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个人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1 06:23:44

体育教师个人培训总结

体育教师个人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菜单式”培训 体育教师 专业发展

随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重心的下移,体育教师参加培训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多是统一安排时间、地点进行。而这种培训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教师需要跟班上课,且分布在我县各个学区,交通不便,所以时间、地点难以完全满足教师需要。此外,体育教师被动接受培训,甚至有些培训事前不了解是否适合自己,重复培训或缺少培训的问题时有发生。针对这种现状,我校采取了“菜单式”培训模式,它以需求为风向标,具有相当的适用性,能有效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菜单式”培训内涵

当我们和朋友去饭店吃饭时,餐馆服务员会捧着一本“菜谱”向你走来,请你点菜。对客人来讲,吃什么、吃多少则完全由自己决定。这就是“菜单”的涵义。

“菜单式”培训模式是我校根据我县教师培训目标和任务,对培训内容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供体育教师根据自己需要进行选择,以获得更好培训效果的一种培训模式。我们的任务是根据菜单选择好的“厨师”,烹调出可口的“饭菜”。

二、“菜单式”培训模式的构建

本着“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理念,以满足体育教师工作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菜单式”教师培训新模式就在我校应运而生了。“菜单式”培训是对传统体育教育培训模式的创新、完善,易被体育教师所接受,更具灵活性、针对性、实效性。

(一)提前调研,了解教师需求

为搞好体育教师培训工作的调研工作。培训前,学校应组织专门人员深入基层,通过走访、现场座谈、QQ流、邮箱等形式,了解体育教师现有教学状况,掌握体育教师培训所需,并对有关情况进行整理,形成资料,以进一步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二)根据需求列出备选菜单

对体育教师需求的调研情况进行归纳、汇总、分析,然后列出当前的备选培训菜单。将教师的共性问题按教师需求量,排出先后顺序,把大多数教师存在的问题放在菜单的前面,也可以根据教师实际提出新的专题。总之,培训菜单要充分体现培训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教师再次选择菜单

在列出备选菜单后,对体育教师进行第二次问卷,主要目的是请教师自己选择需要培训的内容及是否愿意展示特长为其他教师进行培训。

(四)反复打磨,确定培训菜单

根据体育教师教育实际需要确定培训菜单,并制定培训计划表、内容、时间、地点等,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评价表,以促进培训的顺利进行。教务处组织教师备课,通过“个人备课――说课试讲――集体评课――集体备课――个人反思――二轮试讲”的反复打磨,推出精品课,形成培训总菜单。这既增强了培训课程的弹性与张力,又极大地调动了体育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五)实施选择培训

在确定菜单后,组织体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这一环节中,我县体育教师客观审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大胆自主地进行选择,按照适合自己的途径和方式来学习和展示,充分发挥了体育教师的主体地位,调动了体育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六)建立阳光评价体系

做好培训的后续“跟踪服务”,保持培训效果的长效性。对体育教师进行阳光评价、发展性评价,其目的主要是保障整个活动得以顺利实施,及时了解教师的学习效果和对培训的意见、建议,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和调整培训内容、方式、进程,以期达到最好的培训效果,使参训体育教师带着希望来,满载收获归。

三、“菜单式”培训实施成效

“菜单式”培训模式以体育教师的需要为中心,转变接受培训的方式,营造开放、自由、平等的空间,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相链接,促进了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实施“专业人才引智”工程

为进一步拓展体育教师视野,我县积极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了更多机会参加各类高水平的培训和学科活动,并根据“菜单”内容,借助省市专家丰富的育人经验和教育教学智慧、优秀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等帮助他们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起到“请进一尊神,点化一方人”的良好效果。

近几年来,共组织培训市体育教师六届,600多人次;县级体育教师300多人次。培训内容有师德、教育法规、教师个人成长、专业技术技能教学、教师心理学健康教育讲座等,极大地提高了我县体育师资的质量和品位。

(二)特色创新

近几年,体育教师通过专业素质提升,开发了具有鲜明地域和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如北正学校的“拉花”、北关学校的“皮筋舞”、北方学校的“踢踏舞”等特色课间操,可谓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将拉花、秧歌、太极拳、跳皮筋、踢踏舞、手语操等元素融于学生课间操活动中,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使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上了一新台阶。

四、实施“菜单式”培训给我们的启示

构建“菜单式”培训模式是实现有效教与学的重要内容和举措,是推动我县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强大动力,是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一)“菜单式”培训使我们在反思中成长

反思是我们体育教师培训向实用型转变的转折点,它应成为我们体育教师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自我监控能力、一种专业态度。

(二)“菜单式”培训使我们实现了自我价值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是一种内源性、主动性、可持续性的发展。通过“菜单式”培训,提升了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使之焕发了生命活力,实现了自我价值,体验到了幸福感。

体育教师个人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专业体育教师培训水平策略

[作者简介]牛海明(1965- ),男,河南西华人,周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河南周口466001)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5-0085-02

伴随中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专业化也成为一个重点研究方向。体育教师专业化不仅仅是时展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队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更是学生对教师能力与素质的要求。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培训,进行继续教育。体育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可以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能力和素质,有利于体育课程的改革。本文从专业化视野对体育教师培训策略的实践进行研究。

一、体育教师专业化

体育教师是庞大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教育课程的进行不仅仅需要教授给学生专业体育知识和理论,还需要教师言传身教,给学生示范正确的体育动作,带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减少因动作不当引起的教学事故。所以,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需要体育教师经常参加相关专业化培训,进行继续教育,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1.学历结构。体育教师专业化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是学历,学历结构是体育教师结构的重点,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准,有较高的学历可能代表着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高。近年来,体育教师专业化的重心逐渐转移到教师教学的专业化,开始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

2.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体育教师专业化强调其必须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要加强专业训练,经常参加相关专业化培训,分析总结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掌握教学发展规律。体育教师应该加强继续教育,不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对专业知识的了解范围,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

3.教育专业素质。体育教师的教育专业素质一般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教师的教育素质和教师的专业道德三个方面。体育教师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素养,能够融会贯通体育专业知识,合理利用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来教导学生。体育教师必须拥有良好的教育素质,在教学前制订合理有效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后反思自己的不足,并且使用自己的教师技能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难题。体育教师还应该拥有良好的道德风范,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为学生的成长起到好的带头作用。

二、定位绩效培训目标策略的实践

1.专业能力。专业培训的目的就是提高专业能力,帮助体育教师实现高水平教学的愿望,帮助学校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进行相关培训,可以帮助体育教师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更新教学观念,学习先进的专业技能,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力。

2.教学水准。专业培训成功的直接表现就是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准有一定的提高。通过培训,帮助体育教师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教学结合在一起,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对课堂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制订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体育教育内容,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让教学更受学生的欢迎。

3.专业技能。专业培训的课程内容是提高专业技能。体育教师通过培训,学会先进的专业技能,并灵活运用这些技能,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通过专业培训,体育教师可以掌握准确优美的体育示范运动,减少学生运动过程中因准备活动不足而出现的问题;了解全面锻炼学生的正确方法,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三、设计优质培训课程策略的实践

培训的载体和中介就是课程,实现体育教师培训目标的关键也是课程。培训机构在培训前应该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根据实际需要,确立明确的培训目标,研究合理有效的培训内容;聘用经验丰富的培训讲师,制订详细、专业的课程计划;并对接受过培训的教师进行反馈调查,反思培训的不足,然后进一步改善。

针对体育教师专业化培训的特殊性,可以某一个相对独立的问题为出发点,针对这一问题分析相关知识,进行大量研究,探讨解决办法,然后根据这一问题的解决模式,提供借鉴解决其他类似问题或者教学中出现的难题。培训机构可以利用这一方法提高培训课程的科学性,让课程内容更加适合体育教师,符合教育改革的发展。

总之,培训机构设计合理有效的培训过程,既可以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提升自己的业务量,增加培训机构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增强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促进体育教师培训成功。

四、创新开发培训模式的实践

1.多地区共同研讨模式。培训机构把多个地区的体育教师组织到一起,进行讨论交流,增进教师间的信息交流。教师各自讲述自己的教学经验,学习别人的长处,改善自己的不足。培训机构派遣专人进行分析总结,融汇在一起,形成内容丰富的内部流通书籍,并且每个参加的教师都发一份,让他们可以在日后翻阅。这样有利于提高与会教师的专业知识,增强其专业技能。

2.专家创新理念模式。培训机构可以集中参加培训的体育教师,聘请专家教授讲授先进的专业体育知识,更新他们的教育观念,让他们用发散的思维方式思考体育教学。经过培训,他们可以改变旧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的创新,推动学校体育课程的进步。专家在培训过程中,对思想陈旧、顽固的教师可以一步步引导他们,让他们逐步适应培训内容,改变自己旧有的教育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慢慢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3.网络资源共享模式。网络在资源交流共享方面有着极大的便利性。培训机构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中的大量信息,构建一个网络平台,提供大量有关体育教育的信息。体育教师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交流沟通,共享自己所有的资源,互相帮助提高教学专业水平。这个网络平台还可以宣传体育专业知识,改变人们对体育教育的片面认识,让人们意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五、重视人文、层次分明的培训管理策略的实践

教育管理机构在培训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如果培训机构只是单纯注重培训的有效性,不顾及受训体育教师的感受,不重视教师的心理情绪,那么培训的结果注定是不乐观的。因为在培训过程中,只有体育教师乐于接受培训,培训的内容才能被吸收。如果在培训中发生不愉快的事情,体育教师就会产生厌恶培训的心理,培训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培训机构应该详细划分培训师的责任范围和培训项目,建立清晰的管理层次,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和工作。这种细致的层次划分可以提高培训机构的效率,提高培训师的专业化程度,让培训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负责的培训项目上,规范培训内容,保证培训有利于体育教师。

六、反馈、整理培训效果策略的实践

1.反馈培训效果。在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应该对受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检验培训是否达到了效果、是否提高了学员的教学水平。在反馈中,可以调查学员的各项专业能力是否得到有效提高,能否合理利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内容和形式,解决培训前所遇到的教学难题。培训机构要对反馈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以提升自己的专业培训水准,增强培训的效果。

2.整理培训成果。培训机构应该整理培训成果,这样既能给以后的培训提供成功借鉴,还能在培训后赠送给受训体育教师,让他们感受到培训机构的贴心服务。培训机构可以在总结培训成果时,展示其他受训体育教师的成功例子,这样既增加了培训效果的可信性,也为机构进行了宣传。受训的体育教师在培训结束后,可以多阅读培训成果,总结教学经验,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解决以后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七、结论

体育教师培训是教育改革的必然发展,也是提升其专业水平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教师经过培训可以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范围,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培训机构应采取正确的培训课程,提升培训效果,吸引更多的体育教师参加培训,为社会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雁飞.从培训透视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5).

[2]韩春利.体育新课程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4W”理论与实践[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3).

体育教师个人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基本路径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5.021

引言

我国的新一轮体育基础课程改革是对原有体育课程体系和课程理念的彻底改革,它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学习方式与评价及课程管理等方面都做了较大的改革,新体育课程改革在对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等方面提出诸多新要求的同时也成为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动因和新的契机。笔者认为在新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从以下基本路径来发展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1 通过体育校本课程的培训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体育校本培训也就是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对学校场地、器材等办学条件和教师学识与能力水平进行现状系统摸底后,开展旨在满足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开展和体育教师教学需要的校内新课程培训活动。这样的新课程培训活动既能解决体育教师在职培训机会较少的实际困难,又能就地解决学校的实际存在的体育教学工作问题,同时能迅速地将培训结果转化为体育教学效益,有利于提高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质量。以学校为培训基地的校本培训的方式也可以是多样化的。如: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内容的研究、专家的专题研究报告、校内体育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同一课题的说课交流、教学单元的集体备课、教学、教研交流、新老体育教师之间的传帮带,以及走出去的校级交流等,这些形式都可以在教学的日常生活中穿行,能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极大的便利。

2 体育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提升自己,获得专业发展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体育课程结构体系上完善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个层面,其中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在开发体育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加深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的理解,给体育教师提供对体育课堂教学的反思和咀嚼的过程,可以促进体育教师思考体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从而总结经验,获得对体育课程改革和体育教学的理性升华。同时,在学会有效利用场地、器材促进体育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也能培养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开发的技能和对体育课程的责任感。而在开发体育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同样是对体育课程的选择、改编和以及拓展的过程,可以通过与合作者交流思想、寻找理论上的支撑以及专家指导等方式,从而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而体育教师参与体育教育研究也可以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体育教师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体育课程的研究者。在教学中,体育教师会不断地获得体育教学经验,但教师不要满足于获得经验,而要对经验进行深层的思考,让所获得的经验升华,最大程度促进我们的专业发展。

3 反思是体育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又一重要途径

没有思考的教学是没有灵魂的。教师将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实施于课堂时,学习主体会产生多样反应,有的反应是预期的,有的反应是意外的,而这些反应的产生又与各种教学因素有关,比如:教学方法、学习环境、学生的前期基础等等。教师要善于观察、用心观察,才能获得准确的信息,而后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教学的优缺辨析,通过与同事交流、查阅专业书籍、请教前辈、专家等途径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教学反思。教师通过反思过程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是教师从模仿他人走向自我积累和自我创造的可行之路,使自身的专业成长保持一种动态、开放、持续发展的状态。

4 教师之间的教学群体可以促进体育教师的快速专业发展和成长

教师之间有一个积极向上、勇于探讨、善于研究、互帮互助的群体会极大地促进体育教师的成长。体育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分享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经历及经验,通过相互观摩学习讨论让教师之间扬长补短,一起探讨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难点,用集体智慧寻找、创新解决重难点的方法。体育教学是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通过帮、传、带形成教学群体,达到共同享受教学资源,促进体育教师的快速专业发展。

5 业余训练凸显体育教师的专业特长

业余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业余训练面向的是少数学生,是精英教育。体育教师在业余训练中主要以提升学生竞技运动的专项水平来体现自己的专业水平。业余训练和体育教学是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一方面,获许二者内容上存在差异,但二者三维目标是相通的,并且能够相互促进目标的达成;另一方面,业余训练对运动技术要求远远高于日常体育教学中对技术的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技术动作及教学、训练方法,这就为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和方法。因此,业余训练的项目与体育教学的内容相关联时,能提高体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基于上面两方面的认识,体育教师应开展相关业余训练,实现教学与业余训练双赢,实现体育教师特长方面的专业发展。

6 总结

从我国2001年开始实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改革实践来看,体育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是决定新的体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而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则是决定体育教师能否胜任这一任务的前提,体育教师应抓住课改的新契机,从以上基本路径促进个人专业发展,更好地适应课改要求,成为课改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 李积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南昌高专学报,2012(2).

[2] 王新力.谈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教师的发展[J].体育科技 文献通报,2012(10).

[3] 胡晓波.体育教师应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挑战之策略[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3).

体育教师个人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改革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159-01

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一个身体锻炼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育专业的研究生,今后很大的可能性是成为一名体育教师,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专业技术能力与专业素养应相辅相成,不仅仅是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

一、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教师专业化是由教师个体专业化和教师职业专业化共同构成的共同体。经过文献研究综合对教师专业化的理解和对专业体育教师素质的认识,笔者认为,所谓体育教师专业化是这样一个长期的动态发展的过程:首先,体育教师个人在正式从事体育教育之前,应该具有较好专业的知识,受过一定的专业训练;其次,作为正式体育教师进入体育教育事业后,在整个教育实践过程中能坚持学习,与时俱进地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

二、我国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基本现状

1、体育教师职前培养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体制与实践脱节。近几年来,虽然我国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得到了较大发展,但仍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的要求。原有的教育体制存在着国家“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现象,从而使专业学生毕业从教时“所需的没有”、“所学的没用”,产生学用脱节的现象。

(2)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长期以来,全国普通高等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以培养师资为主,这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由于时代的发展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提出新的挑战。

2、体育教师职后培训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1)激励和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学校体育的地位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反差,严重影响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缺乏继续学习的动力,即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2)重要性认识不足。认识的局限和“一次性教育终身受益”的观念致使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层次和质量也有待提高。

(3)培训制度不完善。虽然继续教育的问题已引起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但体育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制度还未建立健全,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制度不够完善。

3、体育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脱节的问题

首先这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体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分别由不同的机构承担,他们很少沟通。其次这是由于长期以来负责职后培训的体育教师进修机构,主要任务仍是学历补偿教育。

三、体育教师专业化改革的若干意见

通过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出我国体育教师的专业化任务比较严峻。改革体育教师教育,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势在必行的事情。根据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作者从中选出几点进行逻辑分析,如下:

1、贯彻终身教育思想,以教师专业化理论、终身教育理论为指导,坚持连续性原则,打破职前、入职、在职教育分离、割裂的局面,实现师资培养、培训的一体化。

2、延长教师的受教育年限,提高教师的学历标准,使师范教育逐步实现由现存的三级层次到新的三级层次的转移。加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相结合,实现学科专业水平与教育专业水平的同步提升。

3、优化课程结构,使师范教育的师范性和学术性实现整合。课程设置是体现教师专业化的中心环节。具体体现体育师范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特殊性,为他们将来成为体育教学和研究的行家里手打下铺垫。

四、总结:

体育教师个人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本文从继续教育的目标、继续教育者的现状和继续教育模式优化方法进行分析。

一、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目标的分析

教育目标是教育任务的导向,而继续教育目标的设定一是根据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二是根据教育者的实际情况。

学者李建军认为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目的是培养出一批适应21世纪需要的理论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作家型、学者型队伍,实现教师队伍的现代化。

二、一线中小学体育教师现状

通过访谈发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后,一线中小学体育教师普遍反映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对教学的目标实施无从下手,许多功能性目标的实施不宜操作。另外,一线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新课标的实施必须建立在传统体育教学基础之上。因此,新课标实施之后,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整合能力以及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要求教师向科研和教学双师型教师发展,说明教师的科研能力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体现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着教学的改革和教学目标的完成。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科学研究的意识、方法和科研能力不尽人意,以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科学研究凤毛麟角。

三、体育教师培训模式探索

(一)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分类和选择依据。现阶段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主要分为高校本位模式、培训机构本位模式、在职学习本位模式,协同式模式和教师本位模式,研训一体模式。这些培训模式的共同特点:一是培训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更为广泛,更具有实践性、更新性、延续性和研究性的特点;二是倾向于在一种培训计划内使用多种方法;培训方法由简单的认识向实验性方向发展;三是培训目标注意面向未来变化的需求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在培训模式的选择上首先应按照中小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求,其次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即要针对一线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新课程标准的操作能力不足问题;针对教学科研能力水平不高的问题等等。其培训的类别可以分为通过学历、学位的进修、参与学术研讨、学术交流,或者观摩优秀教师授课等形式实现。

(二)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要重视学科特性。体育教育主要是实践课形式教学,是以身体教育为载体的教育教学过程。因此,在教育培训过程中,不仅要理论角度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更要从实践课教学的特殊性角度解决教师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本次课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组织与教学效果的效益的关系上考虑体育教师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从而完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

(三)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要注重继续教育本身的有效性。继续教育本身的有效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培训后,其教学的理念和教学的方法是否有改变,教师人文素养是否提高,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效果是否提高。另外,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总是否按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时刻要求自己。二是作为培训的组织者本次继续教育的目标是否实现,任务是否完成、培训者的培训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等的这些都是评定教师教育培训效果的指标。

(四)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重心要向教师科研能力培养转移。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解决现实问题,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做教科研型教师也是时代的要求,教师要脱离教书匠式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做法,做既有灵活的实践能力,又有精深的理论素养型的教师,要有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进而能新颖别致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要以继续教育的学习、评价为契机,推动教师提高理论水平,掌握教科研方法,激励探究总结意识,最终实现教学艺术水平的质的飞跃,做专家型教师、教科研型教师。

(五)继续教育的内容要多样化,且以培训对象为导向。以培训需求者为导向即主要是满足不同教师培训者的培训需求,最大化实现继续教育的目标。即在继续教育培训前,对培训者进行调研摸底,如从教学教学角度、科研水平角度、学生教育管理方面进行摸底,了解体育教师的不足之处以及制约瓶颈,从而科学选择授课的内容和授课形式等。在培训后对培训者调研,了解培训的满意度,从事及时反馈给管理部门,为下次继续教育改革提供依据。

(六)继续教育培训方式要不断完善

以往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主要是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其中学历教育占大部分。因此,完善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的形式非常重要。如1)新进教师的培训。即对刚从大学毕业的新教师,主要是帮助他们加强教学常规训练和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他们的教学组织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使他们掌握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尽快适应教学工作。2)中青年教师培训。主要是帮助他们优化知识结构、总结教学经验、提高科研能力,促使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成为学者型教师。3)骨干教师培训。对一些有一定教学经验和培养前途的教师,应提供系统性的学习深造的机会,以更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通过导师制对他们进行针对性培养,组织他们参加研究性课题研究,帮助他们成为教学专家和学科带头人。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完善,同时继续教育的形式要符合体育学科的特性。从继续教育的目标的确立和继续教育模式的选择、继续教育的方式和继续教育的有效性等角度等不断探索。

体育教师个人培训总结范文第6篇

由于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落实体育课时的不断深入,近些年来北京丰台区陆续招入了一批青年体育教师,他们成为我区体育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年轻体育教师取得了教师资格、具有合格的学历或学位,专项发展突出,专项运动能力强,大多数富有朝气,有激情。和学生相处起来感觉会比较亲近,容易赢得学生们的好感,他们没有家庭负担,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他们接受新鲜事物快,在一定的压力下可以快速的成长。但是,这些青年体育老师,教学基本功薄弱,教学时间不长,教学经验不足,对体育学科知识的重点、难点把握不够准确,在学生中威慑力不够,个别青年教师身上缺少一股韧劲,在面临挫折时会动摇,面临困难时会退缩。

目前,我区体育教师的数量已基本满足需要,但是年轻体育教师的素质与基本教学技能亟待提高。从长远看,是对学历已经合格的青年体育教师进行职后教育、解决知识更新和继续提高的问题;从近期看,主要解决年轻体育教师“胜任教学”的问题。我区小学体育教研员看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于2010年11月在石榴庄小学召开了我区30岁以下青年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班开题会。希望通过三年的体育基础专业技能与基本教学技能培训,能够打造一支通技能、懂教学、精专业的青年体育教师队伍,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综合能力。基于体育学科需要实际操练的自身特点,把这些年轻体育教师分成四个班进行培训,我负责(二)班的培训工作,在2011年4月开始进行小学体育短距离跑教材的培训工作。我对负责的培训班(二)班的青年体育教师短距离跑项目培训前和培训后的动作技能进行了调查研究。针对前测反映出的问题,在和教研员沟通后进行了如下培训:

1 专家引领、更新观念。针对青年体育教师短距离跑项目中存在的动作方法不清等问题,由区骨干教师讲授实用的相关理论知识,使他们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帮助他们梳理小学体育教材中短距离跑项目的知识点,深入理解动作各个环节以及一些教法的应用和拓展。

2 问题答疑,理清思路。在培训过程中,区骨干教师及时解答青年体育教师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惑、问题,提高了青年体育教师们的专业水平与知识素养,完善了他们的教学理念,解决了他们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3 操练技能、提升内涵。改进和提高青年体育教师们短距离跑的动作技能是这次培训的主线,培训中针对一些失分较高的动作环节培训中着重进行了练习。

4 教学实践、学为所用。结合培训内容组织受训教师们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有7位教师进行了研讨课的展示,使他们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得到了深化和延伸,对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组织,有了重新的认识和理解,并在实践中得到提升和发展,实现教学实践和培训研究的统一。

5 培训考评、及时反馈。及时对培训的内容进行考评,对学员进行客观评价,要求学员认真完成相关作业,做好培训小结。建立本次培训班学员档案,编印学员考勤花名册及通讯录,评选优秀学员,向学员所在单位反馈培训成绩。

6 互动交流,思维碰撞。在培训中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QQ群,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互动的平台,其意义深远。

7 开展联谊,共谋发展。培训过程中开展形式多样的联系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结交友谊,为青年教师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并且把培训精神、价值观念等寓于各种有形的载体中,使青年教师们在培训活动中形成了兴趣、坚定了信念、获得了知识、结下了友谊。

培训后通过后测数据可以看出,只有一人次后蹬跑动作技能不合格,其余动作的合格率100%。所有项目的优秀率更是大幅提高,其中上挑式接力跑的优秀率达到了91.17%,下压式接力跑优秀率更是达到了100%,只有终点跑动作的优秀率低于50%。这充分说明青年体育教师短距离跑动作技术、技能完成的动作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

二、结论与建议

1 结论:我区体育教师队伍有了很大变化,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大幅增加,教师专业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这对整体体育教师队伍知识的更新,了解新的教学理念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这次培训使他们明白了体育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从中他们认识了自我,锻炼了自我,升华了自我,理清了发展思路,挖掘了自身潜能。这无疑将对他们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相信通过培训,他们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锐意进取,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2 建议:

(1)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训,提高系统性,将专业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性。同时充分发挥本区骨干教师作用,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贡献力量。同时还需要行政部门的资金支持,以促进培训工作的开展。(2)建议教育行政部分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组织一系列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也是他们课余训练的动力,可以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并使他们身心得到锻炼,并且从中发现和挑选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形成梯队。(3)青年体育教师技能训练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建议每周三次、每次30分钟的技能训练,并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逐步提高自身运动技能的全面性,力争收到好的效果。(4)加强学校内体育教师的研讨,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服务于教学。青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运用所学技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使自己教学基本功不断地得到提高。(5)建立青年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记录成长足迹。内容包括:个人信息、3-5年发展规划、定期的教学设计、承担公开课、研讨课、各级各类评优课、论文获奖情况、培训反思或总结,阶段培训的自我评价。

(作者单位:北京市丰台区白盆窑小学)

体育教师个人培训总结范文第7篇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07-0016-03

答疑专家:陈雁飞

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院长

教授、国培专家

问:构建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意义是什么?

答:《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是指规范或衡量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准则或尺度,也是体育教师任职后应该达到的标准,这些准则或标准反映了优质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是帮助国家、地区、学校和体育教师改善自己的专业发展工作、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师和学生发展的指南。如果从服务的主体来说,它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培训机构、教育行政部门都有具体的引领作用;就服务的内容而言,它可以用于诊断(反思)与规划、培养与培训、评估与管理等方面。

第一,标准能为体育教师反思自身教学实践提供依据

教学反思是体育教师发展的内在机制,体育教师自身教学实践有什么优点和不足,教学水平达到了什么程度,需要借助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提供反思的框架,所以,发展标准有助于体育教师系统地反思。

第二,为体育教师制定专业发展目标和规划、自主学习与发展提供依据

制定体育教师发展规划,明确专业发展目标,是体育教师自主发展的有效方式。不同发展阶段的体育教师,其发展目标及其要求也是不同的。发展标准可以为体育教师制定规划提供参考,实现自主学习与发展,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活动。

第三,为体育教师培训机构诊断教师需求、设计培训目标与课程提供依据

体育教师培训机构要有效促进体育教师发展,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准确把握体育教师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训目标与课程。不同层次培训的课程设计必需依据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发展目标,而发展标准对此进行了设计。

第四,为管理部门评估体育教师发展水平提供依据

体育教师发展的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对体育教师本人和管理部门了解信息、激发动力、考核奖惩等都有帮助,而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的设计就要依据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

总之,标准及指导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但标准是针对一定时期、一定区域情况制定的,具有相对性,不是绝对、不变的。同时,标准反映的是体育教师发展的共性规律和要求,具有统一性,而体育教师个体之间也是有差异的,不是绝对的。

问:中小学体育教师如何走近“标准及指导”?

答: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是规范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尺度,是衡量“什么样的人可以当体育教师”。中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立足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体育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经验,使得体育教师能够更好地结合学科的实际特点和需要开展教学,促进专业发展。

第一,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体现

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自己,而主要是为了学生,为了国家社会培养有用人才。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应该成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中最重要的素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困难障碍等;同时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性,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第二,更多注重体现时代性的内容要求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是对体育教师素质与行为要求的规定。不同地区和时代的体育教师素质要求,既有共性,又有区别。共性就是要保持体育教师基本素质要求的稳定性,区别就是要体现我国当代社会发展对体育教育、对体育教师的特殊要求。发展标准努力体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育人为本、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强调体育教师要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强调培养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要求,强调着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强调促进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加强身体锻炼和安全教育的要求。

第三,坚持动静结合的思想理念

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中最突出的特点。发展标准一方面按照体育教师专业情意、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三要素进行分析,一方面按照体育教师教育实践的逻辑进行设计,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环节,与体育教师的实践紧密结合,并与日常的工作对接。同时,发展标准按分阶段描述的原则,体现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然后通过递进式培训、自主学习与实践等,帮助体育教师从低一级的发展阶段提升到高一级发展阶段,逐步进行指导。

第四,体现操作性的运用原则

体育专业发展标准是用于实践的,特别是教师在制定专业发展规划、进行实践反思的过程中,要参考标准的要求。标准包括维度、关键表现领域、标准(条目)、结果指标四层。维度包括专业基础和专业实践两个维度,专业基础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师德素养、知识素养,强调的是素养、基础和静态的素质;专业实践是指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自我发展的实践(包括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强调的是实践活动、实践能力和动态的素质。关键表现领域是两个维度内容的细分,共计四个表现领域,即健全人格与职业道德、学科与教育教学专业知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育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专业基础部分主要是内容要点,侧重在具体的条目的含义、要素、内容的解析上;而专业实践部分主要是操作要点,侧重在行为的指导上,诸如操作的程序、要求、策略。

问:如何才能成为一名“达标”的体育教师?

答:好的专业发展标准与好的体育教师是分不开的,好的体育课和好的体育教师是分不开的,好的学校体育工作与好的体育教师也是分不开的,对于体育教师的哪些素质是成就好课和好学校体育工作的这一关键问题还不确切。但在成为一名“达标”的优秀体育教师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我们基于发展标准进行专业修炼。

第一,练内功—强技能—促创新

体育新课程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体育教师对新课标理解不深、把握不够,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教学技能创新不够。因此,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更新,教学思路需要拓宽,教学视野需要开阔,教学技能需要创新,教学困惑需要解决,教学策略需要提炼,教学经验需要总结。在剖析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体育教师要“练内功、强技能、促创新”。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体育教师需苦练内功,自我发展;要自信、自强,树立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刻苦钻研业务知识,练就一身扎实的基本功底。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除了具备较高的驾驭教材、设计教学、培养学生运动技能的本领外,还应具有独到的教育与教学艺术、精湛的体育技术与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具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与示范风格、师生交往能力、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真本领。体育教师要学习,创造、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来上课,不断地学习、实践、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科研的技能、开发课程资源的技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教学技巧技能的能力。作为知识经济时代,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标准不是他占有知识的多少,而应该是他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强弱。

第二,明政策—挖资源—创方法—显实效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战略举措,是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和形成“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具体体现。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校以体育课教学为基础,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课间体育活动与课外活动、运动会与各项体育比赛、集体竞赛项目、校园集体舞、校本教材等方面落实阳光体育运动, 其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较好地确保了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在剖析学校体育发展新形势、基层学校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体育教师要“懂政策—挖资源—创方法—显实效”。通过有效开展和落实阳光体育运动,使体育教师更广泛、更全面地了解中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更及时、更有效地把握中央7号文件和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更准确、更迅速地落实到自己的学校体育工作实践中。通过落实方法的传授,帮助、拓展体育教师挖掘资源、开发课程、研制器材、丰富内容、创新方法,将阳光体育与奥运同行,做素质教育的开拓者、阳光体育运动的实践者。通过阳光体育运动的落实,引导青少年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陶冶身心,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每天锻炼一小时,享受体育带来的欢乐和健康。

第三,懂健康知识—重教学渗透—促行为习惯

新课程在强调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健康有关的生理、心理、卫生保健、传统养生、营养、环境、社会、安全等知识,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但现阶段中小学校对其关注程度不高,存在重视不够、认识不足、观念滞后、起步晚等问题。体育课堂教学中不能有效地将健康教育的理念融合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各个教学环节,使每一个在校的中小学生在得到体育教育的同时得到健康教育,既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也掌握养护身体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在剖析体育课堂教学与健康教育融合现状的基础上,体育教师要渗透“懂健康知识—重教学渗透—促行为习惯”。通过灌输“健康第一”的观念、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使学生懂得学校体育中的健康知识;通过有针对性地观摩与指导,强调体育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并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途径之中;通过体育教师的不断完善和日积月累促进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树立安全、卫生意识和健康、营养观念。

第四,抓体能素质—强意识习惯—树终身体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全社会对目前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关注程度日益增加。绝大多数体育教师都认识到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逐年下降的趋势,并认识到体育锻炼是解决学生体质健康下降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培养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基本保证。在剖析学生体质持续下降和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现状的基础上,体育教师要强化“抓体能素质—强意识习惯—树终身体育”,使其在学校体育课堂和课外活动中充分体现。通过有针对性地意识灌输、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强化体育教师作为新课程理念的执行者,提高自身对终身体育观的理解和重视。通过提高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主导者的地位,加强教学中对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和运动习惯的培养。通过体育教师作为学生锻炼的指导者,拓展在课堂和课外关注指导学生获得运动负荷和发展体能素质的方法。在课程改革的挑战和终身体育观的要求下,体育教师应能积极应对,主动地根据中小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与认知规律,创新性地整合和丰富现有的教育教学手段与资源,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更有趣和实效的发展体能和增强体质的运动项目和锻炼内容,进而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改善创造条件。

第五,善学习—重实践—做研究

体育教师终身学习、教育实践、教学研究态度与能力是一个体育教师创造力的集中显现,是一个体育教师主体性的能动体现,是体育教师发展的基本手段。体育教师对教学的实践和研究是一个真正的学习过程,在学习、实践、研究中不断反思、不断思考、不断总结,最终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在剖析实践研究的层面上,体育教师要“善学习——重实践——做研究”。通过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学习学科前沿理论知识,向文献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同行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学生学习,学以致用、学有所得,使自己的知识不老化、思想不僵化、学习不落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通过体育教师把有些教学问题的研究回归到教学活动的现实之中,使理论研究的思想切实运用于实践中,使自己从一个实践者的角度体会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最终形成自己教学的特色,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通过创新、发展和超越,使体育教师在自身实践中经过不断的反思和建构推动实践前进,真正在课堂中落实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对教学实践反思和研究的“行动研究”,使自己能为行动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对行动研究,真正把握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提升专业化水平,用教育科研引领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第六,提教学行为—会自我诊断—善总结反思—促专业发展

体育教师个人培训总结范文第8篇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的专业发展(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美国的布莱克曼曾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下了一个定义:不论时代如何演变,不论是自发的还是受赞助的,教师始终都是持续的学习者,这种学习就是专业发展。布克也认为:学习的特权以及帮助他人学习的特权,乃是教师工作中最令人感到兴奋与刺激的部分。因此,如何让体育教师“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如何再现他自己,如何与别人进行交往,如何探索世界,如何学会继续不断地、自始至终地完善自己”,是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

1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体育与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可分为知识层面、技能层面与态度层面。其中,知识层面包含:一般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及体育专门知识;技能层面则有:教学技能、教学管理技能、运动技能;态度层面有:健康身心、自我训练和敬业态度与服务精神。

体育教师教学专业化,一是强调专业知识。专业化发展不仅要求体育教师熟悉了解自己所教专业的必备知识,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当今社会知识的迅速发展使得教师学习更新知识的课程更为重要;二是强调专业技能的必要掌握。终身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而且要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因而,向学生传授终身学习的技能比传授学科知识更为重要。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掌握必要的学科专业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实践进行分析、评价、判断和反思的技能;三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倡敬业爱生、乐于奉献的精神;四是强调专业知识的学术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专业化水平,不断创新。

2当今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

2.1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落后,或者说旧的教育思想根深蒂固。

在随堂体育课中较为普遍地体现着以下两个主要特征:

①学生听老师讲解、老师的示范操作;然后教师让学生毫无思考地模仿进行练习,……。尽管学生有着充裕的时间进行模仿练习和动作操作,但归根结底,还是学生围着老师转,学生缺乏独立思考习惯,没有大胆质疑的需求,更缺乏大胆提出自己独特想法和见解的勇气,学生的自主发展空间狭小。

②老师设计的学习问题确实渗透着一种新的理念,但当学生不能正确、完整地回答出来,教师往往包庇代替,甚至一言到底。尽管教师已有了较新的教学观念,想改变课堂教学,但当自己的想法、观念由于自己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到课堂上来,老办法就很快派上用场。

2.2教师对体育专业理论知识与教育理论学习的轻视,不少体育与健康老师认为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应付日常的体育教学应该够了,觉得没有必要花大量时间去学枯燥的理论知识,教学上还未必用得上。尤其是职称已经到位的教师,专业发展失去了动力,少数教师抱着舒舒服服“混”到退休的念头。

3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3.1校本教研制度化,确保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学校建立了校长室挂帅、教导处为核心、教研组为基础的校本教研组织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分工,确保组织系统的到位、有效。学校制订了校本教研的规章制度,包括青年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养、业务理论学习制度、校本教研制度、培训激励制度、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硬件及经费保障制度等,以健全的制度督促校本教研的开展。

3.2校本培训先行化,保证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结合学校的校本培训面向全体体育教师,根据不同的对象,设定不同的培训内容、目标。

3.2.1骨干教师现行培训

学校拥有一支扎实肯干、敬业奉献的体育教师队伍,这是体育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基点和保障,也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学校首先加强骨干教师的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相结合等多种学习方式,对骨干教师侧重于教育理论引领,在教学实践中学会行动研究,培养问题意识、研究意识、课题意识,探索总结个人教学特色。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带动其它教师教研相长,开展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有效地促进了体育教师群体的快速成长。

3.2.2青年教师分层培训

对新分配的大学生注重师德、教育政策法规、教学常规、教学技能、《新课程标准》等方面培训,通过师徒结对的传、帮、带作用,引导他们迈好教坛第一步。

新调入的教师侧重于师德、学校规章制度、教学技术、教学模式改进创新的培训,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教育教学环境,早日融入新的集体,让这些新鲜的血液尽快的流通起来。

针对青年教师最容易接受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学校侧重于进行教学案例剖析、自主开发教学资源、进行合作、探究性等教学方式的培训,为他们在高起点上成长奠基。

3.2.3老教师引领培训

老教师的经验和传统要充分发挥,引领他们做好经验培训,通过梳理和总结,把老教师的心得与体验进行全校的交流,帮助青年教师少走弯路。同时要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激励他们的工作干劲,使他们老有所长,老有所用。

3.3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从这个基点出发,我们以"慎重选择,逐步完善,发展创新"为基本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和学校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

4结束语

总之,在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化中,我们尽可能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与时俱进,用科学的培训策略为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便利条件、搭建宽广平台、营造宽松氛围。我们应积极探索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促使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得以提升,从而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效率的提高,让学校真正成为教师、学生同时“健康、快乐、阳光”生长的基地。

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任重道远,但又希望无限。

体育教师个人培训总结范文第9篇

摘 要 研读课标、研究教材、规范教学行为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意义重大。自《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对《课标》研读力度不够、体育教师研究能力成掣肘、无法充分体现“教学”重点、在评价一节体育课的技能教学重点时会有不同看法、甚至把“以人为本”、“学生是主体”停留在口号上。为此,应该以一切为了全体学生的而身心健康发展为宗旨,充分发挥体育教师作为课改的主人翁地位,以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和《教师专业标准》为准绳来重新建构教学规范,并重点去研究教材。

关键词 体育教师 教学行为 研读课标 研究教材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2001年,根据“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教育部颁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十四年来,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十四年之前,教研活动频率较少,学生体质健康也没有被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如今,面向体育教师的部级培训、省级培训,乃至地市区县的体育教师培训是非常多的,各种体育教学展示和评选活动也百花齐放;体育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得到了确立和加强,体育教师和其它课程教师同工同酬,对体育教师的结构性需求增多;成为副校长、校长的体育教师也逐渐增多。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课标》研读力度不够。各种教学比赛中,很多体育教师更多地参考了网络上的“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参考资料,却没有携带《课标》和教科书。有些教师的课件文不对题,甚至提出“依据教学大纲”的旧说法,充分说明部分体育教师仍然没有对《课标》进行认真的研读。

(二)针对性不足。教学设计比赛或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80%的学生要怎么样”,有时又会出现“使学生……”的表述,对运动负荷的描述往往针对一堂课,然而,一堂课的组成是分几个部分的,实际上很难笼统的去界定一堂体育课的运动负荷,而没有针对体育课的实际,针对不同的活动安排。

(三)体育教师研究能力成掣肘。有的教师老师教学设计写的很好,但在实施过程中做不到,当然,还有的老师课上的很精彩,但是缺少能力把书面的教学设计写好。就目前的现实情况看,评课的时候往往都是靠写,靠“视频”的。很多体育教师正相反,发表了很多论文,创新的方法很多,手段很多,但真正落地生根,能推广开来的并不多。

(四)无法充分体现“教学”重点。例如篮球课“投篮”的教学,很多体育教师的教案安排了诸多辅助练习,但一堂课实际上每个学生的投篮次数仅有3-4次,有些老师仅仅是以器材不足,动作讲解为理由,但实际上并没有,一堂课下来,老师的运动量非常大,学生却没有多少运动,体育教师教的很累,教学效果却有限。这种思路,存在很多老师的习惯思维中。我们并不反对体育教师的示范讲解,但要根据课型,非新授课,以学生为主体,体育教师上课轻松也未尝不可。

二、如何规范体育教师教学行为

首先,如何重建教学规范?教学规范的重建是对十四年来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对原有教学规范的反思,扬弃和重构,必须遵循以一切为了全体学生的而身心健康发展为宗旨。

第二,体育教师才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主人。体育老师主人翁精神发挥的越好,体育老师在学校就获得课改的红利就越多。建立良好的激励措施、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创设良好的学校组织环境以及加快体育教师专业化进程都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减少职业倦怠。

第三,要以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和《教师专业标准》为准绳来重新建构教学规范。自《课标》颁布以来,学界也是展开了积极的学术探讨,很多学界专家根据其知识结构提出了其个人的观点。但是对于一线的体育教学实践者来说,不能完全受制于理论的冲击,个人的看法要和国家的标准区分看来,既然国家正式颁布了《课程标准》,那就是对体育教师实践的现实准绳。

第四,要研究教材。有人认为研究教材是老生常谈,价值不大。但其实不然。教材是对课标具体而又生动的解读;教材是对课标提出的课程理念的具体诠释,是对课标提出的课程目标的科学分解,是对课标提出的课程内容的逻辑梳理,是对课标提出的意见的丰富和拓展。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载体的,所以要对体育活动进行教材化处理。例如分组,课标只是提出了“分组”,但有多少种分组情况,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针对每个项目怎么分组,才便于教学。

三、结语

(一)规范教学行为是体育教师的应然选择,而将应然选择变成实然行动需要体育教师的自觉行动,要实现规范体育教学行为,体育教师要从“要我规范”向“我要规范”转变,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规范教学行为应该以国家相关法规未准绳,所以体育教师要在研读课标、研究教材的基础上,以主人翁的精神重建备课规范、课前准备和安全预案规范、课堂教学规范、课后作业和课外锻炼规范、学习评价和教学评价规范、校本教研规范。

(三)教学规范的重建是对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学的总结,是对原有教学规范的反思、扬弃和重构,因此,要以一切为了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宗旨,要发挥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程改革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 王佃娥,杜发强,赵保丽.特级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特征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10-14.

[2] 李健,谭刚,王荣民,等.中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理论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7:962-964.

体育教师个人培训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城乡结合体育教师专业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12-02

在体育教学岗位中青年体育教师往往占有很大的比重,他们肩负着学校教学的重责,承载着学校体育的未来。他们个人的专业化成长无论对于学校还是教师自己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城乡结合区域学校的地理位置、场地器材的局限性,学生个体差异的普遍性等因素导致该区域学校中的体育教师相比于市区学校的教师来说所面对困惑更多,因此对于该区域青年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策略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城乡结合区域学校青年体育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分析

1.肩负着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责,承载着学校体育的未来,有着"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青年体育教师在学校的教学和课余体育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是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教学、训练、组织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占据了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然而当课程改革的洪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涌过来时,我们带着满脸的茫然和无尽的困惑疲于应对,似乎从没有像此刻那样感受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2.学校对体育工作不重视,有着"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城乡结合区域相对比较尴尬,与外界交流经常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未能很好的开展,许多管理者对于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日常经费的支出上未能对学校体育工作给予大力支持,极大伤害了青年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因此在受重视程度上感受到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3.场地、器材条件较差以及学生个体差异大,有着"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累" 。场地、器材的匮乏很大程度上局限着教师的教学组织,同时也减少了学生练习的机会,不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很难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同时,在城乡结合区域内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较大,教师在选择许多教学内容的时候经常会陷入犹豫,一部分学生也许在以前的学校中早早就涉及到了,而另一部分也许从未接触过。教师在课堂中也往往深刻体会到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累"。

4.对于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到位,对课程评价模糊不清有着"生命中不可承受之惑"。由于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不到位,以及个人能力的差异性导致部分教师的课堂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赶时髦、走形式的现象。另外,在课程评价方面仅仅局限于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这只是体现对部分课程目标的评价,其他目标未能在评价标准中体现出来,从而有些教学目标形同虚设。如何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建立行之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成了青年体育教师之"生命中不可承受之惑"。

二、基于以上分析,针对城乡结合区域学校的特点,对该区域青年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出以下策略

1.在现有教育管理部门组织的教师培训基础上,开拓新的专业化发展渠道,凭借青年教师良好的网络应用能力更多的利用网络渠道进行有关专业理论知识、先进理念的再学习。相关部门应鼓励更多的培训工作落实到不发达区域,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为该区域青年体育教师提供各种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2.通过营造学校体育文化氛围提升体育学科地位。体育学科的地位提升有可能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但却不是根本原因。从营造学校体育氛围出发,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确实让学校的管理层看到学生在锻炼中得到的实惠,加大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增加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关注度,从本质上提升体育学科地位。

3.利用校本培训是实现青年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组织青年体育教师认真开展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活动,首先,在学校范围内进行听课、研讨、交流,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其次,通过走出去的方式,组织青年体育教师参加观课活动,通过与其他学校的交流为体育教师提供学习和共同促进的平台,在体育教师中形成伙伴合作式教研氛围,实现资源共享,达到思想和理念的融合。再者,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开设专题培训、请名师指导,提升专业化水平,用教育科研引领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新的新课程改革为教师带来了挑战,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了机遇,城乡结合区域学校的青年体育教师可以利用自身资源,开设有自身特点的校本课程内容。新课改中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正确认识本区域学生生源特点,开发新的课程内容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不要生搬硬套,从而使每位学生得到均衡发展。

上一篇:个人礼仪礼节培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纪检监察培训个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