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与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14 13:36:53

语文课程与教学

语文课程与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语文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129-01

作为中等职教的重要文化基础课程――“语文”,要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呢?

下面,我针对中等职教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作一些粗浅的理论探讨和不成熟的实践,学校决定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实训和就业能力实践这一环节,保证学生有一年的实习和实践时间。面对这种情况,语文课的课时量受到削减所以,为了适应这一新情况,语文课的内容必需相应削减。

那该如何削减呢?本人以为,应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未来就业“适用、够用”为标准,选择适合的课程内容作为教学的内容。

这么一来,对语文教师的要求就高了,不仅要掌握语文学科的知识和相应的能力,还要了解并掌握所教班级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但如果能这样做,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真正“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让语文这门文化基础课做到为专业课和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服务。

1、当前,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严重下降,大多数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很薄弱,他们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热情不高,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这是我们不得不要面对事实,也是我们此次教改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在中职学校的生源现状就是这样,也不可能期望这状况能得到多少改善,随着初中生减少,大学继续扩招,这状况甚至还可能更糟,所以我们不能再抱着幻想,我们的语文老师也不必再感叹学生的素质如何之差,唯一该做的就是改革,就是让我们的语文教学适应现状、适应学生。本人以为,针对这现状可以有以下几个对策:

2、除了减少不实用的、非必要的语文教学内容外,我们还应该适当降低教学的难度,比如古文往往对大部分中职生而言,难度确实有些高,应该尽量少教,即使教了,也以能读懂为度,不必深入到对每个字、词意义的多种理解和用法;比如语法分析、课文中心思想分析、段落大意归纳等,对中职生来说也是困难且不实用的;再比如议论文的写作,对中职生来说也有些困难,往往会让他们感到害怕,一说到写议论文他们就头大,就害怕甚至反感,这部分虽然很重要,但我们可以适当降低要求,等等。这些都应该从教学内容中删减去,或降低要求,否则,死抱着以往的内容和难度要求,势必导致学生学不懂,没有信心,继续下去就会是不想学了。

3、既然大多数中职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很薄弱,他们对语文这类的文化基础课的学习热情也不高,针对这中状况,我们语文教师就应该倡导实施愉快式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模拟应用教学、生活化教学、体验式教学、活动引导型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尽量用学生能够接受、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

为此,我们可以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例如,我曾经把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引入《鸿门宴》这篇课文的教学中,这理念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强调学生通过情景、协作和会话对课文进行个性化学习,完成意义建构,从而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这堂课我讲解完重要和难理解的字词的意思之后,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复述课文的故事梗概,并让其它学生帮助补充,这一环节就体现出建构主义理念下学习环境的“会话”要素;之后,我选择项羽、刘邦、范曾、张良、樊哙、项伯等角色让学生扮演,让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完成“角色扮演”,从而体现了学习环境的“协作”要素;整个“角色扮演”过程使“鸿门宴”这个历史故事“情景再现”,这又体现了学习环境的“情境”要素;而学生对课文的真正理解和各自知识结构的建构程度则体现了“意义建构”的要素。总之,这是一堂把“建构主义”理论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教改课,这堂课很受学生的欢迎,因为这样的课堂,通过让学生相互帮助完成复述故事梗慨、相互协作完成“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等教学环节,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轻学生学习的疲劳感,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4、在生源质量下降、减少教学内容、降低教学难度、采用活泼生动的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们还应当记住,我们也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素质不错(比如本人所在学校是一所老牌的重点中专学校,尽管生源素质整体下降,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素质很不错,总分在五、六百分以上的占30%左右),如果我们没能关注到这部分学生,他们在学习上就会出现吃不饱,导致学习积极性也下降。

面对这种情况,本人认为,我们必须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使语文课程(其实其它文化基础课程也可以参照执行)按“2+2”模式分层次教学,即分为ab两级对学生进行要求,具体涵义是:每周4节,但分ab级要求,b级为基本级要求,a级为提高级要求。b级的教学内容较浅,以“适用、够用”为标准,适用于基础差的学生;教学方式方法较为灵活,以刚才我们所述的活动课程、体验式教学、愉快式教学等模式为主。通过这一级考试所获得的学分可以相对较低,但这样分级能保证让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获得语文的学分,避免让较多的这类学生因为语文一科考不及格而毕业不了业。a级的教学内容较深,可以保持原来的语文课程体系,这一级的内容针对文化知识基础好、想提高自己的学识素质或想进一步提高学历的学生进行要求,所获得的学分也较多,对基础好、学习认真的学生激励效果。这一对策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语文课程与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职业素养;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企业和中职学校之间的联系变得愈发密切。用人单位在招录员工之际,求职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是着重考察的因素之一。这种趋势下,现代企业对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求不断提升。求职学生想要和用人单位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语文学科作为重要的工具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和基础,加强语文学科的学习对中职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现阶段必须加强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注重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有效教学,为学生未来职场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通过中职语文课程与教学进行职业

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语文教学是中职学校的教学基础。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却未能给予语文学科足够的重视,一味追求就业率往往忽视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忽视语文课程与教学。导致不少中职学生在毕业时职业素养缺失,即使找到合适的工作也很难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很难在工作中取得理想的业绩。[1]因此,加强中职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运用正反典型形象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

开设心理学理论专项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但是心理学理论学习对中职学生而言难免有些力不从心。通过潜移默化的语文课程学习同样可以取得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效果。两种方式相比较,语文课程学习显而易见更加适用于中职学生。语文课程学习更加具有直观性,可以利用文学作品中具有正面代表性的形象,如古往今来众多的英雄人物,通过他们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利用具有反面典型的形象,可以对学生产生警示作用。通过正反两方面形象鲜明的对比,使中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正面引导,从而进一步发展和成长。

(二)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业务素质

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能力、表达能力是中职学校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内容。中职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课内外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巩固和拓展语文基础知识,提高文章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口语交际能力。中职学生在拥有这些能力的前提下,才能对其他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所学知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消化。进而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提升学生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职场需要。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升学生的整体业务素质,形成面对复杂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从容应对未来职场中不断变化发展的形势和挑战。

二、通过中职语文课程与教学进行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语文课程与教学缺乏职业素养培养的针对性

中职语文课程属于公共基础必修课。由于优秀师资力量匮乏等原因,很多中职学校在开设语文课程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更加缺乏足够的重视。目前中职学校授课的内容和方式基本相似,都是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并没有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单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师生互动较少甚至根本没有。[2]在这种情况下,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并没有得到提升,职业能力也没有得到提高,反而容易产生慵懒和倦怠情绪。

(二)中职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过于简单

在中职学校的语文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是侧重阅读教学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教学,并未立足于听、说、读、写于一体的教学课程。单一的阅读教学只是简单地对课文进行分析,而没有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长此以往,学生根本无法形成自己的职业素养。导致在未来的职场中,受到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不足的影响,阻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由于中职学校对语文课程不够重视,教学模式和方法过于简单,教师也缺乏对教法和学法的深入研究。这样的现状无法调动学生进行充分思考,学生的个性和思维发展也无从谈起,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就业所必备的职业素养。

(三)中职语文课程与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单一

现在的中职语文课程不仅教学方法落后,考核评价机制也较为单一,往往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传递知识,然后进行理论考试来评判优劣,缺乏综合评价的体系构建。这种单一、片面和被动的评价机制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没有升学压力,很多中职学生认为即使平时不学习,也可以采用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的方法敷衍应对,造成学生的语文学习与职业能力脱轨。对于学生的学业水平评价侧重于语文知识,而忽视学生与职业相关的综合素质。考核评价机制的关注点也在于学生的分数高低,而非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否提高,如此重结果轻过程,无法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基于职业素养的中职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通过加强教学力度帮助学生提高字词积累水平

结合现阶段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语文课程的教学力度。如书写和阅读需要建立在识字的基础上,学生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字词积累,往往很难对相关学习内容进行理解和表达。只有明确要求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字词,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通过独特的内心体验将自己的思想观点予以表达。调查研究表明,很多中职学生存在书写不规范现象,要想将学生的字词积累达到一定的数量,必须要求学生认读大量的文字,并逐步落实规范要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通过阅读教学指导学生掌握汉字规律,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兴趣,提高字词学习积极性。同时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增强学生的字词积累,进一步提高中职学生的阅读能力。[3]

(二)通过改善阅读教学的方式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延伸

阅读教学在中职语文课程与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正确认识世界、不断拓展思维、获得情感体验的过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以教师讲授传递知识信息的方式,很难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也大打折扣,从而严重阻碍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中职学生语文能力的不足,直接造成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应用缺乏信心,最终导致学生既没有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也没有扎实过硬的专业技能水平,在未来的职场生涯中举步维艰。因此,中职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必须将内在的人文性和工具充分发挥出来,通过改善阅读教学的方式使课堂更加多元化,满足学生的需求。[4]如开展信息化教学,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中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加扎实。同时加强职场信息阅读教学,在阐述作者思想过程中融合职业理想教育,在分析人物形象过程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在归纳文章主题时穿插劳动制度和劳动法规介绍。不断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适应工作要求服务,促进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延伸。

(三)通过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为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可以从应用文写作方面着手。写作能力体现出学生的语文修养,是对学生字词积累、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写作能力直接表现出个人的文化内涵和职业素养,也是未来工作中有效的沟通途径。[5]在中职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中,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把教学实践经验落实到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应用文写作指导。教师可通过不断优化教学方式,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讲练结合法,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变听记为探究、变单干为合作,在写作中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写作能力是中职学生走向职场、勇敢表现自己、展示良好职业素养的坚强后盾。通过写作能力的不断提升,可以有效培育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为适应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打好基础。

(四)通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实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因此,中职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能力训练,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据调查,世界众多国家把交际能力的培养纳入国家素质教育总体规划中。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语言能力作为交际能力的基础,中职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必须加大口语交际训练力度,增强学生的口语能力,在交际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提高和进步。[6]并且把职业活动的相关内容融入口语交际教学。如在听力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听问、听辨,还要让学生学会聆听技巧、听话礼仪等,使自己的职业素养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闵清,黄晓初,张丽.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教论坛,2011(6):72-74.

[2]周卫鸽.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几个基本问题的反思[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3]龚培华.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思考与实践[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12):26-27.

[4]赵丽萍.浅谈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J].语文天地,2013(3):79-80.

[5]张莉.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6]赵丹.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语文课程与教学范文第3篇

一、充分认识语文学科

究竟什么是语文,虽然众说纷纭,但都定位于一个两分的概念,因此造成了种种分歧。比如,梳理语文科的来历,我们不难看出,它是“国文”和“国语”的合并,也就是“词章”和“语言”的合并。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的“国文”科是从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的“中国文学”科来的;而“中国文学”则是从1902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中的“词章”科来的。循着“词章”一“中国文学”一“国文”的路径,大致可以肯定,所谓的“国文”,应该是类似孔门四科中的“文学”,而非现代意义上所说的文学(literature)。从这个角度考察的结果,语文应该是语言和文章。

再比如,王力先生在谈到语文时有两处不一样的表述。《在中学语文教材改革第三次座谈会上的发言》中,王力先生说:“我们这语文课到底是语言文字还是语言文学呢?好像多数人的了解应当是语言文学。可是照我的理解,应该是语言文字。”而在《漫谈中学语文教育》中,他说:“‘语文’这个词有两种意义:一个是‘语言文字’,另一个是‘语言文学’。我想中学的语文课大概是指的‘语言文学’。1956年中学语文分科,就分为‘汉语’和‘文学’。”王力先生自相矛盾的说法,表现了他对语文的理解,即从一个语言研究专家的角度来说,他觉得语文应是语言文字;但他又看到多数人认为语文是语言文学,于是又觉得中学的语文课大概是语言文学。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也认为“语文这门学问主要是语言文字之学”。以上种种都将语文看做是语言和文字的组合。但也有人强调,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学。王力先生所说的1956年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的例子,可以证明语文是语言和文学的复合体。还有人提出过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化的说法,但影响不如上述几者大。

最为著名的当然是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的定义:“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新世纪出台的《语文课程标准》不再纠缠于从字面的两分来解释语文,而是从课程特点来为语文定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这个表述来看,它仍然是两种含义:从使用功能来说,它是工具;从承载内容来说,它是文化。对于包含在“语文”一词中的“语言”、“文章”、“文学”、“文字”诸因素未进行明确阐述。

要弄清语文是什么,不妨先撇开两分的思维定势,从学科本身的概念出发来做一番考察。所谓“学科”,在我们所讨论的范畴内有两个意义:一是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一是学校教学的科目。前者指的是学术的分类,也就是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那么语文是否能跻身其间呢?我们从语文的上一个层级开始考察。

时至今日,大概不会有人否认教育是一门科学,在教育部的学科分类中,“教育学”也早已荣列一级学科,各地方的行政部门也设有专门的机构来管理教育科研。但是,如果稍微细致一点,却会发现,教育科研,尤其是我们的学科教育还是边缘化的。在教育学的二级学科中,包括了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种种门类,却就是没有学科教育学。没有学科教育学,语文学科教育就无从谈起。

如果换一个角度,从中国语言文学的门类去看,情况同样如此。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找到“语言学”和“文学”,也可以在“中国语言文学”的统领下找到“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但却无法为“语文”找到它的位置。

语文之所以还没有得到它应有的地位,与它本身的综合性特征有很大关系。

如果取“学科”的第二个定义,即语文是一种教学的科目,是学校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课程”,那么,它的定义就应该包括“教学”这一基本含义,而不仅仅是内容的概括。合理的表述应该是:语文是对语言文字的学习。

从语言的角度说,语文包括对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学习,而以学习书面语言(或日“文字语言”)为主。因为“比较而言,口头语言是一种‘民主’的语言媒介,而文字语言则是一种等级性的语言。一个人掌握的文字符号越多,等级越高,越可能建立更复杂、丰富、深刻的意义世界。而要想掌握更多、更高级的文字符号,最有效、最有保证的途径就是接受教育”。

从文字的角度说,语文包括对文字符号本身的学习和对由文字符号组成的文件的学习,以学习由文字符号组成的文件为主。

对文字本身的学习基本只体现在低学段的识字教学中,之后的语文课虽然也涉及对字形、字音、字义的学习,但重点在于清除阅读障碍,而不在于对文字字形、字音、字义的理论性学习。

由文字符号组成的文件包括各种各类文章。从目前语文教科书选文的情况来看,基本是由文学作品组成的。这并非因为语文课要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而是因为文学语言和日常的、科学的语言有很大区别,较之于后两者,它有更多精妙的表达,更适合用来学习。这也就是说,在学习由文字符号组成的文件时,语文课以学习文学作品为主。

这样来定义语文,涵盖了“语言”、“文字”、“文章”、“文学”等诸因素,也为我们探究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奠定了基础。二、在明确内容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怎么写”上

当一篇文学作品放在面前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它“写了什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第一个问题,往往也是关于这一点的。比如,学习葛剑雄的散文《邂逅霍金》,教师设计的第一个问题就是:

“我们来看一下,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

“写了一件什么事”是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最显著的特征。即使是非叙事性的文学作品,只要把“一件事”三个字拿掉,“写了什么”依旧是教学的第一关注点,因为“写什么”是对文章内容的确认。然而,就文学作品的本质来说,有时更重要的却不在于“内容”而在于“形式”。

这里有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世间可想到可说出的话,在大体上都已经被前人想过说过”,文学作品的价值,往往不在于它想出了前人从没“想过说过”的内容,而在于它不同寻常的想与说的方式,“变迁了形式,就变迁了内容”。如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乡思惆怅是常见

的“内容”,这个“内容”对读者(包括学生)来说已毫无新鲜感可言,可是我们仍在被这样的一些诗歌所感动,关键就在于“形式”。正如朱光潜先生所列举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和“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表现同样的情致,而各有各的佳妙处”。语文课要学习的,正是这种“佳妙处”。

第二个原因是作者的“怎么写”,甚至可以改变事件的性质。写作的方法不同,不仅会造成不同的艺术效果,而且会让题材所代表着的“什么”发生质的变化。假如我们把内容设定为w(What),把讲述设定为H(How),那么,其结果公式将如下:

W×H≠WH

比如,《水浒传》中关于李逵杀人有这样一段描写:

只见那人丛里那个黑大汉,抡两把板斧,一味砍将来……不问官军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推倒倾翻的,不计其数。……这黑大汉直杀到江边来,身上血溅满身,兀自在江边杀人。晁盖便挺朴刀叫道:“不干百姓事,休只管伤人!”那汉哪里来听叫唤,一斧一个,排头儿砍将去。

《水浒传》的读者读至此处一般并不会憎恨黑旋风,反而会在心里充满痛快淋漓之感。这种阅读效果的产生,是作者的叙述方法使然。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假如这样的情景被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叙述:

宋神宗熙宁年间,汴梁有个官人,姓李,名懿,由杞县知县,除佥杭州判官……在任倏忽一年,猛思子李元在家攻书,不知近日学业如何?写封家书,使王安往陈州,取孩儿李元来杭州,早晚做伴,就买书籍……(李元)闻父命呼召,收拾琴剑书箱,拜辞母亲,与王安登程。沿路觅船,不一日,到扬子江。行至江边,却见一黑大汉抡动板斧迎面杀来,李元躲避不及,门面上中了一斧,顿时脑浆进裂,一命呜呼。可怜他的父母,一个在陈州,一个在杭州,如何想得到会有这等飞来横祸。

这个故事里的李逵杀人,在学生心头所产生的印象,显然就不同于《水浒》故事里的了。可见写作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比写作内容更为重要。

在鉴赏文学作品的时候,只关注“写什么”,是不可能真正理解作品价值的。常听学生说这部名著“暴力”,那部名著“奸诈”,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只看了“写什么”,而忽略了“怎么写”。正是“怎么写”改变了事物的性质,赋予了它新的意义,文学作品才具有了独特的价值。“通奸”和“情杀”的事件,经由托尔斯泰和哈代之手,才具有《安娜・卡列尼娜》和《德伯家的苔丝》所表现的意义。因此,教师在教文学作品的时候,应该引领学生在明确“写什么”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怎么写”上。

三、关注“在场”作品的同时,也关注“不在场”的作者

相对而言,在语文课堂上,文本是“在场”的。作为教科书,它被教师和学生充分关注。尤其是课改以来,对文本的研读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教师首先要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用于对文本的研读。其次还应该充分注意“不在场”的作者。

教师在课堂上,都会用不同的方法介绍作者,笔者这里所说的作者“不在场”,是指我们在研读文本时,极易忽略它的“叙述者”。从叙述学的角度来说,作者和叙述者不能等同。但鉴于作者和叙述者的紧密关系(尤其是在散文中),我们在这里暂时把两者相提并论。当我们学习一篇课文时,很容易完全沉浸其中而忘记了叙述者的存在。如林嗣环的《口技》,它所呈现的内容有三个层面:第一是生活中的声音,第二是口技者发出的声音,第三是作者对口技者所模仿声音的描写。如果把注意力全部放在第一层面,仔细分析写了哪些声音,是不够的。我们所“听”到的声音,其实并不是自然的声音,而是口技者对生活中声音的模仿,所有的声音都是从一张嘴巴里发出的,不注意这一点,口技者的技艺高超就无从谈起。但即使做到了这一点,也还是在第二层面。这两个层面都是“在场”的――有文字的表现。其实,更重要的是第三个层面:林嗣环把这个模仿声音的过程叙述出来了。正是他以观众身份的“叙述”,使我们不仅“听”到了口技者所模仿的生活中的声音,而且知道这是一场口技表演,因而为他的高超技艺所折服。作者使用语言的精湛技能,才是这篇课文的关键所在。由于林嗣环本人的“不在场”,这第三个层面就很容易被忽视。所以,教师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去体味和感悟。

再如教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教师一般会通过品读文本,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看作者是如何“用比喻的方法,以神来之笔点出小屋的位置,接着用一组博喻来突出小屋点缀山,接着重点写小屋和树的关系”,“用暗喻和拟人,突出小屋的玲珑、小巧的特点”等。这些固然都是值得学习的表达技巧,但作为文学作品,李乐薇作为叙述者的存在是不能忽视的。这所建筑在山上的小屋,别的不说,仅是进出,就有诸多不便。爬山上到高处的过程,叙述者完全可以把它说成是一场苦役,在爬山的苦役中获得锻炼也仍然是托物言志,但文章所表现的主题就完全不一样了。“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是叙述者的基本立场,她带着审美的眼光来看小屋,小屋自然也就成了美不胜收的风景。如果忽略叙述者的存在,一味强调小屋的美和这种美是如何被表现的,最容易产生的后果,就是把“小屋”和“广厦”对立起来,这固然不能说是对作品的误读,但文学作品的一个本质特征――“它们处理的都是一个虚构的世界,一个想象的世界”却被遗弃了,作者在平凡生活中发现、甚至创造美的精神和技巧也被遗弃了。

四、在“欣赏”层面之外,落实“表达”的需要

语文教学目标应该从内容知识、听说读写技能、学习或思维方法(认知策略)以及情感态度等不同方面着手设计。然而,对中学语文教学,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来讲,设置教学目标时又必须考虑听、说、读、写活动的特殊性。语文教科书之所以比较多地选用文学作品,是因为文学作品对语言的使用最为讲究。通过它更容易体会语言在表情达意上的功能。因此文学作品的教学,不要仅仅停留在对作品的欣赏上,而应该落实到学生对语言的使用这一关键问题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能力不仅要表现在创作文学作品上,而且要表现在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语言表达上,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书面表达可分为一般文字表达和特殊文字表达两种。一般文字表达指日常生活所需要使用的文字,可以分为几个层级:基础层级的标志性文字,如路牌、公交车站牌等;中低层级的告示类文字,如商品说明书、ATM机操作系统提示等;较高层级的文书类文字,如公函、报告等。文学作品则是一种特殊的文字表达。介于一般文字表达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就是语文课上的作文。

作文是学习文字表达的途径。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第一学段(1~2年级)在文字表达方面的要求是“写话”;第二学段(3~4年级)开始有“习作”;第三学段(5~6年级)写“记事作文,想象作文,读书笔记,常用应用文”;第四学段(7-9年级)开始“写作”,文体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日常应用文等。我们称为“一般文字表达”的文本都是有实用意义的,大部分的作文(除了课堂上很少写的“常用应用文”之外)显然不在其中。但作文又不是文学作品,这种特殊的文体离开学校的环境可以说是“百无一用”。它存在的唯一意义,就在于它是学习文字表达的工具,而课文则是它的学习对象。

教林嗣环的《口技》时,教师可用一段现代人表演口技的视频来导入,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教师不仅要以颇具匠心的多媒体导引学生入境,从而提升作品的感染力,创设出学生“我想学”的氛围,还要让学生学习林嗣环的描写方法,自己来描写一下开始所听到的这段口技。且不说这样的导人设计首尾呼应,精简而实效,仅就学习文学作品的目的来说,教师的定位是准确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每堂语文课都要以摹写为结局,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这一主方向是不应偏移的。教师要积极探索“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甚至“以写促读”的方法,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读或写上获得提高。其实,更加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文学作品精彩的语言艺术,不仅会欣赏,而且能学习。作文训练不能为写而写,重要的是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我们必须对这种特殊性给予足够的关注。只有从课程性质的角度进行思辨,我们的文学教学就会目标明确。

语文课程与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程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13-02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中文师范生区别于非师范学生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担负着培养未来中小学语文师资的重任。其课程建设如何,教学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师范生毕业后承担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和质量。特别是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的理念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文教学的形势更为复杂,无疑给《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新课改以来,各师范院校一直努力进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然而,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素养和能力不能很好地满足语文教学实际的需要。究其原因,本文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学科为本位,没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发展;第二,教学方式重理论讲授轻学生实践,不利于学生教学能力的训练与提高;第三,课程实施过于封闭,脱离中学语文教学实际。

针对以上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一、课程建设方面,以学生发展为本,重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顺序。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科书的编写,完全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一般分为“课程论”和“教学论”两大部分,“课程论”部分大致分为“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的目标”、“语文教材”、“语文课程的评价”等几部分;“教学论”部分大致分为“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几部分。体现的是学科本位、知识本位思想。知识本位注意学科知识内部的整体性和逻辑性,优点是知识量丰富,自身知识体系较完备,利于学生系统接受知识。但缺点是忽视学生的经验、接受能力和兴趣,没有从学生出发去整合知识,从而也就不利于学生发展。基于此考虑,我们对教学内容做了以下调整。

第一,从学生发展需要的角度重构教学内容、重新安排教学顺序。如讲“教学论”中的阅读教学时,通常按照教科书的内容和顺序,应先后讲阅读教学的理念、阅读教学的过程和原则、阅读教学的模式、各类文体的阅读教学。但从实际教学效果看,理论讲了一大堆,当安排学生编写教案准备讲课时,学生往往一头雾水、不知所措,似乎讲了白讲,没有产生应有的教学效果。于是,我们就从学生接受的角度、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重新安排了教学内容和顺序。阅读教学部分先后安排了“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如何说课”、“如何讲课”、“如何观课评课”等几个模块。每一个模块中又安排了几个小模块,比如“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模块,具体包含“如何确定和表述教学目标”、“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如何设计导入语”、“如何安排教学环节”等。相关的教学理论一定是在学生需要时插入讲解,比如学生学习教学设计时要考虑选择教学方法,此时插入以下理论:“教学方法通常有哪些”、“每种方法的优点缺点”、“选择教学方法的原则和注意事项”等,根据学生需要相机讲解理论比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讲解理论效果要好得多。再如讲“如何安排教学环节”模块时,就把“阅读教学的过程和原则”、“阅读教学的模式”理论插入进行相机讲解。总之,阅读教学的所有理论知识均可通过这几个模块整合起来。

第二,在具体进行每个模块教学时,变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思路为先实践后理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常一般先讲理论,然后让学生去实践。但事实证明,由于学生没有实践经历和教学经验,讲理论时学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也往往感觉难以理解,而且等到学生实践时理论也忘得差不多了,起不到应有的指导作用。于是我们改变了以前的思路,变为先实践后理论。比如,过去教学生学习教学设计时,一般先讲教学设计的有关理论,再让学生去练习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先实践后理论的思路是,先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去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怎样确定教学目标?怎样选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依据什么确定教学流程?怎样导入新课?怎样提问?等等,当学生在备课经历的基础上产生问题时,老师再进行理论讲授,学生的听课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学生自己备课时运用的往往是在中小学老师那里学来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这些理念和方式一般比较陈旧,当前教师的讲授会带来鲜明的对比,学生会对新课程的执教理念领悟得较快,老师讲完了再让学生回去修改它们的教学设计,效果明显。

二、教学方式方面,压缩理论讲授,加重实践的比重和力度。

目前,高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普遍重理论轻实践,结果是学生不熟悉语文教学现状,不能正确理解和贯彻语文教学理念,教学组织能力差,教学技能运用生疏。总之,适应教学慢,应聘教师编制考试录取率低。针对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我们做了以下两点尝试和改革。

第一,过去高校一般的做法是讲一个学期的理论,下学期到中学实习前才集中校内试讲几周,实践时间短,学生下去实习时表现得很不成熟,难以应对语文教学。对此我们做了以下调整。一个学期的课,先用三分之一的课时教授“课程论”,在进入“教学论”讲授时就开始一直伴随学生的实践活动。按照“实践—理论—实践”的模式,即每个教学技能的习得都是先让学生去试做,然后老师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讲授相关理论,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再去修正、去练习。然后老师再指导,学生再纠正,这样一条主线一直贯穿学习的始终。此外,实习前几周,再集中进行综合实践,主要是练习讲课,包括各种文体的处理思路、各种教学技能的综合运用。不合乎要求的学生会再进行指导、练习,直到每位同学都达到基本要求。

第二,根据《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特点,我们尝试引入了案例教学法。《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究其实质而言是一门技能课,技能的培养需要熟练的反复实践,更需要正确的模仿。而要想正确的模仿,必须引进大量的案例。从一个个案例中,学生不仅得到启发,而且还开阔了视野、熟悉了语文教学的实际。此外,案例教学法讲究的是学生通过案例的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其过程是学生探究事物规律的过程。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得到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所出现的两难问题,掌握对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式。大大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

三、课程实施方面,走出校门,加强与中学实际教学的联系。

作为师范生的专业必修课,《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如果不走出课堂,不面向中学,不到中学中去,是没有生机和活力的,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满足中学教学的需要的。因此,学校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深人中学课堂,进行调查、观摩和学习,感受和体会中学语文课堂的真实氛围。具体我们有以下举措。

第一,教育见习。教育见习,可以使学生与中学语文教学有零距离的接触。通过了解教学实际,加深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了解中学生学习现状及兴趣爱好等,培养教育责任感。通过观摩教学,熟悉教学流程,把握教学方向,提高教学技能。

第二,教育调查。教育调查,可以让学生对中学语文教育及教育对象的现状有更深的了解,促进学生对教育教学进行深层的思考,有助于他们今后走出校门更快地适应教师角色,有助于他们成为科研型的教育教学专家。教育调查时间安排在大三的小学期,组织学生到中学进行为期三周的语文教育教学调查。调查的内容,可围绕中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中学生的写作现状以及语文教师的素养等问题进行调查。调查的方法主要采用问卷法、观察法、调查统计法、访谈法等。

第三,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学生成长为一名教师的关键环节,这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地技能训练的一种最有效、最具实践性的教学形式,其作用无须赘述。我们通常在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安排十四周的教育实习,其中四周为校内试讲,一般精选老师,每位老师指导几个学生,进行反复的指导和练习。十周的校外中学实习,期间,每位实习学生都要做好以下工作:备课、听课、上课作业批改与课后辅导、试题编写与评改以及班主任工作等。其中上课是最关键的,如条件允许,学生尽可能多上课。要求课后虚心听取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同时,高校带队教师加强督促检查,把各项实习指标都落到实处,实习结束再进行必要的总结和分析。

语文课程与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研究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开发学生各种能力。注重学生的实践,增加课内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适应和融入社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特别强调“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基于新课程改革理念和教师素养的要求,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进行整合和改造,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第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面向全体学生,激发每一个学生的自信,让每一个学生在其最近的发展区域得到语文素养的提升。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中,都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这一宗旨。

第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要注重语文的多元影响和学生的独特感受;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汉语言文字对语文教育的重要影响。

第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改变原来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刻意追求语文学科严谨的知识系统;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忽视联系现实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过于强调统一和集中,课程变得凝固和僵化的状况。“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新理念对语文教师素养的新期待

第一,符合时展的教育理念。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在语文教学各个方面:一要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二要注重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三要增加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第二,符合新课程发展要求的教师角色。综合世界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新课程的发展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这一角色要:“从知识的灌输者转换为学习的引导者”;“从课堂的主宰者转换为平等的交流者”;“从单向的传授者转化为互动的合作者”;“从呆板的经验者转换为教学的创新者”。

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建设

(一)课程目标建设

根据“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和性质,其课程主要目标为:使学生对小学语文课程及其教学有正确的认识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的能力,初步奠定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基础并使其具有较为深厚的发展潜能。参照《语文课程标准》中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目标也从三个维度来把握,具体描述见表2:

(二)课程内容建设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对教师的要求,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内容,应打破单一的理论课程模式,采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并举等措施,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课程体系,为培养未来小学语文教师良好的素养提供课程支撑。其课程体系见表3:

1 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体系中,“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其核心课程,目标在于使学生充分了解和认识小学语文课程及其教学,掌握基本的语文教育教学知识,形成初步的语文教育教学和研究能力。

2 核心课程、实践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和实践能力。“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既是一门教育基础理论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课程。“语文教师专业技能训练”主要通过课堂演练、微格教学、小组练习、个人练习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各种专业技能。“教学见习”就是让师范生走进小学和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对语文教学形成直接的体验与感受,形成教师的角色意识,为专业技能的训练奠定必要的感性基础。“教育实习”是对师范生在思想和业务上的综合训练,旨在使师范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于真实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3 拓展课程是对核心课程的补充和延伸,共有五门课程。其中“语文教育史”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了解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历史状况,对于不同时期语文教育的经验与教训有一定的认识。以史为鉴,改进语文教学,使学生少犯或不犯错误,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语文教育心理学”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具体课程内容的教学三个方面阐释了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有助于师范生明确在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教学中,如何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谋求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课程与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课程 高校 语文 课程 教学论

一.引 言

自2001年至今,我国九年义务教学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也正在逐步推开。在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背景下,社会对高校的课程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师范高等院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的理论性、实用性和专业性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须课程。虽然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高师院校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材和教学方面进行了诸多改革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不可否认还存在诸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遵循学生的各方面特点,结合其他学科教学优点,依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对高师院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革。

二.教材体系与教材内容改革

(一)构建科学教材体系。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应有以下三编构成,即语文课程与教学概论,中学语文教材,语文教学技能训练,这一教材体系的逻辑关系是:课程与教学理论――课程主体内容――教学技能训练。首先,课程与教学理论,主要是阐述语文课程教学的历史和研究理论,语文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语文教学的过程及其原则,为学生展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此外,通过开设教育心理学和教学法辅助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理论依据。其次,语文教师素质教育。通过语文理论教学的更新,是学生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习中明确自身所应达到的标准和要求。第三,语文教学技能训练。主要介绍语文教学的设计技能、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和评价技能,通过让学生对全国中小学现行各种版本教材的分析,纵横交叉并且立体学习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专业知识。

(二)整合教材内容,增删有度。

全国高师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材五花八门,层次不齐。新课程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以顾之川对语文教学的理解为例(人教版语文教学):1.坚持“守正出新”,适应新时代的特点和各类中学的教学需要。注意继承我国高中语文教科书编制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适当考虑中学语文课程教材改革的循序度和适用面。2.构建“立体系统”,体现内容的综合性和体例的模块化。3.突出“过程和方法”,以“浸润式”学习的设计整合各个方向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应该适应新时代语文教学的要求和需求,对教材应该适当调整。语文教学结合所在院校的人文、自然和风俗等方面,突出语文学习生活化。例如:西安是历史文化古都,为语文教学提供便利条件。

三.中英教学的影响及改革

中文教学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英语教学注重英语思维和四项能力的提升。两者有众多不同,也有许多相似性。导致语文学习或多或少受英语的误导。例如:Protect environment, everything begins with me. (译: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这就是典型的汉语式英语表达,它受汉语表达的定势影响,学生可以直接表达成:Don’t throw rubbish here.

对中英文教学秉着“相辅相成,自我发展”的思想。首先:语文教学的目标要明确,地位至高。高等师院语文教学课程标准要与时展接轨,才是教学目标明确化。在突出英语地位同时,语文教学也要同英语具有同样地位。大学生普通话测试内容,可以加入语文基础知识的测试。这样,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提高,其次:语文与英语异同互教,所谓的语文与英语异同互教是指在两种语言教学中,包含相同内容的和不同内容的教学内容,要时常进行对比教学并相互借鉴。例如:对诗中月的教学,除国内作品古今对照外,还可以通过中外原作的对照教学。最后,强化中英文篇章的翻译教学。比如:《红楼梦》的外文翻译有很多版本,但是哪种版本最忠实原文呢?比如《巴黎圣母院》的外文翻译众多,但是哪种版本又能体现作者的思想和原文呢?通过这样教学,可以让学生对中国文化有别样的体验。

四.高校教师队伍进修与研讨

自高校师范院校建设以来,许多高校的一线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进修,导致他们个人教学积极性不高。自我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源泉之一,马克思哲学认为,从层次上看,人的需要可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心理学家马斯洛从心理学的角度把人的需要分为七级,其中一至四级是属于缺失需要,具体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五到七级是属于成长或发展的需要,具体包括求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新闻媒体报道的学术研讨,参会人员大多是专家或者中文系领导。此外,由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权缺失、缺乏自主专业发展意识和专业发展规划、教师个体差异明显和知识结构不合理、未能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呈现片面性、教师在职进修培训存在功利倾向和培训形式缺少个性化、缺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考核评估机制、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保障制度的缺陷以及传统官本位思想影响。

五.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现状,我们应从以下方面入手:1、教师自身要提高自我发展的意识,保持谦虚向上的学习心态;2、国家制度和法律对教师进修加大保护;3、学校对教师教学能力考核推出科学有效的制度,并培训前和培训中薪酬和休假等要一碗水端平;4、政府对教师培训提供政策便利,并能够组织或资金支持;5、鼓励社会力量投入教师进修行列中;6、在政府宏观把握,学校自我管理剔除官本位存在。

参考文献:

[1]武永明.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改革的思考[J].山西师大学报201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3]顾之川.守正出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介绍[J]http://.cn/

[4]Robert J.stemberg & Wendy McWilliams.教育心理学[J].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332.

[5]高恒亮.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权益的现状与对策探究[J].周口师范学院工会2009.2.

语文课程与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程改革 直观性教学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由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努力改革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笔者认为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离不开直观教学的运用。

直观教学,即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教育学》将“直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原则,它既适应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又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因此在学校各学科的教学运用十分普遍。而语文学科由于一些教师教法陈旧,有些课文完全能引入直观教学因素,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教师并不去创造条件,结合实际,甚至连有些课文编选的生动形象的插图,教师也置于不顾,只有一味讲解,大块说教,使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不高,因此,形成不少学生重理轻文,甚至厌学语文,使语文学科成了中学生的拉腿学科。所以笔者认为,这也是语文学科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能不能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增强直观因素,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这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就语文学科来说,重视引进一些直观教学因素,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听说能力、思考想象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语文课堂可以从哪些方面增强直观教学因素昵?

首先,巧用实物及模型。有人做过试验,用语言描摹一种物体,跟学生所见的那种实物多川的时间要达2至3倍,产生的印象却只有看实物的一半。语文课堂引进实物,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语文课中《松鼠》一文,教师导读此文时,若拿一个松鼠标本,让学生观看,学生一定会感兴趣,再引导学生自读,学生就会很快弄清文意。再如讲课文《柳叶儿》时,可事先让学生找来柳叶儿,上课时,可先让学生们嚼一嚼柳叶儿,让学生感受其苦涩,然后引导他们设身处地思想,在粮食极度缺乏的年代,作者对柳叶儿的那种特殊感情。这样,学生感触就会较深刻。

有些课文出现一些名词术语,学生没有见过。只凭文字叙述印象也不深刻,不妨利用标本、模型让学生认识了解。

其次,用好插图和板画。初中语文课本,编者为增强直观教学因素,各册都编选有一定数量的插图

这些经编者精心选编的插图,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思考想象能力及观察审美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应该引起每位教师的重视,在教读课文时恰如其分利用。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常被一些教师忽略,这实在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损失。这些插图按其特点及构成要素,可分以下几种类型:

1.语文人物图。语文插图中的人物图包括两类,一类是著名作者像,如孔子、李白、蒲松龄、鲁迅,等等;另一类是作品中的人物像,如白求恩、闻一多等。为加深认识,导读课文时应引导学生观察其装束佩带及其背景,认识其所处时代及其地位;同时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其图像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气质,这更是认识人物个性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

2.建筑处所图。语文教材中涉及不少建筑设施、环境处所的文章,特别是一些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课文选编不少插图,可让学生与课文对照学习。这样结合插图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浅化知识难点,锻炼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

3.事件想象图。文学作品是实现生活的再现,文章总要涉及到人、事物、景等具体内容。不少事件受条件所限,不可能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有所感,而课文的大部分插图都是作画者根据文字描述,通过合理想象,创作描画出当时的场景,生动再现于画面。如《社戏》的两幅插图,就可让学生认真观察,分别叙述出构成画面的要素及呈现的环境和气氛,以调动学生感情,认识人物的思想品质,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对有些课文,可搜集图片、配以黑板画,以加强直观教学,调动积极因素。如教师教《苏州园林》课文时,让学生们观看风景画与对称图案,指出区别,从中认识匠师们设计苏州园林的别出心裁,从而解决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另外,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根据课文内容勾勒黑板画,使学生一目了然,也能起到直观教学的作用。

再次,充分运用多媒体。多媒体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现代化直观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手段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起来目的明确,又省时省力,教学效果显著。多媒体可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制作,并能多种手段突出其重点部位,亦可演示其变化。如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时,可用多媒体播放有关纪念碑的录像片,通过由远及近、由到中央的空间顺序,由东到南、到西、到北的方位顺序和由近代到现代的时间顺序的具体形象,使学生对纪念碑巍峨、雄伟、庄严的全貌留下完整、具体而清新的印象。再如学习《珍珠岛》、《华南虎》、《马》、《狼》等课文时,辅之播放一些有关这类动物的特点、生活习惯方面的录像,这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一定能极大地调动起来。多媒体是直观教学最好的教学手段,教师课堂教学应注意恰当引进、运用。

最后,进行摹拟和演示,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材内容,把动作形象、样式模仿演示出来,或让学生进行仿照、比划,用以说明或引证所传播的知识,从而达到深刻理解文意的目的。

总之,这些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使语文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在高度的兴趣中,通过直观教学调动多种感官的感性认识,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直观教学的运用,是提高学生观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直观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并不是随心所欲,多多益善,必须按其一定规律,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必须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的需要,选择恰当的直观手段,该用的可用,不该用的不要滥用;该用哪种直观恰当,就选用哪一种。在出示直观教学的时机上,也必须恰当。语文教学中的直观教学毕竟跟理科的实验演示不同,在时间长短上,必须有所控制。要切实认识到直观教学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不要为直观而直观,避免直观的形式化、庸俗化。

其次,直观教学手段必须在教师启发诱导下进行。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演示,得出应有的结论,推测准确的结果。也可先从某些结果出发,学习有关知识,再以直观形式加以验证。总之,通过提问启发,指导学生观察,帮助他们认识事物,从展示的现象上去认识事物、事件的本质特征,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促进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再次,运用直观教学手段要注意其科学性及准确性,遵循客观求实、准确无误的准则,不能凭想当然办事,出现与教材不相符的讹误现象。这就需要教师钻研教材,选准运用直观教学的内容,并跟教材科学、紧密、恰当地结合起来。

语文课程与教学范文第8篇

那么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究竟是什么呢,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语言这种工具呢,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这似乎又成了一个问题。其实无论是人文性还是工具性,语文教学最后得归结到语言性,也就是说,语文还是为了掌握语言这一工具,除了这没有别的任务可言。语言性是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和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人文性是附着在语言性上,是通过语言性来实现的。没有语言性,也就没有语文课程的学科地位。比如,地理学科是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数学是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来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学科的内容不同,培育的方式方法不同。语文只能通过语言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就是通过知识教育来培育人的活动。每一门课程都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担负着不同的角色。我国古代对此的认识是十分深刻的。他们将教育看作是人的教育,是从根本上提高人的道德素质的教育。记得在大学学习期间,曾聆听过陕师大教授的讲座,他是人文学科专家,他说我国古代的教育,那些骑马,射箭等的技术,他们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让人们掌握这些技艺,而是通过这些技艺,涵养人的精神,提升人的人文素养。我们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教育在让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在逐渐地让他们的思维健全起来,让他们的人格健全起来,生命丰富起来。教育绝不仅仅是知识教育,知识是形成学生人格的载体,知识是通向马克思所说的自由的人的必由之路。知识教育绝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我们说素质教育的根本就是人的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一个会思考、会处事的人,一个具有人文素质和人文情怀的人。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还是那么世俗,那么功利,那么脆弱,那么这样的教育,怎能算是成功的教育呢?

我们常常说大学是精神的圣地,大学的品位不在于它的大楼而在于它的精神文化氛围。那么什么样的氛围才算是真正的文化氛围呢?笔者认为这种文化氛围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善于思考人生社会的、对自己专业的那种虔诚之心,对真理的那种坚持追求之意,没有过多功利的考量,没有过多得失的计较。如此而已。

作为大学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让他们沐浴在精神的阳光之中,感受到思想带给他们的快乐。在这儿,学生学习的目的,学习的动机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学习,而是为了丰富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出于人的生命的内在需要,而不是外在的、强加的利益驱动。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形而上的生存的智慧,是人对自己,对社会人生的一种哲学的把握。我们不必每个人都成为哲学家,但是我们的教育最终的结果都要上升到哲学这个层面上来,这才是我们的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大谈人文性,将语文教学的任务归结为人文性教育,就有点不合适了。课程标准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才将人文性和工具性两者结合起来给语文课程性质下定义。的确,语文学科主要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但是,语文学科的任务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其他学科也有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任务。只不过语文学科的这种性质更为明显,更为直接。语文终归还是语言的学习。这种学习的特点是要注意语文课程性质的人文性,更多的是从方法上考虑。

那么为什么我们过去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将语言学习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学生的语言素养还是没能很好地培养起来呢?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是那么低下呢?究竟是什么造成的,是工具性吗?人文论者就是为了反驳工具性,但是他们忘记了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掌握和学习语言,这是最根本的,也是确定不移的。拿人文论来否定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显然是错误的。

与其在语文课程性质上下功夫,还不如在语文课程的特点上寻找语文教学的弊端。语文教学最终归结到语言的学习上。语言是和人的生活,人的生命,人的认识紧密相连的,学习语言,不能仅仅就语言而语言,而是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和学生的思想认识结合,和学生的生命意识相联系,这样,才能真正学好语言。说语文学习就是一种唤醒,我们通过语言文字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唤醒学生的语言意识,使他们透过语言文字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审视他们内在的心灵世界,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达到这样的境界了,那么就算成功了。

怎样唤醒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呢?这就需要学生的人文情怀,我们要透过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体验、感悟,让他们主动去触摸作家心灵的那根琴弦,让那些语言文字就像一个个的珠玑,在他们的心灵上碰撞出悦耳动听的乐音。大珠小珠落玉盘,有这样的境界出现,那该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所以,语文要落到语言上来,就要让学生玩味语言,品尝语言。我国古人的认识还是很深刻的。他们有玩味之说。比如说,像千斤巨石般一动不动,这比喻句如果我们只将其作为一个比喻句来看待,而不能从这个比喻句中让学生体味到的这一动不动所包含的分量,以及他的坚强意志力,那么学生和语言是隔着一层的。教师就是要让学生透过这样的语言来体验感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没有这样的生命体验,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对诗的理解。我们的语文教育就是要唤起学生对生活的亲切体验,对美的真切感受,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披文而入情,沿波而讨源。

语文课程与教学范文第9篇

课程论是依据对社会需要、学生心理特征、学科系统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制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为什么教学”和“教什么”,是其研究的范畴。“为什么教学”侧重研究教学的目标,目的是弄清为什么要教的问题,物化形式就是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教什么”侧重研究教学的内容,研究范畴在于应使用哪些方面的内容来完成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以教科书为代表的教学材料上。教学论主要研究教学情境中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同时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科学概括,用以指导教学实践,“教学是什么”和“怎样教学”是其研究的范畴。“教学是什么”侧重研究教学的本质,即学科性质方面的问题。

这里所讲的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这些科目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课程论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它是依据对学科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教学论同样是教育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教学情景中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科学概括,作出一般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定或解释,用以指导教学实践。这种行为方式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呈示、对话、辅导等主要行为方式,一类是激发动机、课堂管理、交流、期望等辅助行为方式。

关于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在西方的教育学研究中主要有四种不同的意见:⑴课程与教学之间彼此独立;⑵课程与教学之间相互交叉;⑶课程与教学相互包含;⑷课程与教学之间既互相独立,又互相作用。尽管意见不同,但异中也能见同。大多数课程的教学研究者有以下相同看法:⑴课程与教学既有相关性,又是不同的;⑵课程与教学具有相互交叉关系和相互依存关系;⑶课程与教学可以分别单独地进行研究和分析,但不能彼此独立地起作用。

1997年国家学位办把课程论和教学论统一为“课程与教学论”,是把二者统一起来的标志,在课程论与教学论研究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课程和教学论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一定要把课程论和教学论统一起来。

课程目标是课程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新课程的价值转型必然导致目标重建,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⑴确立新的知识观;⑵确立新的学生观;⑶确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新课程把学生的个性发展视为课程的根本目标,学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人驱使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立存在,每一个学生既是具有独特性、自主性的存在,又是关系中的存在。回归生活世界,使新课程植根于社会生活的土壤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特色。新课程认为,课程不是孤立的,而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课程不能把学生与生活割裂开来,而应使学生与生活有机融合。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帮助学生反思、体验、享受生活并提升、完善生活是新课程的基本追求;增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关心社会生活的态度,是新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实施过程的重要特色。

如在《荷塘月色》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依照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学的关系,按下述步骤来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

首先,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导语,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来:《荷塘月色》是一篇被视为经典的优美的散文名作,可是近几年来,却有人对此持不同意见。孰是孰非,自有说法。那么,你是如何看待这篇文章的呢?下面,我们诵读文章,仔细揣摩内容,然后谈谈你的看法。

其次,在学生诵读完文章后,可以让他们就个人所理解的深度,谈谈个人的看法。老师可以将学生谈的内容要点板书在黑板上。如果学生谈不出文章不好的方面,都认同这确实是一篇优美至极的文章,那么,就针对本文好的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要求学生结合具体的内容来谈。

再次,针对学生所讨论的内容,老师作总结。在学生谈论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一是认为文章不好,可能有以下几点:1.时代太久远,难以理解作者那种心情。此时就需要适时交代文章的写作背景;2.文章语言用词上不是太华丽等。

二是文章好的方面,总结如下:

1.文章语言优美。朱自清先生的文笔很美,但美而不浮,风华从朴素中来。请同学们再读文章,仔细体味,并结合文中描写来分析。(1)修辞的使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的使用,给人以丰满、美好的视觉形象。尤其是文中两次通感的使用,非常高明。(补充通感的修辞手法)(2)叠字的使用。叠字是一种修辞手法,富有表现力,也给语言增添了节律的美感。叠字的形式有AA、AAB、ABB、AABB、ABAB等几种。思考:本文中叠字的应用在形式和具体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明确:本文使用叠字近30处,从形式上看,主要使用AA式和AABB式。从使用手法上主要是用了很多重叠的形容词,如“田田”的叶子、“亭亭”的的裙、“脉脉”的流水、“静静”的月光、“薄薄”的青雾,“蓊蓊郁郁”的树、“曲曲折折”的荷塘等,既传神地描摹出景物,又使文气舒展,音节和谐,富于韵律美。

2.景物美。除了在描写景物时,使用了很多的修辞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用字遣词准确。注意“泻”“浮”等词,传神,传情,精炼,生动(可以借助课件来完成)。

3.意境美。文中的景与情,非常恰当地融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所处的社会环境,激起的只能是内心的不平静,他不可能像革命战士那样会激愤不已。在这种压抑的状况下,选择了出去走走,于是来到了荷塘,看到了与荷塘有关的景物,这些景物,因为作者的心境,也都笼上了一层淡淡的雾。这跟作者那种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种合作过程;语文教学应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对话的空间;语文学习是最富建构意义的学习过程;语文教学应以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语文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拓展语文教学内容,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在平时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在正确理解其内涵的前提下,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语文课程与教学范文第10篇

一、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融合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基本原则论述

分析当下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大环境可知,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相互融合,其中教育信息化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而语文课堂教学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融合互动的可行性及必要性,以期明晰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首先,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可行性分析。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与教学组织形式丰富为有效整合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可行性条件。其一,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为二者整合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国家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陆续出现并应用于教学领域,在此技术支撑下,进一步推动物理教学环境与虚拟教学环境相结合,教学环境的智能化发展为教育信息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落地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其二,教学组织形式丰富为二者整合提供了条件。随着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不断推进,教学组织形式也在不断开展有益探索,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原有大班授课的基础上增加小组教学方式,实践表明:教学组织由大变小,能更好地兼顾学生发展个性,拓宽信息技术的作用空间,从某种角度来看,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在发挥教育信息化普遍服务的基础上,增加其精准化服务内涵。其次,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分析。一方面,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是语文学科特性下的必要举措。相较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价值,立足工具属性视角,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等教学内容均要服务于当下学习生活及未来职业发展。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基于当下信息化时代背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化要素是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价值的必要需求。另一方面,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是突破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困境的必要举措,分析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发现,现阶段的教学方式主要针对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展开,即过于注重传授语文学科知识,忽略语文课堂教学的多维价值,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科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此情景下,融入教育信息化,不仅是在技术层面优化教学环境、丰富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是在理念层面,回归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由此可见,将教育信息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是突破语文课堂教学困境、促进语文学科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最后,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基本原则。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后会体现出以下三项特征:其一,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变化,主要表现为对学习资源的自主选择、对学习流程的自主调控、对学习情境的自主创立;其二,学习方法的互动性变化,主要表现为学习信息交流的空间与时间壁垒被打破,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不仅同一班级的学生间可以交流学习信息,不同班级、不同学校甚至不同国家的学生之间也可进行信息交流与互动;其三,学习模式的探究性变化,在教育信息化融合下,信息化工具的支撑推动了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发展,即学生以课堂教学问题为导向,借助信息化技术自主探究学习内容。通过分析以上三项特征可以发现,突出学生主动性与学习边界的开放两方面核心内容。因此,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应遵循两项基本原则:一是以学生为主体原则,即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导,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将学科知识内化为自身素养;二是开放性原则,主要是指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与空间的开放,在此需要强调开放性原则与共享性原则的并行,即不仅要依靠信息化教学环境丰富自身教学元素,同时也应向其他学习组织共享自身教学资源,这是构建大教育格局、实现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

二、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路径分析

基于对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可行性及必要性的分析,进一步探索二者整合作用的路径,以期为语文课堂教学信息化建设提供思路,充分激活教育信息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功能,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首先,树立正确的语文课堂教学信息化发展观念。对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而言,需规避两个认识误区:其一,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调动信息化资源越多越好,在此认知下,虽然能显著推动语文课堂教学的信息化建设,但往往只是教育信息化资源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简单叠加,信息化发展成果有形无实,忽视教师对资源的利用能力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只求教育信息化的量化,难以有效发挥教育信息化融入的整体效能,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其二,完全否定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全盘接受信息化教育理念,这一认识误区与我国教育国情不符,客观而言,教育信息化的融入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与优化,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全盘否定,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及人文素质教育开展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过程。由此可见,对于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融合而言,应明确信息化教育资源是服务于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即教育信息化融入的本质是服务于素质教育发展。其次,构建语文课堂教学信息化教学环境与教学方式。其一,营造信息化语文课堂教学环境,一方面,改造校内教学环境,目前大部分学校都配备了相应的信息技术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电子黑板等,以此不断推进教学环境的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基于信息技术支撑,开发线上教学平台,如发展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在学校教学环境的基础上,拓宽线上教学环境。其二,创新信息化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在教育信息化融合下,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要在传统课堂讲解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如基于信息化教学特征,拓展以下三种教学方式:一是网络自主学习方式,自主型学习方式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升其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二是网络探究学习方式,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三是网络协作学习方式,依托信息化技术平台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与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深化学生对内容的记忆与理解。最后,打造语文课堂信息化教学队伍。对教育信息化发展及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教师都是其中的关键因子,探讨二者整合路径,教师队伍建设自然成为重点研究内容。推动教育信息化有效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其一,提升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构建现代化教学理念,语文教师应紧抓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政策,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积极了解、吸收新兴事物与知识,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理念。其二,学校层面应以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为主题,加强对语文教师的培训,如通过职前培训、校本培训等方式,针对性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进一步保障培训成果,可以将教师培训与教师考核相结合,以此督促教师积极参与培训提升自身教学综合素养。其三,加强政策机制支撑,在教育信息化融合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承担固有教学工作,还要开展教育改革实践工作,因工作压力大,大部分教师只能被动实施教学改革措施,不利于教育信息化的有效落地,因此应出台相关政策制度,完善教师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专心教研学习,以此推动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理论与实践统一,提升语文课堂教学信息化建设实效性。

上一篇:语文课程标准范文 下一篇:金融学课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