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经济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09-21 16:46:06

文化和经济的关系

文化和经济的关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文化经济发展负相关性自成逻辑

长期以来,人们的传统观念,总是将文化与经济割裂开来,认为文化与经济就像两条道上跑的车。事实上,文化与经济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文化与经济的辩证关系以促进其更好地发展,便成了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

一、文化为经济增长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价值导向和现代人力资源

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系统中,文化起着导向作用,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有理性的精神支撑和价值导航。这种理性的精神支撑就是社会先进的文化,这种先进的文化反映现代工业文明精神,满足人们物质精神生活的需要,提高人们的主体意识和思想文化素质,同时也提升人们的价值观念。今天,文化已经渗透到现代经济活动的一切过程和环节。特别是普遍文化认同在减少和克服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贸易冲突和经济摩擦方面,以及在适应贸易环境和投资环境方面,都具有其他系统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能够起到其他系统所起不到的独特作用。

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人力资源,尤其是在当代经济全球化体系中,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对高水平人力资源的倚重就显得更为突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被称之为第三世界经济的“奇迹”,尽管“奇迹”是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新加坡在建国之初就确立了“教育立国”、“科技兴国”的发展战略,建立了一个多元文化相辅相成的良性结构,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文化力”。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国内,也不难发现这一现象,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也是区域生产力水平较高或区域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

文化对经济的重要性远不是文化在经济领域、经济活动中的现实作用,更重要的是文化对经济还具有久远而深刻的意义。可以预见,未来世界的竞争不仅是经济优势的竞争,更是文化优势的竞争。

二、文化的发展有赖于经济的发展

在文化和经济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中,经济为文化提供赖以生存、发展和进步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当我们从经济对文化发展的作用的视角来看,一方面,经济为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提供物质基础和丰富的创作源泉。另一方面,经济为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动力和流通市场。经济对文化的需求是促进文化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恩格斯就曾说过,生产发展的需要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胜过十所大学。在经济的刺激作用下,文化内部产生强大的驱动力以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同时,由于文化艺术具有多方面的审美价值为人们所需要,而当这种需求量逐渐增大时,必然会使其物化成为产品,从而转化为商品价值,并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形成价格,这样,文化就以商品形式在市场上流通。文化产品正是在这一流通过程中实现其价值,并为其自身的再生产积累资金以实现自我发展。显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文化建设的发展规模” 。

正是因为经济对文化发展和进步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文化发展的根本在于经济。经济发达,以此为基础的文化就会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相反,经济落后,以此为基础的文化就会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我们只有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变更我们的经济基础,传统文化才能够战胜强势的西方文化。因此,现代化最重要的,也是首要的,是经济现代化,只有在经济现代化的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构建政治现代化,上层建筑现代化,从而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强势文化。

毫无疑问,正是因为经济对文化的作用是直接的,并且,这种直接作用的存在为人们所普遍接受,所以人们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关注的必然是经济的发展,并且坚定地认为,只有经济繁荣,才能促进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三、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负相关性

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文化和经济总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然而,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总是这样,有的时候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甚至成负相关性,即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并不“自成逻辑”。

我们注意到,文化发达,与之并存的经济有可能非常落后。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文化优势等同于生产力优势、经济优势。因为文化作为一种潜在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变为经济优势还需要通过许多中介和环节。

同时,经济的发展确实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然而,就像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一样,经济发展对文化的影响除了正面的效应之外,也有一些负面的效应。例如“快餐”式的文化使人们的文化鉴赏水平逐渐下降。应当看到,经济发展在促进文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客观上也制约其扩大的内容和质量。

经济发展的自成逻辑并不能证明文化发展的自成逻辑,正如生产力是由低向高渐次发展却并不意味着文化也是由低向高渐次发展一样。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非自成逻辑性,也即负相关性,正是说明了两者关系的复杂性,也就是说,文化繁荣并不意味着经济繁荣,同样,经济发达也并不意味这文化发达。

综上分析,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正确地看待作为人类文明发展两大车轮的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这就是,一方面,文化与经济虽然其发展各具自己的规律和特点,但是它们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密切关系是毋庸置疑的,即经济对文化具有基础性作用,文化对经济具有导向性作用,二者具有互动效应,并在相互作用中发展。另一方面,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非自成逻辑性要求我们在制定社会发展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到文化与经济关系的复杂性,以促进社会快速、有序和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陶一桃:经济文化论[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2]程恩富等:文化经济学通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3]陈占彪:试论文化发展的三大外因[J].中华文化论坛,2006,134

文化和经济的关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经济 政治 马克思主义 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生活的生存条件是这样定义的:只有进行必要的生活资料的生存才能维持人类的社会生活;在日常生产过程中,人们和物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和相关联的生存关系适应,而政治根源和物质的生产关系相互关联。恩格斯曾经针对“经济因素决定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指出“最终”学说,根据社会主义历史的进程来说,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及宗教等相互间的综合作用”[1]。在这些“综合因素”之中,政治和经济有起着关键性作用,恩格斯曾说过:“经济和政治两种力量相互交汇:经济运动起重要作用,此外,经济和政治的相互独立性产生运动的政治权利。总体来说,经济运动能够开辟出一条适合自身的道路,但是它也要经受自己造成的且具有独立性的政治权利的反作用,也就是国家的权力与其产生的反对派的运动的反作用。”[2]

从此处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针对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从辩证的角度来看,经济决定了政治,而经济是由政治集中体现。这样的集中表现则反过来影响决定经济的发展。在当代的社会,政治与经济相互并存,且存在着依赖、影响、交叉、合作关系。这些观点和美国经济、政治学家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所说:“在世界上所有的政治制度中,大部分政治是经济性的,而大部分经济亦是政治性的”的观点不谋而合。[3]

所以,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不存在决定性关系,相反,表现出社会系统中的结构整合与功能互补的关系。要达到这样的关系,这就要求政治和经济的相互配合,共同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从经济和政治的关系中认识政治、从经济和政治的统一中认识经济、经济是政治稳定的根本、政治是经济的内在机制四个方面对政治和经济的关系进行探讨,验证了经济和政治的辩证关系。经济与政治的相互关联,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何种走向?我们应该如何结合自身国家的发展认识政治和经济?经济与政治之间有着什么样的相互制约?经济决定政治,还是政治制约经济?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探讨经济和政治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也构成了本文的中心思想。

一、从经济和政治的关系中认识政治

诗句有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逻辑性的角度来看,对待同一事物和对象,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认识,能够做出不同的概括且能够得出不同的结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我们能够对已知的世界进行全新的认知,当然,也可以对世界的物质性进行全新认知。“政治是经济的内在机制”,这主要是从二者的关系来定义“政治”关系的。在形式逻辑上,我们可以用关系定义的方式来进行论述。人类从和对象相关的事物来认知新事物的性质及特征,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经济和政治关系紧密,二者间的性质和特征相互比较,从比较中认知,从认知中加固了解。[4]

什么叫政治?政治的定义就是政治制度、权力、关系及状态,表现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的本质部分是上层建筑的核心。政治主要体现在制定的主要方针、政策以及主要路线上。我们可以根据政治和经济的主要内涵来阐述这样的思想,而二者间的相互关系将社会关系的基本体现的很明显。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的有机统一促进了社会关系的基本发展。[5]在人类的发展历史进程中,经济是政治的决定基础,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第二性的角度出发,经济决定了政治,是派生的,从某个角度来说,是被动决定的。一般来说,经济决定着政治,换句话说,政治随着经济的产生而产生,经济制度的变化必然引发经济的变化。

政治是对人社会地位关系的规定和社会发展的规范、导引。政治是人本质中交往这个要素的集中体现,是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的制度形式。当人们使用“上层建筑”来表示政治,并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时,往往将政治与经济规定为两个“领域”或“部分”,似乎政治是经济分离存在的一个特殊实体,它与经济的关系,只是外在的联系或制约。如果只是在概念中的规定,政治概念与经济概念、文化概念当然是可以分开并独立存在。在概念上将政治与经济、文化作为相互外在的,是很容易的,也可以从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来谈它们的相互关系,但这并不等于在现实中真的分别存在各自独立的经济、政治、文化。

人生和社会发展是统一的矛盾过程,人本质的四要素有机结合,形成社会矛盾,并在个体人格、价值、权利、自由中综合体现。经济是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但这个“基础”并不是像房屋那样的地基,而是强调其根本性和普遍重要性。经济贯彻于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并对政治、文化活动提供基础和保证作用。同样的,政治、文化也都贯彻于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全部,作用于经济的全过程。

政治是人生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它规定着人的社会地位并导引社会发展。政治集中体现于人的权利的界定,以及对社会关系的调整。政治的主要功能,就是规范和制约人的利益和行为。原始社会的家族关系及其首领对家族成员的组织、协调,以及与外部家族关系的处理,是初始的政治,演变到阶级社会及国家出现,政治就集合于代表阶级利益的国家和构成集团的规则,近代以后,又出现了政党和各种团体,政治关系更为错综复杂。国家、政党、团体等总体政治形式,将个体人的分散的个别权利集合起来,形成社会势力,各社会势力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就成为政治的内容。

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存在与作用,具体表现于法律和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上。法律是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进行控制的基本方式,也是集中概括于国家的阶级关系、势力对比的均衡态相对固定的表现。政治的根据,在于人性的社会性,在于人本质中的交往要素。社会性的交往和交往的社会性,是人类得以形成社会并为个体人提供总体生存条件的保证。政治之所以成为社会矛盾大系统的一个层次,就在于交往所结成的社会关系,政治的作用,体现于对交往节点的界定和控制。人与人的交往结成错综复杂的矛盾,交往的各个节点,都是矛盾的集合,从总体上界定、控制、调节这些关节点,是社会生活有秩序展开的机制,也是政治的内容。从以上分析我们看到,政治是以人格、价值、权利等为前提,在从总体上对权利的规定的基础上,控制和调节人的交往,从而制约和协调社会关系的。这样,就形成以法律为框架的社会制度和以政策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政治作用的范围,法律和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对经济权利的界定和对经济利益的调整,历来是政治的社会功能所在。脱离政治所谈的经济,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由此我们可以说,现代资本主义思想家所鼓吹的以数理为原则、摆脱政治和文化的“纯经济”,是完全脱离实际的,他们之所以这样做,绝非只是方法问题,而是掩饰资本家剥削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必要手段。在作用于经济过程的同时,政治还制约着以经济为基础的伦理、国际关系、人口、环境等社会生活各方面,制约着文化的各个环节。这种制约,也是以法律和政策为主要方式的,并与经济共同作用着。只有从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才能认知政治,也只有充分考虑政治的作用,才能规定经济和文化的矛盾与发展。[6]

二、从经济和政治的统一中认识经济

经济的定义,从狭义上来看,主要是指经济的关系、基础、制度及基本状况的综合。从广义上来说,则是指的是社会的生产及再生产,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除此以外,也包括经济活动,工作以及相关事务,但是它们也是被经济关系所制约和限制,由经济关系所制约。[7]经济和政治存在内在的有机统一,也就是具有统一的人生与社会。人类的存在主要可以归结于四个基本要素:劳动、需求、意识与交往。无论是个体生活还是总体发展,无论带有简单性还是复杂性,都是由这四个方面构成。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是从这四方面的不同程度来进行组合。经济主要体现着劳动与需求,但是在此其中交往和意识也是占据重要方面,政治主要集中在交往的要素,与此同时意识的要素同样制约着劳动与需求。经济和政治构成了有机的系统,二者的每个部分都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在这样的社会系统中,个体都带有自己的能动性和作用性。社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就是利用这样的结构体制制约着自身发展。经济是人以劳动在交往中有意识地满足需要的社会活动。与其他有关经济的定义相比,这个定义主要的特点就在于明确了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并把劳动视为经济的核心。这与将封建领主、官僚地主或资本所有者视为经济主体,将贵族血统、官位政治和资本(财富)视为经济核心的封建意识、官文化或资本主义的定义的差别是明显的。劳动社会观对经济过程及其矛盾的研究,也就以此为基点展开。经济作为人的社会活动,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过程,经济矛盾源于人本质四要素的关系,体现于其系统的各个层次。经济矛盾的存在与解决,以及解决后新矛盾的出现和再解决,就是经济发展。经济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活动。人的经济,经济的人。经济中的利益、关系、矛盾,也都可从人本质各要素的关系中得到说明。

资本主义经济学将经济定义为财富主体的主要过程,人类是财富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一个主要因素,更加是一种主要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资本也是相同的。经济发展的根本宗旨,就是利用经济来促进财富的增长,将“人力资源”与“其他的合力资源”进行合理化配置,以求资源效益最优化。中国经济学界对于这样观念也具有深刻的影响。但是,中国的某些经济学家把物质财富改为“生产力的发展”。对此,我们可以从书中窥知一二。经济是人类生产和社会发展的本质内容,其发展的主体是人,人的劳动体现物质财富的生产,同时,人的技能素养也提供人类生产手段。从广义的角度来探讨资源,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经过人类劳动改造的生产资料,这些都是相对于人类的主体而言。生产经济发展和人类的根本目的基本保持一致:通过生产经济发展提高人类的技能素质。在这里,依然存在人类的消费的重要环节,换句话说,也就是“物质生活水平”,一些人将这样的消费水平当作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消费品的数量和质量从本质上来讲制约着人类的素质水平的提升,但是从反面来讲,只有素质技能水平的提高才可以促进消费品的生产。“破坏力”这样的词汇就是消费品当中的一部分,虽然有部分并不是有利于提高人类素质技能的提高,只有对其进行限制,才可以符合人类素质技能水平的自由均衡发展。

在经济中,人本质中劳动的核心地位得以充分展示。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也是人从动物的一般性升华人性特殊性的根据。劳动的内在动因,是需要,即人的生命力所体现的生理和心理欲求。劳动作为人所特有的行为方式,满足着人不能从适应自然中得到满足的需要。由于劳动,人又改变了其生理和心理欲求,即改变需要,并导引着需要。这种需要又是进一步劳动的动因,由此而要求人提高其劳动技能,并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生产力的劳动又在改造更多的满足需要的物质资料和提供服务的同时,刺激着、改造着、导引着人的需要。

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主要表现为劳动者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导性。人类用劳动有意识地在活动中满足人类需求且不断提高人类技能素质。生产力是人类的技能素质主要表现,表现为社会性,而非直接和个别特征。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就是判别生产关系对于人类的生产力的适应程度。在人类发展的上千年历史上,劳动者在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被不断扭曲,而非劳动者却占据主导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类总体的素质技能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不够息息相关,乃至于少数的非劳动者通过使用暴力及垄断来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这样的生产关系和当时的生产力是适应的,但是也存在明显的缺陷,阻碍着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升。但是劳动者的素质技能依然在不断提高,尤其是进入工业化时代,资本的竞争使得劳动力产生竞争,二者之间又存在对立统一,一方面导致物质财富迅速增长,另一方面也使得劳动者的素质技能迅速提高,于是,那些少数的非劳动者占据生产资料而且支配劳动者的生产关系,受到了素质技能提高的劳动者的挑战,这构成了主要方面,这就是用人的本质与人性规定的经济。[8]

三、经济是政治稳定的根本

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任务就是经济建设。我国的经济建设能否大步发展,不但是我国的重大经济问题,更是我国的政治问题。本文主要从下面三个问题进行论述:

第一,历史经验的反复证明。我国的近代历史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其综合国力和国家的社会政治的稳定息相关,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以及社会制度的巩固,更加和国家的、独立性以及国家的国际地位等有关,一个国家经济的落后一方面会引起社会的政治动荡,另一方面更为引起国际上的被动,的缺乏,以及影响领土的完整性。

第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经济建设。我国当前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依然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这样的发展阶段过程中,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方面存在着各式的矛盾,阶级矛盾的存在,因为国际的内部因素依然将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我国的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由人民渐渐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这样的主要矛盾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发展过程之中随处可见,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体现着这样的矛盾,这就从本质上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就是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为了使我国人民获取这样的根本利益,我国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及全国人民的核心任务。所以,我国社会发展的大局就是经济建设,这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问题,只有依靠发展,才能解决中国经济建设的根本问题。

第三,由我国当前所处的国际环境决定。从当前的世界大时代背景来看,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主题。从当今的国际角度和国内形势来看,各个国家的竞争来看,世界各国由之前的政治军事的斗争与竞争转化为经济和科学的竞争,进而体现的是国家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强国必先强大国家的经济,只有经济壮大国家才会强大。因为我国的经济与科技的基础比较他国而言较为薄弱,发展的起点也比较低。在激烈的国际地位中能否占据重要地位,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我们只有把经济建设放在现代化建设中心战略上。

四、政治是经济的内在机制

马克思说过:“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因此,经济是依靠政治作为产生、壮大、发展的基础,经济决定政治,这是经济的主要功能性。马克思说:“从物质生产的一定形式来产生:第一,具有一定的社会结构;第二,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人类的国家制度与精神方式由社会结构及自然决定。政治从经济而来,为经济服务,但是政治和经济不能划分等号,取而代之的是‘集中化的经济’,更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这就清楚地阐明了政治是经济的内在机制,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来说,主要体现在:

第一,经济建设的发展为政治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源动力。通过经济的发展会促进政治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中发展壮大的,我国的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与经济制度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但是,在一些具体制度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利因素。要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就必须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而体制建设的改革,就是从体制入手,为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动力以促进发展的过程。[9]

第二,政治的内在机制的作用是和经济的建设息息相关的,经济的性质决定了政治的作用。恩格斯说过:“虽然其他的条件,对于政治有着很大影响,但是从根本上来讲还是具有重要意义,它构成了一条贯穿在全部发展进程且唯一能使我们理解的发展进程的红线。”

第三,政治对经济起决定性作用,政治内在机制对其又有着体现。怎样实现这样的条件?只有通过政治的不变革,对于错误的路线不纠正,经济就不能够发展。这和政治的特定条件息息相关,也就是不变更它。经济不能够发展,才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它主要是指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因素是经济。改革政治的“一定条件”之所以会出现,就是由于经济发展的根本结果,这是由政治发展成为经济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所决定。假如没有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的存在,就不会出现政治的改革创新。相反,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政治的变革的大致方向,也只能是和经济的发展规律相互适应于服务,为经济的发展将发展道路的障碍清除干净。相反的话,这种变革就只能够制造经济的退步,结果可想而知,迎接我们的只能是失败。因此,政治在一定条件下的决定性作用,不过表现于经济的决定性作用,是经济决定性做的一种表现形式,换句话说,从根本上来讲,一定程度上,政治是由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决定的。[10]

参考文献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77,182页。

[3]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M].1992,(11):9.

[4]房宁.为什么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J].前线.2003,(7).

[5]石水.“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评介[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89.

[6]刘永佶.劳动主义(下卷)[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580.

[7][10]宋保权.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谈谈政治和经济的辩证关系[J].商业研究.1978.

[8]刘永佶.三层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的内在统一[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1,(2): 95.

[9]郑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J].时事报告.1997,(3).

文化和经济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吉林省;服务业发展;经济增长;协整分析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9.5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9-125-03

一、引言

随着〔2001〕98号文件的,我国城市“退二进三”政策开始逐步实施。服务业的发展逐渐成为拉动一国经济增长,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力量,成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党的十报告中,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方面,强调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因此,正确认识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于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这一问题,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其作了研究。从国外学者的研究现状来看,Cohen和Zysman(1987)主张服务业依赖于其他产业活动,认为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被动的作用。[1]Summers(1985)运用1975年34个国家的数据,计算了6个服务业部门与GDP的关系,并以人均GDP为自变量、服务业支出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Clemes(2002)研究了从1965-1994年服务业的发展对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并认为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率和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3]

国内学者对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也大多基于实证分析的角度。魏锋、曹中(2007)基于东、中、西部的面板数据对我国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三个地区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有差异的。[4]王治、王耀中(2009)利用1978-2007年行业数据对中国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作了实证研究,认为由于服务业的复杂性和异质性,不同服务行业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是不同的。[5]曾国平(2010)根据我国1952-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城市化水平、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服务业和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作用并不明显。[6]

目前,吉林省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1937.8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151.26亿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为34.8%。因此,对吉林省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对于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促进全省经济的平稳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利用2000-2012年吉林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的构建对吉林省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二者具有长期均衡稳定的关系,长期来看,服务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最后,从优先发展生产业、加快信息服务公共平台建设、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突出发展吉林特色服务业着手来加快服务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全省经济的增长。

二、吉林省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取与处理

本文选取了2000-2012年吉林省服务业增加值(SRV)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时间序列数据,[7]为了消除物价水平变动对SRV和GDP的影响,以1994年为基期进行指数平减,生成实际的服务业增加值(RSRV)和实际的国内生产总值(RGDP)。同时为了避免时间序列数据存在异方差,在不改变原协整关系的情况下,将数据取自然对数,分别用LNRSRV和LNRGDP表示。采用双对数模型对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模型的回归与检验均利用Eviews5.0计量软件来完成。

(二)平稳性检验

由于本文采用的是服务业增加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时间序列数据,通常是非平稳的,直接进行回归分析可能会出现“伪”回归,因此需要先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如果LNRSRV和LNRGDP这两个变量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那么再对他们差分后的序列进行检验看是否平稳。在各变量为平稳的序列的前提下,他们的线性组合也是平稳的,变量间才存在协整关系。运用Eviews5.0软件所做的ADF检验的结果如下表1所示。

由以上表1可以看出,在α=0.01的显著性水平下,LNRSRV和LNRGDP的二阶差分的ADF统计量均小于临界值,从而LNRSRV和LNRGDP均为二阶平稳序列,即为I(2)序列,由此说明,服务业增加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可能存在长期均衡稳定关系,进一步对其进行协整检验。

(三)协整关系检验

20世纪80年代由恩格尔和格兰杰首次提出了协整理论,该理论用来检验两个或多个时间序列之间是否具有长期均衡稳定关系。基本理论思想为:即使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是非平稳的,但是他们的某个线性组合却是平稳的,那么这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就存在着长期均衡稳定关系。[8]本文运用Engel和Granger提出的E-G两步检验法对吉林省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协整检验。

首先,利用Eviews5.0计量软件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估计协整回归模型:

LNRGDP=-0.1466+0.9909LNRSRV

t = (-0.9832) (42.5068)

然后,对残差e进行单位根检验,看其是否为平稳性序列。以下表2为e的单位根ADF检验结果。

由表2可以看出,残差e的ADF值为-1.9431,其绝对值大于10%水平下的临界值-1.6029的绝对值,所以拒绝存在单位根的零假设,说明残差e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为平稳序列,因此,吉林省服务业增加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从而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均衡稳定关系。

(四)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通过以上协整关系检验得出了吉林省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稳定的关系,二者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究竟是服务业的发展变化引起了经济增长的变化,还是经济增长的变化引起了服务业的发展,或者二者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的作用,还需要对此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实质是检验一个变量的滞后变量是否可以引入到其他变量方程中。一个变量如果受到其他变量的滞后影响,则称他们具有Granger因果关系。[8]由于不同的滞后期二者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不同,本文采用滞后1、2期对LNRSRV和LNRGDP做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以上表3可以看出,当滞后阶数为1时,服务业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经济增长却不是服务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当滞后阶数为2时,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也即长期来看,不仅经济的增长会促进服务业的发展而且服务业的发展也会带动经济的增长,二者具有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五)误差修正模型(ECM)

通过对LNRSRV和LNRGDP两个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关系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知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关系且长期内二者相互格兰杰因果原因,为了度量二者之间的短期偏离,将误差修正项作为解释变量加入模型来研究模型的短期动态和长期调整特征。利用Eviews5.0建立的回归结果如下:

由此,误差修正模型为:

在上述误差修正模型中,误差修正项的系数为-0.5586,符合反向修正机制,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状态时,将以55.86%的力度拉回到均衡状态。服务业的短期波动将导致经济增长的同向变化,服务业增加值每增长1%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48%。模型的系数均通过检验,且DW约等于2,说明该模型能够很好的解释吉林省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稳定的关系。

三、结论以及促进吉林省服务业发展的路径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2000-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在消除物价水平影响之后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得知LNRSRV和LNRGDP均为二阶单整平稳序列,进一步对序列进行E-G两步法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稳定关系;由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可知,滞后期为2的情况下,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不仅经济增长促进服务业的发展,而且服务业的发展也会促进经济的增长,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吉林省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进而带动经济的长久持续增长。

吉林省研究制定的《加快推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在市场准入、财政、税费、土地、金融、集聚区等方面实现了重要突破。当前,吉林省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势头良好,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力度加大,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吉林省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被命名为部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但是,服务业总体规模尚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然偏低,而且服务业集聚力较弱,生产业发展滞后。鉴于此,吉林省将着力优化服务业结构,推进服务产业集聚,加快服务业向集群、特色、现代方向转变。

首先,优先发展生产业。吉林省依托其自身产业优势、资源禀赋和消费市场需求,沿主要交通干线和节点城镇,布局建设现代物流业重大项目,积极发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石化、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医药、轻工纺织等大宗商品的产业物流。

其次,重点发展电信服务、互联网服务,加快信息服务公共平台建设,以长春、吉林为重点,推进信息产业园区建设,吸引高端信息产业落户该省产业园区,扩大信息服务产业规模。

再次,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大力发展银行、证券、保险、担保、租赁业等,积极培育股权投资基金、网络金融等新型金融服务业,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最后,突出发展吉林特色服务业。发挥长白山品牌和鲜明的东北地理气候、科教文化、民俗风情等旅游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旅游精品路线,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文化体系建设,促进娱乐演出业发展繁荣,推动文化产业升级。[9]

参考文献:

[1] Cohen.S,Zysman.J,Manufacturing Matters:The Myth of the Post-industrial Economy,New York:Basic Books.1987.

[2] Summers.R,Services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in manned,Managing the Services Economy:Prospects and Problem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3] Clemes.M,Services and Economy Growth in ASEAN Economies,ASEAN Economic Bulleth,Thursday,August1.2002.

[4] 魏锋、曹中.我国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研究:基于东、中、西部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7,(02):44-46.

[5] 王治、王耀中.中国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1978-2007行业数据的经验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09,(05):30-37.

[6] 曾国平、袁孝科.中国城市化水平、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08):9-14.

[7]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2.吉林省统计局.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1].2012,(03).

[8] 孙敬水.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20-380.

[9] http:///jjjs/zs_jjjs/201303/t20130304_1424527.

文化和经济的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艺术;审美;经济

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7-290-01

与古代艺术的自然的纯朴性相比,现代的艺术存在的形态和价值发生了重大的结构性变革,这与人类经济的发展方式的巨大转变密不可分。人类逐步从破坏使用自然资源,向开发高附加值的无形智能资源转变。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同时,更加关注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的结合。而文化资源作为资源的一种形式,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全球文化的交流融汇,这种非物质的资源的消费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与潮流,文化与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艺术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其终极目标是通过艺术产业化的运行,借助艺术传播途径来满足人们的精神及审美需求,从而实现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在艺术产业发展过程,如何协调艺术产业中的审美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关系,对当前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是个现实的问题。本文将从如下几个角度,用审美的眼光考察经济,用经济的眼光来考察艺术,从而辩证地考察和探讨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功利与审美的辩证关系

功利从广义上来讲是指“功业所带来的利益”,从狭义上来讲是指“眼前物质上的功效和利益”。虽然“功利”是人类追求生活的各种效益和福祉的基础,但它在实际应用中确常常隐含贬义,这其实是一种片面的看法。从概念上来讲,功利对人类的生存的物质需要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所以对功利的追求本身是无可指责的。当然,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不仅需要物质的需求,更需要精神和审美的需求,人类生活真正提升的境界是精神需求。

一方面,功利性需求是不具有超越性的,而精神性需求是具有超越性的,所谓的“超功利”,是指审美和艺术超越了单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和功效利益的层面,旨在满足人们在精神生活中更高层面的愉悦需求。另一方面,精神需求的超越性又建立在物质功利性的基础之上,超越性之所以构成可审美的本质属性,是因为它体现的是人的内在发展本性,是人的生命特质的发展所达到的一种更高状态。

二、艺术产业的经济因素

艺术产业的形成,使艺术品这具有审美本质的精神产品,成为按照产业规模生产。流通和销售,并且可以通过经济价值的实现间接满足人类物质功利需要的特殊商品。由此,对艺术品经济价值的追求便成了艺术产业发展的直接目的,甚至可以被认为是艺术产业与艺术事业相区别的关键所在,经济因素在艺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也就不可避免地占据重要地位。艺术产业链所包含的主要环节有:艺术创作、艺术制作、艺术流通和艺术消费。

在艺术创作环节,艺术家通过独有的艺术创造活动,完成艺术品的创作过程。“独创性”可以被认为是区分艺术创作和艺术制作的一个核心标准。在产业化的经济运行中,艺术创作和艺术制作不仅在经济运行模式上存在差别,而且在审美的角度上也各有侧重;既涉及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相关的经济因素,还涉及审美标准和审美趣味等相关的审美因素。

艺术流通是连接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纽带。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品的交易不再仅仅是创作者和消费者个体之间的简单流通,而是集物流、商流和信息流在内的全方位的流通模式。艺术流通模式的转变一方面节省了时间,一方面促进了艺术交流和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艺术消费不仅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财富,同时也是构建审美价值的重要途径,使消费者在艺术消费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价值标准。艺术消费与艺术创作的结合,使艺术的交流变得更加多样化。

三、艺术产业中的审美因素

由于审美因素始终在艺术活动中占主导地位,所以即便在艺术形成的产业化运行之后,审美也不可避免地要渗入到艺术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审美在这些环节中发挥作用的方式和特点也有所差别。

在艺术创作环节,艺术家用自己的人生信念和对艺术独有的理解,支撑起自己的创作。艺术家不仅感知体验和认识对象,而且从情感、理智上评价对象,并按照美的规律来构建一个具有艺术审美价值地整体。这一环节的审美因素作用主要表现在:参与到艺术产业中的艺术家,不仅要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还要考虑到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从而实现艺术品的价值。

艺术消费作为人类独有的审美活动,不仅是艺术产业中艺术产品的归宿,也是消费主体提升自身审美能力、构建精神价值的重要途径。在对艺术品的消费过程中,消费者通过审美体验消费艺术品,审美过程也是认识过程,因此艺术消费环节的审美因素也就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四、结论

本文之所以选择艺术产业作为研究对象,是鉴于艺术产业在文化产业中所占据的主导地位,以及审美在艺术产业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上文从多个角度辩证的分析艺术与经济的关系,对如何协调艺术产业中的审美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关系有借鉴意义。艺术产业中的审美因素和经济因素,既是一个与艺术理论、美学理论、经济理论相关联的跨学科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与当代文化产业发展时间紧密联系的现实问题,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更深入的探究。

参考文献:

[1]君其宏.朝阳艺术与朝阳产业[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2]谢伦灿.艺术产业运营[M].人民出版社,2007.

文化和经济的关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化;经济学;文化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0-0265-02

一、文化与经济的基点和内涵

1.文化与经济学的含义

文化,广义地说,一般是指在人类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1] 。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文明,包括日常用品、交通工具、装饰品等,是具体的客观物质。制度文化是指生活规则、家庭组织方式和社会制度等等。精神文化是指文学、政治学、哲学、历史学、伦理学等等,它们都深刻影响着人类思想和文明。

在个体层面上,文化一词具有合宜性。例如某个人受过良好的家庭熏陶和教育,言谈举止优雅,并在某些社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都合乎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甚至是社会价值观所认可并崇尚的对象,所以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会地位而受到尊重。在群体层面上,文化是指在不同社会群体中产生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2] 。

因此,文化具有物质的属性,也具有精神的属性,二者互相依存,相互创造和发展。

经济,广义地说,是指人类为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而进行的一切活动。狭义上说,经济是指物质的生产、流通和分配,也形成了一门学科叫经济学。经济包含了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文化也有着物质内涵和精神内涵,因此,二者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叫做文化经济学。国际上权威文化经济学刊物《文化经济学》杂志将文化经济学定义为:文化经济学是一门将经济学分析方法应用于一切公共及私有的创作艺术、表演艺术、文化遗产及文化产业的学问。它着重研究文化部门的经济组织以及与文化相关的生产者、消费者、政府部门的行为,它的研究主题涵盖了很广泛的范围,包括主流的及新兴的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公共政策及制度经济学[3]。

文化经济学的产生,标志着文化与经济学的融合和发展。文化经济学一般包括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文化产品的价值;文化资本的可持续性;文化遗产的分析;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产品的消费。

2.文化产品的经济基础

文化在整体性上表现为对满足人类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的产品,这种文化产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流通,表现为商品化。

文化产品具有社会实践的性质,脱离了社会现实意义的产品也终将会被淘汰。人们在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中,都普遍凝结着文化因子,这种文化因子的普遍性正是文化产品进行流通的基础。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基础之下,人们选择相应的生活方式,建立完善一套相应的社会文化制度。人类整个的生产系统就是一个充满了文化意图的领域。也即,所谓自然,并非一种完全脱离于人的独立客体,而是由人的存在赋予了一定意义的、用精神的线予以贯穿起来的一种社会存在。这种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决定了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地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地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2]。

马克思指出:“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4]人类的经济发展过程,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既是真实存在,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因此,物质的生产一方面具有客观实践性,也同时打上了文化含义的烙印;文化范畴一方面具有抽象和自制的性质,也同时拥有其物质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文化事业的高度发展,市场中的企业不再单纯是生产的基地,而且也是不同企业文化相互碰撞和交流的地方。企业内的文化氛围,更具有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人和人关系和谐的功能,这超越了仅仅是提供商品生产的功能。

在消费领域,传统的物质消费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开始转向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化产品的需求。在市场营销中,不仅宣传产品的经济价值,也宣传其产品的文化功能和价值,从而使得市场营销开始提升文化层面的评价,最终使得文化产品快速地商品化了。

二、文化与经济的基础性关系

1.文化与经济的共生

一般的说,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决定文化的发展;文化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支配和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从文化和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来看,两者具有共生的关系。马克思指出:“思想、观念和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5]作为人的本质存在的一种体现,无论是文化还是经济,它们都是人作为自然界本身的一部分,为维持和繁衍自己的生命存在而生产人所必需的消费品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结果[6]。

人类活动具有自我意识和主动性,具有非常直接的目的性。这种目的反过来使得人类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也使得活动过程本身也具有意义和价值。生产作为人类活动最普遍的一种行为,也具有了意义和价值。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既体现了经济性质,也体现了文化性质。

因此,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上,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具有文化的性质,都具有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而文化本身也蕴含着经济的性质。文化与经济是既有其独立性,又有其共生性。

文化和经济体现了人类的发展进程,二者也体现了生命的延续,统一地指向一个对象。彼此交融,形成了一种文化经济共同体,也即文化经济一体化。在人类社会发展到在物质生活可以满足自身的需求时,文化开始逐渐繁荣起来,为了适应人类对文化的需求,文化和经济开始互相结合起来,并成为一种互动双方,不能离开彼此。真正自觉的、合目的的、现代意义上的以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消费和流通为主体特征的文化经济活动,则是在人类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即在人类自觉地发现文化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于经济之外的一种财富之源,以及成为对现代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之后才出现的[6]。

2.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

人类的经济行为首先是为了生存,此后才是发展。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本身就具有了文化的含义,其行为也就有了文化的属性。每一次经济的革新,都代表了人类文化有了一次质的提高。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正是揭示了经过宗教改革之后的新教,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和价值,也说明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该民族的社会进程有着直接的关系,从而也说明了文化与经济逐渐交融,形成一个强大的力量,推动者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7]。

文化系统的全面升级,其内容包括了人在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等体系,也即文化和经济逐渐统一起来。文化有其结构,经济也有其结构,二者在共生的基础上走向了一体化。例如,农耕式的文化与自然经济相对应,工业文化与工业经济相对应。每一次经济结构的质的革新,必然伴随着文化结构的革新。同样,人类文化思想的每一次提升和解放,必然推动经济结构的的改变,二者一一对应。

历史文化推动经济结构,经济结构改变文化,二者共生,并彼此交相影响,逐渐融合为一体。现代社会,商品体现了以人为本,并附加了更多的文化象征和价值,形成了文化商品的产业链,也形成了工程学、美学等学科的融合。

当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实现了对于物质消费需求的本体性超越,使得一切关于知识和美的精神文化创造获得了财产和财富的价值认同,以文化的经济价值为追求目标的产业――文化产业应运而生,从而在全新的意义和层面上形成了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6]。

三、文化与经济学的学科关系

文化经济学一方面以文化行业、文化产品以及文化市场为研究对象,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对文化行业、文化产品以及文化市场进行研究和分析;另一方面以文化的视觉解读经济行为,二者互相结合,互相融合。

文化学是研究文化现象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人类文化活动的总的概括,一般包括文化历史学、文化人类学、文化社会学和文化生态学等等。文化经济学是文化学的一部分,重点在于考察和研究文化活动中的经济要素,解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文化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般也是采用文化学与经济学的一些研究方法。例如量化的研究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科学抽象、理论联系实际、系统分析、动态研究、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总之,文化与经济有着各自内在的独立性、运动发展机制和规律,二者又存在着共生、互动和一体化的关系。二者的相互融合,一方面会促进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也丰富完善了经济学的体系,共同推动社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增进人类幸福。

参考文献:

[1] 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8.

[2] 陈庆德.文化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

[3] Schulze・Gunther,Mark Editoril,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2005,2.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5.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

[6] 胡惠林.文化经济学[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6:3-15.

文化和经济的关系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摘要:政治经济文化构成了社会的三大基础,但是在大多的探究质料中,人们对于文化的熟悉还是停留在其为社会的一般精神享受上,对其在经济社会中的功能却是知之甚少。就有必要对其做一番探究,本文就文化对经济的影响作一点探索。

0引言

从古到今,从外国到中国,还没有一部较为成功的著作对于文化和经济关系进行比较具体系统的论述。就经济学发展极为快速的西方经济学界,也还没有经济学派或大师,专家学者对这一领域专心探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我们是可以看到一些有有关文化产业的探究,但这只是其中的一小块,我讲的是一个大的“文化”,是一个一般人所不了解的文化。在那些探究经济学历史和社会学和历史的论述中,或许可以找到一些这方面的“文化”。

1什么是文化

要探究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就首先要弄懂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定义是什么?文化是一种由公民所约定俗成的或习惯性的具有时空性的一组或一个带有一定固定性的集体生活活动和行为活动的模式。它包括了历史遗留的精神行为、民族思想意识、地域国家观念、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法律等的明文规定、知识及其传承等。文化的外在表现为一个国家的整体文化素质,教育水平,科学工作者所占比重,科技,人才,人口素质,创新意识观念等。

2文化和经济

经济活动是一项社会活动,这就必然要求人的参和,人的加入就要形成一定的制度等行为约束,这些制度布置和行为约束就形成了各个时期的文化环境,这些文化环境又功能于经济活动,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萨缪尔森写到摘要:“经济学探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分配给不同的个人”。那社会是什么?社会是有着不同的需要、经历、文化、价值观和理想的人,为着各自的短期和长期目标相互冲突和合作,斗争或妥协的场所。社会本身不是一个客体,人和人的相互关系,人的思想和见解,才同时具备客观性。就因为这些经过一定的时间冲洗最终凝聚成了文化。‘经济人’的假设是一种经济人化本身的历史过程,是在历史的文化熏陶下所形成的文化历史过程。经济和文化的相互功能,是从经济发展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转变,这种‘质’,很大程度上是包括科技、教育、人才在内的文化内涵。首先表现为人的素质;这种‘质’还表现为产业层次的提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这都包含到文化的运用。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最大的还是体现在文化在经济社会中的运用,对经济的影响,非凡是当今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联系更加密切,文化和经济出现加快融合乃至一体化的趋向。

3文化对经济的影响

3.1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生产力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生产率的变化。我们来探究生产效率摘要:劳动生产效率=产品量/劳动时间C/T。假设T为单元1且不变,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生产者在T单元1的时间下生产的所有的商品的总量C。而商品的总量C又由那些生产要素所决定或者所影响?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生产力,劳动者所受的教育,劳动者所具备的知识,劳动者的专业技术,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对其专业技术的撑握和熟练程度,这些都是科学技术。

有关科学技术对生产效率的影响,邓小平就有一句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率”,科学技术的提高,可以改进基础生产设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调整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所形成的生产设备的科技化提高,使生产同一产品的时间缩短。非凡是当代,以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为核心的高科技及其业的迅速发展,更使得生产力发生了革命性的飞跃。科学技术提供了更可靠,更迅速,更准确的服务,使得生产效率提高。而科学技术是文化的一个内在发展的外在的表现,所以,文化,非凡是科学技术的提升有易于生产力的提高。

3.2人口素质新问题。人口学也是现代经济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理论分支,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开始,就有有关人口素质的探究,因为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参和者和执行者,人的素质直接关系的经济活动的运行。人口素质新问题是一个有关科学教育体系和文化的传承,是文化在一个大的范围内,历史性的学习和继续。人口素质关系到国家或地区当前和未来一大段时间内的生产力、创造力、科学水平、人口压力、地区生产潜力等。

3.3创新和经济。在有关经济的文化内,创新是发展的灵魂。其可以体现在文化的积累结果和文化传承过程,也可以体现一个人,民族的前进精神,勇于接受不存在的,和宽广的胸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核心,也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核心,它不但继续了文化,而且还推动了文化前进,使文化得也发展,是文化在经济领域最成功的运用。创新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消耗,增加了产出。创新了一个企业的灵魂,有关“创新”这个词,曾经有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创新毁灭论”便明显地提出资本主义的资本生产过程便是一个“创造一样新的生产方式来替代已有的生产方式”创新是一个现代企业所必须的,企业依靠创新,以新的生产方式来生产商品,既可得到有利的竞争地位,同时也可以得到更高利润率,甚至于得到暴利,这是当代每一个企业所追求,也是一种最好的企业运行方式。创新不但能让一个企业更好的生存,也是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运行和发展的必然条件。

3.4文化和贸易。贸易的前提是有地区性和区域性的成在,是比较优势在不同区域的不同。地区性和区域性的划分是一个政治性的划分,区域性的确定在古代政治筐架下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团体环境,在起原有的生产力不同和经济生产活动不同的前提下,文化的区域界定进一步使地区间生产的差距和种类的扩大,在不同部落间的交换就有必要在生产剩余的条件下产生,贸易就得到产生和发展。比较优势的产生也是文化等的历史结果,是文化在历史里形成差异性的影响。

3.5文化产业。在文化中,可接触的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了文化产业,其组成了经济活动中的一部分,和其他的经济活动构成了社会经济活动。比如中国的饮食文化,NBA篮球文化等。

3.6文化的差异性所引起的经济行为差异性。中国人重储蓄后消费的观念,生儿养老,节约用钱,钱不露白和美国人重消费和投资,提前消费和享乐主义所产生的不同经济现象,中国储蓄过多,美国消费过剩等。

4总结

文化和经济的关系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文化与经济 内涵 动力 机制

区域文化的内涵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是第一个对文化定义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张佑林,2007)。这个定义包括了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观念精神。英国功能学派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也分别界定了文化的定义。克鲁伯和克鲁柯亨合著了《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一书,列举了1871-1951年间关于文化的定义。随着西方人文社会科学传入中国,国内学者亦纷纷对文化概念展开研究。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金相郁,2004;双传学,2006),区域文化是指生活在特定区域的人群在从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所创造和逐渐积淀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区域的地理环境、资源分布情况、社会生产模式、人文、历史进程和其他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区域文化具有独特性、共享性、整合性、凝聚性、开放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征,并具有自身结构运动的矛盾性和自身发展规律。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互动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不可分割,二者是互相融合、共同发展和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区域经济支持区域文化的发展,以确定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级别、性质以及区域人民的社会时尚和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内在动力,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加快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构成“经济文化力(陈依元,2001)、文化经济力”的重点,是提高区域发展活力和后劲、增强经济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

在高收入国家.经济和文化有明显的收敛趋势,即经济与文化的融合。文化产业是区域文化与经济相互作用的产物,是指从事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这种生产和经营提供相关服务的产业(李秀金,2006)。文化产业的繁荣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在多个方面都显示出了积极作用。首先,经济贡献。文化产品价值和服务的消费、文化从业者的直接生产力、文化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从业人员数量和结构的变化都促使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文化精神和观念。区域文化来源于长期的心理积淀,能够继承、转变、甚至重新塑造新的精神、价值观和观念,而文化精神和观念反过来又能够直接刺激和引导个人和社会组织的兴趣偏好、消费观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王安琪,2011),从而影响主体的经济决策和经济发展。如吴越文化中的创新、冒险精神成就了江浙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再次,联动作用。区域文化赋予了其它产业文化附加值,并促进了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合发展,产生综合联动效应共同影响经济总量。如文化产业带动了农业、旅游业,广播影视业带动了音像、动漫游戏软件设计、家电、广告展览等产业及服务市场;最后,人力资本。区域文化的发展一来为区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了就业人数,二来通过文化教育、文化培训、文化艺术活动提高了全体从业人员的文化修养和文化素质,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支持。

区域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动力

区域文化与经济协调互动发展的动力源一般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上级政府的需求,二是区域文化或经济单方面的需求,三是文化和经济双方的共同需求,动力源不同结果效应也是千差万别。结合我国实际,二者的互动是在区域文化与经济多重主体相互作用的内源性动力和上级政府的外源性推力共同作用下展开的。

(一)内源性动力

区域文化包含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中介组织、消费大众等多重内生主体,如图1所示,而这些主体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承载个体,区域文化和经济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推动二者互动发展的内源性动力。首先,文化企业、创意机构一方面将无形的文化转变为有形的商品、服务和衍生物,创造经济价值,提升文化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能级。另一方面把文化因素封装、融入到既有商品中,使产品实现更多的文化附加值(张曾芳等,2001);其次,高校和科研机构利用高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办学经验和交流渠道,培养创新、创意人才,推动区域文化发展。高校和科研机构还可发挥各自的科研队伍、设备和基地优势、服务的网络,结合研究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大问题,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再次,大众传媒和金融、咨询等行业中介机构的有效管理与服务也促进了区域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如传播互动的知识、信息和技术,参与重大合作项目的咨询论证,提高文化与经济互动的运作效率和效益,为区域文化和经济的互动牵线搭桥等;最后,区域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他们是二者互动发展的“微观主体”。人们对精神文化越来越旺盛的消费需求、内生激情、无限的文化创造力、传播力和感染力,都成为了推动区域文化发展繁荣的源头活水。

(二)外源性推力

外源性动力则是由区域上级政府对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进行干预而产生的。中央政府具有助推区域文化与经济协调互动发展的意愿和实力。就意愿而言,自然资源要素的禀赋差异造就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区域文化的发展却形成了区域竞争的“软实力”。 政府制定和实施区域文化发展的战略与规划,对体系内各互动主体进行引导、规范和扶持。如党的十五大单独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首次专门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党的十六大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意见,明确了政府在文化领域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责任(李宁,2009)。党的十七大明确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的文化发展战略(陈少峰,2007)。国内各区域在国家文化建设新思想的引导下也纷纷结合当地优势文化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各种区域文化发展战略。

从能力的角度看,一方面,政府财政收入快速、稳定的增长有力促进了区域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1978年我国财政收入仅为1132.3亿元,2011年则增加到了103740亿元,增长了将近92倍;另一方面,政府能为文化实力较弱的区域提供政府保护。如法国、芬兰等国家为自己文化产业的发展制定了很多保护政策,比如限制美国进入其国内市场或采取配额等方式。此外,欧美、韩、日等国家文化的繁荣和高速发展呈现出了很好的带动和示范效应,也对我国区域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

区域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机制体系

互动是主体之间相互影响及作用的交往活动,或是交互主体对其他主体的行动与反应过程(周绍杰等,2010),互动发展机制是区域文化与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为促进区域文化与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必须建立互动机制,以增强区域文化与经济的关联性,实现区域文化与经济的优势互补与共同繁荣,主要包括市场机制、合作机制、扶持机制和治理机制。

健全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区域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主导机制,是指遵循市场规律,推动区域文化市场和经济市场一体化发展,引导要素交流共享、企业合作和产业升级、产业链延伸,增强区域文化与经济各个主体之间的联系,提高要素配置和利用的有效性,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但是,单一的市场机制并不能确保区域文化与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尤其是区域文化发展弱势地区。因此,构建区域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机制体系时,既要把市场机制放在首位,又要和其他机制相互联系,避免出现“市场失灵”。

完善合作机制。合作机制是指区域文化和经济各个主体在互动发展过程中,遵循平等协商,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基本原则,在材料供应、设备使用和技术支持、融资、信息共享、人才流动、资源勘测,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外部经济联系和贸易等方面,搭建文化与经济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关系,实现二者优势资源的互补、共享或叠加。同时,要注意通过制度保障来实现公平互动。

搞好扶持机制。区域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扶持机制适用于区域文化发展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弱,缺乏与区域经济主体参与合作的“对等”能力的区域。区域政府在发展规划过程中,应更多考虑区域文化因素的客观要求,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如:实施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税收留成、优惠贷款、贷款担保、提供信息服务和帮助培训人员等。改善外部互动环境,提高文化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文化与经济共赢发展的目标。

完善治理机制。治理机制是指多个文化和经济主体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形成一个稳定的内生秩序,以保障区域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长效运转(覃成林,2011)。治理机制虽然不完全直接作用于区域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但往往通过其他三大机制对互动发展产生间接影响。治理机制的健全一方面可通过制度的变革和创新,促进各机制的相互融合;另一方面可由政府设立或民间自发形成的正式或非正式治理机构,共同搭建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制度化运行平台。

四个机制各有所长,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的有机的整体(见图2)。

参考文献:

1.张佑林.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金相郁.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第三种解释[J].经济学动态,2004(3)

3.双传学.区域文化刍论[J].江苏社会科学,2006(6)

4.陈依元.新世纪经济文化力的竞争及对策[J].浙江学刊,2001(2)

5.李秀金.试谈区域文化的区域经济效果[J].求实,2006(2)

6.王安琪.文化产业与总体经济互动机制[J].商业时代,2011(13)

7.张曾芳,张龙平.产业链衍生:第五产业新说[J].江海学刊,2001(1)

8.李宁.国内区域文化发展战略比较[J].学海,2009(6)

9.陈少峰.发展文化产业的国际经验借鉴[J].人民论坛,2007(20-21)

10.周绍杰,王有强,殷存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功能界定与机制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5

11.覃成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研究[J].经济学家,2011(4)

作者简介:

赵冰(1979.10-),女,河北工业大学博士,石家庄学院讲师,以区域战略为主要研究方向。

文化和经济的关系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全球化;经济;文化;融合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经济与文化及其关系的论述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将社会分成三大结构,即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那么文化处于哪一层结构中呢?而对于文化的不同理解决定了有不同答案。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都是文化,即文化史人类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包括哲学、宗教、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教育、风俗等观念形态的东西。文化不是经济的附属物,而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结晶,是人的外化、对象化和具体化,从而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本文侧重于文化狭义的理解,由此可以获得两点启示。首先,经济决定文化的性质、状态及发展;不仅如此,文化对经济发展起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精动力和智力支持,还为其提供文化资源和整合量。因此,和谐文化的建设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其次,经济的转型势必带动文化的转型。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文化的进步,而文化等滞后,势必影响甚至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更何况文化作为社会的产物,作为人的精神生活,只有成为群众的行为才有生命力。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语境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类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冷战的结束,两德的统一,苏联的解体,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东西方之间,不同体制的国家之间,都加速了融合。可以说,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时代以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传播的全球化为主要标志。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经济中的文化含量和文化中的经济穿透力不断提高,文化与经济的内在关系逐步深化,越来越密不可分,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达到部分重合,即经济文化、文化经济、经济与文化一体化。

何谓经济文化?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正如学者们对文化的界定因各自的学术背景等原因而无法统一一样,人们在什么是经济文化的问题上也难以取得一致意见。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药师寺泰藏认为,经济文化就是为使经济得到发展,组织和个人行为的总和。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认为,经济文化是指那些对个人、单位及其他机构的经济活动有影响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然而,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统一的定义,而是关于经济文化的某种基本共识。首先,应该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去界定经济文化。这是符合经济文化概念提出的背景和历史逻辑的。经济文化的这个特点表明,只有那些能够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文化,才属于经济文化范畴;其次,只有尽可能将影响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独立出来,才能确定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文化的这个特点表明,只有那些其影响能够相对独立地加以测量或考察的文化,才属于经济文化范畴;第三,构成经济文化的各个要素是一个整体,它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以整体或系统的方式实现的。因此,对各个经济文化要素实际影响的考察,必须以经济文化的整体为基础,重点是考察那些核心要素的影响。因此,应将经济文化主要限定在信念、态度和价值观这些核心方面;第四,就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而言,文化既可以作为一个直接因素,也可以作为一个渗透性因素:前者就是文化产业,它的存在和发展直接就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后者则是通过与经济发展的其他要素的相互作用,实现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

根据经济文化的这几个特点,我们认为所谓经济文化就是对经济发展有影响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不同的经济文化会导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因为经济文化既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也能够阻碍经济发展。当经济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时,就会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而当经济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时,就会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正是基于对经济文化的认识,现存的经济实体表现出重视创建企业文化。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商品意识和营销文化的重要性,从而注意吸收和借鉴国外的营销文化,发展各种营销艺术、橱窗艺术、牌匾艺术、广告艺术、柜台艺术,促销艺术不断发展。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和利益关系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文化产品和服务日益具有经济功能和市场效益,文化生产和管理中越来越多地渗透各种经济要素,文化进入市场,不断增加经济成分,运用市场手段,增强自身实力,将商品属性解放出来,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良性循环。这些发展现象就是理论界提出的文化经济。文化经济的涵义主要包括:一是文化发展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不仅文化产品和服务成为重要的消费内容,而且文化也成为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要素,精神文化领域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空间;二是文化和经济加快融合,呈现一体化趋势,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和产品都包含着文化因素和文化内涵,文化成为社会生产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经济借助文化的力量迅速扩张,生产力在文化的支撑下获得质的提高;三是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文化的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更加丰富,实现精神要素与技术要素,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四是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且发展势头迅猛,潜力巨大,成为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主导力量,加速了知识、技术之外的文化要素进入社会生产领域,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五是文化在政治运行中的作用愈加突出,政治理念融入大众文化之中,政治内容越来越多地通过文化形式来表达,一些范围更广,渗透力更强。文化经济的内容构成不仅包含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而且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文化艺术、娱乐休闲等精神因素。它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有效地把弘扬科学理念和倡导人文精神统一起来,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的能动作用。不同文化层次的人所创造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理念作用与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文化的生产、消费、传播与创新推动和引导着经济、政治的发展。经济发展领域中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文化经济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精神为先导,以科学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经济。是对当今时代越来越突出的文化形态与经济形态日益交融,彼此渗透相互促进现象的深刻反映。经济与文化互相融合,逐渐融为一体,形成新兴的文化产业。文化经济化最直接的表现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包括教育产业、高新产业、传媒产业、艺术产业、体育产业、休闲产业等等,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主导力量。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联系更加密切。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就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经济和文化进一步加快融合,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一体化趋势。

三、新语境的时代要求

经济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出来,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并形成具有广泛效应的发展模式。步入21世纪,知识经济推动的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世界各国都看到了经济与文化互动的新发展,并将文化竞争作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领域,采取相应政策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发展与经济建设同步。

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发展要求人们,一方面按照自己的文化观念从事经济活动,以文化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经济活动和市场方式自主选择适合的精神文化消费,满足文化需求。在价值取向上,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功能和价值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必然促进物质、精神产品的丰富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而物质和文化对人们的极大满足又反过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因而这一切充分体现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立足于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全面、更科学、高质量地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在强调物质增长的同时突出人的价值,在GDP的构成中突出文化因素。

由于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与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经济文化也不会是完全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文化的差异就会导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中国已经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成为世界经济大家庭中的一员,在受制于世界经济发展的逻辑,受制于全球性的游戏规则,在学习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先进的经济制度和管理模式过程中,必须使之与本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制度相融合,进而发展出一套新的适合本国国情的制度模式和管理模式,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和经济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那些先进的东西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消化,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亨廷顿、哈里森主编,2002年,《文化的重要作用》,新华出版社。

[2]药师寺泰藏,2004年,《要重视经济文化》。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4]郝立新主编,2002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高朝明、高静文主编,2000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新疆大学出版社。

[6]李秀林主编,2005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人民大学出版社。

文化和经济的关系范文第9篇

关键词:电力经济学 发展 前景

电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它与国家和人民的发展息息相关,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电力经济学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建设小康社会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电力资源作为很重要的能源,为了满足人们的供求需要,我们应该大力推广电力经济学学科的建设,使得我国电力经济学得到很好的发展。我们要根据电力工业自身的发展情况,能够意识到我国电力经济学学科的落后现状,同时能够看到这一学科的发展前景,加大力度落实电力经济学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一、研究对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电力和经济之间关系的认识也有所提高,因此,电力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在随着人们认识的改变而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从两方面来说。

1、从宇宙观角度来说

(1)微观角度

从微观角度来说,电力经济学以电力规划方向为主,主要研究电力生产和供求环节以及电力建设方面出现的一些经济问题。

(2)中观角度

从中观角度来看,电力经济学不仅包括微观角度的观点,还研究电力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出现的一些经济问题。

(3)宏观角度

从宏观角度着手,电力经济学不仅包括了微观角度以及中观角度的所有观点,还研究电力产业与国民经济中出现的一些关系问题。

(4)宇宙观角度

从整个宇宙观来讲,电力经济学不仅研究前面提到的微观、中观、宏观角度的一些问题,还研究全球电力产业中碰到的一些经济问题。

2、从传统和现代角度来说

(1)传统观点

电力经济学是研究电力生产中电力与经济的关系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合理的运用资源促进电力经济的发展。

(2)现代观点

电力经济学是以电力、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的和谐发展为前提用于处理和研究这些结构之间的复杂关系的一门学科。它既需要相对的科技支持,有需要稳定的管理体系来维系。如下图1所示,表述了现代电力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图1 电力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如今,电力经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利用现今的科技方法,化解实际研究对象与科学理论之间的矛盾,使得电力与经济共同发展。电力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比较复杂,包含微观、中观、宏观到宇宙观的发展,还包括从传统到现代的延伸。发展电力经济学科促使了电力科学的进步,同时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二、研究内容

电力经济学是以电力、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的和谐发展为前提的,用于处理电力和经济的关系使其稳步发展的一门学科。它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电力和经济的关系,根据他们的发展规律找到最优的发展条件。其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电力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电力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这三方面。

三、研究方法

电力经济学不但含有电力学科的特点,而且还与经济学科相关。总的来说,电力经济学可以分成整体和局部两个层次,前者研究的是电力产业与其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关系问题,后者研究的是电力部门自身的经济问题。

四、与其他学科关系

从电力经济学的自身特点和研究对象等方面可以看出,电力经济学跟好多学科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这些联系不仅和电力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方法有关,还和其学科体系有联系。

1、和经济学的关系

从根本上来说,电力经济学是电力和经济学相融合而衍生的一种经济学学科,它属于经济学的范畴。作为靠垄断企业,电力工业发展电力经济学能够保护能源环境,提高国民经济水平,具有很好的前景。

2、与热力学的关系

电力作为一种很重要的能源,其与电能的转换是一种物理化学的过程,需要遵循热力学的原理和相关定律。

3、与决策科学的关系。

电力经济学与电力决策相互影响,电力经济学是决策的基础,而电力决策又能对电力经济学进行指导作用。发展电力经济学具有良好的前景,是对稀缺资源的合理利用。

4、与管理科学的关系。

管理科学是以人为主体的一项学科,主要负责一些社会活动的组织和协调活动,它的有些理论能够指导电力经济学的发展。

通过这些其他学科和电力经济学的相互融合,使得电力经济学的理论更为丰富,其方法更加科学和完善,其发展的前景也就更大。

五、总结

电力经济学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建设小康社会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对于保护环境和发展国民经济方面也有着很好前景。我们应该大力推广电力经济学学科的建设,使得我国电力经济学得到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楚风;新时期中国经济学学科建设[N];光明日报;2002年

[2]缪峰;会计准则的信息经济学分析与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3]叶泽;电力市场中企业合谋的原因[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文化和经济的关系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民族经济;文化发展;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4-0024-02

一、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一直以来,在传统观念里,人们总是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割裂开来,认为文化与经济就像两条道上跑的车,彼此都有属于各自的轨道。事实上,文化与经济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马克思在经济学观点中就讨论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概念。当一个国家的人民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谈教育、艺术……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经济基础稳固了,上层建筑才能发展,所以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文化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呢?

首先,从经济对文化发展作用的视角来看,一方面,经济为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提供物质基础和丰富的创作源泉。另一方面,经济为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动力和流通市场。经济对文化的需求是促进文化发展和进步的动力。

其次,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文化和经济这两者总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然而,这两者的关系却并不完全总是这样,有的时候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一定的负相关性,即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并不“自成逻辑”。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文化优势等同于生产力优势、经济优势。因为文化作为一种潜在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变为经济优势还需要通过许多中介和环节。

在当代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已经深深融入经济活动,不但社会生产力获得了质的提升和发展,与此同时文化本身也不断创新,内容也更加丰富,对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文化的经济特性和功能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是文化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二是文化本身就是经济。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以及文化所具有的软实力,及渗透力、融合力、支撑力等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它的形成是人类需求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我们必须正确地看待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一方面,文化与经济两者彼此依存,相互促进,虽然其发展过程各具自己的规律和特点,共同发展的密切关系是毋庸置疑的,即经济对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同时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又提供了一个大的环境和平台,对经济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导向性作用。另一方面,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并不总是相一致的,即所谓的“非自成逻辑性”。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考虑到文化与经济关系的复杂性,在制定政策时应以此为基点,以促进社会快速、有序健康和良性运行发展。

二、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资源极为丰富,储量丰富,在全国足以称雄。能源,水能资源极为丰富,河流纵横,流量大,落差大,拥有可开发的水电资源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矿产资源品种较全,储藏量大。甘肃金川铜镍矿的镍储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土地资源也极为丰富,一方面表现为面积辽阔,占据我国版图约三分之一。与此同时,西部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敦煌石窟,丝绸之路遗迹,长江三峡,拉萨的布达拉宫都文明于世界。为了开发西部经济,已经建成兰新,成渝,宝成等铁路。但是,由于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碱化,草场退化,地力降低等降低现象比较普遍。所以,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开发已经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的精神依托和生活需要。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都需要特定的精神作支撑。从大的方面讲,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人民最可靠的领导力量。但从小的方面讲,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生活的圈子,都是在属于自己的小范围内生活的,所以这个圈子本身就具有了属于自己的历史根源和文化背景。这种所谓的文化是和这些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本身就是生活的内容和生活的需要。

其次,民族文化作为意识形态中的民族文化对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是这个过程中的最活跃的因素。它可以反映一种生活过程,也可以反映一种追求和愿望,还可以反映对一项制度的态度,如此等等。而这一切又反过来作用于人类生活,影响民族经济的发展水平。民族文化内容的广泛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它是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

这些年来,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人们不仅对文化的认识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也在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对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认识也在不断增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尊重和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过程其实就是尊重和肯定各民族的文化价值和特性,也只有真正做到这些才能促进各民族间的理解、交流与相互尊重。

三、甘肃民族经济滞后对文化创新的影响及对策

甘肃民族地区特色农业规模总体偏小,比较效益较低,农民增收困难。畜牧业技术含量不高,缺少有规模、有品牌的下游深加工龙头企业和育种、养殖、加工、销售的产业化组织体系;二是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农牧民因病、遇灾返贫的问题时有发生。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转移就业难度较大。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市场竞争能力弱;三是贫困人口多,扶贪任务艰巨。在甘肃省21个民族县(市)中,有14个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民族地区“两基”攻坚和巩固的任务艰巨,优质教育、特殊教育资源短缺问题十分突出,国家、省、市和地方财政对文化事业发展投入不足。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严重制约了农牧区文化事业的发展。民族地区对公共卫生事业投入不足,医疗卫生人才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与分布不合理,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因此,加快和改进甘肃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但是各少数民族群众的迫切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的本质要求;甘肃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要发展,首先就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全国大局着眼,合理细致地统筹规划,认真扎实地积极向前推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提出解决对策。

1.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环境系统进行改善

首要的是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设和完善好重要交通路网以及区际通讯的建设。其次则是领会和参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对市场运行机制的运行减少人为干预,逐步转移政府工作的重点,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加强对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最后对于市场的不足和缺陷可以运用国家的宏观手段来调节。第三是重视法律的手段。加大法律规章的建设力度,从立法、执法和监督各个环节上重视法制建设,依法行政。努力把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建设逐步发展成为法制经济,让经济的运行做到有法可依,按法律法规发展,同时将政府、企业、个人的行为也尽可能地规范到法制轨道上。最后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投入,同时给予政策支持,从政府着手,给民族地区的中小企业发展营造一个适合发展的外部环境。

2.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为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的优与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景与方向以及程度,特别是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更是如此。而甘肃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模式主要是,低效高耗,掠夺自然的粗放的开发模式,所以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就必须坚持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效地结合起来。使经济发展真正地走向可持续。

与此同时,甘肃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还必须重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草地畜牧产业。为此,一要加强草原建设,将其作为基本工程。二要大力发展人工草业生产和围栏草场。三要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运用科学技术,实现科学养畜,在保持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这一前提下,由规模型畜牧业向效益型畜牧业转变,把增长的着力点放在提高牲畜周转率和出栏率上。

3.努力发展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是连接乡村和城市的桥梁,处于城市与农村之间,更别说与农牧区经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也是推动甘肃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保障。第一,小城镇建设为民族地区传统观念的改变提供了一个示范样板。第二,小城镇为新的生产力因素在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落脚点。因为从外部引进的许多新的生产技术和新的生产方式、要素等,总是通过小城镇并以此为基点才传向农牧区的。第三,小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会带来人们需求的增长。各种集市贸易场所一般都设在小城镇上,是农牧业产品及生产要素的区域集散中心,所以,小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壮大无疑会使区域社会内的总需求不断增长。第四,小城镇一般建在各民族地区交界的地方,因为它的互补性,所以具有跨民族的特点,是各个民族的群众进行经济交往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和重要渠道。

4.认清自身优势,加强对特色优势产业的培育

由于甘肃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上就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产业。这些特色产业是其他地区所不具有的,进而又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甘肃民族地区在构建民族特色经济时一定要认清自身优势。一方面,要对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做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同时必须运用市场经济的眼光来审视和衡量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真正找到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另一方面,甘肃民族地区的人民必须要树立全新的资源观,重视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还要加强对非自然资源的开发,实现资源开发综合效益的最大化。特别要重视人才、技术等资源的培育、积累和开发。

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是将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同志在十报告中就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国家的总体发展规划和战略率性发展目标为甘肃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指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黄海珠.试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J].企业经济,2004,(07).

[2]张筱.县域经济与文化创新[J].湖湘论坛,2000,(05).

[3].经济文化一体化[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06).

[4]尚纳新,何长才.科学技术对文化建设的作用探析[J].学习月刊,2001,(09).

[5]王杰.文化经济内涵之探问[J].新经济杂志,2005,(09).

[6]郭正礼.以和谐文化建设促民族地区社会和谐[J].求是,2007,(03).

[7]苗丽静.文化产业、文化市场与文化管理[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04).

上一篇:灾害治理项目范文 下一篇:防范灾害的措施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