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学生视角下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时间:2022-10-26 06:33:43

探究学生视角下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解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必要准备,阅读教学过程又反过来体现师生对文本的解读。没有不是为了“学”的“教”,教学之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所以,在多视角解读文本时,更应该从学生视角来解读;组织课堂教学更要尊重学生这个阅读主体。当然,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还须发挥应有的引领作用。

一、认识学生的阅读视界

学生接触课前所具有的思想、智慧、意志、经验、技能等决定了学生的阅读视界,它是学生阅读课文的起点。阅读教学,教师以第三者的身份理性地介入读者(学生)和作者以文本为凭借进行的跨越时空的对话中。所以,教师要介入,就要充分认识学生认知现状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这就是教学必须明确的学情。尊重学情是教师正确处理课文和教学的前提,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从他们自己的经验出发去实现与文本的视界融合。在阅读教学设计中需要照顾各个层面的学生,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例如,教师可以为同样一篇阅读理解文章设计三种不同层次的题型:第一类为特殊疑问句,让学生回答关于时间、人物、地点、原因、事件等具体内容;第二类安排中等层次的同学来完成;第三类再设计部分经过提升的任务,如通过对内容的理解提炼出答案。这部分任务可以让能力较强的同学完成。这样,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相应的成就感,维持他们对英语的浓厚兴趣。当然,认识学生的阅读视界、教师教学经验,包括平时上课对学生的了解是很重要的凭借;采用课前调查、预习检测等手段了解学情也是切实可行的手段。

二、信任学生的阅读行为

阅读教学时只有具体到学生自我体验与思考,让文本真正走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文本的内涵才能真正被学生所把握。从这个角度讲,教师只有信任学生的阅读行为,包括尊重学生的阅读习惯,放手让学生去读,才有可能或者部分达到上述目的。如果老师包办“教学”,就会出现“教”与“学”这两条线很难融合,反映在课堂上往往是老师唱独角戏、冷场等现象出现,导致教学失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信任学生的阅读行为,不仅在学生原来阅读实践的基础来指导学生的阅读行为、提高其语言运用的能力,达到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目标。而且信任学生还体现出师生平等观,尽管师生在阅读水平上不对等,但就阅读教学而言,师生的关系其实就是对彼此阅读主体性的理解、认同与尊重。所以,教师需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三、静待学生的个性解读

阅读教学时,教师要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学习能力,教师如果能提供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给予的尊重和鼓励,那么,学生自然会得出许多个性化的观点。教师要做的是在备课时多从学生的角度解读课文,做好充分预设来应对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然后需要做的就是静静等待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了。

在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师生是平等的,面对新问题,师生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观点,经过相互探讨,达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目的。静待学生的个性解读,那是对学生学识的尊重。教师要树立尊重阅读主体(学生)的意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对文本和作者的尊重意识。倡导“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文本,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人(如作者)尊重和理解的品质。

四、纠正学生的阅读偏差

学生的阅读过程会存在没有读懂,甚至误读的情况;不同学生的个性解读还可能出现互相矛盾的现象。教师需要充分肯定学生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勇气,对于其中的合理成分,也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当然,需要纠正学生误读,需要解释学生的分歧。

造成学生误读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识”不足造成误读。如“破碎”文本,放大“碎片”,断章取义;如轻视背景,无中生有,脱离作者本意。二是“情义”方面的原因。部分学生阅读心理不正,态度不端,或出于叛逆心理或对作者存在主观偏见,把阅读当作不良情绪的宣泄或游戏人生。对此,教师务必加强引导,一是授之以渔,如解读文本要“知人论世,顾及全篇全人”(鲁迅语)、“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叶圣陶语);二是明之以理,告诉学生个性化解读要顾及作品基本意义,不可超越了科学边界,否则就是“过度阅读”。当然,“导师必须以某种方式矫正学习者,但最终要让学习者自己能作出这种矫正”(布鲁诺语)。

五、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

中学生“能粗略读懂看懂文本,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里行间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懂……”(叶圣陶语),未必懂之处这就形成了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学就要在这些重难点处出大力,以满足学生阅读期待。只是“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噜里噜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东西方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存在很大差异,阅读教学中教师必要的背景介绍可帮助学生顺利阅读,同时也可开拓他们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从而满足他们的阅读期待,如SEFC(1B)中,Unit13 Healthy Eating,向学生介绍西方饮食文化,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又有助于理解课文。中学教材节选了大量的名家名篇,在阅读前对作者和有关历史知识进行介绍是很有益的。

另外,对于那些阅读兴趣浓厚、阅读能力强的学生,课堂教学根本满足不了学生们需求,只能依靠学生们课后自己阅读。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课外阅读。课外阅读首先要提供给学生合适的阅读材料,阅读材料要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与教材要求相适应的名著、报刊等,也可提供给学生相关的网站,如莎士比亚研究 http://、诺贝尔奖网上博物馆http://www.noble.se、美国航空航天局http://www.nasa.gov;地球与太空网http://等,供学生自主选择,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其次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比如读书会、角色扮演等,检查、巩固和强化自主阅读的成果。

六、重建学生的认知结构

在建构主义看来,帮助学生重新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学习过程还远没有开始。引导学生重建和完善自己阅读结构是教学的终点,而学生建构的认知结构自然成为学生下次阅读的起点,学生的阅读素养就是在这样的循坏中螺旋式上升的。

重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新旧知识主动融合在一起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是关键。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学习经验,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给于肯定和表扬,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良性的学习循环中获得自信,收获成功。

在讲到The Sounds of the World一课时,当把课本的基本阅读材料熟悉后,我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查寻最新的世界娱乐动态,获取最时尚的前沿音乐,了解世界顶尖级音乐人,比如Ricky Martin, the Rolling Stones, Michael Jackson等的最新情况。我还让学生找来相关的唱片来模仿或翻唱。学生们对此兴趣高昂,积极地活动起来。通过对各种资料的搜集和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习兴趣,丰富了知识,极大地调动了语言学习积极性。

帮助学生重建以程序性知识为核心的认知结构,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因为掌握必要的知识,是深入作品肌理的关键。这需要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地丰富学生的积累,当然其前提是老师要掌握较为新颖、有用的解读知识,而这需要理论界和教育界联手,整理出来提供给一线教师。

作者简介:尹汝香(1962-),女,浙江临海人,浙江省临海市教师进修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中学英语。

上一篇: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的创新 下一篇:浅谈生命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