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融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16:46:56

文化交融论文

文化交融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文化整合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并购与重组已成为企业实现快速增长和提高竞争优势的一种主要方式,对于我国国企改革和发展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8年6月30日,我国钢铁、煤炭大省河北省传来消息,由唐钢、邯钢联合组建的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和由金能集团、峰峰集团整合重组的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石家庄市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河北国有钢铁、煤炭企业整合重组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企业整合重组后,能否实现“1+1>2”的倍增效应,不仅取决于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技术等有形资源能否得到有效配置,同样取决于企业文化等无形资源能否实现相互交融。因而,需要将企业文化整合问题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来研究。

一、文化整合在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地位和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大多数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它是企业的根本气质和根深蒂固的行为规范,引导着企业中组织、人群的思考、行为模式和道德规范,制约着企业制度的形成、人际之间的沟通。它对企业系统的影响是隐性的、潜在的,但又是至关重要的。

以金能集团与峰峰集团的重组为例,两者是强强联合。一是都有相当的规模。在煤炭行业百强企业中,金能排第20位,峰峰排第29位,在河北省百强企业中,金能排第14位,峰峰排第15位。二是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峰峰集团原来就是部属企业,几十年前就是全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金能集团所属的六个子公司,除新成立的金牛股份、装备公司外,其他四个子公司(邢矿集团、邯矿集团、井陉局、盛源公司)原都是部属企业、统配煤矿,享有国家同样的政策。三是都是当地的经济支柱。集团内多数企业在当地都是骨干企业、利税大户。两者联合重组成纵贯河北,横跨晋冀,北延内蒙的大型企业集团,如果不能实现文化融合,原有的企业文化继续保持强势,就有可能成为重组后企业中的非组织文化,这种文化将继续作用于原有的组织和人群,从而导致重组后的企业决策不畅、理解偏差、制度执行不力、沟通堵塞、冲突时有发生,无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由于文化现象的复杂性、多元性,文化整合不能象有形资源整合那样,可以施行较强的刚性操作,而是要服从人的认识规律,需要一个渐进的较长的持续过程,文化整合效果的显现,在整个企业重组中一般也相应滞后。因而,文化整合的效果如何,重组双方是否已经融为一个具有共同企业目标、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事业共同体,往往就成为判定企业重组是否最终完成的标志性参数。通过文化整合,使集团内不同文化经过扬弃、融合、再造,不仅可以将不同的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以集团统一的发展战略为目标,集团的政策、命令得以贯彻执行,实现经济一体化战略,而且以文化为精神纽带,将集团内的每个员工联系在一起,形成共同的精神理念,产生约束力、凝聚力、向心力,从而促进生产、经营、管理的进步,提高集团竞争力,实现预期规模效益的递增。

二、文化整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重组企业的文化整合,不是双方原有文化的简单叠加,也不是全部推倒重来。而是对原有文化的扬弃,是在去劣存优基础上,对企业新文化的一次催生再造。在文化整合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求同存异。企业文化相对于技术、组织等而言,更多的属于一种“软”件,它更多体现于人们的行为和观念里,而人们的行为和观念是不可能像“硬”件一样容易达到统一的。在文化整合中保持宽容精神是进行文化整合的前提。惟此,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才能相互尊重,才能相互对话、理解,达成共识并加以分享,从而实现可能的融合。不同文化间的宽容,需要企业之间相互尊重,在人格上实现平等。应当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制定具体的策略,尽可能地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寻求相似的地方,以此作为新企业文化的起点。

二是坚持扬弃。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不同的创业和发展的轨迹,并形成了不同时期的特色文化。要认真调查研究企业变革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认真分析比较企业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矛盾的焦点和特点,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抛弃其糟粕,注入现代先进文化的新鲜血液,铸就富于生命力、适应时展需要的企业文化。要对企业文化实态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究竟哪些文化因子是真正的本企业文化的实质性内核,这些内核新的因子对企业发展起推动作用,还是起阻碍作用。或者哪些是起推动作用的文化因子,哪些是对企业发展起阻碍作用的因子,辨识清楚了这些,才能够进行整顿整理,弘扬其优异成分,引入新鲜的文化要素,抛弃其糟粕的部分,并对文化体系进行建设性地构筑。

三是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企业文化整合中要正确处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传统,体现企业的行业性质和经营形态,又要注重企业个性化设计和塑造,要在共性中突出个性。要处理好大集团文化与下属单位企业文化的关系,在坚持共性的前提下体现个性化。要以大集团统一的企业精神、核心理念、价值观念和哲学理念为统领,保持大集团内部文化的统一性、权威性,增强大集团的凝聚力、向心力,树立集团的整体形象。同时,也要看到集团内部各企业的历史、区域、传统等因素的差异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允许下属企业在大集团主体文化指导下,培育和延伸支体文化、特色文化,为下属企业留有展示个性文化的空间。

四是坚持借鉴与创新相结合。世界是开放的,文明是可以共享的。企业是开放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科学是可以共享的。企业文化整合不仅要体现企业自身的特色,还要吸纳世界文明,借鉴西方企业管理文化中的科学内容,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营管理经验,借鉴其他企业,尤其是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文化精华,甚至是竞争对手优异经营思想,并加以吸收创新。所谓创新就是在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成份,剔除和摒弃那些过时的理念、内容和方法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和形势变化,形成与时俱进的企业经营理念,整合梳理出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既具有时代气息、又能够保持其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继承性的企业文化。

三、文化整合的主要内容

企业重组中的文化整合,要依据企业文化的内涵,按照精神,制度和物质三个文化层面展开,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企业精神文化的整合。精神文化的整合,是整个文化整合的核心,又是整个文化整合中难度最大的问题。在文化差异方面,包括重组各方价值观。企业理念、行为方式的整合,在经济环境方面,包括集团内不同行业、地域的企业营销观、盈亏观等方面的整合,在管理方面,包括不同企业关于人才观、分配观、质量观等面的整合等等。要同构精神文化的整合,把原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职工的不同价值取向、处世哲理统一在一个价值观体系中,并给职工以心理的约束和行为上的规范。

二是企业制度文化的整合。这实际上是企业整合中的一种意识立法和行为立法。实施企业重组,组织系统

发生变化,企业的规章制度、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等,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重新确立。还要建立起包括科学决策机制、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能上能下的干部考核管理机制等在内的一整套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保证管理行为与整合后的企业精神理念的一致性。

三是企业物质文化的整合。企业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物质基础,在企业重组过程中,直观地反映企业的意愿和需求。通过物质文化的整合,能够进一步强化企业员工对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理解。物质文化整合主要包括,重视新产品的开发,提升服务质量和产品信誉,对工作条件、福利待遇、文化娱乐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统一企业标志形象,及时引入CI,加大宣传力度,对品牌文化和环境进行规范设计,推出提高企业形象和美誉度的各种举措等等。

四、文化整合的操作思路

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培育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应当基于适应管理创新、做大做强的现实要求和实现企业文化融合、实施文化战略的需要,全面启动,重点突破,分步实施。

一是要形成核心。企业的核心领导层既是企业整合的组织者,也是企业文化整合的推动者。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之间的整合,在整合同时要及时把党组织健全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证企业文化整合的实施。有了这支核心队伍,在整合中遇到的问题就能够顺利解决。

二是要开展培训和理念提炼。重组后的大企业集团往往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在大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上存在不平衡性,进度不一,差别较大。集团所属各企业要统一围绕大集团的总目标,共同培育大集团的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开发共同的理念识别系统(MI),共同塑造大集团良好形象,共同打造大集团品牌,共同培育大集团优秀员工队伍。一面要继承我们民族的、企业的优秀传统文化,另一面要吸纳借鉴当代创新的文化成果,力求与现代企业接轨、与市场经济接轨,坚持“以我为主、兼容创新、独具特色、自成一家”的方针,求精求好,打造企业文化的精品工程,构建大集团文化体系,用统一的企业文化,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团结在一起,增强认同感、亲切感和自豪感。

三是要实施精细化管理。企业文化建设要管用、好用、实用,就要把精细化管理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当中。要推广责任目标(RAM)精细管理,规范和完善生产经营、岗位培训、工作标准、现场员工守则、文明公约、道德行为规范、员工文明礼貌等,并逐渐落实到岗位及现场。力争实现安全、生产、经营、人力资源管理等重要工作的流程再造,特别是构筑起强有力的信息化平台,使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性,创建学习型组织,岗位学习型员工,与国际标准接轨,与知识经济接轨,充分营造崭新的企业文化环境。要让全新实用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企业精神、企业制度和企业道德规范成为全体员工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完善行为养成,在企业、在岗位全面“开花结果”。

四是搞好结合,务求实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求真务实,紧密联系实际,办实事,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避免急功近利。要坚决消除企业文化建设与中心工作“两张皮”现象。要立足企业实际,符合企业定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紧密结合,与企业的改革、发展紧密结合,与实现安全生产紧密结合,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科技创新紧密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与全面提升企业管理紧密结合。以企业文化建设的不断进步,切实促进大集团的建设和发展,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文化交融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二十一世纪以来 漫瀚调 研究综述

漫瀚调发源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地区,是当地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山歌。自产生一百多年来,它在晋陕蒙大地上广为流传。作为蒙汉文化交融的结晶,其又可被称为“蒙汉调”、“蛮汉调”,2008年漫瀚调被正式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1世纪以前,对漫瀚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曲词的收集整理和简单的理论探索两个方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王世一、柳谦、张皇合编的《漫瀚调》、荣竹林的《蒙汉调管窥》和赵星的《蛮汉调研究》这三本书,三本书都大致从漫瀚调的历史渊源、音乐、歌词方面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索,并在附录中尽可能多地收录了漫瀚调的唱词和曲调,这些工作为后期对漫瀚调的深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1世纪以来,随着漫瀚调传唱领域的不断扩大和对漫瀚调理论探索的不断深入,漫瀚调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对它的研究呈现出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的特点。在出版的专著方面,2006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杜荣芳的《漫瀚调艺术研究》,此书把漫瀚调置于晋、陕、蒙三省的民歌艺术之下进行研究,勾勒出了近百年来漫瀚调的发展轮廓,并对漫瀚调的音乐、歌词、传承人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总结。不仅如此,书后还收录了漫瀚调曲目180多首,歌词127首,这是近年来研究漫瀚调比较全面的一部著作。2010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李克仁主编的《走西口与漫瀚调》一书,此书把漫瀚调的产生置于走西口这一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背景中,深化了漫瀚调的历史内涵。2014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冯卓慧、陈丹曦、王文章合著的《漫瀚调》一书,全书从多个角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漫瀚调,是最新的比较完整的一部漫瀚调研究著作。

与此同时,各大期刊关于漫瀚调的研究论文也显著增多,许多专家学者、民间艺人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漫瀚调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究。笔者在整理21世纪以来相关的研究文章中发现,其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立足音乐角度的研究

漫瀚调作为一种兼具民族与地域色彩的独特音乐形式,吸引着众多专家学者对其音乐的各个方面做出探究。纵观21世纪以来对漫瀚调音乐方面的研究,已经逐步从宏观转向微观,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关于漫瀚调音乐艺术的研究,主要研究学者有裴雅勤(2005)、吉慧娟(2012)、曹晔(2011)、李世相(2004)、田月明(2004)等。裴雅勤的《论蒙汉调的风格特征》重点分析了漫瀚调的音乐环境和音乐艺术特点。吉慧娟的《内蒙古地区漫瀚调的音乐形态研究》则从调式、旋法、曲式、伴奏这些更加细致的角度分析了漫瀚调的音乐形态,曹晔的《鄂尔多斯准格尔旗漫瀚调研究》也大体从这四个方面着手,但它们各有千秋,互为补充。李世相《漫瀚调旋法个性管窥》则仅选取了音乐中旋法这一角度,深入地对漫瀚调特殊的旋法风格进行了探究。

关于漫瀚调演唱特点的研究,主要研究学者有郭亚丽(2012)、张丽娟(2012)、杭红梅(2007)、裴雅勤(2005)、李先叶(2010)、董芳(2011)、石开(2013)等。郭亚丽《内蒙古漫瀚调的演唱艺术特色研究》主要从语音特色和唱腔特色阐述了漫瀚调的民歌性。张丽娟《奇附林漫瀚调演唱艺术研究》选取了漫瀚调艺术家代表奇附林,从个别到整体,以小见大,展现了漫瀚调演唱的独特魅力。杭红梅《浅谈鄂尔多斯地区蒙汉调的腔调特点》主要从行腔特点、润腔特色这两个角度对漫瀚调的演唱特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裴雅勤的《论蒙汉调的体裁特征》和王新惠的《浅议鄂尔多斯民歌蒙汉调》这两篇文章都着重从坐落场合这个别致的角度展现了漫瀚调自由灵活的演唱形式。

关于漫瀚调与其它艺术形式的比较研究,马(2004)、曹晔(2010)、王丽文(2013)、苗幼卿(2001)等学者在这一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马在《戏曲因素在漫瀚调演唱中的遗风之浅见》一文中,谈到了戏曲与漫瀚调的演唱形式、演唱方法、伴奏乐队组合、现存曲目演唱应用方法这四个方面的联系。在曹晔的《准格尔旗漫瀚调与准格尔旗蒙古族原生态民歌之比较》一文中,作者认为漫瀚调大多是从准格尔旗原生态民歌这个母体演变过来的。后来,在他的论文《鄂尔多斯准格尔旗漫瀚调研究》中,他继续深入探讨了漫瀚调与二人台、信天游、山西河曲山曲这些歌种的区别。王丽文在《内蒙古准格尔旗漫瀚调探究》一文中也涉及到了漫瀚调与二人台的异同。苗幼卿在《蒙汉音乐文化形式交融的艺术花朵――准格尔旗漫瀚调浅析》一文中提到了漫瀚调与爬山调的异同。他们都在对漫瀚调与其他音乐形式的比较中深入挖掘出了漫瀚调艺术形式的独特性。

二.对漫瀚调唱词的研究

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漫瀚调的唱词凝聚着蒙汉两族人民的伟大智慧。其唱词创作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多样、艺术形式独具匠心、艺术手法兼具传统与现代特征,具有重要的文学、美学价值,所以对漫翰调唱词的研究历来为广大专家学者所青睐,对它深层次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在唱词的题材与内容上,有《黄土天籁――永远的漫瀚调》、《漫瀚调的歌词、表现形式及声腔特点》等文章。这些文章把漫瀚调的题材内容大体归纳为歌唱爱情、表现时政、反映生活这几类,展现出了漫瀚调质朴的文学格调,也为漫瀚调唱词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基础。

在唱词的艺术特色上,学者们集中研究了漫瀚调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法。这方面的研究论文有《漫瀚调的歌词》、《鄂尔多期高原上的民间小曲――浅析漫瀚调的艺术特色》、《漫瀚调语言及其演唱特点探微》、《论内蒙古西部地方歌种漫瀚调的歌词和演唱特性》、《漫瀚调的歌词、表现形式及声腔特点》等。这些文章大致对漫瀚调唱词的上下句基本结构,七字句骨干句型,押韵脚,赋、比、兴艺术手法以及独特的蒙汉两族语言掺和的“风搅雪”形式几个方面作了阐述。这一角度的分析充分展现了漫瀚调唱词修辞上的文学美和韵律上的音乐美,体现了漫瀚调唱词作为民间文学形式对我国古代诗歌一脉相承的传统。

三.立足漫瀚调文化交融性研究

漫瀚调是蒙汉文化交融的结晶,它以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吸引着学者们的眼球。在漫瀚调的交融性方面,他们主要探讨了漫瀚调交融性产生的原因和交融后带来的影响。

关于漫瀚调文化交融性成因的研究,主要研究学者有王进(2012)、冯光钰(2002)、张好音(2004)、李彦娜(2008)等。王进《浅议漫翰调的交融性》和冯光钰《漫瀚调:蒙、汉音乐文融、磨合的结晶――从准格尔旗荣获“中国漫瀚调之乡”命名谈起》这两篇文章都从历史源流方面探究了漫瀚调交融性的原因。张好音《漫瀚调音乐中的晋陕民歌因素》一文主要探讨了漫瀚调产生的地域对其音乐特点的塑造。在李彦娜《论漫瀚调艺人传承的文化交融性》这篇文章里,作者则着重谈到了民间艺人在漫瀚调文化的不断交融中所做出的贡献。

关于文化交融性对漫瀚调的影响研究,主要研究学者有李建军(2006)、乔步英(2007)、王进(2012)等。李建军《论漫瀚调文化交融性》、王进《浅析漫瀚调之交融性》和乔步英的《从漫瀚调看鄂尔多斯文化与社会的和谐》这三篇文章都谈到了漫瀚调交融性对音乐、歌词、演唱方面的影响,李建军着重谈到了交融性对民俗活动、民间艺人方面的影响,而乔步英创新性的提到了交融性能够对社会和谐起到促进作用。

四.漫瀚调传承与发展的研究

当代社会日新月异,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传统艺术形式的漫瀚调机遇与挑战并存。官方与民间的共同关注也使漫瀚调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有了良好的进展。大批的专家学者投入到对漫瀚调传承与发展的研究工作中,在对漫瀚调的传承现状进行思考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发展建议。代表性的论文有《漫瀚调音乐之浅见》、《关于保护、传承漫瀚调的思考》、《浅谈漫瀚调的保护与传承》、《漫瀚调保护与传承之我见》、《漫瀚调音乐的传承与创新》、《漫瀚调的当代转型与区域化共享》等。这些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漫瀚调存在问题的思考和切实措施的提出为漫瀚调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他一些学者重点研究了漫瀚调的流变与传承。赵燕的《对蒙古族民间艺术漫瀚调的思考》和《传统与现代――漫瀚调漫议》两篇文章都对传统漫瀚调和现代漫瀚调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漫瀚调正不断丧失传统特色、传承现状不容乐观的趋势。付陪的《内蒙古准格尔旗漫瀚调传承变异研究》分析了漫瀚调的传承主体、传承方式、流变因素,对漫瀚调的传承环境的变化做了具体的阐述。刘晓静《浅析漫瀚调的流变与传承之路》同样在这一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学者崔荣在《口述史与漫瀚调》一文中援引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到漫瀚调的研究中,这一创新性研究方法的探寻,将为漫瀚调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对漫瀚调的传承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还有一些专家学者对漫瀚调的源起、音乐、唱词、传承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比较概述的有吕军的《内蒙古西部区山曲(漫瀚调)浅析》、景通玉的《漫瀚调浅析》、盛丽的《韵味悠长的漫瀚调》、孙丽娟《声乐美学视域中的漫瀚调歌唱艺术》等期刊文章,这些文章都对漫瀚调基本特点进行了一些探讨。除此之外,也有一些综合性的专业论文。宋薇的《蒙汉调的文化内涵与演唱风格》在调查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漫瀚调的源流、演唱方法、继承与展望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陈曦的《民俗学视野下的漫瀚调研究》立足于漫瀚调民间文化的特征,从民俗学这一具体的角度探讨了漫瀚调的民俗环境、民俗特性和民俗功能,充分挖掘了漫瀚调在民俗学上的价值。

总体说来,21世纪以前准格尔旗地区对漫瀚调词曲文本、自然历史背景材料进行了重要的收集与记录,为漫瀚调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1世纪以来,对漫瀚调概说性和专题性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对漫瀚调音乐学上的研究全面系统,充分地展现了漫瀚调的音乐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对其唱词上的研究也有了新的突破,从不同角度的解读体现了漫瀚调作为民间艺术与我国古代传统艺术一脉相承的手法,展现了漫瀚调的文学意义;对漫瀚调文化交融性的研究更是具有了巨大的民族学上的意义,作为蒙汉文化交融的产物,漫瀚调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是学者们挖掘的重点;另外,值得欣喜的是,对漫瀚调传承与保护的多样化研究为漫瀚调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建设性的意见,为漫瀚调在新媒体时代下的进一步传播做出了努力。

但是由于其即兴编词的特点,对漫瀚调词曲的收集整理工作尚有待完善;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学者们对漫瀚调的研究也陷入了瓶颈,亟需开创新的研究角度。漫瀚调的整理与研究工作还需继续,我们认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亟待加强:一是加强对漫瀚调的搜集与整理,重视对漫瀚调材料的补充和更新,加强对新兴创作唱词的搜集;二是对漫瀚调的语言载体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三是深入挖掘漫瀚调的蒙汉民族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王世一,柳谦,张皇.漫瀚调.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3月

[2]赵星.蛮汉调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

[3]杜荣芳.漫瀚调艺术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4]李克仁.走西口与漫瀚调.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年

[5]冯卓慧、陈丹曦、王文章.漫瀚调.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1月

[6]裴雅勤.论蒙汉调的风格特征.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

[7]吉慧娟.内蒙古地区漫瀚调的音乐形态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8]曹晔.鄂尔多斯准格尔旗漫瀚调研究.内蒙古大学.2011年

[9]李世相.漫瀚调旋法个性管窥.内蒙古艺术.2004年

[10]田月明.漫瀚调音乐之浅见.内蒙古艺术.2004年

[11]郭亚丽.内蒙古漫瀚调民歌的演唱艺术特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5月

[12]张丽娟.奇附林漫瀚调演唱艺术研究.内蒙古大学.2012年5月

[13]杭红梅.浅谈鄂尔多斯地区蒙汉调的腔调特点.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

[14]李先叶.漫瀚调语言及其演唱特点探微.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

[15]马.戏曲因素在漫瀚调演唱中的遗风之浅见.戏曲艺术.2004年5月

[16]曹晔.鄂尔多斯准格尔旗漫瀚调研究.内蒙古大学》2011年4月

[17]董芳.论内蒙古西部地方歌种漫瀚调的歌词和演唱特性.北方音乐.2011年5月

[18]石开.漫瀚调的歌词、表现形式及声腔特点.鄂尔多斯文化.2013年

[19]李彦娜,论漫瀚调艺人传承的文化交融性.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

[20]张好音.漫瀚调音乐中的晋陕民歌因素.内蒙古艺术.2004年6月

[21]李建军.论漫瀚调文化交融性.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4月

[22]张发.关于保护、传承漫瀚调的思考.鄂尔多斯文化.2008年10月

[23]张发.漫瀚调保护与传承之我见.鄂尔多斯文化.2013年12月

[24]乔布英.漫瀚调的传承和发展之我见.鄂尔多斯文化.2008年10月

[25]赵燕.对蒙古族民间艺术漫瀚调的思考.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3月

[26]赵燕.传统与现代――漫瀚调漫议.北方音乐.2010年

[27]付陪.内蒙古准格尔旗漫瀚调传承变异研究.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4月

[28]崔荣.口述史与漫瀚调研究.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8月

[29]陈曦.民俗学视野下的漫瀚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4月

本文为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XX14222

文化交融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西方现代主义; 东方文化; 文学批评; 东西交融

一、“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的关系

在某种程度上,西方现代主义可以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达到一定程度后结出的艺术硕果。作为“对西方艺术乃至对整个西方文化某些传统的有意和彻底的决裂”[1]167 ,西方现代主义作品频频出现描写东方物品和人物、表现东方诗学和宗教、借鉴东方艺术形式和技巧的现象,说明导致现代主义与传统“决裂”的思想不仅源于马克思、弗洛伊德、尼采、弗雷泽等西方思想家对自身文明的反思和质疑,也源于传入欧美诸国的东方物品和典籍所带来的直观启示和思想冲击。王尔德笔下的“庄子”、庞德诗歌中的“观世音”、普鲁斯特小说中的“中国瓷器”、T.S.艾略特诗作中的印度佛教“箴言”和“中国花瓶”、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诗歌中的“五绝七律”形式、乔伊斯小说中的“汉字书写”模式、弗吉尼亚・伍尔夫创作中的“观物取象”实践、本雅明思想中的“犹太教卡巴拉传统”、苏珊・桑塔格美学观念中的“静默”、雷克思罗斯诗歌中的“禅意”、玛丽安・摩尔诗歌中的“中国绘画”之道……所有这一切都昭示了西方现代主义作家对东方文化的自觉意识、主动汲取和积极融合。

西方现代主义作品对东方文化的表现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瓷器、丝绸、帷幔、水墨画、茶叶、扇子、家具等富有东方情调的物品或简笔勾勒的东方人物随处出现在作品之中,有意无意地描写想象中的东方意象和东方形象,营造出浪漫虚幻的意境或意犹未尽的神秘氛围;其二,基于创作者对中国哲学、文化、社会制度、艺术形式的了解,作品的整体构思自觉透射出东方思想,通过形式技巧、叙述视角、人物风格、主题意境等多个创作层面,或隐或显地表现出基于东西方艺术交融之上的全新创意。这两种表现方式的差异主要源于对东方文化的观察视角的不同。前者立足于对东方物质文化的直观感知,其作品侧重以意象方式隐喻对东方文化的想象,比如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后者根植于对东方精神文化的内在领悟,其作品从多个方面表现中西文化的创造性相融,比如庞德的诗歌。当然,两种表现形式的界线并非十分清晰,很多时候它们是模糊的、共存的。

西方现代主义对东方文化的表现得益于“东学西渐”的进程。以“中学西渐”为例,几千年中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西渐催生并促进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方面,自秦汉开始,中国的陶鼎、陶鬲、青铜剑、丝绸、服饰、瓷器、茶叶等物质文化产品通过商品贸易和文化交往活动传入世界其他国家。在17、18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VOC)的全球贸易活动的推动下,中国的瓷器、绘画等文化产品开始大量进入欧洲市场。中国物品不再是欧洲皇宫贵族手中的珍稀宝物,更多的欧洲市民有机会欣赏、珍藏、模仿中国艺术。那时正是欧洲现代美学形成的前期阶段,在中国文化成为欧洲人生活的一部分的氛围中,中国瓷器、绘画直观呈现的生命理念、思维方式和艺术手法激发了欧洲人的想象力,荷兰乃至整个欧美的艺术开始吸收中国意象和思维,而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到了欧美艺术界的广泛认同,于是便有了西方现代主义作品中东方意象不断出现的现象。

另一方面,自元代开始,随着海陆交通逐渐便利,元朝上都开始聚集来自阿拉伯、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等世界各地的使节、商人、旅游者和传教士,有学识的欧洲人撰写了在华游记,从政治、社会、人文、地理、贸易、风俗等诸多方面向本国民众介绍中国文化思想。16世纪之后,大量欧洲耶稣会会士往来于中西之间,在向中国传播基督教思想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向欧洲介绍中国文化。他们不仅撰写介绍和研究中国文化的书籍,而且翻译重要的中国典籍。就像利玛窦、金尼阁、柏应理、冯秉正等传教士所翻译的四书五经、《通鉴纲目》等以各种方式影响了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等西方哲学家一样,理雅各、翟理斯、阿瑟・韦利、欧内斯特・费诺洛萨、劳伦斯・宾扬等传教士和汉学家所著的有关中国的书籍和所翻译的中国经典深深影响了奥斯卡・王尔德、埃兹拉・庞德、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詹姆斯・乔伊斯、玛丽安・摩尔等西方现代主义作家。他们从中国文化中获得了深刻感悟,要么借中国思想之剑表达自己对西方弊病或缺失的批判(比如王尔德),要么借中国艺术之形全面创新西方艺术(比如庞德、威廉斯)。总之,在经历漫长的中西文化交往后,西方现代主义作品中出现了一种融中西文化为一体的创作倾向。

二、“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的研究进展

然而,在整个20世纪的西方现代主义研究中,“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之间的关系较少引起欧美学术界的关注。学者们对现代主义的内在研究主要集中在性质、术语、背景、思潮、作家、作品以及欧美国别研究等议题上[2],外在研究则集中在现代主义与哲学、现代主义与文化经济、现代主义与文化政治、现代主义与性别、现代主义与视觉艺术、现代主义与电影等跨学科审视上[3]。西方批评界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核心共识基本锁定在艾布拉姆斯在《文学术语汇编》中对该术语所作的界定,即西方现代主义思想和形式上的剧变源于尼采、马克思、弗洛伊德等西方思想家对支撑西方社会结构、宗教、道德、自我的传统理念的确定性的质疑[1]167-168。也就是说,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现代主义者们的全球性开放视野和胸怀并没有获得20世纪西方批评家的关注,西方现代主义研究大都限定在西方主流研究方法和理论视野之中。

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批评界开始有学者自觉研究东方文化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关系,不仅翔实论证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曾受到东方文化的影响”的事实,而且在反思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开启了东西方研究的新视角。美国新奥尔良大学钱兆明的专著《东方主义与现代主义》(1995)是研究初期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他在序言中将自己的研究与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作了比较,揭示了“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研究的基本特性:

对萨义德而言,东方特指穆斯林的东方。对我而言,东方指称远东,特别是指中国。如果说直到19世纪初期,东方“只确切指称印度和圣经之地”(萨义德),那么到20世纪初期,东方则指称中国和日本。的确,对重要现代主义者叶芝、庞德、艾略特、威廉斯、斯蒂文斯和摩尔而言,他们的文学模板的丰富源泉来自远东而不是近东。因此,研究远东对现代主义的影响无疑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对萨义德而言,“东方主义是一种文化和政治事实……”。因此他的研究涵盖了多维度的复杂体系。对我而言,它只是一种文学研究。我所理解的文学东方主义不是一个抽象的术语,而是指具体的中国诗人――屈原、陶潜、李白、王维和白居易……现代主义作家庞德、威廉斯通过费诺洛萨、翟理斯和阿瑟・韦利与中国伟大诗人进行了对话。对萨义德而言,“东方几乎是欧洲人的杜撰”,是西方用以界定自身的重要他者文化……然而考虑到庞德和威廉斯对中国的热诚,我认为这一思维模式是有局限的。首先,庞德与威廉斯并不相信西方文化至上。其次,东方之所以吸引两位诗人是因为东方带给他们的是亲和力而非差异性……在本研究中,中国和日本不是被视为西方的陪衬,而是现代主义者实现自身的确切例证。[4]1-2

这段话阐明了“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研究的三个主要特性:第一,研究范畴上,重点揭示中国、日本等远东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第二,研究焦点上,重在文学研究而不是作政治文化论辩,聚焦于远东文化中具体的诗人、作品、技巧对西方现代派个体作家的影响及影响途径。第三,研究立场上,重在揭示“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之间借助西方传教士、汉学家的书籍而展开的文学对话,以及该对话在创作中的表现。

如果说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旨在以东方人的目光反观西方文化,对西方的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进行宏观的文化政治批判,那么,“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研究通过揭示真实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在西方现代主义作品中的微观表现,旨在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创新作出新的阐释。前者从社会、历史、政治、种族等多维视角出发,揭示西方对东方的话语建构性,以及这种建构性背后的文化霸权机制和所导致的问题、困境;后者以东西文化实际交往的史料为证,阐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亲和力,重在论证并揭示东西方对话的积极作用。从某种角度上说,后者是对前者的一种推进,昭示着东西方研究从问题走向对话的发展趋势。

这一时期,西方批评界的“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研究充分体现了聚焦远东、探讨创作影响和文学对话的三大特性。除了钱兆明的《东方主义与现代主义》翔实论证屈原、王维、道家思想对庞德的影响和李白、白居易以及传统的汉诗技巧对威廉斯的影响外[4],其他有影响力的专著在此前后陆续出版。威廉・贝维斯的《冬天的心境:华莱士・斯蒂文斯、禅定与文学》(1988),探讨了佛教对现代主义作家斯蒂文斯的影响[5]。钱兆明的《现代主义与中国美术》(2003)以英美博物馆的展品和文献证明庞德、华莱士・斯蒂文斯、玛丽安・摩尔等西方现代派作家接触东方文化始于中国古字画、青铜器、瓷器等,他们在文学创新中借鉴了中国美学思想与创作技巧[6]。帕特里夏・劳伦斯的《丽莉・布里斯科的中国眼睛: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现代主义与中国》(2003)探讨了英国“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与中国“新月派”之间的影响关系和文学对话[7]。钱兆明的《庞德的中国朋友》(2008)以翔实文献证明庞德一生所结识的大量中国教育家、哲学家、汉学家、诗人朋友曾参与他涉及中国文化的诗歌创作[8]。在萨比娜・斯尔克等人主编的《美国诗人与诗学中的东方和东方主义》(2009)中,15位西方学者研究了19至20世纪美国诗歌和诗学中的中国、印度、犹太等东方文化元素和思想[9]。另外还包括罗伯特・克恩的《东方主义、现代主义和美国诗歌》(1996)[10]、玛丽・佩特森・屈德尔的《庞德的儒家翻译》(1997)[11]、辛西娅・斯坦梅的《玛丽安・摩尔与中国》(1999)[12]和钱兆明的《庞德与中国》(2003)[13]等。用具体的史料进行翔实的论证是这些专著的基本特点,东方文化曾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事实得到了扎实的论定。

同一时期,随着论著的出版,专题性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相继召开。“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分别在美国耶鲁大学(1996)和英国剑桥大学(2004)召开,引发国际学术界对本专题的广泛关注。耶鲁研讨会宣读的论文论题包括:日本翻译者费诺洛萨对中国诗歌的翻译、美国诗人斯蒂文斯与中国艺术、英国诗人叶芝与日本戏剧、英国现代主义作家斯特恩与中国、英国诗人庞德与中国等。参会的学者约三十余位,来自美国耶鲁大学、德国贝鲁斯大学等。剑桥研讨会宣读的论文论题包括:伯格森与老子、田汉研究、美国诗人庞德与Paul Fang、梅兰芳在美国、徐志摩和萧乾与朱利安・贝尔、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等。参会的教授和学者约五十余位,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纽约城市大学、中国香港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在这两次研讨会上,远东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以及东西方文学的对话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在中国批评界,比较文学领域最先开展中西文学对比和“中国形象”研究。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出现以主题形式比较为主要特征的中外文学对比研究。以伍尔夫研究为例,伍尔夫与萧红、伍尔夫与张爱玲、伍尔夫与丁玲等平行比较曾得到探讨,但研究的力度和影响力较弱[14]88-89。伴随着萨义德的东方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盛行,多元文化、文化对话、文化形象等议题引发人们的关注比如“文化对话与文化误读”国际学术研讨会(1995)在北京大学召开,随后出版的会议论文集《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乐黛云、张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发表了三十余位中外学者的文章,探讨“文化相对主义与多元文化”、“文化对话与文化误读”、“文学形象与文学翻译”、“后现代与文化身份”等议题。,欧洲的“形象学”理论被翻译引进[15]。这一切推动了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研究,它依循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以及法国理论家莫哈和巴柔的形象学理论,重点探讨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的想象性和建构性比如周宁的《永远的乌托邦――西方的中国形象》(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着重探讨几千年来西方的“中国形象”不是天堂就是地狱的虚构性,指出“中国形象”只是映照西方价值观的一面镜子。另有八卷本“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丛书,葛桂录、钱林森、卫茂平、汪介之等分别出版了英、法、德、俄国作家与中国文化等方面的专著。,尝试从文学作品直接描绘或间接涉及中国的片段中推导出西方对中国的“总体认识”[15]17,154。所发表的论文或笼统阐发美、英、法等国别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或细致剖析谭恩美、汤婷婷等海外华裔作家作品中的中国形象,或探讨赛珍珠的作品,也探讨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平托等人的游记中的中国形象,对西方作家的探讨则更多关注他们对中国的“想象”,对毛姆、索尔・贝娄、杰克・伦敦、笛福等都有涉及。这些研究为“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自觉的“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研究可追溯到1999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的“第18届庞德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庞德与东方”。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德国、瑞士、英国、意大利、丹麦等国的63位国际学者和17位中国学者研讨了“庞德对中国文化的解读”、“中国古诗词对庞德的影响”、“庞德与孔子”、“庞德与日本”等议题[16]127。

2009年,“首届中国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召开,开启了本专题在中国境内的第一次大规模研讨。来自中国、美国等28所高校的近80位专家学者研讨了“美国现代派诗人与中国”、“庞德与中国诗歌”、“卡夫卡与中国”、“伍尔夫与中国”、 “艾略特与佛教”、“贝克特与中国音乐”等议题,涉及文学、文化、哲学、宗教、音乐、美术等多个领域[17]47。

2010年,“第三届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召开。作为耶鲁大学和剑桥大学研讨会的延续,本次学术会议在国际范围内进一步推进了本专题研究。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韩国、中国等12个东西方国家90余所高校的1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议题包括:西方现代主义作家与东方、文化交融中的东方与西方、东西方作品对比研究、西方作品中的中国和印度、西方现代主义与日本、西方现代主义的东方式阅读、美国诗歌中的佛教和儒教等,涉及文学、音乐、美术、哲学、建筑、宗教、诗学等多个领域参见彭发胜《“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载《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第3期,第237-239页。[Peng Fasheng,″A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Modernism and the Orient′,″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No.3(2010),pp.237-239.]2010年国际研讨会上国际学者的英文版论文将发表于钱兆明主编的Modernism and the Orient, 新奥尔良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2009年国内研讨会和2010年国际研讨会上的中文版论文将发表于高奋主编的《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在上述几次会议上,中外学者宣读了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部分于Modernism/Modernity、《外国文学》等国际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在保持原有特点的基础上,当前研究在方法、意识、重心和境界上得到拓展,值得总结和分析。

三、“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的当前研究特征及未来趋势

在全球化语境下,中西学术界越来越关注东方文化在现代思想体系中的作用欧美学者已经广泛意识到以往研究中的欧洲中心论倾向,日益重视在研究中涵盖东方文化和东方文学,比如“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学与文学史”等项目的设立与投入便是极好的例证。参见宋达《当代北欧学界重构世界文学图景中的现代东方文学》,载《外国文学评论》2011年第4期,第223-227页。[Song Da,″Contemporary Nordic Academic Reconstruction of Oriental Literature in the Realm of World Literature,″ 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No.4(2011),pp.223-227.],具有二十年学术积淀的“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研究日益获得中西学者的广泛关注。当前研究在方法和思想上表现出值得关注的特征,预示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其一,在研究方法上,学者们更注重从东学西渐的历史背景入手,对西方现代主义作品中的东方元素进行全面而充分的文化研究,文学解读的广度和深度大大提高。

比如,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纳达尔的论文《现代主义书页:乔伊斯与汉字书写的图形设计》在“东学西渐”这一悠久而广阔的历史背景中,揭示了现代主义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页面与汉字印刷视觉形式相似的缘由。论文详尽论证了乔伊斯了解中国的多种途径:乔伊斯所接受的耶稣会教育体系与中国古典教育体系相似,他曾阅读传教士的中国游记,他所处的西方流行文化充满中国的建筑、陶瓷、书画、丝绸等,他所居的城市对东方文化充满迷恋和兴趣。论文追溯了几代欧洲人对汉字表意性的兴趣和研究及其对乔伊斯的影响。立足于这一开阔的文化交融平台,论文最终论证并阐明汉字独特的印制方式和视觉效果帮助乔伊斯确立了他的文本观和图像式页面[18]。美国西北大学克里斯汀・弗洛拉教授的论文《普鲁斯特的中国》,以普鲁斯特笔下的人物临终前凝视着17世纪荷兰画家维梅尔的著名画作这一场景为解读对象,层层剖析,揭示了普鲁斯特心目中的中国的重要价值。论文指出,这一场景折射出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曾将大量中国瓷器和画作运往荷兰的历史,以及中国艺术曾对维梅尔等画家乃至对欧洲现代美学产生影响的事实。透过这一场景,论文不仅揭示东西方文化艺术的联结是在世界贸易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且证明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作家在追寻新的历史感时曾对17世纪以来欧美文艺作品中的中国元素给予了特别关注。论文通过这一场景昭示了东西方文化杂糅、同化、创造性改写与本土化的交往和接纳过程C.Froula,″Prousts China,″ Modernism/Modernity,No.2(2012),该文即将发表。。

上述两篇论文的研究对象都很细微,前者解读《尤利西斯》中页面设计的内涵,后者探讨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中某个场景的意蕴。然而它们所做的文化研究较为透彻,因而结论深刻。前者追溯了16世纪欧洲耶稣会会士进入中国之后,中国文化西渐融入欧洲人的生活和思想的历史进程,从教育、书籍、文化、生活、文字、印刷术等多个层面揭示乔伊斯小说页面的东西文化交融特性及其深层历史内涵;后者首先追溯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全球化贸易带给欧洲的东方文化冲击,接着又从20世纪的西方对17世纪西方艺术中的中国元素的认同和接纳出发,回溯东方文化被西方本土化的文化交融过程和思想催生过程。基于东学西渐的文化史平台,两篇论文透视文学形式与场景,不仅还原了东西文化思想交往和融合的全过程,而且揭示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过程和内在本质。

当前,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界正在积极呼唤“文化转向”[19],欧美现代主义研究则日益重视对东方文化的解读在西方现代主义作家作品研究中,越来越多的著作开始涵盖对作家作品的东方文化解读。比如在Ira B.Nadel的Ezra Pound in Context(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中出现从东方、孔子视角切入的研究。 ,在这一发展态势下,对西方现代主义作品的东方文化解读将会获得进一步的推进。

其二,在研究意识上,学者们注重揭示现代主义诗学思想背后的东西文化交融特性,阐明东西思想碰撞正是催生新诗学的途径。

比如香港城市大学的张隆溪在《选择性亲和力?――王尔德读庄子》一文中,透过奥斯卡・王尔德对翟理斯所翻译的《庄子》的解读,剖析王尔德批评论文中诸多关于庄子的评述的真实用意,不仅阐明了王尔德的文化批判思想乃英国乌托邦思想与中国庄子思想的结合的事实,而且指出王尔德意在用庄子的思想批判自己那个时代的英国中产阶级价值观和现代政治体制[20]。中国人民大学郭军的论文《本雅明的“两面神”精神之价值与意义》揭示了本雅明思想范式的“两面神”特性,即犹太教卡巴拉传统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阐明本雅明思想的东西文化交融特性。浙江大学高奋的论文《中西诗学观照下的伍尔夫“现实观”》探讨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现实观”融主体精神与客观实在物为一体的本质,阐明其内质与中国传统诗学的“感物说”和“观物取象”相通[21]。云南师范大学郝桂莲的论文《禅话“静默”》从禅宗视角解读了苏珊・桑塔格的“静默”思想的内涵,剖析了桑塔格静默思想的禅宗意味 郭军和郝桂莲的论文均将发表于高奋主编的《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这些论文将研究聚焦于揭示西方现代诗学的东西兼容背景,采用整体观照研究方法,自觉认识到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在研究过程中坚持从感到悟的兼容和洞见,而不是用理性去判断、取舍或规约,因而能够揭示出思想产生过程中的中西对话互动特性。“在物质主义、规约主义、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都受到严重的批评”[22]36 的当代研究取向中,这一基于感知的综合研究意识将日益成为更多学者的自觉意识。

其三,在研究重心上,学者们重点关注现代主义作品在形式、技巧、主题上东西兼容的重构特性。

比如,钱兆明在《威廉斯的诗体探索与他的中国情结》中探讨了美国现代派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在新诗体探索过程中对李白、白居易的五绝和七律的借鉴,用大量文献论证了中国古体诗与威廉斯“立体短诗”之间的渊源关系[23]。中国人民大学孙宏的论文《论庞德对中国诗歌的误读与重构》指出,庞德在汉诗英译的过程中不拘泥于词句与语法,而是力求传达中国诗歌的神韵,其译作是对中国古典作品的重构[24]。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剑的论文《艾略特与印度:〈荒原〉和〈四个四重奏〉中的佛教、印度教思想》指出,在艾略特的《荒原》中,基督教、佛教、希腊神话、东方生殖崇拜、渔王神话等多种思想融合在一起,构成其诗歌隐喻;在艾略特的后期诗作中,则更多地用佛教和印度教阐释基督教的教义[25]。

上述论文的共性在于揭示现代派创作中东西兼容的重构特性。不论是对威廉斯“立体短诗”的形式探源,还是为庞德的创造性翻译正名,抑或对艾略特诗歌中多元思想融合特性的揭示,这些论文不仅揭示了文学创作的东西方对话特性,而且揭示了创造性重构对文学作品形神兼备的意义和价值。略有欠缺的是,目前对现代主义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庞德、艾略特等重要作家作品上,更多作家作品的创意需要去关注和揭示,这也正是本专题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其四,在研究境界上,学者们对东方意象和思想的解读表现出现代主义作品超越欧洲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心境。

比如,牛津大学罗纳德・布什的论文《20世纪西方与中国的同化:美国诗人庞德〈比萨诗章〉中的“观音”想象》着重探讨了庞德《比萨诗章》中“观世音”意象的内涵。论文追踪庞德的观世音意象的最初来源(即汉学家宾扬和费诺洛萨的著作),剖析庞德未发表的战时意大利手稿将观世音与圣母玛利亚合一的意蕴,解读庞德《比萨诗章》的手稿笔记中观世音的“柳枝”的“治愈力”内涵,最终阐明庞德的观世音象征着“上天的慈悲情怀和自然的治愈能力”[26]。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刘燕的论文《渴慕、猎奇与同情:〈尤利西斯〉中的中国形象》用形象学研究理论分析乔伊斯作品中的中国形象,指出主人公布卢姆对中国的浓厚兴趣与奇异想象、同情和渴慕,体现他超越欧洲中心主义,倡导和平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全球视野和普世情怀[27]。

上述论文的共性在于揭示西方现代派作品的超越意境。无论是揭示庞德的“观世音”融基督教与佛教为一体,还是阐明乔伊斯作品中中国形象的正面定位,均说明批评家已充分感应并认同现代主义作品超越二元对立的心境,体现中西批评界旨在实现东西方融合及人与自然融合的积极取向。

四、结 语

文化交融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唐代的文化自由入手,分析了文化发展需要自由,而市场本身就要求自由,要求自我调整;指出文化自由表现在对外交流与内部自由渗透,当代文化只有在各种文化的渗透和交融中才能得到发展。

市场经济在中国开始占据统治地位后,对于是否要实行市场机制,尤其是文化要不要实行市场机制,社会上仍有很多争论。有人认为,文化是高雅的艺术,一旦沾上铜锈味就会变质,因此不赞成文化市场。这种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割裂的观点,不仅违背了哲学上对立统一的规律,而且在文化史上也是站不住脚的。文化自由与文化市场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从文化史的角度来谈这一点,我们不难发现,唐代社会的文化自由给人们留下不少有益的启示。

一、唐代的文化自由

唐代的文化体现出一种统一的“盛唐气象”,一种开阔的胸怀和恢宏的气度,一种进取、昂扬的精神风貌,唐代的文化自.由突出表现为她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统一体。

就我国唐代文化和文学的繁荣来说,一方面唐人对待外来文化恢宏气度和兼容心态,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融,推动了文学题材的拓展和文学风格的多样化。比如:唐代文化的建立,明显得益于魏晋南北朝以来广泛汲取的佛教文化的精华。开放的文化政策也促进了文化的地域之间和各门类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形成了开放的文化氛围,同时也大大淡化了中外文化的界限,从而造就了一种“取我所需,尽为我用”的大家气象。在科举取士打破魏晋以来的门阀统治之后,唐代文人士大夫就生活在这个前所未有的自由、清新的空气之下。

另一方面各种艺术门类,各种艺术文化之间的交融也带来了唐代文化整体的繁荣和发展。例如,唐代绘画、书法、雕塑、音乐、舞蹈的繁荣影响到文学:唐代张旭和怀素的草书自由纵情的气象与盛唐诗人精神面貌极为相似;唐代的画论和诗论也相互交融渗透,相互影响;唐代燕乐的发展产生了一种诗歌的新形式:词。在多方面的融合下,这种历史背景和精神状态下唐代文化的创新是全面的,道德、风俗、哲理、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服饰等,无不呈现出开一代新风的气派。而其中诗歌一项,则更以其独特的魅力体现出唐代文化的辉煌。唐代文化和文学便是在以上各种文化的自由渗透和交融中得到了繁荣和发展。

二、当代文化市场发展现状

当代文化的渗透和交融是通过文化市场机制实现的。文化市场,是指在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调控的指导下,具有一定的交易程序、交易规则,经营主体以文化商品、服务为对象交易的机制或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的组成部分。

文化市场合理调节社会文化资源,满足了文化商品、服务接受者文化消费、娱乐和教育不断增长的需要;使文化商品、服务提供者能够继续从事其再生产;使各国文化及各种文化形式自由渗透。当代文化和当代文学就在各种文化的渗透和交融中得到了发展。当代一切最富有活力和最富有成效的文化现象,都是出现在各种艺术文化的交界处,比如:电影是文学、戏剧、音乐、绘画和现代技术的融合,电视连续剧是电影、戏剧、文学和现代技术的融合,mtv是音乐和影视的融合,小品是戏剧和相声的融合。

当代文化市场迅速发展,出现许多新兴的事物,如网络、对外文化交流、文化旅游市场等,其发展的速度难以预料。但是我国现阶段文化市场发展还不尽如人意,如在当前的图书市场上,普遍存在着学术著作出版难的窘况,许多好书被迫停印、“暂不出版”或“订数作废”。甚至出现了“欲问此书何处卖,作家遥指自家门”的笑话。不过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在推广使用中才能得到实现。另外,文化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文化市场管理相对滞后。比如,走私、盗版经营活动比较猖撅,非法音像制品仍在市场上占有相当比重,娱乐场所的与电子游戏机现象等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文化市场的行业形象。我国对文化的意识形态性有清醒的认识,但对文化的产业属性了解不多。鉴于此,如何充分利用我们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主场作战的优势,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在同外国的竞争中学习别人长处,弥补自己不足,是当前我国文化经营企业面临的新挑战。

三、唐朝文化自由对当代文化市场发展的启示

显然,文化市场要发展,就要有适应其发展的消费市场。而高尚艺术消费市场是怎样形成的呢?单靠具有深厚艺术修养或人文素质的文化精英圈层显然不足以形成真正有商业意义的消费市场。这就要靠文化的自由互动,带动大众消费市场。

唐朝时期长江下游的商业城市中,文学艺术的消费者多是附庸风雅的商人或亦文亦商的“儒商”。这种附庸风雅的趣味趋向就是商品经济繁荣的市民社会中文化消费分层的社会基础。应当承认,“附庸风雅”可能意味着对高尚艺术精神的歪曲和浅薄化,但它又是对平民文化的一种提升过程。进一步讲,这种趣味和文化需要,在客观上形成了高层次文学艺术的消费市场,从而使不同层次的文学艺术在商业社会中都具有了存在和繁荣的机会。

一个时代不同文化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都需要文化市场的调节。那么怎么使文化市场正确、平稳的发展呢?只有用与时俱进的观点来看待问题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文化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还需要有理论上的指导和管理上的创新。比如:如何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适应精神文明建设;如何处理好繁荣与规范的关系。邓小平同志“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文化商品与文化市场的关系。所以顺应客观规律,才能促进文化商品与文化市场的大发展。

文化交融论文范文第5篇

据报载,在离曲阜孔庙3公里处,将建造一座占地4亩、高41.7米的哥特式建筑——基督教“圣三一堂”。去年7月,教堂举行了奠基仪式,有望在两年内建成。这一举措,引发了人们的诸多评议,许多人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甲:这是世界文明的碰撞与交融,有利于文化的交融……

乙:我不赞同,这简直就是一次“生物入侵”!

丙:不能简单化,孔子学院不也是走到了世界各地,各国文化皆有长短,关键是看你如何对待。

丁: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深深扎入大地的精神根须,这棵大树是不可能生机勃勃的。

……

就以上材料,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写作点拨】

这是一则论辩型材料作文。论辩型材料,给了多个人的论辩材料,其实是给了我们多个的观点。需要指出的是,这多个观点中,有的观点并不正确,有些观点还有交叉。另外,命题人往往还在众多的观点后使用省略号,意思是我们还可以针对相关事件有自己的观点。这么说来,论辩型材料作文,确实是开放型的材料作文,我们完全可以选择自己容易把握的观点来写,选择自己手头有材料佐证的观点来写。

曲阜孔庙3公里处,建一座基督教“圣三一堂”,甲认为是世界文明的碰撞与交融,有利于文化的交融,这个观点是正确的。文化交融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举例来说,我们汉语中的成语特多,是汉语言中的精粹;但是,如果我们考察一番,便会知道其中有许多成语来自印度的佛教,比如五体投地、解铃还需系铃人等,还有一些来自基督教,比如三位一体、以牙还牙等,还有一些来自外国文学作品,比如火中取栗等。如果没有这些成语,我们的成语宝库怕是失色不少吧。

乙认为这是“生物入侵”,这个观点不正确。我们也可以写文章给以驳斥。其中丙就为我们提供了论据,我们可以使用。想一想,如果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像我们一样认为建立孔子学院也是“生物入侵”,那么280所孔子学院还能遍布全世界近90个国家和地区吗?显然不能。

丁认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深深扎入大地的精神根须,这棵大树是不可能生机勃勃的。这个观点是正确的。我们论证这个观点时,在从正面论证后,还可以联系我们自身对国学对传统美德重视不够来谈,以增加文章写作的现实针对性。

文化交融论文范文第6篇

>> 春节回乡:北上广所不能概括的中国 春节回乡见闻 农业部:春节回乡?情系三农 回乡 回乡,也不能改变岁月的轨迹 云南:回乡的夜街 做好回乡青年的工作 回乡学习的自学经验 舌尖上的回乡吴忠 回乡旅途的随身音乐 赵发所回乡建庄园 小可的中国春节 纽约的中国春节 叶家姐妹的回乡路 回乡或坚守,难做的选择 一支乐队的回乡之旅 农民回乡种粮提出的新课题 高原之子洛桑的回乡之旅(下) 回乡不愿面对亲人的询问 回乡创业的收获与难题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春节回乡:北上广所不能概括的中国 春节回乡:北上广所不能概括的中国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芦垚")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内蒙古呼伦贝尔。

2016年春节,“上海女孩见第一顿饭就和江西农村男友分手的帖文”几乎搅动了整个网络的神经。

实际上,帖文所引发的关注绝非偶然。

近几年来,从媒体记者,到研究人员,再到普通网友,在春节期间返回故乡,描写一个迥然相异于光鲜亮丽都市生活的落后故乡,仿佛像同步的命题作文。写字楼里的Mary、Vivian、Michael、Justin回到了铁岭、驻马店、包头、攀枝花,摇身一变成了翠花、桂芳和狗剩,成为了对春节回乡最戏谑的吐槽。

但是,正如北上广的中国不是全部的中国一样,村庄里的中国也并非全部的中国。

在此次春节期间,本刊记者远离北上广和东部发达地区,将目光投向平时舆论较少关注的地区和人群。我们分别从中国北部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小镇,中部的河南乡村,南部的广西小城,西北边陲的新疆,还原一个不同于北上广,也不同于乡土中国的春节图景。

在新疆叶城县,即便是最能走南闯北的温州人和四川人都已经回家过节了。当地多族群众则如平常一样,烤馕、上学、上班,呈现出多民族交融地区特有的春节景象。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的林场小镇,曾经在春节也加班加点的板材制造厂,如今已显得冷冷清清,映射出林区的转型之困。

在广西柳江县,虽然年轻人谈恋爱不再青睐山歌,但是这个古老的文化形式正在以新的方式重焕生机。与此同时,开笔礼、启智礼、祭孔等传统文化活动,在春节期间引客无数,印证着这些年来传统文化的复兴之势。

在河南鹤壁的乡村,开着车子、衣着鲜亮的返乡人小心地踮着脚,试图找一片干净的地面而不得。

其中,有爬坡过坎的中国,有民族交融的中国,有传统与现代共兴的中国,有先进与落后并存的中国。但即便是如此多元的角度,对于如此广阔的中国,也很难说不是盲人摸象。

文化交融论文范文第7篇

中国作曲家经历了1978年自90年代初从为政治服务的“他律”到研究音乐自身规律的“自律”、90年代到当前的理性与感性的交融(“他律”与“自律”的有机交融)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姚恒璐教授应韩国现代音乐三同盟(TACM,Triple Alliance for Contemporary Music)的邀请,出席了十月底在韩国大邱市举行的“2008东方之声”现代作品音乐会及论坛等系列学术交流活动。

10月29日晚,在岭南大学(Yougnam University)音乐厅举行的“2008东方之声”音乐会上(SOUND OF THE EAST),姚恒璐教授的新作:四重奏《高丽之风》――为长笛、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而作》获得成功。该作品根据东北吉林的朝鲜族民歌《嗯嘿呀》的旋律素材创作而成,其主题带有舞蹈的特征,情绪从沉寂到奔放。四重奏按照朝鲜民族音乐惯用“慢板-稍快-更快-急速”的结构方式,分为7个部分:A,慢板-引子,一种广阔寂静的场景;B,行板,陈述出作品的主要主题;C,小广板-叙事性的柔板,似乎在讲述一个故事;D,如歌的中板,伴随歌唱情绪的主题的变奏;E,小快板,一种快速追逐的效果;F,充满活力的快板,主题第二次变奏,强调出一种特殊舞曲的特点;G,尾声-更快地,作品最终在欢腾般的高潮气氛中结束。整首作品兼具现代风格、但可听性强,精致、独特而引人入胜。在当晚的音乐会上,还上演了日本作曲家、伊丽莎白大学教授伴谷晃二的《光、风和海――为竖笛独奏而作》、中华台北文化大学副教授吕文慈的《太阳、月亮》、中国香港作曲家陈永华教授的《爱之火――为大提琴独奏而作》以及韩国作曲家、岭南大学教授李震宇的《镶嵌――为长笛、小提琴、大提琴和打击乐而作》等。

在10月29日上午举行的主题为《亚洲从西方音乐所借鉴的作曲技法的改变》学术研讨会上,姚恒璐教授作了《作曲的演变和实践在中国――中国从西方音乐借鉴的过程》的专题演讲。论文从创作观念、创作技法和创作方式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自1978年以来当代音乐的创作风貌。在创作观念上,经历了1978年自90年代初从为政治服务的“他律”到研究音乐自身规律的“自律”、90年代到当前的理性与感性的交融(“他律”与“自律”的有机交融);还从技法、风格、文化与结构四个方面阐述了西方的调性回归对中国音乐创作的启示以及广泛的题材选择与多元的技法实施等方面论述了西方音乐对中国作曲家创作观念的改变。在创作技法的运用上,从传统(西方的技术理论)、民族(音乐风格)和现代(时代感)方面、西方“先锋”作曲技法的引入和重视技法与音乐表现、音乐结构的关系上来逐一剖析。让亚洲其他各国了解到中国当代音乐的创作状况。

10月30日晚,在光州市举办的亚洲青年文化节开幕式上,“2008东方之声”音乐会原曲目并再次得到成功上演。本次亚洲青年文化节的主题是:“亚洲、文化和环境”。此外,姚恒璐教授还应邀出席了31日举行的《亚洲文化论坛》。

本次的韩国之行,通过交流音乐会和学术研讨,及时了解到亚洲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现代音乐创作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深切感受到亚洲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现代音乐的迥然不同的技法和风格。此外,在互换音响、乐谱的交流过程中,作曲家不禁为他们近年来丰硕的创作成果所感慨,其音乐创作数量之众、体裁广泛、风格各异而令人感佩,显示出他们对现代音乐创作的不懈探求。本届韩国现代音乐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必将推动、促进亚洲现代音乐的创作、交流和发展。此前,在姚恒璐教授的“牵线”下,今年5月份现代音乐三同盟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合作举行了现代音乐作品交流音乐会。明年,还将与天津音乐学院等进行更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文化交融论文范文第8篇

《英才》:你在上世纪90年代

>> 独家高端领袖对话 “还没走出低谷” 独家高端领袖访谈 独家高端领袖访谈全面布局的逻辑 刘慧:在高端对话中成长 宫廷争斗中的道士 高端对话 如何应对职场中的“争斗” 在穿越中交融 高端对话:在博弈中与终端一起成长 独家问诊38位企业领袖 高端对话:创意力量 狭缝争斗 合作交融中绽放异彩 交融:在结构中闪光 管理领袖中的领袖 “做社会的保险良心”――独家对话 《广东造船》独家对话参展商 心与心对话,情与情交融 琉球前沿问题高端对话 把握经济脉搏,对话思想领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管理 > 独家高端领袖对话 争斗中交融 独家高端领袖对话 争斗中交融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孟德阳")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初探华尔街

《英才》:你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见到索罗斯了么?

陈峰:索罗斯是后来才见到的,开始是索罗斯的助理。

《英才》:当时是怎么促成合作的?

陈峰:海航的运营逐渐成功之后,进了几架飞机,导致负债率太高了。于是有人告诉我上美国可以发股票。于是我和我们的副董事长——当时我们俩还年轻,不到40岁——提着包到华尔街去了。那时候我对美国华尔街的投行一无所知,真不懂。但是不懂也得装懂,夹个包就跟人家谈。我们俩英文都很好,我英文都是自学的,一天课都没上过,Very Easy。到那一看是讲故事,讲故事我是内行啊,于是就给他们讲海航用1000万起步。

索罗斯下面也有航空集团,也做投行业务。后来他的投资总裁听到我的发言和回答问题。他说你有这么精彩的故事,而且企业家本人又在这儿。

后来他问我企业在什么地方。我找出地图来,一看坏了,英文地图啊,海南只有那么一点,没有文字,就SOUTHOFCHINA SEA这几个字。

于是,我说你看见越南了没有?越战美国人都没有打赢,你知道什么原因吗?是你们怕死。中国人不怕死,光脚不怕穿鞋的。大家哄堂大笑,我又告诉他们从越南坐船几个小时就到我们这儿。他一看我这么幽默,干脆就买你25%的股份了,没隔三个星期把钱汇来了,我做了一堆股票给他们。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航空公司就这样产生了。 海航式地产模式

《英才》:大家觉得海航在地产方面更多的是资本运作,而不像是传统开发商的产业运作模式,你认同么?

陈峰:这个事情外界不是很了解。首先我们不是那种典型的房地产开发商出身,实际上我们做地产,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拉大产业链条带来的这个产业。海航的产业链有我们自己的特色,主要围绕着航空干,比如临空产业园区,另外加上“中国集”,和我们特色的这种跟业务相关的地产做的,其他的都很少。

《英才》:你觉得传统房地产现在的问题在哪儿?

陈峰:我们不能走房地产开发商的老路。中国的房地产出的问题是过去太“暴利”,为什么这么说?本来应该用3.0的钢筋,他给你用2.0。水泥中间偷工减料,比比皆是,他们黑钱挣的太多了。有时候“机缘”就是这样的,这次调控给你往死里整,让他们把挣的钱赶紧吐出来。你不能买块地,画个图纸,卖楼花就把钱全挣了。在国外房地产有这么高的回报率吗?根本不可能有,国外的回报率有20%那都相当不得了,而咱们都可能到200%。 “势”的哲学

《英才》:你怎么看中国未来的发展?

陈峰:一次一位朋友请我去给一些企业家讲课,在上海的一个会议中心,3000多人。一看那么多人,我说给你们传达一下十报告吧。

《英才》:为什么?

陈峰:一个人最大的能耐就是运用势,形势的势。

中华民族百年复兴的梦想,只靠一代人怎能完成呢?这个民族总没断这个梦想。今天这个世界发生的问题都是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生命本身,长期积累的问题到时候就会质变。

正所谓“大势至菩萨一到,众神退位”,没办法。所以人最大的能力,是运用势。而党的政策是最大的势,你这个不能信服怎么行呢?十就是讲未来中国五年的大走势。 势的哲学 正所谓“大势至菩萨一到,众神退位”,没办法。所以人最大的能力,是运用势。

《英才》:随着海航不断扩张,和被并购方合作不愉快怎么办?

陈峰:斗争不一定不愉快。“团结-斗争-团结”,咱们可以互相交融,在发展中大家都可以规范起来。

《英才》:你不断重组的过程也是在不断斗争?

陈峰:从来就是处于矛盾之中,只要有两个人的地方都是。从来都是为了合作,斗争也是为了合作,为了公司搞好,为了广大股民的利益。 怨天尤人没有用

《英才》:和10年或者20年前相比,你觉得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有怎样的变化?

陈峰:既好又不好。好在哪儿呢?从海航成功发展的角度来说,不能说不好,这10年我们造就了一个世界级企业。

所谓环境也有不好的那一面,金融危机导致全球发生变化,再加上中国国内的转型期,人们这种贪欲和浮躁构成全社会的一些问题。这个贪欲和浮躁是随着财富的增长不断变大,而不是变小。

当前这种浮躁的环境,并不只是光影响企业和社会,政府也受影响。矛盾突出,就构成了一种人们的不平衡和怨恨。

咱公平来讲,这10年人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变化。就是社会最低层的人,生活也有很大变化。但为什么还那么多矛盾,怨气呢?天下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心理不平衡。

《英才》:你觉得应该如何解决?

陈峰:在这个情况下,我认为在发展物质文明同时,要在人的精神文明和文化修养上带来巨大的提升。

这是要靠全体人民,全社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逐步用一种加强社会法制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办法,来渡过这个痛苦的时期。怨天尤人没有用。

文化交融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交流 交融 交锋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Communication, Blending, and Debating

――Internet-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Reflection

and Exploration in Renji College of Wenzhou Medical College

LI Jing, LV Pengxiang

(Wenzhou Medical School, Wenzhou, Zhejiang 325035)

Abstract How to do Internet-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well in a Microblog era, becomes a new topic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ducators, Renji College of Wenzhou Medical College takes "communication, blending, and debating" as their guideline, actively develop the 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exploration, and makes an effect.

Key wordscommunication; blending; debating

《求是》在2010年的第1期发表总书记《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局面》的署名文章,文章中胡总书记指出: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据此,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学习提出“交流、交融、交锋”六字方针指导学院“思政网军”建设,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打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主动仗,就必须按照素质高、结构优、能力强的要求,主动建设一支思想政治水平高、网络业务能力强、熟悉大学生思想状况和上网规律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穿着“红色马甲”的“思政网军”。

1 交流

要想做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交流是前提与基础,而要想交流有成效,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1 解放思想:从观念上正确看待大学生上网,化偏见、训斥、拒绝为理解、包容、接受

有人说,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而21世纪是网络高速公路时代。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互联网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创举之一,网络文化是先进文化的杰出代表。互联网虽然因其多元的文化环境、潜隐的政治环境、非控的舆论环境、缺乏理性的环境和困惑重重的伦理环境等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重重挑战,但其主流是先进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机遇大于挑战。学院院党总支在分析客观情势的基础上认为:“思政网军”建设的理念是主动介入网络,与大学生共成长,从观念上消除偏见,决不能视网络如同洪水猛兽,对上网学生决不能用批评、训斥的教育方式,采用围、截、堵的方式,而是换之以理解、包容、接受、参与,对上网学生甚至网瘾学生给予平等对待和无私关爱。为此,学院党总支站在全局高度,先后数次组织思想政治辅导员参加网络文化专题培训,千万百计请知名专家学者到校为辅导员作专题讲座,鼓励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以参与者、关注者、引领者的身份参与大学生网络群体活动,倡导大家用网络技术和信息牌平台,用平等对话交流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如今,学院思想政治辅导员中,100%拥有自己的博客,100%加入自己所分管学生的QQ群中,绝大多数辅导员能够积极采用网络技术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2 实事求是:够积极开展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调研工作和大学生网络文化的研究工作

要做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不了解学生网络使用状况,则无从谈起。学院定于每年九月份由各分管辅导员采用分层抽样调查,随机访谈和典型案例分析的方式对学院学生的网络使用状况做了深入调研,这为做好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石。此外,学院党总支积极鼓励辅导员开展相关研究,这些研究的展开为学院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互推动、相互支持的良好态势。

2 交融

交融是交流的深入,要想真正做到与学生网民的和谐共处,水融,“思政网军”必须积极参与网络活动。

2.1 不断加强思政网军的能力建设

“思政网军”的战斗力强不强,能力是关键因素。为了提高“思政网军”的战斗力,学院党总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方针,一手抓“思政网军”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一手抓“思政网军”的信息技术能力,改变熟悉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不精通电脑,懂电脑的辅导员不会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象,努力使“思政网军”成为网络和德育相结合的专家。近年来,学院先后多次资助辅导员参加网络自动化办公软件培训,每年定期举办网络技术培训班,多次请专家就网络文化建设做专题讲座,《中国-输不起的网络战争》、《政府网络传播》、《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等书籍人手一本,现在每个辅导员都对学生开放自己的QQ空间、博客,很多辅导员对于学生推荐的视频、网站、益智类游戏乐此不疲,这样一来,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交流畅通了,工作起来也顺手了许多。

2.2 创新网络思政教育的形式,开辟网络思政教育的新社区

网络互动的自由性、平等性、互动性等特征决定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在方式必须有别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灌输式、训导式方式,而必须尊重网络主体的意见,让他们自由表达,平等交流。在互联网上,虽然师生之间不能直接面对,但可以通过开辟讨论区、聊天室甚至是视频聊天室来进行彼此沟通。

学院在不断创新网络思政教育形式的同时,还不断开辟思政教育的新社区。学院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校园网络紧密结合,以生动鲜活的教育内容充实学院网站,开展形式多样的网上主题教育活动。各级学生组织也开辟了自己的网络社区。同时,实行网络自治,即依靠学生建网站,支持学生管网站,指导学生用网站。

(1)依靠学生建网站。学院每年以学生勤工助学方式,让学生参与网站建设和维护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学院成立5年来,共有近1000名学生参与网站建设,参与包括栏目设计、网页制作、程序开发、网络安全、信息采编等工作,他们是学院网站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2)支持学生管网站。学院现有网络评论员、网络信息员200余人,他们既是被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骨干作用。学院组织网络评论员、网络信息员开展网络调研,制定网上道德自律规范、网络文明公约,引导学生在网络中筑牢自律防线。学生信息员遍布校园网站,各大组织网络社区和QQ群,人人网、天涯、猫扑、七零三、八零四、校内网等学生经常登录的热门网站与社区,负责捕捉、反馈网上信息,定期总结BBS上的主要观点,及时反驳消极信息。

(3)指导学生用网站。学院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经常组织学生访问著名理论网站,了解学科前沿和学术动态,撰写网上研究论文,利用校园网开展理论宣传和各种社会服务活动。

2.3 及时回应学生困惑与关切,切实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与问题

(1)建立了限期办理与答复制。在学院每周召开的党政联席会上有一个固定议程就是要讨论从网络信息员和网络评论员那里汇总的问题,对于能够在规定期限内能解决的问题,就让有关部门在规定期限内给予办理;对于确实无法在规定期限内或无法解决的,必须给予答复与解释。

(2)建立了代表合议制。对于学生在网络上反应强烈,涉及绝大多数学生群体利益,或者相当部分学生网民对于学院相关工作人员决定或做法存在较强烈的质疑的,学院会成立专门的事故处理小组,并规定事故处理小组中必须有3-5名由学生网民推选处理的网民代表。这一做法成效显著,温州医学院学院仁济学院自建校以来,还没有发生过网络公共危机,学生对学院各项工作的满意度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3)建立了定期座谈制。为了更真实的了解学生群体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以及对学院各项工作的看法与态度,学院党政领导每月与学生网民代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他们反应自己和所在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各方面困难与问题,听取他们对于学院各项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并给予答复与解释。

3 交锋

深入交流,深度交融的基础上,对网络领域出现的道德问题与违法活动,要敢于作斗争,敢于抢占网络文化的制高点。

上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一部分。然而,网络空间的虚无缥缈和浩瀚无边在带给人们身心的愉悦,极大地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同时,人性的弱点也在这个虚拟世界尽情呈现。从互联网走出科技精英的垄断成为大众的一种交往方式起,网络就不再是一片净土,虚假信息、色情信息、垃圾信息及其他有害信息日益泛滥,渐成痼疾。②信息污染、信息欺诈、侵犯个人隐私和侵犯知识产权、论文剽窃等道德和违法活动层出不穷。尽管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专门规范网络行为,但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网络立法的天然滞后,加上网络空间有别于现实世界的特殊性,使得现实生活中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措施在网络空间收效甚微,举步维艰。良莠不齐的信息和形形的网络陷阱,给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阶段的大学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基于此,学院积极组织思政网军对大学生开展网络道德与法制教育。

学院党总支把网络道德与法制教育上升到学院校园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看成是学院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在每年秋季新生入学之际,学院都有邀请市公安局资深网络警察来学院为学生作专题的网络道德与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其次,依托各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进行网风、网纪与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活动,如辩论赛、案例分享会等;第三,学院积极借鉴国外已有研究成果和课程建设的合理经验,在大学生中开设网络道德课程与法治教育课程。例如,学院计划在未来几年陆续开设《网络伦理学》和《网络法制教育》等课程,全面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与法制教育。第四,学院思政网军积极整合资源建立优秀网站,开发德育软件。学院着手开发的寓教于乐的德育软件与平台“专业知识开心辞典”、“公考大赢家”“你来搏――人文百科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受益非浅,使网上德育有现实可操作的运行载体。学院计划在校园网上设立德育主页,设置世界观、人生观探讨、法律案例分析和心理健康咨询等栏目;将有关教育内容做成定时显示网页,放在校园网的出口端;在网上设立谈心室、讨论区开辟电子刊物、举办网上征文等活动。

本文受温州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课题(WSK10048)资助

注释

①东鸟.中国输不起的网络战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文化交融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文理交融;课堂教学;学科文化

2010年,我们以“文理深层交融的通识教育改革:以史学和数学的合作为探索”为题申报了校级教改重点项目并获批。本文即围绕该项目的缘起、设计和实施,谈谈我们对课堂教学中文理交融问题的思考。

一、项目缘起

本项目源自作者之间的一次交流,话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第一,基础学科的用处。史学与数学分别是文科和理科的基础学科,在当今时代的中国,基础学科因与功利无涉而被认为无用。这种看法是浅薄和荒谬的,我们对此有强烈共鸣。

第二,数学与史学的交叉。张成讲授的“数学文化”课程中,有很多问题触及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思考。而郝虹因讲授“史学概论”这门课程,对西方“计量史学”的兴起和嬗演有所了解,“计量史学”正是史学与数学直接结合的深入尝试。

也就是在上述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萌发了进一步合作的愿望。读者也就可以了解,何以数学和史学,这两个文、理学科会走到了一起。

二、项目设计

项目最初的设计还是源于我们谈话的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若落到教学层面,则是在文化素质教育的课堂上,立足于学生的人文和科学教育,通过视野、思维和审美等内在素养的熏陶,让学生开始产生对基础学科的正确认识和尊重之情。第二个主题落到教学层面,则是在各自的专业课中渗透对方的知识,方法和视角,以搭建其更开阔、也更具创新性的思维平台。后来我们又增加了新生研讨课的合作内容。具体设计如下:

第一,在各自的专业教学中渗透学科合作的成果。如在历史和数学专业课中涉及对方知识内容时,各自增加讲解的广度和深度,而重点在于渗透对方学科的思维方式。

第二,在“新生研讨课”的设计中渗透学科合作的成果。即主要尝试设计文理交融,并颇具趣味的研讨专题,比如“胡夫金字塔的建造用了十万奴隶吗?”、“克娄巴特拉之死:用数学方法解历史迷案”等。

第三,尝试以“文化”为纽带,设计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讲授的如“历史文化”与“数学文化”的通识课。

上述第一点和第二、三点分别体现的是双方在各自专业教学和非专业教学中进行的文理交融。因此,这是一个面向专业学生、各专业新生、各专业学生三个逐渐扩展的学生群,而构想的粗浅的文理交融的课程体系。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在这个教改项目中,所要探讨的只是课堂层面,也就是立足于教学中的文理交融。其意义在于,若能为课堂教学层面的文理交融实践,探索出一个基本的课程体系框架,一方面,它可以为更多文理学科实现交融提供极具启发意义的思考和借鉴;另一方面,随着课堂教学层面的实践而逐渐形成的丰富、成熟的课程体系,将成为完善的文理交融通识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因为,课堂教学始终都是教育发生长远、深刻影响的核心阵地。

三、项目实施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对曾经的设计又有了新的理解,也因此一边实践一边修正、充实着原有的方案。

1 新生研讨课

我校教务处针对2011级新生,第一次开设了“新生研讨课”,由学校的各级学科带头人及资深教授领衔讲授,主旨在于对新生进行专业认同教育,同时,也内涵了使新生感受大学课堂的气氛、领略大学教授的风采,在开阔视野,批判思考的课堂学习中,尽快融入大学新生活等切实需要的意图。

在我们的项目申请书中,对新生研讨课合作部分的设计,重点是“研讨选题”而非“教学实践”。不过,现实生活的变化总是要快于头脑中原初的设想。因为张成主讲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方向的新生研讨课“统计与真理”,郝虹则参与了史学院的新生研讨课“史学之美:感受克莱奥”的讲授,双方都觉得可利用这个机会进行一次课堂教学实践的合作。最终的结果是,在各自最后一次新生研讨课中,两个专业的新生合班上课,由张成主讲“教育与学生的发展”,通过对教育的最终归宿等核心问题的设问和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塑造自己,完善人格,健全心智等其实蕴含了文理交融主旨的诸多问题。讲授内容结束后,我们共同回答了学生的提问,问题涉及大学阶段如何学习、中国教育的弊病、人生目标的规划等各个方面。我们俩在上课前曾商讨了这堂课应达到如下效果:

第一,提供学科交融的土壤。让新生一入大学就埋下了文理交融的种子,兼具文、理双重学科思维特质的学生很可能就从这一土壤中产生。

第二,打开学生的学科视野,使他们认识到各个学科的终极归宿从教育的角度而言,都是为了塑造人。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应该成为“是什么”的“人”,而非“会什么”的“工具”。

为了解这堂课的实践效果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上述目的,我们收集了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下文中所引学生的观点均采自原文,以反映真实情况)。

对于文理学生合班研讨的形式,有同学评价说:“文、理科学生齐聚一堂,共同讨论,不同的思维碰撞,产生了思维的火花。”有同学对数学和史学结合的思维方式互渗的意义有了认识,“经过史与数两种有区别有联系的逻辑思维方式训练的学生,一定会对同样问题的解释产生完全不同甚至相悖的理解,这不单单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更增强了学生的史学逻辑感和数学想像力。”而更让人高兴的是学生初步具有了对所有学科开放的心态和视野,“当今时代的发展需要的全方位人才,也就是说我们学习的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课知识,很多时间,我们要有选择性的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进行旁听,或者选择与自己专业有联系的学科,比如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人物;法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人类社会法制的发展完善;数学可以锻炼我们的理性思维。”

2 专业课

如前所述,我们其实在各自的专业教学和科研中,都感受到了彼此的交叉处。但确实因为此课题的立项,使我们更加自觉并明确了在课堂教学中对所交叉内容讲授的广度和深度。比如,郝虹在给2010级史学专业学生讲授“史学概论”时,原教案中就有“计量史学”一节,郝虹修改了讲稿的讲解重点,突出了如下内容:在数学和史学结合的“计量史学”的思潮影响下,西方史学界将史学学科的科学性质的认识推向了高潮,这是史学学科发展的重要环节。课后布置的作业题目为:(1)数学对史学学科发展的影响(2)数学思维方式对史学的积极影响(3)你对文理交叉问题的思考(任选一题)。学生的作业分别就这三个问题所发表的看法如下:

关于数学对史学学科发展的影响,有同学谈道:“数学中要求的‘确定’可以使史学家不含糊表达,尽管史学家由于受时代、社会环境的制约,在观点和解释中不能达到客观,但数学的思维方式可以让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尽量做到客观实在,即使做不到也能时刻提醒自己。”

关于数学思维方式对史学的积极影响,有同学谈道:“精确,这似乎是数学思维方式的首要问题,以这种思维去指导历史研究,我想历史学科会对人产生更多的信服力。”对于文理交叉问题,有很多同学都表示了认同:“文理如同飞机的双翼,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会失去平衡,导致偏见产生。”

3 “文化”类通识教育课

目前中国教育界,从宏观角度出发谈文理交融问题的论著,其结论多是应该淡化学科界限;而单从数学文化角度阐述的论著,却恰恰相反,更多是在强调数学的独特性,即正是在强化学科的不同。这一矛盾现象的实质,其实指向了“文化”类通识教育课在目前的困境:即文科在说文科的好,理科在说理科的好,双方并非处于“通”的状态,其结果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分裂和隔阂。其实,所有的学科都有传授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塑造精神等共同的育人指向和文化内涵,在提炼出几条大纲的框架内,各个学科可以就自己独特的学科文化进行讲授。总之,学科文化类的通识教育课可以尝试将诸如学科性质、思维方式、能力培养、情操化育等作为共有的大纲条目,各个学科围绕这些条目阐释自己学科的独特学科文化,由之组成一个系列课程群。为了尝试上述想法,郝虹做了一个实验。郝虹在给法学院2010级学生讲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时,单独拿出了2个学时的课时,谈了对数学学科文化和史学学科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并邀请张成就数学文化部分的内容做了进一步的阐释。

对这种指向同样教育目的但却分论学科文化差异的讲授,学生们谈了自己的看法,“就同一个问题史学方面的老师就此在第一次课中讲授,然后大家达成共识,其后数学方面的老师再一次讲授,然后大家再得出一个认识,将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得到不同的认识,最后将这两个不同认识的比较后,会得出惊人的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同学谈到了文理分科的利弊。赞成分科的主要立足于减轻学生负担以及学生个人兴趣的差异而言,而反对分科的则从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培养立论。其实这个争论也正与本节开头教育界对淡化学科界限还是强化学科色彩的矛盾看法有内在的一致性。如上所言,所有的学科都有传授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塑造精神等共同的育人指向。长期浸淫于某个学科,其知识积累、思维训练、能力培养、精神陶冶等在潜移默化中会自然获得,所以应该强化各个学科的特色。但也正如所有人都看到的那样,这些通过各自学科的学习而得到的育人效果是有偏差的,它只突显了某一层面而忽视了别的层面,长期的文理隔绝,既使人格塑造有缺陷,又阻碍了大师级人才的涵育。如何既精通某个专业,又不囿于狭窄的学科视野,开设学科文化类的课程也许是目前较为可行的办法。学生们在专注于自己学科的学习时,通过选修这种学科文化类课程,可以较直接也较快地了解并理解别的学科的思维方式、能力培养和审美情趣等。

四、困境和思考

项目立项后,由历史学院和信息工程学院的8位教师组成的课题小组分别就合作的细节进行了研讨;并且开始了教师层面的互相学习。但总体而言,老师们虽然有兴趣,但却并不愿意在此投入太多,因为各有自己的专业方向,科研和教学任务都很繁重,将此合作作为开阔视野的一个途径并不排斥,但却并不愿在此事上花太多时间。这其实正是国内教育界,尤其是在高校关于文理交融的讨论和实践并不少,但进展却不大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困境,解决之道可尝试以下两个途径:

第一,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尝试从局部突破。即无论文科还是理科,在授课内容上只要有与对方学科交叉的内容,即进行放大凸显。教师以往遇到这样的讲授内容,往往是一带而过,但如果细细探究之,讲得更深入和更透彻,一方面会使学生直接获得文理交叉的思考冲击,另一方面,教师本人对非本专业知识较广泛的涉猎,是比任何说教都更加鲜活和生动的文理交融的范例。

第二,在文化类通识教育课中,尝试建立学科文化课程群。通过我们的合作,可以看到,文理交融的学科文化课程群的建设,首先会在长线、基础学科专业领域展开。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现在特殊的时代背景,即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对长线、基础学科的不利影响,促使文理科的长线、基础学科在被边缘化的过程中,随着对自己学科性质反思的深入,以及为自己学科争取生存权的呼吁中,开始互相发现了彼此深层的共同点,即学科文化的内在相通性以及互补的必要性。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即数学和史学在抽象、剥离出双方的共性和异性的基础上,设计出学科文化课程群的教学大纲,然后尝试着渐次推开。比如下一步,吸纳有意于合作的别的文理长线、基础学科专业,一边在已设计出的学科文化课程群的教学大纲指导下,撰写各自的学科文化教学大纲;一边对课程群的教学大纲作进一步的修改、补充和完善。如此一个学科一个学科地吸纳进来,直至所有学科均参与其中。这是文理深层的、有实质意义的对话和携手。

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同志指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一个重大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也是一个重大的教育理论课题,需要引起我们教育界的研究者、教育的管理者、教育的办学者共同来研究、探讨、实践。这对于我国21世纪的高等教育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是我国在新世纪建设先进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我们上述的教改探索和尝试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当然更可能是两者兼有,都为推进文理交融这一教育界的时代大课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因此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上一篇:廉洁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船政文化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