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19:12:02

儿童心理学论文

儿童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一、研究课题

一个华德福幼儿的家庭生活

二、研究概述

华德福教育被誉为世界四大教育理念之一。事实上,自 2002 年起,华德福教育开始被国人在杂志期刊上介绍,近些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华德福教育,其在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作为一种非主流的教育模式,其也愈来愈受到教育界特别是学前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国内很多关于华德福教育的探讨应运而生。

幼儿在园学习效果的维持必须依赖于有效的家庭环境,家园合作一直是幼儿园工作的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华德福幼儿园,这一点尤其突出。比起主流学校,这种新的教育理念对幼儿的家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学校对其家长有很多建议,比如不能给孩子看电视、玩电脑,不能穿有卡通形象的衣物等等,这与我国主流思想下的家庭教育现状背道而驰。目前国内关于华德福教育的研究和文章并不多,关注华德福家庭的几乎没有。然而,对于华德福幼儿家庭生活的探讨不论是对于入读华德福的家庭还是非华德福家庭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旨在通过叙事研究描述一个主流社会的家庭在入华德福后产生的一系列碰撞、冲突的过程。家庭生活具体是怎样进行的?是否与华德福理念一致?为什么一致或不一致?即,通过对比华德福理念下家庭生活的应然状态和实然状态来探讨华德福教育理念。在细枝末节的家庭琐事中呈现幼儿及其家长遇到的问题及解决过程,并对此进行探讨,试图对其他接受主流学校教育的幼儿家长提供一些思考和参考。

本文把家庭生活基本上分为外在有形部分和内在无形部分两类,共十四项。通过连续多日的观察及访谈,从外在有形部分来讲,该幼儿的饮食以有机食品为主;幼儿承担固定的家务;玩耍的范围从客厅到自己的卧室;家居简洁素雅;光线明亮;穿衣以纯色无卡通为主;玩具以塑料的乐高玩具为主;有少量卡通玩具和电动玩具,会用电脑打游戏、画画;书籍有百余本,从绘本到百科全书;客厅有电视机但并不看;一般晚上八点半睡觉,睡前自己洗漱,家长讲故事;短期旅游主要是在家附近的公园及周边,也有跨省跨国游,家长多选择环境优美的地方,并会邀请幼儿同伴同往。

可以看到,该家庭在玩耍空间、颜色、光线、睡觉四个维度非常符合华理念,而前三个维度其实并不是与华德福有关,是家长自由选择的结果,但得到了华德福理念的支持;在衣服、食物方面有较高的认同度;在书籍、电子产品方面不太明朗或者持有自己的看法;在爱的氛围营造上父母做的较好,但是父亲有时候会不耐烦;在原则、规则上妈妈一般比较坚持、有耐心,爸爸有时候会妥协;在节奏上,该家庭基本上能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节假日外出有时难以保证。总之,该家庭某些做法符合华德福理念的原因并不一定是受接触华德福影响而认同,而是之前就有了,不符合华德福的做法的原因一是受外界影响较大;二是对某部分理念不是很清晰;三是保留有自己的不同看法。当然,家长不一定要认同华德福的理念,但是在认同基础上的家园合作对幼儿来说无疑是最好的。这就需要家长们在了解的基础上慎重选择。

很多家长并不了解华德福, 建议主流教育的家长们在做决定之前,先去模仿着做一些事情,观察幼儿的变化,这比起盲目的接受或排斥都是更为实际、有用。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问题的提出

家庭是幼儿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地方。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福禄贝尔曾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也深刻地挑明了母亲延伸至家长、抚养着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作用。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 brenner)创建的生态系统理论 (Bioecological Thoory) 也论证了家庭系统是儿童早期学习的最接近的系统,也指出建立良好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在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时期1起着不了估量的作用,孩子的许多基本能力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研究早已表明,4岁时幼儿智力的发展已经达到其成人的 50%。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被作为一种学科来研究,也只是近年来的事情。

时至今日,无论是父母,还是教育界专家,都无法轻视家庭教育对幼儿乃至孩子一生成长的重要性。本人在求学过程中接触到不少孩子及其家长,常常惊诧的发现孩子的某些行为和问题与其父母存在一致性,并对于父母的担忧,孩子的不快乐感到无奈,其实很多问题并不难解决。这让我常常陷入深思,到底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是需要的?如果这些父母能像那些个父母那样多好啊。。。

学术界从探讨学校教育模式扩大到分析家庭教育来探索和研究教育,家庭教育甚至于比学校教育更为重要,尤其是在孩子的幼儿阶段。有研究表明,孩子出生后的前六年,其智商已达到其成人后的 90%左右。而在幼儿阶段,家庭不可替代。《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等着作为广大的读者所认可,成为畅销书籍。家庭对孩子成长影响的相关性研究越来越多,如家庭教养方式但目前绝大多数研究都是从家庭的某一方面研究对孩子某一方面的影响,如父母气质类型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影响。不可否认的是,一个人的行为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不仅与其父母的气质类型有关,还与其父母与幼儿相处的方方面面有关。从这点来讲,把幼儿置入一个整体的家庭环境来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家庭生活值得分析。但是,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是好的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直到我遇到华德福。我有了更多的体会。

四、选题意义

在社会化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频发的拷问下,探究华德福的家庭生活理念有其积极的意义。

五、研究方法

叙事研究:什么是叙事研究?叙事,叙:记叙,事:事情、故事,简单来讲叙事就是讲事情、讲故事。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方式,关注人们生活中的事情、事件,体现出对人们生活世界和人类内心的体验的关注。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对人们的生活世界进行描述,并根据一定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对事件、事件中人们的行为进行分析、解释。叙事研究最早应用于文学作品中,由于其摒弃了纯思辨的科学化研究方式,并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关注到社会弱势群体获得了广泛的采用。20世纪50年代已从社会学中独立出来。20世纪80年代,教育叙事研究最初在西方教育研究领域内兴起,90年代末引起了我国教育者的关注。

选取缘由:本研究旨在了解一个普通家庭在孩子入读华德福之后经历的一系列观念及行为方式的碰撞、转变过程。华德福教育是一种非主流的教育,选择入读华德福的家庭必将经历一些特别、或者另类的东西,为什么选择华德福?在实践华德福理念过程中遭遇哪些碰撞、困惑?怎么解决的?这些疑惑都不能以纯思辨的客观推论得出而是必须回到该家庭的主观经验中去获得,去理解他们选择以及实践华德福理念的过程。而过程中的碰撞、纠结到最终的解决的过程都是本文意欲获取的。对于事件的理解则涉及到叙述者所处的场域、叙说事件有关的人、过去所发生的相关事件的起因、开端、结束、影响等。而叙事研究就是这样一种可以达成本文目标的方法。

获取资料的方式:陈向明(2001)非常强调质的研究的主体间性的理解角度,即研究角度是通过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理解后者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因此,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取向,重视研究者与每一位研究对象的互动,研究者主要讲述的是自己参与了的故事,既是现场参与又要客观地描述发生的事件,并对其行为进行分析、解释。本文以观察记录、描述为主,辅助以访谈、文献资料的方式来获取资料。

研究者的角色定位 :研究者是现场文本的一部分,参与了部分故事,但是研究者又要抽离出研究者的角色,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客观地看待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并对其进行快速地编码、整理。既要参与,又不能过多参与,影响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情况。在相对自然的状态下观察家庭生活里的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这就要求研究者以参与现场的身份去客观地还原记录并分析、解释各行为。

研究中的伦理道德问题:Fontana Frey(1994)在关于质的研究的伦理问题时指出不论发生了什么问题,我们应该首先考虑到被研究者,然后才是我们自己的研究,最后才是我们自己:被研究者第一,研究第二,研究者第三。尊重和保护被研究者是该研究得以进行的基本要求。为了确保研究参与者的权利,以下提出本研究的相关伦理议题和处理方法。

六、总结与建议

分别对该家庭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进行分析,总结其符合和不符合华德福理念的部分以及不符合的原因,并给出建议。另外,就华德福与非华德福家庭的不同做以简单探讨。本部分文字呈现的内在思路是华德福理念的应然状态该家庭在此方面的实际操作状态归因分析建议。

七、论文提纲

1 绪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及其文献综述

1.3.1 华德福学校及其文献综述

1.3.2 家庭生活及其文献综述

2 研究方法及过程

2.1 研究方法

2.1.1 方法介绍

2.1.2 研究对象

2.2 研究过程

3 故事文本及文本汇总

3.1 该幼儿家庭一日生活扫描及文本汇总

3.1.1 该幼儿家庭一日生活扫描

3.1.2 该幼儿家庭一日生活事例文本汇总

3.2 该幼儿家庭生活关键事例扫描及文本汇总

3.2.1 该幼儿家庭生活关键事例扫描

3.2.2 该幼儿家庭生活关键事例文本汇总

4 分析、总结及建议

4.1 分析

4.1.1 该家庭的一日常规分析

4.1.2 该家庭的家庭生活分析

4.2 总结与建议

4.2.1 家庭生活分类各项总结与建议

5 反思

5.1 对研究对象的反思

5.2 对研究方法的反思

5.3 对研究过程的反思

5.4 对研究结果的反思

结束语

儿童心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特殊儿童是一个急需关注的群体,特殊儿童心理学是在这中需要下自然萌生的学科。它在中国还是一门极为年轻的学科,无论是在研究还是在学科课程设置上都存在着问题。本文集中从学科定位、研究现状以及学科设置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的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特殊儿童;心理学

在人类社会飞速现代化的进程之中,“人”成为了时代的中心与永恒的主题。在这种语境之下,特殊儿童作为极为特别的一个群体越来越受到关注。关注特殊儿童,必然要回答如何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的问题,那么特殊儿童心理学这个涵盖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特殊学科应运而生。事实上,相较于国外的累累硕果,特殊儿童心理学在国内才刚刚起步,并不成熟。那么什么是特殊儿童心理学、它的特点是什么、它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又是如何的,都是我们急需回答的问题。

一、 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以特殊儿童的心理为研究对象的,它着重探讨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归纳特殊儿童心理现象的规律,最终以完成对特殊儿童的必须教育为旨归。很显然,特殊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一) 特殊儿童心理学与心理学

可以肯定的是,特殊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从这一方面来说,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对对象的心理现象,包括情感、认知、记忆、注意、思维等等进行研究,从而认清对象心理现象的普遍规律,掌握对象心理发展的总体趋势。只是研究的对象具有特殊性——他们是特殊儿童。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很好的指导对特殊儿童的照看、教育甚至康复。由此来看,作为心理学分支的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意义很强的学科。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特殊儿童心理学与心理学内部的其他分支也有极强的交叉性。比如:普通心理学作为基础学科为特殊儿童心理学提供了基本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发展心理学为特殊儿童心理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儿童心理学作为特殊儿童心理学补充,为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可能。

可见,仅仅从心理学的方面来看,把特殊儿童心理学当做独立的学科都是不可能的。

(二) 特殊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

说教育学可能范围太广,或许我们可以在特殊教育学中找到特殊儿童心理学的位置。从特殊教育学一方面来说,特殊儿童心理学不再是一门应用学科,它成为了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其目的在于为鉴别特殊儿童提供标准,为实施特殊教育提供依据与方法。

由此可见,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丰富而复杂的交叉学科,它即有理论作用又有实践意义。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学科界定为我们特殊儿童心理的研究提供了方向,拓宽了道路。

二、 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那么我国的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呢?

在欧洲发达国家,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从70年代就开始起步,出现了不少重要的论著。与国外相比,我国显然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但是不得不说,我国对特殊儿童心理的关注正在逐渐升温,研究内容与对象也在逐渐丰富。

从研究文献数量来看,自80年代至今,每年发表的特殊儿童心理学论文都在不断的增多。从开始的每年几篇到如今的几十几百,虽偶有回落,但总体上数量呈上升趋势。

研究的对象也在不断的丰富之中。狭义的特殊儿童,一般是指那些生理缺陷明显的儿童,也就是残疾儿童;广义的特殊儿童,除残疾儿童外还包括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比如:学习障碍儿童、孤独症儿童、弱智儿童、超常儿童等等。我国对特殊儿童的研究范围是在不断扩大的。但仍然集中在对学习障碍儿童、弱智儿童的研究。

从研究内容来看,近三十年更是从单一走向多元,涵盖面越来越广。包括对认知能力的研究、智力量表的制作、对特殊儿童的诊断与界定的研究以及对特殊儿童如何回归社会的研究等等方面都有涉及。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虽然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总体上来看是乐观的,但不得不说我们仍缺少规范化系统化的研究。比如: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经验描述层面,没有严谨科学的方法与完善的理论支撑。并且大多数学者都只针对一个比较熟悉的方面进行研究,使得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专作较多而系统而全面的论述则少见。这都是我们下一步应当努力的方向。

三、 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课程建设

我们前面已经论述过,特殊儿童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与特殊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因此在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课程主要针对高校的特殊教育专业以及心理学专业开设。在这两个专业之中其课程的设置主要有这样几种方式:

第一, 在特殊教育的框架之中开设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以研究心理特点为主。

第二, 直接以特殊儿童心理学作为课程重点,涉及特殊儿童心理学的方方面面。

第三, 进一步细化学科,将特殊儿童心理学中的某一个方面作为专题开设课程。包括专门的认知发展研究课程、特殊儿童诊断界定课程等等。

这些课程都以是教育学以及心理学为依托,在大框架之中细化分流产生的。

与课程相适应的是专门教材的编写。比如在《特殊教育概论》、《特殊教育学》、《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等教材中都突出讲到了特殊儿童心理的问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至2000年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了一套中等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专业教科书。这套教科书被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中包括:《盲童心理学》、《智力落后儿童心理学》、《聋童心理学》三本。可见特殊儿童心理学在课程设置中逐渐被重视起来。

但是,我们仍能看到目前的课程建设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第一, 特殊儿童教育课程并没有受到重视。这一门特殊教育以及心理学必须应当囊括进的学科并不是在所有高校中都开设的。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少部分的高等学府在其特殊教育专业或心理学专业开设了这门课程,而大多数的师范院校则忽略了这门课程。并且,在这少数的几所院校之中,这门课程的开设学时也不够。

第二, 特殊儿童心理学的专业教师不足。由于这门学科是刚刚兴起的年轻学科,因此经过系统理论学习的专业人才并不多甚至没有,这使得高校中即使开设了相关课程也没有功底扎实或经验丰富的教师讲授。使得多数时候这门课程成为了纸上谈兵。

第三, 特殊儿童心理学的教材仍然匮乏且不系统。除我们上述提到的少数教材外,其他系统的论述特殊儿童心理学的专著少之又少。同时,与研究现状存在同样的问题,教材多集中于对某一方面的研究,但是全面而成体系的教材则没有。

现存的这些问题,使得我们的特殊儿童心理学教育处在施展不开的窘境。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特殊儿童心理学被重视起来,有更科学的课程设置,从而培养出更多、更专业的特教等方面的人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总而言之,我国的特殊儿童心理学仍处于方兴未艾之际。这一处于心理学与特殊教育学框架下的新兴学科需要更多的关注与研究。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应该关注特殊儿童群体,努力使得他们融入社会,学会生活。因此特殊儿童心理学应当在这一片充满爱的热土上发展起来。(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蒋科星.特殊儿童“缺陷人格”的教育关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杜晓新.试论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的特点与方法[J].心理科学,2002,05:552-554+575-639.

[3]韦小满,刘洪沛.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二十年发展的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2,04:3-8.

[4]雷江华,方俊明.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09,04:9-13.

[5]周念丽,方俊明.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12,20:79-84.

儿童心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沈德立先生1934年3月23日出生,湖南长沙人,198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1956年在河北天津师范学院教育系学习,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60-1972年在河北大学任教。期间于1961-1962年在北京大学进修实验心理学。1972-1979年先后在天津市第35中学和幼儿师范学校任教,1979年调入天津师范学院任教。1986年晋升为教授,199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87-1991年任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1991-1996年任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2000年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心理学一级博士点负责人。2004年被天津师范大学聘为资深教授。2006年任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院长,2007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

沈德立先生胸怀宽广、顾全大局、办事公正、善于协调,深受学术界同行的尊敬与信赖,在国内外心理学界享有崇高威望。1992-2008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第三届、第四届和第五届成员和第二召集人、第一召集人,1989-2009年任中国心理学会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和第八届常务理事。1993-2001年任中国心理学会第六届和第七届副理事长,1996-2005年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第三届和第四届教育心理学科规划组和评审组组长及“十一,五”、“十二·五”教育心理学科组长,2006-2012年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2003-2008年任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2004年起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2005年起任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1999-2006年任全国教育硕士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沈德立先生是我国实验儿童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始终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坚持以生为本,重视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由他领衔的“基础心理学”教学团队被教育部批准为“部级团队”。

沈德立先生出版了以《基础心理学》、《学生汉语阅读的眼动过程研究》、《实验儿童心理学》等为代表的专著、教材18部、丛书7套,70余篇。其中,《基础心理学》被学界认为是“改变了中国心理学教科书‘言必称欧美’的面貌”、“最具中国特色的内容丰富的大学心理学教材”。

沈德立先生主持完成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他历经30余年主持研制了我国三代心理学仪器,推动了中国心理学研究与教学手段现代化进程。他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现代化的儿童心理学实验室,开辟了我国实验儿童心理学的新研究领域。他开展了高效率学习的心理机制研究,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沈德立先生提出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组织编写和出版了我国第一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教材,开创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局面。他先后主办了10期全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为我国高校培养了一大批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研制出我国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心理测量工具“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并在全国91所高校对36万大学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普查。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组织编写了抗震救灾心理援助教材,用于灾区重建工作。

沈德立先生先后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1999年,2006年)、“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989年,2005年。2009年)、“部级优秀教材奖”(1992年)、“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999年)、“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突出贡献奖”(2012年)、“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200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4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0年)、“全国模范教师”(2001年)、“全国先进工作者”(2005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0年)和“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2003年)等多项奖励和荣誉。

在担任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期间,他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研究高等学校发展规律。积极推进学科和专业建设,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沈德立先生具有鲜明的爱党爱国情怀和德馨品高的大家风范,他用一生的行动践行了“爱国、尊师、勤奋、认真”的诺言,被誉为“人以德立”的典范。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扑在事业上,始终保持教育工作者的本色。他治学严谨、精益求精,学术作风民主,善于团结同志,始终站在学术前沿。是我国实验儿童心理学的先驱者和当代中国青少年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拓者。

沈德立先生的一生是爱党爱国、服务社会的一生。是追求科学、勤勉奋斗的一生,是尊师爱生、为人师表的一生,是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一生。他的不幸逝世,是我校同时也是中国心理学界的重大损失。也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受人爱戴的学界泰斗和人生楷模。

儿童心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业设计;玩具设计;特色课程

中图分类号:TB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194-02

工业设计专业和玩具的设计在基础课程的设计上是一致的,都要对设计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并且要学习人机工程学和美学等课程,而且这两个专业都需要借助美术知识,运用色彩和线条的比例设计出精美的作品。在对这两个专业的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时,也具有相似性。因此,我国玩具设计课程建设大都倾向于艺术设计课程方向或机械设计课程方向,轻玩具与儿童发展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等课程。课程教学普遍呈现教学效果不明显,效率比较低和效益成效少的状况。玩具设计教育又因其专业的特殊性而呈现出很多特有的问题,逐渐显现出:玩具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匮乏;原有本科教育模式与玩具人才实际发展需求不匹配;高职高专教育模式又只重技艺培养;玩具人才培养质量出现偏差;高等院校课程建设阶段忽略了对儿童心理发展、儿童生理发展、儿童发展与玩具的关系,缺乏相关课程设置,以致中国玩具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环节日渐脱钩等诸多令人忧心的教育现象。综上所述,从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本科阶段玩具教育的现实情况来看,工业设计专业(玩具方向)特色课程建设阶段忽略了对儿童心理发展、儿童生理发展、儿童发展与玩具的关系,缺乏相关课程建设。因此,作为本科院校,玩具设计特色课程改革与实践是玩具人才培养研究的焦点,对此我们作了一些教学改革的尝试。

一、课程内容改革

工业设计专业(玩具方向)特色课程改革是比较复杂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实践才能完善。在课程改革中,应该设置好中心课程,促进课程的整合,将课程之间的关系搞清晰,分析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且要分清各类课程之间的界限,防止各类课程在讲述中出现重叠的现象,使课程体系更加清晰,主要改革方式如下所示:

(1)提升“儿童心理学”“玩具与儿童发展”等特色课程,使课程的体系进一步更新,并且使课程在讲述中一直贯穿技术设计类知识,通过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分析,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征,然后设计阶段性的玩具。儿童的心理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在课程设置中,要培养优秀的玩具设计师,就应该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在设计玩具时,本着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进行。玩具设计应该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在教学中,应该开设儿童心理学的课程,使学生掌握儿童的心理,在设计玩具时可以站在儿童的立场上,设计出适合他们的玩具。

(2)加强“玩具安全检测与法规”“玩具与科技博览”等课程行业内和科技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引入,包括先进简单有趣的设计方法、轻松自然的用户研究实践形式等。加强对学生以儿童为中心的设计思想与能力,以及用户参与式设计思想与能力的培养。IDEO(美国著名工业设计公司)为优秀的设计重新作了定义――优秀的设计创造的是美妙的体验,而不仅仅是产品。IDEO通过大量设计实践所探索出的设计思想和实践形式,正改变着企业创新的方法,高校应紧跟国际设计前沿,革旧图新,重视新课程的建设,传授前沿知识。

(3)完善玩具形态创意设计基础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在不断完善学生的基础形态设计能力基础上,对玩具的形态进行创新设计。在教学中,应该加大课时量,使教学更加具有深度,将玩具形态的设计作为工业设计专业课程的中心环节。由于工业设计专业玩具方向的学生,他们的艺术造型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提升,而且玩具的设计是具有自身规律的,玩具设计造型如果脱离了实际,就会显得非常不生动,呆板,所以,在进行玩具形态设计时,应该通过观察实际,分析造型规律和线条,设计出理性和艺术化结合的作品。

二、特色课程实践环节改革

设计课程是以论文的形式进行考评,模型制作课程也是独立开设的,学生在进行了玩具市场调查后,再完成作业。在新的课程体系中,会将设计课程、模型制作和论文的考核结合起来,注重实践。在传统的课程中,这几门课程是比较分散的,而不是有机地结合起来。课程改革后,学生应该有更多的实践,老师应该开设更多的实践课程,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将专题设计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实现课程的有效衔接,使学生在实践中可以完成整个项目。

在课程的实践环节,可以通过理论的学习作为辅助学习,实现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结合,将不同知识的界限划清,同时又可以找到不同课程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还要加大玩具模型制作类等项目实践的比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发生转变。在课程的设计中,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都是通过实践获得的,在课程中应该让学生通过制作模型的方式,对设计的想法进行反复的实践,切实提高设计能力。

三、课程改革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学生树立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

在传统的课程中,老师对基础知识的讲授是比较多的,学生在学习后、工作时不能将这些基础知识灵活地运用,导致所学的知识不能在工作中发挥作用,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老师在教学中也缺乏对市场情况的分析。所以,在课程的改革中,应该坚持市场导向原则,使学生树立职业目标,明确市场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工作设计课程体系中,应该让学生融入设计的环境中,这样才能使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市场的需求。

四、结语

对工业设计专业(玩具方向)特色课程的改革与实践,要求建立有特色的课程,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应该是清晰的。通过课程基本框架的设计,以及对课程整体功能的分析,打破课程的局限性,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

知识,毕业后尽快适应市场。在课程改革中,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完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课程的内容,更加注重实用性。同时,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才能适应工业设计专业(玩具方向)特色课程改革的需要。只有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才能使玩具设计课程教学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罗聪.玩具设计表现技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梁善.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研究所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装饰,2010,08.

[3]罗庆锦.高校玩具设计教育问题与思考[J].中外玩具制造,2012,09.

[4]尹玉珍.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特点及个案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9,09.

[5]罗聪.“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玩具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工业设计2016,06.

[6]周艳娜.中职院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素质教育,2013,07.

儿童心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儿童公园;建设理念;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246文献标识码: A

儿童公园是一个融知识性、休闲性、参与性为一体的现代型主题公园,是一个风格独特、内容新奇有趣、互动性高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是自然的、生态的、富有趣味的场所。儿童是未来的主人,同时也是整个社会中最脆弱、最需要关怀、可塑性最大的一个群体,儿童最初的思考和内心的感知都与环境影响有着紧密联系,儿童活动空间是影响其身体和心理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公园是儿童除了校园之外重要的生活空间,是儿童活动的重要载体,是缓解儿童的精神压力,激发儿童创造力,提高儿童交往能力的综合性文娱场所。儿童公园活动场地设计合理与否,关系着儿童日常活动数量与逗留时间的长短,创造一个自然、亲切、和谐的高质量的儿童活动空间,是政府主管部门非常重视的。因此,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儿童的活动内容、激发儿童的兴趣,创造安全有趣的游戏环境。本研究试以儿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分析和掌握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行为特征,探讨如何创造一系列符合他们心理行为特征的儿童公园主题空间。

一、儿童公园发展新背景

1.适应“少年儿童友好型”的城市建设。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生活在城市中的儿童数量将越来越多,他们的成长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他们是社会的未来,国家的栋梁。关系到未来世界发展的方向,怎样培养健康聪明、富有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儿童是全人类的目标。但是,城市在为儿童提供现代、便利的生活同时,也使他们暴露于城市水泥森林环境中的交通、污染等危险中。因此,国外许多国家都在为“少年儿童友好型”城市而努力,把儿童的需要和权利列入政策中,特别是城市规划政策的中心地位。“少年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提案从1996年开始实施,旨在响应联合国关于人类居住环境的第二次会议(UN 2nd Conference on Human Settle-ments, Habitat II)决议:把城市建设为适合所有人群居住的地方。会议提出少年儿童的健康程度是衡量人类生活环境的健康程度和政府管理水平的最终标准。而儿童公园作为儿童户外游乐的重要场所,要能满足儿童对娱乐的复杂需求,多倾听孩子们的声音,不是只符合成人口味“好看”的东西和使用模式。

2.积极探讨游戏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喜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也是儿童早期学习和发育的主要手段,通过游戏启发了他们想象的翅膀,他们在游戏中体验着自己的世界,学会忍让、宽容、合作等人际交往的优良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游戏中通过模仿也学会了一些成人生活中的初步技能,并且体验着成年人各种角色的情感,这都是在学习。可以说游戏对于儿童发展起着一个非凡的作用,也许对儿童一生的艺术培养、事业方向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儿童公园中游戏内容和承载游戏的空间也是如此,如何为儿童营造一个游戏的乐园,如何使儿童在乐园中得到快乐、幻想、以及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是设计者的重点所在。

二、儿童公园建设原则分析

儿童公园主题空间的设计原则,可以从心理行为的差异性、主题空间的创意性和成人休憩空间生理融入性等几个方面采取优化措施实施建设。

1.充分考虑儿童年龄分组的心理行为差异性

深入儿童心理学,可以清楚地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有哪些差异,相对而言,六岁以下的婴幼儿期倾向于有监护人陪伴的户外娱乐休闲活动;幼儿期开始喜爱创造性的手工及活动型游戏等;童年期则更喜欢具有竞技性和创造力发挥的游戏,户外需求量大;青春少年期更加倾向以学习为主导活动,独立性也增强。婴儿期儿童所占的比例也不少。这个时期的儿童活动能力不强,大多数是成人抱着或借助手推车带他们游览公园,与监护人有着亲密的依恋关系,但婴儿也开始以抓、握、爬、行的方式探索世界,设计中应适当设置能够锻炼儿童初级感知的主题空间,如以水、泥、沙、草等要素组成的公共互动性的主题感知空间,且应该离主入口、管理房、厕所等设施比较近,同时应结合座椅等设施设置换尿布操作平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设置简易的哺乳室。儿童公园设计时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心理行为特征,配置相应的主题空间内容,使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公园中都可以体验与其他游戏场地不同的游戏内容,启迪心智,激发想象,勇于创造。

2.加强主题空间创意性

目前,国内由政府主导建设的儿童公园往往由于是以成人的观点以及他们的爱好确定儿童公园的主题,在主体创意缺乏新意。且往往受规划、用地等条件制约,儿童公园空间较少,难以同时满足各年龄段儿童的需求。

如广州市儿童公园,其公园面积太小,难以消化吸收庞大的目标人群,儿童在其中难觅活动场所。 整个园区规划由“阿里山小火车”贯穿整个园区,其他游乐区项目的规划密布其中,排列相当紧密。没有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要进行游行设计及场地划分,活动设施材料单一,活动设施与儿童比例失调,儿童不能够充分开展游戏活动。同时也缺乏儿童活动场地的配套设施,儿童活动场地有简单化、概念化的倾向,而且大部分设计是依照设计者等成人的观点以及他们假定好的儿童锻炼程式设计而成;真正符合各年龄段儿童行为安全性、心理需求、价值需求、特点需求等的活动场所较少;设计元素较低龄化,缺乏创意;没有根据时代及儿童的不同需要进行场景更新设计;绿化较单一,乔灌草的搭配不合理,园区中可供休息的空间较少;没有可以让儿童自由活动的场地及空间;整个园区缺少及时的维护管理,多处游乐设施破旧不堪。而且该主题在公园空间中如何创意性地诠释,却没有得到很好地体现。各子主题空间的创意性、艺术性也比较薄弱。求新、求奇、充满幻想是儿童心理的显著特点。

因此,不管是从整体空间布局上还是各个子主题空间的具体设计上,儿童公园应适当添加激发儿童创造力和开发智力的主题空间,并且力求趣味、艺术地把创意主题内容诠释出来。

3.合理融入成人休憩空间

儿童公园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儿童,但儿童基本上是在节假日或周末由父母陪伴而来,一般一个儿童都有两个成人陪伴,也有少部分是一个人陪伴。而在国内很多儿童公园的游戏设施旁,缺乏必需的成人休息座椅,因此成人基本上是处于站立状态,有的场地设置过于狭小,甚至连站立的空间都不够,大部分成人只能站在草坪上。可见,在儿童公园中合理融入成人休憩空间也是建设中应该考虑的因素,特别是在学龄前儿童的游戏空间中,由于儿童对监护人的依恋更强,成人人数比例更高,成人休憩、看护空间的设置更应该得到重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儿童公园的建设应着重围绕儿童心理、儿童需求、成人休憩为重点,进行设计和建设。一是要以服务儿童为中心开展公园设计和建设。儿童公园的服务主体为儿童,儿童喜欢色彩鲜明、主题突出、新奇古怪的东西,儿童有爱跑爱玩和无穷的求知欲等天性。因此,在儿童公园建设时应有鲜明的主题,游乐设施设置和园区布局应尽量用孩子的眼光去考虑,甚至可以邀请孩子为公园建设提意见,建设孩子心目中最想要的儿童公园。二是要充分考虑公园内的各个细节,确保园区安全。儿童属于弱势群体,自身保护能力较弱,因此在公园植物配置和设施建设时,应选用无毒、无刺的植物,设施要环保无毒、安全系数高,避免伤害儿童。三是要完善园区配套设施。除了提供儿童游乐、成人游憩,公园内应考虑建设保健房和完善的播音系统,便于处理儿童游玩时可能出现的擦伤、走失等情况。

由于儿童的行为、心理、不同年龄的要求,儿童公园的建设与其他公园存在很多的不同,如何把握要点,打造出与儿童心理行为相符合的公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的要素很多。以上只是从公园设计发展的方面进行了肤浅的探讨,仅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能和建设者们共同探讨,为未来新兴的儿童公园发展建设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儿童身心成长、能够锻炼他们未来所需具备的各种能力的快乐天地。

参考文献:

[1]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扬・盖尔.交往与空间(第四版)[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3]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M].俞孔坚译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 2001

[4]徐磊青.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2

[5]石洋,闫红伟.浅析环境心理学理论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以昆明市翠湖公园为例[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

儿童心理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皮亚杰;建构主义;发生认识论;认知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G40-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6-0018-03

Piaget’s Constructive Theory of Cognition//Li Weidong

Abstract As a pioneer of constructivism, Piaget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psychology and the theories of learning. His achievements are mainly in three aspects: genetic epistemology, stages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the distinguishing of physical knowledge, social/conventional knowledge, and logic-mathematical knowledge. Piaget’s research has not only offered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and examples for children’s psychology and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but also paved the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vism.

Key words Piaget;constructivism;genetic epistemology;stages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Author’s addres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llege, 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Tianjin 300300

1 前言

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是当代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日内瓦学派(Geneva School),又称“皮亚杰学派(Piagetian school)”的创始人,是建构主义认知理论的先驱。皮亚杰早期研究儿童语言和思维等认识的发展,并从此入手,最后创立发生认识论,给后人留下许多珍贵的文献。在70多年的时间里,皮亚杰发表了88部著作,上百篇论文,撰写了无数的研究报告[1]。

他的早期关于思维的5本著作,即《儿童的语言与思维》(1923)、《儿童的判断与推理》(1928)、《儿童的世界概念》(1929)、《儿童的因果概念》(1930)、《儿童的道德判断》(1930),基本上都是通过个案调查和测验,对儿童思维性质的分析,并为他以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约从20世纪50年代前后起,他对儿童思维或智力的发展进行了规模庞大和系统完整的研究。他以数理逻辑作为刻画儿童思维发展的工具,他的一篇讲演录《逻辑学与心理学》(1956)对此有简要的说明,在儿童思维研究的领域中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他的《智力心理学》(1950)和《儿童心理学》(1969)是2本比较系统的儿童心理学的理论著作。他的《儿童智力的起源》(1953)、《儿童的心理意象》(1971)、《儿童逻辑的早期形成》(1964)、《从儿童到青年逻辑思维的发展》(1958)等书分别就各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思维发展作了深入的研究。他的晚年代表作是《结构主义》(1968)和《发生认识论》(1970),这标志着他的发生认识论体系的确立[2]。

皮亚杰的贡献可以概括为3个方面:1)提出解释人类知识的科学理论,即发生认识论(genetic epistemology);2)提出一个认知发展阶段(stages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理论,用以解释儿童从出生到青少年期间的知识建构;3)区分3类知识,从而影响教学方式[3]。要理解皮亚杰的贡献,必须牢记他对认识论的革命和与西方哲学传统的分离[4]。

2 发生认识论

为了发展一个尽可能连贯的人类认知和认知发展的模型,皮亚杰与西方哲学传统产生很大的分离,他把焦点从实体论的世界转移到生物体经历的世界上。皮亚杰说:“把我的生命集中于对知识的生物学解释。”[5]他认为认知是一种生物功能,并且“心理发生只有在它的机体根源被揭露以后才能为人所理解”[6]。他重新定义了一些人们几千年以来一直认同的基础概念,如“什么是现实”“什么是知识”和“我们如何习得知识”等。

皮亚杰指出:知识不是现实的照片或拷贝,知识不可能与实体的现实完全一致。现实的最终本质是在不断的建构中的,而不是一个由早已构成的结构组成的聚集[4]。而对于“我们如何习得知识”,皮亚杰认为:“认识既不是起因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业已形成的(从主体的角度来看)、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之上的客体;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发生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途,因而同时既包含着主体又包含着客体。”[6]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即动作,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有机体与环境的平衡。而平衡的实现有2种机制:同化和顺应。图式是同化和顺应的基础也是其结果[6]。

皮亚杰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图式”(schema,也译为“格局”)。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可以被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

认知发展的3个基本过程是同化、顺应、平衡。

1)同化(assimilation)。同化原本是一个生物的概念,它是指有机体把外部要素整合进自己结构中去的过程。在认知发展理论中,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到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就像消化系统就营养物吸收一样。

2)顺应(accommodation)。顺应是指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顺应是与同化伴随而行的。当个体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这就是顺应的过程。可见就本质而言,同化主要是指个体对环境的作用;顺应主要是指环境对个体的作用。

3)平衡(equilibration)。平衡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外一个较高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图式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而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的环境的。就一般而言,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若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用原有图式无法同化环境刺激,个体便会作出顺应,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建新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平衡过程,也就是认识上的适应,也就是人类智慧的实质所在。所以,皮亚杰认为:“智慧行为依赖于同化与顺应这两种机能从最初不稳定的平衡过渡到逐渐稳定的平衡。”

3 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

皮亚杰的另一主要贡献是对儿童智力发展规律的创造性研究。他在人们熟视无睹的儿童幼稚行为中,发现了儿童思维的特点和规律,提出关于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的理论。

皮亚杰将儿童思维的发展划分为4个大的年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和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7]。

3.1 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2岁左右)这一阶段是思维的萌芽期,是以后发展的基础。皮亚杰认为这一阶段的心理发展决定未来心理演进的整个过程。感知运动阶段又包括6个亚阶段:运用反射(0~1个月);初级循环反应(1~4个月);次级循环反应(4~8个月);次级图式协调(8~11个月);三级循环反应(12~18个月);通过心理组合发现新方法(18个月以上)。

3.2 前运算阶段(2岁左右到六七岁)这一阶段又称前逻辑阶段,这时儿童开始以符号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表现在儿童的延缓模仿、想象或游戏之中。能够想象未来,反映过去,尽管他们的知觉定位仍然在很大程度上维持在当前――不能在同一时刻以一个以上的维度进行思考,但这是语言迅速发展期,减少了自我为中心。前运算阶段又有2个亚阶段:前概念阶段(2~4岁);直觉阶段(4~7岁)。

3.3 具体运算阶段(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已有一般的逻辑结构,显著的认知增长,语言和基本技能迅速发展,有了一些抽象思维。具体运算阶段的主要特征:1)守恒,当物体外部特征发生改变时,能透过其外部特征发现物体本质的不变性;2)去中心化,能综合问题的很多重要特点,而不是仅局限于感性认识;3)可逆性,能思考问题的全过程,再进行逆向的思考;4)按层次分类,能变通和重组事物,使之呈有层次的类别;5)序列,给物体排序时,能有计划地进行;6)传递推理,能根据归类和顺序关系对事物进行综合;7)空间运算,具有空间知觉的恒常性,能明白时空、速度间的关系,并建构出与周围环境相类似的认知地图;8)水平翼差,按一定顺序渐次地掌握逻辑概念。

3.4 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此时儿童的智慧发展趋于成熟,思维能力已超出事物的具体内容或感知的事物,思维具有更大灵活性,经常显示出理想主义色彩。形式运算阶段的主要特征:1)假设―演绎推理,当面对难题时,形式运算阶段的青少年会考虑可能产生影响的所有因素,甚至在外部特征上没有明显显现的因素,然而,他们会极尽思考,逐步找到真正起作用的因素;2)命题思维,形式运算阶段的青少年能通过思考命题本身而对命题的逻辑性作出评价,他们不需要结合现实世界的环境来思考这些命题。

4 三类知识

除了发生认识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之外,皮亚杰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区分了3类知识。根据来源和结构方式的不同,知识可以分为物理知识(physical knowledge)、社会或习俗知识(social/conventional knowledge)和逻辑―数学知识(logic-mathematical knowledge)[3]。

物理知识是关于外部现实中客体的知识,如物体的颜色、重量等。这些物理特性存在于外部现实里的物体中,可以通过观察经验获知。物理知识“部分地”来源于客体,而社会或习俗知识主要来源于认为的传统和习俗,如口头和书面语言、在特定环境下的问候语等。逻辑―数学知识由个体发现的关系组成,这种知识来源于儿童的思维。逻辑―数学知识是通过从先前发现的关系中产生出新的关系而建构起来的,是最难理解的知识。当人们看见一块红色积木和一块蓝色积木时,认为它们是相似的,这种相似性就是逻辑―数学知识的例子。

在这3类知识中,逻辑―数学知识尤其重要,它是建构物理知识或社会知识的基础(皮亚杰,1981)。前面提到的物理知识的源泉“部分地”在于课题,皮亚杰强调“部分地”原因是,逻辑―数学知识框架,或分类框架是非常必要的,即使对于识别一块积木或鉴别“水是液体”这样简单的任务也是如此。由此可以说,物理知识不完全在于客体,它还受到逻辑―数学知识的制约。分类对于识别出一个物体的颜色或辨认出它是蓝色的,都是需要的。没有逻辑―数学知识框架的帮助,连基本的物理知识也是很难被理解的。同样,没有逻辑―数学知识,也难以建构社会或习俗知识。比如,儿童认为某些词汇是“好的”,可以用于表扬别人,而有些是“坏的”,是对别人的羞辱,这样他们就知道应该在何种场合下使用这些词汇。这种关于语言表达的社会习俗知识,必须建立在事先具有的关于“好的”和“坏的”分类框架基础上,也就是必须以相应的逻辑―数学知识作为前提。在皮亚杰的3类知识中,逻辑―数学知识最典型地体现了知识的建构性质,这是皮亚杰研究的核心问题。

5 结论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重新界定“现实”“知识”和认知过程。他指出,认知来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非来源于主体,也并非来源于客体;认知的过程是从平衡到不平衡,再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儿童思维的发展要经历4个大的年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来获得认知的能力。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儿童要学习3种知识:物理知识、社会或习俗知识和逻辑―数学知识。其中,逻辑―数学知识尤其重要,它是建构物理知识或社会知识的基础。皮亚杰的研究不仅为儿童心理学以及儿童的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大量的实例,他的发生认识论和对逻辑―数学知识的重视,指出知识的建构性,也为建构主义的发展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1]About Piaget[EB/OL].[2008-11-15].

[2]皮亚杰理论研究综述之二[EB/OL].[2008-11-17].

[3]辛自强.知识建构研究:从主义到实证[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1,13-15

[4]Glasersfield E V.Radical Constructivism: A Way of Knowing and Learning[M].London and Washington D.C.:TheFalmer Press,1995:53,55

[5]Piaget J.“Jean Piaget”[A]//In Boring, E. et.al. Eds.A History of Psychology in Biography[C]. Worcester: Clark University Press,237-256

[6]皮亚杰.发生认识论[EB/OL].王宪钿,等,译.[2008-11-15].

儿童心理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阅读 循序渐进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117-02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基本环节,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是提高知识,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进行阅读训练,既可以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也可以提高同学们的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在阅读中,同学们还可以学习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表达情感的方法,达到读中悟法,读中学写,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科学有效的训练,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循序渐进地进行。

"揠苗助长"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那位可笑的古人以他的失败昭示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如禾苗的成长一样也是急不得的。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目前的阅读水平以及心理规律,训练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应当循序渐进,才能终有所成。

康康上小学二年级了,他爸爸决定让他通过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培养他对书的喜爱。于是,父子俩拟定了一个读书计划:头一个半月里,父子俩每天一起阅读彩图儿童故事书,目的是养成读书的基本习惯,并且学会基本的读书方法;接下来的两个月里,由康康自己读彩图故事书,读完后爸爸请他讲一讲读了什么,有些什么词或句子特别有意思等等;然后,康康开始坚持自己读不带图的《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学期下来,康康读了好几本书,阅读兴趣和能力都提高了。无疑,康康的爸爸很好地运用了"循序渐进"的原理,对孩子的阅读能力进行了成功训练。

"循序渐进"的原理如何运用到指导孩子的阅读实践中去呢?我通过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则:先扶后放;先易后难;先单篇短章,后读成本书;先精读后略读;多多益善。下面分别作一些阐述。

先扶后放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经历从低到高的过程,需要老师、家长教给他们基本的阅读方法,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他们进入阅读的"大门"。训练阅读能力的目标是使其成为独立的高效率读者,但这并不能一蹴而就。在训练开始之际,老师、家长应当通过示范、提醒、启发等方式"扶"他们一把;随着小学生对基本方法的掌握及阅读水平的提高,老师、家长则应当减少帮助与干预,慢慢地放手。

先易后难 小学生只有在尝到成功的喜悦之后,从阅读中找到了乐趣才会乐读,善读。如果一开始就让孩子啃他们啃不动的"硬骨头",那么他们只会畏惧、逃避阅读,所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水平,选择恰当的材料,由易到难是极其重要的。一般而言,阅读材料中的生字词不超过总数的5%.在体裁上,小学生的阅读材料应以记叙文为主,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为辅,意义明了、琅琅上口的短诗、儿童诗也可以。在文体上,童话、传奇、民间小故事也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另外也可以让孩子看报纸上的短新闻 。

先单篇短章,后读成本书 有时家长抱怨孩子读书没有耐心,一本书读了个开头就搁下了。其实,让小学生硬着头皮攻读"大部头"原本就是不恰当的。"大部头"中信息量大,其中关系错综复杂,要求读者有较好的记忆力、连贯能力,否则读到后面忘了前面,始终一团乱麻。而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刚刚发展,即使读完"大部头",也不免糊里糊涂,不知所云。所以,应让小学生读单篇短章,再视具体情况指导小学生读"大部头"中的某些章节。

先精读后略读 精读侧重于阅读理解、领悟与分析;略读侧重于快速捕捉某些信息。精读与略读都是小学生最终应掌握的阅读方法。不过,由于小学生阅读能力有待发展,而且其任务侧重于获得坚实基础,所以精读的训练更重要。精读训练基本过关,才可以进行略读训练;否则容易导致小学生一味追求高速度而影响理解与知识掌握。

多多益善 王芷君在班里可是个"小名人",她虽然才上小学四年级,可是不论谈"白雪公主"、"海的女儿"、还是说"恐龙"、"始祖鸟"、"神舟飞船",都是头头是道,知识竞赛的前几名准有她。同学们都说王芷君可神了。王芷君的妈妈一语道破天机:"我们王芷君的课外书看得多着呢?"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确实需要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完成。

相当一部分家长倾向于孩子读好课本、读好老师发的阅读材料就行了,反对孩子读小说、杂志等"闲书",认为这是不务正业。殊不知,许多"闲书"并不闲,而是开阔小学生视野,锻炼小学生思维,提高小学生能力的好书。如果对孩子看"闲书"的举动一味地管、卡、压,那无异于扼杀孩子的阅读兴趣,抑制孩子阅读能力地增长。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一定要多训练。只要是思想健康、文句通顺的材料,就可以让孩子依照自己的喜好广泛地阅读。读得多了,孩子的头脑不断受新鲜事物刺激,不断自觉联想、思考,对知识的感悟性就会一步步提高,智力发展就能得到促进。

参考文献:

[1]陈威.《小学儿童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年8月

儿童心理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民国; 欧美; 幼教思想; “教”功能理念; 学前教育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欧美近代幼教思想逐渐成形。相对于中世纪以来的欧洲传统育儿理念,其明显的进步即是对幼教思想中“教”(教育)功能理念的强调与认知,使之成为幼教思想中与“育”(保育)功能理念相并列的重要部分。虽然“教”功能理念较“育”功能理念的启蒙相对滞后,但其理论更新快速,内涵丰富。民国时期,西风东渐,欧美近代幼教思想逐渐浸染东亚,其中“教”功能理念的认知亦引发民国学者的关注,被引述入中国。

一、 对宏观认知的引述

在民国学者的引述中,我们可以发现早在17世纪中后期,欧美尤其是德国的学者就已经认识到了幼教中“教”功能理念的重要性。“自从孔米尼士(Comenius)的时代以后,德国就有许多教育家认为学前儿童亦应有受适当教育的必要。”孔米尼士(Comenius)即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13但限于幼儿普遍应由家庭成员(尤其是母亲)提供养护责任的传统观念,更限于专业幼教机构贫乏的现实,幼教的“教”功能未得到足够重视,也无施展的可能。“直到阿布林(Oberlin)在华尔巴(Walbach)地方开始这种教育工作以后,才有人想到实行这种教育的理想。”[1]13无论是理论抑或实践层面,幼教“教”功能的研究兴趣此时才被激发。作为其时一代欧教先行者的代表,德国学者韦德(Werder)的观念具有奠基意义。“其所抱之教育思想,往往非常人所能理解。”他以为幼教“教”功能发挥的起点应为“儿童能注视一物或玩弄一物有兴味时”[2]4。从此开始,“儿童对于某种物品以有感想时,吾人即当乘机说明其物品之功用性质等,如是则儿童好学问之心油然而生”[2]4。这种观点逐渐被欧美学者接受并推广,直接将“教”功能理念推上了与幼教思想中“育”功能理念平起平坐的位置。

民国学者对欧美近代幼教学者对于幼教“教”功能庞杂论述的理解有全方位的引述。

首先是对幼教“教”功能理念的概念性理解。1923年,英国学者细拉(G.Shiller)所著《儿童之训练》一书由陈鸿璧翻译出版,其中提出:“凡已结婚之人,即当有所感觉,当预计将使其子女若何发展,当注意其教育,无使迟至婴儿诞生之后也”[3]3。这种观点认为幼教应尽早谋划,在婴儿诞生之前就应有所准备。“所谓教育者,以一定之目的理想,与影响于儿童总括一切有计划的活动之名称也。”[4]121923年,民国学者还翻译了瑞典教育家爱伦凯(Ellen Key)的《儿童的教育》,介绍了爱伦凯关于幼教应有原理的理论。“在这实际上不曾有过尝试的教育事业上,是和在数学上一样,有几条一定不易的原理的。”[5]88而要实现这些原理,就要研究教育对象的心理与建构适合这些原理的教育体制。“我们这时代中一件最最奇妙而不意的成就,便是儿童心理的研究和从这研究中所发展出来的教育制度。”[5]88这就促使幼教“教”功能理念的研究朝制度化与专业化的方向大大迈进。

在欧美近代幼教学者眼里,幼教“教”功能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但这种教育功能并非儿童学龄阶段教育功能的直线前溯与简单复制。张涛援引美国学者薛斯儿(Seashare)的言论称:“儿童头五年的学识,比其他生平任何五年所得为多。”[6]1这是承认幼儿阶段“教”功能的特殊性。罗素在《教育论》中指出,儿童出生之后每一年的教育都很重要,但他强调各个教育阶段的关注内容是不同的,这种教育应是一种涉及本能、习惯等方面的教育,而不是“我们现在意义的教育”[1]21。

民国时国人对幼教“教”功能的对象与目标的认识过程是递进性的。1932年,吕亦士翻译了福禄培尔(Fredrich Froebel)的《儿童心理的研究》。该书认为:“在教育界里的人已经知道那摇儿童的摇床的人,是真正管理领导全世界的人。”[7]引言,1这是一个相对于时展来说有些迟到但依旧睿智的认识。更进一层的认识是幼教“教”功能的对象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的、发展的。有德国学者就认为:“教育上的对象是在发展状态中的各个人,这各个人是动的,而不是静的。”[1]21这种动态的、发展的变化需要幼教“教”功能具有近代生理学、物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体育学等诸方面知识的支撑,同时需运用艺术的技巧与科学的方法,这样才能实现“教”功能的基本目标。这个基本目标“是建立在哲学上的”[1]21,而非以前的经验主义。对此,民国学者王正国在《儿童教育应有之新认识》一文中对欧美近代学者的相关观点有具体的表述,如杜威认为应“使儿童确切地达到一种健康的新的发展”,克泊屈(William H. Kilpatrick)则认为应使儿童有一个健康与愉快的幼稚期和儿童期[8]。这一切解读都应该建立在尊重学前阶段儿童的基础上。恰如巴粹(Angelo Patti)所言:“如果儿童之身体,从头至脚皆不合适,学校对于儿童是耗费的。”[8]28

19世纪末20世纪初,儿童学理论在欧教潮流中横空出世,很快获得世界性的关注并开始流行。儿童学理论的建构是欧美近代幼教思想发展的一个推动力,也加速了幼教“教”功能理念的发展。这个理论的建构者主要是研究幼儿生理与心理发育的学者们。其关注框架分为幼儿本能、幼儿环境与幼儿身心发展等三部分。因其研究的儿童大多以幼儿阶段为主,故儿童学成为欧美近代幼教思想发展的一个推动力;又因其重点关注幼儿与环境、遗传、发育等方面的内容,故儿童学又成了幼教思想中“教”功能的实现依据,对幼教“教”功能的近代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欧美很多国家都在20世纪形成了儿童学的研究热潮苏联人曾在20世纪30年代对儿童学理论进行过反思。。

20世纪20年代初期,儿童学理论传入中国,两本以“儿童学”为名的著作为国人了解儿童学开辟了道路,也为国人理解欧美近代幼教“教”功能理念作了铺垫。日本学者关宽之的《儿童学》于1922年由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在该书的中译本序言中,姜琦介绍苏联政府通过儿童学理论“施以种种适当之教育,俾其将来皆有可以为‘社会之柱’之资格,以实现一切新理想焉”[9]2。同时表明译介此书的目的是:“将斯学应用之于实际教育界,使吾国第二国民皆得有长足之进步,能与世界各国国民相抗衡也。”[9]3在这本《儿童学》中,关宽之通过大量引用欧美著作的相关理论,对儿童学的概念界定、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学科史及其与生物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联系作了介绍,而对于儿童的发育、本能、感觉知觉、思想与语言、感情与意志等方面更有详细的阐述,可称为民国时期介绍儿童学理论最完备的著作。其中大量的生理数据、实验方法等与幼教“教”功能有密切联系。同年,陶行知先生请蒋锡昌、施之勉两人将时在南开大学任教的教育家凌冰教授前一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暑期学校讲演的笔记进行了速记,后经凌冰整理,冠名《儿童学概论》,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分为“什么叫儿童学”、“儿童学的历史”、“儿童学的方法”、“儿童学与遗传”、“儿童身体的发达”、“儿童各种天性的发达”、“儿童知力的发达”与“儿童教育的目的”等八篇,详细介绍了儿童学的发展历史与主要内容,可称为民国时期中国学者对儿童学理论最详尽的介绍著作。

除了综合性介绍儿童学的著作外,民国一些学者也对儿童学的理念进行介绍,其中涉及幼教“教”功能的阐述也十分丰富。以陈鹤琴译的《研究儿童的历史》[10]与林仲达的《新妇女与儿童研究》[11]两文最有代表性。陈文摘译自马特科(Matcer)的著作《儿童行为》(Child Behavior)的第1章,对卢梭等人过于重视幼儿自然性而引发对于幼教“教”功能的批判进行了反思,提出“从卢梭以及到Necker所有的研究其焦点都是要谋教育儿童适当的根据,所有的发表,大抵缺乏科学的精神”[10]2。马特科提出应大量运用相关医学知识来辅助推动幼教“教”功能的发展。林文阐述了儿童研究从幼儿教育论转向幼儿科学研究的过程。“直到一七八七年德国谛特曼(Tiedemann)的儿童精神发达的观察那篇以后,儿童研究始由教育论副品时期而入于儿童之科学的研究时期。”[11]3林仲达认为儿童学的研究具有四种趋势,即由玄想的教育理论到科学的实验研究,由少数人对少数儿童的观察到有组织的分工合作的研究,由精神意识之单独的研究到身心发达的各方面或整个行为的观察和实验,由纯理论研究的结果到实际的教养方法和制度的改进[11]89。其实这也是欧美近代幼教思想中“教”功能运用的逐渐具体化趋势。

儿童学专注于幼儿心理与生理的研究,引发各种实验的方法论,通过对幼儿生理及心理的实验测量,规划与设计针对幼儿“教”功能发挥的教育制度和具体教育方法,这也成为民国学者了解的目标。德国学者高五柏(R.Gaupp)称:“有许多儿童心理学上的智识,我们都归功于实验,并且承认,非经实验,决不能得。”[12]13这也是儿童学于欧美近代幼教“教”功能的理论贡献。但对于实验结果的评价,也有欧美学者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关于儿童发展上的步骤的知识,不能从实验方面得到的,只能由每日的游戏和作业的观察方法中可知。”[1]21德国学者持这种观点,苏联学者也曾一度强烈反对实验法,甚至攻击儿童学理论。但这些观点并未影响民国学者对儿童学研究的热诚。

其他流行思潮对欧美近代幼教“教”功能理念也有影响。启蒙运动思想与近代心理科学的东渐是民国社会思潮的一部分。诚如时人评价:“近代西洋有两种运动,一是‘仁道主义’的提倡,禁止残害儿童和虐待儿童,并且对于孤苦残废的儿童特予以法律的保障;二是用科学方法研究儿童。”[6]7可见,启蒙运动与近代心理科学的发展对欧美近代幼教“教”功能理念有巨大的影响。

18世纪席卷欧洲的启蒙运动衍生出许多流行的思潮,在欧洲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有体现,其中人道主义与自由主义思潮对幼教“教”功能理念的影响最为重要。就近代伟大的幼教理论家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与福禄培尔来说,尽管两者有各自不同的学说内涵,所谓“在蒙特沙利与福洛培尔的方法中,总免不了有一种敌意的”[1]23,但他们的学说都建立在对幼儿个体权利尊重的支持基础上。蒙台梭利强调教育者必须信任幼儿内在的、潜在的力量,为幼儿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让他们自由活动。福禄培尔的“人性教育”也同样坚持这种理念。朱镇荪曾描述过俄罗斯近代所受幼教思潮的影响。“第一个佛罗贝尔(Froebel)社于一八七一年开创于俄国。本世纪初大批的私人幼稚园出现于莫司科及圣彼得堡而同时于佛罗贝尔主义者的教条之外,又加上了蒙台梭利主义,对自由主义的兴趣,及其他许多运动。这时期中于特出的理论家中有这几个领袖,如Shatzky,Shleger,Ventzel,Sventizkaia,Tichejev,Fansek,Morosova与Chulitzkaia等。”[1]23俄罗斯并非个例,这些由启蒙运动所带来的人道主义与自由主义思潮以及妇女解放运动对欧美近代幼教“教”功能理念的提升,表现在幼教必须尊重幼儿个性发展与自主地位,从幼儿自身出发,制定与设计幼教的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

欧美近代心理科学的进步对欧美近代幼教“教”功能理念的提升作用也同样明显。欧美各种心理学流派对幼儿心理都有探索,其中“精神分析心理学,对于育婴的影响,当然很大”[1]22。例如盛行于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幼教的指导:“近代行为主义(Behaiorism)的心理学的领袖华生(J.B.Watson)在他所著《行为心理学大意》(The Ways of Behaviorism)中说:‘行为心理学者发现了初生的婴孩是一团未成形的原生质,待家庭教养给之以形。’”[13]762这种学说用科学实验方法和客观态度观察幼儿的行为,以其行为发展作为心理研究对象,充分肯定了幼教“教”功能的作用与价值。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甚至取消了一切心理学上的主观名词,如感觉、知觉、意像、欲望、目的、情绪等等;并谓人之初生,没有先天遗传之本能,如模仿、同情、好奇、羞怯、亲爱、嫉妒等,只有数种非学习的反应,如呼吸、心跳、打喷嚏、啼哭、紧握等等,认为“其余一切动作的能力、嗜好的趋向、智愚贤不肖,均是在后学习而得的”[14]80。再如完形派心理学,高觉敷在《“基斯塔”说的儿童心理学》“基斯塔”系音译德文“Gestal”,其含义甚多,有“形”、“整个”、“构造”、“组织”等意,现定名为“格式塔”。一文中引用朱光潜的“完形”概念来概括美籍德裔学者考夫卡(Kurt Koffka)的儿童心理学,认为这个学说所以为的幼教活动都是心理完形作用的表现,可以通过一系列原则,用一种完形的结构建构幼儿的心理宇宙[15]。还有模式心理学(Typepsychelogy),即通过研究幼儿自发的不同欲望以分析幼教的不同作用,更是其时一种新颖的研究模式。这些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与模式都被“集中在整个的观察儿童,视儿童为他的环境的一部分,承认儿童与他的发展步骤是有关系的,以及观察他们的全型和各种主要的特性”[1]22,对欧美近代幼教“教”功能理念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 对主要潮流的引述

欧美近代幼教思想中有几个主流派别对“教”功能理念的提升有关键性的影响,如儿童中心论、儿童实在论、儿童行为主义、儿童独立主义民国时期,儿童独立主义曾被作为一种单独的潮流而引介,但很快交融于儿童中心主义概念范畴内。等。他们的观点也被民国学者所引述。

(一) 儿童中心论

中世纪以来,“神的世纪”不断面临“人的世纪”的质疑和挑战。在卢梭等人的披荆斩棘下,欧美学者超越了神中心论,发现了儿童的新世纪。正如日本学者小西重直(Onishi Shigeno)所言:“卢骚高唱使儿童成为儿童的论调,在这里就新发现了儿童的世界。像这种教育的方法,在中世纪是以超越的神作中心的,一切皆从神出发,而他把她作一个哥白尼的转换,是从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的自发活动出发了。”[16]11899年,瑞典学者爱伦凯著《儿童世纪》,认为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这句话被后人引为经典,也为民国学者所知晓,是儿童中心论开始确定的一个标志性观点。我们看顾儿童,应以儿童视儿童,不能视儿童为缩小或具体而微的成人。爱伦凯的这个观点“已经在一切人们的心灵中,发生了伟大的力量了”[8]24。

中世纪及以前,人们对幼儿的教诲是单向灌输性的,缺乏对幼儿的诱导性及其自发性的尝试与开发。儿童中心论则对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主被动性有辩证的研究与认识。欧美近代幼教学者对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幼教的“教”功能理念。他们认为在幼教实施过程中,诱导应成为一种原则而被遵守。基于此理论基础,“人的精神,像这样,自己实现着自己,而往各方面发展的,在儿童方面,这个作用更一层的鲜明,所以若不适应这个情况,教育是不可能的”[16]2。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儿童自发的活动,采取适当的诱导方法,不干涉亦不放任,绝对禁止体罚”[17]。通过诱导原则,唤醒幼儿自身探知世界的渴望,从而顺利进入接受教育的程序中,是最理想的状态。所谓使幼儿自我发动就是此意。在民国学者的译著中,我们可以了解欧美近代幼教学者大多持此种观点。朱镇荪转述裴斯泰洛奇(Pestalozzi)的观点称:“人类的教育并非是教他们学习自助的唯一工具,并且还应唤醒大多数被疏忽的儿童之身体上、精神上和道德上力量的知觉,使他们能注意他们自己的需要。”[1]17英国学者细拉的《儿童之训练》一书还对幼儿在教育过程中自主性的发挥提出了不干涉的建议。“盖吾人不可减削幼儿之天真,勿强制其活动也。”[3]3因为“以近代有经验值教法言之,吾人以婉辞恳求,而揭示其效果,反胜于严律厉禁也”[3]11。印度学者泰戈尔访华期间曾接受采访并提到幼教的两个注意点:“其一,儿童生来具有一种感觉的潜意识心理,在其未届成人以前,当与以自由发展的机会;其二,儿童对于所接触的事物,常有无限的同情及爱恋,我们当与以自由,不可有所阻扼。”[18]这两点恰恰说明泰戈尔也对幼儿接受教育的能动性有相当程度的认识与肯定。这种建立在承认幼儿接受教育能动性基础上的幼教观念,对“教”功能的实施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得先使他们爱。为使他们知道工作的价值,第一先要使他们作工作。昔时希腊的苏格拉底曾说过:要像产妇的助产婆那样,他触着儿童的心,来使儿童产生真理和艺术。作教育者的视野,这个时候虽像船上撑舵的人那样,不要忘掉看取方向和不断地朝向正当的方向走,但活动的,仍须儿童自身。”[16]2或者更加直接地说,这种教育模式就是要“将儿童一切很好的,被束缚的冲动的愿望、恐惧、困难与理想,让儿童尝试他所想得出的,作成他所发现的”[8]30。

儿童中心论为幼教方法论创造了新的空间。首先是具体的幼教方法必须从幼儿生理角度出发进行改变。“约翰逊(Marietta L. Johnson)说:‘儿童所需要的自由,第一为身体的自由。’”[8]29这种改变体现在有关幼儿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需要适应幼儿的身心发展,形成新的尊重幼儿生理心理发育规律的教育方法。王正国援引美国学者卡罗琳·普拉特(Caroline Pratt)所说:“我们不愿为课程所统制,亦不愿儿童为功课所统制,我们希望他们形成亲身探求的习惯与运用他们所寻找出来的知识;我们需要他们去发现具体事物中的关系,由于此,当他们讨论到抽象的形式时,他们将要知道他们仍旧存在。”[8]33此类的教育方法多富创造性,诸如“蒙特梭利教学、设计教学、道尔顿制教学、德可乐利教学,吾人已耳之熟,近有文纳特卡制,国人亦已开始探讨”[19]19。这些方法名称虽异,试验结果或有不同,但其注重个性,皆以幼儿为中心。具体分析,其方式则有活动、自由、创造活动、社会活动等四种[19]19。

可以说,儿童中心论的诞生为欧美近代幼教“教”功能的实践开辟了新的指导原则与方法论思路。

(二) 儿童实在论

所谓实在论(realism),其理论源流可上溯至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20世纪以来,英国学者罗素等人认为事实独立于经验存在,无论人的感觉经验如何,这些事实都是独立存在的。其后该理论不断演绎,形成了诸多近代实在论的哲学派别,且对近代幼教思想有一定影响。

高觉敷曾作《儿童的实在论》一文,通过参考让·皮亚杰(Jean Piaget)的《儿童的判断与推理》(Judgment and Reasoning in the Child)、威廉·斯坦恩(William Stern)的《儿童语言》(Die Kindersprache)等著作,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近代实在论在欧美近代幼教领域的运用,成为其时国人了解儿童实在论的一个窗口。这一理论认为幼儿具有实在论的认识观基础,幼教必须从此角度出发,幼儿不能以假设的前提为其推理的根据。在此方面,该文以“假定你能触太阳以手,太阳有没有感觉呢”这一问题举例,谈及幼儿不能理解“能触太阳以手”这一假设前提,更无法进一步推理“太阳有没有感觉”的问题,以为对具有实在论认识观基础的幼儿,必须采取实在论的教育模式。幼儿只有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与接触,通过与环境的互动,获得点滴与连续的经验,才能积累成知识,得到进步[20]。这种认识对于幼儿从小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具有积极的意义,也是近代科学不断发展进步的新形势对人类再生产的时代要求。

幼儿虽然具有实在论的认识观基础,但这种实在论是以具象为认识对象的实在论。限于思维发育的阶段性,幼儿尚不能辨别抽象的对象,往往以具体的物件代表抽象的东西,而一旦被抽象化后,则不能在头脑中恢复原先具体的物件概念。高觉敷举例说:“一个大学教授在埋头工作,他的四岁的女孩子在房间内跑来跑去。他受不住她的喧扰。因此,乃给她三条烧过的火柴,说:‘你拿这些去玩耍吧。’那女孩子逐安在地上,玩弄那三根火柴,呼其一为韩生,呼其二为格勒托,而呼其三为妖妇。过了些时之后,她忽大声呼号,使其父惊起。其父问:‘为什么呢?’那孩子便跑至父亲身旁,满面懼容,说:‘爸爸把那妖妇拿去吧,我不敢动她呢。’”[20]26这个孩子为什么不敢动她取名为“妖妇”的火柴呢?因为幼儿的实在性认识对象是软性的,可以随意改造的;而成人的实在性认识对象是硬性的,不能凭想象而改变的。从教育的角度来观察,幼儿阶段所教授的知识必须是客观实在的,可具体认识的,才能被幼儿所接受与领会。

尽管儿童实在论的诞生与儿童中心论并无太多关系,但幼儿的实在论却与儿童中心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承认以幼儿为中心,才能更好地指导儿童实在论的实践;也只有儿童实在论的实践,才是真正以幼儿为中心的原则显现。

(三) 儿童行为主义

作为对西方近代社会影响最大的心理派别之一,行为主义尤其是早期行为主义对近代幼教思想也有影响。以美国华生为首的早期儿童行为主义学者们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应该从人的意识转移到人的行为中去。所谓行为,即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而反应来自于刺激,所以,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就是他们的主要任务。

祝昌群在《儿童教育与行为主义》一文中谈到了行为主义的来源,描述了华生在约翰霍布金医院对数百个幼儿的观察实验工作。华生以为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行为,都是可以通过不同的刺激得以实现,而其中的中间环节则可以无视。“行为主义者深信绝无什么自内的发展,只要你的身体秉赋强健,四肢五官完全,几种基本运动生而备具,此外并无一切条件,你便上而可以成一个才能之士,一个彬彬有礼的贵人,下而可以成一个光棍或贼徒。”[21]88行为主义的理论对幼教“教”功能实践方面的促进体现在推崇以程序化、循序渐进的模式进行幼教;可以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程序实现知识的教授;通过一些教学工具的使用,提升教学效果;最主要的是将教学过程作为“教”功能实现的主要研究对象等。

尽管行为主义的影响很大,但民国时期行为主义在幼教思想领域的影响并不明显。“尽管有一个华特逊(Watson)大倡其行为主义,而因袭的心理学仍援兵纷至,坚守其固有的壁垒。关于本能一层,纠纷更甚。”[22]1所以尽管20世纪30年代产生的新行为主义有了新的内涵,但在欧美等国兴盛起来并影响幼教已是20世纪60年代了。

(四) 儿童独立主义

从儿童中心论出发,对幼儿独立性的认识与尊重也在欧美近代幼教思想中蔓延开来。这种对幼儿独立性的尊重一方面来自于儿童中心论的影响,一方面也来自于近代欧战的历史实际。残酷的战争环境导致欧洲诸国的幼儿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迫使这些幼儿在残酷环境中尽早具有独立的品性,也培养了人们对幼儿独立性的期望。恰如朗怀在《苏联儿童教养的实际》中所说:“十月革命已使父母女子的关系发生剧烈的变化。父母是不再享有绝对的统制权了,而子女们也不再温柔地接受命令。儿童们在批评其父母时,已不再感觉到约束。俄国之父子二代时代的分离是二个社会政治制度间的大罅隙。但当一个六岁的儿童在对木屋墙上的神像深思时,说:‘母亲,这是你除去这些东西的时候了。’他并不有像他所持态度样的极力反对其母亲的。”[23]17

具体到幼教“教”功能的理念上,欧美近代幼教学者认为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由此出发考虑其教育方法则十分具有针对性。德国学者认为可以通过幼稚园的活动安排以实现这种教育目的。“在幼稚园中,应给儿童独立的思考,做创造和自动发表的工作,参加团体工作的兴趣,获得日常生活的知识与经验,以及发展他的生活和经验的意识的各种机会。”[1]16苏联学者的观点与其几乎一致。“托儿所中使儿童们从小就养成一种劳动的习惯。如果儿童能够做的事情,保姆就不再去帮助他,用很多的方法去发展儿童的独立性。”[24]15当然,对幼儿独立性的尊重并非绝对的,在将独立性作为一种幼教培养目标的同时,人们也关注到独立性作为一种幼儿的人格属性的特殊地位。尊重并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其间的平衡是实施“教”功能属性的关键。

三、 对引述的思考

民国时期,在幼教思想的引介领域,欧美近代幼教思想成为继日本幼教思想后的主要潮流。根据笔者的统计,在民国时期有关幼教领域的三千余篇相关文论及数百部著作、译著中,欧美近代幼教思想的引述占据了绝对的主流地位[25],而其中有关“教”功能理念的介绍成为这股潮流的精华部分。可以说,其引述路径主要是通过民国本土学者对欧美文论的翻译,其中具有留学经历的学者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一些欧美著名学者,如罗素等人的访华讲学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欧美近代幼教思想中“教”功能理念在民国的引述,呼应了当时中国幼教面临的三大客观诉求:首先是呼应了近代体制转型下社会经济及家庭模式变化带来的育儿需求。在近代工业化大生产经济的渗透下,传统大家庭制逐渐瓦解,妇女参加工作,育儿劳动力锐减,政府及社会对育儿义务的主导权在逐渐上升,促使学界与政界更加关注借鉴欧美先进理论的指导,中国育儿自此开始脱离群体性单纯经验育儿的历史阶段。其次是呼应了民初育儿方法论真空状态的实践需求。清末民初,日本育儿模式随着日本幼教师资的进入而一度风行。但作为一种舶自欧美的二手教育理念,其适应力弱小,生命力如昙花一现。日本本身也面临着向欧美学习的转型,加之20世纪初欧教思想“教”功能理念的迸发式创新,使民国学者不再满足于倒卖日本经验,而是直接向欧美学习。再次是呼应了中国育儿方向性的需求。20世纪20—30年代中国人文思想启蒙解放的潮流盛行,欧美近代幼教思想“教”理念功能是解放人类、解放个性、解放妇女思想潮流的产物,也必然在此时的中国引发共鸣。

近代欧教思想“教”功能理念的民国引述具有阶段性。20世纪20—30年代的民国教育发展“黄金期”为欧教思想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国人对近代欧教思想“教”功能理念的研究也十分开放自由。抗战爆发后,在民族危亡的战争环境及挽救与培养次代国民的急迫要求下,“育”功能超越“教”功能成为育儿首位问题,这也是近代欧教思想“教”功能理念的引述在抗战爆发后逐渐衰微的现实理由。

总之,通过民国学者的努力,对欧美近代幼教思想中“教”功能理念的引述,丰富了民国幼教思想的内涵,促进了近代学前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参考文献]

[1]朱镇荪: 《德国学前教育》,《东方杂志》1933年第12期,第1324页。[Zhu Zhensun, ″Perschool Education of German,″ The Oriental Magazine,No.12(1933),pp.1324.]

[2]宗良: 《儿童与居室之关系(续)》,《妇女杂志》1918年第3期,第16页。[Zong Liang, ″The Relation of the Child and the Room(Continuous),″ The Women Magazine,No.3(1918),pp.16.]

[3][英]细拉: 《儿童之训练》,陈鸿璧译,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G.Shiller,Children Training,trans. by Chen Hongbi,Shanghai:Shanghai Commercial Press,1923.]

[4][日]松本亦太郎、[日]楢崎浅次郎: 《教育心理学》,朱兆萃、邱陵译,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M.Taro & Z.Ajiro,Educational Psychology, trans. by Zhu Zhaocui & Qiu Ling,Shanghai:Shanghai Commercial Press,1923.]

[5][瑞典]爱伦凯: 《儿童的教育》,沈泽民译,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E.Key,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trans. by Shen Zemin,Shanghai:Shanghai Commercial Press,1923.]

[6]张涛: 《五岁以前的儿童教育》,《安徽教育》1929年第4期,第17页。[Zhang Tao,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before the Age of Five,″ The Education in Anhui,No.4(1929),pp.17.]

[7][法]福禄培尔: 《儿童心理的研究》,吕亦士译,上海:世界书局,1932年。[F.Froebel,The Study to Physiology of Children, trans. by Lü Yishi,Shanghai:World Press,1932.]

[8]王正国: 《儿童教育应有之新认识》,《湖北教育月刊》1935年第8期,第2436页。[Wang Zhengguo,″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Journal of Education of Hubei,No.8(1935),pp.2436.]

[9][日]关宽之: 《儿童学》,朱孟迁、绍人模译,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S.Hiroyuki, Discipline for Children, trans. by Zhu Mengqian & Shao Renmo,Shanghai:Shanghai Commercial Press,1922.]

[10][美]马特科: 《研究儿童的历史》,陈鹤琴译,《心理》1922年第3期,第16页。[Matcer,″History of the Research of Children,″ trans. by Chen Heqin,Psychology,No.3(1922),pp.16.]

[11]林仲达: 《新妇女与儿童研究》,《东方杂志》1933年第11期,第19页。[Lin Zhongda,″The Study of New Women and Children,″ The Oriental Magazine,No.11(1933),pp.19.]

[12][德]高五柏: 《儿童心理学》,陈大齐译,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R.Gaupp,Children Psychology, trans. by Chen Daqi,Shanghai:Shanghai Commercial Press,1925.]

[13]熙素: 《儿童公育》,《新女性》1929年第6期,第759777页。[Xi Su,″Public Rearing of Children,″ New Femininity,No.6(1929),pp.759777.]

[14]吴叔班: 《父母对于儿童将来人格修养上的影响》,《教育杂志》1936年第12期,第7781页。[Wu Shuban, ″The Parents Influence to Childrens Future Personality,″ The Education Magazine,No.12(1936),pp.7781.]

[15] 高觉敷: 《“基斯塔”说的儿童心理学》,《教育杂志》1929年第4期,第61页。[Gao Juefu, ″Gestals Children Psychology,″ The Education Magazine,No.4(1929),p.61.]

[16][日]小西重直: 《儿童教育与自由发动》,刘梦衡译,《中华教育界》1930年第11期,第13页。[O.Shigeno,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Free Engine,″ trans. by Liu Mengheng,The Chinese Educational Circles,No.11(1930),pp.13.]

[17]赣县妇女指导处: 《赣县农忙托儿所计划大纲》,《江西妇女》1937年第1期,第26页。[The Department of Gan Countys Women, ″Plan Outline of Gan Countys Seasonal Creche,″ Women of Jiangxi,No.1(1937),p.26.]

[18]从子: 《太戈尔论儿童教育》,《东方杂志》1924年第10期,第41页。[Cong Zi, ″Tagores Arguments about Education of Children,″ The Oriental Magazine,No.10(1924),p.41.]

[19]雷澹天: 《儿童中心教育概要》,《中华教育界》1930年第11期,第1920页。[Lei Dantian, ″The Outline of Childrencentered Education,″ The Chinese Educational Circles,No.11(1930),pp.1920.]

[20]高觉敷: 《儿童的实在论》,《东方杂志》1933年第18期,第1826页。[Gao Juefu, ″Realism of Children,″ The Oriental Magazine,No.18(1933),pp.1826.]

[21]贺昌群: 《儿童教育与行为主义》,《教育杂志》1929年第1期,第85100页。[He Changqun, ″Education for Children and Behaviourism,″ The Education Magazine,No.1(1929),pp.85100.]

[22]高卓: 《本能与儿童心理》,《教育杂志》1926年第7期,第15页。[Gao Zhuo, ″Instinct and Children Psychology,″ The Education Magazine,No.7(1926),pp.15.]

[23]朗怀: 《苏联儿童教养的实际》,《东方杂志》1934年第5期,第1620页。[Lang Huai, ″Practice of the Soviet Unions Children Rearing,″ The Oriental Magazine,No.5(1934),pp.1620.]

[24]顾志坚: 《苏联的托儿所》,《东方杂志》1934年第9期,第1216页。[Gu Zhijian, ″The Soviet Unions Nursery,″ The Oriental Magazine,No.9(1934),pp.1216.]

儿童心理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幼儿;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现象

一、研究背景

2009年初,由上海文广集团出品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自1月16日首映以来,创造了国产动画影片的票房神话。“孩子是一个家庭的重心,抓住了孩子的心,就等于抓住了一个家庭的心。”央视新闻联播在1月21日对该片进行了超过1分钟的报道,这也是《新闻联播》首次以如此大的篇幅关注一部国产动画电影。现在幼儿园里随处可见幼儿使用《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产品,幼儿对其爱不释手。幼儿为什么如此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如何创造票房神话?对之后的国产动画有何启示?基于以上思考,笔者确定了“幼儿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现象研究”的论文方向。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充实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有关幼儿观看动画片的问题探讨将涉及到幼儿心理特点、学习兴趣、注意力等问题,对它们的研讨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学前儿童的心理,丰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充实其理论知识。

(2)实践意义:通过研究幼儿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现象,一是对学前儿童教育有一定的启示。包括带给幼儿教师的启示和带给家庭教育的启示。二是为优秀国产动画的创作提供典范。给动画创作者带来的启示:动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承担着重要的教育功能。动画创作者从教育理性的高度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出于对孩子们的深爱,对国家、民族未来的深爱,将这种理性与情感融会到艺术想象中去,创造出美妙的动画形象,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在生动形象、有声有色的动画世界中获得知识,在喜爱和欢乐中得到心灵的陶冶、净化和提升,这要比我们传统的教条式教育更能得到孩子们的认可和接受。

三、研究内容

(一)幼儿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现状分析

随着电视网络的不断普及,动画片走进了幼儿的生活中,并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然而自从《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出现后,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不管是孩子们还是大人们对其产生观看的热情。在一部一部的根据每年的属相出现的不同作品,也让孩子们对其感到新鲜和好奇,尤其里面还有很多的新鲜、潮流的词语的出现,让这部动画片变的更加精彩,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趣味性。

(二)幼儿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原因探讨

美国学者伯格提出:“所有文化产品都包括两种因素的混合物:传统手法与创造。传统手法是创作者和观众事先都知道的因素―其中包括最受喜爱的情节、定型的人物、大家都接受的观点、众所周知的暗喻和其他手段等等。另一方面,创造是由创作者独一无二地想象出来的因素,例如新类型的人物、观点或语言形式。”他同时指出,“公式化的作品也经常包括很多创造因素,反之亦然。”如何在类型中出新,《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画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类型出新想象力丰富,符合儿童心理需求

我国原有的动画片取材相对固定, 大多集中于神话、传说、寓言、成语、童话故事等,诸如《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西游记》等,笔者在儿童时代所观看过的动画人物及题材至今仍频繁地出现在电视上, 此类作品过多并不符合我们当代儿童的审美情趣―追求好玩、新奇、轻松快乐,而反对说教。这势必要求我们的动画作品在内容及形式上有很大的突破。《喜羊羊》在这一点上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它摆脱了现有取材的局限性,题材新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性急勤劳的喜羊羊、贪吃贪睡的懒羊羊、爱美漂亮的美羊羊、强壮鲁莽的沸羊羊……当然还有聪明搞笑倒霉的灰太狼,他们性格各异,有着很多普通儿童的小毛病:不想做作业、劳动时偷懒、喜欢睡懒觉等,拟人化的动物被赋予了生命的活力与惹人喜爱的个性,不再是儿童们仰视不可企及的“好孩子”“小英雄”,小观众们似乎在这些极具亲和力的动画人物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共通的性格与缺点,并与之产生共鸣。

2.语言词汇风趣幽默,音乐节奏欢快

动画片应该在使用语言词汇时考虑到儿童的语言发展能力。纯朴、自然的口语,是儿童最亲近最容易接受的语言,表现儿童内心,富有童真、童稚、童趣的风趣幽默更会博得儿童喜爱。《喜羊羊》中动画人物的命名大多采取“ABB式”词语,如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记忆犹新。还有类似于澎恰恰说:“有什么了不起!来, 有本事和我猜拳啊! ”尽显诙谐的儿童情趣。其次是这部片子的主题曲《别看我只是一只羊》“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慢羊羊,软绵绵,红太狼,灰太狼。别看我只是一只羊,绿草因为我变得更香别看我只是一只羊,羊儿的聪明难以想象”,曲调旋律优美轻松,并别具创意地将动画人物的名字插入进去, 以至于播放这首歌的时候,儿童耳熟能详,就会不自觉地开始哼唱这些羊儿的名字。在电影版《喜羊羊》放映前,孩子们就像在举办一次盛大的宴会,开一场欢愉的party一样,一起合唱这首他们熟悉的动画歌曲。

(三)《喜羊羊与灰太狼》带来的启示

幼儿尤其是托小班的幼儿一般无法熟练运用语言文字,在这种情况下,动画片是一种可以采用的辅教育工具,因此我们相对重视动画片的教育功能,强调教育意义。例如《大耳朵图图》《新三字经》《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等就是完全针对少年儿童的动画片。它们故事情节简单易懂,并且每一集故事都浓缩出一定的道理,让幼儿可以从中学语言、学生活、学知识,初步明白好坏之分、是非之分,其教育意义明显。教师在选择动画片给幼儿欣赏时,需考虑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例如选择观寓教于乐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画及动画电影,非常适合幼儿观看的。

参考文献:

[1]马力.童话学通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8)

[2]蒋风.幼儿文学概论.太原:希望出版社,2005(6)

儿童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0篇

教师的教学资料库里要储存的资料应是多而广的,但有几种资料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必须用心收集和整理的。

一、藏书

藏书要有职业的目的,就教师职业来说,以下教育书籍是要收藏的:

1. 关于所教学科专业的书籍。这类书籍能使教师既不断提高学科专业水平,又经常了解学科的最新知识,掌握其最新的教育发展趋势,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开阔教学视野。如,学科教学大纲、各类教育期刊等。

2. 关于教育专业书籍。这主要指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学法之类的书。教育专业是各科教师的共同专业,他能指导教师教育实践,启迪教育智慧,使教育教学工作按规律办事。

3. 关于英雄模范、杰出人物、科学家生平的书籍。这对教师来说也必不可少,因为这些书籍既能激励、陶冶教师自己,又是教育学生的好教材。

另外,有关的工具书也必须购买些。如,字典、词典等。

书是教师的财富,是教师的精神伴侣,藏书、读书,应成为教师的癖好。

二、收集整理教学参考材料

这里包括的内容很多,比如教学参考书、典型教案、各类习题、教学经验、论文、图片等。在整理时,要在每份资料上注明出处、时间等,以备将来教学使用。搜集的材料要分门别类装订起来,妥善保存,以备查阅参考。

三、积累读书笔记

常有这样的情况,教师备课时需要某方面的材料,可这个材料又好像在哪本书上看到过,但又叫不准,说不清,悔恨自己当时没做读书笔记,没把它摘录下来。读书学习时,要做文摘卡片,写读书笔记,写札记,或从自己订的报纸、杂志上剪贴有用的资料。积累读书笔记,是教师博采百家之长,积蓄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有许多老师都见过我有许多各种名目的剪贴本,他们分别被我命名为:散文、诗歌、班主任工作、教育随笔、自命题文章等,这些年来无论多忙,我都没有放弃过,如有所需,随手就来。

上一篇:本科心理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大一心理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