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课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8 16:08:18

地方课程论文

地方课程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题】比较教育

【关键词】国外/地方课程/开发……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国家课程占主导地位。近年来,课程模式和课程结构的多样化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也应运而生。在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中,地方课程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地方课程是沟通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最好桥梁:一方面,地方课程既是国家课程目标在特定社区条件下的具体化,又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另一方面,地方课程是研制学校课程或校本课程的重要依据,校本课程不能完全脱离地方课程资源和社区发展实际来体现学校特色,它需要将地方课程具体化。国外对地方课程的开发起步较早,积累了许多宝贵而成熟的经验。因此,探讨国外地方课程开发,或许会对我国的地方课程开发乃至三级课程的管理都有所裨益。

一、课程管理多极化

从课程的管理来看,国外地方课程在多级管理模式中充分发挥各级的管理权,各级管理都具有一定的弹性。

一般说来,课程管理体制主要有两大类型:中央集权课程管理体制和地方分权课程管理体制。在前一体制条件下,国家课程在宏观课程结构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没有相应的地位。而在后一管理体制下,国家课程门类较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居于主导地位,其中,地方课程是校本课程的基本依据。美国是典型的地方分权制国家,它是地方课程开发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6世纪,从欧洲殖民者踏上美洲大陆的那天起,美国就有了移民自办教育的传统,各个宗主国的办学模式和教育思想就在这块新大陆上扎了根。它决定了美国学校课程从一开始就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即课程管理和实施两方面的高度分散和多样性。随后1789年颁布的宪法“保留条款”,承认和维护了各州各地区自主办学的传统。可以说,美国学校课程多元化的特点与这一保留条款有关,而地方课程也可以被视为这一条款的“产物”。根据保留条款,美国各州拥有州内教育全权,但各州的规定都比较笼统并有弹性,给下属地区和学校以相当大的灵活余地。

像没有全国统一学制一样,目前在美国也不存在联邦政府规定的统一课程。各州各学区各学校一般根据自己认同的观点,确定课程标准,编制具体课程。其中,联邦政府只是通过调查,对有关课程问题起间接指导作用。具体地说,州政府行政机构依据州宪法和州教育法对学校教育内容提出大致要求,规定州内务学区学校的课程基准及毕业的起码要求。而地方教育委员会则可以在不违反州规定的课程基准下,确定区内各学校的课程标准及教学计划,再由地方教育委员会组织由课程管理人员、指导主任、校长、教师及家长代表组成的“课程委员会”决定学校各科教学大纲及其细目内容。各校根据地方教委规定的课程标准及“课程委员会”明示的课程标准,分别编制具体课程。一般说来,州的规定是最低要求,市、学区和学校要以它为依据,不能降低,但可以提高。所以不但州与州不同,而且市与市不同,学校与学校不同。

前苏联是典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并没有沿袭过去的教育模式,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对旧教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其中,课程改革尤为突出。1992年7月,叶利钦总统签署了《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该法令规定,地方教育行政当局和学校在设置课程时,既要有统一的符合世界潮流的标准,又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1993年,俄罗斯制定了基础教学计划,给地方和学校以较大的课程决策权;推出了《普通教育学校基础教学计划》,规定地方和学校管理课程的时间占总课时量的25%-30%,其中照顾地区、民族文化特点、儿童兴趣等的地方和学校课程部分,在高中阶段更是达到了47%之多。同时,在1993年俄罗斯联邦公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方案中,在小学课程方面,新的课程方案的最大变革之一在于增强了课程设置的灵活性,给地方以较大的自。

参照国外的情况,再看看我国的课程管理体制,我们不难发现自己的不足。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课程实行大一统的管理,从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进度到教学评价考核都强调了全国的整齐划一,课程管理权基本集中在国家,而地方几乎没权。近年来,在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推动下,我国也进行了一系列课改,逐渐加强了课程的地方管理权。1992年我国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该计划自建国以来第一次规定了地方管理课程的时间,其占总课时的7%-9%。2000年我国教育部又在当年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中把地方和学校管理课程的时间提高到17%,但与俄罗斯的47%相比,这之间的差距可想而知。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要刻意追求国外的某一比例,因为由于历史、现实各个方面的原因,每个国家地方课程开发的空间是不一样的,可这一比例的对比也足以说明我国地方课程开发的空间还是不够的,这一点是我们无法否认而且必须承认的。所以,我国地方课程的开发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然后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的经验,充分发挥地方的自。至于我国地方课程开发的空间究竟有多大,这是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很值得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问题。

二、课程设置地方化

从课程设置来看,国外地方课程巧妙地渗透于国家课程中,课程的地方性加强。

在中央集权型国家中,国家课程占主导地位,这有利于统一要求、统一内容,可以保证基础教育的质量,但不利于联系地方和学生的实际,不能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易造成“千人一面”、“万人一孔”的局面。俄罗斯是典型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前苏联在教学内容方面实行“三统一”:统一课程计划、学大纲、科书。这种整齐划一的课程管理,虽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有利于小学与中学、中学与大学的衔接;但由于前苏联不同民族之间,不同地域之间、城乡之间,办学条件相差甚远,执行统一的课程方案困难重重。俄罗斯联邦政府于1993年解决了这一问题。1993年,俄罗斯联邦公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方案,该方案只是一种基础性、规范性的课程方案,它只体现国家最基本的教育标准,因而它不但允许而且要求各地和各校发挥在课程设置方面的自。该方案中,课程由不变部分和可变部分两部分组成,而占课时总数75%的俄语、语言和文学、艺术、社会、数学、体育、工艺学等全国统一的必修课程,其教学内容并非全部是全国统一的:其中的“语言和文学”,内容主要包括本族语、民族文学、文学、外语等,具有很强的地方性。因此,联邦基础性课程的不变部分,所占比重实际上在70%以内,而地方性必修课、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选修课、针对学生个别差异开设的个别课或小组课等组成的可变部分,其比重实际上在30%以上。而在前苏联,课程的可变部分只占总量的10%左右,有时甚至更少。

加拿大的《地方课程开发指南》指出,学校教育局可以开发两种地方课程:必修学分课程和选修学分课程。必修学分课程由学校教育局可以在英语、数学或科学这三种课程中各开发一门地方学分课程,以满足该学科必修学分的要求,这些课程的学分不能用其它课程的学分来代替。但是,这必修学分课程也由不变和可变两部分组成。例如,某校除开设规定的数学必修学分课程外,还开发一门地方学分课程《实用数学》,它是一门必修学分课程,但具有一定的可变性。这就属于地方课程的可变部分。而选修学分课程由学校教育局可以在任何学科领域开发地方全学分或部分学分的选修学分课程。无庸置疑,选修课给地方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空间,而必修课程的可变部分更是巧妙地使课程的地方性又一次得到了加强。

国外地方课程的巧妙设置不能不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有某些方面的触动。可以说,我国地方课程的设置曾很长时期走入误区,而这一误区至今仍未能完全消除。我们也曾为了开发地方课程而设置了一些我们无法不能称之为地方课程的乡土教材,可那几乎就是地方课程的全部,而在必修课程当中,全国从上到下,不论城乡,不分东西,全国定的是一个课程标准,人人修的是一样的内容,几乎没有留给地方和学校设置课程的空间。就以我国高中数学课程为例,它的设置存在着极大的不合理性。通过与国外高中数学课程的比较,我国高中数学课程的难度大大高于英美等国,而这一高难度的数学课程又是每一个高中生的必修课程,并且全国就一个课程标准,不管是发达的沿海地区,还是老少边穷地区,学生们使用的都是同一套教材,要达到的都是同一个标准。这高难度的同一性使不少学生对学习数学真有“赶着鸭子上架”之感,厌恨学习数学。对于这一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固然应该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可是把必修课程完全定位于不变,这就走进了一个严重的误区。走出这样一个误区,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加拿大的地方课程开发经验:国家规定一个最低的课程标准(必修课程中的不变部分),然后,各地在此基准上,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标准,供不同的学生选择,这就是必修课程的可变部分。这样,课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就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因此,设计具有可变性的必修课是我国课程改革中很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三、课程实施个性化

从课程的实施来看,国外地方课程的探究性和实践性得到加强。

地方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个性,提高自我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适应地方或社区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因而,在地方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不应是接受式的,而应是探究式的、实践式的。日本的地方课程开发对这一点尤为重视。日本在1998年公布的新中小学课程方案中,增设了一门新课程——综合学习。所谓“综合学习”,不是一门课程的名称,也没有既定的课程内容,它只是让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设一门让学生进行“综台学习”的课程。根据新的课程方案,学校在设置这门课程时,要发挥自己的自,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等,主动选择学习内容。所选课程内容的名称,由学校自己确定。具体内容,可以是自然、社会方面的体验学习,也可以是观察、实验、调查、情报收集等,还可以是自愿者性质的活动。这一新课程的开设是为了扭转日本现行小学教育中过分偏重于文化科学知识的倾向,是为了使学校能够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培养能自主、会创造的人。具体说,开设这一新课程,有三个方面的意义:其一,为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所处地域的实际情况开创特色教育提供时间保证;其二,为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发现,学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造性地开展探究活动提供时间保证;其三,使学生能够主动灵活地适应急剧变化的国际化、信息化的社会,学到一般教科书里学不到的东西。地方课程的探究性和实践性在这一课程方案中得到了真正地体现和落实,而这一探究性和实践性的落实使学生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并提高了自我创造能力。不仅日本如此,目前俄联邦也正通过教学计划的多种方案给学校带来更多的教学自主性,并开发个性课程,增加高中阶段自我选择课程的比例,以求达到教育个性化的目的。

我国地方课程的探究性和实践性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我国地方课程大部分仍以学科的形式来设计课程内容体系,而在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仍以接受式为主。很难想象,这种缺乏探究和实践性的地方课程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因而,在地方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应是探究式的、实践式的。学生在学习关于地方和社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研究社区现实问题,探究每个社会成员适应社区发展需要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同时,通过参与社区生活、社区服务等各项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四、课程标准多样化

从课程标准来看,国外地方课程标准繁多,全国的教育质量难以保证。这是国外地方课程开发中存在的严重不足。

这一现象在实行地方分权的联邦制国家更是突出。由于地方分权,各地政府除外交、军事权归属联邦政府外,其他方面的权限都独揽在手。因而,各州政府和学校对教育都拥有较大的自,全国没有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要求,各个州都有自己独立的课程体系。在过去,澳大利亚实行地方分权制,中小学课程设置各州不尽相同,课程标准五花八门,各级教育顾此失彼,课程庞杂缺乏中心,规格难以统一,课程内容缺乏统一性和没有明确的、一致的评价标准,于是引发出了严重的教育质量问题,极大地削弱了许多学校基础学科的教学,致使不少学生学习水平下降,从而影响了教育的整体质量和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虽说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很多,但课程设置不当难辞其咎。由于地方分权,美国长期以来也不设国家统一课程,没有制定国家统一标准,而且同一地区的学校课程也极有弹性,这导致了美国中小学学生读、写、算等基本技能的下降以及基础知识的贫乏。根据美国国家高质量教育委员会调查的结果表明,美国学生的学业成绩,在19种国际学业成绩的测验中,与其它工业化国家学生相比,有七次排名倒数第一。17岁的美国人中约有13%为半文盲,少数民族青年中的半文盲则高达40%。美国中学生在大多数标准化测验中的平均成绩,低于26年前苏联发射人造卫星时的水平。地方多样性的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教育质量固然受挫。

地方课程论文范文第2篇

(一)旅游文化教学受传统专业渊源影响较大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涉及到众多学科,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设置基本上都起源于地理、历史、管理或者经济等专业。因此,旅游文化教学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专业的影响。如地理科学专业下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学课程,更多地注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关内容的讲授,对旅游文化的空间分布和演变过程具有独到的见解;历史专业下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课程偏向中华文化史、民俗文化和考古文化等,对旅游文化的自然演进规律和时空演变等问题关注较少;经济学专业下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学教学过程中,旅游文化产业的形成机理、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可能融入其中,在旅游文化现象的地域分布、传承意义等方面可能略显不足。因此,由于旅游文化教学受到各自渊源学科的影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材选择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学生对旅游文化认知偏差,社会适应能力减弱,就业空间减少,直接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二)旅游文化教学理念不明确

旅游文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泛,包括历史、建筑、宗教、艺术等。但由于内容过于庞杂,教师在有限的课时限制下只能简单地介绍各地山水人情、历史古迹和民俗风情,很少深入分析某种旅游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空间演变规律等。一些泛泛而谈的旅游文化知识,学生在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其他课程中都已经学过,严重影响了旅游文化学的教学质量,也重挫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现象的产生归根到底还是旅游文化教学理念不明确,课程定位出现偏差,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旅游文化课程设置与地方性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才能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主要是针对地方旅游市场需求,需要对地方旅游文化资源有深入的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旅游文化服务实践能力,可将课程定位为专业综合课程,在理论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应特别注重学生对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实践能力。

(三)旅游文化教学内容中地域文化缺失

目前有关旅游文化学的教材众多,可选择性较大,但都存在一个显著性的问题,即旅游文化学教材无法融入地方性旅游文化。如旅游文化学中关于建筑、宗教和民俗的内容,仅仅是介绍了我国典型的区域文化特征,很难全面覆盖各地地域文化特色,当地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没有充分利用,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南岳衡山是我国五岳之一,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在湖南省旅游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旅游文化资源种类较多,特色分明,有悠久的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庙会文化、寿文化和书院文化。但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对本土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和足够的重视,旅游文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地域性文化资源融入太少,课堂教学与学生就业市场需求脱节,与衡阳市旅游发展不相适应,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二、地方旅游文化资源融入旅游文化学的意义

(一)拓展旅游文化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学生的文化审美修养

旅游文化教学过程中融入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可促使教师深刻领悟本土旅游文化,拓展教师知识层面的深度和广度。将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内容,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大大促进了学生对本土旅游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会自觉对本土旅游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比如在讲授佛教文化时,除了一般介绍性讲解以外,可以重点分析南岳本土佛教文化。南岳佛教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可以讲解的内容很多,如南岳是禅宗的发源地,可以分为五个支系,可以从文化传播的视角分析南岳佛教文化流传的空间路径,也可以分析南岳寺庙的景观特点和空间分布状况等。通过对寺庙文化的学习研究,学生还可从寺庙的古朴美、色彩形态美、情操美、风格美等美学活教材中领域其美学思想,提高文化审美修养。

(二)融入旅游文化教学内容的地域性,实现教学的隐形教育目标

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分布广泛,区域特征明显,旅游文化只有根植于地方,才能彰显特色。因此,旅游文化教学应表现出高度的地域性。比如,人们常用“寿比南山”祝福老人高寿,这里的南山指的就是衡山,自古以来南岳就有主寿之山、中华寿岳的美誉。寿文化是南岳衡山旅游文化中极具地方性的文化,完全可以引入课程教学。南岳旅游文化的课程教学可以通过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修订,强化其核心地位。地方文化的显性教育是了解和认知地方旅游文化的特点和旅游价值,但旅游文化课程的隐性教育也不容忽视,通过地方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树立健康的思想道德情操。

(三)利用旅游文化教学的社会实践性,对接旅游市场的现实需求

长期以来,主流观点一直认为旅游文化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实际上旅游文化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旅游文化知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很多旅游文化需要旅游从业者不断传播或者展示。对于地方性旅游人才培养机构,我们应注重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能力,对接旅游市场需求。如导游方向的学生,对地方性旅游文化不仅要理解,更要深入分析缘由,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如南岳衡山建筑文化就需要学生对历朝历代的建筑营造风格、建筑隐喻、材料选取等等知识有全面了解。只有这样,学生在讲解南岳建筑文化时,才能得心应手、信手捏来,旅游服务效果才好。

三、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教学大纲:瞄准旅游市场现实需求

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教学计划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尺度和依据。旅游文化教学大纲应顺应地方高校的本土化教育目标,面向市场需求,有秩序地修改和制定教学大纲,设定符合市场需求的教学目标。因此,扩大和提升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教学深度和广度就变得尤为重要,也是地方性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改革需要密切关注的焦点。就本校而言,旅游文化学教学大纲应加大南岳旅游文化资源的渗透,首先将南岳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融入到旅游文化课程的各个章节,对每一个旅游文化主题进行重难点分解,特别是要对南岳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分级定位,对极具本土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要深入分析,强化理解。

(二)教学内容:根植南岳独特地域文化

地方文化是旅游文化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旅游者直接能够感知的本土文化,因此,地域文化的展示成为吸引游客的主要手段之一。学生在旅游文化学习过程中,如能熟练地掌握本土旅游文化资源,并适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很容易获得旅游者的认同感。作为地方旅游从业者,要发扬本土文化,提升旅游吸引力,就需要旅游从业者熟练掌握本土旅游文化资源,能够承载和传承本土丰富的极具特色的优秀旅游文化。笔者在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旅游文化学的每一个章节都可以穿插湖南特色旅游文化素材。在课时量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依据市场需求和湖南旅游发展现状,适当地在教学内容上做一些删减,增加一部分湖湘特色的旅游文化知识。

(三)教学过程:强化地方社会服务能力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将旅游文化学定位为专业基础课,并且是纯课堂教学。这与地方性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和旅游市场实际需求相脱节,应结合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和旅游市场发展的实际,将旅游文化课程定位为专业综合课程,即除了理论教学外,强化学生对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认知,注重实用性、实践性和市场需求性。这就要求从整体上调整教学大纲,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训课时量,加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换能力。如旅游文化学原来总课时为51课时,现在可以压缩课堂教学课时,将实训课时由原来的6课时增加为27课时。针对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和实训项目的目标定位,可以增加本土旅游文化项目的实训课时量。如在讲解建筑文化专题的时候,本地南岳大庙建筑文化就可以作为重点实训项目,需要学生掌握南岳大庙的主要建筑组成、模式、历史渊源、文化价值、建筑特征和文化内涵等。

四、结语

旅游文化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课程建设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是教学理念定位不明确,受传统专业渊源影响较大,教学内容中地域文化缺失。因此,应该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和旅游市场需求规律,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为地方性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可供借鉴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地方课程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地方高校;MPA教育;新思路

一、引言

自2001年开展中国公共管理硕士(MasterofPublicAdministration,以下简称MPA)教育以来,中国MPA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逐步确立了其使命、理念与目标,在特色建设、培养体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强大影响力。[1]据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2016的全国MPA院长工作会议材料显示,截至2016年8月,全国范围内共有223所培养院校、225家培养单位。经过2015年MPA专项评估后,全国共有214家招生单位。共计招生录取单双证MPA学生159431人,年均录取10629人;共授予学位99597人,年均授予学位7114人。其中单证MPA学生共录取108126人,年均录取7208人;双证MPA学生共录取51305人,年均录取8551人。可见,中国MPA教育为公共部门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提高中国公共管理水平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当然,也需要认清到一个基本事实:中国MPA教育注重量的扩张阶段已经基本结束,今后MPA教育的发展重心将转向以质量为导向的内涵式发展。正如在报告中所强调的那样: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毫无疑问,MPA教育也必须要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之需要,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赢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取得更大的成就。

二、地方高校MPA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一)MPA培养院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MPA培养院校数量的持续增加,竞争日益加剧。以浙江省为例,原有培养院校只有浙大、浙师大、宁波大学三所院校,新增院校包括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以及浙江省委党校,从原先的3所迅速增致9所。从江苏省和上海市来看,MPA院校之间的竞争更是激烈,上海市MPA培养院校数量达到12所,江苏省MPA培养院校数量达到17所,南京市内MPA培养院校数量就达到11所之多。全国范围内MPA培养院校则由最初的24家增至225家,区域范围内的竞争十分激烈。(参见表1)在“僧多粥少”的格局下,部分地方院校必将面临MPA生源紧缺的压力,甚至会出现难以为继的现象,以至于出现个别院校不惜通过争取异地生源和合作办班的手段以维持MPA教育的发展。当然,从异地办班的情况看,总体上属于个别现象,但长期来看不利于MPA教育的良性发展,因为异地办班对于如何保证MPA培养质量始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也是全国MPA教指委明令禁止异地办班的原因之所在。

(二)MPA招生的规模和指标逐步萎缩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的文件精神,2017年后单证MPA将停止招生,如此造成的结果是前几批的MPA培养院校在招生规模和指标上将出现不可避免的锐减之现象。以浙江地区N大学为例,原先单证MPA每年招生100个指标(由教指委统一划定),双证指标为50-60个(由学校研究生院根据全校招生指标统筹划定),这样每年总的MPA招生规模在150-170个左右。但是,随着单证MPA的取消,总体规模将出现严重锐减的现象。即便研究生院对此有所考虑,但是期望双证MPA规模在短期内有大幅度提升的可能性不是很大,MPA招生规模的缩减将成为不争的事实,其他地区MPA培养院校的情况总体上也大致如此。目前,985院校和211院校的招生总体上还是比较乐观的,但是部分地方院校MPA招生情况则不容乐观,杭州某地方性高校甚至出现MPA招生数量是个位数的情况,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到MPA培养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三)MPA教育将越来越注重培养质量

在MPA培养院校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如何提高MPA培养质量、树立MPA教育品牌、提高MPA教育竞争力是各培养院校面临的共同挑战,尤其是在政府主张和强调公务员攻读MPA教育经费要学员自己负担的背景下,自筹经费的学员无疑将本着“货真价实”的原则对培养单位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近年来,MPA教指委和各MPA院校为切实改进和提高MPA培养质量诉诸了种种改革举措,包括定期召开全国范围内的MPA核心课程培训班、大力推进全国范围内的MPA案例库建设、实施MPA核心课程教材建设工程、举办全国范围内的MPA案例大赛、组织优秀师资编写《MPA论文写作指南》、评选全国MPA优秀学位论文、开展MPA合格评语与专项评估工作、举行全国性和区域性(诸如华东地区、华南地区、东北地区)MPA教育和教学研讨会、建立MPA区域联盟、加快MPA教育国家化认证工作等等。总之,如何通过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升MPA教育质量,提高MPA学员满意度成为MPA教育发展中亟待破解的难题。

(四)MPA教育将越来越注重国际化

中国MPA教育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走国际化道路,在全球一体化和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MPA教育必须积极主动地融入全球教育体系,在国际公共管理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优势,为推进全球公共管理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时下,不少985高校院校诸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已经开始探索MPA教育国际化发展道路,采取的主要做法包括:采用双语教学、选用英文版教材、建立与国外大学师生常态化交流机制、聘请外籍教授参与担任MPA教学工作、直接招收MPA留学生、建立中外大学MPA联合办学机制、推动MPA教育国际质量认证等一系列工作。为此,地方高校也应积极主动地适应和顺应MPA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做到未雨绸缪、有的放矢。

三、地方高校MPA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MPA课程设计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不够新颖

通过考察和审视大多数地方高校MPA培养方案,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各地方院校在MPA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是理论性的课程居多,而实务性、实践性、技能性的课程比重相对较少,导致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课程居多,而学生参与型、实务型和技能提升型的课程相对较少,无法增加MPA课程的吸引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此同时,MPA学生普遍反映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学方式不够新颖,传统的授课方式和说教的比重较大,而案例教学、课堂研讨、实务参观、情景模拟、实践教学等其他方式运用不够,导致课堂教学的缺乏活力和创新,教学效果差强人意。MPA培养模式与教学方式单一,针对性不强,无法满足MPA因材施教的要求,已成为影响和制约MPA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

(二)MPA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能力有待提高

实践表明,要开展高水平的MPA课堂教学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绝非容易之事。要开展好MPA课堂教学工作,事先必须做精心的课程准备,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体系的编排、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进度的安排、教学技能的使用等均要做好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选择。从实际调研的情况来看,部分院校MPA任课教师对于MPA课程教学的准备和认识是不够充分和到位的,授课过程中存在MPA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课堂教学内容缺乏时效性和应用性之特征,难以适应国内外行政环境持续变化对公务员能力建设的要求,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亟待提高。[2]毫不夸张地说,现行MPA授课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MPA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如何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以及MPA教育发展的潮流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可谓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三)MPA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建设进程缓慢

据了解,目前全国很多MPA培养院校在注重MPA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的过程中,都高度重视MPA核心课程建设以及特色课程的建设工作,这项工作从根本上关系到MPA品牌的打造和特色的凝练。不少培养院校已经开始围绕MPA核心课程建设工作打造专门的课程组,从教材编写—案例撰写—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课外实践等环节入手,推动MPA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的建设工作,旨在通过持续的投入,打造特色鲜明的课程组,从根本上提升MPA教学质量。相形之下,部分地方院校MPA课程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尽管在迎接MPA教指委的合格评估与专项评估的过程做了不少改进工作,但无论是在资源投入还是课程建设方面均存在显著差距,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和改善。从长远来看,“要想在竞争激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各MPA培养单位就需要全面提升MPA学生的感知服务质量,”[3]必须牢固树立以质量求生存的发展战略。

(四)MPA论文写作和指导过程中存在薄弱环节

MPA论文既是对MPA教学成果和质量的集中反映,也是对MPA学员水平和能力的检验。无论是从MPA教指委还是MPA培养院校均高度重视MPA论文的写作工作。地方院校为强化论文写作与指导,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管理办法和指导意见,从“导师选择—论文开题—论文写作—论文—论文盲审—论文答辩—论文存档”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规范体系,为控制和提升MPA硕士论文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即便如此,实践中仍然存在论文问题、论文送审不通过、甚至是论文二审不通过的现象,说明现行培养环节中仍然存在薄弱之处。与“985”和“211”高校相比,地方院校MPA论文的写作质量确实有待于提高,历届全国MPA优秀论文评选结果显示,地方院校的优秀论文寥寥无几(参见表2)。当然,究其原因既有学生论文写作的态度和写作能力问题,更有指导教师的能力与失职、失责等问题。鉴于此,如何完善和健全现行论文写作和指导制度,端正MPA学生写作态度、强化MPA导师职责成为当务之急。

四、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推动地方高校MPA发展的新思路

在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教育自身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从注重‘需求侧拉动’转向更加注重‘供给侧推动’,要有推动之策。”[4]地方高校在推动MPA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按照“对目标—找差距—补短板—上台阶”要求,大力推进MPA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一)优化MPA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增强MPA教育的实践性与灵活性

针对现行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设计,应适度减少理论性课程比重,增加实践导向性课程的比重。同时,在教学体系的设计上要摆脱传统过分强调知识单向传授的的教学方式,充分考虑和照顾到MPA学生的实际需求,引入专题式课程教学方式,以增加知识传授的针对性,培养学生特定的技能。同时,在授课教师的安排上打破一两个老师“从一而终”的授课方式,采用多个教师联合教学、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联合教学的方式,通过一系列改革和创新推动课程授课教师的多元化、课程内容编排的灵活化和丰富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创新化,从而增加MPA教学的魅力与吸引力。[5]此外,还要将基础知识和理论前沿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开阔眼界,把握理论发展动态;采用情景教学、实验教学、实地调研等教学方式,更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努力实现MPA课堂教学朝着“顶天立地”的目标发展,在理论性与实践性之间寻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二)启动MPA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提升MPA授课质量与学生满意度

从供需视角来看,在MPA教育需求端存在诸多不满和意见的情况下,推动MPA教育供给侧改革可谓势在必行。当前,在全国上下纷纷推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MPA教育发展更要积极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及时启动MPA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推动MPA核心课程和模块方向课程的建设工作,给予专项经费资助,从教学目标设定、教材编写、教学内容编排、教学案例撰写、教学方式选择、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专题教学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设目标,以MPA课程群的方式由教授和副教授自由申报,根据择优原则每年资助3-4课程,通过5年的周期打造15-20门左右MPA精品课程,形成一个系统化的MPA精品课程体系,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打造和凝练特色鲜明的MPA品牌。

(三)严格规范MPA论文写作与指导制度,提高MPA论文写作水平与质量

MPA论文写作水平是衡量MPA办学质量的标尺,针对现行MPA论文写作和指导过程出现的种种问题,特此建议:一要进一步规范从“导师选择—论文开题—论文写作—论文—论文盲审—论文答辩—论文存档”这一论文写作与培养过程,完善相关的制度安排,避免制度漏洞。二要增加论文写作课程的比重,通过MPA培养方案的修订,增加MPA论文写作课程,按照2个学分设定MPA《论文写作》课程,强化论文写作训练与能力。三要按照“师生互选、优胜劣汰”的原则推动MPA学生的选导师工作,引入市场机制以区分不同类型导师,用竞争压力迫使导师更好地履行其职责。[6]四是追究“问题论文”的导师职责,在开题、答辩等环节中通过隐去指导教师姓名,运用背靠背(导师匿名)的方式开展相关工作,让“问题论文”无处遁形、让指导教师切实承担相应的责任与后果,同时建立必要的惩处机制,做到奖罚分明,优胜劣汰。

(四)采用“内联外通”的合作方式,积极推动MPA教育的国际化战略

在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和“一带一路”战略高歌猛进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全球化已不可逆转。地方高校MPA教育的转型、升级与发展必须积极顺应和融入这一新时代的发展潮流,通过“内联外通”的方式,坚定不移地推动MPA教育的国际化战略与进程。一要积极推进MPA国际认证进程,加快MPA教育国际化步伐。譬如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于2011年5月加人全球公共管理院校联盟,并在2012年初向美国公共政策分析与管理学会(NetworkofSchoolsofPublicPolicy,AffairsandAdministration)正式提出MPA项目的认证申请。经过自我评估、实地考察等环节,2013年7月,清华MPA项目成为美国之外全球首例通过NASPAA认证的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项目。[7]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MPA项目的成功认证不仅为国内其他高校实施MPA国际化战略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其他高校推进MPA国际认证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二是通过派遣老师出去交流和邀请其他境外大学来本土交流的方式,密切与国外大学的关系,探索MPA合作办学的经验,推动MPA办学的国际化。三是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与历史机遇,积极谋划招收国际MPA学生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的留学生,提高MPA教育国际化办学水平,彰显各地方高校MPA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五、结语

中国MPA教育事业自创办以来,受到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社部、中组部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对MPA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高校必须始终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从供给侧改革入手,深化MPA教育改革、优化MPA教育培养体系、提升MPA教育培养质量,努力开创地方高校MPA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周建国,陈谦.中国MPA教育中长期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行政管理,2015(11):88-92.

[2]徐林.基于公务员能力提升的我国MPA教育路径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9(12):90-92.

[3]刘彩虹,安悦.MPA教育感知服务质量实证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10):62-69.

[4]刘云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教育怎么办?[J].教育发展研究,2016(3):1-7.

[5]刘塑,杜海峰,李秀兵.能力导向的美国MPA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8):61-65.

[6]赵永红.MPA研究生培养中的矛盾及其解决思路[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版,2016(5):41-44.

[7]谢矜,彭宗超.基于专题研究与实践创新的清华MPA教育模式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8):16-20.

地方课程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物技术专业;地方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174-02

进入21世纪,生物产业迅猛发展,已成为增长最快的经济领域,涌现出大量生物产业成果,表明生物产业能够在环境、健康、能源和粮食等重大问题的解决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内外都高度重视生物产业的发展,纷纷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大投入,试图占领生物技术领域的各块高地。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就把生物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将生物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期间制定了《“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全面推进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十二五”以来,我国生物产业复合增长率达15%以上,2015年产业规模超过3.5万亿元。最近,发改委印发《“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2016-2020)》,提出到2020年,我国生物产业规模达到8至10万亿元,生物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4%,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生物产业的迅猛发展,对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年上升。

生物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新型综合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由于生物技术专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任何一个高校都不可能培养面面俱到、行行精通的生物技术人才,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师资力量、办学经验以及生源质量等方面的限制,其人才培养模式与那些“211”、“985”等高水平大学相比有很大的不同[1]。地方型本科高校的生物技术专业在办学中一定要结合自身优势,办出特色,本文就地方型本科高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这些高校生物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一、认清学校办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划分,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有三种类型:重点大学培养的是以学术为主的研究型人才、普通本科院校培养的是以开发性和应用性为主的应用型人才、高职类院校培养是以技能为主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地方型本科高校,其主要目的是为地方行业培养各类应用型、技术型和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毕业生大多到企业、公司等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工作。地方型本科高校在确定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首先应认清自身的办学定位,制定符合学校及地方经济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地方型本科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一定要注意立足地方实际的原则,在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上也要避开与“211”、“985”等重点大学撞车,而是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2]。笔者认为,这个突破口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确定:一是办学实际,审视自身在多年办学中形成的特色是什么;二是要参考地方经济需求,因为地方型本科高校的生源大多都来源于学校驻地附近,学生的就业也大多会选择在学校驻地周边,因此培养地方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生物技术人才尤为重要。

二、基于全面发展和重点突出相结合的原则,优化理论教学内容

生物技术专业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诸多产业,如农业、能源、环保、化工、医药、卫生、食品等。生物技术专业包含的理论课程非常多,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专业课程(包括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以及专业选修的课程(如生物统计学、生物信息学、免疫学等)等。生物技术专业总共可以开设的课程达70余门,这些课程有些内容相互交叉融合,有些课程自成体系,这么多课程在开设与否及学时安排上不可能同等对待。所以,每个高校必须根据自己的师资现状及人才培养目标,对这些课程进行有重点的教学。对于内容有交叉的课程,需要统筹梳理,进行理论教学内容的优化,精简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突出重点课程。

三、强化实验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实践能力培养对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来说至关重要。实践能力主要是通过实验、专业实践及生产实习来进行培养的。生物技术专业的实验课程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验证性”实验,主要是一些基础课的实验。二是“理论+技能性”实验,这些实验课程既能够验证知识,又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主要是一些专业课的实验。三是“开放性”实验,是学生在掌握一定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已学的实验方法、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在开放实验室独立完成,自主分析实验数据并做出相应结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对学生只进行宏观地指导监督。“开放性”实验可以让学生主动开拓知识面,灵活运用和归纳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限于经费、设备及师资力量,地方型本科院校中“开放性”实验开设较少。在生物技术人才培养中,应加大“开放性”实验的投入,改善开放实验室条件,强化“开放性”教学。同时,在实验项目的选择、教学模式等环节进行改革,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课程真正地领会知识,掌握实验技能。

四、保障实习环节,零距离接触企业生产

实习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地方型高校来说,实习环节尤其重要。虽然各个高校都建有一定数量的校内外实习基地,但学生的生产实习仍面临一系列的困难。首先,校内实习基地不健全,有些实习基地专业对口性较差,难以真正起到作用。其次,已建的校外实习基地多数流于形式,虽然签有实习协议,但并没有真正执行。甚至有些学校把实习环节全部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个人途径自行联系实习。第三,大多数学校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实习考核机制,没有跟踪学生的实习过程,仅仅依靠学生的实习鉴定表就授予学分。因此,在地方型高校生物技术专业的改革发展中,切实保障实习环节的真正施行是一个重中之重。笔者认为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入手:(1)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来促进实习基地建设。可以聘请企业人员给学生介绍企业生产问题,与企业合作开展科技攻关、员工培训等,增强学校与企业的互动,建立良性合作关系。(2)强化实习过程管理,增强带队老师的责任感,督促学生自始至终完成实习过程。(3)建全实习考核机制,采用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全面真实地考核学生在企业所学到的技能。(4)有计划地培训或引进双师型教师,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五、严把论文选题,保证毕业论文质量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教学计划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直接相关。毕业论文在选题类型上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科研型、生产型和综述型。科研型论文是指论文内容主要侧重于理论研究;生产型论文是指论文内容主要侧重于实际生产应用,包括在实验室中研发、小试,或者是学生参与到一些企业的科研项目中;而综述型论文是指学生利用网络、数据库等搜集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梳理概括,并对该领域的下一步发展提出一些展望或建议。从地方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及培养目标来看,生产型论文尤其是参与企业科研的类型是最适合学生的类型,而在实际中,这一类型的论文开设很少,相反,有很大比例的学生毕业论文是综述型的,这与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不相符合的[3]。因此,学校应在提高毕业论文质量上下大功夫,创造条件提高生产型论文的比例,这对于培养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应用性和实用性极其重要。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已提升到国家科技重点发展的战略高度,地方型本科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就是为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培养主力军和实际生产者的。地方型本科高校应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目标,制定适合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理论教学上要以学生就业及学生自身的未来发展为导向,把握主要内容,取舍有度。通过实验教学、生产实习及毕业论文等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同时,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多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成才观。

参考文献:

[1]王彦杰,韩毅强,晏磊,等.生物技术专业“落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50-151.

[2]胡晓倩,张界,黄松.生物技术专业地方性应用型转型建设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3,(5):135-137.

[3]倪雯,沈露露,晶,等.生物技术专业毕业论文现状的调查分析[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2015,(5):38-43.

Abstract:The main goal of the biotechnology specialty in local universities is to train the senior technical professionals for local biotechnology companies. Therefore,the training program of biotechnology specialty in local universities should be based on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e contents of theory teaching must be optimiz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s,and the students' experimental skills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should be enhanced through experimental teaching,production practice,graduation thesis and other aspects.

地方课程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史学论文写作 改革 创新 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4-0121-02

在高等教育中,历史学科是基础之一,必须坚持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作为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同时,要紧密结合改革的步伐和社会的需求来培养人才。历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基础扎实、知识丰富、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小学师资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相关专门人才。根据这一目标,改革和创新史学论文写作的理论教学和写作实践,必将对我们实现目标、培养人才起到突出的作用。

史学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和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写好论文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通过论文的写作,将所学的专业基本知识运用于实践,掌握论文撰写的步骤、方法和技能,并且在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为毕业后从事科研、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整体优化构建

(一)改革理论教学

改革以往史学论文写作课程的传统理论教学方式,增加研读、探求两个环节,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有必要逐步改革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这两门历史专业核心课的内容和体例,使之更好地反映时代变化和学术的最新发展。三年级将较多地开设专业选修课(包括必选课和任选课),地方高校尤其要注重开设部分区域历史文化课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增加有关生态、拓殖、人口、社会思潮、大众心态、社会生活等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的内容,将历史学习与现代社会问题诸如区域稳定、边疆经济、生态变迁等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趋势,凸显历史学的社会功能。要增开反映本学科前沿成果,有助于提高学生基本功训练和理论思维能力的选修课,特别是文化史、社会史、宗教史、外交史等领域的专门课程以及断代史研究的专题,拓宽学生的认知面。

(二)创新实践方式

要结合理论教学的改革,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发挥历史学教化与教养的功能,凸显历史学科功能和价值,培育经典名师,讲传经典文献,开设精品课程,打造精彩讲堂;培养学术人才,加强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质,建设文化名校;培养社会人才,满足社会对具有一定史学功底的应用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同时,结合高校教学团学一体化建设的实践,创办校园历史文化节、“历史与文化”学生论文大赛、学生学术论坛等学术实践活动,以演讲、辩论、沙龙、历史剧、考古调查等形式,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能力,在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体现历史专业独特的魅力。

(三)增强教师指导

教育目标的实现,归根结底是通过教师的具体教学活动来完成的。建立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的知识储备,是保证改革顺利进行的不可忽视的前提。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要抓好中青年教师队伍的稳定及其知识结构的完善,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绝大多数教授、副教授都承担本科教学第一线教学任务,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不仅对学生在知识结构、思辨能力、认知水平、学科体系、考研素质等方面着力进行培养,还要对学生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打造。四年级学生除了继续进行少量课程的学习外,在教师的指导下,要积极参与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和项目活动开展。尤其是结合论文写作课程、毕业论文(设计)、历史文化研究竞赛等活动,提高能力。

二、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一)具体分工与集体攻关相结合

课题的研究和实践,需要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配合、协调统一来展开。在总项目之下,设置若干子项目,充分了解历史学专业本科学生学术研究倾向;调查历史学专业学生读书情况;理清教学、团学工作一体化与创新改革的关系等等。对每一个子项目进行具体分工,展开工作,不定期进行集中讨论。最终在子项目完成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检验和集体修订,形成最终方案。

(二)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要在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教学新理念的指导之下,紧紧把握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前沿成果。结合国家、地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法规、政策,认真学习,融会贯通,将核心内容渗透在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中。同时,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形成,必须通过实践活动展开,如对相关现状的调查,就必须通过大量的调查问卷来进行,而初步研究形成的方案,也必然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来进行检验和不断完善。只有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才能形成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

(三)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

课题的研究要立足于具体高校,但又不能仅局限在一所院校,必须与历史学专业改革发展的趋势目标相统一,与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和趋势相统一,与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相统一。课题的研究主要针对史学论文写作,但又不能仅局限在写作上,要充分考虑应用型人才对各学科知识的需求,对各种能力的需求,以及教学团学一体化建设的思路。

(四)专业课程与知识拓展相结合

课题的研究还包括在历史学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以外,有效地对教师资源进行整合,以师资特色开设专门史、断代史专题选修课来培养“学术型”人才;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历史过去性的特点,以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声像、音响、图片于一体,增强历史教学的生动性,激发学生学史兴趣。开展专业考察、地方遗址遗迹参观了解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主要特色和创新

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我们提出,创新史学论文写作教学和实践活动,具有特色的“123模式”是有效的途径。

“123模式”具体来说包括两个“123”,即教学中的“一堂课、两论文、三环节”;实践中的“一结合、两展示、三监控”。

在史学论文写作教学活动中,创新“一堂课、两论文、三环节”。一堂理论课程,对历史学本科学生继续开设史学论文写作理论课程,要通过调整使学年论文能够和毕业论文更好地衔接,学年论文总结和毕业论文启动同时进行,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两论文,即两个写作实践,包括历史学本科学生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科学合理地安排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三环节指理论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具体环节,包括研读式环节、探求式环节、思辨式环节。改变以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在理论学习中,首先结合理论学习,指导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学术论文进行研读;其次,结合理论学习进行对史料的搜集整理,以探求本质;第三,指导学生对具体选题进行思辨,然后再进行写作实践。

在史学论文写作实践环节中,进行“一结合、两展示、三监控”。一结合指将学生学年论文写作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学生进行学年论文写作与历史论文写作大赛相结合,积累经验,适时地将写作大赛范围逐渐推广到全体历史学专业学生,并进一步推广到全校范围内,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研究旨趣。两展示是指论文大赛获奖学生的学术论坛展示和毕业论文答辩展示。在每年的论文大赛结束后,举办由获奖论文学生为主的“学术论坛”,同时邀请部分教师参加,面向全校学生展示历史文化研究的魅力。通过对学年论文的高标准、严要求,进行规范、严格的毕业论文开题、答辩,向全校学生展示历史学专业学生精益求精的学术风气。三监控是指从目标监控、过程监控和评价监控三个方面构建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质量监控体系,保证学生论文的质量,充分达到原创性、学术性、科学性的统一,使学生论文选题能够具有较强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能够公开发表,能够有新观点、新视角、新史料。通过培养,使历史专业的学生能够广受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的好评,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地方课程论文范文第6篇

一 面向地方培养多样化人才

地方高校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面向地方和为地方服务的,它担负着为地方社会培养高层次动物学专业人才的责任。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目前地方社会迫切需要一些实践技能强和综合素质高的高层次理论型、应用型和技术型动物学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地方院校在培养目标的制定上,应考虑地方社会的需求,以培养高层次理论型、应用型和技术型动物学专业人才为主体。改变以往盲目进行攀比,一味追求高层次的培养目标的现象,这样才能在整个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体系中获得发展。

地方社会对高层次理论型、应用型和技术型动物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地方高校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也应该多样化。多样化不仅体现在大力发展动物学的专业学位,而且在动物学专业学位中,也要根据社会需求灵活制定培养目标和设置课程。目前即使是学术型学位,培养的动物学专业硕士毕业生大部分也都要从事实际工作,那就不一定要求所有的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都去做论文,课程硕士或者非论文硕士的培养也都应该成为动物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二 加强招生宣传

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生源的问题是关系到动物学专业学位能否蓬勃发展的关键,地方高校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做好动物学专业研究生的招生宣传和动员工作,只有较好的生源,才能使后续的一系列培养工作得以顺利地开展和实施。由于地方高校的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起步较晚,在社会上影响较小,因此一定要牢牢抓住就业市场这根主线,加强招生宣传,开拓生源,提高招生质量。可以充分利用报纸、网络资源、电视、新闻、咨询会等媒体,在全国范围内宣传自己的动物学学科优势和特色,利用招生专业目录等宣传材料,详细介绍动物学专业情况、动物学专业导师情况、动物学学科建设情况等,为学生报考当好参谋。利用电话、网络等方式,与生源直接交流,做好咨询服务工作。总之,要利用一切机会大力宣传学校,宣传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不断在社会上形成影响力,吸引更多学生报考,提高生源质量。

三 加强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是培养动物学专业研究生的主要力量,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动物学专业研究生必须要有一支优秀的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要有一支合理且稳定的学术梯队和导师组。学术梯队和导师组要包含不同年龄、不同职称的导师,这样才会有利于动物学学科发展和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根据动物学专业的发展要求,聘请其他高校和企事业具有相当学术水平的科研、行政人员及高级技术人员担任研究生导师。在导师的评聘制度上,可以借鉴美国经验,公开评聘,做到学历与能力并重。对于动物学专业经验丰富的教师,学校和学院要注重对其进行继续教育。对于新聘任的动物学专业教师要不断提高要求,优选科研能力强且具有博士学位的动物学专业老师进入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中来,改变地方高校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士学位获得者比例不足的状况。同时优化导师的年龄结构,积极支持和鼓励符合条件的年轻教师担任动物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值得一提的是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通过接受动物学专业新知识、加强动物学方面科研、教学等,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掌握动物学专业最新研究动态,申请高质量的部级、省级科研课题等。同时加强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培养,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动物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四 加强科研训练

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科研训练形式主要有,动物学方面的科学实验、课题研究、社会实践、学术沙龙、学术会议、专题讲座、征文比赛、科研成果评比活动、科研创新事例展、学术论坛和读书报告。通过这些动物学专业科研训练,让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动物学专业特长和个性需求,参与到最适合自己的动物学专业特色的科研训练中,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调查表明,地方高校在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导师课题来源不足,学生缺乏科研训练等问题。因此,地方高校应加强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科研训练与学位论文的管理。地方高校和学院要竭尽全力申请到更多的部级和省级科研课题,学院和导师要鼓励或强制性地要求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参与到科研课题的研究,将科研课题中的基础部分交给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来做,这样既可以减轻动物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的科研工作量,又可以为师生相互交流创造一定的条件。在此过程中,导师亲自指导动物学专业硕士生的学术研究,使动物学专业硕士生增强学术研究能力,获得学术研究的经验。地方高校和学院要经常组织动物学专业的学术科研活动,并且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避免形式单一。多样化的动物学专业学术活动要办出特色,比如每月可以组织一次由学术导师、实习导师和动物学专业所有研究生共同参加的学术交流讨论会;合作的企事业技术研究人员可以经常到地方高校进行有关动物学专业知识的讲座,与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相关交流;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定期到企业参观技术员的研究工作和研究环境。在学位论文的选题上,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选择与地方社会经济等现实需要相结合的课题作为研究的对象。地方高校、企事业和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合作,为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创造条件。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基本规律,对于年轻、有培养前途的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要着重培养其创新能力,要求阅读原版外文书籍,撰写高水平文献综述,鼓励考博及;对年龄偏大、家庭负担较重的动物学专业研究生以培养动物学专业技能为主。

在动物学专业科研训练中培养实践能力,需要有稳定而有效的制度来保证。首先应将科研训练环节的内容、目标、要求、考核方式和成绩列入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并体现在动物学专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使科研训练环节的实施规范化和制度化;其次,制定并完善科研训练实施规则,保障科研训练的进行;再次,制定和完善科研训练考核制度,对动物学专业研究生科研训练活动进行定期检查、考核和评价,形成稳定的激励机制,促使动物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研究生按计划完成科研训练任务,实现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科研训练的目的。

五 加大中期考核力度

地方高校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要经过一个较长阶段的动物学专业学习和动物学专业相关课题研究,时间跨度比较长,如果没有相应的中期考核措施,难以确保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也无法实现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分流培养。因此,要加大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力度。通过中期考核,使那些想攻读博士的学生或希望尽快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使那些学习成绩差、科研素养低和实践能力弱的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重修一年或终止学习。

为了切实实现中期考核的激励和分流作用,促进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应该从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保障中期考核的有效实施。笔者认为要切实做好考核前期的宣传工作。把中期考核制度及考核标准作为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让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从入学之日起就明确在培养过程中还需要经历中期的筛选过程,中期考核不合格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可能。这样可以使动物学专业研究生一入学就可以根据中期考核的等级和标准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笔者认为还要健全中期考核评估体系,实行定量评估。根据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的目的要求、评估对象以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健全定量评估体系。定量评估体系包括评估项目、评估要素、评分三个部分。评估项目包括政治思想表现和体育健康状况。

六 优化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增加选修课在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形成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个性化网状知识结构。同时加强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选修课程文理科之间、理工科之间和基础应用之间的交叉与渗透,形成以动物学学科专业知识为内核,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为的,多维立体的个性化知识结构,以服务于动物学研究的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突出动物学专业课程的前沿性和国际性。通过发达的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国内外的网络课程资源,是关注国际动物学专业领域的前沿问题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

在构建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时,要按照动物学一级学科制订培养方案,要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力求使各门课程在加深和拓宽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基础理论、学科知识面和相关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既有所分工又相互补充。从培养动物学学科合格的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出发,制定动物学学科的学位课,要“按需设课”,认真审查动物学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内容相近的课程,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动物学教学理念,鼓励开设跨学科和实践性强的课程。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只有拓宽层面、夯实基础、紧跟动物学学科最新发展方向,才能使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动物学专业知识,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七 借鉴国外经验以改进课程教学和授课方式

美国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授课方式上灵活多样,硕士生导师根据所学内容不同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主要有教授主讲方式、研究生班研讨会和导师指导下的科研实践。日本在动物学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学生报告会的形式,让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参与到课程的研讨中,提高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地方高校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课程教学中应打破本科教学的弊端,改变导师一言堂的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为主体,重视和促进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和参与式教学方式,在课程教学中激发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潜力。

八 采用多元化的学位论文评定标准

对于学术型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来说,论文质量的评定是学位获得的重要指标。其课程论文标准是要体现所学动物学专业课程的前沿理论和研究热点,并要求至少在部级期刊上一篇。其学位论文质量标准是硕士论文选题要有现实和理论意义,论文应体现出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的较强独立从事动物学专业科研工作的能力,论文的立论要正确且有所创新,论据要确凿,数据要可靠,逻辑要强,层次要分明。这样才能表明论文作者在动物学学科领域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动物学专业知识。

对于以职业为导向的应用型和技术型动物学专业研究生来说,其课程论文标准是体现动物学专业实践实习中的问题,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不要求必须公开。其学位论文质量标准是论文选题要有现实意义并具有实用性,论文的形式可以是工作报告等。

目前地方高校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常常过于形式化,为提高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的有效性,对答辩不合格者建议不发或缓发硕士学位证,实行淘汰机制,以促进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与水平。对于以职业为导向的应用型和技术型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来说,工作报告或论文仍是对其质量评定的重要指标,可以组织专门的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其工作报告或论文的创新性和论文的应用价值进行评定。

九 大力推进导师集体指导方式落到实处

笔者认为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由指导教师与研究生讨论后提出,经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组讨论后通过。研究生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可以随时向导师组成员询问问题,接受导师组成员的指导,导师组集体开展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的考核、中期检查和学位论文开题工作,导师组讨论决定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能否进行学位论文答辩。这种指导方式为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学习机会,可以使研究生博采众长,吸取每位导师的学术精髓,广开思路,形成自己的创新思维方式,有利于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玉兰.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的质量内涵与标准探讨

[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0(05):44-48.

[2]张东海,陈曦.研究型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状况调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02):83-90.

[3]魏航.美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

教育探索,2012(02):158-159.

[4]陈新忠,董泽芳.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探析[J].学

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1):4-7.

[5]吴启迪.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积极促进专业学

位教育较快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05):1-4.

[6]熊玲,李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

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08):4-8.

[7]屈艺.浅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J].

教育与职业,2012(36):35-37.

[8]曾兴雯,裴庆祺.加强工科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环节[J].中

国高教研究,2005(01):30-32.

[9]袁进,顾为望.医学院校实验动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

式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06):255-257.

[10]程翠玉.开放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

与研究生教育,2011(08):15-19.

[11]陈少雄,王静一,尹柳营.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定

量评价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5(07):51-53.

[12]何振雄.整合不同类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满足社会发展

对各类人才的需求[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0):52-55.

[13]刘鸿.论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J].江苏高教,2002(06):

116-118.

[14]裴劲松.面向实践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新探索[J].学位与

研究生教育,2007(07):50-52.

[15]孙济中,龚祖文,张端品,宗良炳,元生朝.农科应用型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94(05):19-22.

[16]宋强,裴金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

建设的探讨――以教育硕士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

2011(07):68-69.

[17]陶进.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J].继续教

育研究,2012(11):102-103.

[18]文冠华,姜文忠,陈宏量.抓好专业实践环节确保全日

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08):1-4.

[19]肖凤翔,连晓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

逻辑及其改革策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09):36-40.

[20]袁兵.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初探[J].继续教育研究,

地方课程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美术考古 专业资料室建设 地方高师美术

从学科划分上看,美术考古学是属考古学,但又与美术学科尤其是美术史联系极为密切,它是以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所获得的美术遗迹或遗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史学立场出发,结合有关文献记载,进行历史分析研究和艺术分析研究。与美术史相比,都是以美术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都需要图像解读和艺术分析研究,从这一点来看两者是一致的。只是美术考古学研究的美术品主要是通过田野调查和发掘所得,而美术史研究的美术品主要是曾经文献记载的或已有的现存实物——当然,这现存的实物也有可能是曾经或刚刚通过田野调查和发掘所得。所以,从美术研究的角度看,美术考古可以作为美术史研究的基础研究和重要方法,它可以为美术史研究寻找最新的一手资料,也可以是美术史研究的特殊角度。

由此可见,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美术考古能力的培养不能仅限于考古学专业,对美术专业尤其是地方师范院校美术专业,把对学生美术考古能力的培养纳入其课程计划也是很有必要的。

一、美术考古能力的培养在地方高师美术专业教学中的地位

地方师范院校的办学特点与发展活力在于“地方”二字,即要立足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实际,围绕地方基础教育的要求,确立办学指导思想与发展定位。地方高师美术专业作为地方师范院校的一个专业,不仅要考虑专业自身的特点,更应该考虑到它还是地方师范院校整体的一部分,因此,专业自身的特点与“地方”的结合才是其特色发展之路。

从基础教育来看,早在2000年,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就已经启动了新一轮的改革,在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先后推出了《国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并于2004年开始在全国推广试行。新课程标准着重改变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旨归,致力于学生综合探索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于是“研究性教学”成了新课改在方法上的必然选择,立足于地方实际的校本教材是各地新课改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善于寻找和发现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课程资源,而且还要对这些课程资源有研究,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对学生身边的地方特色的美术品进行研究的示范能力。

从具体的教育策略上看,在毕业论文写作这一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把自己家乡的文物或其他美术资源作为选题进行考察、分析、研究,不仅能有效避免抄袭、体现原创,从而保证论文质量,而且可以为学生搜集并研究地方特色的基础教育新课程资源,尽快适应当地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打下基础。

所以,美术考古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使学生适应地方社会文化发展尤其是研究抢救地方文化遗产的需要,更是适应地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当然,从自身来看,也是地方高师美术专业特色发展的策略。

二、“研究性教学”与美术考古能力的培养策略

事实上,美术考古在现行高师美术专业教育中是没有地位的。多年来,开设这门课的专业主要限于历史学,即使是美术史论专业方向的,也只是有师资的个别学校按选修课开设,绝大部分学校没有这方面的专业师资也没有开这个课程的理念。所以作为课程的开设是有难度的。

面对这一现实,以“研究性教学”为理念的“高师美术基础理论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即以有梯度的理论课程设置为主线,以适当的外出考察研究为基础,以相应选题的毕业论文训练为主要手段,引导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美术考古能力应该是一个可行的策略。

首先,在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若干知识点作为研究选题,通过研究示范不仅使学生熟悉并逐渐掌握相关研究方法,更重要的是可以启发学生对包括技法形式在内的美术相关问题的研究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其次,以外出考察研究为基础把学生探究的目标引向现实,引向对身边或自己家乡的美术遗物的关注,并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训练把这种关注明确为毕业论文选题。

最后,以毕业论文选题范围为研究内容,以研究探索为动力,以学术论文的写作程序为规范,培养学生初步的美术考古能力。

当然,最终学生不一定能写出地道的美术考古论文,但最起码通过这一系列训练能够熟悉甚至可能掌握美术考古的相关方法,初步具备美术考古能力。 三、专业资料室建设在美术考古能力培养中的关键作用

高师美术基础理论课程改革尤其是指向培养学生美术考古能力的改革并非易事,这是一个复杂而且具有较大难度的系统工程,尤其是没有专任教师、没有专门课程。在这种情况下,专业资料室的相关文献建设将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一是相关研究资料可以给学生一个很直观的示范,二是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可以给学生以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启发,三是相关记载可以给学生提供文献佐证依据。

但中国美术考古学所研究的美术遗迹和遗物涉及的领域太宽,既可以是被遗忘的或被忽视的在当时曾经代表主流的官方的美术遗迹和遗物,也可以是现在仍然存在的或即将消失的民间美术,涉及建筑、雕塑、绘画、碑刻、工艺等美术样式。对于一个地方师范院校的美术系而言,短期内备齐相关资料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学生毕业论文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地购置相关专题文献资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即以“不求齐全,但求够用”的原则,根据学生确立的地方美术考察方面的毕业论文选题所涉及的范围,征集购买文献资料。

在具体的毕业论文写作教学实践活动中,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选题提出相关推荐文献目录,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寻找相关文献,在自我探究过程中可以找到老师没有推荐过的更好的文献,而这些文献资料一般情况下资料室是没有的,尤其是最新资料,是需要添置购买的。资料室可以鼓励教师和学生自行购买。买回的图书及时到资料室登记编目再行借阅;没有买到或不易购买的文献资料,可把目录清单汇总由资料室统一购买。同时,已经完成的学生毕业论文也可以作为下一届学生的参考文献。

这样,滴水成川,慢慢积累,随着一届又一届学生毕业论文选题领域的扩大,相关资料建设也会越来越完备。从忻州师范学院美术系近三年(2008-2010年)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分析数据来看,有关地方美术考察类选题占毕业论文总数的比例,由2008届的4.1%增加到2010届的26.4%,其中每届良好成绩以上均占本选题的55%以上,并且都有优秀论文产生。

由此可见,不开设课程,没有专任教师,通过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美术考古能力是可行的,而美术专业资料室的建设在其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注:此文系山西省2009年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高师美术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杨泓,郑岩.中国美术考古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

[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db/ol]p://202.205.178.7/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24/201001/xxgk_80348.html,2005-03-21.

[3]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db/ol].

地方课程论文范文第8篇

Abstract: The education of master of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country's degree and postgraduate education. Since the formal enrollment, China's master of education has attracted a large number of training uni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fessional field to expand, expand the scale.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scale of the cultivation of master of education in China, the master of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mode, training mode, curriculum, teachers influencing master of education quality problems appeared gradually, especially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understanding and study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high level master of education training institutions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analysis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raining gap in the master of education personnel,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of education in local colleges relatively perfect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which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level and education level.

关键词:地方院校;教育硕士;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Key words: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master of education;talent training;guarantee system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3-0257-03

0 引言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Ed.M)是一个以为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提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目的,并且职业性很强的硕士学位,最先于1936年在美国设置,此后,许多国家相继设置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1996年4月,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决议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于1997年起正式开始招生,标志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正式成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启动实施“农村高中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招收非在职本科生攻读教育硕士、推荐免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等政策,这表明了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从早期单纯地面向基础教育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逐步开始形成面向在职和非在职人员两大类型发展的格局。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为我国处于基础教育一线的中小学教师获得研究生学位、攫取新知识、提升自我开辟了新渠道。自正式招生以来,我国的教育硕士吸引了众多培育单位来参与,专业领域不断拓展,培养规模不断扩大。数据统计,截止2016年1月,全国拥有137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覆盖了除澳门、香港、台湾以外的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涉及教育管理、学科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小学教育、科学技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技术教育9个专业,20个领域,教育硕士累计培养了20万名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为不断扩大我国基础教育学校的优质教师资源和优秀管理人员、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然而,随着我国教育硕士培养规模的快速增长,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很多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其中教学方式、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问题尤为突出,这引起了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硕士学位培养单位(如高校等)和教育硕士接受单位(如中小学校等)的共同关注。普遍认为高校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与教育硕士质量水平直接相关,普遍相信较好办学条件、师资队伍、较高知名度的我国985、211高校更能培养出符合预期的教育硕士人才,这对有教育硕士培养资格的地方院校的招生带来较大冲击。目前,地方院校教育硕士生源严重不足已是普遍的不争事实。

对于本地区致力于获得教育硕士学位的基层教育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及管理干部而言,地方院校培养教育硕士有一定的地域优势,吸引他们义无反顾地加入地方院校教育硕士队伍,完成地方院校的招生计划,具有教育硕士培养资格的地方院校关键在于提高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要提高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地方院校首先应通过与国内外高水平教育硕士培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找出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差距,然后,构建相对完善的地方院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这也对提升本地区基础教育层次和教育水平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地方院校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教育硕士人才培养路径,大体都遵循“课程――学术训练――学位论文”的思路。经验证明,上述任何一个环节不完善,都不能有效地满足不同类型教育硕士培养的需要,最终影响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事实表明,我国具有教育硕士培养资格的地方院校,在以上人才培养模式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普遍出现以下问题。

1.1 课程设置结构失衡

1.1.1 注重理论课程的学习

与学术型硕士学位教育不同的是,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培养对象主要来源于基层教育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及管理干部。因此,在学位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就应充分考虑硕士学位学生的职业背景,在课程学习基础上,更强调其实践和应用。然而,目前我国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仍偏重于理论、与教师职业现实需求存在脱节现象。以我国地方院校为例,教育硕士课程一般有学位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学校要求教育硕士生学习期间至少要修完上述三类课程中的12门课程,修满34学分。这本无可厚非,但具体实施中存在三个需要完善之处,第一,学位课和必修课所占比例过大,太注重理论;第二,学位英语课程所占比例过大;第三,选修课范围较窄,缺乏个性化、特色化的课程。这种课程不利于教育硕士个性的发展和自身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1.1.2 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国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目的是,通过对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和管理人员的再培养,改善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师资状况和学历结构,改变目前我国基层教育战线上高层次人才普遍匮乏的现状,并通过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加快推进我国素质教育进程。因此,针对这群具有特定工作背景、实践经验的培养对象,我国地方院校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需要更加注重他们的教学实践的反思能力和教学技能的培养。然而,现实情况是,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与学术硕士的没有明显区别,依然是实践课程过少,不利于提高教育硕士自身实际教学能力。

1.1.3 缺乏学科综合课程的开发

教育硕士属于专业学位,且具有教育职业背景,培养的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相关理论知识基础,还需要同时具备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无疑对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高等学校课程设置的难度,学校为了实现培养更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的,应在课程设置时更加注重学科交叉,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地方院校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都是独立发展的学科,对综合课的开发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无法系统、融会贯通的学习和理解所学知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的能力。

1.2 培养方式单一,教学方式陈旧

1.2.1 教育培养方式单一

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可知,教育硕士可“采取脱产、半脱产和在职兼读等各种培养方式,学习年限可根据培养方式的不同从二年到四年不等。”从全国各试点院校看,在职兼读较为普遍,课程通常被安排在老师劳累了一天之后的傍晚或晚上,或是本来应好好休息的节假日,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作为“积极而活跃的学习者”。这也和师范类的本科函授这类继续教育在教学实践上极为相似,忽视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层次和质量上要高于师范本科教育的要求,因此2至4年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习,如果没有脱产学习时间是很难保证培养质量的。

1.2.2 课程教学方式陈旧

教育硕士培养对象是有丰富教育教学经历和经验的基层教师及管理人员,他们缺少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缺乏的是经验和理论的升华。培养优秀的、合格的教育硕士离不开地方院校更出色的硕士导师的指导,尤其在教学工作上。教学工作是一种智慧,针对教育硕士实践性要求更强的特点,导师在方式方法、教学内容上应进行巧妙融合。但目前在我国地方院校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导师的教学方式依然是以课堂教学、教师讲授为主,缺乏个性化的、多样化的、灵活多样的案例教学、研究性教学、现场教学、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设计。

1.3 学位论文质量偏低

普遍认为,学位论文更能体现出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有研究者认为,一篇硕士论文是否符合培养教育硕士的质量要求,最主要看两条:一是检查论文的撰写是否符合科学研究的原则与程序。二是对研究的课题是否有新观点、是否有新论据,是否运用了新方法。有学者从问题能力、理论运用能力、方法运用能力和学术规范驾驭能力四个维度去评价教育硕士的学术成效,在质量结构框架之下,学者认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选题出现了太多偏失:或失之大而空,或失之洋教条,或失之不专业,或失之经验论。地方院校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整体偏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教育硕士论文质量不高原因来源于学生、导师和管理三方面。首先,近几年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快速扩大,对地方院校这类二本院校的生源质量影响很大。有的基础不扎实,有的学风不正,学习不下功夫。其次,由于扩招速度太快,地方院校师资紧张,新任导师缺乏必要的选拔和培训,有些自身没有经过严格的科研训练,加之导师对研究生指导不力,要求不严,论文审查答辩走过场,使教育硕士对论文有侥幸心理,不把论文当回事。最后,地方院校比较突出的问题如图书资料不足、学术氛围不浓等都影响教育硕士论文质量。

1.4 师资队伍配备不完善

导师水平高低决定着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地方院校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合理的导师队伍。但是,我国地方院校普遍存在着导师队伍质量参差不齐、来源单一、高水平导师数量不足、指导力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着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

一方面,许多地方院校的导师主要来源于本校本科教学的专业教师,他们中大多没有指导专业硕士的经历,不熟悉教育学基本理论和教育研究基本方法,不熟习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情况,欠缺所属学科(如语文、数学、历史等)的专门知识,因而不具备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工作的能力和素养。为了尽量满足不断扩展的硕士教育发展的需要,部分地方院校不惜降低遴选标准,使得一些与教育硕士专业无关的教师也成为了导师。另一方面,大部分地方院校还缺乏对导师培养硕士的激励机制,使有资格、有能力指导教育硕士的导师积极性不高。

2 地方院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针对我国地方院校教育硕士人才培养中影响教育硕士质量的现状,了解和学习美国教育硕士在招生及学制、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学位申请及质量要求等方面的培养特色,立足于我国地方院校基本情况,在借鉴与创新相结合基础上,本文构建我国地方院校教育硕士质量保障体系如下:

2.1 建立多元化教育硕士评价体系

鉴于我国地方院校教育硕士培养计划过多强调课程和过程,而忽视结果和绩效的情况。应建立适合地方院校的完整、多元化教育硕士评价体系,既包括地方院校内部严格的教学管理、课程评价和质量评价措施,又包括政府、专业团体采用评估标准进行宏观调控;既有对培养过程的评价,又有对培养结果的评价。在评价标准上,应充分参考各项因素,比如院校培养目标、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院校的管理能力等,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过去评价工作多注重选择和甄别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应多注重其教育功能,从而实现改进学校教学质量的目的。

2.2 建立科学的课程、教学体系

2.2.1 倡导课程体系综合化、实践化、创新化

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和保证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合理安排课程要遵循一般的研究生教育规律,还要充分考虑到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在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上注意知识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拓展性。课程设置综合化既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培养对象以及委托培养单位的实际要求。要使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地方院校面对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必须要有一定比例的跨学科、多学科综合课程,使他们获得教育基本理论、专业知识的同时,综合能力得以全面提升发展。课程设置实践化要求从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出发,紧密结合中小学的教学实践,多设计一些教育实习、模拟教学、组织随堂听课、学术讲座或观摩教学、承担教学研究项目等教学实践环节。创新化指课程设置还应及时更新专业理论和思想,开设一些和社会市场需求紧密联系的选修课程,与时俱进,最大限度的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2.2.2 改革教学形式,探索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育硕士的教学需要一种新的教育智慧,即尊重教育硕士的实践优势,弄懂基础教育和基础教育管理的实践,学习并运用案例教学等适合专业学位教育的新教学方式。因此,学校应在传统课程传授的教学方法基础上,补充和配套一系统的教学方法体系,比如讨论式教学、反思教学及案例教学等,教学形式应尽量灵活多样切合实际。

2.3 选择满意型决策模式的培养方式

所有满意型决策模式,指决策者充分考虑决策风险和目标的制约因素,充分考虑决策的可行程度高低,制定决策目标不一定必须最优和理想,能基本满意即可。其基本要点和实施原则是:鉴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主要培养从事实践性教学、管理工作等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可采取灵活多变的脱产、半脱产和在职兼读等相结合的多种培养方式,总学习年限为2~4年,其中脱产学习的年限不少于为2年,按1年的时间安排课程学习,其中在校学习时间为1年;半脱产和在职兼读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在教学方式上可采取集中教学和分散教学的原则,利用信息技术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适当运用远程教育和多媒体手段教学,达到无需增加学员集中学习时间,也能实现学员在业余时间和工作时间里进行自修,老师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实行远程指导,密切学员与教师、学员与学员间的联系,这对教育硕士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教学和指导水平

教育硕士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硕士质量的高低,因此,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教学和指导水平,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一是建立严格的教育硕士遴选与培养制度,确保每个在任的教育硕士教师都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胜任自身的岗位,较好的完全教学任务;二是为有效提高教育硕士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应加大宣传有关教育硕士培养的相关政策,如此一来教育硕士教师才会更加愿意兢兢业业的留在自身的岗位上,学校才不会出现人才流失的问题,整体教学和指导水平才会提高。

2.5 建立目标监控、过程监控与导师监控三位一体的学位论文保障体系

对地方院校而言,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必须坚持以目标监控、过程监控与导师监控相结合。目标监控是论文质量保障的方向,过程监控是学位论文质量保障的屏障,导师监控是学位论文质量保障的关键。导师应负责对教育硕士生学位论文的全程指导,主要包括:指导研究生选定论文题目,指导研究生做好文献综述,指导研究生拟好论文提纲,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进行指导以及对研究生的论文初稿进行审定。

参考文献:

[1]侯中太.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研究:回顾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06):40-44.

[2]杨阳,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的教育质量观及培养模式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郑桃云,李立亚,地方院校专业硕士培养问题初探[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12(12):92-94.

[4]韩延伦,孙承毅,美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特色及启示[J].大学(学术版),2012(09):65-72.

[5]刘权,张挚,地方院校“学科教学”类研究生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04):77-79.

地方课程论文范文第9篇

根据对专业核心能力的解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能力的三个基本构成因素是:(1)专业核心能力的内在性。这是食品专业学生必定要掌握的不同于其它专业的专业能力,主要是掌握食品的生产工艺、品质控制等能力,并通过自身不断学习、知识积累和创新,根植和依附于学生个人,伴随其从事专业工作的全过程。(2)专业核心能力的延展性。可以确保学生能在食品专业的不同层次和方向找到其合适的位置,这是建立在专业基本能力基础上的,能使学生在不同方面可以有所发展的能力。对食品专业学生而言,可以体现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产品营销、教育教学等方面。(3)专业核心能力的独特性。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体现,第一是培养目标定位,比如我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实基础、重应用、强能力、有特色”,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基于区域性、行业性需求,培养实践能力突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第二是服务面向定位,以区域社会经济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我校的食品专业服务面向定位是根据安康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富硒的特点,在确定核心能力时,必然考虑生物资源利用和富硒食品开发。第三是学校办学特色,我校根据所处区位的特点,确立了“立足秦巴,服务基础教育、服务三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在确定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时,突出服务于地方食品产业发展的需要,突出对当地特色资源,如茶叶、魔芋、绞股蓝,以及富硒食品的开发利用,通过科研带动教学,将科研的项目申报、研究过程、科研成果进入课堂,以此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地方经济。

2以专业核心能力为指引,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从培养方案的设计质量开始抓起,按照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以培养适应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兼顾学生长远的发展和就业的现实需要[4]。在分析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区域对食品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我校将课程体系结构采用“平台+模块”方式进行构建,平台分为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通识教育平台由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2个课程模块组成。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含人文社科类课程,以及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以及外语、体育等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均为选修,分为三大类: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艺术体育类,要求学生分别在三大类课程中选修课程修够学分。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了解人类文明和科学发展史,熟悉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基本的文学、艺术知识和修养;具备基础科学技术知识;初步了解现代社会、认识自然,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具有国际化思想意识,具备用先进的信息武装自己的能力。专业教育平台由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课程3个模块组成。专业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如化学类课程、生物类课程、食品工程基础课程等,以及专业核心课程,如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分析、食品贮运学、食品工艺学等课程。这类课程是食品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构成食品专业核心能力的内在性。专业选修课程是为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构成食品专业核心能力的延展性。这类课程主要有功能性食品、食品实验设计、食品资源开发、食品生物技术、食品感官评价、市场营销、食品企业管理等。实践课程分为实验课、实习、专项训练和毕业论文(设计)四类。实践课程主要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转化应用能力。

3人才培养及特色

3.1围绕专业核心能力,构建课程体系

各种能力的获得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而能力的获得需要相应完善的课程体系去支撑[5]。在保证达到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合理设置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使其占总学时的34%,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占总学时的66%,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受到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现代科学基本知识教育,拓展知识视野,又能受到充足的专业知识教育,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把能独立开设的实验课从课内实验分离出来,作为独立的课程开设,并在实验课程中适当压缩验证性内容,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使实验课的目的进一步明确,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加强。除课内规定学分外,学生还必须通过参加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项目,获得一定学分方能毕业,以此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和素质。

3.2加强集中性实践环节,强化应用能力培养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工科专业,人才培养应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课程体系构建中,遵循“实基础、重应用、强能力、有特色”的原则,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密切结合实践,做到专业与工程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校内与社会结合,实现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和过程的创新,实现工程实践能力培养4年不断线[6]。集中性实践环节包括专业见习、课程实习、学年论文、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共安排48周。专业见习安排在第1、2学期进行,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进校后对今后可能从事的工作、学习的主要内容及应用,以及地方食品产业发展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专业的感性认识和学习的针对性。课程实习对应一些需要通过集中实习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应用能力的课程,以了解与课程相关的发展状况、强化知识应用能力;其中有些课程如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厂设计安排进行课程设计,以增强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学年论文安排在第5学期,主要是通过某一食品研究进展撰写综述或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撰写论文,锻炼学生收集和分析资料能力,了解自然科学论文撰写要求,为毕业论文奠定基础。专业实习安排在第7、8学期,这时理论课程基本结束,让学生进入食品企业进行综合实训,进一步深入了解食品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毕业论文(设计)也安排在第7、8学期,其中第7学期主要是进行选题、收集资料、进行研究(设计)方案制定,第8学期主要是进行实验研究和撰写论文(设计)。集中实践环节时间的加强,能够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与食品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可以加强理论课教学的效果,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理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应用能力、解决生产问题能力,甚至于科研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使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现状,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度和热爱程度,以便学生能尽快适应毕业后的工作。

3.3密切联系地方食品产业实际

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境内可供食用开发的生物资源丰富,有以紫阳县为中心覆盖全市过半面积的富硒带,近年来富硒食品发展很快。在课程体系中,特设食品研究案例分析、食品资源开发、功能性食品、茶叶加工与评鉴等与地方食品产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在其他课程教学中注重以安康特色食品为例进行教学,在教学中使学生对安康食品产业有一定的认识了解。教师的科研以富硒食品和资源开发利用为主,鼓励学生参与,学生的科技创新、毕业论文(设计)等也以此为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密切联系地方食品产业实际,开展人才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3.4多途径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应用能力是专业核心能力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活动是应用能力培养的主渠道。一是在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素质本位”,即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素质为核心,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注意训练学生如何获取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训练学生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方法和能力。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依靠学生主体自身内化形成专业知识和素质,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学会研究、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提高教学效果[7]。创造条件,引导和促使学生将知识、技能内化为能力素质。二是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素质。实验课中,既保证一定的典型实验,又增开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在实践教学体系上,增强实践课程创新,通过重新设计、多项集成、科研转化,增设新的训练项目。开展"基本项目+拓展项目"模式实施实践训练,基本项目统一要求,拓展项目含若干具体训练项目,由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择一进行训练,从而为学生将知识、技能转化为应用能力提供条件。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要求符合食品专业培养目标对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和对专业能力综合训练的要求,以设计型为主,论文为辅。三是鼓励和引导课外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是课程计划体系外培养学生专业核心应用能力的重要渠道,是丰富学生学习经历,形成开放的、自主的、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和人才成长环境的重要途径。课外科技活动可以是成立科技兴趣小组、参加科技竞赛、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等。通过课外科技活动,可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同时树立团队精神、发展特长、弘扬个性、提高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地方课程论文范文第10篇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local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in domestic local colleges, it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how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master's degree thesis, positive ideas for local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master's degree thesis.

关键词: 地方高校;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

Key words: local universities;master degree thesis;master graduate student

中图分类号:C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8-0273-03

0 引言

随着国内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近年来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出现了一定程度下降倾向。研究生学位论文作为检验研究生理论基础、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学术水平的主要手段,不仅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最直接、最综合的体现,也是衡量研究生学位授予质量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如何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已成为现阶段我国研究生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当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目前国内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重形式轻内涵、重表面轻实质等问题,这使得研究生学位论文创新水平大打折扣,国内不少文献研究纷纷指出了当前研究生学位论文所存在的不足。如方仪、钱志中认为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选题陈旧、创新能力不够[1]。李安萍认为学位论文创新能力有待改进[2]。常宝英指出研究生学位论文理论深度不够、创新性不足[3]。赵宏伟指出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不新颖、内容没有创新,只是简单重复前人的研究,不能提出新观点、新方法,结论与科研成果不能突破前人。有些论文虽然提出了新的方法,但是缺乏与其他方法的全面比较,很难看出其创新的程度[4]。应建华指出:学位论文选题不当。有的选题视野不够开阔,不善于发现亟待研究的问题,大多选一些资料多、前人成果多的问题;有的选题过大,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最后没有能力完成[5]。李占华等(2006)指出:部分论文选题较小,分析深度不足[6]。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1 研究生入学缺乏学术道德素质教育,不能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 新生入学教育是帮助研究生尽早明确学业目标,制订合理学术规划的重要时机。部分研究生对研究行为守则、学位申请的基本条件缺乏了解,类似于“学位论文不过关,能否拿到毕业证”这样的问题,甚至在高年级研究生中仍模糊不清。不少研究生抱有“临时抱佛脚”的急就思想,选题方向不明,未将学位论文作为贯穿整个研究生学习阶段的持续性工作。同时,高校也缺少以专题讲座、专家讲解会等方式,对学生学术道德素质的教育,这使研究生无法树立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不能围绕学位论文的撰写认真进行文献查阅、数据收集、读书报告、问卷发放等相关工作。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研究生对学术研究工作拈轻怕重,不愿投入精力进行艰苦的学术研究,对学位论文的完成总想急于求成,一蹴而就。

1.2 研究生教学课堂气氛不活跃,难以启发学生研究兴趣 高校现阶段硕士的主要教学方式仍以课堂讲授为主,沿袭“教师讲,学生记”的模式。同时由于教师与教学资源条件所限,大班授课的情况占据多数。这种课堂讲授一对多的形式,对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兴趣和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形成了一定制约。研究生阶段,导师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注重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要有针对性地鼓励和激发受过系统大学教育却无学术研究经历的研究生的创造欲望,培养他们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接受严格的学术训练,开展力所能及的科研活动,在积累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开展科研创造活动的能力。

1.3 学位论文开题管理较松散 部分高校要求学术型研究生在入学后的第四学期内(全日制专业硕士在入学后的第二学期内)并于第四学期结束前召开研究生开题报告会。国内不少高校对研究生开题工作的时间进度掌握十分明确,但对选题、文献查阅、研究方法、研究价值等实质性内容的判定仍有待细化。部分学生开题报告撰写不够严谨,甚至直接沿用往届学生版本,导致出现题目与内容大相径庭的谬误;开题论证工作形式化严重,缺乏实质内涵。开题撰写、导师签字、开题论证等环节衔接松散,未能切实起到发现问题、及时纠偏的作用。

鉴于上述原因,研究生培养单位需进一步增强研究生培养质量意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

2 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对策措施

上一篇:老师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大学教师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