其内在的形成机制,对教育的现代精神危机分析尽管第六章有专门论述,但尚未从教育的最高价值取向的角度分析,反而认为教育精神缺失于物质贫苦,教育要培养人力资源等,其分析角度笔者认为没有把握教育精神的根本所在。

尹艳秋的博士论文[3]也提到了教育精神缺失的现状,其研究主题是教育理想,分析了教育理想的历史以及当代教育理想的内容和建构的途径,其着眼点是历史中“人”的理想解读及培养问题,属于教育目的讨论范畴。在研究中她指出,当代西方教育中教育精神的“迷失”可集中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学校教育为轴心的教育体制上的问题。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稳定的教育机制,学校依据某种条件实施统一的教育,向社会输送可以彼此替代的完成指定学习任务的学业者”,“这种人被定型化了”,教育压抑了人的自主性、创造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艺复兴及18世纪启蒙主义者所设想的解放人类、争取自由、实现个性张扬等理想“动摇”了。二是民主化的平等的教育理想并没有实现。三是教育至上主义观点也导致了教育的困境。在西方,二战以后兴起了一股教育投资论,认为教育可以左右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以日本经济腾飞为典范,而使教育为社会的经济功利所左右。由于过分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片面强调教育的投资和高效益,导致“教育逐渐失去其学术品质和个性,以致最终丧失其学术价值”。学校演变为生产最高质量的“人力资本”的企业,成为“教育工厂”。这严重违背了教育精神,偏离了教育的崇高内涵。属于此类型研究的期刊论文有扈中平[4]、王晨光和谢利民[5]、聂立清[6]、赵联和孙福平[7]、石兰月[8]、李黎[9]等,他们的基本观点是,教育是为了“人”,教育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其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成长和精神世界的提升。然而教育目的在实施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异化现象,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成了教育的风向标、“人”的价值和精神被遗忘,应改善目前的教育实践,为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服务,使教育呈现它应有的魅力和使命等。这些研究反映了教育目的的应然理想与实然状况层面的鸿沟,揭示了人在教育中的失落和异化,对如何确立教育中“人”的立场进行了多维度探讨。

直接分析时代精神迷失背景下当代教育精神迷失以致教育异化问题的论文相对较多,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唐善梅[10]、王长乐[11]、张俊列[12]、张楚廷[13]、龙宝新[14]、张永昊[15]、刑永富[16]、庞桂美[17]、郝德永[18]、程从柱[19]、岳伟与金保华[20]、陈建录和王淼[21]等。他们普遍认为,异化了的、被抽空了精神内涵的教育更多表现为一种工具化、功利化、手段化、技术化的存在,背离了教育精神的本体,使教育陷入了深刻的迷途当中,需要建构一种新的教育精神以应对当代人的精神发展危机,并对此作了相关分析。特别是刘庆昌的论文《教育家必先具有教育精神》[22]专门探讨了教育的精神,把其内涵归纳为爱与智的统一。

另外一些研究者面对当代的教育仍然过于强调知识、注重实用与功利的首要地位,把知识技能的灌输作为教育的常态,反而忘记了“使学生做成一个人”的精神诉求,陷入了精神的遗忘与灵魂的困顿之中的教育现状,分析和反思教育中的异化即教育性缺失现象,并提出了各自的对策思考。包括付永昌[23]、张家军[24]、蒋笃运[25]、鲁洁、叶澜、张楚廷、刘铁芳、仲秀英[26]等。例如,鲁洁先生指出:当代异化的教育背离了它的原点,失身为经济、政治的奴仆,教育的异化除存在社会体制方面的原因外,还由于在思想上被基于社会本位的教育理念所统治[27]。这表明教育仍是现实社会的工具,教育如何回归育人仍值得继续努力。叶澜在《教育创新呼唤具体个人意识》中也认为,就中国目前教育学理论的现状来看,“在有关‘人’的认识上,主要缺失的是‘具体个人’的意识,需要实现的理论转换是从‘抽象的人’向‘具体个人’的转换”[28]。抽象的人往往是被规定为社会的某种工具,而忘记了基于人性的人本身的存在,强调的是“塑造”、“控制”、“规训”、“压迫”等,学生被视作“任人打扮的小女孩”,被教育强烈地持续地扼杀着作为独立的人的自由个性。在叶澜看来,“如果教育只注重人力资源,只关注GDP,不考虑未来的人的发展,我觉得我们会虚胖,会有高大的身躯,但是缺乏灵魂和精神……现在这种价值的异化,教育忘了精神,忘了文化”[29]。对于教育精神的迷失,张楚廷在《教育就是教育》中直言:教育本不是经济,却搞成了经济那样;教育本不是政治,却把它当成政治看待;教育本不是军事,却又模仿军营管理[30]……他们的声音反映了现实教育在异化和歧路上越走越远、不断背离教育的本真精神。

曹永国在专著中指出:“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让我们走进的是一个知识日趋经济化的时代;宦海的沉浮、利益的得失、欲望的纵横,使得知识传承的担当者——教育成为了这些名利追逐的法宝。导致社会整个精神的迷失,群氓的盛行。”[31]在哲学层面对此探讨深刻的是金生鈜的《理解与教育》,他以理解为视角,分析了人的精神本性,对客观精神和个体的主观精神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作为理解过程的学生精神建构的过程。这些分析深刻而透彻地揭示了现代性背景下教育的迷途、献媚、抽心、异化、碎片化等问题,尽管研究者给出的应对之策都可以商榷,需要深思,例如:刘铁芳给出的回归古典教育智慧、重申知识就是美德、重建教养性教育的信心的立场,尽管可以带来应对当前教育异化的诸多启示和借鉴价值,但不可能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我们从传统中走出来,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或许这是对其误读,非其本意。而另一些人试图建立普遍宗教式的信仰体系或清教徒信奉的新教伦理应对当代精神危机的道路也基本不适合中国国情,少数研究者持庸俗辩证法立场,强调统一、结合、既……又……等思维方式,缺乏深度分析,无益于问题的缓解。教育到底怎么回归其本性?如何保卫教育的教育性?这是需要深入探讨的时代问题。

在建构现代教育精神的相关研究方面,王长乐[32]分析了教育精神的基本特征和分类,但他的界定明显过于宽泛,使得教育精神的意涵似乎过于扩大化。徐丹丹鉴于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单方面的偏颇,倡导体现两者结合的科学人文主义的教育精神[33]。杨敏和王雷提出:“自由教育思想的灵魂是人道、民主、理性,自由教育体现了教育精神和教育的终极目的。”[34]这些研究直指教育的内在病理,不无深刻。曾东在博士论文《教育与人的现实生命》中也阐述了教育精神,认为教育的精神即目的和价值问题,哲学家们都把对教育的目的和价值问题的理解指向了“人”,人的自我实现是教育的根本价值与最终目的。潘新和呼吁:“教师不应是教育的传声筒,而应是教育精神的建设者”,但很多教育者“对教育的思考却十分地稀薄、浅陋”[35]。但其对教育精神内容没有展开分析论证。对怎样成为教育精神的建设者,或者说精神是怎么生成的,在刘志山《真善美的哲学与教育》一书中有详细论述,并分析了精神生产的阶段和特征[36]。陶志琼著的《教师的境界与教育》也分析了当代教育的创新精神、国际意识等[37],但她从教师素养的角度以枚举的方式简要阐述,没有追问教育精神的本体层面。总之,关于教育精神的直接探讨尽管已经引起研究者注意,但尚缺少系统全面的分析。

二、与教育精神紧密相关的学校精神、教师精神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比较零散,根据现有的资料查阅,关于学校精神的研究有:李兴洲2005年撰写了《重构学校精神——学校功能偏离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南京师范大学2005博士论文),试图从学校功能的角度探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问题,认为我国当下社会深刻转型时期有关学校制度调整的缓慢和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是造成现行学校出现某些功能偏离的主要原因。因此,改革现行学校制度中的某些不合理因素,创建现代学校制度,是保障学校功能正常发挥、促进学校健康发展、重构学校精神的有效途径。陈瑞生的博士论文《学校精神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0)研究了学校精神的价值、历史、意义、构成、规律、凝练、提升等,面面俱到,分析比较透彻,但流于空泛、针对性不强。徐莹晖的《论现代学校的精神气质》(南京师范大学2005)描述了当前学校去价值化、实利化、除道德化、规训化,并把走向教化的学校精神气质作为应对危机的对策,其描述针砭时弊,有重要参考价值,但分析以实例居多,理论性不强。张东娇[38]、管爱华[39]等也对学校精神的特点与价值、学校精神的功能与作用以及学校精神建设等内容作了分析。在中国期刊网中,关于学校精神的研究成果仅核心期刊搜索即有191篇,多数分析都与生命、游戏、教学、体育、人本、育人等联系起来论述,很少把教育精神作为具有独立内涵和丰富意义的专门名词。

在教师应体现的教育精神方面,很多学者以纪念的方式写了很多文章,其中都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精神。例如,有学者纪念黄济90华诞写了纪念论文《价值追求,是教师精神家园的扎根地》、《师爱弘扬,是教师精神家园的奠基石》等;这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南京师范大学鲁洁80华诞纪念(其弟子专门写了纪念的论文集[40]);浙江大学王承绪百年诞辰纪念;山东师范大学傅统先百年诞辰纪念等。类似的研究还有《珍视民族传统重拾教育精神——谈学习实践叶圣陶教育思想》、《童心母爱:永不熄灭的教育精神——纪念斯霞诞辰100周年》等。在理论分析方面,叶文梓探讨了“什么是教育信仰、教师为什么要确立教育信仰、应确立什么样的教育信仰、如何培养教育信仰等基本问题”[41]。而张璇的硕士论文《教师教育信仰的缺失与重建》(山东师范大学2009)分析更为透彻,对教师的教育精神缺失问题进行了研究,对教育信仰的理性、情感、意志维度进行解读。指出缺失原因并提出了应对办法。

三、研究结论及其问题

从以上的综述分析,研究者从不同层面、立场和角度针对具体不同的问题研究了教育的精神在市场经济大潮袭来背景下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庸俗主义、消费主义等对其的侵蚀,分析了教育中人的精神缺失与式微、人的本性放逐、人的完整性的割裂以及作为应对的教育精神的内涵和建构问题,研究成果日益丰硕,对改变当代教育的物利化、行政化、低俗化、趋媚化倾向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最显明的研究集中体现在教育的异化方面,这也是当代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现有成果中,多数研究着眼于实践中教育精神缺失、异化严重问题,而对理论层面教育如何体现成“人“精神、教育者如何克服诸多障碍、生成并坚持教育精神关注远远不够[42]。也有少数对教育精神作比较具体研究的,例如王长乐、刘庆昌等,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期刊论文,梗概有余挖掘却难以深入,在系统性、深刻性方面非常欠缺,不能对此问题作总体性关照,显然无法概观教育精神作为独特概念的整体意义和实践价值。由此归纳,对教育精神的本体层面进行充分研究意义非常。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研究大学精神缺失及回归的成果非常丰富,学术论文和著作均较多,但把中小学包括在内、把教育精神作为整体分析的却极少。这些研究者似乎认为,中小学仅仅是打基础、为高等教育输送人才的预备场所,没有独立的精神可言。这是极大的误解,大学精神的迷失一定程度上是中小学搞应试教育、强制灌输、不注重人的精神自由成长的必然结果,是成“人”的教育精神缺失的起点。而且,既有涉及教育精神的研究大多因为对教育精神一词内涵的理解混乱,导致研究内容差异较大,许多内容仅仅使用了这一词语,但却并未把“教育精神”一词作为具有丰富内涵和特定内容的专有名词来作思考和阐述,而是根据论述或行文需要,随意使用这些词语,一般理解为某种教育理念或教育家思想或学校办学等的本质、核心、主要内容、教育理想、情感、意志等。

因此,根据已有文献综述,当前的研究侧重某一方面和角度的多,系统深刻研究的少;研究教育精神缺失的多,探究教育精神如何培育和生成比较少;研究教育精神具体内容的多,从哲学层面作理论分析的少。于是,在多数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心目中,教育精神往往是一个没有多少深刻意义的符号,尽管有时也谈起,也仅仅是出于某种克服功利取向的需要或相关教育教学实践内容的总结,从而在教育理论、方法、技术、模式、功能等研究汗牛充栋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精神作为理想、信念、信仰的哲学层面的相关探讨普遍受到忽视,对其缺失原因、建构策略等的探讨更是极少看到。

总而言之,教育精神本身应该包含异常丰富的内容,从不同维度、层次、立场可以得出纷繁复杂、千差万别的内容。但如果把教育精神理解为教育的本真、基本善、最高价值取向、本体等,笔者认为,应该基于人性的视角,从人作为自由的存在的立场进行分析,把教育就是基于自由人性的使人成为人作为基本命题,从而对教育精神内涵展开具体分析。这是因为,教育精神作为教育实践的最高指向标,如果脱离人性,就意味着抽取了教育所赖以成“人”的内在基础,教育的形式或许还在,但教育的本真即教育性却会荡然无存。尽管大多数研究者对教育精神的研究背景都是指向教育的“教育性”缺失,即被工具化,强调教育对社会的适应、符合,而忘记了教育如何培育人的内在精神。但专门对基于人性、如何成“人”的教育精神进行深入研究的论文和专著非常欠缺。这凸显了对教育精神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基本未能认识到教育精神作为应对当前教育过度被异化和歧化、迷失方向的本体意义,尚没有去深刻探讨教育精神的深刻理论内涵。在这方面的系统深入研究明显缺乏,尚需要深入、系统的思考和分析。特别是随着总理针对“钱学森之问”和教育无“人”和异化状况提出“教育家办学”命题,“什么是教育家办学?教育者如何成长为教育家?”的问题正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这方面的研究方兴未艾,但缺少对当代教育无“人”、教师退化为教书匠背后的社会原因及体制的反思,系统深刻的专门研究尚不多见。从人性视角探讨教育精神的本然内涵和内在特质及生成路径,为真正实现教育成“人”提供教育应有的精神特质的哲学层面思考,这是一个有待深究、意义深刻的时代课题。

参考文献

[1] 王坤庆.精神与教育:一种教育哲学视角的当代教育反思与建构.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 陈南生.中国教育精神.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3] 尹艳秋.必要的乌托邦:教育理想的历史考察与建构.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4] 扈中平.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教育研究,1989(8).

[5] 王晨光、谢利民.教育目的含义的哲学辩思.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6] 聂立清.我国社会转型与道德教育目的的嬗变.教育探索,2008(7).

[7] 赵联,孙福平.试论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完善.江西社会科学,2010(8).

[8] 石兰月.对我国教育目的及其在实施中异化的思考.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9] 李黎.论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5).

[10] 唐善梅.浅议教育精神.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11] 王长乐.教育精神的内在规定性及研究意义.天中学刊,2002(3).

[12] 张俊列.教育精神的结构性缺失和重构.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2010(3).

[13] 张楚廷.教育就是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09(11).

[14] 龙宝新.从理性观的变迁看教育精神的转向.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

[15] 张永昊.论教育精神与教育的美学精神——教育美学的精神追求.广西大学学报,2003(2).

[16] 刑永富.实现教育现代化应重视解决三对根本性矛盾.教育评论,1999(1).

[17] 庞桂美.人的精神世界的建构与精神教育.当代教育科学,2010(7).

[18] 郝德永.乌托邦——当代教育的根本品性.东北师大学报,2001(2).

[19] 程从柱.教育精神:教育理论反思的自觉建构.皖西学院学报,2001(1).

[20] 岳伟,金保华.悖离与重建——关于现行教育价值取向的思考.社会科学战线,2000(6).

[21] 陈建录,王淼.试论教育精神.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1).

[22] 刘庆昌.教育家必先具有教育精神.江苏教育研究,2010(11).

[23] 付永昌.基于单向度理论的人与教育异化之反思.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24] 张家军.论教育的异化与扬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

[25] 蒋笃运.当前教育异化现象辨析.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5).

[26] 仲秀英.当代教育意义的失落、反思与重建.教学与管理,2009(25).

[27] 鲁洁.教育的原点:育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

[28] 叶澜.教育创新呼唤“具体个人”意识.中国社会科学,2003(1).

[29] 叶澜.只关注GDP教育就会“虚胖”.中国青年报,2010-01-29(2).

[30] 张楚廷.教育就是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09(11).

[31] 曹永国.自我与现代性的教育危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32] 王长乐.教育精神的基本特征及弘扬与建构.天中学刊,2003(1).

[33] 徐丹丹.构建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精神.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34] 杨敏,王雷.自由教育:教育精神的终极目的.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6).

[35] 潘新和.语文(上卷):表现和存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36] 刘志山.真善美的哲学与教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7] 陶志琼.教师的境界与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8] 张东娇.论学校精神.教育评论,2000(1).

[39] 管爱华.论我国大学精神的重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7).

[40] 戚万学,等.静水流深见气象——鲁洁先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情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41] 叶文梓.论教师的教育信仰.浙江社会科学,2004(2).

教育性研究论文范文第7篇

有人认为搞素质教育,就不要考试,这是一种误解。实施素质教育不是要废除考试制度,而是要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要实现考试制度科学化,使考试服从于并服务于提高国民素质这个总目标。

目前,职中语文的考试太多太滥,考试内容和方法大多偏离了提高学生素质的轨道,考试方法死板、机械,引进所谓标准化试题后,更是逼着学生读死书、死读书,不允许学生有理解、思考、想象的余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活力,把教和学的过程引上了僵化的道路。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大考试科学化、合理化研究和试验的力度。试题不应引导学生死记硬背,而要考察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全面考察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考试应采取多种形式,包括调查、考核、口试、笔试、社会实践等。不仅考查学生掌握语文学科文化知识的状况、基本技能水平,而且考察认知能力、运用能力、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能不同程度地在考核中得到体现。

考试的目的不仅仅是测量,必须注重其本身的教育性。考试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构建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环境。体现在学生个性的培养上,包括:(1)考试应鼓励学生有独立思维、独立见解,避免学生只会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走,甚至只会按照教师规定的思路解决问题;(2)在学生达到语文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而不是为争取所谓“全优”,造成平均发展,使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展,加速其成才过程;(3)考试应鼓励学生具有超脱书本的创造精神;(4)考试应引导学生注重语文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建立坚实宽厚的知识基础。

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支柱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试用教材语文(修订本)》按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既注重语文基础知识,又突出语文试用能力以及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培训。这套教材最可贵的地方是:特别注重理论学习联系实践应用、加强了语文学习同社会的联系,专门训练现代社会特别需要的几种语文实用能力的范例为主,学生自主学习,并在现实生活情境中的独立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没有得到很好地锻炼。

因此,我觉得应建立活动课程与语文学科课程相统一的课程结构体系;在课程实施上,强调师生合作以及个性化的教学新体系,要求学校教育在探索性、实践性和体验性等框架下进行创造性的教和学;在课程管理上,注重民主化、科学化、均权化;在课程评价上,注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特别强调形成性评价、发展性评价。

活动课程是对学科课程的验证与补充。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知识并不像学科课程中的知识那样以分门别类的形式存在着,它们是理论性与应用性、分类型与综合性等多种知识形式融合在一起的整体。学科课程的这些缺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与素质的全面提高。而活动课程多事围绕一个问题或活动的主题来组织的,所侧重的恰恰是综合性、应用性知识。

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能力是素质教育实施的重点

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老师怎么说,他们就怎么说,老师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没有自己的创见。学校也没有为学生提供独立研究、独立动手能力的发展所需的时间和空间。久而久之,学生已习惯了没有主见,创造力也就会随之消失了。

对比美国的教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有启发的现象:他们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能力,并十分讲究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他们的学生从小学二年级就已要自己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资料,写出科普小论文。虽然这些论文比较简短,但他们收集资料、阅读、找观点、组织文章……一步不差,一丝不苟。从决定题目,到从众多书籍中发现对自己研究有用的资料,到着手写文章,孩子始终处在一个独立工作的状态下,他们必须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去筛选材料,去决定“研究”方向……这个收获远比科普小论文本身更具有价值。

教育性研究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游戏研发;应用与实践

一、关于小学德育教育的学习内容分析阐述

随着二十世纪数字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之间的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共享发展。我国小学德育教育的要求从教学目标来讲,要求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德育理论知识能够获得良好的道德情操与价值观。从教学方法上来讲,通过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模式,进一步提升小学生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能力。从教学过程来讲,要求进一步与实际相结合,激发小学生德育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教学工具上来讲,教学信息资源的共享极大地方便了小学生利用课堂内外资源进行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科学化和信息化。

二、关于小学德育教育游戏的研发与应用阐述

(一)关于小学德育教育游戏的设计原则分析

小学德育教育将游戏与教学内容合二为一,将游戏的教育性与娱乐性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在小学德育教育游戏的设计中应该遵从以下原则:首先,要有明确的操作。在德育游戏设计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明白游戏人物,熟悉操作流程。其次,整个德育游戏的设计要有合理的故事情节。游戏故事情节作为游戏任务的重要背景,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合理的故事情节有利于为学生营造一个愉快的游戏氛围。最后,在整个游戏的设计过程中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特别是对于小学生在德育游戏的设计中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在每次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学习内容,提升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关于小学德育教学游戏的功能以及类型分析

关于小学德育教学游戏的设置在功能上应该具体划分设置。通过设定角色和角色玩家以及相应职业设定,让学生自由选择。通过玩家与玩家、玩家与非玩家之间的对话,实现学生能够通过独立自主完成阅读信息的任务。在相应的游戏设置中,应该制定具体的奖惩机制。通过判定学生的游戏人物完成情况,奖励或者扣除相应金币或者经验值等等。在游戏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任务设置,通过让学生自行查找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尽可能符合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辨认方向的应变能力。最后,在整个游戏设置过程中,通过设置一定的游戏道具帮助学生进行游戏的完成,增强学生在德育游戏中的现实体验感。

(三)关于小学德育教育游戏的学习模式的构建

小学德育教育游戏的学习模式构建主要通过相关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在游戏的设计过程中,学生在情景问题中,通过任务的学习,进一步获得知识技能的理解。具体的学习步骤可以分为情境导入、确定任务、探索学习、实现任务以及结果评价等进行。首先,通过情境导入,为学生在游戏中呈现游戏情境,营造游戏氛围。通过相关的情境导入后,将问题情境中的游戏任务进一步呈现,充分明确任务目标的相关认知。通过在游戏中进行角色扮演探索的方式完成游戏任务。通过在实现任务过程中难度的组建加深,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结果评价的方式对于学习者在任务完成后进行相关的奖励或者积分评价,将各个环节的表现通过结果评价反映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将评价情况再反馈给教师,针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解决,达到育人的目的。

(四)关于小学德育教育游戏的教学内容阐述

在小学德育教育游戏的教学内容设计中应该充分结合教材,将个人、家庭、社会等内容融入实际的游戏中,充分体现教学内容。将课本中涉及的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财产、尊老爱幼等内容融入实际的教学中。在游戏场景中通过设置,让学生完成消费任务等等,理解理性消费等等内容。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经验的积累进一步融入到游戏的开发与设计中,设置垃圾分类,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投入相应的垃圾箱的任务,进一步将生活经验内化到游戏中。也可以通过考察不同年级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根据课本内容设置针对不同年级的小学生适用的道德教育游戏,进一步增强德育游戏的教学效果。充分在游戏中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将合适的教材内容转化为游戏教学内容,体现具体的游戏目标。

三、探析小学德育教育游戏的研发与应用的现实意义

总而言之,小学德育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以及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小学品德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行为管理。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化升级,进一步创新德育教学方法称为促进德育教学的突破口。通过倡导“寓教于乐”以及“从做中学和从学中做”的学习方式,将学习内容进一步科学化整合。通过德育教育游戏的研发以及应用将游戏的教育性以及娱乐性进一步结合,大大提升了小学德育教学成果。同时,进一步将小学德育教育游戏进一步推广应用发展,有利于将教学资源的教育性与娱乐性结合,丰富德育游戏的教学内容,为小学德育教育游戏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参考文献:

[1]谢浩泉.小学德育教育游戏的研发与应用[J].华中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4年05月01日版.

[2]朱艳敏.基于平板电脑的小学德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以《阳光社区》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3年05月01日版.

[3]张璐.电子教育游戏在银川市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宁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4年05月01日版.

[4]赵成丽.小学德育课程中PRG教育游戏的设计与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4年05月01日版.

[5]吴淑静.基于RMXP的小学语文课程角色扮演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实现[J].湖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5年06月01日版.

教育性研究论文范文第9篇

初等数学,作为整个数学大厦的基础部分,经过几千年来的发展,其基本理论己经成熟,世界各国的中学数学内容及其理论大致一样,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但就其教育理论,几以及其包含的思想方法、解题技巧还在继续深化、发展,初等数学的研究领域日益广阔,呈现十分活跃的状态。外国的情况姑且不说,就我国而言,每年二十八家而向中学数学教育的期一刊的出版,几千篇文章的问世。

初等数学研究蓬勃崛起、方兴未艾可见一斑。研究初等数学问题,除了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外,从事初等数学教育的中学数学教师也能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他们处在教学第一线,对初等数学的思想方法、解题技巧理解得很沉具有科研人员所不具备的教育实验环境,更易遇到具有教学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问题,因而中学教师无疑是研究初等数学问题的丫支主力军。

然而,中学数学教师的现状是不尽人意的。长期以来,数学界形成了研究高等数学才是搞学问,研究初等数学就不是搞学问的偏见,使得每年进人中学当老师的大学毕业生,面对严谨而成熟的初等数学,往往误认为初等数学的问题已经研究完了,没什么研究头了,从而创造研究意识淡化,探索动力萎缩,迟迟进人不了科研之门。在中学,几十年的数学教师没写过一篇论文的现象并不鲜见。教学与科研的分离,_导致教学上的简单重复和机械模仿,教学变成了毫无生气的知识再现的僵化过程,质量的提高受到很大影响,教学难有大的飞跃和突破。从另一方面看,教师本人不从事研究和创造,体会不到教育创造带来的激情和乐趣,得不到成就感的抚慰,也会丧失进取的精神和远大志向,导致工作效绩滑坡。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你们想使教育劳动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日常讲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把每一位教师引上科学研究的康庄大道,而最先成为教育劳动能手的人,就是感到自己是位研究者的人。”由此可见,强调中学数学教师开展科研活动,不仅对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教师发挥自身潜能、展现人生价值、提高职业自豪感有重要意义。

搞科研,就要产生论文,论文是科研成果的文字表述。而论文对疥个大学生来讲,并不陌生,每个数学系的学员一般都要作毕业论文,然而,毕业论文还只是科研活动的模仿和尝试,还难以称的上是真正的科研活动。因为一般大学生没有从事中学数学教育的实践活动,又寸中学教材不熟悉,初等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的并不深,难以遇到真正有价值的“困惑”,因此所选的论文题目或与教育实践结合的不紧,尸或者高大空洞,或者论述不深人,价值一般不大。

这是普通大专院校不易解决的问题,当然也平是继续教育同仁而临的任务和应解决的问题。参加继续教育的学员全有较长的教学实践,对中学教材熟悉,思维素质、创造能力普遍较好,所以在继续教育中给他们传授初等数学论文写作知识,和他们一起剖析初等数学问题,帮助他们曾、结中学数学研究方法,激发他们的探索、研究意识,他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找到他们感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创造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人都有创造的天资和票赋,关键在于自身的执着追求和外界的激发与诱导。初等数学论文写作课就是遵循这条创造学的规律,从外界给学员以诱导和激发,使他们尽快上问题之路,人研究之门,将科研与教学融为一体,互相长进,写出高水平的论文,以促进教师素质、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数学教育的发展。

初等教学论文写作课,它异于其它数学课的主要特征是:它并不是以完成数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传授为教学的终止线,而是传授初等教学论文的基本知识,剖析总结初等数学研究的基木方法,展现初等数学主要研究方向及动态个貌,从而进一步引导学员将数学知识转化为较强的研究、探索能力,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最终得到研究成果,写出论文,以提高教师的素质,推动教育的发展和教学的改革。这门课象继续教育一样,还是新生事物,其涉及的多方面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笔者提出一些构想,就教于对此研究的同行。

我认为,这门课的结构可分为四大部分:初等数学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初等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文导读,论文写作训练。下面就这四大部分的内容、层次简述如下:

一初等数学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在这部分主要论述五个方而的问题。

(一)、中学数学教师写论文的意义。前述从略。

(二)、什么是初等数学论文。广义讲,是指对初等数学领域中某一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和探索,取得了新的成果,把这些成果系统地整理出来所写成的文章。它包括纯初等数学问题的研究,也包括在数学活动中对某一类或某一数学问题所采用的教学的手段、力一法和技巧有新的创新和发展,对教材内容提出新的处理意见,对教育思想、观念进行改革、创新所得成果写出来的文章。

(三)、初等数学论文写作的三个

要求。

<l>内容的真实性。所论的问题确实存在,所得的结论经得起检验,符合客观现实,不同于文学作品,可以“虚构”。

<2>论题的科学性。论题要反映客观规律,有一定的科学、教学价值,不能研究那种无科学意义的题日,比如某山村一老师常年研究园规、三角板三等分角问题,这种论文无科学意义,因此问题早已证明其不可能。厂<3>论证的严谨性。在论证论题时,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逻辑性强。

〔四)、写作的一般步骤为:选题、准备、撰写;修改。

<l>选题:〕选题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a>选择题月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开始不宜做过大的题日,可以小中见大。

<b>题目宜新不宜旧。论题要有开拓、创新精神,别人做过的题目,自己无创新之意,可不写。当然运用批判性思维,可以唱一点“反调”,尤其是教育性论文。

<c>内容应熟悉。对白己陌生的题日是不应该硬着头皮去论述的。

<2>准一备:将前人论述本题目以及相关的材料收集齐全,、吸取其精华,推陈出新,’拾级而上。

<3>撰写:(论证阶段)主要有三种方式:(a)立论:直接从正而阐述自己的观点。(b)驳论:举反例的论述,一般带有一沦辨性质。(c)分论:先分别论述与总题目相关的小题口,然后加以总结,形成自己的结沦。

<4>修改:仔细推敲,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突出中心。

(五)、论文的题目。

论文的题目决定着论文的价值和方I沁论文的题自来源于向题。数学大师希尔伯特以其亲身休会强调指出…‘正如人类的每项事业都追求着确定的目标一样,数学研究也需要自己的问题,正是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研究者锻炼其钢铁意志,发现新方法和新观点,达到更为广阔和自由的境界。”初等数学问题研究大致可分为8个方而:

<1>对著名古典数学问题的研究。比如裴波那契数列,连分数,七桥问题,组合数学等。

<2>开拓新领域、对新课题的研究。比如自生数,超越数,特殊方程,特殊不等式等。

<3>初等数学方法研究。

<4>初等数学命题研究。

<5>初等数学解题研究。

<6>初等数学应用研究。

<7>初等数学教育研究。

曹才翰先生在87年昆明数学教育年会上提出的二十个问题集中了这方面的研究方向和主要课题。

<8>对初等数学与其它学科交叉出的边缘领域的研究。比如数学史,数学发明心理,数学美,数学语言,数学,期刊,数学人才,数学竞赛题,数学课题等。

宏观上看,初等数学研究大致分为这八个方面,具体到每一个人,如何寻找论文课题,大致有如下几种渠道:

<l>从大量的文献资料、期刊报章中来。资料是发现论文题目的主要渠道,通过对资料的阅读,可以了解别人的研究课题,掌握研究动态,找到还末解决的问题,从而形成自己的课题。

<2>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来。

<3>从与别的学科的交又碰掩中来。多学科的交叉,可以对问题产生多角度的理解,产生出新的课题。

<4>从与别人交流的话题中来。

二、初等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论文是研究成果的文字表述,无研究当然无论文,要想写论文、必须对初等数学进行研究。美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概括数学研究一般模式为:发现,猜想,论征。赵振威教授将初等数学研究分为三类:探索性研究,应用性研究,总结性研究。这三类研究活动的研究方法各有特点,侧重,又互相渗透。下面介绍这三类研究活动的一般方法。

探索性研究主要目标是探索新知识和创造新方法。

探索新知识主要途径是对命题的研究,其方法主要是:

(a)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b)保留条件,深化结论。

(c)保留结论,减弱条件。

(d)推广命题。

创造新方法的主要研究途径是:

(a)从解题的实践出发,有目的地发掘解决一类或几类问题的共同模式,从中提出解决此类问题的共同方法和基本原理。

(b)对获得的方法进行理论分析,阐明其基本原理。

(c)研究新、旧方一法的联系和区别,寻求新方法的完善、成熟。

<2>应用性研究的主要径有:

(a)研究定理、公式的应用规律和技巧。

(b)研究数学方法的应用规律和特‘支叹。

<3>总结性研究就是对过去的知识加以归类、整理,建立新的联系,以求得到新的方法、思想和知识体系。

“在科学中,建立新的联系就是发展和进步,知识的重新组合不仅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而且是深化知识、追求智慧的必由之路。”在数学史上产生巨大影响的欧儿里的《几何原本》以及法国的布尔巴基学派的一系列著作,都是总结性研究成果。总结性研究大致的研究方法有:

(a)用新现点对已有知识加以对比、分类、综合,以求得新的方法、思想的产生。

(b)对已有的经验、理论、方法重新组合,录求突破,以求得最简洁、最佳的方法与途径。

三,论文导读

写论文之前,应该广泛阅读论文。通过对别人论文的阅读,可以了解论文的基本结构和论证方法,开阔自己的视野,从中体察写论文的技巧与方法。所以,学员在教师引导下,开展对论文的阅读是初等数学论文写作课的重要一环,首先,教师精选几十篇特色显著、论证严谨、观点鲜明、具有理论和教学价值的初等数学论文,分析其行文特色,和学员共同鉴赏,以提高学员自身对论文的审美鉴赏能力、有了相当的鉴赏能力,写论文就有例可仿,有章可循,模仿是创作的开始。一般优秀的初等数学论文总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新,也就是文章的独到之处,新构成论文的主要价值。新包含理论上的新发展、方法上的新突破、观J点上的新开拓,结构、论证方式和例子上的新颖、独到。

<2>论证严谨、逻辑性强,结构合理,行文简洁、流畅,视野开阔,论证多角度,运用多学科知识。

<3>用例恰当。理论与例子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互添其色。

这部分的教学方式以讨论式为宜。学员拿到论文,和教师共同探讨其特色、分析其得失,比教师唱独角戏效果会更好。

四、论文写作训练

只知道写论文的一般规律和阅读别人的论文,自己不亲手实践,是无法得其要领,写出沦文的。在本课程的最后,进行论文写作训练,提供学员实践的机会是必要的。写作训练,对于提高学员的兴趣和研究写作能力,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真正体验写论文的甘苦,学习选材、行文、论述等技巧,会起到积极作用。写作训练可采取两种方式:

<1>命题论文写作。选取教学中常见并带有一定教学价值的问题形成题目,全班学员搞命题论文写作。这种题日最好是教育性题目,几以使使大家各抒己见,形成自己的论证特色。

比如“课堂教学中反例的运用技巧及作用,‘概念课讲述方式设计”等。命题论文写作可以提高学员的专题研究能力,体验写论文的一般程序和写作过涅,对于训练选材、组材、表述、论证都有一定的好处。每人写出的论文在全班宣读,通过横向比较,使学员们对论题有进一步的理解,可互相取长补短,启发思路。

<2>自选题目写作训练。论文从选题的规律上看,应该是自选题目。因为自己对自己的兴趣、特点、长处最了解,知道自己适合做那类题目。当题目与自身特长、凝思点相一致时,自己的主体意识、思维优势就会发挥出来,论文的质量就会上升。二在自选题目写作训练期问,要求每一位学员至少完成一篇论文,:使自身的素质得到一个总结和提高。写出的论文可在全班宣读,交流,以促进学员开展研究活动,活跃学术气氛。

论文写作训练期一间,需院、系给予支持、配合,这是论文写作训练的重要条件,这些配合、支持主要有:

(功给学员提供尽可能的资料、信息服务·

(2)全系教师积极参加学员论文的指导。

教育性研究论文范文第10篇

文章从逻辑学的角度对于学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进行了分析,如下:

一、学校体育本质与功能的论争

在关于学校体育本质与功能的问题上,主要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整体效益论”,另一种是“体质教育论”。整体效益论者认为,学校体育的涵义应强调学校体育的整体性和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并将其放在动态发展中考察。在认识学校体育本质、功能、目标等问题上具有多维性特征。体质教育论者则从学校体育是以发展身体为核心的教育过程出发,认为本质功能是增强体质,他们认为体质教育论主张,学校体育的本质只有一个,那就是发展身体,其本质功能是增强体质。

以上两种观点尽管截然不同,但是两者之间存在两个同样的问题。其一,双方都把学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混为一谈,而不是从学校体育的本体来分析学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其二,双方都没有真正意义上区分学校体育本质与本质属性的区别。因此,两种观点均未能对学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作出真正的阐释。

二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学校体育本质的逻辑学分析

(一)学校体育的概念界定

明确学校体育概念的含义是探讨学校体育本质属性的前提条件。比较权威的2000年12月新出版的《体育科学词典》中对于学校体育概念定义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教育活动”。

(二)学校体育的本质与本质属性的区分

运用逻辑学的原理来分析,可以帮助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学校体育的本质。

1、学校体育的本质:事物的本质决定了这事物就是它本身,而不是任何其他事物。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教育活动。由于学校体育既是体育的子系统,又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概念的主要概念是“文化教育活动”,但从学校教育这个系统来看,德、智、体、美是组成学校教育的各个子系统,要想把学校体育与学校智育、德育、美育区分开来,学校体育的最根本概念理应选择学校教育。因此,学校体育的本质既不是“增强体质”,也不是“娱乐身心”等,而只能是学校教育。

2、学校体育的本质属性:事物的本质属性是指该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必不可少的特征。学校体育概念的本质属性是身体练习,即“身体练习性”。因为只有身体练习才是学校体育与学校教育范畴中的德育、智育、美育等相区别的本质属性。我们认为,学校体育的本质是学校教育,学校体育脱离了学校教育就不能成立,同时这也反映了学校体育的“学校教育性”。学校体育与其他种概念的本质性区别在于学校体育本身的“身体练习性”,离开了身体练习,学校体育无从谈起,就像无源之水,也就不能成立。所以,“学校教育性”和“身体练习性”是构成学校体育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本质属性。

三、学校体育的本质属性与功能关系的逻辑学分析

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常常都把学校体育的本质属性与功能相混淆,然而,学校体育的本质属性与学校体育的功能之间是不能直接划等号的。学校体育的本质属性是学校体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身固有的诸属性,即特有的特征,而学校体育的功能指学校体育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对人和社会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则是这些属性的外在表现,也是学校体育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所发挥的各种作用,即学校体育对人的物质机体与人的精神思维以及社会物质与社会精神的多种作用。当然,两者之间也不是毫无关系的,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只要我们稍微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它们的密切关系。事物的本质属性决定着该事物具有的功能,而事物具有的功能也就是该事物本质属性的现实反映。对于学校体育来讲也是一样,学校体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学校体育的功能,而学校体育的功能也就是学校体育本质属性的现实反映。正是因为学校体育本身具有“身体练习性”和“学校教育性”两个本质属性,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才具有“提高大脑工作能力、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人体机能水平、调节人的心理、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即“健身”的功能,还具有“教养”、“教育”、“娱乐”、“促进个体社会化”、“美育”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等功能,而这些功能也是“身体练习性”和“学校教育性”两个本质属性的现实反映。

结束语:通过对学校体育本质与功能的逻辑学分析,我们认为,对学校体育本质与功能的研究应当把视角由“功能”转向其“本体”,并严格区分“学校体育本质”与“学校体育本质属性”的不同。学校体育的本质是学校教育,而学校体育的本质属性则是“身体活动性”和“教育性”。“健身”、“教养”、“教育”、“娱乐”、“促进个体社会化”、“美育”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等学校体育功能正是学校体育本质属性的现实反映。

上一篇:教育研究类论文范文 下一篇:教育管理学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