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5 00:26:0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方法;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8-0281-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05版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科课程设置的四门必修课之一。这门课程主要是通过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实效性的关键。自2007年春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全国普遍开设四年来,为增强课程吸引力和感染力,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这里的教学方法是指方法的广义内涵,包括为实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所有的手段、方法、途径。现将四年多来,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方法的研究综述如下。

一、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教学模式是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三者整体性的统一。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探讨了教学模式创新的问题。

有的探讨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MSD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针对的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所做的一项探讨。Modernization指教学内容上的“现代化”路径,Specialization指教学形式上的“专题化”运作,Diversification指教学方法上的“多样化”手段。“MSD教学模式”还认为在教学中还原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现代化范式”,是体现教学内容真实性的客观需要。基础课专题化突出问题意识,是体现课程题目中的“纲要”二字的理性选择。发挥不同教学手段的群集优势,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有助于最大化地发挥史学的传承文明、鉴古资今和启迪民智的功能 [1]。

有的探索了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采用的“12345”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新模式就是指“一个中心、两个优势、三个带动、四个关系、五个结合”。一个中心是坚持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为核心;两个优势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的优势和充分利用中国近现代史史料丰富的优势;三个带动是以问题切入,带动学生同步和以激情讲授,带动学生情感共鸣以及以多媒体精彩画面,带动学生感官共振;四个关系是处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与历史专业《中国近现代史》课的关系、处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关系、处理教材与教学的关系、处理大学历史课与中学历史课的关系;五个结合是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题讲授与拓展课程内容相结合、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核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2]。

有的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创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模式:把握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和讲求实效性的教学方法。把握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主要指“一个主题”的贯穿始终、“两个了解和三个选择”为主要内容和基本目标、理论性与现实性相结合;讲求实效性的教学方法主要指创设历史情境、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思维创新,建立网络化教学新模式,充分利用人文素质教育研修基地进行课题研究[3]。

有的还探究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八环立体教学模式。这八个环节是讲(系统讲授)、听(专题报告)、看(录像)、读(原著)、做(多媒体课件)、谈(沙龙、辩论、演讲)、走(社会实践)、写(观后感、调查报告、小论文) [4]。

二、教学方法多样性研究

为达到教学目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必须突出一个“新”字,有的探讨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方法创新的途径:要使方法新,教师必须努力提高授课技巧;教师必须特别注重情感色彩的运用;教师还必须注意课堂讲授与各种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 [5]。

有的认为,为使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问卷式教学、问题引领式教学、学生课前演讲与教师课上讲授相结合、传统的文字表达与现代多媒体实景展示相结合、加强网页和资料库建设、建设社会实践基地等等 [1]。

有的从五个方面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多样性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利用重点问题解析发挥课堂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利用对人物和事件的点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历史观,借助历史背景透视发挥影视资料感性教育的功能,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学生登讲台等方式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两段式考核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有的在教学中,还提出了几种具有实效性的教学方法:知、情、理互通浑融的渗透联系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学习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法等 [7]。

有的在教学方法中提出:提倡“双向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以史为鉴相结合,史论结合、以论为主,激发学生兴趣 [8]。

有的认为,为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实效性可以采取演讲式教学、引导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 [9]。

有的在教学中提出了典型对比法、联系现实法、画龙点睛法、精雕细刻法等教学方法 [10];有的提出了知识灌输、情感体验、历史对话的教学方法 [11];有的探讨了征疑设疑议疑解疑的问题教学法 [12];还有的探讨了隐形教学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的运用 [13]。

三、考试方法改革研究

从广义角度而言,为实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所有的手段、方法、途径都应该属于教学方法的范畴,因此,就实质上讲,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也应该属于教学方法的重要内容。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新课程开设以来,广大教师也对课程的考试方法进行了积极地探讨。

有人探讨了开卷考试与平时成绩考核的考试方法。认为: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学生将获得最大的解放。平时考核采取以下四种方式:组织活动课,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会探究;撰写历史论文,强化实践探究能力;让学生参与教学,让历史贴近现实;撰写社会实践报告 [14]。

有的提出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要创设个性化的考核方式。个性化的考核方式主要指:重视平时考核成绩,期末考试应采取开卷或闭卷、口试或笔试、抑或二者结合的灵活多样形式,在考试的命题上以应用为主 [9]。

四、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和归纳中可以看出,自从新课程实施近四年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中,无论是对教学模式、具体教学方法还是考试改革实践上,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关于教学方法的研究还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不足主要是:第一,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还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和普遍性,有的还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具体性。第二,还缺乏一定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自身的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有些教学方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的方法,对本门课程而言却缺乏个性。第三,对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和应用中,还缺乏大实践教学观意识,在实践教学中仅仅局限于社会实践,没有把课堂实践、校内实践、社会实践三者有机的统一起来。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深入探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方法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奉臻.“MSD教学模式”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

[2]蒋艳丽,等.“12345”教学模式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9,(6).

[3]毛圣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创新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07,(8).

[4]张小媚,刘加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八环立体教学模式探索[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2).

[5]朱月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必须突出“新”字[J].职业时空,2008,(10).

[6]邱秀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初步探索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1).

[7]潘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方法探究[J].科技信息,2008,(19).

[8]林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集美大学学报,2008,(9).

[9]杨建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性[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10]孙玉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方法初探[J].杭州电子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

[11]郑又成.灌输・体验・对话――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方法的探讨[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

[12]周双娥.征疑 设疑 议疑 解疑――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问题式教学法的思考[J].传承,2009,(3).

[13]韩玉芳.隐形教学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新方法[J].高教论坛,2010,(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范文第2篇

一、围绕着“教”与“学”,确立“四化”。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坚持教学对象主体化。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实际来讲,目前仍以老师灌输为主,教学成为教师的独角戏,这显然不符合教学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既是受教育的对象,但同时又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学生的主体性未能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发展,在知识、技能和品质方面的进步就缺乏内在的动力,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的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积极性,无法形成学习理论的内在动力,只有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和思考,才能获得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深刻理解、认识,才能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真正在学生头脑中扎根。当然,如何充分调动教学主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需要教师首先在思想上确立教学对象主体化的意识,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注意贯彻这一理念,引导和保证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

2.精简教学内容,突出理论体系框架专题化。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我们拟在帮助学生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科学体系的前提下,抓住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教学理论框架,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感。我们设计的教学讲授理论框架是:①从鸦片战争到前夜,突出讲授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进行的反对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初始的农民起义到资产阶段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其中重点说明资产阶段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解决不了中国的出路、独立和富强问题,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及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②从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突出讲授中国社会虽然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已经发展成为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其中重点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破产和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③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突出讲授中国从新民主主义胜利过渡到了社会主义革命,并着手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其中重点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以此理论教学框架为基本线索,并使课堂教学向研讨式发展,使学生既着眼于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科学体系的把握,又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相结合,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基本理论分析中国社会、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以创新能力为目的,教学方法多样化。

为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除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基本理论外,借鉴工商管理和法学等应用性学科广泛采用的案例教学法,以案例分析为切入点,使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基本结论和历史过程,甚至涉及一些很具体的细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同和接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基本理论观点。此外,我们注意引导学生阅读原著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有关历史文献,联系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课堂讨论,尤其注意引导学生力求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并以改革开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等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列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应用和发展,着眼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思考,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念,深入学习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我们拟借助对比法,通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及改革开放前后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的分析、比较,拓展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基本理论和理解现实问题的空间,开阔了视野,明确了方向,从而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创造了必备条件。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我们拟采用课堂提问、辩论、演讲等方法,使学生加深对“为什么”的思考,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为什么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再如中国社会经历了哪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并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的广泛的影响?等等。弄清了“为什么”,“是什么”也就不难掌握了。演讲比赛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兴趣,我们拟在教学中采用。

在教学手段上,我们还拟辅之于多媒体教学和“中国近现代史”的录像片,以增加教学信息量,丰富教师授课的教学内容。

4.教学考核重能力,成绩测定综合化。

与不断发展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相适应,我们拟改革“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考核方式,由传统的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考核重在考查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重在考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否真正“进头脑”,全面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成绩综合化为杠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学习能力的重视。

二、在探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四化”的基础上,我们拟具体通过三个结合来贯彻“四化”的要求,推

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

1.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在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之外,我们尝试在教学中,按着“精讲、阅读、深思、研读”的环节逐步加深,帮助学生在课堂教学教师问题引导的基础,发疑于阅读文献之中,质疑于深思之时,求索于研讨之后。以开启学生的智力潜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互动式”教学。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往往是一个教学上和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问题,却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这标志着科学的进步”。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过程中,拟有的放矢引导学生课前自学、邓小平、及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有关论述,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有关文献、著作,由此增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深度。

2.课堂教学与课后研究相结合

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单靠教师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过程中,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后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课下查阅文献,探讨问题和撰写论文、读书心得的调研中,大大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理论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我们拟每学期都要求学生撰写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论文及心得体会,并适时召开论文演讲会,进行交流。同时这也为界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提供了依据,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学习和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理论深度,考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学生头脑的程度。

3.理论学习和德育教育相结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重任,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逐步达到德育教育功能。理论学习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符合人的素质与能力素质以及思想品德素质之间相统一的关系。使大学生切实能够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深刻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今天,了解中国的昨天,极大的提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成为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因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本身也为理论学习和德育教育相结合提供条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方红色资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3-0160-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大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有学生误认为这是让他们再学习一次初高中阶段已熟知的历史课程,且因其所论述的历史事件大部分为过去的人与事,在时空方面难免与学生的心理产生距离。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经常思考且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城市及周边地域的红色资源,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李贤海等人认为“红色资源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造和形成的,可以为我们今天开发利用、并具有当代价值的革命精神及其物质载体的总和。物质载体是指能集中反映蕴含这些精神的革命历史遗迹,如纪念馆、博物馆、烈士公园、英雄人物事迹、历史文献、文学作品等。”[1]地方红色资源作为一种优质的教学资源,源自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我们把这些学生身边的故事生动地引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可提高该课程教学的欣赏指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一、以老师为主体:凝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地方红色资源成果,通过课堂教学环节传授给学生

如何组织好地方红色资源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课堂,关键在教师,这需要发挥好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充分开发与利用地方红色资源。

(一)广泛搜集地方红色资源,凝练地方红色资源教学成果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充分运用地方红色资源,首先要开发地方红色资源,开发是利用的前提。这需要教师广泛涉猎地方红色资源,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网络搜集、影像整理、阅读地方史著作和学术论文等材料、加强社会实践等途径,广泛搜集最具代表性、最具导向性、最能激发学生思想共鸣的素材,凝练并形成有优势特色的地方红色资源成果,进而构建地方红色资源库。当然,这里的地方红色资源库是动态的资源库,教师们还要紧跟时代步伐,时刻关注本地的发展变化,将一些重大新闻与事件,用不同的形式整合成新的教学资源,及时补充到地方红色资源库中来。

同时,教师可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师资力量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红色资源教育辅导读物,或者是专题教学的讲义,如在讲述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历程”内容时,可穿插“红军长征过的地方历史考察”专题讲义,拉近历史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在讲述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内容时,可穿插“遗址上的地方抗战记忆”专题讲义,重现地方特色,发挥其整体的教育功用,形成以红色革命理论-红色革命道路-红色革命精神等为主线的地方红色资源教学内容辅导读本。

(二)做好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将地方红色资源成果传授给学生

将地方红色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这需要教师在授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构思:教学时数只有32学时,教材哪些地方须融入地方红色资源,融入多少,融入的方式和目的是什么,都要进行合理科学设计。做到以教材为主,地方红色资源为辅的关系不能变,既要符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的需要,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地方红色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方法上,教师可运用课堂讲授法、音像教学法等。就课堂讲授法而言,教师可根据教学环节的不同特点与地方红色资源相结合进行教学。如在讲述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内容时,可穿插讲“××地方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性贡献”内容,使理论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就音像式教学法而言,主要通过欣赏红色经典文艺作品和开展红色文艺活动,如红色歌曲和电影等,融合图、文、声、光、电、影等现代技术手段为一体的教学法,让学生在穿越时空中受到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教育和熏陶。总之,将地方红色资源融入教学中,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再生出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的价值。

二、以学生为主体:探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三贴近”的实践教学新路径,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悟地方红色资源的魅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环节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合理运用地方红色资源,可延伸《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空间,并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强化和内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赴地方红色景点考察

社会考察则是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方法,能使学生最直观地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历程,通过目睹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的旧照片、遗物、遗迹、成就展等,达到提升思想认识境界的目的。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红色景点。如结合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教学内容,可组织“追寻红色足迹”社会实践团,带学生去党史人物故居、革命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所实地参观考察,使学生穿越时空的局限,进入一个真实的历史情境中,去感悟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传统,这种亲历式的教育比课堂教学更有说服力。

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还可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内容和地方红色资源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社会历史调查。如:让学生对身边的红军长征亲历者、抗战老兵等进行访谈式调查,听他们讲国难当头,英雄们浴血奋战、抗击外敌入侵的感人故事。通过与历史亲历者有目的、系统的谈话,对其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并形成《地方红色回忆录》。

(二)教师或学校搭台,学生唱戏:推动地方红色文化进校园

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以教学或学校搭台,学生唱戏的方式进行。指导学生结合地方党史重要人物诞辰周年、重大历史事件、重点革命活动纪念日,去搜集相关资料,举行主题班会、文艺会演、开展党团活动。如今年是建党94周年、新中国成立66周年、九一八84周年、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等,学校或教师可充分利用本土红色资源,组织开展红歌会、红色革命精神与大学生成才专题演讲比赛――遗址上的××地方抗战记忆、红色地方历史知识竞赛、红色省情知识竞赛等活动;还可让学生来举办专题讲座:我心中的红船精神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地方红色文化在校园的有效传播。这些实践教学方式便于组织,易吸引学生参与,也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师生共同探讨:将教材中重点内容与地方红色资源相结合,组织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究式教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共有32学时,可安排三次课搞研究式教学。研究式教学一般包括问题的导入、研究和总结等几个环节,实质是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研究式教学可采取以下形式展开。

(一)用地方红色资源导入新课进行研究式教学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次课,在导入新课时,老师可提问:请每个同学说出你家乡所在地的红色资源有哪些?解释概念:包括革命精神、物质载体等。在同学们畅所欲言后,任课教师可提前布置研究式教学作业,出几道题供学生参考选择,引导学生就其熟悉的家乡历史人物和事件收集整理资料,形成一个专题研究,结课时教师再做出点评。让学生尝试在分析具体问题中,独立地做出判断和决策,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激发学生开发研究地方红色资源的兴趣。

(二)结合教材的重点内容与地方红色资源进行研究式教学

当然,教师也可将《纲要》课程中需要学生重点理解的内容: 如“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等,向学生提供地方红色资源素材,开列相关书目供学生参考阅读,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性回答,形成书面材料。教师必须用一次课的时间进行阐述总结,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结合地方红色资源素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研究式教学环节,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可从地方红色资源库调出一组相关材料,要求学生看后根据自己对素材的理解,能提出一系列问题,并做出回答;或者根据这组材料的中心思想,写出一份研究报告或搞一个讲座,从而深化对某一个问题的认识。总之,利用地方红色资源开展研究式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进程与规律,而且也可以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当然,虽然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地方红色资源对于增强纲要课的教学效果十分明显,但在应用中应注意处理好教材与地方红色资源间的主从关系,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研究式学习的关系,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关系,让地方红色资源切实有效改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参考文献:

[1]李贤海,李文瑞.对“红色资源”概念界定的思考[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2]高晓华,马良玉.地方史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运用[J].黑龙江史志,2010(15).

[3]张泰城,常胜.论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2).

[4]李康平,论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的价值与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着力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6-0268-02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1] 。笔者结合自己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的感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品课程建设的着力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建设高水平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品课程应从以下六点来着力。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

一门课程之所以能够成为精品,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它拥有一流教师队伍 [2]。当前一些高校的师资队伍仍然是制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品课程建设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缺乏年富力强的课程负责人;另一方面是缺乏结构合理和高水平的教师梯队,表现在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太合理,中年教师的短缺仍是突出问题,同时高学历教师的匮乏以及教师整体学术水平偏低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精品课程建设。因此,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品课程建设来说,当务之急在于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方面或采用高薪聘任或采用内部培养的方式寻找能够带领团队展开精品课程建设的领军人物;另一方面着力通过聘任和培养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梯队,这支教师梯队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使这支队伍能够成为创造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和一流教学管理的关键,只有这样,一门精品课程才不会因为某一名师退出教学工作而中断。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灵魂: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如同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贯穿始终的灵魂,决定精品课程建设成功与否。一门精品课程,必然有其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主干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必须结合其课程性质,树立起先进的教学理念。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教学中要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教学过程之中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二是要在教学中始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要切实与当今社会实际、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相结合,重点解决学生的困惑。三是在教学中要贯彻务求实效的理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品课程建设不是搞花架子,而是为了切实搞好教学,提高育人功效。只有贯彻这三点教学理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品课程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构建科学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改革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教学内容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纽带,学生正是在教学内容的讲授中获取信息。因此,教学内容质量的高低对精品课程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构建科学的教学内容应贯彻三原则。首先,以教材为基本依据,正确处理历史和现实的关系。比如在讲述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时,对比今天我们改革开放的引进外资,通过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二者的实质性区别;在讲资本—帝国主义对华文化渗透式,要谈到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重要性;在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要谈到当前中日关系等。其次,融地方史于教学。《纲要》课的教学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首先要爱家乡,爱家乡前提是了解家乡。地方史引入教学,一方面使学生倍感亲切,感到置身其中,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使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帮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增强为未来建设家乡努力学习的动力。第三是紧跟形势,及时把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方针政策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学生头脑。通过以上做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现了以教材为本、来自教材又高于教材的教学内容体系。

四、精品课程建设的途径: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

先进的教学模式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教学模式是教育思想与教学规律的反映,是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等融为一体的综合体系 [4]。先进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方法、科学的考核方法的综合体现。因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必须根据课程特色,构建先进的教学模式。我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提出了 “五四三”教学模式,作为该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的友谊尝试。“五”就是做好“5个正确处理好”,即一是正确处理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与中学历史课的关系;二是处理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高校历史专业课的关系;三是处理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之间的关系;四是处理好历史知识讲述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五是处理好授课教案和教材的关系。“四”是教学理念的更新:一是教学内容中紧紧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主线——“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二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发挥不同教学手段的群集优势,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三”是教学方法多样的复合性,根据学生实际,“以生为本”,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应该按照时代需要,围绕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实现育人功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应以研讨式教学或案例式教学为主,配合以问题式教学、专题式教学、音像教学、课外参观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模式、方法、手段,达到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作用。通过案例分析、课堂研讨、大课发言等途径,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四是考核方法的连续性,将学生日常表现考核和期末考核紧密结合,为达到育人教学目的服务。“三”就是教学中实现“3个结合”。课程组积极探讨研究教学手段和方法,采取“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

五、精品课程建设的保障:结出丰硕的研究成果

精品课程建设离不开科研的支撑。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强调“科研引领教学,科研深化教学,科研服务教学”的方针。鼓励教师通过引入、借鉴科研成果,实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授课教师应以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为研究领域,形成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包括在权威期刊上发表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出版相应的学术著作,成功申报成功并顺利结项一批科研项目,尤其是有重大影响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丰硕的科研成果不仅有利于出现一批有一定声望和影响的专家名师,也使得课程建设具有了丰富的内涵。

六、精品课程建设的载体:打造一流的课程网站

课程网站建设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课程网站是课程教学的重要载体。《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团队应跟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人人参与,多方着手,开掘和积累教学资源,积极打造教学资源平台,将教学大纲、教案、教师队伍情况、试题库、案例库、课件库、经典读物库、影音资料库等教学资源上传到精品课网站上,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方便,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资源进一步学习。同时开辟师生互动环节,使课程网站成为师生围绕教学内容展开问答、讨论等互动的重要媒介。当然,教学资源是动态的、变化的,所以,教学资源库建设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不断更新,不断丰富和完善。课程网站建设必须注重功能,重在使用,在使用中增减,在使用中创新,在使用中完善,始终保持其较强的使用功能和可操作性。当然,课程网站建设除了注重功能,还需要注重形式的美,即在形式上是精美的、现代化的精品课程网站。总之,课程网站必须具有先进性、知识性、持续性、完整性、观赏性和开放性,通过浏览课程渴望,学生能够系统掌握该门课程的知识,虽然置身课外,却有身临真实的课堂教学之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知识,受到启迪。

七、精品课程建设的归宿:实现特定的育人目的

通过以上内容的集群作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最终实现其课程的特定育人目的,即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并进而深刻把握和理解中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品课程建设要始终牢牢把握这一育人目的。所有的教学环节都以实现这一目的为指归,以这一目的是否实现作为衡量精品课程建设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总之,精品课程建设关系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育质量,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质量工程。任重而道远,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虚心谨慎,脚踏实地地将这一综合系统工程长久地坚持下去,为建设真正符合教育需求的高水平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品课程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李银芳.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7,(1):91-93.

[2] 柳礼泉.精品课程建设与一流教师队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7,(3):77-81.

[3] 张晶.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43-14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族精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民办院校;大学生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杨叔子院士曾经感慨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人文精神,就是异化,不打自垮。人文精神内涵丰富,民族精神是其中尤其重要的一种精神。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和精神风貌。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1]

任何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都具有激励和凝聚本民族的强大力量,是这一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是这一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基石,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尤其是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当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社会转型期的到来,使得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偏移,给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境,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而发挥“两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就显得尤为关键,其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对大学生历史及国情的教育,对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更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发挥这门课的独特优势,结合民族精神教育的良好契机,探索适合高校大学生教育的途径,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情感和使命感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邓小平同志曾说“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2]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杨叔子院士曾经说过,他的一个美国朋友评价中国留学生时认为,他们外语很好、理科很好,也懂美元、英镑,就是不了解长城、黄河,不太了解中国的历史。[3]美国、新加坡等国十分重视通过民族文化教育来培育本国青年人的民族精神。比如美国,高校普遍开设有《历史课》等。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从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和作业方式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学习质量,让当代大学生真正了解并热爱我们中国的历史,从而更好地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

首先,我们应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考核方式上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以期带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课堂教学是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的主阵地,但一直以来,因为种种原因,特别是我们这类理工类的民办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很难得到学生的重视的。从客观上来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考核方式往往是一卷定乾坤,平时分数所占比例较少,只要期末一张试卷通过就万事大吉了。学生们平时上不上课、认真不认真上课都不重要,这导致不少学生逃课,即使来上课的学生也不一定认真听讲,课堂上极不严肃的状况时有发生。这也导致任课教师严重缺乏工作的成就感,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针对此种情况,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就显得迫在眉睫了。我们可以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平时成绩提高到60%甚至70%(从日常表现、课堂讨论、课外作业等多方面考核),增加课堂讨论、课堂提问等互动环节,重视对学生平时课程学习的评价,从而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其次,我们应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方式上进行不遗余力地改革。我们传统的课堂是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探索交流少。其实很多时候教师能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就已经不错了,很多课堂往往是满堂灌的模式。传统课堂教学,教师只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由于受教学活动计划性、预设性的影响,学生和教师的活动总是受教案的束缚,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教师总是希望学生能够按照自己课前设计好的教学方案去展开教学活动。

针对这种情况,也是为了配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考核方式的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改变。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好方法就是增加课堂互动环节,比如多安排一些课堂讨论等。一可以让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活动;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学生们一开始可能是被动的,可能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个较好的分数,但随着这种教学模式的继续推广,情况必定会发生很大的改观。大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个体,大学生有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或辩论中来,以形成主导教育、自身塑造与环境影响的有机结合。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重点首先在于讨论内容的选择。我们应该充分挖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有关民族精神教育的典型题材(如帝国主义侵华事件,抗日战争等),善于抓住当代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有关联的并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的重大活动或事件(如港澳回归、圆明园兽首拍卖事件)掀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热潮,让大学生在讨论中自觉接受民族历史教育,学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认清自己所承担的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从而让学生对民族精神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不断增强其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另外尽量要求学生的发言要象老师上课一样,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讲解、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不同方式展现出来,努力增强讨论效果。

再次,我们应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作业方式上进行改革。一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传统的作业模式是写一篇论文或做一些习题等。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对学生的最后考试还是很有帮助的,可以适当保留。但是让学生写论文的作业效果却很差,因为学生往往喜欢从网上下一篇论文交差了事。所以我们的作业方式改革应秉承如下几个原则:一少而精的原则。民办院校理工类的大学生学习任务还是很繁重的,我们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业量宁少勿多,宁精勿滥;二封闭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布置上面提到的一定数量的练习题,也就是封闭性的习题,又要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题,开放题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思考,提出对历史问题的看法。一般而言,开放题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影响较大;三现实性的原则。突出历史为现实服务的功能。作业布置时,以现实的热点带到历史知识,以历史知识丰富现实热点,就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四多样性和趣味性的原则。可以让学生自行参观一些历史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是让学生读一本书、看一部影视作品甚至学唱一首歌曲(如七子之歌等)等等,这样的作业当然不好提交,可以采用课堂交流的形式完成,这样的作业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改革归根到底要由“两课”教师来执行和贯彻,这就给我们“两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近年来,社会生活变化节奏加快,各种知识更新频繁,对我们“两课”教师的要求更高,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同时更要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能力素质,以适应形势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这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我们自身的人格魅力。在课堂上,我们应把知识传授和学生的情感体验结合起来,高度重视学生情感体验的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学中把知识转化为信念时曾经指出:“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流淌”。[4]列宁也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5]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要充分重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通过自己的人格介入,以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去激发学生的心灵火花,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教学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03-11-18

[2]邓小平.振兴中华民族[M].///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8

[3]刘成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途径探索[J].党史文苑,2004,(10)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82

[5]列宁.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17

基金项目:此题选自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TD01211JG2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主体性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137-02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施主体性教学的必要性

主体性教学从教学过程来说主要包括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这两个方面。主体性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在于如何将两者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活动中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乐学、善学、优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教师的教学要求角度看,教师要做到“乐教、善教、优教”,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应该体现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从教学任务来认识主体性教学,就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并成为能进行自我教育的社会主体。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实施主体性教学,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国,创新能力与争先意识教育是我们必须要具备的,教师要把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作为我们的培养目标,让学生成为独立、自主、自为的个体。其次,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教育技术及新课体系的建立,为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学奠定了基础。随着网络的发展,与学生有关的网络资源不断涌现,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了更多的学习途径,教师和课本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方式的改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及主动性,并培养相应的主体性素质和能力。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主体性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传统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教师要考虑到学习者主体的个体特征,充分激发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主体性发挥不够是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普遍存在的现状。一是部分教师对主体性教学的内涵理解欠透彻,甚至对其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二是不能以真正的科学方式进行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三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环节中所采取的考核体系仍然存在着严重不足,制约了教学的主体性。可见,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主体性教学还存在着很多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继续激发学生对纲要课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积极性,将主体性教学在课堂中得以更好的运用。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施主体性教学的途径探索

1.教师树立主体性教学理念。教师立教的根基是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我们应认识到我们角色的多样性,使之成为学生全面成长发展的培养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者。主体性教学的关键因素是具有正确的教学观,要使主体性教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中产生实效,首先要从教育的总体规划上建立一个科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培训方案,通过组织研讨会及教师课堂培训等方式,从根本上改变授课教师的教学理念。2015年上半年,湖南省组织了全省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开放式课堂的培训,全省纲要课教师代表在中南大学进行了认真的听课及评课。公开课上学生们通过自行编排的历史情景剧对相关历史知识进行了很好的诠释,课堂参与性非常高。在这次全省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开放式课堂中,授课教师紧扣“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善于运用研究式、参与式、启发式的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的结合统一了起来。我们每个教师听课后对主体性教学都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并将这种教学方式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实践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制订合理的主体性教学计划。进行主体性教学,要有一个配套的教学实施计划。《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述了鸦片战争以来这一百多年的时间,中华民族经历了一个从沉沦到振兴的过程,围绕着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理想,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努力,从而构成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丰富内容。通过教学,要使大学生思想上得到升华和提高,不断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因此,在制订实施计划时,要针对这门课的特点,确定课程体系结构,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主体性教学内容、课堂精讲的讲义、主体性教学的方式等都是常常要涉及到的。

主体性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和关键点在于选择《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主体性教学的内容。首先,要围绕教学的重点及难点问题,选择恰当的案例进行讲述。其次,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疑点问题选择案例教学,通过多方面论证,使学生心中的疑点问题豁然开朗,从而较好地发挥出教师的释疑解惑作用。三是选择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案例教学,贴近学生的思想与生活,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参与意识会较强,受到的启发也会更加深刻。

3.主体性教学方法的实施与运用。主体性教学主要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全班讨论。这种讨论主要解决了理论上需要达成共识的问题。一般根据学生实际需要提出问题,学生进行分头准备。讨论过程中教师一直是研讨方向的领导者,有时也展开师生间即时交流、对谈式的讨论,而非学生群议到底或由教师一人讲解。第二,评判式讨论。课堂评判应是多元的,既有师生的对话,也有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挑战性评判更有意义。要把评判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让他们在评判中交流,在交流中碰撞提高。第三,总结性讨论。传统课堂教师口若悬河,讲述重点剖析难点,不时来个小结,学生的话语权完全被剥夺。总结性讨论就是要把话语权还给学生,把研读后的总结权交给学生,学生思考后自主的总结交流,效果远胜于教师的一言堂。

4.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素质。学生是学习和教学活动的主体,《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觉性、能动性及创造性,充当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用微笑的形式将对学生的期望传递给学生,学生们将会因此受到鼓励,从而会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使学生以最好的主体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有利于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师还应把竞争带进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比如,在课堂中我们设置一道思考讨论题,将整个班级的学生分为两大组对此问题进行思考准备,然后由每组派出代表对此问题进行解答并进行PK,准备充分且回答较好的一组将对其整个小组同学的平时成绩给予加分的奖励,这样让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树立竞争意识,也会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再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把鼓励带进课堂,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鼓励要恰到好处,既鼓励了学生本身,又对其他同学带来一种激励上进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鼓励要有一个“度”的把握,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对于不同的对象鼓励的方式也要有所不同。最后,激发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连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引导,拓宽想象和联想的空间。引导学生将观察、思维及各种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活泼、深入、全面,有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引导学生自我激励学习动机,自我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上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充当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自觉地确立目标,从学习知识,明白道理的过程中获得某种满足感,并将以活跃的思维状态去参与课堂学习,主体性素质和能力也将得到培养和提高。

5.主体性教学总结与反思。每一次主体性教学结束前,教师要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给出带有指导性的结论并进行归纳总结的讲评,当然有时也可作“开放式”处理,不做结论,留待学生继续思考。课后要求学生将参与主体性教学的过程及感受进行归纳总结和完善,写出课程论文。同时教师也要对主体性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映、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不断积累经验。

总之,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中,主体性教学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和教师的积极引导相结合,教师要经常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主体性教学的研究也将进一步深入探索,提高其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升.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J].教育研究,2001,(2):22-24.

[2]缪兴秀.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原则及其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2002,(1):12-13.

[3]袁维新.主体性教学及其策略[J].江西教育科研,2000,(1):20-2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专门史 专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9-017-01

自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实施“2005 方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新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受到了师生的普遍重视和欢迎。对于教学教法的改革,众多高校教师采取了专题教学作为其授课的主要形式,经过七八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而经验总结和学术论文更是层出不穷。然而在如此繁荣的气象之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却逐渐呈现出疲态,遭致了大学生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不满,或是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逐渐与历史学专业课越来越相似,忽视了思想性、政治性与知识性相结合;或是认为纲要授课是讲述过去事情的,十年如一日,很难将时事性熔铸于一体。之所以出现这种困境,究其原因,无非是出于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与晚清史、民国史等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之间,在内容上难以衔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大学生在了解国史、国情的基础上,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可见,它侧重的是课程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同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既然作为纲要,是要在浩如烟海的中国近现代史史料中做到“纲举目张”,而所采取的专题教学则更是如此,往往只是选择部分专题内容进行探讨,譬如有西方列强对华侵略、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等。这客观上造成在现实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难以与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课难以抗衡。甚者,由于大量主流网页历史频道、历史贴吧、和历史学通俗著作的存在,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些专门内容就成为部分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常识性知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知识性、深刻性。

其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内容上很难做到有效连接,并能及时跟进党中央最新动态和国内外政治形势变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纲要”居于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历史知识铺垫。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形势风云变幻,大学生对此的求知欲很旺盛,而网络等媒介既很难传递更多的信息,也缺乏对此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故而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只能求助于日常上课的教师。由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脱胎于教材体系,是要将其中的精髓如实地表达出来,这客观上造成其教学体系和内容主题是早已确定的,很难根据形势加以调整和更改。换言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灵活性是有限的。由于它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等课是错开时间的,即纲要在众多高校往往安排大一,而概论等课安排在大二,这使得大一学生无法如其他课对时事获得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为解决这一问题,部分纲要授课教师要么牺牲授课时间,来分析形势与政策;要么全然不顾学生诉求,根据既定进度授课,从而很少有人像其他课程教师那样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做到二者的有机融合。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要突破这种教学困境,必须要有做到几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紧跟党中央步伐,及时推动相关理论创见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目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仍是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主线,设上、中、下三编,共10个专题、3个综述,准确而精炼地概括叙述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170年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线索脉络、重要事件和基本理论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自问世以来,尽管出版了多种版本的修订本,但由于当前教材体系有较强的科学性,其部分内容有所调整和修改外,其主体框架基本不变,同时由于修改周期较长,印刷出版又尚需时间,故而即使出版,也往往滞后于形势发展。为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应在吃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尊重教材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基本观点、基本结论,推动党中央最新理论动态进课堂,使得课堂内的教学与外界的政治动向相结合,从而引发学生对党中央理论、政策发展的兴趣和讨论。事实上,对中国梦的阐述,为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即为理论价值引导、教学语言通俗化等方向提供了众多可供参考的经验和方法。

其二,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出发,教学内容还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适当地将政治时事、社会热点焦点,引入教学,并从历史角度作出分析。当前,随着网络电视的发展、娱乐产业化的加剧等,全民陷入了娱乐狂欢的境地,于是等社会思潮开始在高校蔓延,而部分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存在的问题,则更是加剧了这种现象的传播,一些学生深受其影响,将慈禧太后等人当成了忧国忧民的“悲剧英雄”,而孙中山、等人山等则被矮化、丑化。为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应对学生关心的、困惑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要在专题教学中穿插讲解,或专题深度解答,同时对当前学界以及影视界比较流行的观点进行重点联系,做到与现实、学术发展同步,以期对当前流行的错误观点进行反驳,譬如对于,我们必须要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为指导,摒弃仅凭个别史料的堆砌,“碎片化”地获取历史知识,主张全面看待日新月异的历史资料,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对历史人物与事件进行新的阐释。从而做到正确对待历史,认清思潮的唯心主义本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模式;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自2007年开设以来,各高校对其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许多教学模式。目前世界和中国都发生着巨大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变化,对这些教学模式进行总结,探索未来努力的方向,显得非常必要。

一、各种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教学组专题教学模式

北京大学采取的是这种教学模式,首先将《纲要》的教学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设置成教学专题。每个教师承担自己最熟悉的3至5个专题。除了课堂专题讲授,还开展了其他的教学环节,丰富教学内容,活跃教学方式。学生成绩主要由平时考勤、期中论文和期末开卷考试构成。这种模式教学风格多样,增强了课堂的吸引力,同时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达到教学、科研的统一。[1]

(二)“MSD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以现代化为课程主线,采用基础课专题化的方式,发挥“纲要”多样化教学的群集优势这是以现代化为主线构建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模式,表明了教师的学术倾向,即认同“现代化范式”。[2]

(三)专题式讲授、学生参与式教学、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专题式讲授是把内容分成若干专题由教师讲授;参与式教学是采取多种教学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案例教学,就是通过对典型事例加以分析、讲解、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去指导实践。实践教学就是借助参观探访各种红色革命资源引导学生由抽象走向感性。[3]

(四)互动式教学模式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多种活动,系统地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助,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以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模式。纲要课互动式教学模式以教师的“先动”为基础,以学生的“主动”为关键,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为重要环节。互动式教学对于改变大学“纲要”课堂单一、沉默的状态,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的作用。[4]

(五)研究型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要想法设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通过以研讨的方式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史实和理论,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史学观去理解、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并形成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正确认识。包括以专题讲授构建研究型教学内容、实施教学相长、双向交流的研究型教学方法、改革传统考核方式。[5]

(六)“整合式”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将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为完整的教学过程,将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整合为完整的教学过程,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整合为完整的教学过程。[6]

(七)八环立体教学模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以历史教育的形式承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由讲、听、看、读、做、谈、走、写八个环节相结合,形成立体教学模式,该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纲要课育人的效果,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7]

(八)“1+1+5”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包括:走出一个误区――对这门课的特殊性质和功能的认识误区,体现一个原则――“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创新五种教学方法,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史论结合教学法、历史人物教学法、影视教学法、情理交融教学法相结合。[8]

(九)立体化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是在《纲要》的教学中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自主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创新性学习“三位一体”的立体教学模式。自主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托图书馆和网络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深化学习的过程;实践性学习是指以“历史剧”为基础,以红色资源为依托,结合校内校外的资源延伸学习的过程;创新性学习是师生之间和学生相互问交流探讨,探索新问题,形成新观点。[9]

(十)“剧情式”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是将戏剧情节运用于教学中,使教学活动产生戏剧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模式。即通过结合本土历史文化教学,穿插名人名言、家世、典故,插播电教短片,讲解时事,开展课堂讨论等教学兴奋点,形成“剧情”高潮,使学生感受到听课的乐趣,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获得了思想升华。“剧情式”教学模式要求专题教学,每个专题一次课,如同戏剧上、下集,其内容逻辑完整、前后连贯。[10]

(十一)开放式教学模式

开放式教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把课堂开放给学生,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把课外开放给学生,使学生的疑惑及时得到解答;把考试开放给学生,使学生不再为分数而死记硬背。[11]

(十二)“设问一探求一反思一创新”四位一体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在教师的“导”与学生的“探”的有机结合中,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对历史有所感悟、思想有所升华,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终极目标的教学活动形式。[12]

(十三)体验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要求教师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科的特点,从课程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使学生全方位的触摸历史,接受精神文化的熏陶,实现知识与认识的内化。包括以情动情的课堂教学体验模式、在历史中体验历史的实践教学体验模式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教学效果。[13]

(十四)“因材施教”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群体特点,采取多种形式,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共同探讨、研究、回答并解决时代、社会、人生中不断碰到的难点、热点问题。课堂教学实行个性化教学,课外注重加强实践环节,实行课内课外两个课堂相结合。[14]

二、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模式探索的思考

(一)关于专题式教学模式

根据调查,现在多数高校采用专题式教学模式。

专题式教学模式又有两种形式:一是专家专题型,即每个教师主讲最擅长的几部分,几个老师轮流授课;二是内容专题型,即把内容转化为若干专题,有一位老师通讲。这种模式有利有弊。优点在于这种教学模式解决了课时少与教材内容多的矛盾,突破了教材原有的章节结构,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教师可以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突出了教学重点,主题明确,注重宏观把握和多维度分析,可以及时追踪学术前沿,培养学生多维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课程的前后联系疏离,有脱节的危险。二是高估了大学生历史知识水平,不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弱化了教书育人的作用。高校实施专题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减轻教师教学负担,以便让教师有更多时间搞科研,但这样做付出的代价却是,本来就少得可怜的师生交流机会更加减少。[15]三是专题设置不当,有的学校设置了23个专题,不知道在32个学时内如何完成这么多的专题任务。

(二)关于评价体系

不少学校配合教学模式,对于评价方式和手段上也做了不少探索。一般实行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成绩主要由学生出勤、平时作业和课堂讨论等组成,权重不高,期末考试权重大,采用开卷方式,注重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模式重点还是在期末考试,还是容易造成学生背教材的局面,不利于达到教学目的。应该加大过程考核的权重和增加考核方式,弱化期末考试的重要性。

(三)实践教学不足

在《纲要》课中采用实践教学可以改变以往单纯传授思想的方式,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促进思想内化。目前实践教学方式主要有观看历史题材的视频、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请老革命作报告、组织学生演讲学习心得等。这些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一定作用,但有两个问题需要克服,一是时间问题,给予纲要课的学时有限,如何安排?二是资金问题,这需要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纲要》课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考试,而是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具有创新能力和富有个性的公民。因此,纲要教学模式的探索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和付出,更需要学校的真正重视和投入以及社会环境良性化。

参考文献:

[1]王久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组专题教学模式――以北京大学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3):91-94.

[2]徐奉臻.MSD教学模式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135-137.

[3]郭国祥.“问题意识’’培养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创新――武汉理工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学术论坛,2011,(3):197-200.

[4]李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互动式教学模式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8):53-54.

[5]徐建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1,(6):101-103.

[6]谢毓洁,李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整合式”教学模式初探[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6):84-87.

[7]马敏,王坤庆,王继新.“三结合整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研究,2009,(3):105-106.

[8]张小媚,刘加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八环立体教学模式探索[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1):97-100.

[9]韩淑杰.《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1):99-100.

[10]蔡定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立体化教学模式探析[J].沧桑,2011,(1):143-144.

[11]唐长久,蒋艳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剧情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0,(22):59-60.

[12]朱晓鸿.开放式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1):167-169.

[13]李希影.试论设问一探求一反思一创新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168-171.

[14]陈娟.体验教学模式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运用[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0,(3):83-85.

[15]王宪明,华表.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清华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因材施教”教学模式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6):73-7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纲要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近年来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进一步培养高校学生的民族精神而增加的一门课程,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范畴。它的出现是在2005年―2008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进的文件的基础上所开设的,是符合中国高校教育发展趋势的[1]。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需要学校和国家通过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教学实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重要途径之一。虽然该课程已经在高校中开展实施,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需要通过不断的反思完善它,让其教学越来越符合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需求。

一、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是现在中国高校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体现出的是一种全员参与学习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国家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一种有效途径,可以让学生在铭记历史的过程中感受到祖国的伟大,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意识。

(一)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根据我国国情和高校学情制定出来的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2]。

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家需要德才兼备的学生为社会作出贡献。现在的美好生活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史是分不开的,这就需要大家铭记中国的历史,近现代史更显得尤为重要,它记载着中国人民与敌人抗争的历史。再加上现在社会中存在一些不良风气,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学习近现代史方面的知识,强大内心,达到知识与素质的均衡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真正的高素质人才。列宁曾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一个发展。”[3]足以看出历史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

(二)课程教学的现实性分析

虽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成为各大高校的基础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思想政治专业和非思想政治专业的老师对其的重视度存在差别。情形是:思想政治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必须进行专业系统的学习,才能达到学习目的,教师对其的要求比较严格;对于很多非政治专业的学生来说,“中国近代史纲要”只需要考试及格便可,不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学习,教师对其的要求相对较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此教学中很少有教师能控制整个课堂,让所有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他们对待非思想政治专业的学生一般得过且过,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并没有做到让学生爱上这门课。

高校“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一般都是大班教学,这样学习很大程度上是靠学生的自觉性,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大环境中,刚入学的大学生就像刚飞出笼子的鸟,自觉学习的能力有一定的退化,这就造成了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局面。

二、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过程与方法

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和现代的发展历程,主要是对事件和人物的把握[4]。

(一)教学过程分析

高校教师首先要确定教学的重难点,逐个突破,而历史人物的教学则是重难点,需要教师对其有着全面的把握;其次是理清教学中历史发展的脉络,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再次是课堂教学,高校课堂主要靠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只是传授者,学习效果则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与接受能力;最后,是课后教师的反思,一个是对自己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反思,另一个是对课堂的反思,主要包括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听课效果、学生作业的反思,在作业及论文中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及新颖观点。

(二)教学方法分析

在中国这样的大的教育背景环境下,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采取的是大课堂、讲授式的方法,主要遵循的是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的思想意识已经基本成熟,有自主思考的能力。但由于高校教学条件的限制,一般采取的是大班教学的方式,几百个学生一起上课,不利于教师与学生课堂的沟通。

虽然现在倡导的是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紧密相连,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通过课件和视频的展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的。特别是视频片段的展示对“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纲要”教学效果的强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其还是忽视了学生参与的重要性,学生只是单方面地接受知识,而很少对知识进行再加工。

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与某些相关的政策、高校的教师分配、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有关系。

(一)学生对课程思想宗旨的理解不到位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中国自1840年以来直至现在的170多年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国存亡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伟大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5]。高校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了解中国历史的基础上感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其社会责任感。

对于一些高校而言,_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主要是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改进的一种支持。只是将其作为一门课程来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关注学生的学期成绩,学期考核主要采取的是书面考核的方法,是对知识的简单迁移,而不是从思想上教育感化学生,没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思想内涵。

(二)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滞后性

我们现在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6]。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讲授式的方法,一般课堂上很少做到全员参与,这样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在中国这样的传统教学方式占主流的社会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是比较弱的。虽然教师在培训中学到很多理论上的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法、讨论法、演讲法、互换角色法等,但很少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

四、对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反思

高校在开展“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虽然目标本着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和历史观,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但是由于高校环境、教师素质、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影响,其没有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学中吸取经验教训,对教学过程进行一定的反思。

(一)课程思想宗旨的深入

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并不是为了进行简单的知识传授,而主要是思想意识的灌输。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的奋斗史、血泪史、发展史,我们开展此门课程主要是让高校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历史,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但在一些实际教学中,主要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将其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实行过程中往往照本宣科,没有让学生真正理解其中的思想实质。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简单地进行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精神的传播。在开学的第一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上,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而是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扭转,使其对我国历史有正确的导向认识。教师可以提前播放视频,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对中国的历史事件产生一定的认识,如播放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役,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并体会到广大人民的伟大。也可以提前让学生准备相关的演讲材料,进行演讲比赛,激发学生兴趣。这些都是进行思想渗透的重要途径。

(二)教学方法的新颖与实用化

由于中国国情和高校学情的因素,我国高校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采用传统讲授法教学的比较多,这也是大班教学最常用的方法。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情趣出发,合理应用现在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所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更多注重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转变,教师只是引导者,更多的是发挥学生的作用。可以实施“翻转课堂”,将教师与学生的位置互换,学生进行讲解,教师进行听课和评课;通过“演讲”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演讲比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激情;通过“视频”对历史时间进行再现,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有更深刻的认识。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通常,案例教学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要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案例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学生提前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讨论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说出对历史事件或者人物的独到见解,可以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在高校教学中应该采用新颖、实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好更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伟大。

(三)辩证、公正看待历史人物

历史的发展离不开历史人物,对待历史人物,我们不能有片面的想法,应该运用辩证方法,要理清其功与过。历史人物是贯穿整个历史长河中的,他们有自己的发展轨迹,但是我们不能歪曲历史,应公正看待,将其功与过分开,认真对待,不能对历史人物进行神化,对待人物分析我们应该辩证地看,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对事件和人物的分析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历史观。

总之,我们应该关注高校中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其热爱祖国历史的优良品质,并能够辩证地看待中国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本文主要通过对现代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过程和现状进行详尽分析,并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学生的学情发现其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实际的问题,对教学过程、方法、人物分析等进行辩证看待,这是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的。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主导,发挥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运用现代新颖、实用的教学方法,尽力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接班人,为国家的发展壮大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静.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43:205-207.

[2]朱志敏.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几个问题[J].教学与研究,2007,05:61-66.

[3]亚力坤.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若干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S1:204-205.

[4]李希影.试论设问―探求―反思―创新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3:168-171.

[5]王海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几点反思[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193-19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地方史教学 大学生人文素质 《广东近现代史》

现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被列为高等学校四年制本科生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再开设一门类似于《广东近现代史》这样的地方史课程是否有必要?甚至有人会说已经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不管近现代地方史以什么课程性质开设都是一种重复。

笔者认为,《广东近现代史》绝不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重复。从开设意图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其主要目的是对全体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意识形态倾向。《广东近现代史》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培养目标,在内容选取上注重地方特色而避免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微型仿造品”或是“脚注”,并以公共任选课开设,让全校学生选修。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地方史教学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一、地方史贴近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学生对近现代中国史有一定的了解,但这些知识大多是宏观叙事,对地方史的讲述很少。由于宏观历史离学生的生活很远,就很难引起他们的共鸣,无法提高他们探寻、思考历史的兴趣。“人们感兴趣的往往是切合人们实际的,对之略有所知却又不完全了解的东西”。[1]学到故乡的历史时,学生就会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进而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因为每个人都有热爱家乡的情结。

作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若只知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而不知道自己祖辈父辈的兴衰荣辱,不了解自己出生省市的历史人文,就不算受过真正的史学教育。为大学生开设一门贴近他们生活的课程是必要的也是受学生欢迎的。所谓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学生通过学习地方史了解本省本市的人文历史,既能为进入当地社会准备背景知识,又能增强大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归属感和凝聚力。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2]由此看来,学习地方史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综上所述,在高校开设地方史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独特的优势。

二、地方史内容多元化,能综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笔者在《广东近现代史》课程内容的选题角度上,尽量避免重复宏观历史叙事,在选题上着重宏观事件中的细节,以此为切入口,以小见大。如讲到广州十三行贸易时,笔者选取“洋商在广州的生活限制”这一个细节为切入口,一方面是因为内容比较有趣、生活化,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通过对历史细节的研究,分析鸦片战争前中西方世界观差异的能力。又如讲述三元里抗英时着重讲述三元里抗英传说的建构,让学生思考为何中国史书或文人笔记中对歼灭英军数目的记载越往后越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事求是、跳出狭隘民族观念看待历史、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出发同情理解历史的能力。

《广东近现代史》选取内容涉及面广,囊括广东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族群等内容。譬如政治事件涉及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中日战争、辛亥革命、国民战争。文化教育有基督教、佛教、岭南建筑、粤剧、民国大学教育等内容。著名人物有洪秀全、孙中山、郑观应、康有为、黄遵宪、张竞生等政治家、思想家、诗人、学者。族群变迁有客家人与太平天国运动、下南洋等。内容包罗万象,地方史作为一门人文课程,其本身教学资源就相当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三、教学与考核方式灵活多样,避免应试教育

针对丰富多彩的内容,我们可以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综合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参观考察,撰写考察报告。笔者所在的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坐落于广州增城,离广州市区很近,学生可参观的人文古迹很多,如五羊雕像、沙面欧式建筑群、陈家祠、圣心大教堂、光孝寺、城隍庙、万木草堂、黄花岗烈士陵园、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中山大学等。通过对历史古迹进行实地调查、撰写考察报告,“锻炼学生用眼动脑的功力、写的技能,低层次的有抄录、摘记和随记等资料的整理,高层次的有编纂”。[3]

地方史教育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为目标,如采取呆板的考核方式,出一份试卷,让学生做题考试,学生考完试就忘记。出题考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效果不好,因为期末可“背多分”。采用这样的考核方式必将严重影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笔者在《广东近现代史》课程的考核上采取多种方式。或以学生参观、调查历史古迹撰写的考察报告考核学生,或鼓励学生对家乡的名人、长辈做口述史料收集,或以撰写小论文考核学生。通过写作历史文章取代命题考试,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一种比任何命题考试都有效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考核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写作论文的形式代替命题考试时,教师对学生选题的可行性、研究的深度、广度上必须给予一定时间的指导,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切忌今天布置任务,后天就要求上交写作论文。[4]

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1991:59.

[2]蔺子武.简论地方史教学[J].兰州教育学报,1989,(1):50.

[3]蔺子武.简论地方史教学[J].兰州教育学报,1989,(1):49.

上一篇:爱情与婚姻论文范文 下一篇:班级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