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理论范文

时间:2023-08-07 17:01:05

语文教学理论

语文教学理论范文第1篇

语文是一个重点课程,对学生人生世界观的形成以及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本文笔者将针对有效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过程优化的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有效教学理论;语文;教学过程;优化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语文教学的任务和目标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必然要求。而想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全面了解有效教学理论,并对语文教学的过程进行优化。鉴于此,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经验重点阐述语文教学过程优化的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一、有效教学理论的内涵

所谓的有效教学就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活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获得的进步和发展,简单来说,在有效教学理论当中,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判断教学有效性的指标,学生是判断的对象[1]。

二、语文有效教学和教学过程优化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明确有效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时要对教学的目标进行明确。首先,教师一定要加强对新课标要求的研究,结合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的目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其次,教师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加强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并结合实际的教学活动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增减和整合,注意学习重点和难点知识。最后,教师还需要认真备课,保证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教师就需要对课文进行全面的掌握,认真备课,明确教学的目标,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2]。

(二)重视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很难长时间保持精神高度集中,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重要措施,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认真设计课件,在课件中融入视频、图片等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3]。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播放一些关于圆明园的视频和图片,铭记我们民族遭受的重大灾难,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三)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使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解教材的内容,为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其次,教师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主动关怀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提高对课堂导入的重视程度

课堂导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高课堂导入的重视程度。小学生在课堂开始的一段时间仍然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导致课堂纪律比较混乱,这时候教师要想顺利的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就需要认真的设计课堂导入环节,利用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步骤进行课堂学习。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优化语文教学的过程,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有效理论的研究,对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方法进行优化,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语文教学的水平。

作者:乔桂萍 单位:吉林省桦甸市八道河子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曲道鹏.基于有效教学理论下的课堂教学[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3,(4):109.

[2]宋睿.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33):209.

语文教学理论范文第2篇

一、情景教学,激发兴趣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我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景作为思维阶段开始”这就意味着情景教学在课堂中尤为重要,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内容不受时空限制,形象地传输、保存和再现实际原型。多媒体利用其生动多彩的页面、赋有感染力的声音及真实生动的情景为学生创建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学习心情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我在讲授《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新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个感人至深的画面:画面中一个金发的小女孩穿着薄衣,赤着脚独自在雪花飘落的大年夜卖火柴,再配上凄楚的音乐,随之导入“画面中的小女孩她好饿、好冷、好无助,在她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儿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九课,看一看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读懂了什么?”此时,孩子们的眼睛中闪着泪花。他们迫不及待的拿起书,品读课文的一字一句。一节课是否成功,导入关系重大,此处多媒体的运用把学生带入课文意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积极的学习态度会带来积极的学习效果,从而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

二、有效识字,加强自主识字的兴趣

1.《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详细指出,小学阶段要学生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汉字本身又要区分形近字、形声字、多音字真是颇为复杂。对于小学生来说,别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注意力比较差,如果不能用巧妙的方法教学识字,学生学得枯燥,忘得也特别快。而多媒体利用栩栩如生的画面在儿童的认知与教学之间架起了一座七彩的桥梁,使学生能在趣味中识字、区分生字、运用生字组词造句及写话。

我校曲可老师在讲授《狐假虎威》一课时,在屏幕上展示出动态画面,在茂密的森林里一只老虎正走在狐狸的后面,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看见狐狸后面跟着老虎,吓的小动物们赶紧就跑。随着画面用多媒体切换出相应的词语,学生齐读,在不知不觉中学生认识了生字,体会了识字的乐趣,并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此处多媒体的运用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掌握识字方法,增强识字数量

运用好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能够让学生感受、发现汉字中的规律、拓宽学生的识字空间。如在教学“打、推、扛、扔、抬、拄、提、抹”一组生字时,我利用多媒体文件出不同的动作图片,学生看图便会很快认识这些生字,能将生字的意思区分开,并能做出相应的动作,在识完这组字后让学生想一想,还有哪些生字与“手”有关呢?并出示相应的课件,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再将这些生字进行归纳和整理,在同一屏幕中出现。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很快找出这组字的异同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了解,理解了识字方法,对识字也会越来越感兴趣,并逐渐运用这一规律自主识字,增加了课内外的识字数量,增强了对生字的理解能力。

三、抓住重点,巧妙解疑

在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来自于中外名家之笔,教师身为课堂的引导者,教材的利用者,有责任让学生品读欣赏、体会、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字、句段,要让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有独立的的分析能力,在讲授语文课文的过程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不能逐字逐句分析,这就会利用到多媒体,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结合《课标》、《教材》来进行教学设计,并要把重点字、词、句或学生易理解错误之处制成课件。这样在课堂教学之中能在短时间深入研究重点内容,更好地突破重、难点,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语文教材中还有一些文章内容较难理解,如《开国大典》、《丰碑》、《军神》、《挑山工》、《香港之夜》等课文。这些课文内容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在学习中既难以理解,又十分枯燥,这时多媒体便成了解决疑难的最佳办法。如教学《军神》一棵时,我利用多媒体下载出现相应视频资料,受伤后做手术的过程。学生一看便会与课文内容联系起来,这一军神形象立刻呈现在学生脑中,课文中枯燥的生字也变成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画面,课文难点在不知不觉中化解了,而且学生的爱国情感也受到了熏陶和感染。

四、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我校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这一区级立项课题,经过多年的研究过程,现这一课题已成功结题。在研究这一课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如何能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教师要做到“明指向、巧点拨、善诱导、严要求、会调控”。促进学生学习能够是主动而不是被动的,是值得而不是形式的、是全员的而不是少数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也应该以自主学习为基础,没有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在这其中,多媒体起到很大的作用。教师按照三维目标的要求,明确提出自主学习内容,利用多媒体进行有效指导和组织,解决“学什么”与“怎样学”的问题,让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这样在师生的互动下,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利用影像资料谨慎知道,从而使学生的探究时间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完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现代信息社会与传统教育相比而言,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化的教育体现出了极大的优势。多媒体已经面向了各个年龄的学生,教师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适用多媒体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将多媒体应用于语文教学之中,给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生动形象、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并是有互交功能的学习资源;运用多媒体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将多媒体应用于语文教学之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语文教学理论范文第3篇

中职语文教学的生活化。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大众性、爱国性、整体性、关联性、发展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征,与现今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不谋而合,也就是强调语文必须回归生活。强调学生的亲身参与,要求学生在亲身的时间中,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且在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之上,加强本职业所需求的常识积累。由此可见,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现今的新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尤其对中职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生活化”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方向性。那么如何运用生活教育理论的思想来指导高中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改革呢?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强调“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因而我们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应当自觉地融入生活元素,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而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从教学目标的需要,根据教师与学生的特点,在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进行,而非只是一个花哨的环节摆设,这样有可能导致学生注意力的偏离,不能有效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之中,主动地参与课堂之中。

1、话题生活化,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些知识点比较枯燥、抽象,有的文章离学生的生活年代久远,有的课文因为意境朦胧给学生在理解上造成了障碍,这就需要语文老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对课堂的驾御能力了。但是如果语文课文选材还是那么古板跟时代脱拍的话也势必让学生感到疲惫,例如旧教材中的《讲讲实事求是》,时代相差甚远,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存在很大障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容易出现疲态。如果课文选材比较生活化,那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创设一些生活情景,将生活元素注入课堂中,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则会事半功倍。例如在教《好雪片片》这篇文章时,如果只是分析课文内容和记叙文的特点,这样的课堂容易让人产生感觉疲劳、枯燥。于是,笔者在教学设计中采取从生活入手,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地方入手。在教学的开始,就从2008的512汶川地震的捐款图片中选取了最为感人的一系列组图,其中有一组是一个失去双腿的乞丐经过募捐箱定格的那一瞬间,并且从这张图片引出一个话题:怎样的人才是最美的人?并且还就这个话题延展到拓荒者,城市的拾遗者是否就破坏了城市的和谐这样生活化的话题导入了本课,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就非常乐意去讨论去思考。这样也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提升了学生的话语权,让他们愿意阐述自己的想法,同时也避免了枯燥乏味的教学。

2、语文课堂的教学

我们要适当地寻求一些与生活存在着的反差点或矛盾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去用心探究、学习,获得自己的学习体验。同时,这种生活反差的引入,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去思考生活,适应生活。比如北京的周曼云老师在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由于这篇课文的写作时代与学生的时代相距比较遥远,而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就是品味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领悟作者从中表现的情感,尤其对秋味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把握。于是,她在教学中采取在平常中寻求与生活的反差点入手,还原生活提出矛盾。在讲作者描绘北国秋景的五幅画面中的“庭院清秋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里面对“清、静、悲凉”秋味的描绘语言运用的妙处,她让学生们先提取里面的景物,如“陶然亭的芦花”“浓茶”“秋草”“破屋”等,再问“在当时的北平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有许多名胜古迹,典型的景致,为什么作者却选择了如此平常的景物来描写呢?”这一问题的抛出,马上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还原,同时调动他们对这些平凡景物的生活体验,将这些平凡的景物与那些典型的景致的特点进行比较,得出了这些景物虽然平常但相对与典型的景物更能表现出作者对故都秋味“清、静、悲凉”的独特感受,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对“一切景语皆情语”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如某位在上新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热爱大自然”这个活动时,就大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各个小组就不同的话题分别准备,并且要学生通过图片的展示文字的阐释来制作课件,再进行成果交流,这个环节就很显然把生活化设置融入了其中,让学生学会把自己的旅游经历,自己饲养小动物的经历,自己养花养草的经历,自己对自己家乡名胜的了解情况,一并在课堂上体现出来了,不仅锻炼了口头表达还形成了大众评价机制。将语文彻底回归到了生活中去。

3、回归自然生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难点。新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方面,提出了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协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作到有感而发。”等课程目标。而由于高中学生的学习科目繁多,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都花在了课程内容的学习上,关注生活的时间很少,更别说用心去积累生活经验了,出现“虚构”、“移花接木”的虚假作文现象也是难免的。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为了改善学生在写作方面感觉无话可说的瓶颈,语文老师要课堂的作文教学中不妨把眼光放在生活上,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调动平常被学生忽略的生活。小到关注自己身边的生活琐事,大到关注时刻都在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如在指导学生“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这一话题的写作时,老师不妨先让学生来谈谈对往事的回忆,想想曾经让自己有所触动的事,勾起被他们忽略的生活经历。这样处理,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给一些缺少生活触动体验的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触动的生活情境。这样一来再让学生们进行写作,学生们的作文中自然少了一些虚构的东西,多了许多学生对生活的真实感悟的文字。要实现中职语文教学的生活化,首先应转变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双方观念。老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拥有一颗热爱生活、体验生活的热忱之心。学生要在自己的努力和教师的帮助下逐渐地转变传统的被动学习观念,降低对老师教学的依赖性,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观念并且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其次,语文教师要认真地钻研新教材和新改革方案,努力寻求实现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语文课堂生活化情境,寻求生活与语文的反差点或矛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入生活中的元素,唤起学生忽略的生活体验,让学生的写作回归生活,努力将课堂拓展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课堂中学会生活。

语文教学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有效教学理论;语文;教学过程;优化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语文教学的任务和目标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必然要求。而想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全面了解有效教学理论,并对语文教学的过程进行优化。鉴于此,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经验重点阐述语文教学过程优化的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一、有效教学理论的内涵

所谓的有效教学就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活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获得的进步和发展,简单来说,在有效教学理论当中,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判断教学有效性的指标,学生是判断的对象[1]。

二、语文有效教学和教学过程优化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明确有效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时要对教学的目标进行明确。首先,教师一定要加强对新课标要求的研究,结合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的目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其次,教师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加强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并结合实际的教学活动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增减和整合,注意学习重点和难点知识。最后,教师还需要认真备课,保证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教师就需要对课文进行全面的掌握,认真备课,明确教学的目标,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2]。

(二)重视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很难长时间保持精神高度集中,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重要措施,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认真设计课件,在课件中融入视频、图片等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3]。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播放一些关于圆明园的视频和图片,铭记我们民族遭受的重大灾难,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三)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使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解教材的内容,为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其次,教师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主动关怀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提高对课堂导入的重视程度

课堂导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高课堂导入的重视程度。小学生在课堂开始的一段时间仍然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导致课堂纪律比较混乱,这时候教师要想顺利的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就需要认真的设计课堂导入环节,利用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步骤进行课堂学习。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优化语文教学的过程,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有效理论的研究,对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方法进行优化,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语文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曲道鹏.基于有效教学理论下的课堂教学[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3,(4):109.

[2]宋睿.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33):209.

[3]孙瑞鹏,代玉萍.浅析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12):60.

语文教学理论范文第5篇

一、制订语文课程教学目标

教研员作为代课老师的指导者,有责任、有义务和老师共同合作,将语文学科的课程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因此,教研员需要对初中语文教学内容深入把握了解,从而制订出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第一,必须保障教学目标的有效性。首先,教研员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和课改要求,将课程目标主体定位到学生身上,而不是继续坚持传统的老套教学理念;其次,所制订的教学目标必须具有可行、合理、具体、可评等特征,保证教学目标的价值不被落空;最后,教学目标的制订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将语文教学的共同目标和个性化目标进行完美结合,尽量实现全体学生的进步和成长。第二,引进三维立体的教学目标。教研员和普通代课老师职责不同,他们需要对学习规律和各类教学理论做以研究,旨在挖掘出更适合语文教学的方案,因此可以利用有效教学理论的相关内容,引进三维立体的教学目标,不单只注重成绩目标,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成长,从而在促进学生进步成长的基础上保障教学的有效性机制。

二、变革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1.大胆取舍语文教学内容

由于语文学科自身的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特征,使得初中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系统内容十分庞大,繁重的教学任务量给老师带来了较大的工作压力。针对此种现象,教研员应该切实发挥自己的价值和职能,从课堂教学目标出发,大胆舍弃一些学科中重复、繁杂且意义疏浅的内容,争取筛选出代表性强、深入层次够、通透贯彻的知识内容,这样既能够减少老师的教学任务量,也能够让学生学得更清晰、透彻、深入。

2.选定合适合理的教学方式

依据人的成长规律,初中阶段的学生依旧处于各方面机能不成熟的层次,致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略显吃力,为了迎合学生的这一特点,教研员和老师应该努力合作并探讨,力求寻找出适合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将有效教学的理论落实到实际的教学方式中。教研员可以将初中语文学科教材中所选的内容进行归类,将《紫藤萝瀑布》《珍珠鸟》《春》此类描写性文章规整到一起,采纳多媒体教学方式,为学生直观展现自然和生命之美;将《桥之美》《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之类状物文章归纳到一起,采纳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体会合作之美;将《桃花源记》《马说》《五柳先生传》此类文言文规整到一起,利用探究式教学方式让学生洞悉文章深意和古文字词,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创造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

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的情况下,更容易领会到学习的和欣喜,也更容易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可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想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就必须创造出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这不仅是老师个人的任务,也是教研员必须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教研员应该认真指导语文代课老师,让老师尊重每一位学生,善待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肯定学生的每一处进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认可与赞同,让学生渴望并期待着自己能带领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其次,教研员应该根据学生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双方表现,给老师提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比如劝诫老师上课尽量表现得幽默、平和一点,积极主动地走到学生的周围,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营造和谐真情的课堂氛围;再者,鼓励老师和学生多互动,在欢乐宽松的环境中教授学生知识,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最后,教研员必须明确民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将这一内容传达给教师,让教师在教学中予以应用,在给学生民主、自由且平等的基础上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4.适当引进多媒体教学技术

就目前教育现状来说,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屡见不鲜,还有些泛滥成灾的态势,甚至有一种“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说法,如此这般的现象直接颠覆了多媒体教学在教研员心中的印象。究其原因,无非是多媒体已经沦为传统板书的替代品,多媒体课件永远都是文字加图片的样式,毫无新意,面对多媒体教学技术如此尴尬的境地,教研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去改变,重振多媒体教学的魅力之风。那么,如何才能正确且合理地引进多媒体教学技术呢?首先,必须适当。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平衡点,处于平衡点的事物会成长得茁壮健硕,一旦超过或者低于平衡点,事物就会朝向滥俗的方向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同样适用,因此,必须保持适当;其次,必须有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必须以有效教学理论为指导,明确有效教学理论的基本内涵和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寻找出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手段,这样才能将语文教学推向前进壮美的未来。当然,这项工作的完满完成,不仅需要老师和学生的辛勤努力,更需要教研人员的艰苦探索,毕竟语文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教学工程,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与付出。

语文教学理论范文第6篇

一、对联是从汉语文的特性中生长出来的

关于对联的起源,我国古代有许多传说。据《山海经》、《风俗通》等古书记载,上古时期,东海渡朔山上有一株巨大的桃树,枝叶覆盖三千里,在桃树的东北方向,枝桠短矮,形成一个大缺口,像个门户,于是百鬼就从这里出入,名曰:“鬼门”。门户两边,站着两个武士,一个名叫“神荼”(读升书),一个名叫“郁垒”(读玉立),是专门站岗放哨,捉拿恶鬼的,以保护老百姓过平安生活。这两位武士,就是人们心目中最早的“门神”。当时人们为了平安过好春节,就用桃树枝条,仿照神荼、郁垒的形象,扎饰桃人,立于门旁。后来为了简便,人们改用两块桃木板,在上面分别画上神荼、郁垒的图像,再后来,人们直接在两块桃木板上分别写上“神荼、郁垒”的名字,挂在门旁,用以镇邪。这两块桃木板叫做“桃符”,每年农历除夕到春节期间,更换一次。桃符传至五代时期,有些文人不再在桃木板上书写门神的名字,而是写上两句对偶联句。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每逢春节都命令翰林学士作词,书写在“桃符”上。后蜀归宋的前一年(964年)除夕,孟昶叫翰林学士辛寅逊题书“桃符板”。辛寅逊写的他不满意,便亲自在“桃符”板上题写一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历史上较早见之于文献记载的春联,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1)在此之前是否有更早的对联,许多学者作过考证。有人认为应该把发现四声作为出现最早对联的上限。因为,如果承认对联是格律文学,是讲究平仄对仗的,就不可能出现在发现四声之前。这应该是很有道理的。但在严格的对联出现之前,应该存在较宽泛的对联,即不讲平仄的对联,而这些宽泛的对联肯定是严格意义上的对联的前身,后者正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宽泛的对联一直可以追溯到很远年代的诗中出现的对偶句,例如:《周易•乾传》中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老子《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等等。

其实,对联的起源,还应该追溯到汉语文的出现和汉语文特点的形成。汉语的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这些语素是非常自由的,组合能力很强,每一个这样的语素都可以单独构成一个词,或与别的词结合构成另一个词,这为整齐句式的出现准备了条件。汉语是声调语言,每个音节的主要元音都有一个声调,也就是说,一个单音节语素都有一个声调,这就为四声出现、平仄押韵奠定了基础。汉语还是一种非形态语言,它不靠词的形态变化表示语法关系,不靠形态变化作为将词组合成更大的语言片断的手段,而是靠语序和辅助词,这就使不同的

句式通过变换语序添加辅助词而变得对称整齐。基于这样的特点,汉语文非常容易形成一连串整齐的(即音节数相等)结构,也非常容易押韵,对联的基本特点如上下联字数相等、句法相似、词性相同、词意相关、平仄相对、一一对称等的内在生成必须依赖于汉语文的这些独特的本性。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拼音连写文字,就无法构成对联。因此,我们可以说,对联是从汉语文的特性中生长出来的。对联与汉语文的特性具有如此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的先人很早就发现了汉语文的这一的优点,并在语言表达实践中逐渐地发展与提炼,于是就使对联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直至千家万户的各种活动中人们要表达思想传递情感,首先想到的就是对联,因此对联之风在中华大地长盛不衰。

对联的形成,为古代语文教育寻求最佳言语形式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地使用对联,就促使人们去学对联、教对联,这样,对联教学就自然走进了语文教育的视野,一种以学对联为教学内容的基础课程——属对教学就应运而生。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属对教学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学对联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学诗歌的需要,我国古代诗歌之风也很盛行,诗歌发展到格律的近体诗,特别是律诗,四联的中间两联必须用对仗的形式,而对仗与对联是一母所生,律诗的中间两联实际上就是两副对联。所以学对联也好,学对仗也好,二者名称不同,其实质却是一样的,都是要求学习上下联(句)如何做到两两相对,二者共同催生了汉语文教育中的属对教学。

二、对对子教学的本质是言语实践

对对子训练是为写对联、骈文和近体诗做准备的。我国古代对联、骈文和近体诗非常发达,古人在长期的语言运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写骈文、写韵文的风气,社会各界以“吟诗作对”相提倡。为了写好骈文、韵文,就得加以训练,使初学者能通过训练逐步掌握其写作技巧,写出符合规范的能够表情达意的骈文和韵文。而这些骈文、韵文写作的最基本的技巧就是对对子。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在中国文学各种有韵之文的体裁中,如骈文、诗词、铭赋,都要以对联为基础。所以过去的读书人,无不以对对子为基本功。这门基本功练好了,才能进入各种体裁的领域中。”(2)于是对对子(属对)训练就自然成为了古代语文教学最基础的内容,成为了中小学生的必修课。

古人的对对子教学一开始就不是很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语法分析,走的是注重知识的运用和言语实践这一路。通俗地讲,就是“在对对子中学习对对子,通过对对子学会对对子”。它不讲语法理论,但实际上却有相当完备的语法训练;它不讲名词术语,却能让学生写出符合名词术语内涵的规范语句;它不过多地分析拆解写作技巧,却能让学生对出的对子里蕴涵了高妙的诀窍。它注重的是言语操作和言语实践,通过提供具体的情境和语境,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之中自主地运用语言组织语言,在“运用”和“组织”的过程中把握对对子的技法,建构言语能力,体悟汉语文的精妙。可以说,对对子教学体现的是一种言语实践观,其核心是体悟与实践,其灵魂是学生的主体性。我们只要翻开古代的属对教材,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古代流行较广的属对教材有《诗腋》、《词林典腋》、《笠翁对韵》、《声律启蒙》、《对语四种》等,这些教材都没有属对方法和属对技巧的论述,通篇只是一对一对的对语,这些对语主要是供学生查考、背诵和揣摩的。我们仔细研究一下这些教材中的对语,可以发现其中很有讲究。这些对语都是规范工稳的对子,从一字对到十字对,各种形式俱备;从天文地理到为人处世,内容样样齐全。它们以成品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提供了模仿的样本。同时这些对语中隐含着对对子的规范和技巧,它们整体上都是按韵部排列,每一副对子都体现出对对子所要求做到的词性、平仄、押韵。如《笠翁对韵》是这样编排的:“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声律启蒙》是这样开头的:“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在这里,“天”与“地”,名词对名词,平对仄,既是词性相对,平仄也相对;“大陆”与“长空”,偏正词组对偏正词组,仄仄对平平。所有这些要领,教材都没有作繁琐的分析与阐述,所有的技法都浓缩在一个动词“对”上。通过一个“对”字,引导学生主动去揣摩、主动去模仿、主动去实践。在这里,我们不能不佩服教材编写者的高明,也不能不佩服古人在属对教学中形成的言语实践观。

三、对对子的教学价值在于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言语能力

对对子教学的最初目标是训练学生的言语组合能力,以写出工整的对联、骈文和韵文。在后来的教学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对对子的训练价值远远超出了当初的设想,人们发现对对子的训练,不仅能让学生写出工巧的对子,而且使学生驾驭和组合语言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也就是说,人们通过对对子这一言语实践,不仅实现了对对子自身的功能,而且发掘出了粘附在对对子上面的更广泛的言语训练功能。于是古代对对子教学的目标也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了转型,由最初注重写出单纯具体的对联、骈文和韵文为目标,转到了以训练学生识字、组词、造句、为文等言语能力为主的目标上来。元人程端礼在《读书分年日程》中有一段话:

但令习字演文之日,将已说《小学》书作口义,以学演文,每句先逐字训

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续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

得。更令记《对类》单字,使知虚实死活字,更记类首“天、长、永、日”字,

但临放学时,面属一对即行,使略知轻重虚实足矣。(3)

程端礼这段话已明显地把属对训练当作了识字、用词、演文训练的一个基础环节,他已经认识到了粘附在对对子训练上面的言语训练价值,他不再是为对对子而对对子,他已将对对子教学提升到了言语训练的层面,把对对子教学作为了言语基础训练的一种手段。这是对古代对对子教学功能的实践拓展和理性审视,为后代对对子训练指明了方向。

今人张志公先生曾对粘附在对对子上面的言语训练功能作过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属对是一种实际的语音、语汇的训练和语法训练,同时包含修辞训练和逻辑训练的因素。学属对首先要正音,同时学会阴阳上去(或平上去入)四声,这是基本的语言训练;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属对的语法训练的作用,用实字、虚字两个两个地组织起来,可以组成好几种结构,如:风吹、云腾……名词+动词,主谓结构;微云,细雨……形容词+名词,偏正结构;凿井,耕田……动词+名词,动宾结构。要学生练字对,也就是训练学生运用主谓、动宾、偏正、联合这几种基本的造句格式。经过反复练习,能够敏捷地对上二字对,那就意味着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基本的句法规律。进一步作“三字对”和“四字对”,这时就可以把助字加进去。三字和四字的结构,在文言里,已经可以表现绝大部分造句格式,包括复句在内。如:推窗邀月,出户乘风……“邀月”是“推窗”的目的,“乘风”是“出户”的目的,这是一种复杂单句的格式;月缺月圆,花开花落……“月缺”“月圆”,“花开”“花落”,都是两个主谓结构并列,这是一种联合复句的格式。除了语言训练、语汇训练、语法训练的作用之外,属对还有修辞训练和逻辑训练的作用。“星光灿灿”对“水势滔滔”,“如烟”对“似火”,“一川杨柳如丝袅”对“十里荷花似锦铺”,这些显然都能训练学生运用形容、比喻等修辞方法。总起来看,属对练习是一种不讲语法理论而实际上相当严密的语法训练,经过多次的练习之后,学生可以纯熟地掌握了词类和造句的规律,并且用之于说话和写作。我们往往以为学对对子只是为了学作诗,这种看法应当改变。属对练习能够通过实践灵活地把语法、修辞、逻辑几种训练综合在一起,并且跟作文密切结合起来,这一点很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4)

张志公先生的深入剖析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对对子训练所蕴含的言语训练功能,也正是因为对对子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基本言语能力,古人才把它列为语文教学的基础课,成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清代教育家崔学古认为“自一字可增至数字”的对对子训练是“通文理捷径”。(5)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说“对课与现在的造句法相近,大约由一字到四字,先生出上联,学生想出下联来。……这一种功课,不仅是作文的开始,也是作诗的基础。”(6)这都是充分认识到了对对子真正的言语训练价值。

四、对对子教学中内含的认知心理学原理

人们常常看到古人拟写的绝妙好对或古人脱口成句对对子的故事,以为对对子主要靠天才的思维和敏捷的文思。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只看到了冰山一角,未触到冰山隐在水下的主体部分。古人流传下来的绝妙好对和出口成对的故事自然是对对子的最高境界,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了冰山的峰顶部分,它代表了对对子教学的最高成就。但人们同时也要看到,这只是对对子教学成就的一部分,对对子教学成就的更大部分(主体部分)则未被常人发现,它就如巨大的冰山主体隐在了水下。我们只要翻开各类古籍看一看,先看看古人所写的绝妙好文、绝妙好诗和绝妙好词,再看看史书的文词及史书所记载的古人的一言一行,就会发现在字里行间隐藏的冰山主体,读一读这些文字,我们不能不惊叹古人语句之工,我们不能不惊叹古人对语之巧。从这些文字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隐隐寻出对对子训练的蛛丝马迹,这些都是对对子自身及其粘附的言语功能所创造的成就。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对对子教学不仅训练出了“绝妙好对”,而且训练出了人人具备的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这些言语表达能力的形成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一个艰苦的训练过程,经历了一个由一字对、二字对逐渐加到多字对的实践过程。如前文所述,对对子的训练过程主要是一个言语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辨音、识字、组词、造句、修辞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综合训练,得以逐步增强。对对子教学走的是言语实践之路,而不是语言分析和术语灌输之路。在这里,我们还想对其中的一个问题作进一步的阐述,那就是对对子教学实践中知识是如何呈现、如何教学的,对对子能力及其粘附的言语能力的形成显然离不开知识,因为能力要靠知识来建构的,离开了知识,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对对子训练中到底是如何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呢?光用一句话“对对子的知识是在对对子的实践中学习的,对对子能力是在知识的运用中形成的”来概括,的确抓住了二者关系的实质,但无法对知识转化成能力的过程作出深刻的揭示。下面我们试着用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观来作更深入的阐释。自古以来人们对知识的认识一般可以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知识观,按狭义的知识观,知识仅包括它的贮存和提取;按广义的知识观,知识不仅包括它的贮存与提取,而且包括它的应用,即人们常说的“真知”。广义的知识观不仅纳入了知识(狭窄的),而且还将技能、策略纳入了知识范畴,将知识(狭义的)、技能与策略融为一体了。它将知识分为三大类:陈述性知识(直接靠记忆陈述的知识,相当于狭义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对外办事的操作技能)、策略性知识(对自身行为的内在调控的技能)。三类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是这样一种关系,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是形成程序性知识的基础,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可以实现陈述性知识的运用与转化,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需要策略性知识进行内在调控。三类知识的协同作用,才能使学习者获得“真知”(即习得知识的贮存、提取与应用),获得能力(7)。在这里,陈述性知识是基础,程序性知识是关键,策略性知识是灵魂。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之所以是关键,是因为它涉及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内在机制,程序性知识学习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程序性知识的陈述性学习,在这一阶段,程序性知识是以陈述性知识出现的,也就是说他们必须以命令的形式编入命题网络,然后才能转化为以产生式表征的程序性知识;第二阶段是通过一套程序规则的操作,使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习得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学习对对子的过程中,教师出上联“半溪流水绿”,要求学生对出下联。这个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陈述性学习阶段,学生需要提取认知结构的命题网络中的陈述性知识,知道“半溪”、“流水”、“绿”的含义及结构方式,然后提取出这个上联的平仄结构;这些知识如果学习者认知结构中没有,则无法继续学习;如果认知结构中有了这些知识则可以继续进入转化阶段;第二阶段是陈述性学习向程序性学习转化,学生开始运用对联的规则(词性相同、结构相同、平仄相对),在认知结构中努力搜寻与“半溪”“流水”“绿”的词性、结构、平仄相对的词或词组,这是第一次转化;接着是程序性规则的进一步运用,古人在属对教材中提供了相应的下联“千树落花红”作为范例,词性、结构与平仄都对得非常工整,这是要求学生记忆的陈述性知识,学生已经通过背诵贮存在认知结构中,此时只需提取出来,反复比照这样配对的妙处:

半溪流水绿

千树落花红

通过比较,学生开始寻找与“千树落花红”相仿的句子,在不断的监控与调整中对出最符合属对规则要求的下联。比如,可以对“千里浮云白”,也可以对“一地落花红”,只要从词性、结构、颜色、平仄这几方面对上了,就可以认定学生已经掌握并能运用属对规则来对对子,实现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第二次转化,学生的属对能力得以形成。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古代的属对教学显然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理论暗合,它将知识与能力合理地融合在同一个对对子教学实践中,“知”与“行”合一,使学生通过属对知识与规则的学习,运用知识逐步建构起属对能力,并获得粘附在对对子能力上的言语表达能力。这也正是对对子教学取得成功并盛行几千年的内在原因。而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知识学习与能力实际上是相互脱离,知识是单纯的学习,能力是单纯的训练,能力训练缺乏有效的知识支撑,只剩下一些被抽干了知识内涵的标签式的术语,这也就是导致说不清知识怎样转化为能力的重要原因。连知识如何转化为能力的原因都解释不清,那么通过有效的知识来建构语文能力的教学就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改革需要的是扎扎实实的分析与总结,现在的语文不是训练太多了,而是形式主义的训练太多了,真正与知识紧密结合的有效率的训练太少了;不是知识教学太多了,而是稀奇古怪的知识、形式化标签化的知识太多了,真正有效的符合能力训练的陈述性知识太少了。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对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迫切需要加强对语文能力的内在构成因素以及训练内容与形式的研究。这就是笔者大力提倡传统对对子教学的真正意图。

————

注释:

(1)孙保龙编《古今对联丛谈》,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3月第一版,第2—4页。

(2)转引自毛力群《对中国传统属对教学的认识》,《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3期。

(3)《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上)》第1117—1118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第一版。

(4)、(5)、(6)《张志公自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第一版,第96——100页。

语文教学理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语文单元教学;自主组元;人物刻画方法

不同于传统的单篇教学,语文单元教学是以一个单元作为教学的基本单位,通过精讲一两篇课文带动单元中其他课文的学习,以起举一反三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式。单元教学以“系统论”为指导,注重单元课文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层次性,围绕从课文中总结出来的某一个或若干个共同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层层推进,最终完成一类知识点的教学任务。

但是当前语文教材单元组合方式一般仍以文体或主题为主,单元内部每篇课文之间的所体现出来的知识的内在联系、梯度性不明显,尽管教材编者已尽可能考虑篇与篇之间,单元之间的语文知识的逻辑性,使之成为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但在实际教学中,语文老师会发现由于每篇课文的写作目的及艺术手法各异,要想找到单元内课文之间的共有的内在串联知识点还是很有难度的,导致语文单元教学迁移性效果大打折扣。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便可以通过自主组元的方式,整合单元知识点,由点及面,举一反三,达到迁移目的。

下面我们就将通过自主整合单元的方式,来学习“人物刻画方法及作用”这一知识点。

1、单元教学目标:

(1)能找出文本中刻画人物的基本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并说出其相应的作用。

(2)能指出诗歌、小说、戏剧在刻画人物方式,表现人物形象上的异同点。

(3)运用所学的人物刻画方法,能写出一篇突出人物性格特征,表现人物形象的文章。(不少于500字)。

2、单元教学设想: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1、3、4中,分别挑选出现代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小说《林黛玉进贾府》、戏剧《雷雨》组合成单元文本,重点赏析三者人物形象刻画的基本方法,进而归纳整理出这三种文体在刻画人物形象使用方法上的异同点。

3、课时安排:

单元总览1课时,分析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小说《林黛玉进贾府》、戏剧《雷雨》人物形象刻画方法各1课时,单元总结归纳1课时,写作及评讲各1课时。

4、第一课时:单元总览

(1)初步感知课文:学生速读本单元课文,扫清字词障碍。(25分钟)

(2)学生利用小组讨论形式,对三篇文章中的“大堰河”、“贾宝玉”、“林黛玉”、“周朴园”、“鲁侍萍”人物形象作阅读体验交流。(10分钟)

(3)教师简要介绍这三篇课文的作者及其写作背景。(10分钟)

5、第二课时: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人物刻画赏析

(1)教师引导学生理清全诗的结构,为接下来分析人物形象刻画做铺垫。(10分钟)

(2)研读课文,学生思考并分小组讨论:诗人艾青给我们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大堰河形象?又是通过哪些意象、细节来刻画的?(25分钟)

(3)讨论小结:这首诗选择了大堰河若干生活片段,一系列意象、细节,多侧面地展示了她勤劳纯朴、善良无私的人物形象,并概括了千百万劳动妇女的共同品质,她的悲剧命运很有典型性。(10分钟)

6、第三课时:小说《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刻画赏析

(1)学生课文,组织讨论,回答如下问题:找出文中描写贾宝玉、林黛玉人物之处,并归纳出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对这两个人物形象进行刻画?(30分钟)

(2)师生共同小结:(15分钟)

7、第四课时:戏剧《雷雨》人物刻画赏析

(1)请学生简要概括周朴园、鲁侍萍二者的戏剧冲突的过程,把握戏剧冲突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10分钟)

(2)阅读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对话,从二者的对话的语言中概括出人物形象。(20分钟)

(3)从戏剧中的舞台说明来探究人物内心。(10分钟)

(4)师生共同小结:我们通过把握戏剧冲突、揣摩人物语言、探究舞台说明多角度解读了人物的复杂个性,感受了《雷雨》的魅力。(5分钟)

8、第五课时:单元总结归纳

(1)通过前四个课时的学习,请学生思考并归纳这三篇选文在人物刻画方法上的异同点。(25分钟)

(2)师生共同小结:(20分钟)

相同点:都有运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基本方法。

不同点:通过比较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小说《林黛玉进贾府》、戏剧《雷雨》在刻画人物方法上的差异,我们可以探究得出三种文体在刻画人物方面的不同之处:诗歌写人要求选择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又饱含诗意的细节刻画人物,语言要极其精炼;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概括介绍可以具体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戏剧则可以通过戏剧冲突、人物语言(包括心理语言)、舞台说明等多个角度来刻画人物形象。

9、第六课时:写作

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刻画人物的方法,描写一个人物。要求:通过运用多种刻画人物的方法,把人物写活,不少于500字(诗歌除外),体裁不限。(45分钟)

10、第七课时:佳作欣赏

课后学生之间互评,教师再加以适当评价,并挑选出5―10篇优秀代表作,予以表扬,详解其优点及可改进之处。(45分钟)

参考文献:

[1] 包建新.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语文教学理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董学文文学理论 课堂教学结构 新旧转换

当今语文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界对语文教学的认识、语文教学的方法都存在争议。如何看待这些争议,新旧语文知识、语文教学方法之间如何过渡,尤其是该怎样认识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研究董学文先生的文学原理有助于顺应语文教学的发展,深化对语文教学的认识。

语文教育中语言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关系是怎样的,该怎样认识语文教学中语言教育和人文教育?这是语文教育百年来的难题。从目前的一些语文教学法来看,有两种倾向,一种倾向于语言,一种则倾向于人文。倾向于语言的学者认为后者只教中心思想,没有顾及语言知识的教学要求;倾向于人文的学者认为前者把语文肢解了,没有顾及语文的审美体验。

这两种观点各有自己的道理,但完全可以辩证地思考。马克思说过:“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1](P533)因此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具有知识性;也是对社会的反映,因为反映中带有社会的特点和反映者自身的特点,因而具备了人文性。这二者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无法分开。例如的语言,如今基本已经成为一种古董语言了,失去了工具性,也失去了对人感化的力量――人文性了。

一般来说,语文中阅读教学总是按照字、词、句、段、章、篇、语法、修辞、逻辑的方式进行教学,因此也有学者认为这样的教学很破碎。把完整的文章割裂成破碎的语言知识,这就需要对教学流程的设计重新思考。而推动这个文章分析方式转变并进而建构新的语文课堂的,正是当代文学理论的变化。从阅读教学的情况来看,与阅读教学课堂结构关系最为密切的文学理论教学内容是文本理论。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文本理论,就有什么样的课文分析模式,相应也就有怎样的课堂结构。所谓课堂教学结构就是“特定时间和空间相对稳定的诸教学要素的组合方式及教学活动系列”[2](P142)。这是语文教学设计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一直都是以文本理论作为基础的。

我国传统的文本分析模式是“内容”与“形式”两分的文本分析方式。文学作品的“内容”“是指通过塑造形象、生动地反映作品中的现实生活及其所包含和体现的作家的思想感情”[3](P86)。其要素主要是题材、主题、情节等。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对主题的分析是不可缺少的,这个过程就是归纳中心思想的过程。一般来说,中心思想的讲解需要到小学五年级以后才开始,但低年级的学生也会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主要表现为人文思想的熏陶,借助课文教学生怎样做人。文学作品的“形式”是“指作品的内部结构、表现手段和外部形态的有机组合”[3](P88)。主要由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要素构成。这种文本分析方法作用于语文教学,就形成了我国目前比较成熟的语文教学方法――讲读型教学方法。在小学阶段其具体的教学过程是:“揭示课题-阅读全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提炼中心-复述练习-进行小结-布置作业。”[4](P139)在初中阶段则减少了字词学习的时间,增加了课文艺术表现手段学习的环节。这种教学流程的设计是从语言到文学的学习过程,是从字、词、句到段、章、篇的学习过程。其优点是有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系统掌握,缺点是把课文分析得太零碎,缺乏整体感。而且对于文章“中心”的学习有“知识化”的缺陷,在学生思想品行的塑造上往往起不到作用。

“内容”和“形式”两分的文本划分方式对于文学文本有些难以说清楚的现象。有学者认为:“这种观点直接把哲学范畴变成文艺学范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说明文本的某些问题,但往往有忽视文学特殊性的一面,始终难以准确地描述文学文本的存在方式和构成方式。”[5](P95)在西方现象学文学理论的刺激下,出现了“言、象、意”三个层次的文本分析方法。“言”就是文学语言,是“用生动的感性外观和丰富的理性内蕴体现文学审美意味的意象语言”[6](P35)。“象”是文学形象,指“作家以语言为物质媒介,依据自己的体验和理解,对生活形象加以艺术概括,创造出来的具有情感因素和审美感染力的生活图画和具体情景。”[6](P39)这种界定对“形象”的范围进行了扩展,在原来的“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扩展为包括意境、意象在内的文学形象。“意”则为意蕴。相应地出现了新的语文课文文本分析方法,如整体式的语文教学方法。其具体的教学侧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感受阅读乐趣;2.丰富阅读活动;3.注重阅读体验;4.学会多种读法;5.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读。[7](P114-118)这种教学方法承认文学文本的意蕴的无限丰富性,发掘文学形象的美,并利用文学文本的这些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感受美、体会美、领悟善。

这就从教学结构角度避免了语文教学过于零碎的现象,为语文教学从美的角度入手进行教学提供了可能。

当然,要更为科学地解决语文教学中语言知识和人文教育之间的关系,我们得对这两种关系做更为细致的探讨。董学文先生的文学原理却提供了这样一个解决问题的理论知识。要解决这个问题先要搞清楚语言和文学的关系。一般说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语言在什么情况下成为了艺术,这是一个难题。从董学文的《文学原理》来看,“文学符号首先作为语言符号存在,意味着在感受这种符号的同时,必须注意其艺术涵义的达成过程。”[7](P206)其艺术涵义达成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是语音,文学语言通常都有韵律,这种韵律既来自于作者的情思通过比较有效的语言组织显得高低错落;其次是语义文学语言往往强调情感,信息性不强;再次是形象,文学形象和科学形象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直观、传递作者当时的审美状态,而后者则是客观的状态。由此,我们可以深入一步思考语文教学中的这个难题。我们可以以抒情文学为例。

从抒情文学来看,其语音、语义、文学形象都有语言和文学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我国古诗的情况来看,诗歌中生字、新词是语言知识,但诗歌语言的组合形成的文学节奏却是文学知识,诗歌中单个词语解释是语义知识,但作为语象在诗歌中整体的作用却是文学知识。诗歌的形象和科学的现象有区别,但诗歌却需要对生活中真实的现象进行还原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形象。例如《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没有一个字写情,但却让人无比感动,原因就是这首诗是景中藏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明写长江,实际是写诗人目送着友人的船远去。他依依不舍,直到看不见了还不忍离去,只看到长江之水滔滔滚滚,而他自己内心的一腔离情也如这滚滚长江,起伏不定。

从作文教学的情况来看,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很微妙的。从作文的根本目的来看,作文教学也是教育的一种方式,是培养人的。因此作文教学的首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生存。在这基础上对学生的人格等方面进行建构。因此作文最根本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使其具备生存能力。但是从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的角度来看,学生更倾向于情感的表达,更喜欢作文的美。这也就是语文的知识性和人文性之间的矛盾。

我们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看似降低了作文写作的难度,在时间的限制上,在表达的长度上降低了作文教学的要求,但对学生真情实感的要求却增加了。也就是说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降低了作文知识的难度,提高了作文人文培养的难度。但其实,要写出真情实感是不容易的。自古人们对这个问题就有阐述。刘勰在《文心雕龙》就神思的情况谈道:“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言不达意,是学生作文中的普遍现象。虽然学生作文大多是写实性的,但是要写出真情实感其实是需要考虑语言与人文之间的关系的。这里涉及到许多问题。

首先涉及的是内在的“意”怎样转化成外在表达的“文”。首先是习作构思,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习作构思的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第一,表象操作……第二,抽象逻辑思维……第三,情操和想象对思维制约的加工……第四,内部语言的形成”。[7](P147-150)内部语言形成的过程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来看,涉及到素材转化成题材的努力,这是一个把零散的素材转化成有联系、有条理、有社会意义的材料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学生作文中困难很大,需要老师的点拨和指导。从最近一些名师的作文教学情况来看,他们的成功其实就是这步工作做得好,降低了作文的难度。例如,上海特级老师贾志敏是通过小品使素材转化为题材;浙江特级教师张化万是通过有逻辑联系的生活展示来达到这一效果。往深一步说,这个过程是一个用普通话理解生活的过程,既涉及到语言知识的学习,也涉及到人文精神的培养。

内部语言外化也涉及到语言知识和人文精神之间的问题。这个过程有“体裁对内容的征服”[5](P281),语言对内容的征服”[5](P283)。前者是文体知识对语言的组织,散文、议论文、说明文对语言的组织是不同的。后者是语言把人文精神固化的过程,使作文有一个完整的中心。此外,作文修改的时候要考虑内部语境向公共语境转化的问题,这就可以避免学生作文思路不连贯等问题。

董学文文学理论在语文教学新旧转换中意义也很重大。

新旧语文教学方法,以及新旧语文教学的要求对文学理论等造成的困惑是明显的。高教出版社出了一本《文学概论》专科教材,把这两种文本的存在方式放在一起(既讲内容和形式,又讲作品层次论),其中重复、矛盾的地方,不可胜数,显得不伦不类。据说是为了“‘前瞻性’与‘稳妥性’相结合。”[8](P5)从“教”的角度来看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体系化的理论就显得编者无能力消化不同理论。深层原因是新旧两种理论需要调和在一起必须有新的文学理论的架构,而恰恰在这里,这本文学概论的编者缺乏开拓能力,于是也只好新旧杂陈,将就着用吧。

从这个角度来讲,董学文先生的文学原理研究无疑对前沿的文学原理和新潮的文学原理融通、交汇有很大的贡献。他主编的《文学原理》把以前的文学理论教材中属于“内容”的题材、主题等放在“对象的构成”这一节,而将其新潮的关于文本的结构层次放在第四章“文本的结构”这一节。这样就各得其所。当然这也有困难之处,什么是文学客体?首先,“客体”这个词来源于哲学,从哲学到文学理论要经过怎样的处理?在这里,董学文给出了广义和狭义两个定义:“就广义而言,可以理解为给人(即意识形态与思维的主体)提供意识与思维的前提与材料的整个客观世界,它在整体上制约着人类的思维与意识,而文学就是作家思维意识活动的产物,所以它对文学的影响自不待言。就狭义而言,由于文学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为主要书写对象,所以,严格地说,文学的客体主要是指丰富多彩的人类生活。”[6](P80)把文学看成是生活的反映,这是认识论体系一贯的观点,对此做出引申,生活是写作的客体也水到渠成,关键是对“生活”和“写作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地阐释。毕竟文学来源于生活,但不同于生活。生活真实要经过艺术概括而变成文学真实。而“写作主体”与“生活客体”之间的关系,也不是简单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或者能动反映的关系,而是“制约与超越”的关系。这不是简单的标新立异,而是有哲学和心理学依据的,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文学是一种意识,是对生活客体的反映,它受制于生活客体,但是“人的意识不仅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6](P228)这也是面对相同的客体会有不同的文学的原因。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可以从皮亚杰那里得到印证,主体感知客体时总是习惯性地将其纳入自己的认识模式,加以整合,这是“同化”,但是人们认识的心理模式也会不断变化,主体在整合同化客体时,又受到客体的影响,那就是“顺化”。

文学对象区别于文学客体,那就是它是文学表现的对象,因此它不像生活客体外在于文本,它实际上已经进入了文本,因此文学对象既和内容相关,又和内容不同。按董学文的研究,传统中常见的内容的三要素中,“题材”和“主题”属于对象,“情节”则不属于文学的对象。而文学史经常出现的“主题”则成为“母题”。“母题”的提出似乎是对原型理论的超越。

他的《西方文学理论史》也可以对语文教学法做开发性的研究。这个我们在《文学鉴赏与语文教学专业能力的培养》一文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翟启明:《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曹廷华:《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4]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顾祖钊:《文学原理新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刘甫田,徐景熙:《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语文教学理论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95-02

一、“分层次教学”的主旨思想

“分层次教学”的主旨思想是:教师的“教”要考虑到学生“学”的特点,因为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学方法也应体现出差异。根据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群体,教学活动相应地也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开展;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挖掘利用学生的差异,以此促进全体学生的文化素质发展。

二、“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一)心理学研究基础

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浅至深、从现象透过本质、从具体深入到抽象、由单一发展到繁杂的过程。教学活动实质上是教师指导学生对新知识的一种认识过程。在语文教学中,不同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存在着高低差别,因此制定教学计划前必须要清楚人的认识规律。

(二)教育教学理论根据

客观来说,学生在基本知识基础、性格爱好、智商水平、思维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技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吸收和接受教学内容的能力也存在差别,这决定了教学活动必须要实事求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能让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进步和提高。

(三)教育教学现实依据

在传统教学模式面前,许多普通高中都遇到不少困难。一是当前的高中知识理论程度高,抽象思维能力要求高;二是普通高中开展教学活动都以升学率为单一目标导向,在这样的教学目标激励下,许多教师采用非合理教学方式,造成多数学生陪读少数所谓的“尖子生”的现象,极大地伤害了大部分学生的自尊和学习动力,也违背了教育理念。

三、高中语文教学的“分层次教学”实践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遵循“分层次教学”的方法,是继承和发扬“分层教学思想”理论的具体体现。根据“分层次教学”方法,学校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班,各班开展分层次教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在实施分层次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不同种类的操作模式。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操作模式以供讨论:

(一)班级的分层

学校根据学生升学语文成绩,在入校时进行分班。因为语文能力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要实现科学合理的分层分班,必须以学生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上期考试的语文成绩和平时的作业情况作为参考依据,除此之外,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习兴趣和方法、学习能力和意志力、写作水平等方面也是分层分班的重要考虑因素。要努力避免学生对分层分班的抵触情绪产生,学校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学生正确认识到分层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引导学生在内心接受并支持分层教学。同时要动态调整分层,积极引导学生向更高层次进取。

(二)突出教学目标的层次感

教学长期目标是给所有学生树立要达到的学习目标。长期目标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才能实现,它与学生的学习吸收能力、思维习惯、进取心和意志力息息相关。短期教学目标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对学生成绩考核后形成的,在最近一段时间或阶段性考试时可达到的目标。长、短期目标要有机结合,层次鲜明、目的明确,尤其是对排名靠后的学生,要循循善诱激励其渐渐进步。

三、课堂教学的分层

1.学习目标的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级别的班级开展教学活动时,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此外,还需对同一个班级的不同学生层次水平再次细分,按个体能力水平提出个人学习目标,让每一位学生清楚知道自己的学习任务,了解自己所必须要掌握的学习内容,并保证达到目标。

2.课堂提问的分层。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情况分层次提问,基础一般的学生回答基础性的问题,对中等生可以设置相对灵活的问题,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难度高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和讨论,强化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敢于思考核发表自己的见解。

3.作业任务的分层。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量须相同,但内容侧重点要有所区分,课上和课后作业分三个层次。基础层学生重点练习基础题型,中等层学生练习一部分基础题,同时增加适量略有难度的题目,对于高层次的学生,需有针对性地布置基础性、灵活性、综合性的题型。作业分层设定和布置,既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感到轻松、自信,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学习辅导分层。要鼓励高层次的学生多主动思考,勇于去发现和独立解决问题;老师可适当点拨中等层次的学生,引导大家思考和讨论;教师要对基础层学生开展耐心详细的辅导,帮助他们建立面对难题的自信,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和积极发言,积极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任何问题。

5.考试测验的分层。在设置检测试卷时,要配置必作题和选作题,基础层次的学生必须完成必作题,鼓励中等层学生在完成必作题后,试着挑战部分选作题,高层次学生则要求完成所有题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只要按要求完成相应的题型和题量就可获得相同的成绩分数,这能有效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

虽然分层次教学能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但实施分层次教学仍会遇到一些现实问题。如:偏重成绩分数,忽视能力培养;层次界定过于僵硬,引发两极分化;过分重视少数优生,忽视大多数学生;学生分层明显,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心理辅导,学生思想负担过重;分层教学与考核脱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避免这些不利因素的不良影响。另外,教师的责任心、教法、风格作风、人格品质等都会对分层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都是分层次教学实践中要重视的因素。

语文教学理论范文第10篇

1基础知识教学中的应用

1.1汉语拼音。这部分的复习要求是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会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熟练掌握声母、韵母、声调、整体认读音节。能给拼音注上汉字,能准确熟练地拼读、书写音节。利用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学习普通话。

1.2汉字。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小学阶段要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要求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学过的字要懂意思,大部分会用。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正确认读、书写和运用形近字和同音字,防止出现错别字。能熟练的运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在训练中,学生的作业出现了许多的错别字,我就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轮流到黑板上听写,再让其他同学改正错别字。

1.3词语。词语部分要求学生理解学过的词语,并能正确读写。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并能正确运用。能用词造句,正确搭配词语,选词填空,进行词语归类。能正确辨析和运用常见的同义词、多义词和反义词,体会词语的感彩。能掌握结构助词“的”、“地”“得”和时态助词“着”、“了”、“过”的用法。注意积累词语。在练习过程中,发现学生归类不准确,原因在于知识面太窄,理解能力差。在选词填空中由于对词的理解不深,经常选错词,在补充成语部分经常出现错别字。

1.4句子。对句子的复习要求是,能运用语言学的语法规则认识常见的几种句式。理解句子的结构关系,能辨析和修改病句。学会分析句子,理解句子含义和表达的思想感情。能运用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常用的修辞手法。能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在复习修改病句时,学生常常误改病句。这项内容是对句子的综合考察。通过判断句子正误修改病句,可以提高语言表达和分析判断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和修改方法有:①成分残缺。可以添加。②罗嗦重复。可删除。③用词不当。可修改。④搭配不当。可以换。⑤误用关联词。可替换。⑥词序颠倒。可转换。改成转述句这部分内容也常常出错,需多加练习。

2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进行阅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背诵或复述指定的课文。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能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分析人物的外表和内心,分辨事物和联想,动态和静态。注意文章的细节,了解事物的联系与变化,事情的前因后果,从而理清文章的条理。这部分的训练形式是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文后各题。这里的“短文”是指句群以上(段、篇)的语言单位。回答问题有:①给难字注音,词语解释,理解句子含义,修辞手法。②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③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中心思想。④回答有关文章内容和写法上的一些问题。其中,②、③、④是阅读考查的重点。

3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写作是运用语言学的理论把语言转化成书面语的过程,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写作是小学阶段的重点,也是难点。小学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对字、词、句、篇的综合考查。要求会写简单的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做到思想健康,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学会常用的标点符号。具体要求是能按要求叙事、记人、写景、状物,做到认真观察事物,内容具体真实,有条理,重点突出,抓住特点。掌握命题作文的一般步骤,审题立意,选材编写提纲和修改作文。会写一般书信,读书笔记,通知等常用应用文。

4作文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4.1审题。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通过审题理解题目意思,明确写作要求、重点和范围,写出的作文才符合题意。审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明确写作对象。弄清是写人还是写事,写景还是状物。②明确题目重点。重点指题眼和作文的中心,只有抓住题眼才能做到突出中心。③明确写作范围。题目一般在对象、时间、地点、数量、领属等方面都提出明确的要求。

4.2确定中心。写作文有明确的意图,也就是要有明确的中心。拿到一个题目,怎样迅速而准确的确定中心呢?①把握题目要求。②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确定中心。以感受最深的一点确定中心。如:《童年趣事》可抓住两方面确定中心。一是“童年”,只有“童年”才会有许许多多难忘的“趣事”。二是“趣事”只有趣才能至今难忘,这是童年生活的特点。

4.3选择材料。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叙述具体的事实来实现的,这些具体事实就是文章的材料。因此,中心确定后,就要认真选择材料。材料选得好,就能有力地表现中心。选择材料要做到①围绕中心。②新鲜典型。③真实有意义。材料只有真实才能写出真情实感,使人受到深刻地教育。

4.4组织材料和编写提纲。有了好的材料并不等于有好文章,还得把这些材料巧妙的加以安排使之顺理成章。安排材料着重考虑两点:一是哪些先写,哪些后写,使文章“言之有序”;二是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做到中心突出。

4.5写作、修改。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根据作文提纲的顺序进行创作,写完后要反复修改才能完稿。好作文都是在修改上下过苦功的,通过修改,可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同时,也是培养对读者认真负责的态度。

通过分类复习,再综合复习并进行模拟测试,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后,给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做个评定。发现有复习不到的地方或复习不够深入、运用不够熟练的内容及时反复练习,加深理解。经过一个段时间的小学语文总复习,同学们对基础知识已能运用自如。阅读和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上一篇:传统劳动教育范文 下一篇:高中地理课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