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申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19 01:05:40

文化惠民申报材料

文化惠民申报材料范文第1篇

中国科协、财政部自2012年开始启动实施全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为规范名称,便于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财政厅将原自治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科普惠民社区行动计划”整合为自治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奖补标准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示范社区各8万元,农村科普带头人2万元,地级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15万元,县级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10万元,科普示范社区5万元。

为加强对评审推荐工作的领导,自治区科协、财政厅成立了2012年自治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和评审工作组,由自治区科协、财政厅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有关单位部门专家组成,下设评审工作办公室,设在自治区科协科普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推荐评审工作,坚持把科技服务好、示范作用好、在农村科普工作方面作出突出贡献、长期在农村面向广大农民开展科普工作的农民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科普志愿者、致力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带动农民走科技致富道路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典型作为推荐对象;坚持把社区组织健全、科普基础设施设备完善和利用效果好、积极面向社区居民开展科普工作、社区科普活动贴近居民生活和内容丰富及受益面广、居民对社区科普认同度高、社区科普效果显著并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文化氛围、致力于提高城镇劳动者和社区居民科学素质、社区和谐稳定的社区典型作为推荐对象;严格申报、推荐和评审的各个程序,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2012年评审工作组依据自治区科协、财政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实施办法(试行)》,从各地州市推荐上报的173份申报材料中,评选出24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14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9名农村科普带头人、6个科普惠农服务站,2个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52个科普示范社区。评审结果已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网公示。(赵卫军 编辑:吴锋?责任编辑:董艳苹)

文化惠民申报材料范文第2篇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围绕科技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富民、惠民”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统筹考虑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村生态和生活环境改善等,深化科技体制和机制创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县(市、区)、乡镇、村三个层次开展科技示范,努力推动一批依靠科技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

“*”期间,引导建设10个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县(市、区),重点在其中的20个乡镇建设30个示范村;使示范区域科技进步贡献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农民收入增长率等有较大幅度提高,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社区建设取得较大进步,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致力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二、基本原则

(一)以地方为主实施。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和具体管理,落实相关政策和资金投入,推动本区域内的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作。省科技厅创造条件,营造环境,进行引导和推动。

(二)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立足农民实际需求,尊重农民意愿,提高农民协作程度,激发农民对科技的多样化需求,不断增强农民应用科技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农民享受科技带来的富民、惠民成果。

(三)坚持技术综合示范。发挥科技对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改善生态等的全面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强技术集成应用,提升创新服务能力,形成多种科技活动整体推动示范的格局。

(四)促进产学研结合。充分调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科技中介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明确示范的技术依托单位,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为示范服务。优化农村科技创新环境,引导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科技人才到示范一线创新创业。

(五)实行分类指导。综合考虑不同地理区位、自然条件、经济区域、文化背景等因素,针对不同类型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地开展示范试点。

三、重点任务和示范内容

(一)重点任务

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针对农村发展的迫切需要,重点推进以下任务。

1.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以强化产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科技活动为手段,以“一村一品”、“一乡(镇)一业”或“一县一业”为重要内容,有针对性地引进、转化或开发先进适用技术成果,促进专业化发展,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产业开发综合效益。

2.强化技术集成应用,引导现代农村社区发展。围绕农民急需解决的问题,有选择地加强饮用水安全和污水处理、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废弃物资源化和新能源利用、绿色建材和建筑、农村医疗卫生、村镇规划和综合功能提升等领域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发展设施相对优良、环境相对优美、适应当地发展水平的农村社区。

3.建立农村科技服务平台,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坚持多元化方向,结合实际,通过科技特派员制度、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信箱、科技信箱等新型科技服务模式,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建立制度化的技术支持渠道,建设咨询服务专家队伍,引导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一线,形成农村科技服务的长效机制。

4.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重点开展面向农民的适用技术培训,支持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一批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技术“二传手”、科技创业人才、科技经纪人等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倡导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

(二)示范内容

1.在示范县(市、区)级层面上,主要内容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专业化、经营产业化和服务信息化;加强技术转化和创新,培育若干个优势特色产业提升成为区域主导产业,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布局的优化和规模的扩大,引导发展产业集群,壮大县域经济;建立健全多元化科技服务体系,构建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不断增强科技管理部门的信息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科技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农民转移就业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发展产业基础较好、综合功能较完善的中心城镇社区,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镇和乡村的协调发展。原则上要做好2个乡镇的示范。

2.在示范乡(镇)层面上,主要内容是:加强技术引进和扩散,发展“一乡(镇)一业”,引导特色优势产业规模扩大;有条件的地方,发展“一乡(镇)一基地”,开展绿色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进农村生产专业化和标准化;发展“一乡(镇)一服务站”,培育农村科技中介服务组织、模式或平台,开展适合农民需要的科技与信息服务;依托现有资源,发展“一乡(镇)一课堂”,开展农民科技培训。通过技术的集成支持,发展生活功能较好的乡镇中心社区。原则上要做好1-2个试点村建设。

3.在示范村层面上,主要内容是: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推进“科技入户”;加强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推进“信息入户”;加强科技咨询指导和农民适用技术培训,推进“服务入户”。发展“一村一品”,促进特色产品或产业上水平、上规模。培养一批科技带头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有条件的地方,集成相关技术,发展村级社区。

四、遴选要求

申报示范县(市、区)总体上应当具备以下基本要求。

1.围绕本地新农村建设的全面需求,明确的科技发展目标、实施步骤和保障条件。

2.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代表性和发展基础,发展经验在其所代表的类型内具有推广意义。

3.科技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科技工作特色明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作用和贡献较为显著。

4.农民科技意识较强,科学素质较高,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较高。

5.所在县(市、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配备了开展示范所必须的经费和相应的政策措施,形成了党政领导直接抓、科技主管部门具体协调和推动的工作机制。

6.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了技术依托单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有相当技术创新实力的企业和科技服务机构等,多学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依托单位优先),方案切实可行,管理和运行机制规范。

7.严格落实中央和省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和政策,特别是有关土地和环保的要求。

8、示范乡(镇)、示范村选择各县(市、区)可参照上述要求进行。

五、组织管理

(一)申报和评审

1.省科技厅从宏观层面做好示范点工作的总体设计,申报通知,明确申报和管理的具体要求。

2.各市科技主管部门负责示范县(市、区)的组织申报和推荐,并确保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示范县(市、区)申报单位均为县(市、区)人民政府,并有明确的技术依托单位。申报单位需填写实施方案(附1)、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点和技术依托单位合作方案(附2)。

4.由各市科技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专家,依据本方案的要求,对各申报单位提交的实施方案进行公开、公平、公正地评审,填写审核意见,并向省科技厅出具总体推荐报告文件(说明组织申报、评审情况等)。

5.各市科技局在规定时间内,将推荐文件、示范县(市、区)实施方案、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点和技术依托单位合作方案(附2)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装订成册,报送省科技厅。

6.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各地的申报材料进行论证,择优确定试点。同时根据国家科技部《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实施方案》,择优选择推荐申报部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县(市、区)、乡镇、村。

(二)实施、评估和验收。

1.省科技厅对示范点进行宏观指导、动态评估和监督,并统一部署验收。20*年起这项工作将列入地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目标任务,作为市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考核内容。

2.各市科技主管部门负责对示范工作进行年度评价,编制年度执行情况报告,确保示范目标的完成。

3.有关县(市、区)科技部门具体负责示范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具体管理工作,协助落实好配套经费。

4.年度评价和动态评估的重点是任务落实、组织管理和经费投入等方面的情况。省科技厅每年进行评价或评估,评价或评估结果将作为确定相关科技计划对有关县(区、市)支持的重要依据。

(三)实施周期和支持方式。

示范以五年计划为周期,“*”启动示范;通过验收后,认定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县(市、区)”。

省科技厅将集成科技资源,视各地组织实施和投入情况,择优支持一批新农村建设技术集成示范项目,项目实施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项目承担单位原则上以技术依托单位和示范点相关单位联合为主。

六、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将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纳入议事日程。各市及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要根据省科技厅的组织管理要求,加强组织协调,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要加强部门联动,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

(二)保障引导投入。省科技厅将从重大科技专项、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富民强县等科技计划中安排经费支持这项工作的开展,有关县(市、区)也要加大投入,保障示范工作顺利实施;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资源的整合和集成,引导金融资金支持,带动企业和社会力量投入,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

文化惠民申报材料范文第3篇

一、我省组织申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各级领导重视。教育部领导高度重视,袁贵仁部长亲自参加了在张家港召开的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现场会,并作重要讲话。国家教育督导团办公室何秀超主任多次在北京和江苏对我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和督导认定工作给予指导。省委罗志军书记、省政府李学勇省长和曹卫星副省长都十分关心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多次深入基层和学校调研指导,就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省教育厅把组织申报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作为重点工作,先后召开4次专题会议深入研究,及时召开全省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各地均成立了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徐州、淮安等市把申报工作列为政府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省、市、县(市、区)三级教育督导部门上下联动,通力协作,认真做好自查申报、督导评估、整改提高等工作。

(二)顶层设计科学。省教育厅制定了《江苏省申报“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评估工作实施方案》《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督导标准》《江苏省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督导标准》和《申报督导指南》等文件,有关要求既符合我省已出台的义务教育合格学校、教师编制、教育装备、中小学管理等办学标准,又兼顾全省不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差异。申报工作做到有据可依、整体推进、分类指导,有效调动了各地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培训,统一标准,严把尺度,规范要求,确保申报、复核、督导等各项工作符合规定要求。

(三)组织实施严密。各级教育督导部门思想重视,责任明确,精心组织,措施得力。省级督导评估工作重点把好“三关”:一是上报数据准确关。按照教育部规定公式,根据年度教育事业统计,对申报县(市、区)的义务教育公办学校8项指标进行差异系数计算,并与市、县两级的数据进行校验,确保数据准确。二是现场督导质量关。抽调320余人次的国家督学、省督学和有关方面专家,分批分组进行现场督导评估,实地核查小学900所、初中531所,抽样问卷调查5743人,访谈2283人。三是申报材料规范关。抽调专人负责审核申报材料,确保材料格式统一、规范,数据、结论清晰。

(四)工作成效显著。通过申报和省级督导评估,各级政府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日益巩固,法定责任得到强化,政府教育督导机构逐步健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继续提高。各地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一些重大项目启动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快,全省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2012年第一批81个申报县(市、区)的小学“生均运动场馆面积”合格学校比例达92.1%,比上年提高了8.3个百分点;“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数”合格学校比例达86.6%,比上年提高了16.7个百分点;“生均图书册数”达标学校比例达91.8%,比上年提高了14.2个百分点;“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达标学校比例达95.6%,比上年提高了6.9个百分点。

二、深刻认识我省申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对照省定标准,结合省级现场督导评估意见和教育部材料审核反馈情况,一些地方在认识水平、建设水平、申报水平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和差距。

(一)在思想认识上,少数地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识有待增强。极少数县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在汇报工作或交流沟通时所表达的施政理念、治教方略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不相一致,仍热衷于办名校和追求升学率。少数热点学校的择校热仍“高烧不退”,班额过大。少数新建学校建设规模太大。少数地区教师交流比例较低。个别义务教育学校违规办学现象依然存在。

(二)在投入保障上,少数地方未落实教育经费“三增长一提高”要求。少数地方财政没有连续实现教育投入法定增长的目标要求,教育附加的征、管、用不够规范。根据教育部反馈情况,2010-2012年,首批申报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地区中有近四分之一的县(市、区)财政教育拨款增长连续两年未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

(三)在办学条件上,一些学校个别指标未达到规定办学标准。“校校达标”是申报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基本要求。2012年教育统计数据表明,首批申报的81个县(市、区)中,有176所学校“生均运动场馆面积”不达标,319所学校“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不达标,195所学校“生均图书”不达标,105所学校“高一层次学历教师占比”不达标。少数农村乡镇学校和村完小校容校貌不美观,校舍功能不完善,教育装备标准不够高,学校管理不到位,学科教师不配套。

(四)在数据填报上,少数地方不够严谨细致。教育部对申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基础数据采集来源和计算方式都有明确要求。从总体上看,各地申报工作认真细致,但由于少数县(市、区)平时不重视年度教育事业报表统计工作,导致有些数据出现很大偏差,同时对变动的数据未能提供有力的佐证,前后数据难以相互印证,缺乏可信度。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符合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要求,不利于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适应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热切期盼。各地要以迎接国家督导认定为契机,对照标准,立查立改,善做善成,不断提高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

三、扎实做好接受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国家督导认定的准备工作

2013年8月8日,李学勇省长在徐州丰县调研农村教育时,要求申报的县(市、区)“既要指标达标,更要注重百姓感受,要围绕群众诉求,在科学配置办学资源、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育质量、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2013年11月,教育部将组织专家对我省66个县(市、区)进行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各地各校要迅速行动起来,克服盲目乐观情绪,克服侥幸心理,克服疲沓厌烦思想,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细化准备工作,扎扎实实做好各项迎评工作。

(一)加强学习培训。要广泛深入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学习培训,提高各级政府领导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法制意识、标准意识、责任意识。一是建好学习阵地。今年,省教育厅建立了“江苏教育督导”专题网页,重点刊登义务教育法律法规、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和惠民举措,及时报道申报迎评动态,交流工作信息,反映建设成果,为各地提供了学习交流平台。各地教育网站要设立相应的专题网页或专栏。从10月份起,省教育督导室将进行网上巡查。二是组织专题讲座。各地要根据迎评要求,举办专题讲座,学习解读教育部和省有关文件精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干部要全面熟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重要政策和工作要求,切实掌握本区域中小学达标现状和存在问题;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及相关人员要对省定义务教育办学标准熟记于心,对本校办学情况了然于胸。三是举办岗位培训。举行学校功能室管理人员,即音乐、美术、体育、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劳技、计算机教室及图书阅览室等专兼职管理人员岗位培训,通过答辩、竞赛等形式,促使每个专兼职管理员熟知岗位职责、省定标准、评估要求和相关的具体数据。

(二)抓紧整改提高。要严格按照督导评估标准,对照教育部反馈意见,一着不让抓好整改,确保区域每一所学校都经得起督导检查。各地政府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大教育投入,做到每所学校办学经费一样多。未能实现“三增长一提高”的县(市、区),要在国家督导检查前补足所欠教育经费。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教育装备补短补缺,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二是配好教育装备,做到每所学校设施设备一样全。每所学校的专用教室、功能室器材配备要达到省定标准。尤其是教育部在材料审核时提出生均图书量、生均计算机量等不达标的县(市、区),要先期补充到位。三是推进校长教师交流,做到每所学校师资水平一样高。要根据教育教学需要,配齐配好各学科专任教师、卫生保健、教学辅助人员。2013年校长、教师交流比例不低于10%,每所农村学校都要有骨干教师,城乡学校教师学历、年龄、职称差距要逐年缩小。四是加强综合治理,做到每所学校一样拥有安全稳定的办学环境。要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重点整治,清除校园周边200米内的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加强学校安保工作,强化校车安全管理,保障师生安全。

义务教育学校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美化校园环境,做到每所学校校容校貌一样美。要呈现新的校容校貌,铺设修理校园道路,裁剪修整校园绿化,更新破损课桌凳,力求学校面貌有明显变化。二是规范学校管理,做到每所学校常规管理一样好。要提高校园校务管理、教师学生管理、教学科研管理、后勤安全管理水平,全面达到《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要求。要做到校长、教职工岗位职责明确,工作落实到位,校园窗明几净,教育教学井然有序。三是建设校园文化,做到每所学校办学一样有特色。要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统、地方教育资源,提升校园环境的文化底蕴和教育内涵。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办公室文化等要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师生精神风貌、多彩的校园生活、共同的教育信念和卓越的文化追求。四是实施素质教育,做到每一个学生一样得到关注。公办学校要严格控制择校生比例,做到均衡编班,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利。要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落实学生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要求。

(三)细化迎评措施。要学习借鉴张家港、常熟、太仓等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全面准备、精心策划、仿真演练”的要求,充分、细致、周到、创新地做好迎评准备工作。一是统计数据真实、准确、规范。所有统计数据必须真实可信,客观反映现实,不得弄虚作假。如果申报数据与现状不一致,现状数据必须好于申报数据。所有统计数据必须准确无误,绝不能出现差错。做到现场数据与年报数据吻合,各类表式数据口径一致,教育局汇总数据与学校原始数据上下一致、增减有据。数据(账目)填报必须清晰、规范,符合要求。二是台账资料全面、精当、针对性强。首先,资料要全面,做到条目清晰、内容全面、证据充分。其次,资料要精当,做到精选材料,有说服力,避免多而繁杂、言不及义。再次,资料针对性要强,每一份材料紧扣指标内容,让督导评估专家迅速找到需要了解的内容。三是现场安排真实、精细、流畅。要积极配合专家组,安排好现场考察,及时解答专家提出的疑问。要真实提供现场场景,做到校园环境、各功能教室实情实景,教师学生态度真心实意,坚决杜绝形式主义,更不能弄虚作假。校长及相关人员对相关政策法规、基本数据的答问要干净利落、简洁明了,努力把学校最具特色、最有魅力的一面展现在专家组面前。四是迎评氛围积极、融洽、和谐。要通过新闻媒体、社区互动、家长学校等多种途径,宣传政府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做法和成效,宣传学校的精彩变化,宣传学生在“同一片阳光下”成长的事实。要高度关注网络舆情,排查各种影响稳定、和谐的突出问题,并采取措施及时化解矛盾,提高师生员工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四)落实各级责任。此次迎接督导评估,每个申报县(市、区)既是代表本级政府,也是代表江苏教育接受教育部检验。各地各校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落实申报县(市、区)的政府责任。要强化组织领导,政府领导要走访察看联系点学校,教育局班子成员要分片分块负责,机关干部要驻点联系每所学校,帮助学校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按序时进度推进整改。在国家督导认定之前,每所学校至少要接受一次县级仿真督导评估。二是落实省辖市的督查责任。在国家督导认定之前,各省辖市教育局、教育督导室负责人要深入申报县(市、区),督促指导政府、教育局及学校做好整改和迎评工作,支持帮助工作薄弱县提高创建水平。三是落实省级指导责任。省教育厅将成立指导组,分片巡视13个省辖市的迎评准备工作。指导组成员要认真学习,搞好调研,加强指导,督查落实,廉洁自律,以更严要求、更高标准、更宽视野,把脉解决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指导帮助各地做好迎评工作。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明确要求,是全省人民的热切期盼,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让我们在教育部的指导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攻坚克难,努力开创我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局面,为建设教育强省、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谱写中国梦的江苏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化惠民申报材料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先锋”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学先进、树新风、创一流”这一中心,结合“两创四敢”要求,进一步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增强惠民意识,弘扬奉献精神,提高服务本领,使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有明显提高,行业凝聚力有明显加强,各项工作有明显成效,在局系统内掀起学先进、争先进、作奉献的新高潮。

二、主题活动参与对象

局属各党支部、局管局属单位领导班子、系统内各科(股)室、站、窗口,全体党员及干部职工。

三、主要内容

(一)六创(创建对象主要是局属各党支部、局机关各科室、局管局属单位领导班子、股室、站、窗口):

一创先进党支部,是指各党支部深入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坚持党务工作透明化,党建制度完善化,党员教育常态化,组织生活多样化,积极开展“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学习型党组织”等创建活动,努力实现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业绩突出的先进党组织目标,有效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二创凝心聚力,是指领导班子成员和单位(部门)内部民主气氛浓、民主意识强,建立重大事项议事规则;领导班子个体素质高,团结协作好,工作思路清晰,工作实效明显,勤政廉洁,深受职工认可和信赖。干部职工队伍思想稳定,工作积极性发挥较好。

三创工作亮点,是指有创新意识,敢为人先,深入细致、责任到位,紧跟形势,创新工作思路,提升工作标准,创出典型、创出经验、创出亮点,并且工作亮点有一定的推广性和长期性。

四创团队协作,是指积极营造充满斗志、力争上游、步调一致、互帮互助、互相谅解、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团队成员求同存异、公私分明,以大局为重,以团队为荣,以更好、更快地完成工作为根本目的。

五创群众满意,是指坚持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把群众的需要作为改进交通服务工作的出发点,积极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在具体工作中有为民、惠民、便民举措,畅通服务对象意见和建议的交流渠道,努力在规范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下功夫,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群众对服务的满意率不断提高。

六创勤俭节约,是指注重对创建团体成员的“勤俭持家”的宣传教育,使每个人牢固树立勤俭节约光荣、奢侈浪费可耻的意识,并付之行动。做到人人自觉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带头遵守节能降耗各种规定,减少公用经费。为节能降耗工作出谋划策被采用后效果明显,在引导系统内干部职工增强节能意识、创新降耗方法、提高减排水平上具有表率作用。

(二)六争创建对象(局系统内全体党员、干部职工):

一争做为民务实的优秀党员: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切实履行党员的责任义务,政治理论扎实,工作成绩显著,作风行为正派。贴近基层、关心民生、勇于创新、廉洁自律,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道德心。在各项工作开展中乐于奉献、敢为人先、勇挑重担,有效发挥党员的带头和先锋模范作用,努力争做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服务意识强、服务质量高、服务成效好的优秀共产党员。

二争岗敬业的交通人:具有扎实的业务知识,娴熟的工作技能,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善于深入调查研究,作风踏实,工作勤恳,不怕苦,不怕累,并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在任何时候都能为做好本职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具有发展理念,日常工作不断推陈出新、创新发展。

三争做求知好学的知识人:有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明确的学习目的,不断创新学习方式,把学习文化知识、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工作技能等结合起来,使自身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善于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思路、做好工作的本领。通过调查研究的意见建议被区级以上领导采用;有读书心得、原创调研文章、业务论文、文学作品等发表;学历、职称有新的提高。

四争做坚持原则的公正人:认真学习法律法规,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遵守效能建设有关规定,在窗口服务和行政执法中尽心尽责,服务优质,态度勤恳,按章办事,不办人情事、人情案,在受到不公正对待或打击报复时,仍坚守岗位、坚持原则、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无群众投诉、无错案。

五争做服务优质的热心人: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工作要求,具有服务是为民的第一要务的理念,全心全意为群众提供优质、规范、高效的服务,创新服务体系,努力为群众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服务主动、高效、热情,讲文明用语,不讲文明忌语,热情礼貌、踏实严谨、公开透明、及时快捷、耐心周到、行为规范。

六争做提速增效带头人:注重提升制度执行力,把“两提高”(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水平)切实落实到增速提效、工作创新中去。在学习、工作方面有独特的思路和方式方法,与时俱进、开拓进取。重实际、干实事、求实效,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发展的措施,把抓落实作为实现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的根本保证,办事节奏明显加快,管理要素更加优化,工作流程渐趋合理,工作方式不断创新,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为树立良好的交通形象作出榜样。

四、申报和评选办法

继续采用“创、争”项目预申报制,即:将当年要“创、争”的项目在4月底前申报到局人事教育监察科备案,允许在5月底前调整申报项目并备案。各单位(科室)要有选择性地申报创争项目,并以自愿申报为主。年底局考核评审小组根据《关于印发区交通系统开展“六创六争”主题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规定的验收、评选办法对各申报项目进行验收,并结合平时的明察暗访情况综合评分后报局党组审核、批准、表彰、奖励。未申报备案的不予验收。六创项目评选数量原则上控制在整个系统总上报数的30%以内,六争项目评选数量原则上控制在整个系统总上报数的50%以内。

五、方法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1-5月)

局管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要做好动员工作,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和掌握主题活动的内容和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明确目标、积极申报,确保主题活动在系统内全面开展。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6月-11月)

局主题活动领导小组对各单位(科室)报送的预申报材料进行梳理。各单位(科室)对照创争目标,认真抓好落实,紧扣主题活动内容,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精心设计载体,完善制度,全面推进活动开展;各单位要对各创争项目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督促,确保创争活动善始善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局主题活动领导小组将组织人员进行明查暗访,适时召开阶段性经验交流会,通报活动开展情况。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12月)

各单位(科室)要做好全年主题活动总结,对每个创争项目做好小结和自评,局主题活动领导小组对照主题活动实施意见,对各单位(科室)报送的预申报材料、总结,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并将检查、验收结果报局党组审核批准。

召开主题活动总结会议,总结经验,推介典型,交流经验,找出不足,查漏补缺,为今后的主题活动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对通过检查、验收的创争党支部、领导班子、科(股)室、站、窗口以及个人,局党组适时予以表彰奖励。

六、活动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单位(科室)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主题活动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并渗透于各项交通工作之中。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事教育监察科。各单位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精心组织开展好主题活动,制定出切合各单位工作特点的计划和举措,把主题活动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有效抓手。

(二)注重结合,确保效果。主题活动要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与建党90周年暨回眸交通10年成果系列活动相结合,与探索群岛新区建设促交通和谐稳定发展相结合,在队伍素质提高、行风制度建设、创建任务完成、窗口形象改善、群众满意度提高等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坚持先行先试,转变活动思维,丰富活动内容,拓展活动形式,创出交通特色,使活动不断取得新进展。

文化惠民申报材料范文第5篇

一、201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积极抓好科技项目申报工作

1、挖掘资源,提高项目申报质量。今年以来,我局按照项目申报指南,对科技项目资源做到早摸排、深挖掘,采取电话联系、走访企业、组织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近距离与工、农企业沟通和询问,深入了解企业需求,特别是和我县特色产业密切相关的内容和需求,我局干部职工全力以赴投入到项目争取和服务中去,根据科技部和省科技厅项目申报指南,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对企业的项目申报材料,安排专人逐项精细指导、认真审查,通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努力提高项目申报资料的质量。上半年,我局共组织申报各类科技项目6个,其中部级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2个:县皮制品加工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绿色合成永固紫的生产工艺研究;省重点新产品新产品计划项目1个:U型滴灌技术开发;市级农业支撑计划项目2个:温室大棚蔬菜绿色栽培技术师范及百合新品种-“龙牙”引进示范;市级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配套项目1个:科技入园技术应用。

2、做好跟踪,积极向上争取。对上报项目,县科技局积极做好跟踪服务,保持与省科技厅、市科技局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我局班子领导经常带领业务人员深入到企业和基层调研,认真指导企业提炼包装项目,为企业申报项目提供一切必要的服务。同时,对已立项的项目,认真做好管理工作,督促项目单位按计划实施;对已完成的项目,及时组织验收,提高各类科技项目专项经费的使用绩效。

(二)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管理及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

为贯彻新时期国家科技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调动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发明创造,激励技术创新,提高县的科技创新整体能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我局积极做好科技成果、专利申报及管理、奖励工作,强化科技进步奖申报工作。今年上半年通过申报鑫力华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的“F—60001多层挠性印制板”项目,已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蚕桑办的“桑园套种竹荪”和丰海农业科技公司的“U型滴灌”两个项目获得了市科技进步奖;另外紫荆颜料化工有限公司的“绿色合成永固紫的生产工艺研究”通过市科技局成果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这大大调动了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增强了全县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氛围和科技创新整体能力。

为贯彻落实《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省知识产权富民强县示范县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加强我县知识产权工作,推进我县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县域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我局特此向县政府申请成立了知识产权局,并配合县政府向上级部门申报了省知识产权富民强县示范县建设项目,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科技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积极抓好项目实施管理工作

为把科技项目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提高科技项目实施效果,我局项目办工作人员经常深入项目承担单位,督促推进项目实施。果业局承担的井冈蜜柚节水灌溉技术示范项目已建成400亩滴灌系统,提高肥水效应,起到示范辐射作用;硕丰白莲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的白莲生态种植技术示范项目现已种植连片白莲500亩,并实行莲鱼种养模式,开展生态种养技术示范,实现了农民增收;鑫力华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F-60001多层挠性印刷版项目由“实验阶段”到“中试阶段”,再由“中试阶段”到“工业化生产阶段”的两次跨越,掌握了该项目的技术关键点和技术难点,优化了工艺路线,为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科技惠民计划项目成立了相关实施工作小组,出台了《国家科技惠民计划〈县健康服务平台构建与常见多发病防治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实施管理细则》及《县科技惠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细则》,并组织有关人员赴北京、山东等地考察远程医疗会诊网络。整体项目实施正按照制定的项目年度计划逐步推进。

(四)积极申报2011-2013年度科技进步考核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和中央农村工作精神,落实《科技兴县(市)专项工作管理办法》和《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县(市)科技工作的意见》有关规定和要求,我局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积极准备相关材料,总结我县科技进步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效,全力做好科技进步考核工作。目前,考核材料已上报省科技厅。

(五)积极抓好科技扶贫工作

今年,我局积极配合科技部做好扶贫工作,在科技部扶贫团的指导下,今年上半年先后举行了县与井冈山大学科技合作对接交流座谈会、全县省级民营科技企业座谈会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民信息计划”培训活动。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县的科技交流和科技创新工作。

(六)积极做好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

今年,我局大力加强与井冈山大学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强化与井冈山大学科技项目合作,签订合作项目6个,并且拟定了县与井冈山大学科技合作框架协议、有关部门与井冈山大学相关学院的科技合作协议,另外还打算聘请井冈山大学7名专家为我县科技顾问。

(七)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

今年,我局开展的科技活动周共花费经费1.5万元,积极组织全县科技特派员下乡进村,与农民群众面对面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技咨询活动,发放技术资料1万份。并且利用县图书馆、科技局图书室免费向群众开放,吸引了2000余人来图书馆、图书室借阅科技书籍;利用井冈山大学与我县进行科技交流合作机会,组织井冈山大学及我县科技人员参与千名科技便车进园区(乡村)活动,确立了7个科技合作对接项目。此次活动全面的提高了广大劳动者的素质,为连接服务三农、改善民生、依靠科技振兴我县经济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八)全面抓好扶贫村和新农村建设工作

今年,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我局把扶贫村工作列为全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了对扶贫联系点里田镇平原村、里西村的科技指导,经常深入扶贫联系点展开调研,分析贫困原因,积极寻找科技扶贫重点帮困的突破口,为做好2013年的扶贫工作;全力抓好象形花溪村的美丽乡村工作,并且已着手修建进村水泥路,在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九)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和招工工作

为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利用科技优势,积极主动地搞好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引进域外资金,抓住有利的机遇,耐心工作,有效的促成了与投资者的全面合作。目前,江苏聚杰集团5000万“天然冰片”项目落户高市、莲洲。在做好引进资金、引进项目的同时,注意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为进一步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深入开展、做好向域外推介工作、更多更好的吸引域外资金来我县投资奠定基础。企业招工上半年完成2人。

二、存在问题

(一)全社会的自主创新意识还偏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比较淡薄,企事业单位掌握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还不够高,统筹协调全县知识产权工作的机制还不够健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的力度不强。

(二)社会发展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劳动者文化素质不高,给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知识普及带到了一定的难度。

(三)人力资源不足,特别缺乏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科技培训及人才引进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局将正视存在的困难问题,继续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布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富民强县和建设和谐小康适合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为动力,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完善创新体制建设,大力发展高新科技企业,加速科技成果的转换与应用,促进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一)继续加强各类科技项目的组织申报及实施力度,积极做好现有科技项目的实施管理,根据省科技厅的项目申报要求,认真研究把握政策重点,围绕我县优势产业,申报科技项目,加大争取上级科技资金支持。协调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的落实工作。对于已上报的项目,协助项目单位紧盯不放,积极协调;跟踪落实好科技项目批准立项工作;继续做好宣传、调查,摸清上级政策,积极帮助项目单位实施好科技项目,争取上级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扶持。同时,抓好已完成项目的验收工作。

(二)加大科技入园入企力度,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围绕我县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积极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实现强强联手、优势互补,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做好县政府与井冈山大学战略合作的对口联系和服务工作,促进合作条款的落实。深入企业宣传科技政策。使科技政策真正覆盖园区所有企业,进一步激发园区企业依靠科技开展创新创业的热情,帮助企业争取科技政策。积极引导企业进行和完善科技创新活动,努力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省、市各级科技计划和政策扶持,积极帮助企业创建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型企业,协助园区落实好各项科技政策。通过与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努力为园区内企业落实好国家、省、市的各项优惠政策,使园区内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抓好科技培训与宣传工作。以“科技活动周”为契机,继续抓好科技下乡与宣传工作,通过开展经常性的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进一步解决农民群众在生产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难题。

文化惠民申报材料范文第6篇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内容及试点范围

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是适应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要求,通过整合村级管理职能和基本公共服务功能,搭建的面对村民的公共服务平台,是构建基层政府与农民新型关系的重要基础设施。

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包括:村委会(党支部)办公室、综合办公(档案)室、警务民调(值班)室、党员远程教育(多功能活动)室、阅览(宽带网浏览)室、乒乓球室、老年人活动()室、儿童活动(学前教育)室和篮球场、村务公开栏、村民户外活动小广场等设施,是村政治、文体活动中心。

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基本建设标准为:有一块不少于1500m2的村民活动广场、一个硬覆盖的标准篮球场和不少于300m2的综合业务用房,以便安排各种功能设施。有条件的村可适当扩大面积。

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在新民市、辽中县、法库县、康平县进行,结合《关于抓紧解决部分村级组织无活动场所问题的通知》(沈组通字〔2006〕22号)中提出的105所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通过整合资源,同步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同时,在4县(市)各选择一个环境整治优秀村,利用现有资源改造建设1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要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以满足不同群体层次村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为重点,以整合资源为基础,因地制宜,扩大试点,逐步推进。其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一)统筹规划,统一功能。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要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与村屯改造规划统筹安排。要统一设计标准、统一功能要求。

(二)整合资源,合力推进。要注意整合、利用现有房屋资源,统筹市、县(市)对村公共事业的各种投入,集中扶植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试点村。通过整合资源,使各项建设同步到位。

(三)因地制宜,务求实效。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在确保基本建设标准的基础上,人口较多、有条件的村,可视情况增加建设规模;人口较多、经济有困难的村,可按人均0.6-1m2的标准预留、规划文化活动广场,做好中心用房扩建方案,待有条件时实施。

三、试点村申报及资金、设施投入办法

(一)试点村申报办法。

1.申请试点的村必须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申报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的试点村进行表决通过,并承诺由所在村利用机动地或调整承包土地安排不少于1500m2的建设用地,整合原村委会办公用房用于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也可承诺利用闲置村办小学等资源改造建设公共服务中心。

2.申报试点村必须由乡(镇)政府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建筑设计单位编制初步设计和投资概算。申报材料由各县(市)发改局初审后,统一汇总上报市发改委。

3.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建委联合审核申报材料、建设改造方案,确定试点村名单。

(二)建设资金筹集办法。

1.村民文化活动广场。由乡(镇)、村负责落实建设用地。篮球场、亮化、绿化建设所需资金通过市小城镇建设资金安排。

2.服务中心用房。列入试点建设计划,新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每个村通过市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安排10万元,通过市财力基建资金安排10万元,两笔资金整合,建设不少于300m2的服务中心用房,接入供暖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部分由县、乡、村自筹解决。利用闲置村办小学改造建设的,由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核定建设内容,按建设内容确定补助资金,通过市财力基建资金安排,每个村最多不超过10万元;4个环境整治优秀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改造项目,通过市财力基建资金安排,每个村不超过10万元。

3.设施设备配置。试点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家具及办公用品配置,由市财政按规定统一采购,统一配置。电脑、图书、文体设施、老年活动设施、学前教育设施等,分别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体育局、民政局、教育局提出配置标准,落实资金来源,并按标准为建成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配备相应设施和设备。

四、时间进度安排

(一)2007年3月15日前,确定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设计方案,健全工作机构,下发工作方案。

(二)2007年3月23日前,完成试点村的申报及审核、确认工作。

(三)2007年3月23日至4月15日,完成试点村公共服务中心初步设计审查、确认及施工图设计工作。

(四)2007年4月15日至6月15日,完成村民文化活动广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用房基础设施建设。

(五)2007年6月15日至6月25日,完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相关设施、设备配置工作,确保7月1日前投入使用。

五、工作要求

(一)建立工作协调管理机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是跨多个行业部门,涉及市、县(市)、乡、村四级的系统工程,市成立由市领导挂帅、市直相关部门参加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财政局、建委牵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负责试点工作的统筹和协调。

新民市、辽中县、法库县、康平县也要指定一名政府领导负责本县(市)试点工作,县(市)发改局为工作协调机构。

(二)明确各部门职责。通过市直相关部门密切合作,统筹行政资源,形成合力,全力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

市委组织部:负责协调村级组织办公用房、党员远程教育系统与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同步实施。检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家具及办公用品配置落实情况。

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负责制定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文化设施配置标准,并为建成的中心同步配置文化设施。

市发改委:负责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办公室日常工作,会同相关部门确定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试点村、项目建设方案;监督检查工程进度及质量。

市建委:负责组织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平面、功能布局、村民活动场所规划设计及与之配套的绿化、亮化建设项目典型方案设计,制定《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规划设计导则》,报市政府相关部门审定。负责按标准实施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建设。

市财政局:负责按计划拨付市级年度建设补助资金,对政府采购进行监督管理,对工程预结算进行审核。

市民政局:负责制定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老年人活动设施配置标准,并为建成的中心同步安装标识、村务公开栏,配备老年人活动设施。负责指导县(市)、乡(镇)、村加强对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管理和维护。

市体育局:负责制定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体育设施配置标准,为建成的中心配置体育设施。

市教育局:负责制定学前教育设施配置标准,为建成的中心同步配置学前教育及儿童活动设施。

市农委:负责指导试点村接入、使用农业信息网。

市档案局:负责指导建立村级档案室(柜)。

市审计局:负责依法对项目的建设和决算进行审计。

市监察局:负责监察各有关部门工作落实情况,对招投标和资金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查处违规行为。

各县(市)政府:负责试点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设计委托工作及初审上报,组织建设项目实施,负责工程质量、进度,加强建设资金管理,严格按规定使用拨付资金。

(三)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各县(市)、试点村所在乡(镇)、村必须保证市级补助资金全部用于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不得挪用。市建设补助资金分两次下拨,项目确定后拨付70%,项目竣工后拨付30%。对出现的各种违规行为,除扣减市级补助资金外,要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并严肃处理。

(四)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市发改委、建委分别组织项目监管小组,聘请专业监理公司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理,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建好惠民工程。

六、建成后的管理

(一)明确产权归属。建成后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用地属村集体所有,地上建筑物属国有资产,使用权归村集体,村级组织要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不得对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进行出租、抵押、抵债、变卖。

(二)落实管理措施。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后,各级民政部门要指导乡(镇)、村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各项规章制度。各县(市)、乡(镇)、村要切实落实管理措施,加强对设施的使用、维护管理,保证公共服务中心的有效运行。

文化惠民申报材料范文第7篇

一、科技项目组织申报取得新突破

依托我县药化、皮制品、铜加工、茧丝绸等重点产业及粮食、畜牧、蚕桑、蔬菜、林果等主导农业产业,科技扶贫团深入企业、乡村及有关单位进行调研,把我县科技创新与上级政策对接,帮助梳理项目,积极组织项目申报,争取资金和技术扶持,不断推动主导产业做大做强。

今年以来已上报项目15个,其中部级项目8个,包括星火计划3项、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2项、火炬计划1项、科技支撑计划备选项目1项和科技惠民计划项目1项;省级项目7个,分别为重点新产品2项、支撑计划1项、成果推广1项、对外合作1项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个,以及依靠科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示范县。目前正在准备申报2013年的星火扶贫项目。

截至目前,已获批部级项目5项,其中国家星火计划项目课题2项(分别为井冈蜜柚节水灌溉技术示范、白莲生态种植技术示范),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2项(分别为U型滴灌技术开发和F—60001多层挠性印制板)、火炬计划1项(多层柔性线路板)和科技惠民计划——县健康服务平台构建和常见多发病防治技术应用示范;获批省级项目3项,分别为高新技术企业1个、对外合作1项和重点新产品1项;共获批项目资金1900多万元,为二十几年来获得国家、省、市项目经费支持最高。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了零的突破,我县光荣成为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全国第一批及截至目前我省唯一一个试点县。

项目申报过程中,科技部扶贫团尽心尽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科技惠民计划项目的组织申报,扶贫团带领我局及相关单位,多次召开研讨会,从政策分析、项目筛选设计、组织协调到申报材料修订、咨询论证准备,周密部署,细致跟进为项目组织申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项目在京答辩期间,在我县挂职的副县长亲自带领我县答辩组加班加点,反复研讨,不断完善项目实施方案和答辩PPT,使我县的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在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全国第一批及我省第一个试点县,获批项目资金1695万元。

二、科技项目建设扎实有效开展

今年以来,我县重点实施的项目有3项扶贫项目、科技富民强县项目等项目。年初,县科技局组织有关项目单位召开了科技项目实施座谈会,各项目实施单位分别汇报了各自所承担项目的实施情况及下步打算,分析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会议要求对实施的科技项目应发挥科技示范带动作用,要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同时要强化项目管理工作,并从中提炼出一些科技成果进行科技成果鉴定,达到推广应用的目的,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今年我县实施的科技扶贫项目有3项,分别为县农技中心承担的“塑料大棚秋延后蔬菜高产栽培技术引进示范”、县水产站承担的“水库渔业生态修复技术推广”、县科技公司的“金银花新品种引进示范”。其中“塑料大棚秋延后蔬菜高产栽培技术引进示范”项目已在镇村建成蔬菜大棚10余亩,开展秋延后蔬菜栽培,目前示范的品种有进口油麦茶、速生大白菜、青皮黄瓜、芹菜、大蒜等,已带动该村农户发展蔬菜种植110亩,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下一步将开展春提前蔬菜的育苗工作;“水库渔业生态修复技术推广”项目在才丰洞口水库、高市乡毫岭水库等在建立5个示范基地,推广水库渔业生态修复技术,推广面积6500亩,实现一个生产周期单产亩增产65公斤,年亩增收节支360元;“金银花新品种引进示范”项目引进湖南隆回湘中金银花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培育的湘中一号、湘中二号等金银花优良品种。在乡新建示范基地300亩,苗木长势良好,成活率达98%以上,今年试花期已实现经济效益28万元,年为社会提供务工费20万元,有效解决了当地及邻村年龄较大的农村劳动力及家庭妇女务工问题。

科技富民强县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推进了我县绿色水稻的产业进程。今年以来,通过项目实施,一是进一步巩固了我县20万亩绿色水稻生产面积,在石桥镇樟枧村、乡村、怀忠镇新居村建立3个1000亩绿色水稻生产核心示范区,推广应用优质稻新品种、采用频振式杀虫灯、太阳能杀虫灯诱杀螟虫和稻纵卷叶螟成虫,推广“稻鸭共栖”模式;推广旱床育秧、塑盘抛秧等为主的水稻壮秧育苗栽培技术和以农家肥、堆肥等为主的培肥土壤技术;实现单季平均亩产452公斤,增产36公斤,亩增产值90元,亩节省化肥、农药等成本40元,亩增收节支130元,总增产粮食7200吨,总增收节支2600万元。二是建立了水稻新品种引进试验基地150亩,从市场遴选出有潜力的早稻新品种22个进行了新品种选优展示,优选出了湘丰优402、新丰优206、淦鑫206等3个早稻品种,计划在2013年作为我县早稻主推品种。三是对我县绿色大米加工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进一步提升了企业产能,使县晨风米业有限公司获得了2012年全省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并派员参加省农业厅组织的绿色食品企业内部检查员培训,获得绿色食品企业内部检查员资格;通过与项目区农民签订粮食订单,订单收购价格高出同品种市场价8%,每亩增收近100元,帮助农民增产增收,解决劳动就业28人。今年以来,项目实施共举办各类培训班(会)40余场次,培训农民2000余人次,印发资料70000多份。

另外,根据省厅安排,我县组织2010年科技扶贫项目单位做好了项目验收准备工作。

三、科技交流与合作迈上新台阶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科技引领支撑作用,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科技部扶贫团的帮助下,积极做好了科技、人才、项目对接,使我县科技交流与合作迈上新台阶。

1、聘请科技顾问,举办县首届特色产业发展论坛

今年5月,举行了科技顾问聘任仪式暨县首届特色产业发展论坛活动。聘请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等8位药品、食品、农产品深加工领域的科技专家为县科技顾问;举行了县首届特色产业发展论坛,各位专家在充分了解了我县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并听取我县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科技需求后,详细介绍了全国特色产业示范地区的发展情况和经验,深入分析了我县的资源特色和优势,对下一步我县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和途径提出了宝贵意见,回京后还相继介绍相关企业来县洽谈对接。

2、聘请科学发展顾问,举办科技扶贫团“重走扶贫路·共话情”座谈会

今年6月,举行了科学发展顾问聘任仪式及科技扶贫团“重走扶贫路·共话情”座谈会。邀请到曾在我县挂职扶贫的各届扶贫团重走扶贫路,聘任了杨起全副院长等7位同志为县科学发展顾问;召开了科技扶贫团“重走扶贫路·共话情”座谈会,科学发展顾问们对我县几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给予充分肯定,并对未来如何发挥科技创新驱动功能、调整县域经济结构、可持续发展产业选择等方面与与会领导和单位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并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在科学发展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帮助整合资源,尽顾问之所能。我县科学发展顾问在今年各项项目的组织申报和咨询论证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指导和支持。

3、联系铁皮石斛项目洽谈考察组到我县考察

今年6月,科技部扶贫团副县长联系到铁皮石斛项目洽谈组——大学教授一行4人到我县考察,就在我县发展铁皮石斛种植进行了现场调研,经初步考察,我县气候条件适宜铁皮石斛种植,且具备了种植所需大棚等基础设施,并于今年10月再次到县考察。由于铁皮石斛种植技术要求较高,且前期投入高(每亩仅苗木投入为8-10万元),初步决定在我县农业科技示范园租凭6个大棚开展铁皮石斛种植示范,通过示范带动附近农户发展种植铁皮石斛。据当地种植效益,每亩可达30万元,铁皮石斛项目引进示范成功将大力推进我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4、招徕绍兴留学生创业联谊会到县考察

9月,省绍兴市留学生创业联谊会赴县开展一系列调研活动,县政府县长、副县长陪同,科技部扶贫团副县长组织了调研活动。首先到白茶基地、皮革、科技数码参观,之后在工业园区管委会听取园区发展情况和招商引资政策介绍。联谊会一行对我县科技创新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的赞誉,同时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并表示对特色产业产品打开市场提供支持。

5、大学研究生到我县实习

7月,大学硕士生3人一行来到我县大学实践基地实习。实习期间,三位实习生帮助科技局完善科技网站,还到中医院、医院等四个中国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站点查看网站运行情况,了解相关网络问题,并在禾川医院建立了一个医疗卫生业务网站,最后还到乡长富村了解农村信息服务平台等情况。通过四天的工作,大学硕士生顺利完成了实习任务,得到了有关单位的肯定。

四、科技成果工作取得新进展

今年以来,积极组织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县人民医院的有关项目参加科技成果鉴定和申报省、市科技进步奖。其中数码有限公司的F-60001多层挠性印制板项目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并着手申报省科技进步奖;农业科技公司的U型滴灌项目及县人民医院的自制带吸引电钩在腹部开放手术中的应用项目分别通过市科技局成果鉴定均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下一步工作设想

2012年,我县科技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下一步,我县将继续围绕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要求,以科技为依托,加强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不断提升区域性支柱、特色产业的科技水平,加大人才培育力度,促进我县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进一步扶持农业主导产业。加大蚕桑、蔬菜、畜牧等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扶持县域传统主导产业的发展。

2、促进工业企业科技创新。以科技入园入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等为抓手,着力提升我县药化、机电、铜加工、皮革、卫浴等特色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3、扎实开展科技惠民项目。充分利用我县现有的基础及外部资源,从技术、组织两方面着手扎实有效实施科技惠民项目,着眼长远做好试点工作,总结探索长效机制,实现项目的可持续。

4、提升全民科技文化素质。充分利用科技部驻我县科技扶贫优势,积极开展招才引智工作,实现信息、人才、技术等多方面对接。充分发挥星火学校、远程培训课堂、农村信息化服务站、县科技服务网站和科技特派员等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全面推进农村信息化,提高我县广大人民的科技素质。

文化惠民申报材料范文第8篇

一、活动主题

喜迎,青春建新功

二、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彻落实青年工作思想,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贡献”五大发展理念,以立足十三五,喜迎为契机,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重点,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的原则,通过组建重点团队、实施专项计划,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全校学生努力成长成才、创新创造、建功立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和良好风貌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三、重点活动

2017年学校将动员广大师生紧紧围绕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干部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求,扎实推进“学讲话 做合格共青团员”教育实践,深入开展政策宣讲、国情考察、教育帮扶、科技支农、文化惠民、医疗卫生服务等实践活动。为发挥优势,集中资源,带动示范,扩大影响,将重点组织开展围绕以下主题的实践活动:

(一)讲好中国故事,做好理论宣讲

结合全国高校共青团学习宣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进四信”活动开展,组织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厂矿企业等,主要围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展形式多样的普及宣讲活动。

(二)围绕“四个全面”,奉献基层建设

赴城镇、乡村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深入基层,服务一线,观察和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刻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面貌新成就。立足基层需求,通过开展科普讲座、实用技能培训、生产实践指导等活动,扎实有效服务基层建设。

(三)推进法治建设,全面从严治党

深入到城镇乡村、社区街道宣传宣讲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开展普法宣传、社会调研等活动,深刻观察和体会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社会主义文明进步所取得的新变化新成就,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四)立足创新发展,促进全面小康

立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创新发明、成果转化等主题,开展科普知识宣讲、创新项目考察等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素养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双创”浪潮,推动创新中国建设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五)聚焦文化改革,建设精神家园

深入各类文化创意产业或文化发源地,开展文化寻根、遗产保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等活动,深入了解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助力文化遗产保护及文化体制改革,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

(六)倡导绿色生活,助力生态建设

围绕新能源开发利用、绿色生活方式普及、节能减排等主题,赴环境问题突出的地区开展环境调查、技术调研、理论学习等活动,通过发放问卷、理论宣讲等形式,普及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七)投身志愿服务,构建和谐社会

赴教育资源匮乏、医疗条件落后的地区,开展教育助学、医疗帮扶等活动,帮助当地优化教育、医疗资源。同时,组织全校学生以关爱留守儿童、聚焦精准扶贫为重点,通过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等活动,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八)明确自身优势,发挥专业特长

鼓励学生立足自身专业,将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特长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充分运用专业知识开展各类富有院系学科特色的实践活动,加深同学们对专业知识的领悟和应用。

四、专项活动

2017年还将联合有关方面实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重点专项计划,主要包括6项。

(一)“我看党的十以来新变化”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为进一步总结、宣传和展现党的十以来的新变化新面貌,为党的顺利召开做好宣传工作和舆论准备,面向全校招募重点团队,开展主题寻访、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更加关心社会发展,关注社会问题,更加坚定“不忘初心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丝路新世界·青春中国梦”专项社会实践行动

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为契机,面向全校招募重点团队,组织青年学生前往“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通过考察调研、创业实践、文化观察等形式,弘扬“丝路精神”,传承“丝路文化”,积极宣传提出的“五通倡议”和“绿色丝路”“健康丝路”“智力丝路”“和平丝路”发展理念,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建言献策。

(三)“脱贫攻坚·青年建功”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面向全校招募重点团队,赴恩施市等地开展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公益扶贫等相关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当地优化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帮助一批贫困青年实现创业就业,帮助一批留守青少年健康成长。

(四)“与行业专家同行”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为响应“人才强校”战略,促进“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对接,面向全校招募重点团队,各相关单位推选理论研究深厚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带领学生根据学科研究方向和发展需要,深耕行业专业,开展生产实践指导等服务活动。

(五)“院士回母校”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主要面向新闻与传播学院及相关专业学生招募团队成员,通过采访、记录、拍摄院士的工作和生活,发挥院士校友在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科学精神方面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带动作用。

(六)“新青年在基层”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为响应“我选湖北”“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主要面向xx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学员,遴选优秀学生骨干到xx市江岸区等基层一线开展挂职锻炼工作,体验基层治理和社区建设新常态,引导学生参与助力“红色引擎工程”,践行“红色引领”,激活“红色细胞”,服务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五、相关要求

经管院同学为队长的各实践团队务必及时将申报材料上交至康腾实践中心。

纸质版材料:

请所有团队于6月21日将所有纸质版材料(包括附件二项目申报书、附件八个人责任书、接收地证明、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交至康腾实践中心(具体时间及收集方式另行通知)。

电子版材料:

1、需要介绍信的队伍请下载附件六、附件七并按要求尽快填写,具体收集时间另行通知。

2、其它电子版材料,包括申报书(附件二)、附件四、附件五,其中,附件四、附件五文件中的单元格格式请设为文本格式,附件八将成员姓名打上即可。请将文件打包后,将邮件名与文件名命名为项目类别+实践队伍名+队长名,并于6月21日晚10点前发送至 ,逾期将视为放弃申报。

共青团xx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委员会

文化惠民申报材料范文第9篇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围绕科技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富民、惠民”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产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统筹考虑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村生态和生活环境改善等,深化科技体制和机制创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村、乡镇、县(市、区)三个层次开展科技示范(试点),努力推动一批依靠科技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

“十一五”期间,重点引导建设300个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试点)、200个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乡镇(试点)、100个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县(市、区)(试点);使示范(试点)区域科技进步贡献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农民收入增长率等有较大幅度提高,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社区建设取得较大进步,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致力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二、基本原则

(一)以地方为主实施。各省(区、市)科技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和具体管理,落实相关政策和资金投入;推动本区域内的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工作。科技部创造条件,营造环境,进行引导和推动。

(二)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立足农民实际需求,尊重农民意愿,提高农民协作程度,激发农民对科技的多样化需求,不断增强农民应用科技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农民享受科技带来的富民、惠民成果。

(三)坚持技术综合示范。发挥科技对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改善生态等的全面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强技术集成应用,提升创新服务能力,形成多种科技活动整体推动示范(试点)的格局。

(四)促进产学研结合。充分调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涉农企业、科技中介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明确示范(试点)的技术依托单位,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为示范(试点)服务。优化农村科技创新环境,引导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科技人才到示范(试点)一线创新创业。

(五)实行分类指导。综合考虑不同地理区位、自然条件、经济区域、文化背景等因素,从村、乡镇、县域三个层次,针对不同类型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地开展示范(试点)。

三、重点任务和示范内容

(一)重点任务。

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针对农村发展的迫切需要,重点推进以下任务。

1.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以强化产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科技为载体,以“一村一品”、“一乡(镇)一业”或“一县一业”为重要内容,有针对性地引进、转化或开发先进适用技术成果,促进专业化发展,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产业开发综合效益。

2.强化技术集成应用,引导现代农村社区发展。围绕农民急需解决的问题,有选择地加强饮用水安全和污水处理、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废弃物资源化和新能源利用、绿色建材和建筑、农村医疗卫生、村镇规划和综合功能提升等领域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发展设施相对优良、环境相对优美、适应当地发展水平的农村社区。

3.建立农村科技服务平台,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坚持多元化方向,结合实际,引导专业技术经济合作组织等农村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示范推广科技特派员、农业专家大院等新型科技服务模式,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建立制度化的技术支持渠道,建设咨询服务专家队伍,引导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一线,形成农村科技服务的长效机制。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健全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搭建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为广大农民提供及时、有效、可靠的技术、政策和市场等信息服务,推进农村生产信息化,提高农民开拓市场的能力。加强农村社区信息化技术、社会事业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推进农民生活信息化。优化信息服务质量,丰富信息服务内容,提高基层科技管理部门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5.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重点开展面向农民的适用技术培训,支持有需求的地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一批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技术“二传手”、科技创业人才、科技经纪人等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倡导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

(二)示范内容。

示范村(试点)、示范乡镇(试点)、示范县(市、区)(试点)分别重点实施以下内容。

1.科技示范村(试点)。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推进“科技入户”;加强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推进“信息入户”;加强科技咨询指导和农民适用技术培训,推进“服务入户”。发展“一村一品”,促进特色产品或产业上水平、上规模。培养一批科技带头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有条件的地方,集成相关技术,发展村级社区。

2.科技示范乡镇(试点)。加强技术引进和扩散,发展“一乡(镇)一业”,引导特色优势产业规模扩大;有条件的地方,发展“一乡(镇)一基地”,开展绿色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进农村生产专业化和标准化;发展“一乡(镇)一服务站”,培育农村科技中介服务组织、模式或平台,开展适合农民需要的科技与信息服务;依托现有资源,发展“一乡(镇)一课堂”,开展农民科技培训。通过技术的集成支持,发展生活功能较好的乡镇中心社区。

3.科技示范县(市、区)(试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专业化、经营产业化和服务信息化;加强技术转化和创新,培育一个以上主导产业,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布局的优化和规模的扩大,引导发展产业集群,壮大县域经济;建立健全多元化科技服务体系,构建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不断增强科技管理部门的信息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科技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农民转移就业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发展产业基础较好、综合功能较完善的中心城镇社区,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镇和乡村的协调发展。

四、遴选要求

申报示范村(试点)、示范乡镇(试点)、示范县(市、区)(试点),应当具备以下基本要求。

1.围绕本地新农村建设的全面需求,提出了明确的科技发展目标、发展优先序、实施步骤和保障条件。

2.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代表性和发展基础,发展经验在其所代表的类型内具有推广意义。

3.科技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科技工作特色明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作用和贡献较显著。

4.农民科技意识较强,科学素质较高,参与积极性高,具有较强的能动性。

5.所在县(市、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投入和政策措施有保障,形成了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直接领导、科技主管部门具体协调和推动的工作机制。

6.制定了示范(试点)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了技术依托单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有相当技术创新实力的企业和科技服务机构等,多学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依托单位优先),方案切实可行,管理和运行机制规范。

7.示范(试点)要首先列入本省(区、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范围;示范县(市、区)(试点)的选择要与科技富民强县专项工作试点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区)、星火技术密集区和星火产业带等结合考虑。

8.所在省(区、市)必须制定本省(区、市)的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实施方案(附1),并配备开展示范(试点)所必须的经费和相应的政策措施。

9.严格落实中央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和政策,特别是中央有关土地和环保的要求。

五、组织管理

(一)申报、评审和认定。

1.科技部从宏观层面做好示范(试点)工作的总体设计,年度申报通知,明确申报和管理的具体要求。

2.各省(区、市)科技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申报,并确保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申报单位为县(市、区)人民政府,并有明确的技术依托单位。申报单位需填写示范(试点)实施方案(附2)、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和技术依托单位合作方案(附3)。

4.由各省(区、市)科技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专家,依据科技部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实施方案提出的要求,对各申报单位提交的实施方案进行公开、公平、公正地评审,并填写审核意见。负责编制推荐报告(说明组织申报、评审情况等)和示范(试点)申报名单汇总表(附4),连同本省(区、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实施方案(附1),示范村(试点)、示范乡镇(试点)和示范县(市、区)(试点)实施方案(附2),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和技术依托单位合作方案(附3),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报送科技部。

5.科技部组织专家,对各地申报的材料进行论证,择优认定“部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试点)”、“部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乡镇(试点)”或“部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县(市、区)(试点)”。

(二)实施、评估和验收。

1.科技部对示范(试点)进行宏观指导、动态评估和监督,并统一部署验收。

2.各省(区、市)科技主管部门负责本省(区、市)示范(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具体管理,落实配套支持经费,对示范(试点)进行年度评价,编制年度执行情况报告,确保示范(试点)目标的完成。

3.年度评价和动态评估的重点是任务落实、组织管理和经费投入等方面的情况。科技部每年公布评价或评估情况。评价或评估结果将作为确定相关涉农科技计划对有关省(区、市)下一年度支持力度的重要依据。

(三)实施周期和支持方式。

示范(试点)以五年计划为周期,“十一五”启动示范(试点);通过验收后,认定为“部级新农村科技示范村”、“部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乡镇”或“部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县(市、区)”。

科技部将集成科技资源,视各地组织实施和投入情况,择优支持一批新农村建设技术集成示范项目,项目实施期限原则为2-3年;项目完成后可根据需要继续申报相关示范项目,所申报的项目内容原则上不能重复;项目承担单位原则上以技术依托单位和示范(试点)相关单位联合为主。

六、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将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纳入议事日程。各省(区、市)及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要根据科技部的组织管理要求,制定更为具体的管理措施;要加强组织协调,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要加强部门联动,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

(二)保障引导投入。省(区、市)科技主管部门要安排专项经费,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要在党委政府及负责示范(试点)工作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的领导下设立专项资金,保障示范(试点)工作实施;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资源的整合和集成,引导金融资金支持,带动企业和社会力量投入,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科技部将在集成资源基础上,持续加大引导支持力度。

文化惠民申报材料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使用;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12日

农村危房改造是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它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理念,妥善解决了农村困难群众“居有其屋”问题。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直接关系到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但在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下面简称为危改资金)落实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一、未改造就领取危改资金

中央农村危房改造资金补助标准2009年至2011年每户平均6,000元,2012年每户平均为7,700元,2013年、2014年每户平均7,500元。由于每户补助的资金量不多,只靠此项资金农户建不起房或不能按期改建。多数乡级政府直接将危改资金按照申报材料分发给了农户,农户拿到钱后用于生活上的开支,致使危改资金没有做到专款专用。

二、危改资金滞留乡级政府

乡级政府利用虚报的危房改造工程完工材料将危改资金领回,因农户不改造或长期不建房,不敢将危改资金下发给农户,致使资金长期滞留在乡镇专户上。

三、将危改资金挪作他用

部分乡、村两级将危改资金挪用建设养老院、乡村文化广场等,甚至有些乡村干部在工程建设中贪污受贿。比如,有一村干部在将危改资金挪用建设五保大院的工程中,以少报多,侵吞资金8,000多元。

四、村干部将危改资金截留

许多农村随着空闲的减少,宅基地下划收入也在锐减,再加上现在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使得村级分成的社会扶养费越来越少。这样导致村级经费紧张,上交乡级政府的收费任务完不成。有部分村干部就集体研究克扣危改资金来解燃眉之急,致使该项资金被截留挪用。

五、私分危改资金

有些村干部私心太重,擅自将不符合条件的本家、亲戚、关系户列入补助对象,从而为其个人和亲朋好友谋福利。个别村干部利用危房改造的政策东风,收受甚至主动索要农户财物,更严重的是有些村干部直接私分危改资金或个人侵吞。比如,有一个村支书利用职务便利就贪污了危改资金5.4万元。

针对上述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多管齐下,强化对危改资金的审计。按照《中央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加强危改资金的使用管理。对其实行专项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并按有关资金管理制度的规定严格使用,健全内控制度,执行规定标准,直接将资金补助到危房改造户,严禁截留、挤占、挪用或变相使用。具体强化审计措施如下:

1、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把危改资金查深查透。在全面审计、查真查实乡村两级危改资金使用情况的同时,要注重审计深度与广度、突出重点,对于农户提供的经济线索力求查深查透,不仅善于从危改资金账面发现问题,更要走访调查群众,以从保护农户利益的角度出发,多方倾听,看补助对象是否是经济上最困难、住房最危险的农户,进而从中发现有价值的审计线索。

2、会同财政、纪检等部门做好事前、事中审计工作,强化审计效果。实践证明,在事后审计工作中发现的一些危改资金被挤占、挪用等问题,因各种客观原因却难以整改。对此,要创新审计方法:一是对危改资金实行全程动态跟踪审计,以事前警示,事中监督,防微杜渐,事后审计,督促整改的方式全程跟踪,将审计由以事后发现问题为主转移到事前预防、事中及时纠正问题、事后完善管理上来。二是审查乡村两级申报程序是否严格按照“农户申请、村级初审、乡级审查、县级核准、上级备案”程序来确定补助对象。对于在危改资金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财政、纪检等部门通报,并通过有关主管部门督促乡村两级迅速整改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促进乡村两级规范和加强危改资金的使用管理。

3、加大处理、处罚力度。对危改资金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区分不同情况,做到宽严适度。对严重违反财经纪律、侵吞和挪用危改资金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严肃处理,并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对屡查屡犯、不执行审计决定乡村两级部门要采取通报和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强制执行等手段,促进审计决定的执行和落实。

总之,通过上述审计强化措施加上财政部门会同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对危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做到不让不符合条件的农户搞危房改造,不让有关系的农户钻政策空子,不让个别村干部优亲厚友。

主要参考文献:

[1]马晓强.涉农资金审计方法浅探[J].湖北:审计月刊,2006.

[2]杨艳.浅析关于涉农专项资金审计的探讨[J].吉林农业,2010.

上一篇:教研基地申报材料范文 下一篇:先进教师申报材料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