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02 19:15:40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范文第1篇

素质教育真正的内涵,是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通力配合的系统工程,它提倡学生走向社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锻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素质教育还强调体育、美术、音乐的教育作用,因为体育是一个人的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音乐能将人的道德素养、情感素养和美感素养连接在一起,绘画能在年轻的心灵中树立人的美感。应试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的教育。应试教育是一种异化现象:教育本来是要以文化滋润人的精神,培养人的独立生存、自由创造的能力。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已经成了一种外部强势力量,异化教育就是通过知识灌输,把凝固的文明秩序和规范,从外部传授给受教育者。

二、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

(一)素质教育是长远目标,应试教育是短期目标

教育是有目的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受教育者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孩子并不是天生就会解决各种问题的,这需要学习。学习的途径很多,集中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已经被历史证明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对于学校教育,其目的主要是教书育人,在培养孩子智能、体能的同时,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素质教育。

减轻学生负担,不准为了考试而补课,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培训班等等。这样的尝试又出现了问题,我们的招生制度主要看的还是学生的成绩,学生有除了考试成绩之外再多的能力,也很难被发现和衡量,也就无法成为升学的凭证。因此,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似乎对立起来了。其实,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不是对立的关系。前面已经提到了,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但是现实告诉我们,最终目的的实现又离不开应试教育。在中国现有的状况下,成功的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结合起来。素质教育是长远目标,应试教育是短期目标。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所受到的教育,应该是这个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的,不断交替、融合的过程。也是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围绕这两个目标齐力合作的过程。

(二)应试也是一种能力,应试教育亦属于素质教育

知识是素质形成或提高的基础,素质是知识内化和升华的结果。能力是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素质教育是包括应试教育但又不止应试教育,还有其他很多方面。应试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主要是传授那些适合于学校集中式教育的、带有基础性的知识与技能。学会如何考试是一种技能,是能力,是素质的一个方面。教育者在传授知识并培养其各种素养、技能的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应试,如何获得一个通往更高知识殿堂的通行证,无疑是一件好事。因此,应试也是一种能力,应试教育亦属于素质教育。

三、正视应试教育,才能让素质教育做得更到位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比较

素质教育思想的产生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改革开放的中国,不仅面临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挑战,同时面临国际教育改革潮流的挑战。面向昨天的“应试教育”,显然是与世界改革背道而驰。当今国际的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优势和民族素质优势的竞争,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这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才不会被开除球籍,永远立于先进民族之林。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来,它的优点、合理之处是相对应试教育中的弊端而言,同样,应试教育的缺点也是同素质教育的比较才得以显现,本文从教育的若干基本方面来比较:

一、全体性与个别性

素质教育强调人人受教育的权利,人人教育,人人成才,它立足于发展人来培养人。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使全体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它是一种没有性别、年龄、条件、基础之别的教育,它是在全面发展人的基础上培养出具有一定素质的英才。而应试教育只是面向少数人,搞选拔性、淘汰性的教育,立足于选拔人来培养人,即这种教育只着眼少数学习好的,有升学希望的学生。这种教育导致一种现象:“随着学生沿着教育的阶梯上升时,具备必要天赋或习得的技能与态度,从而成功地越过更高的阶梯的人将会越来越少。”因此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鉴定少数可以进行完成中学课程、接受高等教育,学习好、智力“高”的人,然后通过考试将学生按考试分数进行分等,以此来判断哪些学生没有“达到”、“符合”、“了却”,哪些学生是优等生,哪些学生是差生,哪些学生可以继续学习,哪些学生应被学校淘汰,哪些学生能够进“重点校”,哪些学生只能进“一般校”,好像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培养出超凡的“英才”,而素质教育只能培养整齐、划一的“一般人”,当然素质教育也要培养英才,但绝不能以牺牲多数人为代价。它在培养合格的其整体素质和个性优势得到发展的公民,为各行各业的英才奠定基础的同时,并不排除及时发现有特长的苗子,使他们不失时机地脱颖而出。这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育才观上的分歧。

二、基础性和片面性

素质教育强调普遍教育公民基本素质的培养,为学生自学、自我教育,终身教育和受高一级的学历教育打好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教育的最主要作用就是开发人的潜能,尤其是那种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潜能,人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在受教育,都应在求进步,而素质教育为学生的以后发展打好基础,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学生在学校中不可能得到非常全面的知识,只有通过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地自学、不断地自我教育,才能使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充实完善,才能以更强的实力立足于社会。学生即使侥幸进入高一级学校,如果基础不扎实要想得到快速的发展也是步履艰难,也难成为一个完整的“英才”。

而应试教育具有片面性,偏重于应考科目的知识传授,忽视普通的全面培养。因此,在应试教育中,考试,各种各样的升学考试、评比考试以至于学校内部的学期考、期中考、单元考,都被提高到极点的境地,考试成为学校教育的指挥棒,整个基础教育围绕升学考试的轴心运转,学习演变追求分数。总之,应试教育在追求片面的教育中,人作为教育的主体和对象,被遗忘干净,人的潜能、个性、价值本来是高于一切的,在这里也都化为乌有了。这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教育性质观上的分歧。

三、主体性与机械性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力性和创造性,实现教育培养人和发展人的目标,素质教育是以人为出发点,把人当作社会生活的主体来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自信、自强、自尊意识和具有拼搏和仁爱精神的人,他们是非分明、堂堂正正、顶天立地、奋发有为,象所说的有棱有角,象邓小平所说的敢闯敢干,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必然能够积极主动地推动社会的进步。而应试教育是机械性的,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成了考试机器一个模子出来的零件。他们唯师唯书,没有一点主体性。它是以社会为出发点,把人当作社会生活的客体来塑造,这样塑造出来的人往往是些“精神侏儒”。他们机械地接受知识,机械地学习,机械地为考试服务,根本谈不上创造性。他们盲目依附,俯首帖耳,亦步亦趋,唯唯喏喏,这些人只是消极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并因此只能保证社会的简单延续。

四、开放性和封闭性

素质教育是一种开放性的教育,素质教育尽其育的功夫,不断扩大教的范围,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把人放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大背景下去培养,真正做到象陶行知所说的“整个社会的活动,就是我们的教育范围”、“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素质教育树立了新的教材观。教材仅是学科知识体系的一个范本,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个样本,是一个例子而已。教学的目的并非只要学生记住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透过教材去把握渗透在其中的科学方法和认知态度,各学科不仅要相互配合,而且要相互促进,以促进学生的整体优化发展,素质教育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使学生即使在课堂上也能感受到沸腾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际生活,从而真正把书本上的知识学懂、学活,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应试教育是一种封闭性的教育,应试教育尽其教的苦心,不断缩小育的范围,把教育缩小为要考的书。于是唱歌、图画、工艺等各种课外活动都不教了,应试教育把孩子的空间只限于学校,把孩子的生活只限于读书赶考,甚至连节假日都不放过,这种教育严重脱离社会,脱离生活,其结果必然是“教师教书死,死教书,教死书”;学生“读书死、死读书、读死书”。应试教育的封闭性反映在各门学科上,教材陈旧,唯书至上,奉教材为金科玉律,教师因此死抱住教材不放,把毫无遗漏地传授教材内容给学生视为教学的目的,各科相互孤立,自己顾自己,自己封闭自己,学科教学,理论脱离实际,缺乏生机和活力。强调死记硬背,违反教育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使学生个性受压抑。

五、个性化和模式化

素质教育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从教师的角度说,个性化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创造性劳动,这种劳动是教师个性、风格、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表现。教师的成功,教师的欢乐,教师的价值,莫过于“创造”二字。创造使教育教学活动充满神奇的魅力,它是学生乐学的原因。从对学生的要求来说,个性化教育坚持以学生的个性为其出发点,把培养学生的个性作为走向全面发展的顶峰的基点,即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在其有兴趣的地方获基础较好的学科首先突出成绩,从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自尊心和上进心,从而带动个性的全面发展。

应试教育是一种模式化的教育,从教师教的角度说,模式化教育是一种低层次的简单劳作,其特点是模仿、照搬、重复,教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进行单调乏味的单向消耗,它是学生厌学的根源。从对学生的要求来说,模式化教育搞一刀切,施行天下大一统,即统一的计划、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活动、统一的标准,全然不顾儿童个性表现出来的特殊爱好和才能的发展,这种模式化的教育只能培养出“无个性、无特长”的人。

六、启发式和注入式

素质教育是一种启发式的教育,素质教育观把学生看成是学习、认识、发展的主体,把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建立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上,这种教育致力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生动活泼地发展。启发式教育教学的特点是:1. 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2. 坚持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使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使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3. 注重教法与学法的结合及其转化,培养学生会学;4. 强调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培养学生愿学、乐学。

应试教育是一种注入式的教育,应试教育把学生视为被动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容器和听话机,,一切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全然不顾学生的基础、理解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对学生进行强行灌输和机械训练。注入式教育教学的特点是:1. 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客体,要求“学生对教师保持一种被动状态”;2. 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3. 注重教法,忽视学法;4. 注重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这是教育手段方面的问题。

总之,正如柳斌同志在《基础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是走向素质教育》(载《求是》1996年第12期)一文中所说的:“相对于应试教育说,素质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更高层次、更好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素质教育对应试教育的否定,是基础教育的自我否定;素质教育对应试教育的模式更换或取代,归根结底必须由基础自身来完成。素质教育并不是凭空诞生的,离开了应试教育所创造的基础,素质教育的实践便无从开始。也就是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也有统一的一面,素质教育不是对应试教育彻底否定,而是一种积极扬弃。因此,只有正确认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对立统一,才能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积极继承和利用应试教育所积累起来的“硬件”和“软件”,为素质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范文第3篇

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概念出发,本文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从区别与联系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

1.1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主要体现在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以及教育评价等几个方面。从教育目的层面来看,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以适应未来的社会;而应试教育只追求学生的学习分数的提高以应付眼前的升学。从教育对象的层面来看,素质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及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倡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而应试教育则强调整齐划一,用分数压抑学生的个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塑造”。从教育内容的层面来看,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做人放在首位,主张德智体美劳并举,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并能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增设多样化的选修课;而应试教育只重视与升学考试有关的学科教学,反复培养学生的应考技巧,其他教育内容则居于次要地位甚至干脆被取消。除此以外,就教育评价而言,素质教育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合格”放在首位(升学成绩只是其中的一项指标),坚决反对将“升学率”与学校或教师的奖惩挂钩;应试教育却只看“一好遮百丑”的“升学率”,直接把升学成绩作为评定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尺。

1.2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联系。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教育存在的两种不同模式,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朴素的愿望,即让受教育者学好。没有应试教育的存在,就不可能有素质教育的提出。素质教育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产生的素质教育不可能完全脱离应试教育,重新支起自己的炉灶。无论是应试教育的体系、内容、方法、手段都给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参考、借鉴、发展的基本框架和素材,应试教育的弊端需要素质教育来克服,应试教育的优势需要素质教育来发扬光大。素质教育的发展必须以应试教育的革新为前提,素质教育的发展没有一个现成的例子作参考,是一次全新的教育改革,为了避免改革的盲目性,造成教育的人、财、物的极大浪费,应从改革应试教育的弊端开始,特别要对为应付考试和取得高升学率而采取的一系列教育内容、方法、措施等进行改革。

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协调建议

结合上文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协调发展的建议:

2.1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使教育教学工作更富于科学性、艺术性、有效性。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灵活应用教学方法,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教师要有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其次还要有广博的相关专业知识,最好做到文理渗透、中外渗透、古今渗透,及时吸取当代科技新成果,并能有机地应用到教学中去,在教学过程中旁征博引、厚积薄发、深入浅出,使课本知识简约化、系统化、整体化,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整理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素质,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2.2关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和谐发展。素质教育的推进,不需要从一种教育向另一种教育转轨,也不需要以一种教育取代另一种教育,而是要改造传统教育,向它注入新的理念,给它添加新的活力。理想的教育,应该是融入了素质教育理念的应试教育实践,即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和谐发展。融合,可以造就理论上的和谐。在人的思维领域,不必再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尖锐对立起来,从而结束近二十年的争论与批判。融合,可造就实践领域的和谐。在实际工作中,不必再为素质教育而“轰轰烈烈”,也不必再为应试教育而羞羞答答。融合,可造就和谐的教育,进而造就和谐的人才。

2.3“学”与“思”应紧密结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和谐发展,不但强调学生的学,还强调学生的思。学与思必须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可以说是从以知识为本到以人为本理念的转变。这个理念的转变是对素质教育批判性的发展。肯定了应试教育中注重知识文化的掌握,但是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课本、教室为中心的单向性的知识灌输,而注重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性的掌握知识,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并学会思考和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达到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

2.4“教”与“学”应紧密结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和谐发展不仅仅是教,而是要求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相结合,此外还要求老师在教的过程中自身能力的提高。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和谐发展强调的是在教的过程注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老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决定授课内容的多少和程度,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同时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必要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素质教育是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的摈弃和发展,而不是简单的舍弃。

三、小结

综上所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决定了两者不是互相对立,两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两者应结合自身的优势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范文第4篇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辩证关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提高国民素质”成为中央和各级教育部门经常关注的问题。然而,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内涵和关系的理解存在偏颇,因此,素质教育的实施流于形式,这是教育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内涵

应试教育是指通过考试来考查学生,知识作为选拔学生的唯一标准,重视知识而轻能力。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知识的获得,在选拔考试中能够获得优异的成绩。素质教育是在了解儿童和青少年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施教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养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知识和能力得到协调发展。是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素质的养成,价值观的生成。

二、应试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虽然现在在普及教育,中小学教育已经得到了人人有权享受,但是高等教育资源还是很稀缺,优秀的高等教育资源就更加的珍贵,还并不能得到普及。在这种状况下,最公平的做法也就是采用较公平的选拔方式,虽然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下,不少学生从关注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到如何提高分数,但它却是一个很公平的选拔方式。否则优秀的教育资源很容易被金钱渗透被权势所侵蚀。素质教育便成为一个幌子,成为和以钱谋私的借口。富裕的人更加的富裕,贫穷的人更加的贫穷。相对农民而言,再也没有翻身的日子,即使满怀学问和才华也很难找到伯乐。这样发展,教育并不是使人们越来越缩小差距,平等,而是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教育将会成为一种权势和金钱的象征,学校成为贵族学校,人们之间也逐渐划分出等级。

从评价制度来看,考试虽能不能完全的表现出一个人的能力或者潜能,或者说只能表现出考试者一个侧面。但是相对来说它是一个相对公正的制度。它有一定法定程序,现在随着科学的进步,计分方式也叫科学,也越来越透明化如网上公开。让那些想搞暗箱操作有权有势的人避而远之,打消念头。只有考试,才使考试官避开了应试者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经济基础等因素,对所有应试者一视同仁。

三、应试与素质教育都是特定时期的产物,都有其合理性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两种理念,但也是国家教育事业必经的两个阶段,在建国初期,经济不发达,贫穷落后,大多数人们的温饱都成问题,更别说精神文明建设了,那时的重点是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家需要的是大量的适合经济发展,国家建设的优秀人才。这是教育模式必定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以适应国家的需要,社会的发展。当经济得到了发展,人们的温饱已经得到了解决,甚至一部分人开始过上了小康生活,国家要可持续发展,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关注精神文明建设势在必行。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折射到教育事业,就是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素质能力的培养。既重视知识又重视能力,一手抓知识,一手抓能力,培养出高知识高能力的社会性人才。

从一个学校的发展来看,在一个学校发展的前期,文化底蕴不厚实时,为了求的生存和发展,得到家长的认可,社会的认可。追求升学率,重知识的传播轻学生能力的培养,甚至有时违背了教育规律,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以牺牲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代价。这都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必然过程。随着学校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升学率,为了追究学校的持续发展,保持一定的竞争力,单一的追求学校的升序率,重知识轻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必须寻求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这条有效的途径就是坚定不移的实施素质教育。使文化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结合,注意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是学生的身心人格得到健康发展。并为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这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增强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学生为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不断地奋斗。从而推动整个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一个不断前进的良性循环。

四、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摒弃与发展

1.从“学”到“学”与“思”的有机结合

应试教育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侧重把知识讲得详尽又详尽,细上再细,却不注意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学生的学到的知识往往是知其然,而知不其所以然。久而久之学生也缺乏了对学习的乐趣,对知识的兴趣。所谓的“高分低能”往往就是这样造成的。而素质教育不但强调学生的学,还强调学生的思。学与思必须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可以说是从以知识为本到以人为本理念的转变。这个理念的转变是对素质教育批判性的发展。肯定了应试教育中注重知识文化的掌握,但是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课本、教室为中心的单向性的知识灌输,而注重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性的掌握知识,了解知识的来弄去脉,并学会思考和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达到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

2.从以“教”为主到“教”与“学”的合二为一

素质教育不仅仅是教,而是要求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相结合,此外还要求老师在教的过程中自身能力的提高。在应试教育中,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对较独立的。一方面是老师传授知识和指导学习,一方面是学生负责学习和吸收知识。但是老师和学生之前很少有交流和沟通。并且一堂课的节奏主要由老师控制,如讲课的快慢、内容、内容的多少,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掌握程度。素质教育在教的过程注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老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决定授课内容的多少和程度,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同时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必要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

素质教育是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的摈弃和发展,而不是简单的舍弃。我们不能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提倡,就彻底否定应试教育。教育的改革并不是在对前面教育事业全盘否定的基础上进行的。

参考文献:

[1]顾明远.素质教育的推行与建议――改革开放30年实施素质教育回顾与展望[N].中国教育报,2008,(12).

[2]冯文全.关于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基本教育社会学的反思[J].河南大学校报,2010,(5).

[3]刘军.从科学发展观看升学率与素质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程标准;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相辅相成

1. 所谓“应试教育”,其含义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在我国现行学校教育中,所培养的人才是否合格,基本的检验方式是通过考试,主要是限定时间的闭卷笔试。因此,所有学生年复一年,孜孜苦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试能够过关或者取得理想的成绩,这是“应试教育”的含义之一。

(2)我国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实践中,特别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学习以后,学生把学习的主要目标就对准考取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所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周而复始,愈演愈烈。许多屡战屡败的考生,不得不舍弃自己的兴趣爱好,挤占必要的休息、娱乐活动时间,集中精力向“宏伟”目标冲刺。而且成功与否,对一个学生将来的发展前途及切身利益至观重要。因此,高考的内容、方式实际上变成了中学教育的“指挥棒”。这是“应试教育”的含义之二。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学教育的任务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升学”和“就业”,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此亦有多次的规定。1954年教育部召开的全国中小学教育会议上 正式确定中学教育的“双重任务”是“不仅供应高等学校以足够合格新生,并且还要供应国家建设以足够的具有一定的政治觉悟、文化教养和健康体质的新生力量。”1963年公布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规定中学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新生;1978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十年中学计划草案》中,对中学任务的规定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有关文件中,就高中“培养目标”的表述仍然是“为高等学校和社会各行各业输送素质良好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双重任务”的规定虽有其客观性和必然性,但应该看到以下一些现象:一是一些普通高中为了完成向高校输送新生的任务,竭力学术化,随意增删课程内容,提高难度,加大作业量,把普通高中变成大学预备教育,应试教育;二是为了落实已成定论的双重任务,普通高中,家庭和社会花费了大量人力和财力搞重复教育,为高校落榜生办就业培训班和复习班;三是双重任务在实际贯彻执行中被为数不少的普通高中学校将向高校输送合格学生简化成自己的全部任务,导致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虽然教育行政部门一再强调端正普通高中的教育思想,然而全国性的“片追”现象愈演愈烈。从根本上说,普通高中与“任务”相关的种种现象有两个主要根源:一是“升学”和“就业”都是围绕着社会发展这一轴心而很少甚至几乎没有真正考虑人的发展这一面;二是混淆了社会对教育的选择功能和教育的育人(本质)功能。高中毕业生在走向上不是升学就是就业,的确是一种自然的走向,也是一种社会选择功能作用的结果,而不高中教育本质功能的体现。虽然高中办学质量的好坏,水平的高低,影响其毕业生升学人数的多寡或就业适应性的强弱,但是一所高中有多少学生升学及升入何种高校,有多少学生就业及从事何种职业,这些在更大程度上是由多种社会因素所决定的,而并非一所高中所能决定的。社会对教育的选择功能与高中的育人功能虽密切相关,但并不是一回事。一方面应该承认高中毕业生毕业后的这两种去向,更应该看到作为育人的普通高中教育阶段,有着与社会相应的更广泛的使命和任务。如果把普通高中办成“升学教育”或“应试教育”,那么必然急功近利,也就必然不能解决升学与就业的矛盾,反而会使它们更加复杂,尖锐或激化。素质教育当然是旨在推广和普及现代科技知识,培养学生科技及人文意识,科技应用和操作能力及敬业精神,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

2. 相当一部分教育者认为,在教育体制改革的今天,我们应该把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让大部分学生通过素质教育后自觉地服务于社会各行各业,而不光争先恐后地挤上高考这座“独木桥” 这种把教育体制区分为“应试”和“素质”教育两种模式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

(1)所谓应试教育,归根到底必然要以素质教育为内容和归宿,要以一定的人才培养规格、标准为实际内容,考试仅仅是对所培养的人才达到这种规格、标准的程度进行衡量的方法之一。所以,“素质”是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应试”只是对本质属性进行检测的方式。把二者割裂开来,做为不同教育模式的观点,是有悖于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的。

(2)对教育对象基本素质的衡量是一项非常细致、缜密而又复杂的工作,应试的内容、方式如有疏漏、欠周密、科学性不强,必然会使这种检测的准确性大打折扣,其后果不仅仅是造成了一次人才选拔的失误,而且对整个人才选拔的标准要求会产生误导作用,长此以往所造成的实际损失是任何国家都难以承受的。所以,“应试”和“素质”是教育自身规律内部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3)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固然有许多方面需要改革,如录取考试的方式单调,考试内容有不利于真正的素质优良、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诱导学生只要死啃书本,即可“金榜题名”。但是如果把其归结于“应试教育”仍是欠准确的。很多国家大都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这是通行的做法;任何受教育者都程度不同地存在应试心理,这是无可厚非的,也是人才选拔机制所产生的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任何国家的教育体制都不可能是为了考试而考试;任何素质教育的模式都不可能完全抛弃考试检测的方式。

(4)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并不在于考试制度本身,并不在于学生的应试心理,并不在于考中与落榜的悬殊比例,而关键在于考试方式应力求多样化,考试内容对学生素质的针对性应力求科学化,应首先通过基本素质的考试使相当一部分考生失去资格,然后在有资格的考生中再进行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院校的考试录取。通过这种考试的引导,使所有的受教育者真正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全面发展与敬业奉献方面下功夫,而不是只满足做一介死啃书本,高分低能的书生。所以,《课程标准》规定“普通高中的基本任务是履行其育人功能。普通高中的众多任务是分层次的,其中培养人的素质是属于核心的位置的。”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范文第6篇

许多文章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总是一对矛盾,并且是一对你死我活的矛盾。其实不然,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对立统一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对立统一体,谁也离不开谁。关键是如何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就以中学历史教育为例,在中学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历史时间、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内容,这些内容很多是要记住的,而且只能死记硬背,从表面上看,这与素质教育是不相符的,可对于应试教育是必须的,这是一对不可避免的矛盾。其实并非如此,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各种综合能力和素质,其中当然也包括应试能力、应试的心理素质及对知识的学习能力。因此,加强对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的必要途径。

经过学习、探索和实践,我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先学后教,当堂练习”的教学模式。从教育实践过程发现,这是一个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能解决“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矛盾,并使之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学生是一个个具有思想、意识、情感、需求及各种能力的活生生的人。以学生发展为本,其核心成份应该是通过最优化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有效的开发,都获得最充分的发展,实现教学与发展的真正统一。因而,课堂上不仅要强调知识与技能,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情感意志及健全人格的培养;既要重视预设性目标,更要关注课堂生成,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思路、方法,教师的任务不只是完成预设的方案,而应和学生一同探讨、分享、创造美好的生命经历。由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在课前自学,并掌握了大部分知识,同时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在课堂上同学与同学之间相互展开讨论,解决自学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会了就不讲。学生错了的、不会的、都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教师就一定要讲,不是就题讲题,而是一类题一类题地讲,由个别到一般,再指导学生如何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在学习“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这一课时,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澶渊之战中,宋军打退辽军。辽宋议和,辽朝撤兵,为什么是宋朝每年给辽岁币,而不是辽给宋朝岁币呢?这一个问题还涉及到宋与西夏、宋与金,都是在和议后,宋绘西夏、金岁币,所以在这里应当把这一类问题一并讲解。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是先学后教,因而往往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这就要求教师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而且要有教学机智。充满机智就是“打动”他人,机智不可以事先计划,机智是表现为触摸心灵,机智受见解的支配又依赖情感。机智表现为对学生体验的理解,表现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表现为“润物细无声”,表现为对情境的自信,表现为临场的天赋。机智保留学生的空间,保护生命中那些脆弱的东西,防止伤害,机智将破碎的东西变成整体,机智对意想不到的情境进行崭新的、出乎意料的塑造,机智对学生的兴趣感兴趣。只有充满机智,才能在历史课堂上充分发挥先学后教的效果。先学后教的课堂应该遵守人的知、情、意、行规律,就像我们在强调个性的同时不能丢掉共性一样,应当有一个有效调控的问题。历史课堂讲究对学生的有效调控。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在如朋友般的合作与交流中,在经历了一次次思想的交锋、一次次原汁原味的争论后,留下的是一次次知识的收获、一次次能力的提升、一次次情感的满足,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热情,感受着学习的快乐,品尝着成功的喜悦,真正实现了情境、教师、学生、知识的多元、多向、多层次,建立了一种教师参与下的,学生间的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环境。

当堂练习同样是课堂教育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学生检测自己学习的效果,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同时又可以减轻课外的作业负担,做到堂堂清。在新课改实践中,应当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讲要精,练要多。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耳听百遍,不如手过一遍。多练才能由懂变熟,熟能生巧,巧能生华,才能激发知识的潜能,使之转化为能力。在多练的同时,还要注意精练,练透各种类型,找到解题的路标。没有哪一个学生不希望自己能取得好的成绩,每一个学生都时刻关心着自己的辛勤学习的成果,通过课堂练习,时刻把他们的学习成果展示在他们的面前。这也正是他们所需要的,同时也不断地在激励他们,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这也正是素质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范文第7篇

不同时代赋予教育不同的内容和使命,古今中外关于教育的论述不胜枚举。关于教育本质目前有五种观点: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特殊范畴说、多重属性说、意识替代说。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教育的功能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

教育是一种存在,是一项社会事业,同时也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个人多方利益。不可否认,在我国存在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社会文化中有“知识改变命运”“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认知,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依然存在着不靠死读书就无法实现学生改变命运的残酷现实。我国的家长把孩子的教育摆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历史上,为了弥补国家出现的人才断层,通过考试选拨人才的方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之而来的社会变迁,尤其到了以互联网、人工智能为标志的信息化时代,知R的习得与掌握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来以考试升学为行为准则的教育模式,成为扼杀儿童个性及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落后“产能”。

“应试”与“应试教育”从来就是两个概念,就如同“素质”与“素质教育”也是不同的概念一样。素质教育中也会有考试环节,只不过考试的内容、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在学业评价中所起到的作用也会有所不同。素质教育更多的是针对应试教育中的唯一性而言的,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理念上,建构主义的主张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教师角色从知识讲授者,转向了学生学习的辅导者、陪伴者和答疑者。对于低龄学生来讲,更加重要的是教会和养成他们自适应的学习方法。

随着“互联网+”被提到国家战略层面,班级授课制形式下的批量生产方式,正向个性化、定制化、项目制学习方式转变。在招生考试制度方面,国家也在进行着改革。我们今天倡导教育创新,就是要扭转“应试教育”一切围绕考试指挥棒转的格局,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和标准。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范文第8篇

素质教育真正的内涵,是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通力配合的系统工程,它提倡学生走向社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锻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素质教育还强调体育、美术、音乐的教育作用,因为体育是一个人的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音乐能将人的道德素养、情感素养和美感素养连接在一起,绘画能在年轻的心灵中树立人的美感。应试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的教育。应试教育是一种异化现象:教育本来是要以文化滋润人的精神,培养人的独立生存、自由创造的能力。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已经成了一种外部强势力量,异化教育就是通过知识灌输,把凝固的文明秩序和规范,从外部传授给受教育者。

二、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

(一)素质教育是长远目标,应试教育是短期目标

教育是有目的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受教育者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孩子并不是天生就会解决各种问题的,这需要学习。学习的途径很多,集中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已经被历史证明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对于学校教育,其目的主要是教书育人,在培养孩子智能、体能的同时,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不准为了考试而补课,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培训班等等。这样的尝试又出现了问题,我们的招生制度主要看的还是学生的成绩,学生有除了考试成绩之外再多的能力,也很难被发现和衡量,也就无法成为升学的凭证。因此,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似乎对立起来了。其实,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不是对立的关系。前面已经提到了,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但是现实告诉我们,最终目的的实现又离不开应试教育。在中国现有的状况下,成功的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结合起来。素质教育是长远目标,应试教育是短期目标。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所受到的教育,应该是这个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的,不断交替、融合的过程。也是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围绕这两个目标齐力合作的过程。

(二)应试也是一种能力,应试教育亦属于素质教育

知识是素质形成或提高的基础,素质是知识内化和升华的结果。能力是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素质教育是包括应试教育但又不止应试教育,还有其他很多方面。应试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主要是传授那些适合于学校集中式教育的、带有基础性的知识与技能。学会如何考试是一种技能,是能力,是素质的一个方面。教育者在传授知识并培养其各种素养、技能的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应试,如何获得一个通往更高知识殿堂的通行证,无疑是一件好事。因此,应试也是一种能力,应试教育亦属于素质教育。

三、正视应试教育,才能让素质教育做得更到位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公平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发表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这项政策的提出,将素质教育搬上了日程,它对于传统的应试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应试教育作为中国几千年来教育方式的主流,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以及强大的文化背景,而新兴的素质教育,因为具有适应时展、满足党和国家要求等优势特点,两者形成了抗衡。此外,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公平问题,因为教育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人才的培养。它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必须重视教育公平问题。为此,接下来我将探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公平问题。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1、素质教育:含义、提出、内容

素质教育是指利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积极影响,在对学生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作出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所有学生都在共同发展水平上有所发展,都在其可能发展的范围内充分发展,从而促进社会意识向学生个体心里品质的内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内容包含三个方面:身体、心理、社会素质教育。

2、应试教育:含义、特点

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应付考试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为目的的、违反教育科学规律的一种传统教育模式。在我看来,应试教育从字面上说就是应付考试的教育,其关注的重点在于如何应付考试以取得高分,它不是把考试当作检验老师教学成果、学生学习成果的工具,反而把它当作是一种目的。应试教育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由我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历史文化、庞大的人口数量以及人们追求利益的扭曲的价值观等主观或客观因素所决定的。这也就导致了应试教育有观念封闭、功能偏颇、目标片面、内容表面、对象少数、方法机械、评价单一、效益近利等特点。

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各自的公平问题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着不同的内涵和特点,导致这两种教育方式在社会公平方面有着不同的影响。

1、素质教育

从整理来看,素质教育对我国国民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是促进社会公平的一项有力举措。学校作为学生除家庭外最主要的社会化主体,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担,因此,素质教育的任务交到了学校的手中。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不再依靠学生的成绩来评定优劣,而是全方位地教育学生,进行全面培养,从中发现每个学生独有的特长,进行专项培养,这种人人平等的教育方式,有利于把每个学生都塑造成优秀的人才,为国家建设输送栋梁之才。

从局部来看,由于种种因素,素质教育难以全面实行,不利于社会公平。一方面,中国人口众多,对素质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要转变民众长久以来的传统教育思想,进行改革不是那么简单的。总有支持与反对,支持的一方接受素质教育,反对的一方迫于国家压力,仍然背地里实行传统教育,由于我们主观思想的差异造成了学生接受教育的公平性;另一方面,中国城乡差距大,农村教育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难以推行素质教育,所以在农村几乎看不到素质教育的影子。再来看城市,由于经过城市化的改造,现代化的影响,城市的物质、精神文化水平飞速发展,所以,这里成为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城里的孩子能够享受到丰厚的发展资料,包括先进的教育理念、现代的教育设备以及全面的教育内容。由于客观的地域环境造成的不公平由此体现。

2、应试教育

一谈到应试教育,大家一定嗤之以鼻,我也如此。诚然,应试教育弊大于利,或者说,几乎没有利。不过应试教育在万千阴暗面之中仍然存在着一个闪光点,那就是在我们国内,在所有选拔制度中,保持着绝对的公平。隋朝科举制就是现代应试教育的鼻祖。从隋朝传下来的制度,经过不断发展与创新,仍存在于有着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中国,这确实值得思考。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应试教育的存在是必然的,人口众多,地域宽广,如何选拔人才,是个棘手的问题。我们的祖先智慧的选择考试作为衡量方法,考试客观的评价知识的掌握程度,忽略了人情因素,以确保绝对公平。应试教育沿袭了这一点,取得高的成绩才具有话语权,从某方面来说,避免了因为人情关系问题而造成的腐败、不公等问题。

那么应试教育真的公平吗?我们先来看看西方,他们从未接受应试教育,却是人才辈出,科技超前,我们国人难以匹敌。可见从全球来看,应试教育摧残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国人,使得我们无法与外国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造成了巨大的不公平。

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两者相较下的公平问题

单独来看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各自的公平问题虽然能对两者本身有个深入的了解,但是单方面片面的了解会割裂教育本身的联系。以下便是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入手,运用几种社会学基本理论来分析两者的公平问题。

1、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来看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十分注重研究社会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平衡、协调机制,是一种维护型社会学。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作为教育的两种形式,相互协调、制约,共同维护社会发展。素质教育多些感性,注重人文关怀,从人的本位出发,提升、促进人的发展;而应试教育则侧重理性,有明确唯一的评价标准,理智的评判优劣。两者仅仅在这两个方面互相促进,有机结合,互补学习,为营造一个公平和谐的教育环境而共同努力。

2、从社会冲突论来看

应试教育的存在违背了教书育人的本质,它只是单单关注那一张张试卷、一次次考试的成绩,完全不注重学生是否学到了知识,是否提升了能力。应试教育只是把学生当成了考试的机器来培养,这些学生大多数能在中考、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相较于那些接受素质教育而没有取得高分的学生来说,也许是不幸的,因为他们的童年充斥着一张张布满钩叉的试卷,没有同伴陪伴的喜悦,只有父母老师严厉的训斥;没有接受多元的教育方式,只有被迫地接受填鸭式、满堂灌的教育。但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他们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的高分成了他们往高一级学校去的敲门砖,分低的同学,纵使有超群的领导能力,卓越的交际能力,也只能望而兴叹。有能力的人没能收获好的结果,相反做题的机器人平步青云,这两者所形成的冲突与矛盾,深刻地反映了教育的不公平。

更深入地探究,既然应试教育那么苦,为什么仍有许多人愿意接受呢?这大概是由于人们无限的欲望与资源的有限性的冲突所造成的。大多数人希望通过读书来出人头地,取得社会地位,通过社会分层,进入上流社会,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然而社会的分层一般呈金字塔状,地位越高的人越少,所以大家都拼了命似的想进入上层,应试教育就成为了他们的首选方法。

3、从发展理论来看

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两者不是完全对立的,素质教育是在应试教育基础上的扬弃与创新。从一个小方面就可以很好地来解释,说到素质教育,大家一定觉得是没有考试的,这就大错特错了,考试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手段,但它不是唯一的。这也就是在以考试为唯一衡量标准的应试教育上的创新了。素质教育的考试只是为了方便老师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的知识,它不同于应试教育中考试的地位,这就是素质教育对应试教育的扬弃。实际上,素质教育在应试教育基础上最根本的扬弃与创新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转变,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多种素质的人才,而应试教育的目的则是把学生培养成考试机器。这种变化的进步,充分重视人的作用,为社会公平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柳.素质教育理论与基础教育改革,1999年版,第41页

[2]陶秀英.素质教育简论.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页

[3]燕国材.素质教育概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8-41页

[4]孙立春.素质教育新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129页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难点问题;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矛盾;对立统一;可调和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142-02

素质教育的提出已有十余年了,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已开始,但应试教育的力度并没有因素质教育的口号而有丝毫的减弱,反而愈演愈烈。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基础阶段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往往发自内心地感到纠结和困惑。一方面,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看,素质教育是必由之路,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从人才选拔上来看,恐怕没有什么方式能比考试更能让老百姓觉得公平的了。在实践和理论中,似乎总把应试教育与新课程改革放在一个对立的地位,似乎是要进行课程改革就要把应试教育一棍子打死。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在本人看来,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确有矛盾,这对矛盾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难点问题,但这对矛盾是可以调和的。

一、应试教育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是有其社会背景的

社会因素。目前,在没有更好的、更成熟的选拔人才标准出现以前,或者说没有一种被社会各方普遍接受的选拔体制出台前,不论是社会、家长、老师还是学校,评价一个学生的优秀与否,最主要、最有权威的评价标准就是分数,就是就读的学校或者班级是否是名校、是否是重点班。而对一所基础教育学校教育质量高低的评价也往往主要以升学率为标准。如若孩子就读的是名校或者重点班,那么作为父母就会感觉很自豪,似乎社会地位都提高了;反之,就好像低人一等,前途尽毁一样。而如果一所学校是重点学校、名校,那么这所学校不论是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上、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上、学校教师的待遇上、社会享有的优越度方面都会比其他的普通学校高很多。在这一社会评价标准的干扰下,很多家长不惜花费重金、不管付出的代价是否值得,只是千方百计地把孩子送往自己认为尽可能好的学校。随着交通事业和通讯手段的越来越便捷,更是给这一现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于是出现了有的学校人满为患,有的学校因为没有生源或者说生源较差而面临分流解散。而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提高本地教育的知名度,留住优秀学生,也对本地教育进行所谓的资源整合,不顾一切的打造名校。最突出的就是不再实行划片招生,而是分层招生,把学生和学校分成等级,分数高的学生被重点学校录取,而分数差的学生只能进入普通学校。当然,这中间的利益是互惠的。名校因此受到了其他学校所无法企及的待遇,而政府也因名校而提高了政绩。至于普通学校,却在很大程度上和学生一起成为高考制度的陪葬品。在这样一种环境下,面对越来越差的生源和越来越少的学生,举步维艰的普通学校要么被淘汰,要么冒着破釜沉舟的风险,进行教育改革。当然,通过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案例也并非没有,但改革结果的成败仍然是以最终的升学率作为主要衡量标准的。

学生因素。对于学生,特别是一个没有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的学生来说,没有什么比考上大学是改变他们命运和前途的最直接最可靠的途径了。在这方面,广大农村孩子更为突出,至少在当前这个环境下。虽然经常会听到家长、老师或者学生会说:“考大学不是唯一的出路。”之类的话,但是潜意识里,他们还是将考上大学,或者说考上理想的大学视为最重要的出路,不到万不得已,决不放弃。而要实现这个愿望,离开应试教育,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学校因素。从学校方面来说,除去前面所阐述的升学率与学校直接利益的关系外,学校或者教师如果不按照国家要求的考试大纲或者范围去进行教学,而是根据自我认识像古代私塾一样自选教材,那么,在学生的各类升学考试,特别是高考中,如果学生考试效果很好,达到学生和家长的预期目标,那么这还有可能作为改革成功典例得到认可。其次,从哲学角度看新课改中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

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毋庸置疑地成为一对矛盾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即它既包含着对立的一面,也包含着统一的一面。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对立的一面,是显而易见的,也是被当前的教改潮流所强化甚至夸张化的。其一,如认为应试教育过于强调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忽视新课程所倡导的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忽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于是,有人开始认为不考试,或者淡化考试,但这又走入了另外一个教育的误区。如果取消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刚性标准,那么,谁也无法想象软政策下会产生多少腐败和弊病。所以说,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完全对立起来是不科学的,也就是说应试教育不能被彻底摧毁。

值得庆幸的是,在狂热的批判应试教育的潮流过后,很多人开始逐渐回归理性思维的状态。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统一的一面逐渐被更多的人思考和关注。甚至有人说,一个连试也不会考的人,那能算是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吗?当然,这样的说法也许有失偏颇,但至少说明人们已经开始从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完全对立状态逐渐向统一的方面转化。其实,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非不可调和。其一,应试教育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也是多层次的,而不应该仅仅是会琴棋书画、唱歌跳舞等一些具体的技能。新课程中的新型学生观,认为学生是这样的人:学生是学习怎样生存的人;学生是学习怎样生活的人;学生是学习如何了解生命、珍惜生命,怎样使生命有价值、有意义的人。而创新教育视野中的学生观,则把学生看作具有生命意义的人,具有社会意义的人,还把学生看作具有发展潜能的人和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考试,不仅是检测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还是社会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工具。可以说,考试也是现代人生存生活的一项必要技能,更是磨炼意志、建立自信、激发潜能的有效方法。经过十二年寒窗苦读,在久经考场的高中毕业生中,有的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继续学习,有的虽参加高考但落榜,还有的就干脆没参加高考。那么没参加过高考的那部分人就比前两者少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另外,在应试过程中,是有许多技巧和方法的,也是能培养能力的,如先易后难的答卷顺序、抓住重点解决问题的方法、审阅题干领会要求的能力、从大量材料中识别出有用信息的能力等。这些技巧和能力不但在学生时可以用到,在日后的发展中也随时都会用到。第二,素质教育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应试。在新课程中,学生明白了自己要学习怎样生存、怎样生活、怎样使生命更有价值与意义,他们就知道了自己为什么要来上学,又为什么要考试,从而在主观上不再厌恶考试、惧怕考试,才能充分调动起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学习、来考试,这样得到的学习和考试结果也是最理想的。其三,新课程中的素质教育在教给学生琴棋书画,唱歌跳舞,拓展他们多方面素质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增添了一些孩子的自信心,缓解了一些孩子紧张的情绪和心理,当他们再次投入学习和考试中去时,必然会取得比原来更好的成绩。这里不乏成功地处理好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关系的案例,比如山东昌乐二中的“721”教学模式,就是一个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通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在应试中获得很大成功的典型了。还有诸如杜郎口中学、衡水二中等,都是在此方面不断探索并深见成效的一些成功案例。也因此,这些学校陆续在全国声名远播,从而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拨又一拨的学习热。他们成功的共同点就是恰当处理好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考查机制,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自主管理和自觉学习的能力,而且也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缓解了学生学习的压力,提高了学习效率,从而使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就是说,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对立的一面被淡化,而统一的一面得以加强,通过两者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达到了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效果。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对立统一关系,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提供了可能性,而要是这种转化得以实现,就必须有使他们统一性得以加强的条件和环境。反之,素质教育也会变成应试教育,而应试能力高的学生不一定有相应的素质。

三、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对立的调和是一个社会、教育内部共同创造条件,形成合力的体系

从教育内部来看,学校要敢于打破传统办学理念,破除过时的、守旧的教育思想,树立创新意识,结合自身实际,对教材进行大胆取舍,在内容和教材设置上进行重新选择和整合,形成适合本地实际和本校实际的课程及教材体系;同时,在教学方法上,要树立开放意识,大胆借鉴和汲取其他同类教育机构的成功经验,但又能因地制宜,批判继承,形成适合自己实际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宗旨是使学生在综合素质提高的基础上提高应试能力,使两者相得益彰,形成合力。在改革高考和中考内容与录取办法上,教育系统内部更负有勇担大任的责任。那就是要使考试既能促进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又能通过考试选拔到不同层次和需要的人才。关于这一点,实际上,教育系统也已经在进行有益的尝试。就拿文科政治学科来说,大部分题目已经不单单是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多的是通过考查学生对相关材料――比如说国家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甚至是社会热点问题等的分析和解答,从经济学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等方面考查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要答好题,不是仅靠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能从容应对的,而是更需要学生在平时生活学习中点点滴滴积累的知识和在这过程中潜移默化培养起来的素质。正所谓“只有量变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所以这样的高考试题指挥棒,也正是缓解或者调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对立的具体体现。

上一篇:心理素质拓展范文 下一篇:心理素质训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