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传媒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9 19:42:53

体育传媒论文

体育传媒论文范文第1篇

精彩体育赛事的转播、报道、评论以及各种和体育有关的娱乐节目,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娱乐需求,更重要的是对人们的体育意识、行为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使体育的价值延伸到各个社会角落。体育传媒的大力宣传,使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为大众所熟知。体育是一种广泛参与的娱乐活动,人们参与其中,缓解压力,提高身体素质,在体育传媒的推动下,激发了人们的运动欲望,特别是电视、网络媒介对体育运动的关注,极大地提高了体育运动的观赏性,体育的娱乐性被逐渐还原。体育文化传媒日积月累地影响了大众对体育的态度、对体育的认知以及对体育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评判。

体育文化传媒中的“媚”、“俗”现象

1“媚”、“俗”的含义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媚”的意思有:(1)有意讨人喜欢,巴结(动词);(2)美好,可爱(名词)。在本文中,我们可以将“媚”理解为:有意迎合、巴结大众平庸与低级趣味的行为。“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1)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2)大众的,普遍流行的;(3)低级趣味,庸俗。主要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指低俗、庸俗和低级趣味;二是指通俗的、普遍流行的。

2体育文化传媒中的媚俗现象

某网站一周体育图片精选的封面为(2011年10月18日,北京)“型动女郎”潘霜霜剧照曝光,剧中潘霜霜大秀傲人身材,性感香艳骑机车;还有一张照片配的文字为“在佛山龙狮男篮和澳洲虎的友谊赛中,比赛双方爆发激烈冲突,最终引发两队球员的群殴,据现场球迷爆料,有人脸上被打出血,还有人拿起椅子追打对手”。还有(2011年10月19日,哥斯达黎加首都圣约瑟)一名半裸球迷挑衅保安,惨遭围殴驱逐”。类似的新闻图片赫然在一周体育图片精选中。还有一篇关于丁俊晖和潘晓婷共同出席了一场表演赛的报道,标题为:《性别大战:“美女”潘晓婷胜野兽丁俊晖》。本来是一场表演赛却被媒体拿来以“美女”“野兽”“金童”“玉女”等词做噱头,制造绯闻,并且误导观众把关注点放在二人的绯闻上。这些内容导致人们关注的焦点并非精彩的体育比赛,激烈的竞技过程,而是花边新闻,为了吸引眼球,哗众取宠。这样的偏颇报道不仅不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价值观,更不利于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更有甚者,借着体育明星的绯闻炒作,以“脱”搏出位,走一条“捷径”,一脱成名,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助长了不正之风。

3体育新闻媚俗化的表现

(1)由于媒体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吸引观众,体育新闻越来越呈现娱乐化的倾向,场外的花边新闻成为媒体报道的主角。明星的绯闻、丑闻成了媒体争相报道的内容,甚至是一些本来不属于体育竞赛范畴,各种“宝贝”也成了报道的焦点。如对各种体育“宝贝”性感暴露的报道,以及摆着撩人姿势的照片,充斥着各类媒体、网站。赛场上、赛场外的暴力事件,滋事斗殴画面也喧宾夺主,仿佛比赛真好像战场上的混战一般。这倒也符合了现在对各类体育人士的称呼———以“帅”“掌门人”“霸主”“战舰”“射手”“杀手”,或以某教练的姓氏打头为某“家军”的语言含义。比赛过程中如“挑战”“歼灭”“宣战”“生擒”等常用于战争的词汇也屡见不鲜。对此曾有《体坛周报》的记者如是说:“最大的足球故事,仍然跟足球无关……场外的丑闻远远凌驾于场内新闻之上,各种媒体能够联篇累牍的去分析一桩案,围绕几张模糊的虚影头像煞费心机,却只用寥寥几百字介绍一场英超联赛”。这种现象反映了现在体育媒体报道“媚”、“俗”的现状。

(2)标题追求刺激,以暧昧或有歧义的字、词吸引眼球,却没能“概括事实,表达观点”,忽视了体育新闻本身所要传达给受众者的体育精神。如“四川大学校园宝贝热舞,白底裤风光一览无遗”。这样的报道非但没有突出学生对体育的热情,校园宝贝热舞的精彩场面,反而把这种尴尬照片宣扬出来,忽略了参与校园宝贝活动学生的感受,使本来积极健康的活动低俗化。尤其是在后面加了“高清”二字,更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这种暗含色情化的报道,对女性也是一种变相歧视。还有报道对看台上的不良标语,不是过滤,而是玩味和展示,再加以津津乐道的评论,把人们关注的焦点从赛场转移到了过度的娱乐化、明星化。过分关注花边新闻,绯闻闹剧,对本应谴责引以为戒的炒作过度关注,把体育文化传媒者本身的责任抛之不顾,追求低级趣味,宣扬引导错误的价值观。又如有这样的报道,“2011年10月18日,2011年足协杯半决赛前瞻,北京国安备战鲁能,商毅探班美女记者分美食”。在足球比赛半决赛中,新闻媒体关注焦点应该是对战双方的备战情况和队员的状态,但此标题却为“商毅探班美女记者分美食”,把人们关注的中心从“集体”转向了“个人”。对个别明星过分关注,明显地突出了个人的英雄主义,甚至把个别明星“神”化,塑造成整个民族的骄傲,成了民族英雄,而忽略了集体在体育明星成长、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姚明、刘翔他们已经被赋予了除了体育明星以外的众多的身份特质,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可以登上体育新闻的头条。有的记者对一些不确定的新闻加以大肆报道,甚至无中生有制造虚假信息,欺骗大众,完全忘记了新闻工作者本身应具有的素质和责任,置职业道德于不顾,自编自演“狼来了”的故事。

“媚”、“俗”现象出现的原因

体育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盛宴,更应该是精神上的升华。然而一些体育媒体为了迎合大众的视听心理,降低审美标准、道德水准,跟风传播,导致媒体“媚”“俗”现象愈演愈烈。

1受众猎奇心理“

猎奇心理,属于一种人的心理活动,每一个人或多或少会有这样的心理。对别人不让你去做的事想要去做,要看个究竟,并且好奇心极大”。[]人天生有一种接受“奇闻轶事”的心理趋向,正是人们这一心理,为新闻媒体的媚俗行为提供土壤。于是媒体用容易引发受众感官刺激的图片、标题、细节描写对一些低俗、暴力等内容大肆渲染,吸引关注。

2唯乐心理

弗洛伊德精神的分析理论认为,寻求快乐和满足是决定人的主要动力。在人们的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以后,精神的需求被进一步的提升。人们希望借助轻松的娱乐享受来宣泄情绪、缓解压力。于是,媒体就以煽情、刺激、火爆的新闻内容,低俗的调侃方式,媚俗化的文化传媒迎合大众心理。体育新闻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帮助受众群体释放压力,然而体育新闻除了此功能外,最主要的是让受众在欣赏精彩体育赛事的同时宣传体育精神,营造一种正面的、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社会氛围。因此,一味地低俗、媚俗,只会让体育新闻媒体丧失自我,进而丧失受众群体。

3体育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缺失

有些新闻媒体对一些缺少社会价值、具有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进行夸大炒作,一味追求轰动效应,避重就轻,过分夸大细枝末节,颠倒主次。一些媒体工作者忘记自己的职责所在,没能把握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舆论导向,只顾追求经济利益,过分强调新闻的趣味性、刺激性,导致体育文化传媒媚俗化。

4转型期间,社会不稳定因素滋生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新旧文化碰撞,观念冲突,政治、生活模式逐步变革,人的思维正发生激荡。在这夹缝中,是非、美丑、善恶界限不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蔓延。难免有人脱离正确的社会轨道,价值观扭曲。例如:“2011年10月11日,圣地亚哥,2014年世界杯南美区预选赛,有关智利VS秘鲁报道:秘鲁惊现女球迷,男球迷争相合影挤爆看台”。“2011年10月11日有关2011晴隆汽车爬坡赛报道:美女车模大秀,像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开幕仪式增添不少青春活力”。这样的报道不仅没有对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还把观众引入歧途,有违体育精神的本质。

对策与建议

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文化工作者要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营造良好的社会体育文化环境

体育新闻的“媚”“俗”现象对社会大众的体育观点、态度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更为深远。体育媒体应该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受众群体,以体育专业视角报道体育比赛,引导社会关注体育活动,弘扬体育精神,宣传体育文化。体育报道的内容不能仅停留在娱乐现象上,而应该更注重培养受众的体育素养、体育知识、健康健身等方面。

2加强行业自律,营造健康的体育传媒空间

理性地对待炒作,报道内容要真实有效;抵制虚假新闻,重拾社会责任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坚守职业道德,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划清低俗与新闻传播“三贴近(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关系。同时也应避免过度追求商业利益,使体育运动在媒介的控制下被过度商业化、扭曲化。

3提高受众群体的辨识能力,加强社会监督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在控制新闻媚俗现象蔓延的同时,培养公众的辨识能力,自觉抵触低俗趣味,坚决抵制不健康文化的侵蚀。建立公共交流信息平台,通过受众的舆论力量监督媒体。

4完善立法

体育传媒论文范文第2篇

作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奥林匹克科学大会自1956年起,均于每届奥运会前在当届奥运会举办国举行。2008年8月1日至5日,由国际体育科学与教育理事会、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会等四方国际组织联合主办、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2008年奥林匹克科学大会”,在我国广州市举行。这是国际体育科学、教育和医学领域中规模最大的多学科大会。大会主题是“21世纪的体育科学与和谐社会”。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均是与体育相关的科学研究领域里的专家与学者。代表人数达到2500名,其中国际代表超过1000人,12位全球科学界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在会上作了主题报告。大会分为10大类、45个领域的科学,涵盖世界科学领域与体育相关科学研究和实践的大多数学科。大会分为主题报告,口头发言,墙报交流和特殊研讨会四种方式展开探讨。

本次奥科会“SportMedia”墙报交流篇收录的11篇论文中,其中1篇来自英国,其余10篇均来自中国。中国的10篇收录论文中:北京体育大学3篇,成都体育学院3篇,首都体育学院2篇,西安体育学院1篇,杭州师范学院1篇。这些论文的选题涵盖了“SportMedia”的各个方面。墙报论文入选者需要在奥科会现场首先进行自我陈述,然后接受答辩主席的提问及对到会交流者的疑问进行解答,整个过程需全部使用英语。

二、“Sport Media ”墙报交流篇议题概述

1、媒介报道关于奥运会兴奋剂等违禁药物问题的研究(英国学者)。论文主要以2004年雅典奥运会期间“Kenderis_Thanou”事件为例引入论题,通过查阅奥运会前后一个月希腊各种报纸中700多篇涉及到禁药丑闻的报道,阐述了奥运会期间有关兴奋剂等违禁药物已成为媒介关注的焦点。

2、现代体育运动的地缘传播。该文分析了引起现代体育运动传播的原因、阶段、模式以及发展趋势。认为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了避免紧张和疲乏,人们寻求各种方式去处理与竞争对手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第二种趋势是人们从事体育运动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发展一定的身体机能,而且也是为了获得一种在征服自然界后享受到体育带来的愉悦。

3、和谐社会中的残疾人体育传播。该论文以和谐社会为背景,归纳出残疾人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第一,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体育运动,新闻传播机构和传播者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该更多关注和报道有关残疾人的体育运动。第二,现代传播可以分为3个时期,医学治疗传播,竞技体育运动传播,奥林匹克精神本质回归的传播。残疾人体育传播属于最后一种。第三,以上这些问题在中国传播时涉及政治并超越体育,但表现出不均衡性。北京奥运会在报道残疾人体育方面时应该采用跨文化的传播途径,使其更接近体育的精神实质。

4、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名字变更的传播学研究。该论文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名字变更后给传播带来的利弊。通过与历届奥运会举办国吉祥物名字的比较,指出奥运吉祥物的名字翻译以及变更应该遵循英语最初的文化内涵而不是基本的口语表达习惯。

5、对体育明星博客传播特征和作用的研究。论文指出当下博客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但是缺乏对体育博客系统的研究。现在体育产业和体育传媒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强对体育博客的系统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改进体育新闻传播和体育文化传播的质量。

6、关于体育新闻网络资源利用率的研究。论文采用专家访谈法、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和网络资源分析法,提示新闻传播媒介和新闻传播者在进行新闻传播时应该进一步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的质量。

7、奥运媒介与传播组织作用的研究。论文采用文献综述法、专家访谈法、调查法,论述了媒介服务机构在传播者和组织者之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功能包括:给媒介提供服务;调整组织者和媒介间的关系;维护奥运组织者;建立和维护奥运会的形象。

8、我国报纸奥运体育评论历史研究(1984―2004)。本论文以1984年至2004年的奥运会为研究对象,从我国报纸对奥运会体育评论的特点入手,总结我国报纸有关奥运体育评论的特点、规律、阶段变化、重要意义及影响力,力图通过研究我国报纸奥运会体育评论的历史,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未来报纸如何更好地参与奥运会的报道,写出更具有历史价值的体育评论提供借鉴、指导的作用。

9、体育宣传特征研究。论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和比较法,阐述了如何更好地利用体育新闻为体育宣传服务。认为体育新闻和体育宣传在其地位、内容、采写方法、职能、形式、语言等方面有很多相似,又有许多不同。提示人们应该更好地利用体育新闻为体育宣传服务。

10、奥林匹克全球传播情境下潜在因素的分析。论文采用文本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论述奥林匹克传播全球化情景下各国应该尽快开放并融入奥林匹克全球化趋势之中。

11、报纸媒介奥林匹克传播趋势研究。该论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内容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对2000―2006年的14份报纸的310篇文章进行分析研究。阐述了传统媒介如报纸已经越来越强烈地受到新媒介的冲击,然而报纸在现代传播中依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Sport Media ”墙报交流篇议题特点

1、体育媒体的功能研究

在入选论文中共有三篇是围绕媒体功能展开探讨的。其中以英国Roehampton University学者Evdokia,Pappa的《媒介报道关于奥运会兴奋剂等违禁药物问题的研究》为代表,主要探讨体育媒体在解读新闻事件上是否充分发挥了媒体的作用。该研究以悉尼奥运会男子200米短跑冠军肯特里斯和女子100米银牌得主萨努两位希腊选手因为逃避药检而被取消参赛资格为背景,探讨体育媒介在兴奋剂报道事件中是如何引导舆论及媒体在兴奋剂事件中的角色和功能。

此外,《和谐社会中的残疾人体育传播》也为体育媒体功能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该文讨论我国残疾人体育新闻传播历史及发展现状,在分析了传播中残疾人体育运动的信息后,整理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如残疾人体育新闻传播的政治化、竞技化、边缘化、不均衡化等。以及如何因势利导,充分利用2008残疾人奥运会促进我国残疾人体育运动传播功能的积极作用。

2、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研究

《报纸媒介奥林匹克传播趋势研究》《关于体育新闻网络资源利用率的研究》《体育明星博客传播特征和作用的研究》都为新旧媒体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其中,《报纸媒介奥林匹克传播趋势研究》中,学者通过比较《中国体育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三份报纸奥运期间的报道,归纳出日常性的体育新闻报道仍是报纸的主要内容,深度报道和丰富背景资料是报纸在奥运报道中与其他新媒介竞争的生命线。《关于体育新闻网络资源利用率的研究》分析了我国体育网络资源低利用率可归咎于网站的低访问率、习惯于从传统媒体中获知信息、网络资源信息数据库建立相对滞后,在用户中也缺乏有效的渠道来获取网络资源。

3、体育传媒基础理论

《体育宣传特征研究》作为体育传媒领域里唯一的基础理论性研究足以唤起今后学术界对该问题研究的关注。论文通过对体育宣传与体育新闻对比,指出体育宣传在传播的主体、内容、手段、定位、时效性要求、形式、语言特色、娱乐性等多方面都与体育新闻有明显差异,并得出了体育宣传的相关特点。

4、体育传媒史学的研究

涉及体育媒体史学研究的论文有两篇,《中国报纸奥运体育评论历史研究(1984-2004)》和《和谐社会中的残疾人体育传播》。《中国报纸奥运体育评论历史研究(1984-2004)》通过对《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中国青年报》《体坛周报》《新民晚报》等五份报纸在夏季奥运会中的体育评论的梳理和研究,将20年间的奥运评论划分成了三个阶段,并总结出我国奥运评论不同时期的相应特点及其成因。《和谐社会中的残疾人体育传播》从历史学研究角度将残疾人体育运动传播分为了三个阶段:即医学治疗传播,竞技体育运动传播,奥林匹克精神本质回归的传播。

5、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研究是本次大会的一个亮点,《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名字变更的传播学研究》《现代体育运动的地缘传播》《奥林匹克全球传播情境下潜在因素的分析》都是围绕跨文化传播问题展开。其中以《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名字变更的传播学研究》为代表,以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名字变更过程为例,从传播学角度进行剖析,分析福娃国际译名变更的利弊。认为在探究跨文化语境下如何有效促进北京奥运会的宣传和传播效果,如何使东西方文化在奥林匹克全球化趋势下更好地融合提供了一定价值的理论依据。

6、研究人员的构成

从体育传媒领域参会研究人员的构成看,国内各大体育院校师生占据了总参会人数的绝大部分。其中以北京体育大学和成都体育学院最多,研究生代表也成为本会场的一大亮点,其中成都体育学院的三篇论文作者均为硕士研究生。这充分体现了近年来,我国各大体育院校在体育传媒领域研究上做出的贡献,为该领域培养了相当数量的生力军。笔者在参会期间也和相关方面的学者进行了探讨,在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方面究竟是有专业学科优势的体育院校还是拥有多学科为背景的综合性大学更具优势。从目前我国的培养模式来看,除了吉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南京师大和北京联合大学外,体育新闻的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全国各个体育高等院校。

四、展望体育传媒研究发展趋势

在本次大会上,我们可以发现体育传媒与残疾人运动、与兴奋剂事件等选题都是体育传媒在社会背景下与其他学科相融合来探讨的。由此可见,体育传媒与社会其他系统间的关系研究或许会为今后研究提供新的扩展性思路。

随着体育信息进入各种新兴媒体衍生出许多新的体育媒介,例如体育博客、手机媒介。今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共生融合或许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当然在大型赛事期间,传统媒体仍然具有主导性作用,如大部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只能从传统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介上获取相关信息后再进行讯息的加工。体育明星博客也会为传统媒体提供极具新闻价值的素材。两者之间的交融也为体育媒介研究开拓了视野。

体育传播媒介基本理论及其体育传媒史应该引起重新重视。因为这是学术界进行新理论研究的基础和保证。希望这次入选的《我国报纸奥运体育评论历史研究(1984――2004)》和《体育宣传特征研究》能够重新引起学界对基础性研究的重视。因为这也是该学科今后发展的生命线。

从本次论文选题来看,随着奥林匹克全球化进程地深入,跨文化传播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新的热点。专家学者在寻求各种途径共享彼此间的思想与文化资源。在经济全球化和各项国际大赛频繁举办大环境下,体育传媒跨文化传播会更加活跃和频繁。■

体育传媒论文范文第3篇

出席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的新闻出版界委员指出,中国的传媒业必须“居安思危”。“面向市场方面,我们比别人差得太远。”赵忠祥委员说,“而文化市场的份额,不单单带有商品的意义,它也几乎就意味着意识形态、价值观的份额。”他指出,如果听凭别人占有中国的文化市场,将埋下巨大的危机。

中国记协主席邵华泽委员则提出,中国传媒的集团实力仍然较弱。他认为,在产业化的进程中,内部运作机制、管理机制等的转变值得研究。

《经济日报》原总编辑艾丰委员则在小组发言中提及目前传媒报道手法上存在的一些不足,他相信,长期一味的“粉饰太平”将导致主流媒体的萎缩。

■传媒学者受聘独立董事

最近,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公告,聘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担任公司独立董事。此前,经济日报报业集团发展部副主任、河北大学媒介经济研究所所长曹鹏也被大连天歌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聘为独立董事。

■深圳报业将重新整合

据最近出版的《传媒经济参考》报道,深圳特区报业集团与深圳商报社正在酝酿合并,合并工作将于今年4月份完成。深圳特区报业集团旗下包括《深圳特区报》、《星报》等媒体,前不久该集团进行了人事变动,原总经理陈聪君任总编辑,经营管理工作由社委会委员董向铃负责,原总编辑陈锡添主要负责《香港商报》的工作。深圳商报社创办有《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深圳都市报》等媒体。

■《新闻记者》论文转载量大

3月初,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了2001年《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排行榜。在文化、科学、体育类文献中,《新闻记者》的全文转载量排名第19,也是前20位报刊中惟一的新闻专业学术期刊。

多年来,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对国内公开出版报刊上的人文社会科学文献进行选编,并分专题以期刊形式公开发行,成为评价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及论文的学术影响和地位的重要尺度之一。其中文化、科学、教育类文献分为《文化研究》、《新闻与传播》等专题出版,是从1544种报刊上摘录的,其中有全文被转载的报刊为592种。

■中国《新闻周刊》复刊

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中国《新闻周刊》,于3月4日复刊。该刊高层人士表示,将一如既往地保持“新锐、前瞻、深刻、权威”的办刊风格,基本保持已有的品位,避免流俗,适当增加财经内容。去年11月,因为与投资方发生矛盾,严重拖欠工资和稿费,中国《新闻周刊》宣布停刊整顿。

■全国232所高校开设传媒专业

从最近杭州召开的全国传媒院校会议上传出的消息表明,全国已有232所高校开办了与传媒有关的专业。这个数字在全世界也应该是排在前列的。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传媒业人员约70万人,而受过专业训练的不过20余万人。随着传媒业的繁荣发展,传媒教育也成为热门。

■蚌埠日报社原党委书记被判刑

3月4日下午,蚌埠日报社原党委书记郎贵祥涉嫌受贿、贪污案在蚌埠市西市区人民法院审理终结。法院以其犯判处有期徒刑10年,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8年,同时对郎贵祥退出的赃款、赃物判决没收,上缴国库。

现年57岁的郎贵祥出身于教师家庭,大学文化,曾先后在基层工厂、组织部门、新闻单位工作,担任重要职务,并于1996年6月起担任蚌埠日报社党委书记。

■《21世纪体育》创刊

《21世纪体育》3月4日正式创刊发行。《21世纪体育》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和全兴集团联手打造,著名足球记者李承鹏任副总编,另外还延揽了姬宇阳、赵震、吴强、蒋飞舟等国内知名足球记者和编辑,在足球界和体育传媒界引起关注。该报在《发刊词》中宣称:“《21世纪体育》不准备成为一份信息大全,也不允许演变成一双柔若无骨的红酥手――我们宁肯学习老师《队报》向雅凯道歉,也不扮后宫三千妃嫔妖妖娆娆对‘9号院’那座机关山呼‘吾皇万岁’”。同日,《体坛周报》也推出了《足球上海―蓝周刊》,由原《新民晚报》体育记者葛爱平出任主编。

■中国广告投放增长

全球市场研究权威――AC尼尔森公司的最新监测结果显示,尽管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但2001年中国的广告投放量依然保持领先,年度增长率高达16%。其中,电视、报纸和杂志这三大主要媒体的广告收入均创新高,分别达到81亿美元、29亿美元和2亿美元,增幅分别为17%、13%和21%。

在广告花费排行榜上,补药和维他命、中成药、房产、止咳/治感冒药、洗发水分列前五位。

体育传媒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媒介批评的理论建设不仅体现在批评的理论研究上,而且体现在批评学学科的构建上;不仅体现于批评的理论性、学术性、学理性日益强化上,而且体现在批评与理论一体化,批评的理论化与理论的批评化的发展倾向上;从各学者的论文研究上看出,媒介批评的理论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

一、我国媒介批评现状

从2002年起,《新闻记者》开设“媒介批评”专栏,接着,《新闻界》《今传媒》(原为《报刊之友)))也开设了“媒介批评”专栏,而使媒介批评专栏出现在了新闻专业期刊上。不仅如此,网络也是媒介批评的舞台,是最活跃的媒介批评阵地。整体来说,媒介批评类文章的数量是在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并有上升的空间。从这些专栏的研究中发现,我国媒介专栏议题主要分为主要议题、次要议题、涉及议题,其中主要议题包括业务探索、虚假新闻、职业道德、低俗化、价值观与舆论导向、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次要议题包括广告、媒体炒作、媒介对青少年的影响、媒介权力、新闻来源,涉及议题包括有偿新闻、消费主义、媒介与文化、媒介公信力、媒介技术、隐性采访、有偿采访等。

我国现阶段“媒介批评”专栏的作者主要有三类:传媒研究或教育者、传媒从业者和社会公众,还有少数文章杂志未标明身份。其中,传媒研究、教育者在“媒介批评”专栏作者群中占据了绝大多数。

随着媒介批评的持续升温,专门的学术论文也越来越多。媒介批评按照传播的门类走向专业分工,也就是有针对性的、相当内行地进行批评,如电视批评、网络批评、报刊批评等。而新闻传播专业的报刊是媒介批评的主要阵地。

我国媒介批评特征明显。其一,媒介批评开始平凡化,但在专业化方面还不足;其二,媒介批评贴近实际,但在深度方面还需进一步加深:媒介批评使媒介报道的内容更详实,提升受众对媒介公信力,体现新闻职业专业精神。

对于媒介批评机制而言,我国现有的媒介批评机制包括党政有关部门的组织监督机制、法律监督机制、传播媒介的自我调适机制、受众监督机制、学术舆论监督机制以及包括新闻传播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价值评价在内的媒介批评机制,但这些机制尚未完善,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新闻评价活动顺利进行和新闻评价理论的构建。这些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批评机构和体制不能对媒介活动批评中迅速应对;媒介批评主体的不明确并有却为现象;媒介批评的职业化、定期化程度不够。

(四)要建立全面适用的评价方式

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时应该注意评定内容要全面,评定方法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评定的方式要多种多样。教学评价不仅要考核学生对运动技术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应建立过程化评价,根据学生个体的进步幅度和个体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评价。此外还要对田径知识、田径技能和学习情感形成过程进行评价。考核评价方面应包括学生体育成绩的提高、学生体能和技能的提高以及学生田径知识水平的提高。通过多次评价能够向学生提供足够的反馈信息,使学生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幅度以及不足,这样既不会使学生因看不到进步而灰心丧气,又可以使学生活动处于积极的认知状态,能够防止机械练习。田径课程的考核形式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才能使田径考核更加科学全面合理,从而减少学生学习负担,增加学生的信心,提高兴趣。

(五)田径教学改革要适应市场需要

体育传媒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校内实践基地;运作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2-0166-02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交际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实践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现在高校实习多为毕业前学生进行社会实习,采用的形式为学校统一安排实习单位的集中实习或者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的分散实习。由于学生自身的原因和实习单位的原因,很多学生的实习流于形式,实习指导教师也很难了解学生的真实实习情况,很难进行实地的专业指导。而依托不同专业建立的校内实践基地可以为学生和指导教师提供一个实践平台,弥补了毕业实习存在的一些不足。借助专业优势,建立稳定高效的校内实践基地,制定可行的学生考核机制和指导教师监督评价体系,走出一条大学生在校期间校内实践和毕业前的社会实习相结合的道路。各个专业校内实践基地的合作也将为校内实践基地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分析

1.实践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

实践是高等院校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夯实专业基础,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管理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实践可以完善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从学习到实践再到学习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大学生毕业实习现状

目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主要是毕业实习,但无论是集中还是分散形式的毕业实习都存在一些问题,很多高校的毕业实习形式化现象比较严重。

毕业实多被安排在第七或者第八学期,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这段时间是比较忙碌和重要的。学生要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和准备毕业论文,还要进行求职,所以学生容易忽视毕业实习。很多英语专业学生的实习单位不对口,学生的实习内容不确定、不具体。一些单位只给学生安排一些打扫工作、杂事,使得实习不能起到巩固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作用。学生的实习指导和监督,通常是由单位和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一起进行的。但是这种方式不利于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学校的指导教师不能完全掌握学生的实习状况。实习单位方面,现在愿意接收实习生的单位也在缩减,学校不付给实习单位经费,但实习单位派出实习指导教师需要时间和精力,所以现在很多单位不愿意接收实习学生。

二、大学生校内实践基地的建立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文件中指出:“进一步加强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使大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深刻体会蕴含在各门课程中反映人类文明成果、弘扬民族精神、体现科学精神、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内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学生大多是在大四毕业前到实习单位去实习,检验学习的成果。但是如果学生能够把所学习的知识及时运用到实际中,找到不足再学习,弥补不足,就可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我们要建立不同专业的校内实践基地,完善大学生的实习,保证实习作用的发挥。让校内实践基地成为学生锻炼、实践本专业知识的重要课堂。从学生入校开始安排校内实践,根据不同的年级进行不同内容的校内实践,与毕业前的社会实习相结合。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文化传媒系依托非体育类专业学科平台,坚持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人才作为指导思想,建立了三个校内实践基地。分别为英语专业的博文翻译社、新闻专业的博瀚报和教育技术专业的博创影视社。校内实践基地的建立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锻炼的机会。英语专业的学生通过参加翻译社的口译、笔译等活动,增强了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把校内实践基地的实践内容充实起来,将校内、校外实践基地作为一个整体来建设,建立一系列完善的校内实践基地的运行、管理、考核机制,切实提高学生专业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的竞争力。

三、大学生校内实践基地的运作及管理机制的探索

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文化传媒系三个校内实践基地的建立使得学生的校内实践成为传媒系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实际运用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学生可以独立地参加活动,增加人与人交际的机会,培养创新能力,实践基地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实践的地方,学生通过学习――实践――学习循环往复的过程实现了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1.建立稳定高效的校内实践基地

校内实践基地的建立使学生从大一入校就把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成为可能,一方面避免了第七、八学期毕业实习与考研、专八、论文的冲突,另一方面使学生入校就有危机感和紧迫感,使学生从一年级开始规划大学四年的生活和毕业后的发展。以传媒系英语专业为例,学生在课堂中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但英语是交流的工具,实践对于英语学习尤为重要,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英语专业的博文翻译社自成立以来就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的锻炼机会,完成了很多的翻译工作,参与翻译了天津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研究中心的国外全民健身动态杂志摘要和论文全文各两期,等。在翻译的过程中,有指导教师为学生做翻译讲座并根据学生的翻译情况做指导,有体育人文社会研究中心的专家为学生做专业知识方面的讲座。通过翻译实践学生可以增加词汇量,接触到不同专业的专业术语,掌握一些其他专业的知识,了解更多的国外发展动态。学生更加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把翻译理论用于实践。同时学生从入学就接触论文翻译,对于论文的写作要求、写作方法有所了解,对将来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自己的不足,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指导教师也可以通过实践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校内实践基地的实践内容,根据学生特点,因人而异,分年级安排不同的实践活动。

2.完善大学生校内实践基地的学生考核体系和指导教师监督、评价体系

校内实践基地接受学校的领导,由系部负责管理与协调。传媒系英语专业的博文翻译社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作为宗旨。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专业思想的培养。采用培训、讲座、观摩、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术、科研及实践活动,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练习机会。博文翻译社主要招收天津体育学院在读的热爱翻译的英语专业本科生。学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或者由教师推荐。学生的考核由指导教师给出。要求学生遵守翻译社的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有高度的责任心,服从指导教师的安排,认真按时完成翻译社交派的各项工作,参加翻译社组织的各项活动,包括翻译社的例会、活动总结、学术、科研及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出勤、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并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总结。对获得国家教育部、人事部的各级笔译、口译证书的学生给予酌情加分。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校内实践基地的建立有利于把指导教师的指导落到实处,确立明确的校内实践主题,使学生的实践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校内实践基地的持续稳定发展需要学校和系部的支持,经费投入的增加可以用于实践基地的建设并且把校内实践基地作为一门课程建设,将校内实践基地与课程更好地结合,学生成绩核定与学分挂钩,为指导教师核定工作量。同时指导教师的交流和培训也是十分重要的。注重指导教师的梯队建设,传、帮、带,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加强学生和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学校中不同专业的校内实践基地应该加强联系,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提供和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探索不同专业校内实践基地之间的合作机制。

四、结语

校内实践基地的建立是大学生实践的新探索,也是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我们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社会实习和校内实践的最佳结合方式,不断充实和改革实践内容,不断加强不同专业校内实践基地的交流与合作,为校内实践基地更快更好地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柴明勤,陈晓玲.新时期高校毕业实习的模式与策略探析[J].河南教育,2009(1).

[2]陈志红,强化毕业实习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室科学,2007(1).

[3]李仲秋,庞闻.文科院校本科生毕业实习工作对策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9(1).

[4]林承凤.在社会实践中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探索――以滨州职业学院为例[J].时代文学,2008(9).

[5]吕金虎,刘少达,卓献荣.以成绩考核体系为指导提高毕业实习质量的措施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8(5).

[6]郭祯祥,毛广卿.高校毕业实习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2).

[7]邱荣斌,王钦正.大学生毕业实习的就业功能浅析[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9(4).

体育传媒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体育文化;民族传统;传播学;文化认同;认同危机;价值体系;话语体系

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是个体对于自己所属的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具有归属感,进而能自觉获得、保持和创新所属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表现为人们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其实质与核心就是共同体共享的意义或价值体系[1],它是维系不同群体、团体和组织的重要纽带,是实现民族认同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也是维系社会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身体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它或源于生产劳动,或根植于节日庆典,或附身于宗教民俗活动,以自在的形式将民族意识、文化精神和价值追求融入民族成员的生活血脉之中,自发地存在并发挥规范作用[2],作为重要的文化认同资源,牵系着广大受众的心理情感和文化归属,实践着文化认同的基本功能,所以,“理所当然,它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建构精神家园,发掘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文化资源”[3]。全球化浪潮使各民族的文化联系日趋紧密,其裹挟而来的文化也冲击、推动着我国社会的文化变迁,并对各民族的文化观念、文化审美方式、文化行为和文化语境等方面提出了尖锐的挑战。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其内涵的惰性因子、商业文化的蔓生和多元价值取向相伴而生,共同塑造着复杂的文化现象,使不同民族的文化认同问题成为重要议题。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凝结的过程,也是纵向和横向不断传播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离开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认同便无从实现。体育的全球化发展,同样昭示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危机的真正根源。在信息化的今天,伴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失范问题将浓缩为形态各异的镜像在媒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传媒也日益成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的动态表征,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再现和建构体育文化身份的主要途径与资源,悄然改变着人们的体育文化认同建构方式。基于我国对文化转型与文化建构的社会现实,本研究将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问题置于传播学理论框架下,在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学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传播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互动关系视角考察了其文化认同问题,系统分析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失范的症因,探寻面向未来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发展战略,将摆脱以往大多从社会学角度进行相关理论研究的思路,更具一定的创新价值和现实意义。

1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认真查阅相关“传播学”“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文化认同”方面的著作28部,并在中国知网(CNKI)中,进行期刊的检索,其中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关键词,共检索到从2002至今发表的148篇研究论文,其中核心期刊46篇;以“民族传统体育”和“文化”为关键词,检索到2001至今发表的79篇文章,其中核心期刊32篇;另外将“传播学”和“体育文化”作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检索到从2003至2015年51篇文章,其中核心期刊23篇,相关文献资料为论文写作提供了理论参考,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共参考了7部学术著作和13篇学术论文。

2传播学视域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表征

2.1传播决定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整体的有效实现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指出:“传播是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证的手段。”[4]从这个角度可以认为,传播决定了人的社会关系的实现,或者说传播成为社会关系得以实现的机制。在西方传播学中“communication”通常被翻译为“传播”,这其中不仅包含了“传出、播开”的意思,而且还具有“交流、交往、沟通、流传”等方面的意思。基于此,可以认为传播是文化的本质,没有传播就没有文化,传播就是文化的实现[5]。由于文化是“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原则体系以及这一体系的现实化”[5]。其中,“抽象出来”和“现实化”表明了传播是文化的本质,也阐明了文化的二维结构特征即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因此,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言,其深层结构意蕴着本民族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和心理状态,映射出图腾崇拜、、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生活习惯等精神价值,是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核心与精髓。表层结构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外显形态,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表现为身体活动同一性的规则、复杂的程序、怪异的服装和器皿等,并呈现出口头传统、表现艺术、运动形式、民俗礼仪、乡土游戏、节日庆典等多种表现形态。也正是基于传播过程中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表层和深层结构的整体解读,民族传统体育的“活态性”“民族性”“民间性”“生态性”“生活性”“娱乐性”“竞技性”等成为对其特征界定的话语表征。同时,基于文化的传播特性,可以认为传播是文化存在与发展的必要前提;但从传播学视域分析,文化传播的介质离不开符号系统,是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相统一的信息,同时也是符号和意义相统一的象征符体系,人类社会正是通过象征符体系,保存和传达着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创造和继承着社会文化[1]。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传播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外显的文化符号(动作、手势、姿态、规则、服装、器皿等)与内隐符号(民族特点、伦理道理、意识、情感等)的融合,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相统一,符号和意义相统一而构成的具有继承性和保护价值的象征符体系,并从整体上统合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表层结构表达和深层结构诉求。从传播学角度讲,任何传播着的传统文化都是现实的,否则即为已经僵死或湮没的“死文化”,可以说,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整体的文化现象,千百年来,在其传播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演绎、变迁、融合、创新,以姿态各异的形式附着于可见、可感的各种文化载体,并与现实生活相互交融,在各自的文化空间内,以鲜明的文化个性,予民族传统体育以生命力表达;因此,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问题的研究,应基于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整体性进行思考,并结合现实背景予以考察,结合其传播的当下维度,综合考虑影响其传播过程中的文化形式、文化内容、传播环境和传播对象等诸多要素才更具现实理性。当然,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死文化”,如我国的蹴鞠、捶丸、投壶、苗族的穿花衣裙赛跑、打花棍、土家族的撒尔嗬、板凳龙等文化现象从传播学角度进行致因分析,也有助于我们从侧面更加清晰的了解文化传播过程的症结,为当今的体育文化认同选择与重构提供参考。

2.2传播影响着受众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意义的解读

根据传播符号学理论,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表征为各种各样的符号,从人类社会生活的器具用品、活动为方式甚至思想观念,都表现为一种符号[1]。而人类传播是一个以信息为媒介的社会互动过程,从符号学角度可以认为传播过程是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6]。作为符号的创造者和运用者———人,正是以符号自身与意图和表物建立协调的关系,来传达、交流、沟通特定语境中相互间的目的和意图,以求理解和接纳[1]。从这个意义上讲,虽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介质是符号和意义“相统一”的象征符体系,但其符号作为文化的表层结构或者说是表现形式并不等同于意义。其本身所具有的意义既存在于经历史沉淀而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中,又存在于处于一定历史时空的个体的主观理解之中。在传播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的不同符号系统都有着为某一“社会共同体”成员所分享的意义,因此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如:藏族人民的赛马节、新疆的古尔邦节和民俗性特征如:壮族的三月三抛绣球、打扁担活动、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而由于人的表达过程部分地是一个“自我异化”的过程,因此,作为独立结构的民族传统体育象征符号系统必然因不同的社会自然和历史条件而受到制约,而人们对它承载的内隐价值的解读也将会出现不断的变化,同样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因民族和地域差异可能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藏族式摔跤为“北嘎”;维吾尔式摔跤为“且里西”;蒙古族的摔跤为“搏克”;满族、回族式摔跤为“绊跤”;彝族的摔跤为“格”。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所承载的深层的文化意义都是历史的、变动的,存在于处于特定历史地位的人的主观理解中,从而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呈现出流动性、不稳定的特点,但其核心和实质是共享意义的交流、创造和理解。由于符号和意义的统一具有相对性,文化主体的随意性解读将使符号所承载的信息发生变迁或异化,例如对中国传统武术进行的竞技化改造,其根源在于脱离了对传统武术所承载的深层文化价值的解读,而一味陷入对西方竞技体育表层文化的模仿,当然,这种误读或者说民族传统体育的这种变迁或异化究竟是源于传播者还是广大受众,亦或是传播环境的影响,我们暂且不论,但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去理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失范问题,应该成为相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研究的基点,成为我们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发展方面重要的致思方式,也有利于厘清当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扭曲化、抽象化、碎片化等“文化曲解”现象。

3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危机的传播症因解读

3.1传播生态的改变造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结构失衡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起源于以游牧文明、农耕文明、采集文明、藏传佛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相结合而成的文化形态。在前工业社会,由于经济结构相对封闭、单一,社会生产方式落后,人们社会活动范围有限,信息传播途径与方式较为简单,以口口相传、口手相传为主的人际传播和以家庭、部落或族群为主的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要传播方式。此阶段,具有一定社会威望、生活经验丰富和体育技能水平高的乡土艺人,作为“意见领袖”,承担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人”角色,对外界信息起着重要的“过滤”和“加工”作用。由于传播范围相对局限,因此,不同体育文化间的竞争与冲突得以避免,不同体育文化认同间的张力无以展现,主体的文化认同选择无从谈起,可以说,传统社会的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文化载体,顺应了此阶段社会性质和文化特征,表现出封闭性、稳定性和宗教性的特点。不同受体间以一种保守、封闭、自足和平静的心理状态参与着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以标定自己的民族或族群归属,这种对本民族或族群传统体育文化的“原生性认同”,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延续性和持久繁荣,呈现出一种无意识的文化自觉样态。“当代文化的生成、发展与演变是在全球场中进行的。不同社群、民族、国家的文化再也不是封闭的,它们在全球场中展现。不同文化的这种全球性互动和高度相关,是新科技革命的产物,也是信息、网络时代的基本特征,显然,这是史无前例的。”[6]进入后工业社会以后,传统社会的结构和运行机制发生巨变,社会结构从封闭走向开放,大众传媒以及数字媒体在体育文化传播方面建构起的庞大的、跨民族和国界的多方位传播态势,在携带海量的异域“体育符号资源”的同时,作为意义的建构者,“收编”或“统一”了大众的体育文化身份建构资源,使当代体育文化领域呈现出普遍的“文化媒介化”的特征,并且这种“媒介文化已成为一种社会化的宰制力量”[7],正在对社会结构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加速推动着传统的单向体育文化传受模式向多中心、多维互动传播位移,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结构,催生了新的体育媒介时空。在时间上,拉近了历史或传统与现实或当下的距离,使得文化中稳定特征的再现具有当下意义,塑造着新的文化认同;在空间上,大众传媒压缩了空间,统合了基于一定地域的整体性社会生活过程,构造着新的“想象的共同体”[8]。可以认为,现代传媒的发展和传播方式的改变,改变了原有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模式,致使传统的“意见领袖”角色嬗变,社会身份式微。同时,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输入———输出”的节奏被打乱,致使“文化共同体”对文化符号的解读、调整与重塑的相对平衡的节奏被破坏,受众在对多样的体育文化符号进行着甄别、判断和使用的同时,文化的选择性得以体现,文化间的张力体验日益明显。原有维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共同基础的价值标准,伴随着受众重新的解读、修正与调适,呈现出碎片化、个体化和瞬间性特征。那种建立在以情感、信仰等为基础上的、稳定的维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纽带被割裂,而被代以冰冷的、暂时的契约关系,统一的认同规范和框架被打破,受众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心智和期望从沉静、封闭、无意识的“原生性认同”,转向活跃、开放、自觉关注的“选择性认同”。由此而引发的民族传统文化认同危机问题,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方面体现的淋漓尽致。传播方式和内容的嬗变造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错位的直观表现就是体育传播文化内容的同质化倾向,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以无可抗拒的势头成为主流媒体争相报道的内容,挤压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空间,受众对西方竞技体育表现出来的竞技性、公平性等价值标准和统一规则下的表现形式的认同,加速销蚀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基础。

3.2社会转型过程中媒体文化传承功能的失位与价值迷茫

韦伯通过对现性的分析,认为理性分裂为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并且工具理性已经日渐占据统治地位,而工具理性意味着对利益的功利性攫取成为了现代性社会的主导[9]。工具理性的价值导向,加速了文化的去魅化过程,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到来,消费社会文化符号的崛起,催生了“体育文化商品化”,大众体育文化日益崛起,体育消费文化盛行。詹姆逊认为消费社会就是完全多元并且抛弃了单一规范的放任社会,在消费社会里,文化也开始商品化[10],而这一文化转向,通过媒介传播更被无限放大。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我国国内媒介实现了从“事业”向“产业”的角色转换,传播范式开始从国际传播向全球传播转变,将满足国内多元文化需求视为运作的核心目标,并通过媒介技术、人才和资金等资源的全球配置与整合以及“全球本土化”策略下的内容生产与销售来赢取最大的市场利润。基于工具理性的价值诉求,各种传播媒介在“议题设置”方面的功能不断被强化,而作为媒介“守门人”的社会责任功能却不断被弱化甚至忽视,其提供的各种体育文化产品也在市场利益的驱使下,为争取更多的受众注意力资源,积极寻求与文化的联姻,媒介体育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注意力经济”。在传播内容方面,大众传媒以体育政策、方针、新闻和赛事的宣传、直播和报道为中心,融合了外部的体育文化和体育现象等,形成日渐趋同的西方竞技体育主导思想合力,在不断强调标新立异的同时,再造、改变、诱导着大众的体育文化趣味及追求,主导着社会主流体育文化“拟态环境”的形成。而具有浓郁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壮族的打扁担活动、鄂温克族传统的“来阔勒节”中的套马活动等,虽具有很强的民俗性、地域性和一定的健身性和娱乐性,但相对现代竞技体育,在内容的丰富性、竞技性、娱乐性和时尚性方面仍有较大差距,难以满足广大受众时尚性体育文化消费需求,似乎已伦为“腐朽、迷信、落后”的代名词,在传播链中,得不到大众传媒的青睐,难觅落脚之处。根据H.布鲁默的“互动理论”,个体会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修正其认知结构[4]。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空间”,主流体育传播媒介重塑的富有娱乐性、时尚性和观赏性的“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广大受众对现代体育的“等值解读”[11],并不断修正对现代体育的“选择性认同”,致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消解与变迁成为必然,如侗族滚乱泥、回族堆人山、白族跳伟登等。同时,在新媒体时代,尤其是微博、微信、博客等媒介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广大受众作为“自媒体”,又无形中扮演者传播者的角色,乐此不彼地助推着这一文化语境的形成。

3.3跨文化传播的“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主义”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遭遇空前未有的传播全球性、传播科技化和内容同质化的危机。可以说,“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主要就是强势文化的过程,是以强势文化压制、排斥、甚至最终吞噬弱势文化为特征的”[12]。“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包含着一种将价值、利益和意义领域里的特殊性作为客观历史领域里的普遍性强加给他人的过程”[13]。国外传媒集团尤其是西方跨国媒介集团,在激烈的全球体育文化竞争场域中,本着现代市场利益法则和运作逻辑,坚持西方竞技体育思想推广策略,秉承自由、理性、公平、竞争的现代体育观念,依托强大的经济基础、政治优势和先进的传媒技术手段,假借“普遍”之名,冠以“当代性”“时尚性”和“全球性”伎俩,隐性地将批量生产并加以本土化包装的现代体育符号、信息输送给目标人群,实现了对体育资源的不断积累,并通过各种媒体仪式化、制度化、日常化的传播,获得了象征性社会权利的表征与再现,并逐渐形成一种体育文化霸权主义思想。与此同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空间不断被扭曲与压缩,文化格局被迫发生改变和重组,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剧了这种态势,加速促进着现代体育文化的整合,引导受众的认知趋同。所以说在某种意义上,今日的体育全球化并不只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它存在着意识形态的陷阱[14]。由于文化认同的选择同样是文化的比较与竞争过程,在西方体育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民族传统不断被“他者化”,甚至“妖魔化”,其民族性、本真性、传统性等不断被消解,并在发展过程中沦落为极致性地向西方体育普遍性模式的靠拢与模仿[14]。

4面向未来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重构

4.1明确大众传媒的角色定位,强化社会责任

大众传媒的文化表现与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众文化转型的未来走向。大众传媒的“议题设置”是社会主流文化和社会控制性舆论形成的主要原因,逐渐成为再现和建构文化身份的重要途径与资源[4]。针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公共传播领域呈现出的缺失状态以及信息交流不对称的态势,媒体要发挥社会文明的传承功能,具备高度的文化自觉性,深入了解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并对其深层文化的精神实质进行探索,通过对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与包装,主动介入或干预体育文化的传播,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科学、合理的言说框架,通过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描述与不断追溯,进而吸引受众的广泛参与,重拾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记忆,弥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断裂,并实现与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同时,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装置”,大众传媒在传播过程中,应同时兼顾效益与公益,加强体育文化传播的“把关”工作,做好媒介“守门人”,发挥主流舆论导向作用,积极响应国家的文化强国战略,不断强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现代意义,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伦理本位”理念引导,地方特色呈现、民族个性和审美习惯表达方面不懈努力,探索符合广大受众文化接受的传播方式,重新发掘和弘扬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加强国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理解和记忆,发掘和塑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的体育文化精神。另外,在数字化传播时代,大众传媒应根据受众的不同特点,建立起形式多样而灵活的信息反馈渠道,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通过在政府主导下成立专门的民族传统体育网站、建立官方微信平台等手段,在充分发挥报道权威、内容详尽、分析透彻等优势前提下,加强与新媒体的互补与融合,不断扩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形态。

4.2拓宽传播渠道,拓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建构的空间

组织传播和群体传播在信息传播方面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两种传播方式尤其是组织传播,以自身的系统性、民族性、文化接近性等特点具有明显的传播效果。群体理论研究表明,相对稳定的群体对影响人们的思想起着重要作用,其效果甚至要大于大众传播,并且有利于个人从群体中获得社会认同感。长期以来,尤其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民族或地域,它们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在不同群体文化活动中,群体规范一旦形成,将在个人的社会文化实践活动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利于群体形成较为稳定、一致的文化认同;因此,应鼓励相关组织或群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实践活动,如近年来在全国广泛兴起的广场舞群体,同时各级政府基层组织要对本地域或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宣传和对外交流,并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推进文化传播的信息化建设,如建设专门的网站,使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相结合,并在政策、资金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给予扶持,积极对接优秀的民间群体组织,因势利导,不断拓宽体育文化传播空间,促使更多受众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认同。教育传播作为重要的组织传播方式,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至关重要。但现代的学校体育教育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陷入了对西方竞技体育的“文化模仿”。虽然,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不同地区的学校可以选用具有地域特色的内容[15],但由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教材建设问题以及其本身的特点影响制约了其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和开发。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要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扶持力度,因地因时制宜,充分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鼓励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器材、服装、规则的创新,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学校教育中的科学性、健身性,使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真正能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窗口,并使广大学生真正热爱并参与其中,不断提高文化认同感,并主动承担起本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责任。另外,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普及,“文化媒介化”现代化转向会促成受众对多样体育文化的“想象性认同”,博客、QQ、微信等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尼葛洛•庞帝曾说过“数字化生存……让弱小孤寂者也能发出他们的声音”[16]。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改变了大众传媒单向传播的态势,有利于拓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空间,为多样体育文化的交流与竞争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另一方面,由于媒介环境下群体规范约束力的降低,群体压力的减小,会促使更多个体在网络空间寻求自我身份表达和认同的资源,而隐身于各种传播空间的“意见领袖”因拥有大量的“粉丝群”,通过对某一主题的上传、转发和评论,起到了“议题设置”的功能,在一定程度引导着社会舆论的发展走势,因此要重视“意见领袖”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中的引领功能,同时要加强信息监管,加快推进法治建设,不断提高传播者的媒介素养。

4.3建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体系和话语体系

发展繁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增强其影响力和传播力,对民族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天人合一”“内外兼修”“身心自然”等历久弥新的“文化基因”要予以坚守,深入挖掘具有文化特色、历史底蕴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构建出一种整体的、符合现代社会公共诉求的、独具时代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价值观,使其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独特的“文化标签”[17],成为能与“他者”体育文化平等对话的文化资本以及建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价值坐标,并使其在文化意义的承载和表征上与现代国家政府、社会公众群体紧密关联,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所承载的意义结构与人们集体性的文化心理结构重新契合。否则,单纯为迎合外部世界的“文化想象”[11],而进行的带有强烈功利主义色彩的盲目商品化,只会形成完全脱离生活的“假”文化和没有活力的“死”文化,背离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本质。另外,须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过程中,“不能消极地把保护工程看成是对濒危文化遗产的收容所”[18]。“现代传播媒介是一种对个人和社会进行影响、操纵、支配的力量,它具有界定事物、论述事物、解释事物、形成或塑造公共认知行为和价值判断的能力”[19],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其文化影响日趋明显。文化传播主体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要树立文化多元主义的立场,采用灵活多样的传播策略、手段和技巧,把控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互动的合理张力,建立“文化对话”机制,逐渐消除和打破跨文化交流的隔阂与疏离,不断提升我国媒介体育的文化话语权,这样就可以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从术语界定、意义诠释、言说方式3个话语体系要素出发,对全球性文化进行科学的、合理的选择性接受、合己性理解、颠覆性解释、破坏性重构和创造性发展[17]。

5结束语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整体的实现过程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相统一,符号和意义相统一的传播过程,也是人类文化认同的形成的实践过程。当然这种统一不是绝对的统一,这种文化认同也不是普遍的认同,而是基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情境中,或因时间而变,或因空间而异,但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底蕴、文化因子却未曾改变,“本土犹如系物桩,拴住同一本土的人与时间连续体、历史共同体之间相同或相似的经历、情感、身份和主体文化”[17],吸引着人们自觉践行着文化传承的功能。而全球化传播带来的时空压缩和混杂性,致使传播主体异位、意见领袖式微、传播内容同质、传播定位迷失、文化冲突加剧,彻底颠覆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结构,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维系功能被消解了。伴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传媒凸显在文化变迁中“舆论领袖”的重要性的同时,正加剧着“文化媒介化”态势,已成为人们赖以观察、认识世界并调整和选择自己行为的须臾不可或缺的参照系[20]。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碎片化、表面化的文化表征,解构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核心价值基础,致使广大受众体育文化身份模糊、混杂与流动,从而引发普遍意义上的认同危机。“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在正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问题的现实基础上,基于传播学视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相关问题进行追溯、描述、解释、修正与创新,如何通过传媒建构起当代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新表征,打破“他者”体育文化的禁锢与隔离,重拾“我是谁”“我们是谁”的民族传统文化坐标,进而重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信心,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赵箐,张胜利,廖健太.论文化认同的实质与核心[J].兰州学刊,2013(6):184-189.

[2]张建华.符号学视域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其传承[J].中国体育科技,2015,51(3):127-130.

[3]卢高峰,王岗.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问题机遇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4):52-57.

[4]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孟颖,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5]居延安.关于文化传播学的几个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3):49-54.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67-240.

[7]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1.

[8]石义彬,吴世文.我国大众传媒再现和建构中国文化身份研究:基于数字传播和全球传播环境的思考[J].当代传播,2010(5):4-7.

[9]刘江宁,周留征.当代中国文化认同问题之透析[J].理论学刊,2013(2):108-111.

[10]让•波地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1]王海飞.文化传播与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变迁:裕固族30年来文化变迁的民族志阐释[D].兰州:兰州大学,2008:10-60.

[12]李克钦.论文化全球化与文化认同建构[J].学术问题研究(综合版),2013(1):61-65.

[13]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4]方国清,王岗.体育全球化意识形态的陷阱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5):37-40.

[15]黄家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体育课中的传承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8):83-86.

[16]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的生存[M].胡泳,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17]邵培仁,夏源.文化本土性特点、危机及其生态重建:以媒介地理学为分析视野[J].当代传播,2012(2):19-24.

[18]陈永辉,白晋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开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3):75-80.

[19]陈龙.媒介文化通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9.

[20]郑瑜.媒介素养与传媒责任[J].当代传播(汉文版),2007(4):1.

体育传媒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太极拳;传播方式

Study on the Spread of Tai Chi

MAO Hang CUI Nailun YU Peng

【Abstract】With the introduction and origin of Tai Chi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is article displays Tai Chi as illustrated, flexible and cheap, learning pleasantly. It analyzes the three kinds of transmission modes of the project, and then it expounds that newspapers, periodicals, radio, television and internet arethe most effective ways to spread Tai Chi.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nalyze transmission ways of Tai Chi, and a certain extent, it can provide relevant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pread of other martial arts and promote their sound development.

【Keywords】tai chi; transmission mode

收稿日期:2013-09-13;修回日期:2013-09-28

作者简介:毛航(1988-),男,河南南阳人,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运动训练方面研究。

引言

在当下,太极拳运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在我国迅速发展。在全民的积极参与下,掀起一股空前的“太极热”。与京剧一样,太极拳作为中国的国粹,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驰名中外。数据显示, 如今太极拳练习者与爱好者遍及我国乃至世界各地的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练习人数高达几千万,“太极拳是世界第一健身品牌”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事实。因此,深入探讨太极拳运动的传播方式,扩大其世界影响力,并使其成为广大民众健康生活的一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太极拳运动的传播方式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郑州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知网的网络系统数字资源库,查阅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库和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库的有关文献资料,查阅并收集了有关太极拳传播方式的论文资料进行整理,为撰写本论文提供理论依据。

1􀆰2􀆰2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194份, 回收率97%。

1􀆰2􀆰3综合分析法: 根据问卷的调查结果,结合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1􀆰2􀆰4数据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2􀆰5访谈法:通过走访太极拳传播方式研究的专家,为撰写论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结果与分析

2􀆰1太极拳简介和起源

2􀆰1􀆰1太极拳简介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精髓,它被归为内家拳。改革开放以后,太极拳被国家改编用来进行健体、表演、比赛等。1949年之后,太极拳被分为太极推手和太极操。目前,太极扇与太极掌也极为流行,普及范围也极为广泛。太极拳门派类别非常多,包括杨、陈、孙等诸多派别,各个门派之间相互交流与借鉴,由于不同门派有其不同的特点,则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状态。因为太极拳形成了众多拳种与流派,普及面积十分广泛,所以太极拳运动成为中国武术拳种的灵魂与精髓。另外,太极拳以中医养生理论为基础,能够灵活周身关节,放松肌肉,缓解紧张的神经,促进血液循环,调整改善人体内分泌和免疫系统,是人们造就健康体魄、防治疾病、修身养性的最佳选择。太极拳学习的年龄很宽,小到5岁孩童,大到80岁老人都可以练习,可谓一项老少皆宜的全民健身运动。

2􀆰1􀆰2太极拳的起源

16世纪末17世纪初,河南陈家沟陈王廷在祖传拳法的根基之上,融合百家武术的优点,汇集医学、天文等思想,改编出具有内外兼修、刚柔相济、阴阳开合特点的新拳种,并把它取名为太极拳。然而,太极拳运动在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世代相传下,从14世祖陈长兴开始发扬光大,后来出现了孙氏、武氏、吴氏、杨氏等不同派别。太极作为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学思想之一,基于太极阴阳之理念,用意念统领全身,通过入静放松、以意导气、以气催形的反复习练,以进入妙手一运一太极,太极一运化乌有的境界,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目的。

2􀆰2太极拳运动传播的三种方式

2􀆰2􀆰1师徒相传

“师徒相传”是武术界、民间、尤其是传统太极拳传播的主要方式。它主要是以选徒拜师的形式进行传承, 师傅和徒弟聚集在一起,遵守一定的规范准则, 以传授各种技术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活动。师徒相传的特征是人数比较少, 但是技术精湛。我国武术门派众多,源远流长,太极拳运动这一武学中的精髓成功传承到现在,还在不断地创新和完善。由此可见,太极拳运动最主要的传承方式是通过师徒相传进行的。

2􀆰2􀆰2组织传播

太极拳运动的组织传播方式有诸多优点,这些优点对太极拳运动等其他武术项目非常有利。与师徒相传的方式相比较,组织传播的覆盖范围更广,传播区域更大;它属于专门性传播,例如国家的太极拳专门研究所、武术协会、民间武术馆校和武术管理中心。可见,充分利用群众的力量传播太极拳运动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它在现代太极拳的普及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2􀆰3媒体传播

太极拳运动传播的媒体方式主要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以及新媒体――互联网这五大群众性传播媒介。与师徒相传和组织传播相比较,媒体传播的范围和影响力更大,并且主要是太极拳文化的传播。媒体传播属于太极拳运动表层文化的传播,目的是想要扩大太极拳运动的影响力,是进行太极拳运动传播的最优方法,因为该传播方式适合现代社会的传播规律,技击性,专业性的传播必须结合理论和攻守交手,才能不断地提高境界。

2􀆰3现代传媒促进太极拳的推广

2􀆰3􀆰1现代传媒促进了太极拳的推广,根据调查问卷得知,25%的太极拳练习者是通过太极拳相关书籍来进行学习的。根据学者收集到的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三季度书籍的出售情况和2012年第二季度人民体育出版社的图书出售情况可知:2011年第三季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图书销售前5名排行榜情况,第一名《42式太极拳》,第二名《学练二十四式:太极拳》,第三名《庞中华》,第四名《女子泰国拳》,第五名《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教与学(新版)》;2012年第二季度人民体育出版社图书销售前5名排行榜,第一名《瑜伽气功与冥想》,第二名《广播体操》,第三名《中国当代太极拳》,第四名《太极拳运动》,第五名《足球竞赛规则2011》。

由图表1可知:有三种太极拳书籍进入2011年第三季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图书销售前5名排行榜,分列1、2、5位。由表2可知:有两本太极拳书籍进入2012年第二季度人民体育出版社图书销售前5名排行榜,分列3、4位。以上数据表明,太极拳书籍十分受大众欢迎,这也说明了这些书籍促进了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和推广。

由表3可以看出,太极拳的相关书籍在各种娱乐书籍中的销售量突出,占30%, 排在首位,这说明太极拳运动越来越被广大群众的接受和喜爱,也说明了太极拳运动的普及面非常广,大家对太极拳的了解不断加深,群众对太极拳书籍的接受程度也逐渐提高,太极拳运动的书籍普及面也越来越广,太极拳书籍的文化价值受到了大家的青睐。

2􀆰3􀆰2通过影视传播调查问卷可知,45%的太极拳练习者是通过太极拳教学VCD、媒体、武术影视来了解太极拳的相关内容。著名华人导演李安拍摄的《推手》便是借用太极推手促进了票房的提高,也使中国太极拳运动与国际接轨,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太极拳;著名电视剧《太极宗师》通过吴京的太极拳精彩表演,成为以太极拳为主要内容的影视代表作品,它持续高升的收视率也使太极拳名声更加响亮。因此,影视传播这种学习方法具有廉价易学、声像并茂、不受限制等好处, 十分有利于太极拳的传播及推广。

2􀆰3􀆰3以新媒体为代表的互联网为太极拳的传播更是提供了便利条件,为太极拳运动增加了新的活力。根据调查问卷得知,10%的太极拳练习者是通过太极网络了解太极拳运动的。互联网媒体具有信息容纳范围广的特点,包括太极拳知识、学术论文、太极相关商品等内容在网上应有尽有,很容易找寻,太极拳爱好者可尽情地浏览网页并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3现代传媒对太极运动拳发展的良好效应

3􀆰1营造氛围:太极拳相关的电影、书籍、杂志能营造美丽的形象、美丽的环境、具体直观、生动、视听快捷,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太极拳运动,营造了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为太极拳运动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3􀆰2寓学于乐:老年人更加关注养生与身体健康,通过练习太极拳,在增强身体健康的同时,这些爱好者也达到了放松心情的目的。

3􀆰3图文并茂:太极拳的相关书籍及互联网上对太极知识的传播多数都采用图文并茂的表现方式, 太极拳运动练习者可以根据书籍了解太极拳运动,书上文字与图的结合,使练习者更容易理解,这样能够提高爱好者的动作规范性,给太极拳运动练习者带来便利,也促进太极拳运动的推广。

3􀆰4灵活廉价:现代传播媒介还具有灵活廉价的特点,使太极拳运动练习者能够轻易买到太极拳的相关书籍,而且可以时随时随地地练习太极拳、太极球、太极扇等等,充分满足练习者的需求,为太极拳运动的普及创造了有利条件。

3􀆰5引申创新:随着太极运动的阴阳转合、刚柔相济、调息养气、绵延不断、神形兼备等科学养生学理论知识深入和普及,人们对专家学者们新创造的太极运动形式也广为接受。例如太极扇、太极球一经现代媒体的推广人们便极力迎合,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太极拳和练习太极拳及其衍生的运动形式。

4结语

4􀆰1太极拳运动不仅是我国的国粹,更是我国有利于国民身体健康的传统养生的一颗明珠。太极拳运动历史悠久,是通过师徒相传模仿的途径代代传承至今,并在发展中形成流派。

4􀆰2如今,众多城市与区域都开设有太极专项学习班、武馆,并将太极拳运动列入学校体育课必修内容,并通过集体传授的方式来对太极运动进行普及教育,这为太极运动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包括新书、古籍、新刊在内的众多纸质资源也极大程度地促进了太极拳运动的广泛传播。

4􀆰3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影视与光盘中太极运动理论以及网络存储的太极拳信息十分丰富,使学习太极拳运动愈来愈方便。太极拳运动的普及和推广促进了我国大众健身运动的开展,增进了国民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周晓东􀆰试论大众传播媒介对大众体育的影响〔J〕􀆰福建体育科技,2000(4):1􀆰

〔2〕乾清华􀆰试论武术影视对武术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5):115􀆰

〔3〕郭玉成,邱丕相􀆰武术国际传播模式的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4):23􀆰

〔4〕邱丕相􀆰武术传播的理论与对策的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9)􀆰

〔5〕余功保􀆰精选太极拳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6〕周晓东􀆰试论大众传播媒介对大众体育的影响〔J〕􀆰福建体育科技,2000(4)􀆰

〔7〕詹华宁,蒋志升,罗江􀆰论形而上的太极拳文化传播〔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12):95-97􀆰

体育传媒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湘西;土家族;土家族民俗文化;文化传承教育

土家族从蒙昧时期到文化萌芽,从日益发展到逐渐成熟,历经传统时期与现代社会,最终形成了今日的文化样态。湘西土家族从武陵山区不断向周边辐射,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覆盖领域。湘西当地的土家族民俗文化囊括了物质民俗、精神民俗和社会民俗三个面向,代表着自身的民俗意象、社会情境与精神价值。众多民俗文化集合成当地土家族特有的文化模式,反映了湘西土家族构建的文化制度和习俗风尚。“教育具有义务性、等级性,并在特定的阶段、特定的层次中具有一定的规程。”[1](6)培养新的民族文化继承者,才能持续推进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实现民族文化的世代交替。因此,研究湘西土家族民俗文化的传承教育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湘西土家族民俗文化概述

截至2016年12月,笔者在“中国知网”先后以“土家族民俗文化”“土家族文化传承教育”和“湘西土家族民俗文化传承教育”为关键词进行全文检索,检索出的论文篇数分别为593、128和168。为进一步了解其研究情况,笔者还选择了专业检索,编写检索式“FT=土家族文化传承教育ORFT=土家族民俗文化ORFT=湘西土家族民俗文化”①,之后检索出433篇论文。从数量来看,1987年发表了1篇论文,之后,论文数量逐渐上升。2011~2016年的数据显示,2011年发表68篇,2012年发表70篇,2013年发表40篇,2014年发表44篇,2015年发表49篇,2016年发表42篇。这些论文的作者来自38所不同高校。以文章数量来计算,排名前5位的高校分别为吉首大学(28篇),湖北民族学院(21篇),长江师范学院(19篇),西南大学(17篇),中央民族大学(15篇)。从学科专业分组看,旅游类和文化类的文献研究成果最多,总计数量分别为175篇和85篇,二者合计总数超过总体的60%。其次是音乐舞蹈专业,共有82篇论文,以分析土家族传统歌舞内容为主,接近总量的1/5。除此之外,其他学科论文数量均未超过10%,比例最高的为民族学专业,占总数的9%,此后排名顺序依次为中国民族与地方史志、体育、新闻与传媒、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专业,初等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均未超过1%。从期刊论文被引用次数看,田茂军于1991年发表在《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鸡的文化与土家族地区民俗》,是最早被收入“中国知网”的期刊论文;李伟2007年发表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的《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生态与文化传承》,被引用次数最多,有33次;谭志松于2010年发表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教育形式及其变迁》,被引用19次。从硕博士论文被引次数来看,中南林学院硕士研究生于德珍的论文《湘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研究》(2002年)是最早研究湘西地区土家族民俗文化内容的硕士论文,被引用22次;湖南大学硕士研究生黄立群的论文《贵州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2011年)被引用21次;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罗章的《土家山歌:经验的生长与互动———重庆酉阳土家山歌教育功能研究》(2006年)是最早研究土家族民俗文化的博士论文,被引用5次;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杨亭的论文《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2011年)被引用9次。

二、湘西州土家民俗文化研究内容

1.传统节日。湘西土家族地区节日众多,起源各异,在已发表的论文当中,被定义为土家族民俗文化类别的有四种:传统节日、传统舞蹈、传统歌谣和传统体育。张伟权认为,土家族的节日类型分三种:祭祀节日、农耕节日和功利节日。流传至今的土家族节日是湘西土家族人的历史沉淀和生活积累,体现了土家族文化不断转变和发展的流动状态,“土家族的节日文化有三层含义,即:一是生命本位,通过过节可给人体注入更多的营养,生命得以健康延续;二是自然关怀,通过过节可以悉知自然的规律,在认识自然的同时,赢得自然的关怀;三是超越意向,通过过节使人与人之间的意思更加增强,人与自然能和谐相处”[2]。2.传统舞蹈。熊晓辉认为,土家族舞蹈反映了土家族的生活形态,“包括了生产劳动、婚丧嫁娶、谈情说爱、宗教仪式、祭祖祈神、节日聚会等各种民俗事象”[3]。李家军认为:“土家族原生态舞蹈无疑是这种诗性文化心理的负载,是狂欢化生命力量的释放,它充分张扬了土家族的自由精神,彰显了土家成员的个体生命意识。”[4]陈廷亮、安静峰认为,土家族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毛古斯、跳马舞、跳丧舞等,舞蹈分为宗教祭祀舞蹈、劳动生产舞蹈和传统节日舞蹈[5]。施曼丽认为,土家族摆手舞是集祭祀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交际功能于一体的民族舞蹈,“它是反映土家族社会的一面镜子,是土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纽带,而且它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是其他种类的舞蹈无法比拟的”[6]。3.传统歌谣。李宏将传统歌谣分为儿歌、情歌、风俗歌和劳动歌四大类,认为“湘西土家族民间儿歌符合儿童的理解力、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土家族情歌表达土家青年儿女们之间的思想情感;土家族风俗歌主要包括哭嫁歌、丧歌、摆手歌、梯玛神歌、上梁歌等形式,描述了土家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俗以及祭祀仪式;土家族劳作歌主要包括劳动号子和田歌两种,是土家族人在日常生活中集体劳作时所喊唱的歌曲,主要用于协调劳动动作和鼓舞士气,达到团结协作的目的”[7]。以“梯玛神歌”为例,庹继光分析了土家族歌谣所承载的文化价值:“《梯玛神歌》通过道德教化等方式造就了土家族崇祖、合群、尊老、敬贤、睦邻善处的古朴民风和勤俭、质朴、耿直、刚正、重情、顺理的民族品质,对土家族人文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8]。4.传统体育。卢兵认为,土家族的祭祀活动蕴含着土家族的体育观念和精神,“其一是祭祀仪式中人们为娱神、慰神、演神等所进行的各种身体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体育实践;其二是祭祀仪式中人们祈求得到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等强身健体的体育理念;其三是祭祀仪式中对人们祈求得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优良的生存条件的体育环境”。另外,他还强调,祭祀活动中的歌舞表演是体育文化的重要实践[9]。也有学者提出了“山寨体育”的概念,认为湘西土家族的“山寨体育”源于长期的野外狩猎经验,不论是摆手舞、茅古斯,还是抵杠、斗角,都“保留着体育的原始性,它是融知识和技能学习、身体训练,共同感情和习惯的培养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强调直接为生产生活服务,从而利于保持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10]。

三、湘西土家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

1.文化保存载体。庹继光认为,土家族的“梯玛神歌”既是“一部丰富的土家语辞典”,也是一本“土家族生产生活的百科全书”,“为后世传递出土家族开天辟地、神话传说、民族繁衍、民族迁徙、渔猎农耕、畜牧饲养、炊酿烹调、衣食住行、婚恋生育及医药卫生等广泛而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8]。郭艳华以“薅草锣鼓”为研究对象,认为“薅草锣鼓”中的歌词表达了土家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薅草锣鼓虽然经历了许多世代的传承,但其内容始终围绕土家族的历史、农耕、伦理、民俗等方面的主题”[11]。2.文化传承教育。谭志松认为,传承方式分别有口传身授、师徒传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社会活动教育、记事和作品教育等多种方式:“口传身授教育是传统的大众自觉教育形式;师徒传承教育是传统的职业性精英教育形式;学校教育是现代目的性普及性教育形式;社会组织活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种目的性推广式教育形式;记事和作品教育是一种静态保护性传承教育形式”[12]。邹婉华分析了传统歌谣的教育价值:“作为土家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土家族民歌传播了丰富的民族知识,如天文地理、历史人物、家事节令、民俗风情等,既表明了人们重视实用知识传承的态度,也说明了民歌的文化传播功能和教育功能。”[13]3.开发保护研究。刘建平、陈姣凤、林龙飞提出了五种保护土家族民俗文化的措施:抢救式保存、博物馆保存、传习机构传承、学校教育传承、民间活态保护等[14]。邓莹辉、谭志松认为,政府主导与社会响应是关键,通过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建立保护机制,改善传承条件,搭建表演平台[15]。可持续的良性开发与保护,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保护文化生态,重视文化建设。唐德彪、罗毅提出了对应的开发模式:“空间上:将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进行空间地域划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即将被汉化的民俗文化进行保护;时间上:根据民俗文化的保留程度和发展时间的长短,对濒临失传的和历史性强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重点保护。”[16]刘景慧、刘冰清提出了具体措施:“产品设计多元化,打造品牌;挖掘文化内涵,提升价值;制定营销策略,扩大市场;加强动态管理,培训人才;发挥资源优势,搞好规划。”[17]

四、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总体来看,关于湘西土家族民俗文化研究情况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一是研究成果数量下降。在近3年内,关于湘西土家族民俗文化的研究论文数量逐年下降,从不同年度发表的论文数量来看,近30年间呈上升趋势,2013年发表70篇学术论文,达到了文章数量最高峰。在此之后,发表的论文篇数开始逐年减少,最近3年发表的论文在40~50篇之间,反映了学界关注热点开始转移,对土家族民俗文化的关注度有所减少,湘西土家族民俗文化的研究热度逐渐降低。二是研究区域划分模糊。大部分研究成果主要关注土家族民俗文化的共性问题,缺乏对不同地区的个性化关注,部分研究从宏观层面入手,鲜有以某一特定地区作为切入点。还有一些研究忽略了所在地区的特有规律,没有对当地环境做具体考察,对不同地区造成的现实影响缺乏深入思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了各地土家族民俗的不同特点,如若缺少对土家族民俗文化所在地进行具体区分,研究高度与影响深度都是有局限性的。三是研究重点过于集中。选择土家族民俗文化的传承教育问题的现有成果少之又少,从文化传承教育角度来看,检索出的教育专业类论文不多,已有的论文合计12篇,占总数的2%。论文数量较少并不表示研究价值不大,传统文化面临传承困境,如何加强对土家族民俗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如何寻找新的文化传承和教育途径,如何扩大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同样值得重视,也具有研究价值。研究湘西土家族民俗文化的传承教育问题,探索更多的文化传承路径,任重道远。首先,要进一步拓宽研究范围,扩大研究视野,以问题为导向做深入探究。其次,转变研究角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开发、设计和使用,突破单一的保护模式,探求多元传播方式,将民族文化研究延伸到新的领域。最后,尝试跨学科交叉研究,跳出以往“各自为营”的研究习性,考虑从教育方面拓展民族文化的发展途径。如此,方可开拓全新的研究局。

体育传媒论文范文第9篇

概括起来,此次年会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入选论文、老师点评:视野丰富、严谨精彩

本次年会的特点之一为参与面广,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120余篇论文投稿,经过专家匿名评审,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等10余所大学的40多篇论文入选。这些论文在年会宣读发表后,又经专家再度评审,产生了《竞选网站:美国总统大选的新阵地--试析其传播功能及对选举传播的影响》、《新闻职业化的萌芽--再读黄远生的新闻事件和新闻思想》、《新闻报道对房地产价格影响实证研究--以〈新民晚报〉房产新闻报道为例》、《试论都市报的主流化--兼评〈南方都市报的转型〉》等十篇优秀论文。

在两天的论文分组讨论上,代表们围绕大众传媒与和谐社会、新闻从业人员与媒介素养、媒介政策法规与传媒市场、电视新闻与视觉传播、媒介新技术与新媒体、等"热"话题发表"冷"思考。论文视野很广,从贾樟柯的艺术电影到博客;从海德格尔传播思想到媒体集团的经营之道: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们和新闻学院的老师们一起进行着学术探讨之旅。新闻学院李良荣、殷晓蓉等诸多教授担任点评嘉宾。老师们对论文的内容和规范性进行了严谨而热情的点评,给予大家很大启发。大师们不约而同地提出:研究生搞研究不要太宏观,从个案做起是展开研究比较好的视角,太宏观反而容易“平平过”;同时,一定要提出矛盾、提出问题,因为针对假问题、空问题的研究是没有办法深入下去,也是没有学术价值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继去年举办题为“美国芝加哥学派的传播思想”的Panel之后,本次年会再度举办了“交流视域中的符号互动论”Panel。Panel的组员都是新闻学院的博士研究生,他们精心准备的PPT以及黄旦教授的精彩点评,让现场座无虚席。

在11月6日下午举行的闭幕式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黄旦教授总结了本次年会论文的特点:首先是选题比较多样,焦点是新闻报道内容的分析,博客、网络等技术性问题也受到了较多关注;其次研究的方法除了以往常用的文献分析、个案研究、内容分析以外,还有一些调查,比如说对赣南农村的分析,对青浦农村的调查,对大学生娱乐动机的调查等;最后通过论文,可以看出研究生同学是不断努力,争取达到学术上的规范。以上三点都是可喜的现象。

二、业内动态、学界新得:妙语连珠、相得益彰

本届年会邀请了许多业界、学界的嘉宾,充分体现了复旦新闻学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的好风气。

开幕式上,百度公司副总裁梁冬、《南华早报》编辑总监柯林(Colin Kerr)、《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任天阳、新闻学院广告系主任程士安教授等,分别就搜索引擎改变传播格局、怎样规划独特的新闻生涯、中国城市类综合日报发展路径、新技术引爆传媒革命等发表了主题演讲。

业内人士以他们的经营实践,带来了最新鲜的业界咨询和情况。梁冬用在百度搜索引擎公司的经营实践,展现了这家刚刚在那斯纳克上市的网络新宠,对于行业和自身目标的理解。他讲到,互联网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了一个声音、一个价值的发源地和一个资源;同时也让一个人成为了一个声音和价值的搜集地。他信心十足地说到,互联网有多宽广,搜索引擎的受众就应该有多宽广。搜索引擎以它的中立性和宽容性,能够令一个看似很简单的网站变得突出,这也是它在整个产业链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原因。

任天阳的发言题目为:中国城市类综合日报的发展路向--以《南方都市报》为例。他为大家勾勒出中国报业竞争比较充分的珠三角地区,城市类报纸的状况和特色;总结了中国城市类报纸十年内的缺陷以及面临的危机;并且预测到未来城市类报纸应该:时政类报道成为主要品种;时事评论成为报纸灵魂;海量新闻和深度报道并驾齐驱;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数量剧增;读者层次明显提升;分工更加专业;盈利模式多元化;和政府的关系更加务实和开明等。《南都》作为城市类报纸的领头羊之一,它的经营之道和面对新兴媒体考验的思索,对与会者颇有启发。

柯林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讲述了How about being a sports reporter?(当个体育记者如何?)他指出,中国的运动产业是个朝阳产业,做体育记者会有很多的机会,但是不要以为这仅仅意味着可以全世界旅游并且采访所有女记者都想采访的贝克汉姆。体育新闻报道背后有许多的学问,如何明辨政治在体育中的作用就是其中之一,

程士安老师的题目是:新技术引爆传媒革命。程老师主要针对现代传媒对信息传播系统的革新,阐述了她的一些思考。指出技术、新技术的创新和变革颠覆了传统的媒体,给现代传媒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格局概念。其中三点特征分别是,终端的大异动趋势;终端的个性化和效果的社会化问题;中心的弱化和信息制度化。

三、网络论坛、影视沙龙:形式多样、活泼新颖

本届年会的讨论形式不拘一格,十分新颖,创办了分论坛和沙龙。作为本届学术年会的新亮点,“Web2.0时代的网络传播”论坛于11月6日下午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蔡冠深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百度公司特别提供赞助支持,IT时报社协办。据悉,这是国内首次以web2.0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以百度、博客网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和《青年报》、《东方早报》等传统媒体共同对话互联网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嘉宾们就Web2.0时代的新传播模式、搜索引擎营销策略、知识产权与媒介伦理、Web2.0给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可能带来的影响等主题发表精彩报告。

Web2.0时代最重要的标志是什么?博客网首席运营官谭涌泉认为应当是“博客的普及,在分享自己和分享别人中美好生活”,这是博客的精髓。土豆网创始人王微相信,如果Web2.0真的到来,在宽带如此普及的中国,出现而且胜出的公司一定具有世界竞争力。而《IT时报》总编辑王昊青则大胆预言:在这一波网络发展中,中国无疑从新技术和新模式的追随者跨入了创造者和见证人的行列,“我们正在经历的是带着鲜明中国特色的IT时代”。百度副总裁梁冬为Web2.0时代传播新模式做了一个生动的注解:“通过百度搜索引擎和百度贴吧,我们提前三个月就知道李宇春一定会很红,传播的搜索化发展将成为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篇章”。

在这样一场扑面而来的新技术浪潮中,传统媒体则将目光放在Web2.0时代如何寻求新的增长方式上。《青年报》总编辑吴烨宇乐观地预计:“Web2.0将会极大丰富传统媒体的信源,并为传统媒体拓展出更多的增值服务”。《东方早报》总编助理徐俊则强调,Web2.0所倡导的多中心、互动等特质将对平面媒体的运营带来诸多启示。

11月5日晚上6点30分左右,根据“水门事件”改编而成的电影《总统班底》赏析沙龙在新闻学院中庭举办。影片放映结束后,新闻学院的数位老师及媒体人士,应邀到现场畅谈自己对于调查性报道的观点和看法。陆晔老师以研究广播电视新闻著称,她从专业视角谈论了节目制播中的调查性报道;吕新雨老师刚从台湾参加学术会议归来,她着重谈了同学们关心的台湾媒体在这方面的现实情况,并与大陆的媒体进行了比较;《南方周末》的戴敦峰先生对曾写过的调查性报道《济宁市市长下跪》,详细地谈了新闻生产过程中信息来源、采访经过及定稿、审批等内情;《外滩画报》资深记者邵嘉翔先生有着丰富的采访经验,他列举了实际采访中的一些例子,让同学们大饱耳福。

此次年会既有生动活泼的交流,又有严谨规范的学术研讨,正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赵凯院长在闭幕词中说的:在复旦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踏步迈进时,新闻学院通过这个研究生自创自办的年会,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和不断的学术创新,争取在自己的学科领域,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提供创造性的理论成果和强大的智力支持,而此次年会也比较成功地完成了这个任务。希望明年的今天,带着最新的学术观点和成果,我们还在这里相会!

体育传媒论文范文第10篇

Abstract: We choose the international signify article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mass media and ethnography as the object file, and then analyze the data concretely about the distributing of the authors’ working places, the areas, the dates, the media involved and the subject fields, etc. We generalize the study pulse and hotspot recently, and the advance and the foreground of our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 this field. Key words: Communication Ethnography; Media; Methodology; Statistics

作为人类学研究的一部分,人种学研究逐渐突破原有的格局,将视角延伸到包括发达国家社会的许多领域。本文即是对人种学与传播媒介交叉的国际研究作分类分析,以反映该理路的研究状况。其基本理论前提是,采用人种志的方法论,将传播媒介研究纳入对特定群体的观照中,大到狭义的人种、小至某个具有相似特征的群体,从而获得传播理论新的视野和路径。 本文主要以Pro Quest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 (ARL)和EBSCO host两个国际英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在PROQUEST数据库中,输入关键词“the ethnography of media”;在EBSO数据库中,输入关键词“media ”、“ethnography”,两词用“或”逻辑连接,共搜索到从1990年到2005年7月关于传播媒介和人种学关系的学术论文105篇(排除重合部分),并从中选取87篇以传播人种学为主题的论文,作为分析研究对象。按照作者属地分布、涉及区域、发表时间、相关媒介和主题域等分类,对这些论文进行分析,概括出近年来国际传播人种学的研究动向和热点。 一、基本分类分析 1.论文作者属地和涉及区域 就论文作者单位所属国家而言,美英两国处于垄断地位,美国占57篇,英国占14篇。 从本文选取87篇论文所涉及的区域来看,有16篇以发展中国家为社会背景,占总量的18%,以美英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社会成为传播人种学的主要研究背景。在描述发展中国家社会文化的16篇论文中,关于印度的研究表现了突出的连续性和活跃性,共有7篇;此外,关于玻利维亚的有2篇,关于其他国家的均为1篇,包括中国在内。 这与人种学以非发达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刻板印象大相径庭,表明传播媒介与人种学结合的研究路向,已经将反观自身社会文化作为核心。同时,表现出与人类学研究的总体格局的一致性:在经历了对未开发的社会群落,对印度、中国、埃及等古文明国家社会,以及对发达国家自身社会研究三个阶段后,人类学者更多地运用主位视角,将研究目光到自身的社会文化中。传播人种学研究则以青出于蓝的态势,成为其中的一个亮点。面对政治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传媒通讯的发展,媒介研究者借鉴人种志的方法论,通过对不同受众群体的关注,展现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力。 由于发达国家学者研究视野的转向,以及发展中国家研究力量和水平的限制,国际传播人种学研究对于非发达社会的关注逐渐趋缓。在承继人类学研究传统的基础上,关于印度的研究者经常在后殖民主义的架构下,与媒介研究结合,广泛探究社会文化中的特殊群体问题。相比之下,关于中国的研究,却没能持续人类学研究第二阶段的活跃性,表现出明显的断裂。在目标论文中,只有R.A. Litzinger 的Government from Below: The State, the Popular, and the Illusion of Autonomy是关于中国的 [1]。通过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网数据库引擎,搜索到关于 传播媒介与人种学关系的论文,只有日本东海大学研究生院顾宁的《人种学研究与数字化媒体》一篇 [2]。 2.发表时间分布 从的时间来看,两个数据库搜索到的目标论文最早时间均为1990年。从1990年到2000年,共有35篇;从2001年到2005年7月,共有52篇。如图所示:

在1990年到1998年期间,传播人种学论文每年都不超过4篇。从1999年起,数量开始呈螺旋状攀升,2001年、2003年和2004年分别达到11篇、13篇和19篇,占总量的50%。 从时间分布来看,传播媒介与人种学结合的国际研究大致在1990年代早期出现,并分为两个阶段:1990年到1998年是兴起期,1999年至今为发展期,近两年呈现逐渐升温的趋势。这表明,自20世纪末以来,传播媒介研究与人种学结合的学术理路成为研究的一个活跃地带,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用人种学视角,分析传媒影响,拓展传播理论。 3.涉及媒介类型 从论文所涉及的媒介类型来看,专门研究报纸、杂志和广播等三大传统媒体的论文占6篇,计算机和互联网占7篇,电视占8篇,新媒介占9篇,其他57篇均为泛指的大众媒介。 从上述媒介构成特征来看,传播人种学不再把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等传统大众传媒作为研究的重点,更多地把兴趣转移到因互联网、数字技术和卫星传输技术促成巨大变化的媒介上面。电视作为大众传媒霸主,仍然对社会起着重要影响。电视受众、商业形象和政治形象问题,仍然是人种学方法论比较便利而实用的切入点。顺应新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媒介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潮流。传媒全球化及本土化、网络平权等话题,都适宜大众媒介与人种学的交叉研究。然而,更多的研究还是将特定群体放置于宽泛的大众传媒影响中,以混合媒介环境来探讨受众及政治、经济或文化问题。由此可见,传媒与人种学的结合仍处于拓展阶段,在专业化、精细化、程式化方面尚待继续开掘。 二、主题域分析 从论文所涉及的主题来看,我们将这些论文分为一般理论、政治、经济、社会和媒介自身五个方面。其中,为了突出全球化问题,又将政治分为民主政治和民族主义两个部分;按照性别、青少年、种族和特殊“族群”等出现较为频繁的问题,把社会部分进一步细分;为了突出大众传媒在传播人种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把媒介报道和赛博空间专门列出。 1.一般理论研究 从多种视角探讨传播人种学理论的论文有18篇,在各种类型研究中占最多。其中有以具体事物切入主题研究的,例如,从声音、建筑设计、交际舞、车间、超媒体等生活中熟知的东西,推衍出传播媒介的人种学理论;也有运用语言学理论,从文本危机、符号交互、人种身份、他者叙述等阐发出新的理论观点;更多的是从泛化受众研究,演绎出传播理论在人种学方面的理论空间和学术价值。 2.政治问题 (1)全球化、本土化与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话题一直是传播研究的重要场域。自20世纪末期以来,媒介全球化趋势促使霸权主义和民族主义向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叙事策略的转变。侵略与抵抗在全球化语境中,生发出更为潜在、深沉、焦灼和无奈的隐忧。在所涉及的14篇论文中,全球化和本土化问题占8篇,而且集中出现在2000年以后。由此可见,该话题是传播人种学一个方兴未艾的热点。Tom Boellstorff在《配音文化:印尼男女同性恋的主观性和人种学在已经全球化的世界》一文中,以印尼主流大众媒介(而非西方同性恋媒介)对男女同性恋的看法为切入点,分析外国电视使用印尼语言配音,从而通过“配音”文化现象分析、批判全球化进程。 [3] (2)民主、政治 在民主、政治话题上,共有8篇论文涉及到了6个国家和地区。关于中国的那篇论文主要论述了城市流行文化与社会政治问题;关于埃及的,是一本《国家的戏剧:埃及电视政治学》的书评,评论者的文章题目为《媒介人种学》 [4];哥伦比亚大学的Short, John Phillip将时间推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探讨图书馆对德国工人阶级和帝制的影响 [5];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研究者通过对印度小城镇的官僚腐败,提出了“政府人种学”(ethnography of the state)的概念。 作为媒体与国家、社会关系的重要方面,民主和政治问题始终是媒介研究的一个有效角度,尤其是中国问题,更容易得到国际学术刊物的青睐。

3.消费 对于消费问题的专题研究有7篇论文,涉及到MTV网络、体育商业、音乐侵权等领域。在由大众传媒助推的消费主义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代,消费类型、消费群体与大众传媒、广告的关系应该是与人种学相交叉研究的一个有效途径。例如MacAloon, John J.在《奥林匹克运动比较研究中的人种学要求》一文中,将大众消费、体育商业、大众媒介与人种建立联系,从而获得一种人种文化的方法论。[6] 然而,这方面的专题研究不足总量的8%,是传播人种学一个有挖掘前景的方向。 4.社会问题 (1)种族主义 在多元社会中,种族主义经常是学术研究的活跃地带,而且是比较易于运用人种学方法论把握和操作的领域。以美国和英国社会文化为背景的研究占主导地位:在9篇论文中,美国社会占6篇,主要讨论了白人、非裔美国人、墨裔女孩与媒介环境、媒介形象等问题;英国社会占3篇,探讨了移民与国际安全、足球流氓和孟加拉人暴力等问题。 其实,中国社会的新疆人、河南人、浙江人、东北人等具有代表性的特殊群体,及其在传媒覆盖下的形象问题都可以成为传播人种学有价值的话题;作为一个逐渐融入全球化轨道的社会,中国人与外国群体的关系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媒体关注。这些问题,都为我们实现该领域研究的突破,提供了“田野”素材。 (2)性别 作为分析媒介作用的有效方法论,女权主义一直占据着一席之地。关于性别的传播人种学论文有12篇,而且扩展到同性恋、人妖、男性与拳击等方面。关于印度社会问题的研究,在这一领域具有较突出的实力,有3篇文章将女权与后殖民语境相结合,有1篇探讨了印度人妖在美国主流媒体中的形象问题。由于女性和同性恋群体在社会中的普遍意义以及女权主义的理论支撑,性别问题也成为传播媒介与人种学对接的一个窗口。 (3)青少年影响 在媒介研究最具有现实意义的青少年影响方面,人种学方法论无疑能够起到显著作用。有8篇论文分别从以下方面论述了对青少年的意义:计算机使用、幽默剧、流行音乐等媒体影响,性、艾滋病和人际关系在传媒作用下的影响等等。Milkie, Melissa A在《大众媒介和青少年群体的性》中,通过一群在学校中自然形成的朋友群体以及基于大众传媒内容而形成的集体性性观念,探讨一种关于青少年群体受媒介影响的人种学方法论。[7] 同样,这些论文的数量也没有准确反映传播人种学在该问题方面的应有状况,属于有挖掘潜力的领域。 (4)特殊“族群” 这里所指的“族群”,是主体具有某种社会特征的相似性,从而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普遍问题。由于传播媒介与人种学的交叉地带属于特殊群体,在探讨这些问题时,该方法论彰显出优势和活力。9篇论文分别从厌食、吸烟、感伤癖、新兵、特殊犯罪等角度进行论述,使叙事新颖而又别开生面,为写作论文出奇制胜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传播人种学的学科建设开拓了新的领域。DeSantis, Allan D.在《一群无所事事白家伙的闲聊》一文中,通过媒介对吸烟者的影响,分析男子的社会群体活动过程,并得出关于交往和传播的理论假设。[8] 5、媒介自身 (1)媒介报道 在这些论文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传播人种学对于媒介报道者自身进行观照,从逆向视角获取媒介的群体意义。这些论文涉及到挪威的广播报道、玻利维亚的民众新闻、美国的西班牙语传媒报道和肯尼迪暗杀报道等,将报道者作为一个群体,为传播人种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切入角度。 (2)虚拟空间 我们把赛博空间研究专门列出,主要考虑了互联网在人类现实与虚幻环境的构建中所具有的影响力和潜在能量,以及人种学家由此对于“田野”范畴的扩展??互联网已经将传统意义的“田野”调查延伸到网络的海量信息数据库。虽然只有6篇论文对在线服务、赛博咖啡馆、虚拟社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我们认为,互联网所构筑的虚拟空间,将对传播人种学学科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发表刊物 在目标论文中,被SSCI收录的共有9种刊物24篇(占总量27%);关于传播媒介研究的刊物共17种,涉及论文30篇(占总量34%),其中被SSCI收录的期刊分别有5种9篇;关于人类学/人种学研究的共6种,涉及论文19篇(占总量22%),其中被SSCI收录的分别有4种15篇。 被SSCI收录的目标刊物如下所示,括号内为发表篇数: 关于人类学/人种学的刊物:ANTHROPOLOGICAL QUARTERLY (3), AMERICAN ETHNOLOGIST (4),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3),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THNOGRAPHY (5)。 关于传播媒介研究的刊物:NEW MEDIA & SOCIETY (4), JOURNA OF COMMUNICATION (4),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1), CRITICAL STUDIES IN MEDIA COMMUNICATION (1), COMMUNICATION THEORY (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传播人种学的国际在传播媒介研究刊物上的较多,占1/3,而且刊物很多;发表在人类学/人种学研究刊物上的占1/5左右。所有87论文中,有超过1/3被SSCI收录,而且在人类学/人种学研究刊物上发表的有80%被收录。 四、结论 1.国际传播媒介与人种学结合的研究出现在1990年代初期,到20世纪末后逐渐升温,近年来成为媒介研究的活跃地带。 2.无论从作者属地和所涉及的地域来看,美英两国都处于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的人种学研究不再是传播人种学的焦点,对印度社会的论述保持着连续性,对中国社会的研究相对薄弱,并表现出明显的断裂性。 3.宽泛的大众传媒是研究的核心,新媒介研究比较活跃,而对传统媒介的研究相对冷淡,表明传播人种学仍处于学术研究的边缘地带。 4.主题域方面,一般理论、全球化/本土化和性别研究是热点,种族主义、民主/政治和特殊“族群”研究可能是中国问题的突破区域。 5.传播人种学论文在国际刊物上的发表阵地很多,而且易于被SSCI收录,尤其是有关人类学/人种学的研究容易被收录。 6.在国际传播人种学研究逐渐升温,而中国这一方面研究相当薄弱的情况下,针对国际刊物写作关于中国问题的论文,既具有突破意义,又能够带来现实影响。

上一篇:传统武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