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直肠癌患者的护理

时间:2022-08-15 02:56:56

探究直肠癌患者的护理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消化道癌的第二位“。目前,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外科手术治疗是根治的主要方法,经典的术式有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和经腹直肠癌切除术(DNon手术)两种。该病术后护理任务较繁重,要求护士严格保证护理质量。我院近3年来共收治直肠癌患者32例,均采用手术治疗,通过综合全面的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32例直肠癌手术后患者,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5.6岁;全部患者术前经结肠镜检查均确诊为直肠癌;低位直肠癌25例(癌肿距5~10em),高位直肠癌7例(癌肿距>10em);均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黏液血便,大便改变(习惯、性质、性状)及排便不尽等,医学教育网|整理合并症:糖尿病3例,高血压2例。本组进行Miles结肠造口术。

1.2手术方法(1)取腹部切口于脐上4em至髂骨联合,切开皮肤,开复探查。注意有无腹水,腹壁和肠壁有无结节,肝脏有无转于灶,确定病灶的部位、大小,是否能一期手术切除。(2)会手术在腹壁手术进行至直肠壁游离完毕后进行,另一组人沿四周皮肤做锥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切断尾骨韧带、提肛肌、会与腹壁相通,游离直肠并将远端脱出,切除直肠、止血,置负压球引流,用3-0可吸收线缝合伤口,用2-0可吸收线修复盆腔底部腹膜,关腹,凡士林纱布盖假肛。

2护理

2.1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术后麻醉清醒前应嘱患者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持续心电监护,心电监测及血氧饱和度测定,注意观察病人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呼吸道并发症。造口血运情况,伤口敷料及腹带是否适宜等。同时观察记录引流液量及性状,保持孤前引流管、胃管、尿管、医学教育网|整理输液管等是否通畅,如伤口涌血较多,患者伴有口渴、烦躁、脉速、面色苍白、脉压差小、尿量减少、血压下降等征象,应警惕内出血和休克,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全麻清醒生命指征平稳后,给予半卧位以缓解腹部张力,促进伤口引流翻。

2.2心理护理:直肠癌根治手术创伤大,病人术后排便需经肠造口,心理上存在自卑、过度紧张、焦虑及恐惧心理,再加上术后强烈的腹痛等症状,患者会产生严重心理障碍。在术后伤口愈合期,可能出现造口水肿、便秘、感染、狭窄等并发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等造成诸多不便,往往会表现为烦躁、焦虑,且不轻易让医护人员观察其切口的情况及少下床活动。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给予心理安慰和鼓励,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关心安慰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逐渐面对现实,逐步教会造瘘口的自我护理方法,并详细说明自我照顾的注意事项。

2.3术后造口护理:直肠癌的治疗,目前是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经常不能保肛,需要造口使用引流袋。造瘘口开放前,用凡士林油纱外敷结肠造口,外层敷料沾湿后应及时更换,防止感染,注意观察造瘘口血供以及肠段有无回缩、出血、坏死等情况。人工于一般手术后2—3日肠功能恢复后开放,开放时宜取左侧卧位,开放造口后,清洁肠造口黏膜及周围皮肤常用的清洗液有生理盐水、含碘消毒剂等,而实验研究证实生理盐水是唯一安全的清洗溶液,对造瘘口黏膜无刺激性。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造口袋。每次更换造口袋时,用中性皂液清洁造口周围皮肤,涂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防止皮炎、皮肤糜烂的发生,观察造口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破溃等。

2.4引流管的护理:回病房后妥善固定各引流管,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堵塞,引流管的长度要恰当,留有翻身余地,每24小时改换引流袋,并切确记实引流量、颜色、性质。

术后一般需留置尿管约1周,平时关闭导尿管,每隔4—6小时或有尿意时开管一次以训练膀胱的收缩功能,并保持外阴清洁。保持会切口处敷料清洁干燥,如被污染或被血液渗透应及时更换。

2.5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术后对患者下肢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密切观察下肢是否肿胀,并询问患者有无肿胀感,发现异常立即与医生沟通进行处置。

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固定引流管并保持通畅,防止液体积聚腹腔继发感染,预防导致肠粘连。

3讨论

直肠癌根治术创伤大,需行广泛的淋巴结清除,术后并发症多,加之患者年龄偏高,护士要加强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因为并发症的发生与否直接关系患者的生存质量。医学教育网|整理通过精心护理,本组32例患者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因此笔者认为术前的全面准备是必要的,但术后护理是关键。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护士采取综合、全面的护理措施,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有效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病人生理、心理上的痛苦,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能够密切配合医护人员治疗,达到术后全部顺利康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上一篇:转基因生物离我们有多远?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情感—探究”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