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范文

时间:2023-11-01 17:14:00

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

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篇1

关键词:目标;生物教学;素质教育;保障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目标教学是生物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从根本上来看,生物学的素质教育必须要纳入目标教学的计划当中来,目标教学是生物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生物素质教育的依据,目标教学就是依据义务教育生物教学大纲制定的教学要求来进行教学,这些教学要求主要包括对学生生物知识的教育、相关能力的培养和政治思想教育三个方面。

首先对于学生生物知识的教育方面,目标教学的总体要求是要改变单纯的传授生物知识的教学观念,但同时也明确了传授生物知识的主体地位。所以从生物素质教育来说,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生物知识教育应该是根本,没有知识教育作为基础,所谓的素质教育只能是空谈,而没有生物知识的教育,生物素质教育的其他方面,比如相关能力的培养和政治思想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所以在整个生物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按照目标教学中的相关要求,以生物知识的传授为主,使生物知识的核心地位得到充分确立。

其次,在相关能力的培养方面,教师应该紧紧围绕目标教学中以知识教育为中心的要求,做到与能力培养的充分结合,新的目标教学提出,在生物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四种能力的培养,这四种能力包括,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四个方面,因此,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把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自学四种能力的培养上多下功夫,使这些能力的培养与日常的教学作到有机的结合。

最后,在政治思想教育方面,按照目标教学的要求,教师要能充分掌握对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度,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既不能太侧重,也不能漠不关心,要使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其他方面作到统一和协调。

2目标教学是生物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生物素质教育如果失去了目标教学的保障,很可能成为一举空话,一种形式,或者因为没有相关的指导和保障而在实际执行中存在困难,同时,生物素质教育是一种学生全体性的教育,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因此,实行起来的难度也相当大,同时根据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素质教育为了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教师必须要将素质教育的实施规划的比较明细,

并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按照相关的明细,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参照具体情况执行,而目标教学实际上是给素质教育规划了比较规范的范围,教师在这个范围内,为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参考和依据。

3目标教学是生物素质教育的重要推动力

首先,这种推动力表现在对教师的推动方面,生物教师作为生物素质教育的直接执行者,首先要具备推行素质教育的能力,而目标教学的出台有利于教师寻找在素质教育方面的不足和欠缺,教师可以根据目标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推行生物素质教育提供必要的师资条件。

其次,在推行生物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一系列相关因素和问题的存在,使得生物素质教育的推行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样很容易造成学校和教师的内在动力不足,而目标教学的出台在为生物素质教育提供了比较规范的教学依据的同时,也为相关部门的考核提供了依据,比如在考核生物素质教育推行的效果的过程中,完全可以依照目标教学的相关内容对学校或者相关的教师进行考核,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校和教师执行生物素质教育的力度。

4生物素质教育是目标教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首先,生物素质教育是结合教育发展中的各种因素而提出的,是对传统教育中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全部内容的一种发展和创新,从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单纯的传授知识存在许多的弊端和不足,不利于学生正确思维方式和思想道德意识的培养,所以随着目标教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传授知识为主,积极主动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正确思维方式和思想道德意识为辅的素质教育是其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方式不但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结合更为紧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育出有用的各类人才,因此在这种形式下,学生的目标教学必然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教育发展的必要,而生物素质教育不紧紧强调了生物知识的重要性,也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思维方式、思想道德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性,这种转变从根本上来说是与教育的不断发展,与目标教学的不断发展分不开的。

总之,目标教学和生物素质教育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由于许多因素的存在而形成的,所以在推行生物素质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认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目标教学的相关内容来进行不折不扣的执行,只有这样,生物素质教育才能得到切实的执行,生物素质教育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艳侠.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年05期

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篇2

关键词:素质教育;内涵;教育目标; 偏离;回归

教育目的的问题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它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指导和制约着教育的全部工作,贯穿于教育各个问题、各个环节之中。一旦教育目标定位错误或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偏离,对整个教育事业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笔者认为: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在实践过程中,在教育者层面上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偏离。本文试论述素质教育目标的现实偏离、偏离的原因及回归的对策。

一、 素质教育的应然目标

正确理解素质教育、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定位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和基础。而是否正确理解素质的概念、人的素质结构的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目的的核心和关键。那么,在对素质教育目标定位之前,我们有必要明确一下什么是素质?人的素质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素质,从教育学角度来看,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之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通过个体自身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是体质、性格、气质、能力、知识等要素的综合。它是决定主体活动的功能、状况及其质量的内在因素,是保持人同一性的基本原因 [1]。人的素质结构是由3G(三个球形结构)组成,即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非认知因素构成。其中知识结构:由信息知识、思想方法性知识、经验和技能四部分组成,知识性知识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起到“工具”的作用。能力结构:由二维因素组成,一是内容维度,包括空间、语言、数字和行为四个方面;二是操作维度,包括感知、记忆、分析、综合、评价五个方面。它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对个体知识具有运作和操作的功能。非认知因素: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五大方面。非认知因素在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起“指挥、调控”作用[2]。

根据素质的内涵、人的素质结构的组成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位素质教育的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发展,使他们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非认识因素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与提高。

二、 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然状态

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然状态指的是素质教育目标在实践中的实际存在状况,是素质教育目标在不同的主体身上的表现。素质教育实然目标在现实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之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下简称双基);

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之二:双基+特长;

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之三:双基+特长+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之四:双基+特长+个性发展+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实然目标之五:双基+智力+个性;

素质教育实然目标六:双基+特长+非认知因素。

三、从素质教育发展历程看素质教育实然目标与应然目标的距离

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不断发展的概念,它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质量要求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是对人的素质的一个全面认识的过程。素质教育目标要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素质结构认识而不断演进。素质教育在中国经历了四个时期,四次进化:第一个阶段偏重知识结构,表现为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第二个阶段:人们意识到光强调双基教育不重视学生能力、智力是不够的,容易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高分低能”“书呆子”,因此,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纳入教育目的的范畴。第三阶段:人们在重视学生智力、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又发现学生的一些非认知因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在社会进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于是目标又变成“加强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开发非智力因素”。第四个阶段:人们意识到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于是提出了要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这四个阶段展现的是人们对素质教育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是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不断完善、不断提升的过程。但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然状态来看,人们似乎还没做到与时俱进,没跟上素质教育目标的步伐。很多人实践素质教育目标还停留在第一阶段,即大部分人认为素质教育目标就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甚至有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大部分家长、一部分孩子他们的目标还没达到第一阶段水平,他们的目标还是瞄准考试,认为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与学的目标就是考试拿高分。有另外一部分人,他们的素质教育目标就是: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能在某一方面学有所长,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教育要促进人的个性的发展,所以加上个性发展。当然,不可否认,他们这种“组合式”“合金式”的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不能摆脱“片面素质”教育的事实,都与应然的素质教育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四、素质教育目标偏离的原因

通过对素质教育的目标应然与实然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人们在践行教育目标的过程中,素质教育目标与国家层面制定的素质教育“理想目标”存在一定的偏差。也就是说,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偏离应然目标。为什么素质教育在实践过程中会偏离目标?什么原因导致素质教育目标偏离?笔者认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人们对素质教育、素质结构认识模糊,导致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目标迷失

对素质、素质教育定义认识模糊甚至错误是导致素质教育目标迷失的根本原因。对于素质教育是什么,教育界存在以下看法。①素质教育就是“跑、唱、跳、琴、棋、书、画”的教育。②素质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3]” 。 ④“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4]。”当然,素质教育的定义远远不止这四种。对什么是素质教育的回答,有人曾作过一个简单的统计,1996年上半年,素质教育已有9类15个定义,两年之后,定义不下30种。如果现在有谁愿意再作统计,可以肯定地说,一定超过了30种。这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素质教育”定义大丰收,使“素质教育”走入了一条死胡同。理论层面未曾达成共识,基层领导和广大教师对这一概念或主张更难明确认识和领悟,因而导致了素质教育目标的迷失。造成了人人都认为自己搞的是素质教育,而结果人人搞的都不是素质教育的局面发生。

对人的素质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教育理论者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回答:有人认为:人的素质结构是由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四部分构成。有人认为:素质教育是由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组成。还有人认为素质结构就是包含德、智、体、美四个方面的内容。由于人们对于素质结构的组成不明确,导致对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哪几方面的素质的判断失误。结果导致了片面的素质教育观的践行。

2.应试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的完全对立,导致素质教育主途径偏离

由于人们总是用对立的观点来看待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认为搞素质教育就要完全摆脱应试教育模式。而应试教育总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联系,与知识讲授方式相统一。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搞素质教育应该抛弃课堂教学的形式,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的方式。“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这一命题存在前后是否匹配的问题[5]。传统的课堂无法培养学生认知以外的素质。全面的素质教育离不开扩展和丰富的课堂教学。必须打破时空界限,将课堂延伸到教室之外,扩展到学校、社会之中,将课外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人际交往活动都纳入其范围。这种丰富和发展了的课堂观,其实就是人生处处皆课堂、处处可以进行素质教育的观念的反应。号召人们把素质教育的重任从学校、课堂之上移到社会、课堂之外。转贴于

3.素质教育与考试对立观,导致素质教育目标在教师、家长、学生层面出现某种程度让位

考试是我国现行的主要的人才选拔与评价制度。受其自身的局限,考试一般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考试的内容也往往侧重于文化知识层面。对于任何一种优质资源,社会都会制定一整套分配方针,以便排除多数人的资格,在少数人中进行分配。而考试就是教育资源的一种主要的分配方式。学生是否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以及享有接受哪一类型的教育机会都取决于考试分数的高低。由于受分数在学生升学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及“以分数论英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的影响,对高分的追逐成为家长、学生甚至教师的目标。一切以考试为中心,考试考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教什么。由于人的素质结构中的能力素质、非认知因素等无法通过书面考试的形式进行检测与评价,而相对被人们所忽视。

此外,由于一部分人认为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而相对放松了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放松了对学生应试能力的训练,会影响学生考试成绩。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搞素质教育,教师、学生把大部分精力与时间都放到了素质教育课上、放到兴趣小组上、放到课外活动上,用来学习书本知识的时间少了,也会影响学生考试成绩。在以分数论英雄的时代,素质教育似乎与考试完全对立。而人们对分数的执着追逐,以及对素质教育的排弃,最终导致素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在教师、家长、学生层面上出现某种程度让位。

4.技术操作失误,导致目标实际偏离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采取全新的教育方式,没有一定的规律可依也没有一定的方式、方法、模式可以循。一线工作者在实践素质教育的过程, 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看。谁也不清楚究竟怎么搞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由于每个践行者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模索性,因此,难免会有实然目标偏离应然目标的现象发生。

五、 素质教育目标的回归

1.规范素质教育的概念,明确素质的组成要素,正确定位素质教育的目标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提出来的,目的是彻底抨弃违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造成人的片面、畸形发展的应试教育教育模式,建立有助于全体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新的教育模式。这一看法或意见,已有学者表达过了,只是未被当一回事,以至于大家都专注于对一个含义宽泛、歧义丛生的素质概念,作形而上或形而下的种种探讨,却一直争论不休,没有明确的界定,而如何针对应试教育弊病作出改革本身及其探讨,却不经意地被疏忽了。其结果是第一线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没有因此增进,反而越来越糊涂,而对此进行改革的明确目标却被搞模糊了。概念、内涵对人们正确定位素质教育目标关系重大。笔者认为,具体对“什么是素质”和“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这几个关键性的概念国家层面要有一个具体、明确的界定。

2.目标表述具体明确,避免对教育目标的理解错误

我们国家教育目标的表述过于抽象、概括。虽然表述比较简单比较容易记,但却难以理解,更难以进入实践操作。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德的构成、智的成分、体的方面、美的部分都缺乏详细、具体解说。以至于广大一线教师、一部分理论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目标认识模糊,不知道要究竟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素质。因此,教育目标的制定要做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3.正确处理考试与教育的关系,实现教育目的考试化向考试目的教育化转变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全体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素质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概念。它指的是个体的知识能力、涵养等各方面的综合提高,个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追求自我、战胜自我的意识与能力整体增强,是对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认识与抉择,是知、能、情、意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应乎考试,考取高分。考试只不过是教育的一种检测、评价手段。要充分利用考试的功能,改革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评价。建立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顺利进行的考试机制。

4.加强纠偏力度,保证素质教育目标实现途径的正确

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有多种,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社区服务、社交活动等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受教育者某一方面的素质,但这些都只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辅助方式而不是主要途径。青少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素质、习惯养成的主要场所。又因为学生在校的时间80%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学生的信息知识、经验和技能知识、思想方法性知识大多数都是以课程为载体、以书本为媒介、通过课堂进行传播的。学生的感知、记忆、分析、综合、评价能力以及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都是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加以形成、发展、提高的。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得以健康发展。由于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本身的优势,能面向全体学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因此,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应该从在社会之中,在课堂之外转移到学校之中,在课堂之内。当然,必须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体系,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都必须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加以改革。

5.加强对教师素质培训,提高教育践行素质教育目标的能力

任何一种教育理念、目标必须借助于教师才能付诸于实践。教师是教育目标的直接践行者。教师对素质教育目标的领悟能力、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素质教育难以落到实处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一线教师素质难以跟上素质教育的步伐。一方面,教师教育理念陈旧、落后,另一方面,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欠缺,又缺乏反思教学、研究教学的能力,素质教育无法落到实处,难以走进课堂。加强教师培训,是素质教育顺利进行的核心和关键。

参考文献

[1] 陈佑清.教育活动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会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 佟庆伟.秋实.个体素质结构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4.

[3] 柳斌.柳斌谈素质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 朱开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面向21世纪开创基础教育新局面[J].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1997.

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篇3

[关键词]素质教育;学科素养;演绎思维;归纳思维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主导思想与主流实践。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动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调动了中小学教师投身于教育改革的热情。但是,素质教育的涵义和根本口的是什么?素质教育难以落实的症结性问题在哪里?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载体或有效路径是什么?这些问题还需要深入探讨。

一、“素质”的学理意蕴与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素质”,人牛而有之、先天赐予,这是多年以前教育学、心理学和医学等学科赋予它的惯有解说。《现代汉语词典》解:“素”,即本色;“素质”,即事物本来的性质或心理学所指的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性的先天特点。《教育大辞典》解:素质,即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易患某种心理异常疾病的遗传冈素;公民或某种专业人才的基本品质。科学概念的基本内涵应该是永恒的,但具体内涵则应是发展的。素质,从其总体构成看,应该包括自然性的素质(如先天的遗传)、通识性(普遍的)的素质(如社会公德)、专业性的素质(如医生、律师、艺术家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从学理意蕴看,素质首先是一种基础。“素”的本意就是本色,即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基本要素和元素;“质”的含义是指事物的性质、本质和质量。落实到人的身上,素质表现为人所具有的做人、做事、交往、生活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品质。这些基础性的成分既是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础,也是人实现自我发展与完善的基础。缺少了这个基础,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人能否顺利地完成面临的各种任务,而且也会影响到人终生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素质是一种条件,表现为一个人经过学习而具备的能够顺利完成既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条件包括先天赋予的生理条件、正常的智商及生理解剖结构等,亦包括经后天教育和努力而形成的符合工作需要的各种基本素养。

素质表征着一种差别。学识、能力、品质等各种素养的累积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素质上的差别,这种差别体现着素质的优差、高低、专业与非专业等。差别的形成既有主体自身的原因,也有环境的陶冶和教育的培养;差别的范围既有个体之间、代际之间、民族之间的,也有群体之间、国家之间和社会之间的。素质也是个人修养、社会品位的尺度。社会是个体的集合,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每一个个体的个人修养既构成个体的素质,也映射着一个社会的总体发展质量。其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决定个体的文化修养,同时也需要通过个体的自我努力而促进社会品位的提升,既需要社会品位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也更需要有个体素质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变化。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素质教育中所使用的“素质”一词,其具体内涵应当是:人通过合适的教育和影响而获得与形成的各种优良特征,包括学识特征、能力特征和品质特征。对学生而言,这些特征的综合统一构成了他们未来从事社会工作、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本素养或基本条件。学识特征主要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能力特征主要指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的集中表现是智慧,智慧的基础是演绎思维与归纳思维两种思维方法的交融;品质特征主要指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个人品位。素质教育是把教育过程中的学生培养成现实的人、人性的人、智慧的人、创新的人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一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二是为了社会更好地发展。

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基础教育改革中,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到教育改革实践中,就是一切都要以提高学生的发展质量和水平作为出发点和立脚点,做到立足学生、基于学生、为了学生。如果我们的改革都能做到从学生的利益出发,都能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改革就找到了目标,就可以在这一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前提下,讨论我国现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从而校正改革路向,完善改革设计,形成正确的改革指导。放眼全球,各国中小学校所传授的知识,就总体而言并没有质的不同,其核心课程都是数学、语文和外语。但知识的传递方式和学生获得发展的方式则有很大的区别。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既来自课内也来自课外,既来自校内也来自校外,既来自书本也来自学生自主选择的各种活动。一种好的教育不是把教育的重心过多地停留在对知识点周而复始的巩固上,而是放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上。学生要通过对知识的应用过程,才能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扩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进而形成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走向超越的能力。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关于改革的理由众说纷纭。从一个角度说,是要实施素质教育,也有人说是为推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另一个角度说,是要改革“应试教育”,也有人说是为减轻学生负担。但笔者认为这都不是问题的实质。如果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能够很好地适应并且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那么,就没有必要非得改变现行的课程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要改变的至多是教学方法、考试制度和办学理念,而涉及不到课程标准本身。但是,事实不是这样。从现实及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现行的教育不能完全体现国家的意志和要求,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当前,创新已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研究部门和生产部门的事,现在看,这个认识是不正确的。一个人能够做创新性工作,至少需要三个条件,即意识、能力和机遇,而前两个条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养成的。

二、我国基础教育方式的偏差

我国现行基础教育信息传递方式上的偏差和学生素质培养上的症结性问题,是要求我们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展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层原因。

1.偏差之一,在信息传递方式的时代转换上,目前尚停留在知识教育,而未进入到知识与智慧教育并重的时代。

人对世界的认知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经验、知识和智慧。经验和知识是能够表述的,可以认为是实体。智慧则潜藏于经验和知识之中,又作用于其上。

教育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古代的教育,主体上是经验信息的传递,如孔子的教育基本上是一种“经验描述”的教育。现代社会以来的教育是知识信息的传递。知识在本质上是一种结果,可以是经验的结果,也可以是思考的结果。现代教育中知识的主要载体是书本,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和理解这些结果,学校的基本任务是让学生记忆和理解这些知识。传授知识的教育的主要特征是课程专家对知识的精选、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知识的精讲以及学生对知识的精学,精的标准是学生对知识准确的再现。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知识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与此同时,新的学科不断涌现,每一门学科都建立了自己深厚的基础和内在的体系。而不同学科知识之间出现了许多裂痕,知识不再是一个整体。反映到学校中,需要向学生灌输的知识越多,学生的包袱就越沉重,思考和应用的机会就变得越少。知识教育虽然在奠定学生的发展基础方面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应试教育”下的知识传递方式和传递动机却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和发展,为改变这种状况,当代的教育必然要走向知识与智慧信息传递并重的教育。

单纯传授知识的教育是一种结果的教育、继承的教育,培养智慧的教育是一种创新的教育,创新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种过程的教育。因为智慧体现在过程之中。在本质上,智慧并不表现在经验的结果上,也不表现在思考的结果上,而表现在经验的过程,表现在思考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智慧表现为对问题的处理、危难的应对、实质的思考等。冈此,智慧是对经验的一种升华。智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知识,本质上却不决定于知识的多少,而决定于对知的理解,决定于对各种知识相互关联的掌握。进一步讲,智慧的学习与知识的学习亦有不同。知识的学习依赖于结果,因而更多地需要耐力和理解;智慧的学习依赖于过程,因而更多地需要活动和创造。

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开始逐渐由传授知识的教育转向传授知识与发展智慧并重的教育,但我国的基础教育就整体来说尚停留在知识教育阶段。我国的基础教育虽不乏实践设计,但进入初中,特别是高中以后,学校教学的重心,学生学习的重心,中考、高考的重心主要围绕着知识教育展开,而缺乏动手实践的成分。知识与智慧并重的教育,体现在教育实践中就是知行统一、手脑并用、听做结合的教育。它既继承着重视知识学习的优良传统,同时又把学生的动手、实践提到了教学过程的重要地位,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应用知识、孵化智慧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实践、应用、创造中学习,做到活学活用、灵活运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智慧表现为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灵活运用能力的形成需要活动和实践的过程,需要多次的尝试错误才可能找到成功的路径。认为学生有了知识就等于有了智慧,是对知识和智慧本质及其关系的一种误解,中国古代典故中的“纸上谈兵”就是一个例证。因此,那种习惯于省略过程,省略活动,习惯于知识提炼和应用过程压缩的教育,虽可帮助学生把知识基础变得更加坚实,但无益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和创造力的激发,不能看成是一种好的教育。

2.偏差之二,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偏重演绎思维及其能力的训练,缺少归纳思维及其能力的培养。

从学理上说,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依赖于知识的掌握、思维的训练和经验的积累,其中,最核心的是思维的训练。关于知识的掌握,我国的基础教育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为奠定学生坚实的知识基础做出了重要贡献。关于思维的训练,从根本上制约着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是我国基础教育公认的弱项。关于“经验的积累”,我国的学生由于闭门于课堂和学校,与发达国家的中小学生相比,相差很多,需要做出持续的努力。

从思维方法的角度分析,与创新有关的思维与能力主要有两种:演绎思维及其能力和归纳思维及其能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德几何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前者指的是演绎能力,后者指的是归纳能力。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中,主要弱在了归纳能力的训练上,给创新性人才的成长带来了严重的障碍。因为演绎的方法只能验证真理,而不能发现真理。运用演绎方法培养起来的演绎思维,只能进行模仿,而难以进行创造。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路径

素质教育的构想是好的,但要把宏大的构想变成每一位中小学教师的具体实践,必须有一个他们能够把握、认同、操作、践行的路径。笔者认为这个路径有三个方面。

1.把“双基”改为“四基”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逐渐形成了两个基本目标: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提出,小学阶段的目标是:“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中阶段的目标是:“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多年来,这两个目标已被广大中小学教师习惯地简称为“双基”,已深入人心,以至于所有的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均耳熟能详。基础教育的“双基”教学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特色而蜚声海内外。

“双基”教育的历史贡献是巨大的,它对于形成学生坚实的知识基础和基本工作能力是必要的。无论进行什么样的课程改革,传统的“双基”都是学生发展中的核心要素,是必须加以保留的。基础教育只有以“双基”为中心组成课程体系,让学生掌握读、写、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根基。

但从人的发展的角度考虑,特别是从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人才的国际竞争力的角度考虑,仅有“双基”已经不足以让我国的基础教育继续领先于世界,也不足以满足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因此,笔者建议,将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在“双基”的基础上再加“两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

由“双基”变成“四基”,这不是异想天开的简单叠加,“四基”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因为加上了后面的“两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目标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就要一以贯之、精益求精,避免简单的知识堆砌。而在教学活动中,基本思想将是统整全部内容的主线,基本活动经验将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

基本思想主要指一门学科教学的主线或一门学科内容的诠释架构和逻辑架构。对于一名教师来说,讲好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固然是必要的,但在讲好基本知识的同时更应当让自己和学生清晰地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整个知识体系的框架,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本身蕴涵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

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亲自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经验。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说,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形成智慧。知识的主要载体是书本,智慧则形成于经验的过程中,形成于经历的活动中,如教师为学生创造的思考的过程、探究的过程、抽象的过程、预测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等。智慧形成于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亲身感悟解决问题、应对困难的思想和方法,就可以逐渐形成正确思考与实践的经验。

2.把“双能”改为“四能”

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再加上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双能”与“双基”同样经典。因为在我国颁行的历次课程计划中,“双能”目标要求几乎没有变化。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作为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目标要求,经历多年的历史验证,无疑是合适和正确的,也是必须继续坚持的,但从逻辑层次和难易程度分析,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涉及的是已知,而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涉及的是未知。因此,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比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更重要,难度也更高。

对中小学生来说,发现问题更多地是指发王见了书本上不曾教过的新方法、新观点、新途径以及知道了以前不曾知道的新东西。这种发现对教师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对于学生却是难得的,因为这是一种自我超越,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可以在这个发现的过程中领悟很多东西,可以逐渐积累创新和创造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进步的信心,激发创造的激情。教师对于学生的发现要格外珍惜,通过正确的引导鼓励他们的积极性。

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需要逻辑推理和理论抽象,需要精准的概括。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中能抓住问题的核心,进行条分缕析的陈述,并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提出问题的关键是能够认清问题、概括问题。问题的提出必须进行深入思考和自我组织,因而可以激发学牛的智慧,调动学生的身心进入活动状态。提问需找到疑难,发现疑难就要动脑思考,这与跟着教师去验证、推断既有的结论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学生只有多次在这样的思维方式训练下,才能逐渐形成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把单向思维训练改为双向思维的培养

把单向思维训练改为双向思维的培养,就是把我国多年来偏重的演绎思维训练变成演绎与归纳两种思维并重的培养。

演绎推理或称演绎法,是从一般性知识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演绎推理来源于亚里士多德。他在《工具论》中提出了演绎逻辑的基础作用。《工具论》包含两个主要部分:“前分析篇”与“后分析篇”。在“前分析篇”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理论。所谓三段论,就是从前提必然可以得出结论的思维模式。④演绎推理是一种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必然性联系的推理,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概念、按照规则、通过诸多例证进行的推理,因而是一种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以数学为例,演绎推理是基于公理、定义、定律、公式和符号,按照规定的法则进行命题证明或公式推导。就欧几里德儿何而言,其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已知A,求证B”,其中A和B都是确切的命题。可以看到,演绎推理的主要功能在于验证结论而不是发现结论。

演绎能力是一种能够熟练使用演绎推理的能力。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我国中小学教育倡导要培养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一种演绎能力,目的同样是验证已知的结论。这种方法,造就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基础知识(概念记忆与命题理解)扎实,基本技能(运算技能与证明技能)熟练。但是,因为演绎推理不能用于发现真理,因此,依此而塑造出来的人及其思维形式和思维能力,也就难以实现创新,这也是本文为什么主张要再加上归纳思维训练的原因所在。

归纳推理是从特殊性知识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现代归纳推理是英国哲学家培根在他的《新工具论》中提倡的。他认为,就“帮助人们寻求真理”而言,三段论的“坏作用多于好作用”。后来,休谟利用这个思想研究因果关系,虽然他陷入了“休谟问题”的困境不能自拔,以“不可知论”而告终,但因果关系的探讨已经成为现代科学的动力。

就方法而言,归纳推理十分庞杂,枚举法、归纳法、类比法,以及因果分析、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均可包容。但说到底,与演绎推理相反,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关于这一点,穆尔解释说,这个说法并不十分精确,真正的意思是:归纳是由一些命题推出一个一般性较大的命题的推理形式。归纳推理的主要功能是发现结论、发现真理而不是验证结论、验证真理。

从学习的分类上说,演绎推理属接受性学习,归纳推理属发现性学习;从教学的指导思想上说,演绎能力的培养更多地依靠知识的传授,归纳能力的培养则更多地需要探究思维的启发;从表现的结果上说,演绎推理主要侧重获得一种知识,归纳推理主要侧重激发学生的智慧。归纳能力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归纳能力的培养可能更多地依赖过程的教育,依赖于经验的积累,而不是结果的教育。

必须指出,做出如此的论述无意于强调归纳能力比演绎能力更重要,而是在于说明过去对归纳能力的培养太弱了。笔者的本意是主张要实现这两种能力的有机结合。

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篇4

提高音乐素质教育,其目的主要在于通过狭义音乐教育或广义艺术教育,使受教育者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以更加有利于其自身的全面发展。可是真正要使音乐素质教育的目的得以实现,还必须在“质量”上下功夫,尤其是在具体的目标上有一个明确的对象。也就是应该在幼儿的感性培养和个性培养发展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对音乐教育授课教师来说,最困难的是用创造性的表达方法去平衡艺术感知的发展,在这里指的是对技术和知识的获取,然后留给幼儿,自由让他们使用音乐语言去表达自己的心声。 一、如何让幼儿在音乐中培养自己的感性和个性的发展应有一套使之相应的措施和得力的方法 首先,在音乐素质教育中,把音乐的感性接受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这是针对艺术的特殊性来说的。虽然幼儿在进行音乐的感性接受时,还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于理性知识的引导,诸如艺术知识性背景的介绍等等,但是真正能够触动、感染、诱发他们进入音乐艺术境界中的,必定是直观的、直觉的、现实的音乐,惟有通过这个“现实的音乐”,他们才可能在感性上得到满足,并且产生更进一步的美感,在感觉中把理性的知识与感性融为一体。当我们在没有设定任何具体前提的情况下进行提问,幼儿就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回答,当然这种方式的提问其结果往往是五花八门。因此,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在善于启发、积极引导,使其在“直观体验”中能通过具体的音乐形象来欣赏音乐作品。 其次,通过音乐学习实践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针对音乐鉴赏的能力,形成由感性到理性良好外部环境的优势。可以充分利用目前很多幼儿学习乐器和对流行音乐爱好的优势,去进一步实现音乐感性教育的目的,完善音乐感性教育的途径。学习不同的乐器和对流行音乐的欣赏不仅能够提高幼儿自身的音乐素质,而且也可以通过他们更加具体和专业化的训练来增加感性经验的储备。并随着这种感性经验的不断积累、不断纯化、不断提高,使得他们的感受能力更加接近音乐艺术的实质。总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在实现音乐素质教育的目的和完善途径的同时,对人的感性知觉和对音乐的全面了解也会产生很大的帮助。 最后,在我国的长期教育中,不论是中小学或是高等院校,建立“德智体美”协同并行的整体教育模式,是我们遵循的一项基本法则。虽然这四种教育具有各自不同的作用和功能,但由于四者之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差异,因此,有些方面的相对独立性就很难得到体现,甚至一定意义上说几乎已经丧失了应有的独立性。“美育”的内容很多,涉及面也很广,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不断的接受不同层面、不同学科、不同类别的知识和信息。要限于接受前沿知识和与自己不同认识的学术观点。在经历过一番艰难摸索后,“音乐素质教育”有了一席之地。然而必须重视的是,我们从事的“音乐素质教育”是否是实质性的?是否有其特殊的存在价值?我们的独立性是否充分?稳定性是否可靠?以及与“德智体”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否真正协调?所以,在“德智体美”教育中,任何偏颇某一项是不对的。提出建立“德智体美”协同并行的整体教育模式,其目的就在于:我们中的音乐素质教育,可以为“美育”增加更新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并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整个教育过程当中协同并行,从而真正保障“美育”的独立性。 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心理素质调节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能够熟练掌握教材,灵活自如地驾驭音乐教学活动的艺术手段 音乐教育活动是一项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教师在这项活动中,完全是为了工作的需要而发挥个人潜能,他们希望在活动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有所进步,进而指导自己的工作。因此,我们必须把握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和心理规律,才能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使我们的工作行之有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灵活即时反应。教师应及时调整自己授课时的情绪,使自己的情绪符合课堂气氛,达到师生一致时,再用自己的语言(包括肢体语言)有意识地反馈给幼儿。不单是与幼儿在师生关系上产生出较强烈的情感上的共鸣,而更要去启发、引导,调动起幼儿的主动求知热情。所以,教师的责任心,对教育的热爱,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对乐曲的体验,对表达能力的应用,对驾驭音乐教学的心理情况的把握等等,统统表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上。 如今,音乐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已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十分良好的前景,从事音乐素质教育的人们,把脑子动起来,把手动起来,把眼光放远一点,把心胸放开阔一点,为培养更多更好的新世纪价值规律,为音乐的发展,为民族的兴旺,为教育的广阔前途,建立起真正牢固的基础。

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篇5

但怎样在高中政治课中实施素质教育,根据多年从事高中政治教学的经验,下面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一、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消除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影响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在教师,特别是教师自身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变革。以前的教学中,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升学”教育压制了“育人”的素质教育,结果往往是政治课的“教书”较为扎实突出,“育人”却未放到应当重视的位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有的学生政治课的理论条文虽然背得很熟,考试成绩也不错,但他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并不高。这样的情况从反面说明我们的政治课在育人方面存在着不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首先确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克服单纯的智育观念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观念,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上,使教师和学生从升学指挥棒的高压下解放出来,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二、以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为宗旨,增强素质教育的责任感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我党革命取得成功的因素之一。在政治课教学中,理论若能与实际结合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这个实际指学生思想实际、生活实际、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实际。国内外重大时事实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际等等。

过去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课往往被弃化为单纯的智育课,代为升学的“敲门砖”。今天,必须真正发挥其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奠基”和“导向”的作用;增强素质教育责任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做到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社会实践出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教学,让学生加深理解教材的基本原理、观点、方法,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思想政治课要启迪、激发学生积极性,而学生的这种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自发形成的,而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培养的。

1.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并非理论化的过程,影响教学效果的除教学内容、手段、语言等因素外,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情绪、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也是制约要素。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心”与学生交流,让学生预习时自拟课文内容提要,讲课中自动质疑,分析中提供自己的实际材料,以调动热情、满足成功欲望。

2.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这是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前提条件。自学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主动地总结自己学习活动的方式,有效地组织规律利用影响自己学习活动的各种因素,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的新教学方法:如“自学――解疑――精讲――综练”;“提出问题――思考探索――讨论分析――归纳总结――应用提高”等。这些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自学,是适应未来现代化教学方式应用的需要,随着教学手段的变化,远距离教学,现代化教学、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的运用、教学方式接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可使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面对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人生有限而知识无穷尽”的矛盾,我们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能力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我们要把学会思考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教育有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学生的回答可能多种多样,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些离奇古怪的问题时,当学生对教师的某一观点质疑而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时,我们应冷静对待,拓展学生思考空间,升华学生的理解认识,尽量让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题,引导学生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大胆地让每一位学生的才能得到尽量的发展。特别是对学生集思广益有创造的回答更应予以肯定和表扬,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把大多数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有一技之长,能适应社会各行各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

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篇6

关键词:素质教育;德语;方法;创新;

随着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日益频繁交流上,各国在教育领域上的交流与合作也成为了当前国家教育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和发展方向。国内各高校在素质教育的改革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对培养符合市场需要,具有国际化能力应用型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适应现代高校教育的国际发展需求,对大学德语教学的方法提出了创新的要求。

1.德语教学现状

德语的教学方法一直是各高校教学的难点。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让对方明白要表达的意思,是学习德语的主要目的。德语教学的方法主要侧重于引导学生死记硬背,进行大量的机械化语言训练,起到巩固记忆的作用,达到能够运用德语进行交流的目的。

现在的教学方法偏向于重视语言的规则和语法,忽视了对语言技术的培养。教学过程较机械化、死板化,与真实的语言环境和实际学习语言的意义相脱离,不能将所学到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状态,这种吸收式的学习方法,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求知欲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探讨、创新大学德语教学的方法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2.德语教学的创新方法

2.1提高对德语听力的重视程度

德语作为第二外语,在说、听、写方面没有过多的要求,但它与其阅读能力是相互互补的。注意培养德语的口头练习,对学生的听、说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正确指导学生重视德语的听力训练,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德语听力的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利用各种渠道指导学生,让学生对听德语产生浓厚的兴趣,重视听力,增加学生学习德语的学习动力,为下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多听德文歌曲,在轻松的音乐环境中,加强对德语语感的掌握。

2.2利用国家文化调动学习积极性

语言是国家文化的载体,更是国家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在学习德语这门语言课程的同时,学生还应该了解和熟悉德语国家当地的风俗习惯等,对相应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教学是一项双向的活动,即要充分发挥出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积极性,激发出他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在合理的处理好教材内容的教学过程中,适当的穿插一些德国的国情知识、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可以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课堂教学时应该把学生看作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作为教学的客主,启发并调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同步思绪。

2.3课堂阅读的提问式方法

在课堂阅读教学方面采取先提问,在讲解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先提出几个问题,然后学生进行自行阅读,教师对所提问题进行检查。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弄懂了句子的结构,掌握词语的使用方法,而且还学会了找课文关键词和核心句,提高了学生的德语阅读能力。提出问题后,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我表现机会,让学生感到能够学以致用,主动而更具效果地进行学习,进而为课堂教学带来勃勃生机,创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不断的提高自身知识的学习,不应该仅仅只是拘泥于课本和注释,更应该做到紧密联系实际,适时地对教材进行补充,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4采取小组式的教学活动

在素质教育的目标前提下,教师与学生应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组织学生参加交流活动,让学生在提高自身交际能力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比如,把几名学生组成一组,来共同合作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学生之间可以自由组合或由教师指定组合。采取以小组式的活动形式,适用于激活学生在某个领域的知识,互助互补的进行学习,得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小组式活动的主要内容应该是与教材教学具有相关性的,学生有一定自己的观点或是掌握一些相关内容。只有处于学生熟悉的学习内容中,小组式教学活动才能进行,才能更好的激发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该教学活动方法可与课下活动相结合,课下让学生收集资料,课上进行分组讨论,进而提高学生在德语方面的学习效率。

3. 德语教学改革建议

在德语的学习阶段,学生应该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语法学习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已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1选取教材的实用性

在选取德语教材时,应针对实际应用和教材内容相结合的原则,选择实用性较强的大学德语教材。教材的内容方面应该偏向于语法内容更具实用性,教学内容应着重在语法知识方面学习上,而并不是单纯的只讲理论,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于对技能的学习,而技能又重于知识。另外,在教材中还可以适当的加入图片等元素,更能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而且还能达到图文并茂的学习效果,加深学生印象。

3.2教学内容的优化性

大学德语教学的内容主要采用教师传授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广泛阅读各种德语知识书籍,归纳总结出一些具有同性的规则,并对不同的规则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对教学的内容起到优化性的推动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设计出符合学生特征的教学内容,重点讲解学习德语的核心知识,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学生学习方法。以教学内容优化性,重点突出难点重点,并且对重点的语法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帮助学生取长补短,加强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3.3推广学习的积极性

德语做为一门大学语言学科,在使用上还是具有广泛性的。推广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于德语教学当中,在教学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技术,使教学效果起到更好的作用。采用音像效果使原本枯燥的学习转化成为生活的生活情景,让课堂教学栩栩如生, 使学生提高对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从中领悟语言的实用性和德语语言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大学德语教学大纲修订组.大学德语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钱文彩.汉德语言实用对比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张建欣.关于德语初学过程中进行德英对比的思考[J].德国研究,2002,(1).

[4] 朱谕.试论跨文化培训在德语教学中的适用性及方法[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8(5).

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篇7

关于素质教育内容、科目及其原则的探讨 文章作者:zhshxin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8月7日7:22 关于素质教育内容、科目及其原则的探讨 素质教育的目的,在腔热忱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学生对于不关心他们的老师,是不愿主动接近的,更不愿向这种老师吐露学习的真情。在这种情况下,教学任务是很难完成的。 2.启发思维原则 启发就是为新旧知识在学生的大脑中建立有效的(可理解的)联系,寻求和提供恰当的认识条件,促使问题获得解决的全过程。启发思维原则指的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针对学生存在的难以解决的学习问题给学生指出寻找和提供恰当的解决问题的认识条件的思路、方法和途径。 3.易讲难引原则 易讲难引教学原则指的是,容易简单的学习问题,只要教师点一点,学生稍动脑筋就能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讲问题的本身,而不必通过学生自我启发弄懂问题。对于困难的学习问题,教师不能讲问题的本身,要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求得问题的解决。在教学活动中贯彻这一教学原则,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主要指思维能力)。 4.个性张扬原则 个性张扬原则就是因材施导原则,指的是教师的一切教学措施,都必须从学情出发,从效果出发,克服主观盲目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素质教育教学过程,能提供充分的时间给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因材施导,教师有效地进行因材施导,是大面积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所在。 5.精思精导原则 这里所说的精思,就是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刻地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这里所说的精导,就是要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最基本问题,进行性针对性很强的指导。精思精导原则指的是,教师在进行宏观和微观的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精思,只有精思才能做到精导。 6.环境熏陶原则 学生的主要学习环境是班集体。良好的学习环境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和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环境熏陶原则指的是,要把学生的学习环境,主要是把班集体建设和培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7.系统钻研原则 系统钻研原则指的是,为了充分进行个体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要认真系统地教学大纲和教材,不要教一点,钻研一点。 8.示范模仿原则 示范模仿原则指的是,要完成一个比较困难的教学任务,可以先由教师示范,然后学生跟着模仿,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复训练,就能逐步地达到目的。 9.教学育人原则 教学人原则指的是,要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和育人的双重作用。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将客观的带规律性的系统知识转化为自己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即体现在形成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上。 10.五能统一原则 五能统一原则指的是,由德能、智能、体能、美能和劳能组成的教育过程,是在以张扬个性为主导的思想指导下,五能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统一为实现素质教育目的的一个过程的教育原则。 11.影响一致原则 影响一致原则指的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要按照教育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步调一致地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教育原则。 (二)学的原则 1.尊敬师长的原则 尊敬师长原则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尊敬老师和长辈,以便更好地取得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从而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虽然学习过程中学生本身这个内因是起决定作用的,但是,没有师长这个外因的指导也是很难学好的。 2.自主学习原则 自主学习原则指的是,学生要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就必须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会运用学习心理规律,具备与其年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学习能力。学生只有成为自为的学习主体,才能有效地掌握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3.逐步提高原则 逐步提高原则指的是,学生的学习必情况出发,正确地综合运用上述各项原则,才能取得最大限度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黎世法著《异步教学法》。 文章出处: 自己创作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篇8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因其开放、灵活、经济、工学矛盾小等特点,在提高在职人员素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市场经济的现实条件下,自学考试的改革应以快速提高在职人员素质为根本目的,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在职人员素质的现状与提高需求

其一,整体素质偏低,迅速提高困难重重。据统计,在我国现有职工队伍中,研究生占。.5%,本科生占6.6%,专科生占13%,中专生占12.5%,中技生占4.3%,高中生占23.5%,初中生占33.7%,小学生占5.2%①。此种人力素质状况,要随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迅速由简单生产转入现代化大生产,并尽快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实力,其困难显而易见.而依靠我国现有的千余所普通高校(每年平均招生60万人)和1200多所成人高校(每年平均招生60万人)的培养容量,要使全国社会劳动者(约5亿人)均达到大专文化水平,至少需要4时间.间题还在于即使在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中也存在着继续学习和因职业变化带来的重新学习间题。

其二,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对职工素质提高的挑战.美国未来学家奈比斯特曾认为,“从农民到工人,从工人到职员,这就是美国简史”。而从农民到职员这一社会角色演变轨迹的直接体现,便是大量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在这场堪称决定国家现代化步伐的大转折中,若缺少教育这个社会发展助动器,是难以想象的。据统计,我国目前平均每年需安置新成长的劳动力约1200万,并有1亿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同时在现有职工中,每年有300’万人面临下岗待业‘。因此,如何转变广大职工的就业观念,不断调整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技能,使之适应重新就业的素质与技能要求,是我国职业技能开发面临的严峻挑战。

其三,“余暇”增多、自我发展对自学指导的渴求.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迫使人们为适应变化而重新武装自我;另一方面,在不断适应和改造自己生存的环境过程中,也在努力实现自我,不断地成长、发展。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教育是社会发展这一整体的一部分,没有教育的发展,就不会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我国向文明富强之现代化目标迈进的过程中,从这一高度认识教育、特别是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在我国,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所带来劳动时间的缩短,各种生活用品成品化(家用电器、服装、冷冻食品等厂的普及,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人们用于满足低层次的生活需要的时间相应减少,工作之外自由支配的时间大大增加。自我发展这一人的高层次发展需要,便因此被空前地重视起来。“余暇”的增多,使职业劳动者从“他管”中解放出来,他们希望通过有帮助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获得自我的发展,已成为客观现实。

然而,“穷国办大教育”同样是我国现阶段无可否认的现实。较之前,我国职工教育的发展并非低速,但在信息技术和产业化浪潮汹涌发展的今天,相对日益增多的就业大军觅待提高素质的需求,却又明显落后。以湖北省为例,1996年有职工738万人,企业富余职工87万多人,其中下岗、失业职工65万多人,每年还新增劳动力120万人。而作为职业教育较为发达的湖北省,现有职业中专250所,职业中学近400所,各类成人高校75所,成人中专308所,1996年的招生总数不足40万③,供求差距之大,不言而喻。

二、自学考试在提高在职人员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创立于80年代初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施17年来,全国各大系统已有余万人参加了自考的学习和检验,为国家培养选拔出数以百万计的中高级人才。无可否认,自学考试在提高在职人员素质这一长期的巨大工程中,已经并将继续发挥巨大而又独特的功用.但现在在越来越多的待业青年甚至大中专在校学生加入到自考行列中的同时,在职人员的比例却越来越小.据辽宁、湖北等省市自考办统计,近几年在职人员考生在全部考生中的比例已下降到30一50写.他们为何从自考中“流失”呢?

首先,自学考试自创建以来,其标准以普通高校同层次、同专业为参照,其专业设里跟着普通高校亦步亦趋,变化幅度小、速度慢,难以适应社会要求.其次,自学考试作为教育形式的功能开发不够。如长期强调的加强社会助学,为考生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等未能全面落实,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自学考试中的应用几乎还是空白。第三,自学考试虽然实施已近20年,但其宽进严出的模式仍未被人们普遍接受。部分应考者望而生畏.自考助学并不得力,但考试又不能不严格把关,部分应考者望而生畏.第四,自学考试以学历教育为主,品种单一,对已有学历的在职人员缺乏吸引力。学历教育往往需要时间长,课程结构完整性要求高,而现代社会往往要求从业人员能通过快捷高效的学习提高综合家质,一专多能,特别要具备较快的适应变化的能力,现行自学考试尚不能满足这些要求。

三 、自学考试的改革应以提高在职人员的素质为归宿

以上分析表明,以提高在职人员的素质为根本目的,改革自学考试的开考制度,大力开发自考的教育功能,拓宽自考的服务面,是自学考试改革的当务之急和必由之路。

1.大力发展“培训+考试”棋式的非学厉考试.

自学考试是我国目前唯一专门面向社会的大型社会化考试,其考试机构自成一体,有丰富的考试组织和管理经脸。进入90年代后,由各地自学考试机构承担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水平考试等非学历考试的试点情况表明,利用自考现有人员力量,大力发展非学历考试大有可为。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项非学历考试的成功,都与采用“培训+考试”的模式直接相关.因为这一模式已将教育培训过程融于其中,不仅适用于在职人员,而且对处于就业预备期的青年和下岗、失业人员,也是一种提高家质的有效措施。

2.优化学历考试专业结构,缩短开考周期。

自学考试专业结构的优化有两点原则:一是使专业更接近经济建设的需要,二是将专业具体化,把较为宏观、口径较宽的专业与具体经济建设部门实际结合起来,进一步突出自学考试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特点.在调整专业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办考能力建设,缩短开考周期,应能够保证按学生要求开考。

3.大力开发自学考试的教育功能。

上一篇:半导体生产解决方案范文 下一篇:合成材料行业发展范文