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教育范文

时间:2023-07-31 10:50:23

语文基础教育

语文基础教育范文第1篇

人作为婆娑世界的有情众生,亲情、爱情与友情构成了其情感丰富的内宇宙。孝悌、忠信、爱人一直是中华传统仁德的主题,形成中华民族世代繁衍最为重要的情感纽带与人伦道德。事实上,世界任何民族都极为重视在本民族基础教育中构筑起这种超越时空的伦理道德体系,这也是“扎根”教育的最为基本的主旨。当“人之初,性本善”这样的《三字经》在时代潮流中淡出基本主干“扎根”教材篇目之后,语文基础教育在这一方面的传承就显得更为重要。若要问现在的60后、70后、80后、90后这几个群体,他们的中小学时代哪些语文篇目最能拨动他们的情感心弦,朱自清的《背影》一定会被高频率地提到。而且,他们记忆犹新的一定是这篇课文中父亲为远行的儿子攀月台买橘子的场景。这个堪称经典的场景是一个学生长达12年的中小学语文基础教育中为数不多的具有如此持久情感激发力的教学点。这说明这一父亲为远行的儿子攀月台买橘子的场景已经通过语文教育深深扎进了我们生命的根脉。作为语文教师,如果将这样一个教学点等闲视之,既说明他缺乏教学眼光,又说明他缺乏责任心。这里的责任心是指他丧失了一次让学生洗礼情感的宝贵机会。如果教师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且在课堂教学中浓墨重彩地突出这一点,但只是将其作为一种阅读赏析,仅仅分析诸如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的传神,那也同样远远不够,因为这种训练其他很多篇目教学中都可以进行。我们必须在注重学生基本语文培养的基础上,以更高的民族文化视野意识到这是一次重要的“扎根”教育。我们要通过这对父子,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独特的审美功能,将学生导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人伦之美的境界。在带领学生阅读、欣赏美文的过程中,让他们感受到父亲于日常生活小事中深蕴的无言而真挚的亲情,那近乎臃笨的攀月台的动作实则是作者以近乎自然主义的写实手法传达朴实无华的父爱,这种手法远远比直白的表露具有艺术感染力。此时,这种阅读欣赏、点评引导全然升华成了一种以语文能力的培养为基础的“扎根”教育。作为教师,在这一“扎根”教育中所要凸显的重心是什么呢?我以为,应该站在民族文化与民族情感维系的视角凸显出“敦伦尽分”的“扎根”教育。所谓“敦伦尽分”就是厚人伦,尽职分。人伦之美就在于淳厚与尽责。这一场景让我们感受到父亲爱子之情的淳厚、父亲对于自己作为父亲的尽心尽力。《礼记•礼运》说:“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这正是绵延在我们民族中的最为值得传承与维护的“敦伦尽分”的人伦之美。倘若我们站在这种“扎根”教育的高度进行《背影》的教学,不仅阅读欣赏这些基本语文能力有了提纲挈领的方向,而且对于课文内容的分析更能够进入一个广阔的文化空间,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语文教育直指学生作为社会个体基本人格最内里的层面。我相信,好的语文教学一定是与学生血肉相关的教学,一旦这种教学深入到学生的根脉,就一定会激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潮声,在人格的洗礼中为自己扎下“敦伦尽分”的最原初意识。或许,这才是作者朱自清创作这篇作品的深层动因。事实上,在朱自清所有散文中,这类散文比如《背影》之外的《儿女》等正是对于人伦之美的现代书写。作为教师,吃透教材是必备的,把握教学导向是必需的,而这一切必须深入到作品最根本的层面,而且这一层面契入的正是学生最内在的根脉,这样语文教育便全然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二、《春》与生机勃发的向上意识

中华文化经典《易经》在我们民族精神的源头处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精神元力,其实质就是永葆生机与活力的向上意识。在作为母语学习的语文课中为学生扎下这种自强意识、向上意识就是对民族命脉的传承,就是为学生一生永葆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生命元力“扎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主席才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实践这种“扎根”教育,为学生培育出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浩然的正气。而朱自清的《春》正是这样一篇难得的经典“扎根”篇目。如果教师仅仅将《春》作为描写春天的一篇美文,这说明教师立身的教学境界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事实上,我们民族吸收其滋养的数代人每每提到有关季节性的现代经典,往往脱口而出的正是《春》亲切的开篇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种熬过严冬的舒畅,一种一元复始的气象,从我们身体里倾泻而出。这时,朱自清乘势在我们面前展示出一幅幅春天生机勃发的希望图。那是钻出地面嫩嫩的、绿绿的小草;那是“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的桃树、杏树、梨树;那是夹带着新翻泥土味儿、混着青草味儿与花香的风;那是呼朋引伴、唱出婉转曲子的鸟;那是“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使树叶子绿得发亮,小草青得逼你的眼的雨;那是“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充满希望的人。在这样一幅幅春的图画里徜徉,学生不仅是对春之美的感受,更是身心洗涤一新的激发。事实上,朱自清在结尾发出的正是这样一种殷切的希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作为教师,就是要借助这股春的气息将生机勃发的向上意识输入学生的心田,让正处在“扎根”阶段的学生涤荡身心,一扫内心的萎靡与阴霾,焕发出民族生命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朝气与活力。本文来自于《语文学刊》杂志。语文学刊杂志简介详见

三、《匆匆》与珍惜时间的生命意识

鲁迅先生说:“时间就是性命。”其实,人类发明时间的根本目的就是以最清醒的意识确证自我的存在。生命由时间组成,珍惜时间也就是珍惜生命,就是警醒的生命意识。人对于生命的热爱实质是从珍惜时间、爱惜时间开始的。所以,孔老夫子才面对浩浩荡荡的江水感叹:“逝者如斯夫!”,这实质是对于生命在时间之流中一去不复返的感怀。因此,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实质就是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这同样是学生阶段必须要牢牢扎下的根。从传统经典“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到现代经典朱自清的《匆匆》,其母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学生扎下珍惜时间的生命意识。

语文基础教育范文第2篇

一、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小学生素质发展

与传统的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更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而服务。因此,语文教学的目标应围绕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去设置,变单一化为多元化,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重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是非常有必要性的。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要充分深挖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适时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使用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和智能训练,潜移默化地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科学思想和科学作风的教育等,促使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

2.重视小学生的美育教育,培养审美能力。美育对人的修养与陶冶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不仅在思想道德上有教育意义而且在语言文字上是相当美的。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我们很好的利用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机地渗透审美教育,使学生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形成对美好纯结事物的向往,对祖国美丽山川景物的热爱,对人物的崇高品质和坚贞精神的赞叹,对好人不幸遭遇的悲痛,对丑恶事物的憎恨等等,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感染和启迪,提高分辨真善美和假丑恶的能力,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审美观和审美理想。

二、改革课堂教学,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来实施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把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进取的“我要学”,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主地,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了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其主体性进一步发展,我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从两个方面训练学生:

1.提出问题,让学生自读课文。

每学一篇新课文,我让学生先预习课文,碰到不理解的字、词、句、段、内容就向老师和同学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同学提出的疑难问题。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通过讨论探索,从而得到解决。当学生解决不了时,我才给他们提示帮助解决,这样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使学生有自己的思维空间,学生的学习情绪既活跃又轻松,在自由的氛围中驰骋,达到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目的。

2.激发小组讨论,让学生互学。

同学是小组的成员,通过讨论互学,使学生能在互助、和谐的状态下探索新知识。互学,学生互补彼此的不足,每个同学的认知结构、经验水平、个性发展存在着差异,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能从别人不同的观点及方法中得到启发,取长补短。

三、面向全体,因村施教,重视个性的技能发展

素质教育作为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我们抓住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因材施教,以不同层次知识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因此,语文教学过程的设计、教法的安排,要适应于受教育者的不同层次、不同情况,让有能力的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知识,从而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

四、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落实素质教育

1.在“读”中培养小学生的素质。现代的阅读观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判体验的重要途径。”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必是作者洞察客观世界和自己主观意念的完善结合体,能体现作者的思想和完美人格。只有读者通过阅读,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才能领略到其中的真谛,并被作品中思想和形象感染,影响其良好的行为和习惯的养成。成功的语文教师都会利用朗读、精读、略读或浏览等多种阅读方法,指导学生粗细相结合地阅读课文,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最后通过同学间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解决问题。如在讲授《争吵》时,让学生自主地精读全文,感受“我”的内心活动,体会“父亲”的话的含义,并结合身边的事例,进行讨论,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并透过故事,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吸取成长的养分。

2.在“写”中培养小学生的素质。写作是运用局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和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中,要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培养学生创作的热情与兴趣。让学生学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从而发现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善、美”。作文教学时,要使学生“身在教室、心在室外”,尽量布置能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题目,让学生能身临其境,通过多种方式去搜集与主题有关的素材。作文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通过搜集素材进行创造性的表述,还要指导学生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让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去个性习作。从而让学生会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并学会如何去正视它、改正它。同时,要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的习惯,使学生形成主动合作的精神。

语文基础教育范文第3篇

保留篇目是新课程改革后选文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对待这一选文群体,一线教师态度各异,教法自然也各不相同。本文试从新课程理念出发,结合保留篇目的具体情况,从新课程的角度,对当前选文中的保留篇目教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新课标;保留篇目;教学

从1994年开始,我国推行“新基础教育”研究,从此拉开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序幕。这一改革,经历了探索性阶段(1994—1999),发展性阶段(2000—2004)和形成性阶段(2005—2009)这三个阶段。到2011年颁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止,我国的语文教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设计理念,教材装帧,教材内容,到图文穿插等,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就教材内容的变化来说,教材选文的保留、去除和新增这一变动最为明显。那么,在当前新课程理念下,教学中该如何对待这一教材改革中所保留下来的选文呢?本文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保留篇目为材料,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研究理论,对新课程背景下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保留篇目的教学进行初步的探究。

一保留篇目的界定及概况

我们这里讨论的保留篇目,指从新基础教育改革启动之后的即1997版、2003版和2013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都共有的选文。通过对这三个版本教材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保留篇目共有42篇。这42篇保留篇目,其中以七年级上册为最多,占了全册的近1/4,最少的也占有1/10。按语体类型,可以分为文言与白话。其中,文言类选文有20篇,都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名篇,占了近一半,《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以下简称“新课标”)要求“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足见编者对古文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标对教材编写上的要求“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在白话语体选文里,保留的22篇选文中,有6篇为外国经典之著,这体现了我国新课标中的“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课程目标和“国际理解”的课程价值追求。体现了新课标“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编写建议。

二新课程与保留篇目的教学

(一)新课程的基本要求

新课标中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新课标中这一要求,与小学阶段的“认字、解词、造句和朗读感知”有了很大的不同,这是初中阶段对阅读的一个更高一级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这一阶段,应做好小学到初中的衔接工作,持有延伸意识、审美意识和综合意识。除了总目标对阅读的要求之外,在具体的学段目标上,新课标也要求在这一阶段的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因此,教师应将阅读教学放在教学的首位,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保留篇目的教学原则

在我们整理出来的保留篇目中,从文体上,以文言文、散文和古诗词和小说占了大多数,这四种文体成为了保留篇目教学的主要文体。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教学中,坚持文体教学意识的同时,兼顾选文的具体特色,让学生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拥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坚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始终做到一个扮演者的角色,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三)新课程背景下保留篇目的教学方法

保留篇目作为一个特殊的选文群体,它们都是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的经典之作。或近代的大家之作,或古人的历史名篇,文体多样,继承与弘扬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1.在比较中教学。我们这42篇保留篇目,除其内容系统大致相同外,其助读系统、练习系统、插图系统都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这些区别之处,正是教师在教授这一类选文可以下功夫之处,有着很大的可塑性,可作为教学中的一手资料。

2.抓住学生心理特点,结合文体特征进行教学。初中阶段的学生,是带着小学阶段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方式进入阅读学习的。在进入初中以后,随着学习的深入,阅读文体种类的增加,阅读要求的提高,这些都是一个衔接与适应的过程。保留篇目中,以散文、古诗词和小说为最多。因此,教师在教授这一文体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习惯于以记叙文的方式来读散文,对故事情节特别有兴趣,也能够对文本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但往往不能准确地说出这种情感,尤其是难以把握那种丰富细腻的情感的这一现实;应充分考虑到学生是带着阅读记叙文的情感、方法和习惯进入小说的阅读的这一现实;应充分考虑到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古诗词只是一个模糊的积累,而初中阶段的学习需要一个理解的深度与表达的深度的这一现实。

3.注重文体的育人价值。我们这42篇保留篇目,都是文质兼美、具有经典性的选文。新课标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切不可忽视选文的育人价值。对于中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来说,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种特殊的成长资源:文化资源,学生可以受到文学作品的熏陶,感受文化魅力,提升文化内涵;情感资源,优秀的文学作品,其情感是具有强大的感染力的,或使人豪情壮志、或使人积极上进、或使人感动流泪……这些情感,都是育人的很好的材料;爱与美的资源,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让人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提高情操。

4.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多样的语文学科教学活动。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要重视开展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语言文字的规律。特别指出:“语文教学要重听说读写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比如,教师在开展保留篇目中的古诗词教学时,可指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主题为《我所喜欢的古诗词集》的语文学科活动。并制定相应的活动目标与活动内容,例如:活动目标:让学生通过编辑自己喜欢的古诗词,激发学生的动手与整理归纳能力,培养主动探究、自主创新、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喜爱。活动内容:(1)古诗词集的篇数不少于50篇,内容可为课堂上学过的,也可为课外自学的;(2)对编好的古诗词集配上插图,写上点评、注解,作者的简介;(3)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4)装订成册,制好封面、封底。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自从启动新课改以来,教师都积极使自己的课堂与新课改相适应。但在适应的过程中,仍存在这样的问题:原先固有教学经验与新的理论相适应的过程,这在教授保留篇目时显得更加明显。部分教师课改前是这样教,课改后还是这样教。另外,新课改中的许多理论,与现实中的教学在应用时有个度的把握问题。例如,在文言文《岳阳楼记》的教授中,由于文章难以理解,教师则会更多的关注于字词的解释上,这样则容易变成古汉语教学,走入专门学习词汇和语法的死胡同里,进而形成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这与新课程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另外,新课程提倡多元解读,教师在教授时则难以放开。《背影》的教授则是个很好的例子。普遍的教学中,都会把背影的主题解释为“父爱的主题”,只有凤毛麟角的教师解释为“生命的主题”。这是个大胆的尝试,但尝试的教师少之又少。要解决新课改所带来的一些适应性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教师除了研究教材,更应研究学生,把学生放于主体地位,加强自身的理论与实践,不断提升素养,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另外,学校、主管部门、社会的支持,也是解决这些问题所需的支持因素。

作者:廖苑妃 单位:赣南师范大学

注释:

①②③④引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参考文献

[1]李政涛,吴玉如.“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倪文锦.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赵多.新课程背景下的诗歌教学研究:以高中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14.

语文基础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 基础教育 现状 问题 措施

推行农村初中语文基础教育,其目的是打好农村初中生的语文素质基础。但是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农村初中语文教育开展的效果并不明显,存在不少的问题。如果对这些问题不加以重视并解决,就会对以后的农村初中语文基础教育的发展造成阻碍,不利于农村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农村初中语文基础教育现状

虽然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实施已久,农村初中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却呈现下降趋势。有研究表明,农村初中生在入学之初语文成绩在优秀范围内的不足5%,在良好范围内的不足35%,而触目惊心的是50%的农村初中生语文成绩竟在合格线以下。

面对这些能力不同、成绩不同、家庭条件不同的学生,怎样制定一个能够全面覆盖的教学计划来提高他们的能力水平是农村初中语文基础教育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传统按成绩分班、划分师资力量的情况,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并没有帮助,同时也不利教师对于班级的管理。成绩优异的学生会因为得到优良的教育资源而取得更大的进步,成绩差的学生由于没有得到同等的教育资源而对学习失去信心,丧失学习兴趣。这样就会拉大学生之间的差距,违反教育公平的原则。

二、目前农村初中语文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语文基础教育的不重视

语文是一门用阅读量来积累知识的科目。学生只有阅读大量的书籍才能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得少于两百六十万字。”这相当于初中语文课本的两到三倍。农村初中学校因为基础设施差,图书馆等免费阅读渠道少,导致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并且学校不重视课外阅读,只会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来应对考试,轻视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家长对于学生的语文基础教育也不重视,他们只重视学生搞好课内学习,而不许学生读课外书。在学校与家庭的双重影响下,学生也就不重视语文学习,语言能力越来越差,不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师资队伍素质不高,改革意识不强

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一般都不愿去农村,他们认为在农村没有发展前途。因而在农村任教的多是老教师。而老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跟不上课程改革的要求,对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理解课程改革的精髓。新的教育血液不进来,旧的教育思想不更新,使得农村初中语文基础教育发展迟缓,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另外,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很多教师面对不求上进的调皮学生不敢严管,怕惹上麻烦,于是得过且过,明哲保身,工作没有创意,不求进取。

(三)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性不强

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方式来进行教学是现代教学发展的趋势。在农村配套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的情况下,现在农村初中各教室也陆续安装了各种现代教学设备。然而这些现代教学设备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摆设,没有发挥出实际的教学意义,造成资源浪费。农村教师还在沿袭旧的教育模式,实施“灌输”式教育,教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地听,师生在课堂上缺少互动,导致教学质量没有提高反而下降。再者,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无入学门槛,因此,很多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特别是农村学生,他们对初中教师的讲课方式难以适应。这样的课堂能有什么互动呢?

三、针对农村初中语文基础教育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宣传语文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基础教学设施建设

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只有充分理解文字含义,才能进行其他科目的学习。要注重加强农村初中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图书馆、图书角、图书流动站等,让课外读物走进农村初中生的生活;纠正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告诉家长不要一味追求高分数,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改变自身陈旧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素质,积极顺应教学改革的要求。只有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才能带动学生和家长转变观念,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相关的政府部门应改善农村教师待遇,激发农村教师的工作热情,并出台一些福利政策,积极引进一批高素质人才扩充农村师资队伍中,提高农村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提高信息手段在教育中的利用率

信息化时代,要积极将现代化教学设备应用于教学中。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结束语

语文基础教育范文第5篇

与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相比,非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并没有面临较大的应试压力,因而在教学上应该采用更加多样丰富的教学方式以吸引更多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然而,当前非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却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状问题,具体体现在课程性质定位相对模糊,课程教学理念体现了一定的僵化,师资队伍与教学力量相对不稳定,呈现出参差不齐的教学水平等。非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教学初衷在于有效提升基础较差学生的文字能力,该目标定位有一定的弊端。那么非基础教育阶段开设语文这门课程到底是解决何类问题呢?应侧重工具性、人文性还是并重体现两者?这些均是非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课程目前面临的定位问题。虽然在高职校教学中语文被列为公共基础课程,然而受到专业课程的明显影响,教学地位呈现出逐步边缘化的现状,令其改革实践进程举步维艰。

随着社会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思维模式、价值理念、生活方式与知识结构均产生了较大变化,加之高(职)等教育的广泛化、普及化发展及社会经济的市场化转型,令许多学生更需要实用性文化,进一步导致较多传统思维模式与珍贵文化不良流失。因而语文教学如何有效结合传统文化、实用文化,令传统文化较好地融入实用文化教学氛围中,与时俱进,合理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则成为我们应着重探讨的重要问题。

实用文化的发展从另一层面导致许多教师欠缺深度专业知识,呈现出师资队伍建设发展的不稳定以及教学水平能力的参差不齐,往往高水平教师不安于教学,争相涌入课程专业教学中,而年轻教师则欠缺驾驭课堂教学的经验,无法有效提升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非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实践改革势在必行

目前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呼吁相关部门应科学实施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性思考语文教学改革,并逐步开始了实践尝试。然而语文在科研与教学层面上却普遍呈现出一些问题:首先人文学科自身的非功利性令其陷入了尴尬境地,大众世俗文化也对语文教学造成了不良影响,各类新型交流媒介的不断涌现令人们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文化语言模式,日益加深了文学语言与日常口语的分裂,形成了书面语言中口语词汇滥用状况,甚至令高(职)校学生形成了一种对传统民族文化语言的疏离。这些现象对巩固语言根基、培养全民文学素质的语文实践教学来讲,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语文密切联系着我国几千年民族传统文化与审美经验,因而教育者必须高度重视,努力探索改革语文实践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与理论建设中重建或修正语文形象。教育是强国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素,普及语文教学及实施全面改革不仅关系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更影响到世代中国人综合文化素质的提升及优质人格的持续全面发展,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认同与发扬光大,承担着民族未来与历史的连接纽带作用。基于语文教学的现实重要性,对其实施实践策略改革势在必行。

三、非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改革实践策略

1.明确语文教学地位及科学教学目标

语文是高职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与本科教育体系中无可取代、不可或缺,因此我们不仅应将其列入课程教育体系中,更应令其成为一门必修课,明确语文课程的科学地位,引起教育部门、高(职)校师生的全面重视。同时我们应明确语文实践教育目标,以提升学生理解、阅读、写作与分析能力为主,重视全面提升培养学生文化素养,进而争取培养出文理并重、知识结构全面、充分适应新时期需求、综合素质全面的新型人才。同时在语文教学进程中,我们应重点关注其审美性与人文性,以文学作品为载体,合理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令其形成良好的学习阅读习惯,能自主思考并勇于创新。我们应引导学生将文学作品视为文化载体,进而深刻挖掘与理解其中渗透的文化价值与人文意蕴。改革实践中,我们应将关键环节确定为将传统学科工具性向人文性发展过渡,有效提升学生写作鉴赏能力,倡导人文精神、综合文化素养及发扬传承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各类文化的意识培养。另外没有了应试教育压力,我们可将短期教学目标定位于重新引导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进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令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丰富的学习活动。至于长期的教育目标,我们则可定位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层面,令其产生强烈的自信感及民族自豪感,进而实现全面的发展与提升。

2.合理设置语文课程,创新教学方式

从总体层面来讲,语文课程设置中我们应营造广阔的教学发展空间,更新教学理念,不应片面集中于古代文学层面,因为这样容易导致厚中薄外、厚古薄今的不良现象,影响学生修养水平的全面提升。同时,我们应秉承分开设置原则,分别开设应用文写作、文学鉴赏、演讲阅读、比较文学课程,将文化作为教学主线,打通史、文、艺术、哲学、宗教学科知识界限,科学树立文化语文教学观,拓宽学生视野,进而提升综合学习能力。实践教学中,面对教育对象的发散性和开放性思维特征、感知能力及趋于成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应科学地采用互动教学模式,立足文章自身渗透的语言感染力与传达的审美、情感、艺术哲理境界,实施启发式教学,运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进行讲解,进而良好掌握互动维度,强化教学互动强度、广度与深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同时我们不应局限在诗歌或文章自身,应将课程教材内容扩充上升至更高层次范畴,引导学生讨论学习,不拘泥于对文章自身的理解,而是上升到更广、更深的理解高度。在应用教学手段层面上,应科学开发多媒体、网络教学工具,更新单一教学模式,令学生更多地关注生活、现实与社会,进而提升其敏锐洞察力及分析总结能力。

3.建设高水平稳定师资队伍

语文课程教学要想走向精品,就必须构建一支综合素质全面、高水平的稳定师资队伍,该环节是实现优质教学实践改革的关键所在。建设师资队伍进程中我们应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具有丰富经验的老一辈教师应通过科学的辅助引导为年轻教师指引科学发展方向,高学术水平教师则应在业务层面、思想意识层面上引领年轻教师掌握教学要领、教学技能与捷径。同时青年教师则应认真考量语文课程教学实际状况,抛弃理想式教学思维,努力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另外优质的教学团队应充分认识理解语文教学课程,秉承共同理念、共同热情,进而真正创建一支精品的语文教学团队。

总之,面对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充分意识到实施教学实践改革的重要性并制定切实有效的改革发展策略,扭转语文课程教学的不良现状。只有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水平,才能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

语文基础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重中之重;基础教育

一、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误区

1.语文教育不应该是“填鸭式”教育

语文成绩好并不代表语文水平高。语文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应试教育上,在目前的教育中,大多数老师还是为了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成绩而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这种做法只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卷面成绩,而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在脱离试卷以后,学生都不知道该如何运用语文,这不得不说是语文教育的悲哀。一位真正的语文好手,即能应付语文考试,也能活学活用。语文并不是无聊的文字,而是表达思想的方式,不让语文成为无趣的应试教育,而是让语文成为学生学习如何在书籍中理解作者的思想,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田野旁边了解蝌蚪是什么,并在父母的带领下了解蝌蚪最终能够变成什么。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便会迫不及待地讲述自己在田野中看到的样子,并说出当知道蝌蚪最后变成青蛙时的惊讶。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语文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能够积累生活的知识,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语文教学不应该给学生太大压力

在很多家长眼里,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人中龙凤,希望孩子能够在考试中考到第一名。很多教师也依据成绩偏爱学生。这样只会把学生培养成一个考试的机器,而忽略了对孩子自身的教育。教育最重要的不仅是教会知识,更要学会做人。教师在语文课堂中给学生莫大的压力,只会让学生死记硬背,考试过关。心里却更加畏惧语文,教师应该意识到语文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地学习,产生对语文的兴趣。这样成绩自然而然就能提高。

例如,在教学《爱迪生救妈妈》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随机制造一些危险的情景,让学生进行表演,如何才能逃脱危险。学生对于情景表演一定会主动参与,发散自己的思维想出各种办法让自己逃离危险。教师可以把这个作为课前引入,让学生看看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是如何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救出自己的妈妈的。

二、小学语文的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学生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时,很多学生都在幼儿园学过拼音。但大多幼儿园教师教的拼音并不标准,容易让学生读音出现错误,养成不良习惯。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让每一位学生在掌握拼音能力、在朗读时不会出现语音的不标准,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能够让学生在遇到每一篇陌生文章时都能准确朗读出文章的内容。在学生的生活中,说出的普通话也能越来越标准。

教师应该重视语文的基础教育,只有打好了根基,才能让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不会出现看到拼音不会读的情况。每一位学生都能准确读好文章内容,在口语表达时也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学生也会更加自信。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源于平时的积累,平时积累得知识越多,在写作时就越能仔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心中有墨水,写作水平才能提高。所以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结合教材,选出适当的课外读物让学生阅读,这样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表达的意思,也能让学生不断积累课外知识,在写作中得到合理运用。

3.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语文教学多会以儿童文学的角度选取一些适合学生理解的课文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都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思维和判断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学习做人的道理。

比如,在教学《闻鸡起舞》时,教师可以找出一些相关的教材让学生了解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选取“凿壁借光”“悬梁刺股”等刻苦读书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我们对学习应该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明白现在教育环境的美好来之不易。让学生能够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相似的例子有很多,教师要结合教材,多给学生选取一些有意义的课外读物,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也能提高学生为人处世的能力。

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打好语文基础,这样才能在其他学科上有更好的发展。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能停止学习的步伐。中国的教育只有在教师的共同进步下才能发展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语文基础教育范文第7篇

一、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

1.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资源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依托和负载。在我国儿童文学进入小学语文教材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五四”时期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诞生之时,人们就亲切地称它为“小学校里的文学”。[1]1920年,教育行政部门通令全国,将中小学的“国文”改为“国语”,选用白话文作为教材,并大多以儿童文学为内容。30年代初,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者、现代语文教育的先驱叶圣陶先生亲自为儿童编写了国文课本《开明国语课本》(丰子恺插图),在社会上连续使用过17年。他在《我和儿童文学》一文中说:“小学生既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得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智慧。当时我编写这一部国语课本,就是这样做的。”[2]令人遗憾的是,20世纪后半叶发生了儿童文学和语文教学“分家”的现象,“其结果不但使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不起来,而且,更糟糕的是,还使他们害怕语文,害怕作文,对语文产生厌烦情绪。”[3]所幸的是,进入新世纪,随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4]1被肯定与传播开来,儿童文学的重要性又重新被语文教育界“发现”和“接受”。2001年6月,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此基础上,2001年7月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总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4]4《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各学段阅读文体作了规定,如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4]5。童话、寓言、故事、儿童诗等都是儿童文学的文体,这意味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突出价值重新得以确认,儿童文学作为小学语文教育优势资源的地位得到了恢复。现行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课文属于儿童文学(从文学角度划分统计)。现将内容改动较大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一、二年级的1995年版和2001年版儿童文学作品选文进行统计。上述统计资料表明,已有相当数量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儿童文学作品进入了小学语文的新版实验教材,其中半数以上出自名家之手。这充分说明:小学语文课文的“儿童文学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5]3。

2.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课外读物和课外活动的重要资源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新课标中提出的阅读目标,仅靠语文课堂阅读是达不到要求的,必须依靠课外阅读共同完成。儿童文学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首选。它之所以成为小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因为儿童文学是儿童本位的文学,引领小学生认识生活、认识世界、接受真理;有助于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能培养小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能力;能扩大小学生视野、增长知识等。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往往篇幅较长,一般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适合课外阅读。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阅读阶段目标,第一学段儿童可以阅读儿歌、儿童诗及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第二学段儿童至少能阅读下列的儿童文学体裁:儿童诗、儿童散文、科学童话和科学故事、寓言、富有象征意义的童话、英雄伟人故事和历史故事。第三学段儿童感兴趣的儿童文学样式主要有:儿童小说、儿童报告文学、科幻作品、探险与侦探故事等。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依托儿童文学编写的小学语文读本和课外读物大量问世,儿童文学开始从更广、更深的层面进入小学语文的教育。尤其是2001年王尚文、曹文轩等主编的《新语文读本•小学卷》,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引起大批读物跟风出版。它的选文倾向于文学的一面,超过三分之一的文章是具有较高审美品位的儿童文学作品。“它成为了儿童文学转化为教育资源的成功标本,并成功引领儿童课外读物向相同方向发展,其后产生的集约效应,促使儿童文学在小学生新语文阅读、新课外阅读中进一步占据了主导地位。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运动、儿童的课外阅读运动、儿童文学的阅读运动得到了整合。”[5]253优秀的语文课外读物,将把小学生的阅读趣味引导到高雅的文学审美上来。此外,儿童文学也是小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丰富材料。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是小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以外进行的各种听说读写的具体实践活动,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可以使小学生发挥特长,培养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爱好和能力。儿童文学作品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为各个学段的儿童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组织第一学段儿童开展儿歌儿童诗朗诵会;组织第二学段儿童成立班级图书角,举行童话故事比赛会;组织第三学段儿童成立文学兴趣小组,开展读书竞赛活动,合编诗集、表演课本剧等。形式多样的儿童文学课外活动,将会满足小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正鉴于此,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儿童文学不仅资源优势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儿童文学自身也因与基础教育的结合得到发展的机遇,儿童文学作为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文本的教学

既然儿童文学作品被选进小学语文教材,成为学生学习母语的范本,那它就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了,而是也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任务,因此在许多具体的教学策略上与一般的文本有着不少共同的地方。但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师的文体意识不强,把任何一篇文章都当作“记叙文”来教,每篇课文的结构、教学设计基本相同。“‘学习字词、认读课文、理解课文’三步走教学法是目前大多数教师教学课文的法宝。”[5]330其实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审美特征,儿歌、儿童诗、童话、儿童散文、儿童小说、儿童故事、科学文艺、儿童戏剧等等,各种文体审美特征不同,具体到各篇作品,因为题材、表现形式的不同,更表现出各不相同的文学和语言形态。笔者以为,儿童文学文本最主要的是要教出儿童情趣来,教出童真、童趣来。儿童情趣是儿童文学的生命,儿童情趣能引起儿童的各种不同情感体验。教师教学时应重点从情趣入手,而不是让儿童文学文本承载过多的教化作用。同时,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应少些功利性,不要把成人的想法甚至误读去影响孩子们的阅读,应让孩子们自由阅读,并“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6],带领孩子们去领会作品里的童真童趣,感受儿童文学文本的美感。下文以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诗教学为例。儿童诗,以真率明朗的情感、富于音乐性的语言、纯真隽永的意境,体现了儿童特有的情趣,表达了儿童对生活的诗意理解,把儿童带入诗歌的殿堂。儿童诗,是儿童文学的重要文体之一,也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第十一册专门安排了诗歌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儿童诗阅读的阶段目标也作了详细的说明。为了发挥儿童诗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独特价值,小学语文教师在儿童诗教学时,不但要充分考虑到儿童不同的心理特点、知识经验、审美趣味,用儿童乐于接受的方法去讲解、分析、引导、游戏,让儿童真正得到求知和娱乐的心理满足。而且,教师还要很好地把握每首诗的特点,把儿童引入诗歌的意境中去,才能避免单一化的教学模式。

1.反复吟诵,初步感受情和趣

“诗言志”。儿童诗作者站在儿童的角度,通过写景、叙事、托物来抒发儿童内心深处纯真率朴的情感、天真善良的愿望、生机盎然的童趣。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4]5;第二学段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4]7。小学每个学段教学儿童诗,朗读都是不可忽略的环节,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浓郁的情趣感知优美的韵律。教师如果具备良好的朗读技能,就能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思、读中议、读中练、读中悟、读中品,带领学生共同感受纯真的情感和美妙的童趣。教材第三册儿童诗《一株紫丁香》,当学生反复吟诵后,教师可以引导、拓展学生的想象,使他们在想象中领会诗歌的情感。比如“绿叶儿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您唱歌”,让学生想象它在唱什么歌,理解“疲倦”一词的意思;比如“满树盛开的小花,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您时时把我们牵挂”,理解“牵挂”一词的意思,回顾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老师是怎样关心我们的。这样的引导,会让学生从诗歌中走出来,在现实生活中具体感受和品味师生间绿叶和花香的情意。第二册课文《看电视》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童诗,抒发的是一家人看电视时互相谦让的关爱之情。诗歌中“亲情”的主旨一般老师都能抓住,让学生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亲情以及音乐感、节奏感,并在教学中加以引导。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读完诗歌后,用一个简单的词语来表达不同的感受,如快乐、温暖、感动、温馨等。但是,这首抒情诗如果只抓住“情”而不顾及“趣”,则未免有些偏颇。教师应该把握住“儿童情趣”引导学生:“你觉得这首诗最有趣的是什么?”而不是直接提问:“你从诗歌中懂得什么道理”。诗歌的“趣”首先表现在一家人对不同电视节目的态度上,爸爸明明听不懂京剧,只好“打盹睡觉”,奶奶虽然看不懂足球,却“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让一年级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初步体验这首诗是“趣”撑起了“情”的流动。此外,《致老鼠》、《爸爸的鼾声》等都是充满童趣的儿童诗。

2.想象联想,再现意境

意境是诗歌的重要美学特征,它指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境界。儿童诗的意境是纯真隽永的,而且充满了童稚。由于诗歌的语言是跳跃的,在阅读时,需要读者通过想象联想去“填补”诗中的“空白”。在反复吟诵,初步感受诗情的基础上,教师应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透过文字展开联想,获得“内心视像”,勾勒出完整的诗意画面,这样的儿童诗才能感动学生,尤其是感动中高年级的学生。金波的《春的消息》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又意境绝佳的儿童诗,它运用取景、调色、拟声、准确的动词为儿童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光图。“风,摇绿了树的枝条,/水,漂白了鸭的羽毛,/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你看,春天已经来到!……”在反复吟咏中,教师应帮助儿童读者在大脑屏幕中幻现具体的画面。在《春的消息》中,可以从诗歌色彩的搭配和声音效果两方面帮助儿童读者再现画面。你看,仰视而望,翠滴的柳树枝条柔软地垂在河岸边。鸟瞰河面,银白色的河水泛起粼粼波光,雪白的鸭子在春水的洗涤下,与翠绿波光交相辉映,这样一白一绿的构图,使图中的景物被层层点染,达到水融的境地。然而,这样一幅画,虽则美丽,略显活力不足,诗人没有忘记添上点晴之笔:“再去唤醒沉睡的溪流,/听它唱歌,和它一起奔跑。”诗句中虽然没有直接出现拟声词,但这并不妨碍读者透过物象去感知声响。“唤醒”产生破“寂”的联动效应,仿佛溪水叮叮咚咚的声音即刻弥漫出来,与画中孩子们欢畅的笑声融汇一体,既展露了童趣盎然的世界,又让学生听到了春天的脚步声。又如教学第五册毕国瑛《听听,秋的声音》,通过秋天落叶、昆虫、大雁、秋风的声音,教师帮助儿童读者再现画面:想象树叶像蝴蝶美丽飞舞的吟唱;想象蟋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想象大雁掠过田野时的叮咛……反复吟诵,使学生如临其境,深受感染;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感官想象联想,三年级的学生才能体验到浓浓的秋的意境。

3.细细品味,探究技巧

人教版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选了不少儿童诗,但难度逐步增加,小学高年级的儿童诗已经不像低中年级那样直白,因为它运用了不少现代诗歌的技巧。《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4]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4]9如何教出高年级的特点来,教师应该思索。笔者以为,高年级诗歌教学除了朗读、再现意境教学,还应该教给学生一些诗歌阅读的技巧。因此,教师不妨自学一些诗歌理论,慢慢向学生灌输一点诗歌技巧,培养他们对诗歌的兴趣。第九册王宜振《斗笠》于2002年在《人民日报》发表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首五节二十行的小诗何以产生这样的艺术魅力呢?诗人回忆:“应该归结为小诗的亮点点燃了读者的眼睛……这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亮点,往往由奇特瑰丽的意象组成,一连串的闪光点,有时显得妙语连珠。”[7]

诗歌第一节:“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你便把故乡戴在头顶。∕走到哪里,你都是故乡的一朵蘑菇,∕娘在梦里也能看见你不斜的身影。”“故乡戴在头顶”,意象是新的,给读者一种新鲜的感觉,这是诗歌的第一个闪光点。接着“一朵蘑菇”,又是一个新鲜的意象,又一个闪光点。短短四行诗句就有两个新鲜的意象。诗歌每一节都有一至两个闪光点,一个又一个亮点组合起来就使整首诗闪烁发亮,产生的冲击力和穿透力抓住了读者的心,给读者一种新奇而别致的感觉。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试着了解“新鲜的意象”这种创作方法。除此之外,王宜振的儿童诗还运用了“思想知觉化”和“自由联想”等现代诗歌的技巧,教师也可向学生略作说明。教师还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揣摩诗歌的声调、节奏和语言,细细品味诗情。除了欣赏诗歌声调的抑扬顿挫、节奏的优美动听、语言的准确凝练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语言与其他文学语言的不同,认识诗歌语言本来就是日常语言的“陌生化”,这些语言的创作手法并不是拟人、比喻之类的修辞就可以概括的。例如第十册张继楼《童年的水墨画》中“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人影给溪水染绿了”,教师可以抓住这些有特色的诗句,让学生细细感受飞扬的童心童趣、品味诗歌蕴含的诗情。

语文基础教育范文第8篇

语文教师的专业性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语文教师的学术知识、教育理论水平。这需要长期的专门训练,包括: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教育理论、语文学科知识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语文教学的实际能力,对学生知识水平、心理特征的了解程度,驾驭课堂走向、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等等。其次,语文的课程倾向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课程中“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语文教师必须专业化,离开了语文学科知识和能力,将无法深入专业探讨,只能就课文讲课文,更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语文教师教育研究愈来愈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怎样才算是好的语文专业教师?怎样才能培养出好的语文专业教师?师范院校学生具有今天学生明天教师的双重身份,在专业化的背景下对基础教育课改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应该更易理解并实施教育理念。

二、师范院校语文教育专业发展进程中的问题思考

语文教育对基础教育以及民族素质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与推动作用。很多院校在积极探索教改的过程中,对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但涉及内部改革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得到明显改观。只有清楚了解师范院校语文教育发展受何种因素的制约,才能着手进行调整适应。笔者以为,原因如下:

第一,师范院校中语文教育专业和其他学科存在差异。语文教育是人文学科,在经费拨款方面不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直接导致了本专业的基础设施、教学软件的滞后;很多语文教师仅凭嘴巴和粉笔进行授课,语文教学环境长期停滞不前,该情况在偏远地区尤为突出。此外,语文所具有的丰富人文内涵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语文教育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理解,但考试时又需要标准答案,这就局限了语文教育的感受交流,降低了创新氛围,进而影响语文专业创新精神的培养。有时,即便是本学科专业之间也互为阵营,学古代汉语的不懂现当代文学,知识面狭窄,缺乏沟通与交融,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第二,师范院校语文教育专业自身存在不足。在培养规格上,重点强调学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而学生主体灵性的开发没有提到对等地位。语文是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是广泛深远的。可以想象,一个只有专业技能的语文教育专业师范生走上教师岗位后,可以教出答案标准的学生,却有很大可能也扼杀了学生的灵感、想象力、创造性等多元智力因素,违背了语文教育的特点。其实,高师院校要适应语文基础教育课改和发展的需要,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中小学语文教师,这是根本目的。但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才算“适应社会需求”?过去往往强调较低层面的供需对应,把适应小学语文教育的需要做了片面的固定理解,导致了师范阶段人才培养规格层次实际上的降低。

随着教育观念现代化进程的飞速发展,这种认识尤为片面和静态,没有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把基础教育与提升培养规格对立起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师范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的积极性,以致步入社会后发展潜力不足。再者,在语文学科建设上,地方师范院校传统的课程结构调整变化不大,学科专业建设特点不突出。该局面的形成,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行师范教育体制导向的成因,而片面理解语文教育的师范性是重要原因之一。

三、师范院校语文教育的发展走向

虽然课改倡导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现实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语文教育专业师范生夹在素质教育理论的“放”和应试教育现实的“收”之间,形成了见习实习时的两难境地。笔者根据数年的语文教育专业见习实习指导、师范生的反馈情况发现,许多师范生都在纠结课改教育理论实施的有效性。这种对教育实践活动以及教育观念的反思,说明我们的人才培养已经充分意识到要跟上基础教育课改的步伐,让师范生发展自我意识。教育家上寺久雄在《教师的心灵与风貌》说过,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自身的反思与调整、自身对自身的评价、自我改造和把知识转化成智慧的能力。师范生是教师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基础教育课改政策的了解和认识、课程改革体系的完善、自我意识的培养必须从师范院校教育阶段就开始做起,具体来看:

第一,改变教育理念。师范院校在进行师资力量培养时,应着重关注教育理念———理念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只要有教育行为的发生,就有相应的教育理念在起作用。为了师范生在今后的教育行为中能达到课改的要求,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修养,就需要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这是最基本的专业发展要求。一旦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就会形成相对稳定的精神力量,这将影响一名语文教师如何看待教育的意义,如何看待教学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如何看待语文专业的发展。

树立终身教育观和学习观,对语文基础教育课改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它强调的是对自我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是“活到老学到老”的理性诠释,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一种回归,更是超越和发展,是实现语文教育课改提出的教师继续教育的理念基础,对教改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语文学习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师范教育阶段所学的语文专业知识不足以承担所有的教育实践,良好的语文教育理念可以在本质上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这是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树立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观念。师范生具有双重身份,在学生阶段作为学习的主体要学会自主学习,在教师阶段作为组织者要求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倡导自主学习的同时也呼唤配合,语文教育应当注重听说读写,注重与生活的联系,建立研究与合作,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甚至是学科之间的多样性互动,开拓视野,激活思维。

第二,培养一专多能、全方位发展的复合型语文人才。“教师绝不是教书匠,而应该是具有教育思想、教育风格、教育能力的教育家……即使教育过程成为实现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塑造他们的高尚人格,实现自己的精神追求,丰富自己的情感,放射智慧的光辉,实现自己的幸福理想。”语文教师应真正把握语文教育的本质,以自身专业学科知识为纽带,以教学为手段,把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能只限定在教材知识范围中。这要求语文教育专业师范生不能只注重本专业学科知识,还应触类旁通,如此走上教师岗位后方能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丽江师专语教专业坚持拓宽知识基础,加强技能培养,提高实践能力,强化素质的办学理念,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近几年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具有一专多能的特点,不仅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也体现出了当代大学生较高的综合素质,应用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均在95﹪以上。此外,语教专业以“三个一”(一张好口才,一笔好字,一篇好文章)为培养目标,鼓励并指导学生通过导游证、秘书资格证、育婴师资格证考试来拓宽未来发展道路,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基本理念,为地方的发展储备人才。

四、结语

到底该“怎样来进行专业的语文人才培养”这个问题,目前尚未有权威定论。在课改的大背景下,师范院校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进程和步伐———无论学生还是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只有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才能有效解决复杂而具体的现实问题。高师院校确立了语文教育专业改革的方向后,需因地制宜,理论结合实际,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语文基础教育范文第9篇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我国积极进行教育改革,最终的目的是强化国民知识结构,使国民能够适应时代的进步,在社会中良好的生存与发展,推动我国不断前行。基于此,应当要求大学教育适应终身教育体系,对大学教育合理的改革,更好的教育与培养大学生,使大学生无论是在校阶段还是进入社会,都注重自身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整体水平,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国家。本文将以分析终身教育为切入点,就终身教育视角下大学教育及其改革予以探讨,希望可以真正提高大学教育水平。

关键词:

终身教育;大学教育;改革

1前言

站在21世纪的门槛,信息化浪潮滚滚而来,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此种形势下,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就业结构逐渐变化,人们的职场生活越加复杂。当代大学生要想在复杂的社会中打下一片天,需要注意强化自身知识水平。当然,大学学校有义务、有责任,让大学生认识到教育是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使大学生注重学习,终身学习。为了达到此目的,基于终身教育视角,积极进行大学教育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2终身教育的简单概述

终身教育,即为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它的形成是经过漫长的时间岁月发展而来的。“终身教育”一词源于1965年12月召开的“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上,法国著名学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专门负责成人教育工作的保罗?朗格朗所做的“终身教育”学术报告。自此之后,“终身教育”受到国际上的重视,掀起“终身教育”思潮。当时,人们将“终身教育”定义为成人教育。后来,随着终身教育的广泛应用,人们将“终身教育”思想引用到职业教育中,并扩展到整个教育活动中,最终将终身教育视为智力的、情绪的、美感的、社会的、政治的修养[1]。“终身教育”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引领教育的重要思想观念,贯穿于终身教育和非终身教育之中。不仅改变了教育机构及教育制度,还使得社会中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与培训,得到优化、改善,使得通过正规教育或非正规教育的学习者都能够深受影响,积极的投入到知识学习中来,获得知识。

3基于终身教育视角下大学教育的分析

21世纪教育改革的情况下,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从幼儿教育和初等教育开始并持续终身教育的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一部分。积极的遵循“终身教育”思想,进行大学教育改革,使终身教育理念成为大学教育的推动力,如此可以提高大学教育水平,培养更多优秀学子,使之成为国家栋梁。当然,要想基于终身教育视角来改革大学教育,首先要了解大学教育,再提出切实有效措施加以改革。

3.1现代大学的功能分析

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学,确定大学所具有的功能主要有:(1)通过高水平的研究拓展新的知识领域;(2)通过教学把知识一代代传承下去。按照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来划分,大学自然属于正规教育。在正规教育系统中,每一教育层次上,都有适当的级差和选择系统。而大学属于正规教育系统的最高层,与其他教育机构自然有很明显的差异,所以目前大学主要以本科生、研究生为主。而终身教育的适用范围包括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但是,目前大学与成人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很多大学几乎不承办成人教育,只有在特殊环境之下才会承办。这种情况,国内外均存在[2]。就国内大学来说,近些年我国诸多高校承办成人教育,但承办的目的不同,像研究生教育是为显示水平,本科生教育是为立足,而成人教育则是为了补充财政。深入分析当下一些成人教育的办学情况,成人教育力度不大、成人教育水平不高,自然会影响终身教育的推行。所以,基于终身教育视角来说,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功能不强,不利于更好的推进终身教育。

3.2教育民主化的分析

相关研究表明,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受教育程度。而大学历来争议不断,不平等显现屡见不鲜,如追求精英主义、入学机会不平等等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挫伤学生学习热情。而终身教育则重视每一个个体成员,希望通过维护个体的权益,使个体在民主教育中更好的学习、更好的发展。所以,基于终身教育视角来看,大学民主化程度低,不利于更好的推进终身教育。

3.3教学资源的配置分析

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系下开办的大学,其公共性特征被分割给多个部门,使得大学在条块分割、高度集中部门所有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难以真正实现公共化,而是备受限制。这就意味着大学的教学资源也备受限制,不能结合实际需求,合理的分配利用。终身教育的实施,目的之一是让学习者可以更好的利用每一个教学机会,积极的学习,不断强化自身知识水平。由此看来,大学教学资源分配不合理情况,难以满足终身教育发展需要。

4基于终身教育视角下大学教育改革的探究

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可见当下的大学教育难以有效的推行终身教育。基于此,笔者的建议是:

4.1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找准自身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定位

为了使终身教育理念贯穿于大学教育中,更好的促进大学教育发展,应当在大学教育改革之际,树立终身教育理念,适当的调整与优化大学教育,使得大学教育与终身教育相融合,将终身教育贯穿于大学课程、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当中,使终身教育影响学生及教学活动,以便培养优秀的人才。当然,要想在大学教育中正确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应当对终身教育体系进行分析,并结合大学教育实际情况,明确大学教育革新的观念及观点,在此基础上,正确引用终身教育理念,如此可以使终身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提高大学教育层次。

4.2重视来自社会的需求,提高大学生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大学生在大学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在社会中更好的发展。为了使大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社会,更好的融入社会,应当在接受大学教育之际,能够适当的了解社会,并不断强化自身能力,满足社会需求。所以,在改革大学教育之际,应当注重了解社会需求,关注产业结构、职位结构,积极的与企业、政府产生联系或构成合作关系,扩大教育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增强学生自身知识水平、能力、意识等,使学生与成人水平相当,提高学生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5结语

基于终身教育视角来审视当前大学教育,主要存在大学功能少、民主化程度低、教学资源配置有限等缺陷,不利于更好的教育和培养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基于此,应当积极进行大学教育改革,树立终身教育理念、调整大学教育等,使终身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中,提高大学教育水平,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紧随时展步伐。

参考文献:

[1]余胜泉,丁杰.加快深层次推进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信息生态观视角下的基础教育信息化[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1):19~21.

[2]胡红华,李艳.试论终身教育视角下的大学教育及改革[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4):68~71.

语文基础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字 有效教学 课程改革 阅读教学 有效教师 教学方法与策略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实施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基础教育改革这个大环境下,我们要更好的进行教学,首先应当感悟基础教育环境下的新教育。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对于教育的认识和评价也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基础教育改革强调我们转变教育观念,我们的教育不再是教师占主要地位的讲授式教学,新课改后的教育更强调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过程。而教育追求的是:寻求物质世界发展的合理性(科学素养),具有人类社会的规范和属性(人文素养),养成健全的人格发展生存能力(生存素养)。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最终目的是要培养人格健全适应社会发展的人。而在学生所学的各门课程中,最有利于把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适应社会生存能力结合起来的课程便是语文课程。语文课程,以其学科特殊性在教会学生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形成。因而,语文有效教学在实施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研究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语文有效教学的问题,我们首先要认真理解一下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就在本质上强调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也从另一个方面揭示出语文有效教学的重要行。而新课标中积极倡导的语文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与探究。现在我们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很多教师为了贯彻新课改的要求,运用提倡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而有矫枉过正之嫌。事实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可以有一些更加理智的认识。可以肯定的是,在教师讲述为主的状态下,我们的教学中依然存在这“自主学习”。这里的“自主”,我们可以有更加全面的认识:“自主”是学习者主动的学习欲望和状态,它同样可以贯穿体现于教师以讲授为主的课堂上;“自主”是学习者对于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现在新课改后我们的语文教材更加的灵活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让学生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更加的自由;“自由”是学习中学习者自主发现和探究问题的意见,这些学生自主发现探究的问题与意见同样是可以在以讲授为主的课堂上同教师交流的。因而,对于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的教学方式,我们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选择具体的方法,灵活处理,而不应该拘泥于形式。

语文学科本身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如良好的精神品格、人生态度、美好情感、审美情趣、良好个性等等。认识到须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的人文因素,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人文精神,重视心灵沟通,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在具体教学方面,新课标对于个性化阅读的原则是: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而事实上我们现在在新课改的实施中常常面临着两个极端,一是形而上的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活动只是形式,内容上依旧是传统教学的延续。二是一味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教学秩序几乎失控。当然,第一种情况是我们长期以来批判的,要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但是,与第一种情况相比,我们肯能更要警惕第二种情况。如果说新课程更强调我们教会学生程序性知识的话,那么传统教学(也就是第一种情况)可能交给学生更多的的陈述性知识,而第二种情况下学生可能根本就学不到知识。毕竟,我们的教育是面对发展变化的主体,并且这些主体从各方面来讲都是是不成熟的。因而,我们要真正落实新课标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就必须在充分认识学生心理、年龄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有尺度的一步步把课堂交给学生,最终达到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语文新课程强调语文的人文性特点。我们不光不能把教参上的感受交给学生,也不能把自己的感受教给学生,我们要教给学生的应该是如何有自己的感受,是如何引导他们有自己积极的感受,培养他们的感受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只有对于美有着自己独特感受,心存美好的人,才能带着人文关怀走进社会,而这,正是我们语文新课程的课堂上要培养的人。我们要用语文新课程把这样的一种默默温情传递给学生,再通过他们把这种人文关照传递着给整个社会。

当然,阅读教学的有效进行是促进语文有效性教学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这是从具体教学内容上对语文有效性教学的思考。从另一个方面讲,语文的有效教学也需要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我们要做一个有效教师。只有具备了有效意识,有效追求(精神、气质等)的教师才可能成为有效教师。首先,有效教师应当具备激励性人格。即:教师要对自己所教的专业有兴趣并且融入其中,只有真正爱这一行,我们才有可能干好这一行。同时,作为一名有效教师,我们还应当具有热心和幽默感。对待学生,我们应当热心、信心、关心,并且怀着接纳的心态真诚的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而幽默感则是教师拉近与学生关系的最好办法,这种师生间的亲密关心可以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动机。最重要的是,有效教师必须具备可信任感。这种信赖感大多数来源于我们的学历、经历,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传递给学生的信息以及我们在自己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行为。这些多表明,要想成为一名有效教师,我们必须先从自身出发,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学生。教师对于学生而言,本来就是一门潜在课程,因而培养学生人格精神方面的一些气质我们可以从严格要求我们自己开始。

成为一名有效教师,我们不光要教会学生具体的知识(如前面提到的阅读教学等具体的教学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策略、方法方面的知识,即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上的迁移,完善学生认知结构,授学生以“鱼”,更要授学生以“渔”。除了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进行学习,我们还可以用一下几种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学习。第一,教会学生积累式学习。语文因为其人文性,因而它的知识不像其他学科一样大多数来自课本。语文学习的积累可以来自课内、课外两个方面。现在学生学习多门功课,往往花在数理化和英语上更多的时间,对于语文学习往往不是很重视,教会学生积累式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合理利用零碎时间学习语文,既不花费学生过的时间也不耽误学习,同时,课外积累的习惯一旦形成,会同时形成一种对语文学习的内在动机,从而又反过来更好的促进语文有效教学,可谓一举多得。第二,吟诵法。语文学习作为一门语言的学习,吟诵是必要的手段。但是我们要记住,吟诵不是死记硬背,我们这里更多的强调学生在吟诵的过程中从文词之中体会到美。这种美的感受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这种美的感受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课业负担之下寻得心灵的放松,真正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特点。第三,文本的深加工。对于文本的深加工,其实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也经常会用到,但是,我们往往是教师深加工后直接把教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教给”或者说传递给学生。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试着训练学生自己进行这种深加工,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然后在活动课上进行小组讨论和教师点评。这种教学活动当然不易过多开展,因为我们的现实条件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给学生进行活动,但是,少量的这类型活动课程的开展不光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的精神。第四,综合性课程的开发。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它可以和许多其他的课程结合起来综合开发利用。面对一门内容丰富有趣的综合课程,学生不光更有兴趣学,而且也更能学到东西。综合课程的开发是这些年来讨论比较热的一个问题,语文教学也可以成为综合课程的组成部分。当然,综合课程的开发需要教师具有渊博的跨学科知识和较好的课程组合能力。这些具体的做法在实际中不光会促进语文的有效教学,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和整合。

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的教学,它影响着学生人文素养和知识能力两个方面,促进学生语文的有效学习非常的重要。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我们要在促进语文有效学习不光要从教的内容角度考虑,还要考虑教师素质、教学方法与策略等多种因素。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语文有效教学肯定还存在这其他的一些问题,我们要在实践中进行研究,促进语文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春新.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

[2]史成明.警惕语文新课改中的“盲目趋新”现象.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J].2008(2)127――128.

[3]王国才.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时事观察[J]. 58.

[4]郭芬芳.充分利用语文新课程对高中生进行道德人格教育.教育[J].2009(12)54――55.

作者简介:

上一篇:课外文学知识范文 下一篇:室内节能设计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