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企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3-05 11:14:53

文化企业发展

文化企业发展范文第1篇

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结果,它反过来影响、甚至决定人们的行为。因此企业文化一旦稳固下来,一种成熟的企业组织心态便形成了,它是企业所有经营管理行为在精神层面的综合反映。所以企业文化不会因为某个人的作用而产生变化,不会因为某个架构的变化而变化,更不会因为外部某个评价标准的变化而变化。可见企业在企业文化的作用下,其组织行为是人为难以控制的。但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企业文化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跟随时代适应发展的脚步而不断变化的。企业文化只有在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中不断兼容并蓄,才能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公司工作范围包括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和海南五省(区),主要负责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南方区域电网,经营相关的输配电业务,参与投资、建设和经营相关的跨区域输变电和联网工程;从事电力购销业务,负责电力交易与调度;从事国内外投融资业务;自主开展外贸流通经营、国际合作、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等业务。公司总部设在广州,下设3个直属机构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技术研究中心、电力交易中心,两个分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和调峰调频发电公司,六个全资子公司——广东电网公司、广西电网公司、云南电网公司、贵州电网公司、海南电网公司、南网国际公司,控股南方电网财务公司。2005年、2006年,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均进入全球500强企业。从2004年9月起,南方电网开始向越南送电,成为国内率先“走出去”的电网。南方电网与东南亚国家接壤,毗邻港澳,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公司作为中国政府授权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电力合作中方执行单位,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为营造和平稳定、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几年来,与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家的电力合作,已在多个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南方电网公司的成功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南网文化,正如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到南方电网公司进行调研时指出:“南方电网鲜明而独特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发展注入了灵魂和活力。”南方电网公司一直以来都秉承“对中央负责,为五省区服务”的企业宗旨,坚守“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核心价值观,继“责任南网,和谐南网”之后,以南网文化的成功打造,再次铸就传奇,将南网现象升华为更受尊敬、更具延展性和生命力的南网之魂。正如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所诠释的:一个企业没有统一的价值观就无法形成统一的步伐,也就无法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南网公司正是用他们的企业文化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协调步伐,调动积极性。

南网公司将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深度融合、务求实效的基本要求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将企业文化融入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公司的管理中。让我们感受到了南网文化对内增强了企业本身的素质,对外为企业塑造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形象,为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都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文化支撑力量。南网文化具有定位精准、人本思想和系统和谐三个特点。之所以说南网文化的定位很精准是因为南网文化特别强调了安全文化:预防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故;强调了服务文化:服务永无止境。而所谓的人本思想则是特指南网文化一直坚持着“人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将团队建设作为激活组织活力和文化活力的重点,确定了“上下同欲,政令畅通,人人快乐工作”和“讲原则,重感情,严爱结合带队伍”的两个相辅相成的团队建设理念。而南网文化的系统和谐是因为其企业做到了三点,首先,南网公司的企业文化体系包括了公司的宗旨、核心价值观、主题形象等,与核心理念和专业理念相结合,搭建合理的系统框架结构;其次总公司与子公司乃至分公司之间的文化构建关系是统一的,总公司指导各自分公司的文化建设,而子公司也始终坚定不移的传承着总公司的核心理念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形成属于自身的特色鲜明文化。

南网文化让我们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与自身的事迹和经营管理相结合,对于大型企业如何做到在坚持共性的情况下突出个性,体现自身文化特色是其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如何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则是关键,而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与各项工作理念的关系更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而企业本身对企业文化的重视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条件,南方电网公司的领导就曾指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公司发展的精神动力,搞好企业文化建设非常重要。”南网文化无声的渗透到了整个企业中,使南网公司取得佳绩有了最可靠的保障,也是所有员工万众一心、排除万难的精神动力,更是企业管理的法宝。

在服务新农村建设、发挥企业自主创新主体作用、实施“走出去”战略等方面,南方电网作出了积极贡献。南方电网公司加快农电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解决了109万户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通过落实同网同价减轻农民负担100多亿元。正在建设世界上第一个±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自主化率达到60%,为我国掌握输变电技术的制高点、振兴民族装备制

造业做出贡献。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成为国内率先“走出去”的电网,为构建睦邻友好、和谐共赢的周边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倡导人人快乐工作,营造了和谐的氛围。联合国全球契约理事会理事、中国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陈英对南方电网公司2007年社会责任报告给予高度评价。南方电网公司2007年社会责任报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公司成立五年来所履行的社会责任,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全面展示了南方电网公司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全力做好电力供应”的使命指导下,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所做出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和取得的良好绩效。这些傲人的成就无一不向我们展示了南方电网公司令人折服与钦佩的企业文化,更向我们展现了企业文化的伟大精神力量与对企业的深远影响,更加说明了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发展之魂成就之魄。

在南网文化中我们更惊喜地看到企业文化来源于企业实践并且服务于企业实践,能够使得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更富有思想性和人性化,更具有时代精神。而统一的企业精神、核心理念、价值观和企业标识规范集团文化对保持集团内部文化的统一性,增强集团的凝聚力、向心力,树立集团的整体形象又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优势是:可以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加强职工的自我控制;能激励职工工作激情,提高生产效率,形成创业动力;有助于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产生极大的协同力;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扩大企业影响。通过文化对管理的先导作用,实现职工与企业的共同目标,使企业不断提高品位,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南网文化的根基之深,令人心生敬意。南网文化的体系中所包括的责任文化、安全文化、服务文化、执行文化、廉洁文化等,无一不是切合难忘的企业定位与企情,具有深刻内涵与深远价值的。

文化企业发展范文第2篇

发挥导向功能,实现企业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同步

在经济全球化、竞争市场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员工思维方式活跃、价值取向多元已成为一种社会趋势。特别是在追求GDP和社会财富分配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和员工出现追名逐利、拜金盛行、心态浮躁、责任缺失等现象。因此,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十分必要。一是向员工进行企业理想信念的宣导。理想信念具有方向性、稳定性,所产生的精神动力强烈而持久。通过宣导,把企业的奋斗目标转化为员工的奋斗目标。二是向员工进行企业行为规范的宣导。明确提倡做什么,允许做什么,反对做什么,并用社会舆论、报纸网络等加大导向的力度。三是不断完善和发展企业价值观。事实证明,一个企业缺乏明确的价值准则,要想获得持续的经营成功是不现实的;同样,一个企业的价值准则几十年如一日,故步自封,也是不现实的。社会在变化,企业在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没有人会喜欢一成不变。要让员工心悦诚服,不能全部依靠硬性制度,应该像大禹治水,疏而不是堵,用文化这个方向标引领员工的行为。

发挥约束功能,实现企业行为与员工个人行为同步

现代行为管理理论证明,人都是有惰性的。只要有适当的机会,任何人都会产生依赖性,严重的还会产生机会主义倾向。因此,约束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点。一是不断强化制度约束,强力推进科学管理。规章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具有代表性的刚性标志。在明确操作流程、严格规范操作、实现穿透管理的过程中,及时根据经营目标和市场变化,修订、完善企业制度办法,使员工既有发挥的平台,又有释放的动力,实现企业行为与员工个人行为统一起来,为企业发展目标添砖加瓦。二是不断提升道德约束,强力推进人性化管理。道德约束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传统约束,也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强调和注重的是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约束,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与刚性、严格的制度约束相比,道德约束更能体现一个企业的文化精神,因为它是把人性的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诚实与虚伪等价值标准引入到对员工的约束中,通过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创造出企业所特有的道德观念和“文化定力”,对员工内在的思想、道德、情感起到了无形约束,为企业行为与员工个人行为的同步提供了保证。

发挥凝聚功能,增强员工的集体感、归属感和凝聚力

一个国家一盘散沙就没有抵抗力,一个企业一盘散沙就没有市场竞争力。凝聚力对于一个国家和企业来说,形同生命力。一是塑造和谐企业氛围。企业发展虽然更注重经济效益,讲究资金、成本、利润,但同样也需要关注以人为本。不尊重员工的感情,不加强员工的团结友爱,不强化员工的相互信任,必然会产生推诿、扯皮和内耗等不和谐问题,严重的还会相互拆台。通过企业文化,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同德,和谐相处,就能减少内耗,提高执行力和凝聚力,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二是把企业的发展目标变成员工的发展目标。企业和员工由于角度不同、立场不同,导致其行为也不同。通过企业文化,在“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文化理念下,提升员工爱厂如家的思想境界,把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个人职业设计生涯结合起来,让员工与企业一同发展。也就是说,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未来就是自己的未来,没有企业的进步就没有员工个人的希望,把企业的命运与员工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在增强员工的集体感、归属感和凝聚力的过程中,提升企业素质。

发挥激励功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公平与效率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企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核心点就是激励机制。没有健康合理的激励机制,不仅影响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通过企业文化,建立制度上可行、操作上规范的激励机制。只要达到受奖标准,任何人都能及时足额地得到来自企业的奖励。同时,对在实际工作中那些叫得响、站得住,有创新、有思路的专家学者、骨干能手要进行公开宣扬,大力激励,在员工中旗帜鲜明地树立激励标杆、榜样标杆,以先进典型带动公平与效率。二是从信任激励、关怀激励、宣泄激励等全新的角度入手,从企业的发展需求出发,与贡献大小结合,根据员工需求多层次、多方位的特点,实施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开展激励创新,把机制搞活,全面提升激励效果。三是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适时对激励政策进行调整、修订,过时的要及时淘汰,新方法要及时补进,始终保持企业的公平与效率的平衡,让每一位员工都快乐地、自觉地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出力流汗,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够和企业一起分享企业的进步和财富,提高激励机制的执行力。

(作者单位:河南油田离退休职工管理处)

文化企业发展范文第3篇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一般来讲,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两种助推力量:一种是物质、利益、产权的力量;另一种是文化、精神、道德的力量。企业如果只有前一种力量而缺少后一种力量,是不能得到持续发展的。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二局”或“二局”)的企业文化,就是中建二局历经60年改革发展所积淀下来的、广大员工共同秉持的规范、信仰和追求。

1952年5月,步兵99师改为建筑工程第五师——这就是中建二局的前身。二局的前辈们放下枪杆,拿起铁镐,先后建成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厂等一大批经典工程,为共和国的恢复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建工部誉为“工业建设的先锋,南征北战的铁军”;1986至1996年,二局主动出击市场,创造出的“南京扬子精神”“四川马回精神”“深圳妈湾电厂精神”在全国广为传颂,丰富了二局的企业文化内涵;1996至2000年,二局推行和实施中建总公司CI战略,起到了“内练素质、外塑形象”的效果,并在深圳地王大厦创造了两天半一层楼的“深圳速度”。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二局建成了中国第一座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被誉为“中国电力建设的劲旅”;2001至2005年,二局先后提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先人一步,高人一筹”“适应变化,持续创新”等经营理念,确立了“为业主创造更大价值,为员工谋求更大发展,为出资人谋取更大回报,为社会提供一流服务”的企业宗旨;2006至2008年,二局以打造品牌文化为主要任务,提出了以“科学、完善、统一”为特征、以品牌战略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建设新目标。

近年来,中建二局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更加丰硕的成果。为破解发展不均衡、盈利水平低等问题,二局紧密结合企业发展历史、战略定位、经营模式等,梳理和提炼出以“诚信、发展、盈利、和谐”为核心价值观的“超越”文化。这一全新的文化理念体系既是对二局文化发展历史规律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当前企业自身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诚信、发展、盈利、和谐”是二局“超越”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诚信是二局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准则,对二局的战略决策、人力资源、资金管理、市场营销、施工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发展是二局的根本任务,要求企业在战略模式创新、营销模式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要有持续作为。盈利是二局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做强做优做大二局的关键。二局的领导层和广大职工认识到,只有以成本管理为核心,以合约管理为重点,全面加强项目盈利能力,二局才能实现发展质量的持续提升,最终实现高品质发展。和谐是二局改革发展的最终目标,它包括企业的“内部和谐”和“外部和谐”。所谓“内部和谐”主要是企业内上下级之间、各职能部门之间和谐,企业与职工关系的和谐,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和谐等;所谓“外部和谐”主要是企业与业主、劳务队伍和谐,企业与地方政府、自然环境的和谐等。

“超越文化”不但强调中建二局在与对手竞争中要敢于超越;而且倡导企业所有员工要做超越的勇者,不仅要超越对手、超越强者,更要超越自我、超越平庸,以个人的优秀来成就企业的卓越。

以诚信拓市场

发挥超越文化的扩张力

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商无信不富。诚信是自古以来人们所共同认可的立身处世之本、治国为政之道、经商办企之准则,是中建二局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良好的品牌价值和企业形象,是二局开拓市场营销的重要依托,是实施科学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二局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以诚信拓市场,以诚信聚人气;在招投标、施工设计、施工管理、过程控制、履约结算等各个方面都秉承诚信、实事求是的原则。特别是在现场管理方面,二局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大力推进底线管理。多年来,二局通过坚持“今天的现场就是明天的市场”的理念,形成了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二局“金字”招牌。

二局强调对外讲诚信主要是致力于多方共赢,共同发展,在与利益相关方合作中一方面坚持重合同守信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做事,一方面坚持“为业主创造更大价值”的经营理念。对外讲诚信,是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对内讲诚信则为企业转变经营机制提供了内在动力。

在项目管理中,二局大力推行项目目标责任制,将各项生产经营目标与项目、公司职工的收入紧密挂钩,实行严格的奖罚制度,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也为全局上下诚信经营、完美履约奠定了制度基础。

正是依靠一如既往的诚信经营,近年来,二局打造出上海环球中心、奥运射击馆、岭澳二期核电站、上海五角场万达、空中华西村等一大批精品工程。也凭借一个又一个完满履约的经典工程赢得了包括中广核、万达集团、金融街、冀东水泥等一个个业主的认同与赞赏,为企业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以发展保稳定

发挥超越文化的引领力

在发展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发展是中建二局的第一要务。

发展既包含量的扩大也包含质的增进。发展作为一种企业文化,既是企业与外部生存环境良好互动的过程和结果,也是自身机体内各要素相互促进的过程和结果。

在战略模式创新方面,二局根据中国建筑总公司加快区域化和专业化发展进程的要求,坚持以“1+3+3”发展战略来引领企业发展,进一步优化了企业的业务结构。“1”是指将房建作为主导业务,扩大规模,注重提升品牌;第一个“3”是将房地产、电力建设、海外市场三个板块业务作为二局经济增长型产业,大力发展,注重提高效益;第二个“3”是将钢结构制作安装、建机和基础设施三个板块义务作为二局传统特色产业,发挥优势,注重突出特色。这为二局实现“稳中求快、快中求好、好中求优”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营销模式创新方面,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建筑企业的迅速发展。为适应市场环境,二局在市场竞争中在行业中率先提出了“三大”战略,即“开拓大市场,对接大业主,承接大项目”的经营战略。

坚持大市场战略,即将优势力量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郑州、重庆、沈阳六大城市及周边地区传统的大市场,在范围集中的同时,更注重对某一片市场区域的深度挖掘,提高市场集中率,以最小的营销成本换取最大的回报,把所选中的目标区域做强做细,在有限区域内实现最大效益;实施大业主战略,即将工作方向集中于那些能为企业带来较大合同额,提供稳定利润回报,具有长期的、持续性强的基建投资、信誉良好的客户;推进大项目战略,即在施工经营过程中,侧重于承接那些总体建筑规模大、单体体量大、合同额大、建筑高度高的项目。

在超越文化的引领下,二局在战略模式、营销模式上不断创新,解决了下属企业普遍面临的大而不强的问题。数家经营困难的企业实现扭亏为盈,重新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以盈利求空间

发挥超越文化的推动力

盈利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企业优质的资本结构、周密的计划、良好的管理、高效的团队、先进的施工工艺等经营模式对盈利水平、盈利稳定性、盈利持续性、盈利趋高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盈利能力建设,是建筑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所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关乎解决企业发展空间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进度的前提下,中建二局要求经营管理者必须在项目管理工作中以工期管理为主线,以成本管理为核心,以合约管理为重点,不断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全面加强项目盈利能力。

面对着在工期管理过程中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挑战,二局对此施加了严格的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在组织结构上,致力于建设具有总承包要求的人力资源、深化设计能力、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能力、总承包协调能力、应对风险能力等,并编制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手册,建立企业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在人才资源开发上,注重团队学习,有计划地向员工灌输管理、建造、合同、经济、金融、保险等知识;在操作上,积极采取技术性对策,回避、减轻、预防、分散项目的风险。

企业盈利能力建设的关键在成本管理。在成本管理基础上,二局重视原始记录和统计工作,注重建立健全定额管理制度以搞好计量工作;在成本管理方式上,从制订成本管理考核标准入手,围绕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了一套有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措施体系构成的目标激励体系;在成本管理过程上,注重开源节流,始终坚持节俭持家办企。

在合约管理方面,二局在合同签订前要对业主资信特别是工程资金的到位率进行仔细调查;投标前要掌握要素市场价格,使报价准确合理,并对招标文件进行深入研究和全面分析,制订投标策略,成立高效的合同谈判班子;在合同履行中,实施严格的风险控制,特别是在合同的交底与策划、索赔管理、合理风险转移方面有着严格的程序要求;在拖欠款的风险预警与催收上,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

在盈利文化的指引下,二局着力推进合约、资金、劳务、物资集中管理,大力实施项目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另一方面,狠抓项目管理的前期策划、责任体系、月结成本、过程审计、结算收款这五个环节,规范和完善管理流程,有效地提高了项目的盈利水平。二局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为企业发展赢得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以和谐树品牌

发挥超越文化的影响力

中建二局所追求的和谐企业,是一个健康发展的企业,一个多元有序的企业,一个良性运行的企业,一个宽容大度的企业,一个公平正义的人性化企业。

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为员工谋求更大发展,为出资人谋取更大回报,为社会提供一流服务,这是二局的企业愿景与使命,是企业员工面向未来,始终坚持并为之奋斗的动力,也是二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意义、肩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二局注重履行国有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近年来,二局积极参加奥运工程和抗震救灾建设,彰显了央企勇于担当的风采。特别是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自然灾难发生后,二局先后累计捐款698万元,援建过渡安置房28.9万平方米,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工人先锋号”等数十项荣誉,援建的什邡新家园被当地誉为“震不垮的放心房”。二局还积极响应“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劳动竞赛的号召,积极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安居工程劳动竞赛中,在保障房建设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着力打造让老百姓放心的精品工程。

作为目前南京市四大保障房片区中单次开工合同额的最大项目,南京万晖上坊保障房项目深入开展劳动竞赛活动,以竞赛促进度、以竞赛保质量,积极推行科技创新,为全国保障房建设创出了新经验。由于出色的现场管理,该工程先后接受过1 500人次的学习观摩,被南京市建委列为保障房示范标杆项目。

在2012年举行的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劳动竞赛表彰大会上,二局三家单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两个项目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截至目前,二局承建的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面积达到570万平方米,总合同额约110亿元。工程涉及北京、重庆、四川、江苏、内蒙古、河南、辽宁等省市,今后两到三年预计将建成5万余套保障性住房。

责任铸就品质,文化驱动发展。目前,以“诚信、发展、盈利、和谐”为核心价值观的“超越”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越来越强劲。自2006年以来,二局年新签合同额实现了5次大跨越,即2006年突破200亿元,2008年突破300亿元,2009年突破500亿元,2010年突破800亿元,2011年突破1 000亿元;年营业额实现了3次大跨越,即2008年突破200亿元,2010年突破400亿元,2011年突破600亿元;年利润额实现了5次大跨越,即2006年突破1亿元,2007年突破2亿元,2008年突破4亿元,2010年突破9亿元,2011年突破14亿元。特别是2012年,二局年营业收入迈上700亿元的大台阶,利润总额突破20亿元,发展规模在全国同行业、同级次企业中名列前茅,发展成效鼓舞人心。近年来,二局27次问鼎鲁班奖,15次荣膺国家优质工程奖,13次夺得全国科技大奖,并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等部级称号20余项。

目前,中建二局已步入以“超越文化”为主导,以制度为保障,运转有序,执行高效的发展新阶段。

文化企业发展范文第4篇

一个单位,一个企业,当管理较少人时,可以靠企业老板个人的人格魅力和聪明智慧;而管理上百人,就要靠铁的制度和纪律,那么当要管理好更多的人,比如几千人、上万人时,仅靠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和智慧,靠外在的制度一定是不够的,此时就必须靠内在的群体认同的价值理念,靠一种内在的文化认同和支撑。

世界上所有的资源都可能枯竭,财富都可能用光或毁灭,惟有文化生生不息。当今时代,企业已经完全不能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传统的产品经营和资本运营来竞争发展,文化战略层面上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已经把企业推向了一个全新的竞争环境与经营市场。商海弄潮,企业的知识、信息、人才、理念等智力资本要素才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管理已经从物本管理走到了人本管理,再从人本管理逐步走到了心本管理,以人为本、以心为本的文化管理将成为未来发展全新的领导方式,文化管理的创新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任务。

笔者之所以如此抬高文化的价值,在于当代社会的很多人不懂文化,不懂得如何用文化去统领企业,占领市场,赢得人心。很多企业老板钱是有了,然而文化是空的,眼中只盯着有型的物和可计算的财富,却看不到无形的文化和文化的软实力,这不能不说是悲哀与失败。一个企业要了解文化,一个企业家要有点文化。

笔者如此抬高文化的地位,来源于笔者对文化的清晰认识和深刻把握。在笔者看来,文化就是人化。人是一种进化了的高级动物,把人类从动物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力量是文化,只有人类才具有使用和发展文化的能力。人是文化的人,离开了文化,人将不再成为人。企业家任何想法、观念、理念,以及怎么来经营和管理公司,都来自于作为人特有的文化眼睛、眼界和思路。资金的多少、技术的高低、优质的产品、完善的服务、精明的决策,依托于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制度讲究的是物质奖励、金钱刺激(工资、奖金)以及股权大,完全靠物质奖励是行不通的,光靠硬性的规章制度来管理企业是不行的,规章制度毕竟是死的,是要过时的。而只有人是活的,要让员工在企业里感到快乐和舒服,愿意在企业里做事,得靠企业文化的熏陶、影响。任何东西包括物质刺激在内,其激励作用都是边际效率递减的。在人的收入与财富达到一定程度后,其作用就越来越小了。这个时候,你不能只靠物质或制度,而是要靠企业文化等来激励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寻找新的动力。作为老板,你应该考虑如何让员工愿意和你同舟共济?如何让他们提高工作效率?如何让员工认同你的发展目标并为之奋斗?如果你考虑了这些问题,你就是在考虑了企业发展的文化之道。一句话,文化是根本,文化起到了内燃机、发动机的作用。

在一个企业中,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家庭、教育、想法不一,怎样把大家捏在一起,必须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和激励,发挥文化的凝聚、、链合的作用。因为文化说穿了,就是让大家有共同的规则和尺度,知道什么情况下做什么和该怎么做。人类发明的文化,是一套具有意义的符号系统,有人说这是“密码”,它存于人们的头脑中、潜意识中,潜移默化地指引着人们的行为,它无时无刻不在支配着人的行为,使人知道怎么行为、懂规矩。没有文化,就没有方向,公司的行为就会出现偏差。所以,文化起到了调控器的作用。

文化还培养人的习惯和气质,是文化在指导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魂。必须运用文化的作用去影响员工、激励员工,使广大员工在企业里有一种永远使不完的劲。没有文化的企业不可能产生活力,即使有活力也是肤浅的,好的企业文化能给企业员工带来愉悦以及极大的满足感,就像是心灵鸡汤一样。人们能在这种环境氛围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理解、相互交流。可见文化有粘合剂的作用。文化不是企业的外衣,而是企业发展的魂。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尽管是无形的,但作用却是实在的。人既是物质的人,也是文化的人。企业家们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由两只“看不见的手”来控制。一只手是经济上的价值规律,它通过人的物质需求支配着人的行为;另一只手就是社会领域的文化,它通过人的观念意识自觉不自觉地指挥人的行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要学会用文化去凝聚人、鼓舞人、激励人,要学会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要学会在增强自己有形财富的同时,增强自己企业“无形”的文化资产。

看不见摸不着的企业文化,像高楼大厦里的钢筋、螺钉、焊缝,轻易不被人看见,但却渗透到了大厦的每一个角落、关节和着力点,承载着大厦最为沉重的负荷。毫不夸张地说,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肯定是永远长不大的企业,一个长大了却没有健康文化的企业,不但营养不良,而且风雨飘摇。有文化的企业未必都成功,没有文化的企业则注定不会成功。企业文化底蕴有多深,企业发展就会有多大,浅薄的企业文化不可能发展成强势企业。现代企业间的竞争,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力的较量。企业必须有属于自己的灵魂。

看如今之企业,确实还不够文化。笔者为某些丑陋的企业文化感到悲痛、叹息。比如加班,加班是正常的。但是一些企业或不管你愿不愿意,或加班不给加班费,甚至强迫员工加班,这实质是对人的奴役和不尊。比如裁员,裁员也应该是一种正常的企业行为了,但是,一家企业仅仅考虑到公司的利益而全然不顾及员工的内心感受与生活压力,甚至罔顾法律、漠视法律的尊严,充分利用法律、挖掘其中条例的空白点,让人看不到一个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与道德义务。再比如用工,某些企业员工试用期远远超过三个月之久,甚至有些企业的员工试用期以年计数,无偿充当公司业务的“应急蓄水池”,让人感受不到企业应有的良知与大爱。再比如管理,企业中固然有老板,经理人及员工的身份等级差异,但是某些企业中行政长官命令严重,等级森严。老板永远是对的,听不得任何反对意见,官僚、家长观念盛行,下级员工永远只能“毕恭毕敬”,平等、博爱、尊重、宽容的氛围毫无体现。还有的企业,团队的协同精神其实是一种小圈子的帮派意识、哥们义气。凡员工不归左,即归右,否则就没有成长的空间。还有些企业以公司的历史经验或领导人直觉,“依葫芦画瓢”定一个所谓的战略,如此一来执行战略时往往会摇摆不定,没有明确的方向,不知道往哪里走。企业被短期利益左右,员工只盯着每月的考核。企业成了打游击战,打一枪换一地,员工成了雇佣军,钱多多干,钱少少干,不想混的和混不下去的换个地方干。

在某些企业眼里,搞企业文化那是外在的形式东西,是做给人看的,与企业的发展关系不大。很多人认为文化不过是企业一件漂亮的外衣而已,有的企业仅强调了物质财富的重要性,认为企业文化是玩虚的,物质待遇才是吸引人的东西。如此致使企业在需要企业文化支撑时却找不到任何史料和实物,企业在发展中毫无后劲,对企业发展前途产生迷茫。停留于口头的人最多也最可悲,总以为口号喊喊、写写,墙上挂挂,唾沫横飞地激扬一番,就是企业文化了,大错特错。

如此数落,不是为了取笑某些企业家,而是这些问题确实暴露了企业的文化品味不足。笔者讲这些,不是为了让大家对号入座,自找“霉气”,而是希望大家多有点文化的反思和醒悟。企业文化不是为了当成语录来背诵,而是在日常工作中,感染员工们携手共进。企业文化不是简单地在企业内搞各种文体活动,也不是挂在墙上的书法。企业文化不是标榜一些看上去振奋人心的词语,也不是空喊几句带“文化味”的口号,用流行的名言装扮一下,制造出表面繁荣的景象。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精心设计、认真施工,有耐心、有眼光地培育。

那么企业如何有文化呢?笔者提三点建议:

一、企业家要有文化

企业文化实质是企业家文化、企业领导人文化。没有优秀企业家就不可能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家的知识、能力和品质是企业文化生成的原生酵素,它决定着企业文化的性质和风格,并制约和引导着企业文化的个性和发展,企业文化考验企业家的毅力和胆略。企业文化是老板个性的集合,企业文化怎么样,要看老板提炼得如何。如果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家就是高举企业文化的旗手。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不仅仅是要身体力行,更重要的应是一位导师,担负起把握企业灵魂和发展方向的重任。

从整体上说,中国企业家中真正认识到企业文化重要性的还很少,有能力建设好企业文化也不多。即使在比较成功的企业当中,在企业文化的定位、企业文化的创新机制、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磨合等方面,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中国企业家应该肩负着企业文化重新构建的重任。

当然,企业是一个赢利组织,是一个利益的集合体,如果舍弃了对利益问题的认识和设计,不管员工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上的提升,企业哪来文化?所以,一个企业要获得持续的成功,要确保企业要有恒产,更要确保员工要有恒心。 企业家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谋恒产、谋恒心上面,应该放在做人、如何发展企业、如何打造“百年企业”上。

什么是杰出的企业家?不是能赚多少钱,而是对社会有多大的贡献。见识决定高度,方法拓展空间。企业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生存意识”,一定要落实人才强国战略,信奉发展至上;一定要像儒商那样,坚持以德为首、以创为先,讲依法经营、公平正义、心灵环保,尊重员工劳动成果,不断关心和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一定要敬天爱民,讲社会道德、社会责任、社会和谐、社会贡献,为他人、为社会、为人类的需要而存在。个别不良的经营管理者没有社会责任感,不但偷税漏税,还大搞假冒伪劣、伤天害理,这样的企业经营管理者,不管你赚了多少钱,也不管你一时获得了多高的荣誉,但你的心灵就是高不过一个坟头,最终难逃破产倒闭的命运。

企业家要像思想家一样,依据国家的政策导向,从企业的实际和市场前景出发,经过日积月累的理性思索和诚实劳动,不光为自己还要为他人、为社会、为人类创造财富,优秀的企业家追求的是从优秀到卓越的超越,精心策划企业的未来妙景,洞悉企业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企业走上健康长寿的发展之路。

二、注重平等合作的沟通

现在的很多企业是家族企业,实行的是家长制的决策文化、任人唯亲的圈子文化、个人任性的随意性文化。企业所奉行的是封建文化、霸道文化。企业的种种权力只掌握在老板一个人手里,企业管理者的注意力只放在如何去和政府搞好关系,获取项目,放弃了对员工的关爱与培养。

什么是企业文化?企――就是谋划未来,业――就是成就事业,文――就是传承智慧,化――就是追求卓越。也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一种人文管理。它以人为本,以创为先,释放人的潜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对内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对外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扩张力。

为什么有人愿意选择自己的公司,员工在自己公司应该怎样有一个长远的发展,自己的理念是什么?自己怎样“把5%的希望变成100%的现实”?企业家都要思考这个问题。真正的企业家是要靠运作“公司”这个组织去赚取利润的,也就是说他要聘请在不同领域里更聪明的员工来组成一个团队,他的职责就是选人、用人、留人、协调、决策。企业文化,是一种凝聚力和创造力。企业文化像一根纽带把职工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企业文化必须注重每个人的因素,使每名职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员工之间相互的信任、交流和沟通,使企业的各项活动更加协调。如果没有员工的成长,企业就难有持续稳定地成长。企业的成长就是员工成长的累积过程。

企业要想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要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就要跟众生成为一体。当企业家跟团队人员一体才能产生合力。大的企业家就是在经营合力、经营道场。合力才能产生杀伤力。经营场就是经营一个管人用人、待人、留人“小宇宙”。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确立后,它所带来的应该是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新鲜的活力,有了合力,这就相当于在企业的深层结构中“装”上了一台马力十足的发动机,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企业创新、进步的精神动力。

要在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起“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使员工在自信、自省、自律中,形成自觉,尔后觉他,完成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认同、共享、共创,这种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企业文化,应该实行全员参与的民主管理,强化企业的创新意识,培养职工的评价意识,激发职工的竞争意识,激励职工的创新意识,真正做到用制度规范人的行为,用责任提升人的能力,用企业的目标激励人,用老板的权利帮助人,用企业的事业留住人。老板应该将他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思路和员工进行充分沟通,构筑共同远景。如果老板能够经常和员工交流,使员工知道企业的发展方向,并且让他们感觉也是企业当中的一分子,这种激励是用金钱不能够替代的。

到世界上优秀的国家和企业考察,企业家看他们都把谁挂在墙上。他们都把当下最优秀的人像总统一样地对待。建议有条件的企业在办公室里拿出一个房间专门陈列、展示公司最优秀的人。把公司里现在本年度、本季度最优秀员工的照片放大挂在墙上。如果是有厂房的直接建雕塑,这是珍重,这是历史,这是传承。这种做法实质把所有人的焦点放在当下,是在经营一种感情、一种道场和一种未来。

三、注重心灵管理

有这么一个寓言:一把沉重的铁锁挂在门上,有一个人拿一根铁棒去敲打它,不管用怎样的力气都打不开。这时,另外一个人来了,他拿出一片小小的钥匙,往锁孔里一放,“咔嚓”一声,锁就开了。等别人走后,迷惑不解的铁棒问小钥匙:“为什么我用那么大的力气,都打不开的锁,你轻轻一下就打开呢?”小钥匙的回答是:“因为我懂得它的心!”

公司的物质的东西,如机器、设备、物力等有形的东西,说到底,并不值钱,最值钱的是公司的文化!企业的成功,关键是发现“人”、运用人。归根到底,公司并不是豪华建筑、财政利润、战略分析和5年规划,而要想调动人的因素,文化的力量无形胜有形!

心是什么?心是密码。佛说:“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所谓万事万物皆有法,皆有心,其旨在心,其意取察。”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企业家要学会抓住心灵这个根本!

当代管理学必须实现从“管理霸道”向“管理王道”的飞跃。“心本管理”的核心理念就是“假如你要用一个人的‘手’,你就必须用他整个的‘人’”;“假如你要用他整个的‘人’,你就必须影响他整个的‘心’。” 心理是行为的因,行为是心理的果,心动才有行动,行动才有结果。人以心为本,要做当代文明人、健康人、崇高的人,当然从“心”开始!俗话说,“变人先变心”“交友先交心”“服人先服心”。

惟有真正懂得人心的人,才能走进别人的心中,了解别人。争天下必先争人,争人必先争心,要赢得顾客的信赖,就要先赢得他们的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企业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赢得顾客就是赢得市场的心,需要爱心、恒心和细心。

昆明圆通寺内有一幅对联很有意思:“会道的一缕藕丝牵大象,盲修者千钧铁棒打苍蝇。”讲的是做事要讲求方法、讲究心法。一缕藕丝能牵大象,千钧铁棒难打苍蝇。企业的发展与管理注定要永远与顾客和社会打交道。读懂了心,就掌握了成功之门的钥匙。读懂了的心,管理水平和发展业绩自然会得到极大提高,企业与社会“心心相印”,服务和管理也就自然达到了新境界。

“企”是什么,大家见过企鹅走路没有,踮起脚跟,拼命向远处眺望,望什么?望的是远方,望的是企业的未来和发展,这是企字带来的一种使命感,同时也是一种危机感。“企”者,一个人、一个止,无人为止,企业的要素是人,没有人企业就停止了,这个人不是你的会计,不是你的出纳,也不是你的技术工人,他首先是企业家本身,企业家的思想、观念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

最后,把一个“我”字送给读者。希望大家每一天、每一年都要认识到我到底是什么?我需要什么?我字,分解开来,就是一个“找”字加上一撇,人生其实就是不停的在找,那一撇就是你要找的东西,愿企业家都能“找”到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成长的动力。别忘了,带上一双文化的眼睛。

作者简介

田成有

田成有,1986年毕业于云南大学法律本科,同年考入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1989年毕业后至2002年10月任教于云南大学。期间荣获云南大学第七届教学成果一等奖;于1999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入选云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2000年被评为全国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2001年获得“伍达观优秀教师先进奖”,同年9月选派到香港大学法学院进行学术交流访问。

2002年10月至2005年任云南财经大学副校长。2003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师从著名教授张晋潘攻读博士学位。

文化企业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正能量;发展

企业的文化内涵,指的是企业长期运行以来养成的精神文化氛围和风貌,它不仅仅是企业历史和底蕴的体现,也能深入地感染企业员工的精神氛围,增强员工的使命感、荣誉感,成为企业良好运行的剂,提升社会的和谐程度。企业的文化内涵促成了员工本身和企业更良好的结合,只有最优秀的文化,才会诞生出最好的企业。那么,如何才能丰富企业的文化内涵?

一个企业的文化内涵,关键在于三个字――“正”、“精”与“丰”。“正”代表的是“正能量”,正向的、正义的文化才会带来正面的精神风貌;“精”代表精益求精的取向选择,从而诞生出优秀的、有感染力和强大推动力的企业精神;“丰”代表的不仅是丰富的内容,更是丰满深刻的内涵,只有沉积出最丰厚深湛的底蕴,才能让整个企业健康长久地发展。

一、正向导引,提升正能

什么是“正能量”?正能量原本是一个物理学名词,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高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最早利用“正能量”一词来描述人们心理状态的是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他在著作《正能量》中,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从本质上,“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就今天来说,“正能量”所代指的范围也变得越加广泛,一切能使人健康向上、符合社会群体道德和价值观的,能够推动国家和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概念、思想、精神和力量,都可以被称之为“正能量”。

企业的文化虽是以推动企业发展为目的,但只有能长期健康有序的推动进步,并维护个人的权益的“正能量”文化才应当是企业文化的硬性标准。如果单单是金钱和物质的刺激就会像兴奋剂,固然能够让企业一时间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但长期依赖只会损伤企业的健康与活力;只顾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价值观,就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还会影响企业形象;而只顾眼前利益的价值观,就会急功近利,使企业失去后劲。只有把“正能量”这个元素作为核心,才能像健康的食物与合理的运动对人体的作用那样,让企业越来越健康,越来越有活力,平稳有力地发展下去。

作为国有企业,以有益于国家和社会为基本宗旨,始终将坚持国家利益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文化理念,才是最优秀的文化内涵,即最核心的正能量。以此为基础的健康的思想、凝聚的信念、符合道德观念的行为都是健全员工心态,推动企业发展、社会和谐的正能量的一部分。

“正能量”是企业员工所喜闻乐见的,只有让每个企业员工都真心认可并喜欢企业的文化,并在其中收获更多的开心与活力,才能让企业这个员工的“大家庭”走得更高、更远、更有力量。

二、以人为本,追求精益

企业文化是一个大的概念,它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企业集体之中,哪怕不专门引导和发展也是一样,因为只要人的群体存在,文化就存在。事实上,任何一个有点历史的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丰富的,但是这些文化的生成大多是自然而然的,其中部分自然发展出或是某些错误决定下形成的企业文化并不可取,因而这些东西都需要后来者去筛选、导正和去除,我们应该培养、宣扬和保留的,是其中最精华、最能提升积极性的部分,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追求更加精益的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受到“人”的因素的影响,是多方向的、各种思想的结合,它成就于人,也影响着人。总的来说,以人为本是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石,企业中所有的管理活动都必须以员工为主体,一切脱离员工为主体的管理将都是空洞的。企业文化与员工的思想状况息息相关,在以人为本为基础的出发点来说,宁缺而毋滥。

有句话说得好,“小胜凭智、中胜凭德、大胜凭道”,“道”即为整个企业的文化、信念与风格。“精益求精”倡导的是一种严细工作和处事的方法态度,“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任何工作都应力求完美,细节决定成败,而对企业文化的建立和雕塑更应如此。

如果将以人为本和精益求精两者结合起来,正好是企业管理和文化建设的精髓所在,前者强调的是人,而后者强调的是具体事物和文化。将两者融入到企业中,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形成企业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发展永立于不败之地。

三、丰富内容,深化内涵

正如前面所说,正面的、精益求精的文化才是企业所需求的文化,当这样的文化慢慢丰富起来之后,员工就能在各个方面受到它的熏陶,让企业的步子迈得更坚实、更有力。

如果通过表层――物质文化;幔层――行为文化;中层――制度文化;核心层――理念文化这四个层次,企业文化这个大的概念就由浅入深,像剥洋葱一样被完整地展现剖析了出来。由此我们来谈谈如何推动正面的、精益求精的企业文化向着更深入的方向发展,来丰满企业的文化内涵。

最外层的是企业物质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外部表现形式,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文化现象,像标语、公司名字之类。这类文化最容易被外力介入而改善或是变坏的文化结构,也是改善影响企业文化的关键着力点,只是除了一些如品牌这样拥有深远历史积累的特殊文化,它的影响范围很难变得足够深远悠长,但它却仍然是深化企业文化内涵的重要基础。

其次就是企业的行为文化,即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包括企业经营管理、教育宣传、文娱体育等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行为文化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理念的折射。与物质文化不同,行为文化的形成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其中有高尚也有平淡,高尚的光辉万丈,用饱满的形象感染着周边的人,这就是模范形象,而平淡的,则是普通的员工行为。这些模范形象使企业的价值观“人格化”,他们是企业员工学习的榜样,行为常常为企业员工所仿效。但真正能体现企业文化整体水平的,又恰恰只是其中最平淡的部分,即员工的行为。要深化和丰满这一层文化的着力点,还在于充分发挥企业模范形象的作用,让正向的、精辟的企业文化向着能体现企业文化整体水平的员工行为转化。

企业制度文化是得到企业广大员工认同并自觉遵从的由企业的领导体制、组织形态和经营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是一种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以及行为文化的发展和深入,它将有正面意义的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固定下来,成为企业本身的制度和要求,让这些正面的部分能够长期的延续下去,将一时的影响力深化为对整个企业长期的影响力。可以说,制度没法随便建立,但只要建立了,它就会成为企业文化的中坚和核心,以强制的约束力让这份文化发挥长期的影响力。

当然,制度文化虽然非常重要,但它仍旧不是企业文化最深层的部分,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和精神成果,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现象,这就是企业理念文化。企业理念文化是企业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也是最有感染力,最深刻的部分,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它处于核心的地位,它的本身就代表了企业文化的丰满和深刻,这种力量甚至胜于之前三项的总和。

企业理念文化通常包括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等内容,它也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事实上,企业的理念文化是唯一无法一蹴而就的进行干涉和影响的部分,但在前三项中确定正面的,精益求精的道路之后,时光的力量就会自动将其丰满补完,这就是丰满深化企业文化最王道的手段。

文化企业发展范文第6篇

建设“外化于形”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环境改变人。在工作场所和生活场所打造一套引人注目、受人欢迎的文化形象识别系统,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宣传共同的理念,呼喊同一口号,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塑造人、改变人。宣传贯彻的形式和内容也要注意求新求变。只有受人关注、发人深省、入脑入心的东西才有吸引力和生命力。一是宣贯统一形象标识和企业文化。统一形象标识主要体现为企业标志、标准字、标准色的统一,这三要素是企业地位、规模、力量、尊严和理念等内容的外在集中表现,构成企业的第一特征及基本气质,企业形象标志是展现企业形象的主要媒介,在对外树立企业形象、对内凝聚人心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要坚持不懈地进行企业文化理念教育,把文化理念喊响,目的是使文化理念融入工作。如我们河北建工集团省二建公司各子公司的项目部对企业形象标志的宣传都是按照公司的统一要求进行宣传,树立了企业的良好形象,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二是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落实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理念是基本不变的,而文化理念的运用却可以是灵活变化的。尤其是文化理念,虽说要有相对固定的表述,但也不能拘泥于词句,相同的意义完全可以用不同的词句来表达。建筑企业职工的文化素养参差不齐,要根据他们的岗位特点、心理特点和理解能力,对企业文化理念的表达方式进行因人而异的解读,在企业文化理念的宣传和使用过程中,鼓励在表述上创新,在内容上提升。

建立以人为本的规章制度,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要促进企业发展,就要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规章制度。一是确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思想。在完善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确立以人为本、以职工为主体的企业管理思想,同时广大职工也要积极参与到企业制度完善实践中,为规范自己的行为,实现自己的价值,维护自己的权利而努力。只有这样,人性化的企业制度才能为员工认可,才能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群众路线。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把职工装在心里,职工的心理才会装着企业,牢记并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同时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是和企业共生存的,规章制度的制定也要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企业的持续发展和职工素质的不断提高而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而且积极倡导职工群众献计献策、提合理化建议,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把企业的管理制度打造得更加人性化、更具科学性、更公平合理、更易于职工接受和执行,这样的规章制度才能更加有效的发挥规范和调节的作用。

搭建以人为本的人才平台,增强企业活力

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于我们建筑企业来说,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搭建起以人为本的人才平台,全面提升职工素质,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旺盛的活力,就成为我们建设以人为本的重要内容。一是吸引招揽。企业通过招聘等各种方式,有计划的引进高层次、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为企业持续发展增强后劲。二是培养人才。利用职工业余学校、年终培训等形式,通过“老带新”、“师带徒”、检查指导等各种方式加强对员工的培养,尤其加强对技术骨干的重点培养,以此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通过开展“比学赶帮超”技术竞赛活动,让职工在竞技实践中提高工作技能。如组织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鼓励职工开辟新领域、改革新工艺,努力培养造就人才队伍,为企业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三是鼓励关心。企业只有全方位地激励、关爱职工,职工才会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改革、稳定和企业发展之中,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引导职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做到终身学习,不断增长才干,成为知识型员工,创造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让各类表现突出的人才大展身手。要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对那些为企业做出贡献的职工要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增强他们的荣誉感、自豪感和成就感。要多为职工做好事、做实事,不断改善员工的物质文化生活,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职工队伍成为无往不胜的生力军。例如我们河北建工集团省二建近几年比较注重人才的培养,利用职工业余学校、培训、传帮带等各种形式,加强了人才的培养。同时在公司营造了让有能力、能干事的人才有为、有位。对各种荣誉也向青年骨干倾斜、向青年人才倾斜,鼓励青年人才“三年独挡一面,五年撑起一摊”,为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促进了人才的培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文化企业发展范文第7篇

企业发展,文化先行。大庆油田电力集团(下称油田电力)伴随着油田的开发因油而生,因油而兴,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石油最大的电力企业。在其发展历程中,针对油田电力具有发、供、配一体化,产、供、销一次完成的生产特点,油田电力创建了以发扬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为主导的“三源”企业文化。

“三源”文化的形成:它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大庆石油会战时的艰苦岁月,凝聚了油田几代人践行的智慧和心血,是油田电力企业文化创新成果的结晶。随着油田电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完善,以打造“动力之源,共建百年油田”“打造光明之源,照亮油化之都”“打造温暖之源,情系千家万户”的“三源”文化,已成全体油田电力人的共识。“三源”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以动力之源为核心,以光明之源为外在表现,以温暖之源为内质体现,三位一体,相互支撑、互促共进。同时包括集系统性、人本性、群众性、实践性为一体的完整的CIS系统。“三源”企业文化支撑体系简称“125”即“一魂”“双百”“五型”。“一魂”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铸魂;“双百”:以“打造百年电力,创建百年油田”为核心理念;“五型”:为学习型文化、安全型文化、管理型文化、服务型文化、和谐型文化。

“三源”文化来自大庆精神。油田电力与大庆油田同生共创,血脉相连。50多年来,油田电力人襟怀先进文化,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弘扬会战传统,使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大庆精神为员工的行动准则,思想指南。近年针对电力行业改革发展的实际,油田电力集团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整合文化资源,在继承的基础上以“打造百年电力,创建百年油田”为核心理念,承担为油保电使命。“三源”文化形成独具特色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用文化精神魅力统一员工的思想,规范员工的行为,推进“三源”文化在企业健康发展中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引领企业健康发展。“甘当光明使者”,是油田电力人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一部油田电力人的成长史,就是一部播撒光明,为企业为社会服务的奋斗史。当前,大庆油田正处于保持4 000万吨稳产的关键时期,为此,当好动力之源和光明使者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习型”文化是人们把学习当成自觉的行动,是人生不断进步的阶梯,以学习为乐,学海无涯,前进是岸,通过学习丰富自己的头脑,同时把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应用到企业生产实践当中,通过学习不断创新,把别人的经验加以消化吸收,创造出更先进的成果,企业才能持续发展;“安全型”文化是企业永久的题目,安全生产、平稳发电是企业的终极目标,安全就是效益。每名员工都要牢记安全意识,生产中来不得半点马虎大意,杜绝“三违”现象是关键,健全安全制度是保证;“管理“型文化要求我们对企业要有一流的管理,精细化管理,科学化管理,培育员工有较强的管理意识,精打细算,从一点一滴做起。“服务”型文化,是员工始终遵循的法则,员工从小处说是服务于企业,往大处说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思想基础。“和谐”型文化是目前整个社会的主旋律。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是每名员工的心愿,也是需要努力的方向。在电力集团,人人讲友爱,互帮互学。每名职工牢记“八荣八耻”,牢记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热爱油田,热爱电力,热爱岗位是员工自觉践行的事,用热情对待工作,用诚心对待同事,用耐心对待问题,用良心完成工作,都是员工应该具备的素质。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如“学习型”文化形式很多,模式多样,如何打造学习型氛围就值得探讨。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很多人不愿学习,不愿动脑筋,这就需要在学习上营造一种氛围,提供软硬件条件。为此,电力集团在这方面进行了广泛投入,为基层单位配备了资料室、图书室、阅览室。报刊杂志应有尽有,吸引员工空余时间到此查阅资料,博览群书,很多员工表示在此学以致用,受益匪浅。综上所述,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是引领企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文化企业发展范文第8篇

国机集团徐建总经理首先发表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国机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一是确立了企业文化的重要地位;二是构建了企业文化的体系;三是加强了企业文化的体系建设;四是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系列活动;五是推进了视觉识别系统的全面应用;六是深化了集团社会责任工作。同时,他要求国机上下要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增强做好企业文化工作的重要责任。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水平。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常态化、科学化。要改进企业文化创新,切实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国资委宣传局副巡视员金思宇发表了讲话。他指出,企业文化建设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实际情况来看,各国有企业更加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谋划落实,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和长足的进步。金局长要求,各国有企业要以党的十和十以来历次全会以及历次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结合企业实际,持续不断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讲话中,金局长还高度赞扬了国机集团以及苏美达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希望再接再厉,取得更大成效。

苏美达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杨永清作了苏美达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介绍的主题发言。他指出,在国机集团“和”文化的引领下,本着“合力同行,创新共赢”的文化理念,秉持“诚信、协作、创新、卓越”的核心价值观,几代苏美达人坚持创新超越、行稳致远的企业精神,持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塑造了全体苏美达人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构建了系统的文化纲领、经营和管理理念,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有力推动了苏美达集团不断从优秀迈向卓越。杨总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苏美达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第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一是优秀的企业文化激励人,形成推动力;二是优秀的企业文化关爱人,形成感染力;三是优秀的企业文化凝聚人,形成向心力。第二,苏美达企业文化的体系和内涵。一是形成了创新超越、行稳致远的企业精神;二是确立了诚信、协作、创新、卓越的核心价值观;三是构建了系统的文化体系。第三,苏美达企业文化建设的优秀实践。杨总以轻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为例,指出轻纺公司通过十几年的持续不断的探索、实践、总结,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让理念文化转化为行为文化,让员工被动接受转化为自觉践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是以讲小故事的方式,帮助员工感悟文化;二是以换位思考的理念,帮助员工成长成功;三是以文火炖汤的执着,推进文化落地生根。杨总最后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同样,企业文化的建设也永无止境。面对当今全球产业格局的加快调整、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新形势,我们将不断创新,努力实践,持续构建企业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实现苏美达集团有质量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为国机集团早日建成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上,中粮集团所属中粮贸易公司党群部部长高兆介绍了中粮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思考。他系统介绍了中粮集团“忠”“良”文化的深刻内涵,并从“三讲”:对一把手要讲境界、对中层经理人要讲协同、对员工要讲技能,“四有”:有机构、有队伍、有活动、有作用;“五个一”:一面墙、一块地、一个活动室、一个投影仪、一台照相机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中粮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优秀实践经验。

与会领导还为荣获国机集团创新文化征集活动获奖人员和单位进行了颁奖。集团轻纺公司高巍、资产财务王璐琳荣获二等奖,集团战略研究室张大亮、资产财务部徐玲、船舶公司于雷荣获三等奖。集团荣获优秀组织奖。

25日下午,来自国机汽车、中国二重、中国一拖、中汽工程和国机智能五家企业代表交流了各自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情况。

26日上午,与会代表参观了五金公司动力工具展厅和太阳能电力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专门走访了公司的员工餐厅、职工之家、文化长廊,实地观摩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在轻纺公司伊顿纪德校服中心,与会代表参观了校服旗舰店、产品展厅及工作场所,听取了相关负责人对伊顿文化及经营理念的介绍。大家纷纷表示,苏美达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成效显著,文化氛围浓厚,有力支撑了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文化企业发展范文第9篇

一、责任心――干好事业的基本保证

责任心是对每个企业人的起码要求。一个有强烈责任心的人,就能够千方百计完成好任务,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创造优异成绩。一个缺乏责任心的人,不可能做好工作,更不可能干出一番事业。因此,责任心,是干好事业的基本保证。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先天条件很差的项目,在责任心很强的项目部领导班子运筹下,生机勃勃:标价低,可以通过自身挖潜和索赔补差,变亏损为盈利;活难干,可以运用科学手段和管理创新,变被动为主动;环境苦,可以依靠坚定信念和顽强精神,变凄凉为快乐。同时,也有很看好的项目,因管理人员责任心的缺失,造成内部思想混乱,外部麻烦不断,经济严重亏损,信誉岌岌可危。衡量一个管理者的责任心,关键不是听他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

二、责任心――来源于对企业的忠诚度

企业兴衰成败,首先维系于员工的忠诚度。忠诚度决定责任心和执行力。企业发展壮大,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心系企业、爱岗奉献的忠臣;企业出现问题,是因为有极少数利欲熏心、的蛀虫。

我们经营一个项目,无论是项目经理还是其他管理人员,对企业忠诚是第一位的。我们有的很看好的项目,却中途“起火冒烟”,结果一塌糊涂,是什么原因?根本是管理人员的忠诚度不够。有的不把心思用在管理上;有的拿企业财产当私产,“崽卖爷田不心疼”;有的在材料采购、外包计价、对外交往上动不良心思,如此等等,把企业利益抛在了一边,何谈对企业的忠诚!

什么是忠诚呢?忠,是对企业利益的真心呵护;诚,是在维护企业利益上的言行一致。那么,怎么做才叫忠诚于企业呢?

首先,要切实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这是对企业忠诚的核心内容。其次,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自觉维护企业的合法利益。要把心用在企业建设上,千方百计为企业谋利益;第三,要将个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企业是个人发展的平台,要让每个员工都在企业这所大学里成才。但企业不是跳板,所学之长要用于企业建设;第四,在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要能够与企业患难与共。大力倡导舍小家顾大家、不计得失、乐于奉献的良好风尚。

三、责任――胜于能力

在工程建设中,一个人的工作做的好坏,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有没有责任感,是否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责任。

能力再大,大不过责任。“人才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真正有责任感的人才。”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好“尺度”,才高是好事,但因为才高就眼高手低、自诩自夸、自以为是,只能自损其才,自伤其能。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最忌讳员工有才无“德”。一位伟人曾说:“人生所有的履历都必须排在勇于负责的精神之后。”一个具有超强能力的人,如果缺乏责任心,局限于自己的能力范畴之内,凡事强调自己的能力,只说不做,不肯为企业付出,那么,他不可能为企业创造任何价值,反之,一个能力稍逊的员工,心甘情愿为企业全身心付出,想法设法做好工作,却能够贡献出自己的最大价值。工作中,我们的一些干部些员工喜欢推诿塞责,找各种借口推脱责任,说什么“自己的时间有限”、“自己的能力有限”、“那些不属于自己的职责之内”、“凡事差不多就行了”,这些都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那些“差不多”到最后结果也就“天壤之别”。

责任,是最强的能力。俗话说:“一个人,一旦具备了勇于负责的精神,就会产生改变一切的力量。”积极负责的态度,不仅仅是员工“自我实现”的价值基础,更是员工为企业不断创效的力量之源。工作中,员工要想突破自我,就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来弥补自己工作能力等方面的缺陷,变“我能力不够”为“我正在努力”,变“差不多”为“精益求精”,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做好职责之内的事,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其他工作。

责任,是激发人潜能的重要手段。“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无论是恒心,还是责任心,精神的力量总能迸射出勇气、智慧和力量。我们的员工如果凡事先讲回报,“又没有多发工资,我为什么加班,为什么做自己职责之外的工作?”,那么就不可能搞好一个项目、一个企业。付出的心血总会有回报的,不管是荣誉还是财富,但首先我们要转变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培养勇于负责的工作精神。

当然,我们说“责任胜于能力”,并不是对能力的否定。责任,也是需要用业绩来证明,业绩又是靠能力去创造的。对一个企业来说,员工的能力和责任同样重要。然而,一个整天消极怠工的有能力的员工,一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有能力的员工、一个满腹牢骚、争权夺利的有能力的员工,是不可能具备责任心的,更谈不上创造什么工作业绩了。

文化企业发展范文第10篇

一、以企业共同愿景统领员工行为。用如何做人做事构建企业文化体系。努力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培育企业文化,就是用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理念、共同的目标把来自四面八方、具有不同背景、不同利益追求、有各种差异的人才凝聚起来,形成思想、行动、目标统一的团队。正大天晴的文化理念主要集中在“如何做人”和“如何做事”八个字上,紧贴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方式,用“做事先做人,欲速先健康”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用“健康人类,共创美好未来”的企业宗旨和“创建一流医药企业,建设百年正大天晴”的共同愿景统领员工行为,用“建设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质量最优的肝健康药物研发生产基地”的目标激励广大员工,形成了“自我否定,自我超越,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天晴作风和“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的天晴发展观,让员工们逐步从认知、认同到自觉遵循这些企业文化理念。

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过30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内在力量。公司在创业初期,天晴人有“你爱我,我爱你,人人爱天晴”的团队精神,有“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合资后,天晴文化又吸收了正大集团的“利国、利民、利公司”利益观,“事在人为,贵在追踪”的工作观,“多做多错也多对,少做少错也不对”的做事观。可以说,正大天晴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壮大发展中不断整合、提炼、创造形成的,是外延不断拓展、内涵不断深化的发展文化,是融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管理于一体、同时又赋予创新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等时代内容的创新文化。

二、企业文化建设渗透到生产管理、技术创新和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深深扎根于企业员工心中,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每一个车间、每一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文化理念。车间有“班前五分钟”、“每周工作会”、“班组理念研讨会”、“车间管理文化研讨会”、“员工论坛”等特色管理方式,营销部门有“是否有利于我们的客户、是否有利于办事处的业绩增长、是否有利于团队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增强”的三个有利于理念,灯检班员工有“一支合格产品,就代表一个微笑”、“一支合格产品,就是一个生命”理念,排瓶班员工有“能发现错误就是进步”的理念,包装班员工有“将简单的事千万遍都做好”的理念,锅炉房有“快乐工作每一天”的工作理念。锅炉房是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六车间的一个辅助车间,负责公司生产中水、汽、煤的供应。大家平时工作很辛苦,而且总有种辅助工种的想法,班组就引导开展一些什么是快乐的讨论。通过讨论,有的员工认为快乐是员工幸福和健康的需要,有的认为快乐的心情是做好工作的基础,有的认为快乐工作是员工对车间管理的认同和敬重,有的认为快乐能使车间充满生机和活力。通过讨论,大家总结出:“团结,我们快乐工作;理解,我们快乐工作;互助,我们快乐工作;勤勉,我们快乐工作。让我们以快乐的每一天来充实平凡的岗位,让所有热爱生活的人都能快乐工作每一天!”并把这共同理解的一段话写在班组员工论坛上,作为班组的共同看法。通过再加工、提炼,这个班组就总结创建了“快乐工作每一天”的工作理念。“快乐工作每一天”的工作理念推行后,车间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锅炉房内地面干干净净,设备整洁明亮,机器一尘不染。锅炉班先后荣获江苏省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和“全国医药行业先进班组”的光荣称号。

文化理念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源于广大员工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基本信念和创造力。我们通过“班前五分钟”、“每周总结会”、“员工给班长打分”等文化理念的实践,开展“红旗班组”、“明星员工”的评选,组织《第五项修炼》、《从优秀到卓越》、《基业长青》等读书活动,办好《正大天晴通讯》、画廊、公司网站等载体,有效地增强了企业凝聚力,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近两年来,公司通过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共征集有价值建议50余条,实施32条,累计增加经济效益210余万元。

我们十分重视用外部环境对员工进行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员工时刻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企业大门外、厂区内路灯下,我们有整齐的宣传公司理念的灯箱:围墙上有许多色彩鲜明的正大天晴形象标牌、标语;办公区、车间、集体宿舍、食堂墙壁上有经过广泛讨论和提炼的富有内涵的文化理念:导入VI视觉识别系统,统一了企业标志、企业标准色、标准字。天晴形象标志通过办公用品、业务用品、员工制服、产品包装、车辆、广告等体现出来,提高了形象传播效果。正大天晴标志外形是一个方框,中间是一个太阳,延伸了正大集团天圆地方的要素,标示着天晴是正大制药集团旗下的合资公司,形成了正大天晴鲜明的企业符号,方圆组合,刚柔相济,兼收并蓄,形象地展现了正大天晴是一个刚柔相济、兼收并蓄的公司,是一个具有先进文化和科学管理的公司,是一个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公司,

三、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培养人才,凝聚力量,推进企业不断发展。

正大天晴坚持把人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坚持以人为本,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对于内部员工,我们有“员工的成功就是正大天晴的成功,正大天晴的成功也是员工的成功”理念,不断搭建平台,采用以支持和协调为主的领导方式,激发员丁的内在动力,使员工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专业知识、技术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公司建立了一整套的优秀人才激励机制,无论是研发人员,还是普通员工,只要在岗位上做出成绩、为社会和公司带来效益,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有一名技术十分出色的机修工人,享受的是中级管理、技术人才待遇,充分体现了正大天晴对员工的尊重,赢得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

对于企业外部的顾客和消费者――正大天晴有“健康人类”的理念,把消费者视为企业的衣食父母,尊重理解,同时不断开发出更好的产品,化解病人的痛苦,努力提供更好的服务。

正大天晴企业文化中关于教育和培训的理念有“没有经过教育就说不行的,等于抛弃人才:没有经过培训就要求干出成绩的,等于虐杀人才;没有经过沟通就辞退职务的,等于谋害人才”,“培训是公司对优秀员工最好的奖励”。公司每年投入培训的费用200余万元,建立了两个培训基地:一个是生产技能培训,主要是结合GMP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进行:另一个是营销培训,主要是进行营销技能培训、营销总结和研讨。每年还选送一批优秀员工,前往高等院校进行系统化的培训。

经过20年专注肝健康领域的发展,正大天晴研发出8个肝健康药物,能生产肝健康、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等8大系列90余种药物产品,其中10多个产品50多次获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名牌产品及部级重点新产品称号,累计申请专利71项,授权专利28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天晴甘美和呼吸科新药噻托溴铵被列入国家“863”计划。一类新药天晴甘美和名正的上市进一步提高了公司在肝健康领域的领军地位。

上一篇:计算机科技发展范文 下一篇:民营经济发展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