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听课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07 02:21:37

语文听课总结

语文听课总结篇1

采用自制《分子诊断学课程双语教学情况调查问卷》,匿名调查的形式,调查对象为2014年广东医学院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三年级实施了分子诊断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61份,回收率为93.21%,将调查结果录入“问卷星”网络,由“问卷星”系统自动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为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学生,总人数261人,男生44.06%,女生55.94%。英语水平未达到CET-4的为31.42%,达到CET-4的为59.39%,达到CET-6的为9.19%。作为三年级第二学期的大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英文教学接受能力,但仅有9.19%的学生通过CET-6,大部分学生只通过了CET-4,还有三成的学生未通过CET-4,说明本次授课学生的英文水平整体偏低,这将对双语教学的实施产生重要影响。

(二)双语教学课堂听懂率和适应性偏低

在问及分子诊断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听懂率时,学生听懂率为100%的占5.36%,听懂率在75%以上的占27.20%,听懂率为50%~75%的占30.65%,听懂率为25%~50%的占16.48%,听懂率为25%以下的占20.31%。如果以听懂率75%以上的作为较好的双语教学听懂率,那么有67.44%的学生听懂率达不到这个标准,这说明学生双语教学的听懂率并不算很好。这可能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授课教师的双语教学掌控和表述水平,二是学生自身的英文水平限制。要提高课程的双语教学课堂听懂率,首先是授课教师要结合教学对象即学生的水平制订出合适的教学方案,以保障听懂率为首要目标,不应盲目追求高英文比例的讲解。而在适应性方面,有39.85%的学生选择不能适应双语教学,这主要包括两类学生,一是听不懂造成的不适应,二是能听懂,但不习惯这种新的双语教学方式。对于前者,主要是受限于自身英文水平,通过英文水平的提高或教师授课内容的合理安排,此不适性将会缓解。而对于后者则主要是长期以来习惯了纯中文的教学模式,这与我国双语教学的不普遍性有关,需要通过加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比率,宣传双语教学的重要性等途径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双语教学课程的学习难度有所提高但可以接受

在被问及“分子诊断学课程双语教学章节与同课程非双语教学的章节比较,学习难度?”时,12.26%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章节更容易理解,51.72%的学生认为两者差不多,36.02%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章节更难理解,提示了大部分学生并未感觉双语教学增加了课程的学习难度,少部分学生可能因自身英语水平、适应能力或者学习主动性不强等觉得课程的学习和理解难度有所增加,说明同一课程内比较,双语教学并未增加学生的理解难度。这都反映出虽然有难听懂、不适应等困难,但学生并未产生学习疲劳感,对分子诊断学课程双语教学总体接受情况较好。在问及“分子诊断学课程双语教学的课堂听懂率与其他中文授课课程的平均水平相比”时,有12.64%的人认为分子诊断学课程双语教学的课堂听懂率高于其他中文授课课程的平均水平,有63.6%认为两者的平均水平差不多,有23.75%的人认为分子诊断学课程双语教学的课堂听懂率低于其他中文授课课程的平均水平。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认为分子诊断学课程双语教学的难度比其他中文授课课程并没有明显提高。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适应医学专业相关知识的英文表述,在让学生听懂课程主要内容的同时还能够理解一定的英文医学专业名词和语句,达到这两点,双语教学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而本次调查结果也说明在本学年的分子诊断学课程双语教学中,多数学生能够理解分子诊断学课程的主要知识点。

(四)50%左右的英文比例较能为学生所接受

在被问及“双语授课时,英语的比例在多少比较适合”时,28.35%的学生认为英语的比例在40%左右比较合适,24.9%的学生选择英语的比例在60%左右比较合适,两者相加为53.25%。据此在双语教学中50%左右的英文比例较能为学生所接受。因此教师初始进行双语教学时的英文比例最好不要超过40%,在进行了一段时间双语教学后可适度增加英文比例至50%左右,使学生能够逐渐适应双语教学。

(五)学习双语教学课程最大的困难在于词汇量

在被问及“学习双语教学课程最大的困难”时,9.58%的学生选择阅读水平,22.22%的学生选择听力,68.20%的学生选择词汇量,说明词汇量是学生在双语教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这凸显出学生词汇量较少的现状。与之联系的问题“双语教学英语PPT应该是”,仅有3.83%的学生选择全英文PPT,不标注任何中文释义,有56.32%的学生选择英文为主,标注一部分专业词汇的中文释义,有26.44%的学生选择中英文完全对照,在同一张PPT上有完整的中文句子对照,13.41%的学生选择中文为主,少量英文句子和英文单词。由此可见,学生愿意PPT尽可能展示原汁原味的英文,但又因词汇量限制可能很多单词不认识,将学生可能不熟悉的单词标注中文释义后,学生对整段英文阐述的理解将变得较为容易。

(六)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总体评价较好

在分子诊断学课程双语教学满意度的调查中,满意的占86.59%,不满意的占13.41%,满意的学生比例显著高于不满意的学生,说明学生对分子诊断学课程双语教学实施情况总体评价较好。而在学生给出的教学评分环节,有60.15%的学生评分在80分以上,评分较高。在教学技巧的调查中,认为教学技巧优秀的占11.49%,良好的占52.49%,一般的占28.74%,较差的占7.28%,说明学生比较认可双语教学实施中采取的教学技巧。

三、结语

总体而言,本次在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中实施分子诊断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结合学校教学环境和学生实际情况加以总结改进,以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语文听课总结篇2

摘 要:在英语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英语听力培养也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试图结合平时英语听力教学中学生遇到的听力障碍和新课标理念,积极探索出一些符合新课改要求、行之有效的策略,从而为培养初中学生英语听力的能力和素养,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新课标;听力障碍;策略

近年来,中学英语、大学英语的考试中,对学生英语听力的考查尤为突出,而且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也比较高。听力不仅体现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也是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最怕的就是英语听力,针对学生在听力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尝试,在教学中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下面笔者就谈几点提高学生听力的有效认识和看法。

一、听力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解读

语言的功能就是交流,语言的目的就是交际。学生学习英语不要局限于词汇、语法、语音的认识,要明白英语的本质就是一门语言,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交际。英语听力教学要求学生能根据语调和语音听懂说者的意图,能在听的过程中用适当的方法作出反应;能借助语境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听力在英语教学“听、说、读、写”中始终处于首要地位。

二、学生英语听力薄弱原因浅析

1.语音障碍和一词多意障碍。学生由于对语音方面的特点、规律掌握不好,自身英语发音不标准,难以正确理解所听内容。

2.语法和词汇欠缺障碍。学生不是直接识别语音信号进行理解性输入和信息的内化,所以增加了信息处理的步骤和环节,影响了反应速度、理解效果和记忆效果。此外,英语句子和中文句子结构、词序都不同,所以依靠中文理解句子不仅速度慢,而且容易造成误解。

3.理解障碍。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差异较大,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文化习俗、礼仪、趣闻、风土人情、与我们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学生理解往往单一,在听力中对文化背景的理解很容易受本土文化的约束和限制。

4.学生没有适合的语言环境。学生真实接触英语交际场景的机会很有限,首先学生没有从思想上把英语当成一门语言来对待,只是把英语作为提高成绩的敲门砖。再就是教师依旧停留在机械式的传统教学理念上,机械地教发音、教单词。学生的口语练是被老师所掌控,学生主要的语言环境就是课堂。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使英语口语教学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三、新课标下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

1.抓好语音训练,打好语音基础。教师可以以教室中可视的人和物为对象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对话,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语言训练,掌握语言能力。在听力训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句子中提炼出语法规则。教师在对学生的听力训练进行总结与归纳时要与学生的年级段、学习特点相符合,不能随心地进行归纳与延伸,而应该适度输入初中阶段的一些常识、常用的语法等。

2.创设听读情境,适时点拨。英语交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听力教学时要创设一定的真实或者半真实的交际情境,让学生运用学到的语言来进行表达与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语法规则。

3.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从词汇的听写开始,要求学生在会写单词的基础上会写简单的句子,再就是几句话一段的短文章。听文章的时候,要求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词,掌握大意,在听后进行复述,听写结合。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其对文章内容进行简单的讨论。这种教学模式,不但适应了新课标的要求,同时能够将英语当作一个语言来运用,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结束语

提高初中生听力水平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教师要从多个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加强听力策略的指导与训练,循序渐进;另外,老师在听力教学中,听前应给学生提供材料,鼓励、启发、引导学生预测听力内容,听后对学生完成听力任务的情况做出以鼓励为主的评价,另外,要设计听力场景教学来激发学生对听力学习的热情。总之,教师在进行初中英语教学时,要注重英语听力教学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的听力训练,再者,要善于总结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与完善,从而提高听力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郑慧琦,胡兴宏.教师成为研究者[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余小春.浅析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科学中国人,2015(9).

[3]舒承妹.浅探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有效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15).

[4]田静兰.刍议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中英语听力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通讯),2015(15).

语文听课总结篇3

【关键词】语文课;课堂教学;听课方法;技巧

要想学好一门功课,听课是关键。学生成绩的好坏也往往取决于课堂短短的50分钟的听课效率。听课效率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对课文的讲解分析,实际是在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在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很多,善于从老师的讲解中抓住要点、重点,这才叫做会听。而老师的提问旨在培养学生的说、读能力,学生在回答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再次阅读课文,然后将相关的信息进行整理,表述出来,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果能正确、顺畅地表达出来,这无疑是提高了写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在课后的语文学习中无法达到的。真正会学习的人都善于利用课堂50分钟。

我们在知道了听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后,就会想,如何听课才能取得最佳听课效果,提高语文知识和能力呢?

要想听好课,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学生感知具体知识材料的第一步。语文的预习,主要是指学习对有关语文知识或短文的阅读和思索。要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就要提出明确的预习目标。

预习目标应该包括课堂上老师要讲授的各方面的内容:读课文、学字词、分析课文结构、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

此外,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听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声音作信息载体,通过朗读、提问、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把有关的知识概念传达给学生;学生则通过对语言信号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感知、体会、分析、理解达到对知识概念的识记和掌握。可见,听课的过程不仅仅是“听”的过程,还包括听、看、思、写的多种行为能力的运动过程。

听课的目的在于听懂。听懂的关键在于会听。怎样听课才叫会听呢?

1.学会带着问题听课,在听中求解。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的听课一般应达到三种效应。第一是完成对预习内容的再认识,从而达到加深印象、加强理解和增强记忆的效应。第二是完成对预习中存疑内容的释疑,从而达到提高认识、释疑解惑的效应。第三是完成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把握贯通,从而达到感悟、自得的效应。在这三个层次中,释疑解惑的层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孔子说“不愤不启”,孟子说“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都是在讲人对解除思维障碍的迫切心理。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既包括学生自身的释疑求解需要,也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疑,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这两种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交替发挥作用,就会在思维训练的过程中使学生提高听课的效率。

2.学会听重点。一堂课为50分钟,但老师讲课的精华只集中在其中的30分钟的讲课内容中,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很多,我们要学会抓住听课的重点。首先是根据课前预习的情况,重点听自己预习时没弄懂的部分,争取通过教师的讲解,把疑难点解决。其次,要抓住教师讲课内容的重点。要善于抓住教师讲课中关键的字、词、句,注意老师如何导入新课,如何小结,抓住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

老师曾经也当过学生,他知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他深知什么是关键,在课堂上会反复强调与讲解。老师积多年的教学经验,非常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在什么地方出错和如何避免此类差错。所有这些都是教科书上没有的,只有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才能领会与掌握。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认真听老师讲课是学好语文最关键的一环。

3.要以理解为主,眼、耳、手、脑齐动员。听课的关键在于对教师讲授内容的理解,要眼、耳、手、脑各种感官齐配合,去促进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眼要盯着老师的板书和老师讲课时的表情动作,耳要听清楚老师讲课的内容,要听得准确,听出重点,听出弦外之音,听出老师讲课的意图;手要有选择地记,要记重点、难点和疑问;脑筋要开动,积极思考,抓住老师讲课的思路。听课要以理解为主,要在理解的前提下去记忆所学的知识。那种未经思考和理解,死记硬背的知识是不长久的。

语文听课总结篇4

【关键词】新课改;听力难题;听力训练;技巧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英语学科新课改的重点是改变以往只重词汇、语法的讲解,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能力培养的状态;强调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不仅注重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更加重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之间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过程。我们的日常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总是围绕着提高学生的四项基本功而展开的,即:听、说、读、写。听被排在四者之首,可见其重要性。而在实际操作中,听力课往往是很令教师头疼的,也是学习效果偏差的一种课型。

听是人们言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听觉领悟语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接受信息、识别、判断和理解声音信号等几个层次的心理活动,同一个人的识别和理解能力及个人的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故不同的个体,对于不同的听力材料所做出的反应以及听的效果都是不同的。

一、经过几年的教学工作的观察和总结,笔者发现在听力课堂上出现的难题

1.语音问题

应该说每位高中生都曾接受过英语语音训练,但普通高中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由于原有师资等方面的问题,他们不了解字母发音的一些规则,如连读、爆音、重音、节奏等。这都是在听地道的外籍人士朗读的录音中常有的情况。语音不过关,无法辨别对方的发音,听力受挫,更不敢开口讲话,因此交流也会很困难。

2.心理问题

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相对于读、写、说,听力是一个几近完全被动的活动。处于被动的状态,对于未知世界的恐惧往往会导致听者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过度紧张便会导致反应迟钝、判断失误等现象。高考英语第一项便是听力,时间短、分值大。很多老师为了高分,日常往往单纯地进行模拟训练,题型也很单一:单项选择题。这样的训练是只看结果,不注重过程,学生在选择的时候会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甚至有部分学生没听就心存畏惧,生怕选错扣分。这势必降低信息加工的有效性,从而影响对听力材料的理解。

3.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

背景知识是指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般了解。我们的学生长期处于母语文化的背景中,缺乏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历史知识、风土人情、、礼仪等方面知识的了解,会对听力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美国人和我们的思维模式有很大差异,如果对两种不同的思维表达方式把握不准,就很难听出材料的精髓,更达不到交流目的。比如:中华文化把谦虚看成是美德,英美则不然,所以中国人和英美人对赞扬的反应也是不同的。

4.缺少合适的听力材料

目前的听力课,如果不订相应的资料,只有书本上一单元两篇的听力练习,且其听力内容较少,设置没有梯度,很难满足教学的要求。而模拟题有很大的针对性,基本都是为了高考服务的,练习题型单一,很少注重材料的趣味性、多样性和科学性。市面上虽然听力资料种类繁多,但不一定都能紧扣教学大纲,符合学生语言习得的认知规律。我们在选材进行听力训练的宗旨应是:紧扣大纲、由浅入深、题型多样,帮助学生逐步适应和提高听力技巧,并最终达到获得知识以帮助产出的目的。优质教辅用书的缺乏给一线教师带来了许多无奈与苦恼。

除了上述难题之外,在日常英语听力教学中还会出现很多棘手但又很难一时半刻解决的问题,如学生的词汇量不够、语法知识不扎实、知识水平不够等等。那么,怎样解决这些难题,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了我们提示:我们要改的不仅仅是课本,更应改掉一些陈旧的教学思维,用新的教学理念去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二、怎样解决这些难题,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1.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教师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语音、语调训练,经常传授如音标、音节、连读、重读等基本语音知识。鼓励学生大胆说出来,无畏犯错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除了师生间的互动外,还可以让学生互相指导、纠错,鼓励学生课下用英语交流,将新学得的知识学以致用,增加他们的成就感与求知欲。在对学生进行基本功的训练时,也可以利用有趣、实用的英语歌曲和电影片段,让学生去听、模仿并表演出来。学生体会到英语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便一定会更加乐于和善于学习的。

2.注重听力技巧的指导

在听力教学中,有的教师也不少对学生强调一些听力技巧,如:听关键词、听主旨句、理解全文等等。但学生极少能将其灵活运用到实际听力过程中的,这便导致听力课只是听力练习课,而不是听力能力训练及提高课。结果便是老师一次次地重复,学生一遍遍地迷糊,渐渐地,学生便会对听力产生抵触、反感、甚至畏惧的心理。所以,听力技巧的指导是重中之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好的方法,便会事半功倍。那么,笔者认为,听力技巧的指导最为重要的是及时性和针对性。教师一定要对每篇听力训练材料有透彻的分析,结合听力材料的结构及题型特点,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训练。有错必纠,并与学生探讨原因,思考方法和技巧,然后进行反复的验证和方法的巩固。针对不同体裁的文章运用不同的听力技巧,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信息,区分重要信息和无关信息。并且,听完内容,要总结。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听力内容作一个简短的复述或讨论,大家一起分析听力材料的体裁和格式,交流探讨听时所运用的方法、技巧。这样,今后面对同样形式的听力文章便迎刃有余了。

深挖材料,既解决了缺少听力材料的难题,又能节约学生的宝贵时间,起着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更加消除了学生对听力的心理障碍,愿意听并乐于听。

3.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听力教学

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教室的优势,在教材的基础上实现同一主题多种输入。通过视听材料的相互融合帮助学生理解材料,并提高兴趣。这些补充材料的来源可以是英语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多媒体教学片等等。如《走遍美国》、VOA、BBC、21CENTURY、DISCOVERY等等。只有大量听、广泛听、才能帮助学生了解真实的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以及惯有的表达方式。给学生创造一个尽量真实的语言环境,尽量多地接受英语信号对自己听觉的刺激。随着熟悉度的加深,学生对捕捉到的英语反应也会加快。另一个有效的方式便是看原声电影。课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观看一些优秀的影片,如《阿甘正传》、《毕业生》、《老友记》等等。相信学生在观看电影的同时一定会收获颇多,提高的不只是能力,更是兴趣。

结语:

语文听课总结篇5

【关键词】预制语块;听力;自主学习;语块水平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75-02

预制语块是由英国语言学家Becker在1975年提出的。Becker认为预制语块是介于词汇和语法之间的固定的、半固定的块状结构。Nattinger&DeCarrico (1992) 提出预制语块是连接词汇和语法的固定和半固定的预制结构,具有整存整取的特征,是语言学习的理想单位。我们认为预制语块是介于词汇和语法之间的预制的固定的、半固定的块状结构,由两词或者两词以上构成,出现的频率高,具有整存整取的特征。因此预制语块能够减少认知负荷,使语言表达更为流利和地道。预制语块的分类影响较大的是Nattinger&DeCarrico ( 1992) 的分类方法。他们从结构上把语块分成了多元词语,习惯用语型语块,短语架构型语块和句子构造型语块。本文结合上述分类方法,同时在充分考虑我国学生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将预制语块分为四类:第一,聚合词语块,包括固定短语和固定搭配;第二,习惯表达语块,包括谚语、日常交际用语等;第三,短语架构语块,具有生成性;第四,句子构造语块,具有生成性和变异性。本文将此分类应用于预制语块在听力教学中的现状调查和培养策略研究。

一、预制语块在大学英语听力课上的应用现状

我校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新生在开学初进行了英语段落听写测试,旨在了解大学生的英语预制语块水平。学生的听写结果表明对聚合词语块掌握的较好,短语架构的一般,句子构造语块和习惯表达语块最差。对学生访谈的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没有听说过预制语块,不了解预制语块的具体分类。不过学生对聚合词语块较为熟悉,对习惯表达类语块中的交际用语掌握的较好,短语架构语块和句子构造语块只是了解基本结构,具体的生成性应用很少。总之,学生的整体预制语块水平低,掌握数量少,不能很好地学以致用。

二、大学英语听力课上的预制语块培养策略

针对以上预制语块在大学英语听力课上的现状,本文采取以下预制语块的培养策略,帮助学生提高预制语块水平,进而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一)培养大学生的英语预制语块意识。教师讲解预制语块,其整存整取的特征有利于减轻听力理解的认知负荷,改变以往逐词听的习惯,注意力放到语块意义上,扩大短时记忆容量,加快听力理解中的编码和解码速度,从而更好的理解和获取信息。通过听写和朗读,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预制语块存在的广泛性和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按照我们整合的预制语块的分类标准,划分听力文本和朗读文本中的预制语块,按分类标准进行归类。学生对比没有讲解预制语块理论之前的听写情况和讲解完理论后的听写情况,体验预制语块指导下的听力理解效果,提高他们学习和应用预制语块的意识,使其真正成为语言学习的基本单位。聚合词语块数量有限,没有变异性,多记忆此类短语和搭配。习惯表达语块中的交际用语较为常见,鼓励学生多积累此类表达。谚语学起来难度较大,可以结合语言文化来记忆。短语架构语块和句子构造语块数量最大,用途最为广泛,和听力理解的关联性最强,所以首先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此结构,进而更好的预测语块中的可变部分。

(二)多渠道输入英语预制语块。充分利用大学英语听力课上的精听,让学生根据分类归纳总结听力文本中的语块,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块类型采取不同的语块学习策略。学习完听力文本后再重听一遍,让学生充分体验预制语块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从整体语篇角度把握全文。朗读是一种练习语块的好方法。以预制语块为单位进行朗读,练习语音、语速、语块与语块之间的停顿,即节奏。语块中的单词之间是没有停顿的。通过朗读刺激大脑,体会语块的整体提取的特征,培养语言的节奏感,提高英语预制语块的记忆效果。教师搜集有名的演讲稿和优美文章,鼓励学生在课堂和课外按照预制语块朗读、背诵、有效输入预制语块,提高预制语块习得数量。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不同话题,总结出相应的预制语块,归类整理和记忆。

(三)利用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有效输出英语预制语块。学生以预制语块为单位听写,能够扩大短时记忆容量,减少漏写和错写的次数,听写的效果好。通过听写练习,加深对预制语块重要性的认识,是一种有效的语言输出活动,促进英语预制语块的学习。此外,复述练习是以语块为单位,理解原文,在此基础上通过使用预制语块进行复述,语言会变得流利和准确。听力是一种很重要的输入性语言技能,口语和写作属于输出性语言技能,所以听完之后可以利用所学语块进行口语练习,例如阐述文章的主题,写文章梗概,用语块造句,编故事等活动。这些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在做中学,学生有成就感,也增强了预制语块学习的自信心,有效输出所学预制语块,从而真正掌握这些预制语块。课堂上语块默写也是语块输出的重要方式,使学生更加关注预制语块的学习效果。

(四)培养大学生习得英语预制语块的自主学习习惯。相对于数量庞大,种类多样的预制语块而言,课堂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引导学生课下学习预制语块,使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和课下自主学习结合,使自主学习预制语块成为一种习惯,做到语块输入和输出的平衡。运用联想、重复、认知和元认知方法,反复记忆预制语块,提高记忆效果。同时通过编故事、造句、写概要等多种形式运用所学预制语块,培养语块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自主学习预制语块。通过口语和写作自我检测语块学习效果,以语言的流利性和地道性为目标,逐渐提高输出语言的流利性和准确性。通过课下跟读,体验预制语块的整体提取特征和语块之间的停顿,这样会更加清楚语块的划分和节奏。然后以语块为单位朗读,从整体意义把握全文,提高预制语块语块水平。语块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听力理解水平,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结语

目前大学生对预制语块理论的了解少,预制语块的数量小,不能充分利用预制语块整存整取的特点,导致听力理解速度慢,获取意义不完整。因此有效学习预制语块,将其应用到听力理解中是非常必要的。唤起学生的预制语块意识,使他们关注预制语块,认识到预制语块的广泛存在性和有用性。根据不同的语块类型运用不同的学习策略习得语块。充分利用大学英语听力课堂学习预制语块,输入大量的语块,同时通过听写、写作、口语有效的输出预制语块,实现输入和输出的平衡。养成自主学习预制语块的习惯,每天朗读、背诵、复习、巩固和应用,提高预制语块学习的数量和质量,为提高听力理解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丹丹.从语块类型看英语专业大学生语块获取能力与听力理解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外国语文,2013(6).

[2]王立非.国外二语预制语块习得研究:进展、方法与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5).

语文听课总结篇6

关键词:充分的准备;挖掘教材上的资源;简化听力材料;优化习题;明确任务;适时点拨;总结巩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017-01

我们都知道,汉语属表意文字,英语属于音形高度统一的文字。因此,在语言学习上,汉字的字形与意义有密切的关系,与语音是分离的。因此掌握了汉字的听与说距离掌握汉字的书写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而英语就不同了。英语是由26个字母组合来表达语言的声音的。如果掌握了听和说,距离掌握单词的拼写就很接近了。因此,听力成绩是否计入高考成绩丝毫不会降低听在学习掌握英语技能中的重要作用。而有为数不少的老师在必修3、必修4的教学中就将听力部分的教学省掉了。尤其是那些基础较差的班级,听力课就成了睡觉课,老师教学组织得很无奈。听力课成了学生进一步体验失败的阵地。其实,就我们现在教科书上的听力材料。经过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我们完全可以非常高效快乐地上好听力课。下面我就自己在听力课中对听力材料的处理与大家分享。

一、听前一定要做充分的准备

听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到位是上好一节听力课的关键所在。我在对一个单元启动教学时,都是采用整体备课。甚至在单词教授时就开始听力及阅读篇章的渗透了。如:在Book3 Unit.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的教学中。在输入各国的节日的名字及carnival时,我就会问一下学生,Do you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Carnival? Decoration ? Costume ? In which country do people usual hold Carnival? What do they do during the carnival?通过这样的沟通,我就将carnival 的氛围,服饰提前就做了铺垫。这样我们在接触到Part 1的听力材料时,我做引课时就特轻松:学生会告诉我:在载歌载舞的氛围中彻夜狂欢。这时我的工作就是规范学生的表达,并不失时机地在黑板上与下文有关的词字(eg.carnival parade comfortable shoes something light and cool thick)给学生的听做辅助。这样听两遍就顺利地完成了下面的两项任务。学生的准确度很高,也很有成就感。

二、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上的资料

课本上的一些听力材料的插图的信息含量很大,如果我们在上课时,能引领学生利用好这些资源,对学生理解材料有很大的帮助,不但可以直接服务于材料后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这样同学们,通过看图以及生活中的常识都能回答我的问题。结合图片,与学生像是在不经意的聊天其实给学生已做了充分的听前输入。这样学生听得时候就特别轻松,非常轻松就能完成材料后的几个练习题。通过这样充分利用课本上的信息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听力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也能给学生信心和成就感。使得听力课轻松进展。

三、简化听力材料 优化习题

对于课本上的一些难度较大的听力材料,我觉得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大胆灵活的处理。完全可以将听力任务简单化。而且可以将书上的习题优化,有的题涉及的信息多,而且学生不好总结,这就需要老师重新设计听力问题。

通过简化和改写学生在听的时候,目标明确,有的放矢,顺利完成任务。通过这样成功的体验,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明确任务、适时点拨

在听得过程中,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时确实听懂了,但是由于不间断地听,后来听到的信息把刚开始听到的就挤出去了,等完材料,有的信息就想不起来了。所以,我在教学别注意对学生,听力技巧的培养。首先让学生形成习惯,准备好稿纸和笔,其次在做每个听力材料时,先让学生明白听得内容大致是关于哪一方面的。提前预览和预测所要获得的信息,随时记下所需要关键字词,以备使用。同时强调学生的合作意识,分配任务,化整为零,减轻任务。听完一编停一停,让学生对一对答案,消减一部分任务,接着让他们有针对性地突破剩余任务。对于有些材料,由于连读,吞音以及情感因素,学生确实难以听清,这是就需要老师适时引导,恰当点拨,将学生的思维防护在错误或偏离的思绪之外,让他们在一定的语言环境和范围中思维倾听,既保护了他们的空间和自由又保证了对听力内容的正确获得。这样,通过老师的组织和指导,就能很高效地驾驭听力课堂,让学生有成功和自信自强的体验。

五、听后要总结、巩固

通常情况下,我们上听力课时,听完内容,做成听力材料后的相关练习,一节听力课就结束了。而我在上听力课后,都要继续做两件事:第一、就这听力材料中,难以听懂的句子词汇给学生做一总结,哪些词连读了,其连读特点是什么;那些句子吞音了,native speakers 习惯怎么讲。把诸如这样词句的挑出两、三处,当时模仿录音读几遍这些难听明白的词句,花不了多少时间,效果却很好。让学生切实了解原汁原味英语的读音特点,这对学生来说在听音方面是个很好的积累和感受。对以后把握听力材料就是一份经验。第二:可以让学生将听过的材料一句话概括、简短的复述或讨论加以对听过内容的巩固。这些活动加深所听材料的记忆,还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能创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总之,不管听力成绩是否计入高考成绩,这丝毫不能影响听在学好英语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英语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让学生明白掌握语言的关键所在,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听是学习语言的基本技能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多思考、多琢磨、多总结,做一个有心人,从而能从容、高效低上好听力课。让学生和老师都能享受到课堂给我们带来的自信和收获。

参考文献:

语文听课总结篇7

自1950年英语进入高考以来,虽然我国教育部不断强调英语在教育中的地位,但是英语教育的效果仍然不理想。我国高中生英语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应试能力较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还有待提高,学了多年英语,仍然是“哑巴英语”。总体而言,读写能力相对较强,听说能力相对薄弱。有的学生学了十年左右英语,不能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为了提高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听力测试早已纳入高考。口语测试虽然没有计入高考总分,但也是各个高校对考生选拔时的取舍因素之一。但事与愿违,学生的听说水平并不见得有多大改观。高中听说教学中学生的听说训练仅仅为了高考而教学,实际收效甚微。面对以上不足,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找到应对措施,近年来出现的“翻转课堂”为英语教学带来了光明。

二、翻转课堂的概念

翻转课堂,也称反转课堂、颠倒课堂或翻转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前提供学习资源,主要是教学视频等在信息化环境下的资源,学生在课前学习这些资源,然后回到课堂上进行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2013)“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2007年春,该校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atha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首次使用录屏软件录制Power 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课声音,并将所录制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供缺席的学生在家补课使用。这种学习模式和教学形态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这种方法不仅应用于缺课学生,后来还推广到了实际课堂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具体教学流程:第一步,教师制作好教学视频,学生在课前观看学习视频材料;第二步,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第三步,学生带着存在的问题回到课堂,在老师和同学的互助下探究和解决问题;第四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三、“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听说课中的应用

传统的高中英语听说课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边听边做题――核对答案――学生对类似话题展开讨论――学生展示”。整个流程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往往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存在走过场的现象,每一步奏只能蜻蜓点水;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背景知识和准备不充分,经常出现无话可说或冷场的现象。因此,传统的听说课课堂效率低,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根据时间来划分,“翻转课堂”可分为“学生课前学习”和“师生、生生课堂互动”两个环节,下面以人教版必修3 Unit 2 Healthy eating的听说课为例来探讨“翻转课堂”的应用。

1.学生课前学习

教师课前搜集或录制有关scurvy(坏血病)、rickets(佝偻病)、obesity(肥胖症)的音频或视频以及课本录音(How an unbalanced diet can affect your health),至少提前一天发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做好相关的听力练习和口语准备练习。听力练习可以是书上的练习,也可以教师自己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编练习。做完听力练习之后,学生分组讨论“Wang Peng和Yong Hui 各自存在什么问题”,然后三人(Wang Peng,Yong Hui和食品专家)一组练习口语,Wang Peng和Yong Hui咨询食品专家,食品专家给出各种建议。这样就把原本课堂上应该完成的“听前”和“听”的过程提到课前,将预习工作最大化和深入化。(马秀麟,赵国庆,邬彤,2013)学生课前学习为下一环节腾出了充分的时间,使课堂教学的重心从“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能解决的问题自己尽量解决,解决不了的留到课堂上解决,这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2.师生、生生课堂互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听说课课堂环节实际就是解决难题、学生角色扮演和教师点评的环节。教师首先检测学生课前听力的效果,通过师生、生生互动解决课前听力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学生分组角色扮演(Wang Peng,Yong Hui和食品专家),把课前准备好的对话表演出来。然后教师点评每一小组的表现,可以就对话中出现的用词、语法和礼节做出点评,当然要以鼓励性话语为主。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总结“寻求建议和给出建议”的常用句型结构和礼貌原则。教师甚至还可以现场模拟别的情景向学生寻求建议,学生逐个给出一条不重复的建议。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把课前所学运用到课堂中,达到学用结合的效果,这正是语言教学所要追求的效果。“翻转课堂”的英语听说课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而变成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指导者和点评家。

四、结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起步较晚,在外语教学中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高中英语教师,面对当前高中听说课不受重视的现状,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 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2013(01).

[2] 马秀麟、赵国庆、邬彤. 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J]. 远程教育杂质,2013(1).

语文听课总结篇8

一、忽视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学理念下,“满堂灌”和“填鸭式”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现象也非常普遍。新课改提出,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应扮演好启发和引导者的角色,教学是一种教与学的交往关系,提倡师生良性互动,教学相长。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特点,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将“灌输―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发现式”学习。但在实践中仍有不少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运用产生了误区,认为语文教学不再需要背诵和记忆,只注重调节课堂气氛,任学生自由发挥、自主学习训练,忽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以《沁园春・长沙》一文教学为例,该课文是经典诗词之一,诗人以湘江橘子洲的景象为背景,影射出作者及那个年代的青年胸怀国家,满腔抱负的壮志豪情。教学中,教师如果不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培养和训练,只是一味地调节课堂气氛,忽视对经典词句、段落、描绘的听说、赏析和诵读,将很难把握住文中作者描绘的壮阔景象和流露的豪迈情感。

二、忽视“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训练

“听、说、读、写”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整体,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实践中,仍然有不少教师将四者看成独立分离的个体进行单独训练,认为只要各个击破,听、说、读、写能力便自成一体了。例如,现在很多学校在语文课程安排上都单独安排专门的视听赏析、阅读和写作课程,疯狂进行“听、说、读、写”单项训练,大补某一能力,这种分离训练,没有真正搞懂四者的关系,不利于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更不利于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

听、说、读、写犹如人体的眼、耳、口、鼻,其中任何一个器官都无法代替全部整体。听读是说写的基础,说写是听读的发展。听读是基础知识的传授,说写是基本技能的训练,都有利于学生丰富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要实现新课改强调的通过训练形成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达到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要求,就必须让语文教师正确认识“听、说、读、写”的关系,把四者当成整体,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整体训练,偏废其一都将偏离新课标的

要求。

三、忽视教师自身“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和新语文课程标准推行的重要目标,语文教师应该采取各种有效方法促成这一目标的达成。在这一过程中,有的语文教师忽视了自身“听、说、读、写”能力的再提高。甚至有些语文教师认为自己已然经历过专业、系统的“听、说、读、写”训练,具备了扎实的“听、说、读、写”功底,够用了,没必要再折磨自己,花专门的时间去重新炼狱、重新学习。

“学高为师,身为示范。”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学识和能力也日渐提高,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水平与学生需求相脱节是很正常的。新理念对于“听、说、读、写”也作了新的诠释,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更应积极摄取新鲜能量,更新知识储备,与时俱进。此外,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新词汇新现象。比如,网络新语等,学生对于这些充满好奇与求知欲,教师如果不加强自身的学习,将不能很好地给学生答疑解惑,引导他们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找准方向。

四、只重训练,不关注效果

新课改推行下,语文课堂出现了不少不再反复诵读课文,不再强调背诵记忆,教师不再讲授解析,学生很少提笔练习的现象。取而代之的是教师采用的一些新方法,更有教师把自己当作“甩手掌柜”,一个问题抛下去一节课的任务就完成了,没有点拨、没有解析、没有总结、没有作业,美其名曰“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主导”。这是对于新课标的误解。

比如,对于中国古代戏曲和中外话剧单元的学习,课文内容都是剧本,篇幅长且难以找到切入点。于是,不少教师就找到了播放视频这一轻松且自我满意的方法。基本采取看视频―自主讨论―学后总结的模式,即一个课时观看视频,一个课时学生就内容合作探讨,一个课时学生写学结。乍看起来,课堂不仅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还紧跟新课标要求,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基本都有,但教师在其中完全成了“甩手掌柜”。如果说教师是掌柜,那么这些教师对于自家店铺的经营和管理实在有些失职。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改的出发点,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倡导自主学习、发现学习、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但教师并不是可以放任课堂不管不顾。学生虽然是教学关系的主体,但仍需教师适当的引导。

总之,语文教师只有真正参透语文新课标才能让新理念指导教学实践,让教学鲜活生动、大放异彩。

上一篇:数学听课总结范文 下一篇:教学听课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