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审美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17 17:08:26

语文审美教育

语文审美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审美感知力 审美情感 审美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0-0093-02

一 审美感知力

感知是对内在情感的体验、是认识和积累通过感官对外部自然形式和艺术形式的把握。审美感知力是审美教育的基本能力,是审美素质的核心。小学生读书不得要领,效果就不会好,应提倡“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审美感知力的获得,主要是靠听和看,让学生领会到生活中的美。引导学生进行“美读”训练,是使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美的主要方法,“美读”就是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把抽象的文字变为真实情感再现。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美读”练习,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多方面深刻感知课文的内容,能与作者心灵交流,进而悟出课文的美。

现在农村的学生和城里的学生同样可以享受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加强多媒体、录像、录音、电视等媒介的教育,将课文中抽象的视觉文字可转变为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这也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运用各种电化媒介,能提高学生的整体感知力,如旋律感、节奏感,观察事物的敏锐性和选择性。如在教学《桂花雨》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领悟文中“这里的桂花也比不上家乡的桂花香”这句话,我以一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开头,然后以散文诗一般的语言作总结: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我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上述语言优美且简洁,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当然我们更要品味课文本身的语言美,引导学生从情感的体验中有意识的读出重音,读出与本课内容更贴切的语气和语调,使学生的情感受到强烈的感染,进入审美享受的更高层次。

语文审美教学,要自始至终都带有情感色彩。美感中的情是人“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通过情感的表述可以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和审美理想,并产生积极而肯定的情感态度和体验。当然,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情感、教材的创作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经过三者沟通、融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操的最好途径。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授课伊始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审美情感。

二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感

语文教学作为一个审美过程,自始至终都带有情感色彩。它可以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和审美理想,产生积极而肯定的情感态度和体验。审美情感是人们的审美经验表现为带经验性的情感评价。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一种基础工具,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充满了人的情意、人的创造性才能,尤其是审美情趣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审美规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语言,有针对性地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美和对美的热爱,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能力。

在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具有文学性质的课文占70%左右,我们可以从这些古今中外的优秀篇章中获得健康、崇高的情感熏陶。语文学科美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它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来撞开学生心灵的窗户。教师要发掘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感情和精妙之处,让学生与文学作品建立一种特殊的联系,即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产生意象,在类似的情境中产生类似的情感,从而进行美的感知和美的鉴赏。

三 培养创造性的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创造的审美能力需具备语文基础或基本素养。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所受教育及生活阅历存在局限性,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在想象中还要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课文的特点,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能力,在于感知文学形象的美。文学作品中的美,是通过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的。培养审美感受力,关键在于培养对艺术形像的感知力。艺术形象的感知力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整体性的教学,使学生感知整体形象的美,从而学会欣赏。只有从整体上感知美的形象,才能进入美的领域,并领略美的意蕴。其次,义务教育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非使学生消极地、被动地去接受美的熏染,而是要积极主动地进行“再创造”。审美想象是审美构思过程得以展开的主要心理功能,审美想象是审美移情的深刻化。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审美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并跨越时空的思维活动。教师应引导学生凭借生活的逻辑,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止为动态、化无声为有声,塑造鲜明、生动的审美意象,更集中、更理想地反映现实生活。

义务教育语文教学中的文学鉴赏活动,我们不能单凭直觉和直观形象去把握,必须要有审美理解,如果语文教学中真正将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把作品的不确定性和空白处按照学生自己的个性解读组织起来,以独创性和丰富性来改变作品中简单化的现象,才能使学生的审美能力获得创造性的发挥。

语文审美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古诗;教育

古诗,以其凝练的语言、生动的表达方式、丰富多彩的情感表达等,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学习古诗,在于感悟文化之美,在于陶冶性情,舒畅情感,在于爱的教育,在于对语感的感知和感悟。古诗独特的意境表达是整个语文教育教学的魂,对散文、杂文、说明文等各种题材的阅读和习作都有着极其重要的辅助作用。古诗教育教学也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方式之一。

一、古诗教育教学的审美教育要符合学生的特点

长期以来,古诗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都以背诵、翻译等为主,忽视了古诗本身的审美教育。在古诗的教育教学当中,教师也大都以识记和背诵为主,对于情感和兴趣的挖掘有所欠缺。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审美教育逐步成为古诗教育教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古诗教育教学的审美教育,必须以符合学生自身特点为前提,比如对于低年龄层次的学生,古诗教育教学大都以画面感强的审美教育为主,让学生感悟自然之美,如,《春晓》、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审美教育会逐渐向社会教育和爱国教育为主进行转变,如,李绅的《悯农》、杜牧的《过华清宫》、杜甫的《春望》《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等。

二、古诗审美教育要难度适宜,因材施教

古诗审美教育,要善于将古诗与当前的经济生活相结合,从生活中寻找古诗审美教育的切入点,难度要适宜,既要满足一些优秀学生的学习和审美要求,又要照顾学困生的学习和审美要求。既要培养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兴趣,又要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通过对生活素材的挖掘让他们感受古诗的美。

三、古诗审美教育要增强学生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

古诗的审美教育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欣赏能力,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他们对真、善、美的欣赏和鉴别能力。

语文审美教育范文第3篇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人认为语文教学多元化、层次化,顾此失彼,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没有多大帮助。著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叶圣陶指出,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的目标”,强调学生要有审美能力和情趣。对叶圣陶先生的话,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审美教育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必定目标之一,而且有助于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2.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激发学生探索语文世界的欲望和热情,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任何一种意志行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发的,构成意志动机除理性因素外,还有非理性因素,即情感因素。审美是富于情感的,它能强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对语文教学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想象,指通过自觉的表象运动,借助原有的表象和经验,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审美想象是审美情感的深化,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想象力,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同现实社会相联系,能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力,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锻炼其审美想象。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切入点

1.形象性。形象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运用一定的艺术技巧创造出来的。美离不开形象,审美的过程就是通过审美活动,以形象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审美教育是以形感人。高中语文教学的素材是文章,而文章不管是说明文哲理文,还是诗、词、曲,就其内容而言,大都有生动的形象充溢文间。

2.情感性。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如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我们先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听完课文,教室寂静无声,有些学生已是泪流满面,作者对母亲的深挚感情、对母亲的理解、对亲情的感悟、对生的体察、对迟到的悔恨与自责等真挚的情感感染了读者,激活了读者平淡的情绪。教师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领悟“地坛”已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而是作者栖居的精神家园、作者赖以支撑自己生命的人生哲理和情思。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感悟生命之美、亲情之美,从而树立了正确的生死观。

3.愉悦性。欣赏美是愉悦的。要抓住这一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进入作品的意境,学生默读之、赏析之,领略其中无限的美妙,悦目;教师在教学中深受作品感染,声情并茂地朗读之、歌咏之、描摹之,悦耳。悦目悦耳之间,愉悦无穷,学生审美情趣倍增。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可选用与文章意境相近的民乐《春江花月夜》作配曲,并声情并茂地朗读,调动学生的情感,融会作品情、师生情,营造一种愉悦的、令人陶醉的、让人产生欣赏欲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赏析热情。趁着学生的一腔热情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分析、想象、感受:青纯的荷叶、素洁的荷花、淡淡的荷香、柔美的荷波、梦一般的美月……意象美、画面美、意境美,种种美感涌上心头。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方法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感知力是审美活动的基础,是美感产生的基础,是审美的核心。审美感知力的培养主要是听和看,让学生身临其境领悟生活中的美。首先,要重视朗读。组织朗诵教学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朗读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例如,教学柳永的词《雨霖铃》和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采用范读法,指导学生注意感情基调的把握,整体感知词的内容及词蕴含的人情美和哲理味。《雨霖铃》的感情基调格外低沉,词的上片写词人与爱人在深秋的傍晚依依惜别的情景,下片是词人想象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其次,要加强多媒体教学,运用幻灯、投影、录像、录音带、电视媒介等把文字作品变为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文学作品在描写社会生活的同时,展示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评价、爱憎态度。读者阅读作品产生共鸣,就受到了美感的熏陶。高中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抓住撼人心灵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的形象,通过鉴赏,使学生感受到心灵之美、自然之美、理趣之美、人格之美。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鉴赏力。首先在传授知识中培养鉴赏力,应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解一些文学常识,诸知文学形象、文学典型、意象、意境、作者的风格流派。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作品鉴赏思路都会有所不同,如写景类文章表现的是自然美,蕴含的是意境美。

3.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仅仅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还没有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才是审美教育的关键。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表现生活的能力。首先要发挥想象创造美。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弦外之音与言外之意的过程,即为创造美。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把思维过程中的记忆表象经过加工改造成为新形象。

语文审美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审美教育;探讨

中职学校的学生刚初中毕业,年龄较小,尚处于发育阶段,其知识水平也处在积累阶段。随着学生思想的日渐成熟,语文教育对其影响也逐渐增强。最近有调查显示,中职学校学生对语文课堂缺乏积极性,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中职教育的目标与语文课程的目标存在一定出入,大家普遍认为语文是一门辅的课程,无须给予过多的关注,而其他专业课程才是中职教育的重点,所以应以专业课为主,由此产生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度不高的现象。可见只有提高师生对语文教学的重视,才有利于使学生逐渐形成审美意识。因此在中职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对各方面知识的接受程度,设计相关的教学方案,培养中职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成长的阶段加强审美能力的培养,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本文将从下面四个方面探讨提高学生语文审美能力的方法。

一、激发审美情趣

由于学生在成长的各个阶段都对美有着强烈的追求,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防止学生盲目追求美而误入歧途,教师可以将美渗透到语文教学当中,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来提高对语文课堂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对美的品鉴能力。教师应注重将课文中的美好景象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美好的感受中增加对审美能力的好奇,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在教学时对于优秀的文章,应加强引导,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捕捉文字中的美好。并加强对文章的语言措辞等方面的分析,以此来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审美能力。同时教师应重视在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融入其中,通过意境之美来逐渐提高其审美情趣。实现由外在美到内在美的感知。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小短片来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加融入课文所渲染的氛围当中,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我很重要》这篇课文时,教师应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是一道风景,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文章的“结构美”“哲思美”及“修辞美”。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使学生更加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体会到个人与群体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语文素材多样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渴望从多角度获取更丰富的信息。为此教师必须增加阅读量,广泛收集各类语文审美教学相关的素材,同时要重视积累知识,并掌握要点。将相关素材引入到教学当中,使课堂教学不断得到充实,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得到提高。在课外,教师可以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喜欢的书籍以及平时的兴趣爱好,从而加深对学生的了解,掌握提高其审美的切入点,并以此来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刊物,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提高审美情趣。

三、协助树立正确审美观

中职学校的学生是在初中阶段学习完毕后开始中职教育的,由于阅历较少,且正处在人生观的建立阶段,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因此在中职教育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排除各种不良因素。促使学生从积极的一面出发,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问题。语文课本的内容包含了许多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资源,教师应学会加以应用,对于错误的审美观教师应及时予以纠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并不断向好的方面发展。例如在学习《项链》这篇文章时,教师应让学生理解女主人借项链,丢项链以及还项链的整个过程,从而走进女主人公的生活,理解其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过分的爱慕虚荣、追求享乐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这样的人生观要不得。同时,也要让学生体会到女主人公卑微但恪守诚信,不屈服于命运的人性之美。

四、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人格

每篇文章都有其情感主题,为了使学生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情感当中,教师可以通过解读文学作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在理解了作品创作的背景与所表达的情感之后,更易产生共鸣。比如在学习《送友人》这首送别诗时,教师应通过讲解,让学生感受到这首诗的主题,即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不舍之情,同时通过分析景物以及送别时的环境,如“孤鹏万里”,表现漂泊不定的心情,委婉含蓄,情深意切。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五、结语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对净化学生心灵和陶冶学生情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的审美心理结构,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增强。本文通过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语文素材,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以及情感与人格,达到提高审美教育的目的。同时也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从审美教育中感受美,增强对美的感知与理解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使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感性和理性共同发展的目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对中职语文审美教育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整理,并有效运用教学资源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作者:陈菲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旅游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罗明仙.寓中学生的人格塑造于语文审美教育中[J].新课程导学,2016(6).

[2]孙新杰.提高初中语文审美教育措施探讨[J].课外语文,2016(7).

[3]周均平.论语文审美教育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特征[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

语文审美教育范文第5篇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多种体材课文都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体。它们反映的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合情合理的形式,多样的结构,对少年儿童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从美学的高度去领会、去体验、去感受,使学生受到高尚理想、情操、品德的陶冶。这对培养少儿健康的审美心理、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教育的。

一、从课文的意境中发掘美对课文意境的挖掘是培养少年儿童审美认识的开始。意境,是形象思维派生的奇葩。如何使学生形象地体会文章的写意与环境,伴随作者的思想感情,完成这个思维过程进入文章的意境,是受教育者自觉接受美育教育的重要前提。

为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名句能在学生的心中扎下根?那是因为作者所勾画的登高极目所见的壮阔景象,使人产生了胸臆顿开的意境。那是由于他们受到要想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以最大的努力,去攀登更高的境界这一道理。其意远在诗外。

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就景取意,深情绵邈。诗人对挚友离分时的描述,是为抒发人与人之间本该存在的那些无限深厚的情谊。其意含蓄,耐人寻味。

陆游的“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的诗句,用气节高坚的梅花作为美的象征。物我交融,发人深思。诗人以梅花目拟,寓于“境”中那种人与梅的高风亮节,就是人类与物类美的情操。我们在教学中抓住由文章的“境”所蕴含的“意”,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去深入体会诗情画意。例如,同学们去玉泉山野游,当步入群山时,他们诵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同学们登高远望时,不由脱口而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当个别同学学习缺乏毅力时,同学们诵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的诗句共勉。

在教学中还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正确的区分美和丑,明确:①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人类物质文明的奋斗和劳动的境界,是人类力量的美;而不努力追求“欲穷千里目”的懦夫懒汉、鼠目寸光思想是人类的丑。②高尚的友谊,以及诚实、勇敢、胸襟豁达是人类情感的美;而狭隘自私乃至着眼于渺小的个人恩恩怨怨、虚情假意其丑无比。③坚强的意志,高尚的气节,不屈不挠的精神境界是人类气质的美;而懦弱、动尧沉沦、自暴自弃的颓萎的精神境界,以及那些卑躬屈膝、丧失国格和人格的奴才相,更是丑陋的行为。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对文章意境开掘的深度,决定着所确立的学生审美认识的高度。

二、从课文的人物形象中发掘美小学语文教材中成功地为我们塑造了各式各样使人赏心悦目、充实饱满的人物形象,这些正面的人物形象,都为少年儿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对“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的边疆勇士,对强敌面前临危不惧,不辱使命又顾全大局的蔺相如,对在海边月夜手执钢叉看瓜刺猹,天真活泼、机智勇敢的少年闰土,对舍身炸碉堡英勇献身的,对日理万机鞠躬尽瘁的……都铭刻心中。我们启发同学从横刀立马,威震边关的我国古代戍边将士的飒爽英姿,联系到在降化中学暗堡桥下,手擎炸药包,拉动导火索用生命换取胜利的爆破英雄,联系到在祖国边疆为维护祖国尊严英勇献身的滚雷英雄,深入敌后的孤胆英雄。他们一顶钢盔、一杆钢枪、一腔热血、一付无畏的面孔,是革命英雄主义的形象美。我们在教《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时,启发同学们从为了全民族的兴旺发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呕心沥血的伟大形象,联系到孔繁森等为祖国进步而默默献身的平凡形象,都是将自己的生命同祖国人民的脉博息息相联。虽然不是在炮火硝烟之中,而是在平凡或不平凡的岗位上,只要将自己的生命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们的形象同样伟大。他们的骨灰即使洒向祖国的江河大地,仍然在人们的心里挺立着一座座不朽丰碑。他们是伟大祖国的骄子,由于他们个体形象美,反衬出祖国母亲整体形象的美。对于这些光辉形象的挖掘,可以使屹立在学生幼小心灵中的英雄们的丰碑,更加辉煌壮丽,使他们萌发崇高情操的胚芽,这是实现审美素质教育作用的直接手段。少年儿童对英雄主义的美、爱国主义的美,对信念、理想美的追求和向往,势必形成一股重要的、潜在的社会改造力量。

三、从课文的语言中发掘美马克思说过:“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造成东西的。”小学语文教材选入的大部分文章在语言的使用上同样遵循这一法则,都具有严谨、含蓄、生动、精辟、明快的特点。

在语文教学中,从使用语言的角度发掘美是让学生一方面接受语言表意的美感作用,另一方面是使学生了解汉民族语言在表达上的丰富而又严密的性质,同时促进学生提高认识,不但要珍惜爱护本民族语言的纯洁和优美,更要对本民族语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做出贡献。我们在《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注意分析这些“句眼”来体现语言的美感效应。“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水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水真秀啊,像……桂林的山水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对这样写景文章,我们首先引导学生注意两点:①语言的准确使用本身就是美。我们曾指导学生做这样的尝试,把描写水“静、清、绿”,山“奇、秀、险”的语言任意换成同意词试试表达效果会有何变化。有的同学将其换成,“高耸入云”的山,“绿水青山”等等,都不如“静、清、绿”、“奇、秀、险”表达得准确、鲜明、具体、美感效应强烈。这样经过仔细推敲的,句式中既准确又深刻的字眼,我们移为句眼。试想,语言同一个人一样,没有传神的眼睛会美吗?②语言的朴实本身就是美。在尝试中有的同学把山描绘为“巍峨的大山”(只强调其宏伟),有的同学把水描绘为“清澈透底的漓水”(又显得单一),都不足以说明山“奇、秀、险”,水“静、清、绿”的仆实本质。我们要求学生既要从积极角度去使用语言,又必须注意到“句眼”的实在,而决不是词藻的堆砌,形容词的罗列。不注意这一点只会降低语言美的程度,降低表达效果。

四、从课文的内容结构中发掘美人们欣赏建筑艺术时,常常为建筑家的精巧设计而叹服,为建筑物的构造美而赞叹不已。我们在欣赏一篇精彩的文学作品时,也同样为作者巧妙的艺术构思所折服。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分析文章布局谋篇的意义就在于强调文章的内容结构美。对文章内容结构美的追求,是在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基础上,追求文章更加完美的形式。这是人更高一级的需要,我们通常是从逻辑思维的程序、层次内容结构的布局来挖掘作品完美的结构。

请看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内容结构。文章按照小女孩卖火柴擦火柴捏着火柴梗死去,这样一个内容顺序反映小女孩贫困的生活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悲惨的结局。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内容结构,是从贫困这一原因开始,到悲惨地死去这个结果止。从结构角度反映了这一事件的因果关系,指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贫困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在因果之间所幻现的五幅色彩绚丽的图画,是“小孩”面对魍魉世界无能为力地本能呼喊。我们引导学生使感情的发展沿着“小女孩”根本不高的要求所幻现的五幅画面缓缓平移,最后达到高潮。从内容结构角度看它同样像一篇檄文,像一把砍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板斧。这就是内容结构显现出的力量美,完美结构带给我们的一定是完美的充分表达。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作文时,着重考虑内容结构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时,更要安排好段与段之间的层次和联系,使文章丰富的内容和完美形式达到统一。

语文审美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语文 审美教育 人文素质

引言

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以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来设置专业、课程,因此特别注重专业或课程的实用性和工具性。但是,任何事情都需要辩证的来分析,例如,高职语文课程,这是一门素质课程,培养学生母语的听、写、说、读能力,同时也是进行人文素质熏陶和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前者可以说是一些实用的能力,后者却无法用“技能”来衡量和解决,它关乎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理念。但是在实际中,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对前者的关注、重视远远超过了后者。从课程来看,高职语文往往是“应用文写作”“普通话”“演讲与口才”等课程为主,老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学生所趋向学的内容大多实用性强、操作性强,很突出地显示出学习的功利性和教师学生急于求成,而忽视了语文对人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基于此,本文对高职语文的审美教育进行了相关探索。

一、高职语文进行审美教育的意义

(一)高职语文进行审美教育是实现语文功能的需要

历来都说语文是百科之母,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简单来说,语文的功能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

第一,认字识词明义。这是语文教给我们的最基本功能,也是我们学习语文的最基本的目的。做到认字识词明义,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地运用,解决生活所需。

第二,沟通表达。语文是一种表达工具,学好语文将终生受用。人是社会的人,只要张口说话,提笔写字,都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些事情都离不开语文素养的支撑。语文功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的写作能力、交际能力,进而影响着工作的效率。

第三,丰富思想,提高素质。语文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古今中外文化思想的精华。通过语文的学习,让学习者了解并领悟到其中的博大精深,能够促使人的思想、情感健康发展。

前两个层面可以说是以“知识为中心”的功能,是一种教育功能,而第三个层面是“以人为中心”的功能,倡导了文化意识对人的重要性和影响,是语文功能的高级层面,是一种教化功能。

(二)高职语文进行审美教育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育目标是为生产生活第一线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何谓高素质?换言之,就是综合素质强,包括诚信精神、敬业精神、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办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概括起来不外乎德、才、学、识、体。这些能力是一个人应对各种社会关系、处理各种社会问题所必需的,这些能力素质的培养是一项内外兼修的系统工程。高职教育遵循人的全面发展原则,必定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坚持必须有的、适当的人文素质教育。做到这一点,并落实到课程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高职语文课程,其具有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独特优势。语文教学关注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学习和训练,更关注学生情感思想的熏陶和教育。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前者是显性表现,后者是隐性的支撑,两者共同影响工作的效率、解决问题的实效性,是促进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再识高职语文的真面目

要切实做好高职语文的审美教育,我们首先要客观地分析目前高职语文的情况,同时认清高职语文进行审美教育的特点。

(一)高职语文的现状

第一,地处边缘。这是高职语文身份地位的窘境。受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中的“够用、必需”的影响,过于强调专业技能的教学,让语文等基础性的课程“让路”,减课时、减老师,这无形中降低了语文的地位,影响到了领导、老师、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度。同时,在一些人的眼中,高职语文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讲授语文课的老师在科研上逐渐失去了“研究方向”,缺乏科研优势,老师成为科研的“弱势群体”,课程成为了“弱势课程”。

第二,实用至上。尽管高职语文的身份地位不高,但毕竟还没有被排挤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由一个狭窄空间成长的课程,走进了另一个极端―― 实用。设置的一般是《应用文写作》《普通话》《演讲与口才》这些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而文学欣赏类课程往往会遭遇滑铁卢。这其中当然有老师授课水平高低的问题,但主要的还是在于教育者如何解读“够用、必需”这一原则。遵循这一原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该课程本来的使命和自身的特点,不应该剑走偏锋,而应该找到一个平衡点。

第三,曲高和寡。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高职语文教学师生之间的共鸣度不高,造成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差强人意。即教师在教学上偏向专业性、学科化严重、经验有限、教学艺术性不强等问题;学生基础不好,学习兴趣不高,惰性强。双方原因致使语文教学难以实现她的教化功能。学生的条件很难改变,只能靠老师自身的努力来扭转这种困境。

(二)高职语文进行审美教育的特点

高职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着以上的一些问题,越来越多的教育者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的偏颇性,力求找到解决的途径。加强高职语文的审美教育,应该是走出“实用”误区的一剂良方。所谓审美教育,就是以美的对象、美的存在形式为内容的教育,是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育。早在上世纪80、9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语文美育一方面有利于加强人文教育,一方面美育不妨碍语文能力的培养。”这一有力而正确的论断。要有效地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我们不妨先认识一下高职语文进行审美教育的特点。

第一,从时间上来讲,高职语文进行审美教育具有长期性。它不像数学那样讲究逻辑推理、演算,不像工程绘图那样一点一线的规范精密,不像电脑操作那样的机械程序。语文学习讲究模糊性、主观性、情感性,这也是语文的博大精深之所在,而同时,语文对文化精髓的传承是润物细无声的,是需要时间积淀才能显山露水的。所以,高职语文的审美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一蹴而就。

第二,从影响力的程度来说,高职语文进行审美教育具有深远意义。美学巨匠蒋孔阳先生说过:审美教育又是一种情感教育。这是一种深层次的影响。而某人一旦具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形成了一定的审美趋向,这种能力和趋向会影响人的处事行为、人生态度、思想观念,可以说是成为一个人“骨子里”的东西,是支撑整个人的“魂”。

三、高职语文进行审美教育的策略

我们清楚了高职语文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些现实情况和特点,结合高职的教育特点和语文课程的实际情况,要寻找切实可行的一些策略。

(一)树立“审美教育”理念,开拓技能型语文课之美

技能型语文课程是当前高职语文的主体,例如普通话、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等,有的是必修课,有的是选修课,开设这些课程本无可厚非,设置的目的、教学的实施都以“实用”为原则也没有错误,问题的症结在于教师没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认识到其中的语文之美,也就是说教师并没有树立“审美教育”的语文教学理念。

技能型语文课是一种“有形之美”,或可听或可观。语音标准、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是可听之美,慷慨激昂、神采飞扬是可观之美,写作规范、文意通达是可读之美。当我们把普通话的训练、演讲的训练、写作的训练提高到“审美”的高度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语文的听、说、读、写都当作“美”的存在――能给人愉悦、给人或社会积极的影响。学生对这些技能的学习训练也就是鉴赏他人、分析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当学生能够从中领悟到怎样说、怎样表演、怎样写是“美”的时候,这些技能型语文课就不再是简简单单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而是蕴含着对这些知识技能的一种认识和思考。

“实用”和“审美”并不矛盾,用好两者,鱼和熊掌是可兼得的,这也恰恰证实了语文之博大。

(二)强化“审美教育”理念,深化赏析型课程之美

技能型语文课是“有形之美”,赏析型语文课则是“无形之美”,它是含情含理之美,一般是古今中外的经典、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学作品。相比对技能型语文课程的热捧,赏析型课程的待遇似乎没有那么幸运,有的学校设成必修课,有的学校设成选修课,而有的学校没有开设。但是,很多老师又认为这类课程对于学生的个人修养、思想引导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理念体现要比技能型课程教学做得好。 深化赏析型语文课程的审美教育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整合优化内容。

(三)练好内功,展示风采

高职语文教学的曲高和寡与教师自身的原因是分不开的,所以加强教师美学的修养,是引领学生感受美的重要保障。一是知识渊博,能够旁征博引;二是要有优雅端庄的仪表,得体合度的言行,亲和睿智的谈吐,甚至颇有个性的教学风格等等。这样,教师的教学风范就是一种美,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会产生喜爱甚至仰慕之情,并变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经常听学生说语文课枯燥无味,但事实上学生并不反感语文,而是反感语文教条式的教学,填鸭式的学习。如果老师能够从“美”的角度练好内功,从“美”的角度展示风采,“寓美于教”就不是一句空话了。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角色,语文教师的的担子委实不轻。

(四)内外兼顾,激发学生发现美

语文的张力是无限的,语文的外延其实就是生活的外延、社会的外延。社会是多元的,美也是多元的!庄重典雅是美,诙谐幽默是美,平和内敛是美,滔滔雄辩是美!例如,我们讲宋词, 苏轼的高逸旷达情怀,柳永、李清照的婉约凄凉;讲现代文学,鲁迅的横眉冷对,沈从文的宠辱不惊等等,这是人生百态,也是思辨之美。语文的审美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对课堂作品的讲解分析,就像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理论家刘国正所说,课内和课外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只有双翼并举,才能自由飞翔!书本上的东西往往是通过专家们浪里淘金,树立的是“美”的典范,如果仅拘泥于此,那语文的学习就脱离了现实――美与丑是并存的。语

参考文献

[1]朱彦.高职院校语文审美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J].教育与职业,2009(15).

[2]潘予霞.对高职语文培育学生社会能力的探讨[J].河南教育,2007(2).

[3]郭珊珊.试论高职语文教学现状与改革的思路[J].语文学刊,2009(8).

[4]肖敏.试论高职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J].教学研究,2014(2).

语文审美教育范文第7篇

一.内容的形象性

黑格尔说:“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过:“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有统治地位。”美,总是以具体的形象来唤起人的美感的。离开具体的感性形象,审美过程就无从谈起。审美过程,实际上就是审美形象对审美主体产生作用的过程。因此,在审美教育中,审美对象的形象性是基本特征之一。语文审美教育尤其如此。

语文审美教育过程,是通过许许多多的鲜明的形象的展示来完成的。有美的人物形象,有美的事物,还有美的风光。当然,在语文教育中,文学作品用语言来抒情叙事,既不能像造型艺术那样直接创造视觉形象,也不能像音响艺术那样直接创造听觉形象,它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展现人或物或景的形象。所以,语文审美教育的内容具有形象性的特点,但这种形象性具有间接性的特点。学生打开语文教科书,看到的不是直接形象,而是一行行的文字。比如,从鲁迅的《故乡》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少年闰土和对杨二嫂的描写,作者从人物的外貌、性格、环境等方面,把少年闰土和“豆腐西施”这两个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但这些生动的描写初到学生眼里,不过是一行行的文字。只有了解了文字的意义,再经过联想和想像,才能在头脑中出现形象,才能从中受到感染。

语文教育中审美形象的间接性特点,虽不如电影等艺术形式那样直观,但是,另一方面,这种特点却使语文教育中的审美形象可以包罗万象,可以超越时空,可以是人们在想像中“看到”的一切立体的、新鲜的、美的东西。

二.过程的情感性

美学巨匠蒋孔阳先生说过:“审美教育又是一种情感教育。”世界上任何一种美的形态,都有情感性的特点。美的对象以具体、鲜明、生动的形象作用于人的感官时,首先就是打动人的情感,就是使审美主体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因之偕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满足和享受,使情感变得纯沽、高尚、充实、丰富,成为力量和创造的源泉。因此,情感性是语文美育的又一特点。

在语文教育中,学生的情感活动以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外在感性形式的感知为前提。事物的感性形式是激感的诱因。在感知基础上进行的想像活动中,情感活动更加深沉强烈。这就要求教师在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时,既要引导学生感知课文中景物形象的描绘,更要引导学生用身心去感受浸泡在这些景与物中的作者的审美情感。

在语文教育中,语文美育的情感性与形象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情感和形象作为动力或中介而成为审美活动的基础,并且伴随和交织在整个审美过程之中;另一方面,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形象引起的。没有美的形象,就不可能产生美的情感。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审美时,要注意把形象与情感有机结合起来,在把握形象中感受情感,在情感的作用下体味形象,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比如,有位教师教朱自清的《春》,开课就以一段开场白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渲染“春”的美好意境,把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春”的形象与蓬勃向上的、欢乐的、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情感紧密结合,启发学生丰富的想像,从而把学生引进课文的诗情画意之中,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启迪,情绪得到感染,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

三.作用的效应性

效应性指语文审美教育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整合,多形式、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形成“审美场”,产生整体效应。“审美场”正如“场”这个概念一样,由多种引力和斥力构成。语文教育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必然要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的制约,这是形成“审美场”的外部因素;语文教育中,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的师生心理特征,不同的文学作品,不同的文章形式,不同的时空条件,是形成“审美场”的内部因素。这些因素相斥、相济、整合构成语文学科的“审美场”,受教育者在这个“场”中接受美育,产生总体效应。例如,朱自清的《春》写得很美,学习中学生调动了自身的经验,感受到作品中的自然美。善教者当引导学生去发掘文章固有的多种美的形态,形成智育、美育的综合效应。语文审美教育的场效应是整体效应,其多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因果互变,形成整体。

语文审美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 审美教育 审美能力

一、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一)中学语文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模式,是一种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创新意识、能力锻炼、个性发展、身心健康的教育。当代教育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教育改革也是全方位、多角度的,《语文课程标准》就鲜明地提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号召,强调“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显而易见,新时期的语文教育不会只局限于传授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它是通过语文学科教育活动进行审美教育,把学生的个性、人格、道德、情操的全面发展与审美教育进行融合,教育学生怎样感知、领悟、评价美,进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以培养出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中学语文审美教育是学生综合发展的要求

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审美能力的养成和发展对于人改造客观世界以及人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使人遵循美的规律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而只有懂得美并能够积极创造美的人,才能成为恩格斯所说的“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而语文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正具有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功能,它能给学生“一颗丰富而充实的心灵”,能让学生产生“对客体合规律性与主体合目的性相统一的主体感受”,不仅可以完善语文教学,而且还能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进而促进学生情商发展,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理想健康的人格。

(三)中学语文审美教育是由课程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语文教材中一篇篇优秀的文本是由文字构成的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是自然美、人文美的综合体现,这就决定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涉及审美,换句话说,语文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审美教育优势,从课文阅读、字词分析、语言表达、结构构建都是无形中的审美,学生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提高了审美鉴赏力;另外,语文教学目标中的字词识别、语言运用、作文写作就是学生创造美的活动,更是审美教育的质的飞跃。因此,无论是语文文本的审美属性或是语文教学的内在需求都决定了须在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

二、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现状

(一)学校审美教育弱化

由于学校过分强调升学率,很多中学紧跟中考、高考这一“指挥棒”,考什么才教什么,对语文这一学科缺乏应有的重视,一味地实行“应试教育”,因此,学校教务处在编排课程表、制定教学计划时语文课时量也会有所减少,更提不上对审美教育的加强和重视了;另外,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竞争机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整个社会的功利性。这种急功近利式的教育方式所依存的社会环境和校园氛围并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快速的转变,而要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就必须在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内容及方法上进行调整。

(二)教师审美意识淡薄

谈到审美教育,许多教师要么认为它捉摸不定、高不可攀,要么觉得它无所适从、毫无定法,所以不少教师还是倾向于运用落后的教学手段,“满堂灌”“题海战术”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学内容只是注重生字生词、段落篇章、文章背诵,甚至一些毕业班的语文教师完全按照升学考试大纲的构成将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肢解,传授所谓的“应试技巧”,语文教学的吸引力下降,机械呆板的教学方式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学生获得审美熏陶的主要途径和来源被人为地破坏,也就隔断了他们通向审美殿堂的通路。此外,从研究审美教育的现状来看,关于美育重要性的研究居多,而对指导学校和教师的美育策略研究就相对很少,虽然在语文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教师在大学期间都学过美学这门课程,但他们对美学教育这一领域却了解较少,缺乏理论积累和具体实践运用,上述因素都制约了中学语文审美教育功能的发挥。

(三)学生审美能力低下

中学生年龄大致从十二岁到十八岁,正处于人生中的叛逆期,思想未免不成熟,看待问题也不全面,尤其是独生子女居多,以自我为中心,缺少集体荣誉感,加上对青少年进行的美育引导不够,他们的审美能力正在衰退,对真、善、美的追求也出现了偏差。部分中学生摒弃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古典的书画音乐、严肃的诗歌小说、传统的曲艺、健康的影视等一概麻木不仁,却以追求所谓的新潮、前卫、另类为美,过分标新立异、行为怪异。恰逢当今社会正处于各种观念急剧变化的历史转型期,人们的意识作为物质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会随着物质生产的改变而改变的,随着整个社会实际的发展而发展的,这些复杂而深刻的变革无疑会对成长中的青少年产生很大的影响,责任意识、生命意识、团体意识相当淡薄,而这些正是审美教育的重点,也是中学语文审美教育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的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三、强化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方法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针对当下学生语文学习的情况,结合当前形势,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 提高学生感知美的能力

1. 朗读法

朗读法指的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我国宋学家朱熹曾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这样,我们才可以深刻领会课文文本的意义、气韵、节奏、美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增加学习兴趣,产生一种“立体学习”的感觉。比如在讲授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春》就很适合运用朗读法,教师可选择播放示范磁带,也可让普通话好的同学先范读,接着教师对朗读方法进行指导,“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表达盼春到来的欣喜的感情,可用欣喜愉悦的语调,“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表达作者对春喜爱、欣赏的感情,可用明快的语调朗读,“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表达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应用高昂的语调朗读,语调随着内容的不同而不断变化,以此来调动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美、品读美,从而激起不同的审美体验,达到提升审美感知力的教学目的。

2. 情境法

古代思想家、教育学家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其实这就是现在所说的情境教学法的精髓。情境法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诸如用语言描绘情景、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等都是情境法的具体运用。比如余光中的诗歌《乡愁》表达的是因台湾和大陆长期阻隔,诗人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而对于人生阅历极浅的中学生来说很难理解这种游子心情,因此在讲授这首诗歌时可先让同学们欣赏歌曲《我的中国心》,引领学生逐步进入意境,接着介绍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资料和诗人的生平简历,让学生体会游子那柔情真挚的思乡之愁,最后插入当前两岸形式分析,点明我们党和政府正采取积极措施,促使两岸和平统一,两岸前景一片光明。这样就能使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学习重点,感知诗歌中那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意境之美。

(二) 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1. 研析法

研析法就是要对课文细细品读、咬文嚼字、仔细推敲。在中学语文课文中,有的篇章用字凝练传神,有的句式优美多样,有的对话个性传神。在教学过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提高审美鉴赏力。如在诗歌教学中倾向于锤字炼句,在散文教学中较倾向于句式的锻炼,在小说教学中较倾向于人物塑造,“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这样方可使学生充分回味语言的韵味,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送别诗,但诗人却跳出了俗套,一直被人传颂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比喻中蕴含美丽的想象和对未来的憧憬,字里行间流露出美好的春意。“纷纷瑞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动不翻”,也在萧瑟阴冷中透出了一份暖意。诗人把漫天的风雪变成了让人欣赏的对象,整首诗充满了壮逸的情怀,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 比较法

比较是人们在认识、鉴别事物中获得新知的一种基本方法,我们正是通过有目的的比较来加深对世界的认识的。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作品,大都是传诵已久的名篇佳作,每一部作品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都是作者的匠心独构,要在文章中发现作者营构的奥秘,发现通往作家内心的幽密殿堂,比较阅读法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通过正反异同等不同角度的比较分析,可以开拓思路,举一反三,有效地提高学生求同存异、积极思辨的能力,使学生增强对文本的体验和感悟,加深对文本底蕴的理解,语文学科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韩愈的阳刚雄健、李白的潇洒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李清照的婉约含蓄、苏轼的豪放不羁;如“大漠孤烟直”雄浑阔大、浩渺无穷的意境与“枯藤老树昏鸦”凄凉孤寂、悲愁不已的意境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在中学语文审美教育中,比较法也是许多教师青睐的方法。

(三) 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1. 想象法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进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要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由此可见想象力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文学欣赏来说更是如此。语文教材是由一步步优秀的文学作品构成的,文学作品是由语言文字创造出来的,而语言描述只是一种间接的形象感受,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带动学生填补语言之外的“空白”和“言外之意”,这样才能是学生获得审美愉悦,把学生引入崇高的美的意境。如在讲授《祝福》一文时,对于祥林嫂的形象分析教师可带领学生从外貌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来分析。在讲到祥林嫂念叨阿毛时,让学生想象:假如阿毛没有夭折,祥林嫂的命运会怎么样?在讲到祥林嫂捐门槛时,让学生想象:假如没有“柳妈说鬼”这个情节,祥林嫂的命运会如何?在讲到最后一次祝福时,让学生想象:假如四婶在祭祀时没有打击祥林嫂,祥林嫂的命运又会怎样?通过这些假设,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参与意识,也活跃了课堂氛围,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假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

2. 写作法

写作是审美教育中有目的的创造活动,它是信息的输出阶段,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体现,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让学生把平时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的美用文字语言表现出来,这就是创造美的过程,是语文审美教育质的飞跃。为了便于具体操作,我们可让全班学生写日记、写周记,及时发现、捕捉、感受生活中的美,为语文写作积累素材,养成记录美的好习惯;也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比如春游、考察、联欢等来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为了便于操作,教师也可选取一本著作,组织学生阅读、写读后感,然后全班进行写作评比,提供无数创造美的机会,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中学语文审美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自觉地有意识地把其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观、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晏慧琼.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25(4).

[2]李杏保,陈钟梁.纵论语文教育观[M]. 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万福,成李戎.语文教育美学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语文审美教育范文第9篇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对美育的作用首次做了文件性阐述,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又再一次对美育的作用做了强调,可见美育的重要性。那么,在职高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有什么意义?

一、职高语文中渗透美育教育的意义

(一)陶冶情操

人类会思考、有感情,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总会受一定情感的支配。换言之,情感对人的社会生活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语文教学,是最富有情感和人文性的课程,那些古代贤人志士的优秀思想通过文字记载、传承下来,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自然受到感染,情感得到不断净化,情操逐渐得到提升。

(二)促进发展

现代素质教育提倡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美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虽然不以独立的形式存在于教学中,却渗透于教学的所有课程和每一个环节。作为具有人文性的语文教学,是审美教育渗透最广、最深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能够让语文课归于本位,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德”的基础。

(三)激活思维

在人类的思维体系中,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互作用,不可分离。其中,形象思维是审美活动的重要特征,人类的审美经验借助一定的载体(如文字)得以传承,客体利用载体学习先人的优秀审美经验,在感性和理性中形成自我的审美意识,这正是思维的活动过程。在高职语文中,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记载了丰富的审美经验,学习这些知识,就是促进思维发展的过程。

二、职高语文审美教育渗透策略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脱离不了教材这一美的载体,也和教学过程紧密相关。因此,在职高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教材为重心,以教学过程的优化来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在享受美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接受美。

(一)以教材为重心

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材是连接师生的线索。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如果脱离了教材这一载体,美就变得空洞了。因此,教师要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度挖掘,以文本内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美。美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正确认识美的各种形态。就职高语文教材而言,汇集了古今中外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审美要求,这些作品的学习,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陶冶。《荷塘月色》那清幽的月光,恬静、自然,在那“积水空明,水、荇交横”的月光中,心会归于宁静,对生活美的感悟更加深刻;在《呐喊》中,我们似乎又看到了鲁迅奋笔疾书,听到他为救国救民的呐喊声;《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让我们再一次体验了唯利是图的商人是怎样的心狠手辣;《我与地坛》中那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无不让人精神振奋……高尔基、海子、孔子、拜伦,一个个美的创造者将他们对生活的美的理解用文字表达了出来,在这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了美,欣赏到了美,体验到了美,美让灵魂得到净化。

正因如此,教师才应在语文教学中带领学生走进美的世界,在学习基本常识的基础上去探究作者透过作品表现出来的各种美,让学生在美的洗礼中获得精神的享受,让语文的美来陶冶他们的情操,完善他们的人格。

(二)以学生为主体

对美的欣赏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的探索过程,语文教学中不是通过背诵诗歌、默写句子来完成的,而是要在思维充分自由的情况下去读、去观、去思,也只有当学生融入到作品中,对美的感悟才会更加深刻。为此,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多读、多思来欣赏美、感悟美。如在《威尼斯商人》的学习中,夏洛克的贪婪、吝啬、视财如命的高利贷形象,安东尼奥的慷慨仁义、忠于友谊的品格,鲍西亚饿见义勇为、重视友情等,如果不建立在学生对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对个性化戏剧语言的理解的基础上,人物的形象美、语言美,戏剧的剧情美,作者所传达的人本主义理想就只能是空谈了。当学生深入到文本中,去了解了这些,对美不再停留在认识层面,将是感悟美的过程。

(三)以情境为基础

对美的欣赏不是孤立于主客体之外的,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也是不能脱离教学过程的。在教学过程中,以情境来触发学生的情感,从而引起学生丰富的审美体验,让学生在情境中充分调动自己的心理情感,以审美的愉悦和对生命的体验来实现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和超越。

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自己的激情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与作品形成一种共鸣,并投入感情去寻找美的体验。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中,教师在那“大江东去”、“江山如画”、“公瑾当年”、“人生如梦”中以奔放豪迈之词来述说赤壁景物和作者感慨,学生也更容易受到感染而融入赤壁和周瑜的三国中去。

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审美教育给予学生对美的欣赏,对美的欣赏要在想象和联想中进行。诗歌中的意境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美、散文的文辞美等,如果学生不能以想象和联想作为基础,欣赏美就显得肤浅了。如在《荷塘月色》中,教师通过营造月夜的优美情境,带领学生进入月夜中,这样,学生对自然美和生活美的感悟就比单纯地面对文字要好许多。

语文不是学习后仅仅能说会道,能写文章而已,更多的还要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美的熏陶,让语文的美成为学生生活的一种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

语文审美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审美教育 语文素质 感受美 感悟美 创造美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语文教学变得程式化,许多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多大的兴趣,觉得枯燥乏味,这样的学习不仅不能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水平,而且还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何让语文这样实践性很强的科目走出枯燥而又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呢?我认为,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必须加强审美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表述的:“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教学建议”认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由此看来,审美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可分割的重要任务。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树立学生初步的审美观,培养直观感受能力。

如果说智育启人,德育以理服人,那么,美育就是以形感人。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为了便于直观感知形象美,教师们运用了多种方法,尤其是在课堂上对多媒体的使用。多媒体以其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不管在教学中运用哪一种手段,目的都是为了增加文章的形象感,创设一个美的情境,让学生可以感受到美。

如学习古文《山市》,我用多媒体播放山市在城市、沙漠、海上形成的照片,梦幻般的画面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开始研究它的形成,体会作者的丰富想象,生动的描述。例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写异水,则用“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来突出水的清澈;又用“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来形容水的急。写山奇,则通过寒树争高,山峰无数,蝉猿鸣叫来突出。阅读这些文字,观看这些画面,我们仿佛置身于奇山异水间,到富春江一游的欲望油然而生。形象的比喻,夸张拟人的生动,精致的描绘,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也培养了学生对美的初步感受能力。

二、激起学生体验美的热情,培养想象联想能力。

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在语文教学的审美过程中,初步感受了美的形象,发现了美的内容,受到了美的熏陶,必然会激起对学习语文、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和积极性,对语文教学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语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温庭筠的《望江南》时,引导学生想象当年女子和心上人在白蘋洲分手的情景:执子之手,信誓旦旦,泪眼婆娑,船儿远去,痴情的女子用力挥手。画面一转,余晖中女子衣裙飘飘痴痴凝望江船,画面呈现的凄美孤独寂寞幽怨惆怅,一如不息东逝水。在这样的引导下,大部分学生沉浸在惆怅的氛围中,仿佛女子就在他们的眼前,他们却爱莫能助,只能陪着她声声叹息……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审美情趣,达到了相互促进的目的。再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作者以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苏醒,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使人感到春天的美。而这春天的美又是通过想象、联想、反复的朗读,教师的讲解,学生的体验感受到的。联想和想象的运用,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学生的心灵在活动中受春之美的熏陶,自然得到了净化,更好地理解了作者描写的意境,深刻地体会了文章的主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情趣,也为表达美、创造美奠定了基础。

三、启发学生用心灵感悟美,培养表达美创造美能力。

美育是一种形象教育、情感教育,它对人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的影响是深入的、全面的、持久的,因此被称作是“一种心灵的体操”(苏霍姆林斯基语)。语文作品中的情感渗透更是语文美育不可缺的。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以情动人,就是凭借这些强烈的思想感情,运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感动和震动。当学生进入意境之中后,就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将会得到一种艺术的享受。

学生能够欣赏作品中的美,还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要有创造美的能力。由欣赏到创造,这实际上是一种知识反馈。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呢?这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与核心。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不仅需要有扎实、丰富的知识,更需要有高度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认真地从读写中学习,学会欣赏美,学会创造美。在讲解课文时,应以写作为中心组织教学,指导学生进行模仿性的练习,以达到创造美的目的。

只要我们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艺术手段,把学生领入美的殿堂,引导学生进行审美联想和想象,探讨和体验,既能有效地进行美育,又能将美育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更进一步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育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上一篇:汉语言文学规划范文 下一篇:美术教育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