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情报硕士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3 11:25:00

图书情报硕士论文

图书情报硕士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情报学;硕士论文;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4-0013-02

当前,世界各国的许多高等院校和科学研究机构都在加强对图书情报的研究,许多世界一流院校,比如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普林斯顿大学)、Yale University(耶鲁大学)、Massachusetts Inst.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学院)等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情报学教育体系。而比较而言,在我国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对图书情报学的相关研究,明显要相对落后,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有关情报学的招生和课题研究有所提升,并呈现出较为快速的增长态势,然而由于研究内容相对较为高深,而且研究的靶场显得较为前沿化与多元化。基于关键词对学位论文进行统计、研究与分析是文献计量学的范畴,是图书情报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即以学位文献或学位文献的某些特点为标的,以聚集梳理一定数量文献为基础,由此展开对某一时域某一领域科学技术基本状况与基本特征的研究,并由此论述和预测该领域科学技术在今后一段时期的研究趋势与特点规律态势。基于独特关键词进行图书情报领域的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是情报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方法,是一种将文献资料中的众多核心要素关联起来,进行统计分析的引证分析方法,其可以较为科学地评价文献所研究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揭示学科当时研究的热点,较为准确地评价文献所代表的学术水平。

1 研究对象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的对象定位于对国内图书情报领域这一总体框架,并于此基础上将“靶向”集中于硕士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与研究,将“靶标”聚集到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趋势、重点、前沿以及其变化情况,从而更加清晰地梳理出我国情报学研究的发展脉络,从而为我国情报学教育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的主要数据来源集中于国内著名的学位论文收集库――中国知网CNKI学术文献总库、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与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三大论文数据库”,以及国内高等院校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其中,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是国内收录学位论文最为全面的数据库,因此,为了确保分析研究的数据具有较高可信度与代表性,分析研究检索的数据源即来自该两个数据库,着重定位于“学科专业名称”、“学科专业分类”选项进行检索,而检索的时间区域定位于近10年,对于两个数据库检索出来的文献,对于相同的通过采用SQL 语句进行筛选,剔除重复的以及不符合的。

由此,以“情报学”作为检索词,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获得1640篇硕士论文,从万方数据库中获致1315篇硕士论文,通过SQL筛选剔除重复的以及不符合的795篇,总共获得有效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硕士论文2160篇。

2 基于高频关键词的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硕士学位论文特点

通过对获取到的2160篇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硕士论文进行研究,综合统计论文的关键词,累计关键词有13976个,经过分析研究,去除不能表达论文主题概念的关键词3645个,共得10331个,平均每篇硕士文献关键词数为4.78个,由此可说明该统计是科学的,与国外科文献资料对关键词的标引规则相符(国内外科技期刊要求的每篇关键词应标出 3-8 个),接着对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分析,将关键词的频度大于60作为标准,将其定义为“高频词”,通过对“高频词”的统计分析,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有关“知识管理”这一主题的频次最高,多达126次。无疑,这也证实了近些年来,学术界对知识管理这个方向的研究热点。此外,“电子商务”为121次、“信息化”为118次、“信息技术”为112次、“竞争情报”为102次、“信息服务”为98次、“信息检索”为96次、“数据挖掘”为87次、“数字图书”为84次、“信息资源”为79次、“电子政务”为75次、 “知识服务”为71次、“知识共享”为68次、“数据仓库”为63次,从中也反映了我国对信息化建设、知识服务、数字化建设等关注在日益提升,也验证了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重新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的实效,表明了情报学与管理学之间渗透和结合日益加强,也可以折射出当前研究的重点、热点仍然集中在情报学基础领域,并预示着今后情报学研究的一个重点将是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与利用。

3 基于聚类共词的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硕士学位论文特点

通常来说,仅仅通过孤独地察看论文的某一关键词,通常是难以有充足的理由说明该论文所研究的主题,然而通过关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关键词,将可以给予人们更加充分的信息去把握论文的大致内容和论文的主题脉络。通过采取计算机数字高效处理作用,充分发挥Excel的数据透视功能,再次对出现次数高于60的高频出现的关键词进行“聚类性”分析,统计在同一论文中两两同时出现的关键词,从而构建出60 × 60的“聚类共词矩阵”,通过这一矩阵的研究,非常清晰地显示出“聚类共词矩阵”是一个对称矩阵,其中位于矩阵对角线上的数据显示的是某关键词自身一同出现的频次,这个一同出现的现象就实质来说,就是论文之间的相关度,对于非对角线上的数据,则表示不同关键词之间的共现频次。通过这个矩阵可以从另一个侧反题出,关键词分布既有交叉、相互渗透又具有群组分布的独立性。通过Excel的数据透视处理得到共现频次较高的有:“知识管理”为124次,“电子商务”为106次,“竞争情报”为101次,“高校图书馆”为98次,“信息服务”为92次,“数据挖掘”为87次,“数学图书馆”为83次,“信息资源”为81次,“电子政务”为79次,“知识共享”为72次,“数据仓库”为66次。由此可以看出,在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主题中,当前基于数字化、信息化、电子化的知识管理与数据挖掘是个热点,同时也说明我国情报学教育研究的领域在不断拓宽。

综合以上,关注独特关键词下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学科结构特点,获得了基于高频关键词的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硕士学位论文特点,以及基于聚类共词的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硕士学位论文特点,通过对研究结果的比较分析,得出了一些有较为充足理由支撑的结论,那就是从中可以较为清晰地得出,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侧重点在于“数字化、信息化、电子化的知识管理与数据信息挖掘”。

参考文献

[1]曾学喜.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指标体系构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11).

[2]Miao Adam X,Zacharias Greg L.A computational situation assessment model for nuclear power plant operations[J].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Man and Cybernetics,2011(9).

[3]梅中玲.基于 web 信息挖掘的网络舆情分析技术[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

图书情报硕士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题】实践研究

【【关键词】网络/社科信息资源/检索策略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网上社科信息资源日益丰富。但由于网上信息资源高度分散、数字信息的易拷贝等特点导致信息重复率高,无序性更为突出。所的社科信息没有统一的管理和规范,加之现有的检索工具智能化程度较低,导致信息查询困难,大大影响了网上社科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了解目前网上社科信息资源的分布情况,加快和扩大网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进度和规模,利用信息网络共享社科信息资源,弥补目前普遍面临的信息资源短缺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1网络社科信息资源的分布

1.1网上电子期刊资源

网上电子期刊具有时效性强、内容丰富、检索途径多样等优势,利用率非常高。网上电子期刊包括与印刷版同时发行和仅在网上发行的两种,其主要来源渠道有:

(1)出版商和文摘索引服务商提供的期刊检索服务。目前,国际上大多数主要的期刊出版商都建立了全文数字化期刊数据库,并通过因特网提供服务。如美国学术出版社(AcademicPrees)的IDEAL(InternationalDigitalElectronicAccessLibrary)系统(http://),德国Spring-Verlag出版公司的Link系统(http://www.link.springer.de)等。有的文摘索引服务商则将自己的产品上网,提供包括期刊订购、检索、全文传递等服务。如美国威尔逊公司(Wilson)的WilsonFulltext(http://)。

(2)网络数据库信息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存储在网络服务器上的网络数据库品种多、质量高,大多由信息服务商或大型图书情报机构创建维护,如世界上最早和最大的国际联机检索系统Dialog,美国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中国期刊网等。访问的形式主要有授权直接访问或访问镜像站上的数据库两种。中国期刊网的题录数据库免费供用户检索,可为用户提供6000多种刊物的题录信息。有的数据库服务商不定期地提供某些数据库的免费试用服务。

(3)文献情报部门或学术性机构提供的服务。文献情报部门或学术性机构依托自己或协作单位的馆藏,通过自己的网站提供期刊或其他类型文献的网上检索服务,用户在有的网站检索二次文献信息的同时,还可以订购原始文献,原文可通过E-mail、传真、浏览、下载和联机打印等方式获取。如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科学网(webofscience,http://)提供世界三大引文索引SCI、SSCI、A&HCI)的检索。

(4)网络版期刊提供的服务。许多期刊正在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便于读者上网检索或提供免费的电子邮件现刊目录服务。如《中国远程教育》免费为广大读者提供全文阅读、期刊订阅及检索服务;《世界华人名人录》网络版提供网络版的题录和全文;中国经济展望网提供《宏观经济观察》、《宏观经济论坛》等多种网络版期刊的题录和全文,等等。

1.2网上图书信息

网上提供的图书信息主要包括书目信息和电子图书。

(1)出版商提供的书目信息。国内外许多出版社都设有自己的网站,通过因特网其出版物的目录、最新图书内容简介、价格等信息。如高等教育出版社提供新书推荐、教材目录以及书目查询服务等;AcademicPress提供其出版物的目录、最新图书内容简介、价格等信息,带有一定的销售宣传性质。

(2)图书馆、文献情报中心提供的联机图书馆馆藏目录。目前全球至少有15000个大型图书馆的联机目录24小时对外开放。读者通过OPAC可以查询到大量的书目信息,确定某本书是否在馆,能否通过馆际互借加以利用等。有些联机目录不但提供书目及摘要,还提供其他信息资源,用户可以通过相应的URL地址访问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种图书馆。

(3)数字图书馆提供的电子图书。数字图书馆是数字化生存时代的重要文化基础设施。用户只需通过鼠标和键盘,记载人类文明成果的图书资料就会方便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如超星数字图书馆可为读者提供35万册的PDG格式的数字图书。其会员可随时阅览到最新图书。国内可供读者阅读图书的还有中国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等。

(4)研究机构提供的电子图书。以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的“古文献资料库中心”和中国台湾的“瀚典”为代表。两网站除部分内容需付费使用外,绝大部分内容可免费在线浏览。

(5)个人或团体网站提供的电子图书。大多数文学类网站属于此类,有的以收藏为主,有的以链接为主。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大多是中外文学名著和眼下一些比较红火的图书,也包括一些网友自己的习作和文摘,一般为全部免费提供给读者阅读。

1.3网上报纸资源

网上电子报纸时效性强、传播范围广,提供大量时事、专题、经济、政治、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信息,正逐渐成为新的重要的社科信息源。据不完全统计,自1995年10月《中国贸易报》率先在网上开办电子版以来,到1999年6月,国内已有273家报纸上网提供阅览。以《人民日报》网络版为例,它从每天凌晨0时30分到5时,将每天出版的《人民日报》、《市场报》等17种报刊的全部文字和图片上网,还分为“中国”、“国际”、“财经”等9个频道,每天滚动国内外新闻1500条,并就新闻热点制作专题。网站还设置了对报刊和频道新闻均有效的信息检索功能,读者很方便就能查到相关资料。

1.4网上学位论文资源

(1)利用全国性的学位论文数据库提供的信息。许多国家已将学位论文数字化列为重要的项目计划,其中较具规模与成效的,例如:ETDDigitalLibraryNetworkedDigitalLibraryofThesesandDissertations(NDLTD)网络博硕士论文数字化图书馆计划。它是一个国际论文资源的电子图书馆计划。通过整合性检索可检索19个单位的论文;另外更列出

许多大学及研究机构博硕士论文的网址。CALIS高校学位论文(文摘)数据库,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的一个子项目,建库的目的是通过对分散在各大学中各类学科的学位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建库、上网,使原始的论文信息获得升值,为国内外希望获取高校学术信息的用户提供方便的查询途径,起到推动高校教学、科研交流和促进发展的作用。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收录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著名大学在内的83个CALIS成员馆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截止到2002年5月21日,已有97所学校申请加入学位论文数据库建库工作,学位论文数据库上网数据已达到约9.7万条。

(2)利用商业出版机构或信息中介者提供的信息。目前已有商业出版机构取得授权,通过正式的出版渠道出版学位论文;有些则是委托商接受论文订购。如1983年成立的UMI公司,是美国学术界首屈一指的出版公司,出版物包括自1861年美国的第一本论文到目前所出版的150多万本美加地区博硕士论文,1997年以后出版的已经有PDF形式的论文,可直接使用信用卡订购下载。通过Amazon网络书店订购学位论文,前25页可免费浏览。

(3)利用联机检索系统中的学位论文数据库。一些知名的联机检索系统中都包含大量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数据库。如Dialog系统、QuestelQrbit系统、STNFizKar/sruhe系统。我国的“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是中国知识基础工程(CNKl)继《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超大型数据库建成后,又一项大规模开发利用我国知识信息资源的重大信息化工程。按照CNKI信息采集范围规定的信息源,它已收录全国有博士招生点的280多家院校的1800多个博士点和3000多个硕士点2000年以来的博硕士学位论文5万多本。并按科学的体系进行了编辑。到2002年底,加入这一数据库的博硕士培养单位将达到80%以上,2002年6月2日的《光明日报》称该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惟一最科学、最全面的中文全文博硕士学位论文检索数据库。

(4)学术教育单位自建的学位论文数据库。有些大学或资料中心在原有图书馆馆藏目录查询系统之外建立本校的博硕士论文查询系统,部分学校除提供书目及摘要外,另有全文下载功能。如:MITThesesOnline麻省理工学院,收录经选择后的博硕士论文,提供论文扫描后之全文。可线上订购全文,包括:纸本、PDF档及微缩片三种形式。《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数据库》,提供多种途径包括摘要和全文的检索能力,可以查到上海交通大学历年的博硕士论文书目资料及摘要,博士论文的全文下载仅限授权用户。

1.5网上政府信息

政府信息是政府活动的原始记录和产物,它的发展与政府机构本身的扩充及其职能的强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文献地位和使用价值也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而不断上升和升值。网络政府信息的多少,已被视为一个国家民主程度的表征之一。

在网络发达的美国,据1997年中期统计,美国联邦政府的4300个网站和215个电脑公报牌已将政府的42个部门机构拴链为一体,在2000年末已将政府3/4的议事录(transaction)电子化。通过网络,可以查找美国的总统文献,如:国情咨文、经济咨文等;可以通过美国GPOAccess主页、美国国务院网站或美国国务院外交事务网等查找美国国务院的文献资料;还可通过美国商业部的国情普查局、劳动统计局、经济分析局等查找美国的统计资料。

1999年1月22日,中国电信和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联合40多家部委信息主管部门在北京召开了“政府上网工程”启动大会,要求1999年底60%以上的部委和政府部门在163、169网上建立正式网站,到2000年底则要实现80%以上部委和政府部门建立网站。据2002年7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1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全国各级政府部门申请域名的已达5864个,“政府上网”已经成为现实。

1.6电子论坛和电子会议

因特网上设有USENET及Listserv电子论坛,也称新闻讨论小组。USENET及Listserv都是由成千上万个专题讨论小组构成。每个小组是由某一主题参与的文章所构成。USENET与Listserv类似,但是,前者范围更广泛,几乎无所不包,一般不需订购便可参与;而后者较为严肃,而且更趋学术性,通常还需订购方可参与。因特网上用户通过E-mail均可自由参与电子论坛的活动,从中可以获得用任何其他手段都难获得的第一手重要专题信息与资料。因此,它是研究人员及时了解跟踪学科动态与前沿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可消除印刷出版物时间滞后的缺点。电子论坛的另一特点是举办国际电子会议。例如,利用Listserv,一些学术团体与组织已成功举办了多次专业性的国际学术会议。参加这些会议,能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研究发展动态,获取完整的会议论文与资料。

1.7网络数据库

存储在网络服务器上的文献信息数据库称为网络数据库,多由信息服务商或大型图书情报机构创建维护,品种多,质量高,但基本上都是需要付费才能使用。访问网络数据库的形式主要有直接访问和访问镜像上的数据库两种。目前在网络上运行的著名数据库,如:Dialog系统已拥有600多个集文献信息库、数据信息库、事实信息库和全文信息库于一体的大型专业数据库系统;OCLCFirstsearch数据库,能为用户提供包括ArticleFirst、ContentsFirst、ERIC、FastDoc、GPO等14个基础数据库。

1.8网上其他社科信息

网络上还有大量的会议信息、政策法规、标准文献、产品样本目录、组织机构、通讯讨论组等。这些资源的实用性也很强。

2网络社科信息资源的检索

2.1直接进入网站或数据库进行检索

通过这种途径进行检索,要求检索者对网络信息资源分布有所了解,进行检索前,首先要分析所检课题的信息类型,然后找到可能包含其内容的相应网站的相应系统。比如,要了解某一新课题相关论著,首先确定需要检索书目,可以利用国家图书馆的书目检索系统进行检索,也可进入高校图书馆书目信息查询系统进行检索。如果要了解课题目前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首先确定可以检索期刊目次,外文的可以进入清华的科技新刊报导检索,中文的可以检索CNKI的期刊专题题录数据库。

2.2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检索

搜索引擎俗称“网络门户”,是搜集网络信息资源最方便的入手工具。据统计,至少85%的网上用户使用搜索引擎来查找信息。目前在因特网上已有数千个搜索引擎,中文搜索引擎也有100多种。利用搜索引擎可以搜索所有在网上的资源而不必预先知道资源所在的地址。搜索引擎通常有两种检索方式:一种是分类目录导航,一种是输入检索词进行匹配检索。前一种是以Yahoo!为代表的人工分类式搜索引擎,根据检索主题所属类别,逐级展开分类目录,查找分类匹配信息。分类式搜索引擎虽具有分类清晰、准确的优点,但却存在人工成本高、收集内容有限、难于更新的不足。后一种是以AlatVista为代表的基于Robot的搜索引擎,它提供对关键词、主题词或自然语言的查询,由程序自动搜索。用户只要在搜索框中输入检索式或表达式,搜索引擎就会返回一组指向相关站点的超链接。由于是机器人程序自动搜索,可方便地收集更多的网站并及时更新、发现及删除已不存在的站点,从而大大提高用户查询结果的数量。这两种类型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各不相同,检索效果也各有差异,应合理选用。

2.3利用专业信息资源导航系统获取信息资源

搜索引擎虽然是整合互联网信息资源,并使之有序化的重要手段。但是据NEC研究院的最新研究,网上信息缺乏有效整合标准和手段,搜索引擎只能覆盖网上不到1/4的信息,而发表在《自然》杂志的研究称,没有一个搜索引擎可以覆盖网上信息内容达16%以上,并且随着站点越来越多,这个比例还会下降。因此通过通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通用搜索引擎的信息覆盖面广,面向大众的信息居多,要查询业务性较强的主题,查准率较低。为了使网上的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作用,许多国家的信息工作者把分散在网上的某一或某些主题信息通过多个搜索引擎的协同搜索,选择有较高利用价值的信息资源URL,经过专业人员的加工、总结、归类,以目录的形式组织起来,按学科门类进行分类,使用户能按类目浏览,方便地获得某一主题的相关信息。通常先按照学科设立一级类目,在一级学科类目下设二级学科栏目,二级学科类目下可以按照信息资源类型设三级类目(如果本学科的信息资源较少,可以不再按信息资源类型设三级类目,使二级类目直接对应于具体的信息资源,这样更简洁明了),三级类目对应的就是具体的信息资源的网址。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网上专业资源指南和WWW虚拟图书馆,把读者和网上信息资源连接起来,可以节省用户网上漫游的时间。如:知识管理虚拟图书馆(http:///km/)、语言类虚拟图书馆(http:///)等。

3基于网络的社科信息资源检索策略

网上社科信息资源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更新频繁,通过各种专业搜索引擎和专业信息资源导航系统查找是最主要的途径。但是,任何一个研究人员都必须关注、浏览本专业相关的国际学会、协会、研究所的网上主页,同时加以取舍和鉴别,最终从网上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这才是网络信息检索的主旨所在。同时,网上的信息检索系统有着各自不同的服务功用,用户在检索时,如果选用不恰当,会事倍功半,因此在实际检索中应针对不同的检索要求,加强检索策略的规划,其中包括检索标识的确定、检索人口的选择、检索词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检索提问的表达等。正确而完善的检索策略可优化检索结果,反之会造成检索的失误或失败。

3.1确定检索项

(1)分析检索课题,明确检索要求。分析检索课题,是为了弄清楚检索课题要达到的目的和意图,弄清楚课题学科属性、专业范围及相关内容,以便正确选用数据库、检索词和逻辑运算符,确定检索标识,达到良好的检索效果。

(2)选择适当的语词,确定检索项。规范词和自由词是检索常用的语词。规范词是规范化的语词,是受控词汇,它取自主题词表(叙词表)。自由语词是自然状态的语词,属于非受控词汇。检索时,应遵循优先使用规范词,根据实际情况恰当使用自由词的原则。

(3)检索项之间进行逻辑组配,编制检索表达式。不管是数据库还是网上的搜索引擎,几乎都具有逻辑组配检索功能。由于已确定的检索项表达的主题概念间存在逻辑关系,可以通过使用布尔逻辑算符和位置算符对检索项进行组配,编制成检索表达式。常用的布尔逻辑算符有“逻辑与”(and)、“逻辑或”(or)和“逻辑非”(not);常用的位置算符有“near”、“with”、“field”等算符。

3.2选择检索工具

(1)科研选题和科研进行中,由于要检索比较专业的、学术性较强的文献信息,如正式发表的期刊论文、会议记录等,应选择网上数据库检索系统,以保证检索结果的全面性和权威性。

(2)网上商务信息数据库的比重逐年增加,如中文的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和美国的Dialog公司均提供许多很有特色的商务信息数据库,用户如要检索比较准确和系统的商务信息(包括政策与法规、市场、金融、商品等),也可以选择网上数据库信息检索系统,登录其网站,进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有偿信息检索。

(3)检索时效性较强的信息,如新闻报道、最新商务信息等,可以选择网上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具有信息传递速度快且免费检索的特点,但对于学术性强,比较专深的课题,用搜索引擎检索效果不理想。

(4)针对具体的检索课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灵活地配合使用,取长补短,即以专业性或综合性数据库检索为主,适当辅以网页搜索的检索方法,以达到最佳检索效果。实际操作中,用户最常用的就是这种综合运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黄如花.网上电子期刊的利用.图书情报工作,2001(12)

2陈光祚,夏立新,我国网络图书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2)

3李家清.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对策研究.图书情报知识,2001(1)

4司莉.因特网上的图书馆虚拟文库建设.图书情报知识1999(1)

5李毅萍.网络报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图书馆论坛,2001(4)

图书情报硕士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题】实践研究

【【关键词】网络/社科信息资源/检索策略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网上社科信息资源日益丰富。但由于网上信息资源高度分散、数字信息的易拷贝等特点导致信息重复率高,无序性更为突出。所的社科信息没有统一的管理和规范,加之现有的检索工具智能化程度较低,导致信息查询困难,大大影响了网上社科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了解目前网上社科信息资源的分布情况,加快和扩大网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进度和规模,利用信息网络共享社科信息资源,弥补目前普遍面临的信息资源短缺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1网络社科信息资源的分布

1.1网上电子期刊资源

网上电子期刊具有时效性强、内容丰富、检索途径多样等优势,利用率非常高。网上电子期刊包括与印刷版同时发行和仅在网上发行的两种,其主要来源渠道有:

(1)出版商和文摘索引服务商提供的期刊检索服务。目前,国际上大多数主要的期刊出版商都建立了全文数字化期刊数据库,并通过因特网提供服务。如美国学术出版社(AcademicPrees)的IDEAL(InternationalDigitalElectronicAccessLibrary)系统(http://),德国Spring-Verlag出版公司的Link系统(http://www.link.springer.de)等。有的文摘索引服务商则将自己的产品上网,提供包括期刊订购、检索、全文传递等服务。如美国威尔逊公司(Wilson)的WilsonFulltext(http://)。

(2)网络数据库信息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存储在网络服务器上的网络数据库品种多、质量高,大多由信息服务商或大型图书情报机构创建维护,如世界上最早和最大的国际联机检索系统Dialog,美国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中国期刊网等。访问的形式主要有授权直接访问或访问镜像站上的数据库两种。中国期刊网的题录数据库免费供用户检索,可为用户提供6000多种刊物的题录信息。有的数据库服务商不定期地提供某些数据库的免费试用服务。

(3)文献情报部门或学术性机构提供的服务。文献情报部门或学术性机构依托自己或协作单位的馆藏,通过自己的网站提供期刊或其他类型文献的网上检索服务,用户在有的网站检索二次文献信息的同时,还可以订购原始文献,原文可通过E-mail、传真、浏览、下载和联机打印等方式获取。如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科学网(webofscience,http://)提供世界三大引文索引SCI、SSCI、A&HCI)的检索。

(4)网络版期刊提供的服务。许多期刊正在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便于读者上网检索或提供免费的电子邮件现刊目录服务。如《中国远程教育》免费为广大读者提供全文阅读、期刊订阅及检索服务;《世界华人名人录》网络版提供网络版的题录和全文;中国经济展望网提供《宏观经济观察》、《宏观经济论坛》等多种网络版期刊的题录和全文,等等。

1.2网上图书信息

网上提供的图书信息主要包括书目信息和电子图书。

(1)出版商提供的书目信息。国内外许多出版社都设有自己的网站,通过因特网其出版物的目录、最新图书内容简介、价格等信息。如高等教育出版社提供新书推荐、教材目录以及书目查询服务等;AcademicPress提供其出版物的目录、最新图书内容简介、价格等信息,带有一定的销售宣传性质。

(2)图书馆、文献情报中心提供的联机图书馆馆藏目录。目前全球至少有15000个大型图书馆的联机目录24小时对外开放。读者通过OPAC可以查询到大量的书目信息,确定某本书是否在馆,能否通过馆际互借加以利用等。有些联机目录不但提供书目及摘要,还提供其他信息资源,用户可以通过相应的URL地址访问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种图书馆。

(3)数字图书馆提供的电子图书。数字图书馆是数字化生存时代的重要文化基础设施。用户只需通过鼠标和键盘,记载人类文明成果的图书资料就会方便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如超星数字图书馆可为读者提供35万册的PDG格式的数字图书。其会员可随时阅览到最新图书。国内可供读者阅读图书的还有中国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等。

(4)研究机构提供的电子图书。以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的“古文献资料库中心”和中国台湾的“瀚典”为代表。两网站除部分内容需付费使用外,绝大部分内容可免费在线浏览。

(5)个人或团体网站提供的电子图书。大多数文学类网站属于此类,有的以收藏为主,有的以链接为主。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大多是中外文学名著和眼下一些比较红火的图书,也包括一些网友自己的习作和文摘,一般为全部免费提供给读者阅读。

1.3网上报纸资源

网上电子报纸时效性强、传播范围广,提供大量时事、专题、经济、政治、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信息,正逐渐成为新的重要的社科信息源。据不完全统计,自1995年10月《中国贸易报》率先在网上开办电子版以来,到1999年6月,国内已有273家报纸上网提供阅览。以《人民日报》网络版为例,它从每天凌晨0时30分到5时,将每天出版的《人民日报》、《市场报》等17种报刊的全部文字和图片上网,还分为“中国”、“国际”、“财经”等9个频道,每天滚动国内外新闻1500条,并就新闻热点制作专题。网站还设置了对报刊和频道新闻均有效的信息检索功能,读者很方便就能查到相关资料。

1.4网上学位论文资源

(1)利用全国性的学位论文数据库提供的信息。许多国家已将学位论文数字化列为重要的项目计划,其中较具规模与成效的,例如:ETDDigitalLibraryNetworkedDigitalLibraryofThesesandDissertations(NDLTD)网络博硕士论文数字化图书馆计划。它是一个国际论文资源的电子图书馆计划。通过整合性检索可检索19个单位的论文;另外更列出许多大学及研究机构博硕士论文的网址。CALIS高校学位论文(文摘)数据库,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的一个子项目,建库的目的是通过对分散在各大学中各类学科的学位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建库、上网,使原始的论文信息获得升值,为国内外希望获取高校学术信息的用户提供方便的查询途径,起到推动高校教学、科研交流和促进发展的作用。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收录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著名大学在内的83个CALIS成员馆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截止到2002年5月21日,已有97所学校申请加入学位论文数据库建库工作,学位论文数据库上网数据已达到约9.7万条。

(2)利用商业出版机构或信息中介者提供的信息。目前已有商业出版机构取得授权,通过正式的出版渠道出版学位论文;有些则是委托商接受论文订购。如1983年成立的UMI公司,是美国学术界首屈一指的出版公司,出版物包括自1861年美国的第一本论文到目前所出版的150多万本美加地区博硕士论文,1997年以后出版的已经有PDF形式的论文,可直接使用信用卡订购下载。通过Amazon网络书店订购学位论文,前25页可免费浏览。

(3)利用联机检索系统中的学位论文数据库。一些知名的联机检索系统中都包含大量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数据库。如Dialog系统、QuestelQrbit系统、STNFizKar/sruhe系统。我国的“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是中国知识基础工程(CNKl)继《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超大型数据库建成后,又一项大规模开发利用我国知识信息资源的重大信息化工程。按照CNKI信息采集范围规定的信息源,它已收录全国有博士招生点的280多家院校的1800多个博士点和3000多个硕士点2000年以来的博硕士学位论文5万多本。并按科学的体系进行了编辑。到2002年底,加入这一数据库的博硕士培养单位将达到80%以上,2002年6月2日的《光明日报》称该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惟一最科学、最全面的中文全文博硕士学位论文检索数据库。

(4)学术教育单位自建的学位论文数据库。有些大学或资料中心在原有图书馆馆藏目录查询系统之外建立本校的博硕士论文查询系统,部分学校除提供书目及摘要外,另有全文下载功能。如:MITThesesOnline麻省理工学院,收录经选择后的博硕士论文,提供论文扫描后之全文。可线上订购全文,包括:纸本、PDF档及微缩片三种形式。《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数据库》,提供多种途径包括摘要和全文的检索能力,可以查到上海交通大学历年的博硕士论文书目资料及摘要,博士论文的全文下载仅限授权用户。

1.5网上政府信息

政府信息是政府活动的原始记录和产物,它的发展与政府机构本身的扩充及其职能的强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文献地位和使用价值也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而不断上升和升值。网络政府信息的多少,已被视为一个国家民主程度的表征之一。

在网络发达的美国,据1997年中期统计,美国联邦政府的4300个网站和215个电脑公报牌已将政府的42个部门机构拴链为一体,在2000年末已将政府3/4的议事录(transaction)电子化。通过网络,可以查找美国的总统文献,如:国情咨文、经济咨文等;可以通过美国GPOAccess主页、美国国务院网站或美国国务院外交事务网等查找美国国务院的文献资料;还可通过美国商业部的国情普查局、劳动统计局、经济分析局等查找美国的统计资料。

1999年1月22日,中国电信和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联合40多家部委信息主管部门在北京召开了“政府上网工程”启动大会,要求1999年底60%以上的部委和政府部门在163、169网上建立正式网站,到2000年底则要实现80%以上部委和政府部门建立网站。据2002年7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1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全国各级政府部门申请域名的已达5864个,“政府上网”已经成为现实。

1.6电子论坛和电子会议

因特网上设有USENET及Listserv电子论坛,也称新闻讨论小组。USENET及Listserv都是由成千上万个专题讨论小组构成。每个小组是由某一主题参与的文章所构成。USENET与Listserv类似,但是,前者范围更广泛,几乎无所不包,一般不需订购便可参与;而后者较为严肃,而且更趋学术性,通常还需订购方可参与。因特网上用户通过E-mail均可自由参与电子论坛的活动,从中可以获得用任何其他手段都难获得的第一手重要专题信息与资料。因此,它是研究人员及时了解跟踪学科动态与前沿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可消除印刷出版物时间滞后的缺点。电子论坛的另一特点是举办国际电子会议。例如,利用Listserv,一些学术团体与组织已成功举办了多次专业性的国际学术会议。参加这些会议,能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研究发展动态,获取完整的会议论文与资料。

1.7网络数据库

存储在网络服务器上的文献信息数据库称为网络数据库,多由信息服务商或大型图书情报机构创建维护,品种多,质量高,但基本上都是需要付费才能使用。访问网络数据库的形式主要有直接访问和访问镜像上的数据库两种。目前在网络上运行的著名数据库,如:Dialog系统已拥有600多个集文献信息库、数据信息库、事实信息库和全文信息库于一体的大型专业数据库系统;OCLCFirstsearch数据库,能为用户提供包括ArticleFirst、ContentsFirst、ERIC、FastDoc、GPO等14个基础数据库。

1.8网上其他社科信息

网络上还有大量的会议信息、政策法规、标准文献、产品样本目录、组织机构、通讯讨论组等。这些资源的实用性也很强。

2网络社科信息资源的检索

2.1直接进入网站或数据库进行检索

通过这种途径进行检索,要求检索者对网络信息资源分布有所了解,进行检索前,首先要分析所检课题的信息类型,然后找到可能包含其内容的相应网站的相应系统。比如,要了解某一新课题相关论著,首先确定需要检索书目,可以利用国家图书馆的书目检索系统进行检索,也可进入高校图书馆书目信息查询系统进行检索。如果要了解课题目前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首先确定可以检索期刊目次,外文的可以进入清华的科技新刊报导检索,中文的可以检索CNKI的期刊专题题录数据库。

2.2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检索

搜索引擎俗称“网络门户”,是搜集网络信息资源最方便的入手工具。据统计,至少85%的网上用户使用搜索引擎来查找信息。目前在因特网上已有数千个搜索引擎,中文搜索引擎也有100多种。利用搜索引擎可以搜索所有在网上的资源而不必预先知道资源所在的地址。搜索引擎通常有两种检索方式:一种是分类目录导航,一种是输入检索词进行匹配检索。前一种是以Yahoo!为代表的人工分类式搜索引擎,根据检索主题所属类别,逐级展开分类目录,查找分类匹配信息。分类式搜索引擎虽具有分类清晰、准确的优点,但却存在人工成本高、收集内容有限、难于更新的不足。后一种是以AlatVista为代表的基于Robot的搜索引擎,它提供对关键词、主题词或自然语言的查询,由程序自动搜索。用户只要在搜索框中输入检索式或表达式,搜索引擎就会返回一组指向相关站点的超链接。由于是机器人程序自动搜索,可方便地收集更多的网站并及时更新、发现及删除已不存在的站点,从而大大提高用户查询结果的数量。这两种类型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各不相同,检索效果也各有差异,应合理选用。

2.3利用专业信息资源导航系统获取信息资源

搜索引擎虽然是整合互联网信息资源,并使之有序化的重要手段。但是据NEC研究院的最新研究,网上信息缺乏有效整合标准和手段,搜索引擎只能覆盖网上不到1/4的信息,而发表在《自然》杂志的研究称,没有一个搜索引擎可以覆盖网上信息内容达16%以上,并且随着站点越来越多,这个比例还会下降。因此通过通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通用搜索引擎的信息覆盖面广,面向大众的信息居多,要查询业务性较强的主题,查准率较低。为了使网上的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作用,许多国家的信息工作者把分散在网上的某一或某些主题信息通过多个搜索引擎的协同搜索,选择有较高利用价值的信息资源URL,经过专业人员的加工、总结、归类,以目录的形式组织起来,按学科门类进行分类,使用户能按类目浏览,方便地获得某一主题的相关信息。通常先按照学科设立一级类目,在一级学科类目下设二级学科栏目,二级学科类目下可以按照信息资源类型设三级类目(如果本学科的信息资源较少,可以不再按信息资源类型设三级类目,使二级类目直接对应于具体的信息资源,这样更简洁明了),三级类目对应的就是具体的信息资源的网址。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网上专业资源指南和WWW虚拟图书馆,把读者和网上信息资源连接起来,可以节省用户网上漫游的时间。如:知识管理虚拟图书馆(*)、语言类虚拟图书馆(*)等。

3基于网络的社科信息资源检索策略

网上社科信息资源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更新频繁,通过各种专业搜索引擎和专业信息资源导航系统查找是最主要的途径。但是,任何一个研究人员都必须关注、浏览本专业相关的国际学会、协会、研究所的网上主页,同时加以取舍和鉴别,最终从网上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这才是网络信息检索的主旨所在。同时,网上的信息检索系统有着各自不同的服务功用,用户在检索时,如果选用不恰当,会事倍功半,因此在实际检索中应针对不同的检索要求,加强检索策略的规划,其中包括检索标识的确定、检索人口的选择、检索词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检索提问的表达等。正确而完善的检索策略可优化检索结果,反之会造成检索的失误或失败。

3.1确定检索项

(1)分析检索课题,明确检索要求。分析检索课题,是为了弄清楚检索课题要达到的目的和意图,弄清楚课题学科属性、专业范围及相关内容,以便正确选用数据库、检索词和逻辑运算符,确定检索标识,达到良好的检索效果。

(2)选择适当的语词,确定检索项。规范词和自由词是检索常用的语词。规范词是规范化的语词,是受控词汇,它取自主题词表(叙词表)。自由语词是自然状态的语词,属于非受控词汇。检索时,应遵循优先使用规范词,根据实际情况恰当使用自由词的原则。

(3)检索项之间进行逻辑组配,编制检索表达式。不管是数据库还是网上的搜索引擎,几乎都具有逻辑组配检索功能。由于已确定的检索项表达的主题概念间存在逻辑关系,可以通过使用布尔逻辑算符和位置算符对检索项进行组配,编制成检索表达式。常用的布尔逻辑算符有“逻辑与”(and)、“逻辑或”(or)和“逻辑非”(not);常用的位置算符有“near”、“with”、“field”等算符。

3.2选择检索工具

(1)科研选题和科研进行中,由于要检索比较专业的、学术性较强的文献信息,如正式发表的期刊论文、会议记录等,应选择网上数据库检索系统,以保证检索结果的全面性和权威性。

(2)网上商务信息数据库的比重逐年增加,如中文的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和美国的Dialog公司均提供许多很有特色的商务信息数据库,用户如要检索比较准确和系统的商务信息(包括政策与法规、市场、金融、商品等),也可以选择网上数据库信息检索系统,登录其网站,进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有偿信息检索。

(3)检索时效性较强的信息,如新闻报道、最新商务信息等,可以选择网上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具有信息传递速度快且免费检索的特点,但对于学术性强,比较专深的课题,用搜索引擎检索效果不理想。

(4)针对具体的检索课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灵活地配合使用,取长补短,即以专业性或综合性数据库检索为主,适当辅以网页搜索的检索方法,以达到最佳检索效果。实际操作中,用户最常用的就是这种综合运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黄如花.网上电子期刊的利用.图书情报工作,2001(12)

2陈光祚,夏立新,我国网络图书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2)

3李家清.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对策研究.图书情报知识,2001(1)

4司莉.因特网上的图书馆虚拟文库建设.图书情报知识1999(1)

5李毅萍.网络报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图书馆论坛,2001(4)

图书情报硕士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基于对体育学术信息传播的关注,本论文以2008和2009年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1219篇优秀硕士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文章的引文总量、引文类别、引文年代以及文献著录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

关键词 体育教育 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统计分析

一、文献引用总量的分析

本文以学位年度2008和2009年部分体育院校、师范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三类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截止到2010年4月30日共收集论文1219篇。从论文的来源来看,涵盖了较大部分我国2008、2009年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优秀硕士论文。

在收集到的1219篇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论文中,一共引用参考文献66100篇(表1),每篇都附有引文,引文数量最多的是155篇,最少的是13篇,说明本专业引文数量差异显著。平均每篇引文量为54.22篇。据统计,我国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篇平均引文量为60.8篇[1]。而国外研究表明“完成硕士论文要消化100篇左右参考文献”[2],这反映了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与文献阅读水平与国际水平还有很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努力。

表1 文献引用频数统计分析表

引文区间 论文篇数 占论文总篇数/% 引文数量 占引文总量/%

1-25 28 2.30 648 0.98%

26-50 536 43.97 22306 33.75%

51-75 541 44.38 32781 49.59%

76-100 90 7.38 7625 11.54%

101-125 20 1.64 2194 3.32%

≥126 4 0.33 546 0.83%

合计 1219 100 66100 100%

(一)中文文献引用总量的分析

在被统计的1219篇硕士论文中, 引文语种包括中文和外文两类。某一语种的文献被引用量愈大,则说明该语种比较重要和常用。由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表2),中文引文占绝大多数,一共有62518篇,占引文总量的94.58%,其中引文数量最多的为150篇,最少的为11篇,中文类平均篇引文量为51.29篇,这一结果表明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引用文献中,中文文献占相当大比例,对外文资料的利用则较少,引文语种来源过于单一和集中。这与体育专业研究生总体外语水平相对较差的事实相关。

表2 中文文献引用量统计表

篇数 中文引文总数 中文引文所占比例 最低引文数 最高引文数 篇平均引文数

1219 62518 94.58% 11 150 51.29

(二)外文文献引用总量的分析

由统计结果(表3)可以看出:外文引文主要为英文,只包含极少量的日文、俄文,可见研究生掌握和查阅的外语语种非常单一,多样化程度较低。从世界科技文献的语种分布情况来看,英语占46%,俄语占14%,德语占10%,法语占9%,日语占4%,其他占17%[3],而我国体育学学位论文引文语种按比例依次:中、英、日、俄、德、法等6种语言文献,外文类引文占43.98%[4],相比之下,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外文使用量与之有较大差距。

表3 外文文献引用情况统计表

类别 论文篇数 外文引文总量 英文 日文 俄文 最高引文数 篇平均引文数

数量 1219 3356 3337 8 11 35 2.75

比例/% ―― 100 99.5 0.2 0.3 ―― ――

二、文献引用类型的分析

研究引文的文献类型,可以了解本学科论文的文献来源,测度各类文献载体的情报价值,引文类型一般分为期刊、图书、报纸、学位论文、专利、会议论文、网络电子文献等。由于本次统计过程中发现外文文献大部分都没有标明文献类别,故只对中文引文类型做了统计而未对外文引文类型做统计。从统计结果来看(表4),中文引文类型较为全面,期刊类引文数量居各类文献引用之首,总量为41386篇,占引文总数的66.2%,是最主要的引文源,最高的达95篇,最低的为2篇,平均引文量为33.95篇,明显高于其它的引文类型,这说明期刊正在成为传递科技信息和交流学术思想最基本、最首选的媒介,这与它出版周期短、内容新颖、信息量大、能及时反映世界科技水平、有很强的容纳性等特点是分不开的,这一结果与65%-70%来自期刊类的国际科技发展趋势相符[5]。

表4 中文引文类别统计表

类别 期刊 图书 论文集 报告 学位论文 报纸 国家标准 网络电子 专利 未定义 总计

数量 41386 15466 251 183 2533 377 261 342 13 1706 62518

平均 33.95 12.69 0.21 0.15 2.08 0.31 0.21 0.28 0.01 1.40 51.28

比例/% 66.20 24.74 0.40 0.29 4.05 0.60 0.42 0.55 0.02 2.73 100

其次,图书、著作类引文总量为15466篇,占中文引文类型总量的24.74%,引用数量最高的达71篇,平均引文量为12.69篇,这是因为图书类由于具有论述系统、观点成熟、可信度高等特点,所以也成为研究生利用数量较多的文献类型。

其它包括论文集、报告、学位论文、报纸、国家标准文献、专利、网络文献等,它们和为5666篇,所占比例较小,为9.06%,说明此类文献较少被引用。据韩国《朝鲜日报》28日援引德意志新闻社的报道说,据调查,亚洲工商界的领导者认为,在各种媒体中,最可靠的信息来源是报纸[6],所以研究生应加强对报纸类信息的查阅,此类文献将为研究生论文撰写提供更为丰富和可靠的资源。

三、文献引用年代的分析

引文年代分布情况是论文是否新颖的一个标志,可以从时间上让我们了解被引文献的出版、传播与利用情况,揭示用户利用文献的高峰期,也是评价专业文献老化程度的最可靠的指标,为文献情报的科学管理与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7]。

(一)中文文献引用年代的分析

在统计的1219篇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论文中,中文引文年限主要分布在1998―2007年间(表5),统计时以学位论文完成年代为当年(即第一年),向前推一年即为第二年,依此类推。由图表2可以看出,被引文年代分布最多的年份是2005年,达7183篇,与年份相距很近,说明引文时效性较好。引文的最少的是2009年,仅为56篇,这主要是因为论文主要是在当年的上半年完成的,文献调查已在前1-2年完成[8],客观情况造成研究生无法完全利用当年发表的文献资源,特别是英文文献资源,而尽可能多地利用网络文献良好的时效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最早可查阅到的为1895年,最近可查阅到的为当年,时间跨度达114年,这一方面说明了中文类文献有效性较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研究生查阅中文文献较为深入和全面。

表5 中文引文年代分布表

被引文出版年代 引文数量 所占比例/% 累计百分比/%

当年 413 0.66 0.66

第2-6年 31216 49.93 50.59

第7-11年 20585 32.93 83.52

12年及12年以上 9205 14.72 98.24

年代不详 1099 1.76 100

合计 62518 100 ――

(二)外文文献引用年代的分析

在统计的1219篇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论文中,外文引文年限分布也比较广泛,但集中程度不如中文文献。外文引文共有3356篇,篇平均引用量为2.74,低于硕士论文外文篇平均引用量。引文出版年代距当年为12年及12年以上的占50.77%,比例最大,这说明研究生查阅和使用最新外文文献能力较差,对于国外最新的研究结果引用较少,这是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撰写论文时应注意的问题。由图表1可以看出,可查阅到的外文引文年限最多的年份为2001年,数量为225篇,最少的为2009年的3篇,形成以2001年为中心的类正态曲线图,基本符合引文分布规律。另外,图中显示1980年以前和年代不详的外文引文也占据相当多的数量。前者反映了引文时效性问题,而后者则反映了引文的规范性问题,这将在下文论述。

图1 外文引文数量和年代分布图

四、参考文献著录存在的问题

作为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文献的正确著录也是反映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对所收集的论文的有关参考文献分析表明:论文中参考文献的著录规范性较差,存在序号标识错误、著录格式错误、标识符号著录错误、著录项目不全、标识顺序错误等问题。当然这种结果也可能与论文的编辑与排版印刷有关,参考文献的著录效果和规范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也与编者的责任心,与编者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有关[9]。由表6可以看出中文引文年代不详的篇均0.9篇,类别不详的篇均多达1.4篇,外文引文年代不详的有275篇,占外文引文总数的8.19%,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论文撰写不规范问题非常突出,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不够严谨,也是浮躁风在学术论文中的反映,应当引起教师和学生们的高度关注。

表6 参考文献引用不规范情况统计

中文引文年代不详 外文引文年代不详 中文类别年代不详

数量 1099 275 1706

篇平均值 0.90 0.23 1.40

占所属引文类型比例 1.76% 8.19% 2.73%

五、结论与建议

(一)从文献引用总量看,篇平均引文数量适中,部分论文引文数量偏少。中文类数量过于集中而外文引文数量较少是我们应注意到的一个问题,研究生应多注意查阅和吸收来自国外的研究成果,以获取更为全面和新颖的信息。

(二)从中文文献的类别看,期刊类和图书类占绝大多数,而其他类合起来所占比例还不足10%,结构很不均衡,研究生应加强对报纸、学位论文、研究报告等信息可靠、内容新颖的文献给与更多关注;同时图书馆也应主动搜集这方而的信息资料,并加大对这类文献的宣传力度,提高利用率,为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

(三)从被引文分布年代看,中文类引文高峰期在距毕业前的3―10年,分布较为适中,外文引文高峰期在距毕业前的7―12年,引文年代较为久远。进入21世纪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爆发性增长,更应该密切关注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使本学科研究内容紧跟或领先国际水平,这样才能使该学科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四)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范性来看,引文不规范现象非常明显,在外文引文中尤为突出。鉴于此作者在此提出以下建议:首先,作者要严格自律养成严谨细致的科研精神;其次,研究生要增强参考文献规范意识,提高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能力;第三,提高学术论文写作技能水平。此外研究生导师也应严格把关,加强对研究生论文写作的监督和审阅,以使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能写出更高质量的优秀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1] 林向阳.1981-2002年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1):29-31.

[2] 姚立会,王雯,李雅.水土保持硕士学位论文引文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19(3):110-112.

[3] 陈永娴.中山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引文分析与研究[J].晋图学刊.2006(6):5-7.

[4] 林向阳.1981-2002年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1):29-31.

[5] 李蜜.1996年以来我国社会体育研究的文献计量评析[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

[6] 新浪网.www.省略/.2007.10.01.

[7] 张桂清.汕头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引文分析与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5.23(2):84-86.

[8] 顾英.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引文分析初探[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09.11(2):78.

图书情报硕士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情报学硕士论文关键词共词一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社会网络分析

[分类号]G350

1 引言

文献计量学是以文献或文献某些特征的数量为基础,来论述与预测科学技术现象与规律的情报科学分支。关键词分析则是该学科的重要方法,是一种将文献中诸多要素因子联系起来的引证分析方法,它科学评价文献、文献作者和文献的学术水平,揭示学科热点和发展趋势。目前,世界很多国家或地区的高校与科研机构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情报学教育体系,相比之下我国情报学教育则要落后许多,但近几年一直呈快速增长趋势,主要反映在情报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上。普遍认为情报学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教育,往往研究的是比较前沿的情报学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情报学硕士论文,因其研究内容专业、深刻,研究主题广泛、多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情报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因此,对我国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揭示情报学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重点及其变化情况,梳理我国情报学教育的发展脉络,为今后情报学研究生的选题提供借鉴,同时也为我国情报学教育的发展提供战略依据。本文拟从关键词这一重要维度出发,从多个角度分析我国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热点、主要研究方向和学科结构,并预测情报学的新的增长点。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目前国内收录学位论文的数据库主要有CNKI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以及公共和高校图书馆自建的特色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是国内收录学位论文较为全面的数据库,为了保证分析的数据文献具有代表性,笔者选取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作为检索数据来源。对CNKI学位论文数据库按“学科专业名称”进行检索,输入“情报学”作为检索词,对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按照学科专业分类进行检索,选择其中的“情报学”,检索时间范围都限定在2001―2010年。两数据库共检索出情报学学位论文2 955篇,其中CNKI数据库有1 640篇论文,万方数据库有1 315篇论文。由于两个数据库收录的学位论文肯定有交叉,因此为了确保数据的单一性原则,利用SQL语句对CNKI、万方数据库检索到的国内硕士论文进行去重处理,剔除重复的以及不符合的文献,共得到有效情报学硕士论文2 160篇。

本文主要以SPSS17.0和excel作为数据处理工具,采用关键词分析、共词一聚类分析法、多维尺度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分析方法对情报学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研究现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剖析。

3 数据分析

3.1 高频关键词分析

把2160篇情报学学位论文的关键词导入SQL Server数据库,统计得到10 331个关键词,篇均关键词为4.78个,符合国内外科技期刊要求的每篇关键词应标出3―8个的标引规则。对10 331个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去除不能表达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汇、合并同义词以及下位词合并等处理,选择词频大于20的关键词作为高频词进行分析,构建高频词表,见表1。

从表1的高频关键词分布可以看出,知识管理出现的频次最高,达到124次。特别是近几年来,知识管理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在情报学领域的研究也在逐年升温。总体来看我国情报学研究的重点在知识管理、电子商务、竞争情报、信息服务、信息检索、本体以及为企业等提供知识服务、知识产权研究等领域。这些高频关键词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情报学学位论文的研究核心。同时笔者看到,高校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图书馆等词频出现的频次也相对较高,这与我国学科设置有关。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重新颁布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作为一级学科下设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三个二级学科。由此可见,图书馆学和情报学有着很近的学科渊源,两者存在着相当多的共同研究领域;另外,透过高频词也可以看出,目前情报学学位论文研究的重点仍然集中在情报学基础领域,像竞争情报、信息服务、信息技术、元数据、信息构建、信息检索等相关词汇等出现频次很高。但随着情报学不断的发展,其学科外延也在不断扩展,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日益加深,例如,本体原本是哲学概念,现在用于情报学的研究;另外,与管理学相关的高频词汇如企业、知识产权、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等出现的频率较高,表明情报学与管理学之间渗透和结合日益加强。高频词表中网络信息资源出现了20次,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数量早已远远超过传统的信息资源,不但内容繁多,而且分布分散。因此,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与利用可能是今后情报学研究的一个重点。

3.2 共词一聚类分析

利用excel数据透视表功能,统计表1中30个高频词在论文中两两互现的频次,构建30×30的共词矩阵,列出部分(见表2)。共词矩阵是一个对称矩阵,共词矩阵对角线上的数据表示某关键词自身的共现频次,也就是相关度,而非对角线上的数据代表不同关键词之间的共现频次。一般来说,仅从高频词或者论文的某一个关键词很难看出论文研究的主题,但如果两个关键词同时出现在一篇文章中,我们就可以大致了解文章的主题脉络,同时也可以根据两两出现频次的高低发现论文的研究热点。例如知识管理出现了124次,是情报学学位论文研究的热点,但仅从这一个词看不出研究的是哪些方面的知识管理。通过组配与其他高频词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现的次数,笔者发现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共现频次为12,即有12篇情报学学位论文的关键词同时标引了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也就是说有12篇文章的研究主题论述了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的关系,或者是通过知识管理来提高竞争情报的收集能力。从表2可以看出,除去对角线上的高频词是自身出现的频次以外,像图书馆与信息服务、信息服务与信息检索、本体与信息检索、图书馆与知识管理等同时出现的频次较高,说明在情报学学位论文的研究主题中,这些组合研究是热点。

为了消除频次悬殊造成的影响,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将表2的共词矩阵转换为相关矩阵,由于是相关系数,其相关性大小与数值的正负无关,故将其中的负值转化为正值。列出部分,如表3所示:

表3即为高频词的相关矩阵,这里相关矩阵中的数字为相似数据,相关系数的取值在0―1之间,其中0代表不相关,数值越大表明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越近,相

似度越好,反之亦然。矩阵对角线的数据为1,表示关键词自身相关的程度。

把表3相关矩阵导人SPSS 17.0进行聚类分析,选择“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作为聚类方法获得我国情报学学位论文高频词聚类冰柱图,如图1所示:

冰柱图主要是看其树状冰柱的缺口及冰柱间的间隔。用一把标尺水平放在图1上,上下移动,标尺与冰柱有交点,两个相邻交点之间的间隔可视为一类。从上图可以大致将我国情报学学位论文研究的主题分为三大类:①从“信息构建”到“高校图书馆”之间是一类,主要研究与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相关的信息服务、个性化服务以及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检索技术的发展等,是情报学研究的基础领域;②“客户关系管理”到“电子商务”之间是一类,主要研究情报学及其方法与其他学科领域的结合,如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知识产权以及数据挖掘领域的应用;③“竞争情报系统”到“知识管理”是一类,本大类主要研究情报学在企业的应用,包括竞争情报系统、反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企业的知识管理、知识共享等,可见情报学与企业的关系非常紧密。

3.3 多维尺度分析

用1减去全部相关矩阵中的每一个数据,得到高频词的相异矩阵。把相异矩阵导入SPSS17.0。利用SPSS17.0中的Scale菜单的多维尺度分析功能(multidi.mensional scale)进行分析得到可视化分析结果(见图2)。

图2中各高频关键词之间的距离,反映其所代表主题的相关程度。距离越小,说明词频之间相似度越大,研究内容越集中越核心;距离越大,说明研究主题越独立,主题与主题之间的关联性越小。纵观所得的多维尺度分析结果图,可以看到关键词的分布既有交叉、相互渗透又具有群组分布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这些数据点大致划分为四大研究群组,群组之间又有交叉,说明我国情报学教育研究的领域在不断拓宽。这四大研究群组分别是:

・竞争情报与知识产权:处于第一象限。包括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数据挖掘、反竞争情报以及竞争情报在企业的应用等。竞争情报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与研究,是情报学及多个学科的交叉,目前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重视。知识产权也是情报学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热点,特别是在企业专利信息的检索与应用、著作权的保护等方面。

・图书馆与信息服务:位于第二象限。情报学与图书馆学是“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下属的两个分支,两学科关系密切。它们的最终目标是为用户提供高效率、高信息质量的服务,主要涉及: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个性化服务、知识服务、文献传递等诸多方面。其中“个性化信息服务”是信息服务近几年突出的研究对象,在情报学学位论文中有30篇涉及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研究。

・信息检索与技术:处于第三象限。信息检索技术一直是情报学研究的传统重点领域,一般来说,情报学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学科,然而近几年来与其他学科的不断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其技术性特征。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网络的社会,信息大爆炸,信息资源包罗万象并呈几何级数增长,如何在纷繁无序的信息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是情报学研究的一个重点。对于信息检索技术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检索系统、检索行为、检索策略等。

・情报技术与应用:处于第四象限。包括情报学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应用,搜索引擎、元数据、本体、web2.0等。情报学的技术性特征决定了其应用的广泛性,一个学科是否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该学科是否具备广泛应用的基础。在对情报学学位论文的检索中发现,情报技术的应用与医学、军事等学科的结合相当紧密,特别是在一些设有情报学的医学院校和军事院校。

另外,从上下两个维度来看,图书馆信息服务与信息检索技术这两个群组之间距离较近,说明这两个群组之间的关联性较强,这也与笔者的认识不谋而合,特别是数字图书馆提供图书馆信息服务、OPAC检索系统等,都离不开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两者关系密切。

3.4 社会网络分析

多维尺度分析虽然可以较好地观察到变量间的关系,但无法表现它们之间的强弱,而社会网络分析可视化工具Pajek可以较好地弥补这一缺陷,构建的高频词社会网络分布如图3所示:

本文采用高频词作为节点,它们之间的共现关系表示边,词团间的关系强弱用连线的粗细表示,两个词团的关系越强,连接它们之间的线条越粗。可以通过网络分析方法来研究网络在顶点的相互作用下的分布情况。共词网络分析的一个主要目的是确定这些高频词之间的概念图谱或知识网络结构,通过一系列类似图谱来详细地描述某一学科领域的主题。

某个节点与其他节点的连线数量越多、分布越广,表示该节点的影响力越高。从图3中可以看出信息服务、图书馆、信息技术等与其他词团的共链频次最高、连通性最好、联系最紧密,说明该领域或者方向在其他词团中的影响力或地位是最高的,处于核心位置,是联系其他相关词团的桥梁。另外,连线的粗细代表了词团之间关系的强弱,从图中可以看出,企业与知识管理、图书馆与知识服务、数字图书馆与信息资源、企业与电子商务等词团之间的连线较粗,说明这些相关的词团联系紧密,常常作为论文一个研究主题出现,是情报学学位论文研究的热点。

4 研究结论

通过多维尺度分析,结合之前的共词聚类分析以及社会网络分析,透过30个高频关键词的类别可以大致看出我国情报学教育和情报学学位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特点:

4.1 研究热点

从表1高频词表以及表2共词矩阵可以看出,国内情报学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知识管理、电子商务、数字图书馆、竞争情报、信息服务、信息检索、本体以及为企业等提供知识服务、知识产权研究等领域,这些高频关键词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情报学学位论文的核心,是近几年研究的重点。不过与国外情报学学位论文相比存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国外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不但涉及到情报学的各个分支领域,而且与许多学科有交叉,有正在向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科学甚至工程科学这些学科领域渗透的趋势,特别是与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联系较为密切,涉及交叉学科的这类关键词在国外情报学学位论文中占了不少的比例。

4.2 研究结构

透过情报学学位论文的高频词以及对10 331个关键词进行整体分析,可以大致看出我国情报学的研究结构:①选题内容存在一定的重复性,高频词可以反映出某一个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同时也可能反映了对该领域的重复研究,特别是当超过一定频次时。②和国外相比,我国情报学学位论文的研究范围相对狭窄,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能力也较弱。这与我国情报学研究生教育开展的较晚有关,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与地区的高校或科研机构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情报学教育体系,我国从1978年起开始招收情报学硕士研

究生,至今仅有30多年的历史。③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情报教育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近几年,我国情报学研究越来越重视发展与其他众多学科之间的联系(从一些低频词如生物医学、产业经济学、物流管理、地理信息服务可以看出),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应用,即在不断完善情报学核心领域发展的同时,积极利用情报的方法体系来解决其他学科领域的问题。

4.3 研究的薄弱环节

从高频词结合高频词的社会网络图,可以发现与情报技术相关的关键词的频次和影响力都比较低,这说明目前我国情报学教育的侧重点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方面,实践研究和有关情报学技术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而在国外情报学学位论文的研究主题中,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较高,这说明情报学在国外有着很强的技术性特征。国外的情报学教育体系已较为成熟,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实践都领先于国内,因此我国情报学应当在巩固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强情报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实现研究重点的转变;另外要扩大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流和交叉,进一步扩大情报学的应用范围,把情报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其他学科的同时,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充实情报学。

4.4 新的增长点

高频关键词能反映某个学科的研究热点,但是从一些次高频词以及低频词却可以预测某个学科的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的增长点。对收集到的共1万多个关键词按频次进行排序,抽取其中的次高频和低频次关键词,可以预测我国情报学新的研究热点或增长点可能出现在以下几个研究领域:信息行为(13次),包括读者或用户的阅读行为、信息的检索行为、图书借阅行为等;个人知识管理(12次),知识管理是一个研究热点,但大部分都集中在对组织的知识管理研究,个人知识管理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要实现对组织的知识管理必须处理好对个人的知识管理,通过建立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实现个人知识向企业知识的转化;社会网络(7次),包括利用一些社会网络分析软件进行情报学研究的追踪,同时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发现研究对象之间的关联模式。另外,信息服务模式、数字参考咨询、专利战略管理、知识地图等也可能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5 结语

本文采用关键词词频分析法、关键词的共词一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国内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主要是关键词)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互补性,能够弥补单一研究方法的不足。通过对研究结果的比较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并且从特定角度,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我国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从而为今后我国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当然本文的研究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选取的研究维度比较有限,更多地是从关键词的角度进行分析,这也为今后从摘要或文本角度进行分析留下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朱少强,邱均平.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文献群中隐含信息的挖掘[J].图书情报工作,2005,49(6):19-22

[2]王知津,李赞梅,谢丽娜.国外情报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关键词分布特征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55(1):1―5

[3]王君,刘竞,卢章平,等.我国图书馆学硕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9):28-31

图书情报硕士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论文是衡量高校图书馆知识生产主题状况的重要指标。抽样调查表明,2009年―2013年我国高校图书馆生产的论文主要涉及信息组织、信息服务、图书馆管理、信息分析等14个主题。但是,主题不同,研究力度也不同,信息组织、信息服务、图书馆管理等经典主题的地位不可动摇,图情学基础理论、知识管理、知识产权、信息安全等主题的研究需要大力加强。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1588(2015)01-0093-05

收稿日期:2014-09-19

作者简介:付立宏(1965―),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知识管理、信息政策;李国霖(1988―),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情报学专业2012级硕士生,研究方向:知识管理。

1 引言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知识生产的主体,其发表的论文是图书馆知识生产的客体之一,而且是最重要的客体。高校图书馆是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重要基地,因而高校图书馆生产的知识也主要以图书馆学和情报学论文为主。笔者拟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所生产的论文进行主题分析,期冀揭示高校图书馆论文生产的特点。

通过CNKI检索,笔者发现国内主要有以下学者从主题的角度来探讨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发展状况:李文兰、杨祖国通过论文主题对1993年―2002年的情报学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1];王莉亚等通过共词分析研究了国外图书情报学的主题[2];孟祥业据基金论文的主题分析了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3];魏瑞斌基于关键词对情报学主题进行研究[4];尹相旭等通过统计关键词探讨了情报学研究现状[5];周海花通过关键词统计探析了北美地区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的现状[6]。另外,邓英的硕士论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知识生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促进高校图书馆知识生产的对策,但没有专门从主题的角度探讨高校图书馆的论文生产[7]。因此,笔者研究高校图书馆论文生产的主题具有一定的新意。

2 数据收集及处理方法

2.1 数据收集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CNKI,所选取的样本图书馆为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和郑州大学图书馆。笔者统计这五所图书馆于2009年―2013年发表的论文,共计1,039篇。由于统计数据量较大,时间跨度较长,可能会遗漏少部分论文,但一般不会影响统计结论的准确性。

2.2 数据处理方法

笔者借助Excel对论文信息进行初步处理。第一步是获得符合本文主题的论文:排除开幕式讲话和论文征集公告,只选取学术性论文;对于作者已经不在原图书馆工作,在网上无从查取岗位信息的论文不做统计;删除了第一作者不是以上五所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论文,最后共统计有效论文为938篇。第二步是对938篇论文的内容进行主题概括,用14个主题词对全部论文进行主题归类。

3 统计结果分析

3.1 高校图书馆论文生产主题分布情况

利用Excel统计五所高校图书馆所生产论文的主题,利用自定义排序功能,先按论文主题进行排序,再按发表时间进行排序,得出表1中的数据。本次统计共涉及信息组织、信息服务、图书馆管理、信息分析、信息技术、数字图书馆、阅读文化、分馆建设、信息检索、知识管理、知识产权、信息政策、图情学基础理论和信息安全14个主题。

3.2 高校图书馆论文生产的重点主题

我国高校图书馆所生产的论文主要涵盖14个主题,但不同作者对不同主题的偏爱程度并不相同。我们挑选信息组织、信息服务、图书馆管理、信息分析和数字图书馆5个重点主题进行剖析。

3.2.1 信息组织。从表1可以看出,以信息组织为主题的论文量排在第一位,达到291篇,占论文总量的31.02%,因为信息组织是图书情报工作的基础,是有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的先决条件。2009年―2013年,5所高校图书馆所发表的该主题论文所占比例按年份排列依次为15.81%、19.59%、24.05%、21.65%、18.90%,比较均衡,只有2011年略为突出。这意味着信息组织是一个很稳定的研究领域,一直受到高校图书情报工作者的重视。从表2可以看出五所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组织这一主题领域的发文量并不平衡,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中山大学图书馆遥遥领先,武汉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和郑州大学图书馆紧随其后。从发文作者岗位来看,信息组织类主题论文的作者主要涉及阅览、参考咨询、技术服务、古籍与特藏和资源建设岗位;从部门发文量来看,古籍与特藏部门和资源建设部门排在前两位。显然,信息组织的研究队伍涉及图书馆多个部门,其岗位分布很广泛,这说明信息组织受到高校图书馆员的普遍重视;另外,古籍与特藏部门、资源建设部门对信息组织的研究最为重视,那是因为信息组织是它们的核心工作,尽管它们针对的信息资源类型可能有所不同。

3.2.2 信息服务。表1显示,排在第二位的是信息服务主题论文,其论文量基本上呈逐年递增趋势,这体现了“用户至上”“服务第一”等图书馆理念的强大影响力,预示着这些理念已深入人心,极大地影响着高校图书馆工作者的知识生产活动。从表3 可以看出,中山大学图书馆所生产的“信息服务”主题论文量呈逐年递增趋势,规律非常明显;北京大学图书馆所生产的“信息服务”主题论文量基本上呈递升趋势,规律比较明显;其余三个图书馆在“信息服务”主题论文生产方面没有规律可循。这说明中山大学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一直重视信息服务,其员工已将信息服务作为知识生产活动的中心主题之一。从发文作者的岗位来看,参考咨询岗的馆员共发文90篇,排在第一位,这和参考咨询部门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工作内容相吻合;排在第二位的是行政岗,共24篇,主要针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制度建设,因为制度建设是顺利开展信息服务的保障;技术服务岗的馆员发文数虽不多(共15篇),但有增加的趋势,这暗示高校图书馆正逐渐重视利用技术来加强用户服务工作。“信息服务”主题的研究内容涉及传统的参考咨询、信息素养教育、学科馆员服务和馆际互借等,但值得注意的是,用户需求调查分析、个性化服务、读者荐购系统和短信推送等技术服务的研究内容正在增多,这预示着高校图书馆正在向更加人性化和便捷化的服务方向转变。

3.2.3 图书馆管理。表1和表4显示,五所高校图书馆围绕“图书馆管理”主题所发表的论文数占总量的13.97%,排在第三位,而且各图书馆在图书馆管理领域的研究总体上保持平稳态势(北京大学图书馆发表的相关论文量略显薄弱)。图书馆活动包括管理活动和服务活动两个部分,图书馆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好坏。尽管图书馆管理是图书馆学的一个古老而传统的研究领域,但仍持续受到高校图书情报工作者的青睐。这类主题论文研究的内容包括图书馆发展规划、图书馆人力资源、图书馆人文建设和图书馆后勤建设等。其中,图书馆人文建设既是今后“图书馆管理”主题研究的一个趋势,也是提升图书馆软实力的一个必要手段。图书馆人文建设主要包括图书馆文化、图书馆伦理、图书馆信用和图书馆用户权利义务等内容。“图书馆管理”主题论文作者所属部门和岗位涉及资源建设部门、参考咨询部门、流通阅览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古籍与特藏部门、 技术部门等,几乎涵盖图书馆的所有组织机构。这充分证明管理是服务的基础,管理和服务相辅相成。其中,行政管理部门发表的“图书馆管理”主题论文主要探讨图书馆的发展规划和趋势,其他部门发表的此类主题论文多是联系自身业务工作实际,这种研究导向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3.2.4 信息分析。“信息分析”类主题论文排在第四位,此类主题每年发表的论文量基本保持平稳,该主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类论文主要涉及期刊评价分析、文献计量分析、学科评价分析、论文影响因子分析、用户需求调查分析、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图书馆服务质量分析和一些新的分析方法等内容。在上述研究内容中,期刊评价分析、学科评价分析和论文影响因子分析等传统的分析内容在五所高校图书馆中都有涉及,而且多是在2011年之前发表;而在2012年―2013年,五所高校图书馆逐渐将研究重点向用户需求分析和图书馆服务质量分析转移。笔者认为,图书馆要想切实将“用户第一”“服务至上”等理念贯彻到底,就必须通过用户需求调查分析了解用户的真正需求,同时通过图书馆服务质量分析察觉读者服务工作的不足,掌握读者满意度水平,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值得一提的是,中山大学图书馆和武汉大学图书馆不仅每年都有人发表“信息分析”类研究成果,而且遥遥领先于其他三个图书馆(见表5),这可能与该两馆的研究队伍和研究基础有关。从发文作者的岗位关联度来看,“信息分析”类论文的作者主要来自参考咨询部门,参考咨询部门共21篇。参考咨询是高校图书馆的高层次知识信息服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通常优于其他岗位员工,参考咨询人员更有能力开展“信息分析”类研究工作,咨询馆员成为“信息分析”研究的主力军在情理之中。

3.2.5 数字图书馆。关于数字图书馆的主题论文,五所图书馆在2009年―2013年的年度发文量分别占该主题论文总量的15.38%、17.31%、11.54%、40.38%和15.38%(见表1),除2012年比较突出外,基本呈稳态分布,说明高校图书情报工作者时刻都在关注这一主题。引人注目的是,清华大学图书馆在过去的5年里所发表的数字图书馆方面的论文占该主题论文的40%(见表6、表1),这可能与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由清华大学发起息息相关,CNKI的示范效应极大地影响了清华大学图书馆工作者的知识生产方向。从“数字图书馆”主题研究的年度变化趋势来看,2009年―2010年以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的研究为主,2011年―2012年逐渐转向移动终端技术、多媒体信息系统和短信推送等分支主题,2013年数字长期保存、数据挖掘及应用、移动服务和云存储上升为主流研究方向。这表明,一方面“数字图书馆”这一主题发展很快;另一方面高校图书情报工作者的视野很开阔,具有与时俱进的能力,能够紧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图书馆实践的变革生产相关新知识。笔者认为,相当一段时期内,移动图书馆和信息资源云存储将成为“数字图书馆”主题领域重要的研究内容;同时,数字图书馆如何向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也会成为研究的热点。从作者岗位来看,主要集中在技术服务岗,其发文量占48%,接近一半,这与“数字图书馆”主题的技术属性有关。一般来说,技术服务岗的馆员信息技术素养较好,他们从事数字图书馆研究相对容易;不仅如此,提供数字图书馆服务也是图书馆技术服务岗位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过,也有少量作者来自信息咨询部和资源建设部,其发文量分别占19%和9.6%。这不难理解,许多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已开展多年,数字资源建设也是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头戏(例如,郑州大学图书馆2013年的纸质文献经费支出为991.27万元,电子资源和数据库经费支出为899.6万元,二者几乎持平),咨询部门和资源建设部门的馆员研究数字图书馆主题既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必然性。

4 高校图书馆论文生产的趋向

通过统计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论文生产主题情况,笔者发现我国高校图书馆生产的论文覆盖面广,涉及十余个主题,这表明高校图书馆员工的学术视野非常宽阔,有利于推动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全面发展。不仅如此,一些关系到图书情报事业前途与命运的核心主题,如信息组织、信息服务、图书馆管理等,持续受到高校图书馆员工的关注,这就为我国高校图书情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过,从长远来看,下列几个主题亟待引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者的重视。

4.1 “图情学基础理论”主题

笔者借助CNKI的文献调查表明,2009年―2013年,五所高校图书馆生产的“图情学基础理论”主题论文数只占其生产的14个主题论文总数的0.53%,全国所有高校图书馆生产的“图情学基础理论”主题论文数占其生产的14个主题论文总数的0.23%,全国所有作者生产的“图情学基础理论”主题论文数占其生产的14个主题论文总数的0.05%。基础理论是一门学科走向繁荣与深化的铺路石,它决定着科学研究的方向。只有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才能催生新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向,从而充实学科的研究内容,使学科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我国有数以千计的高校图书馆,员工规模非常庞大,研究队伍也很可观。高校图书馆不仅应作为图书情报事业的实践基地,而且应充当图书情报事业的理论基地;高校图书馆员工既要研究图书情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也要研究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基础理论。高校图书馆员工学历较高,高校学术氛围好,高校图书馆员工在图情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大有可为。

4.2 “知识管理”主题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目前已渗透于许多领域。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宝库和重要的知识集散地,实施知识管理刻不容缓。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涉及两部分知识:一是图书馆生产的知识,二是图书馆收藏的知识。前者又可细分为图书馆管理知识和图书馆业务知识,后者实指馆藏知识。对图书馆自产知识的管理为图书馆收藏知识的管理服务。统计表明,2009年―2013年,五所高校图书馆生产的“知识管理”主题论文数占其生产的14个主题论文总数的1.49%,全国所有高校图书馆生产的“知识管理”主题论文数占其生产的14个主题论文总数的5.77%。应该说,“知识管理”主题论文生产量在高校图书馆所生产的论文中所占比例太低。目前不少学者都在研究图书馆知识服务,很多人都在呼吁图书馆实施知识服务。但是,知识管理是知识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坚实的知识管理,就不可能有高效的知识服务;如果没有优良的知识管理做后盾,图书馆知识服务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因此,高校图书馆大力加强“知识管理”主题研究势在必行。

4.3 “知识产权”主题

知识产权保护是当代最强的音符之一。高校图书馆不仅收藏有大量的知识产品,而且要将这些知识产品提供给用户利用,这就必然会牵涉到知识产权问题。尤其是随着图书馆网站和数字图书馆的兴起和发展,图书馆与知识产权的联系日益紧密。近年来,已有多个图书馆卷入知识产权诉讼,如重庆市涪陵区图书馆网络著作权纠纷案、肇庆市图书馆网络著作权纠纷案、Google数字图书馆版权纠纷案、陈兴良诉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案、南通市图书馆寄存文献著作权纠纷案、贵州大学图书馆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金陵图书馆著作权纠纷案等。然而,目前高校图书馆界对知识产权主题的研究力度太小,微不足道。据笔者统计,2009年―2013年,五所高校图书馆生产的“知识产权”主题论文数占其生产的14个主题论文总数的1.39%,全国所有高校图书馆生产的“知识产权”主题论文数占其生产的14个主题论文总数的3.18%。因此,“知识产权”主题应引起高校图书馆员工的高度重视,应纳入其研究视野,所谓“知识产权研究是法学研究者的专利”的论调应坚决予以摒弃。当然,高校图书馆界不应泛泛地研究知识产权问题,而应结合图书馆行业实际,将“图书馆活动中的著作权问题”作为重点。

4.4 “信息安全”主题

信息安全既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也是一个普适性的话题。目前,国防、金融、证券等领域的信息安全受到热捧,而图书馆领域的信息安全则遭受冷遇。图书馆活动虽然不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也不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但图书馆是公益机构,成千上万的用户都是图书馆的受益者,其对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容小觑,高校图书馆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更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旦发生信息安全事故,图书馆的公益性知识信息服务将无从开展。据笔者统计,2009年―2013年,五所高校图书馆生产的“信息安全”主题论文数占其生产的14个主题论文总数的0.21%,全国所有高校图书馆生产的“信息安全”主题论文数占其生产的14个主题论文总数的0.92%。这些数据确实令人触目惊心。此外,高校图书馆发生信息安全事故的案例屡见不鲜,譬如2008年3月29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网站被黑、2009年4月中旬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图书馆网站多次被黑、2011年4月3日山东大学图书馆电脑桌面被“黑”成“抗议板”、2012年12月13日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图书馆网站被黑、2013年1月18日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主页被黑等等。因此,高校图书馆员工应高度重视图书馆的信息安全问题,将足够的智力、合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信息安全”主题的研究之中去,切实为广大用户充分自由地享用图书馆资源创造和平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文兰,杨祖国.1993―2002年情报学科研究主题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9(7):96-99.

[2] 王莉亚等.基于共词分析的近十年国外图书情报学研究主题分析[J].情报杂志,2011(3):52-58.

[3] 孟祥业.从基金论文的主题分析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当代教育论文(管理版),2010(3):26-27.

[4] 魏瑞斌.基于关键词的情报学研究主题分析[J].情报科学,2009(9):1400-1403.

[5] 尹相旭等.基于关键词统计的情报学研究现状分析[J].情报杂志,2009(11):1-4.

[6] 周海花,华薇娜.基于关键词的北美地区图书馆情报学研究现状分析[J].情报探索,2013(4):18-24.

[7] 邓 英.高校图书馆知识生产研究[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5):1-42.

图书情报硕士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知识图谱 可视化技术 文献计量

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是显示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谱系,具有“图”和“谱”的双重性质和特征:既是可视化的知识图形,又是序列化的知识谱系。1964年,SCI设计者Garfield手工绘制了科学引文编年图谱,以期展示科学活动过程中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成就;1973年,Small采用知识图谱识别了科学范式的演进特征。上个世纪90代开始,知识图谱得到了迅猛发展。1998年,White通过知识图谱界定了70年代到90年代信息科学的十二个分支学科;同年,Noyons等采用知识图谱识别了90年代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的五个主要分支领域。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图谱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发展。2001年,Garfield等开发了Histcite知识图谱软件,并绘制了图书情报学和生物学领域的编年图谱。2003年,Steven Morris等通过聚类知识图谱分析了研究前沿和新兴领域。信息可视化新领域的最早开拓者之一,Drexel 大学的美籍华人陈超美教授2004年开发了当代最为流行的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并得到广泛应用。2010年,Ryosuke L运用共词分析方法,绘制了生命科学领域近30年的演进和前沿。 2005年,以刘则渊为首的大连理工大学WISE实验室率先在国内命名并引入知识图谱,开启了我国知识图谱研究与应用的先河。在引入的最初三年左右时间里,国内知识图谱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主体,2006年,大连理工大学侯海燕教授绘制了科学计量学知识图谱,以期发现科学计量学领域的演化规律,较早地开展知识图谱实际应用研究。2008年,刘则渊教授等编著出版了《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是国内第一部关于知识图谱的学术专著。大连理工大学为推广知识图谱(尤其是CiteSpace)在国内的应用,举办了多期高级研修班,以至于2008年开始,国内知识图谱应用研究的论文剧增。2010年,秦长江基于共词分析绘制了人文科学知识图谱,分析该学科的热点主题(秦长江,2010)。2011年,郝韦霞绘制了我国能源材料知识图谱,以期发现该领域1999-2008年研究热点(郝韦霞,2011)。目前,知识图谱在图书情报学、科学学、管理学、医学、经济学和教育学已得到广泛应用,学者试图将知识图谱方法应用于预测学科前沿、揭示学科关系、探究学科历史、促进科研管理、明晰学科结构、描述科研合作、分析主题领域和进行科W评价等。

最近两三年,知识图谱分析已成为教育学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并且相比期刊论文而言,采用的方法更加综合化。中国知网调研显示,教育学领域的知识图谱应用研究硕士论文有4篇,博士论文1篇。在硕士论文中,梁莉(2013)以CNKI和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以共词分析法、共引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多维尺度分析、聚类分析、社会网络分析为基本方法,采用ROSTCM、Spss、Ucinet、CiteSpace工具,绘制了中外教育经济学研究热点、前沿和机构合作知识图谱;朱宏(2014)以《高等教育研究》1999-2012 年刊发论文为研究样本,基于科学计量学的相关研究方法,运用 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别从研究主体、研究热点、知识基础、研究前沿等方面描绘和梳理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研究进展;亢铭(2014)借助CiteSpace软件,以 SSCI、CSSCI为数据源绘制了文献共被引图谱、突变词演进图谱、关键词共现图谱、作者共被引图谱及其聚类图谱。在博士论文中,蒋菲(2014)以2000年至2012年的教育类核心期刊为数据源,运用词频分析、共词分析、共被引分析等方法,结合知识图谱绘制,分析了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学科范式、合作网络的发展等。

综上,知识图谱用于探测某一学科领域的整体状况已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在教育学领域也成为前沿方法被众多学者推崇。

参考文献

[1]Dehdarirad,Tahereh; Villarroya, Anna;Barrios,Maite.Research on Women in Science and Higher Education:A Bibliometric Analysis[J].SCIENTOMETRICS,2015,103(3).

[2]徐鹏,刘艳华,王以宁.国外增强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研究演进和热点――基于SSCI期刊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6,(6).

[3]陈瑶,胡旺,王娟.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6,(9).

图书情报硕士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述评

1 引言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已经逐渐成为档案利用工作的发展趋势,这一专题在档案学界也引起了普遍关注与重视。笔者以主题=“档案”and“共享”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总库,检出2978条检索结果,近十年的检索结果就达到2707条,可见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真正在实践方面有所突破是借助了近十年网络环境的不断优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同时也借助了用户需求的改变和档案馆办馆理念的变化,从而使得理论研究和技术方法的研究有了重大突破,对实践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本文以近十年我国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为基础就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研究做一综述,分析目前网络环境下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主要研究内容,归纳目前网络环境下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研究主要明确的观点,并提出网络环境下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研究仍然存在的问题。

2 网络环境下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主要研究内容

2.1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问题研究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问题研究主要包括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概念界定、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原则、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类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与图情信息资源共享的对比研究等方面。

李亚东[1]认为对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内涵更侧重于从信息的可获取性与档案馆提供利用服务的角度来进行阐述,档案信息资源网络共享的客体,将不再是传统的纸质文件,取而代之的是用0和1两个数字组成的、用不连续的数位表示的二进制代码,数字档案信息资源提供利用服务的方式,由传统的面对面的手工查找转变成一种虚拟的交流与传递。谭琤培[2]认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两大原则是“贡献原则”和“安全原则”,而档案监控权就是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原则的集中体现。柯琳[3]认为档案学者更关注档案信息的控制、监控问题、档案信息的安全保密问题、共享与档案信息利用服务相结合的问题等。李亚东[4]认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原则的包括系统规划与协调发展原则、标准化与开放性原则、安全可靠原则,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模式包括馆内共享、政务共享、社会共享三种。胡杰和张照余[5]从实践基础、理论依据、共享客体、共享主体、共享理念、资源建设、共享特点等七个方面对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图情信息资源共享进行了全面的对比研究。

2.2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技术研究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主要依靠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对此问题我国学者进行了较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尝试,李亚东和张照余[6]探讨了虚拟专用网技术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应用前景。黄凤玉[7]等分析了文档库技术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应用。黄凤玉[8]等探讨了元数据技术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应用。孙琦[9]在其硕士论文中全面地提出了本单位的数字档案馆系统开发设计技术方案。吴华影[10]在其硕士论文中全面分析了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信息安全技术问题。这些有关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信息技术实现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尝试,从技术层面为网络环境下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技术保障。

2.3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模式研究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模式是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实现的重要因素,李萍和王桂芝[11]提出“集中型”、“水平型”和“网络型”三种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李亚东[12]在其硕士论文中详细分析了“基于局域网的共享”、“基于政务网的共享”和“基于互联网的共享”三种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刘娜[13]在其硕士论文中通过全面调研我国省级档案馆网站,从资源平台、技术平台、政策平台和管理平台四个方面提出了省级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构建的一般模式。

2.4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机制研究

网络环境下,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需要有一个稳定的机制体系与运行程序。戴志强[14]提出要建立依法调控、互动多赢、科技保障与舆论导向的国家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运作机制。谭必勇和王新才[15]提出了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书目控制机制。吕秋培[16]分析了如何建立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共享的保障机制。张照余[17]从不同角度对档案共享网络的效益进行了剖析,梳理了档案网络共享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提出了构建利益协调机制的原则和主要手段。

3 网络环境下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研究主要明确的观点

综上所述,前人的研究为将来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和前提,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研究成果主要明确了以下观点:

3.1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理论研究日趋成熟

目前关于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理论研究已经基本成熟,对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概念虽然并没有权威的定义,但基本明确了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基内涵。随着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共享实践的不断推进,对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实现的基本原则和一般形式也已经基本达成了共识,可见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理论基础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并且日趋成熟。

3.2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应借鉴图书情报界信息资源共享的经验

虽然在实践基础、理论依据、共享客体、共享主体、共享理念、资源建设、共享特点等方面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与图情信息资源共享存在差异,但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经验来看,图书情报界的信息资源共享都比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要成熟,档案学界的很多学者依然认为图书情报界的信息资源共享理论和实践经验都是值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借鉴和学习的,只是在借鉴和学习时应充分考虑档案信息资源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

3.3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必须以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为技术保障

信息社会大环境下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必须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才能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效率,满足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用户需求。档案学界很多学者不断探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形态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领域的应用,可见信息技术是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保障是学界已经达成共识的观点,如何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应用效果是今后有待进一步时深入研究的问题。

4 网络环境下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研究存在的问题

4.1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有待深入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模式和运行机制是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研究的重点问题,而目前档案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较多的还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目前仅在部分地区形成了局部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并未形成全国性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这也限制了档案学界关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研究。相比之下,图书情报领域对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设的研究就比较深入,针对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从动力、保障、监督激励、运行平台管理等机制,系统地建立健全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保证共享机制有效运行。因此,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并且有必要建立类似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的全国性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共享平台。

4.2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用户服务研究有待加强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最终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更高效的档案信息服务,档案信息服务正在由资源主导型向用户主导型转变,用户需求的日趋个性化,也迫使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服务必须以用户为中心,体现个性化服务理念。因此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应当充分研究用户信息需求、用户交互式信息服务等问题,而目前档案学界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较为薄弱,有待更多的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推进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4][12]李亚东.档案信息资源网络共享模式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8.

[2]谭琤培.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原则与档案监控权[J].浙江档案,2004(2):18-19.

[3]柯琳.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研究述评[J].档案管理,2006(1):28-30.

[5]胡杰,张照余.档案信息与图情资源网络共享的比较研究.2009(1):10-12.

[6]李亚东,张照余.虚拟专网技术在档案资源共享中的应用前景[J].黑龙江档案,2006(8):5-6.

[7]黄凤玉,任月飞,马小艳,李淑华.文档库技术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应用[J],湖北档案,2007(12):17-18.

[8]黄凤玉,马小艳,任月飞.探析元数据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应用[J].湖北档案,2007(11):16-17.

[9]孙琦.数字档案馆的构建[D].长春:吉林大学,2011.

[10]吴华影.馆藏档案资源共享技术路径与建设策略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1.

[11]李萍,王桂芝.关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的思考[J].黑龙江档案,2008(2):9.

[13]刘娜.中国省级档案馆档案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2.

[14]戴志强.国家档案资源整合的涵义及其运作机制探讨[J].档案学通讯,2003(2):4-7.

[15]谭必勇,王新才.国家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的控制机制探讨[J].档案学研究,2006(4):17-22.

[16]吕秋培.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的共享[J].兵船机电档案,2003(4):9-10.

[17]张照余.构建档案共享网络的效益与利益机制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1(3):54-58.

图书情报硕士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阅读推广;效果评价;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研究热点;发展趋势

摘要:文章以CNKI文献数据库收录阅读推广评价研究文献为样本,采用可视化分析方法,梳理国内阅读推广评价研究的年代、作者、机构等基本情况,通过共词分析、知识图谱等开展了阅读推广评价聚类研究。文章分析的国内阅读推广评价研究主要有:阅读推广活动评价需要注意的因素、阅读评价指标体系、阅读推广评价实证研究及新媒体阅读推广评价等热点主题,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4-0128-04

图书馆作为推动全民阅读的主阵地,担负着引导全民阅读,提高全民素质的重大任务。各个图书馆也纷纷把阅读推广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采取各种举措优化阅读推广模式,从而提高阅读推广的社会效益。与此同时,阅读推广效益评价的研究也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在阅读推广活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新媒体阅读推广评价及实证研究等方面达成了一定共识,取得了一些进展。笔者旨在对相关研究文章进行综合评述,分析研究热点及今后的趋势,进而为阅读推广评价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供有益的发展建议。

1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笔者选取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特色期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检索期限从CNKI有数据开始截止到2017年2月20日。为保证文献检全率,检索式设定为:摘要=阅读推广and摘要=评价or摘要=阅读推广and摘要=评估or摘要=阅读推广and摘要=效果or摘要=阅读推广and摘要=成效or(题名=阅读推广and题名=若干问题)(精确匹配),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10篇,经过对相关度过低文献的数据清除后,共保留进行阅读推广效果评价研究的文献48篇,其中期刊论文42篇,硕士论文5篇,会议论文1篇。笔者主要采用CNKI的在线分析工具对这种关系构成的网络进行可视化展示,即梳理国内阅读推广评价研究的年代、作者、机构等基本情况,通过共词分析、知识图谱等开展阅读推广评价聚类研究,分析国内阅读推广评价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走势。

2阅读推广评价研究的现状分析

2.1研究文献年代分布

由国内阅读推广评价研究论文的年代分布图(见图1)可知,国内对于阅读推广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晚,最早的研究文献发表在2011年,文献量呈波浪曲线增长趋势,2015年相关研究文章数量达到了相对高值。

2.2主要研究力量

笔者将阅读推广评价研究发文作者机构及发文作者在2篇(含2篇)以上的情况列表如下(见表1、表2)。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由于专门进行阅读推广评价研究的文章数量有限,发文在2篇(含2篇)以上的机构共有7个,其中中原工学院发文5篇,居于首位,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重庆图书馆、南京邮电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等7个机构发文均为2篇,这些机构的发文数量占发文总数量的39.9%;在这些研究机构中发文为2篇的学者有王波、王素芳、张泸月、尹秀波、姚显霞、张岩、施晓莹等,这些学者分属不同单位,研究主题各有侧重,都促进了阅读推广评价研究的发展,但是他们彼此之间的合作并不密切,没有形成显著的合作网络,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阅读推广评价研究的深度开展。

2.3关键词共现分析

对阅读推广效果评价研究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可以挖掘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其前沿发现。笔者采用中心分析法,选取出现3次以上的文献关键词绘制出知识图谱(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相对高频次的关键词有20个,呈现出相对集中分布的态势,图谱中心为“高校图书馆”,有关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评价的研究内容占了较大比例,其次为“全民阅读”“活动评价”“问卷调查”“阅读环境”“评价指标”“指标体系”“评价体系”“效果评价”“层次分析法”等。其中,“高校图书馆”“活动评价”“全民阅读”“问卷调查”“阅读环境”等是阅读推广评价研究I域的基本标签。

3研究主题分析

伴随着阅读推广工作的不断推进,阅读推广效果评价也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基于上述梳理与分析,并结合研究文章内容所获得的一些初步判断,笔者认为目前阅读推广评价研究的热点主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3.1阅读推广效果评价需要注意的因素分析

少数学者提出阅读推广活动的效益评价应从图书馆和读者两个方面的因素来设计评价指标体系[1];大多数学者认为阅读推广活动的效益评价应主要从读者方面来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如:黄健认为评价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最终归结于读者,即读者的阅读收益和满意度[2];杨婵指出图书馆不仅仅以参与活动的人数作为效果追求,更应从读者是否养成阅读习惯、跟进阅读成效以及阶段目标的实现程度等效果指标来评价活动成效[3];张岩等提出应从读者的知晓维度、读者的参与维度、读者的满意维度、读者的认可维度及读者的推广维度5个方面进行效果评价[4]。

蔡丽萍:基于CNKI的国内阅读推广评价研究可视化分析3.2阅读推广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阅读推广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评价研究的重点与中心内容。岳修志提出评价阅读推广活动评价的14个指标,并运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高校阅读推广活动进行了评价[5];王素芳等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构成,从图书馆、参与者和社会影响3个维度,包含13个二级指标和50个三级指标,来设计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活动评估指标体系[6]。卢苗苗等从阅读推广活动保障程度、活动实施质量、参与者满意度、参与者受益度、活动绩效5个方面构建了一套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再利用变异系数法对每项指标赋权,最终得出各项评估指标的变异系数及其权重[7];尹秀波提出从读者满意度指标、阅读心理指标、阅读能力指标及阅读行为指标4个方面建立阅读推广成效评估模型[8];张泸月针对高校阅读推广活动评价的重要指标――用户满意度,运用因子分析与回归分析论证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建议[9];周海晨等提出包含背景评估、输入评估、过程评估及结果评估等4大模块的基于CIPP评估法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评估模型,并设计出评估指标体系[10]。

3.3阅读推广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实证研究

刘喜球等结合吉首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实际状况,利用德尔菲法从活动组织、参与者评估、校园影响3个方面确定了评价指标,对吉首大学图书馆近3年的阅读推广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11];杨莉利用层次分析法从影响整体效果的因素、阅读现状的评价、大学生阅读存在的最大问题及阅读推广活动能达到的效果4个方面对成都医学院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效果进行实证分析[12];淳姣等引入基于消费者的品牌价值推广理论CBBE,从品牌标识、品牌内涵、品牌反应和品牌关系等4层次构建基于读者认知心理的阅读推广评估方法,并以CASHL为例探讨其在阅读推广评估中的应用[13];秦疏影总结了北京农学院图书馆利用问卷进行精细化阅读推广活动效果评价的做法[14]。

3.4图书馆阅读推广评价机制的研究

许天才等拓展了阅读推广评价研究的范畴,不仅仅局限于推广效果评价指标的研究,也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评价机制建立进行了研究,提出由评价指标与基础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活动建档、绩效考评和激励制度的实施等4个方面构建阅读推广的评价机制[15]。

3.5阅读推广活动评价综合性研究

王素芳概述了国际图书馆界婴幼儿阅读推广和暑期阅读推广活动的评估进展,指出项目评估通常与儿童教育领域、市场调查机构等第三方合作进行,多采用实验方法、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评估指标涵盖投入―产出、结果和影响多维度指标,比较重视统计数据的长期积累[16];姚显霞总结分析了国内外阅读推广活动评价的研究状况,指出阅读推广活动评价日益受到重视,但也存在单个阅读推广活动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每个层次的阅读推广活动的评价缺乏“读者”参数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阅读推广活动评价的总体框架,给出三种层次的阅读推广活动评价的内容和方法[17]。

3.6新媒体阅读推广效果评价分析

徐雪明通过对手机图书馆运用于阅读推广活动特性的总结,在已有对阅读推广效果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就构建我国手机图书馆阅读推广效果评价体系进行了阐述[18]。万慕晨等利用微信传播指数(WCI)对阅读推广效果进行量化,分析高校图书馆开展微信阅读推广服务的现状、服务内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服务对策[19];蔡丽萍等利用微信传播指数(WCI)对公共图书馆微信推广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20]。

4存在问题及研究趋势

4.1存在问题

目前,阅读推广评价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①阅读推广评价指标可行性不够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但就目前研究情况来看还未达成高度的共识。一些学者提出了指标体系,但未设定权重分值,不便于操作;一些学者设定指标体系并给予了权重,但有些指标不能以客观数据的形式反映,同时由于评价效果数据的获取常常需要进一步调查,且数据获取难度较大,不便于在现实评估中应用。笔者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导致阅读推广评价研究迟滞的原因。②研究内容分布不均衡。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效果评价研究的内容占据了大多数,有关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评价内容相对较少,特别是在阅读推广评价实证研究方面,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受众面广、数据获取不易有关。③阅读推广评价研究深度不够。相当一部分研究文章只是泛泛而谈,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深入研究不够。

4.2研究趋势

笔者认为国内阅读推广评价的研究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阅读推广评价实证研究将持续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评价实证研究是检验评价指标体系最有效的手段,同时对于各个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评估工作的指导意义最大。②阅读推广评价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学者们将会聚焦指标体系中某一指标进行深入的研究,如:采用对照实验法、调查法、半结构访谈法等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长期对研究对象进行跟踪调研,探究阅读推广项目对参与者的影响等。③对新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体阅读推广的效果评价研究将成为今后的研究热点。新媒体阅读推广数据获取的便捷性、准确性,也为线上阅读推广活动评价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微信传播指数(WCI)为微信阅读推广效果评价提供了依据。笔者认为线下阅读推广活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在某些方面可参照或借鉴新媒体指数来构建。

参考文献:

[1]王波.图书馆阅读推广亟待研究的若干问题[J].图书与情报,2011(5):32-35.

[2]黄健.高校阅读推广活动的影响因素及其评价[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2):93-96.

[3]杨婵.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反思与重构[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1(2):58-61.

[4]张岩,施晓莹.基于读者视角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成效评估[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5(1):11-14.

[5]岳修志.基于问卷调查的高校阅读推广活动评价[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5):101-106.

[6]王素芳,孙云倩,王波.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活悠拦乐副晏逑倒菇ㄑ芯[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6):41-52.

[7]卢苗苗,方向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5(11):34-37.

[8]尹秀波.读者视角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6(1):98-101.

[9]张泸月,唐琼.高校阅读推广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与建议[J].图书情报工作,2015(18):67-71.

[10]周海晨,陆和建.CIPP理论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评估中的应用探析[J].图书情报导刊,2016(12):11-13.

[11]刘喜球,王尧.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绩效评估实证研究:基于吉首大学图书馆调查分析[J].现代情报,2016(7):96-100.

[12]杨莉.基于AHP法的阅读推广效果评价指标初探[J].图书情报导刊,2016(9):58-60.

[13]淳姣,姜晓,姜婷婷,等.图书馆阅读推广评估引入CBBE模型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5(1):48-53.

[14]秦疏影.高校图书馆精细化阅读推广模式研究与效果评价:以北京农学院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5(16):45-49.

[15]许天才,杨新涯,徐娟,等.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评价机制的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17):47-52.

[16]王素芳.国际图书馆界儿童阅读推广活动评估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知识,2014(3):53-66.

[17]姚显霞.阅读推广活动评价评述及其总体框架构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2):89-93.

[18]徐雪明.手机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的效果评价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5(24):14-16.

[19]万慕晨,欧亮.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效果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22):72-78.

[20]蔡丽萍,孔德超.基于WCI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阅读推广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10):90-95.

(编校:崔萌)

作者简介:蔡丽萍(1969―),郑州轻工业学院图书馆书记,研究馆员。

图书情报硕士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网络引文 网络参考文献 网络信息资源

分类号 G250.7

引文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19世纪正式形成论文标引制度以来,因其能深刻且容易地刻画出科学论文之间的联系网络,一向被学术界和广大的研究者所重视。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网络信息资源正逐渐扩大其影响范围,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在此环境下,促成了网络引文的出现与发展。近年来国内有众多学者关注网络引文的研究与应用,并形成了系列成果。本文对相关研究作较全面、深入的总结,旨在促进网络引文研究的深入与持续发展。

1 网络引文研究的概况

为对网络引文研究现状进行宏观了解,以《中国知识总库》和《中国科技期刊库》为数据源,检索式为:题名或关键词=(网络+web+电子)+(参考文献+引文+引用+著录),对检索结果全文下载、剔除重复的和主题不合的论文,并在阅读相关论文引文时对论文进行增补。最后得到期刊论文93篇,硕士论文2篇。相关期刊论文统计分析见表1、2、3。1999年发表了第1篇相关论文。从1999年到2002年每年都是个位数,可看作是研究的起始阶段。2003年到2007年各年都在10篇以上,进入研究繁荣期(数据统计截止2008年8月20日),如表1所示:

2 网络引文研究的内容分析

相关论文研究内容涉及网络引文的各方面:①认为网络引文是网页(网络文献)与网页之间的引用,着重于网页引用(链接)分析;②认为网络引文是引用研究论文的网站(即网站或网页对传统论文的引用)。其余的都认为网络引文即网络参考文献是将网络资源作为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的一种引文形式,其突出特征是论文引文中含有网址。

2.1 网络引文的使用

2.1.1 网络文献能否作引文有人认为网络资源缺乏持久性这一基本特征使其不具备学术引文所需的可靠性、可检索性和持久性,现阶段使用网络引文的条件尚不成熟,不适合作为引文。李冠强也提出网络文献的安全性及其著录规范化问题尚未解决,网络文献与引文所应达到的要求不符,建议网络文献不作为引文编制。而嵇丽与张志洁却认为网络文献有巨大的利用价值与发展前景,网络引文的使用很有必要。刘建伟提出不对外公开的、临时性的、只有收费网站具有的、无具体题名的、网址不具体的网络文献不能列入引文。苏雪梅、何朝晖、陶立方、马诚都持与赵辉相似观点,即认为对网络引文“不能简单否定或肯定,应该坚持用辩证方法来看待”。

从以上可看出,目前对网络资源是否可作为引文的讨论基本上是以传统文献所具有的特性为标准的。一般根据网络资源不同性质进行分类,并依据其是否具有权威性和稳定性等特点来确定可否作为引文。尽管现在网络资源作为引文还有许多不足,观点中还有许多相互矛盾之处,观点之间也存在一些争议,但现在完全反对网络引文的论文越来越少,在实践中网络引文呈不断增加趋势,我们相信网络资源作参考文献是可行和必要的。

2.1.2 网络引文的著录使用 储节旺对网络资源引用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出处的不可查考性,机构的权威性难以确定,信息的新颖性、真实性、准确性不易把握,并提出制定著录规范、网页制作应保留旧版、退出网页交专门网站管理、规定引用网站的机构级别、不断完善网络管理法规等对策建议。李庆提出“功能等价法”来对网络引文进行规范。刘建伟和邓宏炎都提到网络引文著录应遵循的原则。朱雪莲认为参考网络文献要注意其科学性和正确性,要参考有批准文号的正规网站和政府网站,建议增加政府出版物的文献类型标识。

围绕网络引文著录标准规范,马爱芳分析对比了《CAJ-CD》与《BG7714―2005》两个著录标准中相关内容的差异,并对后者提出改进建议,樊怡菁也认为后者存在五方面问题。丁岭提出美国APA(美国心理学协会)推出的出版手册有详尽规范,可作为借鉴。

对于网络引文著录,笔者认为网络引文的使用是必然趋势,但需要时间进行调整,因为一方面网络资源与传统资源有着很大不同,网络资源一直处于发展之中;另一方面对于网络资源的使用,人们也有一个适应过程。《GB7714―2005》符合现在的需求,当然一些细节方面我们可以不断完善改进。

2.2 网络引文的分析

2.2.1 网络引文的分布分析 由于网络引文的独特性,相关论文大都有或多或少的实证分析,仅有部分论文专门从一种或多种期刊的角度来研究引文分布,如表3所示:

这些论文选取的数据库都为CM或维普全文库,大都是通过手工下载和统计,样本选择多为图情刊物。得出的结论有:网络引文数量逐年增加,网络引文学科(图情、计算机领域引用最多)、地区(网络条件好,科研实力强的地区引用多)、作者和域名类型的分布呈不平衡性。

2.2.2 网络引文的可获得性分析

网络引文的可获得性又称可查证性、持久性、重现性、可追溯性,指根据引证文献的著录,可获得参考文献的内容,它是网络引文的基础条件之一。

安美荣以图书情报学科6种核心期刊为样本,从中随机抽取300篇网络引文,从可获得性、语种、来源网站三个不同的角度研究了不同网络引文可查证性,得出总体可查证性不高,且不平衡的结论。类似的结论还有胡德华、杜云祥。李孟臣通过对2000年到2003年论文样本的分析,提出引文有效率、年衰减指数和有效性半衰期等指标,认为在目前环境下,网络的动态性和不稳定性,网络引文可查证性存在问题。彭英以CSSCI为数据源,调查了图书情报学国家社科基金2004年论文成果中网络引文的可获取性,认为迫切需要对网络参考文献之原生文献进行保存,并分析了保存主体及保存模式。吴志强研究了《软件学报》和《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年-2003年所载论文。得出结论:每年可追溯率递减约9%-10%;网络引文的可追溯性与出处网站类型、语种、网络资源类型等因素相关;对于不可追溯性,其中找不到目标主机是最主要原因;提供详细的引文著录信息,能够大大提高再检索率。为解决网络引文不可追溯性,《图书情报知识》和《出版科学》都建立了保存网络引文的数据库。

2.2.3 网络引文的影响与利用分析 引文早已成为人们研究文献利用规律、科学评价与预测、研究科学与社会关系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和手段。作为全新事物,网络引文与传统引文有很大区别,很有必要分析网络引文的影响与利用。

王恺荣以5种情报学核心期刊近5年的载文为样本,调研和探讨了网络引文的数量增长和不规范著录

对现行核心期刊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结果的影响,提出了规范和改进的思路及措施。东方阐述了网络引文增长规律和网络引文著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评价核心期刊的影响,提出增加网络引文评价指标的建议。王建芳提出可利用网络引文建立基于计量方法的学科信息门户采选机制。在她的硕士论文中通过调查,对网络引文进行挖掘分析,认为网络引文可用于数字图书馆虚拟馆藏资源需求的评定配置和质量控制、网站评价与导航、专业信息指南系统建设、专业信息指引库的开发。刘传和认为引文分析法评价医学网络信息资源的理论依据、可行性、比链接分析法具有的优势及初步实践经验。袁毅也提出评价学术网站功能的量化指标一网站被文献引用数,并通过实证分析及理论阐述论证该指标用于学术网站评价的可靠性及可行性。

3 网络引文研究的展望

网络引文研究旨在规范网络引文的使用,探求网络引文的一般规律,更好地发挥网络引文的作用。一方面传统学术论文仍是人们进行学术交流的主阵地;另一方面网络资源以其无可比拟的优点受到人们的青睐,在这过程中,网络引文将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根据网络发展趋势,新一代科研环境的到来,相关研究有着美好的前景和重要意义,同时也期待新的发展、突破和繁荣。

・对网络引文规律进行长期、大范围实证研究。引文的功能之一是为信息分析和情报研究提供线索,但现在相关研究并未深入。大量的论文内容雷同:分析网络引文的现实性和必然性,存在的问题,相关规范建议。虽然有不少论文进行实证调查分析,但一方面样本集中在图情领域,在整个科学范围内没有代表性;另外,缺少长期跟踪、实验考察,所得出结论缺乏说服力;采用的方法主要靠手工进行。其主要原因有主观方面因素,也由客观现实条件决定。未来研究可从以下方面着手:①组织由不同学科研究人员组成团队进行长期合作研究;②增强各数据库网络引文的著录与检索功能,增加网络引文检索入口和引文批量下载功能;③开发专门软件工具用于网络引文信息的挖掘,其功能主要包括数量统计、文本挖掘、引文分析等。

・网络引文可获得性研究。随着网络的兴起与发展,论文参考网络文献已成为一种趋势,而网络引文的可获得性是引文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基础。但是,目前国内对网络引文可获得性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少量期刊计量分析,得出可获得性的相关数据,并且得出的引文可获得率都很低,很少关注网络引文可获得性问题的解决对策。很有必要构建一个具有多层次的、全面、系统、具有实践意义的可获得性体系。

・传统引文分析定律适应性。传统引文法是图情领域特有方法之一,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网络环境中,网络引文对已有规律的适应性,在某些方面的调整等都有待深入研究。这主要是因为网络引文自身特点所形成的,如在传统的引文分析中,只要统计引文数据即可完成分析,而网络文献的引用关系十分复杂。网络引文机制有许多独特之处,网络引文除了引证外,还包括参考、应用、相关等;引用涉及的载体类型多,动态性强、数量多、数据量大等。

上一篇:企业质量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健康管理专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