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关于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13:50:09

教育关于论文

教育关于论文范文第1篇

主题词:真爱 善诱 感化

2000年5月6日,__市__区某职工宿舍,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低回悲伤的哀乐声在青纱白花间缓缓地流淌着。年仅18岁的__在公安警察的监视下,满怀悲痛和忏悔,长跪在母亲的遗像前。事件的缘由是溺爱导致的,从小父母对孩子疼爱有加,可孩子却是不按父母的设计的轨道运行,被学校除名,不肯打工,好逸恶劳,最后因盗窃被关进大牢。当娘知晓后,一着急,心脏病复发,永远离开人世,离开辛辛苦苦培育的孩子。这真是“溺爱养祸害,活活气死娘”啊!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必须总结一个教训:对孩子不仅仅是不打不骂,也不仅仅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更多是了解他们的想法,适时给予指导和疏导,掌握好爱的分寸,给孩子们一个完整、完美的“爱”。

再举一个“震惊全国的__杀母案”。2000年1月,浙江__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人伦悲剧。事件是这样的:__市第四中学高二学生徐力,因母亲希望儿子能考上名牌大学出人头地,从小加压,成绩低了非打即骂,马上要大考了,这不准那不准,天天唠叨排名排名,最后儿子又怕又烦,拿起榔头随着妈妈的唠叨砸了下去……

一个平时风平浪静的家庭,一对血浓于水的亲生母子,怎么会发生这样的结果呢?母亲不是不疼孩子,她信奉的是“打是疼,骂是爱”、“棍棒下面出孝子”的古训,打完骂完她还是买好吃的、好穿的给孩子。她爱孩子,但她不懂孩子的自尊心。虽然她对孩子百般照顾,但孩子却感觉不到温暖。后来徐力说:“妈妈对我像对一头小牛,给它嫩草吃是为了让它负担,是为了用鞭子赶它上路。”

记得我刚做辅导员时,班里有一名队员叫郭刚,平时他不听管教,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好搞小动作,随便下座,影响别人学习;对老师管教总是不服气,喜欢钻到桌子底下引起同学轰笑;书写潦草,物品脏乱……老师们一提他都会呵呵一笑,表示无药可救。

有一次,我找有机会跟他耐心的谈心,希望他能遵守纪律,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做一个人人喜欢好孩子。虽然他口头上答应了,但是过不了几天,老毛病还是翻了。根据这种情况,我仔细观察,多方了解,知道原因是家长工作较忙,又十分溺爱他,有时家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老师批评,可家长纵容他,于是从一年级开始,他就形成了小小的叛逆心理,在家乖巧,在校作恶。我找到了原因,首先与他的父母进行了交流,指导父母并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平日里我还是经常与他沟通、交流,一直鼓励他,甚至是用夸大的手法赞扬他。后来,他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有了明显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主动申请当值日生,劳动积极了,成绩进步了。为此,我会心地笑了。我笑着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我真替你高兴。”

面对教海生涯中的林林种种,发生在我身边的亲子教育事件层出不穷,在这些家庭教育中,都存在以下的共性:

作为一名少先队辅导员,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郭刚同学我敞开心扉亲近他,以真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关爱去温暖塌心中的坚冰。家长也要跟孩子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主动了解孩子的心理,让他与老师和同学交朋友,让他感受老师和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老师和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学校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通过老师和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不要溺爱孩子,要深入了解孩子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每个孩子的成长历程都不尽相同。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与他谈心,与他交朋友,使其认识错误,树立做个好学生的念头;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让他感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哲人柏拉图有句名言:“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作为老师,我们首先也得懂得学生的内心世界,走近他们,和他们促膝谈心,做他们忠实的朋友,让他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懂得感恩父母。学会换位思考,做个懂事的孩子。

还有一位____的姓__父亲,为了挽救沉迷网络的儿子,辞去了银行的优越工作,每天骑着自行车从网吧找儿子,劝不动就打,打急了儿子也还手,连小区保安都惊动了,

儿子看他的眼神,连邻居看了都觉心惊肉跳。三年来,他跑遍了全市大小每个网吧,甚至还亲手画了一幅__市网吧地图,看着那张皱皱巴巴磨破了边的特殊地图,我被深深震撼了,那图上的一笔一划分明是一根根扎在他心头的针啊……是呀,不懂得孩子 ,就培养不好孩子!爱孩子是一种本能,连老母鸡都会做!但是如何去爱,却是一门伟大的学问!我们没有受过任何“职业训练”,完全“无证上岗”,我们理所当然认为凭着满腔爱和热,就可以无师自通地当好父母,于是,许多家庭冲突、人生悲剧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样的真实案例,数不胜数……

教育关于论文范文第2篇

游戏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较大的诱惑力,几乎所有的小学生都非常喜欢游戏,那么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就可以通过教育游戏来辅助正常的教学工作,但是教育游戏在运用过程中教师控制不当,不仅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而且还会使学生沉迷于游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计算机游戏备受学生的欢迎,下面将详述计算机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现状。

1.教育游戏的定义模糊

我国在教育游戏上的研究时间较短,对于教育游戏的定义存在这一定的争议,而且在教育游戏的设计过程中没有将游戏与教育的主次关系区分。教育游戏主要是通过游戏来辅助教师的教学,但是在一些教育游戏的设计中是以游戏为主,这样虽然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但是并不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有的教育游戏又太注重教学,游戏缺乏趣味性,因此学生不愿意使用教育游戏,那么通过教育游戏辅助教师进行教学的目的就很难达到。这种情况也是目前我国教育游戏发展的瓶颈,所以要将教育性与游戏性进行较好的分配。

2.教育游戏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不乐观

虽然教育游戏是新兴的教育方法,而且在一些方面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教师却对此持有两种不同的观念。年轻的教师普遍喜欢采取教育游戏进行教学,其认为这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掌握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教学资格较老的教师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非常严格的过程,因此不适合运用教育游戏进行教学。此外,教育游戏还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教育游戏还没有达到成熟,一些教育游戏软件存在这很大的缺陷,在教育游戏的设计中更多体现的是游戏性,这样将使学生沉迷于游戏,如果将教育游戏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将会给学生带来较差的效果,使学生无法更好地进行学习,所以在教育中有效地运用不够乐观。

二、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教育游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取得一定的作用,下面将详述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小学生是非常喜欢游戏的,这是小学生特定的心理特点,教育游戏就是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来设计的。教育游戏不仅仅是一个游戏的过程,教育游戏中蕴含了相关的知识,学生在进行教育游戏的过程中就能够学习到相关的知识。传统的教学手段仅仅是教育学生更好地学习,但是由于小学生特定的心理特点所以其不能够有效的集中注意力,其认为上课是非常枯燥无味的,那么通过教育游戏,学生就会非常乐于学习,在游戏的过程中就自然的学习到相关的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有助于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由于自身的心理特点而在课堂中不能够较好地集中注意力,这样将不利于学生的高效学习。但是小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却能够较好地集中注意力,如果将学生在游戏中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过程中,将能够使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

3.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小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存在较大的问题,因为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无法达到较高的水平,所以对于一些教学问题,教师采用传统的方法很难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而且长期持续这种情况,学生就会感觉到课堂非常乏味。但是将教育游戏融入到课堂中,就会使学生对知识产生较好的理解,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记忆。

4.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

在小学教育过程中,不能仅仅教导学生相关的知识,更要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传统的教学手段都过于呆板,教师的教学风格过于严格,学生的情感无法得到较好的体现,甚至有的学生出现厌学的情绪。那么通过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将能够很好地解决之一问题,学生在教育游戏中欢乐地学习,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更好的培养。

三、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1.注重教育游戏的趣味性

在运用教育游戏进行小学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较好地体现出教育游戏的趣味性,要使学生更加乐于去学习,那么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就是教育游戏成功的关键,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表扬学生来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这是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那么在教育游戏的运用过程中教师要能够使游戏具备较好的趣味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学习。

2.注重游戏的连贯性

小学生的思维是非常跳跃的,在短时间内思维有很大的跳跃,这非常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育游戏的设计者在游戏中更加注重游戏的连贯性,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记住更多的知识,游戏设计的层次应该是逐渐增加难度,并且环环相扣,这样就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3.积极引导学生

教育游戏知识辅助教师进行教学的一个手段,游戏性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并不是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游戏。所以,教师在利用教育游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教育游戏的时间,并且严格控制游戏时间,不能够让学生完全沉浸在游戏的氛围中。另外,小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困难,部分学生会因为这个原因而放弃,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对其进行正确积极的引导,并以此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四、结语

小学教育中使用教育游戏进行辅助教育,不仅符合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育游戏的运用。

教育关于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造教育 全面发展 教育观 功利目的 主体性

保证和促进人的个性和各种潜能得以自由、全面、充分的发展,是马克思关于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和基本的原则。马克思曾经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如果说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那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则应该是我们社会所奉行的最高原则。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一种共产主义的实践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毫无疑问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并不断努力地去实践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的着眼点,当然也应该是我们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着眼点,是我们开展和实施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内涵,它的实质是反映教育为什么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过去,我们在对待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上,指导思想是不明确的。自建国以来,在我国社信主义教育目的的研究和论述中,作为一种应然的教育目的,无论是由党和国家以方针政策的形式的,还是通过教科书或学术论文等理论形态表述的,一般都是强调坚持教育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统一。但是,这种占主导、主流地位的教育目的观,本质上是一种典型的具有社会本位倾向的一元论教育目的观。这种教育目的观以人与社会的不可分割性和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为理论前提,以人的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必须而且可能统一与整合,社会发展需要包容着人的发展需要,人的发展需要服务、服从于社会发展需要为论证过程,并最终形成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的的结论。这种一元论的教育目的观在理论上是有缺陷的,在对于教育实践的指导方面则容易导致教育行为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终极目标的忽视和偏离。纠正这种具有社会本位倾向的一元论教育的观理论的片面性以及在教育实践导向方面的偏差,确立科学、完整的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体系,就必须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同样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目标指向置于教育目的体系之中,使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体系的内涵形成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与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二元构成。同时,由于现阶段人的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实际存在着的一定的矛盾与冲突,使得我们的教育经常面临着这两种价值目标之间的冲突,以及对这种冲突的控制和调适。然而,当真正需要在这两种价值目标之间作出选择的时候,我们就必须毫不含糊地坚持以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作为教育的最高或终极的目标。这也就是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相对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来说,它是教育的一种理想性的价值目标,而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则是一种现实性、工具性的价值目标,当二者在一定的意义上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后者服从前者也就应该是一种必然的。

总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最高原则、终极目标,是衡量一切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的价值标准。过去教育实践中出现的许多间题和弊端,究其根本则在于放弃或违背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是否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基本宗旨和目标,是检验我们今天教育改革的一系列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措施的根本标准。创造教育的兴起,创造教育的理论之所以为人们广泛地认同、接受,就是因为创造教育的许多基本特征从本质上反映了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内质。

创造性活动是人的主体意识和能动性的一种自觉体现,是人们为实现自我价值而进行的不懈的追求与探索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境界。马克思曾从哲学美学的角度出发,把创造性视为与人的“自由活动”等价的范畴。从理论上说,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显着特征和充分体现,人们的创造性活动从两个方面体现了自由的内涵及其意义:一方面,创造是主体的一种自由、自觉的行为,创造的动机是主体的自我实现价值目标冲动的结果,它完全摆脱了外在的、世俗的功利目的的束缚;另一方面,创造性活动体现了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能动把握和驾驭。因此,这种创造性活动也就在最大限度的意义上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的目标。创造教育从本质上体现了人的创造活动的这一意义和原则,注重人的主体意志和能动性的培养,把创造看作是人的本质,是每个人所具备的一种潜能。创造教育就是要唤起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潜能,进而通过他们自身的创造成果去体现自我实现的价值目标。也正是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创造教育最能从本质上体现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内核。

同时,作为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或教育体系,致力于教育对象创造力的培养是创造教育的根本宗旨和目的。创造力是人的智能、技能等智力因素和动机、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总和。作为创造能力中的非智力因素,创造品质是创造性活动的内在动力机构,也是人们创造性活动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过去,我们的教育不太关注教育对象的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实际上,对于广大的青少年学生来说,这些恰恰是他们求知、创新获得成功的最重要、决定性的因素。追求真知,致力于创新是一种艰辛的探索性的劳动,它需要主体具备坚毅的心理品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特别是在人们充分地享受着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今天,心无旁鹜 ,专心致志,屡经失败与挫折的考验,仍然义无反顾地追求新知、追求创造,更需要创造主体优秀的心理品质和思想素养。那些目光短浅、胸无大志、贪图享乐、极端自私自利的人是难以成就创造性事业的。正因为如此,创造教育有别于单纯的知识教育。他尊重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强调对人的各种潜在能力的发掘,注重激发和调动教育对象积极进取、自觉追求、勇于探索的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注重对他们优秀的心理品质、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和高尚的精神境界的培养。而这种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关注,以培养、发掘和唤起教育对象自身的潜能和意志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显然也是和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本质精神相吻合的。

然而,我们还应该看到,在今天,创造教育的实施、实践,也还面临着一些需要我们予以关注并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其中,明确和强调创造教育的前提性和原则性就是一个十分重要和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中国教育报》于2000年11月15日刊载了复旦大学俞吾金先生题为《对创造教育的前提性反思》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发表,再一次引发了关于创造教育的深人讨论。笔者虽然对俞先生关于创造教育应该淡化的说法并不认同,但对于文中提出的要注重对“为谁创造”和“创造什么”这一创造教育的前提性问题的思考,却又极为赞成。今天,人们把创造活动更多地与科学技术的创新联系在一起(其实,科技创新只是人们创造活动中的一个部分)。科学是创造的果实,而科学对于人类社会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的两重性特征,已经愈来愈为人们所认识、关注。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于科学道德及其重要意义的认识和关注。人们要求科学家、发明家、创造者在科学研究、创造发明的过程中,要注意对自己所从事的研究或发明活动及其产生的结果、效应保持清醒的认识,并用自己关注人类命运的良知,来自觉抵制危害公众利益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关方面的研究;要努力培养自己高尚的人品、道德,在科技创新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以维护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为最高原则。过去,人们曾把科学家的创造性劳动看作是一种超越外在目的强制的富有美感和艺术性的活动。然而,今天人类所从事的各种创造活动几乎都面临着一个人文化、社会化和道德化的问题。任何一项创造发明活动,如果一旦与人类社会所共同坚持或认可的某些规范、原则相背离,就有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现实。

马克思曾对他所处在的那个近代文明社会作出了这样的评判:“一方面生产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暴露出衰颓的征象—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的力量具有理智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在当代,一位资产阶级的学者也对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类似的抨击,他说,当今社会根本没有把巨大的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用于人类自身的趋于完美。在这个文明体系里,个人自我实现与社会普遍利益的冲突、物的世界的增值与人的世界的贬值、人的存在和本质的裂变和畸变是如此的严重,以至于不同意识形态的背景的人都发出了优虑和抗议的声音。当今的社会主义中国,以其先进的社会制度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为人们保障自身的根本利益和全面发展创造了比以往任何社会都要优越得多的条件。然而,由于发展生产力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代价,由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趋势,由于知识经济引发的科技信息领域的激烈竞争,导致我们不得不把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放在第一重要的突出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之间存在着的一定意义上的矛盾和冲突,也就成为一种必然。虽然这种矛盾冲突并不具有根本的对抗性,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它的存在;而且,作为一种倾向,“物的世界增值,人的世界贬值”,仍然是这种矛盾和冲突的具体写照。

教育本来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然而,在当今物质世界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的教育却常常是“见物不见人”。教育过程中,科学主义、功利主义盛行,人文主义、人本主义则经常因前者的盛行而备受冷落,甚至完全被遮蔽。应试教育最集中地体现了这种倾向。在素质教育兴起,应试教育不断受到讨伐的十多年里,人们对应试教育及其弊端进行了多方面的剖析。究其实质,应试教育最根本性的弊端即在于它在推行知识至上的同时,漠视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缺少了对教育对象应有的人文关怀。今天,我们以全面发展教育思想为武器,对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进行理论上的清算,最重要的也就是要克服应试教育所固有的知识教育至上的倾向,恢复教育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把尊重和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保证并不断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贯彻到教育的全部实践之中。

正因为如此,以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为目的的创造教育,同样需要以符合人的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的教育原则为指导,否则这样的创造教育也有可能被导人新的误区。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笔者认为,复旦大学俞金吾先生提出的关于对创造教育的前提性反思,的确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不过,在俞先生提出的要注重“为谁创造”和“创造什么”这样两个问题的基础上,还应加上“为什么创造”,即我们所进行的一切创造活动究竟是以纯功利为目的还是以实现对人的本质和人的自身价值的追求为目的,这同样是一个应当明确并给与高度重视的问题。在创造教育的过程中重视“为谁创造”、“创造什么”和“为什么创造”这样几个前提性的问题,说到底就是要强调创造教育的人本主义,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为前提、为指导,防止不断放大、扩张的教育功利主义对创造教育的腐蚀。有学者提出“成功、新颖、独立和进步是创造的四项充分必要条件,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都不构成创造;凡是同时具备了这四项条件的,就一定是创造。”“创造四项充分必要条件的第四项是‘进步’,这就限定了创造必须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它是把阻碍社会的‘负面创造’排除在外的。”给创造活动一概贴上“进步”的标签,这只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愿望。如果单就创造本身来说,他无所谓“进步”与“落后”,但创造的成果一旦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创造的意义就会显现出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先生在论述科学道德建设间题时指出:“在利益驱动和竞争压力下,科学不再是完全中性和客观的事物。科学对社会、对政治的影响,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显然,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一,也有负面的;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张先生在文中还特别提出,要求科学家抵制明显的危害公众利益的研究;注重防范科学不端行为;强调科学研究的社会属性,使科学回归人民。这些主张都是为了伸张科学研究的正义性,防止和遏制由极端功利主义导致的科学对人文主义宗旨的偏离。创造教育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创造教育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教育的人本主义,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注意解决好“为谁创造”、“创造什么”和“为什么创造”这样些根本性、前提性的问题。

教育关于论文范文第4篇

教师在游戏中语言的凝练幽默不仅能使学生易懂,而且还能为游戏增添欢乐气氛,调节游戏节奏,带来和谐的师生互动氛围。在教学前期准备中,笔者时常把教材内容编写成“儿歌”、“顺口溜”、“谜语”等形式,通过以凝练幽默的语言把教材内容简易化,达到教师高效教学,学生易学易懂的目的。如笔者在执教《前滚翻》时,以谜语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游戏技能:两手用力撑,团身如球滚,展体似鹰翔。谜语一出,学生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兴致盎然地参与教学当中。又如在广播操《雏鹰起飞》中的预备节,其动作要领要求学生右脚后退一步,两臂下举……。笔者把整套动作以儿歌的形式进行编绘:鹅鹅鹅,池塘歌,昂起头来把水游,低下头,水中憩,伸翅膀,摆尾巴,展展翅膀变朵花,缓缓放下要回家”。通过这样的语言编排儿歌形式,使学生明白掌握了广播操动作要领,激发了学生兴趣,活跃了款金额唐气氛,达到了寓教于学的目的。

二、把现实生活场景运用于游戏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现实生活场景不仅能使游戏更具趣味性,而且这样别具一格的游戏设计还能使学生融入生活角色,在角色中体味游戏带来的欢乐。如笔者创设游戏《小明的周末》中,创设生活情境,把“去超市选取给爷爷奶奶的礼品”“乘坐交通工具到爷爷奶奶家”“在爷爷奶奶家与小猫咪玩”等生活场景联系在一起,让学生都去当“小明”,看看他们在超市中选的礼物有何不同,都乘坐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在爷爷奶奶家小小猫咪怎么玩,等等。这样的教学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以游戏效果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三、教学倡导一种游戏多种玩法

小学生往往存在“喜新厌旧”看待事物的特点,就算是一种新奇的游戏,在多次玩后都会产生“厌烦”情绪。因此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根据其可塑性,对事物有新鲜感,教师可以把一个游戏创设出多种玩法来平衡学生心理,保持学生好奇心、积极参与性。如笔者在执教《长江,黄河》这个游戏,原始方法就是学生面对面站两排,一排名为“长江”,一排名为“黄河”,当教师喊“长江”时,则“黄河追长江”反之亦然。然后笔者在执教过程中,通过改编,把《长江、黄河》演变为另外两种玩法:一是受“长江”、“黄河”特点影响,根据“长江”源远流长,“黄河”气势宏博特点,把男生归于“黄河”、女生归于“长江”,黄河追长江需要追两次才算成功,长江追黄河时,把黄河限定在一定狭隘比例范围内;二是根据长江黄河源自青藏高原,以“天上来”这个词语融入游戏当中,当教师喊“天上来”时,长江与黄河身份互换,互换追逐。

四、在教学中发动学生参与编排

新课程一直倡导“学生使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编排体育游戏时应让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根据自身特点选取某些有建设性的意见融于游戏之中。例如笔者在编排《老鹰捉小鸡》游戏时,多数学生认为“小鸡”数量太多,当游戏时,后面的小鸡容易摔倒,因此根据他们意见要对这个游戏进行改编。方案一:在地上规划一定区域作为老鹰的家,分出一部分学生作为老鹰幼崽,让他们训练捉鸡,这部分同学手拿呼啦圈,对小鸡进行“甩套”,其余学生扮作小鸡,从中选取两人作为“鸡爸爸”和“鸡妈妈”分别对其余学生进行带领。方案二:把所有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选取一位老鹰,4-5位当小鸡,其余同学当“母鸡”,母鸡手拉手形成一个圈,小鸡在圈中,游戏开始时老鹰在圈外,并想尽办法捉拿小鸡;游戏过程中,老鹰可以钻入圈中对小鸡进行捉拿,但不可强制分开“母鸡”拉连的手,小鸡可以出圈,但不可以离开圈外两米,游戏结束后,角色可以互换。

五、结语

教育关于论文范文第5篇

为了较好地完成课时教学系统的设计,教师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提出明确的课时教学目的

课时教学目的是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应共同努力达到的。它对教师教的方式方法以及学生学的方式起着决定和制约的作用。因此,课时教学目的不仅是教师要清楚掌握的,也是学生应该了解的。明确了解课时教学目的,教师可以调节教学活动的控制能力,这包括对自己教的活动的调节控制,对学生学的活动的调节控制,以及对师生关系的调节控制等,以期充分发挥学习功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2)深人地钻研课时教学内容

对教学内容的深人钻研和透彻理解是完成课时教学目的的关键。教师要掌握好构成每一节教材内容的要素,它们的范围、深度和广度,以及它们的最优体系结构。任何一节教材都是整体教材结构中的一个部分。因此,钻研和熟悉一节教材时,不能把注意力局限于这一节教材上,要了解它在本章、本册以及全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把部分和整体结合起来。

(3)要切实了解学生

我们知道,学生掌握知识要靠学生个体的智力活动。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不仅要借助于他们已有的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而且必须通过各种思维方式方法来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内容,掌握它们的内在联系,进而形成知识结构。学生个体的思维方式标志着学生个体的认识水平,也决定着个体的认识能力。

(4)落实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就是为实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师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是通过教学手段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对每节课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和措施进行认真地选择、合理地组合,提出最佳的设计方案,为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提供条件。在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时应注意“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只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就应多用。

(5)划分课时教学阶段

课堂教学要结合本学科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的特点、课的教学目的、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学方法和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思考,据此来进行教学的阶段划分。脱离开上面讲述的因素,把任何一节课都按提问、讲授、巩固、家庭作业这一种模式去处理,就会使教师没有机会广泛应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创造性,对学生的培养教育也是不利的。

2.教学系统的实施

中学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按照课前准备、上课、辅导、批改作业(课外活动)学生成绩的考核等几个基本工作环节的规律组织和开展教学工作。

2.1课前准备的基本要求

教师课前准备要求做到“三个转化”即:将教学目的和要求转化为教师的指导思想,将教材中的知识与方法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与方法,将教师应具备的知识与方法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与方法。具体来说是:了解学生,钻研教材,考虑教学方法,准备实验和教具,编写教案。

(1)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

任何一个教师在上课前都必须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因为它是教育部颁发的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教师要反复研究,把握内容标准,掌握精神实质,并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它是学生学习和教师讲授的基本依据。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教材,钻研其他知识体系体系结构,关注学科知识的更新及有关背景素材。这样才能为教好每一个单元和每一堂课打下必要的基础。教师上课时才能掌握其深度、广度,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2)考虑教学方法

这是在熟悉学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解决怎样教和怎样学的问题,包括确定课型和选择教学方法等等。

(3)准备实验和教具

在中学教学中,为了给学生提供生动的学习情景,教师常常要组织、演示许多的实验。为了使课堂演示实验取得成功,教师必须事先对实验进行充分的准备,无论实验多么容易,多么简单,也一定要亲自试做,掌握实验成败关键,估计所需时间,确保在演示时效果明显、操作规范、安全可靠,按时完成。

2.2上课

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一般是按时间序列来划分为: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这样五部分较为合适。组织教学最重要的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心情调到课堂中来。复习旧课重在“温故而知新”要尽可能地通过旧知识将学生引人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的作用。讲授新课是课的核心部分,教学目的的完成、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是在这部分来进行。巩固新课重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强化重点,增强理解和记忆,可能的话为下节课作些铺垫。布置作业重在获得反馈信息。

2.3辅导

辅导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也是因材施教的必要环节之一。当前,中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程度不同的现象,学生由于学习基础、理解能力、学习条件、学习方法、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掌握知识和技能自然会有所差异。因此,课后及时进行辅导对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提高教与学的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2.4作业及其批改

作业及其批改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发展,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有效途径。有计划、有目的地布置和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可以获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众多教学反馈信息。并对今后的教学信息的再输出将产生重要影响。作业有书面、阅读、搜集资料、实验、研究等形式,可以是即时的,也可以是短、长周期的。作业批改有学生互改、教师批改两种形式。竞赛的形式可以是在班级之间,也可在若干校际之间进行。由于竞赛突出其选拔功能,因而竞赛题要具有综合性、灵活性,并要有一定的难度,重点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难度要把握在尖子学生有可能解决的知识点上。

3.结语

总之,中学的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我们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分别对待,合理解决。要想上好这门课需要我们老师对教学系统进行很好的设计,对课程的内容进行课前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辅导,并对学生的课后作业及时批改与讲评。

教育关于论文范文第6篇

广告教育业界铸要导向的合理性

业界需求导向是高等广告教育面临生存挑战的必然选择广告教育的业界需求导向是指以广告教育应当适应市场变化,满足业界需求,并将其适应及满足业界需求的能力和水平作为评判高等广告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高等教育大众化引发的一个最为突出的矛盾是毕业生人数的急剧膨胀与有限的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从而使高等教育面临极大的市场压力。于是,就业率成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祛码。广告教育要想提高就业率及竞争能力,必须面向市场。像过去精英教育时代关起门来办教育,不考虑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毕业生得不到市场认可,就很难吸引到理想的生源,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在竞争中就会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广告专业教育走“市场箱求约束”的发展模式成为一种顺理成章的选择。

业界需求导向是发挥高等广告教育为社会服务功能的必然要求提供优质高效的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综观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随着大学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不断增强,高等教育因其不断满足政府和社会的需要而获得了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高度的市场化,高等教育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满足市场需要的程度。这就要求大学教育能够直接“产出”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的人才,这是大学教育面临的现实。高等广告教育的业界取向正是以强调广告教育对市场的适应性为特征,顺应了时展的潮流。

业界需求导向是高等广告教育面对市场需求的一个必然回应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生活尤其是经济生活市场化的程度增强,教育与就业间的联系密切程度大大提高。人们把教育视为改变自身社会地位的基本手段,越来越多的人着眼于将来的职业而希望获得更好更多的学习机会,希望获得更高的学位。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就是满足来自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扩展需求的产物。作为对于这一市场需求的现实回应,包括广告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有责任也有义务满足受教育者(同时也是教育的消费者)的需求,使之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获取从事某一职业乃至提高生存质量所需的相应的知识、技能和学历、学位。由此来看,广告教育的市场取向已经必然包含于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之中,成为其题中应有之义。

广告教育业界需要导向的局限性

单纯的业界需求导向将导致广告教育的功利性这源自于市场需求的功利性。按照市场自身的逻辑,它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功利性是它最基本的特征之一,而且,它的运行逻辑都是沿着这一基本的目标展开的。因此,市场的选择自觉不自觉地按照“是否有用”甚至是“是否立即有用”的标准进行。近几年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风云变幻突出地验证了这一点。如果我们单纯以业界的“有用”和“立即有用”需求为导向,很容易步入重“术”而轻“学”、重技能培养而轻人文素养的误区,其结果是毕业生缺乏后劲,人才培养质量下降。

单纯的业界需求导向将导致广告教育的盲目性从现实角度看,业界需求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业界总是抱怨广告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上手慢、不好用。当教育界诚心诚意地向业界征求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时,得到的回答却是众说纷纭,模糊不清,令人难以对业界的人才需求标准形成一个清晰而完整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以业界需求为导向的广告教育很有可能是教育者在推测本来就不明晰的业界需求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带有相当主观盲目色彩的产物。

业界需求导向的结果并不一定导致业界满意业界豁求导向的思路往往想当然地持有这样的潜在假设:只要我们是以业界需求为导向的,业界肯定就会满意。然而,理论和事实并不充分支持这样的假设。因为,一方面,广告行业本身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业界的需求也是具有多样性和多变性的;而高等教育具有稳定性,与快速发展的广告业相比,总是相对滞后的,这就决定了虽然广告教育以亚界擂求为导向,但不可能与业界需求保持完全同步。另一方面,即使“市场需求约束”的教育棋式拥有诸多与市场对接的优势,由于受教育者自身存在着各种差异,高等教育内在规律的复杂性,以及业界需求的时效性和偶然性,同样也难以保证业界孺求导向必然带来业界满意的假设完全成立。

单纯的业界需求导向可能损害广告教育的创匕犷味:新力创新力是广告教育生存与发展并赢得持续竟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广告教育只有不断地进行人才培养的观念创新、知识创新、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才能在“创新制胜”的知识经济时代独占鳌头。然而,市场需求导向的指导思想,将导致教育者仅仅把目光聚集在业界身上,惟业界需求“指挥棒”是瞻,其结果,一方面,业界需求的功利性和盲目性导致教育的短视性,对于教育创新尤其是突破性创新造成局限;另一方面,跟在业界的身后跑惯了,总是忙于追逐而失去了创新的自觉,或者因为培养的学生暂时获得了业界的认可而沾沾自喜,不思进取,这都会使广告教育丧失创新的动力。

完全的业界需求导向难以培养出具有个性和创造力的学生如果广告教育无论何种级别、何种层次都以业界需求为导向,按市场需求培养“定制化”的人才,势必造成人才规格、人才能力的趋同,难以形成人才的独具特色和个性。这种人才的“同质化”,不但直接导致各级各类广告教育失去自身的竟争优势,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它将最终导致广告业失去生机和活力,使最具创造力的行业由于缺乏具有个性和创造力的人才而走向衰落。由此观之,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使高校广告教育的未来蕴藏危机。

超越业界斋求导向的广告教育

鉴于单纯的业界需求导向可能会影响广告教育乃至广告行业的长远发展,所以,教育必须超越业界需求导向,打破“惟业界导向论”,因为业界导向仅仅是高校实现其社会功能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当然,所谓超越业界导向,也并不意味着远离市场,重新回到关起门来办教育的老路卜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夭,这么做肯定是行不通的。这里所说的超越是对单纯业界导向的一种修正和补充,即广告教育从现实出发,在业界需求导向与人文导向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使广告教育既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的需要,满足学生就业的现实需要,同时,又能满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的人文取向意味着教育必须具有一种着眼于未来的精神,超越现实功利的羁绊,着眼于人的生命意义的拓展,它代表着人类生命最高境界的诉求。它体现着教育非功利的价值追求。以人文取向矫止市场导向,既是对市场的最好适应,也是高等教育在新形式下有效发挥其功能的必然选择。为此,广告教育应当在人文取向和市场一导向双重维度中构建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确立科学的人刁.培养目标今天,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处速发展的黄金阶段,同时,其人才培养质量也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批评和责难。社会公众对大学生的人格、素质、实践能力、创新和创造能力都产生了质疑,大学生正在失去昔日曾经拥有的粗眼光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新形势下大学培养目标的滞后或错位造成的。广告教育面临着同样问题。那么,广告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确立什么样的培养目标,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广告教育现状呢?有学者用“中坚力量”来概括广告教育的培养目标,认为广告教育不是培养大师,因为大师绝对培养不出来,但广告教育也不是培养技工,广告教育要培养的人是能够支持整个行业的基本标准.将来在行业里是属于维持整体发展最基础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出发,他认为素养和技能问题都很重要,而且在大学阶段素养的比例稍微高一点。但他强调素养不是理论,不是老师讲的书本,是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学习成长的一个理论框架,是继续学习的框架。技能也不是技术,而是一种能力,一种创新能力。

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围绕培养目标组织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结构样式。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具有支持目标并完成目标的功能。所以,构建广告专业人刁’培养模式,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与融合了人文取向与市场导向的广告教育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培养模式应该是“厚基础、精专业、个性化、多出路”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厚基础、精专业”即贯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思想,广告专业教育既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其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积累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要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存,在课程设置上,紧密围绕广告学理论和广告行业实践开设课程,强化其专业技能培养。所谓“个性化、多出路”即坚持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达到专业培养的基木规格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开展多元化的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有一定专长,按照这个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将体现出专业基础扎实、所谓“个性化、多出路”即坚持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达到专业培养的基木才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系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教育关于论文范文第7篇

目 录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本文研究框架

五、写作提纲

六、本文研究进展

七、目前已经阅读的文献

一、选题背景

踏足《爱弥儿》研究之路绝非一个简单随意的沙滩拾贝,因为后者始终没有摆脱兴之所至的盲目性。但这并不是说沙滩拾贝毫无可取之处,若说真正的思想面临的是无路可走的荒原,那么沙滩拾贝未尝不是莫大的惊喜。不过,这同时意味着,只有当这惊喜作为沿途之风景而归属于更加宏阔的道路时,也即,只有当贝壳不仅仅是作为美丽的贝壳而更是作为透露出海洋信息的海之贝时,这惊喜才能超越自身而成为思想的。思想是道路的奋力延伸,一切不过是作为脚下的路而将被裹挟于身后的。对《爱弥儿》的到达,同样是惟一之思想在探索之道路上暂作回望的滞留之处。

首先,生活乃是一切问题的源出和归宿,对《爱弥儿》的朝向也正是根源于此。我们当下引以为傲的生活被普遍定义为现代生活:“在许多现代社会中都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倾向,要将一种优越意识与现代性意识联系起来”[1]。现代人认为历史总是在进步的,但这一源自启蒙运动的对进步的乐观精神在 19 世纪末开始变得灰暗:“在法国之后的时期,现代社会被描绘成破坏性的和异化的”[2]。奉行理性和技术的现代性,在“耗尽了文化的意义”(韦伯)之后在根本上造成了现代人的“无家可归的状态”(海德格尔)。所以,作为生存于现代性中的我们不得不回溯现代性的源头以便重新检审我们生活的根基。在此一回首中,卢梭以一种突出的样式展示在我们面前:“现代性的第一次危机出现在让-雅克·卢梭的思想中”[3]。危机,乃是常态与危险因素的碰撞,这就意味着在危机之处,我们不仅能够目睹现代性的根本样态,亦能反思现代性的根本问题,细究之下,卢梭以一种拒斥而又推进的形象矗立在现代性的道路上。

其次,在卢梭看来,“在人类所有的各种知识中,对我们最有用但是是我们掌握得最少的,是关于人的知识”[4]。卢梭在他的第二论文里以醒目的方式展示着他对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双重批判,在此,卢梭从根本上把握了现代性的特征所在:正是关于人的认识的变革导致现代性的诞生。这也正相契合“主体性”作为“现代性的基本概念”[5]所标示出的深层内涵。但是,卢梭关于人的知识的探究并不仅限于“人是谁”这样的科学式的疑问,他更为关心的,乃是“人应当是谁”这样的深具人文关怀的问题。而这就意味着,《论不平等》作为人类之进程的历史展示仅是“一个可资参考的资料”[1],更为重要的,乃是在此一资料之上对人类生活的重建:“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和科学,倾向于破坏的成分多,倾向于建设的成分少”[2]。言外之意,《爱弥儿》才是那最终的目的。所以,《爱弥儿》才是卢梭思想的根本展示。最后,卢梭在教育中呈现自己的根本思想意味着他对教育的独特观念:教育乃是“一切有益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3]。教育关切的是人之为人,也即以人为目的的事业,而这也正是现代社会的根本谬误:将人作为工具:“某一专业的一个精英学者很像工厂里这样一个工人,他终其一生无非是做一个特定的螺丝钉或者手柄,隶属于一种特定的工具或一台机器”[4]。教育所展示的这样一种对人的工具化的理解铸就了当今现代的技术化的生活,一切都在异化为可以算计的物。正是远眺到了这一点,卢梭才将文明社会的拯救寄希望于教育。这是一种远不同于古代和现代的思想,盖因为他为教育赋予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是教育,而不是政治或者科学,才是人类现代生活的救赎所在,这正是卢梭对问题重重的现代性的救治方案。所以,沿着对现代生活之追溯的指引,我们不得不将目光聚焦于耸立在现代性转折之处的卢梭上。而卢梭的思想或明或暗地被全部容纳在卢梭的教育论著《爱弥儿》里。《爱弥儿》不但揭示了现代生活的由来和问题所在,更重要的,它亦以一种值得深思的方式展示着人类生活应有的朝向。这也就是必得研究《爱弥儿》的根本原因。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的研究目的有两个,也即,在通达卢梭根本思想的道路上:1、呈现作为教育著作的《爱弥儿》在卢梭著作(思想)中的集大成的位置;2、深究卢梭的教育哲学思想与现代性的关联,梳理出卢梭不同于其他现代性思想家的现代性方案,展示卢梭作为“现代性思想家”而不是“反现代性思想家”的根本地位。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一般地,对于西方思想家,其生平与思想并没有太大的关联。这当然不是以愚蠢的形式否定思想家的思想是在“生平”中得以孕育和展现的,而是说,在“知”、“行”分离的情况下,我们很难从生平中窥见思想家的真实思想,所以,对生平的研究实在不是件紧要的事。但是,卢梭是极其特殊的一位:“卢梭的作品与其人格个性的联系实在太紧密了”[2]。原因一方面在于卢梭童年的经历塑造了他的一生奉行的思想,另一方面,他将此番“塑造”明确地彰显在《忏悔录》里。对卢梭生平的最好的介绍当然是他的自传——《忏悔录》,但是,很难有人能够跳出自身来评判自己,这对满是激情和坚定信仰的卢梭而言更是如此,所以我们需要来自他者的重新梳理和审视。萨利·肖尔茨[3]、雷蒙·特鲁松[4]之类的著者显然意图做这样的工作,但是,此类传记大部分停留在对《忏悔录》的简要重述上,并未对其做更深入的反思和解读。不过,对此,近来有两个研究趋势颇为值得关注。一是布兰查德的《卢梭与反叛精神——一项心理学研究》。观其书名,能够很清晰地看到著者的意图:“本书最好被描述为对卢梭和他的政治理论的心理分析”[5]。这样一种研究倾向显然建立在现代心理学的兴起之上,换言之,这是一种现代人的口味。无人能够否认心理学的价值,但是,心理学意图通过科学的确定性来客观地把握人脑的活动——思想,这实在远远超出了它的能力范围,所以,当它最终得出“卢梭建构理想的政治体系时他所陷入的两难境地的解决方法:个人偏见,个人口味,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的渴望,对于理智运行的感情损害”[6]这一结论时,一种更为广阔的对思想的思想被“心理活动”所遗忘了。卢梭的生平乃是作为“思想”生平而不是一种童年心理创伤的成年反映。另一研究倾向乃是与政治哲学的现代复兴相伴而生:《卢梭的榜样人生——作为政治哲学的<忏悔录>》。凯利看到了“卢梭修改了一些重大事件,以某种有意义的顺序加以记载,精心描绘,以揭示这些事件的一般含义”[1],但是,他将卢梭对其生平的展示解读为“卢梭意图树立一个新的榜样人生,可以保存文明的幸福而无伤政治利益”[2],这实在有着过度解释之嫌。因为在《忏悔录》里,卢梭宣称这是“一副完全依照本来面目和全部事实描绘出来的人像”[3],这就是说,卢梭是在陈述自己的生平,他的榜样或者理想人格,不在于他自身,而在于《爱弥儿》。卢梭对“重大事件”的揭示,在童年时是为了肃清他的思想的来源,在中老年时,则是为了清白名誉的申辩。综上看来,卢梭的生平并未得到应有的如实的对待。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首先,呈现卢梭思想、性情的渊源,也即,通过解读《忏悔录》来梳理《爱弥儿》中所表达的思想的最初源头;

2、其次,《忏悔录》里所展示的时代乃是以科学与艺术为典型表征的时代。通过解读卢梭的第一篇论文[3]展示出与《爱弥儿》中的教育相对立的卢梭时代的教化,指明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所导致的最大恶果:不平等;

3、再者,追溯不平等的来源,即,通过解读卢梭的第二篇论文[4],一方面铺展开人类生活的历史变迁,解释不平等产生的根源;另一方面,不仅呈现出《爱弥儿》奉行的自然教育的根本依据,而且在厘清人类由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之转变时,亦显白地言说出文明——教化社会的诞生;

4、接着,《论不平等》里显现出的仅是自然教育的部分依据,另一部分依据根植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所以,在表面上,能够清晰地觉察出《爱弥儿》和《社会契约论》里的教育思想的矛盾。通过对诸多矛盾的深层消解,指明卢梭思想的根本统一之处:《爱弥儿》;

5、紧接着,通过道路的追溯,在此就达到了本论文的一个终点:《爱弥儿》在卢梭思想中的大成位置。不过,对于这一教化——改善方案,卢梭本人已有清醒的认识:它在文明社会中可能的凄凉遭遇。这认识真切地反映在《爱弥儿》的结尾和《一个孤独的漫步者的梦》里;

6、最后,需要解读的是,《爱弥儿》的现代地位折射出的乃是现代性的朝向和精神。卢梭呈现在这条道路上的思想,虽然是以对现代性的清醒批判起始的,但是,无论是在误解还是正解的情况下,卢梭都急剧地推进了现代社会的进程,根本原因在于,在“现代性”乃是对人之存在的前无古人的关注之意义上,卢梭本质上就是一个现代性思想家。

(二)本文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可简单表示为:

五、写作提纲

摘要 6-9

Abstract 9-12

序言:卢梭何以能够显现? 13-16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16-32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背景 16-17

第二节 研究综述 17-28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28-30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 30-32

第二章 爱弥儿之师:卢梭是谁? 32-50

第一节 家庭之化育 32-38

第二节 日内瓦与卢梭的共和理想 38-41

第三节 失败的教师与父亲 41-44

第四节 作为申辩的《忏悔录》:另一部教育文本 44-50

第三章 科学时代中的“人”:《爱弥儿》立身时代的教化 50-69

第一节 《论科学与艺术》的由来 50-53

第二节 知识进步与风俗改良的隐喻 53-56

第三节 从形而上学与宗教脱离而出的人之尊严 56-59

第四节 科学之本质 59-62

第五节 科学的六种败坏 62-69

第四章 自然教育的起源:《爱弥儿》的“自然状态” 69-103

第一节 《论不平等》的由来 70-73

第二节 自然法 73-76

第三节 卢梭的人类学研究 76-80

第四节 自然状态与自然教育 80-97

第五节 文明教化的诞生 97-103

第五章 通向自由之路:《爱弥儿》的公民教育 103-119

第一节 《社会契约论》的地位 103-106

第二节 教育的两种来源:自然与社会 106-109

第三节 社会中的野蛮人:自然人与公民 109-112

第四节 自由与公意:道德、法律及宗教 112-119

第六章 现代性方案:作为拯救之道的《爱弥儿》 119-137

第一节 法国大革命里的卢梭 119-123

第二节 谁是爱弥儿? 123-126

第三节 卢梭思想体系的终点:《爱弥儿》 126-128

第四节 拯救之道:人性本善对人性本恶的制衡 128-132

第五节 《爱弥儿》的结局:《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 132-137

第七章 结语:卢梭·教育·现代性 137-147

第一节 《爱弥儿》的现代道路 137-140

第二节 失落的教育:《爱弥儿》的湮没 140-142

第三节 卢梭:一个转折的现代性 142-147

参考文献 147-15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152-153

致谢 153

六、本文研究进展(略)

七、目前已经阅读的主要文献

[1]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2]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3]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卢梭.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6]卢梭.忏悔录[M].范希衡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7]卢梭.新爱洛漪丝[M].伊信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8]卢梭.卢梭评判让-雅克:对话录[M].袁树仁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9]卢梭.政治制度论[M].崇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

[10]卢梭.致达朗贝尔的信[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11]卢梭.政治经济学[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12]卢梭.致博蒙书[M].吴雅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

[13]卢梭.植物学通信[M].熊姣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14]卢梭.山中来信[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5]卢梭.论语言的起源兼论旋律与音乐的模仿[M].吴克峰、胡涛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16]卢梭.文学与道德杂篇[M].吴雅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17]卢梭.卢梭自选书信集[M].刘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

[18]霍布森.狄德罗与卢梭:启蒙脉络[M].胡振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9]凯利.卢梭的榜样人生——作为政治哲学的《忏悔录》[M].黄群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20]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21]列奥 施特劳斯、约瑟夫 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M].李天然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

[22]列奥 施特劳斯.关于马基雅维里的思考[M].申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23]列奥 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M].彭刚译.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3.

[24]列奥 施特劳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M].申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25]列奥 施特劳斯.古典政治理性主义的重生——施特劳斯思想入门[M].郭振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26]列奥 施特劳斯.什么是政治哲学[M].李世祥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27]布鲁姆.巨人与侏儒(增订版)[M].张辉选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28]布鲁姆.美国精神的封闭[M].占旭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29]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0]柏拉图.柏拉图对话集[M].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教育关于论文范文第8篇

一百多年来,无论是兰代尔、安曼斯、庞德这样一批代表哈佛法学院声誉的教授,还是霍尔姆斯、沃伦、波斯纳这样名声显赫的法官,他们,无一例外要受法学院2年级和3年级学生编辑摆布,他们是否曾经被退稿无从一一查考,但,可以断定:他们都按照学生编辑的要求修改过文稿。哈佛法学院的兰代尔图书馆至今还保留着1942年10月15日庞德带着几分愠怒给《评论》主席的信:“为了将文章限制在你要求的篇幅之内,我已经按照建议进行了删除;对于你提出的改变文章风格的要求,我部分采纳,部分抗议。但是,我按照原稿,恢复了被你们修改的某些句子,我必须坚持:应按我最后改定的文本付印。”〔4〕

《评论》编辑对美国法学的影响,远远不止是他们对作者来稿的生杀予夺大权。几十年来,他们制定的“蓝皮书”——法律文献引用规则——一直是统治美国法律界的基本学术规范,无论教授、法官、律师,只要想,就不能不遵守学生制定的这部文献引用法典。〔5〕美国法官常常引用法律评论文章论证判决的正当性。1986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19811983年,联邦最高法院作出了551个判决,引用法律评论文章多达760次;平均每100个判决引评论论文138次。〔6〕1990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联邦最高法院引用的论文,25%来自5个所“精英评论”。〔7〕除了论文质量之外,“精英评论”论文引用频率较高的一个原因是:联邦最高法法官的助手大多具有担任法律评论编辑的经历。〔8〕1991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联邦巡回法引用法律评论论文大大少于联邦最高法院,11个联邦巡回法院的1200份判决仅仅引用法律评论文221次,平均每100个判决引用评论论文18次。〔9〕但是,所有研究评论引用率的报告一致明,“精英评论”论文的被引用率大大超过一般评论。

对于绝大多数美国法学教授来说,法律评论是他们的唯一园地,取得终身教授资格通取决于的质量和数量。尽管这不是明文规定,也有个别教授在获得终身资格之前没有表过任何论文,但,法学院的终身教授委员会通常将论文作为重要考虑因素。因此,学生编辑在定程度左右教授晋升。

法律评论在美国法律界引起的争辩不亚于堕胎、种族平等、惩罚性民事损害赔偿等热门话题边是激烈的批判:从学生编辑法律评论的传统制度、稿件选用程序,到法律评论的文体、文风,无受到尖锐抨击。这些批判文章充满嬉笑怒骂,落笔淋漓酣畅,与一本正经的法律评论文体成为鲜对比。〔10〕另一边是辩护和反批评:法律评论代表了敢于开拓和创新的美国文化,其对法律教育律职业功不可没。〔11〕自从Rodell教授在1936年首次发表批判法律评论的文章以来,法律评论直在非议中发展。如今,法律评论人数比Rodell时代增加了5倍。批评法律评论的专家承认一事实: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法律评论已经深入美国法律制度,法律评论的缺陷是美国法律制度本的缺陷,因此,只要整个法律制度没有实质变化,改革法律评论几乎是没有希望的。〔12〕

1991年,斯坦福大学的4名学生就法律界如何评价法律评论进行书面问卷调查。“本次调查的一个有趣发现是:尽管对法律评论的批评不断,接受本次调查的人认为:法律评论在多方面建树卓著。在律师、法官和法学教授中,主张维持现有体制(学生编辑、学生定稿)的意见占压倒优势。大多数担任过评论编辑的人,从两方面高度评价他们的这一经历,一是提高了技能,二是增强了就业的资力。雇主录用雇员的时候,相当重视担任过评论编辑的求职人,雇主不只是看重评论编辑表彰的精英身份,更看重它蕴涵的教育价值。”〔13〕

在纪念《评论》诞生100周年的一篇回顾报告中,曾担任哈佛法学院院长的GRISWOLD教授写道:“对于让学生主持、编辑这样一份重要的美国法学杂志,有人至今感到担心。这确实是不同寻常,但是,它就是这么开始的,它的茁壮成长来自它自身的力量,它对我们的法律和法学教育的贡献大大超过了发起人最初的期待和希望……‘既然东西还没有损坏,何必操心如何修理?’”〔14〕

学生发起、管理和编辑号称世界一流的法律刊物,学生修改和决定是否刊登教授、专家的论文,这不仅使外国人感到困惑,连美国其他专业的教授也感到不可思议。法律评论如何成为一种制度化事实?学生如何编辑和定稿?学生参与法律评论的动因是什么?法律评论对美国法律教育产生哪些影响?1996年访问哈佛法学院期间,我和教授、学生、律师

讨论了这些问题,阅读了40多篇关于法律评论的报告。本文目的是向读者提供一个包含真实信息的、能够从一个侧面折射中美两国法律教育和法律文化差异报告,让读者通过比较,发现和思考一些问题。

二、作为制度化事实存在的《评论》

(一)《评论》的组织和管理在初创时期,《评论》的组织形式是“哈佛法学评论基金”,该基金是为了在麻州剑桥出版法学杂志而成立的一个合伙。1902年,基金改组为一个非营利性法人社团——哈佛法学评论社团(以下简称:社团),该组织形式一直延续至今。社团成员分为有表决权成员和无表决权成员,全部现任编辑为有表决权的成员,非编辑的托管委员会成员和已经离任的编辑为无表决权成员。社团决策机构是托管委员会,托管委员会与社团之间是信托关系,社团是受益人,托管委员会是受托人。托管委员会成员由《评论》主席、《评论》司库、现任哈佛法学院院长、2名教授和社团司库组成。社团司库由托管委员会选举产生,社团司库根据托管委员会授权对社团的全部财产拥有法律上的占有权,并得以社团名义受赠、获益、投资、抵押、处分财产。200美元以上的开支必须由社团司库批准。此外,社团设有监事会,《评论》前任主席和某些无表决权成员担任监事,修改社团章程和选举托管成员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监事会的批准。〔15〕

(二)《评论》编辑的选拔早期,《评论》并无严格的编辑选拔程序。1887年的首卷《评论》编辑是15名3年级学生,〔16〕多半是追随发起人的志愿者。1920年,《评论》确定了按照学习成绩排名先后,择优录取的规则,这一规则推行了近半个世纪。1969年,《评论》开始用成绩排名和写作竞赛综合计分方式选拔编辑:成绩排名占70%,写作竞赛得分占30%.如今,全部编辑人数84名,二年级、三年级学生各占一半,因此,每年要通过竞赛更换42名编辑(美国法学院的J.D.学位学制三年)。

每年5月或6月开展的写作竞赛是一次无人监考的、为时8天的课外书面考试,出题、评分、录取全部由学生编辑负责。凡是一年级学生都有资格应试。1996年6月,共有212名一年级学生应试(全部95级本科生是550人),42人最后当选为编辑。

竞赛内容分为两部分:案例评论和文章修改。案例评论通常是选自前一年或者当年联邦最高法院判决,要求应试者将500页左右的参考资料整理成不超过20页的案例摘要、分析和评论。一个案例评论通常有一半是注释,一半是正文。案例评论的难点是写出摘要,应试者不仅要从500页左右的案情报告中筛选出关联内容,而且要将关联内容浓缩成短短几页摘要,这只有在仔细阅读全面思考,对法律争点、事实问题胸有成竹之后,才能开始动笔。文章改错要容易一些,主要是纠正语法、文体错误,删改冗长、累赘的文句、段落。案例评论占写作竞赛总成绩的70%,文章改错占30%.应试者可以在家里完成竞赛,但是,只能使用编辑委员会发给的材料,不允许利用图书馆或者电脑连网系统查询。为了保证竞赛的公正性,编辑委员会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其一,在竞赛前半年,编辑委员会指定两名学生编辑负责选择案例、准备参考资料。在案例和参考资料交给应试者之前,只有这两名学生编辑知道考试内容;其二,案例只能选自前一年或者当年联邦最高法院的判例因此,在竞赛期间还不存在可供参考的学术评论;其三,考卷上只记载号码,在交卷之后、试卷到达阅卷人之前,由学生编辑先后聘请教师将所有的考卷先后两次重新编号,因此,即使应试者和阅卷人串通,事先让阅卷人知道试卷号码也无济于事。在哈佛法学院,抄袭和考试作弊是最严重的违反校规的行为,一旦发现,或者开除或者终生记入档案,从而对今后一生的事业产生严重不利。因此学生一般都非常谨慎,很少有人铤而走险。〔17〕

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评论》是男性WASP(白种盎格鲁撒克逊清教徒后裔)的封闭俱乐部,总共只有3名黑人学生担任过编辑;到1955年,才有《评论》的第一位女编辑。〔18〕60年代兴起的民权运动唤醒了少数民族和妇女的权利观念,人们争辩说:种族或性别平等不止意味着同一条件之下的机会均等,而且,应当努力消除种族或性别歧视的后果,因此,那些因为种族、性别歧视而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士,应该在升学、就业方面得到优待。如今,在升学、就业方面优先录用少数民族或者妇女的措施被称为“优抚”(affirmativeaction)——一个旨在淡化敏感问题而选择的、字面意义完全脱离内在含义的新名词。作为美国民权运动的回应,《评论》也在1982年采用“优抚”政策:评论主席和另外两名编辑组成一个3人委员会行使录用8名编辑的自由裁量权。要求获得“优抚”待遇的申请人,不必委托法学院向3人委员会披露成绩单。〔19〕波斯纳法官对“优抚”政策持批评意见。他在一篇书面发言中谈到:优抚政策不仅动摇了《评论》编辑拥有就业优势的合理性,而且是造成评论危机的表面上的、但并非无关紧要的原因。〔20〕作者在考察中注意到:尽管《评论》对“优抚”对象严格保密,除3人委员会之外,《评论》内部没有其他人知道谁享受了“优抚”待遇,〔21〕但是,进入编辑部的少数民族学生仍然会感受到一种压力,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享受“优抚”的嫌疑。

在1996学年担任编辑的42名95级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15人、女生14人,其构成与1650名在校J.D.学生的种族、性别比例大体一致。

(三)《评论》的工作机构《评论》全体编辑被称为“组织”(orgnization)。设主席、事务主管编辑、执行编辑、论文编辑、短文编辑、案例评论编辑、初审编辑等职能和级别不同的职务。《评论》的组织结构如下:

主席:主席是《评论》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公司的执行总裁。现任主席是一位来自牙买加的黑人学生DAVIDPANTON.主席在章程规定的权力范围之内对一切事务具有最终决定权。

司库:司库负责《评论》的一切商务活动,协调每年一度的选拔编辑的竞赛,承担主要的行政管理工作。执行编辑:6人,他们既是稿件终审编辑,又是文体专家。

maryeditor):5人,所有论文、评论、评注和书评的编辑程序由基层编辑控制,《评论》和作者之间的联系由基层编辑负责。

书评编辑:6人,选择读者感兴趣的书籍,约请编辑之外的作者就当前争议的热点问题撰写书评,书评比论文短,不要求严格的注解。

评注编辑:7人,负责编辑学生撰写的评注(note)。《评论》将专家文章称为“论文”(article),学生撰写的文章称为“评注”。

法律动态编辑:《评论》设有法律动态栏目。6名2年级编辑在3名3年级编辑的指导之下,就某一个专门问题作一年左右研究,撰写评注,这些评注发表于每年5月出版的《评论》。最近几年的评注主题包括:“面临科学证据的新挑战”(卷108)、“雇佣歧视”(卷109)、“非营利公司”(卷105)、“家庭暴力”(卷106)等。最高法院判例评析编辑(SUPREUMCOURTOFFICE):6人,每年11月发行的《评论》是最高法院判例评析专集,通常有一篇教授撰写的论文和25篇学生撰写的评注。学生常常对最高法院判决提出批判性的、有时是非常挑剔的意见。

此外,《评论》还有负责内部事务的协调室、出版室、图书室、社交室、新编辑接待和培训委员会、纪律委员会和商务办公室。3年级编辑负责《评论》的日常工作,所有办公机构的成员都是3年级学生。因此,3年级学生在观念上和正式文件中被称为“官员”。2年级学生在“官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每名2年级的学生编辑可以发表不超过6页的书评、最新案件或立法评议;3年级学生编辑可以发表不超过18页的评注(NOTE),通常是关于某一个法律问题的实质性研究。如果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3年级编辑合写一篇评注,可以超过18页的篇幅限制。《评论》具有一个在全国独一无二的传统,学生编辑发表的评注历来不署名,其理由在于:尽管作者个人对评注倾注了许多精力,但是,撰写评注是每一个编辑的本职工作,将它作为集体成果更为妥当。

位于哈佛法学院南侧,马萨诸塞大街东侧的GANNET楼是《评论》专用的办公楼,这是一座建立于19世纪的、希腊风格的白色建筑,学生有时戏称为哈佛法学院白宫。《评论》是美国唯一的拥有独立办公楼的学生杂志。

除了每年11月的最高法院判例评析专集之外,其余7期《评论》,每期至少包括一篇论文。《评论》每年收到大约1000篇论文稿件,每年能够发表的论文在8篇到11篇之间。因此,对论文的筛选和编辑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学生编辑的工作。《评论》处理稿件的程序可以按照时间先后分为筛选程序和编辑程序:

筛选程序筛选程序的第一个阶段称为“转盘,!”。论文编辑把稿件分发给2名2年级编辑初读。每名2年级编辑每周至少要读一篇稿件。初读编辑必须在5到6个工作日读完论文,撰写两页左右的初读评论,简要说明论文的内容和优缺点。初读编辑负责给论文打分,分数分为1分到5分。初读完成之后,论文连同初读评论,一起交给论文编辑。论文编辑委员会集体决定论文能否进入筛选程序的第二阶段——先行审读。除了少数例外,2分以下的论文一般没有希望进入第二阶段。

所谓“先行审读”(preemptioncheck),系由1名编辑审读论文,评价论文是否在某一专门领域具有原创性贡献。论文和审读编辑的评价将交给《评论》选择的1名教授进行评议。评议人未必是哈佛法学院教授,尽管哈佛法学院教授通常有较多的机会充当论文评议人。从理论上讲,教授评议只是具有参考、指导作用,筛选程序不能因为教授较低的评价而终止。但是,教授评议意见将在全体编辑公决会议(officeread)公布而影响与会编辑的决定。

公决会议决定是否录用论文。凡是对论文感兴趣的编辑都可以获得一份复印件,凡是读过论文的编辑都可以参加公决。在公决会议上,首先由论文编辑公布教授的评议意见,然后,审读编辑发表他对论文的评价。接着,与会编辑进行辩论。最后,与会编辑就是否选用论文进行表决,获得多数支持的论文就进入编辑程序。

(二)编辑程序基础编辑是编辑程序的主导角色。基础编辑先后将自己对论文的两次评论交给作者,获得作者对评论的回应。

引证校核(citecheck)。这也许是最为繁重的编辑工作,一个由2年级学生组成的编辑小组负责对每一个引证进行校核。在引证校核阶段,《评论》主席将阅读论文,并提交他对论文的评议和修改建议。

基础编辑将经过引证校核的论文和主席评议(P-READ)交给作者。作者或是接受建议,进行实质性修改;或是提出异议而与编辑进行磋商。

2年级编辑负责论文的技术编辑:对每一个引证再次进行实质校核(如:引用者是否误解或曲解作者的原意),对论文进行语言、文体方面的编辑。在作者阅读了经过技术编辑的文稿之后,基础编辑的工作就到此结束。论文交给执行编辑。

执行编辑审读全文,确保论文在文体和技术方面一致,并符合《评论》的范式。

交付印刷之前,至少将经过两轮逐字逐句的审校。

正如《评论》工作手册结束语所说的那样:“有时候,你也许会觉得:你的工作在最终成果里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点,但是,没有每一个编辑的勤勉工作,《哈佛法律评论》就不可能出版。这是一个团队的努力。”〔23〕

(三)名人效应、机构性权威和盲审

无论是商业杂志,还是学术杂志,都面临如何对待名人稿件的问题。商业杂志借名人招徕读者,名人借商业杂志自我宣传,两者相得益彰。但是,学术杂志如法炮制则事与愿违。追求名人效应或者名人追求自我膨胀,最终可能使学术杂志、作者和读者三方面都感到失望。名人在诸多杂志追捧之下抛出的应景作品,往往比非名人的伪劣作品更为糟糕,因为,在名人效应烟雾笼罩下,读者需要更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发现名人作品中的纰漏。名人自我膨胀到一定程度,就会希望自己的文字、声音、形象经常占据传播媒介,于是,发表成为一种经常需要得到满足的欲望,以至早先追捧名人的杂志都会被名人接二连三的稿件所困扰。另一方面,如果学术作品发表机会与作者名气大小存在某种联系的话,那么,学界新人的作品即使大大超过名人,也会湮没无闻。

编辑垂青那些有权威性学术机构作为背景的作者,冷落教育和职业背景不那么显赫的作者,这也是凡人难以摆脱的人情势利。我想,名人效应和机构权威性的影响是一个不会因为文化背景而产生实质差别的问题。因此,每次和《评论》编辑面谈,都想了解他们对这一问题的真实态度。

我的印象是:《评论》认真地作出了努力,防止作者身份和所在机构对编辑产生先入为主的影响,但是,我难以断定这种努力是否产生实质性效果。编辑告诉我,在进入公决之前,只有主席、评议教授知道作者的身份,分发给初读编辑的论文是经过仔细处理的,作者姓名和可以辨认作者身份的内容均从交审稿件中删去。尽管不能排除作者对主席施加影响的可能性,但是,众多编辑参与的公决在一定程度上抵销了这种影响。一些局外人的看法则有所同,他们认为:哈佛法学院教授对《评论》具有不容否认的影响,在《评论》上无疑有利于获得终身教授资格,学生编辑未必有勇气完全无视本校教授的要求。〔24〕

四、关于法律评论的论战

(一) 学生是否适宜编辑法学刊物?对法律评论的主要批评意见之一是:学生编辑缺乏评价专业论文的学术水准。在学科划分越来越专门化的时代,谁也不能成为横贯整个法学领域的“全能通才”,声称学生编辑能够从跨越全部法学领域的稿件中挑选出具有原创性贡献的佳作,纯粹是无稽之谈。批评者经常提出的质疑是:为什么其他学术领域

都是教授和同行专家编辑学术刊物,法学界却要独辟蹊径?既然学术刊物主要是教授和专家的园地,由他们自己去编辑和出版更符合他们自己的趣味和利益。〔25〕

波斯纳是激烈反对学生编辑法律刊物的人士之一,尽管他本人当年曾经担任过《评论》的主席。他认为,学生编辑法律评论的主要问题在于:(1)年轻学生缺乏识别论文优劣的经验,缺乏担任杂志编辑、管理者和监督者的经验;(2)学生担任编辑的时间不到两年,编辑班子不断变动,从而妨碍学生积累经验;(3)评论缺乏自我改善所必不可少的市场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编辑没有任何报酬,他们既不会因为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而受到市场奖励,也不会因为增加成本、推出质量低劣的产品而受到惩罚。波斯纳对改革评论持悲观态度。他认为:评论的缺点植根于不可改变的体制性结构,改革评论是毫无希望的——任何试图推动改革的人,都无法在任期内看到改革成果,从而缺乏发起改革的动力;只有形成市场力量之后,评论或许会在竞争的压力之下出现转机,越来越多的专家编辑的法律出版物或许将会构成这样一种市场力量。〔26〕

一些教授一面对评论进行尖锐批评,一面对“推倒重来”的激进意见持保留态度。他们认为:评论的弱点并不是致命的和不可改善的;尽管法学论文的传统模式存在许多缺点,但是,仍然有许多理由要遵循这种模式,至少应当作为一种选择而保留;此外,传统的评论模式有难以替代的优势,例如:编辑和出版的成本较低。〔27〕

另一些教授则认为,学生编辑的法律评论已经和整个美国法律教育融为一体,它是学生进行自我强化训练的一个重要途径。“法律评论的错误不是来自学生编辑,而是来自我们自己。”〔28〕应当受指责的,不是学生编辑,而是那些向评论投稿的教授、律师和法官。另外,他们对专家刊物能否避免学生刊物的局限性,专家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是否能够比学生更为负责地承担编辑工作也表示怀疑。

1991年,斯坦福大学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支持学生编辑法学刊物的意见在法律界占压倒多数。

支持学生继续编辑法学刊物的理由大致是:学生尚未陷入法律职业的一体化世界,因此,能够从新的视角去进行评价;学生本来就“干得不错”,杂志本来就是属于学生的;评论最主要的任务是训练学生,而不是刻意追求高质量的论文。〔30〕

支持学生继续编辑法学刊物的理由大致是:学生尚未陷入法律职业的一体化世界,因此,能够从新的视角去进行评价;学生本来就“干得不错”,杂志本来就是属于学生的;评论最主要的任务是训练学生,而不是刻意追求高质量的论文。〔30〕

设定终身教授,本来是为了保障学术自由——如果教授常怀失业之忧,他就不得不顾忌自己的言论是否会冒犯雇主;一旦言论受禁锢,大学教育就会变成落后的、封闭的、失去任何活力的教育。可是,当教授在法律评论上的质量和数量,成为获得终身教授资格的一个约定俗成的条件之后,终身教授制度就偏离了它的宗旨——论文泛滥和教职贬值成为困扰教育的另一个问题。“为了找到一个真正的学者,带进了一打半滥竽充数的仿冒货;为了找到一颗钻石,带进了一堆莱因石。”〔31〕一些文章认为,法律评论是造成或者加剧弊端的原因:其一,学生通过取舍论文而获得了选择终身教授的权力,然而,学生并不具备择优选择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其二,学生编辑难以抗拒本院教授要求的压力,学生行使取舍权,不可避免地导致“开后门”。〔32〕

另一些文章则认为,法律评论对评聘终身教授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也许是伴随法律评论产生的最坏的现象,但是,应当对错误负责的不是法律评论,而是法律职业机构,后者把一种与法律评论宗旨无关的职能,赋予了法律评论。因此,与其指责学生编辑,不如指责论文敲定终身教授的陋习。〔33〕

(三)《评论》与法律教育、就业优势

哈佛法学院的DavidWilkins教授在1979-80年间担任《评论》编辑。当他回忆这一段经历的时候,他说:“提任编辑是一段有益的经历。每天阅读大量资料,不断接触前沿学派和思潮。近10多年来,经济分析法学、批判法学等非主流思潮都是最先在学生主持的法律评论上找到一席之地这也许能够说明,学生编辑对法律的态度并不是那么保守,正是这种态度促进了法律的发展。”〔34〕

在1996年,2年级学生编辑每月至少要工作20天,3年级学生每月至少工作15天。如果学生编辑仅仅是进行初审,他每一个月大约要阅读20篇稿件。我问97届学生编辑DANISEDOSSEN,“编辑工作是否会影响学习成绩?”她的回答是:“在我担任学生编辑之后,学习成绩比以前有所上升。因为,这是一种挑战,我想证明自己能够承受这样的挑战。”〔35〕

除了案例教学之外,评论也许是最能反映美国法律教育特性的一件事。即使对评论持激烈批评的法律界人士,也并不否定评论对法学教育具有重要价值。评论是优秀学生的一个强化训练营。在编辑过程中,学生不断审视关于某一个主题的学术积累和作者多年研究的成果,查阅相关资料、评价、建议、核实引文,从而进入和作者进行思想对话的意境,这种意境不是在课堂上和课外阅读中经常可以达到的。在选稿过程中,学生面对众多稿件,不断作出取舍决定,这无疑提高了他们的学术品味,发展了欣赏学术精品和识别赝品的能力。熟悉和应用文献引用规则是学生就业之后受益无穷的一种写作训练,因为,编辑规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法官、律师或教授的文体,脱离编辑规则自由发挥的余地不是没有,但,受到相当的限制。批评法律评论的作者也认为,遵守一种即便是专断的写作规范,对于学生的训练也是必要的,只是学生和专家应当适用不同的写作规范,后者应有较多的自由发挥余地〔36〕

虽然,美国法学院教授和学生之间有较多的课外交流,但是,这种交流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法律评论促成能力相当的学生互相交流,开辟了优秀学生的强化训练营地。哈佛法学院教授通常安排每周两个半天的办公时间,和学生的课外交流通常是安排在办公时间,每次约会的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除此之外,任课教授通常要请选课学生吃中午饭,每次有5-6名学生和教授共进午餐——这是师徒相传式中世纪法律教育的一个遗迹。但是,学生和教授之间的交流毕竟是有限的。首先是时间限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会产生需要解答的疑问,教授不可能随时回答100多个学生的问题;其次是地位限制,学生和教授之间的交流毕竟不是一种平等的交流,学生担心提出贻笑大方的问题,担心占用教授太多的时间,因此,师生之间形成疑无不问、知无不言的交流并不容易。相反,学生编辑在审稿、校核、撰写评注、陈述意见过程中相互问答、争辩、交流资料是没有时间和身份限制的,因为,这不仅是同事之间的交流,而且是辈分相同的同事为完成同一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交流。与我面谈的学生编辑普遍认为:他们通过编辑工作受到的训练决不亚于师生传授的训练。

法律评论编辑的选拔在法学院学生之间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美国大学基本的竞争规则是:最高的分数,最好的工作。法律评论根据分数和写作水平选拔编辑,从而推出了它自己的产品和商标——评论编辑成为法学院优秀学生的同义词。在学习之外,承担繁重的编辑工作,又证明了一个人非同寻常的智力和体能。因此,编辑经历意味着就业优势。

虽然没有任何报酬,《评论》编辑是一个令人羡慕甚至令人嫉妒的职位。一个刚刚担任编辑的学生告诉我,他第一个月就为《哈佛法学评论》工作了22天,参加了六篇文章的编辑。他认为:无论如何,也不会过高评价担任编辑的意义。首先,在他看来,《评论》是全世界最好的法学杂志,这是历届学生一百多年努力的结果,这一传统值得延续;第二,学生编辑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还能胜任繁重的编辑工作,这本身就证明了一个学生的意志、毅力和奉献精神;第三,学生编辑在美国法律职业界有相当好的声誉。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担任学生编辑的人在择业竞争中必定领先。对于象联邦最高法院法官助理和法学教授

这样受人尊敬的职务来说,担任学生编辑是一个不成文的要求。一旦哈佛法学评论公布了新当选的编辑名单之后,这些编辑总是会收到许多律师事务所约请面谈的来信。最后,编辑部本身是一个优秀学生的俱乐部,经常不断的学术交流往往比课堂教育和自己看书收益更大。〔37〕

斯坦福大学学生的调查报告显示,法律界普遍认为:参与法律评论(担任编辑,)的经历是决定录用雇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教授看来,参与法律评论的经历的价值要超过担任法官和律师的经历;法官认为,参与法律评论的经历是录用法官助理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具有参与法律评论经历的求职人在律师事务所同样受到重视。〔38〕

批评者认为:评论虽然有利于学生的强化训练,但,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得到这种机会。法学院通过资助法律评论,使少数学生受到强化训练,多数学生训练不足,实际上是以牺牲多数学生利益为代价,扶植少数精英学生。〔39〕法律评论制度使学生编辑获得其他学生无从获得的优势,因而,这对其他学生是不公平的。〔40〕甚至那些肯定法律评论的人士,也对评论编辑的精英色彩表示了委婉的批评,Noonan法官说:“托克维尔称法律职业者为一种没有勋章的美国贵族——他们具有统一的教育背景、相似的职业品味、使用同样的分析方法、遵从共同的权威。然而,假如托克维尔当时知道法律评论的话,他一定会把法律评论编辑列入贵族——一个通过共同教育经历,而不是通过继受勋章而组成的互济会。”〔41〕

学生编辑的就业优势同样受到指责。批评者认为,学生编辑得到了过早的奖励——古希腊奖励体育竞赛的冠军不是因为他们已有的战功,而是因为他们证明自己具有非同寻常的体能,能够代表一个民族参加未来的战争——同样,从法学院二年级学生挑选评论编辑,不是表彰他们已有的成就,而是表彰他们具有取得成就的潜力。〔42〕

(四)众矢之的——“蓝皮书”

《评论》的一个重要产品是《文献引用统一体系》。早在20年代,《评论》就制作了每一个新成员的必读课本——《编辑指南》。1925年,哈佛、哥伦比亚、宾西法尼亚、耶鲁四所法学院的评论主席集会,决定共同出版“蓝皮书”,分享销售收入。从1926年到1996年,“蓝皮书”共修订了16版。

美国法学文体受到许多抨击,而“蓝皮书”常常被指责为僵化文体的始作俑者。Rodell教授认为,“所有的法律文章都有两个通病:一是文体,二是内容。”“文句冗长,结构笨拙,语气吞吞吐吐,好象在为自己斗胆发表意见而表示歉意。”“除了造成思维混乱、文风僵化和品味低下之外,自命不凡的脚注没有带来任何东西。”〔43〕波斯纳法官是“蓝皮书”的主要批评者之一。在“再见吧,蓝皮书这篇文章中,他说:”人类学家使用‘细胞增生’这个术语形容毫无价值的社会活动的膨胀,如果说埃及金字塔是坟墓的增生,那么,以哈佛为首的几个法律评论杂志所炮制的、到1986年已经是第4版的、255页的‘文献引用统一体系’——一本关于法律文献引用范式的手册,就是法律的增生多数由学生编辑的法律评论、法院、律师事务所和法律出版公司都奴隶般地顺从这本‘蓝皮书’所颁布的复杂的、令人困惑的法令。“〔44〕但是,波斯纳并不反对文献引用范式,他甚至推荐企图取代”蓝皮书“的另一本引证范式——1986年出版的”芝加哥大学法律文献引用手册“(TheUniversityoChicagoManualofLegalCitation)。波斯纳认为,”蓝皮书“的主要毛病是苛求不必要的注释和不必要的统一。该书编撰者的抱负是制定一部法律文献目录公约和引注操作手册,因此,”蓝皮书“本身冗长臃肿,学习和适用”蓝皮书“规则耗费了作者大量的时间。〔45〕他主张简明、灵活,将引证范式的功效限定在四个方面:其一,节约作者和编辑反复思考引注格式的时间;其二,缩短文章篇幅和读者的时间;其三,通过注解向读者提供信息——读者可以选择是接受引文、还是检索原文,如果读者决定检索原文的话,那么,帮助读者在图书馆里发现文献;其四,避免文章脱离主线,枝杈蔓延。〔46〕最高法院的前任法官Goldberg说:”注解造成的问题,大大超过了它解决的问题。“〔47〕Conard教授指出:”蓝皮书“总是试图用Anglo-American引注格式转换外国的案例引注。除了制造累赘与错误之外,”蓝皮书“转换规则妨碍美国作者引用相关的外国案例,而外国作者为了在美国,又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方法,勉为其难地运用一种陌生的规则。〔48〕

然而,Austin教授则认为,运用脚注可以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成果,批评脚注实际上是全盘否定评论所代表的一种法律文化。“作为一种创造精神的显示,脚注区分对法学具有重大贡献。从脚注的质量,可以看出作者个人的品味和论文主题的广度。因为存在违反规则的恶劣行径,所以,要用脚注与之对抗。我们凭借脚注告别了一个信口开河的时代。”〔49〕

五、关于法律评论的几点感想

1 法律评论推动了学生的竞争、保持了法学的连续性在美国特有的法律制度中,法律评论演变为一个精心制作的文化传递工具。一方面,法律部落年轻成员通过沿袭一定的规则而服从了学术道统的权威;另一方面,他们的青春期逆反心态又得到相当满足,他们能够有机会依据学术道统攻击、贬低和更正前辈的作品。法律部落年轻成员和前辈之间本来不可避免的冲突找到了宣泄场所。在这一过程中,法律部落平缓度过了危机、产生了新的部落头领。〔50〕

当然,这种文化传递是通过激烈竞争完成的。一位美国作家这样表达一种教育平等的最高理想:“在真正平等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应能成为《哈佛法律评论》编辑。”〔51〕但是,我认为,真正的教育平等恰恰是让人们有平等竞争的机会来证明自己的敬业态度、开创性、合作精神和胜任繁重工作的能力,少数人成为《评论》编辑是竞争的合理结果。如果一个学生认为自己具有非同一般的才能,而且希望证明这一点,那么,从来不拒绝向这个学生提供机会的学校就是最好的学校。哈佛法学院的优秀学生通过独立创办《评论》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他们用自己的勤奋工作赢得了信任,这种信任不仅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畅通无阻地进入美国最体面的法律职业机构,而且使他们在执业之后的竞争中遥遥领先。“自助而天助”,这与中国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传统是异曲同工。

(二) 制度化的法律评论是无法脱离制度本身而单独得到改善的

法律评论最初是自发的产物,随后发展为制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如今,美国法律界人士无论是否喜欢法律评论,他们都或多或少地依赖于法律评论。优秀学生需要证明自己有资格获得比其他同学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就业选择,法律评论是他们进行自我证明和获得更多教育资源的场所。雇主需要凭借一定的标记去选择他们认为最好的雇员,尽管标记并不总是和实体一致,但是,与雇主分别指定标准进行个别考核的成本和差错相比,信赖统一标记还是利大于弊。法学院需要通过法律评论提高自己的学术声誉,同时,又不愿支付昂贵的工资去雇佣一批专职编辑,它们发现许多愿意无偿从事编辑工作的学生近在咫尺。当然,为了激发学生从事编辑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学生需要成为法律评论的主人,而不是雇员。教授需要大量制造论文显示自己的存在,或者借此取得终身教授的资格,因此,他们需要不断扩张的园地,但,他们并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

组建自己的刊物。律师需要找到能够说服法官和陪审团的论据,引用和案件没有利害关系的人在法律评论上发表的言论,既节约了从事研究的时间,又借他人的口舌道出了自己的主张。最高法院需要从法律评论中寻找理论资源,论证法律的政策性解释的合理性。一篇批判最高法院判决的论文,常常可以被最高法院用来区分、限定和它以前的判决。因此,批判性论文恰恰有助于最高法院摆脱前例约束的困境,并给它提供了自圆其说的解释工具。当法律界成员对评论产生极大依赖性的时候,评论本身也就成为限制法律界的一种力量。除非产生另一种可以替代的方式,并且在同一程度上满足法律界的需要,而改革成本又低于容忍弊端的代价,法律评论是不会发生实质性改变的。正如Martinez教授所说的那样,即使在Rodell时代(30年代首先批判法律评论的教授,参见注[43])改变法律评论都已经为时太晚,如今就更晚了〔52〕

(三) 蓝皮书:规范化和矫枉过正

《评论》在一个缺乏范式的时代,建立了范式——文献引用统一体系,从而建立了权威。文献引用规则虽然不能阻挡所有的劣质产品进入法律出版物,但是,至少增加了劣质产品进入法律出版物的难度——那些道德和智商都过分低劣的仿冒者因此被排除出法律界。例如:任何法律评论都不会接受一篇没有文献引用的稿件。因为,这种稿件有两个明显的疑点:其一,或许作者对这一主题根本没有进行任何研究(因为不屑研究、懒得研究或者没有实力研究等等),纯粹是一个人凭空自说自话;其二,或许作者得益于他人已有研究成果而没有承认这一事实(因为担心他人已经登临的学术高度会显现出本人的渺小,不知道抄袭和写作的区别,缺乏因受益而萌生感激的常人之心等等)。

学术进步是一个积累过程,完全脱离前人学术积累而另起炉灶,或是无谓的自我消耗,或是无知和狂妄。论文的雷同、重复、抄袭,不仅是作者无端消耗自己的生命,也是浪费读者的时间。当一个学术领域出现众多开天辟地的“带头人”、“大师”、“新星”,或者炮制出一连串“前无古人”的新观点的时候,学术本身必定因为严重的道德危机而陷入了山穷水尽的困境。文献引用规则迫使作者必须关注他人已有的研究,要求作者区分自己和他人的观点, 从而建立了基本的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大大减少了学术资源的浪费。

读者有理由怀疑事实陈述的可靠性,作者有责任事先消除读者的合理怀疑。例如:作者声称法律如何规定、法院如何判决、自己的看法和某人相同或者相反,这都是一个关于事实的陈述。当作者做事实陈述的时候,他至少应当证明:这些事实既不是凭空构造,也不是无从查考的“耳闻”。证明方法就是向读者提供查找事实来源的线索。文献引用规则至少使学者不必因为虚构的事实和断章取义、以讹传讹的观点而进行无谓争论。

最后,文献引用规则或许有助于保持法律职业的适度封闭性和可辨认性。某些“行规”对于职业训练也许是多余的负担,但对于保持行业的适度封闭性则是必要的,因为,它们增加了行业准入难度;某些“行规”也许是不合时宜、违反理性的习惯,但是,却具有吸引客户的效力,废除这些“行规”将增加客户辨认业主的难度。

蓝皮书不合事宜之处在于将“规范化”推向极端,试图用一种统一模式去管制文体,想当然地规定外国法律、判例的引用规则,从而招致众多批评。但是,由此否定引用规则的必要性则是另外一种极端,其危害大大超过蓝皮书的极端。

(四) 中国法律界能够接受学生主办的法律刊物吗?

我必须承认:大多数同行都会断然否定这种可能性,而且大致会提出一个无须论证而又无可辩驳的理由——国情不同。

时下风气之一是学术评价纳入行政渠道,并且严格按照行政等级划分序列。例如:在大学、研究机构,都可以发现这样的规则:毕业生竞争“留京指标”,在“省级刊物”上可以多得1分(成为对比的是,担任校级学生会干部,或许可以多得5分);教师竞争“职称指标”,在“全国性刊物”上可以多得2分(成为对比的是,兼任处级以上行政职务,或许可以多得5分)。学生编辑的刊物无法在行政等级序列找到它的“级别”,因此,在学生编辑的刊物(例如:《哈佛法律评论》)上能否得到官方评价系统认可,本身就是一个疑问。在这里,人们不假思索地接受了一个假定,只有列入行政序列的刊物,才是正宗刊物;刊物的行政级别越高,的质量越高。这种假定并不能从中国传统得到验证。反映一个时代的中国国情作品——孔子的《论语》,屈原的《离骚》,康有为的《大同书》,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鲁迅的《阿Q正传》,没有一个发表在具有行政级别的刊物上。因此,真正的问题不是学生编辑刊物是否适合中国国情,而是时下风气究竟是扭曲的国情,还是植根于固有文化的国情。

时下风气之二是门户承继,互相捧场,弟子称先生为“泰斗”,先生称弟子为“新星”,难得有坦诚的学术批评。在这样的风气之下,如果让一群法学院的研究生担任总编、编辑,由他们通知导师修改稿件或者将稿件完璧归赵,其后果可想而知:教授如受小儿戏辱而震怒不已,法学界同行物伤其类而同仇敌忾,学生编辑不仅考不上博士生,毕业考试能否及格也会成为问题。总之,杂志稿源枯竭,或者关门而作鸟兽散,或者成为众矢之的而惶惶不可终日。然而,在古代中国,学生编辑、整理老师的文章是常见的事——如果孔子的徒弟当年没有编辑师傅的文章、言论,《论语》又如何能够流传至今?我想,中国并不缺乏学生编辑教授文章的传统,只是中国固有传统需要发扬而已。

注释:

注释:

〔1〕 编辑前言,哈佛法律评论,卷1,页35,(1Harv L Rev.35),1887

〔2〕LeoP Martinez,孩子、洗澡水和法律评论(Babies,Bathwater,andLawReviews),斯坦福法律评论,卷47,页1145(47Stan L Rev 1145),1995

〔3〕1991年科学信息,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杂志引证报告,1991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SocialSciencesCitationIn dex:JournalCitationReports,1992.

〔4〕ErwinN Griswold,一个积极支持者心目中的哈佛法律评论的历史(TheHarvardLawReview-GlimpsesofItsHistorySeenbyanAflcionado),哈佛法律评论,卷100,页15,注56(100HarvardLawReview15,note56),1987.

〔5〕“学生不必学习统一商法典,但是,学生要学习‘统一引文法典’,后者和前者一样冗长,而且比前者更为专断。这实在是一种回归童年的法学: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生制定的法律,教授在讲他的学生制定的法律。”参见:RichardA Posner,再见吧,蓝皮书,(GoodbyetotheBluebook),芝加哥大学法律评论,卷53

,页1343(53U Chi L Rev 1350),1986.

〔6〕Sirico&Marguilies,最高法院引用法律评论的实证考察(TheCitingofLawReviewsbytheSupremeCourt:AnEmpiricalStudy),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律评论,卷34,页144(34UCLAL REV 144),1986.

〔7〕按照被引用次数排列,这5个期刊依次是:《哈佛法律评论》、《耶鲁法律评论》、《哥伦比亚法律评论》、《斯坦福法律评论》、《宾西法尼亚大学法律评论》。

〔8〕同注[6]引书,页133-34

〔9〕LouisJ Sirico,关于美国上诉法院引用法律评论的实证考察(TheCitingofLawReviewsByTheUnitedStatesCourtsAppeals:AnEmpiricalAnalysis),迈阿密大学法律评论,卷45,页1051(45U MIAMIL REV 1051),1991,作者认为:巡回法院法很少引用评论文章的原因有三。其一,评论文章的权威性低于法院判决;其二,联邦最高法院不仅解决争议,而且凭借内心确信定政策,故需要参考对法律政策进行评价的论文,联邦巡回法院的法官主要关注具体法律问题,涉及法律政策问题的论文不多;三,法官和他们的助理工作繁忙。

〔10〕FredRodell,GoodbyetoLawReviews(再见吧,法律评论),弗吉尼亚法律评论,卷23,页38(23Va L Rev 38),1936这是一篇被反复引用的、批判法律评论的代表作,作者对法律评论的存在是否具有积极意义表示怀疑,该文引发了美国法律界对法律评论的全面批判;JamesLindgren,AnAuthor‘sManifesto(一个作者的声明),芝加哥法律评论,卷61,页527,537-38(61U Chi L Rev 527,537-38),1994.该文认为:学生编辑法律评论是一种体制性的毛病,必须彻底改变体制本身,作者强调改变学生控制法律评论的局面,建议教授更多参与法律评论的定稿、编辑、监督,建立更多的专家编辑的法学刊物,改变学生刊物的一统天下;JanesLindgren,FearofWriting(害怕写作),78CalL Rev 1677(1990),该文批判了《得克萨斯法律评论手册》设定的写作规范;RichardA Posner,再见吧,蓝皮书,(GoodbyetotheBluebook),芝加哥大学法律评论,卷53,页1343(53U Chi L Rev 1343)1986,作者认为,蓝皮书导致了美国最为恶劣的文体和文风;RichardA Posner,学生编辑的法律评论的未来(TheFutureoftheStudent-EditedLawReview),斯坦福法律评论,卷47,页1131(47Stan L Rev 1131),1995.作者认为:法律评论是一种完全没有前途的刊物。

〔11〕JohnT Noonan,Jr ,法律评论(LawReviews),斯坦福法律评论,卷47,页1117(47Stan L Rev 1117),1995;ErwinN Griswold,见前注[4].

〔12〕RichardA Posner,学生编辑的法律评论的未来(TheFutureoftheStudentEditedLawReview),斯坦福法律评论,卷47,页1134-1136(47Stan L Rev 1134-1136),1995.

〔13〕MaxStier,KellyM Klaus,DanL Bagatell,JeffreyJ Rachlinski,法律评论的用途和改良建议:对律师、教授和法官的查(LAWREVIEWUSAGEANDSUGGESTIONSFORIMPROVEMENT:ASURVEYOFATTORNEYS,PROFESSORS,ANJUDGES),斯坦福法律评论,卷44,页1467(44STAN L REV 1467),1992,本次调查向律师、法官、法学教授发出1162份书面卷,回收问卷380份,回收率占32 7%,波斯纳对调查报告显示的结论表示怀疑,他认为:问卷的回收率只有32 7%,在那些不屑写这样一份详细问卷的人士中,对法律评论持批判态度的,也许占主导地位。参见:前注[12],RichardA Posner,页113,脚注5.

〔14〕ErwinN Griswold,同前注[4],页20.

〔15〕资料来源:ConstitutionandBy-LawsoftheHarvardLawReviewAssociation(哈佛法律评论社团章程及细则)

〔16〕当时,哈佛法学院在校学生约200人,3年级学生60余人,教授6人。资料来源:ConstitutionandBy-LawsoftheHarvardLawReviewAssociation(哈佛法律评论社团章程及细则)。

〔17〕资料来源:1996年10月与《评论》编辑面谈

〔18〕在《评论》历史上,有一些编辑选拔风波反映了当时种族和政治偏见的影响其一,1914年AdolfAugustusBerle,一名杰出的犹太学生因为种族原因被《评论》故意排除在外,他对此深为怨恨,法学院院长曾经试图调解,始终没有成功;其二,1954年,学生编辑Lubell援引宪法第5修正案,拒绝参加调查他是否与共产国际有牵连的国会听证,《评论》以16票对8票的多数,作出了取消Lubell编辑资格的决定。1978年,第91卷《评论》就当年的错误向Lubell表示歉意,并恢复他作为评论社团成员的资格。参见:ErwinN Griswold,前注[4],页7、15-16.

〔19〕〔20〕RichardA Posner,前注[12],页1132,注解4.在哈佛法学院和美国的其他法学院,考试成绩属于个人机密。试卷上只出现学号,只有学生本人知道自己的学号,除非学生自愿向他人泄露。非经学生书面豁免院方的保密义务并指定成绩单送达对象,院方绝对不许向任何人泄露学生分数。

〔21〕MichelleA Jones,法律评论回避性别问题(LawReviewGenderTaskForceStalled),哈佛法学院报告(HarvardLawRecord),Oct.11,1996,pp 1,3.

〔22〕本节资料来源:(1)与学生编辑面谈;(2)TheGreenbook:ManualofOperationandProcedure1996-97(绿皮书:1996-97年度哈佛法律评论编辑手册)。

〔23〕同前注,绿皮书,页61.

〔24〕为了让读者自己分析名人效应对《评论》的影响,兹提供一些背景性情况:在《评论》创刊初期,教授投稿本身是对《评论》支持。例如,给第1期《评论》撰稿的AMES当时就是名气很大的学者,以后成为法学院院长。至少在一段时间之内,《评论》主要是哈佛法学院教授的学术园地,反映该院教授的学术水平。GRISWOLD在纪念《评论》创刊百年的文章(见前注[4])中提到哈佛法学院部分教授在《评论》前50年的数量,其中:安曼斯25篇,兰代尔27篇,泰厄19篇,格雷12篇,比勒51篇,威里斯坦34篇。哈佛教授曾经是作者群主体,固然没有疑问。

〔25〕JordanH Leibman&JamesP White,学生编辑的法律刊物如何作出版决策(HowtheStudentEditedLawJournalsMakeTheirPublicationDecisions),法律教育杂志,卷39,页420(39J LegalEduc 420),1989.

〔26〕RichardA Posner,同前注[12],页1132-1136.

〔27〕同前注[25],页418.

〔28〕ElyceH Zenoff,我发现了敌人,他是我们自己,IHaveSeentheEnemyandTheyAreUs,法律教育杂志,卷36,页23(36J LegalEduc 23),1986.

〔29〕同前注[13],页1502.

〔30〕同前

〔31〕KennethLasson,学界的霸道:对于真理和终身职务的过分追求,ScholarshipAm

ok:ExcessesinthePursuitofTruthandTenure,哈佛法律评论,卷103,页927(103Harv L Rev 927),1991.

〔32〕HarryT.Edwards,法律教育和法律职业的脱节,TheGrowingDisjunctionBetweenLegalEducationandtheLegalProfes sion,密执安法律评论,卷91,页34(91Mich L Rev 34),1992.

〔33〕LeoP Martinez,同前注[2],页1142.

〔34〕1996年10月8日在哈佛法学院与DavidWilkins教授面谈。DavidWilkins担任第93卷《评论》编辑,1980年毕业之后先后担任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助理、律师。现为哈佛法学院终身教授。

〔35〕1996年10月17日与DaniesDossen女士面谈。DaniesDossen女士担任《评论》的书评编辑。

〔36〕AlfredF Conard,可爱的法律评论(ALOVABLELAWREVIEW),法律教育杂志。卷44,页4(44J LEGAL,EDUC4),1992.

〔37〕1996年9月24日在哈佛法学院与98届编辑BENLIBERM的面谈

〔38〕同注[13],页1487.

〔39〕ScottM Martin,法律评论的城堡:重访罗得尔(TheLawReviewCitadel:RodellRevisited),衣阿华法律评论,卷71,页1103(71IOWAL REV 1103),1986.

〔40〕JoelSeligman,高耸的城堡:哈佛法学院的权势(TheHighCitadel:TheInfluenceofHarvardLawSchool),页176-851978.

〔41〕JohnT Noonan,Jr.,同前注[11],页1118

〔42〕TomWolfe,TheRightStuff101-04(1979),转引自:LeoP Martinez,孩子、洗澡水和法律评论,Babies,Bathwater,andLawReviews,斯坦福法律评论,卷47,页1142(47Stan L Rev 1142),1995.

〔43〕FredRodell,再见吧,法律评论(GoodbyetoLawreviews),弗吉尼亚法律评论,卷23,页38,41(23VA L REV 38,41),1936.

〔44〕同前注,页1346.

〔45〕同前注,页1346.

〔46〕同前注,页1345.

〔47〕ArthurJ Goldberg,脚注沉浮(TheRiseandFall(WeHope)ofFootnotes),美国律师协会杂志,卷69,页255(69A B A J 255),1983.

〔48〕同注[35]

〔49〕ArthurD Austin,脚注和成果区分(FootnotesasProductDifferentiation),凡德比尔特法律评论,卷40,页1153(40VAND L REV 1153),1987.

〔50〕RobertWeisberg,思考法律评论的几种途径(SomeWaystoThinkaboutLawReviews),斯坦福法律评论,卷47,页1149(47Stan L Rev 1149),1995.

〔51〕理查德?里夫斯(RichardReeves),美国之旅(AmericanJourny),韩守信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2),页277

〔52〕LeoP.Martinez,孩子、洗澡水和法律评论,Babies,Bathwater,andLawReviews,斯坦福法律评论,卷47(47Stan.L.Rev.),1995.

教育关于论文范文第9篇

《班级公约》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只有被很好地执行,才能使养成教育得到落实。所以,检查与督促等管理措施就成为引领养成教育的手段之一。既检查教师对学生养成教育的训练,又检查学生养成教育的达成度。只有这样,才能将养成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不同的养成教育训练标准与要求,不同时段也有不同训练达成标准与要求,统一由德育处组织安排人员进行检查考核验收。值日老师检查:值日老师负责对各班的文明礼仪、纪律卫生、两操集队、中午用餐、集体放学等情况进行督查和评比,认真进行汇总,汇总结果张贴到校门口公示栏。德育处不定期巡查:根据各年级段不同月份或不同周次的养成教育重点,德育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不定期的巡查。发现问题即时反馈,摸清情况,督促整改。学生干部检查:学校开展“五项百分竞赛”,由大队部所有委员分工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主要有文明、卫生、两操、红领巾、文明监督岗。对检查出发现的问题,由大队委员开出“友情提醒单”至所在班级,责令及时整改。每周对“五项百分竞赛”进行汇总,分年级进行排名评比公示。开展阶段总结:按时间段,每两个月总结一次;按养成教育内容,每一阶段养成教育重点完成时总结一次。在召开学生座谈会、核实检查及巡查记录、走进班级进行调查了解等基础上,形成年级和学校两个层次的养成教育阶段性总结。同时通过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推广先进工作经验,确保养成教育工作深入有效地进行。

二、开展活动,提升小学生养成教育

结合节日活动开展感恩教育上半年的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等,下半年的教师节、敬老节等,都是应当成为开展感恩教育的好契机。感谢长辈的教育活动可以有:帮妈妈洗一次脚;为奶奶捶一次背;向教师送上一句祝福;给敬老院的爷爷奶奶打扫卫生、唱歌跳舞等。结合节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清明节前后,各班以诗歌、故事、网络祭英烈等多种形式表达了对先烈的怀念以及弘扬革命精神的决心;国庆节期间,各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知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班级自主设岗制”,人人参与班级管理 各班拥有自主设岗权,学校不限制名额,按需设岗、按学生特长设岗,全班同学人人有事可做,班级事务事事有人管理。如有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文娱委员、体育委员等传统岗位;也有纪律委员、图书委员、升旗委员、用餐委员等事务岗位;还有爱国委员、文明委员、敬老委员、创新委员、进步委员等精神岗位。开展总结表彰评比活动 养成教育实施一学期后,由德育处统一组织总结表彰评比。每学期期末,各班与“班级自主设岗制”相结合,由全班同学投票,得票过半且得到大家认可的同学,申报校级“礼仪之星”“文明之星”“环保之星”“卫生之星”“助人之星”等,由德育处进行表彰,张榜公布,以巩固和激励一学期以来养成教育的成果。

三、家校合力,保障养成教育

要真正使小学生养成教育有明显成效,则需要家校合力,同行同为。在家庭中,年轻的父母大多因为忙于工作,而将孩子交给老人看管。祖父母与外祖父母的过度溺爱,与年轻父母的教育理念不一致,让一些机灵的孩子在学校这番表现,到了家里又是另一番表现。甚至有些低年级学生在校表现还不错,双休日一回到老人身边就原形毕露;在学校能管住自己的嘴巴,刚跨出校门老人就递上了“美味”的零食要避免类似这种情形的发生,就得将养成教育的意识延伸到家庭,使家庭和学校形成默契,达到一致。通过开家长会、建家校QQ群、上门家访、电话短信交流等方式,下发《给家长朋友的一封公开信》等,与家长定期沟通,让家长知道孩子在校应该养成什么样的好习惯,应该改掉什么样的坏习惯,在家要达到怎样的养成教育要求。通过学校与家庭齐抓共管,家长的积极配合,有的放矢地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

教育关于论文范文第10篇

幼儿的心本就如水晶版纯洁,这就使得他们更加容易的接受各种外来事物。为了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我们应该为幼儿们创造出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幼儿的自我个性。在绘画时幼儿往往能够表现出成人所达不到的大胆与活力,他们经常能够画出成人所想不到的各种图像,如汽车出现房子的顶上,小人的手比自己的身体还要长,天上的太阳是绿色的。面对幼儿这些奇思妙想,教师不应该简单的用“对”或“错”来进行评价,而是应该尽量的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绘画创作环境,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让幼儿们的思想插上翅膀在想象的蓝天下自由的翱翔。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幼儿固有的天分,鼓励他们多动脑,大胆的表现,绘画出与他人不同的作品来。对于幼儿来说,除了与自己的亲人在一起的时间,其余的时间大多都是和教师在一起,所以教师应该成为幼儿热情而耐心的听众,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联想各种问题提出问题以激发幼儿连续不断的思考,想象和表达热情例如在教幼儿画太阳的时候,向小朋友提问:“你们看到的阳光都有些什么颜色呢?”小朋友们会积极踊跃的回答这个问题。“你们在夏天的时候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太阳呢?在冬天的时候又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太阳呢?”,还可以接着提问:“太阳的脸一直都是圆圆的吗?”小朋友们就会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在画中对太阳进行装饰:圆脸、长脸、方脸、大花脸、长头发、短头发、卷头发、白眉毛、白胡子、带墨镜等。通过提问让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为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创新思维打下基础。所以在绘画活动中应该多注意引导幼儿们将现实的物象任意夸张、错位、变形、组合、打乱、改动……

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新奇、灵活的教学用具可以更加有效的刺激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在问与答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大胆想象。例如在教幼儿画房子的时候,先为幼儿提高一片绿草地,提问幼儿草地上可能都有什么。幼儿们有的回答有大树,有的回答有人,有的回答有效动物,有的回答有人等等。然后往草地上放一个三角形,再来说一说会是什么,然后在把方形放上去,这时很多小朋友都会马上喊道:“是房子,是房子……”。这个过程中不仅仅让幼儿明确了绘画的步骤,还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时在来拓展幼儿的想象思维,例如启发幼儿:“你们都想住到什么样的房子里面呢?”这时孩子们会积极的进行回答,“想住在苹果房子里”、“想住在蛋糕做的房子里面”、“想住在树房子里面”、“想住到月亮上面去”……最后让孩子们把自己想住的房子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来。

三、尊重幼儿的创造性差异,发展幼儿的个性

上一篇:国情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教育学术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