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概论范文

时间:2023-11-17 17:11:27

体育运动概论

体育运动概论范文第1篇

1前言

从科学发展史的视角看,对体育的研究始于本世纪之初,由于体育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到了本世纪中期,体育科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科学百花园中占有一席之地。嗣后,由于体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又派生了许多分支学科,至今,体育科学已发展成为一门包括众多分支学科、具有完整结构的综合性科学。本文在论述体育科学内涵和体育科学已有分支学科的基础上,对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2体育科学的内涵

由于国内外学者对“科学”和“体育”的概念均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体育科学的定义没有完全一致的认识。国际体育情报协会名词术语委员会出版的《体育运动词汇》把体育科学定义为:“有关身体练习的全部知识,这些知识是同整个概念体系相联系并作为一种理论——它确定那些可以预见、评价和证实社会生活实践中生物学精神的效果的原则。……它的研究对象,是处在社会整体化过程中,借助于身体练习以求机体与心理得到改善并提高其社会效果的人。”(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德国的《体育百科词典》认为:“体育科学是一个从单项学科的各个专业角度出发,专门针对体育运动及其分支的科学研究、学说和实践体系。它是一门联系实践的、由多种系统知识组成的综合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日本著名体育理论家前川峰认为:“体育科学是研究借助于身体练习而形成人的原则和法则,增进健康,发展身体和培养性格等所从事的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我国有的体育理论家则认为:“体育科学是研究各种体育现象和最大限度发挥人体运动能力和通过体育手段有效地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综合性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笔者认为,由于体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人,是处在各种身体练习状态对人的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所起的作用。所以,应当把体育科学定义为:研究和揭示利用体育的方法手段,全面提高,改善的发展人类身体,心理和社会特性的规律一类学科群,是一门涌有众多分支的综合性科学,属于人体科学的范畴。

3《中国大白科全书.体育》卷中对体育科学分支学科所列的条目及其划分。

1982年12月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注: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12)(以下简称《体育》卷),是80年代初期以前各国科学家对体育科学研究成果的结晶,在该卷中对体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列了12个条目,即体育学、运动学、运动动形态学、运动解剖学、运动人体测量学(即人类运动学)、运动局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学(即人体运动力学,包含人体结构材料学、人体静力学、人体运动学、人体动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即体育心理学)、运动医学(含运动营养学、运动创伤学等)、运动训练学。同时,在“体育学”条目的释文中提到但未专列条目的体育科学其他分支学科、还有体育哲学、体育统计学、体育情报学、体育史、体育比较学、体育社会、学校体育、体育行政、体育管理。

4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应抓住两个基本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体育科学体系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知识生长点,处于孕育、萌芽状态的“潜学科”层出不穷,从而使体育科学体系结构不断扩大,迄今为止已大大超出《体育》卷中所记述的发展格局。

21世纪是科学高度发达的世纪,在这世纪之交的时刻,预测体育科学发展的趋势,正确认识体育科学体系中正在萌生和有待催生的分支学科,掌握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总趋势,对促进21世纪体育科学研究的繁荣昌盛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都是极为有益的。笔者认为,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趋势应抓住两个基本点。

4.1要从多视角、多层细化的角度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趋势

体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广义体育即体育运运或身体文化。广义体育包括了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的社会体育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都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既要研究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变化,又要研究全民健身运动、各个群体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以及各项竞技运动的训练方法的手段、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举措等。从发展趋势看,体育科学研究对象必然会在上述领域不断细化,并且会由于研究方法的改善和科研成果的积累而不断衍生出新的分支学科。

4.2要从体育科学与其他科学相互融合和渗透的角度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趋势

从现代科学发展的历程看,自从本世纪中期以来,由于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逐渐填平了哲学、社会科学与数学、自然科学之间的鸿沟,不断显示出科学体系整体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体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人,人既具有社会属性的一面,又具有自然属性的一面,因此,体育科学研究既要借助于社会科学的理论的方法,又要与自然科学交融,顺应科学体系整体化、综合化发展的态势,使体育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互融合和渗透,并将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体育科学研究之中,从而促使体育科学体系中新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萌生。

521世纪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

按照上述的观点,笔者认为,21世纪体育科学体系结构将会不断扩大,其体系更加完善,许多正在萌生和有待催生的“潜学科”将会成为“显学科”,其发展态势将会以一般基础学科、对象分类学科、运动技术学科、人文社会学科和生物自然学科等5个学科群组为基点,不断发展和壮大,发展成为一个包括众多分支学科、自身结构完善、涌有庞大学科群的学科门类。具体分述如下。

5.1一般基础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一般基础学科是研究体育领域中各种一般性问题,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学科群组。

体育学在体育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就犹如教育学科中的教育学一样。体育学的主要任务是对体育学科的各个分支学科进行全面的概括,研究体育领域中的基本理论问题,诸如体育的本质、功能,体育的特征、体育的目的任务、体育的原则、方法,以及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及体育发展战略等。《体育》卷中的“体育学”条目,将体育学定义为:“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注: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12)

体育哲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有关哲学问题的学科,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体育思想与哲学思想的关系,体育运动的科学观、生命观、自然观,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的辩证法以及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等,预料在21世纪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在《体育》卷中,还提及一门将比较方法运用于体育领域的学科,称之为体育比较学。比较方法在体育比较学中的具体运用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基本的形式有两种,即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是指对一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体育运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变化状况进行比较研究,掌握这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体育运动、体育事业发展和变化的状况;横向比较是指对同一时期不同国家体育运动、体育事业发展状况、发展条件以及取得的效益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各个国家体育运动、体育事业的差异,总结经验与教训,从中获得有益的启迪,为制定和实施体育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这门学科在21世纪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体育情报学是情报学在体育领域中的具体运用,是研究体育情报系统的设计、应用和情报的组织、加工、检索的分支学科,通过体育情学的研究,可以为体育科学研究和发展体育事业提供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准确数据,所以,各国学者也十分重视对这方面的研究。

5.2对象分类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体育科学体系中的对象分类学科群组是按照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的群体类型所划分出来的一组分支学科。对象分类学科群中的学校体育学、竞技体育学、社会体育学是分别以面向在校学生的学校体育、面向专业运动员的竞技体育以及面向全社会成员的社会体育作为研究对象的。由于学校体育学长期以来一直是教育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这门学科已经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有其自身完善的科学体系。而竞技体育学和社会体育学,由于研究的起步较晚,近几年来在国内外虽然已有一些专著向世,但尚未形成自身严密、完整的体系,其理论基础也还不够完善,通过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必然会逐步完善,而且还会分化出一些次一级的分支学科。

教练员、裁判员在开展体育运动、运动竞赛中虽然不是主体,但他们扮演不可缺少的角色,在体育运动、运动竞赛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体育科学体系分化的过程中,创建以教练员为研究对象的体育教练员学和以裁判员为研究对象的体育裁判员学亦是21世纪的必然发展趋势。

5.3运动技术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运动技术学科群组是以人体运动和各个竞技运动项目、健身运动项目为研究对象的一组分支学科。运动学是这组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人体运动动作、运动群、运动流的产生、发展,人掌握运动动作和形成运动技能的生理机制等,从而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身体锻炼提供理论基础。

运动训练学是这组学科群中的重点学科,它主要是研究竞技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运动训练的原理、原则、特点和方法,运动员在训练中的适应过程,运动训练过程中疲劳的产生和消除的方法,运动训练水平的测定,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等。同时,如何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动训练体制,也是运动训练学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竞技运动的迅猛发展,各国的专家、学者都非常重视这些方面的研究。

从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看,众多的竞技运动项目、健身运动项目都将会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均可分化成为运动学中的分支学科。同时,有许多具有我们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竞技、健身、养生项目,我们也应当积极组织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在继承我国体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使其推陈出新,努力创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相应分支学科,这对于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完善体育科学体系都是颇有裨益的。

5.4人文社会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人文社会学科群组是由于体育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有关学科门类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组分支学科,它既是体育科学的分支学科,也是社会科学某些门类的分支学科,具有交叉、边缘学科的性质。

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体育的社会现象,体育的社会属性与社会功能,体育的社会结构及其运行规律,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体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系,以及体育人才培养的社会基础与社会保障等。

体育经济学是研究体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以及体育领域内经济问题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体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发展体育的社会经济条件,体育经费的筹备与分配,以及体育经济效益的评价等,随着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深入,必然会化分出体育产业经济学、运动会经济学等一系列次一级的分支学科。

体育美学是研究体育美的本质、特征和美的规律的学科,它研究的内容包括人在体育运动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体育运动对塑造人体美的作用,体育运动技术美、战术美的特征和规律,以及体育运动中的审美教育等。随着对体育美学研究的深入到21世纪亦将会分化出许多次一级的分支学科。

5.5生物自然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生物自然学科群组是由于体育科学与自然科学某些门类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组边缘性分支学科。人是地球这个星球上进化程度最高级的生物体。人体运动是一种最高级的运动形式,但也包含了许多低级运动形式,体育运动是一种人体运动,因此,研究人体运动,必须充分利用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等已有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要借助力学、物理学、化学的某些理论和方法。由于力学、物理学、化学与生物学的交融和渗透,产生了生物力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等边缘学科。体育科学引入力学、物理学、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直接来自于生物力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从而又派生出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物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等边缘、交叉学科。

运动形态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是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医学在体育领域中的具体运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融,运动生理学也必将会分化出许多次一级的分支学科,如运动神经生理学、运动消化生理学、运动血液循环学、运动气体交换学等。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中的许多次一级的分支学科也将应运而生。

体育生态学是在体育科学与生态学相互渗透和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这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体育运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探索体育运动对人类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对体育运动效果的作用,进而为改善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促进身心健康服务。上述这些生物自然学科21世纪都会有远大的发展前景。

6结语

体育运动概论范文第2篇

从科学发展史的视角看,对体育的研究始于本世纪之初,由于体育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到了本世纪中期,体育科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科学百花园中占有一席之地。嗣后,由于体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又派生了许多分支学科,至今,体育科学已发展成为一门包括众多分支学科、具有完整结构的综合性科学。本文在论述体育科学内涵和体育科学已有分支学科的基础上,对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2体育科学的内涵

由于国内外学者对“科学”和“体育”的概念均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体育科学的定义没有完全一致的认识。国际体育情报协会名词术语委员会出版的《体育运动词汇》把体育科学定义为:“有关身体练习的全部知识,这些知识是同整个概念体系相联系并作为一种理论——它确定那些可以预见、评价和证实社会生活实践中生物学精神的效果的原则。……它的研究对象,是处在社会整体化过程中,借助于身体练习以求机体与心理得到改善并提高其社会效果的人。”(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德国的《体育百科词典》认为:“体育科学是一个从单项学科的各个专业角度出发,专门针对体育运动及其分支的科学研究、学说和实践体系。它是一门联系实践的、由多种系统知识组成的综合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日本著名体育理论家前川峰认为:“体育科学是研究借助于身体练习而形成人的原则和法则,增进健康,发展身体和培养性格等所从事的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我国有的体育理论家则认为:“体育科学是研究各种体育现象和最大限度发挥人体运动能力和通过体育手段有效地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综合性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笔者认为,由于体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人,是处在各种身体练习状态对人的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所起的作用。所以,应当把体育科学定义为:研究和揭示利用体育的方法手段,全面提高,改善的发展人类身体,心理和社会特性的规律一类学科群,是一门涌有众多分支的综合性科学,属于人体科学的范畴。

3《中国大白科全书.体育》卷中对体育科学分支学科所列的条目及其划分。

1982年12月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注: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12)(以下简称《体育》卷),是80年代初期以前各国科学家对体育科学研究成果的结晶,在该卷中对体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列了12个条目,即体育学、运动学、运动动形态学、运动解剖学、运动人体测量学(即人类运动学)、运动局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学(即人体运动力学,包含人体结构材料学、人体静力学、人体运动学、人体动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即体育心理学)、运动医学(含运动营养学、运动创伤学等)、运动训练学。同时,在“体育学”条目的释文中提到但未专列条目的体育科学其他分支学科、还有体育哲学、体育统计学、体育情报学、体育史、体育比较学、体育社会、学校体育、体育行政、体育管理。

4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应抓住两个基本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体育科学体系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知识生长点,处于孕育、萌芽状态的“潜学科”层出不穷,从而使体育科学体系结构不断扩大,迄今为止已大大超出《体育》卷中所记述的发展格局。

21世纪是科学高度发达的世纪,在这世纪之交的时刻,预测体育科学发展的趋势,正确认识体育科学体系中正在萌生和有待催生的分支学科,掌握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总趋势,对促进21世纪体育科学研究的繁荣昌盛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都是极为有益的。笔者认为,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趋势应抓住两个基本点。

4.1要从多视角、多层细化的角度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趋势

体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广义体育即体育运运或身体文化。广义体育包括了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的社会体育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都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既要研究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变化,又要研究全民健身运动、各个群体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以及各项竞技运动的训练方法的手段、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举措等。从发展趋势看,体育科学研究对象必然会在上述领域不断细化,并且会由于研究方法的改善和科研成果的积累而不断衍生出新的分支学科。

4.2要从体育科学与其他科学相互融合和渗透的角度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趋势

从现代科学发展的历程看,自从本世纪中期以来,由于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逐渐填平了哲学、社会科学与数学、自然科学之间的鸿沟,不断显示出科学体系整体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体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人,人既具有社会属性的一面,又具有自然属性的一面,因此,体育科学研究既要借助于社会科学的理论的方法,又要与自然科学交融,顺应科学体系整体化、综合化发展的态势,使体育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互融合和渗透,并将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体育科学研究之中,从而促使体育科学体系中新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萌生。

521世纪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

按照上述的观点,笔者认为,21世纪体育科学体系结构将会不断扩大,其体系更加完善,许多正在萌生和有待催生的“潜学科”将会成为“显学科”,其发展态势将会以一般基础学科、对象分类学科、运动技术学科、人文社会学科和生物自然学科等5个学科群组为基点,不断发展和壮大,发展成为一个包括众多分支学科、自身结构完善、涌有庞大学科群的学科门类。具体分述如下。

5.1一般基础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一般基础学科是研究体育领域中各种一般性问题,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学科群组。

体育学在体育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就犹如教育学科中的教育学一样。体育学的主要任务是对体育学科的各个分支学科进行全面的概括,研究体育领域中的基本理论问题,诸如体育的本质、功能,体育的特征、体育的目的任务、体育的原则、方法,以及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及体育发展战略等。《体育》卷中的“体育学”条目,将体育学定义为:“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注: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12)

体育哲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有关哲学问题的学科,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体育思想与哲学思想的关系,体育运动的科学观、生命观、自然观,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的辩证法以及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等,预料在21世纪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在《体育》卷中,还提及一门将比较方法运用于体育领域的学科,称之为体育比较学。比较方法在体育比较学中的具体运用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基本的形式有两种,即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是指对一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体育运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变化状况进行比较研究,掌握这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体育运动、体育事业发展和变化的状况;横向比较是指对同一时期不同国家体育运动、体育事业发展状况、发展条件以及取得的效益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各个国家体育运动、体育事业的差异,总结经验与教训,从中获得有益的启迪,为制定和实施体育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这门学科在21世纪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体育情报学是情报学在体育领域中的具体运用,是研究体育情报系统的设计、应用和情报的组织、加工、检索的分支学科,通过体育情学的研究,可以为体育科学研究和发展体育事业提供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准确数据,所以,各国学者也十分重视对这方面的研究。

5.2对象分类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体育科学体系中的对象分类学科群组是按照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的群体类型所划分出来的一组分支学科。对象分类学科群中的学校体育学、竞技体育学、社会体育学是分别以面向在校学生的学校体育、面向专业运动员的竞技体育以及面向全社会成员的社会体育作为研究对象的。由于学校体育学长期以来一直是教育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这门学科已经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有其自身完善的科学体系。而竞技体育学和社会体育学,由于研究的起步较晚,近几年来在国内外虽然已有一些专著向世,但尚未形成自身严密、完整的体系,其理论基础也还不够完善,通过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必然会逐步完善,而且还会分化出一些次一级的分支学科。

教练员、裁判员在开展体育运动、运动竞赛中虽然不是主体,但他们扮演不可缺少的角色,在体育运动、运动竞赛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体育科学体系分化的过程中,创建以教练员为研究对象的体育教练员学和以裁判员为研究对象的体育裁判员学亦是21世纪的必然发展趋势。

5.3运动技术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运动技术学科群组是以人体运动和各个竞技运动项目、健身运动项目为研究对象的一组分支学科。运动学是这组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人体运动动作、运动群、运动流的产生、发展,人掌握运动动作和形成运动技能的生理机制等,从而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身体锻炼提供理论基础。

运动训练学是这组学科群中的重点学科,它主要是研究竞技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运动训练的原理、原则、特点和方法,运动员在训练中的适应过程,运动训练过程中疲劳的产生和消除的方法,运动训练水平的测定,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等。同时,如何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动训练体制,也是运动训练学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竞技运动的迅猛发展,各国的专家、学者都非常重视这些方面的研究。

从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看,众多的竞技运动项目、健身运动项目都将会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均可分化成为运动学中的分支学科。同时,有许多具有我们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竞技、健身、养生项目,我们也应当积极组织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在继承我国体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使其推陈出新,努力创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相应分支学科,这对于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完善体育科学体系都是颇有裨益的。

5.4人文社会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人文社会学科群组是由于体育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有关学科门类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组分支学科,它既是体育科学的分支学科,也是社会科学某些门类的分支学科,具有交叉、边缘学科的性质。

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体育的社会现象,体育的社会属性与社会功能,体育的社会结构及其运行规律,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体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系,以及体育人才培养的社会基础与社会保障等。

体育经济学是研究体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以及体育领域内经济问题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体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发展体育的社会经济条件,体育经费的筹备与分配,以及体育经济效益的评价等,随着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深入,必然会化分出体育产业经济学、运动会经济学等一系列次一级的分支学科。

体育美学是研究体育美的本质、特征和美的规律的学科,它研究的内容包括人在体育运动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体育运动对塑造人体美的作用,体育运动技术美、战术美的特征和规律,以及体育运动中的审美教育等。随着对体育美学研究的深入到21世纪亦将会分化出许多次一级的分支学科。

5.5生物自然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生物自然学科群组是由于体育科学与自然科学某些门类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组边缘性分支学科。人是地球这个星球上进化程度最高级的生物体。人体运动是一种最高级的运动形式,但也包含了许多低级运动形式,体育运动是一种人体运动,因此,研究人体运动,必须充分利用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等已有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要借助力学、物理学、化学的某些理论和方法。由于力学、物理学、化学与生物学的交融和渗透,产生了生物力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等边缘学科。体育科学引入力学、物理学、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直接来自于生物力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从而又派生出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物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等边缘、交叉学科。

运动形态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是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医学在体育领域中的具体运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融,运动生理学也必将会分化出许多次一级的分支学科,如运动神经生理学、运动消化生理学、运动血液循环学、运动气体交换学等。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中的许多次一级的分支学科也将应运而生。

体育生态学是在体育科学与生态学相互渗透和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这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体育运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探索体育运动对人类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对体育运动效果的作用,进而为改善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促进身心健康服务。上述这些生物自然学科21世纪都会有远大的发展前景。

6结语

体育运动概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体育院校 “概论”课 高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1.043

“概论”课是“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简称,是我国所有高校都要建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也是大学必修的一门公共课程。“概论”主要讲述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的伟大成果,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肩负着运用理论成果武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体育院校“概论”课课堂是否高效,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为了实现“概论”课课堂的高效性,必须对其进行教学改革,做有意义的创新与实践探索。

1 体育院校的特点与学生的特殊性

体育院校是高校殊的单科院校,主要是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体育人才。与其他高校相比,体育院校往往会消耗大量的体能,大多数关注的是和体育相关的人和事。这些学生由激烈的体育运动瞬间进入系统的“概论”课学习,无论是生理、心理还是精力方面,都无法调整到最佳的状态。在体育院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专业体育运动员,高强度的体育训练占据了大量的学习时间,有些运动员还会因参加各种体育赛事而影响正常的学习时间。这就导致体育院校的学生几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他们头脑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维定势。再加上体育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为薄弱,这就增加了体育院校“概论”课教学的难度。

2 体育院校“概论”课教学现状

由于受到文化思想多元发展的影响,对物质追求过度,导致物质文明发展与思想道德水平存在失衡的现象。这也不可避免地给体育院校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从体育院校的“概论”教学现状来看,许多教育者并没有对“概论”课的有效性教学加以重视,认为学生只要学好体育专业技能以及相关的体育知识就可以了。而学生也没有认识到“概论”课对自身成长的积极作用,再加上体育院校部分学生被社会不良风气和负面思想影响,其“三观”没有形成良好的正确认识,内心没有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信仰,学生陷入了过分追求物质、盲目攀比的误区,对抽象、枯燥的“概论”课程根本提不起兴趣。这些内外在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概论”课程走不出低效的怪圈。因此,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提高“概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构建“概论”课高效课堂,提高体育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完成历史使命。

3 体育院校“概论”课课堂高效性的创新与实践策略

3.1 转变教学理念

体育院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他们对感性知识接受得快,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理解得慢,且对历史知识较为缺乏,所以在学习“概论”这一理论性较的学科时,加大了理解的困难。再加上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只是沿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必然是行不通。这就需要转变“概论”课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概论”课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带给学生观察当代世界、当代中国的基本立场、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信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由灌输式的既定结论向师生共同得出科学结论转变,在教师与学生共同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得出结论,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向师生共同解惑转变,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概论”课的内容,而是与教师共同探讨解惑,这样既获得了知识,也培养了能力;由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向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转变,重视课堂教学这一重要阵地,加强互动,才有可能实现“概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3.2 改进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描述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课堂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体育院校教师在进行“概论”课程教学时运用体育案例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体育案例的引入使这些更关注、熟悉体育知识的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丰富课程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更有针对性,增强“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如在上到“概论”课的第一部分“思想”时,可以引入同志亲笔写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图片,让学生了解到思想是丰富而全面的思想理论体系,其中蕴含着的体育理论,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又如在上到第四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时,可以引入奥运会开幕式片段,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自豪感。

体育运动概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体育新闻专业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课程体系的概念,学界一般有以下两种阐述:一是课程体系是指按照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心理,根据专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设计的各门课程的系统;二是课程设置是指根据特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组织和编排课程的系统化过程,它受一定的教育目标与教育价值观的决定和制约。笔者选取了国内部分高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课程进行分类并进行系统的分析。

我国高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从内容上来分,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板块,新闻学理论及技能、体育运动基本理论、文学语言类知识。而各个高校的不同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不同板块的课程数量结构的区别。

(1)新闻学理论及技能类课程开设情况。作为体育新闻专业的主干课程,新闻传播类课程是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中的核心和重点,这也是学生在校期间主要研习的课程内容。从数量上来看,新闻转播类课程一般为13门上下,几乎占了专业课程的50%。虽然在开设的课程科目数量上,各高校并无太大差异,但在开设的科目内容上却存在明显的不同。

很明显,在开设科目的选择上,各高校也将不同的人才培养理念融入了其中。如在北京体育大学的新闻传播类课程中,并没有出现传统的“采、写、编、评”课程,而是出现了广告学、公共关系学这样的课程。由此可见,该校并没有将新闻行业作为毕业生的唯一就业培养方向,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向其他传媒产业发展。这与北京地区人才密集,就业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不无关系。与北京体育大学相似,广州体育学院在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中也加入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媒体经营管理课程,将经营类课程加入课程体系,体现了广州体育大学与其他高校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向,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较为领先的沿海地区的区域特色。

(2)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体育新闻专业是新闻学与体育学的交叉学科,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体育新闻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兼具新闻类学科能力和体育类专业知识的综合型人才。在进行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中,几所高校都在课程体系中加入了一定数量的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

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看,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的开设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不同的高校对于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区别。

在现有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中,各大高校的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主要有两种开设形式。一种是开设纯体育类课程,该类课程旨在提高学生体育类知识,凸显学生的体育特长。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北京体育大学一直以“大体育”的办学理念建设体育新闻专业,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对于学生的体育特色予以了相当的重视。在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专业的课程中,共开设有7门纯体育类课程:体育概论、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运动人体科学概论、体育教育训练学概论、运动项目概要、民族传统体育学概论、奥林匹克运动;另一种开设形式则是将体育类课程与新闻类课程融合,形成交叉类课程。该类课程淡化了体育特征,转而将体育融入到新闻课程中。这类课程在各高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中都有出现,但数量不多,课程内容也大同小异。以广州体育学院为例,广州体育学院在进行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中,着重毕业生的媒体适应性,在课程设置中也一直淡化学生的体育特色,因此仅开设有体育媒体通论一门体育新闻类课程。

(3)在体育新闻专业开设的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中,我们还可以总结出一个特点:无论开设的是纯体育类课程还是体育新闻类课程,内容上基本都限于理论类课程,而且多以体育人文类的课程居多。这也反映出现在阶段体育新闻专业建设中,高校普遍将体育与新闻的结合点放在体育人文方面的现状。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我们也就不难找到专项体育记者缺乏的原因。

(4)文学语言类课程。在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中,文学语言类课程也是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类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这一类课程在各高校的开设情况无论是数量还是内容上都区别不大,开设数量一般为4到6门,内容上基本以文学概论、中外文学史、古代文学和文学作品阅读为主。

在课程内容选择问题上,依上文所述,国内现阶段高校体育新闻专业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主要采用的是新闻类课程+体育类课程+语言文学类课程的结构形式。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方向主要是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一直将工具应用型课程放在首位。因此在新闻类的课程开设上,就不能简单的照搬本科体育新闻专业的课程,而应该将主要的课时放在能够切实提升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课程上,其中主要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相关工具软件(如排版软件、图片处理软件、视频编辑软件)。 (下转第115页)(上接第107页)

在体育类课程的选择上,应该以体育文化历史类课程和具体运动项目的了解为主,而在本科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中大量存在的体育理论类课程则应作为辅助类课程来进行适当削减。主要开设的课程应该包括:体育史、奥林匹克文化、运动项目特征鉴赏与分析。语言文学类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课程开设的一个难点,高职高专院校招收的学生属于专科层次,尤其是体育类高职高专院校,学院招收的很大一部分学生存在文化知识基础薄弱的问题。因此在进行语言文学类课程选择时就应该将重心放在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上。在语言文学类教学中,快速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途径主要有两条:写作训练和增加阅读量。所以主要开设的课程应该包括:基础写作、优秀新闻导读、中外优秀文学作品选读等。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应该通过对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的充分研究和理解,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找准职业目标定位。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建立一套以实践类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应合理整合学院现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选修课资源。课程内容应在掌握新闻传播类知识技能的基础上突出培养学生的体育专业应用能力,同时通过一定量的写作和阅读练习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此同时,不断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课程结构,这样才能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 姚治兰.体育新闻的发展对体育新闻专业人才业务素养的特殊要求[J].新闻界,2010(04).

[2] 周根红.我国体育新闻专业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东南传播,2008.

[3] 张德胜.广州亚运背景下珠三角体育传媒发展趋势与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关系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

[4] 顾春先.体育新闻专业学生培养质量分析研究――以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

体育运动概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休闲 贵州高校 体育社团 发展

1、 休闲、休闲体育的界定

1.1休闲

休闲时代关注休闲。在国外,对休闲理论的学术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对休闲娱乐的研究水平处于世界领先。休闲学产生于美国,其标志是1899年凡勃伦(Velble)发表的《有闲阶级论》。休闲是指在工作之余的娱乐和消遣活动,它通过时间和精力的消耗来调节身心。体力劳动者常通过消耗时间来恢复体力,脑力劳动者常通过消耗过剩的体力来恢复大脑。[1]

中国虽然距离休闲时代的距离还较远,但是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就实现了发达国家经过100多年奋斗才拥有的“自由时间”的量,表明中国正以快速的步伐进入休闲时代的进程。

不同时代的学者对“休闲”的阐释和定义会有不同的解读。英文“leisure”一词的含义与中文的休闲意思最相近,其源于古法语“leisir”,意指人们摆脱生产劳动后的自由时间和自由活动。英文“leisure”一词中休息的成分很少,消遣的成分也不多,主要是指“必要劳动之余的自我发展”,这表明了“休闲”一词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精神底蕴。休闲一词最早出现在希腊语中,“schole”一词意指闲暇、休息、休闲及教育活动,娱乐,从中得益之意,并与文化水平的提高相辅相成。[2]1970年在联合国的援助子啊,首次国际休闲会议在比利时召开,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休闲》,这是人类第一次以国际的形式对个人的休闲权利加以确认、尊重和保护。《休闲》对休闲的定义是:人们在完成工作和其他任务之后,在自由支配的时间内所进行的活动,是以补偿性活动为基础的活动。[3]

1.2休闲体育

休闲体育是当代中国的一种引人注目的体育现象。美国有众多与休闲体育相关的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如美国“健康、体育、娱乐与舞蹈联盟”―AAHPERD(American Alliance for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Recreation and Dance)就是全美最大的专业学术团队,该联盟成立于1885年,总部设在华盛顿,是非官方组织的协会,在42000个成员中大部分是体育教师,还有教练、科研和行政管理人员及学生,会员都是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专业人士。又如1996年成立的“加拿大疗养性娱乐协会”―CTRA(Canada Therapeutic Recreation Association),它的工作重点是确保疗养娱乐的专业性,培养休闲治疗的大众性意识。特别是在北美国家,民众对休闲的需要尤显重要。艾丁顿博士(Edginton)认为:休闲是高质量生活的重要象征,不管在满足个体身心健康,还是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4]休闲运动、休闲体育已是人们高质量生活的体现。

休闲体育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体育社会学专家卢元镇先生关于休闲与体育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长期以来,我们已习惯把“体育运动”概念的范畴化作“学校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和“身体锻炼”这样三个比较严肃的部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一种大量的社会现象:人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自愿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和娱乐活动,他们既不受限于体育教学的种种严格规定,也不追求高水平的运动成绩,甚至有的也并不把体育的强身祛病作用放在首位,而是把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有意义的活动形式度过自已的余暇时间,使个人在精神上和身体上得到休息、放松和享受。我们通常称这类活动为游戏(Play),体育娱乐(Ph-ysical recreation),国外则把这类活动归为消遣(Leisure)。[5] 到90年代对休闲体育从理论上研究呈现上升趋势。续川认为休闲体育以“体育”为主词,是随着休闲活动兴起逐步发展起来的大众体育的一个分支,指人们在余暇时间里以休闲为主要目的,积极主动、表现个性、轻松愉快地进行体育健身娱乐活动。

李相如等人对休闲体育的定义:人们在自由支配的时间里,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以直接或间接的体验,满足身心需求的一种自觉自足的社会文化现象。也是本文认同的对休闲体育的解释。

2、 贵州高校体育社团休闲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调查与分析

高校体育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是高校体育课外体育活动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而休闲体育与高校体育课程的“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指导思想相吻合,休闲体育不仅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缓解压力、调节情绪,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协作进取精神的张扬,是一种文明、健康、科学的余暇生活方式,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生活健康、满足个体需要、构建完整人格,而且可以充实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提高校园体育文化水准,改善生活品位,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6]高校大学生将是充分运用体育知识去传播文化、创造文化的重要实践者。

本文借助贵州省第三届大学生运动会期间,贵州省教育厅和贵州省体育局关于评选阳光体育运动先进学校和阳光体育运动先进案例的活动,以贵州省具有代表性的六所高校(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师范学院、贵州医科大学)大学生体育社团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学校团委、校社团联合会、学生会、体育主管部门等,对获得的文献资料、调查问卷、访谈内容等进行归纳分析。

2.1 体育社团户外休闲项目情况调查

对所调查的六所高校体育社团进行统计,共有123个体育社团,根据项目特点归纳为七类:球类、户外休闲运动类、益智类、技击类、健身健美类、裁判类和其他。具体情况见表1

由表1可见,球类和户外休闲运动类分别为43个和34个,占到总数的34.96%和28.46%,仅仅这两类就超过60%。尤其以贵州大学的休闲户外运动开设最早,项目也开设的最多,现有的户外休闲体育社团有9个,其中野营社成立于1998年,enjoy户外俱乐部成立于2003年,定向越野协会成立于2004年,一直延续到现在,2015年刚刚成立的青春跑吧协会深受学生的喜爱,最多的一次活动学生人数达到上千人。由此可见,户外休闲体育深受大学生的青睐,但是由于体育社团开展活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会员所交会费,而户外休闲运动大多是消费型的,社团经费的不足极大的影响活动的正常开展。

2.2体育社团户外休闲项目活动开展场地器材情况

通过调研,户外休闲体育项目一部分可以在校园内进行,一部分需在校园外进行。因为户外运动项目的特点,很多项目都是在校外相对较远的大自然里面,对开展户外休闲运动提出相对比较高的要求。在场地器材方面各高校没有提供专门的场地,除了学校上体育课和课余训练及比赛外,学校现有的资源可以共享,具体使用情况需要与学校相关部门协商和申请。在校园外进行的项目需要写具体活动方案进行申请,征得校团委同意后方可进行。在校外进行的一些项目对场地需要进行活动前的踩点,保证户外活动正常安全地开展,这就需要指导老师或者专业安全人员的专业指导和判断。

2.3体育社团户外休闲项目指导老师和安全情况

根据贵州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已有的体育社团种类来看,户外运动目前势态良好,而恰恰户外运动很多项目具有挑战性和危险性。对休闲体育项目的指导教师进行调查,虽然每个社团在登记注册时都设有指导老师,但是多半都徒有虚名,有的社团一年都没有老师进行指导,仅仅有一小部分老师对社团活动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指导,管理过于松散。贵州具有开展丰富的天然的户外休闲运动的环境,比如徒步、溯溪、户外拓展、攀岩、溶洞探险等等,有写项目具有高度的危险性,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没有经过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实践是很难判断和处理的,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4 贵州高校体育社团户外休闲项目参与竞技体育比赛情况

近几年来,贵州经常举办各种类型的户外休闲运动比赛,各高校也积极地参与,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生自发报名参加比赛的较多,参赛学生自发性和随意性较大,缺乏团队的协作组织,缺乏专业老师及教练的指导,存在赛前准备不充分,赛中及赛后运动员后勤得不到保障等。

3、结论

3.1贵州高校体育社团户外休闲项目较多,近几年项目呈现逐年增长趋势,深受学生喜爱;社团经费严重不足,来源较单一。

调查统计共有的123个体育社团中,户外休闲项目占28.46%,在九类体育社团中排第二,数量上仅次于球类体育社团,贵州具有开展户外休闲运动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高校户外休闲体育的发展前景大好。但是社团由于经费紧张,又限制了活动的开展的频度和质量。

3.2 贵州高校开展户外体育社团活动场地器材受限制,特别是校外活动场地的安全性限制了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

3.3 贵州高校体育社团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模式,缺少社团发展的开放性,体育社团与学校的主管部门相关性小;对体育社团技能指导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力度不够,缺乏安全保障,不利于社团的健康发展。

3.4 贵州高校体育社团参与竞技比赛随意性大,组织较松散,参赛队员得不到必要的保障,缺乏团队组织。

4 、休闲体育视阈下贵州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策略

4.1 根据贵州经济、文化、地理等特点,结合高校体育场地器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户外休闲体育运动;拓宽社团经费来源,除了学校社团基金和成员会费外,还可以通过校友会、社会赞助和一定的活动盈利进行筹集社团运作资金。

4.2改变贵州高校体育社团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模式,加强体育相关部门指导与监管力度,提高社团项目管理和实施的效率,提高体育社团专业化程度,

4.3增设体育社团安全部机构,安全员1-2名,负责活动急救和安全知识的培训指导及特殊情况的处理。

4.4 依托贵州户外休闲运动的大环境,积极参与相关的竞技比赛项目,培养当代大学生竞争意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使高校体育社团真正成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和育人的熔炉。

参考文献:

[1]章海荣,方起东.休闲学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1

[2]李相如,凌平,卢锋.休闲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4

[3] 李相如,凌平,卢锋.休闲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5

[4]Edginton,R.C.,DeGraaf,D.G.,Dieser,R.B.,Edginton,S.Leisure and life satisfactiion:Foundational perspections[M].McGraw-Hill.2006:206-392.

[5]卢元镇.论消遣与娱乐[J].体育科学,1983,(1):8-10

[6]刘娜.多维视角下的安微省高校休闲体育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8:1

体育运动概论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亲子体育;身体素质;心理;智力;亲子关系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3.022

引言

亲子体育运动的概论至今没有一个专门的学术性的界定,但显而易见这种运动是子代与亲代共同参与的有关体育运动或年长者对幼者进行体育运动的指导。母顺碧在浙江体育科学上发表的《中国“亲子体育”研究述评》认为狭义的“亲子体育”概念是:“父母亲”与“孩子”共同参与的、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彼此身体、心理健康,并以加强“父母亲”与“孩子”感情联系与和谐发展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内容和手段的总称[1]。浙江宁波的学者张琛轶在“亲子锻炼浅议”中,认为“亲子锻炼”是指: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的体育锻炼,也包括家长指导孩子锻炼[2]。

亲子体育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外,国内的研究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但其研究的对象主要针对学龄前的幼儿家庭,对于学龄期小学生的亲子体育研究甚少。本文主要探析亲子体育运动对学龄期儿童带来的影响。

1 亲子体育运动对小学生体质的影响

当今学生普遍存在体质弱的现状,对学生身心健康而言适当的体育锻炼有着必不可少的重要性,加强体育锻炼,培养终身体育观念,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不仅对学生现在的身心健康有益,还会对学生的一生有深远影响。体育给孩子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给孩子们带来体育精神,体育运动的产生要充分地调动和发展运动主体的体力、智力、心理等方面的潜力。

体育运动对于促进小学生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心血管功能的完善、提升小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消除大脑疲劳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3]。亲子体育的运动形式丰富多样,项目种类繁多,在家长的带动和鼓舞下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1亲子体育运动对小学生骨骼、肌肉的生长和心血管功能的完善的影响

体育运动的产生是运动主体肌肉以骨骼为支架做功,心跳及血流加速供能的一个过程。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时期,经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使身高增加、肌肉变得发达,增强各个器官的工作机能,使学生的身体变得更加强壮。孩子能长高是因为全身骨骼的生长,尤其是长骨的生长,机体运动时心率加快,血液携带供能物质和吸收的营养物质流经长骨两端的骺软骨的速度也加快了,骺软骨是长骨的生长部分,获得更多的营养的同时,运动对骨骼起着一种机械作用,从而促进了长骨的生长。肌肉也随着运动的强度和运动时间发生适应性的变化。在小学生进行锻炼的时候,通过放松肌肉和进行内部代谢过程都有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在进行有氧运动时也有助于更多肌肉的形成,从而加强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并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4]。小学生的体育运动多以有氧运动为主,能刺激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使机能更加完善,从而使学生的体质更加强健。

1.2 亲子体育运动对小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的影响

体育运动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运动时机体各部分的协调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统一控制和调节下进行的,因此,在进行体育运动时,神经系统本身也在经历锻炼和提高,这是对神经系统良好的调节。体育运动能预防疾病,孩子在户外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接受,阳光、空气和水的沐浴,能逐步经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刺激,皮肤和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锻炼,增强其耐受力,大脑皮层也对冷和热的刺激形成条件反射。当自然环境变化时,能迅速而准确地进行反应,使身体跟外界环境保持平衡,这样就不容感冒和中暑。在户外活动,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后,可使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促进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预防和治疗佝偻病。紫外线还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血球,防止贫血。新鲜空气中的氧气,能促进新陈代谢,并有杀菌的作用。

2 亲子体育运动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2.1 亲子体育运动对小学生性格养成的影响

小学阶段是孩童性格养成的关键期,这时候的孩童处在学龄期,课堂上他们在不断地接受新鲜事物,心智也在随着知识的积累慢慢变得成熟,这期间孩子的性格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体育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锻炼大脑,而且也能锻炼小学生的性格和意志。孩子在与父母等长辈进行体育运动时,感受到了家长关爱和平等的对待,对孩子在今后的交友中能保持一颗平等友爱的心。在团体运动项目中,孩子通过和家长的交流和沟通,合作完成一些团体项目,使得孩子懂得团体的重要性,只有合作才能成功。在一些户外运动中接触大自然,接触更多的人,使得孩子的性格变得活泼开朗。

2.2 亲子体育运动对小学生健身意识养成的影响

体育运动概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体育术语;矛盾运动;体育概念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1-0010-05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term and practice of “sport” as well as

argumentation about the concept of sport

MENG Fan-qia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zhong 723000,China)

Abstract: The unchanged term of “sport” has gone through a process of generalization from a specialized term to a daily word, while the developing practice of sport has gone through a process of development from schools to the society.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unchanged term of “sport” and the changing practice of sport it refers to is the root cause for triggering the long lasting argumentation about the concept of spo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practice, the expansion of the sports practice area is the fundamental cause for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sport to be ever increasingly enriched, and enables the evolution of sports concepts to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torical limitations and value judgmen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unchanged term of “sport” and the changing practice of sport it refers to has been fully embodied in the argumentation about its concept: 1) it shows in the inequality of preconditions for argumentation about “true sports view” and “grand sports view”; 2) it shows i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views in terms of research approach and background.

Key words: term of sport;contradiction movement;concept of sport

我国的“体育”一词系由日本引入,但是在二次大战以前日本从未用过“体育”一词来做教育科目的名称[1]。然而,体育引入我国后则首先在学校中得以发展,并经历了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体育实践领域迅速拓展,如今的体育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充实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同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导致了“体育的本质是教育”的“真义体育观”和以体育高度大众化为实践依据的“Sport大体育观”的争论。在历时近30年的体育概念争论中尽管偶有出现关于体育概念、术语与实践关系的论述,但是却没有能够通过分析“体育”术语与其实践的矛盾来认识体育概念的演进及争论[2]。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从考察“体育”术语与体育实践的矛盾认为:体育概念的争论是不变的“体育”术语与其所指向的变化的体育实践之矛盾的外部表现形式,也就是说这一“体育”术语与体育实践的矛盾是引发“真义体育观”与“Sport大体育观”争论的根源。

1不变的“体育”术语与变化的体育实践之矛盾

1.1不变的“体育”术语经历了由专业术语到大众用语的泛化过程

自1897年“体育”一词引入我国之后,经历了由专业术语到大众用语的泛化过程。这一过程中“体育”被作为“体操”、“运动”、“游戏”、“健康”、“教育”和“特殊的文化现象或实践活动”等的专门用语[3],其所指事物逐步拓展了,但作为“标记”的“语词”从未发生过改变。并且多年来作为专业术语的“体育”始终也没有替代形式的出现,“广义体育”和“狭义体育”事实上是以层次划分的形式出现的。尽管在这一发展历程中“体育”术语没有发生改变,但是它却逐步地从专业用语进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的生活用语之一,且出现频率还极高。如体育新闻、体育服装、体育俱乐部等等。

“体育”经历从专业术语到大众用语的泛化过程中,表现出了以下特点:首先泛化的“体育”术语遍及生活的很多领域,已成为重要的生活用语;其次,体育术语在其泛化过程中出现了“功能增值”的现象,也就是说泛化后的体育术语增加了许多新的用法和意义,如“家庭体育”、“轻体育”、“体育经济”等等。

应该认识到体育术语的泛化现象无意识地丰富了体育的内涵,并扩大了体育的外延。这一现象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是难以解释的,因为形式逻辑认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呈反变关系,内涵越丰富其外延则应该越小,反之亦然。因此与体育内涵的逐步丰富同步扩大的体育外延,成为体育概念研究的一个难点。

1.2发展的体育实践经历了由学校到社会的拓展过程

百年来我国体育实践领域的拓展过程,也就是我国的体育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发展过程。以至于如今的体育已渗透到社会的建制部门与非建制部门的方方面面,不仅有“职工体育”、“社区体育”、“农村体育”,更有“残疾人体育”、“学区体育”等等。这一体育实践由学校向社会拓展过程的动力,既来自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体育自身发展的内驱力,更来自于新中国体育方针和工作重心的调整,如1956年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在《关于1955年体育工作总结和1956年工作任务的报告》中指出:“采取加速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在广泛的群众运动基础上,努力提高运动技术的方针,争取在二三年内,在若干项目上分别接近或赶上国际水平。”[3]这一体育方针的转变极大的推动了体育向全社会的普及。此外,1995年颁布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更使得群众体育成为我国体育工作的又一重心。

在我国的体育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在体育的实践领域还发生了以下可喜的变化:首先,是由单一目的的体育实践向多元目的取向的体育实践发展。过去的体育实践大都为了健身的目的,如今为了交际、休闲、娱乐等多种目的取向的体育实践则逐渐成为主导,因此也就产生了“休闲体育”、“闲暇体育”、“体育旅游”、“电子竞技”等多种多样的体育实践形式。其次,由身体直接参与的体育实践拓展至注重精神享受的“观赏”性体育实践。随着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兴起,人们体育实践的参与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观赏体育比赛同样成为体育实践的一种,如今CCTV5的收视率不仅在学生群体中,在中老年群体中也是极高的。第三,从以文化为主导的体育实践向以经济导向的体育实践拓展,而且此种体育实践形式还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如体育经济、体育产业等。

以上所述体育实践的拓展应该说对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涉及体育概念研究的问题上,它同不变的体育术语一样给体育概念的研究制造了一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随着体育实践领域及形式的拓展人们完全有理由从多角度认识和理解体育,如从经济、休闲、社会建制等视角出发,又会造成对体育概念的多义理解。

1.3不变的“体育”术语与变化的体育实践之矛盾成为诱发体育概念争论的根源

通过前面的分析发现,泛化了的“体育”术语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体育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同步增长,从而给体育概念的研究造成困难。而发展变化的体育实践则因为其实践领域的不断拓展导致了研究体育概念视角的多元化,从而也给体育概念的研究制造了困难。而将上述二者联系起来思考,则不难发现“体育”术语与体育实践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用以表示体育这一类客观事物的术语在百年的发展进程中始终没有改变,而其所指向的实践已与过去大相径庭。

从事物发展运动过程中“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哲学方法论出发,我们有理由相信“体育”术语与体育实践之间的矛盾是诱发旷日持久的体育概念争论的根源所在。正是有了这一矛盾存在,所以导致了研究体育概念的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其一是从考察不变的“体育”术语走向概念;其二是从考察变化的体育实践走向概念。所以也就形成了所谓的“真义体育观”和“Sport大体育观”的争论。而在整个的争论过程中也必然使得“是否承认体育概念的发展变化”成为争论的实质内容。

解决“体育”术语与体育实践之间矛盾的通道应该是不断完善体育概念的内涵,使其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体育实践的发展和变化,以及所指事物的本质特征,同时能够通过概念的界定去准确地圈定其外延。然而,正是对这一问题认识的不明确,所以导致了术语和概念还停留在“是否具有发展变化的特性”的争论上,至今没有太大的进展。事实上,“体育”术语与体育实践之矛盾已揭示,其概念是否具有发展变化的特性这一问题就已经成为一个不言自明的事实。

2从体育实践发展变化看体育概念演进的动因和特征

2.1体育实践领域的拓展是推动体育概念内涵不断丰富的根本动因

体育一词引入我国的初期并不具有教育的含义,其教育含义形成是到了20世纪30年代以后。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体育概论》明确指出:约自西历一九三零年起体育的趋势已侧重教育方面,可说是“体育就是教育”,因为体育只是一种教育方法,而不是一种目的[4]。此后在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之间对体育概念的讨论极少见到,甚至在1961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理论》教材中都没有看到对体育概念的界定。在笔者掌握的文献中,“体育的本质是教育”这一认识至20世纪80年代前后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这一时期之后对体育概念的界定具有代表性的有:曹湘君[5],认为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它是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1995年高教出版社出版的《体育概论》[6]中认为,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2004年版的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认为,体育是人类为适应自然和社会,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而自觉地改善自我身心和开发自身潜能的社会实践活动[7]。20余年的时间中人们对体育概念的认识经历了由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向体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体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等认识的转变。

纵观我国体育的百年发展可以发现,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体育实践的主体在学校,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体育实践的重心发生了转变。在1949年10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会议上,同志指出:“过去的体育,是和广大人民群众脱离的。现在我们的体育事业,一定要为人民服务,要为国防和国民健康的利益服务。不但是学生,而且工人、农民、市民、军队、机关和团体都要搞体育。”[8]81954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提出“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并逐步地使之普及和经常化。”[8]29此后我国体育实践的领域得以逐步拓展,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文化和教育的飞速发展,如今的学校体育已成为我国体育实践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人们基于对体育实践领域拓展的视角对体育概念的内涵进行新的诠释,自然也就成为体育发展和学术发展的必然要求。换言之,体育实践领域的拓展是推动体育概念内涵不断丰富的根本动因

2.2体育实践发展变化视角下体育概念演进的特征

从体育实践发展变化的视角来看,我国体育概念的演进呈现如下特征:

第一,历史局限性。人们对体育概念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体育一词进入我国初期,人们对这一新生事物还很陌生,因此从运动形式(项目)的角度对其加以理解,从而产生了体育就是体操的认识。随着20世纪20年代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传播,使得当时的社会具备了从教育的角度理解体育内涵的外部环境,因此也就产生了体育的本质是教育的认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竞技体育的崛起、群众体育的普及,以及体育产业等的发展彻底打破了以学校为主导的体育发展状况,体育实践的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促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体育的内涵,所以体育是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实践活动等认识出现。

第二,价值判断性。价值判断成为概念界定的重要视角,并经历了价值判断的一元到多元的认识过程。纵观体育概念的演进过程,大都表现出了对体育的价值认知特点。从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末期体育概念的变化可以看出,在学校体育为体育实践的主体时期,人们更多地从教育的角度对体育进行价值判断,如“近年来已有人发觉我国体育以往的错误,于是有“体育要大众化”的呼声喊了出来,这是很可喜的现象。不过我们要认清楚,体育不仅是“体操”或“运动”,也不仅是“健康教育”而是整个的身心教育,因为现代体育的目的,不仅是要养成强健的身体,并且要养成健全的心理,二者必须同时训练的[9]。基于这一价值认识,所以有了“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方式之教育”的概念界定。在体育高度大众化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体育的价值呈多元化趋势,因而在这一时期之后的概念界定中出现了带有增进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化、发展潜能等意义的表述。

3“体育”术语与体育实践之矛盾在体育概念争论中的表现

3.1“真义体育观”与“Sport大体育观”立论前提不对等

当前我国体育概念争论的焦点为“真义体育观”和“Sport大体育观”之间的争论。“真义体育观”所坚持的“体育的本质是教育”认识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而当时我国体育实践的主体在学校,事实上这也正是“体育的本质是教育”认识形成的实践基础。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指出,从哲学思维的角度看,知识主体思维结构方可帮助我们认识到体育概念的本质内涵[10]。“Sport大体育观”认识的形成则是以体育实践的高度大众化为依据,认为随着体育实践的发展,作为教育的体育不能准确反映体育的全部范畴,而扩大了范围的Sport概念,已经取代身体文化成为体育的总概念。新中国成立至今体育实践领域的拓展成为这一认识形成的重要基础。

上述差异表明,“真义体育观”与“Sport大体育观”的争论是基于两个截然不同的立论前提而展开。“真义体育观”在其知识主体思维结构的指导下,以考察体育的“本真意义”为立论基础;而“Sport大体育观”则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站在考察实践与思维关系的立场上,以“体育的概念是发展的且有规律的”为立论前提。

从术语、实践与概念的关系来看,正是“体育”术语与体育实践这一矛盾导致了“真义体育观”与“Sport大体育观”二者立论前提不对等。20世纪初期“体育的本质是教育”认识形成之时,“体育”一词是作为专业术语出现的,而如今的“体育”已经高度泛化。因此,如不考虑体育实践的发展变化,单从术语的角度来认识体育概念的内涵,考察其“本真意义”当然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但是如果换一视角,从考察体育实践及其发展变化来看,体育概念的内涵显然应该能够反映特定历史阶段体育实践的发展,它应该具有发展变化特性。因此,体育实践领域的拓展自然就成为“Sport大体育观”的认识基础,并推动着体育概念内涵的不断丰富。“真义体育观”考察术语的“本真意义”与“Sport大体育观”立足实践与思维关系基础上的“体育的概念是发展的且有规律的”立论前提之间的矛盾,恰恰集中体现了不变的“体育”术语与术语所指向的变化的体育实践之矛盾。

3.2“真义体育观”与“Sport大体育观”的研究路径与背景不同

前面谈到不变的“体育”术语与术语所指向的变化的体育实践之矛盾导致了“真义体育观”和“Sport大体育观”立论前提的差异,因此这一矛盾运动自然也就会进一步导致研究体育概念的两条不同路径和背景。

“真义体育观”与“Sport大体育观”的研究路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种体育观各自的证据阐述中。关于体育的本质是教育的直接证据主要来自国际体育联合会关于体育的界定,以及对英文原词形Physical education的历史考察。“Sport大体育观”的主要证据包括:Sport已成为部分国家体育运动的总概念[11]、体育实践领域的拓展及安德鲁斯三角形等几个方面。从中可以看出“真义体育观”的研究路径主要表现为通过考察体育的起源和词源揭示体育的本质,进而界定体育的概念。而“Sport大体育观”则更加注重体育实践的发展和变化,通过探索体育实践领域的拓展和大众化过程阐明体育的特性,进而揭示体育的基本属性,并为其下定义。

“真义体育观”与“Sport大体育观”不同的研究背景表现如下:“真义体育观”因为其研究的起点定位于考察体育的起源和词源,因而其研究背景大都为20世纪初期我国体育的引入和传播时期,或者是18世纪西方体育的起源时期。“Sport大体育观”则大都以当代体育实践为研究背景,注重体育实践的新变化和新动向。并且“Sport大体育观”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阐明近现代我国体育实践变化的原因和轨迹,揭示体育大众化的是认识体育概念的时代背景。

4结论

1)不变的术语“体育”经历了由专业用语到大众用语的泛化过程,而发展的体育实践则经历了由学校到社会的拓展过程。由此导致的不变的“体育”术语与其所指向的变化的体育实践矛盾运动成为诱发旷日持久的体育概念争论的根源。这一矛盾使得体育概念争论难以尘埃落定的原因是,体育术语的泛化现象无意识地丰富了体育的内涵,并扩大体育概念的外延,并且这一现象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是难以解释的。其次,体育实践的拓展使得人们有理由从多角度认识和理解体育概念,从而会造成体育概念的多义理解。

2)从体育实践发展变化的视角来看体育实践领域拓展是推动体育概念内涵不断丰富的根本动因,并使得体育概念演进呈现历史局限性特征和价值判断性特征。

3)不变的“体育”术语与其所指向的变化的体育实践之矛盾在其概念争论中表现为:“真义体育观”以考察术语的“本真意义”为立论前提,从考察体育的起源和词源出发,将“体育”术语的起源和引入时期作为重要研究背景。“Sport大体育观”以“体育的概念是发展的且有规律的”为立论前提,从考察概念与体育实践的关系出发,将当代体育实践的拓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作为研究背景。

参考文献:

[1] 岸野雄三[日]. 体育史学[Z]. 白澄声,李建中,胡小明,译. 国家体委百科全书体育卷编写组编印,1982:18.

[2] 孟凡强. 体育概念在我国发展演变过程述评[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3):243-246.

[3] 陈永声. 体育概论[M].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1-4.

[4] 人民体育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文件汇编(第二辑)[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57:12-13.

[5] 曹湘君. 体育概论[M]. 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8.

[6] 体育概论教材编写组. 体育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7] 周西宽.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25.

[8] 人民体育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文件汇编(第一辑)[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55:8,29.

[9] 吴蕴瑞,袁敦礼. 体育原理[M]. 上海:上海勤奋书局出版社,1933:9-10.

[10] 王学锋. 体育界的语言和思维问题[J]. 体育学刊,2003,10(3):3-6.

[11] 崔颖波. 将体育一词译作Sport(s)并不是“偷换概念”――我国体育一词含义的变迁与翻译[J]. 体育与科学,2007,28(5):9-13.

[12] 黄聚云. 社会学视角下我国体育概念之争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1):1-8.

[13] 姜健,孟凡强. 体育概念的辩证逻辑属性[J]. 体育文化导刊,2007(1):33-36.

体育运动概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民运会 民族传统体育 发展 价值

一、民运会的历史回顾

(一)民运会的特点

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基本上是每四年举办一次,省一级的民族运动会有的是四年,有的则是一两年,地市州及自治县(旗)除承办省级运动会外,自行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也比较普遍,目前已形成了比较正规的竞赛制度。具体特点归结如下:

(1)非竞赛项目的数量始终多于竞赛项目

(2)非竞赛项目与竞赛项目的数量同步增长

(3)与非竞赛项目相比,竞赛项目的数量虽少,但在与世界体育接轨项目中所占比例较大

(二)民运会的功能

民运会是连接不同民族的桥梁,它展示了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项目,是少数民族群众展示的舞台。民运会是少数民族文化改观的催化剂,是培养竞技体育的沃土,是吸引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民族之间要相知,也就要了解各自的特色;要相容,也就是要相互交流,共同参与;要相亲,也就是要相互取长补短。通过民族体育,大家相知、相容、相亲,对各个民族的发展都有益处,反过来又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各个民族在展示运动项目的同时,进行了文化交流。一个民族具有传统特色的体育项目,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民族所认同,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共有的财富,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

(三)民运会的发展趋势:

(1)唱主角的竞赛项目不断增多且逐步趋于稳定

(2)体育的艺术性将逐步渐少,体育特性更为突出

(3)为在少数民族中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提供可选项目

(4)丰富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宝库

(5)对少数民族体育理论研究工作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及演进:

(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体系,从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各自源流出发,其起源可归纳为生产劳动、宗教祭祀、军事战争、健身娱乐、教育传承。

(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演进:

(1)从技术遗存与传承看,民族传统体育正在逐步从经验导向向经验与科学并重过渡,其技术体系正在从散乱无章向系统有序过渡,一些技术原理的解释将在引入科学术语和理论后更加完善,一些技术效果的评判将在经验和科学有机整合的解释系统中更显客观。

(2)从组织体系和发展看,民族传统体育将从自发和松散向组织和严密迈进,一些朴素而灵活的组织方式将得到保留,现代组织原理促生出的新的管理方式将被引入,在保留民族个性和尊重民族习惯的基础上,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组织将更加严密。

(3)从价值结构和影响看,民族传统体育将从民俗和道德等层面向社会文化和政治经济等领域渗透,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将冲破原有的民俗层面而向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渗透,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所发挥的功能将在扬弃传统道德功能的基础上影响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某些法则。

三、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

(一)民族传统体育的个体价值

1.健身价值:

健身可能是人类的第一个追求。虽然早期的健身意识可能不太清晰,但众多的生产劳动和其他对体力要求较高的活动逐渐改善了人们的体质时,健身意识就被呼唤出来,从而成为一种自觉的追求。许多从生产劳动中衍生出来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就是人们健身意识自觉的产物。从事畜牧业的许多少数民族,如哈萨克族、蒙古族、塔吉克族等,经常在狩猎活动中需要培养使用马匹的能力,牧民们在日常的狩猎活动中练就了高超的骑术。

2.娱乐价值:

游戏和娱乐是人的本性。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使得娱乐成为人们缓解紧张生活的追求。人们不仅直接参与娱乐性强的体育活动,而且从观看运动竞赛和表演中获得身心娱乐。

3.竞技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具有鲜明的身体活动特性的人体文化,民族传统体育往往是在相互竞争和较量的氛围中发展起来的。如龙舟竞渡、赛马、摔跤等。由于具有强烈的竞技性和公开、公正以及直观性等特点,更能充分发挥和检验人的多方面能力,这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活动越来越被世界各国看成是人类竞争的重要象征。因此,竞技性强烈的运动竞赛往往成为各国体育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民族传统体育的竞技价值在国际间体育文化交流中也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价值

1.道德教育:

教育是人类繁衍自身并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文化领域。成人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则对整个社会增进和谐、提升文明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中国武术就是一种典型的将道德和审美等作为其重要文化内涵的民族传统体育,其文化体系中的武德也逐渐在社会扎根,诸如:谦和忍让、立身正直、见义勇为、尊师重道、武林义气等。

2.民族认同:

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中普遍流行的、满足民族的健身、娱乐等需求的社会文化。正是由于它的普遍性、亲和性、地域性、民族性等特点,才造就了它对民族内部的认同乃至一个国家和社会共谐的价值。民族的认同感是在团体内部的相互依赖和相近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一种民族内部成员对本民族的自豪感和亲近感。如舞龙、拔河、放风筝、踩高跷等,有利地促进了民族内部和各民族之间的认同感。

3.经济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带来了大量的关注人群,是民族传统体育的经济价值得以发挥的社会市场。它以其神秘的样式和新奇的感受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来参与和关注,正是借助这样的关注度、参与面、辐射力,民族传统体育的组织者可以在商业开发的基础上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进而带动村寨乃至整个地区和民族的经济发展。

四、结论

民族体育运动的社会价值是加快民族体育运动发展的前提基础,是民族体育运动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民族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为全民健康运动提供了物质保证,民族体育运动与全民健身运动有机结合,一方面促进了民族体育运动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为全民健康运动全面推广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随着人类对内在精神实质和自我生命质量的追求,民族传统体育将会越来越体现它的内在价值,在民族与世界相统一的全球化的今天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民运会所提供的舞台,加快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及推广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胡小明.民族体育集锦[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

[2]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张国栋,刘坚.我国民俗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01(1)

[4]王岗,王铁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5]李志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起源与变异探析[J].体育科学,2004,24(1)

[6]谭华.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体育运动概论范文第9篇

关键词:体育 体育目的 体育任务

引言

在谈论体育的目的任务时,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体育。其次,要把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分开来谈。体育的目的任务是一个国家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是定方向定目标的,只有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统一的目标,才能更好地来制定我们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度、措施,也才能使广大体育工作者在自己的具体工作中时常意识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避免出现偏差。

讨论与分析

一、体育的概念

首先,到底什么是体育,这个问题是我们体育工作者在论及体育有关问题时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不论是体育界还是人民群众对体育的内涵或者是先前对体育的定义都产生了质疑,这种质疑是必然的。人们大多认为体育是运动员的事情,自己没有运动天赋所以很少参与其中 ,少了这种参与对自身而言也是一种缺失和遗憾!究其原因是人们对体育、运动或竞技运动没有清楚的理解或者说是对概念的混淆。我们认为,体育是以人民大众为对象,以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为直接目的,以身体锻炼和自然力影响为主要手段的一种人类素质教育,属于教育的范畴。而竞技运动是以少数具有运动天赋的“尖子”为主要对象,夺得比赛的胜利为目标,以运动训练为手段的社会行为。所以,体育、和竞技运动之间有着本质意义上的区别。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已经明确规定了我国体育包括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三个部分,因此,我们讨论我国的体育目的任务时,还是要以我国的“大体育观”为体育的概念。在明确体育的概念之后,我们才能对体育的目的和任务进行针对性的讨论。

二、我国体育的目的

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这是人类社会活动和其他生物界活动的根本区别。体育作为人类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他和人类的其他社会活动一样,自古以来就有明确的目的性。体育目的是作为体育全局的一种指导思想而存在,它是整个体育工作概括性的、总体性的要求,把握了不同性质及不同对象的体育工作的方向。

(一) 确定我国体育目的的依据

体育作为一种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活动,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61年出版的《体育理论》一书中指出:“我国体育的根本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1987年出版的体育院校《体育理论》教材将体育的目的确定为“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2004年出版的《体育理论》教材中将体育目的规定为“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为社会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以上表述都是一定时期体育目的的反映。然而,确定体育目的需要有科学的并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理论依据。

1、国家的政治需求

国家的政治需求决定体育发展的性质。不同社会的体育目的不同。体育目的的制定需要考虑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满足人们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的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体育目的赋予了一定的政治色彩。

2、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与水平。以我国为例,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体育事业基本上都是由国家投资,由政府实行直接的行政管理,各体育机构的任务、发展目标、人才培养、运动训练和竞赛活动以及所需经费都由中央及地方政府计划。这一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体育事业按照市场取向进一步深化改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段完善,一个以体育服务为宗旨、以体育经营为手段、以体育产品为内容的体育市场应运而生。体育经济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已成为国家第三产业中的重要行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3、体育的功能与自身的特点

这是确定体育目的的重要依据,体育目的应该具有体育的特性,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效果。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的方式进行的,他要求人体直接参与活动,这是体育最本质的特点之一。

体育的功能不仅取决于体育自身的特点还取决于人们对体育所能发挥作用的认识程度,反映了人们对体育效能的一种主观认识。在其《体育之研究》一文中从“强筋骨”、“增知识”、“调情感”和“强意志”四个方面阐述了体育的功效。体育的特有效能是体育最本质和核心的功能,即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正因为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是体育事业区别于其他任何事业效能的本质特征,因此,他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确定我国体育目的任务的主要依据。

4、群众的体育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业余时间越来越多,业余时间的活动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人们的需要层次不断提高。体育的目的必须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相适应。因此,以人的需要来确定体育的目的有其理论依据。

需要反映了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它是人类活动最基本的动因,人的需要主要通过工作、学习、生活来实现的,而体育在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要中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不仅能满足物质层面的需求,还能在精神上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当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萌发了参加各种各样体育活动的需要,在确定体育目的时,一定要考虑社会上各个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们对体育的不同需求。

(二)我国体育的目的

根据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及其理论依据,我们可以得出体育的根本目的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改善人们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健康、文明发展。

首先,“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反映了体育的本质属性,也反映了体育区别于其他一切社会生活的特点。它包含了一系列具体的指标体系,也可以将他们作为衡量体育工作成效的具体指标,有利于目标管理,也有利于指导实践。其次,体育自身同样包含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各种因素,所以,体育要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体育要为整个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这是社会对体育事业的要求,是我国政治经济制度在体育目的方面的反映,它指明了我国体育的性质,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确定了方向。

三、我国体育的任务

要想达到体育的目的,必须明确体育的任务。根据我国体育的目的,我国体育的任务应该包含下列四个方面:

(一)增进健康、增强体质

健康和体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健康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维度的完美状态,是一种三维健康观。而体质是人体的质量,包括体格、体形和身体姿态等。尽管人的体质有明显的差异,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也有明显的阶段性,但它受到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环境以及生命规律的影响和制约。体育锻炼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积极有效的方法。体育锻炼能使人由弱变强,延缓衰老的有效方法,因而“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是体育的首要任务。

(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一个国家运动技术水平的高低,反映出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运动技术水平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精神面貌的体现。所以世界各国重视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也非常重视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体育运动的普及可以起到增强人民体质的作用,另一方面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指导和推动体育运动向更广泛更深入的方向发展。特别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项目,如,田径和球类项目等,这些项目既是国际比赛项目,也是基层学校和企业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因此,不论是高水平运动员还是基层的学生或工人,均有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需求。

(三)掌握体育方法

体育方法是实现体育目的的根本途径。体育的方法是指为实现体育目的而采取的各种身体活动内容和方法的总称。身体活动的内容和手段举不胜举,但只有根据体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而采用的身体活动内容和手段才能被称为体育的方法。

(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自产生之日起就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领域,体育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社会活动,提高国民思想品德素质是其主要任务之一。体育运动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包括共产主义道德、良好的意志品质以及优良的体育作风等。在体育运动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很大的潜力。教育人们团结、拼搏和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人们在运动中,性情开放、情绪活跃,能反映出平时不易暴露出来的问题。同时在运动过程中还表现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复杂的环境变化和利益冲突,这就是人们平时难以表达思想品德得以充分的展示出来,从而为各种针对性教育活动提供了目标和内容。

综上所述,体育的目的任务是体育实践的总方向和总要求,它一经确立,就决定着体育的措施、步骤及方式方法等。所以,无论是制定体育目标,还是实施体育方案,都必须建立在对体育目的任务的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始终要以体育的目的任务为核心和灵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1996 (6)

[2]邵生林 体育的本质属性 体育(J) 1997 (2)

[3]鲍冠文 《体育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3)

[4]周西宽 《体育学》 四川教育出版社 1988 (5)

[5]曹湘君 《体育概论》 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1985 (3)

[6]杨文轩 《体育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7)

作者简介:

体育运动概论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体育运动;审美;美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8-00-01

体育中的美育的内容十分丰富,而且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从体育美育的角度来说,体育中的美育主要是指协调发展的身体,匀称的体态,有力的、熟练的、敏捷的和优美的动作,以及开朗的胸襟,坚毅的性格,高尚的情操。

一、体育与自然美的关系

自然美就是指自然事物或自然现象的美。自然界是个大千世界,存在着各种美的事物。人是自然界的成员,人体的美是一种自然的美。美的事物有它内在的内容和外在的表现形式两个要素,即内容美和形式美。人体的美是一种形式美,包括容貌、体形和姿势的美。人的容貌由遗传所决定,基本上是不可以改变的,人的体形虽与遗传变异有着重要的关系,但可有所改变。人体美是健与美的结合,健是构成美的重要因素,美离不开健。很难设想,瘦弱不堪和臃肿虚胖的体形能唤起人们的美感吗?健美的人体不仅具有坚强的骨骼、发达的肌肉、秀丽的发肤和健康的气色,而且要有匀称的形体和优美的身体轮廓线条。健美的人体较集中地体现着对称、均衡、比例、和谐等形式美的规律特征。运动解剖学的研究证明,长期科学的坚持体育运动,对人的肌肉、骨骼会有良好的影响,能增进人体美。人体美的还表现在人的动作姿态上,即姿势美。体育运动是增强人的体质的有效方法,这当然包括增进人的体格和机能。体能是有机体在身体活动中表现的能力,对人体的姿势美产生积极的影响,体育运动会使人的动作姿势(坐、立、行等姿势)更加正确、矫健和优美。总之,体育运动是增进人体美的有效方法,体育美与人体美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

二、体育与社会美的关系

现实社会中社会事物的美为社会美人体美、服饰美和内在的美心灵美。人的内在的美心灵美通过行为和语言表现出来,是构成社会美的中心。体育与社会美的关系,较集中地表现在体育与人的内在美的关系上。体育是社会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对人有着多方面的教育作用。首先,整个社会,包括社会道德观念和社会舆论,通过有关教材、体育竞赛中的道德要求,新闻报道和评论以及群众言论反映等,教育和培养着人们,使人们逐渐具备高尚的体育道德品质。同时,体育运动要求人们不断克服体力和精神上的障碍,以培养人的刻苦、顽强、坚毅、勇敢、果断自信心、自制力和进取心等意志品质。由于体育运动是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因而社会的有关纪律约束者人,集体的责任感激励者人,一方面培养者人的拼搏和争胜的精神。另一方面道德规范和赛场纪律则可以制约人的不道德行为,培养人的公正、诚实、谦虚、礼貌和友好等优良的道德作风。通过国际性的体育竞赛,还能激发和增进人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上述说明,体育能够培养和充实人的内在美。由于人是有社会属性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体美就有了深刻的社会性。人民体质强健,体型和姿势的健美,不仅反映民族的健康水准,而且反映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气概,是社会精神文明的标志之一。体育与社会美的关系还表现在其它方面,社会美的范围很广,可归纳为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的精神文明两方面。社会的精神文明,是指人类精神生活的进步状态。体育属于文化教育的范畴,是构成社会精神文明的内容之一。社会体育活动广泛开展,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体育运动形式的多样,体育教学的发展和体育科研的进步,无疑是社会体育事业兴旺发达的具体表现。同时,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高尚文明的社会活动。无论是直接参与还是观赏体育活动,都能够使人们的精神得到调节,身心愉悦,陶冶心情,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积极参加和观赏体育活动,也是人们脱离低级趣味,追求高尚情趣的表现。上述内容,都体现在体育与人社会美的关系上。

三、体育与艺术美的关系

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人类活动的特殊形式,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欣赏对象。艺术美是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反映,是最集中、最高品级的美。体育不仅有健身等实用价值,也有审美价值。特别是艺术性较强的体育运动,如竞技体操,艺术体操、技巧、武术、跳水、花样滑冰、花样游泳和球类运动等。之所以具有艺术美的性质,是因为有着表演艺术,较类似于舞蹈和杂技艺术形式美的基本特征。通过观赏体育运动,人们可以充分领略到体育的艺术美、形式美。

通过以上对体育美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关系的探讨,明白体育有多方面的审美意义,这是体育与美学有着密切关系的一个方面。它还表现在美育对体育的指导作用,美育可为体育提供理论依据,指导体育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实践活动,从而提高体育的审美意义,为体育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产生有意义的影响。美育对体育的最基本最直观的作用,是指导人们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的体形,即增进人体美。人们可以按照人体美的规律,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动作和器械进行锻炼,以弥补自己体形的不足来增进自身的体形美。美育对体育指导是能够培养和增进人的内在美。当然美育理论不仅能够提高人们对体育的审美创造能力,也能够提高人们对体育的审美鉴赏能力。总之,必须是美育同德育、体育和智育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是有美学的指导,体育才能更加按照美的规律来实践而具有更高的审美意义,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在了解了体育与美育的全面关系之后,还要重视这种关系及对美育理论的学习和探讨,要积极探索和创建有关我国特色的体育美育,让体育美育理论用来指导体育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体育之美更加绚丽多彩。

参考文献:

[1]胡小明.体育美学[M].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

[2]黄渭铭.体育科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6,(6).

上一篇:嫩芽嫁接技术范文 下一篇:城市资源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