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审美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17 17:08:26

语文审美教育

语文审美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审美感知力 审美情感 审美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0-0093-02

一 审美感知力

感知是对内在情感的体验、是认识和积累通过感官对外部自然形式和艺术形式的把握。审美感知力是审美教育的基本能力,是审美素质的核心。小学生读书不得要领,效果就不会好,应提倡“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审美感知力的获得,主要是靠听和看,让学生领会到生活中的美。引导学生进行“美读”训练,是使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美的主要方法,“美读”就是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把抽象的文字变为真实情感再现。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美读”练习,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多方面深刻感知课文的内容,能与作者心灵交流,进而悟出课文的美。

现在农村的学生和城里的学生同样可以享受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加强多媒体、录像、录音、电视等媒介的教育,将课文中抽象的视觉文字可转变为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这也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运用各种电化媒介,能提高学生的整体感知力,如旋律感、节奏感,观察事物的敏锐性和选择性。如在教学《桂花雨》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领悟文中“这里的桂花也比不上家乡的桂花香”这句话,我以一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开头,然后以散文诗一般的语言作总结: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我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上述语言优美且简洁,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当然我们更要品味课文本身的语言美,引导学生从情感的体验中有意识的读出重音,读出与本课内容更贴切的语气和语调,使学生的情感受到强烈的感染,进入审美享受的更高层次。

语文审美教学,要自始至终都带有情感色彩。美感中的情是人“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通过情感的表述可以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和审美理想,并产生积极而肯定的情感态度和体验。当然,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情感、教材的创作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经过三者沟通、融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操的最好途径。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授课伊始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审美情感。

二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感

语文教学作为一个审美过程,自始至终都带有情感色彩。它可以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和审美理想,产生积极而肯定的情感态度和体验。审美情感是人们的审美经验表现为带经验性的情感评价。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一种基础工具,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充满了人的情意、人的创造性才能,尤其是审美情趣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审美规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语言,有针对性地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美和对美的热爱,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能力。

在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具有文学性质的课文占70%左右,我们可以从这些古今中外的优秀篇章中获得健康、崇高的情感熏陶。语文学科美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它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来撞开学生心灵的窗户。教师要发掘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感情和精妙之处,让学生与文学作品建立一种特殊的联系,即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产生意象,在类似的情境中产生类似的情感,从而进行美的感知和美的鉴赏。

三 培养创造性的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创造的审美能力需具备语文基础或基本素养。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所受教育及生活阅历存在局限性,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在想象中还要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课文的特点,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能力,在于感知文学形象的美。文学作品中的美,是通过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的。培养审美感受力,关键在于培养对艺术形像的感知力。艺术形象的感知力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整体性的教学,使学生感知整体形象的美,从而学会欣赏。只有从整体上感知美的形象,才能进入美的领域,并领略美的意蕴。其次,义务教育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非使学生消极地、被动地去接受美的熏染,而是要积极主动地进行“再创造”。审美想象是审美构思过程得以展开的主要心理功能,审美想象是审美移情的深刻化。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审美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并跨越时空的思维活动。教师应引导学生凭借生活的逻辑,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止为动态、化无声为有声,塑造鲜明、生动的审美意象,更集中、更理想地反映现实生活。

义务教育语文教学中的文学鉴赏活动,我们不能单凭直觉和直观形象去把握,必须要有审美理解,如果语文教学中真正将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把作品的不确定性和空白处按照学生自己的个性解读组织起来,以独创性和丰富性来改变作品中简单化的现象,才能使学生的审美能力获得创造性的发挥。

语文审美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审美教育;探讨

中职学校的学生刚初中毕业,年龄较小,尚处于发育阶段,其知识水平也处在积累阶段。随着学生思想的日渐成熟,语文教育对其影响也逐渐增强。最近有调查显示,中职学校学生对语文课堂缺乏积极性,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中职教育的目标与语文课程的目标存在一定出入,大家普遍认为语文是一门辅的课程,无须给予过多的关注,而其他专业课程才是中职教育的重点,所以应以专业课为主,由此产生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度不高的现象。可见只有提高师生对语文教学的重视,才有利于使学生逐渐形成审美意识。因此在中职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对各方面知识的接受程度,设计相关的教学方案,培养中职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成长的阶段加强审美能力的培养,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本文将从下面四个方面探讨提高学生语文审美能力的方法。

一、激发审美情趣

由于学生在成长的各个阶段都对美有着强烈的追求,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防止学生盲目追求美而误入歧途,教师可以将美渗透到语文教学当中,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来提高对语文课堂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对美的品鉴能力。教师应注重将课文中的美好景象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美好的感受中增加对审美能力的好奇,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在教学时对于优秀的文章,应加强引导,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捕捉文字中的美好。并加强对文章的语言措辞等方面的分析,以此来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审美能力。同时教师应重视在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融入其中,通过意境之美来逐渐提高其审美情趣。实现由外在美到内在美的感知。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小短片来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加融入课文所渲染的氛围当中,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我很重要》这篇课文时,教师应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是一道风景,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文章的“结构美”“哲思美”及“修辞美”。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使学生更加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体会到个人与群体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语文素材多样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渴望从多角度获取更丰富的信息。为此教师必须增加阅读量,广泛收集各类语文审美教学相关的素材,同时要重视积累知识,并掌握要点。将相关素材引入到教学当中,使课堂教学不断得到充实,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得到提高。在课外,教师可以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喜欢的书籍以及平时的兴趣爱好,从而加深对学生的了解,掌握提高其审美的切入点,并以此来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刊物,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提高审美情趣。

三、协助树立正确审美观

中职学校的学生是在初中阶段学习完毕后开始中职教育的,由于阅历较少,且正处在人生观的建立阶段,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因此在中职教育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排除各种不良因素。促使学生从积极的一面出发,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问题。语文课本的内容包含了许多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资源,教师应学会加以应用,对于错误的审美观教师应及时予以纠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并不断向好的方面发展。例如在学习《项链》这篇文章时,教师应让学生理解女主人借项链,丢项链以及还项链的整个过程,从而走进女主人公的生活,理解其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过分的爱慕虚荣、追求享乐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这样的人生观要不得。同时,也要让学生体会到女主人公卑微但恪守诚信,不屈服于命运的人性之美。

四、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人格

每篇文章都有其情感主题,为了使学生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情感当中,教师可以通过解读文学作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在理解了作品创作的背景与所表达的情感之后,更易产生共鸣。比如在学习《送友人》这首送别诗时,教师应通过讲解,让学生感受到这首诗的主题,即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不舍之情,同时通过分析景物以及送别时的环境,如“孤鹏万里”,表现漂泊不定的心情,委婉含蓄,情深意切。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五、结语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对净化学生心灵和陶冶学生情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的审美心理结构,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增强。本文通过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语文素材,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以及情感与人格,达到提高审美教育的目的。同时也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从审美教育中感受美,增强对美的感知与理解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使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感性和理性共同发展的目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对中职语文审美教育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整理,并有效运用教学资源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作者:陈菲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旅游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罗明仙.寓中学生的人格塑造于语文审美教育中[J].新课程导学,2016(6).

[2]孙新杰.提高初中语文审美教育措施探讨[J].课外语文,2016(7).

[3]周均平.论语文审美教育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特征[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

语文审美教育范文第3篇

一.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审美感知能力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指由审美感觉上升为审美知觉的能力。审美知觉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直接呈现于感官,二是整体形象体验,三是情感反应。三者缺一不可。艺术作品所描摹的形象之所以能唤起人们的美感,是因为经过语词、线条、色彩、声响等中介,使审美主体回忆起既有的表象。但在中学教育中,学生由于经验不足,有时却不能唤起美感。这是因为审美知觉的基础是客观事物,包括时间、空间、能量、信息等物质存在形式。而在语文教育中大多是教材中那些经过了折射的时间、空间的存在形式,对这些整体形象的把握程度如何,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态度。

如果仅仅把语文学科教育中的自然现象作为自然形态,而不能识得其中的情与理,那么,即使唤起了学生的表象记忆或想象,也只是一般性感知,而不是审美感知。“深蓝色天空中的一轮金黄的圆月”、“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的火烧云”、“水面上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等景物描写,都不只是通过语言中介的自然景象;《党员登记表》《荷花淀》诸篇中的景物描写都远远不是景物的表象,不是一般的知性,而是赏心悦目的情性。教师那种“情景交融、物我同一”的说教并不是美育,因为审美感知是学生本质力量的体现,是生命的体验。语文审美教育必须培养学生自己的审美感知能力。

二.培养审美想象力

想象,在心理学上的意义是通过自觉的表象运动,借助原有的表象和经验,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智力结构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审美想象是审美移情的深刻化,即人在审美观照中,把自己的情感移入对象之中,使之物化,从而体现出人的性格思想。正如高尔基所说:“想象――这是赋予大自然的自发现象与事物以人的品质、感觉、甚至还有意图的能力。”通过语文学科的美育培养想象力,对人的智力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鉴赏活动中,审美主体从来就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他们总是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受主观感情的驱使,发现、补充、丰富审美对象,赋予它新的活力、新的生命;审美客体总是潜藏着感染、诱发审美主体的力量。正因为如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激发鉴赏者的想象。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想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语文审美教育培养审美想象力,就是要把作品的艺术美和现实社会联缀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加以比较、融合,进行再造想象。这是使学生凭借教学活动唤起内心视象,由原有的表象推出新的表象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语文教材中诸如《土地》《白杨礼赞》《樱花赞》等课文都是培养想象力的极好凭借。

培养想象力应当特别重视移情现象。审美想象本质上就是移情的深刻化,是情感的物化。审美观照中的移情,是审美主体的情感向感知和想象的表象移入,而不是向客观对象移入。这是由于主体与客体之间具有质同、形似、神合等方面的联系,而不是脱离了客观事物的想入非非。没有直接的或间接的审美经验,就难以构成由此及彼的联想,难以发生想象活动。因而,语文审美教育必须根据效应性的特点,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获得各种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审美想象与形象记忆和情感记忆分不开,只有在记忆的基础上才可能把感知到的表象进行综合、创造,发挥想象在审美判断中的作用。语文审美教育培养想象力的途径,一是通过作品鉴赏;二是适量地背诵诗文,储备记忆材料;三是观察自然和社会,增强形象记忆和情感记忆。记忆和积累越多,想象力就越丰富。

三.培养直觉思维能力

直觉是一种高敏度的感知能力,是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把握,具有更大的悟性。直觉的猜想、假说往往是科学发现和美的创造的起点。然而,在现实的语文学科教育中,学生接受的多是知识条文、文学概念,儿童时代那种整体知觉的内心世界往往由一种与之互不相干、互不一致的东西所代替。这种教育方式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价值,但是直觉思维能力因此大大下降了,人的成熟似乎与人的创造思维形成了矛盾。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在常规教学中,把阅读教学确定为划分段落、归纳段意和中心思想,把讲授归纳为对人物形象和景物的分析,把原有可以把握的整体形象肢解开来,这些做法都会扼制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

语文学科教育中的文学作品鉴赏课和课外语文教育可以弥补这些缺陷。在文学作品鉴赏过程中,客观事物并不在眼前,而只有一个想象中的世界。但是通过语言符号,经过想象、联想,在阅读者的头脑中便形成了表象。这个表象不一定是具体的“这一个”,而是经过了创造的“那一个”,是对自然、对社会的直接观察和感悟,具有更高的价值。让受教育者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去观察自然、了解社会,能够使他们获得更加直接的表象,而且这种表象是任何人无法割裂、肢解的整体形象。审美直觉和心理学上的形象直观不尽相同,审美直觉形象更带有模糊性,因而具有更大的创造性。鉴赏中无意识与知觉表象交替出现,还未形成有意识的明确形象,或隐或现,带有神秘感。学生在心理上被诱导,产生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这就是语文审美教育的即时效应;而诱发创造性,发展直觉思维能力则是语文学科教育的延时效应。直觉思维能力是人的重要素质之一,也是语文审美教育的内容之一。

四.培养美好的情操

情操,简言之,就是情感和操守,这是由情感和思想综合起来的,不会轻易转变的心理状态。美好的情操能够产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情操既是德育的任务也是美育的任务。

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渗透在其他的心理因素之中,又是审美心理的诱因。情感往往同个人的要求、愿望、理想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带有强烈的主观倾向而又具有个体性;情感还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具有易变性。中学阶段学生的情感不够稳定,操守尚不坚强,情绪极易冲动。因而,以美育人,以美怡情,培养高尚美好的情操,是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现行语文教材中,许多古代诗文都表现出修身养性、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现代作品《自序》《荷花淀》《百合花》《坚强的战士》《党员登记表》等篇中的人物形象更是闪耀着为追求真理,实现伟大理想的美好情感和崇高操守。内在情感是人整个生命不可缺少的部分,情感的稳定性形成每个人特有的操守。语文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坚定的意志。

五.全面发展个性

人的历史,始终是其个性发展的历史。审美活动是一种个性选择。学生自觉地拥抱美的世界,充分显示出自己的个性。德育是受动式的教育方式:理性反思、启迪智慧、激发完善自身的意志力量;以其逻辑力量和说服引导引起学生心灵震动,锻炼个性。美育则是主动接受教育的方式:审美陶冶对性格的洗礼,主要依赖含有理性成分的情感因素,感染调动学生,使其自我教育、自我调节。教师以情感春风化雨,点滴入微;学生以心灵沐浴春风,欣然接受。

语文教育是全民的素质教育,语文审美教育正是凭借教学美、教师美、教材美为学生创造美的世界,唤起他们的共鸣,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塑造美的心灵。这种美化效应主要表现在强化和移化方面。强化效应是加强巩固学生原有的性格特征。教学中“启而不发”的现象,从美育的角度分析,其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了移化效应。学生总是从教材、教师的教育之中,寻找与自己的性格特征、经验结构相吻合的内容,并使自己的个性进入稳定、强化的情境。“愤”而“悱”便是一种自觉的美化状态;“导而弗牵”就是要创设一种使学生自觉追寻移化效应的情境。归根结蒂,启而不发、不愤不悱就是因为审美对象(包括教师、教材)与审美主体(学生)的个性总体取向相去甚远。要使学生顺应于审美对象就必须加以诱导,使他们把注意力转向那些暂时还不熟悉的审美对象,打破稳态平衡,实现移化效应。个性的发展正是在强化和移化对立统一的过程中实现的。语文审美教育以其自身的特点最有利于实现强化和移化效应,发展学生的个性。

语文审美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审美教育,工具性和人文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明确的规定:“审美教育助有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然而,就目前应试教育还有相当市场的情况下,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的现状,却并不那么令人乐观。

一 :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困境原因分析

高中语文审美教育走入困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当下最明显最突出来论述。

(一)外在原因。首先,人们对审美教育的理解偏颇。社会不重视,这方面就包括观念落后和社会投入不够,当然还包括教育体制改革问题,笔者认为是最关键的问题。要使高中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得到卓有成效的开展,必须得到学校审美教育系统中其他子系统的配合。然而,现实的情况往往是,人们一提起审美教育,就是音乐美术,就是电影电视。语文的审美教育不仅不可能“一枝独秀”,相反只能处于“鹤立鸡群”的尴尬位置;语文审美教育的功效不仅得不到其他子系统的有力配合,相反其功效还会受到来自环境的负面影响。

再次,升学率的压力。现阶段的高中各学科都无例外地受高考升学“指挥棒”的影响,为了追求升学考试的高分,语文教学中就常常挤掉了审美教育的一席之地。这在有的教师看来,是理所当然“挤”之有理;而在有的教师看来则是无可奈何,忍痛割“爱”。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升学率的压力无疑已经构成了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正常开展的一个重要障碍。这就是比较突出的功利倾向,这既受到当下社会的一些功利特点和金钱主义的影响,同时受到高考考试体制的影响。

还有,高考体制问题。目前对学生的考核还是只有考试。同时对学校和老师的评价仍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无论是教育系统内部还是外部,无论是从评价理念还是评价方式与手段,都尚未发生与课程改革实验所要求的实质意义的跟进性改革。这几年的全国高考在“保持稳定”的大旗掩盖下存在着严重的程式化和套路化倾向,题型固定,内容固定,复习思路固定,答题方法固定。这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倾向的同时未能完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而给予学生多维思考的机会。这种体制在促进语文教学观念和方法的改变,在全面实现新课标理念中,未能起到应有的正面引导作用。这也让教育工作者陷入“两难境地”:要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而又得背负接受外部“评价”的沉重负担,必须全力投入课程改革而又得承受来自诸方面的不合理的评价压力。

(二)内部原因。

首先,时至今日,语文教学界对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问题的认识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理论的匮乏就必然带来实践的苍白无力和犹豫徘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高中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也应该如此。然而,我们的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因为深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教育思想影响,面对语文课本上丰富的审美素材,教师旁征博引,滔滔不绝。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的困窘也就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困窘。

再次,教师自身审美素养的不足。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这个判断今天已无可争议的话,那么,语文教学则更具有艺术性这个判断也同样是无可争议的。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该是导演,要激发、调动学生的审美激情和创造欲望。同时,教师更多的还是直接参与者,他既要从整体上把握一节课的结构优化,同时又要用自己的语言、板书、神态投入教学。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的美学修养。

二:高中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走出困境的思考

上述分析的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的困境,有的是受制于现阶段特定的经济、社会条件而无法超越的。为把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的研究推向深入,笔者再此提出几点粗浅的思考。

提高教师自身美学修养。美学修养是文化修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必需。对于一个高中语文教师来说,由于语文学科以及由此而来的语文教学的特殊性,美学修养就显得格外重要,它是语文教学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一个教师如果缺乏美学素养,那么他充其量也只能是个教书匠,他在课堂上也就难以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因而也无审美教育可言了。更新教育思想。审美教育的本质是“人的精神的解放”,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解放学生的精神,调动学生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由地进入审美天地,这是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中必须注意的。

强化美育氛围。审美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高中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系统,它需要其他各个系统的配合。要重视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校外的艺术馆、博物馆,校内的图书馆、阅览室等。其次是加强组织建设,积极开展课外审美教育活动,如成立文学社、读书会、演讲团,举行语文的课本剧演出等。学校定期开展一些艺术活动,强化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总而言之,要在课内外、校内外形成一个立体的网络,给学生创造一个高品位的文化氛围。

语文审美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文;古诗;教育

古诗,以其凝练的语言、生动的表达方式、丰富多彩的情感表达等,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学习古诗,在于感悟文化之美,在于陶冶性情,舒畅情感,在于爱的教育,在于对语感的感知和感悟。古诗独特的意境表达是整个语文教育教学的魂,对散文、杂文、说明文等各种题材的阅读和习作都有着极其重要的辅助作用。古诗教育教学也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方式之一。

一、古诗教育教学的审美教育要符合学生的特点

长期以来,古诗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都以背诵、翻译等为主,忽视了古诗本身的审美教育。在古诗的教育教学当中,教师也大都以识记和背诵为主,对于情感和兴趣的挖掘有所欠缺。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审美教育逐步成为古诗教育教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古诗教育教学的审美教育,必须以符合学生自身特点为前提,比如对于低年龄层次的学生,古诗教育教学大都以画面感强的审美教育为主,让学生感悟自然之美,如,《春晓》、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审美教育会逐渐向社会教育和爱国教育为主进行转变,如,李绅的《悯农》、杜牧的《过华清宫》、杜甫的《春望》《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等。

二、古诗审美教育要难度适宜,因材施教

古诗审美教育,要善于将古诗与当前的经济生活相结合,从生活中寻找古诗审美教育的切入点,难度要适宜,既要满足一些优秀学生的学习和审美要求,又要照顾学困生的学习和审美要求。既要培养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兴趣,又要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通过对生活素材的挖掘让他们感受古诗的美。

三、古诗审美教育要增强学生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

古诗的审美教育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欣赏能力,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他们对真、善、美的欣赏和鉴别能力。

语文审美教育范文第6篇

一、美育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的教育是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以及健康人格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而美育则是其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何为美育?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浪漫主义剧作家、美学家席勒在他的《美育书简》中曾说:“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而语文美育就是语文学科所实施的审美教育,是应用美学原理和法则来教学语文和塑造人的教育。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语文教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语文美育不同于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的教育,它是凭借教材中一篇篇课文来实施的,是以语文为中介,是言语活动与审美活动相统一的过程。可见,语文美育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作用。

(一)美育是促进人的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同一首乐曲,有的人听起来如痴如醉,觉得趣味无穷;有的人却听得索然无味。一幅绘画,有的人看起来意趣横生,赞叹不已,而有的人却感到是杂乱无章,是线条的随意勾画和颜色的任意涂抹。如此种种,都是由人们审美的修养高低所决定的。而人的审美修养又是由美育来培养的。可见,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我国战国时期的教育家荀子曾说:“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又说:“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形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前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上演,立即引起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共鸣,使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理想,于是积极参加西部大开发,投身西部建设,渴望让自己美好的青春也能为理想而闪光。因此,美育在培养年轻一代的品德和个性方面而有巨大的陶冶教育作用。

(二)美育是语文学习兴趣产生的基础。

兴趣是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的主要职能是使学生把学习化为自己的愿望和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而兴趣的培养则离不开美育的功用。

1、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独特的特点,就是它本身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只要我们去开发利用,就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视野的开拓,情感的共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图画、音乐、多媒体投影,以及教师自身的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都能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产生美的想像,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力和想像力,去领悟文中之“景”,体会文中之“情”,明白文中之“哲理”,进行美的教育,也同样能调动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二、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

语文学科是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除了工具性是它的本质属性之外,它还有更重要的人文性,对促进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现行的语文教育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运用语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成为思维敏捷,心胸开阔,具有主体意识,民族思想和创新精神的人。这就离不开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一)从语文教材方面看:

语文教材本身是一个美的海洋,它给人以美感。其中的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是审美意识的一种表现,具有审美的本质属性。

语文教材编选的文章多属文质兼美,历代传诵的佳作。例如:同是写“莲”,语文教材中的“莲”是对莲的形态和实质的生动形象的描摹、联想和抒情;或描绘“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摹写“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神韵;或联想“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乡情;赞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情操……同时,语文课本中的古代诗词,又既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美;“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的气势美;也不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坚贞不二的柔情美和“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美以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哲理意蕴……如此种种,足见语文教材中反映美的领域无限宽广。这为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功能奠定了客观基础。

(二)从学生方面看:

初中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虽然他们的年龄偏小,经验少,还没有形成固定的认识结构,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为他们充分发挥想像力去体会自然美和事物美提供了先决条件。这样,教师就可以运用一定的教具及丰富的表情、语言来巧妙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使学生在一种新的境界和天地中得到一种美的体验和熏陶。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则就要更多地采取一定的情境教学,审美教育。

(三)从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看:

21世纪曙光熹微,知识经济端倪实现,新的世纪,新的千年,新的时代,需要新的人才。健全的人格,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应该是新型人才的显著特征。这种人才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难以培养出来的。因此,我们更应该看到语文与创新教育之间的关系。注重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至关重要。

三、语文教师应善于实施审美教育。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初中的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地为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而努力,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审美教育,应善于实施审美教育。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实施审美教育呢?

(一)善于体会形象,感知“美”。

文学作品是作家的创造,作家作为人的类属,也是按照人的规律来塑造物体形象的,他正是选择那些他认为是美的人、事、景、物写进作品的,是通过塑造美的形象来反映生活的。体会形象,就是指导学生美读课文,叶圣陶说:“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透过语言文字,感知所描写事物的表象,以便转化为初步的审美知觉。

我在教冰心的《小橘灯》时,抓住了课文中描写小姑娘语言和动作的语句,如“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我们大家也都好了!”通过对其中两个“好”字的讲解,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想像,使小橘灯的象征意义更加清晰,从而激起同学们对小姑娘那种镇定、勇敢、乐观精神的敬佩,其崇高的“心灵美”也就自然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了。

(二)善于调动情感,感悟“美”。

感悟美是人对审美对象的本质理性把握的审美能力,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审美心理活动。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自古至今,那些千古流传的佳作之所以长久不衰,究其原因是因为它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和生命,饱含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则必须架起一座沟通作者和读者之间情感的桥梁,引导学生理解美。

“情”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使一个“情”字贯穿始终。而要使学生“入情”,只有先“动情”于已,而后才会“辞发”。

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语言平实,叙写也朴实无华,表面上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把人们生活中“父子”的情感体验讲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与父亲的情感体验去体会作者的情感,那充满人间至爱的父子情便会从作者平淡朴实的文字中奔涌而出。我再要求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反复朗读,去感受一下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亲情,这样就可以使他们产生情感共鸣。

再如教朱自清的《春》,教学过程中我调动了学生自身的经验,去感受作品中的自然美。教这篇课文时正值秋令,于是我就让学生走出课堂,感受秋的成熟,发现自然界不同形态的美,领悟春华秋实的自然哲理,联想耕耘收获的人生价值。这样,“审美场”就形成了整体效应,使学生得到了一定的审美教育。

(三)善于发挥想像,创造“美”。

叶圣陶说:“要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像。”所谓想像,是把记忆表象,经过加工改进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人的想像力神通广大,它可以“思接千秋,视通万里”。例如学习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我让学生联想我们歙县众多的石拱桥,如“万年桥”、“太平桥”等,去想到我们歙县古老辉煌的历史,想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辛苦。通过想像,进行组合和创造,从而呈现出一个完整统一的完美的图画,创造出“美”。

如讲《春》,我就让学生联想到有关春的名句,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讲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让学生联想李白托对友人关心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通过联想和想像,则更能体会诗中创造之美。

想像作为形象思维的一种方式,不但依赖于过去的感知,记忆表象,同时还需要抽象思维的参与。如看到太阳,就看到了希望,看到绿叶,就充满了信心,看到干柴烈火的燃烧,可感受到男女之间炽热的感情,看到小草绿了,可感受到春的到来,感受到春风拂面,百花盛开。如此种种,就是抽象思维的过程。想像中参与抽象思维的教程,也是创“造美”的过程。

(四)善于通过比较,欣赏“美”。

没有比较就没有美。因为比较,是人们在认识,鉴别事物中获得新知的一种方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对于文学作品来说,运用比较最能显示事物的形象意境美。而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把握住这一点,则必会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如教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我将百草园中的兴趣盎然,是童年的乐园与三味书屋的死气沉沉,枯燥乏味形成鲜明对比,从而使学生在这种形象化的对照中体味到了文章的意蕴。同时在教学中,还应启发学生自已学会将精湛词语与其相近词语进行比较,仔细品味它们在一定的语境中的意义、范围、程度、色彩、情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体会作者推敲的艺术匠心,这时增强教学的艺术美极为重要。我们可以利用典故,如贾岛的“僧敲月下门”的故事,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斟酌,让学生在学习中加以注意,体会其不同点,想像其意境。同时,也可以把两首内容相似的诗从各方面如感情、风格等进行比较,从而能使学生容易进入课文的意境,欣赏其“美”。

四、语文审美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倡导语文审美教育,并不排除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是因为没有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打基础,那么对语文课文进行美的感受则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处理好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和进行语文审美教育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创造性的素质。

(二)不能把审美教育只看作是一种狭隘的欣赏、愉悦,甚至是“玩玩而已”,而要把审美教育的人格塑造,情操陶冶,高尚的人文情怀的培养与创新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语文的载体使之整合、提升。高尚的人文素质正是创新的基础,而创新又必须是新型人才所必备的重要素质。

语文审美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价值观 情感态度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观是一项重要任务。审美教学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应同步进行,这也是学生学习生活中一道精神快餐。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部分都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对学生来说作品审美可以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由此激励人们去行动、去追求。下面就中专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培养学生正确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的必要性

1、新课程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新课程语文教学体现了“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尤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审美观、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的促进作用。

2、人文性的发展需求。语文文本来自于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则是人文性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发展内核。

3、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的要求。情感体验和审美是人心理发展的高级需要。学生在学习文本内容的过程中,定会有所感悟,有所收获,特别是在彼此的交流合作中探寻自身的学习需要,做到“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二、培养学生正确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的策略

1、激活学生的学习内驱动力。内驱动力(包括情感和兴趣等)是学生学习的主观能源,也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内驱动力是一种学习的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它表现为兴趣、情感、意向、意图、信念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学生不想学习、不爱学习,学习活动难以进行下去,常常是缺乏学习的内驱动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此,教师要不断给学生输送动力,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语文中“新鲜点”,激活学生的学习“好奇心”;运用文本的“升华点”,培养学生的拓展延伸能力;运用多元化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望。

2、微笑面对学生,以亲切和蔼的态度、正确积极的话语温暖学生。

在课堂中,我们教师不仅要根据授课内容用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如声情并茂的朗读、惟妙惟肖的演示,随文喜怒哀乐的情感流露、正确恰切的价值评判等来感染、影响学生逐渐形成正确而深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重要的是时时保持温和的笑容面对学生,让他们在愉快中学习,让他们感觉到上课就如在和朋友聊天一样轻松自在。同时还要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推动其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化,又要求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坦诚交流的同时,准确地把握住学生思维跳动的脉搏,及时、正面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这才是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标。

3、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他们就能“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一是搜集整理知识信息的习惯。在信息化时代,阅读将是人们搜集、处理信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会不会阅读将决定一个人向社会获取智慧的能力。教师要增加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重视课外阅读,必须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我们要不断推选、推荐各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刊,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养成广泛的阅读兴趣,激励每个学生都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二是“学”和“思”相结合的习惯。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就是质疑问难的重要性。古人把学习称之为做“学问”,强调了学习必须一边学,一边问,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应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虚心和“不耻下问”的勇气。三是勤于阅读、理解记忆的习惯。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新课程语文标准就要求加强学生朗读背诵的指导,。由此可见,学生要提高语文素养,就必须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

4、培养学生将强的学习意志。教学中,学生在一定的学习任务面前,经常产生畏难情绪,或者对学习的疑难问题缺乏钻研精神,或者觉得上课时间长坐不住,希望早点下课而神不守舍,这些都是意志薄弱的表现。教师对学生进行意志激励,使他们的学习能够坚持下去,让他们养成勤学的品质。一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价值观教育。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让学生明白只有具备科学世界观的人,才能为伟大的目的而表现出坚强的意志。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好素材,教师应充分运用好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使他们意志坚强起来。二是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品质。要求学生不断检查自己的意志品质,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这有利于意志力的培养。坚强的意志是行动的强大推动力,学生一旦有了学好语文的坚强意志,他为了学好语文就能主动地融入学习活动之中;同时,意志又能促使其克制一些不利于学习语文的行为举止,或放弃某些阻碍其学习的习惯。

语文审美教育范文第8篇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人认为语文教学多元化、层次化,顾此失彼,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没有多大帮助。著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叶圣陶指出,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的目标”,强调学生要有审美能力和情趣。对叶圣陶先生的话,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审美教育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必定目标之一,而且有助于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2.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激发学生探索语文世界的欲望和热情,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任何一种意志行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发的,构成意志动机除理性因素外,还有非理性因素,即情感因素。审美是富于情感的,它能强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对语文教学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想象,指通过自觉的表象运动,借助原有的表象和经验,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审美想象是审美情感的深化,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想象力,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同现实社会相联系,能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力,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锻炼其审美想象。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切入点

1.形象性。形象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运用一定的艺术技巧创造出来的。美离不开形象,审美的过程就是通过审美活动,以形象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审美教育是以形感人。高中语文教学的素材是文章,而文章不管是说明文哲理文,还是诗、词、曲,就其内容而言,大都有生动的形象充溢文间。

2.情感性。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如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我们先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听完课文,教室寂静无声,有些学生已是泪流满面,作者对母亲的深挚感情、对母亲的理解、对亲情的感悟、对生的体察、对迟到的悔恨与自责等真挚的情感感染了读者,激活了读者平淡的情绪。教师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领悟“地坛”已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而是作者栖居的精神家园、作者赖以支撑自己生命的人生哲理和情思。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感悟生命之美、亲情之美,从而树立了正确的生死观。

3.愉悦性。欣赏美是愉悦的。要抓住这一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进入作品的意境,学生默读之、赏析之,领略其中无限的美妙,悦目;教师在教学中深受作品感染,声情并茂地朗读之、歌咏之、描摹之,悦耳。悦目悦耳之间,愉悦无穷,学生审美情趣倍增。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可选用与文章意境相近的民乐《春江花月夜》作配曲,并声情并茂地朗读,调动学生的情感,融会作品情、师生情,营造一种愉悦的、令人陶醉的、让人产生欣赏欲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赏析热情。趁着学生的一腔热情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分析、想象、感受:青纯的荷叶、素洁的荷花、淡淡的荷香、柔美的荷波、梦一般的美月……意象美、画面美、意境美,种种美感涌上心头。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方法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感知力是审美活动的基础,是美感产生的基础,是审美的核心。审美感知力的培养主要是听和看,让学生身临其境领悟生活中的美。首先,要重视朗读。组织朗诵教学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朗读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例如,教学柳永的词《雨霖铃》和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采用范读法,指导学生注意感情基调的把握,整体感知词的内容及词蕴含的人情美和哲理味。《雨霖铃》的感情基调格外低沉,词的上片写词人与爱人在深秋的傍晚依依惜别的情景,下片是词人想象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其次,要加强多媒体教学,运用幻灯、投影、录像、录音带、电视媒介等把文字作品变为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文学作品在描写社会生活的同时,展示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评价、爱憎态度。读者阅读作品产生共鸣,就受到了美感的熏陶。高中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抓住撼人心灵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的形象,通过鉴赏,使学生感受到心灵之美、自然之美、理趣之美、人格之美。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鉴赏力。首先在传授知识中培养鉴赏力,应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解一些文学常识,诸知文学形象、文学典型、意象、意境、作者的风格流派。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作品鉴赏思路都会有所不同,如写景类文章表现的是自然美,蕴含的是意境美。

3.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仅仅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还没有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才是审美教育的关键。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表现生活的能力。首先要发挥想象创造美。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弦外之音与言外之意的过程,即为创造美。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把思维过程中的记忆表象经过加工改造成为新形象。

语文审美教育范文第9篇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多种体材课文都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体。它们反映的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合情合理的形式,多样的结构,对少年儿童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从美学的高度去领会、去体验、去感受,使学生受到高尚理想、情操、品德的陶冶。这对培养少儿健康的审美心理、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教育的。

一、从课文的意境中发掘美对课文意境的挖掘是培养少年儿童审美认识的开始。意境,是形象思维派生的奇葩。如何使学生形象地体会文章的写意与环境,伴随作者的思想感情,完成这个思维过程进入文章的意境,是受教育者自觉接受美育教育的重要前提。

为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名句能在学生的心中扎下根?那是因为作者所勾画的登高极目所见的壮阔景象,使人产生了胸臆顿开的意境。那是由于他们受到要想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以最大的努力,去攀登更高的境界这一道理。其意远在诗外。

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就景取意,深情绵邈。诗人对挚友离分时的描述,是为抒发人与人之间本该存在的那些无限深厚的情谊。其意含蓄,耐人寻味。

陆游的“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的诗句,用气节高坚的梅花作为美的象征。物我交融,发人深思。诗人以梅花目拟,寓于“境”中那种人与梅的高风亮节,就是人类与物类美的情操。我们在教学中抓住由文章的“境”所蕴含的“意”,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去深入体会诗情画意。例如,同学们去玉泉山野游,当步入群山时,他们诵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同学们登高远望时,不由脱口而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当个别同学学习缺乏毅力时,同学们诵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的诗句共勉。

在教学中还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正确的区分美和丑,明确:①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人类物质文明的奋斗和劳动的境界,是人类力量的美;而不努力追求“欲穷千里目”的懦夫懒汉、鼠目寸光思想是人类的丑。②高尚的友谊,以及诚实、勇敢、胸襟豁达是人类情感的美;而狭隘自私乃至着眼于渺小的个人恩恩怨怨、虚情假意其丑无比。③坚强的意志,高尚的气节,不屈不挠的精神境界是人类气质的美;而懦弱、动尧沉沦、自暴自弃的颓萎的精神境界,以及那些卑躬屈膝、丧失国格和人格的奴才相,更是丑陋的行为。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对文章意境开掘的深度,决定着所确立的学生审美认识的高度。

二、从课文的人物形象中发掘美小学语文教材中成功地为我们塑造了各式各样使人赏心悦目、充实饱满的人物形象,这些正面的人物形象,都为少年儿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对“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的边疆勇士,对强敌面前临危不惧,不辱使命又顾全大局的蔺相如,对在海边月夜手执钢叉看瓜刺猹,天真活泼、机智勇敢的少年闰土,对舍身炸碉堡英勇献身的,对日理万机鞠躬尽瘁的……都铭刻心中。我们启发同学从横刀立马,威震边关的我国古代戍边将士的飒爽英姿,联系到在降化中学暗堡桥下,手擎炸药包,拉动导火索用生命换取胜利的爆破英雄,联系到在祖国边疆为维护祖国尊严英勇献身的滚雷英雄,深入敌后的孤胆英雄。他们一顶钢盔、一杆钢枪、一腔热血、一付无畏的面孔,是革命英雄主义的形象美。我们在教《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时,启发同学们从为了全民族的兴旺发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呕心沥血的伟大形象,联系到孔繁森等为祖国进步而默默献身的平凡形象,都是将自己的生命同祖国人民的脉博息息相联。虽然不是在炮火硝烟之中,而是在平凡或不平凡的岗位上,只要将自己的生命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们的形象同样伟大。他们的骨灰即使洒向祖国的江河大地,仍然在人们的心里挺立着一座座不朽丰碑。他们是伟大祖国的骄子,由于他们个体形象美,反衬出祖国母亲整体形象的美。对于这些光辉形象的挖掘,可以使屹立在学生幼小心灵中的英雄们的丰碑,更加辉煌壮丽,使他们萌发崇高情操的胚芽,这是实现审美素质教育作用的直接手段。少年儿童对英雄主义的美、爱国主义的美,对信念、理想美的追求和向往,势必形成一股重要的、潜在的社会改造力量。

三、从课文的语言中发掘美马克思说过:“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造成东西的。”小学语文教材选入的大部分文章在语言的使用上同样遵循这一法则,都具有严谨、含蓄、生动、精辟、明快的特点。

在语文教学中,从使用语言的角度发掘美是让学生一方面接受语言表意的美感作用,另一方面是使学生了解汉民族语言在表达上的丰富而又严密的性质,同时促进学生提高认识,不但要珍惜爱护本民族语言的纯洁和优美,更要对本民族语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做出贡献。我们在《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注意分析这些“句眼”来体现语言的美感效应。“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水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水真秀啊,像……桂林的山水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对这样写景文章,我们首先引导学生注意两点:①语言的准确使用本身就是美。我们曾指导学生做这样的尝试,把描写水“静、清、绿”,山“奇、秀、险”的语言任意换成同意词试试表达效果会有何变化。有的同学将其换成,“高耸入云”的山,“绿水青山”等等,都不如“静、清、绿”、“奇、秀、险”表达得准确、鲜明、具体、美感效应强烈。这样经过仔细推敲的,句式中既准确又深刻的字眼,我们移为句眼。试想,语言同一个人一样,没有传神的眼睛会美吗?②语言的朴实本身就是美。在尝试中有的同学把山描绘为“巍峨的大山”(只强调其宏伟),有的同学把水描绘为“清澈透底的漓水”(又显得单一),都不足以说明山“奇、秀、险”,水“静、清、绿”的仆实本质。我们要求学生既要从积极角度去使用语言,又必须注意到“句眼”的实在,而决不是词藻的堆砌,形容词的罗列。不注意这一点只会降低语言美的程度,降低表达效果。

四、从课文的内容结构中发掘美人们欣赏建筑艺术时,常常为建筑家的精巧设计而叹服,为建筑物的构造美而赞叹不已。我们在欣赏一篇精彩的文学作品时,也同样为作者巧妙的艺术构思所折服。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分析文章布局谋篇的意义就在于强调文章的内容结构美。对文章内容结构美的追求,是在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基础上,追求文章更加完美的形式。这是人更高一级的需要,我们通常是从逻辑思维的程序、层次内容结构的布局来挖掘作品完美的结构。

请看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内容结构。文章按照小女孩卖火柴擦火柴捏着火柴梗死去,这样一个内容顺序反映小女孩贫困的生活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悲惨的结局。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内容结构,是从贫困这一原因开始,到悲惨地死去这个结果止。从结构角度反映了这一事件的因果关系,指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贫困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在因果之间所幻现的五幅色彩绚丽的图画,是“小孩”面对魍魉世界无能为力地本能呼喊。我们引导学生使感情的发展沿着“小女孩”根本不高的要求所幻现的五幅画面缓缓平移,最后达到高潮。从内容结构角度看它同样像一篇檄文,像一把砍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板斧。这就是内容结构显现出的力量美,完美结构带给我们的一定是完美的充分表达。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作文时,着重考虑内容结构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时,更要安排好段与段之间的层次和联系,使文章丰富的内容和完美形式达到统一。

语文审美教育范文第10篇

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例如,《风景谈》一开头,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沙漠驼铃”的画面,望不到边际的沙漠“白茫茫一片”,发着“微微的白光”,突然,地平线上出现了“黑点”,逐渐变成“黑线”,微风送来铃铛“丁当,丁当”的“柔声”,“昂然高步”的驼队排成整齐的方阵,加上那“长方形猩红大旗” 与那“苍茫”“寂静”的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庄严、妩媚”的感觉。我们可以抓住以上这些词语从色彩、感情、声音及动静变幻去指导学生感知形象,从中欣赏到大自然的阳刚之美,领悟到大自然的粗犷及人们战胜大自然的伟力,进而理解“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的深层内涵。

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和“回忆和联系”。

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马赫曾对联想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在两种突然同时迸发的意识内容A和B中,一种内容在出现时,也唤起另一种内容。”这种联想使学生产生愉悦的,联想的结果是学生的思维超出了作品本身。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

一篇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很多,教学中宜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诱导学生阐发、品味。所以要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思考练习”,设置想象、联想的阶梯。如《荷塘月色》第二题:“作者是抓住荷塘月色的哪些特点来写的?……并联系写作实际说说如果不这样写,还可以有怎样的写法,效果会怎样。”这是指导和提示作想象和联想操练的,施教者可以根据题目设计出各种有益于想象、联想的训练台阶,使学生得到发生想象和扩展联想的实践锻炼。

上一篇:汉语言文学规划范文 下一篇:美术教育培训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