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扶贫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3 00:47:24

消费扶贫论文

消费扶贫论文范文第1篇

>>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研究 “互联网+”搅动农村电商 “互联网+”背景下沧州农村电商开展关键因素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物流发展困境及对策 电商与互联网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跨境电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探讨 “互联网+农业”的农村电商新改革 互联网经济下的汽车电商 互联网+背景下微商与电商消费的对比研究 用“互联网+”激活扶贫资源 中扶贫拥抱移动互联网 “互联网+”助力文化扶贫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模式探索及物流支撑体系创新 “互联网+”服务商崛起 关于互联网品牌商 运营商入侵互联网 运营商重返互联网 互联网金融的法治路径 “互联网+”制造与无锡路径 “互联网+”,环境监察新路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汪向东.互联网时代我国农村减贫扶贫新思路――“沙集模式”的启示[J].信息化建设,2011,(2).

[4] 汪向东.四问电商扶贫[J].甘肃农业,2015,(7).

[5] 张瑞东,蒋正伟. 电商赋能 弱鸟高飞――电商消贫报告(2015)[R].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6] 脱贫攻坚的“陇南模式”――央视《新闻联播》报道陇南乡村旅游的背后[N].陇南日报,2016-08-16.

[7] 互联网+精准扶贫的“陇南模式”[EB/OL].http:///dfwq/longnan/2016-05/03/c_1118792622.htm.

[8] 2016全国电商扶贫论坛在京召开陇南市荣获全国电商扶贫示范市荣誉称号[EB/OL].http:///Item/Show.asp?m=1&d=2990.

[9] “网上村庄”:开创重庆精准扶贫新模式[EB/OL].http:///2016/cqcxrwft/20161215.htm.

[10]重庆“网上村庄”带动179户农家乐收入330万元 贫困户平均增收9953元[EB/OL].http://.cn/c/2016-12-15/doc-ifxytkcf7763911.shtml.

[11]窃轼,尹传高.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实施电商扶贫工程典型案例报道[J].商业经济研究,2016,(3).

消费扶贫论文范文第2篇

>> 国家发改委解读七方面热点问题 国家发改委解读五方面热点问题 国家发改委解读六方面热点问题 国家发改委解读九方面热点问题 国家发改委解读三大类热点问题 国家发改委详解经济热点问题 全国发改委:部署2009年八方面工作 国家发改委解读六大热点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质量工作要从八方面抓 连锁零售物流需完善八方面 贯彻落实全国职教会精神要抓好八方面工作 “一带一路”需从八方面精准发力 国家发改委解读《“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四面八方 热点问题解读 发改委将从五方面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 等 新闻出版八方面工作被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 把触角伸向四面八方 四面民风,八方乐颂 语文,向四面八方打开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管理 > 国家发改委解读八方面热点问题 国家发改委解读八方面热点问题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律星光")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国家发改委举行2016年5月份定时定主题新闻会

5月12日,国家发改委举行2016年5月份定时定主题新闻会,政研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出席会并就投资工作、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价格运行和监管、经济体制改革、签署《巴黎协定》、易地扶贫搬迁、互联网+政务服务、化解过剩产能等热点问题进行解读与回应。

热点一:投资工作

第一项是4月份国家发改委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情况。4月,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3个,总投资1388亿元。包括水利项目3个,总投资8亿元;交通基础设施项目4个,总投资1288亿元;能源项目2个,总投资67亿元;高技术和信息化项目2个,总投资4亿元;其他项目2个,总投资21亿元。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水利、交通和能源领域。

一是加强薄弱环节建设,确保汛期防洪安全;二是支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合理有效投资;三是优化能源结构,防治空气污染。

第二项是11大类国家重大工程包进展情况。为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国家发改委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努力推动形成有效合理投资。截至3月底,11大类重大工程包已累计完成投资55945亿元,比2月底增加1336亿元;已开工48个专项、377个项目,比2月底增加3个项目。

热点二: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

2016年4月15日,国家发改委等24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的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目的就是要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在更高层次上推动供需矛盾的解决,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

《行动方案》总体遵循四个原则,第一以需求为导向,就是要尊重消费发展规律,以供给“晋级”满足需求“升级”。第二以企业为主体,就是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环境“给力”激发企业“活力”。第三以改革创新为引领,就是要破除制度障碍,推动转型升级,以制度“创新”驱动模式“立新”。第四以政府引导为保障,就是要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引导促进作用,以政策“实在”提高惠民“实效”。

《行动方案》重点围绕十个主攻方向,提出了城镇商品销售畅通行动、农村消费升级行动、居民住房改善行动、汽车消费促进行动、旅游休闲升级行动、康养家政服务扩容提质行动、教育文化信息消费创新行动、体育健身消费扩容行动、绿色消费壮大行动、消费环境改善和品质提升行动等“十大扩消费行动方案”。

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推动实施各项行动方案,努力增加高品质商品和服务供给,充分发挥供给满足需求、创造需求的作用,不断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和升级。

热点三:价格运行和监管

关于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主要介绍4月份食品、猪粮比价、钢材、有色金属、成品油批发价格等情况。

关于价格举报和处置情况。4月份,12358价格监管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共受理价格举报、投诉、、咨询共计53720件,较上月下降10.70%,较2015年4月上升9.49%。价格举报办结率为90.58%。价格举报压力表处于安全线以下。

热点四:经济体制改革

2016年4月14-15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2016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就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关于2016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各项部署,以及落实国发[2016]21号文件精神,提出了具体要求,安排了2016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主要有以下几项重大改革进展情况:

关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改革。4月12日,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关于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草案(试点版)的通知》正式印发。文件印发后,天津、上海、福建、广东四个试点省市积极落实,迅速行动,目前,四地制定的试点总体方案已上报国务院。

关于盐业体制改革。《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已经印发,对推进盐业体制改革做出总体部署,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关于公务用车制度改革。4月8日,中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中央企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动员部署培训会议。4月15日,中央车改办发出《关于开展地方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任务落实情况专项督查的通知》,并组织四个督察组分赴北京等12个省份实地稽查地方公务用车改革落实情况。

热点五:签署《巴黎协定》

《巴黎协定》是气候变化多边进程中里程碑式的成果。签署《巴黎协定》,一方面,有助于继续发扬巴黎会议期间聚同化异、合作共赢的谈判氛围,促进各方加速弥合分歧。另一方面,有助于持续提升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意识,鼓励各国尽快开展行动,为落实国家自主贡献做好准备。同时,也会持续释放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明确信号,动员各方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2016年4月22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了《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作为主席特使出席,代表中国签署《巴黎协定》,并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重点阐述了中方为落实《巴黎协定》拟采取的行动,宣布中方将在今年9月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前完成参加协定的国内法律程序,受到联合国秘书长及各方高度评价,展现了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多边进程中的领导力和积极负责任形象。

今年是《巴黎协定》的落实年,各方要做好落实《巴黎协定》的相关工作。一是做好参加《巴黎协定》有关工作。中国已经启动国内批准《巴黎协定》的工作,将争取于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前完成国内法律程序。二是应安排好今年《巴黎协定》的后续谈判。争取尽快进入落实协定的实质性谈判,为协定实施奠定基础。三是继续强化2020年前行动力度。发达国家应兑现到2020年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的资金承诺,并在2020年后继续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为《巴黎协定》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热点六:易地扶贫搬迁

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会同扶贫办等有关部门按照《“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要求,强化跟踪调度督导,指导各地开展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三个方面的积极进展。

一是指导地方编制完成“十三

五”实施方案并组建省级投融资主体。指导有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22个省区市编制完成省级“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和2016年实施计划,明确了未来五年和2016年的搬迁规模、建设任务、投资来源、承贷规模等。

二是下达2016年年度搬迁任务和各渠道资金。3月31日,国家发改委会同扶贫办、财政部、人民银行下达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和贴息贷款规模,明确2016年搬迁贫困人口约249万人,下达贴息贷款资金828.5亿元。

三是研究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办法。出台了《易地扶贫搬迁专项建设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专项建设基金下达、承接主体、运行管理、监督检查等提出了具体要求。目前,正在研究制定《易地扶贫搬迁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办法》,会同扶贫办研究制定《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考核办法》等。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认真履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牵头部门职责,会同扶贫办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各项相关工作,并密切关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切实把易地扶贫搬迁这项民生实事办好办实。

热点七:互联网+政务服务

国务院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在5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又强调,要“提高政务服务效率,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为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部署,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研究起草了《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经国务院同意,已于近日以[2016]23号文件印发实施。

《实施方案》针对公众办事经常遇到的“办证多、办事难”、“奇葩证明、循环证明”、“冤枉路、跑断腿”等“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以解决当前体制机制和传统环境下政务服务的突出难题为核心,以推动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信息共享为抓手,部署了“一号一窗一网”的主要任务。一是“一号”申请,简化优化群众办事流程。二是“一窗”受理,改革创新政务服务模式。三是“一网”通办,畅通政务服务方式渠道。

《实施方案》将在80个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开展试点,通过两年时间,推进各试点城市间政务服务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协同,基本公共服务事项80%以上可在网上办理,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热点八:化解过剩产能

近一个时期,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协同配合,积极行动,加紧推进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出台专项配套政策文件,密切联系有关地区,加强综合协调和统筹平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截至目前,有关部门制定的财税、金融、职工安置、国土、环保、质量、安全等配套政策文件已印发实施,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经过几轮修改完善后,也将于近日印发。各有关地区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施方案都已制定完毕,明确了各地区“十三五”期间的总体安排,拟定了分年度的产能压减或退出计划。根据要求,各有关省级人民政府还完成了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目标责任书的签订。各地目标责任书签订以及实施方案按要求备案后,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将全面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消费扶贫论文范文第3篇

>> 乡村旅游国内旅游行为的实证研究 国内旅游研究方法的方向:从理念阐释到理论实证 国内旅游危机管理研究述评及趋势分析 IPA分析法在国内旅游研究领域的应用 影响国内旅游需求因素的实证分析 国内旅游专线公路的外部性分析 对国内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的分析 影响国内旅游业收入因素的分析 中国国内旅游经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国内旅游者角色认知的实证研究 国内旅游管理的困境及解决建议研究 国内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国内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的争议评述 关于扩大国内旅游消费的对策研究 国内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国内旅游形象研究综述 国内旅游景区开发研究综述 国内旅游流研究综述 关于国内旅游厕所研究综述 国内旅游扶贫研究综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国内旅游研究方法的初步分析 国内旅游研究方法的初步分析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旅游学科的成熟依赖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旅游研究的方法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作者通过对《旅游学刊》1999-2003年发表的465篇文章的分析,认为定性研究是中国旅游研究的主导范式,仍基本处于传统定性阶段;旅游研究的资料来源主要是论文书籍和官方统计数据,不同研究方法的资料来源存在差异;研究内容和作者的地理分布影响研究方法的选择;作者单位对研究方法影响较小。

[关键词]旅游研究;研究方法;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P590

[文献标识码]A

消费扶贫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开发我国乡村旅游资源,要注意农耕文化的灌注,提高其文化品位;进行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采取“做减法”的

>> 谈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思路 浅谈我国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建设 我国西部旅游经济创新发展的新思路 新时期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思路 乡村旅游开发新解读、新思路(下) 乡村旅游开发新解读、新思路(上) 浅谈我国的乡村旅游 我国乡村旅游开发刍议 我国乡村旅游开发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新思路 乡村书院――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新思路 对我国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策略应用的探讨 浅谈我国科技自主发展的新思路 探析我国金融监管的新思路 探索我国幼儿教育的新思路 我国版权行政保护的新思路 《旅游法》下我国旅行社经营新思路 我国工业旅游的开发 我国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的现状 论我国乡村旅游的和谐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开发我国乡村旅游的新思路 开发我国乡村旅游的新思路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开发我国乡村旅游资源,要注意农耕文化的灌注,提高其文化品位;进行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采取“做减法”的开发模式;加强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我国旅游者消费理念已相对成熟,预示了巨大商机,探索我国都市周边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关键词]乡村旅游;农耕文化;复合性开发;田园;和谐相融[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006(2004)05―0040―05

消费扶贫论文范文第5篇

引言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的一些贫困地区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而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并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同时也产生了诸如“短暂性的输血式发展”、“旅游收益未能真正流向贫困人口”等问题。因此,国家为解决旅游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2014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旅游产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以规范各地区的旅游扶贫开发工作,本文将以重庆市彭水县为例进行论证分析,探讨是否符合开展旅游精准扶贫工作。

一、重庆彭水县实施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分析

(一)旅游区位的优越性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生物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早在巴国建立之前,这里就诞育了“盐丹文明”,奠定了黔中文化的基础。如今彭水在拥有阿依河、乌江画廊、蚩尤九黎城、摩围山、鞍子苗寨、郁山古镇等精品旅游景区的同时,区域内交通便捷,作为重庆“一圈两翼”的东南门户,形成了以公路、铁路、水运为主的旅游综合交通枢纽;并且它也是武隆仙女山――黔江小南海――酉阳桃花源精品旅游线路的必经之地,旅游区位十分优越。这便为开展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优越的旅游区位因素。

(二)旅游资源的推动性

彭水县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旅游资源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旅游资源。一方面,彭水县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孕育了丰富多样的自然旅游资源,据完全统计,包括2处4A级风景名胜区,2处3A级旅游景区和多个精品旅游古镇;另一方面,它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分布着苗族、土家族和回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包括鞍子苗寨、蚩尤九黎城、阿依河著名旅游景点,创造了苗族万人采花山节、土家族哭嫁等文化旅游活动。彭水旅游资源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吸引力强的特点,有利于推动旅游精准扶贫活动的开展。

(三)经济发展的紧迫性

彭水县是集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为一体的地区,2016年GDP产值达到1286858万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上年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0.8%。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优化和城镇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相应的带动了消费支出增加和地区市场繁荣,尤其是生产生活资料、日消费品和旅游服务等出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但同时彭水作为部级贫困县之一,GDP产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从侧面表明了该区域贫困人口数量较大、贫困程度较深等问题,更凸显出了旅游精准扶贫的紧迫性。

(四)生态环境的保护性

区域内生态环境脆弱,地势坡度较陡,耕地中坡度>25度的耕地所占比例较大,且人均耕地少,适合农牧的土地产出低。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气候控制,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易导致干旱、洪涝、泥石流和滑坡等自然灾害。长此以往形成了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和人地矛盾尖锐等现象,给本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力,这就必然要求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式要与脆弱的生态环境相契合。

二、彭水h旅游扶贫实施建议

(一)转变观念做好扶贫目标识别

旅游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精准,这就要求彭水县政府及工作人员摒弃传统的扶贫观念,树立精准扶贫理念。首先,切实做好扶贫目标的识别,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要清晰地认识到旅游精准扶贫是对传统旅游扶贫的深化和提升,是对以往扶贫经验的总结和借鉴。其次,政府应做到由以往的“输血式救济扶贫”向“造血式可持续扶贫”方式的转变,增强自身脱贫“造血”能力,切实将旅游与扶贫有效结合起来,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积极引导贫困乡村农民参与旅游业的发展,促使其从旅游发展中充分获益,真正实现自身的脱贫与发展。

(二)多元扶贫建立新型管理体系

针对彭水县旅游扶贫主体单一的情况,应积极建立多元化的旅游扶贫体系,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旅游扶贫开发,构建社会扶贫系统,形成以政府为主导、部门联动、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旅游扶贫新格局。首先,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彭水县政府可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贫困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并实现政府部门联动的新局面,如旅游部门与住建部门合作,建设一批旅游名镇等。其次,动员相关企业参与到旅游扶贫中来,通过旅游扶贫规划引导,鼓励社会企业参与扶贫开发;最后,通过政策和资金引导等方式,调动贫困人口参与旅游扶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中的自我帮扶。

(三)因地制宜打造民族特色旅游产品

彭水县是一个典型的苗乡县城,境内居民以苗族为主,因此当地政府在旅游扶贫活动中,可以利用绚丽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开展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民族服饰、工艺品、饮食和歌舞等特色旅游产品的形式,实现当地居民通过开展旅游业而受益,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逐步形成以市场带动、景区带动、民族村寨旅游带动的旅游扶贫新模式。

(四)完善监督坚持实事求的理念

加强对旅游扶贫的监督管理是旅游扶贫取得成功的保障,因此有必要建立相应的旅游扶贫管理体制。彭水县政府作为扶贫主体,有权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管理、贫困目标的识别和对贫困人口的倾向性政策等,进行旅游扶贫监督管理,严格防止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和开发企业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而忽视实事求是。其次, 建立扶贫动态监督机制,加强对扶贫目标、项目、资源和扶贫效果的实时监督,为旅游精准扶贫政策的制定、实施、修改和调整提供依据。

三、彭水县开展旅游精准扶贫的意义

(一)立足实际,形成全新模式

实施旅游精准扶贫有利于转变彭水经济发展方式,由以往依靠工业、航运业拉动经济发展向旅游拉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随着武隆银盘水电站的兴建、区域交通网络的联通和交通方式的革新,导致彭水航运业衰落和消亡,从而严重影响了彭水经济的发展。当地政府在立足于本地贫困人口众多、旅游资源丰富的实际情况基础上,提出“将旅游业作为全县第一支柱产业”的发展方式,开展旅游精准扶贫,大力发展旅游业,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从而开拓出了一条“旅游兴县”的新路子。

(二)推动经济,减少贫困人口

实施旅游精准扶贫战略,有利于提高彭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减少地区贫困人口数量,它已然成为当地政府开展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内容。在2016年全年彭水县第三产业增长8.5%,对经济贡献率达到了45.6%,三大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9.1: 42.1: 38.8调整为19.6:39.0: 41.4。同时,全年全县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19元,比上年增长11.6%,贫困人口数量下降16%,可以明显看出,旅游精准扶贫在地区减贫工作中的巨大作用。

(三)规避风险,不做旅游飞地

旅游飞地是指旅游业发展对其经济的带动作用较小,旅游者仅在旅游目的地从事游览活动,食、住、娱、购等均在外地进行的旅游现象。实施旅游精准扶贫有利于彭水避免成为旅游飞地:首先是因为实施旅游精准扶贫意味着政府和参与企业,会承担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的义务,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和其他辅硬件的完善,包括景区、酒店、交通线路等,为旅游者提供一个舒适的旅游环境和便捷的旅游交通服务等,增加游客游玩兴趣;其次,通过实施旅游精准扶贫,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合理规划当地旅游线路,可以增加当地旅游资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以达到延长旅游者游玩时间或者停留当地的目的,从而避免成为旅游飞地。

(四)促进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在正确的开发方式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前提下开展旅游精准扶贫,必然会取得成功,进而在带动彭水经济的整体发展的同时,也会促进彭水的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首先,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意味着当地财政资金的充裕,这就为完善教育基础设施、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师待遇提供了条件,以利于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其次,旅游活动在本质上属于人类的迁移活动,伴随人类迁移的还有先进的文化理念、知识以及良好的道德素质,因此开展旅游活动有利于当地居民接收外来先进文化,提高自身素质;最后,旅游活动的开展必然会影响到当地政府的相关决策和政策推行,其中包括教育政策。近年来彭水县教委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兴办职业教育,指导职业教育内容的整体改革,在保证基本科目学习的前提下,逐渐增加旅游教育等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文化教育水平。

(五)提供就业,实现效益统一

首先,旅游业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产业,它可以最大限度的吸收贫困人口就业,缓解贫困地区的就业压力;其次,旅游业是一个具有生态效益的产业,对生态环境污染较小,强调保护性发展,与国家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政策相契合。因此,通过发展旅游业,实施旅游精准扶贫战略,有利于在降低环境压力的前提下,减少彭水当地的贫困人口数量和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进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四、Y语

旅游精准扶贫贵在精准,不是盲目的照搬照抄,它有明确的适用条件。彭水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较好的区位条件以及当地居民希望通过发展旅游实现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具备开展旅游精准扶贫开发的主客观条件,因此,可以充分发挥旅游精准扶贫在地区脱贫工作中的巨大作用。

消费扶贫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旅游;可持续扶贫;效益;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09―0064―06

一、引言

笔者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对题目中含有“旅游扶贫”的文章进行搜索,共有121篇相关文章,其中出现了两次两篇文章内容一样、只是发表在两个不同刊物上的情况,故有效文章共119篇,其中有6篇硕士毕业论文。在这119篇文章中,有27篇论述的是有关旅游投资、融资、开发模式、政府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因而这27篇不属于本文的分析范围(旅游扶贫效益),这样与本文分析内容相关的文章共92篇。

同时,笔者在这两个论文数据库中对题目中含有“旅游”的文章进行搜索,则共有相关文章21332篇。具体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从表1统计数据不难得出,国内对旅游扶贫方面的研究还十分匮乏,对影响我国扶贫效益的因素进行探讨的文章就更是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因此,对影响我国可持续旅游扶贫效益的因子进行探究就显得更具有现实意义和迫切性。

二、旅游扶贫方式及其选择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旅游扶贫政策以来,旅游以其独特优势取得了扶贫的显著业绩,催生了一批具有市场卖点的品牌景点,使部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旅游扶贫是一种全新的扶贫模式,即在旅游资源条件较好的贫困地区通过扶持旅游发展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旅游扶贫旨在使落后地区经济、文化、精神面貌等各方面得以全面发展。与以往实行的财政扶贫、信贷扶贫、民政救济扶贫和物资捐助扶贫等“输血”式扶贫相比,旅游扶贫并非借助于单项救济而脱贫,而是一种借助于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而脱贫,是增强“造血功能”式的扶贫。

但是扶贫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弱化了旅游可持续扶贫效益,只有正视非持续性旅游扶贫效益存在的现实,并努力探究影响其可持续性的因子,才能为解决该困境提供一种可行的思路。

三、影响旅游可持续扶贫效益的因子分析

可持续旅游扶贫效益的实现需要处理好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当地居民和游客四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使其共同达到一个利益均衡点。本文也从这4个方面来探讨导致我国非可持续扶贫效益的因子。

(一)政府部门方面影响可持续扶贫效益的因子分析

1.在观念上,政府对一些问题认识不够到位

(1)旅游和扶贫之间的关系

旅游扶贫不仅是物质扶贫,更是观念扶贫。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有人说贫困地区是“富饶的贫困”,从某个角度讲的就是资源的富饶和人的文化素质及观念的落后造成的贫困。较为典型的两种错误观念是:一是“扶贫无用论”,把旅游业看成是“不务正业”,是吃喝玩乐、游山玩水的花架子行业,将发展旅游业与扶贫工作对立起来;一是“扶贫万能论”,把旅游业作为一种扶贫利器,认为一扶就灵。前者在旅游和扶贫之间竖起“一堵墙”,后者却否认了二者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2)资源、旅游资源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旅游业是典型的资源依托型产业。缺乏资源,旅游业发展便如无源之水。尽管我国的大部分贫困地区都有着良好的资源禀赋,但有一点需要澄清,即“资源≠旅游资源,资源卢经济效益”,换言之,不是有了资源就可以开展旅游,也不是有了资源就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笔者认为,旅游资源至少应满足两个维度:丰富度和独特性,即旅游资源=资源丰富度x资源独特性,二者缺一不可。丰富度是对旅游资源在数量上的要求,独特性是对旅游资源在质量上的标准。满足了数量要求,旅游开发便有了依托;达到了质量标准,旅游发展便有了特色。

2.扶贫过程中出现扶贫目标被置换的现象

旅游扶贫的主导目标是贫困人口利益的保证和发展机会的创造,但现实中却出现了目标置换的现象,其原因是一些地区将“旅游业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这样便会导致将贫困人口排除在经济增长的受益群体之外,或是贫困人口从扶贫开发中获得的利益过低(相对于非贫困人口或外来人口的收益),甚至贫困人口由于发展旅游所支付的代价要高于其所得。

3.扶贫过程中存在着扶贫资金被非法占用的现象

贫困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始终是制约其发展的一大“瓶颈”,目前常见的做法是国家给予大量扶贫资金,无疑这是助推贫困地区发展的一股重要的外部力量,因此如何保证其使用效益最大化便成了决定扶贫开发成败的关键问题。但在开发实践中,扶贫资金没有用在“刀刃”上,扶贫资金的非法占用触目惊心。如新疆自治区审计厅在对全区30个贫困县1998年改水资金和1999年扶贫资金的审计中,发现竟有1166亿元或被挪用于盖办公楼、购置小汽车,或被地方有关部门长期滞拨,或擅自改变使用项;另据有关方面的资料显示,在中央和地方1997年至1999年上半年向592个国定贫困县投入的488亿元的扶贫资金中,其中被贪污挪用的达1/5之多。

(二)当地居民利益受损导致扶贫效益难以持续

1.区位的先天性不足限制了当地居民受益最大化

依据旅游者决策行为的最大效益原则,人们在作旅游决策时会追求最小的时间比,即从居住地到旅游地的单程旅行所耗费的时间与在旅游地游玩所耗费的时间的比值。当存在类型相同且所提供的游玩时间近似,但到居民点距离不同的旅游地时,人们一般会选择最近的旅游地旅游。人们的出游决策行为受到收入和闲暇的严格约束,人们总是倾向于在一定的旅游支出和有限的闲暇里“行”少“游”多。但由于有些贫困地区处于深山老林,交通不便,可达性差,导致“游”少“行”多,弱化了旅游资源的优势,交通仍是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软肋”。

2.当地居民受益不均严重挫伤其参与旅游的积极性

(1)贫困地区的受益排挤了贫困人口的受益

地区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从某种程度上的确映射了旅游扶贫的成功与否,在合理的运作中,地区收益也会流向贫困人口,但现实中更多显示的是地区经济增长不等于贫困人口的受益,两者之间的矛盾也一直是旅游扶贫问题上的“两难窘境”。不少地方将地区的发展作为发展旅游业的首要目标,这 种目标偏离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把贫困人口挤出了受益群体之外。

(2)贫困人口之间存在受益不均

正如有些学者强调的,所谓贫困人口,也远非一个单一的群体,贫困人口之间的差异也值得关注,旅游扶贫的大部分收益容易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少数人那里(Goodwin,2000),而且有的贫困人口的利益反倒受到损害(DFID,1999)。的确有研究表明,贫困人口不可能在旅游扶贫项目中平等地受益,贫困人口中最贫穷的20%,从旅游业中获益的概率很小(Shah&Gupta,转引自Goodwin,2000)。

(3)外来投资者剥夺了贫困人口部分受益机会

外来投资无疑是旅游扶贫的一股重要的外部推动力量,也一直深受贫困地区青睐,但同时也是与贫困地区争夺旅游生成利益的群体。由于外来投资者本身拥有的资本优势和市场经验优势,他们会使有意参与旅游业发展的当地人群处于竞争的相对劣势。以墨西哥的海滨度假地胡阿图拉(Huatulco)为例,在其开发之后,“涌人了大量的城里人和外地人,他们占据了最好的商业地段,开起了各种商店,他们的‘诀窍’和雄心勃勃的气势使土生土长的本地渔民毫无招架之力(Long,1989;转引自威廉・瑟厄波德,2001)。”这种现象在国内旅游扶贫中也很常见。为了鼓励外来投资,政府会拿出优惠措施,有时甚至是过度赋予外地投资者政策、物资、资金等方面的优先权而在不经意间损害甚至放弃当地贫困人口相当部分的利益分成权利,例如投资商、旅游操作者、员工雇佣多来自景区外部。

(4)其他产业与旅游业之争导致居民利益受损

旅游业关联带动性强的特点并非意味它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有时旅游业的发展对某些产业是有限制的,其他产业也会与旅游业争夺稀缺资源而呈现此长彼消的“零和”现象。对有些原住居民而言,发展旅游业可能意味着改变甚至失去原有的生活环境,丧失或减少原来拥有的生产和生活资源。全华对武陵源风景区内一些原居农民受旅游业影响的考查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一方面,区内居民要消耗资源,污染环境,而‘世界遗产’的一草一木都要受到保护,经当地政府劝导,他们将不情愿地离开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地方;另一方面,由于旅游发展而导致的地区物价上涨,一些原居民的相对贫困状态加剧,难以承受一些基本消费,所以他们又不情愿地被‘经济’杠杆‘赶出’景区”(全华,1994)。

(三)旅游企业方面影响持续扶贫效益的因子分析

1.企业经营客观方面的因素对可持续扶贫形成冲击

(1)旅游漏损的存在弱化乘数效应

提及旅游,人们想得更多的恐怕就是其乘数效应和就业效应。殊不知,漏损理论和乘数理论是同根相生的。林红(2000)认为,“旅游扶贫”论过多地强调了旅游业的高度关联度,以及在就业、吸引外来资金、增加居民收入方面的作用,但忽略了与乘数理论同根相生的漏损理论。研读能查阅到的有关旅游扶贫文献,几乎在这方面皆不作论述。贫困地区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难免遇到的一大风险是“旅游飞地”的形成或带有“飞地”的性质。所谓“旅游飞地”,是指旅游或休闲业虽然依托的是当地的土地和旅游资源,但其经济的连带作用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联很小,旅游者消费的物资和从事服务的中高层人员基本来自外地(申葆嘉,1999),再加上企业或个人将一部分收入变为储蓄,停止了在经济中的流通而成为漏损,旅游的乘数效应便不可避免地大打折扣,漏损使得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整体增长的扩散效应降低,甚至有可能造成当地资源的“低价出售”,为微小的所得而支付在环境、社会、文化和经济上高昂的代价。

(2)科技介入弱化了就业乘数效应

旅游业劳动密集型(1ahor-intensive)的特点决定了其就业门槛较低,能为农民提供更为广泛的就业机会和收入门路。世界旅游组织也认为,旅游业直接就业1人可带动其他相关产业间接就业5人。“其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点能够为贫困地区带去更多的就业机会,特别是旅游发展的初期阶段,提供给当地居民相当多的低技能工作(C.L.Jenbins,1991),从而可以解决贫困地区的农村富裕劳动力(一般没有什么技术)的问题”。但是由于贫困人口通常缺乏发展资金,发展技能相对较低,因此正式就业于旅游操作与管理部门的贫困人口(特别是妇女)极少,旅游产业的经济利益更多地为相对较富的人享有。在提倡“科技兴旅”、鼓励高新技术介入旅游业的今天,笔者认为旅游业同时也是一个知识和智力密集型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而对低层次的就业人员需求渐少。换言之,科技渗入旅游业的程度和当地农民低层次的就业水平呈反向关系。显然,目前的这种带给当地民众的“基层就业多,高层就业少”的就业机会从长远来看不利于贫困人口持续受益。

2.企业经营主观方面的因素违背了可持续扶贫的原则

(1)旅游企业急功近利的心态与可持续旅游扶贫背道而驰

贫困地区人们脱贫心切这是可以理解的,于是旅游企业便趁机利用这一心理,在利益驱使下,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很少甚至根本不考虑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保护问题,反映在规划中,表现为数量指标、利润最大化等经营性设计思想充斥其中,而并非设定多个目标、追求综合效益的总体规划;反映在实践中,表现为在开发的过程中不择手段,竭泽而渔,采取一种掠夺式开发方式,将环保置于一种可有可无的位置。这种开发方式既没有发挥资源的潜在优势,又破坏了自然环境。这样的结果会使一些贫困地区在暂时脱离贫困之后又出现“返贫”现象,扶贫效果不会持久,从长远看甚至是越扶越贫。

(2)旅游产品开发同质化严重,丧失特色

“旅游扶贫”的理论和实践都有其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空的转移,我们也应当看到其带来的负面效应,其中最大的危害就是引发各地盲目开发、上项目。旅游产品缺乏创新,一味仿效现象严重,这是我国旅游业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贫困地区由于封闭落后,在发展旅游时,很容易表现出极大的盲目性和仿效性,别的地区怎么搞,本地区就怎么弄,结果造成像计划经济下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重复生产、重复布点,没有一点儿经济效益,反而浪费了不少旅游资源。

显然,贫困地区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陷入了“从众”误区,见别人搞什么吸引人,自己也搞什么,一味地模仿、抄袭他人的路子;或者心血来潮,胡乱开发,没有认清自己相对于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从而造成“你开发溶洞,我也开发溶洞;你搞人造景点,我也搞人造景点”;殊不知一味地模仿他人,尤其是近邻地区,同一类型的景点在同一地区出现时,它们个体之间由于存在着较强的替代性而产生空间竞争,分流游客,从而使各自的吸引力相互抑制,这便是临近负效应。站在旅游者的立场来看,旅游动机 是为了求新、求奇、求异、求稀,而一味地模仿恰恰毁灭了旅游地旅游资源的“原真性”,从而失去了特色。因为只有特色,才是旅游业的灵魂,才是吸引力源泉之所在。

此外,某些贫困地区不是聚焦于如何发挥自己资源禀赋的优势,而是唯“城市”马首是瞻,一切向城市看齐,接待设施豪华化,陷入城市化误区。殊不知,“只有民族的、本土的,才是最好的”。况且,“来自城市的旅游者恰恰是为了逃避其惯常的城市环境而选择生动野趣的乡村旅游的”。这种城市化的做法起到的不是吸引游客而是“赶”游客的副作用,迫使旅游者转向其他旅游地。

因此,贫困地区在旅游产品开发上应树立正确的开发观:求精、求异而不求大、求全;求特色而不求标准;重视当地特色,求“土”而不求“洋”,尽量保持原汁原味,这才是贫困地区实现旅游扶贫的捷径和唯一出路。

(四)旅游者方面非持续旅游扶贫效益的因子分析

1.旅游者空间行为分析

保继刚认为,旅游空间行为是人们在地域上进行旅游和游玩的过程,他根据涉及的空间大小把旅游空间行为划分为大、中、小3个尺度,他认为旅游者在大尺度的空间行为表现为以下特征:(1)力图到级别较高的旅游点旅游。具体表现为:①倾向于选择有高级别旅游点的地方作旅游目的地;②到达目的地后,往往只游玩目的地附近级别较高的旅游点;(2)尽可能游玩更多的高级别旅游点之后,如果资金和时间允许,他们一般也不停留在原地游览该地级别较低的旅游点,而是迁移到其他地方,游览该地级别较高的旅游点。

空间行为规律说明了,高级别的旅游地对旅游者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尤其是部级的旅游景点和扶贫开发景点处于同一个区域的时候,大尺度范围内的旅游者的这种空间行为规律表现得尤为明显,扶贫景点就难免会陷入部级景点的“阴影”之中从而被“屏蔽”掉,这就是我国有些学者所称的“阴影理论”和“屏蔽理论”。

2.大众旅游者在目的地的行为分析

大众旅游的发展的确为贫困地区输入了人流、资金流和就业,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其精神文明建设。但不可否认,旅游者的大量涌入也给目的地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当游客大量涌入生态脆弱的生态自然保护区时,如果管理不善,就会出现旅游者对环境的破坏大于经济回报,因此成本就会取代其收益占据主导。由于生态脆弱区的游客吸纳能力相对较低,尤其是在所接待的游客量接近或达到承载力极限时,这个时候即使只有少量的游客的增加也会给目的地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四、影响我国可持续旅游扶贫效益的因子分析框架

可持续扶贫效益的实现决不是某一个方面一厢情愿就可以做到的,而是需要目的地政府、旅游企业、当地居民和游客这4个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的利益相关群体的通力协作、相互平衡才能的(如图1)。任何一方不予配合,就会导致“4―1

实现只要我们本着“木桶原理”思想,针对上述4个方面存在的影响我国可持续扶贫效益的因子,尤其是对那些最薄弱的环节进行有效的解决,建立良性的利益分配机制,那么可持续扶贫效益的实现并非可望而不可及。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尝试建立一个如图2所示的立体模型。

该模型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处于顶端的以游客(产品需求方)为代表的客源地系统,一是处于底面的以政府、居民和旅游企业(产品供给方)为代表的目的地系统。只有目的地方面共同协作,政府在宏观上予以正确的指导,旅游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应尽可能照顾到当地居民的利益,当地居民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来,实现“1+1+1>3”的联动效应,共同打造优质产品,才能吸引足够的游客,实现游客流和资金流同时注入目的地,从而保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为旅游扶贫这座“公益大厦”夯实基础。有了游客的注入,再加上目的地积极实施有效管理,可持续扶贫效益就会上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五、提高可持续旅游扶贫效益的对策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见,影响旅游扶贫效益的因子是多方面的,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要提高旅游扶贫效益必须多角度互相配合,重点要注意以下几方面扶贫:

1.观念上扶贫。落后的观念是影响旅游可持续扶贫效益的基础性因素。观念是行为的指导和动力源泉,落后的观念不转变,就不可能真正脱贫,也不可能取得持续扶贫效益。因此,要从两方面人手转变观念:一方面扶贫者要转变对贫困内涵的认识,提高对收入贫困、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异同点的认识,要知道收入贫困只是贫困的表现形式,而能力贫困才是直接原因,权利贫困则是社会后果。因此,只靠拨付扶贫款解决缺吃少穿的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必须要给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挣钱能力和机会,要加强对提高贫困人口身体素质和教育水平的投入,走出一条积极的扶贫之路;另一方面被扶贫的对象也要转变观念,要知道靠别人可救一时贫却不可救一世贫,必须增强脱贫的主体意识,通过主动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加深对自身所处环境及其资源优势的认识,增强脱贫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只有变被动扶贫为主动脱贫,才能真正实现持续扶贫效益。

2.政策上扶贫。政府对旅游扶贫的态度和政策是影响扶贫效益能否持续的重要因素。政府要继续坚持探索“开发性扶贫”的政策思路,注意处理好几对关系:宏观扶贫与微观扶贫的关系,宏观扶贫解决的是地区扶贫的问题,微观扶贫解决的是个人和家庭的扶贫问题。为避免扶贫中挪用扶贫款现象的出现,必须坚持扶持到村、直补到户、落实到项目的原则;扶贫的眼前效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任何政策的出台都要从长远效益的角度出发,避免短期脱贫后又陷入更深贫困的现象出现;扶贫中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开发中要注意资源独特性与生态性的保护政策,避免丧失特色后失去持久致富的资源基础;扶贫中引进利益与本土利益的关系,政策要注意保护外来投资者利益,但不能损害本土居民利益,以避免陷入主体缺失的扶贫困境中。

3.机制上扶贫。构建适宜的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各利益主体在扶贫中的积极协调作用,使扶贫效益持久化。因此,要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利益共同体共生机制,解决旅游扶贫中的“飞地”现象,必须处理好外部投资者和当地居民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按照共生理论构建他们之间的合作共生关系,依照不同目标市场定位,由外来投资者和当地居民分层级提供不同档次产品与服务,实现利益互补、和谐共处;为最大化增加旅游发展对当地经济的乘数效应,必须解决好产业链合理组合问题,要充分挖掘贫困地区资源丰富性和文化独特性优势,尽可能利用当地资源和物产提供服务,减少不必要的收益漏损,使资源――游客――收益更多地在本地形成良性循环,增强扶贫能力和脱贫动力。

4.要素上扶贫。旅游扶贫中需要多方面要素的投入,要素投入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到扶贫效益的高低。旅游扶贫中要合理配置短缺资源投向扶贫地区,不仅政府要加大对扶贫地区的政策性资金支持力度,更要运用市场机制吸纳民间资本投向扶贫地区;要合理引进先进管理技术,提高贫困地区旅游发展管理水平;采用干部挂职锻炼、一对一结对子等帮扶措施提升旅游发展的智力水平,开展广泛多样的培训教育,提高当地人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顾客也是服务产品生产中的一项要素投入,因此要从扶贫角度对顾客进行筛选,对顾客消费行为进行适当管理。通过要素多渠道、多层次的配置,实现旅游扶贫效益的可持续性。

消费扶贫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农业旅游;扶贫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我国政府主导旅游产业与农业扶贫的有机结合,利用农村现有的资源开发旅游产业,通过旅游产业带动当地的经济水平,推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并取得明显效果。农业旅游虽然已经帮助很多贫困群众脱贫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应该不断改进与优化,促进农业旅游更加规范、标准和安全。

一、农业旅游的概述

1.农业旅游的概念

农业旅游是将农业与旅游有机结合,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参观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即以农业资源为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具有当地风俗特色服务的旅游。我国旅游局2002年《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中将农业旅游设定为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和生活场景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欧活动。

2.农业旅游的作用

农业旅游的作用主要从三个角度去诠释:一是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农业旅游可以为客户提供全新的体验,回归大自然,给予其精神上的享受,切身体验农村的环境、生活以及文化。在旅游高峰期间也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解决可人满为患的困扰,这类新型的旅游模式更受到城市人们的欢迎;二是从商户的角度出发。农业旅游的扶贫模式有利于扩充农业的市场空间,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动周围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商业,很大程度上开发农业的附加值;三是从农业的角度出发。农业生产采用农业旅游模式的经营模式,必然要对农业的生态环境进行改进与美化。

3.农业旅游的特点

农业旅游主要具有农业特性、生态特性和娱乐特性三个特点。农业特性是农业旅游最为突出的特点,农业旅游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发的,农业生产也是农业旅游吸引游客的主要特色,但是在建立农业旅游的扶贫模式时,要注意把握分寸,农业旅游仅仅是将局部的农业生产进行改造,并不意味着破坏农业生产的主要结构;生态特性是农业旅游模式的主题,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调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农业旅游也是以优美的生态环境、自然的天然景观、淳朴的乡村生活以及当地文化为特色,因此在其旅游景观开发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人为的干预,保持原有的自然景观,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系统;娱乐特性是旅游的一大特性,人们参与旅游活动,其根本目的就是享受身体上、感官上或精神上的愉悦,而农业旅游则是以农村的生态环境、人文风俗、农业生产体验等给予人们一种全新的体验,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二、r业旅游的扶贫效应

农业旅游是农业扶贫工程的重要内容,其是针对农业贫困地区现有的资源为基础,建立行之有效的农业旅游项目基地,以农业生产为主体,以旅游开发为载体,带动周围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经济水平,从而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目标。下面我们主要介绍农业旅游带来的相关效应:

1.驱动效应

农业旅游的扶贫对策的驱动效应主要从体现在两个各方面:一方面是国家政府以及地方机构越来越重视,为其项目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当地贫困地区开发农业旅游项目,从而带动当地的经济水平,解决当地的“三农”问题。农业旅游改变农业传统的生产模式和农民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在促进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同时,也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换,鼓励农民走向城市,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另一方面是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丰富农民的收入来源,鼓励农民主动参与旅游活动,从而提高农产品的销量与价值,从带动农产品的第三产业以及加工产品的发展,形成农业与旅游服务业两者共赢的局面。

2.乘数效应

乘数农业旅游的乘数效应是指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可以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以及我国经济的发展。针对农业旅游项目而言,其本身就是综合性十分强的服务项目。在农村开展农业旅游项目可以吸引发达城市的人们在当地进行旅游、消费,其包括衣、食、住、行、娱乐、购物等多方面的消费,从而促进当地市场的发展,充分将农业与旅游业、生产与消费、工作与休闲有机结合,逐步带动当地产业的转移,实现当地贫困居民脱贫致富的目标。

3.辐射效应

农业旅游项目的辐射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地域辐射效应,即当地农业旅游项目的成功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农业旅游行业的发展,开拓周边的旅游市场,树立成功范例,从而不断有农村地区开展农业旅游的项目,逐渐成网状扩散,产生辐射效应;另一方面是功能辐射效应,农业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其具有劳动密集性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吸收农村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降低当地的就业压力。除此之外,旅游行业是一个开放性很强的产业,是农村向外宣传自己的有效途径,农村通过各种媒体招商引资,打开农村与市场的通道,也增加农村居民与外面世界接触的机会,接触外界的新观念、新文化,改变贫困地区农民传统的观念以及传统的生活方式,促进当地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融合。

三、农业旅游扶贫的优化

农业旅游是我国新兴的旅游产品,其本质是改变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利用当地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优势,设计、规划、施工,增加当地农业产业的附加值,从而丰富农业旅游休闲娱乐的内容,结合现代科学以及农业情趣给予游客全新的体验,即观赏品尝的趣味性、动手实践的体验性、当地文化风俗的知识型、农业产品的商品性等,总而言之,就是让来自城市的游客体验到其它旅游形式体验不到农业艺术,在为他们创造娱乐、休闲、健康、新奇的精神与物质的享受,同时,也带动当地农村以及周边地区的经济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旅游对当地农业扶贫起到显著效果,主要对当地经济起到驱动效应、乘数效应和辐射效应,改变当地以及周围地区的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和当地居民的生活理念以及生活方式,从而有效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高我国经济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志刚,肖建红,陈宇菲.面向贫困人口旅游扶贫的国外研究述评[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4):184-188.

[2]李会琴,李晓琴,侯林春.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区旅游扶贫效应感知研究――以陕西省洛川县谷咀村为例[J].旅游研究,2012(3):1-6.

[3]杨建春,肖小虹.贵州旅游扶贫效应动态分析[J].商业研究,2011(7):212-216.

消费扶贫论文范文第8篇

一、研究方法

当前,对生态移民的文章主要集中在期刊论文、硕博士学位论文以及少量的书籍中。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对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中的论文进行搜索,检索当前相关的学术论文。截至2012年10月,发现在期刊数据库中,以“生态移民”为关键词输入题名共有440篇相关文章,其中核心以上期刊共有145篇。在具体研究过程中,考虑到文章的代表性与权威性,又以这145篇论文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同时,对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类,分为生态移民理论问题、安置模式与政策问题及社会文化问题三个方面。初步来看,理论类问题主要包括生态移民的定义、分类、基本原则等问题;生态移民的安置模式与政策类问题主要包括生态移民的扶贫、经济补偿、后续发展、安置政策、安置模式等问题;社会文化类问题主要包括社会整合、融合问题,思想文化变迁等问题。基于上述的分类方法,笔者对145篇论文进行了初步统计,来具体分析当前的研究内容。在统计过程中,由于部分论文与研究主题相关性不大,做删除处理。通过表1,可以发现有关生态移民的安置模式与政策问题与社会文化问题的论文数量较多,两者之和超过95%。其中,有关生态移民的安置模式与政策的研究论文数量在当前来说是最多的。从研究论文的总体数量上来看也有一个趋势走向,在1993-2002这十年间,相关的论文数量并不多,只有8篇。但自从2004年以后,相关论文数量开始逐渐增多,一直保持在两位数,可以说生态移民问题研究开始得到学术界的关注。在此,需要说明一下,在2004年7月30-31日,“生态移民:实践与经验”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此次会议就生态移民的实践和理论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虽然学术界还存在许多不同意见,但是就建立事先评估机制及生态效益长远评价体系必要性等方面则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并对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全面而热烈的讨论。正是这次会议的召开,增进了我国学术界对生态移民问题的关注。

二、基本概念等理论问题

当前,学术界对于生态移民的研究在理论层面主要集中于定义、分类、必要性等问题研究。但对生态移民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之后,发现上述问题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论,需要进一步进行分析。

(一)生态移民的定义学术界对生态移民的定义说法存在很大差异。1.关注经济利益层面:葛根高娃、乌云巴图认为,生态移民是指由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人们的短期或长期生存利益受到损害,从而迫使人们更换生活地点,调整生活方式的一种经济行为。[1]2.关注政府行政层面:刘学敏认为,生态移民就是从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出发,把原来位于环境脆弱地区高度分散的人口,通过移民的方式集中起来,形成新的村镇,在生态脆弱地区达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2]3.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层面:包智明认为,生态移民是因为生态环境恶化或为了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所发生的迁移活动,以及由此活动而产生的迁移人口。[3]4.关注的多目标性:方兵和彭志光认为,生态移民从保护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出发,既考虑移民能致富奔小康,又不能破坏迁入地近期和长远生态环境,同时保护迁入地原居民利益不受损害,是多目标移民。[4]的确,当前对生态移民的定义从不同的关注角度予以了各自的解读,但是,笔者认为就生态移民所应该关注的对象与性质来看,生态移民是“生态”+“移民”概念的结合,移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生态的变化或影响,其应具有的性质是生态性质的,移民应是以生态保护为前提条件的。所以,笔者认为生态移民首要关注的问题就是生态环境保护,其定义也需要从生态环境保护为起点,作为生态移民的主要内容构成。在此,笔者同意包智明给出的定义,生态移民是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或者为了改善生态环境,由此产生的人口迁移活动。

(二)生态移民的分类生态移民的分类方法很多,有关注移民的原因、移民的方式、自愿的程度、迁徙的规模、移民的社会融合情况等多种类型。1.从生态移民的迁徙原因来看:①生态环境破坏型,即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或崩溃,人类在其中难以继续生存下去,并且在短时间内生态环境也难以恢复,人类需要从当时当地的生态环境中迁徙出来。②生态环境改善型,在一定的区域内,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与破坏,生态环境在逐渐地退化或难以正常维持下去,需要通过迁徙当地的人口来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使得生态环境能够逐渐好转。2.从生态移民的方式来看:①自发性的生态移民,指人类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或短时间内的崩溃,难以继续在当地生存下去,为了自身的利益与生存的需求,自发地从生态环境恶化区域迁徙出来,在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定居下来。②政府主导型,指生态移民主要是在政府的主导之下进行的,政府通过具体的政策与措施,进行有规划、有组织的移民活动,出于保护人类的基本生存需要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生态环境等。当前,生态移民还是主要以政府主导型的生态移民为主,通过这种自上而下的生态移民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促进当地生态移民的生活条件的改善,但由此而生的各类问题也不断增加。3.从自愿的程度来看:①自愿性生态移民,在生态移民过程中具有自愿选择的权利,能够自己决定迁徙或者不迁徙,一般来说,自愿性的生态移民主要还是在一些环境恶化程度不太严重或不是出于特定对象的保护的条件下进行。②非自愿性生态移民,出于保护特定的生态自然保护区或生态功能区,在政府行政权力等条件的要求下,区域内的人口需要在一段时间内迁徙出去,移民往往没有自己是否迁徙的决定权,需要遵从相关的规范要求从该区域内迁徙出去。4.从生态移民后的社会融入与文化适应角度来看:①文化融合型模式,即生态移民在迁入地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社会文化背景与原先的相同或者一致,能够完全融合进去,不存在日常生产生活方面的障碍。这种形式主要体现在短距离的生态移民,或者某些特定的少数民族等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或宗教文化特征的群体中。②文化适应型模式,即生态移民在迁入地的生产生活以及社会文化方面与原先的存在差异但不排斥,生态移民需要在新的地域内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期来予以调整,最后能够较好地融入到当地的生产生活中去。③文化排斥型模式,即生态移民作为一个外来的迁入者,往往难以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所信奉的宗教文化与价值观念具有极大的差异,形成了相互之间的文化排斥或文化对立,容易造成群体之间的冲突与矛盾。这种移民模式所造成的损失与代价是十分巨大的。除了以上的几种分类以外,有的学者根据迁移后的主导产业,把生态移民分为牧转农业型、舍饲养畜型、非农牧业型和产业无变化型等。[3]有的根据迁移距离,分为就地迁移(或近距离迁移)与异地迁移(或远距离迁移)。[5]关注不同的方面,提出不同移民类型。这也提醒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从自身研究的关注角度来对生态移民进行分类,才能够建立一个分析的基础与平台,有助于形成一个研究框架与结构,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三)生态移民的必要性1.从扶贫与后续经济发展角度。生态移民能够帮助贫困地区的居民摆脱贫困,并在后续的产业发展与经济水平提高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如阿布力孜•玉素甫指出新疆大多数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区,人们在继续生存问题上遇到了危机,扶贫工作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几倍地投人也难以实现稳定脱贫。要改变目前这种落后的状况,较好的办法只有通过生态移民,把贫困人口从不适宜居住的地区转移到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区妥善安置,使其在新的环境中真正实现安居乐业,以及快速地解决温饱问题,提高生活水平。[6]正是通过生态移民的方式,能够帮助当地居民摆脱贫困,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能够在短期内脱贫致富。也有从后期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待生态移民的必要性:一方面,通过生态移民,可以帮助生态环境的恢复或保护,能够在当地形成较好的旅游观光资源,促进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从生态移民本身来说,迁入到资源条件与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可以利用当地的资源,结合相应的政策条件,可以帮助生态移民从事相应的农业、畜牧业等其他后续产业,克服经济上的障碍,增加自身的经济收入,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2.从保护生态环境角度。主张生态移民是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够避免生态环境遭到人类进一步的破坏,能够保持生态系统的自身稳定性与完整性。卿向阳认为,要实现为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的保护区设立终极目的,必须对现有的保护区管理系统实施调整与完善,建立具有政府管理职能的资源保护特区,选择以城镇化为主要方式的保护区内就近生态移民,构建科学的自然保护区层次,形成政府(资源保护特区)与民族居民的资源保护利益共同体。[7]闫喜凤指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移民能有效保护生态功能区的森林资源,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赢得更大的生态空间。[8]生态移民的一个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够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正是从这个基本的要求出发,通过移民的方式来保护生态与维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保护生态环境是以生态环境作为中心,从生态的利益来考虑问题,可以看作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区别于上文的扶贫与经济发展的角度。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生态移民不仅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且也能够促进人类健康地发展,以实现人与生态的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更多的是从人类自身的角度出发,体现了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朱儒顺,史俊宏从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分析,认为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人类能够与生态环境友好相处。对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可持续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思路:选择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区域为移民点,移民过程中需要防止“政府悖论”,走开发型生态移民道路,政府相关部门参与牧民转移,鼓励企业参与牧民转移,设立生态环境税和生态移民转移支付制度等。[9]李耀松等通过考察宁夏生态移民,指出宁夏生态移民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拓宽了农民致富的空间,恢复和保护了迁出地的生态环境,促进了民族团结。但依然需要完善宁夏移民法规政策体系、强化移民技能教育培训、把产业开发作为宁夏移民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无疑成为宁夏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10]

三、安置模式与政策问题

生态移民的安置模式与政策的问题的研究,主要是涉及扶贫、反贫困,移民的补偿标准,移民后的产业发展问题,社会保障机制等问题。本文主要关注前三个问题。

(一)扶贫、反贫困问题当前,对于生态移民的扶贫与反贫困问题的相关研究比较多,主要的论述集中于生态移民的扶贫效果上,有的生态移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的移民在迁徙之后却没有改善自身的贫困状况甚至贫困问题进一步恶化。田朝晖等在论述三江源生态移民的贫困问题时,指出生态移民与反贫困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从制度设计上说,生态移民向来被视为反贫困的重要举措,它可以通过改变贫困人口的生存空间,突破制约生存发展的环境约束,从而达到改变贫困人口生存状态的目的,所以生态移民对于摆脱因环境压力造成的基础性贫困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三江源生态移民的贫困状况并没有改变,因为三江源生态移民在移民之前就存在原生性的贫困。三江源生态移民在迁移前尚且可以从事畜牧业生产获得一定的收入,但是,他们在迁移之后,连通过放牧获得经济收入的机会都缺失了。所以,需要通过增加相应的生态移民救助机制来帮助移民克服贫困问题。[11]王永平等在考察了贵州的生态移民之后,指出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既是推动新时期贵州扶贫攻坚行之有效的途径,又是保护和恢复脆弱生态环境的重大战略举措。总结过去易地扶贫搬迁的成功经验,在深入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2011年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实施150万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作为从根本上解决居住在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区位重要和自然条件恶劣地区农村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促进贫困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12]当然,对于扶贫与反贫困问题,仍然还有许多需要不断完善的方面,例如在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资金还很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扶贫力度。西部地区的国债资金数量有限,不能完全满足各地全面实施的移民搬迁。需要不断争取多渠道来筹措资金,能够形成全社会扶贫开发的整体合力。[13]但不容否认,生态移民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部分原先生活在生态环境恶劣条件下的居民摆脱了贫困,在国家与政府相关的政策扶持下,找到了新的谋生方式,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在移民之后,也暴露了许多新的问题,需要相关的政府部门予以关注,能够从实际出发,考虑到移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帮助移民克服各种困难,逐渐消除移民的贫困问题。

(二)生态移民的经济补偿问题对于生态移民的经济补偿问题,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表现,所出现的问题也是各种各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补偿资金的数量不足,补偿的标准的确定随意性较大,移民实际享受到的补偿不到位等问题。具体来看,首先,当前我国很多的生态补偿与扶贫项目结合在一起,对补偿资金数量不足往往也容易造成生态移民的贫困问题。这可以与上文的扶贫与反贫困问题联系起来。对于资金不足可以分为几种情况,有的是政府的前期投入不足,难以满足移民最基本的生活成本。有的是由于生态移民的生存区域发生变化,对于其原居住地的生活成本难以满足其迁入地的成本要求等。其次,当前生态移民的补偿标准确定的随意性较大。李媛媛在考察内蒙古牧区生态移民过程中发现,相关部门不考虑移出地区和移入地区的实际情况,所制定的生态移民补偿标准缺乏充分的科学论证,相关的“移民补助金”标准缺乏依据。对于这种关系到移民能否“搬得出、稳得住”的问题,政策制定的随意性较大,不乏领导的拍脑门决定,致使生态移民行政补偿标准不足以弥补牧民的损失,能致富成为一句空话。[14]再次,当前很多生态移民所能享受的补偿并不到位。相关的经济补偿的信息公开制度还不健全,生态移民不了解相关的补偿政策文件,对补偿数额也一无所知。同时,移民补偿资金在下拨过程中经常被层层截留,相关利益部门都利用自己的权力来获取自身利益,导致生态移民补偿资金难以全部到达移民手中。所以,提高生态移民的补偿标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确保补偿金准确、及时到位,促进补偿金信息及时公开是当务之急。

(三)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问题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由于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发展模式,所形成的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问题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如马玉成对三江源生态移民的后续产业发展的研究,指出实施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安置区社会发育程度低,发展后续产业的空间和条件差;牧民传统观念和生产生活习惯,限制了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发展;资源环境条件,限制了舍饲——半舍饲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低。[15]李聚才等分析当前宁夏生态移民区肉牛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养殖户融资、贷款困难;环保意识淡,饲养环境差;产业链不健全,屠宰加工环节薄弱;农户饲养水平低,养殖效益不高。[16]赵宗利等对三江源部级自然保护区的考察,分析当前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面临着以下困境:安置区自然生态系统脆弱,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空间不足;安置区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化进程缓慢,移民就地转产乏力;教育滞后,商品经济意识淡薄,移民劳动力就地、异地转移狭窄;草原生态,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移民产业拓展。[17]张丽君、王菲分析了西部牧区生态移民后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迁入地的选择缺乏系统、缜密的实证研究,导致新的生态破坏;移民资金不足,移民的安置和生产生活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受限;后续产业发展滞后,对牧民生产方式转变后的适应性学习培训滞后。[18]但是,总的来说,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需要遵从以下几条原则:1.产业发展应适合当地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2.产业的推广应做好前期宣传、教育与培训工作;3.产业发展应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与保障机制;4.产业发展应具有市场空间与利润空间;5.产业发展需要与移民的民族、经济、文化等特点相符。

四、社会文化问题

生态移民迁入到一个新的环境,脱离了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但并没能很快地放弃传统生存模式和观念而融入新的环境中。因而,容易成为游离于两者之间的新的社会群体。当前,生态移民所面临的社会文化问题主要包括三个。

(一)生产环境和生产方式的适应问题张娟对三江源地区的藏族的生态移民进行考察之后,发现三江源地区的高寒、高山草场决定了生存在这里的藏族牧民只能从事单一的,以游牧为主导的草原畜牧业经济,广袤的草原是其从事生产经营的基本环境。而搬迁后,牧民离开了草原,放弃了游牧,进入了城镇,实现了定居,并探索性的进行创业、立业,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由于缺乏积极性和相应的生产技术,生态移民面对新的生产方式和环境,需要再社会化。[19]包智明、孟琳琳对内蒙古正蓝旗敖力克嘎查的生态移民生产方式进行分析之后,牧民从天然的放牧方式转换到了以奶牛的圈养方式,开始进行人工喂养。这种生产方式对奶牛的饲养技术要求比较高,对毫无经验的牧民来说,开始存在很多的不适应性。[20]生态移民过程中,由于在地理空间上发生了转移,移民所依赖的生产环境与生产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就以农业生产技术为例,原是牧民身份的移民在迁入农耕区之后就难以从事种植业,缺乏耕地种植的技术,难以确保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同样,从农耕区迁徙到草原地区的居民,在短时间内也难以掌握游牧的谋生方式。所以,对于生态移民尤其是跨区域的移民,需要在移民前对相应的居民进行生产技术的培训与教育,能够确保其掌握最基本的生产技术,以便能够支持自身基本生存要求。

(二)生活方式的适应问题生活方式是一个民族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之间长期互动的结果,是一个特定群体关于衣、食、住、行等的综合性反映。扎陵湖乡生态移民一年四季在黄河源头的草山里过着游牧生活,他们虽然对城市和城市生活有着种种“想法”和“猜测”,但对城镇定居生活却没有“实质性兴趣”。例如,搬迁前,牧民衣有毛皮,食有牛羊肉,住有毡房帐篷,行有牦牛、马,这些基本上都可以通过家庭畜牧业经济而实现自给自足。搬迁后,他们变卖了牲畜,失去了畜牧业经济的载体,衣、食、住、行的需求只能从市场的交换中满足。调查中,牧民R说“:现在我们根本不敢吃肉,肉贵的很,也喝不上牛奶了,出去干啥都要花钱,要是像以前一样,天天吃肉,喝牛奶,政府给的钱根本不够花啊。”由自给自足变为市场交换,牧民稳定的生活出现了很大的变数。生活习惯和方式的差异成为影响牧民适应性差的主要因素。[19]通过田晓娟对同心县生态移民的生活的调查研究之后,发现移民在生活支出、饮食结构、衣着消费、居住形式、交通通信等几个方面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期之后,相应的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能够很好地适应移民区的生活方式。在新的生存环境中,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与异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民族或区域传统文化的保留、继承和发扬,需要在生态移民社区管理、房屋规划过程中,融入民族文化特色;同时,允许一些不愿意和不适合搬迁的人留在原居住地从事生产,为民族传统文化提供生存和发展空间。[22]所以说,对于生活方式的适应存在着地区间的差异,生态移民在进行迁移之后,在短时间内往往会存在着生活方式的不适应,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有的移民可以适应相应的环境,但有的可能还难以适应下去,给自身的生活上造成了极大地影响。遇到此类情况,需要利用相应的政策机制与条件,来帮助移民在生活方式上融入当地环境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思想文化的适应问题思想文化的适应问题,可以分为思想观念上变化与文化变迁等问题来予以分别论述。生态移民过程首先是一个思想观念变迁的过程,移民原有的思想观念由于地域环境等特征往往具有其地方性的特色,而在新的环境之下会存在着不适应的状况。张娟在调查中发现,传统思想观念对于移民适应性也有着很强烈的影响,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财富观念影响移民资本积累,牧民以牛羊数量为财富的标志,并不像农耕民族一样有银行存款,缺乏资本积累意识;二是从业就业观念存在偏见。调查中许多牧民认为像清洁工、街道下水管道修理等社会服务性工作是“很丢人的事情”而不去做。这两个方面的直接负面影响是:使移民后续生产发展缺乏资金支撑,后续转产就业的选择渠道变窄,这种状况影响着移民对城镇生活的适应。[19]而文化变迁则是一个更复杂、更长久的过程。目前,三江源生态移民的文化变迁中道德和价值观的变迁基本上显现不出来。但是,由于他们现在直接面对着具有现代文化意义的城镇文化,一些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滋生和蔓延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不断地冲击和影响着他们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他们固守的传统道德观、价值观与迁入地的道德价值观之间难免发生碰撞、摩擦、冲突,如果对其不加以正确引导,就有可能出现道德失范、价值失缺的形象,进而影响一方的社会稳定和发展。[23]

五、结论与讨论

自上世纪90年代,包括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为我国生态移民中的问题研究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解决了理论与实践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但归纳来看,学术研究仍存在着一些不足。1.不够系统性、全面性与整体性,孤立分段式研究与以单个问题研究为主要手段。当前,现有的文献资料主要是关注生态移民中各个单独的问题,但是没有对相关的问题作一个系统与全面的研究,各个子问题之间的关联性比较缺乏,难以对生态移民全局性的了解。笔者认为,对生态移民问题研究,需要从理论层面出发,落实到实践层面,从移民安置的政策、方式、手段,到安置过程中的统筹规划、建筑设计、整体布局,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融入、思想文化与风俗习惯的融合,还有生态移民过程中环境、社会对人的影响等,需要作一个全盘考虑与分析,各个部分之间能够协调一致,为生态移民的成功实现做好理论上与实践上的准备。2.问题的争议性。由于生态移民在世界乃至我国已经是一个很普遍与现实的问题,但目前有关生态移民的相关概念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难以在理论上指导生态移民工作的有效开展。理论上的不一致,会导致在生态移民实际工作中难以运用理论来分析各类问题。对于当前生态移民在基本概念方面的争论,会直接影响生态移民工作进一步合理、有序的开展下去。以“生态移民”这个概念来说,目前学术界的争议仍然很大,相关的定义很不明确,这就容易导致在生态移民的实际运作中难以准确地界定生态移民的性质,在政策、安置模式、补偿标准等方面就会出现极大的差异,甚至会导致一些矛盾与冲突,影响社会的稳定。3.归纳性与规律性不夠。虽然生态移民的具体情景与实际情况往往不同,但是仍需要总结与归纳一些一般性的规律与线索,有助于在生态移民的管理与执行过程中突出其重要性。从当前的研究内容来看,很多文献从不同的个案出发,得出了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理论经验,但从文献梳理的角度可以发现,相关的文献之间缺乏承接性,对于生态移民的相关问题仍缺乏提出一些规律性的经验,难以在实践层面对生态移民工作做出具有实效性的指导。因此,对于生态移民的相关问题,需要结合理论研究与实际案例,能够从中抽离出一些一般化与规律性的经验与原理,可以用于在今后的生态移民工作中,有利于生态移民的管理与具体操作。4.移民问题多关注于移民个体的问题,而没有把“生态”两字凸显出来。如何从环境角度来分析与阐释生态移民的重要意义仍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话题,关注生态移民过程中环境的变化也许更能够解释与说明相关问题。5.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当前的研究方式主要是局限于个案的深度访谈或半结构式访谈的描述,以及综合一些文献法,缺乏一些具体的定量研究方法或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显得研究方法比较单一。

消费扶贫论文范文第9篇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旅游消费的专门研究较为少见,主要的工作是附带在相关专题或系统研究中进行的。从国外100余年的旅游研究史来看,尚未找到专门系统研究旅游消费的著作。从近期研究动态来看,也未将注意力摆在旅游消费的系统研究上来。从国内的旅游科学研究情况来看,旅游消费的系统研究已经起步,但从严格意义上来看,相关学科所作的工作更多。

旅游消费的研究,已有工作大致可从两条线索中追溯:一是从消费经济学的角度,二是从旅游科学研究中附带或从其他相邻科学角度所从事的专题研究。

1.从消费经济研究中产生的旅游消费研究成果

从消费经济角度探讨旅游消费问题,在我国是尹世杰教授最先敏锐地感觉其意义,并率先倡导的。还是在80年代初期,尹世杰教授就指导研究生从事过这方面的研究,同时他也认为董辅@①较早就具有旅游消费经济思想,主要是旅游资源价值问题和旅游资源开发保护问题的研究。实质上,在80年代就有从基本理论研究入手进行探讨的,如龚晓宽、宋维真的研究,但是总的说来未形成体系,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另外,主要从消费文化的角度,涉及了旅游消费的研究,1994年底,由《消费经济》杂志社首先发起的消费文化的讨论中,就出现了许多观点,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旅游消费的研究,如尹世杰教授认为消费文化包括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人们精心创造的实物生活资料和精神文化产品,以及富有创造性的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消费行为;周淑莲等则认为与旅游密切相关的茶文化、酒文化、服饰文化等是消费文化在消费品上的表现,风俗、风格、地方特色等是在消费方式上的表现。这些认识,与国内国外旅游文化研究的范畴有十分类似之处,当然,也是各有侧重。值得指出的是,消费文化对旅游文化的较细致的研究也有成果,如梁琦对生态旅游消费的研究;近年来兴起的闲暇消费研究,也有不少涉及了旅游消费问题,如曹茉莉的工作;从旅游消费的分析入手进行部分预测的研究工作也有开端,如池进的工作。

2.从旅游科学进行的旅游消费研究的成果

从旅游科学的角度研究旅游消费现象,已有较多的成果。主要工作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旅游消费供给与旅游消费需求的研究。旅游消费供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地的规划和区域旅游开发两个方面,可以说近20年来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是最丰富多彩的,仅90年代以来从地理学角度进行的研究,相关论文就多达千余篇,论著和教材达30余部。据统计分析,1980~1993年旅游地理论文的63.6%为旅游资源与区域开发内容。旅游供给的研究有过以国内国外两种对象的研究,面向国外旅游市场的研究,如谢彦君的工作;面向国内的研究又有两类,一类是传统的和旅游资源非常优越的旅游地的开发研究,这是主要的;另一类是旅游资源不是很优越的旅游地的开发研究,这是一个重要的有希望的新研究领域,如许春晓的系列研究。从旅游科学角度研究旅游消费需求的专题论文较为缺乏,谢彦君作过国际旅游市场对中国旅游消费需求的研究工作,但旅游经济学中的旅游消费研究以及旅游市场研究等领域,就是为了揭示这一类问题的。值得一提的是牛亚菲在这方面的突出的有特色的工作,将旅游消费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特征研究推向地域空间,将旅游地与旅游市场的空间组织模式及动态平衡关系揭示了出来,并以大城市为中心分析了不同地域的旅游供需关系。

②旅游消费力与旅游消费关系的研究。关于旅游消费力的研究,国内一般用人均GNP水平与旅游消费关系来探讨,并已成为一个经典范式。许春晓提出“四力诠释”(资源吸力、城市挤力、收入动力、时间助力)观点,细分了形成机制;旅游消费力的实证研究,往往与其它研究夹在一起进行,常见于其它标题下的论文之中。对于旅游消费关系的研究,近年来成为热点,一方面,继续对旅游消费的正面影响给予充分肯定和更加深入的研究,甚至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措施研究,如蔡雄等和陆林的工作;另一方面,对旅游消费的负面影响,旅游开发对旅游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冲击的研究,这一课题近年来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注意,有不少研究成果,如全华等的工作。

③关于旅游消费模式的研究。首先是旅游消费的行为模式研究,率先工作是陈传康教授指导的硕士生研究课题,之后又有许多更深入的研究,如吴必虎等的工作以及曾尊固教授指导的陆林博士的工作;其次是旅游消费组织形式的研究,目前对团队和散客两种形式都有较多的研究。现代旅游业最初的旅游消费都是力图通过团队形式去组织的,进而在90年代以前大多把研究注意力放在团队组织上,有一批成果,如阎纲的工作。自90年代始,旅游消费观念明显的变化,散客市场迅速扩大,研究工作随之出现,如李海瑞和向才德的工作。更有人开始了自助式旅游的研究。

④旅游消费水平和旅游消费效果的研究。旅游消费水平高低的研究,确实是一个少有人深入的研究领域,目前的工作还停留在旅游消费的人均花费分析及其原因探究上,这些工作也较为分散,可见于旅游开发的现状描述和前景分析的研究工作中,如刘德谦的工作;当然,对旅游消费群的扩大速度及其旅游消费总需求的研究,也可在一些对旅游业发展的预测性研究工作中见到,但也不深入。主要工作如苏敬之和石建国的研究。关于旅游产品的精细化以适应提高了的旅游消费水平的研究,有两方面工作比较突出:一方面从旅游地的形象定位角度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如陈传康等的工作以及李蕾蕾博士论文的部分内容;另一方面,对旅游产品加工和包装的研究,如马永立和王晓云的工作。关于旅游消费中审美情趣高尚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研究,近年来虽有人涉足,如陈光照的工作,但尚不多见,是一个应加强的研究方向。关于旅游消费效果优化的研究,集中于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和战略研究,如谢彦君、沈兵等的工作;对于旅游地开发后各种关系的调查及其协调途径的研究,有部分成果,如李海瑞的工作。

⑤旅游消费结构的研究。旅游消费结构研究主要分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是旅游消费结构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有旅游消费的类型划分和层次认定,如陈传康的工作;旅游消费结构的形成机制研究,如李中的工作;也还有旅游消费结构的研究方法的探索,如卫海英的工作。第二是旅游消费结构的实证研究和发展趋势研究,专门研究较为少见,多夹于旅游市场分析和区域旅游开发的有关文章中,如陈传康的许多区域旅游开发研究就涉及这类工作。

二、旅游消费研究的近期热点

鉴于旅游业迅速发展和旅游消费研究的现状,1997年6月,在尹世杰教授的倡导下,由《消费经济》编辑部和湖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在湖南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中国首次旅游消费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了30余篇论文(主要论文由《消费经济》陆续发表),到会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及湖南省社会科学界的代表,湖南省政府及旅游局也派了代表,会议汇集了旅游管理职能部门的主管领导、旅游实业家和经济、哲学、旅游、地理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大会的主要论文和讨论的热点问题,反映着旅游消费研究的近期热点。

1.旅游消费基本理论问题的讨论

以尹世杰教授《略论旅游消费》的发言为主线,就旅游消费的作用、当前我国旅游消费的主要问题、如何提高旅游消费质量等进行了具体的讨论,同时引发了旅游消费概念、对象、内容的讨论,如彭明朗教授提出了对旅游消费的初步定义,并划分了旅游消费的几种类型,其余专家也各持己见,因没有这方面的专题论文,未能深入而形成相对一致的看法,肯定了旅游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文化活动的说法;翟辅东教授《旅游消费问题浅议》的发言,对旅游消费形成条件、特点、存在问题及引导途径进行了论述,研究生黄芳《浅析旅游消费有关特点》一文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些理论问题的讨论特别热烈,在以下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旅游消费作用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人的发展有很大作用,赞同其具有经济性、闲暇性、异地性、文化性;旅游消费问题有基础设施、环境污染、软环境落后、产品类型少等;旅游消费质量的提高途径要针对问题采取措施,特别强调了服务质量和旅游消费者素质提高两方面的作用。

2.关于旅游消费趋势的讨论

以许春晓《香港回归与湖南旅游消费趋势》的发言为引子,对香港回归后湖南旅游消费趋势,湖南旅游发展的新机遇及其旅游消费趋势下的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特别是旅游消费趋势问题,引起了观光旅游的命运、旅游消费热点演替问题的深层次探讨;讨论后基本同意旅游消费趋势为旅游消费供给和旅游消费需求开始转型并渐渐趋向平衡,旅游消费力增强且旅游消费关系进一步改善,旅游消费模式将现代化并且旅游消费内涵化将明显,旅游消费水平提高而且旅游消费效果将优化,旅游消费结构将变化,具体是观光旅游形式、自然风光旅游产品消费份额将下降,商务、度假、生态等旅游形式和文化旅游消费份额将上升,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观光旅游还将占大份额,自然风光旅游产品还是主体。梁琦通过对中国国际贸易中旅游业份额的增长趋势的分析,谈了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3.关于旅游消费和文化消费问题的讨论

以赵学增教授《旅游与文化消费》的发言为主线,认为旅游是文化消费的基础形式之一,旅游管理的核心是文化管理,并就旅游的文化内涵和特征作了深刻论述,认为其有复合性、情景文化、本性复归、路上文化、移植文化五大特征;郑炎博士等也就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4.关于旅游消费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讨论

以曾坤生《生态旅游消费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言为代表,既强调旅游本身的发展,也强调旅游资源的保护,认为生态旅游的发展为中西部发展提供了机遇,区域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莫一心研究员就《发展旅游业,促进持续发展》作了发言,重点就发展旅游业与转变消费方式作了论述,特别指出了旅游消费者素质提高的意义;柳思维教授和刘醒夫研究员也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谈了湖南的战略;徐飞雄《关于旅游购物品消费的几点思考》就旅游购物品消费的特点、消费水平的意义及其提高途径作了细致的研究。

三、旅游消费研究的近期主攻方向

1.学科基本理论建设

由于旅游消费的专门研究还不是很普遍,不是很成熟,夹于旅游学科中的旅游消费研究又注重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而旅游消费基本理论问题未被提到应有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和研究。而今,这一工作就显得紧迫而又艰巨起来。因为旅游消费研究的独立发展,已迫切需要基础理论的指导了。

学科基本理论的建设,对旅游消费来说还是开头,故而急需解决以下问题:①旅游消费的基本概念问题,包括旅游消费的定义、内涵、外延,旅游消费活动的特点;②旅游消费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由于旅游消费问题的研究具有综合性和边缘性,并且目前的状况是学科相关研究走在前头,自身系统理论研究尚为起步阶段,故而明确旅游研究对象和内容,实质上是明确自身与相邻学科的界线,守住自己的阵地;③旅游消费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任何一门独立的学科或相对独立的学科,都应该有十分切合解决自身独特研究内容需要的有特色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论的形成有两条途径:其一是借鉴相邻学科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应用筛选,精选出适合者;其二是创新研究方法,根据旅游消费研究的特点,设计出一套新方法。

2.学科应用理论建设

现代科学的发展都是围绕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展开的。旅游消费要加强研究的呼声,也是在旅游业日益壮大,旅游消费现象日益普及,旅游消费课题日益增多的时代大背景下提出的;旅游消费研究必须面向实际问题,立足应用研究。当然,作为指导应用研究的应用理论,是一不可缺少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目前急需解决以下几大问题:

①旅游消费的发展规律与预测方法研究。旅游消费的发展变化,其总体风格是与社会文化心态的变化密切相关的,其变化速率是随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提高而同步的。而总体风格的具体形成机制与结果,变化速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水平,还是很难建立精确的数量模型作中长期的预测。这又是一个意义十分巨大的工作。

②旅游消费对旅游开发影响与供需平衡研究。旅游消费会拉动区域旅游开发,这已是定论,但具体作用机制及过程尚未清楚;现今多数学者主张的旅游开发适度超前理论,也未找到这个“度”,以致旅游界在供需之间难于找到平衡点或适度点。

③旅游消费的引导方法和措施研究。旅游消费的发展在方向上存在着合理与不合理,在速度上存在快与慢,特别是在一些旅游消费习惯不普遍的地区,往往经济发展已到了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水平,但是没有旅游消费的引导就是不能很好地发展。

④旅游消费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旅游消费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互动关系,旅游消费的水平依赖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长,旅游消费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对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意义尤为重大。深入探讨这种关系十分必要。

3.旅游消费的典型现象研究

①典型现象的调研。任何学科的实证研究都十分注重典型现象的研究,典型现象的调研,为实证研究积累样板,为理论研究提供素材和证据。这种典型旅游消费现象,是全国范围出现的各种富有代表性的各类型事象的研究。

②不同地区典型旅游消费现象揭示。消费现象在地域上的表现是千差万别的,在不同的地区进行典型案例的实证研究,可揭示旅游消费的地区差异及其地区分布规律,探讨各类典型旅游消费现象的形成机制,便于因地制宜地指导旅游开发。

消费扶贫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广西;高校;旅游乡村;科技帮扶

[作者简介]文军,广西大学生态与旅游科学研究所所长,广西大学环境景观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副教授;李星群,广西大学商学院讲师,硕士,广西南宁530005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4―0069―04

近10年来,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对广西的旅游乡村居民受教育程度等现状情况目前还缺乏系统研究。与本论文相关的前期研究主要有:方锦明等(2004)对高校实施农村扶贫作了探析,认为高校扶贫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高校目前的扶贫工作存在一些误区,高校实施农村扶贫工作应把重点放在科技文化、思想精神等各方面;陈大柔等(2004)就高校教育扶贫的问题及对策作了分析;黄昌财等(2005)分析了高校与农村共建青年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在浙江师大与井冈山拿山乡共建青年中心的实践基础上,总结经验,探索乡校共建农村青年中心的新途径;辛艳伟等(2006)就农业高校参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途径与方式进行了探讨;裴春秀(2006)对地方高校立足于为建设新农村服务进行了重新定位。总之,通过从CNKI期刊检索的结果来看,目前国内对高校科技扶贫方面的研究很少,而且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欠缺,目前仅有40余篇相关论文,尚没有涉及高校与旅游乡村进行对口旅游扶贫方面的论文与实践报道,也没有关于广西“高校一旅游乡村”结对子旅游扶贫的前期研究。

一、研究意义

实践教学、专业实践以及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它能够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旅游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或活动的作用和地位显得尤其重要,对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从全国范围来看,高校普遍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锻炼的现象,旅游专业学生真正参与实践的机会不多,加上一些实践教学、专业实践多采用“放羊式”管理,学生实践效果较差。此外,许多高校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的组织与管理摹本沿用了传统的运作模式,即一种“观光或度假式”的社会实践,并没有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的特点和科技优势,这对国家建设以及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非常不利。高校出现了诸如旅游专业的学生不懂旅游,农业专业大学生不懂种田,林业专业大学生不知道种树等许多“奇怪”的现象,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社会需求或社会的期望值存在明显差距,大学生眼高手低的现象非常普遍。而广西旅游乡村总体文化水平不高,迫切需要通过继续教育和培训来提高文化水平。通过“高校一旅游乡村”结对子是高校与旅游乡村实现双赢的重要途径。目前,对我国许多学校关于“校―企”结对子的科技扶贫多停留在形式上,尤其是高校与没有多少经济实力的乡村的合作有实质成效的不多见,对于科技文化比较落后的广西广大旅游乡村,“校―村”旅游科技帮扶显得意义非常重大,结合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潮,“校―村”结对子科技旅游扶贫显得更加重要与迫切。

二、研究目的与方法

在“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和“新世纪广西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的支持下,课题组于2006年5月一2006年12月,分批对广西已开发乡村旅游的村屯进行了调研。旨在系统研究广西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乡村旅游开发对广西农民脱贫致富的作用,以期揭示乡村小型民营旅游经济发展机制等问题。调查范围涉及整个广西区域,主要调研的县市包括龙胜、阳朔、恭城、临桂、灵川、资源、桂林市近郊、乐业、田东、田阳、南宁市近郊、武鸣、靖西、东兴、北海市近郊等县市,调查村屯或乡村旅游景点共32个,调查对象为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及对照样本(未进行乡村旅游经营的村民)。为保证本次调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次调查通过实地调查、问卷法与深度访谈获得第一手调查资料。问卷采用面对面的调查方法,调查完即回收问卷,未能完成调查的样本不列入统计分析中,共完成调查样本250份,其中有效样本213份;对照样本264份,其中有效样本232份。深度访谈在征得被采访人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录音后整理,每次时间为2~3小时,共完成12份样本调查。本论文的内容取自调研中与其相关的经济实体及其对照的基本信息采集模块和一些实地调查内容的总结。虽然乡村旅游经济实体样本与其对照样本数不一致,考虑到样本比较多分析的准确率会高一些,加上本论文的分析是用百分比来表示,因此,对照样本多出部分在分析中没有剔除。

三、调查数据分析

(一)受教育程度分析

从调查样本的年龄结构来看,在广西已开办乡村旅游的地方,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的创办者主要集中在25―54岁这个年龄段。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开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中文盲比例为4.2%,其对照样本文盲比例高达17.2%,说明文盲在广西旅游乡村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虽然对照的比例远高于经营实体的比例,但我们仍可看出,相当一部分乡村旅游经营者文化水平还很低。在开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的经营者中,小学文化比例占25.4%,与未创办实体者的比例41.4%相比,未创办实体者小学文化比例明显高于创办经济实体者。综合文盲与小学文化这两项,实体创办者两者之和比例为29.6%,而未创办实体者两者之和的比例高达58.6%,相差近1倍,从这两项之和可知文化因素仍然是决定乡村旅游经济是否成功开办的主导因素。开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者初中及以上文化者所占比例为70.4%,而未创办旅游经济实体初中以上文化所占比例为41.4%,两者相差很大。尤其是在开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者中,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24%,远远高于未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者9.9%的比例。

另外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层次实体创办者在本次调查中共有8人,占总比率的3.8%,而其对照样本的比率为0。从整个受教育程度的调查来看,在广西旅游乡村居民的总体文化水平仍然偏低,文盲比例高达11%,高中比例仅占14.8%,大专及以上学历层次所占比率仅有1.8%,小学与初中文化占绝对优势,占总比率的

72.4%,说明广西的旅游乡村总体文化素质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总体来看,即使在经济相对发达、文化水平较高的旅游乡村,文盲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乡村民营旅游经济实体的群体整体文化水平还不高,这严重地阻碍了广西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极大地影响其市场竞争力,这说明发展“高校―旅游乡村”校企结对子科技旅游扶贫非常重要,这从一个基本层面揭示了广西“高校一旅游乡村”科技对口帮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二)普通话水平分析

从普通话水平分析来看,开办乡村旅游实体者普通话“听和说”比例均为100%,而对应的未开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者“听和说”的比例为90.1%和82.3%,说明广西旅游乡村在开办乡村旅游后,村民总体普通话“听和说”的比例还是很高的,其中开办实体者均能听和说普通话,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在广西的旅游乡村开办有乡村旅游的村民整体文化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开办乡村旅游实体者中,能够“读和写”的比例分别为94.8%和93.4%,同时其对照样本为60.8%和54.7%。从普通话水平来看,说明乡村旅游开办者整体文化水平要高于未创办乡村旅游者,这从两者的学历层次上也得到了印证。但与受教育程度对比进行分析可知,开办实体者有4.2%是文盲,但这些文盲均具有“听和说”普通话的能力,未创办旅游经济实体的文盲比率为11%,与不能“听”普通话的对照约10%的比例基本一致,而有17.7%的对照不能“说”普通话,明显高于其文盲的比率,说明一部分小学文化的未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者说不好普通话。在开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者中不能“读和写”的比率分别为5.2%和6.6%,略高于文盲的比例,说明少量的非文盲的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创办者还不能正常“读和写”,这是一项摆在我们高校、研究者和乡村旅游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三)英文水平分析

从英文水平分析来看,开办乡村旅游实体者能“听”英语的比例为5.6%,而对应的未开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者“听”英语的比例为4,3%,虽然两者比例相差不大,但总体比例还是比较高的,远高于广西其他未开办乡村旅游的村落。说明广西旅游乡村在开办乡村旅游后,村民总体英语“听”的比例有所提高,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开办乡村旅游后,广西旅游乡村居民的外语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能够“说”英语的比例实体与对照样本分别为4.2%和2.6%,两者总体所占比例不高,但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差距,除开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的总体文化水平高于未开办者这个因素外,可能还存在乡村旅游开办的过程中,由于业务需要,一部分经营实体被迫去“说”英文,其英文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开办乡村旅游实体者中,英文能够“读和写”的比例分别为3.3%和2.8%,其对照样本的比例均为0.4%,这说明广西的旅游乡村实体经营者英语“读和写”的能力明显高于未创办乡村旅游经营实体者,但从广西整个旅游乡村的层面上来看,能够“读和写”英文的乡村居民比例非常低。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英语水平较高的主要集中在龙胜平安村与阳朔的乡村,这个区域村民的英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这可能与这两个区域接待的客源结构相关,龙胜与阳朔的客源结构中,外国游客占有相当的比例,由于经营的需要,部分村民自觉地学习英语,这不仅提高了本村英语水平,而且从整体上提高了广西旅游乡村的英语水平。

(四)家庭收入水平分析

从家庭收入水平来看,在广西旅游乡村中开办旅游经济实体者处于“下等”的比例为3.29%,同比未开办实体者,其比例高达19.8%,相差非常大。开办实体者家庭收入处于中下层次的比例为14.1%,其对照样本比率为28%,两者相差也相当悬殊。综合家庭收入的“下等+中下”两项,实体与其对照的比例分别为17.4%和47.8%,两者相差很大,说明开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对当地农村经济的影响很大。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开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者中,家庭收入不高的原因主要是其经营实体缺乏竞争力的缘故,主要是经营不成规模和软硬件设施差的原因,这些实体多数是季节性乡村旅游经营者,只有在旺季其他旅游经济实体不能满足游客需求的前提下,游客才会到他们处消费,加上条件差,收费低廉,经营效益不高,这些群体的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收益不足以改变其贫困状况。在开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中,属于中等及以上的比例高达82.6%,而其对照仅有52.2%,尤其是收入处于上等的比例相差非常悬殊,开办实体者收入处于上等的比例为9.86%,而未创办乡村旅游经营实体者比例仅有0.4%。此外,由于涉及收人这个敏感问题,多数乡村旅游经营实体开办者回答比较保守,回答时普遍存在偏低的现象,而相当一部分对照样本即未开办乡村旅游者又可能顾及面子,可能会夸大其家庭经济状况,综合这些因素,我们可以得出广西乡村旅游开发有力地推动了广西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结论

通过对广西旅游乡村村民进行现状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条结论:其一,广西目前的旅游乡村居民总体文化水平不高,开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者的文化水平明显高于未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者。其二,开办乡村旅游对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具有明显的作用,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在开办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文化水平得到提高,主要体现在普通话水平和英文水平的提高,其他乡村居民的整体文化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三,村民的文化素质高低与其收入水平相关,总体呈现出高文化素质高收入的趋势。从广西旅游乡村单方面调查结果来看,广西旅游乡村亟需提高整体文化素质,因此,广西“校―村”科技帮扶显得意义非常重大而迫切。

四、“高校―旅游乡村”科技对口帮扶的展望

(一)加强“校―村”联系,探索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科技旅游扶贫新路子

“校―村”结对子旅游扶贫开发与实践,要充分利用广西乡村各种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高校的科技资源,走一条具有广西地方特色的科技旅游扶贫开发新路。“校―村”合作旨在深挖乡村旅游本身增效潜力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农村经济的转型,促进农业经济向多元化发展并实现农业经济较高层次上的良性循环。而且在扩大农民就业门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解决农民就业等问题上意义重大。这种旨在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脱贫致富奔小康“校―村”结对子科技旅游扶贫开发,不仅可以开创一条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路子,提高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且“高校一乡村”科技旅游扶贫开发对广西区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具有带头和示范效应,对高校学生假期社会实践和实践教学具有较强参考价值;对我国其他区域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贫困乡村的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创新也有较强的参考与示范作用,对促进民族地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维护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立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乡村旅游科技扶贫相结合的“校―村”对口帮扶体系

上一篇:电商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医院护理扶贫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