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0 08:52:49

语文教师专业技术总结

语文教师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师 专业素养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60-02

一、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新的现代教育理念

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理念,在我国课程教育体制改革的今天,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师所要掌握的现代教育信息主要是包括两方面。

1.宏观教育的认知角度

主要是要求教师具有宏观教育认知观,对小学语文基础性教育的发展方向有整体认识,能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小学语文教育的所要培养学生目的。根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到发展学生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发展小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学到的语文知识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我们要了解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要有针对性去备课。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认识到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从小就培养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语文教育的认知角度

语文教学中有着本学科的认识角度,小学语文教学中主体认识目标就是要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当今的素质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变过去的传统语文教学理念,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素养是最重要,对于培养学生的素养,是小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理念的基础。我们在进行教学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把教师的语文素养放在第一位上。小学语文教育的认识新角度,是要培养小学生掌握汉语和运用汉语的能力,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师在知识结构上更加强调多元化

1.要向“全科型”小学教师的方向转变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学生发展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要求除了具备自己所讲授的知识,同时还要具有专门性语文知识和技能,为小学语文教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相互交叉做好铺垫。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能够对语文学科相当熟悉,具备相当语文专业知识,这是一名新型的语文教师所要具备的。同时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能够完全掌握这些知识体系,同时也要能在教学实践中很好的运用这些知识。做到所掌握的知识相互能够交叉,把相互接近的知识相互融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

2.小学语文教学综合化的趋势和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综合化的趋势主要体现在,老师所要掌握的数学、地理、历史、哲学等学科知识来做好铺垫。这是新型小学语文教师的最基本要求,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做到知识的补充,现阶段我国的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受的知识点比较多,接触面比较宽广。在课堂上经常性提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知识,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备课的同时要把课文中所涉及到知识点都要理解。从另一方面来看,教师对语文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能够更好的启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小学生去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小学语文教师注重文学素养的提高

文学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提高的内在本质,注重语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就要注重语文文学素养的深度认识。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并不重视文学素养的培养,这一方面的培养长期的被忽视。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上过于专业化。但是,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全面提高学生文学素养。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注重是学生听、说、写的能力,把小学语文知识进行分割讲解,语文知识的内涵体系被分解,不能体现出来整体,其实,语文知识中包含很多知识体系,在文章中可能蕴含着德育、美育、智育等知识体系。所以,我们要考虑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具有文学素养,就要从小培养学生具有文学素养,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人。

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策略

1.小学语文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在当今知识更新较快的时代里,小学语文教师要保持终身学习的理念,这样才能跟上教育变革的步伐。小学语文教师要能够完全掌握所讲授的课程内容,同时还要不断地填充自己,在专业技术知识上进行学习,对学生需要的知识进行分析与研究。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手段、途径来不断的武装自己,让自己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前进。教师要转变落后的教育理念,更新教学体系,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小学语文教师自身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对新的知识体系进行追求,把学习新知识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来做。

2.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提高教育研究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不但具有非常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同时也要有认真钻研科研的意识与能力,这是作为一名合格语文教师的表现。所以,我们强调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必须提到小学语文教师具备科学研究的能力。语文教师对自己的学科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就会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反问与总结,把所发现的问题用在科学研究上,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种素质提高的表现。教学研究主要是体现在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对小学生课堂表现进行研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小学语文教师素质提高中包括了教师创新与钻研,只有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分析,同时也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正是未来教育期望实现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余柏民.面向新世纪的小学教师的素质目标与培训模式[J].咸宁师专学报.2002,(2):83-8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3]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教育研究与实验[J].1998,(1):44-46.

[4]于欣.教师角色转变应从备课开始.中国教育报[N].2003-10-11(5).

作者简介:

语文教师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2篇

一、现代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素质

目前教师已被普遍认定为专业技术人员中的一类,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和良好的基本素质。

1 高于一般职业的文化知识。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因而形象地说,现代语文教师既要做“专家”,又要做“杂家”,对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体育、艺术等领域都要有所涉猎,通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自然科学、社会人生等各类知识,同时应有自己较为深入的研究板块,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游刃有余。此所谓“一桶水”与“一瓢水”的关系。

2 较为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语文姓“语”,应该是不争的事实。现代语文教师要熟练掌握以下专业内容:①比较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②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透彻了解;③对语文教材应熟练掌握;④对与所教学段关联的语文学科的纵深了解,如中学语文教师对小学语文、大学语言文学专业等内容的了解。

3 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教育是一门科学,教师作为一个技术职业,必须懂得教育理论知识,从而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如语文教学法、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等。

4 较为广博的社会知识,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各种知识。语文姓“语”的同时,不排斥也姓“文”,甚至姓“社”。在积极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师不了解一些当地的社会文化知识、传统文化知识、现代科技常识和现代生活知识,是不能适应社会、时代的需要的。

现代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应该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1 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道德素质。在中国,教师这个职业被赋予了其他很多职业所不具备的要求。自古以来,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常常超过家庭教育的影响。尽管社会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深远,但从每个学生的个体成长来看,人们常常无力改变社会现状,并把更重要的期待落在学校教育上。因此,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常常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严谨治学、谦虚好学的作风,严于自律、为人师表的风范,遵纪守法、依法治教的素质等等,无疑是人们对教师这个职业的高度期待。

2 较高的语文能力素质。要想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本能力,教师首先要很好地掌握,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这一般包括我们常说的“听、说、读、写”等方面。

3 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能力素质。语文教师除了要具备一般教师的教学能力外,还应具备语文学科特点的教学能力。

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研能力。钱梦龙先生说:“教学论不是一门纯思辨的学问,它需要沉下心来,长时间的实践、观察、研究、提炼。”教育研究可以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可以带来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5 体现语言工具性的人际沟通素质。现代社会是一个合作性非常强的社会,需要人们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语文教师讲的是语言运用,当然要求语文教师具备更好的交际能力,并进而上升到对学生的指导层面。

二、现代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途径与方法

秋叶的新浪博文曾用“痴性、诗性、知性、灵性、理性”来概括语文教师素养,这形象地抓住了语文教师的学科特性。个人认为,现代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可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 “职业危机意识”与“职业幸福指数”——语文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一般说,“教师职业危机”多指的是“教师岗位的危机”,也有很多人认识到还存在着教师的“业务素质”危机。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不同于普遍意义上的师德建设,它更多体现了对语文教师各方面素养的综合要求。除加强师德培训、建立师德考核机制、树立师德典型等措施外,还要加强语文教师职业的荣誉感,提升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2 “读书”与“读人”——提高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要倡导读书风气,要开展读书交流,要举行“读书与教学”论坛。学校、语文教研组,要给教师开列书单,人文著作、教育基础理论、现代教育方法等等,让语文教师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3 “语文的工具性”与“语文的专业性”——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构建。作为一门学科,语文不仅是工具性的,也具有其本身的知识系统。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构建,首先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知识板块构建:汉语知识、文学知识、写作知识、教材教法知识等等,还要加上完善的课程理念。

4 “字、书、画”与“听、说、读、写”——语文教师基本功强化训练。普通话l和三笔字,是一名合格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功,语文教师往往要求更高;“听、说、读、写”,更是语文教师专业基本功;当然,还包括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5 “智慧人生”与“人生智慧”——语文教师教育的灵动性和技巧性。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等,只能是提高语文教师教育的灵动性和技巧性的基础层级,教育智慧的培养和教学风格的形成,则更多是在教学和研究的实践中得到的。从无法到有法,再从有法到无法,不是一个简单的轮回,是教师长期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感悟后形成的。

6 “博容时代”与“微信时代”——语文教师对社会的适应。现代教师不应只是封闭校园里的苦干者,应该融入社会,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特别是语文教师,需要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的各种知识,使自己的教育教学适应时代变革的需要。

语文教师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3篇

一.继续教育帮助语文教师奔向目标

对语文教师而言,继续教育的核心是提升语文专业素养,促进语文专业成长,通过外在的教育,关键是要内化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中去,自我研修,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要遵循4个关键词。

品德道行:语文历来注重“文道结合”,教师首先要德行高尚才能教育好学生,所以继续教育把修养师德作为首要目标。语文教师要把教师当作一份事业来经营,不断修德修行,提升精神境界,无怨无悔“白加黑”“五加二”,真正关爱学生,让学生接受优质教育,让学生考好分,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

知识技能:在“大语文”的背景下,语文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能与丰厚的人文素养。不仅要夯实专业知识,还要了解其它学科知识,积累人文知识素养。博览群书,阅读切合语文教学、做学问的书;同时掌握必要的教育教学方法技能,如导入、点拨、提问,沟通、组织、管理等,做到知、能、行三者合一。同时不断充电学习,自我思考和反复实践。

心理信息:语文教师要懂点心理学知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有良好的情绪状态和心理调适能力,不知不觉走近学生,打开学生心灵大门,做学生知识丰富和思想良好的引路人。在信息时代和网络社会,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不仅要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网络多媒体教学能力,而且要学会有效整合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提高从网上收集、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实现师生的互动双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合作教研:语文教师要有团队合作意识,积极参与国家、地方和本校培训,自行研修,可以学习名师的成功经验,既可以走出去,也可以请进来。通过互相听课、教学沙龙、网络研讨、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形式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合作教学科研,开展课题研究,撰写教学文章。而由普通教师、骨干教师、带头人向名师发展,促进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可持续发展,必须牢记这样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学习。

二.继续教育亟需解决的重点

《纲要》指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要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根本在于高效课堂,进行科学有效教学。继续教育要转变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真正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师强化高效课堂理念,积极进行高效课堂教学,就要掌握高效课堂的教学范式,如15/20/10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模式,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等,通过分析案例、学习经验、集体研讨、网络学习等形式,取长补短,优化内化,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灵活运用,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真正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继续教育值得关注的问题

如果出现了以下的问题:形式大于内容;理论与实践脱节;为评聘晋升,功利色彩太浓;任务主义,动力不足,兴趣不够。这就需要教育管理者和语文教师深思,加以改进。继续教育有效进行,就要创新形式,重在实用,做到自觉和考核双重增压。如语文教师培训,培训的内容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有专家学者理念的启迪,也要有一线名师的经验介绍,更要有优秀教师的实践示范,关注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点,如何提高教学力和学养,通过讲座、观摩、研讨、自修和提升,提高语文教师的有效教学水平。决不能出现为完成学校指派任务,人到心不到,浪费教育资源的现象。再如提升学历,要真正本着提高自己的宗旨学习;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要善于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并反思,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杜绝东拼西凑抄袭造假成文。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深化的背景下,继续教育要多管齐下,打造语文教师成长新空间,共促语文教师发展。广大语文教师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发展观和育人观,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学生为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实施素质教育,夯实学生终身发展的语文素养,培养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语文教师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教学质量

教育在我国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影响着未来我国人才素质及技术发展能力。提升我国的教学质量一直是我国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小学教育属于较为初级的教育,对于未来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语文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字识别、语言应用及情感阅读等多方面的能力,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一定的作用。信息化技术就是借助当前的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中应用这些技术进行教学,从而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本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详细分析了信息化技术在小学语文的应用。

一、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小学教育也在一直探索改革方法,诸多研究学者和教学工作者也分析了具体教学问题,然而,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在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设备落后,方法以传统板书为主。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农村学校中,小学教育设备相对落后,教师没有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也就无法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教师的教学仍然以板书为主,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丰富的教学内容。

(2)教学理念落后,不能发挥教学资源优势。在城市地区引进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教师不能充分发挥这些资源优势,在课堂上只是象征性地借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某些内容,缺乏将信息化技术融入教学过程的理念,导致教学技术落后,学生的学习情况较为不符合要求。

(3)教师缺乏技术培训,教学能力提升缓慢。在大部分小学学校中,对于教师的能力培训关注较低,就是有些培训也是象征性的考查,不能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能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也不能引起关注,导致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较低,教师教学缺乏有效的机制引导。

二、小学语文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分析

小学语文的信息化教学模式首先要建立以信息化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政策,围绕其能够规划课堂内容,并且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达到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具体内容包括:

(1)课堂授课信息化技术应用分析。课堂授课是小学语文的最主要内容,在课堂上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其中,具体措施包括:

第一,将课本内容编入教学PPT中,利用PPT向学生展示课堂内容,并且能够按照教学的框架制定教学规划。其中,教学PPT是取代传统教学板书的方式,能够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播放功能让学生只需关注投影屏幕,给学生更大的视角。

第二,综合考虑应用多媒体技术。信息化的教学技术最典型特征就是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将传统的文字教学转变成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形式混合的内容。教师在向小学生展示相应内容前应合理规划这些多媒体内容,按照课本讲解的主题思路进行穿插,以达到丰富课堂内容的效果。

第三,通过使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学生参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第四,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学生学习考核,建立相应的学生学习档案,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对学习存在问题的学生给予相应的指导。同时,采用计算机进行学生学习监督,提醒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对象的关注。

(2)教师信息化教学技术提升分析。对于小学教育,教师对学生学习影响比其他阶段的学习更为重要,因此,要想在课堂上推广使用信息化技术,就必须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提升信息化设计能力。小学的空间思维能力较为发达,对于形象的描述更加有兴趣,采用这种特征的教学能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进行信息化设计,规范信息化的应用,能够将信息化融入到课堂中去,从而发挥信息化的作用。

第二,信息化专业技术培训。为了让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充分掌握信息化教学方法,就应该创建专门的培训组织,让教师亲自体验信息化专业技术。其中,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应用经验,或者邀请在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培训,从而提升信息化专业能力。

第三,信息化能力测评。要综合评估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从而能够有效地把控小学语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总结:小学语文教学引入信息技术,不但符合少年儿童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而且可以改变学生被动阅读的地位,促使学生动脑动手,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主动参与语文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语言文字,主动参与语文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语言文字,也有利于其创造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积极投入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成才。

参考文献:

[1]付丽萍,张军征.基于绩效观点的山西省农村学校教师信息化

教学能力调查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4).

[2]梁文鑫,余胜泉,吴一鸣.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描

述与促进策略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8(1).

[3]赵兵川.山西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分析[J].继续

教育研究, 2012(1).

语文教师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学困生 转化策略

何谓学困生,一般来说,以《课程标准》为基准,低于课程标准中听说读写的要求,并且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学生,我们就称之为学困生。由于学困生的学习成绩较差,很难跟上教师的节奏,学生也无法摆脱这种学习困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转化,争取让学困生摆脱困境。

一、学困生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学困生的知识基础差

学困生平时不爱学习,因此一些语文固定词语和句子还有知识点都没有掌握,导致在运用中无法使用。语文基础知识主要表现在字词、修辞、古代和近代的作家作品以及写作等等相关的知识。学困生对于这些有一定的掌握,但是掌握的还不是很牢固,比方说在字词这方面,不会读和不会写的字还有很多,没有达到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3500字。在写作方面,由于平时没有看课外书的习惯,导致在写作时,根本没有词语可以用,导致生搬硬造的现象频发。所以,有的学困生根本不写作业,即使偶尔写作业也是字迹模糊,错别字一大堆,平时考试成绩低于平均分。

学习知识基础差的学困生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学困生没有积累知识的意识。没有完全意识到语文知识积累的重要性。第二,语文教师没有正确地理解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师一般过多地强调小组合作和讨论,而忽视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第三,学困生缺乏学习的环境。基础知识的积累不仅仅表现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课外阅读的积累,很多家庭不注重营造读书氛围,没有让小孩养成从小读书的习惯。第四是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语文这门学科掌握的知识点较多,而且没有系统性,如果语文教师不总结,那么学困生根本不可能掌握这些知识。

(二)学困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

每一门的学科都有一定的学习方法,语文也不例外。学困生在课堂上的主要表现为上课注意力分散,走神好动,听课效率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第一,学生没有运用正确学习方法的意识。很多学生对于语文的学生就是死记硬背,其实他们不知道人的记忆是有规律可循的,毕竟不同的记忆方法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而且记忆维持的时间更长。第二,语文教师没有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方法。很多语文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对于学困生的关注较少。第三,家长对语文学科的不重视,很多家长都认为,语文是母语,已经有先天优势,不需要再过多的关注。

(三)学困生缺乏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一般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多因素的原因造成,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语文学习兴趣逐渐减少甚至丧失的学生。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第一,学困生没有正确地认识语文课程。很多学生认为语文学习没有必要,只是浪费时间,所以根本学习不到语文的精髓。第二,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很多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成不变,枯燥无味,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另有一些教师专业知识不牢固,学生会产生不信任的情绪。第三,家庭教育中不重视语文教育。过度地强调数理化。

二、针对高中语文学困生转化的方法

(一)教师层面对学困生进行关注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照顾所有的学生,所以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必须要考虑教学的合理性。学生造成学困生的原因是长期积累的,不是一天形成的。因此,如果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合理,就会导致学困生面临的困境无法解决。传统的教育模式一直都是照抄照搬,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例如,在优等生和学困生差异较大的班级,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师计划时,必须要进行分层教学,既兼顾优等生的提升,又照顾学困生的基础知识学习。

(二)帮助学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首先,语文教师帮助学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学习语文。语文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语文教师向学困生灌输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在主观上有这个意识,然后在进行科学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加有效率地学习语文知识。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传授有用的教学方法。比如,学困生在背诵诗词时,一般都是死记硬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记忆的特点,指导学生分阶段地背诵,并且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进行及时复习,达到最佳的记忆状态。

其次,提高家长对语文学习的关注,特别是学困生的家长。很多高中学生的家长对于高中学生寄予很多的希望,造成学生很多的压力。家长一直有偏向于数理化的学科,对于语文不加重视。所以,学困生的学习环境就较差,因此,家长必须要给学困生精神上和生活上的照顾,才能让学困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动力,在学校更好地学习。

最后,增强学困生学习的意识。高中生已经基本上都接近成年的年纪,所以他们的思想已经成熟,已经有很多的想法并且拥有一定的责任感。所以必须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的责任,树立一种“为自己学习”的价值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学困生要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

高中生已经可以明辨是非,对于教师出现的一些错误,学生应该主动向教师反映,而不是不信任教师,影响自己的语文成绩,得不偿失。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和语文素养,让学生信服,喜欢语文,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应该过难或者过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乐于学习。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学生学习困难不是一两天造成的,而是长期学习不当的结果。针对学困生知识基础薄弱,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教师、家长和学生三个方面进行努力,争取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舒适的环境下学习。同时,语文教师也必须要通过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来促进学困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朱刚.论普高语文学习困难生的转化策略[D].苏州大学,2011.

上一篇:档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水利专业技术个人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