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

时间:2022-10-30 04:28:45

情境教学,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

【摘 要】情境教学是让小学语文课堂变“活”的重要途径。本文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案例,分别从创设问题情境、游戏情境、生活情境三大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以实现将小学语文课堂变“活”的目的。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结合教材内容,又要紧抓学生特点,在课堂中营造出一种富有情境的学习氛围。学生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可以充分地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学生们的认知与情感相互渗透,促进语文水平的提高。情境教学法是非常适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让学生们的思维变得“生龙活虎”,让学生们在活跃的课堂中把知识学活。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呢?

一、创设疑惑重重的问题教学情境

小学时期的孩子们,正处于知识学习与积累的起步阶段,对于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教师可以抓住学生们的这一特点,在语文课堂中设置问题情境,给语文课程戴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让学生们带着“疑惑”,带着好奇心去学习、去探究。

例如,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中(苏教版)的课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我们在学习时,首先就会被文章的题目所吸引,教师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作者会以此命名呢?文章中有着怎么样的故事情节?作者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才会做此决定的呢?作者的心脏就代表着作者的生命,作者是生病了吗?”接着,教师就引导学生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去阅读课文,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当学生们读到课文最后,肖邦的那句遗言时,便会豁然开朗。原来肖邦是一位十分爱国的音乐家,虽然他身在异国他乡,但他无时无刻都在挂念自己的祖国,即使在弥留之际也一心想着要回到祖国。这时,教师又可以接着提问:“从肖邦的遗言里,可以看出肖邦是怎么样一个人?这句话中饱含了怎样的思想情感?从文中的其他地方,还可以找出描写肖邦思想情感的字词吗?”通过提问,学生们便会再次深入地去思考,再次细致地研读课文,去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

学完这篇课文之后,教师还可以延伸拓展地向学生们提问:“大家知道还有哪些是表达爱国情怀的诗歌?文章?”这时,学生们便会联系自己学过的或课外读到过的文章,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陆游的《示儿》,杜甫的《春望》等都与本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教师又接着问:“爱国音乐家中,除了本文作者肖邦,还有没有别的著名人物呢?”学生们答到:有贝多芬、聂耳、冼海星等,他们都创作出无数的爱国歌曲。总之,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善于把握提问的技巧,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们“欲知不解,欲罢不能”的心理,让学生带着疑问、困惑去学习思考,探究语文学科中的奥妙。

二、创设趣味横生的游戏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另一个心理特征就是爱玩、好动。那么,语文教师就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创设游戏情境,将趣味横生的游戏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所谓创设游戏情境,就是指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游戏的教育功能导入,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寓教于乐。

以《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为例,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文中的字、词、句、音,以及更加熟悉文章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用“接力式小组朗读法”进行反复朗读,即将学生分组,然后每组派一个学生,依次接力朗读课文,进行“接力式”朗读比赛。这样的朗读方法,趣味性、竞争性很强,学生们为了团队的胜利,都会绷紧神经,认真朗读;同时,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检查学生们的字音是否准确,学生们也可以自查自己对重点词汇的理解是否掌握。对于文中的第二段,重点描写了埃斯内尔老师和肖邦的对话,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们做一个“模拟游戏”,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让丰富对话内容,在模拟的时候,注重肢体语言和情感的投入,以表现自己对人物内心的把握和刻画。学生们在这些有趣的小游戏中,不仅产生出对语文学科的喜爱之情,更能在“玩乐”中学到知识,启发思维与想象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可以创设游戏情境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在娱乐中感受和体验语文魅力,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三、创设联系实际的生活教学情境

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都是活书……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宝库,都是活的书……”那么,要学好语文,也离不开生活这本丰富的大教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生活为背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和感悟语文知识,感受人文气息。

例如,我们学习《我们爱你啊,中国》这首爱国诗歌时,可以看到:诗歌中采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祖国的壮丽河山、丰富物产、多元民族、灿烂文化等,以赞扬祖国的繁荣美丽、历史悠久。那么,就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画面,感悟诗人的深厚情感。当我们朗读到诗歌中描写美丽壮观的“山水、西湖”时;读到描写丰富的“茶叶、酿酒、丝绸、陶瓷”时;读到描写独具少数民族气息的“傣家竹楼、布达拉宫、哈密瓜、戈壁、骆驼”时……教师可以让曾去过这些地方旅游的学生,向同学们讲解自己的旅游经历,对比自己的见闻与诗人的描写是否一致。让学生像导游一样为其他同学介绍这些地方的美丽与特别之处,如:“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人杰地灵的桂林山水……”

此外,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这些地方的美丽图片或视频放映出来,让学生们通过视觉、听觉,更加直观形象地感受祖国河山的美好,感受我国丰富的资源与物产,感受我国多元的民族文化与崇高的精神,激荡起学生心中满满的爱国情愫。总之,从生活中搜集教学素材,汲取教学的养分,充实教学资源,加深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感性认知和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综合能力的。

综上所述,一个恰如其分的教学情境,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想象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方式除了本文所述的几种方法外,还有很多。我们的语文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应该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摸索出更多、更适合的教学方法,让小学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

【参考文献】

[1]何克彦.廖凤兰.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方法和途径[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3(12)

(作者单位:江苏省姜堰市溱潼中心小学)

上一篇:“探究式教学”的探究 下一篇:高中生物问题解决教学中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