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技工学校流生原因及对策

时间:2022-07-28 01:29:26

探究技工学校流生原因及对策

【摘 要】据相关数据统计技工类学校在春秋两季招生时的流生率平均保持在25%-37%左右。严重的流生不仅不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同时也影响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意识到大量缺乏是非判断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学生在树立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进入社会,很容易步入歧途,这一结果既违背我们的教育初衷,又不利于中职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更是与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战略相抵触的。由此可见,加强技工学校流生管理,意义深远。

【关键词】技工学校 流生 原因 对策

流生,通常是指因非正常原因导致未完成学制规定年限而中断学习、离开学校的职业学校学生。应该说流生这一现象早期更多发生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职校,其大部分原因也是我们所熟知的学费、外出务工、重男轻女等。然而,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在多种价值观并存的今天,在诸如像桐乡这些经济发展相对发达地区的职业学校,流生现象却也愈演愈烈,且呈不断蔓延态势。控制流生,已经成为我们职教人不可回避的问题。

笔者就目前所任教的桐乡高级技工学校的一些情况,对流生原因以及控制流生的对策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探讨:

一、技校流生的原因

(一)片面的社会定位

我们自古以来对读书、做学问就有一种论调“学而优则仕”。这在现实生活中直接转变成一种片面的观点:上普高、考大学、考公务员才是正道,而对于上技校则嗤之以鼻。更有人甚至提出“一等学生上普高,二等学生读综合高中,三等学生读技校”的论调。尽管这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但我们必须承认这确实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它实实在在的影响着我们的家长、学生。在这种狭隘观念的渗透下,再加上学习文化的相对吃力,学生很容易产生自怨自艾的心态,逐渐丧失信心,最终选择退学。

(二)学习目标不明确

根据对本次职业指导调查问卷的整理发现,在技工学校的学生中存在这样一批为数不少的学生:他们在谈到当初为何选择到技校读书时,答案更多是出于对失学的一种恐惧,是由于上学这一种习惯被中断的不知所措,又或者是在家长朋友的劝说下,在众人推、大家扛的情况下填报技校,至于现在来技校能学到什么,将来毕业可以干什么,知之甚少。

(三)教师职业倦怠

众所周知职业学校的教师社会认可度和普高教师在社会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且普遍缺乏自我价值实现感,而且大部分一线的技校教师都是从大学一毕业就进入学校,缺少企业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尤其是缺乏和技校学生沟通的技巧。在职校新教师很容易在初始教学过程中陷入“独角戏”的困境,极难展开与学生的互动,教学挫折感较强,获得成就感难度较大,并最终导致 “放羊式”教学,产生职业倦怠情绪,减少对学生的关注和关爱。

(四)升学空间窄,实习岗位缺乏针对性

目前,技工学校学生升学渠道不广,空间较窄。虽然有一部分学生能通过专业对接进入更高层次的学校进行深造,但由于专业和比例等因素的限制,这部分学生只能是少数,而对于剩下的大部分学生来说则升学无望,自然留不住人心。

尽管学校对于未能升学的学生都会统一安排到一些岗位参加实习工作,但分配时学生成绩的重要性并没有在岗位的差异上得到显现,这也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产生“技校读书无用论”的观点。

(五)地区企业用工不规范,随意招工

由于中西部经济的逐步崛起,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西迁,不少劳务输出大省的务工人员都留在老家工作导致近些年南方频繁出现了“用工荒”。个别企业为了满足生产需要,减少成本,刻意降低用工门槛,录用一些既没有上岗证又缺少相应技能的人员,导致部分家长和学生产生一些错误的观点:早晚都要找工作,与其现在上技校,还不如现在就直接工作。这些短视的行为在用工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愈演愈烈。

据相关数据统计技工学校在春秋两季招生时的流生率平均保持在25%-37%左右。严重的流生不仅不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同时也影响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意识到大量缺乏是非判断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学生在树立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进入社会,很容易步入歧途,这一结果既违背我们的教育初衷,又不利于中职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更是于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战略相抵触的。由此可见,加强技工学校流生管理,意义深远。

二、技工类学校控制流生对策

在数年的教学经验中,笔者认为改变当前技校流生困境可以从宣传、管理、服务、就业等几个方面入手,并着重在专业设置、就业导向、专业前景等方面做好宣传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一)学习实习成绩与就业挂钩

目前,技校学生无论是理论学习成绩还是实习技能成绩,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体现不十分明显,尤其是在就业实习岗位的差异上无法体现。这直接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学校若能将技能水平与推荐就业紧密挂钩,对完成学业取得双证书的学生按成绩先后安置实习岗位,定能有效改变学生无所谓的学习态度。同时,在教学课程设置上也要明确原则:即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实习课服务,明确以知识学习掌握为辅,实训技能为主的原则,一切以学生的就业为主。

(二)建立并保持“三通渠道”

沟通是解决分歧、达到双赢的重要方式。我们班主任在开展流生的工作时若能保持“三通渠道”的顺畅,定然做到前期早发现、中期早处理、后期早解决,最终有效控制流生。

1.保持与家长沟通:充分利用好校讯通平台,经常性的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保证学生在校状况和在家状态能有效对比,及时把握学生心理状态。同时,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对个别学生可直接以家访形式交流。

2.与任课教师的沟通

在班级教育教学活动中,科任老师所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他们能从班主任有可能忽视的角度中发现学生的一些问题,是对班主任工作的一种重要补充。班主任若能经常性地与各任课教师交流,必能更加全面了解班级学生学习状态,及早发现端倪,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避免被动式工作。

3.与班干部的沟通

班干部是一个班级最宝贵的财富。班主任应当重视并充分利用班干部资源,开展工作。保持与班干部的及时有效沟通,不仅能提高班干部的管理积极性,协助好管理班级,更能为控制流生提供准确信息。

(三)宣传国家政策, 描绘就业前景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发展的春天,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这一战略背景下,技工院校的发展也一定会取得长足的进步。现在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补助力度越来越大,从过去的750元补助到现在直接免去学费的政策,使更多的家庭得以减轻学费压力。对于这些政策学校要向社会、家长和学生进行大量宣传解释工作,要让他们认识到技术型人才在我国企业进行技术转型的背景下存在的大量缺口,看到未来良好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对未来的就业充满信心。

(四)用好“奖学金”,设好勤工俭学岗位

1.利用奖学金,吸引住学生

学校可适当在国家奖学金数目的基础上由学校或班级再进行适当增加,以便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端正学习态度,增加竞争氛围,提高学习积极性。

2.多设勤工俭学岗位,留住学生

学校应当多设置一些勤工俭学的岗位,适当安排学生在学校食堂、超市进行勤工俭学。这样既可减少家庭负担,同时又成就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但是,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勤工俭学岗位最好可设置成普通同学轮流顶岗的方式进行,而不是单纯的只安排家庭困难学生,避免出现伤害学生自尊心现象,适得其反。

(五)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提升学校社会知名度

国家领导人在最近一次谈话中提到 “打铁尚需自身硬”,这里引用下,对我们技校发展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学校要能留得住学生,就必须在自己身上下工夫。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办学层次,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环境,不断完善各种教学设备,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扩大社会知名度。我们要努力让学生感受到在这里学习是幸运的,是有前途的。若能真正做到像我们所倡导的那样“今天你以学校为荣”那么我们的学校也一定会培养出更多“明天学校以你为荣”的人才。唯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坐下来,静下来,留下来,最终走出去!

总之,流生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其成效的取得更多地依赖于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作为一名职教人,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背景下更应当鼓足干劲埋头苦干,严抓流生,努力为中职教育的稳步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丁辉勇.县级中职学生流失情况的调查与建议[J].职业,2009(36).

[2]钱景舫.生涯规划[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程正方.现代管理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石伟平.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论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1).

[5]王屹.职业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在英语专业学生中组建口译队和笔译队的可行性... 下一篇:排球垫球教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