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方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0 19:20:01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角色转换;导演;宣讲;德育;创新

在创新教学中,新的德育改革体系强调教师做引导者、促进者;创新教育强调教师在提高学生素质过程中的主观努力,着力点在于教师对原有桎梏学生活力及个性的宣讲程式的打破和重建。创新教育关键在于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在于教师努力创造。因此,本文着重从教学内容的差异性和师生关系两方面来具体阐释教师角色的转换和定位问题。

由于课堂内容存在差异性,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有的注重课堂组织,有的注重把握课堂流程等等,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其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一、课堂组织上要当好“导演”

目前,在德育教改的呼吁声中,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已被各种各样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所代替。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即导演与演员的关系。华东师大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变为‘驯兽式’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计划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只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点拨。例如,在上法律基础课时,课文本身十分重要,把案例当剧本,更适于发挥师生之间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指导同学们演好这场戏,进而充分理解法律条款。这样一来,课堂就活跃起来了。这里最主要的是学生要当好演员首先必须认真读好课文,这无疑会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自己去学、自己去演。也就是说,教师的引导、促进作用得到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体现出来了。师生对教材的理解达到了和谐一致,形成了共振,创新也才可能实现。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当好一名导演呢?

首先,要对“剧本”(教学内容)了如指掌。教师通过反复诵读文本,认真思考与教材有关的主要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深人系统的理解,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其次,要了解“

演员”的实力,即学生的知识构成,亦即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演员”这一角色。因此,在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上,在了解学情时,可进行“换位思考”,即在思考问题时,有意识地将自己的位置放到对方的位置,或把对方的位置放在自己的位置上思考,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教师在分析教材、设计教案和实施教学时尝试把自己置于教学对象——学生的位置,感受学生的学习情境,体会学生情绪,揣摩学生的学习心理,估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具体到每一篇课文,要预测他们会如何确定教学目的、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式……

在明了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目的选择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内容。设计最易使学生共鸣、共振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行为,从而将教学计划付诸实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只是起一个宏观布局的作用,即“导演”的作用,他的一切都是以学生为主,真正发挥“主人翁”作用的还是学生。

二、课堂流程中当好“舵手”

创新教育下,德育教学中应贯彻以“学生为主”,提倡“讲讲议议”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其中始终充当一个“舵手”的角色,对学生的学习给以方向指引和对教学过程的环节加以控制。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若要让学生在思考、讨论问题中得到锻炼和提高,老师当好舵手这一角色很关键。

那么,教师要做好“舵手”应做到哪两点呢?一是在实施德育教学中,教师首先准确熟练地掌握《德育教学大纲》的内容,把握住德育教学的正确方向,这样才能够把学生往正确方向引导。二是在引导和点拨中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随意发挥,要符合教学目的和要求,并且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控制好整个教学过程。例如:本来是一个没有什么讨论价值的干扰信息,由于老师把握住了学生的心态,财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对课文理解的“共振”,保持了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其实,在教学中对学生心态把握和了解也很重要。这样,有利于我们从总体入手,对学生进行整体把握和引导。当前的德育教学,教师在其中始终只是名“舵手”,他只负责引导学生向一个正确方向发展;而船只的前进,则需学生自己划动船桨,朝着教师所指的方向前进。这既达到了教学目的要求,也避免了学生无的放矢地讨论问题,从而锻炼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三、课堂质疑中当好“记者”

创新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在重视学生个体的基础上,在不违背教学要求的前提下,设计有意义的问题向学生发问,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角,通过向学生提问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特别是从近几年日益兴起的话题作文来看,教师在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可以就某一话题,让学生谈开去,这时教师的角色就可以是记者,就话题有目的性地进行现场采访。教师通过“记者”这一角色的出色扮演,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范文第2篇

实现“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目标,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研究生教育的模式。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研究生教育系统是一个四维时空结构:时间维,空间(环境)维,主体维,活动维,协同创新是该结构中的四大主体与四大系统相互激励、共谋共赢的理想结果。课程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是关键子系统,创新的基因嵌于其中。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协同创新;系统工程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5)02-0031-05

0引言

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2005年《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此后关于研究生教育创新的实践与学术研究不断走向新的高潮。2011年 “推动协同创新”的国家层面理念提出,2012年“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启动实施,协同创新成为当前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此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协同创新成为其重要议题。在中国知网上,以“研究生教育创新”为主题搜索到的文章数在2003年前基本是个位数,在2003年跳升到26篇,2007年超越50篇,2013年从2012年的73篇跃升到134篇;以“研究生创新能力”为主题搜索,2000年突破10篇,2004年达到50篇,2006年达到111篇,2010年突破200篇,2013年达到288篇。但是,近十年过去的今天,我国研究生群体的创新素质仍很难让人恭维。这不是说,没有创新人才涌现,而是总体水平改观不大,不断发生的学术腐败事件令人担忧。凭心而论,研究生群体最近十多年来对我国的学术发展是有很大贡献的,论文数量的快速增长中大部分有研究生的贡献。但是,如众所周知,这些论文的总体创新水平并不令人满意。

虽然有不少人把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归咎于中国的传统文化[1,2],但是,这个解释是不充分甚至是不恰当的。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富有创新思维的中国杰出人才都是层出不穷。中国科技史和中国革命史上的辉煌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创新才能的体现。新中国六十余年的伟大成就也是中国人民无数杰出人才智慧的体现。这些说明,一旦学生走出了我们这个教育体制,许多人的创造智慧就可能被激发出来。那么,我国当前研究生教育的症结到底何在?

本文认为,人们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不满在于:大多数学生在学期间缺乏创新动力,学习不主动,论文凑字数。之所以许多学生在毕业参加工作后表现优异,是现实社会的竞争环境激发了其创造潜力。但是,由于在学校时浪费了打好知识技能基础的青春时光,在工作后或者不得不重新学习基础性知识,或者总是存在某些不足和遗憾,创新的水平也会打折扣。而且由于总体创新意识和能力较低,社会总体的创新水平也受到了很大制约。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以提高创新能力为宗旨的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战略目标应是促进研究生队伍的全员创新意识觉醒,扎实全面提高总体创新能力水平。

杨卫提出了研究生、导师、培养环境相互作用的协同式创新研究生教育理念[3],顾建民基于系统工程思维方式,提出了一种研究生创新教育系统模式[4],本文将首先扩充协同式创新模式,然后以此理念为指导,提出一种更严格系统的研究生教育系统工程模型。

1协同创新的研究生教育系统概念

杨卫将以创新为导向的研究生教育过程看作是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在教育宏观环境的激励下,由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创新意识,走向创新实践而完成的创新历程。其中的教育环境包括管理机构,思想政治教育机构,学位监督和保障体系,资助奖励体系等等。笔者认为,应用系统思维原则,以功能及职责进行结构分析,研究生教育系统包括研究生(以下简称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三类主体,以及学习系统、教育指导主系统、控制管理系统和环境辅助系统四类功能子系统。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教师和管理者的行为功能具有双重性。从主要角色看,学生是一个被管理者,接受和执行教师及管理者发出的指令,但其同时也是一个管理者。每个学生首先要管理自己的行为,是一个自我管理者;其次,学生群体有自治管理组织如班委会和学生会;再次,学生对教师和管理者有评价权和某种意义的监督权。教师是学生的管理者之一,又接受各级管理者的管理和制约。教师又分为一般授课教师和全程指导教师(导师)。管理者承担的似乎是纯粹管理功能,即发出指令使其他人接受,其实不然。首先,管理系统是分层级的,每一个管理者既管理他人又被人管理;其次,管理者要接受其他多种主体的监督,接受民主考核评价;再次,根据现代管理学理念,管理者的本质是一个服务者,不仅为被管理者的各种权利要求提供服务,如课程安排、生活保障,而且管理本身只是一个社会分工角色,管理者是在执行社会赋予的使命。因此,可以说,学生、教师和管理者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社会目标――使学生成为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劳动者而协同努力。

学习系统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生教育的主体系统,这正是基本教育原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反映。学生的主体性角色不仅体现在作为三大主体之一,而且体现在,在完成培养创新型劳动者这一教育使命的过程中,学生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重点中学、著名大学之所以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学生,首先是因为这些学生本身的基础素质非常优秀,其次才是这些学校提供了优良的学习条件。当然,这些学生之所以选择这些学校也是看重了其优良的条件。所以,学生是自己成为优秀人才的决定性因素。学习系统作为一个整体,除了学生这个主体以外,学校提供的各种学习条件,如基础设施、课程体系、图书资料系统等等也是有机组成部分。

教育指导主系统是指以教师为主体的主生产系统。教育系统是社会人力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主系统之一(另一主系统是家庭),而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教育系统正是生产的主车间。教师在这个主系统中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整体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相对于中小学教师,大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主动性上更显突出,这是因为,在专业相关问题上,只有专业教师最有发言权。不过,我国教育行政系统在这方面对教师侵权过多,如本科教育中对教材选用、教学方法的过度干预,考核过于繁琐,这也是造成教师创新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的重要原因。在研究生教育层次,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都达到了最高层次,这一方面表现为二者各自更强的灵活主动性,都企图按照自己的意愿完成教育使命,另一方面二者又具有更强的相互依赖性。教师要实施自己的主导作用,讲授更高水平的内容,就要求学生完成更高层次的练习题目,要求有高素质的学生,要求学生更主动地学习文献资料,更好地发挥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要更强烈地体现自己的主体性,从获得高水平的创新能力看(即排除不求上进者、混文凭者),也就要求更高水平的教师发挥其纵览科学前沿、有效提供专业指导的能力,即高水平的主导作用。教育指导主系统不仅包括专业课教师和指导教师,还包括生活辅导教师和社会伦理课教师。政治课是基本素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与社会伦理课教师并列。

控制管理系统是以管理者为主体的管理机构体系。这个系统的工作任务是组织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实现整体系统的有序运转,并实施督导检查,其工作方式一般是指令式。这种工作任务和方式容易使主体管理者形成作风,与高等教育的学术民主和自由开放特性相冲突,从而无形中阻碍创新目标的实现。控制管理系统的构成除了主体管理者之外,还包括规章制度和工具物质系统,如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狭义的控制管理系统仅指校内部分,广义的还包括上级教育行政系统。

环境辅助系统一是指校内的后勤保障体系,如图书馆系统、校园环境系统、公寓系统等,二是指校外协助系统,如一般政府部门、实习单位、其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商业环境、交通环境,等等)。由此,广义而言,研究生教育系统中的主体除前述三类外,还包括环境辅助系统中的各类人员。

研究生教育的协同创新模式即是要实现四类系统、四类主体的协同运作,实现共同的目标。为此,就需要各方的和谐共谋、激发互动和关联共赢。从管理学和研究生教育学的原则层面看,管理者在协同关系中起方向主导角色,教师起实施主体角色,学生是具有主动性的教育产品承载者,其他主体起辅助作用。虽然,各主体角色不同,但任何一方都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应重点强调指出的一点是,当前的系统模式对第四类特别是实习单位系统重视不够,没有落到实处。在国家层面需要制定大学生社会实践条例,以法规形式确立社会单位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中的作用和义务。

2研究生教育系统工程模型结构

系统工程学原理作为指导组织管理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已经在各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把研究生教育过程看作一个系统建设过程,应用系统工程方法论进行研究和组织控制,也会有重要意义。顾建民试图仿照系统工程一般方法论建立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其给出的三维结构是目标与任务维、途经与方式维、阶段与学科维,其中,目标与任务维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知识,途经与方式维包括的要素有课程教学、科研活动、社会实践和教育环境;阶段与学科维有硕士生阶段和博士生阶段。可以看出,这个模式与一般系统工程方法论的三维霍尔结构并不对应,不符合系统工程的作业方式。霍尔结构的三个维度分别是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重心体现在时间维要素与逻辑维要素的组合上,其组合形成了霍尔管理矩阵[5]。

下面针对研究生教育这个系统工程,提出一个经过扩展改造的系统工程运作模型。

系统工程方法论作为组织管理的技术,应用之前的首要工作是明确研究所要管理控制的系统。研究生教育作为一种组织管理工作,其含义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作为长期行为的日常工作,其针对的对象是所有在校研究生,另一个是把每一届学生作为一个管理控制对象,其要经历的过程是前后相继的一个完整循环。本文确定所研究的对象是后者,即把一届研究生的完整培养过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虽然,研究生的入学招生管理对于体现一个学校的创新教育也很重要,但是为了讨论主题的集中性,本文暂不涉及。

一个完整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作为一个做事活动过程来看,要将其叙述清楚,应该交待清楚记叙文所要求的四项要素,这就是时间、地点、人物和事项。研究生教育系统与四要素对应的四个维度分别被称为时间维、空间或环境维、主体维和活动维。时间维即从入学到毕业离校的时间过程,其坐标值可以用学年或学期表示。空间维即研究生所面对的环境要素系统加自身,就是前面所述四大类系统。主体维就是前面所述的四大类主体。活动维包括研究生教育过程所经历的各个环节,一般包括制定培养计划、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含大型实验、实习)、社会实践(含社会公益活动、社团活动)、论文工作(含开题、研究、中期考核和论文评审等)。

略去时间维后的研究生教育系统工程逻辑结构如图1所示。

图1研究生教育系统工程逻辑结构图

首先,在每个时间段,空间维和主体维的各要素基本都要参与,其次,活动维的各项工作在各时间段的展开程度不同。如制定培养计划通常只发生在第一学期,教学工作目前在我国多发生在第一学年,有的学校或专业会持续到第三学期。专业实践通常发生在第二学期及其以后的某些阶段,社会实践则不太确定,论文工作多开始于第三学期,从确定主题、查阅文献起,持续到答辩结束。

基于上述系统工程逻辑图分析如何落实协同创新目标,就是要考虑在四维时空中的每一个坐标点上,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可行要求贯彻进去。开始阶段着重点是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并培养创新思维方式,然后是通过专业实践和论文的初始工作初步进入创新实践过程。到论文完成时,学生应具备独立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素质,从而完成创新教育培养目标。这个系统逻辑图丰富了霍尔三维结构,更能反映各主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

3协同创新研究生教育系统工程的两个关键子系统

将协同创新理念融入研究生教育系统工程,把目标落实到行动上,需要设计可操作的执行步骤。下面以上述模型为参照,就其中的课程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两个关键子系统谈一些设想。创新型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基因主要镶嵌在这两个子系统中。

3.1课程体系创新

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是高水平知识与技术创新活动的必要条件,课程体系质量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有重要保障作用。考察我国各大学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普遍水平比较低,特别是在一些非重点大学,研究生课程水平与本科生水平相差不大。研究生的学科领域与本科生的专业领域有较高的对应性,有的是一对一,有的是一对多。建议在研究生教育条例中规定,每一个设置的研究生教育学科都必须与至少一个本科专业对应。

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打通设计是提高硕士学位水平和博士培养效率的有效方式。在美国等国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多是硕博一体方式,在学生未能达到继续攻博要求的情况下,可以授予硕士学位。这样的制度有利于选拔高水平的博士学位培养对象,同时节约课程时间,增大创新性科研时间。以博士学位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要求培养硕士生也提高了硕士生的专业素质。建议将大部分特别是学术硕士的课程时间扩大为至少一年半,减少硕士学位论文篇幅要求(2万字左右即可),所有硕士研究生的学制都统一为两整年(24个月)。专业硕士可以在半年的实习期结束后再加2~3门专业方向课,同时开始学位论文的研究与撰写工作。选拔为攻博的学生则直接开始博士学位论文课题的研究工作。

打通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体现研究生的水平层次。国外大学的课程体系一般是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统一排列。如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课程代码是学科代码加三位数字,其中首位为1的课程是最基础的,是给各相关专业开设的公共课,如大学物理、经济学导论;“2”是学科基础课,如普通物理学、初级经济学;“3”是学科核心课,如中级经济学、经典力学;“4”是本科高级专业课,如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国际经济学;“5”是高级学科理论课和方向课,一般是研究生的课,如经典电磁学、高级经济学(参见表1)。

表1UIUC 课程分级例示

首位代码物理学科(PHYS)经济学科(ECON)

1100 Thinking About Physics; 101~102 College Physics; 150 Physics of Societal Issues101 Introduction to Economics; 102 Microeconomic Principles;

2211~213 University Physics; 225 Relativity & Math Applications202~203 Economic Statistics; 220 Intl Economic Principles; 210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3325~326 Classical Mechanics; 329~330 Atmospheric Dynamics; 302 Inter Microeconomic Theory; 303 Inter Macroeconomic Theory; 399 Undergraduate Open Seminar

4401 Classical Physics Lab; 402 Light; 427 Thermal & Statistical Physics; 486~487 Quantum Physics; 499 Senior Thesis411 Public Sector Economics; 420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90 Topics in Economics; Intro to Applied Econometrics

5504 Statistical Physics; 508~509 Mathematical Physics; 583 Advanced Field Theory; 599 Thesis Research 502 Microeconomic Theory I; 509 General Macroeconomic Theory; 507 Econometric Analysis; 565 Math Econ I

有了这样的课程体系,研究生与本科生的知识水平差别就一目了然了。

从课程体系中体现创新目标的要求,一是知识水平所需要的思考深度,体现为高级课程,二是教授及考核课程的方式方法,体现为批判性教学,三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特性,如多样性和对实践训练的要求(如讨论课、论文课)。

3.2考核评价体系

研究生教育中的考核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三大方面:课程学习考核、学位论文评审和学术奖励评审。

在三大考核评价系统中,体现创新目标的要求是创新型研究生教育的关键。就如高考是中学教育的指挥棒一样,这里的三大考核评价系统也是研究生教育的指挥棒。

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否则难以落实执行,损害考核评价的信誉,也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成果,更遑论创新。

其次,考核评价执行要严。与许多领域一样,在目前的教育领域中许多考核标准和纪律的执行存在很大“灵活”性,使得学生存在侥幸“闯关”的心理。课程考核中的“灵活”性缘于教师对当前教育形势的认识和对学生的宽容心理。论文评审中的“灵活”性,一是缘于对导师面子的考虑,不愿落个“杀手”的名声,二是缘于少数教师自身的水平。

“教育是百年大计”,其普通含义指教育的长周期性和长效性。实际上,另一重要寓义是:教育是代代相传的事业,如果某个时期对学生的要求下降或导向不当,那么,这些学生走上教育岗位以后就可能同样要求其学生,甚至更宽容,或者要求错位。在近些年的毕业设计及学位论文评审中就发现,一些青年教师对问题的教条看法就如他们的前辈一样。

为了尽早扭转考核评价的不良风气,建议尽量放松导师与学生的“诛连”关系,使学生的考核结果与导师不要有任何牵连。这个观点或许有让导师逃避责任之嫌,但实际上把学生与一人的联系放松,是为了加强学生与教师群体的联系。在现实中,好导师对学生水平的提升确实有帮助,但如前所说,学生水平的决定因素是学生本身的基础素质,一个阶段的教育只是于其上添加一个增量,而一个导师在其中的作用非常有限。现实中,多是学生为导师增光,所谓的好导师只是利用各种关系能提供较多的资源。有学校文件规定,学生考核不通过要对导师给予某种处罚,这是很不恰当的。好学生跟了“好”导师,赖学生跟了“赖”导师,谁的责任更大、任务更重呢?

4结束语

提高研究生的创新素质,建设协同创新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主体的协同努力。高水平的创新型课程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是这个系统工程中的关键项目,提高认识水平和执行力是做好这些工作的基础。建议学位委员会等机构以系统工程模式为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制定规范,进行高水平的指导活动,而不需要太多的行政命令。

参考文献

[1] 杨志坚.强化创新型指导 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1(2):92-95.

[2] 张思锋,张文学.中国传统文化对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影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8):43-46.

[3] 杨卫.研究生教育的协同式创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6):1-5.

[4] 顾建民.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及应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1,(9):14-17

[5] 袁旭梅,刘新建,万杰.系统工程学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67-71.

Graduate education mode with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under perspectiv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LIU Xin-jian1,FANG Jun-feng1,XIE Shu-lin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Yanshan University;2.Library,Yanshan University,Qinhuangdao,Hebei066004,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target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novation Project,it is necessary to change the current graduate education mode.As a project of system engineering,the graduate education system is of four dimensions of spatial-temporal structure which are time dimension,space (environment) dimension,subject dimension and activity dimension.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the ideal result of stimulation with each other and win-win cooperation by the four subjects and four systems.Curriculum system and evaluation system are the key subsystem where the gene of innovation is embedded.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哲结合;自然辩证法;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张洪雷,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部讲师,博士;张宗明,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部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南京21004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8-0195-03

自然辩证法是理、工、农、医类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学位必修课,其教学目标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科技观,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科研创新素质,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目前,在自然辩证法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重阐述自然辩证法的一般原理而轻结合研究生专业实际进行讲解、重理论讲授轻实际运用的倾向。如何把具有思辨性、抽象性和理论性的教材内容内化为研究生的科学素养、科研方法、创新思维;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需要在自然辩证法的教学中,结合研究生专业特点,联系各门具体学科特点,创造性地开展自然辩证法教学,这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针对中医药院校的具体特点,结合研究生的专业实际,我们以“医哲结合”为特色,创新自然辩证法教学。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加强具备医哲知识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材内容、增加医学辩证法的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初步实现了中医院校研究生自然辩证法的教学目的。

一、建设一支具备医哲知识结构的师资队伍,为创新自然辩证法教学奠定师资基础

师资队伍是否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对于中医药院校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而言更是如此。中医药院校自然辩证法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自然辩证法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与储备,了解医学科技发展前沿的最新成果;对于大多数是文科学历背景的教师来说,特别要补上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尤其是与医学相关的知识,才能真正驾驭这门课程。其次,中医药院校自然辩证法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中医哲学、中医方法论、中医文化学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是,对非医学专业毕业的自然辩证法教师进行医学知识方面的培训,而对医学专业毕业的自然辩证法教师应强化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中国哲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最后,中医药院校自然辩证法教师还应加强科研,并正确处理好科研和教学的关系,以科研成果充实教学内容,把教学过程中的难点、疑点作为科研的方向,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偏废。事实上,合格的自然辩证法教师应该是教学人员与科研人员的统一体,这样才能使自然辩证法教学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不断提高。

二、更新教材,增加医学辩证法内容,为创新自然辩证法教学提供教学蓝本

由于自然辩证法面对的研究生学科背景不同,专业特点相异,因此,使用全国统一的教材、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展要求与研究生创新素质提升的需要。针对不同专业研究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更新教材内容,创造性开展教学活动成为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的重点。对于如何结合研究生专业特点更新教材内容,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即在遵循教育部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的特点,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引导中医药研究生运用自然辩证法的一般原理,探讨中医药学的学科性质、思维特征与发展规律,从而提高中医药研究生专业理论思维水平与创新素质。为此,更新教材内容在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的同时,应突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色:首先,突出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在每章后增加“中医问题与思考”阅读内容,启发与引导研究生在掌握自然辩证法一般原理基础上,联系中医药专业实际,提出与思考中医药发展中存在的重大理论问题。其次,突出医药科技发展的历史及其与医学观的联系,体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的原则,便于学生更加深刻理解中西方传统医学观的差异以及对中西医学发展的影响。最后,融入教师中医方法论的研究成果,突出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比重,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素质。

三、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自然辩证法教学一般采取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已经不能适应自然辩证法教学的需要。事实上,自然辩证法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科本身的交叉性和综合性,使教学活动显得更为复杂。在影响教学效果的众多因素中,以什么为中心来组织这项复杂的活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不仅涉及到教学的理念、方法、过程和手段,更重要的是对教学效果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方面,我们将教材内容专业化、专业专题化、专题问题化。同时,在教学方法层面,我们从独自式的封闭式教学转向开放式的研讨式教学,从静态的PPT走向动态的视频多媒体,从理论世界走向现实世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专题讨论法、问题启示法、网络互动法。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从而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创新意识,提高其理论思维和创新素质。

(一)专题讨论法。在通常情况下,研究生已经历了大学本科的完整教育,具备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在信息的获取、问题的理解和观念的形成上具有自主性。对多元知识摄取和自身创造力发挥的需要,使他们渴望超越传统教学的授课模式,真正实现个性的张扬。因此,在课堂上开展专题讨论,有利于研究生获得合理的和正确的思维模式,并为他们观点交锋、思想碰撞提供良好平台。经过专题讨论的训练,有利于实现其思维方式从线性向非线性转变、从二元对立向多元共存转变。事实上,在自然辩证法的教学中,对某个问题给出答案或结论,远不如让学生自己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并去寻求解决的方法更好,自己独立思考的东西远比书本上或老师给出的结论印象深刻,也更有意义。

组织好专题讨论的关键就是要选好讨论主题。首先主题的选择要结合研究生的学科专业,在教学大纲的规定范围内,结合课堂教学、根据课程进度、遴选相关的主题。专题设计与研究生的专业相结合,有助于研究生从自身专业出发深入讨论问题。根据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的专业特点,我们选择与设计的专题一般都是与中医药发展实际相结合,如在“自然观”、“方法论”和“科技观”三篇中,我们分别设计了“中西传统自然观差异对中西医学发展的影响”、“中西医方法论之辩:在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之间”和“中西医文化与中西医发展”等三个讨论专题。其次,主题的选择应结合社会热点。如前段时间的“张悟本事件”,我们就设计了“张悟本事件与中医”的专题讨论。通过专题讨论,学生上课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同时,学生课前准备充分、课堂讨论热烈、课后还在继续。专题讨论

的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自然辩证法课堂的教学效果,而且也增强了他们对自身所学专业和社会现象的理解。

(二)问题启发法。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首先应从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开始。其实,疑问最能引发研究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自然辩证法的兴趣,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在自然辩证法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一般应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专业性。问题的设计一定要贴近研究生所学的专业或与他们所学专业相关,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参与回答问题的热情。如在讲授科学技术的性质时,可联系中医学的学科定位问题,在讲到科学技术发展模式的时候,可结合中西医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等问题。由于问题选择密切结合研究生所学专业,可以启发学生运用自然辩证法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去思考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同时,也加深了研究生对自身专业的认识,拓宽了他们的研究视野、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精神。二是新颖性。教材中已提出的问题,引导研究生自学理解就行,关键在于教师提出的问题相对来说比较新颖,或虽是老问题,但是分析或理解的视角比较新,这同样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关于中医的科学性问题,这是一个争论很久的老问题,但如果从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家――费耶阿本德的视角来分析并加以理解,就是一个新问题。三是时代性。问题的设计要与时俱进,要努力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及其带来的影响,努力反映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需要完善的地方。只有选择的问题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才具有说服力,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网络互动法。传统的自然辩证法教学多采取课堂讲授法,但由于受课时等因素限制,有些教师在结合学生专业问题开展教学活动时,单向灌输偏多,缺少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没有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与参与性。结果导致教学效果不太好,经常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干自己的事情,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出现了脱节现象。专题讨论法可以激发研究生的求知热情,调动他们学习自然辩证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如自然辩证法课程作为硕士研究生的公共课往往采取大班教学,人数多达一两百人,虽然能成功地组织专题讨论,但要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相对来说比较困难。问题启发法固然可以启发每一位研究生的独立思考,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但自然辩证法的教学活动从头至尾都运用问题启示法比较困难,因为并非每一章节都能找到合适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自然辩证法的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网络互动法来弥补其他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网络互动法,就是教师运用网络技术,建立自己的教学网站,把教学信息、课程简介、教学大纲、课件等相关资料等放在网络平台上,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区和留言板来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讨论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对自己教学效果的反映,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复习或科研过程中遇到与自然辩证法所学的知识相关的疑惑,可以主动与教师联系,并从老师处得到指导或解答。这样网络平台成了研究生学习自然辩证法的第二课堂,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就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我们在网站设有“硕博论坛”、“习题选集”、“影视辅导”、“中医文化”、“讨论园区”等栏目。“硕博论坛”是研究生的天地,专题刊登研究生在各级刊物上正式发表的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主题涉及中医方法论、中医药现代化、中西医结合、中医教育等。这些论文由于是研究生自己的研究成果,一方面可以调动研究生参与研究与讨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下一届学生撰写课程论文提供了范文。“习题选集”主要包括概念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题等,这些习题集可供学生在学习之余根据自身的需要查看或者下载学习。“影视辅导”是经过精心选择与自然辩证法教学相关或与中医药相关的内容,注重知识性、趣味性、战略性、启发性、哲理性、前沿性、权威性。如中央电视台的《大家》、香港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中医药方面的《刮痧》《国医大师》等视频以及部分科教影片。这些影视资料可以让研究生在教室或宿舍就可领略到科学大师的高尚品德、爱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国医大师的精湛医术、高尚医德和情怀中医、心系苍生的使命感,使研究生的精神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中医文化”包括“研究成果”、“系列讲座”、“报刊文摘”等子栏目。

由于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便捷性和高效性等优点,可以有效地弥补其他教学方法的不足,为学生的学习、讨论和研究提供良好的平台。利用网络讨论的时空开放性、参与的广泛性和交流的平等性等优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自己“无声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促进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此外,教师还可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信息互动、情感互动进而达到思想互动,从而提高自然辩证法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创新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所以师范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关系到未来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数学师范专业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类课程的特点,以课程为载体,改革教学方法,才能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体验、强化创新行为。在课程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创新教育,将创新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的重要途径。

上世纪90年代,我们国家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响应,对素质教育的研究也成为我国教育科研的重点。经过多年的探讨,人们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教师,也就成为了当前师范教育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对创新教育的研究正从理论探索向教育实践不断深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高等师范院校中,师范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关系到未来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将创新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当中,形成行之有效的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已经成为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从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体验、强化创新行为等方面入手。而对于数学师范专业的学生,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类课程的特点,以课程为载体,在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就能够在上述几个方面取得理想效果。在课程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创新教育,将创新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的重要途径。

1 结合数学教育理论课程,树立学生创新意识

这里所说的创新意识,也可以理解为创新精神。创新精神实质上就是指那种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具有批判意识和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在数学中几乎是无处不在的。在数学教育理论课程的学习中,我们就能认识到这一点。

数学教育理论课程一般包括,数学教学论、数学方法论、数学史、中学数学研究系列课程等。这些课程不仅包含数学教学方面的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这些课程在内容上都不同程度地涵盖了数学科学的特点、数学发展的特点、数学哲学等知识。这些知识都反映了数学中的创新精神。例如,数学无论在对象和方法上,都是高度的抽象思维的产物,而不是简单的对现实的抽象描述。所以可以说数学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再如,人们对数学事实的承认,都是因为它们得到了充分的证明,而不是因为它们出于某数学家之口。所以,数学里没有宗教领袖般的圣人。数学的生命力在于她在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不在于精神领袖的引领。即使在哲学层面,人们坚定了二千多年的绝对主义数学观,到了20世纪也逐步被放弃。

数学教育理论课程中所富含的关于数学中的创新精神的内容,在教学中充分发掘出来,并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进行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就是良好的树立创新意识的教育。同时,数学的学习也是充满创新的过程,学习者在没有可模仿的示范下,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行为。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回顾这些自己在学习中的亲身体验,使学生意识到创新并不神秘,离自身也并不遥远,这同样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

2 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创新体验

形成创新能力单凭创新意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创新实践中去获得创新的体验。数学教育类课程虽然和数学教学实践联系紧密,但在传统的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十分普遍。学生只能在理论上去接受,却无法在实践中去体验,创新完全不能落实在行为当中。因此,教学方法必须改革才能更好地实施创新教育。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一种开展创新教育的较为理想的教学方法。

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通过这种形式和手段,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创新教育的一种具体表现,它为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从而去获得创新体验。数学教育类课程内容对各领域知识的涉及面较宽,内容丰富,而实践性也较强,这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如,在数学教学论课程中,开展以“我国数学教育的发展历程”、“数学特点的分析”、“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数学双基内涵的变化”、“当代几种主要学习理论的比较”、“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等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在中学数学研究系列课程中,可以开展以“数系的发展”、“函数概念的发展”、“变换观点下的欧式几何”、“向量方法在几何中的应用”等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在微格教学训练、数学实验与CAI课程中,开展以“课堂教学技能的专题训练”、“中学数学课件制作”、“中学数学实验设计”等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这样,以课程内容为背景,以这些课题为研究目标,开展内容丰富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或其相应的知识,同时也是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化;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了创新尝试,获得了创新体验。

3 营造创新环境,强化学生的创新行为

经常有人会拿我国的教育与美国的教育进行比较,很多人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教育的优势是重视基础,美国教育的优势是重视创新。但也有有识之士指出,美国教育的优势不是重视创新,而是重视给予学生创新的环境。这个观点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环境对于创新教育而言确实非常重要。提供学生创新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赏识学生的创新成果,这些都是开展创新教育的有利因素,能够强化学生的创新行为,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形成和发展。

数学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能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创新活动的机会。除了开展研究性学习之外,也可以在学生中组织各种数学教育研究专题活动小组。如:数学教育理论研究小组、中学数学教学研讨小组、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微格训练小组,中学数学实验设计和课件开发小组,中学数学解题研究小组、高观点下中学数学知识研究小组等。这些活动小组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鼓励学生参加这些活动小组。通过这些专题性的小组的活动,能够使学生将课程知识应用于中学数学教育实践当中,促使使学生将课程知识和中学数学教学实践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大胆尝试。这不仅能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提供有力的平台,也能营造出良好的创新氛围。

结合教育实践环节,在学生中间开展多种形式的评比和竞赛活动,是调动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的积极性,强化创新行为的有效途径。如,开展模拟教学竞赛、说课比赛、中学数学教学设计展、中学数学课件展、数学教育科研论文征集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选拔优秀的创新成果,同时,可以通过表彰和奖励给学生的创新行为以赏识与鼓励,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学生从事创新活动。

鼓励学生从事科研活动,也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科研工作本身就是创新行为,科研能力也是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从事科研活动,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进入到科研活动中。如,设立大学生科研项目、吸纳学生进入教师的科研项目组、指导学生撰写学术论文等。对于学生的优秀科研成果通过帮助其申报奖项或公开发表等形式,对其创新成果予以肯定,这对学生的创新行为起到十分有力的强化作用。

4 结束语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业院校;实践技能竞赛;复合型人才;课程改革;创新能力

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改革,都趋向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针对大学生,注重其实践能力的培养,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学生创新教育是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这既体现了大学教育的高等性,又实现了大学教育的职业性。尤其是农业院校,不但要求学生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更需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新地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做到学以致用,成为农业高端技术型人才。这都依靠平时的点滴锻炼和积累,高校可以采取多种培养形式,鼓励采用有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新的形式,经过调查发现,竞赛活动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

实践技能竞赛一般是主办方先给出竞赛内容,选手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经过反复实践验证,确定解决方法,并形成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在竞赛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学生独立思考,查找文献,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能力。反过来,实践技能竞赛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两者起到了互相促进的作用。

1 国内外竞赛发展与现状的比较分析

宏观来看,在国内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技能的培养已经成为我国各大高校普遍重视的问题。我国每年大约有5万名大学生参加种类繁多的竞赛活动,比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等。

20世纪初至今,世界各国的教育都非常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发达国家,通过举办竞赛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始于1985年,至今每年有11个国家,超过700支参赛队参加该项比赛;1998英国开始大学生创业项目,其目的是为18~25岁的在校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第一年参与该项目的高校有17所,后来逐渐增加到30多所,许多大学生创办的企业从中产生;日本在1998年启动了《大学技术转移促进法》,提倡大学生创业实践,举办从学校到国家各个层次的创业竞赛,深受好评。

分析国内外竞赛发展的现状可知,中外大学生竞赛都蓬勃发展,既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以数学建模竞赛为例,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中外大学生竞赛的异同。

从竞赛目的来看,国内外数学建模竞赛都比较注重学生发扬分工合作的精神,通过媒体、书本等方式查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创新性的方法,充分调动、挖掘青年学生的能力。国内通常把竞赛活动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竞赛作为教学改革的一种探索,形成相辅相成的模式。国外举办竞赛则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合作、解决问题以及写作的能力。

从竞赛形式上看,数学建模竞赛通常采用团队合作形式,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模型建立,并撰写论文。期间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书本、软件等资源,在团队内部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寻找解决方案。指导教师对给定的问题也没有现成的答案,所以指导也就以宏观方法论的形式展现。从竞赛过程可以发现,针对比赛的题目采取的方法比较单一,论文总体方法大致一样,对数据的处理手法有着极高的相似性,缺乏创新能力;实际操作上对教学类软件掌握不全面,并未达到专业层次的水平。

从竞赛试题上看,源于生活实际是国内、国外竞赛试题的共同特点,比较切合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如构造汽车自动识别系统、大气污染数据造假等问题都是度极高的话题,常被引用而成为竞赛试题。

从评价方式上看,竞赛选手能够给出一个结论并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因为同样的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假设下,采用数学建模中一套成熟的方法,基本上都能得到看似合理的答案。但是竞赛的目的是在完成的基础之上,突破假设、方法上的约束,创新地采用新的方法,多角度分析同一问题,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简而言之,优秀的论文是有创新的,而不是墨守成规。

综上所述,各式各样的大学生竞赛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各有其特色,但难掩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竞赛目标定位不准;竞赛活动与课堂教学脱节;教师参与辅助不足;主办竞赛主体单一;竞赛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脱节;竞赛与实际应用脱节;竞赛看似声势浩大,真正参与者较少,受到启发者更少。所以竞赛在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改革。将学生的专业教学与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活动进行结合与统一,这种有效地结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岗位工作能力与实践应用水平。

2 基于实践技能竞赛平台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在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构建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修正问题,真正体现竞赛活动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扩展教育平台,完善教育机制。

2.1 构建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培养机制

一方面,要在课堂内丰富创新创业的内涵,从思想到方法论上给予学生们综合教育,比如,开展大学生就业、创新教育。也可以开设与竞赛相关的公选课,比如,数学文化、数学建模等选修课程的学分、开课时间、考核办法等。同时,要注重课堂外间接教育对创新能力的训练,从前比较重视课堂内的教学,现在要充分体现出课堂外教学的积极作用,其教学活动方式灵活,形式多样,包括从各类实践技能竞赛到针对大学生的各种科研课题,它不仅是对课堂内的补充,更是能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力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迅速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课堂内和课堂外不是简单串联的先后关系,应该是一个课堂内到课堂外,再回到课堂内的闭路循环,二者不断修正,不断完善,互相促进。所以能够通过实践技能竞赛这个平台,促进课程改革、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

2.1.1 调整课程学时构成,侧重实践技能 在教学总学时改变不大的前提下,灵活调整相关课程的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的构成比例,突出实践性比较强的实验课程,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自己主动去补充理论学时,提高学习的方法、效率。

2.1.2 丰富实验构成,增强创造力 实验课的作用不用多说,是教学环节的不可缺少的过程。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课也不能固守在验证性的层次上,那只能传授一般的固定实验方法,并不能满足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所以非验证性的实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实验方法和步骤都是开放的,并没有统一的结果,给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这样的实验更易于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而且让学生体会到创新的乐趣。所以应加大这方面的学时和丰富其内容。

2.1.3 扩展评价标准,突出个性 现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虽然从各方面体现了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但总体上是模块化的过程。无论是内容还是评价方法,忽略了学生本身的个体特点的判别,而实践技能竞赛给予学生展现自我个性的舞台。以数学建模为例,善于理论分析的,善于计算机编程的,善于撰写论文的,这样组合的团队更容易出好的成果。

2.2 依托实践技能竞赛平台实施多层次创新教育

在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的平台机制下,组织不同级别的竞赛活动,从院系到省市、全国各个层次。也可以成立学生的创新活动小组,科技发明小组等,落实“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能创新”的多层次创新教育过程:依托社团竞赛培育“想创新”的意识;依托校内竞赛树立“敢创新”的理念;依托校外竞赛训练“会创新”的能力;依托竞赛成果提升“能创新”的水平。在整个过程当中,纠正不正之风,要以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师生共同参与,形成比创新、赛技能的积极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所学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学以致用带来的快乐,把实践技能竞赛变成练技能、练创新的载体和舞台。

此外,为了使竞赛内容与社会需求同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必须扩大对外交流,从原来的校际与政府之间的合作,扩展到高校与企业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合作。这样更有利于找到理论与社会需求的真正结合点,并且能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增进二者更加深入广泛的合作,尤其在现今的招生、就业形势下,这样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2.3 引入“创新学分”等奖励方法

竞赛的开展也需要制定相应的奖励方法,可以引入“创新学分”,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创新活动,形成一个长效的机制。从学分上引导学生,引起学生对创新的重视,发掘创新的乐趣,给予不同层次,不同等级的竞赛活动相应的创新学分,而且这种做法也符合学分制的管理办法,还丰富了教学管理的方式。

作者简介:宋贽(1982-),硕士研究生,讲师,从事农业院校基础数学教育工作。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范文第6篇

一、中职教师成长一般规律

1.学习适应阶段。这个阶段是指刚从高校毕业和初入职教系统的年轻教师,他们从学校学到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缺乏职业教育的实践经验,这个适应过程会经历1-3年不等,视工作成长环境及本人努力程度而定。期间教师要经历学校文化熏陶、对任教学科课程标准的熟悉、观摩同科目教师的课堂、认真练习教育和教学设计基本功、熟悉实训基本技能并示范、熟悉现代教育技术和各种现时代媒体。该过程有学校方面的要求和培养目标,通过“拜师结对”、“一帮一互助”等方式培训后得到学校、学生认可,能上好合格课,接近优质课的水平;教师本人也要花更多的时间利用年轻、精力充沛的优势,对教育技术进行钻研,有自己明确的职业规划,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个人综合素质进步,人格魅力提升。

2.胜任教学阶段。这个阶段往往很长,有的教师到退休仍在这个阶段。该阶段,教师已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实战经验,能独立完成学校给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取得一定的教育教学成果,有些教师已开始担负一定的科研任务,出现不少年轻骨干教师。在这个阶段里,教师们的努力方向是:深入行业学习实践,进一步领会课程标准和教材,独立备课和教学设计,对自己和别人的课有批判性反思,能分享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并开始有所成果,开始建立自己学科和本专业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施于教学中。这个阶段,教师信心得以大幅度提升,也为自己将来的成长规划奠定了基础。

3.突破“瓶颈”阶段。教师们走到教学熟悉阶段经历一段较长的时间,进步起来是非常的缓慢,很难突破现状,获得明显提升。遇到困难了,有些教师可能出现职业倦怠、得过且过,并且还抗拒改革,情绪消极低落;部分教师还能不断调整方向、深入课标改革、努力学习和创新教学技巧、不断融入新的理念,在一段艰苦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后,终于突破“瓶颈”,有了新的发展。

4.形成风格阶段。这是那些不断追求个人成长与进步的教师们成长的最高阶段。通过“瓶颈”的教师用自己的探索经历掌握了成长的主动权,开始由熟悉的、固定的、常规的工作进入到教育教学创新阶段,不再是简单的模仿和跟随,而是形成自己的一种风格,更加适应学生成长需要,更加适应市场和社会需要。到此时,教师们会有大量经验论文甚至著作发表,课堂表现出个性和特色并引领一种潮流,教师还在此过程中不断吸收意见和建议,追求卓越。这些教师中涌现出一批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有的还开办了名师工作室,有的被评为“现代教育家”。

其实国际上关于教师成长规律的理论很多,不论哪一种,我们都能看出:教师成长,需要学校和个人双边努力。学校负责制定成长制度和标准,提供环境营造和培训平台;个人负责制度个人成长规划,为达校标和达到个人成长需求付出努力。

二、拿来主义是教师成长的方法论

1.成长需要拿来。一个优秀职教教师是从一个普通大学生进化而来的,从年轻的大学生或企业到职教学校的年轻人,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优秀的职教教师,不论是别人要你学还是自己主动要学,都是个人从外界获取理念、知识、技能,最终拥有这些东西,这个过程就是典型的“拿来”。“拿来主义”一词源自于鲁迅先生的文章《拿来主义》,收录在《且介亭杂文》。鲁迅先生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倡向西方国家学习,以他山之石攻玉,于是高呼“拿来”。年轻教师需要学习,大量的学习,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是这个时代的需要,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是个人成长需要。不但要学习近代的、现代的,还要学习古代的;不但要学习中国的、亚洲的,还要学习世界的;不但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习理念和技能;不但要学习本专业,还要学习相关相邻业;不但要学习专业技术,还要学习通识和通用技术;不但要学教学设计,还要学习教育活动设计。年轻教师从无知到有知,从有知到多知,从多知到博学,这一切一切,都是“拿来”。鲁迅先生说的“拿来”,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或占有,或存放,或使用,或毁灭。这其实是科学的,如果没有先“拿来”,个人所拥有的就远远不够。所以,学校从培养新教师、全校师资队伍建设及学校文化建设多方面,给教师们很多“拿来”的机会:新教师拜老教师为师,听他们的课,学习自己不具备的;老教师听新教师的课,指导课堂成功和不足之处;教研组集体备课,互相学习;新教师继续教育系列培训;学校校本培训;市级骨干教师培训;部级骨干教师培训;示范校建设各类师资培训;公开课;教学开放;优秀课校级、区级、市级、部级比赛;教学技能比赛;教师基本功大赛;课题研究;师生技能大赛等等。还有学校请来的专家到校培训、开讲座,兄弟学校之间经验交流,学校提供了教师们“拿来”的平台,制造了很多成长的机会。教师们自己也在“拿来”,有在潜心钻研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的参加自学考试获得高学历和二学历,有的课外阅读大量教育类书籍,有的参加各种公益教育活动。一旦有了提升学习机会,教师们报名积极踊跃,学习如饥似渴。一句话总结:凡是自己没有又对自己有用的东西,统统“拿来”!

2.拿来需要挑选。“拿来主义”的方法是挑选,即“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对自己有益无害的,要“拿来”,而且使用,使它最大限度地为自己服务,如实用教育教学技术,可操作游戏活动,人际沟通技巧等;对自己有益处也有害处的,要一分为二,有选择地吸收有用的部分,摒弃有害的部分,比如互联网、手机运用等;那些于教师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东西,我们只能批判性地将它们作为反面教材,给学生或他人以警示作用。“拿来”是需要智慧的,这与我们国家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相吻合,有自己特色和主心骨,又吸收别人好的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来发展壮大自己。

3.拿来需要创新。我们学习别人的经验,“占有”和“挑选”都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自己能通过吸取别人的东西,结合到自己的工作需要中,形成不同于他人的特色,这就是创新。现代教育对教师要求很高,职业学校教师已经开始专业化,不易被人所取代,这样的教师岗位才长久。如果只有“占有”,最多也就是“随大流”或是“跟班儿”,只有自己的创新结合“挑选”的有益的内容,也才能让知识繁衍出新的生命活力。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范文第7篇

基于此,《数学教育研究方法论》一书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所蕴含的思想与方法进行探讨,旨在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学到更多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该书共有四章内容。第一章分别介绍了教育研究与数学教育研究、数学教育研究的分类以及数学教育研究方法的演变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二章分别从研究选题、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确定样本等方面进行论述。第三章分析了数学教育研究的常用方法,分别对课堂观察、访谈调查、问卷调查、个案研究、行动研究、比较研究、实验研究进行论述。第四章是数学教育研究的成果表述,分别介绍了研究论文写作规范、科学研究的学术规范、数学教育研究论文分析以及数学教育研究课题推荐。书中指出,初中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教学需要遵循化隐为显的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及学生参与的原则。数学的思想与方法隐含于数学知识背后,教学中如若做不到有目的、有意识地以数学思想与方法为教学内容,学生的学则会仅停留在数学知识的表层。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需要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将知识背后更深层次的思想与方法挖掘出来。掌握数学的思想与方法,要求学生必须对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进行了解。学生对思想与方法的掌握,是一个不断理解与运用的过程,遵循着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低级到高级的螺旋式的发展趋势。因此,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教学需要与数学知识的教学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相一致,做到初步理解以及简单应用。与不同阶段、不同内容的数学知识教学相结合,有意识地运用同种数学思想或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但不能操之过急。初中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教学需要“小步走”“多层次”以及“步步为营”,这样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初中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教学,是数学活动过程的教学,呈现动态的特性,因此重在领会。思想与方法的教学,离不开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只有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学生才能逐步对数学的思想与方法进行领悟与理解。作为教师,需要从具体的材料着手开展教学,创新教学知识的呈现方式,正确对待学生看待问题的方法,包容学生的错误,并使之认识到错误之后的合理因素。

从《数学教育研究方法论》一书的表述来看,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思想与方法的教学,教师需要做到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更新观念,加深对数学思想与方法的理解。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既是数学学习的中级层次知识,又是解决多方面问题的思维策略。相关心理学家认为,在具体的学习与思考过程中,人们的注意会在策略性知识与描述性知识之间不断转换,对自己的策略进行不断反思,从而实现加工过程的优化。而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策略性知识与事实性知识紧密结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渗透与传授数学的思想与方法。第二,回归课本,深度挖掘和分析教材。数学思想与方法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概括,蕴藏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以及应用过程之中,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中的思想与方法。第三,落实措施,反复应用。若要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相关教师需要开展扎实的教学工作,使数学的思想与方法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中。

学生对思想与方法的掌握,必须经过感受、领悟以及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在学生知识的形成阶段,渗透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在问题的解决阶段,揭示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在知识的形成阶段,概括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数学学习不仅要获取知识和培养各种能力,更要逐渐形成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数学教育研究方法论》一书作者根据多年的经验,精心挑选了大量相关文献,阐述了初中数学教学中思想与方法的渗透等问题,为相关专业研究人员以及中小学教师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261-0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由规模扩张和外延发展转向以内涵发展提高质量为重点的转变,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依靠教育。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不仅是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更是培育创新人才的摇篮。高校应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进创新教育,努力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模式和途径,为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由于市场营销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征,因此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校,应该充分考虑学科特性和企业对该人才的实际需要,注重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专业课教学中、在课堂教学方法中、在毕业论文中体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为经济发展服务。

在大学生就业压力日渐严峻的形势下,面对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营销专业的学生就业受到冲击的情况下,我校确立了“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人才培养目标,为了保证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运行,结合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和开拓性的特点,构建了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建立起“一个中心、两种方式、三项结合、四方面提高”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即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发展潜力为中心;采用模拟训练与实际运作两种方式;把专业课课堂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结合起来、课堂教学方法与创新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毕业论文与创新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精神[1]。

从2006年开始,我校不断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加大专业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以本专业的现代广告学、市场学、市场营销策划、商务谈判、消费者行为学、公共关系、市场调查与预测7门专业课为例,实践学时占其相应总学时28.3%。强化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学用结合,掌握市场营销人才必备的市场营销广告设计、市场调查报告撰写、市场营销策划书设计等基本技能。

二、专业课课堂教学中融入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

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融入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就是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经济管理人才为宗旨,以课堂教育为落脚点,将创新教育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使专业课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创新能力培养和锻炼[2]。

在课程教学中强化技能培养和训练,改革考试方式。在《市场营销学》、《商务谈判》、《营销策划》、《市场调查与预测》、《广告学》、《消费者行为学》的课程中加强实训。对学生营销技能(市场营销技能、市场调查技能、商务谈判技能、广告创意技能、营销策划技能)进行培养和训练,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进行技能实训。考试方式的改革:在《市场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策划》等课程中进行。期末考试学生按教师要求拟定相应的市场营销计划书、市场调查与预测报告、市场营销策划书等作为课程的考试内容。使理论和实践、知识和能力密切结合,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实战能力和创新意识。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吸引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课堂教学方法中体现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突破“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局面。强调改进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诸如发现法、案例教学法、暗示教学法、PBL教学法、热点问题探讨法等先进的教学方式,鼓励教师创造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科学的方法论,提高探索和发展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一种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在课堂上重现或者虚构一个个案例,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就所提供的案例展开的分析与辩论来寻求解决方案。在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案例中,熟悉案例的背景资料,充当相应的角色,正确制定解决方案。由于提供给学生的案例都是由真实记录组成,学生深入案例就如同进入了现实情景。这样案例教学就为学生提供了把所学知识与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有效地缓解了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矛盾。我们选用于教学的案例,大多都具有高度的仿真性,都是针对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实际问题的真实描述。对于学生来说,每参加一次“案例”讨论,就相当于亲自参加了一次现代企业对市场营销活动的高层决策。为了在案例讨论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我们将学生分成团队小组进行案例分析讨论,然后由团队小组推荐两名或几名学生作中心发言,在限定的时间内将团队小组讨论的结果向全班汇报。在汇报过程中,各团队小组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形式,有的团队小组以“召开董事会”的方式;有的团队小组以“今日说法”的方式;有的团队小组以“商家名谈”的方式进行汇报,形式新颖、别致,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有利于其融会所学知识,加深理解。特别是在讨论与争辩的过程中,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2.PBL教学法

PBL教学方法是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简称,译为基于问题学习法,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例如在讲到市场细分这个理论时,让学生自己总结市场细分对于经营性企业的意义,在现实中举出一个具体的行业来进行市场细分,这样既避免了教师讲解的枯燥,又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新知识,更重要的是接受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法等的全面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3]。

3.热点问题探讨法

使用热点问题探讨法时,教师要针对某一部分的理论内容,找出一个跟它相关的热点问题,然后让学生思考、探讨并展开争论。如用某知名家具造假事件讲解公关危机如何化解、企业参与职场类节目对企业的宣传有何利弊等。在争论中学会形成多种不同的看法,各执一端,各抒己见,教师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进行引导。通过教师进行点评,澄清模糊认识,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让学生明白,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有标准的答案,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四、在毕业论文中体现创新能力培养

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上,我们在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前提下,密切结合企业营销活动实际,注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毕业论文的选题以实战型为主,力求“新”、“实”结合。“新”是指选题反映专业领域发展水平的前沿动态和专业面临的焦点问题,如我国企业的事件营销研究、电视娱乐节目中的植入广告研究等都是比较新的题目;“实”是指选题的内容和深度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中规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如佰草集品牌营销策略研究、哈尔滨乳品市场销售渠道研究等题目的选择就具有一定的实用性。题目过大过深,受知识结构和毕业论文时间的限制难以按期完成;题目太小,又不能达到培养目标对能力培养和锻炼的要求,只有选择适度,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开拓学生的科研潜能和创新思维。

在确定毕业论文题目的基础上,教师在毕业论文指导中,通过论文调研环节,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沟通能力、开拓能力;通过撰写论文大纲,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系统思考的能力;通过搜集资料、分析并对其进行整理的环节,培养学生对资料挖掘、数据处理、提炼的能力;通过撰写论文环节,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理论思维以及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毕业论文答辩环节,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文字和语言的综合表述能力,以及应变能力。教师在学生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中要进行全过程的指导,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每个阶段确定明确的任务和目标,随时掌握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在指导过程中,教师既要认真指导和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方向上去指导,从总体上去把握,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学生合理的设计或具有前瞻性的思考,要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综合技能,同时渗透式地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写作毕业论文过程中得到系统训练和全面提高。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随着新时期的发展会被赋予新的内涵。大学生创新应该是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强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将有助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使高等教育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郭晟,王金洲.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7).

[2]鞠立伟,何永秀.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1).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女性主义教育学;高等教育;创新能力;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胡涌(1959-),男,彝族,云南昆明人,北京林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章轶斐(1986-),女,江苏无锡人,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100083)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2-0031-02

随着国际间竞争的激烈展开、我国现行制度的不断改革,社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艰巨。推陈出新已经成为时展的必要途径。同志曾经提出“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高校作为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的园地,更应当顺应时代的需要,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放在教育目标的首位。但是由于诸多因素,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忽略了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缺少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引导,导致我国大学生普遍创新能力不足的状况。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缺失的原因

创新能力是指提出不同于前人或在前人基础上有改进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造成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缺失,本文认为主要原因可以总结成以下几点:

1.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

我国“重知识传承、轻知识创造”的传统教育是以传授已有知识为目的的教育模式。[1]在教学内容上,我国高等教育一直以教材为模本,知识和技巧照本宣科,教学知识更新缓慢,理论与实践接轨较少,使得学生的思维被限制在教材中,缺乏对社会现状的了解;在教学形式上,以教师讲解为主要形式,教师掌握课堂的主导权,将知识用一种不容质疑的态度灌输给学生。学生作为课堂的“客体”,始终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没有留给他们任何思考和质疑的空间,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造成学生思想的依赖性。这种教学模式长期存在也体现出我国高校教师自身创新意识的缺乏。

2.单调的考核方式

现在大学课程内容丰富多样,但是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卷面笔试依然是目前大部分课程的主要考核方式,大学生负担着沉重的考试压力。然而考试分数只能考查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创造能力。“一纸定乾坤”的考核方式带来的是学生对死记硬背趋利性的依赖。提交论文也是运用较多的考核方式之一,但是学生对论文的认识和态度存在各种应付的现象。

3.缺乏培养创新能力的平台

许多高校开设多种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并举办各类创新设计大赛。但是目前这些课程活动仍没有纳入教学的主流体系。同时,以、获奖、申请专利等固定标准来衡量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绩效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功利性追求。[1]高校缺乏培养创新人才的氛围,学生缺乏开拓创新思维的机会,两者互相促进,不能解决大学生创造力缺失的根本问题。

可以看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课堂教学内容、方法的启发以及长期的思维训练。[2]思维训练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可以解放大学生受到限制的思想,发散学生的想象力,拓展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高校想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就需要建立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一种具有颠覆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二、女性主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特点

随着妇女运动的发展兴起,女性主义研究(feminist research)对当今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女性主义教育研究(feminist research in education)逐步兴起,它与后现代主义思潮合流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育思想,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了颇具建设性的知识基础和思路,这对我们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借鉴启发意义。[3]

女性主义教育学又称为女性主义教育论,是近三十多年发展起来的教育思潮。女性主义教育学用女性主义的观点和视角研究教育问题,诠释教育目的,参与教学过程。它既是一种对传统男权知识体系批判的宏观方法论,也是一种可以渗透到具体每一节课、关注每一个学生细致的教育办法。

女性主义教育学同样存在很多不同的思想流派,虽然不同流派之间的理论观点和论述各有不同,甚至相去甚远,但是消除社会性别偏见、追求教育中性别平等的大前提是一致的。女性主义教育学的关键论点是:

(1)批判传统教育中存在的性别偏见。女性主义认为,教育一直以来存在性别偏见。教育中的知识体系和框架都是建立在男性经验基础上的,尤其在教材中更是充斥着对女性的不公。女性主义教育学致力于消除教育中的性别歧视,期望教学可以成为实现社会性别公平的重要途径。[4]

(2)强调赋权。女性主义教育学主张在尊重每一个学生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建立平等和民主的师生关系,重视在传统的教学中被忽略了的群体和阶层的声音和经验。[5]课堂教育还关注经验和强调学生参与,主张赋权于学生,让学生放开自己的声音和思想。

(3)推崇质性研究。女性主义教育研究者认为,在教育研究的过程中,无论是问题提出还是研究设计到研究结论,无一例外地打上了研究者的价值观念、性别角色意识形态等标记。他们一致地推崇质性研究,力图运用女性主义的经验主义和后经验主义修正已有的经验主义实证方法。[3]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范文第10篇

摘要:我国高等数学教学模式从整体上看仍然沿袭着传统教育模式,存在极大的弊端,不适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成为数学教育领域的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创新教学模式的理论出发探讨了如何构建高等数学的创新教学模式。

关键词:教学模式 创新 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是学校的教学改革中心工作,它是培养当代社会所需人才,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全国的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特别是实验的重点多数把教学领域的改革作为开展研究与实验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而教学领域的研究与实验又集中在作为教学论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

我国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的现状,从整体上看仍然沿袭着传统教育模式。虽然许多人已经认识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但是在教育实际中,依然盛行“仓库理论”,教育者把学生的大脑看作储存知识的仓库,在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现成知识的传授,考试以知识的记忆为主,这种教学方法与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颇有不协调之处。因此,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成为数学教育领域的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什么是创新教学模式

给教学模式下个完整的定义是件难事,给出创新教学模式完整的定义更是难上加难。因为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仍处于探讨的阶段,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一个过程。如何进行创新教育是个重大的研究课题,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中央教科所所长阎立钦教授,在答《教育研究》记者问中,对“创新教育”做了如下定义:“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以阎立钦教授给创新教育所下定义进行推论,对创新教学模式可否做如下定义:“创新教学摸式就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学模式。”这是教学模式发展过程中的更高一级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并贯彻教学的始终。说教学目的的确立,教学情景的设计,教学程序的安排,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教学策略的评价,都体现出创新的特征,最终达到提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循着上述的思路,创新教学模式,应包含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理论是模式赖以建立的基础。作为不同于一般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模式,它既要以关于教学模式的理论作为基础,同时要注入创新的内容,即以关于“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等,一系列重要指示,作为我们研究创新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这样既可以使我们紧紧把握住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方向,又不失偏颇。

(2)教学模式是为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理论。因此,教学目标可谓是教学模式中的核心部分。它决定模式的操作程序,师生活动的比例及评价标准等。

创新教学模式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是怎样形成的,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尽力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创造性因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走自主学习之路,这对学生来说,终生受用无穷;训练学生把分散的、个别的知识,经过分析、分类,变成综合的、系统的知识。这种综合能力是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要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主要是发散思维、想象思维、聚合思维、灵感思维。

(3)以指导学生自主活动,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教学的情境性,学习的探索性为中心,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逐步形成创新性教学体系,包括教学内容组织策略,呈现策略,教学形式多样化策略,课堂教学设计策略,培养学生知识能力重组策略,激发学习动机策略,创新性实践能力培养策略,以及现代教学媒体的开发和利用策略。

二、如何构建高等数学的创新教学模式

创新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教学观。建构主义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它作为一种学习理论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拿破仑时代的哲学家维柯,本世纪将此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的主要有杜威、皮亚杰和维果茨基。

将课堂教学变成一个富有成效的建构活动最主要的就是教师应由“讲演者”转变为“编剧”兼“导演”的角色。所谓编剧,指教师必须将书本上的东西转化成具有探索性的教学问题,问题应具有层次性,能满足不同学生在具有合理自由度的思维空间探索的需要,问题即要立足于教师所强调的目标上,也要设立在一个更开放的目的上(不单是学会知识,还要发现问题,大胆置疑),旨在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所谓导演,指教师必须制造出一个建构活动的意境(情景、氛围),就像导演给演员说戏一样,使问题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发生关系和作用,让他们处于一种真正“搞”学问,而不是学“学问”的情景中。

创新是“教”不会的,课堂教学只是提供、营造一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使他们能够获得创新的条件和环境。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概括。如自学一指导模式、目标一导控模式、问题一控究模式、情一知互促模式、实践一理论模式、精讲一多练模式、尝试一感悟模式等。以下是对高等数学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的一些策略和技巧:

1、过程教学法。有些知识要重结论轻过程,但关键和重点的知识要重过程轻结论。重过程就是重知识的发现,使学生感受到知识都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2、问题教学法。即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使学生有兴趣,目的性明确。要注意抓住问题发展的规律和拓展空间,要穷追到底。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古代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宋代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陶行知在一首诗中写到:“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英国科学家K·R·波普尔说:“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重要。”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

3、探索讨论法。即在课尾留出一点时间,将学生分成块式小组,让学生互相问答有趣的不脱离本学科的问题。在课堂上提供机会让学生向教师提出“挑战性”问题。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教师和书本)挑战。山有峰,才显其险;针有尖,才显其锐;刀有刃,才显其利;智能有尖,才能突破创新。

4、科研论文法。即鼓励学生平时就经常写小论文,并把它作为主要的平时成绩考核。同时也为毕业前的论文答辩打好基础。

5、知识简化法。许多知识我们可以简化、通俗化,不要以为越抽象就越显得有学问。张景中院士说:在数学难学的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我们还人为地制造了许多难点,自找了许多麻烦。比方说1986年美国开了一次关于微积分数学的会议,出了一本文集叫《走向简捷而生动的微积分》;它里面举了些例子如,"极限和连续,用日常语言叙述,不用 一 语言,如说连续是:X很小的变化所产生的F(X)变化也很小;连续函数的图象,可以用笔不离开纸加以画出等。

创新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我们在教育思想、办学模式、管理体制、课程教材、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考试和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要求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各个方面的广泛参与和综合行动。方法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大胆创新,但都不是孤立的,常常是几个方法并用,不要机械套用。正所谓“水无定势、云无定态、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灵活、要创造、要多动脑、勤总结,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这法那法其实都是放权法、大胆法、实验法、创新法,你不大胆实验和创新,就只能是灌输法。我们在开展创新教学模式研究与构建时,应很好地运用模式包容原理,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参考文献:

[1]王仲春等,《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上一篇:教育从心开始论文范文 下一篇:教育教学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